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瑰宝再现辉煌——“全国考古新发现展”实录

中国瑰宝再现辉煌——“全国考古新发现展”实录

一、中华瑰宝 再现辉煌——记《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琳琳[1](2015)在《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文中提出石刻文献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入,尤其近十年来更是呈出现丰富多彩的可观面貌。随着相关论着的大量涌现,石刻文献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批论着代表着石刻文献研究的现有水平,同时也是奠定其继续发展壮大的理论基础。本书就对这批丰富却零散分布的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各种性质的碑刻文献的研究论着作具体的介绍和梳理,并尽量归纳其优缺点,使整个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在学术上给读者呈现一个宏观认识。以便探析石刻文献研究的大体状况和基本脉络。这种从理论入手的写作角度也正是在石刻文献研究领域所缺乏的。高桥继男是日本石刻研究方面的专家,发表过很多相关论文和着作,其中《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1949—2007)》和《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2008—2012前半)稿》是目前所见最完整收集中国石刻研究相关的图书目录的工具书。本文就是以此为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这部分借鉴日本学者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理,将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资料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料性图书、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概说·研究图书、字体(字形)相关图书和目录(索引)·地图。其中,每一类下面又分为若干小类。本文根据每一类的书目多少进行详略不等的介绍,其中,资料性图书和概说·研究类图书详写,其他选择简略介绍。从而尽量将见过读过的论着展现于文中,达到文献综述的效果。第二部分是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同样这部分也是按照高桥继男先生的分类原则分类、分地域详细列出。其中一部分参阅高桥继男先生的《中国石刻关图书目录》。目录的设置可以让读者对近十年的石刻文献研究论着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作为查阅资料的依据,更能对近十年的碑刻文献研究现状理清一个具体的脉络。目录后设勘误表,是通过查阅对《中国石刻关系图书目录》中存在的错误或疑问进行改正和解疑,并添加一些没有收录的图书。

张安华[2](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唐彩霞[3](2014)在《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 ——以城址与墓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域,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都曾在这里登上历史舞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崛起于内蒙古东部潢水、土河流域的契丹民族,在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后,终于在10世纪初建立起雄踞长城内外的辽王朝,并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建城池、立法度、创文字、兴手工,将北方草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舞台上也留下了赫赫声名。然而,这个王朝在中华大地纵横驰骋200余年后,却神秘地消逝了。零散、有限的文献记载难以使人全面了解其创造的辉煌伟业,只有通过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去探寻蕴含其中的历史信息。内蒙古地区作为契丹民族的发祥地、辽王朝的京畿所在地及统治中心,保存有最丰富、最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遗产,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面貌,是契丹民族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对这些遗产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辽代历史与文化,以及辽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从辽代发展历史看,契丹族是一个开放、包容、善于学习并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建国前后,特别是获得燕云十六州以及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后,与中原接触密切,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加深。辽代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埋葬习俗从“死不墓”到“筑墓入殓”的发展等,都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同时,本民族固有的一些传统和习俗被保留下来,成为契丹民族文化的象征。辽也注重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同西域及西方国家的接触与交往,因而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西方文化因素的出土文物,如体现印度文化因素的摩羯、迦陵频伽图案或纹饰,伊斯兰世界的玻璃器、受粟特文化影响的把杯等。所以,辽代物质文化遗产多带有明显的文化交流痕迹。城址和墓葬具有很强的二元文化特征,出土文物则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既有体现契丹民族风俗的独有器物,又有与中原及西方文化交流并受其影响的器物。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有辽一代,包括整个蒙古高原、东北和燕云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长城也不再是民族之间的分界线。契丹人大规模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并在境内其它民族间广泛传播,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史料的缺乏使辽史研究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极为薄弱的一环。这种情况下,借助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辽代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重要体现。辽代在艺术方面也对祖国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辽塔是中国佛塔发展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在建造过程中,既继承和吸收了唐、宋佛塔建筑艺术的精华,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辽墓壁画更被誉为“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最后闪光”,展现了辽王朝独特的社会生活场景和文化特色,“北方草原画派”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辽代在医学、天文学及印刷术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已发现的“契丹女尸”、天文图、雕版佛经及手写经等都是辽代科技水平的体现。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部分分布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旗县及农村、牧区,保护和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没有引起相关领域的重视,大多数当事者对所做的工作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和资料保存工作,致使这方面的资料少而分散。对这些资料的搜集、整理有利于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目前的任务就是在国家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并进行合理利用,以彰显契丹民族文化遗产的特色及优势,发挥其在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中的作用。

