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俄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与周春祥同志商榷

现代俄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与周春祥同志商榷

一、现代俄语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兼与周春祥同志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许凤才[1](2006)在《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俄汉语的主从复合句。俄语主从复合句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蒙诺索夫时期,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分类原则和体系,它们分别是:逻辑分类法,形式分类法,结构—语义分类法和语义—结构分类法。这四种分类原则和体系的形成基本上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的,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俄语主从复合句本质的认识有着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俄语复合句的探索已达到了尽头,恰恰相反,“俄语复合句对所有研究者来说都是一颗难以攻克的坚果”,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比如:目前普遍为学者所接受的“结构—语义分类法”的切分原则是否科学,前后是否一致;单句和复句的本质区别是否在于“单述谓性”和“多述谓性”的对立;如果是,如何看待诸如“同等谓语句”、“繁化单句”、“简化复句”等问题等等;汉语主从复合句的研究历史自《马氏文通》开始,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以黎锦熙、王力和吕叔湘等语言学家为代表的初始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主要针对“单复句的划分问题”展开了全国性的大讨论。讨论主要涉及五个问题:单句与复句划界标准;包孕句的处理;复句系统的建立;复句内部关系分析;紧缩复句研究;第三阶段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深入时期。这段时期对复句的研究更加系统、细致,而且从句法形式、逻辑、语用等多种角度开展研究。这一阶段在复句研究中有独特创建的当数王维贤和邢福义两位先生。有关复句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复句的性质和定义”、“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和纠结”、“复句内部的分类”、“形合句和意合句”、“关联词语的范围和作用”等问题至今仍是语法学界的热门话题。尽管俄汉两种语言的主从复合句研究都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就两种语言的主从复合句进行细致的对比研究的还极为罕见。俄语和汉语是两种差别很大的非亲属语言。俄语是具有丰富形态变化的语言,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主要由词语本身的屈折变化来表达。汉语是形态欠发达的语言,一般认为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主要依赖虚词和语调来表达。因此,就形态而言,汉语属于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而俄语属于以综合型为主的语言。俄语和汉语形态上的重大差别决定了二者在很多语法范畴上,尤其在其形式表达层面存在差异之处。复合句是俄语和汉语共有的句法单位,二者存在一些共性,比如复合句有主从(偏正)和并列(联合)之分,主从句中有主导(主句)和从属(从

吴梅[2](2009)在《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对比是语言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俄汉语对比研究与对比语言学同步发展,其研究内容基本涵盖语言学的各个领域。本论文所探讨的是俄汉语句子中的过渡现象,属于对比语言学研究范畴。俄语和汉语分别是屈折语和孤立语的典型代表。俄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句法联系和句法关系主要由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汉语“因为缺乏词形变化,‘意合法’的句子较其它语言更为常见”(吕叔湘1981:23),该点决定了俄汉语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等方面的众多差异。但语言共性的原理使得这两种语言的句子具有相似之处,俄汉语句子中存在众多的过渡和纠结现象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具有该类现象的句子结构在俄汉语言中多以对应形式出现,比如:俄语中的同等谓语句和汉语中的并列联系谓语句,前者从形式上将它们归为简单句未尝不可,但因其中“多次表达时间和式的意义”(р.80,т.2: 462),从而具有多述谓性,使得该类句子带有复合句的特征,80年《语法》将其归入复合句的范畴;后者虽然形式上只有一个主语,但在句中却存在两个或多个“结构中心”(张静1983:85),使句子具有复合句的意义。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是俄汉语句子中因划分标准不统一或不能涵盖所有语言现象而导致的过渡现象,具体来讲,就是研究“介乎简单句与复合句、复合句各类型之间、简单句各句型之间以及简单句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它们通常兼有在语法上对立的两个范畴的特征,而且往往以其中一个特征为主”(吴贻翼1988:6)。本论文由前言、五章主要内容和结束语组成。前言部分指出本论文旨在对比语言学框架下对俄汉语句子中的过渡、纠结现象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当中。前言还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指出了论文的理论价值。第一章主要回顾了俄语语言学家们针对俄语句法中的过渡现象所做的研究,同时,对汉语语言学家们在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论及。本章还对“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历史略做回顾,并对俄汉句法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本论文研究内容得以实施的背景和基础。第二章对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纠结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语言的模糊性是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句子划分标准的不统一和不能涵盖所有语言现象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在本章中,通过对俄汉语简单句和复合句定义、划分标准以及单复句的划界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后,我们认为,俄语简单句和复合句区分的主要标准是“单述谓性”和“多述谓性”,汉语单复句的区分标准呈多元化表征。