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简史》(第十七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发展简史》(第十七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社会发展简史》(第十七课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方成智[1](2010)在《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文中提出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的载体,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科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科书是从众多的文化知识里精选出来的文本,在知识准入教科书的过程中,国家必然会介入其中,因此,教科书又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它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的、社会的和现实的内容。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十七年的时间尽管不长,但在共和国60年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大变革时期。新中国十七年的教育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变幻的运行轨迹。在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始终贯穿着制度化、正规化与政治化、革命化之间的对立、冲突。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促进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保证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教科书中的贯彻落实,国家是如何规整中小学教科书?在规整过程中碰到哪些困难?究竟有哪些力量在冲突和斗争?这些引导着本研究的展开。本研究采取系统分析和重点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采用时间与问题结合的方式安排结构框架,力求在详尽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从知识与权力的视角,探讨新中国十七年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充分关注传统与变革、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多方探寻国家是如何规整教科书的,反思其经验与教训,并就如何规整当前教科书提出了建议。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规整的缘起,第二章为规整的策略,第三章为规整中的博弈,第四章为规整的反思。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教科书规整的缘起。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新中国十七年国家对教科书进行规整的缘由。首先,教科书的规整是国家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任何一个新生的国家和政府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首先要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地位,培养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的认同和忠诚,而这种认同则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特别是教科书对特定思想的灌输来完成。可以说,教科书是获取政权合法性的主要渠道。其次,教科书规整也是教育及教科书自身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规整才能使教科书摆脱建国初期的混乱无序状态,才能提高整个学校教育的质量。再次,教科书规整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然。随着我国中央集权体制的逐步建立,教育领域概莫能外,政府明确地制定了教科书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第二章分析了教科书规整的策略。新中国对教科书的规整是从借鉴、模仿开始的。主要依赖三个方面的经验:延安经验、苏联经验、民国经验。三种经验各有千秋。延安经验来自老解放区,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的宝贵经验,但它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战斗的痕迹,与现代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苏联经验是当时比较成熟的、或者说是比较成功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代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它植根的土壤、成长的文化氛围、国情背景与我们有较大的差距。民国经验源自西方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注重质量,反映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政治的原因,它是我们刻意回避的乃至斗争的对象,当然,实际上是我们是无法回避的。理想的状态是吸收三者之长,为我所用。事实上,新中国十七年中,政府也在想办法寻求三者之间的均衡,可惜没有做到。第三章剖析了教科书规整中各种力量的博弈。教科书是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的结果。教科书是教育决策者、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影响学校教育的一个缩影。因此,在教科书规整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冲突和斗争。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新势力与代表资产阶级的旧遗留的博弈,二是本土经验与外来经验的博弈,三是党内以毛泽东为首的激进派或者说革命派与代表传统教育的保守派之间的博弈。诚然,在教科书规整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必要的,但要适度。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从推翻旧中国到治理新中国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所秉承的革命情怀和狭隘的边区政府管理经验,与要结束国家的贫弱状况、迅速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所要求的技术专长和平稳的行政管理很难兼容,所以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风云变幻莫测、种种冲突不断。在对待教育问题上,在教科书的规整中也是如此。一会儿一切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一会儿弘扬延安经验,开展群众运动;一会儿以健康的名义要求减负,一会儿以质量的名义强调“双基”教学。其实际在于中央行政干预过多、过度,无视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导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棋不定,客观上也使得教科书的规整动荡、曲折、艰难。第四章探讨教科书规整的反思。首先,总结了教科书规整的经验与教训。通过规整,逐步规范了中小学教科书市场,形成了教科书管理的“国定制”,统一编制、统一出版,既保证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贯彻,又提高了中小学教科书的质量。当然,规整也导致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小学教科书市场的垄断。这种垄断弊端在于:难以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不平衡状况;难以适应不同个性的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因材施教;没有竞争,不利于教科书的健康发展。其次,反思当前中小学教科书的建设。在国家对中小学教科书实行“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今天,教科书规整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措施有:第一,要严格审查教科书编写者的资质,确保教科书的品质。第二,不断完善教科书的审定工作。第三、努力规范教科书的发行和选用工作。总之,规整可以提高教科书的质量,规整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方的无序竞争而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规整有助于遏制教育腐败。但规整不等于统一,规整本身不排斥教科书多样化的发展,规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陈杰[2](2019)在《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文中提出歌谣渊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谣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时至近代,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路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部分知识分子将目光转移至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歌谣,发起歌谣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中,他们受俄国民粹派思想和十月革命影响,发动了深入基层进行民众启蒙的“到民间去”运动。