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中的变形照片

新闻摄影中的变形照片

一、新闻摄影中的变形照片(论文文献综述)

赵用[1](2021)在《PS后期软件在新闻图片中的应用探讨》文中认为本文通过作者长期的新闻摄影实践,就新闻图片是否可以进行后期制作,以及如何把握后期调整度的问题展开论述。作为摄影记者,为了使新闻图片色彩还原,需要通过后期调整图片的色彩及噪点。新闻本身就是追求真实,只要摄影记者牢牢把握这个"真"字,一切困扰记者的疑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董亚[2](2020)在《新闻摄影特写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摄影特写是新闻摄影的一种技术手法,同时也是一种创作理念。然而,在某些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中对新闻特写照片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在新闻摄影特写的技术技法、摄影记者的文化素养、新闻特写照片的新闻性与艺术性、图片编辑的职责和素养四个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以求规范新闻特写照片的应用,提高新闻特写照片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特写照片的魅力和作用,使新闻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皇甫佳妤[3](2020)在《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图片或者影像在这个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正在处于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图像富裕过剩的时期,不少学者都认为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在这样的视觉文化时代,图片语言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少媒体都不由自主的更加偏向运用图片来进行传播,报纸媒体可以说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最为大,因此在求突破的道路上也对于图片多加看重。本文将图片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呈现方式,与语用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寻求图片语言在说话者将之报纸新闻语篇中运用到图片语言会产生的言语效果从而探寻其语用功能,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法、描写阐释法等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2015年到2020年的图片为语言语料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得知认为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有四个语用功能,在第一章中探讨了重要探讨了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独立言说功能,认为图片语言只要在由特定的语境支持下能够进行独立言说,其将不再是文字语言的陪衬或者是装饰,而是可以进行独立的言说。在第二章中主要研究的是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主要是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说话人不仅以图叙事,更以言行事,从中传达出一些言外之意给听话者。第三章主要讲述的是“心随图动”的图片语言的引导功能,本章加入了符号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方法,从而分析出图片语言中的符号和听话人的关联,还有图片语言中的说话人的隐喻,从而使得引导功能的实现。第四章是“视”不可挡的易传播功能,这一章节主要从视觉时代受众的思维和阅读方式的改变以及图片语言自身的魅力还有图片语言的视觉冲击力这三个方面来描述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所具有的的易传播功能。上述所讲的这四个语用功能使得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顾燕[4](2020)在《《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7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停刊过的四大报刊之一,其以摄影图片作为主要传播内容,描绘了共和国71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同时,《人民画报》中的体育摄影图片更是在塑造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不仅能够反映一国之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力,还能够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和资源。作为体育文化的产物,体育摄影图片通过定格运动瞬间,记录运动风采,展现中国人民精神风貌,向世界传递“中国在强大”的政治信号。本文以《人民画报》创刊至1966年之间的1102张体育摄影图片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形象建构为主题,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形象的历史变迁,剖析国家形象的生产建构机制,探索新时期新闻摄影刊物的传播法则。第一章分别从国家形象、《人民画报》、体育摄影图片三个方向出发,总体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国家形象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反映的产物,不仅表现了国家自身的客观存在,而且体现了外部的主观评价。《人民画报》系统地记录了共和国成长之路,是新中国国家形象最忠实的塑造者和维护者。体育摄影图片在《人民画报》中所占比例较大,故而也为新中国形象提供了视觉文本。第二章对1102张体育摄影图片进行细致地文本分析,探索新中国重建“东方大国”的实施途径。笔者分别从体育摄影的视觉政治、中国形象的人格化、体育摄影中的视觉象征三个角度出发,辨析新中国形象视觉书写的基本操作机制。第三章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延续前一章提到的建国前国家形象的没落是建国后重塑国家形象的动机之一。建国后新中国经历了从苏醒到追赶,从追赶到赶上世界水平这几个历史阶段,如今正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建设者”。第四章从理念层面分析《摄影业务》对《人民画报》体育摄影图片传播的规训作用,即“正确的”新闻观和摄影观。接着笔者通过分析体育报道中的“仪式观”,探究出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形象大多是附着于“好照片”和“典型”中的,是共产主义梦工厂的重要成果。本选题以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学科理论做支撑,全面地搜集与体育摄影图片、《人民画报》、国家形象等相关历史文献,探讨了体育图像与社会、文化、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所起的作用。知往鉴今,以期为新时期摄影刊物的传播提供有益经验。