张卉[4](2017)在《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文中提出本文对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源流进行了宏观系统化的研究,揭示了中国陶器在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辽金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六个阶段的工艺发展和艺术设计特点。通过对各历史时期陶器的材料、种类、工艺、造型、装饰、功能、审美、内涵等方面系统的总结,探讨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面貌。本论文主要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陶器的起源谈起,根据史前陶器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对新石器时代早、中、晚各时期,陶器的制作材料、造型、工艺、装饰、烧造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史前陶器艺术发展的源流。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夏商周陶器发展的基本面貌,讨论了陶器的日用功能与礼仪功能的分化;陶器与青铜器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周边地区陶器的艺术发展面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秦汉时期装饰性较强的日用陶器、厚葬风气下作为明器的陶器、汉代釉陶的产生等内容,指出本阶段陶器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有很大的提高。第四章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釉陶的陶质、焙烧气氛、烧成工艺、造型、装饰釉彩等诸方面,厘清了这一时期釉陶及陶俑发展的艺术面貌。第五章介绍了辽金宋元时期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日用陶器,疏理了宋辽金釉陶艺术及宋金元陶俑的继承发展关系,对实用和赏玩相结合的陶器设计进行了总结。第六章对明清时期的紫砂陶器、珐华釉陶、石湾釉陶等陶器品种,并对明清陶俑、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进行了介绍。通过以上研究,力求总结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的源流和面貌,探讨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规律和文化价值,以及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中的重要地位。

田梓榆[5](2018)在《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用香历史悠久,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性格和情感精神的体现,作为传达中国香文化物质文明重要载体的香具,依香而生,香与器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行演进,是一笔亟待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扬的珍贵财富。它们历经了数千多年朝代更迭的演变,是中国千年物质文化的凝结,从中可以窥见不同时代使用香具背后的社会生活、经济情况、制作工艺、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历史变迁。早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焚烧芳香类植物,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用香目的以清洁、抑菌、驱虫等功能性为主。两汉时期,熏香风气由贵族阶层向普通平民逐渐衍生,出现了炉身较浅、熏燃草本植物的豆式炉。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启,中土与西域国家之间发生了贸易往来,外域的树脂类香料开始进入中国。相应地,香具的形制也在发生变化,能够在炉身内堆起香灰,放上树脂类的香料并以炭火熏燃的博山炉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现,佛教元素逐渐出现在的香具的制作上。隋唐时期,因外域文化的浸染融合和佛教的愈加兴盛,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的焚香,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供佛时使用异域风格的香具也随佛教在中国流行开来。因其开放、包容、富足的社会背景,香具的制作也极尽奢华、富丽,尤其流行富于异域风格的金属香具。宋代的崇文氛围使富有学问和教养的文人们成为政治与文化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审美引领风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尺,形成了符合文人美学趣味的宋代香具体系。北宋金石考古学兴起后,商周青铜器被文人们首先作为香具使用。由于宋代制瓷业的发达,南宋时,更是流行使用以瓷质仿青铜器造型的香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兴旺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用香的群体也由文人阶层扩大到寻常的巷陌百姓,市民情趣香具的大量出现是宋代香具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明清的香事活动继承了宋元以来市井香的繁盛,仍旧以世俗间情调为主,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模糊,焚香深入民间,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本文选取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并具有香文化演进变化重要历史节点的代表性香具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和其他相关图像,并通过实验考古学的方法模拟并制作所讨论的典型香具的模型,设计各类科学实验,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得到对选取的典型香具制作成因、使用方法、使用原理更加科学、直观和理性的判断。找到隐藏在这些香具下的文化内涵、时代气息以及中国香文化发展史的脉络,为了解和解释中国古代文明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和窗口。

陈浩[6](2013)在《公众与展场 ——19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理论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主题,是以中国艺术博物馆公众与展场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为中心,讨论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理论建构过程中的若干理论枝点。主体内容共分六章,每章讨论数个争议性话题或理论问题域,如,公众与展场的辩证关系,公众与展场的文化链接形式,“国宝”观念的生成,展场设计的“造境”风尚,等。本文认为:虽然,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模式为西方的舶来品,但在中国的文化与艺术语境中,它正逐渐生发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展览策划理念与运作机制,以应对本土文化公众的艺术接受需求;展场走向公众,是当下中国艺术博物馆公众化进程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阶段性必然。本文是笔者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史与展览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部分,这研究的目的,是要在艺术史与艺术博物馆学的学科交叉地带,逐一考察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史与展览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若干话题,如术语的文化惯性、知识生产观念的变迁,外来影响,本土接受与变异,以及本土模式创新等,进而重新审视分体的中国艺术博物馆类型发展的基础与再创的可能。