加之左翼知识分子极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文艺大众化,合力助推了歌谣的政治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后来倡导和创作的革命歌谣,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歌谣政治化和革命化的产物。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重要苏维埃区域,该苏区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开放、多元、包容的传统歌谣。鄂豫皖边区革命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歌谣宣传教育策略的引导下,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力并在全区加以推广,形成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先导,文化宣传干部为主体,普通工农群众为补充的革命歌谣创作群体。革命歌谣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物,一方面借鉴传统歌谣的曲调、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填入大量表现革命性和现代性的新内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的共产主义革命文艺形式。在革命歌谣创作群体与苏区民众的广泛互动下,鄂豫皖苏区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歌谣传播体系,即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和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这种传播体系呈现出上级组织与底层民众相结合,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现代传播路径为主、传统传播形式为辅的特点。革命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改变以及表达不同革命情感的需要,在歌词、曲调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革命歌谣的演唱形式,增强了其表现力和传播力。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和广泛传播,旨在对苏区民众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形塑,通过革命化改编的歌词对苏区民众进行现代民主、自由、平等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革命歌谣形塑和启蒙的本质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不同场景中动员效果如何要看民众的反应,即民众如何应对革命歌谣的动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苏区民众面临着“公”与“私”的权衡和博弈。在苏维埃政权的因势利导下,大批民众能够接受革命歌谣的集体主义观念而积极参加、拥护革命,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基于个人家庭、情感等“私情”考虑而没有响应革命歌谣的宣传和动员。苏区政府为了应对民众的消极反应,及时采取教育、制度、组织、物质、法律等多种途径弥补革命歌谣动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证苏区民众沿着革命动员的方向行进,反映出以革命歌谣为媒介的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歌谣,具有其独特性。一是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偏重实践性而缺乏理论阐释,偏重通俗性而缺乏专业水准,具有极强的地域传统文化烙印。二是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缺乏整体规划,但更加契合实际;创作群体层次普遍较低,但更接近民众心理;宣传具有地域性,但对地方民众记忆影响深远。实践性、通俗性、地域性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创作和运用过程中最显着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成为历史记忆,不同文化群体基于保存革命记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等不同动机,在鄂豫皖边区范围内发起三次革命歌谣搜集和整理热潮,并通过文本形式对革命记忆加以定型,完成由交往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导向、记忆局限以及新民歌创作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意或无意重构革命歌谣的现象,以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形塑的需要。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歌谣政治化产物的革命歌谣始终围绕着政党和国家发挥不同的政治功能。步入二十一世纪,革命歌谣对于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战争年代中共运用革命歌谣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的实践和经验,或许能够为新时代中共意识形态重返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有益借鉴。

宗娇娇[3](2019)在《民国小学教材中的慈善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1912-1949),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教育领域也出现了革新。慈善教育作为革新的重要部分,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民国小学教材增添了慈善教育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对博爱、人道、奉献等慈善理念,红十字会、孤儿院等慈善教育机构以及慈善家的慈善事迹的相关介绍。这些慈善课文的增添不仅有利于公民完整人格的养成,而且逐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慈善人士,进一步推动了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国慈善教育的思想渊源以及慈善教育出现的时代背景。其次以民国小学教材中的慈善课文为素材,从慈善理念、慈善机构以及慈善活动三方面探讨了民国慈善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归纳总结了民国小学慈善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并且论述了其对当今基础教育改革、慈善事业发展和慈善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

魏佳[4](2009)在《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学数学课程,始于清朝末年。晚清时期,伴随着中与西的文化激荡,传统与现代的思想交融,应政治经济需要而求教育作出突变之产物的小学数学课程诞生了。小学数学课程从民间传授算术到小学堂算术,再到小学数学,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或文化变革的强力作用,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小学数学教科书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载体,从原初的译介走向编着,从简单的移植走向创生,从匆匆的草创走向发展,在“日本化”、“美国化”、“苏化”的基础上,从不断的模仿照搬逐渐走向“自主化”,从不断的自主改革逐渐走向成熟,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概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集中体现、实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乃至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之核心,其内容的取舍、深浅度是否合适,内容的编排、呈现方式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以至影响未来人才的质量。审视我们今天的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在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同样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教科书先进的编写经验;另一方面从历史角度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理论提升也是尤为必要的。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20世纪我国(主流)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百年演变历程作了全景式展示,以此作为小学数学教科书改革路径探幽的落脚点。全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充分挖掘、梳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纵观这一变革过程,分析影响其变革的内外因素,在积极关照今天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分析这一历史画卷,从中探寻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和有意义的启示和借鉴。其中既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古为今用”的现实感;既对我们当前理解21世纪基唇逃纬谈母镏行⊙öЫ炭剖槟谌莸母母锞哂邢质狄庖?