在本章第三节中,论文研究和区分了“过渡(性)”、“纠结”、“混合性”和“模糊”四个同本论文研究内容有关联的术语,认为这四个术语在本论文中可以同义使用。鉴于句间联结手段在俄汉语复句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我们对该部分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最后,为了使论文中术语的使用做到恰当和准确,我们统一了相关的句法名称和术语。第三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其中研究了介乎俄汉语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过渡、纠结结构。这类句法结构主要体现为两大类型:简单句的繁化和复合句的简化,相对应的句子类型被称为“繁化句”和“简化句”。繁化句主要包括:主体不定式句/连动句,客体不定式句/兼语句,插入结构,呼语句,独立短语;简化句中的主要类型有:紧缩(或溶合)结构/紧缩句,同等谓语句/并列联系谓语句,非分解型主从复合句/包孕句。另外,俄语比较结构因其在简单句和复合句部分同时出现,难以判断其归属,因而我们将它放在本章的最后一个小节同汉语比较结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在俄汉语的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过渡、纠结现象,相比较而言,俄语句子类型划分较为清晰明了,汉语因缺少形态变化、“意合法”使用较多,而且“语音停顿”原则在汉语句子划分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都增加了划分的难度。尽管如此,在俄汉语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过渡类型的句子中仍存在着众多的相似之处。第四章主要研究的是俄汉语复合句中兼含有主从/偏正和并列/联合类型的句法结构,这些句型主要包括“хотя–но”/“虽然……但是……”型复合句;“еслибы–то”/“要是……可……”型复合句;汉语跨大类的句型,比如带有“……就/又/才/也/还……”类关系词语的复句,以及汉语复句中位于“无标”和“有标”复句之间的“准标”复句等。由于俄语有/无连接词复合句在结构上的划分较为清楚,我们在涉及俄语无连接词复合句时只是做了些许说明。第五章主要就俄汉语简单句句子成分以及俄语简单句类型划分中存在的过渡现象进行研究。因为俄语句子成分理论中的次要成分学说存在众多的混合现象,现代俄语句法学中把次要成分对主要成分或其它次要成分的扩展放到词组的层面上加以研究1(见下页),而且,汉语句子成分理论也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对该部分只是略作分析。同时,由于俄语传统句法学和80年《语法》的简单句分类体系中也存在一些划分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这使得一些句型带有过渡的性质。本论文主要采用以结构标准为主,语义分析为辅的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形式到意义的研究方法,对俄汉语句子中的过渡、纠结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论述需要,在论文某些章节我们运用了数字统计法和图表揭示法(图解法),这对句子过渡结构的说明起到了一目了然的作用;另外, . .бйцев首创的“过渡率”(шклпереходности)研究方法在论文中也得到使用。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俄汉语句子划分标准各具特色:俄语简单句的传统分类主要是以句子成分理论为核心进行的,而以80年《语法》为代表的现代俄语简单句句法分类是以结构模式理论为主,以句子语义、正规体现等内容为辅;俄语复合句是通过句间联结手段进行划分;俄语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划分主要是以句子所包含的述谓性数量作为标准来划分的。汉语因缺少形态变化、“意合法”使用较多,句子的划分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从单、复句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可以看出。但汉语单句和复句类型的划分逐步走向统一,对紧缩句、包孕句等纠结句型的归属也基本达成一致。俄汉语在简单句和复合句中,以及两种句法单位之间均存在众多过渡、纠结结构,而且这些结构在俄汉语句子中基本呈对应形式出现。通过对上述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纠结现象的研究,我们认为对该语法现象应予以充分关注并尽早寻求解决的方案。

吴贻翼[3](1981)在《现代俄语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兼与周春祥同志商榷》文中研究指明 周春祥同志在《现代俄语复合句》中,对目前苏联学校教学所采用的主从复合句分类法作了介绍,读后很有收益。但是也感到有些不足:编者对在苏联曾盛行一时,至今尚有一定影响的形式学派分类法以及结构—语义分类法中别洛莎帕科娃的观点都未作介绍;对传统分类法和结构—语义分类法的评价不够全面,该书对前者全盘否定,而对后者全面肯定。

王俊明[4](2009)在《俄汉语并列复合句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对象为俄汉语并列复(合)句的对比研究。属于现代语言学范畴。较俄、汉语主从复(合)句对比研究而言,关于俄汉语并列复(合)句的对比研究的论文和著作较少。语法著作中,在语法著作中提到并列复(合)句只是作为复合句分类结果和主从复(合)句存在的前提。这是因为,在语法学家看来,这与并列复合句的体系较为简单,结构和语义方面的特征不太明显有关。但是,在实践中,中、俄两国学生对两种语言中有关有关并列复合句的问题上,时常犯错。本文正式以此目的纂写的,以对学习俄语和汉语有所帮助。并列复句是俄汉两套语法系统中共有的句法单位,它们在认定上是否一致?并列复句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是否对应?如果不对应,那么俄语并列复句又与汉语中的哪些句式对应?这些都是本论文将要解决的问题。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现实性,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以及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国内外在俄汉语并列复句的研究上取得的成绩和研究经历的阶段以及分类上存在的分歧;第二章,先介绍了“主从”和“并列”两个概念,之后列举了俄、汉语主从和并列过渡现象。第三章,介绍了俄、汉语句法中形合(显性手段)与意合(隐性手段),探讨了它们俄、汉两种语言的差别的原因。第四章—本文的重点章节。先阐述了情境的概念,之后在共同的交际情境下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

