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扩大技术需求入手,从根本上扭转农业技术推广困难局面

从扩大技术需求入手,从根本上扭转农业技术推广困难局面

一、从扩大技术需求入手 根本扭转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刘青青[1](2021)在《新发展理念在青海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践行研究》文中指出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胡鑫[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朱晖[4](2021)在《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渔业资源丰富,自建国以后至今,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渔业产量,发展海洋渔业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连续稳居世界首位。其中,沿岸和近海水域是我国的主要渔场,主要渔汛、经济鱼类和水产品均产于这些水域,因此一直是海洋捕捞作业的主要区域。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和渔业政策的调整,沿海渔业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捕捞规模被不断限缩,迄今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但由于渔船、渔具的大量投入,捕捞强度过大,整体沿海海域的渔业资源整体衰退,再加上周边国家对所管辖海域的渔业管控日趋严格,外海的部分渔船被迫退向近岸。而此时原本在潮间带至7-10米等深线以内的滩涂和近海养殖,随着养殖业的扩张,养殖方式的变化,特别是海洋牧场和底播养殖、人工鱼礁的不断普及,养殖区域不断向外海拓展,覆盖到了传统定置渔业和小型渔船作业场所。养殖权人根据取得的许可设定养殖范围,禁止捕捞船舶进入划定的养殖区域。而这些区域原本是传统定置渔业和小型渔业船舶作业的区域,渔民认为其已经取得了捕捞许可,有权捕捞野生鱼类,因此无视养殖权人设立的界限仍然进入养殖区进行捕捞,但养殖权人则认为捕捞者侵犯了其对海域的占有和使用权利,于是近海养殖和捕捞纠纷不断,引发了有关海域之争。这不仅导致了捕捞权人和养殖权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造成了渔民与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由此形成了养殖者、捕捞者、主管部门三方相互之间的冲突。这也凸显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两个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一是渔业资源的严重匮乏与急剧增长的对优质渔业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为保护海洋资源而实行的限制捕捞制度与传统渔民权利保护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尖锐的表现就是涉外事件日益增多,中国渔船屡屡在域外因非法捕捞作业而被查处,并引发国际纷争;海域使用纠纷案件不断上升,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表面来看养殖和捕捞的纠纷是用海纠纷,实质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之间的协调问题,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利用海洋过程,对利益的争夺与海洋渔业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其背后隐藏的是海域资源配置和渔业管理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人类对海洋利用的价值取向和国际海洋秩序及渔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养殖权和捕捞权冲突的表现和成因分析来发现冲突的根源所在,从制度完善和管理变革两个方面为冲突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并进行路径上的探索。渔业权冲突的本质是利益之间的冲突,利益失衡必然引发权利之争。利益的平衡和权利冲突仅仅依靠市场自动调节难以解决,最终还是要靠政府干预。以市场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曾被提出认为可以解决渔业管理中的过度捕捞和权利分配等问题,但由于渔业资源的特殊性和缺乏整体协调大多数努力都失败了。渔业权制度设计的实质是对不同渔民群体的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及利益表达的过程,即解决有限的渔业资源在相关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间的分配。权利分配本质是正义问题,即如何公平地分配社会成果,分担社会成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法律规范、利益分配、责任分担等都是社会关系外化的表现。人们对权利的追求即是要实现自身在现实社会规范中的价值。法治社会要求实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和谐,法律对权力和权利内容的规定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因此,基于社会正义的维度,要以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以应得与所得的合理程度为表征,由政府对市场分配结果的不公加以纠正。通过干预实现不同渔业主体在市场中的公平交换,以解决交换过程资源的不平等和权利义务的不对称。其核心是作为主体的渔民无论在分配的哪个阶段,都能平等享有基本权利。此外,人类发展的多重性决定正义是多层面、多视角的,正义不能仅局限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应放眼于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在自然规律中不断协调,加以融合。社会发展到当今时代,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仅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有着多元化的追求。为了实现人类共同向往的自由,应当通过对实然世界的考查,实现对应然世界的追求,完成人性善的飞跃,因此,分配正义应当上升到生态正义的维度。基于生态正义理论,渔业资源的分配正义至少应当包括种际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强调人与海洋的和谐关系,敬畏海洋,尊重所有海洋生物物种,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呵护海洋生态环境,避免过度捕捞和肆意掠夺渔业资源。基于正义理念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公正分配,是解决渔业权冲突的根本路径,但正义的实现要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上,对渔业资源不可枯竭的认识和海洋自由论消除了对渔业发展的担忧,实现了船队和渔具的现代化;但过度捕捞和资源衰竭的现实又使人们重新审视渔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许可制度和渔业配额制度等限制管理措施。我国渔业政策由此经历了由鼓励捕捞到限制捕捞、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转变,特别是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海域的规范管理。但长久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中心主义背景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都完全以人类为中心,以获得资本最大化为目标,无视资源的有限性而竭力提升捕捞能力、加大养殖密度以获取最大利益,导致过度捕捞、海域污染和渔业资源的衰竭。渔业权的冲突是利益争夺私权滥用的表现,也是政策调整过程中政府不当干预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关系的弥散与扩张,市场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在不断加深,具有广泛性的渔业秩序不再是传统民事主体的私权秩序,而是进入多重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行使方式的复合阶段。