又对我们明确今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革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同时,这一系列演变与变革,也展现了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发展的脉络,会给我们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方向以启示,会给我们继承优秀传统、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以帮助。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简略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的重要概念以及时间范围、地域范围作出界定,力图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第二章综述国内、国外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史的相关研究,既肯定前人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同时又指出尚存的问题,从问题入手,寻找本论文研究的突破口。第三章以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演进为线索,进行历史剖析。依据重要的教育政策和事件,将20世纪上半叶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02-1911);第二阶段民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12-1926):第三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27-1949)。分别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具体论述和分析。第四章剖析20世纪下半叶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依据同样的划分标准,将20世纪下半叶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0-1957);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8-1965);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66-1976):第四阶段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77-1985);第五阶段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86-2000)。各个阶段除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以外,民间的社会思潮及当时的教育教学实际状况也各有特点,它们共同营造了不同阶段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特点。第五章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变革与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及教育内部的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学制、课程观、数学观、知识观的嬗变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提炼出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因素;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因素;外因与内因从分离走向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第六章总结归纳20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得出八点启示。(1)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的阶段性特点。(2)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在相对稳定中谋求渐进式发展。(3)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编排的钟摆现象。(4)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从重“演绎”转为重“归纳”。(5)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需在知识、儿童、社会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6)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几大趋势,即:①从一元走向多元;②从双基走向四基;③架设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④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⑤寻求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儿童心里发展顺序的动态平衡;⑥计算器、计算机走进小学数学教科书。(7)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处理好西学与本十化的关系,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8)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审权应在“统”和“放”中寻求动态平衡。本研究的拟创新之处:第一,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首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对建国前五十年不完全统计的135套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包括不完全统计的解放区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0套和汪伪政府的小学数学教科书9套)和建国后16套半全国通用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包括不完全统计的340套地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整理,是本研究的一个新的发现。第二,基于史料的分析,从影响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近百年发展的因素中总结出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因素;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教科书内容的发展主要依赖内部因素;外因和内因应从分离走向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发展。第三,从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近百年的历史发展轨迹提炼出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有意义的启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发展路向。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解放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史料非常分散、零碎,解放后的地方小学数学教科书史料非常繁杂,致使资料的收集过程非常艰难,因此难免存在疏漏。第二,理论基础薄弱,没有很好地做到史论结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百年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学科导向走向价值导向,其中既有继承、传延的成分,也有新质因子的增长与嬗变。“统新故而视其通”——立足于今,融会古今;“苞中外而计其全”——立足于中,兼采中外。考察、审视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整个历程,科学总结既往的成功经验,认真吸取违背教育规律而曲折起伏的失误教训并辨析其演变的深层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与未来。因为,历史会为我们解读今天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最深刻的启迪,而面向世界又会使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明晰自己的使命。

