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中学办学成绩显着

浙江新昌中学办学成绩显着

一、浙江省新昌中学创造教育成绩斐然(论文文献综述)

熊淑敏[1](2006)在《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为音乐教育事业献身的先行者。从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态等人开启中国近现代启蒙音乐教育,到蔡元培、萧友梅、黄自、刘天华、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等人致力于专业音乐教育,以及为中国当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音乐教育家,他们共同为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事业谱写出一曲壮丽的赞歌。 在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家中,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俞绂棠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俞绂棠是刘质平的弟子,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再传弟子。他从高中一直到大学都师从刘质平,主攻钢琴、作曲理论:在大学时期,俞绂棠为弘一法师的《清凉》谱曲,深得大师的赏识;抗战期间,俞绂棠坚持在中学一线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同时创作出大量的抗战歌曲,为宣传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俞绂棠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和专业音乐创作,为浙江省培养了第一批音乐师资,创作出了许多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的歌曲乐曲,为浙江省的音乐教育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本文在导言部分揭示了研究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第一章我们观照了俞绂棠的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轨迹,着重考察了俞绂棠的生平和从教经历,展现了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的大背景,透析了李叔同、刘质平、冼星海等音乐家对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在第二章我们梳理和归纳出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音乐教育教学观、音乐教材编选观、音乐教学方法观、音乐教学评价观、音乐教师教育观等);在第三章我们将俞绂棠音乐教育实践的主要方面(作曲、音乐教育撰述和音乐评论等),作出了宏观有机的动态把握,并概括出俞绂棠音乐教育实践所体现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文化传承性;在第四章我们总结了俞绂棠的音乐教育与实践成就,肯定了他在中国音乐史及音乐教育史上的地位,并对俞绂棠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关涉的音乐教育与政治教育、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音乐教育与时代背景、音乐教学法的局限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通过对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我们发现,为音乐教育事业拚搏了一生的俞绂棠,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虽然在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流程中因为政治、社会和时代等方面的原因,其音乐思想与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所作出的努力和他在音乐教育领域的耕耘所收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记取,他在音乐教育上的追求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推进。俞绂棠

周博[2](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认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刘友香[3](2013)在《江苏哲匠录—杜顺宝》文中研究说明杜顺宝(1938—)是中国现代着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东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奠基者之一和学科带头人。多年以来一直从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和历史名胜建筑的重建等工作,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长,又不断向西方文化汲取营养的杜顺宝,无论是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历史名胜建筑的重建还是现代建筑设计,总能处理得当,不失传统,又赋予时代精神。在如今的文化大背景下,他是如何从千姿百态、错综复杂的乱象中寻找到一条清晰的道路,并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的至善至美?理念来源于生活,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促就了现在的杜顺宝?本文着重从他的的家庭背景、生活场所、对美术的热爱与执着以及走上建筑道路后的历程和创作实践中,逐步分析出杜顺宝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设计理念的形成原因与过程。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包括论文的缘起、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早期家庭与教育的影响。介绍杜顺宝的家庭背景、生活场所、早期教育和家境的转变,为此后杜顺宝设计理念的形成找到了根源。第三章杜顺宝的建筑成长历程。从考入南京工学院,在其建筑教育体系下的学习与成长;毕业后到建筑研究室工作,受刘敦桢先生的磨练与熏陶;文革后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潘谷西教授;重新定位研究方向,拓展风景园林学科;迟来的赴美访问,中西文化的交融;最后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时期的厚积薄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杜顺宝建筑教育思想和建筑设计理念的形成过程。第四章杜顺宝的建筑教育实践与贡献。从杜顺宝任教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筹建风景园林专业、组建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个方面介绍杜顺宝长达50多年的建筑教育生涯期间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第五章杜顺宝的建筑创作实践。从“两个角度”,“三个方面”重点介绍杜顺宝的主要代表作品,从中深刻体会杜顺宝的建筑设计思想和理念。两个角度是指“创”与“作”,创即智慧,是创意的源泉,作则方法,是实现创意的手段。三个方面是指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设计、历史名胜建筑的重建和现代建筑设计。第六章杜顺宝的建筑学术思想。重点写杜顺宝的建筑教育思想和建筑设计理念,以及他毕生的目标与追求“和而不同,至善至美”。

王黎明[4](1999)在《浙江省新昌中学创造教育成绩斐然》文中研究指明日前,《新昌中学劳技教育和创造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课题通过国家级鉴定。这是浙江省新昌中学坚持“科研兴教”战略,狠抓教育科研工作的结晶,更是该校十年来坚持“以创造教育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化中学劳...

