国内外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下)

国内外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下)

一、国内外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研究与使用概况(下)(论文文献综述)

高鹏[1](2018)在《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下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代表的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是高浓度的氯盐、硫酸盐等强腐蚀介质共存环境,是碱含量巨大的强碱环境。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在该地区面临的问题是多样化、复杂化的。本文基于西宁交通轨道工程为研究背景,以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下的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为研究对象,制备出6种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开展HPC的抗腐蚀性、氯离子扩散、碱-骨料反应(Alkali-aggregate reaction,AAR)及其抑制措施、以及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预测等相关研究工作内容。结果表明,6种HPC具有抵抗氯离子扩散、硫酸盐腐蚀及AAR复合破坏作用的能力,兼具长寿命特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作为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下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及安全性评估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第一章,综述了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在西北高海拔地区盐渍土严酷环境下的研究意义与进展。同时,根据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不利影响因素,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内容。第二章,根据混凝土在西北高海拔典型盐渍土环境下的设计寿命要求,完成HPC的配比设计与制备,以及基于HPC配比的砂浆棒试件配比设计。介绍本文研究中相关的各种试验方法和测试计算方法。第三章,利用自然扩散法,确定HPC在腐蚀介质卤水中的抗腐蚀性能。利用快速砂浆棒法和岩相分析结果确定骨料的AAR表现。利用等离子光谱仪分析HPC不同深度位置的各侵蚀离子浓度。结果表明,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中,混凝土结构满足100年寿命设计要求的关键制约因素,为碱-硅酸反应危害(Alkali-silica reaction,ASR)、硫酸盐腐蚀破坏、以及氯离子扩散导致的钢筋锈蚀。硫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等在混凝土内部含量较高,其扩散行为与氯离子扩散行为类似。第四章,基于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中高浓度氯离子含量,采用自然扩散法,研究HPC内部的氯离子扩散规律。结果表明,HPC中氯离子的吸附关系属于线性吸附关系。矿物掺合料(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SCM)的掺量、水灰比、阻锈外加剂均会影响HPC氯离子结合能力。此外,HPC的表面自由氯离子浓度Cs变化规律符合Cs(28)kt1-2m(10)C0边界条件,该边界条件将作为氯离子扩散寿命预测的依据。第五章,根据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的强碱环境特点,采用快速砂浆棒法(accelerated mortar-bars test,AMBT)的延长龄期试验方法,研究SCM、Li2CO3以及一种新型低成本硝酸盐外加剂MN对ASR的抑制作用,并利用长龄期的试验结果评价AMBT的适用性。SCM抑制结果表明,低含量CaO的粉煤灰(fly ash,FA)与磨细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ed furnace slag,GGBFS)在高温碱液条件下能够持续抑制ASR;低掺量(低于5%)的硅灰(silica fume,SF),则可能会对ASR抑制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并对SF后续研究提出建议。另外,胶材体系中的Ca/Si(摩尔比率)能够有效衡量SCM对ASR的抑制能力,Ca/Si越低,砂浆棒膨胀率越低,且在长龄期试验结果中也得到了印证。Li2CO3抑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的碱渗透,严重影响Li2CO3抑制作用。单掺使用[Li]/[Na]=0.80的Li2CO3,不能有效抑制ASR。Li2CO3+SCM的复掺方式则可以有效抑制ASR。新型外加剂MN抑制结果表明,单掺使用MN的抑制效果不佳,MN掺量1.0%时,MN+SCM的复掺方式体现出优异的抑制作用,全面超越SCM抑制效果。经研究确定,MN的最佳掺量阈值范围为0.75%至1.25%。AMBT的适用性评价发现,AMBT与延长龄期的试验结果存在差异,长龄期试验方法能够真实反映每种抑制方案的优劣。GB/T 50733-2011的判定标准(14d膨胀率不超过0.03%)过于严格,不宜作为拒绝抑制方案的参考标准。而TB10424-2010和ASTM C1567的判定标准是适宜的。AMBT可以评价强碱环境和一般碱环境中的ASR抑制效果,其适用范围应包括SCM和化学外加剂。此外,SCM砂浆棒的微观形貌分析表明,SCM能够在较长的龄期内有效抑制ASR,但不能在强碱环境中永久有效抑制ASR。引气剂的使用,能够有效缓解ASR膨胀破坏的速率,但不是抑制ASR的主要控制手段。第六章,利用扩散理论模型,结合可靠度理论,预测混凝土结构在氯离子扩散、AAR破坏和硫酸盐腐蚀3种破坏作用下的服役寿命。同时,提出损伤-反应速度理论模型,预测AAR服役寿命;使用2种经验模型(Atkinson和Hearne经验模型,以及Kurtis等经验模型)预测硫酸盐腐蚀服役寿命。结合多种理论模型的寿命预测结果,综合评价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结果表明,AAR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破坏作用最大,并会加速诱发混凝土结构氯离子侵蚀破坏与硫酸盐腐蚀破坏的产生,进一步缩短混凝土结构寿命。确保100a服役寿命的关键因素,包括增加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严格控制混凝土初始碱含量,有效控制外部环境的碱渗透,选用低含量C3A(低于3%)的胶材,混凝土采用低水灰比(建议w/c取0.37以下),以及混凝土构件表面附加防水涂层和桩基、隧道等结构部位的回填改良土壤等措施。第七章对全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谭洪波[2](2009)在《功能可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聚羧酸减水剂是继木质素、萘系之后的新一代减水剂,以其优良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公路、铁路、水利工程、房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未来减水剂的发展方向。本论文依托于国家“863“(2005AA332010)“高抗渗长寿命大管径隧道管片材料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国家“973”(2001CB610704-3)“化学外加剂对高性能水泥水化与结构的作用机理研究”、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k4-3)“功能可控制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的研究”,主要针对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大单体及聚羧酸减水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分析了分子结构对C3A、C3S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实现减水剂的功能可控制;提出了优先吸附理论,制备了低成本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并应用于商品混凝土;通过体积稳定性、水化热电性能及对水化产物的微观分析,研究了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调控机理。主要技术成果如下:1.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制备工艺及减水剂合成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1)利用有机无机复合预处理的方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高效阻聚,克服了传统阻聚剂不稳定的缺点,使大单体酯化率可达到99%。(2)确定了中间大单体的最佳合成工艺:当催化剂掺量为5~6%;酸醇比为(1.15~1.2):1;溶剂甲苯掺量为50%;温度控制为120℃。确定了聚羧酸减水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引发剂用量为5~7%,聚合温度控制在80℃,反应7~8h。(3)通过引入两亲平衡值(P0)、亲水平衡因子(k)、两亲匹配系数(λ)等概念,首次将两亲匹配理论应用于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设计中。对于特定条件下的共聚物,可以通过计算两亲匹配系数,从而在聚合反应前预测其共聚物分散能力的大小,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单体选择、配比优化设计有很强的指导作用。2.研究了二元共聚体系分子结构对C3A、C3S、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功能可控制设计方法:(1)减水剂促进了2CaO·Al2O3·8H2O结构向Al(OH)3凝胶、3CaO·Al2O3·6H2O结构的转化,但整体上抑制了C3A的水化;从分子结构上来看,长侧链接枝密度越大,长侧链分子量越小,水化抑制作用越强;而大分子量长侧链有利于六方片状的C2AH8向立方状的C3AH6转化,小分子量长侧链的共聚物使水化产物中立方状C3AH6结晶更规则。(2)聚羧酸减水剂抑制了C3S 1d的水化及CH的生成,随长侧链分子量的增加,水化抑制作用减弱;而随长侧链质量比的增加,水化抑制作用增强。聚羧酸减水剂对C3S 7 d的水化抑制作用逐渐消失,促进CH晶体的生长。小分子量长侧链有利于CH的生长,使7 d水化产物中CH结晶更规则。从分子结构上来看,无论调整长侧链分子量还是长侧链的接枝密度,减水剂分子结构对于C3S的水化7d影响不大,CH的生成量没有明显的区别,但都高于空白样,而主要影响CSH凝胶的形成。聚羧酸减水剂对C3S 28 d的水化抑制能力逐渐消失。长侧链分子量越大,减水剂分子对C3S 28d水化的抑制作用越弱。小分子量的长侧链有利于28 d CH的生长,而接枝高密度的羧基抑制了28d龄期CSH的生成。(3)功能可控制设计方法:羧基(COO-)和聚氧化乙烯基(-OCH2CH2-)是聚羧酸减水剂的主导官能团,对减水剂性能起决定作用,调整聚羧酸减水剂侧链接枝密度及长侧链分子量可实现减水剂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凝结时间、引气量、早期强度、水化热、电阻率、化学收缩的可控制性。3.优先吸附与低成本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1)提出优先吸附设计方法,利用低成本有机物,优先吸附于颗粒表面,有效屏蔽水化活点水化,从而提高减水剂分散性及分散保持性;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流动保持性及力学性能,性价比明显高于萘系减水剂。(2)随羟基羧酸盐掺量的增加,聚羧酸减水剂的初始分散性提高。从作用机理上来看,羟基羧酸盐抑制初期C3S的水化而加速C3A初期的溶解和AFt的形成,作用效果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强。磺化多元醇与聚羧酸减水剂共同作用可提高分散保持性。随掺量的增加,分散保持性提高;从作用机理上来看,磺化多元醇抑制了早期C3S、C3A的水化及AFt的形成。(3)对于羟基羧酸盐、磺化多元醇、聚羧酸减水剂三元组分,随羟基羧酸盐掺量的增加,初始分散能力提高,而分散保持性缓慢下降,3d、7d、28d强度均下降;随磺化多元醇掺量的增加,初始分散性增加不明显,而流动保持性提高,当掺量达到0.3%时,1h无损失;当掺量小于0.3%时,3d、7d强度随掺量的增加逐渐下降,而对28d强度的影响较小。当羟基羧酸掺量为0.04~0.1%,磺化多元醇掺量为0.1~0.3%时,可有效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而不影响后期力学性能。4.减水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机理:(1)随木钙掺量的增加1 d化学收缩变化不明显。而对于FDN、KH高效减水剂,1 d的化学收缩随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与萘系、木钙减水剂相比,聚羧酸减水剂较大程度上减小早期化学收缩,降低开裂敏感性,抑制早期开裂。(2)对于木钙,由于对C3A的促溶作用,结构形成期及结构稳定期电阻率随木钙掺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但水化放热峰明显延迟并且放热峰削弱。对于FDN、聚羧酸减水剂,随掺量的增加,对浆体早期的水化的抑制作用增强,水化放热峰明显推后并且放热峰削弱,溶解平衡期延长。(3)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减水剂进入水泥体系后,抑制了C3S的水化及CH的形成,掺量适中时,对后期水化的抑制作用渐渐消失。对于木钙,抑制了C3S早期的水化及CH结晶,同时促进了C3A的溶解和AFt形成。FDN抑制了C3S 1 d的水化,促进了7d、28dC3S的水化及CH的形成;聚羧酸减水剂抑制了1d、7d C3S的水化,而不影响28d的水化。