ZAVERTAILO KATERYNA(郑紫帆)[5](2017)在《俄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学习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并列连词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目前为止有许多跟连词相关的研究,但是针对俄语母语者的调查研究不多,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本调查中我们在本体研究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基础上分析一组并列连词,即"和"、"而"、"而且"、"或者"、"还是"。并列连词"和"、"而"、"而且"在俄语中在某些情况下有同样的对应词"H","或者"和"还是"也只有一个对应词"(?)",因此俄语母语者很容易混淆其语义和句法功能。我们设计了两套问卷,其考题中的例句都来自于汉语教材、工具书和俄罗斯文学作品的译文。第二章中我们分析俄语母语者使用并列连词的六种偏误:误加、误代、遗漏、错序、错用和杂糅偏误。我们发现偏误率最高的是连词"而",其中误代偏误是最多。问卷调查表明学习者经常混用并列连词所表示的语义关系,如用"而且"来表示转折关系:*大家都表示满意,而且他还是表示不满意。因此,在第三章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偏误的成因,其中包括:本体研究角度(语义功能的复杂性和句法功能的差异性)、学习者角度(母语和目的语负迁移、学习者自身原因)、教学角度(教材、工具书、课堂教学和教师方面的因素)。本文中我们分析果戈理《旧式地主》、《塔拉斯·布尔巴》、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俄罗斯文学作品及其中文译文,并且发现所研究的五个并列连词在俄语和汉语中的区别,比如汉语中分句表示承接关系时可以遗漏连词,但是俄语中不能遗漏。这一点可能导致俄语母语者出现误加偏误:*我特意穿上了新买的唐装,和订了一束鲜花,和赶到酒店。本文中我们分析三套汉语教材,即《发展汉语》(共六册)、《汉语教程》(俄语版)(共六册)和《汉语新目标》(共九册),并且指出其缺点:习得顺序缺乏系统性、缺乏意思相近的并列连词解析(如,"和"与"而"、"或者"与"还是")、缺乏代表性的例句、练习单调、没有复习语法点的相关练习与活动等等。第四章中我们提出课堂教学的建议,其中包括:合理安排连词习得顺序、完善并列连词的解析、坚持"温故而知新"的原则等等。我们认为汉语教师应该提高总体汉语知识结构,并且注重交际性的教学法。

纪春萍[6](2011)在《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俄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语法差异较大。汉语语法呈隐性,模糊性强;而俄语语法呈显性,形式规范。因此,在汉译俄过程中译者需要弄清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还必须摆脱原文句型的束缚,重新组织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俄语的规范,否则就会出现啰嗦、歧义、不符合俄语表达习惯等问题。单(?)复句转换是句型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的理论基础;对比了汉俄句法异同,总结了两者基本的对应及转换规律;分析了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的生成因素;归纳了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的技巧。

赵雅青[7](2014)在《历时视角下的汉语有标紧缩句及其紧缩机制》文中指出本文以汉语有标紧缩句为研究对象,从历时视角,采用语义、形式、语用、认知多角度验证的方法,考察有标紧缩句的地位、性质和类别,描写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探讨有标紧缩句形成的过程、机制和动因。全文的重点在于描写和解释形成有标紧缩句的紧缩机制,包括语义整合机制、句法紧接机制和语用缩选机制。语用层面的机制是有标紧缩句最高层面的运作机制,是小句选择整合成有标紧缩句的触发因素。从认知角度可以更好地解释有标紧缩句的形成动因。象似性原则既为有标紧缩句语义整合机制与句法紧接机制的对应性运作提供了动因,也解释了有标紧缩句形成、构造的规律及其存在价值。“爱x就/不Y”这一个案的研究为我们总结和归纳有标紧缩句的形成阶段、机制、动因提供了典型证据。文章共分为八章,现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有标紧缩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研究的意义和思路。第二章探讨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地位、性质和类别。从小句整合的角度审视紧缩句的地位,认为紧缩句是汉语小句整合体序列中的一个环节。对有标紧缩句性质的判定主要根据其基本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有标紧缩句按照主语情况、整合度、逻辑语义关系、句法模式等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第三章以有标紧缩句基本的逻辑语义关系类别为框架,以紧缩标为线索,描写有标紧缩句在各历时阶段的使用面貌和特征,并从历时视角对有标紧缩句及紧缩标使用的总体特征进行归纳。第四章主要探讨有标紧缩句语义层面的形成机制——语义整合机制。历时视角下考察有标紧缩句的语义关系主要从有标紧缩句紧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和有标紧缩句主要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两个角度展开。有标紧缩句概念的生成主要有双域型整合框架和单纯型整合框架两种方式,其语义整合得到的浮现意义是“强调更为严实紧密的逻辑语义关系”。第五章主要探讨有标紧缩句形式层面的形成机制——句法紧接机制,并用象似性动因解释有标紧缩句形式机制与语义机制的对应性运作规律。我们从音节量、主语的省略、紧缩标的词性、构成成分、语气等角度分析有标紧缩句的形式特点。有标紧缩句的句法紧接机制包括紧凑机制和接续机制两个内容。紧凑机制包括缓存机制、简约机制;接续机制包括重项前倾机制、语气合并机制、标记高效机制和时序机制。复杂性象似与独立性象似是有标紧缩句最主要的形成动因,小句需要达成形义上的相对复杂性与相对独立性,才能促使其通过语义整合机制与句法紧接机制的对应性运作,整合成有标紧缩句。第六章主要探讨有标紧缩句语用层面的形成机制——语用缩选机制。有标紧缩句的语用价值是“主观性的表达以及对语势的加强”;有标紧缩句主要使用在口语语体与文艺语体中,并且以叙事结构类为主要篇章分布类型。有标紧缩句的语用缩选机制包括省力机制、适应机制和信息机制三个内容。第七章通过个案“爱A就/不B”的研究,验证并归纳有标紧缩句的形成阶段、机制和动因。第八章是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设想。

玛丽娜·革命江[8](2020)在《《2019-2025年哈萨克斯坦国家旅游业发展规划》(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国在旅游业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此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中哈两国各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中哈旅游企业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因此,哈萨克斯坦政府为发展本国旅游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本文以《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программаразвитиятуристическойотраслиРеспубликиКазахстанна2019-2025годы》(《2019-2025年哈萨克斯坦国家旅游业发展规划》)为翻译素材。