王新春[5](2012)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简称“西北科学考查团”)是在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它是近现代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体,成员包括了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的学者,考察时间长达8年,考察地域包括了中国北方、西北、中部的十二个省份,考察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植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考古学、民族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以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探讨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目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考古方面是中国学术界与斯文·赫定争议的核心,分析中国学者和斯文·赫定在考古学方面的态度和作为。第二章全面论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工作。本文首次将非考古专业学者的考古活动纳入了研究范畴,展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田野考古的完整面貌,促进了人们对近现代中国西北考古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第三章以调查搜集品的流散和保存为核心,首先梳理整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的运输情况,弄清考古搜集品的内容和运输过程,然后对斯文·赫定借出考古搜集品的规定、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细致调查、梳理了考古搜集品的存放地点、损失情况、流散情况和最后的保存地。第四章概述了中国和瑞典的考古研究着述,主要论述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状况,并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考证。第五章论述了瑞典学者的考古研究情况,以期展现瑞典关于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成果之全貌,并对这部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第六章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两位专门的考古学者贝格曼与黄文弼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从学术背景、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二人的考古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异同,并对他们在现代中国西北考古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第七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外学术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准确的定位。

易新涛[6](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蒋勇军[7](2015)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工赈,即以工代赈,是“工”与“赈”的矛盾统一体,是以“工”为手段,以“赈”为指归,既是消极救济,亦是积极善后。它一般是指灾害发生后,政府或民间力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灾民出工投劳,参加公共工程的兴建而获得赈济的一种自救方式。其内容囊括清除淤积、疏濬河流、开凿水渠、打造水井、修筑堤坝、兴修公路、修筑铁路、建造机场、修缮房屋、推广农事、植树造林、举办工厂、创办识字班诸项;其类型亦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覆盖水利工赈、交通工赈、房屋工赈、市政工赈、农林工赈、实业工赈等方面。它既可赈济灾民,亦可举办工程,奠定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基础,实为一举两得,不失为“授人以渔”、祛灾除荒之至善良策。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这一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论述了这一时期工赈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对这一时期举办的工赈事业进行了总体评价。本文由绪论、主体及结语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绪论部分简明扼要地交代了选题的意义,系统地回顾了工赈的研究现状,对工赈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地界定,详细地介绍了本文相关史料的搜集情况。最后,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以前的工赈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工赈的萌生与成长、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三个部分,基本上勾勒出国民政府以前工赈事业发展的大致轮廓,阐明了工赈作为传统的赈灾救荒举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第二章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国际因素四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条分缕析、分门别类地考察。并详细地阐述了国民政府前期工赈事业全面勃兴的表现,包括施行科层制管理体制工赈救灾组织的建立、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并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所举办的工赈事业作了简要地评价。第三章详细地论述了抗战时期、复员时期这两个时期我国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首先,运用生态史观、现代化史观从宏观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抗战时期我国工赈事业曲折发展的表现,一方面,继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在曲折中前行。最后,运用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对抗战后我国工赈事业走向全面兴盛作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并对其历史作用作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介。第四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大致流程,其程序虽琐碎繁杂,但有规律可循、有迹可觅。其运作流程具体包括准备、施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囊括成立工赈管理机构、审批工赈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制订征地拆迁制度、拟定工赈计划和开展招标承包业务;工赈的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前准备和工赈计划的实施;工赈的验收阶段包括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进行工程验收及整理工赈档案资料三个方面。第五章从“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两个层面详细地论述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的大致情况,并分门别类地对这两个层面的管理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首先,从“人”的管理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进行了探究,从工作管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教育管理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其次,从“物”的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进行了全面地考察,从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物料管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第六章综合运用各种史观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进行总体评价。首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特点;其次,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以及这一时期制约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最后,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余论部分在综合考察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历史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人事管理、关系处理、依托条件四个方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为后人提供殷鉴。