释见证(古骐瑛)[7](2011)在《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文中认为佛教题材的展览普见于艺术类与历史类博物馆中,以常设综合展、专题展、特展的形式呈现,展示陈列方式以着重佛教文物之艺术鉴赏为主;在佛教遗址地或高僧曾经驻锡之寺院,则有佛教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展览;近年则有佛教专题展馆的成立,或侧重教义之阐述,或以佛教文化为题,铺陈佛教基础知识。此题材之展览最显着的特色在于展览主题与展览内容各有所表,可归结为四大类:艺术赏析导向、历史叙事导向、教义内涵导向、佛教文化导向。在博物馆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中,最直接与观众接触的即是展览。博物馆戮力办展,希冀提供社会公众一个兼具学习与娱乐之场所。然而,费心筹划之展览,效益如何?国内博物馆缺乏评鉴制度,展览效益往往无从得知,从而也无法发现问题,改进缺失。本研究聚焦于佛教题材之展览,力求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深入细致之剖析,探究各类型展览特色与展览效益,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改善建议。研究思路为:通过对国内佛教题材展览的现状分析,提出四种内容导向的展览类型;经由对各展览类型典型案例剖析,归纳共性特色;藉由检测,寻绎出影响展览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进行具体辨析,对症施策,提出改善建议。文分七章节,第一章绪论在于确立研究对象、范围、目的、研究流程,以及相关研究之回顾与分析;第二章为研究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进行展览现况梳理、展览分类、建立展览效益检测指标;第三章至第六章着重对四类型展览开展有针对性与深入性的研究和探讨。四种展览类型独立成章,文分四节,第一节为展览类型之概念界定与现状梳理,第二节解析典型案例之展览规划,归结出特色,第三节进行展览效益评估,归结现存问题与影响展览效益之成因,第四节具体辨析问题之形成与症结所在,根据问题对症施策,提出改善建议与解决途径。第七章为研究成果之具体体现与检验,总结前述四种展览类型之特色、借鉴处,与改善建议,进行从具体到一般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具有通用性与具普遍指导意义的策展原则与模式,并尝试进行自我检验,以所建立之策展模式进行仿真案例策划,将理论落实。研究表明:四类展览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不存在孰优孰劣之等级区分。若能互取所长,规避己短,在充分发挥本展览类型所独具之优势,同时借鉴其它展览类型之特色,将有效提高展览效益,创造出寓教于乐,普受欢迎的展览,佛教题材的展览亦将日益多元,异彩纷呈。

周琳[8](2016)在《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韩乐然,民国时期的革命家、政治活动家、画家、考古艺术家。一生经历了政治与文化两个领域的活动,在两个领域中皆具历史价值。活动范围涉及政治活动、文化社团、报刊传媒、艺术教育、艺术考古等多个门类的经历,在艺术家之中极具特殊性。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韩乐然辗转中国十几个省份和欧洲十个国家从事无产阶级革命,限定与促成了韩乐然身兼多职且热衷于艺术创作与文化活动的经历。革命视域中的艺术活动,不仅与革命活动相辅相成,也凝结了浓重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倾向。从“青年画会”的建立到“奉天美术专科学校”再到“克孜尔艺术考古”,其艺术活动逐步加深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联,艺术活动起到了多重社会性的功能。宏观社会革命的理想与目标主导下,韩乐然的艺术创作致力于反叛动荡的社会现实,超越社会与时代乃至学术的限制;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反映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需求与审美,在意识上传递积极向上的战斗精神。以此形成独立于他所在的“表现主义”、欧洲“现代主义”与抗战美术“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艺术风格,艺术追求超越学术局限表现社会理想,探索“大众美术”与现代绘画结合的实践方式,表现出融合性的民俗美术风格特征。本文结合历史背景,运用社会学、文献学、分类学与图形学结合的方法,经研究得出观点:1.韩乐然是最早确立无产阶级文艺观并进行“大众美术实践”的艺术家;2.艺术活动同时作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途径,使他成为最早的“左翼美术家”,建立了第一个“左翼美术社团”,建立东北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同时也是沈阳最早的共产党组织的根据地。3.韩乐然的艺术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受到革命活动与艺术观念的限制,其研究价值并非在艺术创新与学术层面的代表性,而是作为艺术家兼有革命贡献与历史价值以及特殊艺术家的典型意义。本研究认为探究个案的特殊经历涉及多个门类艺术活动及其具有多领域的开创性意义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程玉萍[9](2019)在《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研究》文中认为俑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遗存及有关文献记载众多;但是,一直以来,相对历代石窟造像和陵墓雕刻研究而言,俑的研究一直处于被忽视和冷落的境地。本文以隋唐时期两京地区的胡俑风格为研究对象;两京地区是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地的物质文化及社会思想尤为发达,是中国古文化及丝路文化形成的关键地区;隋唐时期胡俑最为盛行,且以两京地区为最,制作精工奇巧,为各地所效仿。胡俑作为古代随葬器物的一类独特造型,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涌现的,承载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审美艺术、中西文化交流等大量丰富的信息,研究胡俑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胡俑是胡人的艺术载体,有关“胡”的定义和说法,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学问题,更是一个纠缠已久的历史学问题。本文对胡的概念在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做了梳理和归纳;对隋唐时期胡人来华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考证,发现活动在两京地区的胡人共有七大类型:魏晋南北朝以来在两京地区定居的胡人;隋唐时期来两京地区经商或传教的胡人;隋唐时期在两京地区的胡人首领;边境弱小少数民族国家派遣入华的子侄质子;来华的胡人奴仆;来华交流的外国学者及留学人员;来华的雇佣兵。文章对两京地区胡俑盛行的原因分析、讨论后发现,胡俑盛行的历史原因是我国自古以来有在墓葬中随葬俑的习俗,直接原因是胡风等外来文化与唐文化的高度融合,间接原因是隋唐时期厚葬风气的盛行。文章对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的渊源进行了论证,发现隋唐时期胡俑风格是在对古代陶俑风格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隋唐时期胡俑采用了自古以来陶俑的制作材料一陶,发扬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分体模制工艺、烧制工艺,沿袭了汉代陶俑热衷于表现生活的创作理念、造型尺寸、彩绘技法,沿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俑的合模工艺、大型俑的夹芯工艺和釉陶工艺。因隋唐时期两京地区胡俑风格差异较大,本文对东京和西京地区出土的胡俑风格进行了单独分型、分期研究,确定了胡俑风格的三个时期。从造型艺术、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色彩艺术三方面,对隋唐两京地区胡俑在不同风格时期的特点、变化等进行讨论、分析,论证了胡俑的造型、制作及色彩演变规律。胡俑的造型风格比较写实,制作技法有捏塑、夹芯、粘接、彩绘等,制作工艺有彩绘陶俑工艺、模制工艺、彩绘釉陶工艺、唐三彩制作工艺、个别塑制工艺;色彩上侧重对胡俑固有色的表现。两京地区的胡俑艺术风格有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整体上看,东京地区的胡俑艺术受到了西京地区影响,同时也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在制作上稍逊于西京地区,不如西京地区的胡俑精美。对于不同造型胡俑的原型,本文选取牵驼牵马俑、手足戴钏且卷发赤脚的黑人俑、眼睛较大的卷发黑人俑、携豹和架鹰的狩猎俑、胡人乐俑等造型,分别对其艺术原型进行了考证。本文还横向对比分析了两京地区对隋唐时期河北、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区胡俑风格的影响,发现周边及丝路沿线地区胡俑受两京地区影响最深的是河北地区;其次是山西地区和甘肃地区,这两个地区都出现了独特的地域风格;新疆地区胡俑受两京地区的影响最小,风格最为独特。本文提出了“西京模式”的概念,并从风格形成期、风格成熟期、风格衰落期总结了西京模式的内容,可作为判定隋唐时期无纪年胡俑年代的标尺。文章附录部分对隋唐时期胡俑图像进行了全面整理,近400幅图基本都梳理考证了出处、来源,数据翔实可靠,为今后及后来者开展此方面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宋哲琦[10](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二、中华瑰宝 再现辉煌——记《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瑰宝 再现辉煌——记《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
    一、资料性图书
        (一)综合性大型图书
        (二)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三)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四)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三、概说·研究图书