在翻译此文本的过程中,笔者以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文本中词汇及句子层面的语言特点,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本翻译实践报告能为旅游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白云[9](2012)在《俄汉语隐性否定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性否定,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否定的某一形式,而是采用隐约暗示或虚拟间接的方式来表达否定意义的现象。隐性否定是否定范畴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不统一性,对其正确的理解需要语言知识、语境条件以及逻辑推理来完成,这给把俄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理解隐性否定会造成很大困难。隐性否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表达情感态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言语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话语策略。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委婉地表达否定评价态度,也可以增强否定语气,表达强烈的否定。在言语交际中正确使用隐性否定来表达情感态度,对俄汉语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对俄汉语隐性否定的表达手段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分析其语用效果,有助于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隐性否定。隐性否定根据否定意义表达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规约性隐性否定和非规约性隐性否定。规约性隐性否定可以根据一定的词汇填位、句法结构模式推导出否定意义;而非规约性隐性否定的正确理解要依靠一定的语境、交际原则和听话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本文在明确了隐性否定的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从规约性隐性否定的表达手段和非规约性隐性否定的表达机制两方面,对俄汉语隐性否定的表达手段进行对比,分析俄汉语隐性否定的语用动机及其语用效果。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隐性否定的研究意义,俄汉语隐性否定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有关隐性否定的理论问题。本章首先明确了否定范畴和隐性否定的关系,并结合隐含理论对隐性否定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解释。第二章:俄汉语规约性隐性否定的表达手段。本章从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个方面,对俄汉语规约性隐性否定的表达手段进行了对比。第三章:俄汉语非规约性隐性否定的表达机制。本章主要介绍了语境和合作原则的概念,并阐述了俄汉语中语境和合作原则对非规约性隐性否定的否定意义推导的作用。第四章:俄汉语隐性否定的语用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隐性否定的语用动机和隐性否定的语用效果。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徐兴林[10](2011)在《俄语“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表里值分析及其生成解释》文中指出俄语无人称句,是指句中没有主语且不可能有主语的句子。"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是这类句子中的一个次类。小句中没有主语出现,句中“不带-ся动词”采用现在时(将来时)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或过去时中性形式,通常表示自然环境的状态和变化、人或动物的生理-心理状态、自然力量表现或某种神奇非现实力量的行为等意义。俄语"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注意。我们广泛阅读了俄罗斯语言学对俄语"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有关著述,熟悉了俄罗斯语言学界对该语言现象的基本观点和倾向。同时,又研习了大量中外语言理论,包括语法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等。在已有论述的基础上,我们试图从另一视点出发,对俄语"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作较为不同和更为深刻、全面的分析和解释。本文借用“小句中枢说”和“大小三角”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试图在小句中枢的理论框架范围内采用“大小三角”理论对俄语"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表、里、值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刻全面的挖掘分析。最后,采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对这类小句的生成机制进行解释说明。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1.就俄语无人称句提出本文的分类,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2.回顾中外语言学界对俄语"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研究成果,并加以评述;3.小句中枢说、“大小三角”理论说略及其俄语验证,对两个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就俄语进行验证;4.指出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目的及任务。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语表语里分析。分析分四个层面进行:1."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向下观,主要分析小句的核心成分、小句的赋格成分、其它成分和小句短语,通过这一层次的分析,可以对小句的构件以及配置情况有较为具体和细致的认识;2."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面面观,在小句细致分析的基础之上,由内到外,对小句的面貌做整体的观察,分为小句结构类型、小句语气类型和小句语义类型;3."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向上观,把小句看作句子构件,考察这类小句对复句等以上层级语法单位的建构能力,分总体特点、复句类型和之外情况三方面展开论述;4.最后,章末有个小结。第二章,"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语值验察。语值验察,是指对所研究的语法事实进行检验和考察,在“表”、“里”研究后,往往有必要研究“值”角,以便弄清该事实在语言表达系统中特定的语用价值(邢福义2000:452)。本章分三节讨论:1.小句语里对应形式,考察与"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基本同义的小句类型。