张艳荣[3](2014)在《水泥—化学外加剂—水分散体系早期微结构与流变性》文中指出减水剂已成为现代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组分。聚合物乳液则常用来改善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防水性等多种性能,称为聚合物改性砂浆。乳化沥青与水泥复合的水泥沥青砂浆作为一种特殊缓冲垫层材料在高铁建设中大量应用。减水剂、聚合物乳液、乳化沥青(本文统称为“化学外加剂”)加入到水泥基材料中,往往显著影响其早期工作性。但长期以来,关于化学外加剂影响新拌水泥基材料工作性的规律与作用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业已成为束缚新型高效外加剂与高性能复合水泥基材料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流变性是表征水泥基材料工作性的重要内容,与体系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揭示新拌水泥基材料流变性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基于流变学理论,分别选取不同尺度的化学外加剂:减水剂(10100 nm)、聚合物乳液(1001000 nm)和乳化沥青(110μm),研究其对新拌浆体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首先,测定流动度、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随水灰比、外加剂掺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采用光学微流变仪研究浆体的粘弹性变化。其次,采用显微镜直接观测与定量统计分析等手段,分析浆体微观结构特征。之后,针对不同分子结构特征的聚羧酸聚合物,采用吸附量、zeta电位与水化量热仪等测试手段,揭示外加剂改变浆体流变性的机理。最后,基于浆体微结构特征与上述作用机理,抽象出微结构概念模型,并引入相对水化程度的概念,建立流变演化模型与归一化流变模型。此外,将外加剂对新拌浆体的影响延伸到硬化浆体,揭示其改变孔结构与抗渗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减水剂、乳液与乳化沥青均通过吸附-解絮凝改变新拌浆体微结构,从而影响浆体流变性;同时乳液与乳化沥青也会因增加固相体积分数而导致流变性的改变。作为一活性反应体系,水泥水化的进行持续改变新拌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从而导致其流变性不断变化;时间与温度均通过改变水化程度来影响流变性;温度对乳液与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也会改变浆体的流变性。论文主要学术贡献:1)明确了水灰比、外加剂掺量、温度和时间影响下浆体的流变规律;2)定量描述了浆体显微结构并建立了显微结构与流变性的关联;3)明确了含不同官能团的聚羧酸聚合物的吸附与延缓水化的异同;4)揭示了聚羧酸与萘系减水剂作用机理的异同;5)提出了以相对水化程度的概念表征时间和温度对流变性的影响机制;6)建立了新拌浆体微结构模型与流变模型。以上研究成果为新型高效外加剂的研发、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李厚祥[4](2005)在《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隧道防水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隧道防水工程是隧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系到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就我国目前隧道防水的现状而言,“十洞九漏”是其真实的写照。隧道渗漏水不仅会降低混凝土衬砌的耐久性,而且还会降低隧道内各种设施(如电气设施)的功能,增加隧道的维护成本,甚至影响隧道的安全运营。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隧道建设工程界的渗漏水难题,本文受沪蓉高速公路某隧道防水工程建设的委托,以提高衬砌混凝土自身的抗渗能力为指导思想,以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脱模强度、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及抗裂性能为目标,通过相关理论探索和试验研究,提出了利用自密实防水混凝放(WPSCC)衬砌隧道,在取消防水层(仅加柔性隔离层)的情况下实现隧道有效防水的新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七个方面: 1、系统的分析了混凝土渗漏的原因及改善措施,指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及抗收缩性能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有效途径。基于混凝土自愈合前的泊肃叶渗水量理论模型,通过实验及回归,建立混凝土裂缝自愈合前的泊肃叶渗水量实际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凝土裂缝宽度、水压梯度及裂缝暴露于水环境中的时间的长短与单位渗水量的相关性:探讨了混凝土裂缝自愈合宽度与水压梯度的相关性及混凝土裂缝的自愈合机理。 2、在广泛评价、分析现有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的基础上,以优势互补为指导思想,以SP-B型萘系减水剂及SP-C型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主要组分,合成了平均减水率达到29%且能使WPSCC具有良好流变性能及保坍性能的SP-LI型超塑化剂,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 3、在深入分析粉煤灰活性特征及活性激发机理的基础上,以复合激发为指导思想,通过正交试验及分析,探讨了解决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应用时脱模强度低(影响施工进度)的新方法,并运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激发剂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的作用机理。 4、以提高WPSCC流变性能、抗裂性能及脱模强度为目标,应用合成的SP-LI型超塑化剂及CF-LI型复合激发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WPSCC的配合比设计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5](2017)在《2016年度外加剂行业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一、概述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种类的多样性,完全离不开混凝土外加剂的成功应用。例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从干硬性到塑性和大流动性甚至自密实,混凝土强度从中低强度到中高强度甚至超高强度,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普通性能开始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泵送混凝土、大流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等,这些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无一不显示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没有混凝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6](2015)在《外加剂行业发展报告》文中指出一、概述近几十年来,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从干硬性到塑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强度从中低强度到中高强度,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从普通性能开始向高性能方向发展。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混凝土工程的巨大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没有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掺量小、作用大。其对混凝土作用有四点:一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二是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三是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四

杨和礼[7](2004)在《原材料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与控制》文中提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和工程单位研究的重要课题。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要在施工中采取一些具体技术措施,避免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超过25℃),所引起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和收缩裂缝的发生;二是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通过对混凝土各组分材料、质量、最佳级配、最佳配合比的选择,以提高混凝土本身抗裂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对于第一个问题人们比较重视,研究的成果颇多,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本论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加以讨论和研究的,也就是重点研究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第二个问题,即“原材料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及控制”。本选题在互联网上用万方数据库对1997~2002年博、硕士论文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建筑科学和水利工程,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有关论文命中26篇,但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尚不多见,可见本选题具有一定新意及创新性。 本论文重点研究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一、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存在的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进行了分析与概述,分析和研究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基本形式,提出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使用材料、施工因素、使用环境及结构外力四个方面。最后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的参考资料,提出了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产生三种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的水化热、内外约束力、外界气温变化、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混凝土施工方法及预控措施等八大因素所造成。 