        (一)总述·通论
        (二)以南北朝以前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三)以唐五代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四)以宋以后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五)题跋(叙录)·碑帖·碑学相关图书
    四、字体·字形相关图书
    五、目录(索引)·地图相关图书
下编 近十年石刻相关图书目录(2004—2014)
    一、资料性图书
        A 综合性大型图书
        附录1 碑帖书法相关图书
        附录2 石窟造像(雕塑)相关图书
        附录3 佛寺志道观志祠墓志关系丛书
        B 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的图书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1、广域
        2、山西省
        3、江苏省·浙江省
        4、山东省
        5、河南省
        6、四川省·甘肃省
        7、辽宁
        附录3 岩画相关图书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
        附录5 王羲之王献之全集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附录 唐代书名家个人全集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天津市
        3、河北省
        4、山西省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6、吉林省·黑龙江省
        7、上海市·江苏省
        8、浙江省
        9、安徽省
        10、福建省
        11、江西省
        12、山东省
        13、河南省
        14、湖北省·湖南省
        15、广东省·海南省
        16、广西壮族自治区
        17、重庆市·四川省
        18、贵州省
        19、云南省
        20、陕西省
        21、甘肃省
        22、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23、台湾
        (B~D)附录 1 碑帖·书道(书法)相关图书
        (B~D)附录 2 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
        3、河北省·河南省
        4、山西省
        5、辽宁省·黑龙江省
        6、江苏省
        7、浙江省
        8、安徽省
        9、山东省
        10、河南省
        11、湖北省·湖南省
        12、重庆市·四川省
        13、云南省·广东省
        14、陕西省
        15、甘肃省
        16、西藏自治区
        17、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8、台湾
        (B~D)附录 3 石窟志石窟内容总录
        (B~D) 附录 4 寺庙祠志
        1、北京市
        2、山西省
        3、上海市·江苏省
        4、浙江省
        5、福建省
        6、山东省·河南省
        7、湖南省·四川省
        8、广东省·云南省
        9、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10、香港
        11、台湾
    二、考古调查发掘报告书·新出土文物图录
        1、北京市
        2、山西省·河北省
        3、辽宁省
        4、吉林省
        5、黑龙江省
        6、上海市·江苏省
        7、浙江省·安徽省
        8、福建省·江西省
        9、山东省
        10、河南省
        11、湖北省
        12、广东省
        13、重庆市·四川省
        14、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15、陕西省
        16、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17、其他
        附录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图书(2007 年 4 月~2011 年 12 月)
        1、全国
        2、北京市·河北省
        3、山西省
        4、黑龙江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6、上海市·江苏省
        7、浙江省
        8、安徽省
        9、福建省·江西省
        10、山东省
        11、河南省
        12、湖南省·湖北省
        13、广东省·海南省
        14、重庆市·四川省
        15、贵州省
        16、云南省
        17、陕西省
        18、甘肃省·青海省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附录 2 展览会图录目录
    三、概说·研究图书
        A 总述·通论
        B 以南北朝以前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
        附录1 陶砖铭文瓦当相关图书
        附录2 画像石砖相关图书
        附录3 岩画有关图书
        附录4 高句丽广开土王(好太王)碑有关图书
        C 隋唐五代资料为主的图书
        D 宋以后资料为主的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天津市
        3、河北省
        4、山西省
        5、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6、黑龙江省
        7、上海市·江苏省
        8、浙江省·安徽省
        9、福建省·江西省
        10、山东省
        11、河南省
        12、湖北省·湖南省
        13、广东省·海南省
        14、广西壮族自治区
        15、重庆市·四川省
        16、贵州省·云南省
        17、陕西省
        18、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9、香港·澳门
        20、台湾
        (A~D)附录石窟造像雕刻相关图书
        1、广域
        2、北京市·河北省
        3、山西省
        4、辽宁省·湖北省
        5、江苏省
        6、浙江省·安徽省
        7、山东省
        8、河南省
        9、海南省
        10、重庆市·四川省
        11、云南省
        12、陕西省
        13、甘肃省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5、其他
        E 题跋(叙录)碑帖碑学有关图书
        附录1 碑学相关图书
        附录2 书道(书法)有关图书
        附录3 金石家(清后期以降)有关图书
        F 校点校注校补图书
        G 石刻碑帖书道(书法)有关邦译图书
        H 传拓有关图书其他
    四、字体(字形)有关图书
        A 石刻文字·异体字(俗字·别字)相关图书
        B 其他字典字书
    五、目录(索引)·地图
        A 石刻·刻工目录
        附录 石刻(墓志)相关索引
        B 机关(个人)所藏石刻拓本目录(图录)
        1、中国
        2、台湾
        C 石刻文献目录地图
        附录 考古学有关文献目录年鉴地图
勘误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2、对外传播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1、研究方法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第一节 审美动因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第三节 政治动因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第四节 经济动因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第一节 艺术媒介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第四节 网络传播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第一节 展示路径
        一、艺术品外展
        二、开放性展示
    第二节 市场路径
        一、画廊的展销
        二、艺术品拍卖
        三、艺术博览会
    第三节 收藏路径
        一、博物馆收藏