语值验察,一般在比较中进行,找出同义的小句类型,往往是语值验察的前提和必要准备;2小句表意差异,结合外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对"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语用价值进行挖掘,最终离析出其特有的、无法被其它语言事实所代替的语用价值;3.余论,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说明,阐明我们的基本立场和主张。第三章,"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生成解释。"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是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句中动词存在屈折变化(且形式单一),句中却没有显性的实质性成分充当主语,为空语类理论造成困难。本章从生成语言学观点出发,着重讨论"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中主语的判定问题。文章摒弃“PRO解释”,采用pro原理,试图对上述现象做出解释。分析分三步进行:1.PRO解释,分析“PRO解释”所造成的理论和事实矛盾,PRO放到"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主语位置显得格格不入,这样的解释有待改善;2.pro解释,本节提议采用“pro解释”,并从“pro解释”的充分性和“pro解释”的必要性两方面做了论证。通过“pro解释”,以上遇到的技术难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3.最后,章末有个小结。结论部分旨在总结全文,对各章节所得结论进行总体梳理和归纳,并指出论文后续的研究方向和着力点,继续把这一课题做好做深。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学识有限,资料尚缺,文中的一些论点还有待挖掘和商榷,缺点错误,恳请批评指正。

二、现代俄语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兼与周春祥同志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俄语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兼与周春祥同志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 辞
摘 要
前言
第一章 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俄语主从复合句研究综述
        1. 逻辑分类法对主从复合句的认识及问题
        2. 形式分类法对主从复合句的认识及问题
        3. 结构—语义分类法对主从复合句的认识及问题
        4. 语义—结构分类法
    第二节 汉语主从复合句研究综述
        1. 黎锦熙的复句三分说
        2. 王力、吕叔湘、张静等人的分类
        3. 邢福义、王维贤的复句分类
    第三节 本文俄汉语主从复合句对比研究所采用的原则
第二章 复句与单句的对立与纠结
    第一节 复句的界定
    第二节 复句与单句的对立与纠结
        1. 句子的认定
        2. 俄语复句与单句的过渡现象
        3. 汉语复句与单句的过渡现象
第三章 俄汉语中主从复句与并列复句的对立与纠结
    第一节 作为语法范畴的主从与并列
    第二节 主从联系与并列联系之间的过渡现象
        1. 对比—让步句
        2. 广义对比句
        3. 接续句
        4. 具有相互从属联系的熟语化结构句
第四章 俄汉语主从复合句分句间的关系标志
    第一节 俄汉语复句的“形合”和“意合”问题
    第二节 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的句法联系手段
        1. 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的句法联系手段
        2. 连接词的界定及衔接词语的范围
    第三节 衔接词语的作用
第五章 俄汉语主从复合句语义—结构对比研究
    第一节 俄语认为是主从复合句而汉语认为是简单句的句法结构
        1. 带有说明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2. 带有限定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第二节 俄语认为是简单句而汉语认为是主从复合句的句法结构
        1. 带有副动词短语的简单句
        2. 带有形动词短语的简单句
    第三节 俄汉语均认为是主从复合句的句法结构
        1. 表示时间关系的主从复合句
        2. 表示条件关系的主从复合句
        3. 表示因果关系的主从复合句
        4. 表示让步关系的主从复合句
        5. 表示目的关系的主从复合句
结论
参考文献

(2)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前言
    论文的选题背景
    论文的研究对象
    论文的创新之处
    论文的材料来源
    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理论价值
    论文的实践价值
第一章 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俄语句子中过渡现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俄罗斯学者对俄语句子中过渡现象的研究概述
        二、中国俄语学者对俄语句子中过渡现象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汉语句子中纠结现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及俄汉语句子对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 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形成的原因及相关术语界定
    第一节 语言的模糊性
    第二节 俄汉语句子分类标准的不统一、涵盖不全面
        一、俄汉语简单句的界定和类型划分
        (一) 俄汉语简单句的界定
        (二) 俄汉语简单句类型的划分
        二、俄汉语复合句的界定及类型划分
        (一) 俄汉语复合句的界定
        (二) 俄汉语复合句类型的划分
        三、俄汉语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划分界限
        四、俄汉语复合句的句间联结手段
    第三节 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相关术语的界定
        一、相关术语的界定
        (一) 过渡(性)
        (二) 纠结
        (三) 混合性
        (四) 模糊
        二、论文相关术语的统一使用
第三章 俄汉语简单句和复合句之间的过渡现象研究
    第一节 简单句的繁化
        一、主体不定式句/连动句
        二、客体不定式句/兼语句
        三、插入结构
        四、呼语句
        五、俄语简单句中带有独立成分的句子
    第二节 复合句的简化
        一、紧缩(或溶合)结构/紧缩句
        二、同等成分句/并列联系谓语句