李林雪[5](2018)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国情怀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凝聚着中国人民的信仰与追求,是华夏儿女的精神支柱,支撑着我们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符合时代特点和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中学阶段,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绪论中先分析了家国情怀的科学内涵。正文中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具体教学实例和应注意的问题。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内容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意义。第二章内容为中学历史教材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笔者罗列了人教版2016年出版的七年级上下册、2017年出版的八年级上册、2018年出版八年级下册及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和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培养的有关内容。第三章内容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分别从树立家国情怀培养观念、制定家国情怀培养的教学目标、挖掘有助于家国情怀培养的课程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内容为中学历史中家国情怀培养的教学实例,笔者以自身教学实例为例,对家国情怀的培养进行具体展示。第五章内容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分别从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注意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唐智芳[6](2012)在《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大力推广本国语言,传播本国文化己成为世界各国语言教育的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对外汉语教学是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它强调以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前提,整合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以适应外国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创造汉语学习和文化理解的机会,以促进语言文化传播,增进国际理解和合作,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发展。汉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影响外国学生汉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巨大的合理性内核,能为当今世界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弘扬中国文化,有助于树立中国国际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因此,文化理应纳入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使教学反映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特性。然而,当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这导致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产生文化的障碍,也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在当前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理应将中国文化精华有机地融入对外汉语现行教学体系中,以反映语言和文化融合的观点,并保持中国文化的必要张力,构建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充实,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也可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现实支持。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从论文的选题缘由入手,阐明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研究的价值,在对与本论题相关研究的综述中,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状况和论文写作中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情况,最后明确界定了本文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汉语语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和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打破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第三部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历程。文章以1950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端为起点,将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60年历史中的发展进程分为“自发参与”和“自觉探讨”两大阶段。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文化出于与语言的天然联系,自发地进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中,但文化教学的意识尚未觉醒。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国外语言教学理论和国内学术界“文化热”的升温,有关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讨论迅速展开,并针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地位、目的、内容、原则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第四部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困境。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揭示了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文化教学目的的狭隘抽象;文化教学内容的莫衷一是;文化教学方法的简单粗糙;文化教学评价的片面封闭;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缺失等,并分析其原因。第五部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沿着历史——现状——未来的思考路径,提出了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即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基础,以传播中国文化为旨归”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以价值性、针对性、客观性、多元性为选择标准,以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影响语言理解和运用的文化、中国基本国情文化、中国特色文化艺术为重点领域,以主题、经验、活动的组织来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文化体验教学、文化对话教学、文化比较教学等策略来实施教学,实现文化的理解和融通。

王悦甫[7](1986)在《“单元循进教学法”在“简史”教学中的尝试》文中研究指明 “单元循进教学法”是采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通过单元自学阅读、单元提疑,接触课本的过程,再在教师启迪下,通过循进释疑、练习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我用它教《社会发展简史》得到了有益的尝试。一、划分单元。《社会发展简史》上、下册共17课书,根据教材自身内容的联系,可划分为:绪论(第一、二课)、原始社会(第三、四课)、奴隶社会(第五、六、七课)、封建社会(第八、九、十课)、资本主义社会(第十一、十二、十三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第十四、十五、十六课)、总结(第十七课),共七个单元。

吴婷婷[8](2015)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建设历史是对语文教育现代性不懈追求的历史;而清末民国国文教科书的演变历程,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诠释、重构和探索的过程。选取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并以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传统文化选择历程中表现出最为复杂、多变、奋进、挣扎的螺旋上升态势,诸多现代教育和文化问题,都可在这一时段发现惊人的历史印记。所以,研究清末民国的文化和教育问题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果不是历史以偶然中的必然给予古老中国强烈的外部刺激,乾嘉诸老所创立的学术范式或可为中国文化另辟新路,使得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的内涵式蜕变完成近代化转型,谋得康、梁、胡适所期待的“近代科学”的文化蜕变;亦或乾嘉诸老的遗智尚不足以达成使命,那么中华文化可能重新构建一番崭新的文化体系。遗憾的是,历史的车轮不会逆转,深深的车辙见证的往往与期待和假设相背离。历史的屈辱以亘古未见的惨败和屈辱的城下之盟告终,从此,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社会性质被迫改变,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再难自保,逐步融入在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的轨迹中去。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文化狂飙的劲头席卷中华大地,面对西方各类教育思想的头脑风暴,“中体西用”的文化选择框架被打破,这“近代百年第二次民族反思”1将传统文化的选择导入了现代化、科学化、人本化的征途。本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选择为主体,价值趋向为主导、中学国文教科书文本研究为主线”而展开,遵循历史发展状态的研究逻辑,从理论层面系统地分析文化问题、教育问题、教科书问题。这三条线相互交叉和映证,最终作用于教育对象上,“教科书中怎样选择中华传统文化,选择怎样的传统文化用之于语文教育,如何通过语文教科书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向学生的转化,使得学生成为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这些问题就成为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根据这一线索和研究思路,本论文分四章内容呈现研究过程和结论:第一章绪论。