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性质、特点和排他性均不同,仅依靠行为人之间的自行约束已显不足,因此由带有共同约束属性的公权力介入管理已有必要。从渔业管理的层面上来看,现有管理体系存在体制混乱和权限不明等问题。因此应转变渔业管理的思路,在权利保护方面,通过对不同的渔业主体采取不同的倾斜保护政策,从而对养殖权人和捕捞权人的权利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在制度建构方面,一方面基于社会正义,对传统渔民的入渔权予以保护,另一方面基于生态正义,完善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海洋保护区制度以及海域分层确权制度。在管理模式方面,推行渔业综合管理模式,实施渔业综合授权许可和综合执法体制,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方奎[5](2020)在《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随着区域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日益突出,利用产业扶贫推动集中连片贫困区发展对完善扶贫工作理论、持续推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集中连片贫困区研究的文献较多,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研究对象多为极度贫困地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开展长效性的研究;对产业扶贫作用因素的研究局限于经济本身,忽视了历史、地理、人文等特征及当前国内城市发展新趋势;研究中对动态变量的统计分析较少,对产业扶贫的量变过程分析缺少实证。本文以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皖北地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当地集中连片贫困区发展中的产业扶贫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以及产业扶贫下贫困人口经济利益分配情况及影响机制,从而提出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相关理论的评述。对马克思基本主义贫困理论和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探索等相关理论进行辨析,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逻辑参考。第二,分析国内主要集中连片贫困区的现状并借鉴其产业扶贫经验。分析国内主要集中连片贫困区共性以寻找贫困影响因素,调查产业规模与扶贫效果的关系、产业布局对经济的影响、各地对产业关键位置的理解及三次产业比重、扶贫资本的形成与使用过程。第三,调查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现状。从历史、环境、行政、人口的维度等方面分别梳理当地概况,以县为单位调查贫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收集各市级行政区所辖贫困县的产业比重、规模、产值、投资及从业人口数据并进行分析,调查当地产业扶贫的工作路径措施及成果,从而分析扶贫工作中的主要矛盾。第四,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扶贫工作模式两个维度,分别分析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视角下,其问题主要来自农业产值比重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矛盾、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脱贫效果、资源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进入瓶颈、劳动人口年龄结构与质量不足几个方面。扶贫工作模式视角下,问题主要来自资金募集使用机制不合理、贫困人口主体地位被忽视、扶贫工作对教育与技术价值认识不足及缺少产业扶贫宣传引导几个方面。第五,根据以上分析,针对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从跨区产业联动、加速产业发展、重视基础建设、强化协同治理及拓宽宣传渠道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本研究最终形成如下结论:第一,集中连片贫困区发展受到当地经济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教育多方面因素影响,贫困区所占据的产业区位对自身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第二,当前形势下产业结构是贫困地区经济分配问题的基础性因素,产业扶贫过程中需要合理调节产业结构,保障贫困人口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第三,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工作需要为产业发展持续布局,并通过关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工作优化成果分配方式。第四,皖北地区缺乏中心城市成为当地产业扶贫发展的重要阻碍,当地应当加快优质劳动力回流,并形成紧密联动的城市群以增强对外竞争能力,实现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史明磊[6](2020)在《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渐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民营企业凭借运转灵活、产权明晰等特点,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但部分地区民营企业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并未快速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人才流失严重、招商引资项目少,因此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加之金融体系尚待健全、金融环境亟待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资源相对匮乏。此外,民营企业自身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导致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其发展受限,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形成经济落后-民营企业发展受限制约经济增长-经济更加落后这一恶性循环。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金融支持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然后介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金融需求不能有效满足问题的原因,选取内蒙古通辽市这一较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径,以期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陈思[7](2020)在《改革开放初期石家庄市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家庄因其特殊地理环境成为全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为石家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石家庄市建设大型棉纺织厂、制药厂,为石家庄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石家庄工业企业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了一批改革的企业家,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使石家庄的产业机构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以医药、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经济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而国有企业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局中,更具特殊地位。