刘酸铜[5](2019)在《影史经典相机回顾 是历史是回顾是经典是新生!》文中认为摄影发展至今,除显影技术外,器材的更迭也在其中成为重要的一部分,或留存史册或在今日依旧受人追捧,这些经典相机你应该知道。入选理由Graphic相机中文名为"格拉菲",诞生于纽约州罗彻斯特市。Speed Graphic是格拉菲品牌的第一台相机,后续迭代机型还有Super Graphic和Super Speed Graphic。Graphic相机在20世纪30至50年代发展到达顶峰,它被广泛应用在新闻摄影中,而老式

黄敏[6](2019)在《中国形象与议题的视觉化建构 ——基于《经济学人》封面图像的视觉修辞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国家形象与议题在视觉化建构研究上的不足以及当前修辞学领域对于视觉修辞研究方法的呼唤,本文以创刊于1843年的英国着名刊物《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封面图像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学人》是如何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议题呈现与观点的表达的。文章在对已有的视觉修辞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一套具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并以《经济学人》封面图像为样本,对其视觉修辞机制进行具体分析。在理论框架上,文章以“实体与要素—在场与缺场—展面与刺点”为分析框架,三者分别指向了议题构建过程中符号元素及其直接意指的呈现、含蓄意指与神话的植入以及观点的表达环节,相应的操作方法分别为视觉语法分析、视觉话语分析以及视知觉形式动力分析。依据视觉修辞机制的不同,《经济学人》封面图像可以分为新闻摄影图片、政治漫画以及拼贴图三类,其中新闻摄影图片包括新闻人物图像和新闻事件图像。新闻人物图像直接采用与议题相关的人物进行表征,利用标题文字对图像的意义进行锚定,最后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互动意义传递观点和感情基调。新闻事件图像可细分为叙事型新闻图像和隐喻型新闻图像,前者长于议题的表征,在观点的表达上往往通过选择具有冲突性的凝缩画面来实现;后者则采用带有隐喻的实体元素进行议题的呈现,并通过视觉矢量的指向突出图像的观点。政治漫画通过受众所熟知的象征符号进行议题表征,在观点的表达上则采用了夸张、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以达到讽刺、幽默或戏谑的修辞效果。拼贴图通过对现实元素的拼接和篡改,利用符号的象征意义以及组合与聚合的关系进行议题的表征与观点的传递。

朱思良[7](2019)在《难民图像的符号构成及表意研究 ——以荷赛获奖作品为例》文中认为2015年,欧洲爆发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危机,大量表现难民长途迁徙、过境遭阻、受伤身亡的新闻照片被媒体刊登,其中一张3岁叙利亚难民艾兰·库尔迪浮尸海滩的照片被媒体报道后,震惊世界。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难民图像是由一套符码体系建构的表意系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本研究以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的难民图像为样本,综合视觉文化和传播符号学理论,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符号学方法探究难民图像的符号构成及表意过程。首先,从人物属性、拍摄手法、符号呈现三个方面对348张难民图像进行视觉构成形态分析,归纳难民图像中的视觉呈现特点;其次,运用巴尔特的“神话”意指体系分析三大主题图像的符号意指过程;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分析话语语境对图像表意的影响。研究发现,难民图像侧重表现“难民受难”主题,摄影师常采用中近景、平拍、黑白色调的视觉表现手法,近距离勾勒难民小群体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情绪。儿童在图像中出现频率较高,身体形态和眼神是难民图像中最常见的符号元素。在图像内部,借助隐喻和转喻的修辞实践,难民图像实现符号的含蓄意指过程,完成象征意义的建构;在图像外部,互文、情景、文化三重语境合力完成了图像意义的赋值。

施辰静[8](2019)在《浅谈新闻摄影中的人物图片引起的侵权问题》文中提出记者在进行新闻摄影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抓拍时,为烘托主题或陪衬主体场景,不可避免地常常会将一些未经采访或得到被摄许可的人物形象摄入画面。对于此类被摄者的侵权行为如何界定,本文从相关法规和案例入手,浅谈新闻摄影中人物侵权问题。