二、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水泥和粗、细骨料的选择中。首先分析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成分组成、技术特性及各种含量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提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除选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外,应重点选择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和低热硅酸盐水泥。对水泥的最大掺量,提出应将水泥的用量控制在320kg/m3,最大不超过350kg/m3,否则会增加混凝土的泵送阻力和提高混凝土的水化热。在粗骨料的选择上提出要选择热膨胀系数低,极限拉伸强度高的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等,否则会增加控制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难度;在骨料粒径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8](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贾森春[9](2019)在《外加剂和养护制度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湿拌砂浆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节能环保等优点,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湿拌砂浆发展速度迅速,但湿拌抹灰砂浆空鼓、开裂、脱落等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抹灰砂浆与墙体收缩率不一致是造成抹灰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抹灰砂浆收缩率较一般建筑墙体大,收缩不一致会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导致的剪切应力大于某薄弱点砂浆的抗拉强度及此处与墙体的拉伸粘接强度之和时,便会出现空鼓、开裂及脱落现象,因此降低湿拌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率对有效减少抹灰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推动预拌砂浆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添加外加剂是减小砂浆干燥收缩率的重要技术途径,同时,温湿度条件对砂浆干燥收缩的影响显著,为了系统研究温湿度条件和外加剂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情况,本论文在提出一种自制砂浆收缩测量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养护条件,研究了温湿度环境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然后研究了不同掺量的高吸水性树脂SAP、减缩剂SRA及引气剂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程度。本论文还对砂浆的施工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微观孔结构分布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湿拌抹灰砂浆的应用推广,减少抹灰工程空鼓、开裂、脱落现象的发生以及新型抹灰砂浆的研制与开发等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通过本文深入系统的研究,温湿度条件和外加剂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如下:(1)RH=90%,温度在20℃40℃范围内时,湿拌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率、单位体积失水量及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40℃,湿度在30%90%范围内时,湿拌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率及单位体积失水量随湿度的降低而增大,强度值明显降低,但湿度降低到30%时,M5砂浆干燥收缩率持续增大,M10-M20砂浆干燥收缩率反而降低;(2)砂浆在标准养护63d后放至室温条件下继续养护时,其干燥收缩率随强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大;(3)水分交换类型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率的影响较大,养护过程中水分交换空间越大,砂浆收缩率越大;(4)减缩剂SRA在湿拌抹灰砂浆中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5%,此时砂浆63d干燥收缩率为45×10-5,较空白组降低19.6%,56d强度值降低28.1%,且能明显降低砂浆的失水速率;(5)湿拌抹灰砂浆的干燥收缩率、强度及压折比均随含气量的增加而降低;(6)高吸水性树脂SAP以干粉状掺入湿拌抹灰砂浆中的最佳掺量范围为水泥质量的0.2%0.4%,此时砂浆90d平均干燥收缩率降低25.5%,56d平均强度值降低12.9%,超过此掺量范围干燥收缩率反而增加;(7)砂浆水灰比不变时,随着额外预吸水SAP掺量的增加,强度值逐渐增大,干燥收缩率先逐渐上升之后逐渐下降,0.4%掺量时90d干燥收缩率最大且超过空白组达59×10-5;(8)砂浆稠度不变时,预吸水SAP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6%,此时砂浆35d干燥收缩率较空白组降低17.3%达43×10-5,56d强度值提高6.6%。

王宝民[10](2009)在《纳米SiO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高性能与可持续发展、超复合化、高强高性能化、高功能、智能化等是水泥混凝土发展的主要方向。而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长期耐久性问题,随着资源、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生命过程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值得深入研究;因此,研究提高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的方法和途径、研究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目前纳米技术已渗入到力学、药物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机械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在国防、电子、化工、轻工、航天航空、生物和医学等领域中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探索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提高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并研究其机理;研究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快速预测方法,以减少实验周期,提高实验效率;研究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环境协调性及其评价方法,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论文主要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本文以下称为纳米SiO2,或简称NS)对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自收缩性能、抗冻耐久性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预测模型,最后根据王立久教授提出的材料过程工程学基本原理,研究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纳米SiO2对水泥安定性无不良影响;水泥浆体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梯度较大,当掺量达到8%时,用水量几乎比基准用水量多一倍;由于纳米SiO2所特有的“表面效应”掺加纳米二氧化硅的水泥净浆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均随掺量的增加而缩短,纳米SiO2的水化反应速度明显比普通硅酸盐水泥要快。不同的水胶比的混凝土(W/B=0.24、W/B=0.29、W/B=0.34),随着纳米二氧化硅掺入量的增加,要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或扩展度需掺入更多的高效减水剂:在保持高效减水剂掺量相同情况下,混凝土工作性随着纳米二氧化硅掺入量的增加而快速降低。W/B=0.25、高效减水剂掺量2.5%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坍落度相比下降4.3%和10.9%,W/B=0.29、高效减水剂掺量1.8%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坍落度相比下降6.2%和18.8%,W/B=0.34、高效减水剂掺量1.2%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坍落度相比下降9.1%和20.5%。W/B=0.25、高效减水剂掺量2.5%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扩展度相比下降7.1%和12.2%,W/B=0.29、高效减水剂掺量1.8%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扩展度相比下降23.7%和33.9%,W/B=0.34、高效减水剂掺量1.2%时,3%、5%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的扩展度相比下降33.9%和37.9%。初始坍落度接近,随着水胶比的增大(W/B=0.25、W/B=0.29、W/B=0.34),相同掺量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下降速度明显提高。而且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扩展度的降低速率要比坍落度的降低速率快。当掺入量3%-6%时,随掺入量的增加,净浆试件各龄期强度较基准试件均有所提高,相对而言,早期强度提高较大,后期强度提高较小。对于三种水胶比(W/B=0.24、W/B=0.29、W/B=0.34)的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掺加不同掺量的纳米SiO2后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早期比后期增强效果显著。早期增强结果中总体上以7d龄期最为明显。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当纳米SiO2掺量为3%-5%时增强效果明显,达到5%以上时增强效果不显著。纳米SiO2的掺入会提高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应变值;W/B=0.34时,5%掺量混凝土后期自收缩值始终高于基准混凝土,28天自收缩增加值为20×10-6(增加6%-8%)左右。W/B=0.25时,掺纳米SiO2的混凝土的自收缩值均比不掺NS的28天增加6%-8%。掺入引气剂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后期自收缩;W/B为0.34时,掺加引气剂后,混凝土NS掺量为0%、3%和5%时自收缩值分别降低约8%、12%和15%。对于不掺纳米SiO2的混凝土,无论早期还是后期,超缓凝剂SR对于降低普通混凝土的自收缩作用并不明显。但对于掺有纳米SiO2的混凝土,SR的掺入亦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自收缩。W/B为0.25、NS掺量为5%时,掺加适量超缓凝剂SR混凝土自收缩值降低约6%:W/B为0.34、NS掺量为5%时,掺加适量超缓凝剂SR混凝土自收缩值降低约12%。快速冻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冻融次数前各循环时间点掺入NS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系数均比不掺NS的有所提高。W/B为0.25时,1200个冻融循环后,0%、3%、5%掺量NS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92.3%、94.3%、95.6%;W/B为0.29时,1200个冻融循环后,0%、3%、5%掺量NS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90.3%、91.3%、92.6%;W/B为0.34时,500个冻融循环后,0%、3%、5%掺量NS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53.2%、74.3%、91.3%。