刘春朝[8](2013)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城市社区人口结构的多元化和居民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方便灵活、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服务。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在我国作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学院,正肩负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重任以及加快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使命,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社区学院相比,我国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存在着较多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以终身学习视角系统研究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题利用质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社区学院研究文献,并在明晰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内涵:我国社区学院是以专科教育为主,集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剖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价值诉求,在对比国外社区学院发展历程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外部定位、内部定位及其定位的指导思想。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焦点团体讨论等实证研究,提炼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社区学院研究的结论和对策建议,提出了政府宏观引导、社区具体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企业倾力支持和学院自主建设的社区学院发展的“五元驱动”思路,构建了以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大机制”为核心支撑的社区学院发展模式。

任淑莉[9](2019)在《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元方志处于方志发展的成熟和完备阶段,其中浙江地区方志存量大、质量佳,保存了不少语言、历史、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珍贵材料。目前学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研究尚不系统,也不够深入。散佚的宋元方志辑佚成果需做较为完备而全面的补辑,方志中的方言资料是反映当地社会历史文化状况的“活化石”,既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献,又是非常值得整理的语言文字学文献,至今没有人做过整理和考证。论文基于文献学角度,对我国宋、元两代编纂成书的浙江地方志文献(包括18部现存方志(残志)及161部亡佚方志)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界定了研究范围,阐述了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根据历代目录,参考相关方志研究成果,考订取舍,整理《宋元浙江方志存佚总目》;考察了宋元浙江方志的分布特点;对宋元浙江方志名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宋元浙江方志整体特点。第三部分考察了宋元浙江方志在历代史志目录、补史目录、官书目录、私家目录中的分布情况,系统梳理现存主要目录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着录信息,整理《宋元浙江方志目录着录表》;结合宋元以来各类地理志、史注、类书、文集笔记等,对历代目录着录宋元浙江方志存在的方志误录、作者名号、卷帙及同书异名现象进行了考证。第四部分遍检宋元以来各类文献,综合各家所辑,在刘纬毅辑本75种方志基础上,补辑宋元方志46种,整理《宋元浙江方志辑佚稿》;对刘纬毅《宋辽金元方志辑佚》存在的方志误录,佚文误辑、多辑、漏辑等进行了辩证;对补辑佚文中文献记载互异、内容史实有疑的条目进行了考证。第五部分从时代、体类、地域三个方面,对两宋及元代浙江方志编纂总体情况进行了概述;梳理了浙江方志的作者背景,考察了作者籍贯、时任官职、修志职务等,制成《宋元浙江方志作者一览表》;结合编纂方式、编纂目的、编纂条件及出版经费来源,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编纂特点进行了整体研究;从体裁、篇目结构与文字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宋元浙江方志编纂体例进行了考察;以宋元“四明六志”为例,探讨了续修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发展。第六部分是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专题。论文以现存18部宋元浙江方志与所辑1543条佚文为文本范围,对宋元浙江方志中334个方言词进行了辑录、考释;结合古今书证,考察方言词的历史源流嬗变,追溯较早源头、文献用例、通行地域等。

浦晗[10](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提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二、浙江省新昌中学创造教育成绩斐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新昌中学创造教育成绩斐然(论文提纲范文)