魏中元[9](2018)在《用镜头写好新闻——视觉传播时代如何创新运用新闻摄影视觉语言》文中提出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传播方式,离不开构图、光线、色彩等摄影技能的运用,光影、色彩、画面构成了摄影视觉语言。不同于绘画、文字、音乐语言,摄影视觉语言更能广泛地被人接受。在视觉传播时代,新闻摄影语言有什么特点?如何更好地运用它写好新闻?本文将从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变化及发展特点着手,对视觉传播时代新闻摄影语言的运用、创新提出建议。

陈小同[10](2018)在《全民摄影时代的新闻摄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距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受制于器材和技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摄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多数普通民众无法接触到摄影。一百多年后,数码摄影技术的发明打破了传统摄影的技术壁垒,成为摄影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数码摄影技术简化了摄影的技术流程,也降低了摄影的使用成本,摄影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全民摄影的趋势开始萌芽。手机原本只是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摄像头的引入让手机也成为了摄影工具。小巧便携的手机基本人手一部,让摄影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部分,全民摄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普通拍客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摄影图片的交流和传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摄影时代到来。摄影术因为其独特的形象纪实功能在诞生不久后就被应用到新闻传播中来,新闻摄影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功能。传统的新闻摄影活动都是由专业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来进行生产和传播,摄影记者负责采访拍摄,图片编辑负责筛选把关。全民摄影时代,普通拍客的加入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摄影生产和传播流程,对专业的新闻摄影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拍客的加入也为传统的新闻摄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全面分析全民摄影时代对新闻摄影产生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为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和全民拍客出谋划策。

二、新闻摄影中的变形照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摄影中的变形照片(论文提纲范文)

(1)PS后期软件在新闻图片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PS“阴影”下的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PS现象的原因
    1.摄影的后期调整一直存在
    2.摄影记者追求摄影效果的“捷径”
PS适度化应用的相关对策
    1.合理的技术处理
    2.加强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素养教育
    3.专业评审要制定标准化“度量衡”
    4.更新设备技术,加强PS的鉴别

(2)新闻摄影特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摄影特写的技术追求
二、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要求
三、新闻特写照片的艺术标准

(3)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选题背景
        二、选题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节 相关术语界定
        一、图片语言
        二、语篇
        三、语用功能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描写阐释法
第一章 “一图为何能够胜千言”: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独立言说功能
    第一节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呈现
        一、新闻中的图表
        二、新闻漫画
        三、新闻摄影图片
    第二节 图片语言独立言说的表征
        一、新闻图表的独立言说
        二、漫画图片语言的独立言说
        三、新闻摄影图片独立言说
    第三节 图片语言独立言说功能的成因分析
        一、语境为图片语言的独立言说功能夯实基础
        二、独立言说功能与图片语言的意义息息相关
        三、独立言说功能依赖指示词语的象征用法
    第四节 独立言说功能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现实意义
        一、增加读者在有限时间内可获取的信息量
        二、促进报纸新闻语篇的创新发展
第二章 “有图有真相”: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
    第一节 摄影图片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行为
        一 新闻摄影图片的叙事主体依据新闻内容发生改变
        二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表达
        三 摄影图片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原则
    第二节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功能实现
        一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内容
        二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方式
        三 漫画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叙事特点
    第三节 图表类新闻图片语言的叙事
第三章 “心随图动”: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引导功能
    第一节 符号对于图片语言引导功能的重要性
        一、符号是视觉文化研究的重点
        二、符号将形象构成意义
        三、符号易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建构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下图片语言影响着读者的认知
        一、图片语言引导着读者的情感与思维
        二、符号与认知之间的关联性
        三、隐喻是图片语言能够成功引导读者的关键
    第三节 其他要素也影响着符号对于受众认知的变化
        一、色彩的运用
        二、光影效果的呈现
        三、空间结构的变化
第四章 “视不可挡”: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易传播功能
    第一节 “读图时代”下图片语言的易传播功能由来
        一、读图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
        二、阅读变化造就了图片语言的易传播功能
    第二节 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优势
        一、图片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新闻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优点
    第三节 图片语言具有视觉冲击力
        一、图片语言视觉冲击力的外在表现
        二、图片语言视觉冲击力的内在力量
        三、图片语言在视觉上也必须符合大众审美
结语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三、文献综述及梳理
第一章 画报中的国家形象和体育摄影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内容概述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
        二、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外延
        三、早期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画报的国家属性和建构功能
        一、《人民画报》的地位和意义
        二、《人民画报》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特殊功能
    第三节 画报中的体育摄影与国家形象
        一、体育摄影在《人民画报》中的重要地位
        二、体育在建构国家形象中的特殊作用
第二章 打造东方大国:新中国形象的生产建构
    第一节 体育摄影中的视觉政治
        一、新闻摄影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二、体育摄影的政治叙事
    第二节 中国形象的人格化——体育人物视觉形象塑造
        一、领导人在体育运动的形象塑造
        二、打造体育明星群体树立国家品牌形象
        三、国家的后备力量:军人形象的再塑造
    第三节 体育摄影中的视觉象征
        一、富强与文明:体育场馆图像
        二、希望与未来:学生体育图像
第三章 中国形象的变迁:体育视角下崛起的东方大国
    第一节 苏醒的巨人
        一、苏醒:《一个工厂的体育活动》
        二、追赶:“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三、赶上世界水平:乒乓大国走向世界
    第二节 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一、大家庭:民族体育新发展
        二、好朋友:新中国的体育外交事业
第四章 关于中国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思考
    第一节 画报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理念基础
        一、“正确的”新闻观和摄影观
        二、“好照片”的选择
        三、“典型”的选择
    第二节 神话: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一、自然化的“仪式”
        二、专业化的传播渠道
        三、没有批评的“共产主义梦工厂”
    第三节 新时期国家形象的建构之路
        一、“好照片”和“典型”的传播最大化
        二、新媒体加深仪式感
        三、体育明星形象取得新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附录