掺入引气剂对于提高W/B为0.34的高强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作用是非常明显的。500个循环点时,0%、3%、5%掺量NS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引气剂掺加前(后)分别为53.2%(95.4%)、74.3%(96.5%)、91.3%(98.2%),提高幅度分别为79%、30%、8%。掺加引起剂后,NS的加入对抗冻性亦有所提高,0%、3%、5%掺量NS混凝土1200个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为90.4%、91.2%、93.4%。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标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功能由MATLAB工具箱实现。输入变量为有效浆体体积百分数F,平均气泡间距系数(?),含气量A,浆/气比P/A,气泡比表面积α,输出为耐久性系数DF值。研究结果显示,建立的5-10-1网络结构为最优模型。掺加纳米二氧化硅能够显著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电通量随着NS掺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水胶比为0.25、0.29、0.34时,掺3%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28天龄期电通量分别较基准混凝土降低9.3%、21.8%、5.3%;掺5%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凝土28天龄期电通量分别较基准混凝土降低11.0%、23.2%、15.8%。水胶比为0.25、0.29、0.34时,掺3%纳米二氧化硅混凝土60天龄期电通量分别较基准混凝土降低26.6%、24.0%、4.4%;掺5%纳米二氧化硅混凝土60天龄期电通量分别较基准混凝土降低28.8%、38.3%、30.0%。通过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混凝土压汞实验等微观测试手段,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掺入NS后净浆试件显微结构密实度提高。NS的掺入能够降低净浆中C-H含量并细化大尺寸的C-H晶体。掺入NS能够明显降低过渡界面中C-H晶体数量,并能够细化C-H晶体尺寸;不掺NS的混凝土,其界面处的C-S-H凝胶多以针状、松散簇状结构为主,而掺入NS的混凝土,其界面处的C-S-H凝胶多以紧密堆积的簇状和致密的网状结构为主。掺加纳米二氧化硅后,通过界面改善效应、物理填充密实效应等综合改善了浆体或混凝土的微观特性,宏观上使得混凝土性能得以提高或改善。根据材料过程工程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水泥混凝土与环境的关系,本文提出“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的概念,进而从混凝土的生命过程的概念出发,初步系统分析了水泥混凝土从原材料组成、生产、成型工艺、使用直至破坏失效的各阶段与环境的协调性,并提出提高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友好性的可行性措施;首次提出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为基础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评价模型,并介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环境共融性评价中的应用。

二、国内外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研究与使用概况(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研究与使用概况(下)(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下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1.2.2 混凝土在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的耐久性及寿命预测问题
    1.3 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引言
    2.2 原材料
        2.2.1 混凝土试件
        2.2.2 砂浆棒试件
        2.2.3 腐蚀介质
    2.3 试验部分
        2.3.1 配合比
        2.3.2 试件设计
        2.3.3 试验方法
        2.3.4 测试方法
第三章 地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HPC)耐久性
    3.1 引言
    3.2 HPC在地下卤水中的抗腐蚀性
        3.2.1 HPC强度发展与变化
        3.2.2 HPC质量损失
        3.2.3 HPC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
    3.3 碱集料反应
    3.4 碱金属离子及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渗透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浓度卤水中的氯离子扩散规律
    4.1 引言
    4.2 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行为
        4.2.1 自由氯离子浓度C_f与扩散深度的关系
        4.2.2 自由氯离子浓度C_f扩散行为分析
        4.2.3 氯离子扩散行为的影响因素规律分析
    4.3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参数的规律性
        4.3.1 表面自由氯离子浓度C_s
        4.3.2 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
        4.3.3 氯离子扩散系数
        4.3.4 氯离子扩散特性的时间依赖性指数m
        4.3.5 表面自由氯离子浓度C_s的时间依赖性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性能混凝土ASR的抑制措施研究
    5.1 引言
    5.2 矿物掺合料(SCM)对ASR的抑制作用
        5.2.1 SCM的短龄期抑制ASR效果
        5.2.2 SCM的长龄期膨胀率的抑制ASR效果
        5.2.3 关于低掺量SF抑制ASR的讨论
        5.2.4 复合SCM的长龄期抑制ASR的讨论
        5.2.5 关于SCM中硅来源的讨论
        5.2.6 与南非高海拔地区长龄期AAR抑制结果比较
    5.3 硝酸盐MN和Li_2CO_3对ASR的抑制作用
        5.3.1 短龄期抑制ASR效果
        5.3.2 长龄期抑制ASR效果
        5.3.3 硝酸盐MN掺量的研究
    5.4 关于快速砂浆棒法(AMBT)抑制ASR的适用性评价
        5.4.1 国内外试验规程与使用现状
        5.4.2 SCM的短、长龄期试验结果分析
        5.4.3 Li_2CO_3的短、长龄期试验结果分析
        5.4.4 硝酸盐MN的短、长龄期结果分析
        5.4.5 基于长龄期结果对AMBT判定结果适用性的讨论
        5.4.6 AMBT的试验条件与判断标准的讨论
    5.5 矿物掺合料(SCM)与引气剂对ASR抑制机理的微观分析
        5.5.1 碱活性骨料发生ASR反应的微观形貌与膨胀产物
        5.5.2 SCM抑制Ca40砂浆棒ASR的微观机理
        5.5.3 SCM抑制Ca45砂浆棒ASR的微观机理
        5.5.4 SCM抑制Ca50Z砂浆棒ASR的微观机理
        5.5.5 SCM抑制Ca60Z砂浆棒ASR的微观机理
        5.5.6 引气气孔减轻ASR膨胀效应的微观机理与膨胀率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铁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预测
    6.1 引言
    6.2 不同失效机理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方法
        6.2.1 氯离子导致钢筋锈蚀作用的寿命预测理论
        6.2.2 AAR导致混凝土破坏作用的寿命预测理论
        6.2.3 硫酸盐腐蚀导致混凝土破坏作用的寿命预测理论
    6.3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预测方法的理论体系
        6.3.1 可靠度理论简介
        6.3.2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混凝土在氯离子侵蚀作用下服役寿命评估方法
        6.3.3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混凝土在AAR作用下服役寿命评估方法
        6.3.4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混凝土在硫酸盐腐蚀作用下服役寿命评估方法
    6.4 氯离子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的服役寿命预测
        6.4.1 寿命预测参数的选择
        6.4.2 计算结果
    6.5 AAR导致混凝土破坏作用的服役寿命预测
        6.5.1 寿命预测参数的选择
        6.5.2 计算结果
        6.5.3 基于损伤-反应速度理论模型的AAR寿命预测
        6.5.4 两种理论模型下的AAR寿命预测结果的综合评价
        6.5.5 基于损伤-反应速度理论模型进行AAR寿命预测研究的优势
    6.6 硫酸盐腐蚀导致混凝土破坏作用的服役寿命预测
        6.6.1 寿命预测参数的选择
        6.6.2 计算结果
        6.6.3 其它硫酸盐腐蚀混凝土理论模型的寿命预测比较
        6.6.4 基于3种理论模型得到的HPC硫酸盐腐蚀寿命预测的综合评价
    6.7 西北盐渍土高海拔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的综合评价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工作与总结
        7.1.1 地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HPC)耐久性
        7.1.2 地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浓度卤水中的氯离子扩散规律
        7.1.3 HPC的ASR的抑制措施研究
        7.1.4 地铁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预测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砂浆棒在3a龄期和6a龄期的表面形貌

(2)功能可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高性能混凝土及化学外加剂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减水剂作用机理
        1.2.1.1 减水剂分子结构共性
        1.2.1.2 减水剂分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
        1.2.1.3 分散机理
        1.2.2 合成工艺
        1.2.2.1 单体合成
        1.2.2.2 减水剂合成
        1.2.3 工程应用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原材料及方法
    2.1 原材料
        2.1.1 化工原料
        2.1.2 水泥
        2.1.3 外加剂
        2.1.4 C_3A制备
        2.1.5 C_3S制备
    2.2 试验方法
        2.2.1 不饱和单体含量测定
        2.2.2 酯化反应酯化率的测定
        2.2.3 反应体系粘度的测定
        2.2.4 水泥净浆流动度
        2.2.5 水泥混凝土试验
        2.2.6 水化热
        2.2.7 电阻率
        2.2.8 体积稳定性
        2.2.9 吸光度测试
        2.2.10 ζ-电位的测定
        2.2.11 微观测试
第3章 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研究
    3.1 中间大单体的合成