对于国企而言,中小型国有企业因其数量大,布局分散、产业种类多而对社会接纳改革的冲击力度较大,在企业改革的热潮中,石家庄国有中小型企业经历坎坷,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以张兴让、马胜利为代表的石家庄中小国企,在改革的大潮中更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无论是张兴让的“企业联合”、“满负荷工作法”还是马胜利的“承包经营”,这些改制的模式为都为国企的改革探索了道路,不仅对其它国有企业产生了冲击和影响,也影响到了政府的更深层次的改革方针政策,但是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涉及的内容也是方方面面,在改革中,伴随着经济效益的提升,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这也是当代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不断正视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改革开放后石家庄国有中小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举施,力图更加全面的梳理石家庄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的发展情况。当今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国有中小企业也在不断地面临的产能升级、技术革新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石家庄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为例,探寻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的发展脉络,对于当代企业如何在改革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发挥企业潜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苏峰[8](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鲁能[9](2018)在《层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西部县域经济中体现得更为充分,主要表现在西部县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要素和资源从农村向城镇非对称单向流动,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协调解决西部县域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促进西部县域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县域分层适度集聚,构建起公平合理的城乡交易机制。因此,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视角探究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演进逻辑、完善思路与实现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西部县域城乡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层级城乡体系理论、交易效率理论的指引下,本论文构建了“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交易效率持续改善-县域城乡一体化”(简称为H-T-I)的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其基本逻辑为:西部县域生产要素分散、交易效率低等导致县域城乡二元结构,西部县域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从本质上要求生产要素由分散走向集聚,而生产要素集聚的平台就是县域的层级城乡体系,层级城乡体系的联动发展成为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和切入点。层级城乡体系之间实现联动发展,需要各层级城乡体系之间基于发展规模和县域城乡关系中的定位进行合理分工,更需要优化层级城乡体系之间的交易条件,进而推动生产要素在层级城乡体系的合理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交易条件的优化将促进城乡之间交易效率改善,交易效率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推动层级城乡体系之间更加顺畅和公平的交易,从而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报酬率趋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均衡,最终实现层级城乡体系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县域城乡一体化。按照这一分析框架和基本逻辑,本论文分别从发展演变、定位及作用、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三个方面,对西部县域的县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西部县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带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层级城乡体系联动是西部县域城乡在集聚中走向一体化的重要保障。第二,推进城乡交易效率持续协同提升是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第三,从传统的辐射状向纵横联动的网状转变是西部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空间布局的趋势。第四,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主战场。第五,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需协同改善影响城乡发展的软硬条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新时代城乡一体化的着力点锁定在西部县域。县域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新时代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关键。二是明确了层级城乡体系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论文将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纳入到研究中,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的角度研究西部地区的县域城乡一体化,提出了“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交易效率持续改善-县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明确了层级城乡体系推动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为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范式。三是提出了推进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论文梳理形成了新时代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的“12345”总体思路,并提出了城乡体系联动发展、交易效率提升、交易网络构建、分类推进以及开放视角下的层级城乡体系联动等具体对策举措,对西部县域多重二元结构的收敛具有实践创新价值。