叙述了本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内容有:清末“民族危机”带来传统文化选择中的意识更迭;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08年吴曾祺主编的《国文教科书》内容,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清末之文化选择—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修身”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二是清末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学优而仕”(工具主义)到“经世致用”(实用主义);三是清末之国文教科书——是对传统旧式文选型语文教材的艰难突破。一言以蔽之,清末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未跳出“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可以形容为——“秋风不惊堂前雁,夕阳仍恋路旁鸦”。第三章民国时期“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内容包括: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35年叶圣陶、夏丐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民国时期之文化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这一时期“修身”的新内涵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和脊梁;二是民国时期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独善其身”(个人功能)到“兼济天下”(社会功能);三是民国时期之国文教科书——在白话文教育中实现对传统文学教材的科学化突破。一言以蔽之,民国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破除了“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在坚定的前行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可以形容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回”。第四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对于当代的启示。“让历史回答未来”,本章期望以历史之镜关注现实文化、教育、中学语文教科书问题,分四个问题进行阐述:其一,清末民国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其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其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牟金凤[9](1987)在《《社会发展简史》课教学中的纵横联系》文中研究表明 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紧紧抓住所教学科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社会发展简史》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进行知识分类。每一门学科就其知识内容来说,都有其纵横两个方面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教学中紧紧抓住这种纵横关系,首先进行知识分类,这对讲清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我在讲授《社会发展简史》课时,就是采取这种方法的。首先,我按所要讲的内容和应该

黄梦娜[10](2020)在《《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的建立给我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我国教育也开始从传统教育迈向现代教育。为了革除以忠君尊孔为核心的封建教育,1912年9月民国政府公布《教育宗旨》,下令禁用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要求编写“合于共和民国宗旨”的教科书,顷而,教科书编写呈现出竞争兴盛之势。其中,商务印书馆组织专家编成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及配套的教授书,被喻为“教科书之巨擘”。本研究试图挖掘《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其选文价值取向的分析,以期对现行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有所启迪。本研究以价值取向作为《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切入点,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前人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并根据当时出台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小学校令》,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分析框架,即从政治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科学价值取向以及经典价值取向来分析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文本。接着分别从经济、文化、权力三个方面分析对《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的影响。《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总体呈现出政治价值取向明确,关注民族、民权、民生;人文价值取向较为鲜明;科学价值取向明显;经典价值取向突出。建议在今后教材的编写中提高语文教科书的文学性,以生活为导向、以儿童为本,优化经典价值取向的比重。

二、《社会发展简史》(第十七课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发展简史》(第十七课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的思路与拟解决的问题
    六、采用的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规整的缘起:新中国新秩序新教育
    第一节 规整教科书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一、教科书:维持政权合法化的主渠道
        二、教科书: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媒介
        三、教科书:维持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第二节 规整教科书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一、建国初期教育的落后状况
        二、建国初期教科书的混乱与无序状态
    第三节 规整教科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使然
        一、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
        二、教科书全国统一供应方针的确定
第二章 规整的策略:从模仿借鉴到自主探索
    第一节 借助统一的名义来规整
        一、统一的前提与基础
        二、统一的具体措施
        三、统一过程中的特点
    第二节 仿效苏联的模式规整
        一、学习苏联浪潮的兴起
        二、效法苏联的方式方法
        三、照搬苏联的后果
    第三节 借鉴延安的经验规整
        一、延安经验回归的背景
        二、借鉴延安的具体做法
        三、规整的特色
    第四节 以质量的名义规整
        一、注重质量的缘由
        二、提高质量的路径
        三、规整的效果
第三章 规整中的博弈:各种力量的角逐
    第一节 除旧布新,新中国教育与旧教育遗留的博弈
        一、学制变革中的反反复复
        二、课程设置及教科书内容选择中的"兴无灭资"
    第二节 延安经验、民国经验与苏联经验的相互冲突
        一、延安经验、民国经验、苏联经验简析
        二、本土经验与苏联经验的碰撞
        三、延安经验与民国经验的冲突
    第三节 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的斗争
        一、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简析
        二、毛泽东教育模式的特点
        三、毛泽东的教育模式与正规教育模式的较量
第四章 规整的反思: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 教科书规整的经验
        一、有利于国民共同价值观的树立
        二、形成了优秀的编辑团队,提高了教科书质量
        三、规范了教科书市场,利国利民
    第二节 教科书规整的教训
        一、导致了教科书的垄断
        二、强调"政治挂帅",忽视人性需求
        三、规整依据的不确定,导致规整的动荡
    第三节 当前教科书规整的启示
        一、规整不等于垄断
        二、规整重在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缘起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歌谣
        一、歌谣的缘起
        二、鄂豫皖边区的传统歌谣
    第二节 国际革命文艺导向
        一、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欧洲文艺的革命化倾向
        二、二十世纪初期苏俄革命文艺的兴起