(1)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俞绂棠的求学之路与从教经历
        一 俞绂棠的求学之路
        二 俞绂棠的从教经历
    第二节 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生成的背景
        一 20世纪前期的中国音乐教育文化背景
        二 李叔同等音乐教育家对俞绂棠的影响
第二章 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音乐教育教学观
        一 音乐教育的价值观
        二 音乐教育的目的观
        三 音乐教育的任务观
    第二节 音乐教材编选观
        一 音乐教材内容构成观
        二 音乐教材选编观
        三 音乐作品选编观
    第三节 音乐教学方法观
        一 唱歌、发声教学观
        二 乐理知识教学观
        三 欣赏教学观
        四 课外音乐活动实践观
    第四节 音乐教学评价观
        一 形成性评价观
        二 终结性评价观
    第五节 音乐教师教育观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俞绂棠音乐创作实践
    第一节 俞绂棠音乐创作实践的主要方面
        一 主要音乐作品评析
        二 音乐理论着述评析
        三 音乐评论方面
    第二节 俞绂棠音乐教育实践的特征
        一 时代性特征
        二 民族性特征
        三 文化传承性特征
第四章 俞绂棠在音乐及音乐教育史上的影响
    第一节 主要成就及影响
        一 音乐创作成就及在音乐史上的影响
        二 音乐教育成就及在音乐教育史上的影响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推进的几个问题
        一 音乐教育与政治教育
        二 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
        三 音乐教育与时代背景
        四 音乐教学法的局限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俞绂棠主要创作年表
附录二:俞绂棠自传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2)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江苏哲匠录—杜顺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均质性、整体性普查式研究
        1.3.2 个案式的专题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早期家庭与教育的影响
    2.1 基本概况
        2.1.1 个人简介
        2.1.2 家庭背景
    2.2 建筑之乡的熏陶——生活在传统民居
    2.3 美术兴趣的引导——早期教育
    2.4 坚毅品质的形成——家境转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杜顺宝的建筑成长历程
    3.1 后悔与坚定——就读于南京工学院(1957—1962)
        3.1.1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育思想与方法
        3.1.2 成长与影响
    3.2 磨练与熏陶——加盟研究室,师从刘敦桢(1962—1966)
        3.2.1 研究室名称的区分
        3.2.2 杜顺宝在研究室所从事的工作
        3.2.3 研究室对杜顺宝人生的影响
    3.3 失落与收获——文革期间所做工作(1967—1976)
    3.4 深入与升华——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潘谷西(1978—1981)
    3.5 机遇与拓展——创办风景园林专业(1984—1986)
    3.6 吸收与融合——赴美访问(1992—1993)
        3.6.1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
        3.6.2 赴美访问期间所做工作
        3.6.3 赴美访问对个人的影响
    3.7 厚积与薄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93—2013)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杜顺宝的建筑教育实践与贡献
    4.1 曲折丰富的建筑教育实践历程
        4.1.1 建筑历史教研组(1962、1978—1985)
        4.1.2 民用建筑教研组(1976—1978)
        4.1.3 风景园林教研组(1986—2013)
    4.2 创建南京工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学科
        4.2.1 风景园林学科的创建背景
        4.2.2 风景园林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4.2.3 风景园林学科的教育体系
    4.3 组建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3.1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组建
        4.3.2 师生实践的平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杜顺宝的建筑创作实践
    5.1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设计
        5.1.1 浙江绍兴柯岩景区详细规划与景点设计(1995—1997 年)
        5.1.2 新昌大佛寺景区详细规划与景点设计(1997—2003 年)
        5.1.3 常熟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规划设计(1999—2001 年)
    5.2 历史名胜建筑的重建
        5.2.1 南京鸡鸣寺重建设计(1982—2006 年)
        5.2.2 南京阅江楼设计(1993—2001 年)
        5.2.3 泰州望海楼重建设计(2005—2007 年)
    5.3 现代建筑设计
        5.3.1 绍兴鉴湖大酒店设计(2004—2008 年)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杜顺宝的建筑学术思想
    6.1 杜顺宝的建筑教育思想
        6.1.1 增强学科的科学性,提倡多学科的融合
        6.1.2 重视学科的实践性
        6.1.3 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6.1.4 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6.1.5 提倡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6.2 杜顺宝的建筑设计思想
        6.2.1 尊重自然——纯粹的保留与引导
        6.2.2 尊重历史与传统——继承与发扬
        6.2.3 重视地域性——汲取地方特色
        6.2.4 超越——重构与再现
    6.3 创作的追求——“和而不同,至善至美”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南溪村衍庆堂测绘图
    附录二 杜顺宝受聘项目(有聘书)
    附录三 杜顺宝所获奖项
    附录四 杜顺宝专着目录
    附录五 杜顺宝主持设计工程一览表
    附录六 杜顺宝弟弟杜顺诰专访
    附录七 杜顺宝测绘图与手绘设计图
成果
致谢