        二、私人的收藏
    第四节 教育路径
        一、来华留学教育
        二、海外艺术教育
    第五节 旅游路径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第六节 艺术路径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3)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 ——以城址与墓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三、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论文结构
    五、论文彻新之处
第一章内蒙古这代物质文化逸产资源概况
    第一节 遗产资源现状
    第二节 功能齐全的城址
    第三节 形制多样的基巧
第二章内蒙古这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征
    第一节 城址、基葬中的二元文化特征
        一、城址中的二元文化特征
        二、基葬中的二元文化特征
    第二节 出土文物的多元文化特征
        一、具有民族文化因素的文物
        二、具有中原文化因素的文物
        三、具有西方文化因素的文物
第三章内蒙古这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辽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辽史研究现状
        二、《辽史》的编撰及疏漏原因
        三、遗产资源对辽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艺术价值
        一、建筑芝术
        二、绘画艺术
    第三节 科学价值
        一、医学
        二、天文学
        三、印刷术
第四章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 遗产资源保护现状
        一、文物普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确定
        二、文物保护工程
        三、系统、科学的考古发掘
    第二节 遗产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存在问题
        二、改进对策
    第三节 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
        一、文物展览
        二、以辽文化为题巧的影视、书籍创作
        三、发展可持续旅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4)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1. 古代对陶器的相关着录
        2. 考古学及相关史学研究现状
        3. 陶器的分类专题研究
        4. 民族学角度对的陶器工艺的研究
        5. 侧重于美术学及设计学角度的研究
    三、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角度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主要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多元的原始陶器(距今约20000~4000年)
    第一节 陶器的萌起(距今约20000~11000年)
        一、华南及附近地区的原始陶器
        1. 华南山地洞穴遗址和陶器的起源
        2. 陶器因炊食生活的出现而产生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生活的陶器(距今约11000~7000年)
        一、以夹碳陶为主的浙江地区早期陶器
        1. 上山文化
        2. 跨湖桥文化
        二、以红陶为主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早期陶器
        1. 裴李岗文化
        2. 大地湾文化一期
        三、以夹砂陶为主的华北地区早期陶器
        1. 河北阳原于家沟遗址
        2.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
        3. 磁山文化
        四、以夹砂陶为主的东北地区早期陶器
        1. 兴隆洼文化
        五、以夹砂褐陶为主的泰山周边的山前地带早期陶器
        1. 山东沂源扁扁洞遗址与黄崖遗址
        2. 西河遗址
        3. 后李文化
        4. 北辛文化
        六、以夹碳红褐陶为主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陶器
        七、小结
        1. 不同的土质产生了不同的制陶工艺
        2. 陶器的造型和功能由单一逐渐丰富
        3. 不同成型方法对陶器造型的影响
        4. 装饰由辅助到独立
        5. 陶器的烧造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距今约7000~5000年)
        一、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陶器
        1. 陶器制作工艺的进步
        2. 器形的多样化
        3. 丰富多彩的彩陶装饰
        4. 小结
        二、鲁南苏北地区多姿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陶器
        1. 多样的陶器种类
        2. 富于变化的陶器造型
        3. 陶器的配套组合
        4. 绚丽的彩陶装饰
        5. 制作技术的提高与黑陶和白陶的产生
        6.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象形符号
        7. 小结
        三、钱塘江下游和环太湖地区向轮制灰黑陶发展的陶器
        1. 河姆渡文化
        2. 马家浜文化
        3. 崧泽文化
        4. 良渚文化
        5. 小结
        四、以几何形装饰纹样为主的燕山南北地区的陶器
        1. 以筒形罐为代表的日用陶器
        2. 以压划“之”字纹为特色的陶器装饰
        3. 以几何纹为主的彩陶
        4. 祭祀陶器
        5. 小结
        五、以竹节造型为元素的长江中游地区的陶器
        1. 长江中游地区早期的陶器
        2. 大溪文化
        3. 屈家岭文化
        4. 小结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艺术的繁盛(距今约5000~4000年)
        一、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推向高峰
        1. 以饮食器为主到以盛储器为主的品种变化
        2. 制作大型陶器改变了陶器成型方法
        3. 由对称器形发展出不对称器形
        4. 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5. 小结
        二、作为礼器的陶寺文化的彩绘陶
        三、轮制技术高度发展的龙山文化黑陶
        1. 高度发展的制陶技术
        2. 多样的陶器造型
        3. 小结
        四、以印纹软陶为特色的山背文化陶器
        五、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
        1. 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陶器造型设计
        2. 富有地域特色的陶器装饰
        3. 小结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形简意赅的陶塑
        一、立体的人物陶塑
        二、人头形陶塑
        三、动物陶塑
        四、陶塑面具
        五、小结
    章节结语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夏商周陶器(前2070~前221)
    第一节 日用陶器与礼仪陶器的分化
        一、二里头文化的陶器
        1. 二里头文化陶器概述
        2. 以酒器为主的礼仪用陶器
        二、脱胎于成系列礼仪陶器的青铜礼器的产生
    第二节 摹仿青铜器的高温印纹硬陶
        一、商周陶器概述
        1. 陶器的种类
        2. 商周陶器的制作与装饰手法
        二、商周摹仿青铜器的陶器
        1. 青铜原料的缺乏与仿铜陶器的出现
        2. 陶器对青铜器的摹仿和对陶器工艺的改进
        3. 陶窑的改进和硬陶的产生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
        一、彩绘陶
        二、磨光压纹黑陶
    第四节 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陶器
        一、半农半牧文化特色的西北地区陶器
        1. 四坝文化
        2. 辛店文化
        3. 寺洼文化