        3.1.1 反应原理
        3.1.2 MPEA合成方法
        3.1.3 甲基丙烯酸高效阻聚剂的研究
        3.1.3.1 阻聚剂阻聚机理
        3.1.3.2 甲基丙烯酸高效阻聚剂的制备
        3.1.3.3 阻聚剂实验研究
        3.1.3.4 稳定性评价
        3.1.4 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3.1.5 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3.1.6 酸醇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3.1.7 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分子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3.1.8 带水剂对酯化率的影响
        3.1.9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1.10 工艺设计
    3.2 减水剂的合成
        3.2.1 分子结构设计原理
        3.2.2 共聚物合成原理
        3.2.3 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3.2.4 引发剂用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3.2.5 反应温度对双键余留浓度、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3.2.6 反应时间对双键余留浓度、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3.2.7 两亲匹配的研究
        3.2.7.1 两亲匹配分析
        3.2.7.2 两亲匹配关系的确定
        3.2.7.3 两亲匹配设计方法
        3.2.8 工艺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子结构对C_3A、C_3S水化历程的影响
    4.1 C_3A的水化
    4.2 C_3S的水化
    4.3 试验概述
        4.3.1 PC减水剂制备
        4.3.2 C_3A水化样制备
        4.3.3 C_3S水化样制备
    4.4 分子结构对C_3A水化的影响
        4.4.1 XRD分析
        4.4.2 FTIR分析
        4.4.3 TG-DSC分析
    4.5 分子结构对C_3S水化的影响
        4.5.1 分子结构对C_3S 1 d水化的影响
        4.5.1.1 XRD分析
        4.5.1.2 失重分析
        4.5.2 分子结构对C_3S 7 d水化的影响
        4.5.2.1 XRD分析
        4.5.2.2 TG-DSC分析
        4.5.2.3 SEM对比分析
        4.5.3 分子结构对C_38 28 d水化的影响
        4.5.3.1 XRD分析
        4.5.3.2 TG-DSC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羧酸减水剂构性关系研究
    5.1 分子结构对水化初期溶出离子的影响
    5.2 分子结构对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的影响
    5.3 分子结构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5.4 分子结构对引气量的影响
    5.5 分子结构对早期强度的影响
    5.6 分子结构对水化热的影响
    5.7 分子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
    5.8 分子结构对化学收缩的影响
    5.9 功能可控制设计方法的影响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优先吸附与低成本聚羧酸减水剂
    6.1 优先吸附设计方法
    6.2 技术路线
    6.3 羟基羧酸盐对水泥水泥历程的影响规律
        6.3.1 官能团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6.3.1.1 羟基(-OH)
        6.3.1.2 羧基(COO-)
        6.3.1.3 羟基羧酸盐
        6.3.2 羟基羧酸盐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6.3.3 羟基羧酸盐对强度的影响
        6.3.4 羟基羧酸盐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6.3.5 机理分析
        6.3.5.1 TG-DSC分析
        6.3.5.2 XRD分析
        6.3.5.3 SEM分析
    6.4 磺化多元醇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6.4.1 磺化多元醇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6.4.2 磺化多元醇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6.4.3 磺化多元醇强度的影响
        6.4.4 机理分析
    6.5 PC-d低成本聚羧酸减水剂设计及评价
        6.5.1 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
        6.5.2 强度
        6.5.3 混凝土试验
    6.6 优先吸附模型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减水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机理
    7.1 体积稳定性
        7.1.1 化学收缩
        7.1.2 砂浆开裂敏感性
        7.1.3 恒温湿变环境下的体积变形
    7.2 水化热-电性能
    7.3 机理分析
        7.3.1 XRD分析
        7.3.2 TG-DSC分析
    7.4 作用机理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的论文、专利、科研项目及奖励
致谢

(3)水泥—化学外加剂—水分散体系早期微结构与流变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流变性
        1.4.2 新拌水泥浆体微结构
        1.4.3 化学外加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4.4 硬化浆体的孔结构与耐久性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构成与章节安排
第2章 主要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减水剂
        2.1.3 聚合物乳液
        2.1.4 乳化沥青
        2.1.5 有机单体、线型均聚物与梳状共聚物
        2.1.6 消泡剂
        2.1.7 砂子
    2.2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
        2.2.1 分子量及其分布
        2.2.2 高分子聚合物的提纯
        2.2.3 高分子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2.3 样品制备
        2.3.1 含有三类外加剂的新拌水泥净浆的制备
        2.3.2 含有有机单体与高分子聚合物的新拌水泥净浆的制备
        2.3.3 含有三类外加剂的硬化水泥净浆与砂浆的制备
    2.4 实验方法
        2.4.1 流动度实验
        2.4.2 流变参数测试
        2.4.3 粘弹性测试
        2.4.4 微结构的观察
        2.4.5 吸附量测试
        2.4.6 沉淀实验
        2.4.7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测试
        2.4.8 水化热测试
        2.4.9 硬化浆体的孔结构测试
        2.4.10 交流阻抗测试
第3章 新拌水泥浆体流变性
    3.1 水泥-减水剂 -水体系
        3.1.1 流动度
        3.1.2 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
        3.1.3 粘弹性
    3.2 水泥-乳液-水体系
        3.2.1 初始流动度
        3.2.2 流动保持性
    3.3 水泥-乳化沥青 -水体系
        3.3.1 流动度
        3.3.2 屈服应力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新拌水泥浆体显微结构
    4.1 显微结构基本理论
    4.2 水泥-分散介质
        4.2.1 CA体系
        4.2.2 CE体系与CW体系
        4.2.3 CEW体系与CECW体系
    4.3 CSPW体系
        4.3.1 光学显微镜
        4.3.2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4.4 CAPW体系
        4.4.1 光学显微镜
        4.4.2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4.5 CAEW体系
        4.5.1 光学显微镜
        4.5.2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4.5.3 激光 3D扫描显微镜
    4.6 本章结论
第5章 化学外加剂影响浆体流变性的机理:吸附-水化-流变
    5.1 有机单体及其均聚物的吸附与对水化的影响
        5.1.1 吸附行为
        5.1.2 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5.2 梳状共聚物的吸附与其对水化的影响
        5.2.1 合成的梳状高分子聚合物的分析
        5.2.2 两性梳状共聚物的吸附与对水化的影响
        5.2.3 含不同官能团的梳状共聚物的吸附与对水化的影响
    5.3 水泥-减水剂 -水体系
        5.3.1 吸附行为
        5.3.2 吸附与初始流动性的关系
        5.3.3 水泥水化
        5.3.4 水泥水化与流动保持性的关系
    5.4 水泥-乳液-水体系
        5.4.1 吸附行为及其与初始流动性的关系
        5.4.2 水泥水化及其与流动保持性的关系
    5.5 水泥-乳化沥青 -水体系
        5.5.1 吸附行为及其与初始流动性的关系
        5.5.2 水泥水化及其与流动保持性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拌浆体微结构模型与流变模型
    6.1 初始微结构概念模型
        6.1.1 水泥-分散介质体系的初始微结构概念模型
        6.1.2 水泥-减水剂-水体系的初始微结构概念模型
        6.1.3 水泥-乳液/乳化沥青 -水体系的初始微结构概念模型
    6.2 流变参数演化模型
        6.2.1 水泥-减水剂-水体系
        6.2.2 水泥-乳化沥青-水体系
    6.3 基于新拌浆体微结构的流变模型
        6.3.1 屈服应力
        6.3.2 塑性粘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硬化浆体孔结构与砂浆抗渗性
    7.1 水泥-减水剂 -水体系
        7.1.1 孔结构
        7.1.2 抗渗性
    7.2 水泥-乳液-水体系
        7.2.1 孔结构
        7.2.2 抗渗性
        7.2.3 L1与L2对比
    7.3 水泥-乳化沥青 -水体系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学术贡献与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CE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B CW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C CEW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D CECW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E CSPW-0.1%PCE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F CSPW-0.3%PCE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G CSPW-0.5%PCE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H CSPW-0.5%NSF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I 低灰度值下CAPW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J 高灰度值下CAPW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附录K CAEW体系代表性颗粒形貌分析图片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隧道防水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隧道防水现状