(6)中国形象与议题的视觉化建构 ——基于《经济学人》封面图像的视觉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理论框架
    1.4 研究思路、研究问题与样本选择
2 “图绘”中国:《经济学人》封面图像中的中国形象
    2.1 图像数量统计与分析
    2.2 图像类型分析
    2.3 主题分析
3 新闻摄影图片的视觉修辞机制
    3.1 新闻人物图像的视觉修辞机制
    3.2 新闻事件图像的视觉修辞机制
4 政治漫画的视觉修辞机制
    4.1 稳定认知联系的象征符号与漫画的表征结构
    4.2 象征符号的含蓄意指与漫画的隐喻结构
    4.3 视觉矢量的使用与语言修辞手法的再现
5 拼贴图的视觉修辞机制
    5.1 现实元素的拼贴与篡改
    5.2 聚合轴上的成分替换与组合轴上的意义接合
    5.3 拼贴图的拼接之处与意义的断裂地带
6 “他者”中国:《经济学人》封面图像的修辞批评
7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7)难民图像的符号构成及表意研究 ——以荷赛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理论综述
        1.2.1 视觉文化理论综述
        1.2.2 传播符号学理论综述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新闻图像表意研究综述
        1.3.2 难民新闻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样本介绍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思路
    1.5 研究价值及创新
2.摄影与图像:作为符号表征的媒介
    2.1 图像反制:从复兴到霸权
    2.2 新闻与摄影:符号表征的媒介
        2.2.1 新闻:意义生产的实践
        2.2.2 摄影术:权力与规训的工具
    2.3 战争与灾难:新闻摄影的“宠儿”
3.符号与要素:难民图像的视觉构成
    3.1 视觉形象要素分类
    3.2 人物社会属性分析
        3.2.1 人物数量和身份
        3.2.2 主摄人物年龄、性别和情绪
    3.3 拍摄手法分析
    3.4 符号呈现分析
        3.4.1 主要场景符号
        3.4.2 主要人物符号
    3.5 镜头中的难民呈现
4.内涵与神话:难民图像的符号意指
    4.1 转喻+隐喻:人类思维的“双轴”运作
    4.2 意指实践:符号意义的生成过程
        4.2.1 直接意指(denotation):ERC
        4.2.2 含蓄意指/涵指(connotation):(E1R1C1)R2C2
        4.2.3 元语言(meta-language):E1R1(E3R3C3)
        4.2.4 神话系统(myths):((E1R1C1)R2C2)R3C3
    4.3 符号意指的修辞属性
        4.3.1 隐喻:涵指的相似关系
        4.3.2 转喻:涵指的相关关系
    4.4 难民图像的内涵建构
        4.4.1 难民受难主题
        4.4.2 人道主义援助主题
        4.4.3 难民管控主题
5.场域与语境:难民图像的意义赋值
    5.1 互文语境:构建图像释义规则
        5.1.1 语图互文:“锚定”图像释义边界
        5.1.2 图像互文:激活图像间视觉联想
    5.2 情景语境:搭建图像释义场域
    5.3 文化语境:提供共享的文化符码
6.研究结论与反思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荷赛奖中呈现的难民事件统计表
附录二:1955-2018 年荷赛奖难民图像作品统计表
附录三:难民图像统计量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浅谈新闻摄影中的人物图片引起的侵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人物图片引起的侵权诉讼特点
    (一)新闻摄影与被摄影者的肖像权
    (二)新闻摄影与被摄者的隐私权
    (三)新闻摄影与被摄者的名誉权
二、产生侵权争议的对象
    (一)公民
    (二)公职人员
三、结语