        4. 沙井文化
        5. 卡约文化
        6. 新疆东部地区的陶器
        二、以彩绘陶为特色的东北地区陶器
    章节结语
第三章 大一统格局下的秦汉陶器(前221~220)
    第一节 实用陶器的增多和美化
        一、构思巧妙的器具设计
        1. 熏炉类的陶器
        2. 多功能的灯具
        3. 种类丰富的日用陶器
    第二节 厚葬风气下的陶器设计艺术
        一、陶俑的兴起和繁盛
        1. 帝王陵墓的大规模陶俑
        2. 折射人间生活的豪门贵族墓的陶俑
        二、以宅院为主体的陶建筑明器
        三、体现日常生活的彩绘陶器皿
    第三节 汉代釉陶的产生
        一、单色釉彩的装饰
        二、复色釉彩的装饰
        三、釉彩与釉下刻划的结合
        四、立体装饰与釉彩的结合
    章节结语
第四章 彩釉兴盛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陶器(220~960)
    第一节 釉陶的全面发展
        一、北朝釉陶的复兴
        1. 单色铅釉陶
        2. 釉陶技术的转变与复彩釉陶的发展
        二、隋邢窑三彩的产生
        三、唐三彩的繁荣
        1. 河北地区以生活器皿为主的三彩器
        2. 洛阳地区以明器为主的三彩器
        3. 长安地区集大成的三彩器
    第二节 釉陶器皿设计中的外来元素
        一、陶器造型设计中的外来影响
        1. 异域风情的壶瓶类陶器
        2. 受外来造型影响的各类饮食器
        二、陶器装饰设计的外来影响
        1. 立体雕塑的器物附件
        2. 凹凸效果的器表装饰
        3. 连珠纹等外来纹饰的影响
    第三节 陶俑的继续发展
        一、南北朝彩绘陶俑的发展
        1. 北朝规模宏大的仪仗俑
        2. 北朝陶俑的艺术特点
        3. 东晋南朝的陶俑
        二、高度写实的隋唐陶俑
        1. 规模宏大的彩色陶俑
        2. 陶俑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方式的多样性
        三、五代的陶俑的转折
    第四节 陶建筑模型的发展
    章节结语
第五章 互动中整合的辽金宋元陶器(960~1368)
    第一节 釉陶的延续
        一、具有草原气息的辽三彩
        1. 丰富的品种和器形
        2. 辽三彩的烧制与装饰工艺
        二、宋金三彩
        三、元代琉璃釉陶
    第二节 富有生活气息的宋辽金元陶俑
        一、陶俑的品类和造型
        二、具有地方特色的宋金陶俑
        三、宋金陶俑朴素典雅的艺术风格
        四、民族特色鲜明的元代陶俑
    第三节 赏用和赏玩风气下的陶器设计
        一、赏用结合的陶砚
        二、赏玩结合的陶玩具
        1. 立体式玩具
        2. 浮雕式玩具
    章节结语
第六章 衰落中有新创的明清陶器(1368~1911)
    第一节 质美韵雅的紫砂陶
        一、紫砂陶器的历史沿革
        二、紫砂陶的原料及制作工艺
        三、紫砂陶器的品类
        四、紫砂陶的设计艺术特点
    第二节 流光溢彩的观赏陶
        一、琉璃釉陶器
        二、珐华釉陶
        三、别开生面的石湾陶塑
        1. 石湾陶塑的历史沿革
        2. 石湾陶塑摆件
        3. 石湾陶塑的制作工艺
        4. 石湾陶塑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明清陶俑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
    章节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5)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原因和意义
    四、资料选取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贵族生活的衍生——汉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博山炉——以满城汉墓出土器物为例
        一、博山炉基础模型的形成
        二、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
        三、博山炉定名考释
        四、博山炉的产生背景
        五、博山炉的使用
        六、博山炉的燃熏实验(图 1-15)
    第三节 豆式熏炉
        一、豆式熏炉的起源和用途
        二、博山炉形成前、后出土豆式熏炉形制的变化和原因
        三、从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彩绘豆式熏炉及燃烧残余物看豆式熏炉的燃熏方法
        四、模拟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陶质豆式熏炉(433)燃熏实验
        五、豆式熏炉的使用和功能
        六、熏笼与豆式熏炉的搭配组合
        七、前博山炉时期的铜质豆式熏炉
        八、后博山炉时期豆式熏炉的演变
    第四节 过渡期的四连体熏炉
        一、南越王墓出土四连体熏炉概况
        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带来域外树脂类香料
        三、树脂类香料促使本土香具发生变革
        四、博山炉在空间中使用的局限性
        五、四连体熏炉的出土情况
        六、以南越王墓出土铜质熏炉为参照划分过渡时期出土熏炉发展的两个方向
第二章 佛教西来的影响——唐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钓香炉”意象——贴佛像炉、鼎式炉、提环香炉
        一、贴佛像炉
        二、鼎式炉
        三、提环香炉
    第三节 柄香炉
        一、柄香炉释名
        二、早期的柄香炉
        三、域外的柄香炉
        四、佛教中的执香炉行香礼仪
        五、狮子镇柄香炉
        六、其他材质的柄香炉——不成功的发明
        七、柄香炉与香宝子
    第四节 束腰炉与高足炉
        一、束腰炉
        二、高足炉的图像和实物
    第五节 香囊
        一、香囊的定义
        二、香囊的构造原理
        三、香囊名实关系的确立
        四、存世的13件唐代香囊
        五、香囊的使用方式
        六、名物的转换与错位
        七、香囊焚香实验
第三章 诗意化的文人情调——宋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一、宋代文化和审美基调的制定——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
        二、浓厚的人文气息——市民阶层出现
        三、金石考古学引发复古情结
        四、禅宗思想和理学对宋代香具的影响
        五、中国香具发展的新高度
    第二节 卍字炉
        一、由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出土卍字石香炉引起
        二、卍字符号考释
        三、卍字炉——北宋文人的香炉形制
        四、卍字炉归类和使用方式——篆香炉和香篆
        五、卍字炉香篆熏燃实验
        附:关于卍字炉用途的思考
    第三节 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一、南宋仿古体系香炉产生背景综述
        二、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三、隔火熏香与仿古型香炉的使用
        四、宋式陶瓷香炉焚香适用性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公众与展场 ——19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理论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公众与展场的双向联动机制
    1. 公众观念的形成及其对艺术博物馆知识体系建构的影响
    2. 展场观念生成的当下中国语境及其多样化特征
    3. 公众与展场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公众与展场的文化链接形式
    1. 学术研究功能与方式的当代转换
    2. 公众教育活动的拓展与变革
    3. 教育出版物的出现及其对学术出版物的有益补充
    4. 志愿者与博物馆之友的纽带作用
第三章 艺术展览策划过程中的问题域
    1. 艺术展览的叙事结构
    2. 艺术展览的选择策略
    3. 艺术展览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4. 艺术展览的精英化与大众化
第四章 艺术展览史与艺术史的共同话题
    1. 艺术展览的知识生产与艺术史的书写
    2. 古书画着录传统与艺术展览目录册
    3. 艺术展览的“历史物质性”诉求
    4. 既要“解释”,更须“展示”
第五章 从“晋唐宋元”到“翰墨荟萃” 中国古代艺术展览策略的文化考察
    1. “国宝”观念是展览策略还是文化选择
    2. 展场设计中的历史还原论与“造境”风尚