朱鹏华[10](2018)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文中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理论发展的局限,如何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研究至少可分为基础理论、理论的具体化和理论的应用三个层面。本文的主题是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以构建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模型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拓展研究两大方面,共分为创作史研究和文献综述两个基础,以及商品概念的拓展、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六个层次的拓展。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按照“一条主线,两重基础,三种类型,四个部类,五章结构,六层拓展”的思路展开。第一章阐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旨在突破《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局限,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原貌。梳理MEGA2等相关文献中与《资本论》第二册相关的经济学手稿,从理论的萌芽,到理论的形成,再到理论的基本完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历经了三个阶段约30余年的创作时间。纵观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马克思为该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创作了大量的手稿,构建了社会资本两部类再生产理论体系。但这是一个并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更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轨迹继续探索创新。《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以来,国内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解读、评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国外,列宁、费里德曼、斯威齐等人的创新研究,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发展;卢森堡和杜岗、鲍威尔、布哈林等人的争论,“破”开了这一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苏联的官方和学术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整体呈现“均衡化”和“增长论”的趋势,这两个方向虽然内生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但在缺乏基础理论创新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正在不断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同化”。在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呈现鲜明的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二是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三是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体来看,国内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都有许多亮点,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这导致理论在具体化和应用过程中被“西方经济学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也正在萎缩。按照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章阐述服务商品理论,旨在拓展商品的概念和生产劳动的范围。马克思建立的虽然是物质商品理论,但根据研究层次的推进,对商品的概念至少又进行了四次拓展。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服务是一种过程性劳动产品,服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服务,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和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服务商品的劳动也同样具有二重性,服务商品的价值是“对象化”(vergegenst?ndlichten)在服务商品使用价值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根据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物质商品和服务商品构成社会总产品,服务劳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在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生产领域,相应地社会生产由两部类拓展至四部类,建立四部类再生产图式,并构建了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部类细分、包括公共阶级和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分析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中的货币回流规律,进而阐明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构建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初步建立了包括三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必须打破简单再生产的“闭环”,将部分剩余价值积累到生产资本。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均由四个层次构成,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并分析了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的新特点。虽然扩大再生产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是缩减再生产也是社会生产的一种现实的因素,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共同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三种基本类型。与扩大再生产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相反,缩减再生产是将生产资本负积累至剩余价值,同时可分为“外敛”式和“内滞”式两种类型。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也由四个层次构成,并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并证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若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平衡,则社会总产品规模矩阵必为对称矩阵,即Rt(28)RtT。社会资本再生产既是商品和资本的再生产也是资本关系和矛盾的再生产,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特征和趋势。理论的创新永无止境,本文的拓展研究仅仅是在基础理论部分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未来需要继续创新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文章的最后,简要介绍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和应遵循的原则。

二、从扩大技术需求入手 根本扭转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扩大技术需求入手 根本扭转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3)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人力
        2.1.2 人才
        2.1.3 人力资本
        2.1.4 人才资源
        2.1.5 人才支撑体系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2.2.1 产业兴旺
        2.2.2 生态宜居
        2.2.3 乡风文明
        2.2.4 治理有效
        2.2.5 生活富裕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4.1 以农为本思想
        3.4.2 政以才治思想