(9)用镜头写好新闻——视觉传播时代如何创新运用新闻摄影视觉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摄影语言的发展及特点
    (一) 新闻视觉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
    (二) 新闻摄影语言的变化和发展
二、新闻摄影视觉语言使用的误区
    (一) 片面追求画面张力
    (二) 过度“修辞”而失真
三、视觉传播时代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特点
    (一) 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纪实性
    (二) 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象征性
    (三) 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情感表达
四、新闻摄影视觉语言的创新运用思路
    (一) 了解被摄影主体, 用细节写出“独特”
    (二) 提高内在素养, 增强审美意识
五、结语

(10)全民摄影时代的新闻摄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1、全民摄影研究综述
        2、新闻摄影研究综述
    (三)基本内容
    (四)论文价值
    (五)研究方法
一、摄影与新闻摄影
    (一)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二)新闻摄影的历史溯源
    (三)新闻摄影的定义及特性
        1、新闻性
        2、真实性
        3、瞬间形象性
        4、现场规定性
二、全民摄影时代探究
    (一)全民摄影时代的定义探究
    (二)全民摄影时代的特征探究
        1、摄影主体全民化
        2、摄影方式便捷化
        3、图片传播自主化
        4、图片数量泛滥化
    (三)全民摄影时代产生的原因探究
        1、摄影技术的发展以及摄影器材的普及
        2、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
        3、大众心理的变迁
        4、摄影的纪实功能
三、全民摄影时代对新闻摄影的影响分析
    (一)全民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危机
        1、全民“拍客”优势显现冲击摄影记者职业地位
        2、全民摄影导致影像泛滥淡化新闻摄影传播功效
        3、全民拍客缺乏约束消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二)全民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机遇
        1、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2、新闻摄影形式丰富来源广
四、全民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
    (一)摄影记者是主力军
        1、强化策划意识坚持“内容为王”
        2、注意细节提升图片质量
        3、尝试新技术辅助摄影报道
        4、保证新闻专业性注重人文关怀
        5、注重文字说明的作用
    (二)图片编辑是把关人
    (三)全民拍客是后备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新闻摄影中的变形照片(论文参考文献)

  • [1]PS后期软件在新闻图片中的应用探讨[J]. 赵用. 中国报业, 2021(21)
  • [2]新闻摄影特写的应用研究[J]. 董亚. 枣庄学院学报, 2020(06)
  • [3]图片语言在报纸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D]. 皇甫佳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人民画报》(1950-1966)中的体育摄影图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D]. 顾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5]影史经典相机回顾 是历史是回顾是经典是新生![J]. 刘酸铜. 摄影之友, 2019(08)
  • [6]中国形象与议题的视觉化建构 ——基于《经济学人》封面图像的视觉修辞研究[D]. 黄敏. 暨南大学, 2019(12)
  • [7]难民图像的符号构成及表意研究 ——以荷赛获奖作品为例[D]. 朱思良. 暨南大学, 2019(02)
  • [8]浅谈新闻摄影中的人物图片引起的侵权问题[J]. 施辰静. 记者观察, 2019(06)
  • [9]用镜头写好新闻——视觉传播时代如何创新运用新闻摄影视觉语言[J]. 魏中元. 新闻研究导刊, 2018(24)
  • [10]全民摄影时代的新闻摄影研究[D]. 陈小同. 渤海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新闻摄影中的变形照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