        三、非分解型复合句/包孕句
    第三节 比较结构
第四章 俄汉语复合句中的过渡现象研究
    第一节 主从/偏正和并列/联合复合句中间的过渡句型
        一、“хотя–но”/“虽然
        二、“еслибы–то”/“要是
    第二节 主从和并列两大句子类型之间形式与语义不协调的句子类型
    第三节 俄汉语有/无连接词复合句之间的过渡现象研究
第五章 俄汉语简单句中的过渡现象研究
    第一节 俄汉语句子成分理论中的过渡现象研究
    第二节 俄语简单句分类中的过渡现象研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4)俄汉语并列复合句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俄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俄汉语并列复合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俄语并列复合句研究综述
        一. 语义分类法
        二. 结构—语义分类法
    第二节 现代汉语复句研究概述
        一. 引发草创期
        二. 比照自调期
        三. 反省定型期
        四. 精细深化期
    第三节 本文对比研究的模式、方法和原则
第二章 俄汉语并列复合句结构和语义的纠结现象
    第一节 作为语法范畴的并列与主从
    第二节 俄语并列联系与主从联系之间的过渡现象
    第三节 汉语复句的共时演变与联系
第三章 俄汉语并列复合句“形合”与“意合”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俄汉语复句的“形合”与“意合
    第二节 俄汉语思维方式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
    第三节 俄汉语的句法联系手段
第四章 俄汉语并列复合句交际功能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情境关系
    第二节 俄汉语并列复合句交际功能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俄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学习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本体研究已有的成果
        1.2.2 汉语连词与俄语等外语对比研究
        1.2.3 偏误与教学研究
    1.3 相关定义和理论基础
        1.3.1 现代汉俄并列连词
        1.3.2 理论基础
        1.3.2.1 对比分析法
        1.3.2.2 中介语理论简介
        1.3.2.3 偏误及偏误分析理论简介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5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调查问卷设计
        1.5.3 语料来源
2 俄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学习偏误的调查与分析
    2.1 问卷调查概述
    2.2 连词"和"相关的偏误
        2.2.1 误加偏误
        2.2.2 误代偏误
        2.2.3 遗漏偏误
        2.2.4 错序偏误
        2.2.5 错用偏误
        2.2.6 杂糅偏误
    2.3 连词"而"相关的偏误
        2.3.1 误加偏误
        2.3.2 误代偏误
        2.3.3 遗漏偏误
        2.3.4 错序偏误
        2.3.5 错用偏误
        2.3.6 杂糅偏误
    2.4 连词"而且"相关的偏误
        2.4.1 误加偏误
        2.4.2 误代偏误
        2.4.3 遗漏偏误
        2.4.4 错序偏误
        2.4.5 错用偏误
        2.4.6 杂糅偏误
    2.5 连词"或者"相关的偏误
        2.5.1 误加偏误
        2.5.2 误代偏误
        2.5.3 遗漏偏误
        2.5.4 错序偏误
        2.5.5 错用偏误
        2.5.6 杂糅偏误
    2.6 连词"还是"相关的偏误
        2.6.1 误加偏误
        2.6.2 误代偏误
        2.6.3 遗漏偏误
        2.6.4 错用偏误
        2.6.5 杂糅偏误
    本章小结
3 俄语母语者学习偏误的原因分析
    3.1 从本体研究角度的分析
        3.1.1 "和"、"而"、"而且"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复杂性
        3.1.1.1 "和"的义项与句法功能
        3.1.1.2 "而"的义项与句法功能
        3.1.1.3 "而且"的义项与句法功能
        3.1.1.4 连词"和"、"而"、"而且"语义与句法功能的差异性
        3.1.2 "或者"、"还是"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复杂性
        3.1.2.1 "或者"的义项与句法功能
        3.1.2.2 "还是"的义项与句法功能
        3.1.2.3 "或者"和"还是"语义与句法功能的差异性
    3.2 学习者角度的分析
        3.2.1 母语负迁移
        3.2.1.1 并列义"和"、"而"、"而且"的俄汉对比及相关偏误
        3.2.1.2 递进义"而"、"而且"的俄汉对比及相关偏误
        3.2.1.3 "和"、"或者"、"还是"的俄汉对比及相关偏误
        3.2.2 目的语规则泛化
        3.2.3 学习者各级因素
    3.3 教学角度的分析
        3.3.1 教材编写方面的原因
        3.3.1.1 《发展汉语》对"和"、"而"、"而且"、"或者"、"还是"的设计
        3.3.1.2 《汉语教程》对"和"、"而"、"而且"、"或者"、"还是"的设计
        3.3.1.3 《汉语新目标》对"和"、"而"、"而且"、"或者"、"还是"的设计
        3.3.2 汉语工具书方面的原因
        3.3.3 课堂教学方面的原因
        3.3.4 教师方面的原因
    本章小结
4 教学策略和相关建议
    4.1 课堂教学策略
    4.2 教材和工具书编写方面的建议
        4.2.1 教材编写的建议
        4.2.2 工具书编写的建议
5 结语
    5.1 本文主要观点
    5.2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一: 问卷(一)
附录二: 问卷(二)
致谢
ACKNOWLEDGEMENTS
ПОДЯКА

(6)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转换生成语法
        一、TG 理论的核心思想
        二、TG 理论与翻译策略
    第二节 翻译转换理论
        一、对翻译转换的理解
        二、翻译转换的分类
第二章 汉俄句法研究综述
    第一节 汉语单复句研究综述
        一、汉语单复句的定义及分类
        二、汉语单复句划分中的纠结现象
    第二节 俄语单复句研究综述
        一、俄语单复句的定义及分类
        二、俄语单复句的过渡现象
    第三节 汉俄单复句的比较