    3. 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如何“讲故事”
第六章 从“印象派”到“启蒙的艺术” 中国之西方艺术展览策略的文化考察
    1. 1980年代以来西学浪潮下中国的西方艺术展览现象
    2. 西方艺术经典的“真身”与中国公众的文化接受
    3. 中国之西方艺术展览现象背后的国家文化策略应对
结语:走向公众的展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上海博物馆 1996-2012 年特别展览
附录二:上海博物馆 2010 年系列讲座一览
附录三:上海博物馆 2011 年系列讲座一览(1-9 月)
附录四:上海博物馆 2010 年寒暑假未成年人活动一览
附录五:上海博物馆 2011 年寒暑假未成年人活动一览
附录六: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章程
附录七: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管理细则
附录八:走近 D,看真 D- 2009 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公共教育系列活动方案
附录九:广东美术馆“美术馆课堂”2010 年高校推广计划
致谢

(7)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文献回顾与前瞻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第二章 佛教题材展览现况与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第一节 佛教题材展览现况
        一、艺术类与历史类博物馆所属
        二、佛教专题博物馆
        三、其它
    第二节 佛教题材展览类型
        一、博物馆展览分类依据
        二、佛教题材展览类型
    第三节 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一、展览效益评估相关研究
        二、展览效益检测参考指标
        三、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第四节 展览效益检测方式
        一、展览内部效益检测方式——专家评量
        二、展览外显效益检测方式——观众评价
第三章 佛教题材展览——艺术赏析导向
    第一节 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现况
        一、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定义
        二、艺术赏析导向的展览现况
    第二节 艺术赏析导向展览典型案例解析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三、艺术赏析导向展览共性特征
    第三节 艺术赏析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四、小结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特色与借鉴
        二、缺失与改善
        三、小结
第四章 佛教题材展览——历史叙事导向
    第一节 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现况
        一、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定义
        二、历史叙事导向的展览现况
    第二节 历史叙事导向展览典型案例解析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三、历史叙事导向展览共性特征
    第三节 历史叙事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四、小结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特色与借鉴
        二、缺失与改善
        三、小结
第五章 佛教题材展览——教义内涵导向
    第一节 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现况
        一、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定义
        二、教义内涵导向的展览现况
    第二节 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三、研究案例展览规划特色
    第三节 教义内涵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四、小结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特色与借鉴
        二、缺失与改善
        三、小结
第六章 佛教题材展览——佛教文化导向
    第一节 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现况
        一、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定义
        二、佛教文化导向的展览现况
    第二节 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一、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二、研究案例展览规划解析
        三、研究案例展览规划特色
    第三节 佛教文化导向展览效益检测
        一、展览效益检测指标
        二、展览内部效益检测——专家评量
        三、展览外显效益检测——观众评价
        四、小结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特色与借鉴
        二、缺失与改善
        三、小结
第七章 从实务到理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探讨
        一、影响展览效益之症结
        二、观众参观经验的启发
    第二节 四类展览规划特色与效益总评
        一、四类展览规划特色
        二、四类展览效益总评
        三、小结
    第三节 展览规划参考模式
        一、展览类型选用评估流程
        二、各类型展览规划参考模式
    第四节 展览规划模式检测——模拟案例
        一、展览条件简介
        二、展览类型选用评估
        三、展览策划模拟
    第五节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论文特色与创新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四、小结
附录一 访谈题纲
附录二 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展览资料
附录三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展览资料
附录四 中台山博物馆"历代石雕造像"展览资料
附录五 中台山博物馆"法宝传世"展览资料
附录六 中国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佛画世界"展览资料
附录七 四川成都大慈寺"玄奘行迹陈列室"展览资料
附录八 上海博物馆"鉴真和空海"展览资料
附录九 中台山博物馆"地涌天宝"展‘宝塔涌出’单元展览资料
附录十 中台山博物馆"地涌天宝"展‘遗址寻踪’单元展览资料
附录十一 世界宗教博物馆展览资料
附录十二 中国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展览资料
参考资料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8)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文章结构与相关概念
第一章 韩乐然的革命活动
    第一节 早期成长经历
    第二节 民族主义革命活动(1919—1923)
        一、参与民族独立运动
        二、在境外的革命活动
        三、与共产国际代表访华相关的活动
        四、参加高丽共产党和韩国临时政府活动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革命活动(1924-1937)
        一、建立沈阳第一个党支部
        二、推进哈尔滨北满党建工作
        三、组织进步社团、创办报刊杂志
        四、领导政治运动
        五、组织国共合作活动
        六、共产国际情报工作
    第四节 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938-1947)
        一、在“东北救亡总会”的抗战活动
        二、去抗战前线视察联络
        三、协调国共两军战事关系
        四、和平解放新疆西藏的筹备工作
    小结
        一、繁重与多变动的革命活动
        二、广泛的个人才能
第二章 韩乐然的艺术生涯
    第一节 萌芽时期的绘画自修
    第二节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学习
        一、上海美专的“新学”教育
        二、“表现主义”的学习环境
        三、艺术师从
    第三节 去法国巴黎的艺术深造
        一、流离转徙的欧洲经历
        二、进入卢浮宫美术学院学习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宣传与创作
        一、组织“东总”抗战宣传活动