    第三节 国内歌谣运动影响
        一、歌谣运动的发起与社会反响
        二、“到民间去”运动与歌谣政治化
        三、革命文学主张与文艺大众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
    第一节 创作由来——革命歌谣创作的提出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歌谣宣传功能的认知
        二、鄂豫皖边中共党组织对革命歌谣创作的倡导
    第二节 谁来创作——创作群体的社会构成
        一、早期革命知识分子
        二、文化宣传干部
        三、普通工农群众
    第三节 如何创作——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
        一、借鉴传统歌谣曲调形式进行创作
        二、借鉴西方革命歌曲进行创作
        三、根据革命形势进行新歌谣创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传播与流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传播路径
        一、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
        二、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
        四、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
    第二节 革命歌谣传播中的流变
        一、革命歌谣传播中歌词的变异
        二、革命歌谣传播中曲调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形塑、启蒙与动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形塑
        一、对工农的形塑
        二、对妇女的形塑
        三、对干部的形塑
        四、对士兵的形塑
        五、对青少年儿童的形塑
    第二节 革命理想——歌谣中的启蒙观念
        一、革命歌谣中的民主观念
        二、革命歌谣中的自由观念
        三、革命歌谣中的平等思想
        四、革命歌谣中的共产主义观念
    第三节 歌谣动员、民众反应与政府因应
        一、对工农的动员与因应
        二、对妇女的动员与因应
        三、对士兵的动员与因应
        四、对青少年儿童的动员与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一、改编利用传统歌谣理论基础的异同
        二、革命歌谣改编创作机制的异同
        三、革命歌谣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异同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与国民党统治区歌谣对比研究
        一、指导思想和政治动机的异同
        二、创作模式和歌词内容的异同
        三、传播路径和宣传效果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搜集、整理与重构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搜集与整理
        一、基于民间记忆保存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二、基于政治宣传导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三、基于学术研究取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革命歌谣的重构
        一、凸显政治导向的革命歌谣重构
        二、受制于记忆局限的革命歌谣重构
        三、基于新民歌创作的革命歌谣重构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传承和创新:革命歌谣与传统文化
    二、革命歌谣宣传动员与地方实践
    三、革命记忆与歌谣政治功能的延续
附录 鄂豫皖苏区原始革命歌谣名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民国小学教材中的慈善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慈善教育出现的背景
    第一节 慈善教育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广泛流传的慈善思想
        二、西方积极涌入的慈善理念
    第二节 教育改革与相关政策的颁布
        一、教育政策的建言
        二、教育宗旨的争鸣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民国的社会状况及慈善教育的近代化需求
        一、动荡的社会环境
        二、慈善教育的近代化需求
第二章 民国小学教材中慈善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慈善教育与慈善理念
        一、恻隐之心
        二、博爱之心
        三、人道主义理念
        四、扶弱恤贫理念
    第二节 慈善教育与慈善机构
        一、红十字会
        二、聋(盲)哑学校
        三、孤儿教养院
    第三节 慈善教育与慈善活动
        一、力行公德,推己及人
        二、捐资兴学,广行公益
        三、教养并重,慈善有术
第三章 民国小学教材中慈善教育的功能及启示
    第一节 民国小学教材中慈善教育的主要功能
        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形成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
        三、丰富教材内容,促进教育发展
    第二节 民国小学教材中慈善教育的历史启示
        一、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二、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4)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1.3 研究的问题、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的问题
        1.3.2 研究的思路
        1.3.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2.2 国外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沿革
    3.1 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02—1911)
        3.1.1 背景
        3.1.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3.1.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3.1.4 总体评价
    3.2 民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12—1926)
        3.2.1 背景
        3.2.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3.2.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3.2.4 总体评价
    3.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27—1949)
        3.3.1 背景
        3.3.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3.3.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3.3.4 总体评价
第4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历史沿革
    4.1 建国初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0—1957)
        4.1.1 背景
        4.1.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4.1.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4.1.4 总体评价
    4.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58—1965)
        4.2.1 背景
        4.2.2 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4.2.3 小学算术教科书案例分析
        4.2.4 总体评价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算术教科书(1966—1976)
        4.3.1 背景
        4.3.2 各地小学算术教科书编写概况
        4.3.3 总体评价
    4.4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77—1985)
        4.4.1 背景
        4.4.2 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概况
        4.4.3 小学数学教科书案例分析
        4.4.4 总体评价
    4.5 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科书(1986—2000)
        4.5.1 背景
        4.5.2 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概况
        4.5.3 小学数学教科书案例分析
        4.5.4 总体评价
第5章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动因分析
    5.1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外部动因