        1.1.2 隧道渗漏的原因
        1.1.3 隧道防水的发展趋势
        1.1.4 项目来源
    1.2 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
        1.2.1 自密实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
        1.2.3 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
        1.2.4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机制
        1.2.5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工艺
        1.2.6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评价
        1.2.7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3 自密实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1.3.1 自密实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3.2 解决的途径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意义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混凝土渗漏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2.1 引言
    2.2 混凝土渗漏的原因
    2.3 混凝土的开裂
        2.3.1 混凝土的结构特征
        2.3.2 混凝土裂纹的种类
        2.3.3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及机理
    2.4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措施
    2.5 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特性及机理
        2.5.1 泊肃叶模型
        2.5.2 泊肃叶渗水量公式的应用
        2.5.3 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机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超塑化剂的研制
    3.1 引言
    3.2 超塑化剂的研究现状
        3.2.1 超塑化剂的种类及特点
        3.2.2 超塑化剂的发展方向
    3.3 SP-LI型超塑化剂的设计理论及思路
        3.3.1 相关理论
        3.3.2 设计思路及设计原则
    3.4 SP-LI超塑化剂的复合及性能评价
        3.4.1 SP-LI型超塑化剂的复合
        3.4.2 超塑化剂的性能评价
    3.5 SP一LI复合超塑化剂的作用机理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粉煤灰的活化
    4.1 引言
        4.1.1 粉煤灰的国内外应用历史及现状
        4.1.2 粉煤灰应用存在的问题
    4.2 粉煤灰活性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2.1 国内外常用的活性激发方法
        4.2.2 现有活性激发方法存在的不足
    4.3 粉煤灰复合激发剂的试验研究
        4.3.1 复合激发的相关理论
        4.3.2 复合激发剂的设计思路
        4.3.3 复合活化剂的试验研究
    4.4 复合激发剂的激发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研制
    5.1 引言
    5.2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5.3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研制
        5.3.1 WPSCC的配制机制
        5.3.2 WPSCC的配制机理
        5.3.3 WPSCC的配制工艺
        5.3.4 WPSCC的配合比试验
        5.3.5 WPSCC的配合比设计方案
        5.3.6 WPSCC的性能评价及结果
        5.3.7 WPSCC配合比的确定
    5.4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5.4.1 WPSCC的抗渗性能研究
        5.4.2 WPSCC的抗冻融性能
        5.4.3 WPSCC的抗碳化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机理
    6.1 引言
    6.2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流变学特性及机理
        6.2.1 混凝土流变学相关理论
        6.2.2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流变学特性及其机理
    6.3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收缩特性及其机理
        6.3.1 混凝土收缩相关理论
        6.3.2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收缩特性及其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在隧道防水工程中的应用—现场足尺模型试验
    7.1 引言
    7.2 试验目的
    7.3 试验内容
    7.4 隧道足尺模型试验防排水新方案的设计
        7.4.1 设计原则
        7.4.2 衬砌排水方案
        7.4.3 路面基层排水方案
        7.4.4 衬砌防水方案
    7.5 自密实防水混凝土衬砌隧道施工方案的设计
        7.5.1 隔离层的选材及施工
        7.5.2 二次衬砌施工方案
    7.6 足尺模型试验测试方案的设计
        7.6.1 测试目的
        7.6.2 测试内容
        7.6.3 测试仪器
        7.6.4 测试方法
    7.7 足尺模型试验现场施工及总结
        7.7.1 试验段的选取
        7.7.2 现场原材料的调试
        7.7.3 现场施工及总结
        7.7.4 经济性评价
    7.8 足尺模型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7.8.1 现场测试
        7.8.2 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7.9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隧道衬砌结构抗渗特性的数值分析
    8.1 RFPA~(2D)基本原理
        8.1.1 RFRA中渗流力学耦合基本方程
        8.1.2 细观单元损伤演化渗流—应力耦合方程
        8.1.3 计算程序求解过程
    8.2 数值计算模型
    8.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8.3.1 应力分布特征
        8.3.2 衬砌支护作用下的渗流特征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及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项目及完成的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5)2016年度外加剂行业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行业发展概况
    1. 产业发展概况
        (1)外加剂生产厂家数量多
        (2)外加剂品种齐全、产量多、产值高
        (3)聚羧酸系减水剂发展速度快
        (4)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5)企业整体水平越来越高
        (6)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7)外资企业转变经营模式
        (8)行业节能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9)外加剂产品标准及应用技术规范齐全
    2. 技术发展概况
        (1)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大规模应用
        (2)高效减水剂的合成技术稳定,种类多样并存
        (3)混凝土外加剂向着品种齐全、性能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
        (4)自动化生产开始为企业所接受,大中型企业自主向自动化生产工艺转型
        (5)混凝土外加剂步入清洁化、绿色化生产技术阶段
三、行业发展趋势
    1. 按使用要求设计外加剂
    2. 积极倡导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特别是绿色环保型外加剂新产品的研发
    3. 对新一代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与工程实践
    4. 萘系高效减水剂接枝改性与非萘系高效减水剂研究
    5. 对以木质素磺酸盐系为代表的低中效普通减水剂展开深入研究并倡导使用
    6. 优质高性能引气剂的开发和应用
    7. 新型优质高性能膨胀剂的开发应用
    8. 适应高性能混凝土防裂要求,发展内养护类外加剂
    9. 针对掺外加剂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展开深入系列研究
    1 0. 商品砂浆专用外加剂
    1 1. 对外加剂应用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与工程实践
    1 2. 关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绿色化问题
    1 3. 解决标准之间的相关性存在的问题,规范外加剂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
    1. 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2. 外加剂与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问题
    3. 混凝土外加剂适用范围问题
    4. 掺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问题
    5. 外加剂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
    6. 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服务和应用人员的技术培训问题
    7. 标准规范存在问题
    8. 功能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技术问题
    9. 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问题
    1 0. 过度竞争问题
五、对策与建议

(6)外加剂行业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概况
三、混凝土外加剂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国内外技术现状
        1. 国内外加剂技术现状
        2. 国外外加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 国内外加剂发展趋势
        1. 按使用要求设计外加剂
        2. 积极倡导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特别是绿色环保型外加剂新产品的研发
        3. 对新一代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与工程实践
        4. 萘系高效减水剂接枝改性与非萘系高效减水剂研究