        二、从事抗战美术宣传
    第五节 西北时期的创作活动
        一、深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二、创作民众题材作品
    小结
        一、认同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
        二、对巴黎区域性绘画思潮的思考
        三、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推介
        四、提倡抗战美术与民族化美术
第三章 韩乐然艺术作品研究
    第一节 自然题材作品
        一、20年代作品
        二、30年代作品
        三、40年代作品
    第二节“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一、劳动者为题材的写生创作
        二、民俗题材创作
        三、人物肖像创作
    第三节 抗战题材作品
        一、抗战宣传画
        二、参与绘制《全民抗战》
        三、木版封面画
    第四节 民族与民俗题材作品
        一、民族题材创作
        二、洞窟壁画临摹
    第五节 实用美术作品
        一、革命宣传的新春贺卡
        二、建筑类设计
    小结
        一、创作方式——“写生即是创作”
        二、表现形式——速写入画
        三、造型特征——符号性的造型元素
        四、构图特征——形式感与程式化
        五、关注点——强调光线的作用与效果
        六、绘画风格——象征性与表现性融合
第四章 韩乐然的艺术活动
    第一节 美术教育活动
        一、东北早期美术教育环境
        二、沈阳美术专科学校的开创
        三、美术执教
        四、对黄胄的艺术启蒙
    第二节 艺术展览
        一、东北时期的美展
        二、欧洲时期的画展
        三、抗战时期的展览
        四、西北时期的展览
    第三节 艺术社团组织
        一、组织“青年画会”
        二、开办“奉天美术研究院”
        三、组织“中国留法艺术学会”
    第四节 艺术考古
        一、新疆考古的动因
        二、克孜尔艺术考古发现
    小结
        一、多元活动中的内在关联
        二、艺术活动的社会性特征
第五章 韩乐然的艺术观念
    第一节 艺术本质论的表述
        一、艺术来源:积极的生命观
        二、艺术表现宗旨:源于自然超越自然
        三、艺术功能:“潜势力”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 艺术表现形式的认知
        一、提倡求“真”的表现性
        二、提倡艺术“超越时空限制”
        三、倡导非功利性的艺术创作
        四、倡导面向大众的艺术方向
    第三节 艺术观念的阶级视角
        一、强调艺术的阶级性
        二、倡导艺术家承担社会责任
    第四节 从“进化”视角看待艺术流派
        一、主张艺术反抗传统的束缚
        二、批判古典主义绘画
        三、对西方现代绘画流派的辨析
        四、提倡艺术家形成自己的风格
    小结
        一、以情感与观念为衡量艺术的基础
        二、以社会作用为艺术价值的评判标准
第六章 革命限定中的艺术特质
    一、限定中的艺术经历
    二、艺术观念中的革命视角
    三、艺术创作的政治意图与功用
    四、艺术活动服务于政治
    五、艺术家身份的政治作用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五、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1章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源起
    1.1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盛行的原因
        1.1.1 隋唐时期胡人的入华情况
        1.1.2 隋唐时期胡俑盛行的原因
    1.2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的风格渊源
        1.2.1 先秦时期俑的风格
        1.2.2 秦朝俑的风格
        1.2.3 汉朝俑的风格
        1.2.4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俑的风格
第2章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分型和分期
    2.1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的出土情况
        2.1.1 东京地区胡俑的出土情况
        2.1.2 西京地区胡俑的出土情况
    2.2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的风格分型
        2.2.1 东京地区胡俑的风格分型
        2.2.2 西京地区胡俑的风格分型
    2.3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的风格分期
        2.3.1 风格形成期
        2.3.2 风格成熟期
        2.3.3 风格衰落期
第3章 隋唐两京地区胡俑艺术风格
    3.1 胡俑的造型艺术
        3.1.1 胡俑造型尺寸
        3.1.2 胡俑头部造型及演变
        3.1.3 胡俑姿势造型及演变
    3.2 胡俑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3.2.1 胡俑的制作材料
        3.2.2 胡俑的制作工艺
    3.3 胡俑的色彩艺术
        3.3.1 胡俑的色彩体系
        3.3.2 胡俑的色彩分析
    3.4 胡俑的艺术原型
第4章 隋唐两京地区与其他地区胡俑风格比较
    4.1 与河北地区胡俑风格对比
        4.1.1 胡俑的造型尺寸
        4.1.2 胡俑的造型特点
    4.2 与山西地区胡俑风格对比
        4.2.1 胡俑的造型尺寸
        4.2.2 胡俑的造型特点
    4.3 与甘肃地区胡俑风格对比
        4.3.1 胡俑的造型尺寸
        4.3.2 胡俑的造型特点
    4.4 与新疆地区胡俑风格对比
        4.4.1 胡俑的造型艺术
        4.4.2 胡俑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4.5 胡俑的“西京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隋唐东京地区纪年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附录二: 隋唐东京地区无纪年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 隋唐西京地区纪年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附录四: 隋唐西京地区无纪年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附录五: 隋唐河北地区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附录六: 隋唐山西地区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附录七: 隋唐甘肃地区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附录八: 隋唐新疆地区胡俑出土情况统计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四、中华瑰宝 再现辉煌——记《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D]. 刘琳琳. 吉林大学, 2015(08)
  • [2]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3]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 ——以城址与墓葬为例[D]. 唐彩霞. 山东大学, 2014(12)
  • [4]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D]. 张卉.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5]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D]. 田梓榆. 中国美术学院, 2018(12)
  • [6]公众与展场 ——19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理论相关问题研究[D]. 陈浩. 上海大学, 2013(12)
  • [7]佛教题材展览规划与效能探析[D]. 释见证(古骐瑛). 复旦大学, 2011(12)
  • [8]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D]. 周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9]隋唐两京地区胡俑风格研究[D]. 程玉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中国瑰宝再现辉煌——“全国考古新发现展”实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