(5)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概述
    第二节 八十年来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材料、方法、论文结构
第一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建
    第一节 斯文·赫定前四次中亚考察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之缘由
    第三节 斯文·赫定与翁文灏签订的协议
    第四节 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谈判
    第五节 中、瑞合作成功的原因、意义
第二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田野考古工作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的考古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的考古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蒙、甘、宁的考古
    第四节 绥新公路察勘队的考古
第三章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保存与流散
    第一节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
    第二节 考古搜集品的保存与借出
    第三节 国内的考古搜集品
第四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一)
    第一节 中、瑞考古研究论着
    第二节 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刊布
    第三节 高本汉、伯希和与居延汉简
    第四节 黄文弼西域文献的整理与刊布
    第五节 袁复礼所获回鹘文《玄奘传》的刊布与研究
    第六节 瑞典所获西域文献的刊布与研究
第五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二)
    第一节 内蒙古史前史的研究
    第二节 蒙新地区纺织品研究
    第三节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研究
第六章 贝格曼与黄文弼的考古研究
    第一节 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第二节 黄文弼的西北考古研究
    第三节 贝格曼与黄文弼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比较
第七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渊源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考古实践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的影响
结论
附录一: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论着目录
附录二: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
参考文献
后记

(6)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的意义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框架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2.2 农村公社理论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2.4.1 民本思想
        2.4.2 大同思想
        2.4.3 均平思想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1.1 建设农田水利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4.2.1 治理盐碱地
        4.2.2 排涝减渍
        4.2.3 治理水土流失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4.3.2 兴办农村工业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4.5.1 修筑农村公路
        4.5.2 发展邮电事业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5.4 农村职业教育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7.2.1 农村社会优抚
        7.2.2 灾荒赈济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7.2.4 "五保户"供养
        7.2.5 麻风病人救治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7)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文献资料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中国古代工赈的萌芽与成长
        一、清代以前工赈的出现与推行
        二、清代前中期工赈事业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
        一、近代新型工赈观的形成
        二、工赈管理趋向近代化
        三、工赈筹资渠道趋向多元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
        一、工赈管理体系日益近代化
        二、工赈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三、民间工赈事业蓬勃发展
        四、官办工赈事业缓慢推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上)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思想因素
        五、国际因素
    第二节 抗战前工赈事业的蓬勃兴起(1927-1937)
        一、设立科层制工赈管理组织
        二、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
        三、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下)
    第三节 抗战中工赈事业的曲折发展(1937-1945)
        一、科学设置工赈管理机构
        二、继续大力举办各类工赈
        三、工赈活动开展有所掣肘
    第四节 抗战后工赈事业的迅猛发展(1945-1949)
        一、兴修水利工赈工程
        二、实施交通工赈工程
        三、推行房屋工赈工程
        四、举办市政工赈工程
        五、推广农林工赈工程
        六、兴办复业工赈工程
    第二、三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
    第一节、工赈工程的准备
        一、成立工赈管理机构
        二、审批工赈项目
        三、进行实地勘察
        四、制订征地拆迁制度
        五、制定工赈计划
        六、开展招标承包业务
    第二节、工赈工程的施工
        一、施工前的准备
        二、工赈工程的施工
    第三节 工赈工程的验收
        一、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
        二、进行工程验收
        三、整理工赈档案资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人”的管理
        一、工作管理
        二、生活管理
        三、卫生管理
        四、教育管理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物”的管理
        一、质量管理
        二、资金管理
        三、物料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工程的主要特点
        一、分布不平衡
        二、类型多样
        三、以政府主导为主
        四、合办色彩浓厚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绩效分析
        一、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的主要成效
        二、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工赈成效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
        一、政治影响
        二、经济影响