第三章 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的生成因素
    第一节 语言内因素
        一、句子的句法功能
        二、句子的词汇构成
        三、句子的含义结构
        四、句子的语境
        五、句子的表现力——修辞功能
    第二节 语言外因素
        一、文化因素
        二、译者的个性选择
第四章 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的转换技巧
    第一节 汉语单句转换为俄语复句
        一、主谓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二、动词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三、连谓句
        四、兼语句
    第二节 汉语复句转换为俄语单句
        一、转折类复句
        二、因果类复句
        三、并列类复句
    第三节 汉语多重复句及语段的转换问题
        一、多重复句的拆分
        二、语段的合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历时视角下的汉语有标紧缩句及其紧缩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理论方法
        1.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1.1.2 本文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解释
    1.2 紧缩句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紧缩句的研究现状
        1.2.2 以往紧缩句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语料说明
        1.4.1 语料来源说明
        1.4.2 语料使用说明
第二章 认知视角下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地位、性质和类别
    2.1 从小句整合视角看汉语紧缩句的地位
        2.1.1 小句整合原理
        2.1.2 “并列—主次—主从”:小句整合斜坡与整合体的句法语义关系
        2.1.3 汉语小句整合的斜坡与紧缩句在斜坡中的位置
    2.2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认定
        2.2.1 紧缩句的构成和定义
        2.2.2 紧缩标和有标紧缩句的认定
    2.3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类别
        2.3.1 有标紧缩句按照主语情况分类
        2.3.2 有标紧缩句的整合度类型
        2.3.3 有标紧缩句的逻辑语义类
        2.3.4 有标紧缩句句法模式类
        2.3.5 有标紧缩句分类小结
第三章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面貌与特征
    3.1 汉语有标紧缩句及其关联标记的历时使用情况
        3.1.1 条件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2 假设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3 因果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4 目的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5 并列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6 连贯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7 递进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8 选择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9 转折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1.10 让步类有标紧缩句的历时使用情况
    3.2 汉语有标紧缩句历时总体使用特征
        3.2.1 有标紧缩句的语义关系类别总体上使用频次的倾向性
        3.2.2 从历时角度看汉语有标紧缩句的演变和兴衰情况
        3.2.3 历代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关联标记模式演变情况
第四章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义特点与语义整合机制
    4.1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义特点
        4.1.1 有标紧缩句紧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4.1.2 有标紧缩句主要句法成分的语义特征及之间的语义关系
    4.2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义整合机制
        4.2.1 有标紧缩句语义整合的主要方式
        4.2.2 有标紧缩句语义整合的浮现意义
第五章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形式特点、句法紧接机制及动因
    5.1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形式特点
        5.1.1 有标紧缩句的音节量
        5.1.2 有标紧缩句的句法成分构成情况
        5.1.3 有标紧缩句主语的省略情况
        5.1.4 有标紧缩句的语气
        5.1.5 紧缩标的词性及其使用强度
        5.1.6 紧缩项顺序安排的稳固性
    5.2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句法紧接机制
        5.2.1 紧凑机制
        5.2.2 接续机制
        5.2.3 紧凑机制与接续机制的互动
    5.3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对象似性原则的遵循
        5.3.1 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一:复杂性象似动因
        5.3.2 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二:独立性象似动因
        5.3.3 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三:复杂性象似动因与独立性象似动因的协同作用
        5.3.4 有标紧缩句的紧缩动因四:次序象似动因
第六章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用特点和语用缩选机制
    6.1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用特点
        6.1.1 有标紧缩句的语用价值
        6.1.2 从语体视角考察有标紧缩句的特征和分布
        6.1.3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基本篇章特征