        5. 对以木质素磺酸盐系为代表的低中效普通减水剂展开深入研究并倡导使用
        6. 优质高性能引气剂的开发和应用
        7. 新型优质高性能膨胀剂开发应用
        8. 适应高性能混凝土防裂要求, 发展内养护类外加剂
        9. 针对掺外加剂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展开深入系列研究
        1 0. 商品砂浆专用外加剂
        1 1. 对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与工程实践
        1 2. 关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绿色化问题
        1 3. 尽早解决标准与标准之间相关性存在的问题, 规范外加剂的质量, 促进外加剂的使用
四、国内混凝土外加剂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一) 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二) 外加剂与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问题
    (三) 混凝土外加剂适用范围问题
    (四) 掺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问题
    (五) 外加剂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
    (六) 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技术服务和应用人员的技术培训问题
    (七) 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规范存在的问题
五、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7)原材料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概述
    1.1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1.2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研究的现状
    1.3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第二章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
    2.1 混凝土的裂缝的种类及裂缝宽度限值
        2.1.1 混凝土的微观裂缝
        2.1.2 混凝土的宏观裂缝
        2.1.3 裂缝控制宽度限值
        2.1.4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形式
    2.2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2.2.1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概念与形式
        2.2.2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水泥与骨料
    3.1 水泥品种的选择及用量控制
        3.1.1 水泥品种的选择
        3.1.2 水泥品种及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3.1.3 水泥用量的控制
    3.2 骨料品种的选用及用量控制
        3.2.1 粗骨料品种、粒径的选择及石子级配
        3.2.2 细骨料的选择及级配
第四章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
    4.1 混凝土外加剂的概念、起源及种类
        4.1.1 混凝土外加剂的起源与发展
        4.1.2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种类
    4.2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外加剂的复合应用
        4.2.1 高效泵送剂与混凝土膨胀剂复合应用
        4.2.2 高效缓凝减水剂与混凝土膨胀剂的复合应用
    4.3 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的效果分析
        4.3.1 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降低水化热
        4.3.2 减少水泥用量
        4.3.3 减少用水量
        4.3.4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4.3.5 改善混凝土性能,推迟延缓水泥水化热作用
    4.4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应用外加剂实例
        4.4.1 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使用情况
        4.4.2 保温测温情况
第五章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中使用的粉煤灰
    5.1 粉煤灰的特性和品质要求
        5.1.1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及品质要求
        5.1.2 粉煤灰的化学性质及品质要求
    5.2 粉煤灰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5.2.1 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
        5.2.2 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化热
        5.2.3 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
        5.2.4 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5.3 粉煤灰的最大掺量
        5.3.1 影响粉煤灰最大掺量的因素
        5.3.2 粉煤灰的最大掺量
        5.3.3 大掺量粉煤灰工程实例
第六章 外加剂和粉煤灰掺入设计及相互影响
    6.1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外加剂掺用量设计
        6.1.1 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方法
        6.1.2 外加剂不同掺入方法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6.1.3 掺不同外加剂的注意事项
    6.2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掺用量设计
        6.2.1 粉煤灰的等量取代法
        6.2.2 粉煤灰超量取代法
        6.2.3 粉煤灰外加法
        6.2.4 粉煤灰掺量的调整系数法
        6.2.5 粉煤灰掺入量设计的比较分析
    6.3 混凝土膨胀剂、缓凝剂、粉煤灰相互影响
        6.3.1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水化热峰值
        6.3.2 增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6.3.3 降低混凝土的膨胀性能
第七章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7.1 降低骨料温度,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浇筑温度
        7.1.1 降低骨料温度
        7.1.2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7.1.3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7.2 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消除或降低内外约束应力
        7.2.1 改善基础边界条件,降低外约束应力
        7.2.2 改进结构设计,增加膨胀加强带
        7.2.3 增设滑动层,减少基础外约束的影响
        7.2.4 加强保温措施,减少内约束力
    7.3 改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自身抵抗能力
        7.3.1 合理配筋,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及极限抗拉能力
        7.3.2 设置应力缓和沟和缓冲层
        7.3.3 二次投料及二次振捣
    7.4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与控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2001-2004)
致谢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9)外加剂和养护制度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2.抹灰工程质量问题发生机理
    1.3.收缩的分类及发生机理
        1.3.1.自收缩
        1.3.2.干燥收缩
        1.3.3.化学收缩
        1.3.4.温度收缩
        1.3.5.碳化收缩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内研究现状
        1.4.2.国外研究现状
        1.4.3.研究现状的局限性分析
    1.5.论文的出发点及立足点
    1.6.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第二章 试验内容
    2.1.原材料
        2.1.1.水泥
        2.1.2.石粉
        2.1.3.砂
        2.1.4.水
        2.1.5.外加剂
        2.1.6.高吸水性树脂SAP
    2.2.实验设备
    2.3.砂浆性能指标测量方法
        2.3.1.干燥收缩率测量
        2.3.2.单位体积失水量测量
        2.3.3.砂浆微观压汞测试
        2.3.4.砂浆亚微观孔结构分析测试
        2.3.5.流变性能测试
        2.3.6.室温条件下压折比测量
        2.3.7.标养条件下抗压强度测量
        2.3.8.砂浆的稠度、容重、含气量、吸水率测量
    2.4.试验研究内容
        2.4.1.温湿度环境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2.4.2.水分交换类型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2.4.3.减缩剂SRA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2.4.4.引气剂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2.4.5.高吸水性树脂SAP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第三章 砂浆收缩测量新方法研究
    3.1.前言
    3.2.自制砂浆收缩测量新方法的目的
    3.3.模具制作
        3.3.1.长条形钢板模具制作
        3.3.2.非接触式收缩变形测定仪模具制作
    3.4.使用不同砂浆收缩测量方法时测量结果
        3.4.1.使用比长仪测量结果
        3.4.2.使用非接触式收缩变形测定仪测量结果
        3.4.3.使用新方法测量结果
    3.5.测量结果对比及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养护制度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4.1.前言
    4.2.温湿度条件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4.2.1.养护条件对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
        4.2.2.T=20℃、RH=90%养护条件下砂浆干燥收缩情况
        4.2.3.T=30℃、RH=90%养护条件下砂浆干燥收缩情况
        4.2.4.T=40℃、RH=90%养护条件下砂浆干燥收缩情况
        4.2.5.T=40℃、RH=60%养护条件下砂浆干燥收缩情况
        4.2.6.T=40℃、RH=30%养护条件下砂浆干燥收缩情况
    4.3.标养转室温条件后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变化情况研究