        三、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余论: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概念界定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8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的现实需要
    2.1 终身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2.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价值诉求
    2.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4 小结
3 中外社区学院发展的比较分析
    3.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2 我国社区学院建立的主要类型
    3.3 主要发达国家社区学院发展情况
    3.4 经验和启示
    3.5 小结
4 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4.1 我国社区学院定位存在的问题
    4.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
    4.3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依据与原则
    4.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构想
    4.5 小结
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与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5.1 访谈主要目的
    5.2 访谈方案设计
    5.3 访谈资料分析
    5.4 测量量表的设计与测试
    5.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影响路径模型构建
    5.6 小结
6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6.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提出的思路
    6.2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构建
    6.3 小结
7 案例剖析
    7.1 HZXS 社区学院分析
    7.2 SHCN 社区学院分析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论文的局限性
    8.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社区学院分布
附录2. 预试访谈提纲
附录3. 正式访谈提纲
附录4.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预试问卷
附录5.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正式问卷
附录6.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7.HZXS 社区学院章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一)为宋元历史、自然、社会各方面研究提供方志文献依据
        (二)为宋元语言及方言研究提供新语料
        (三)为新方志的编纂和中国方志史的编写提供经验和资料
    三、研究现状
        (一)宋元浙江方志的整理
        (二)宋元浙江方志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考证法
        (二)统计分析法
        (三)比较法
    五、研究创新点
        (一)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系统文献学考察
        (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全面补辑和佚文校勘
        (三)首次关注宋元方志中的方言材料,拓展学术视野
        (四)研究成果创新
第一章 宋元浙江方志概况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数量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名称
    第三节 现存宋元浙江方志提要
    第四节 宋元浙江方志特点
第二章 宋元浙江方志着录研究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在历代目录的分布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着录考
        一、方志误录
        二、作者名号
        三、方志卷帙
        四、同书异名
第三章 宋元浙江方志辑佚
    第一节 辑佚原则与方法
        一、辑佚原则
        二、辑佚方法
    第二节 《宋辽金元方志辑佚》辩证
    第三节 《宋元浙江方志集成》辨误
    第四节 宋元浙江方志补辑与考证
第四章 宋元浙江方志编纂研究
    第一节 总体概况
        一、两宋浙江方志编纂概况
        二、元代浙江方志编纂概况
    第二节 编纂群体研究
        一、作者数量与修志模式
        二、职务分工及特点
        三、修志群体的身份构成
    第三节 编纂特点与刊刻
        一、资料收集与编纂方式
        二、编纂目的
        三、编纂条件
        四、出版经费来源
    第四节 编纂体例及特点
        一、宋元浙江方志体例情况
        二、宋元浙江方志体例特点
        三、续修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章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专题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的搜集与整理
        一、方志直接注明引用文献方言材料
        二、利用判定标记提取方志活方言
        三、参照前代及同代文献勾稽方言词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的考释方法
    第三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考释
        一、方志引文献方言词考释
        二、方志引活方言词考释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宋元浙江方志辑佚稿》
    凡例
    方志目录
    (一)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二)嘉兴府(今浙江嘉兴)
    (三)安吉州(今浙江湖州)
    (四)建德府(今浙江建德)
    (五)婺州(今浙江金华)
    (六)绍兴府(今浙江绍兴)
    (七)庆元府(今浙江宁波)
    (八)瑞安府(今浙江温州)
    (九)台州(今浙江临海)
    (十)衢州(今浙江衢州)
    (十一)处州(今浙江丽水)
附录二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表(参照文献勾稽)》
附录三 《宋元浙江方志记音词表》
附录四 《宋元浙江方志俗语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四、浙江省新昌中学创造教育成绩斐然(论文参考文献)

  • [1]俞绂棠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熊淑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06(04)
  • [2]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江苏哲匠录—杜顺宝[D]. 刘友香. 南京工业大学, 2013(04)
  • [4]浙江省新昌中学创造教育成绩斐然[J]. 王黎明. 发明与革新, 1999(01)
  • [5]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 王新春. 兰州大学, 2012(10)
  • [6]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7]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D]. 蒋勇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8]终身学习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D]. 刘春朝. 中国矿业大学, 2013(12)
  • [9]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D]. 任淑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标签:;  ;  ;  

浙江新昌中学办学成绩显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