        5.1.1 政治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1.2 经济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1.3 文化变革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2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内部动因
        5.2.1 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学制的嬗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2.2 课程观、数学观、知识观的嬗变对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影响
    5.3 外因与内因:从分离走向融合
第6章 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6.1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6.2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在相对稳定中谋求渐进式发展
    6.3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编排的钟摆现象
    6.4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从重"演绎"转向重"归纳"
    6.5 小学数学教科书需在学生、知识、社会三者间寻求动态的平衡
    6.6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展的几大趋势
    6.7 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本国
        6.7.1 实事求是地批判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洋为中用
        6.7.2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古为今用
    6.8 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审权应在"统"和"放"中寻求动态平衡
结束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5)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特点
        (二)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
        (三)基于中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四)基于历史学功能和丰富的家国情怀培养素材
    二、研究综述
        (一)家国情怀培养的研究综述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的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一)家国情怀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二)家国情怀丰富的内涵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四、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三、有助于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
    一、初中教材中体现的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
        (一)初中教材古代史中体现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
        (二)初中教材近代史中体现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
        (三)初中教材现代史中体现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
        (四)初中教材世界史中体现家国情怀的培养内容
    二、高中教材中体现家国情怀培养的内容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家国情怀培养观念
    二、制定家国情怀培养的教学目标
    三、挖掘有助于家国情怀培养的课程资源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五、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一)参观
        (二)访问
        (三)阅读
        (四)展览
        (五)观看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教学实例
    一、选材背景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调整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调整
        (二)教学反思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注意发挥历史的学科特色
    三、注意与其它学科相互协作
    四、注意遵循适度原则
    五、注意区分初中与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异同
    六、注意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对外汉语教学无法回避文化的问题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困境亟待解决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意义日益凸显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二、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
        三、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第一节 学生汉语的学习需要文化的教学
        一、汉语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二、文化是影响学生汉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文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第二节 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教学
        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问题的日益凸显
        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需要文化的教学
        三、世界多元文化发展需要文化的教学
第三章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历程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创阶段:文化内容的自发参与(1950年—1978年)
        一、开创阶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二、开创阶段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特点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阶段:文化教学的自觉探讨(1978年—至今)
        一、文化研究起步,文化教学意识觉醒(1978年—1988年)#71
        二、文化讨论热烈,文化教学地位确定(1988年—1995年)#77
        三、文化内涵复杂,文化教学研究深化(1995年—至今)
第四章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困境
    第一节 文化教学目的的狭隘抽象
        一、文化目的的理解过于狭窄
        二、文化目的的表述失于含混
        三、文化目的的实施难于操作
    第二节 文化教学内容的莫衷一是
        一、拘泥语言的文化因素
        二、各行其是的课程设置
        三、纷纷攘攘的文化教材
    第三节 文化教学方法的简单粗糙
        一、传统方法的呆板乏味
        二、现代手段的花哨肤浅
    第四节 文化教学评价的片面封闭
        一、评价目标的一元取向
        二、评价手段的单一运用
    第五节 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缺失
        一、教师文化底蕴的不足
        二、教师文化实施的低能
第五章 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文化视域下的教学目标
        一、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基础
        二、以“传播中国文化”为旨归
    第二节 文化视域下的教学内容
        一、文化内容的选择
        二、文化内容的组织
    第三节 文化视域下的教学实施
        一、体验教学:在过程中强调文化感悟
        二、对话教学:在平等中减少文化冲突
        三、对比教学:在比较中弥合文化差异
    第四节 文化视域下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设计
        二、教学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研究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一) 传统文化选择
        (二) 中学国文教科书
        (三) 价值趋向
    四、研究方案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
    第一节 清末民族危机在传统文化选择过程中的意识更迭
        一、教育现状迫使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反省”