    4.4.水分交换类型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减缩剂和引气剂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5.1.前言
    5.2.减缩型及引气型外加剂的作用机理
    5.3.减缩剂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5.3.1.减缩剂对砂浆稠度、容重、含气量、吸水率的影响
        5.3.2.减缩剂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5.3.3.减缩剂对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
        5.3.4.减缩剂对砂浆微观及亚微观孔结构的影响
        5.3.5.减缩剂对砂浆干燥收缩及单位体积失水量的影响
    5.4.引气剂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5.4.1.引气剂对砂浆吸水率的影响
        5.4.2.引气剂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5.4.3.引气剂对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
        5.4.4.引气剂对砂浆干燥收缩及单位体积失水量的影响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吸水性树脂 SAP 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6.1.前言
    6.2.高吸水性树脂SAP研究内容
        6.2.1.SAP吸水及释水理论
        6.2.2.SAP吸水倍率的确定
        6.2.3.SAP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6.2.4.SAP的应用范围及发展前景
    6.3.干粉状SAP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6.3.1.干粉状SAP对砂浆稠度、容重、吸水率的影响
        6.3.2.干粉状SAP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6.3.3.干粉状SAP对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
        6.3.4.干粉状SAP对砂浆微观及亚微观孔结构的影响
        6.3.5.干粉状SAP对砂浆干燥收缩及单位体积失水量的影响
    6.4.水灰比不变时预吸水SAP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6.4.1.水灰比不变时预吸水SAP对砂浆稠度、容重、吸水率的影响
        6.4.2.水灰比不变时预吸水SAP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6.4.3.水灰比不变时预吸水SAP对砂浆干燥收缩和单位体积失水量的影响
    6.5.稠度不变时预吸水SAP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6.5.1.稠度不变时预吸水SAP对砂浆稠度、容重及吸水率的影响
        6.5.2.稠度不变时预吸水SAP对砂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6.5.3.稠度不变时预吸水SAP对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
        6.5.4.稠度不变时预吸水SAP对砂浆微观及亚微观孔结构的影响
        6.5.5.稠度不变时预吸水SAP对砂浆干燥收缩及单位体积失水量的影响
    6.6.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提高抹灰工程质量的方法与建议
    7.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纳米SiO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1.2.2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
    1.4 纳米技术在混凝土领域研究现状
        1.4.1 概念
        1.4.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4.3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
        1.4.4 纳米材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进展
    1.5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6.1 研究目的
        1.6.2 技术路线
        1.6.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原材料与实验设计
    2.1 原材料
        2.1.1 水泥
        2.1.2 矿物细掺料
        2.1.3 化学外加剂
        2.1.4 粗、细骨料及混凝土拌合用水
    2.2 实验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 实验方法与标准规范
        2.3.1 实验准备
        2.3.2 主要实验依据的标准规范简要说明
    2.4 本章小结
3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3.1 一般矿物细掺料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3.2 一般矿物细掺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净浆物理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3.3.1 实验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4 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实验研究
    3.5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5.1 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净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3.5.2 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钠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实验研究
    4.1 掺纳米二氧化硅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
        4.1.1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的自收缩问题简述
        4.1.2 自收缩实验研究方法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结
    4.2 抗冻耐久性
        4.2.1 混凝土抗冻性问题
        4.2.2 典型实验研究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
    4.3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4.3.1 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性
        4.3.2 渗透性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4 小结
    4.4 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预测模型研究
        4.4.1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预测的意义
        4.4.2 BP神经网络简介及选择
        4.4.3 预测模型的建立
        4.4.4 结果与分析
        4.4.5 小结
    4.5 本章小结
        4.5.1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的影响
        4.5.2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
        4.5.3 纳米二氧化硅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4.5.4 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抗冻耐久性预测模型
5 掺纳米二氧化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物相分析
    5.1 研究意义及目的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净浆的SEM结果
        5.2.2 过渡界面的SEM结果
        5.2.3 净浆的X-Ray数据分析
        5.2.4 净浆压汞实验
        5.2.5 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高性能混凝土环境协调性评价模型研究
    6.1 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
        6.1.1 绿色混凝土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6.1.2 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及其与环境共融性的含义
        6.1.3 水泥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阐述
    6.2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层次分析法
        6.2.1 层次分析法(AHP)
        6.2.2 模糊层次分析法
    6.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混凝土生命过程与环境共融性评价
        6.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6.3.2 评价步骤与算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创新点摘要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国内外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研究与使用概况(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高海拔盐渍土环境下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D]. 高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2]功能可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D]. 谭洪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09(12)
  • [3]水泥—化学外加剂—水分散体系早期微结构与流变性[D]. 张艳荣. 清华大学, 2014(05)
  • [4]自密实防水混凝土的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隧道防水工程中的应用[D]. 李厚祥. 东北大学, 2005(12)
  • [5]2016年度外加剂行业发展报告[J].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 混凝土世界, 2017(02)
  • [6]外加剂行业发展报告[J].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外加剂应用技术分会. 混凝土世界, 2015(03)
  • [7]原材料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与控制[D]. 杨和礼. 武汉大学, 2004(11)
  • [8]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9]外加剂和养护制度对湿拌抹灰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D]. 贾森春. 广州大学, 2019(01)
  • [10]纳米SiO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D]. 王宝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国内外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