    6.2 汉语有标紧缩句的语用缩选机制
        6.2.1 适应机制
        6.2.2 省力机制
        6.2.3 信息机制
第七章 从“爱A就/不B”看汉语有标紧缩句形成的阶段、机制和动因
    7.1 从“爱A就B”紧缩句看汉语有标紧缩句形成的阶段
        7.1.1 “爱A就B”紧缩句的历时形成发展过程和阶段
        7.1.2 从“爱A就B”紧缩句总结有标紧缩句形成过程的典型阶段
    7.2 从“爱A就B”紧缩句看汉语有标紧缩句的形成机制和动因
        7.2.1 “爱A就B”紧缩句的形成机制和动因
        7.2.2 有标紧缩句的形成机制和动因小结
    7.3 相关形式“爱A不B”对汉语有标紧缩句形成阶段、机制和动因的进一步验证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2019-2025年哈萨克斯坦国家旅游业发展规划》(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Реферат
前言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译前准备及理论指导
    1.1 翻译任务来源及介绍
    1.2 译前准备
    1.3 功能对等理论对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指导意义
第2章 《规划》文本的语言特点
    2.1 《规划》文本的词汇特点
        2.1.1 专有名词的使用
        2.1.2 专业术语的使用
    2.2 《规划》文本的词法特点
        2.2.1 动名词的使用
        2.2.2 形动词的使用
    2.3 《规划》文本的句法特点
        2.3.1 被动结构的使用
        2.3.2 复合句的使用
第3章 《规划》文本译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的翻译方法
        3.1.1 音译法
        3.1.2 词义引申法
        3.1.3 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3.2 句子层面的翻译方法
        3.2.1 合译与分译法
        3.2.2 增译与减译法
        3.2.3 语序调整法
第4章 《规划》文本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
    4.2 翻译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A:旅游词汇
附录B:术语表
附录C
致谢

(9)俄汉语隐性否定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зюме
引言
    0.1 隐性否定的研究意义
    0.2 隐性否定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0.3 本文的理论基础
    0.4 本文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1 有关隐性否定的理论问题
    1.1 否定范畴
    1.2 隐性否定的界定
    1.3 “隐性否定”术语的使用
2 俄汉语规约性隐性否定的表达手段
    2.1 词汇手段
        2.1.1 含有否定义素的词
        2.1.2 粗俗词
        2.1.3 反应词语
        2.1.4 模糊词
    2.2 句法手段
        2.2.1 熟语化句
        2.2.2 修辞性疑问句
        2.2.3 反语句
        2.2.4 复合句
        2.2.5 句法非现实式
3 俄汉语非规约性隐性否定的表达机制
    3.1 语境
    3.2 语境与非规约性隐性否定
    3.3 合作原则
    3.4 合作原则与非规约性隐性否定
4 俄汉语隐性否定的语用分析
    4.1 隐性否定的语用动机
    4.2 隐性否定的语用效果
参考文献
致谢

(10)俄语“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表里值分析及其生成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 #i
中文摘要
Реферат #iv
引言
1."Светает"类无人称小句的语表语里分析
    1.1 "Светает"类无人称小句向下观
        1.1.1 小句的核心成分
        1.1.2 小句的赋格成分
        1.1.3 其它成分
        1.1.4 小句短语
    1.2 "Светает"类无人称小句面面观
        1.2.1 小句结构类型
        1.2.2 小句语气类型
        1.2.3 小句语义类型
    1.3 "Светает"类无人称小句向上观
        1.3.1 总体特点
        1.3.2 复句类型
        1.3.3 之外情况
    1.4 本章小结
2. "Светает"类无人称小句的语值验察
    2.1 小句语里对应形式
    2.2 小句表意差异
    2.3 余论
3. "Светает"类无人称小句的生成解释
    3.1 PRO解释
    3.2 pro解释
        3.2.1 "pro解释"的充分性
        3.2.2 "pro解释"的必要性
    3.3 本章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四、现代俄语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兼与周春祥同志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的对比研究[D]. 许凤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03)
  • [2]俄汉语句子中过渡现象对比研究[D]. 吴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01)
  • [3]现代俄语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兼与周春祥同志商榷[J]. 吴贻翼. 山东外语教学, 1981(04)
  • [4]俄汉语并列复合句的对比研究[D]. 王俊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09(S2)
  • [5]俄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学习偏误研究[D]. ZAVERTAILO KATERYNA(郑紫帆). 武汉大学, 2017(08)
  • [6]汉译俄过程中单(?)复句转换研究[D]. 纪春萍. 黑龙江大学, 2011(05)
  • [7]历时视角下的汉语有标紧缩句及其紧缩机制[D]. 赵雅青.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8]《2019-2025年哈萨克斯坦国家旅游业发展规划》(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玛丽娜·革命江. 新疆大学, 2020(07)
  • [9]俄汉语隐性否定的对比研究[D]. 白云.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8)
  • [10]俄语“CBETAET”类无人称小句的表里值分析及其生成解释[D]. 徐兴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现代俄语主从复合句的分类——与周春祥同志商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