        二、新教育思想催促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自觉”
        三、革新举措导致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断层”
    第二节 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教材与近现代语文教科书的同源异流
        二、编审制与首部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相对缩水与传统文化选择差异的深层呈现
    第三节 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
        一、修身科和国文科的渐次导入与传统经学教育的价值趋向转型
        二、“范文学教育”向“文学教育”课程体系转型的价值趋向
        三、“八目教育”定位近代国文课程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基本规格
    第四节 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一、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基本情况
        二、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三、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文本透视
    本章小结 秋风不惊堂前雁 夕阳仍恋路旁鸦
第三章 民国时斯“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
    第一节 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
        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巩固”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狂飙”
        三、三十年代文化思想的繁荣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重构”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成长与中国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波澜壮阔
        二、国审制和首部现代语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多样繁荣与传统文化选择纵深发展的深层呈现
    第三节 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
        一、传统文化选择中的“问题之争”与语文课程早期的大众化方向
        二、传统文化选择的“运动之兴”与语文教育早期的科学化路径
        三、“修身”的演进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科学化的反思
    第四节 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一、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基本概况
        二、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三、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文本透视
    本章小结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回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的当代启示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
    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结语 历史:过去—现在——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重要价值
        (二)对《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研究有待深入
    二、核心概念
        (一)《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
        (二)价值取向
    三、研究现状
        (一)《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已有的研究成果
        (二)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历史文献法
        (三)文献研究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一、学者眼中的分析框架
        (一)何文胜的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二)傅建明的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三)徐敏娟的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二、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一)《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二)《小学校令》
        (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编辑大意
    三、本文使用的操作框架
        (一)价值分析取向分类
        (二)具体分析项目
        (三)统计方法
第二章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研究文本分析
    一、政治价值取向
        (一)政治价值取向在各册中分布情况
        (二)政治价值取向在课文内容中的具体表现
    二、人文价值取向
        (一)人文价值取向在各册中的分布情况
        (二)人文价值取向在课文内容中的具体表现
    三、科学价值取向
        (一)科学价值取向在各册中的分布情况
        (二)科学价值取向在课文内容中的具体表现
    四、经典价值取向
        (一)经典价值取向在各册中的分布情况
        (二)经典价值取向在课文内容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影响《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
        (一)经济对学校教育知识提出新的要求
        (二)经济对《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的影响
    二、文化
        (一)教育知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对《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的影响
    三、权力
        (一)权力使知识合法化
        (二)权力对《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的影响
第四章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研究总结与启示
    一、《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研究的总结
        (一)政治价值取向明确
        (二)人文价值取向鲜明
        (三)科学价值取向明显
        (四)经典价值取向突出
    二、《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价值取向研究的启示
        (一)提高语文教科书的文学性
        (二)以生活为导向
        (三)以儿童为本
        (四)优化经典价值取向的比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社会发展简史》(第十七课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艰难的规整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中小学教科书研究[D]. 方成智.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8)
  • [2]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D]. 陈杰. 郑州大学, 2019(07)
  • [3]民国小学教材中的慈善教育研究[D]. 宗娇娇. 苏州大学, 2019(04)
  • [4]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 魏佳. 西南大学, 2009(10)
  • [5]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研究[D]. 李林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6]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唐智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7]“单元循进教学法”在“简史”教学中的尝试[J]. 王悦甫. 中学政治课教学, 1986(08)
  • [8]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D]. 吴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9]《社会发展简史》课教学中的纵横联系[J]. 牟金凤. 思想政治课教学, 1987(07)
  • [10]《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价值取向研究[D]. 黄梦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社会发展简史》(第十七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