        3.4.3 养护农民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4.1.1 职业农民
        4.1.2 新型农民
        4.1.3 新型职业农民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2.1 乡村专业人才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3.1 农民工
        4.3.2 新生代农民工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4.5.1 社会各界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5.1.1 实施阳光工程
        5.1.2 实施雨露计划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权利分配的理论进路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内涵界定
        一、近海海域的界定
        二、渔业权的界定
        三、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概念厘定
        (一)养殖权的界定
        (二)捕捞权的界定
    第二节 权利分配的基础-海洋自由论
        一、海洋自由论的形成
        (一)海洋自由论的起源
        (二)海洋自由论的提出
        二、海洋自由论的限制
        (一)海洋占有论的提出
        (二)国家管辖海域的扩大
    第三节 权利分配的价值取向
        一、人类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配观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提出
        (二)人类中心主义对渔业的影响
        二、资本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配观
        (一)资本中心主义的提出
        (二)资本中心主义对渔业的影响
第二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表征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正当性冲突
        一、作为历史性权利的渔业权
        二、作为法定权利的渔业权
        (一)捕捞权的国际法定化
        (二)捕捞权和养殖权的国内法定化
    第二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优先性冲突
        一、基于习惯性权利的优先性
        二、基于发展权利的优先性
    第三节 养殖权、捕捞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
        一、关于海域合法使用权的争议
        二、关于海域分界线认定的争议
        三、关于同一片海域存在多种使用权的争议
第三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成因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内部成因
        一、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性质不同
        二、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排他性不同
    第二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外部成因
        一、渔业法律政策的变迁
        (一)捕捞业政策的转变
        (二)养殖业政策的发展
        二、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出台
        (一)海域范围界定的影响
        (二)海域使用权取得的影响
第四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决路径
    第一节 冲突解决路径建构的逻辑基准
        一、基于社会正义的分配
        (一)社会正义的内涵界定
        (二)传统渔民的优先性
        二、基于生态正义的分配
        (一)生态正义的内涵界定
        (二)生态渔业的优先性
    第二节 冲突解决的制度建构
        一、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
        (一)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的内涵
        (二)国外经验的借鉴
        二、海洋保护区制度
        (一)海洋保护区的界定
        (二)海洋保护区对渔业的影响
        三、海域立体确权制度
        (一)海域立体确权的必要性
        (二)海域立体确权的可行性
        (三)海域立体确权的管理
        四、渔业权救济制度
        (一)渔业保险制度
        (二)渔业权益损害赔偿机制
    第三节 冲突解决的综合管理模式变革
        一、综合管理的内涵界定
        (一)海洋综合管理的内涵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综合管理的国际法基础
        (一)主要国际公约规定
        (二)适用的国际法原则
        三、综合管理模式建构
        (一)综合授权许可制度
        (二)综合执法体制
        (三)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5)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贫困理论与我国贫困治理的探索
    一、马克思贫困理论
    二、贫困治理理论中国化探索
第三章 国内主要集中连片贫困区的产业扶贫模式与实践借鉴
    一、我国主要集中连片贫困区现状
    二、国内主要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一)产业的规模与分布
        (二)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三)资本的募集与投入
    三、我国主要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模式的实践借鉴
第四章 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现状
    一、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概况
    二、皖北产业发展现状
    三、皖北产业扶贫现状
第五章 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与溯源
    一、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扶贫联动效应弱
        (二)经济产值人均占有率低,产业扶贫规模效应难释放
        (三)人口基础结构存在不足,产业扶贫缺少劳动力支撑
        (四)缺少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产业扶贫的动力不足
        (五)部分贫困人口被动参与,产业扶贫的行为绩效低
    二、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问题的主导因素溯源
        (一)地理区位问题
        (二)产业发展问题
        (三)扶贫策略问题
        (四)工作机制问题
第六章 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发展策略
    一、强化跨区域产业联动,形成产业扶贫的集群发展模式
        (一)规划跨区协作体系
        (二)建设区域核心城市
        (三)统筹设计产业布局
    二、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优化产业扶贫环境
        (一)科学开发自然资源
        (二)强化金融协调作用
        (三)引导技术内化发展
    三、重视基础建设平衡性,建立产业扶贫的长效发展路径
        (一)持续改善发展观念
        (二)关注教育水平提升
        (三)普及城乡医疗保障
    四、采取协同治理新举措,重构产业扶贫的科学管理机制
        (一)重塑扶贫管理制度
        (二)引入市场运作模式
        (三)优化公众参与方式
    五、利用多渠道扩大宣传,改善产业扶贫的社会文化氛围
        (一)普及产业扶贫理念
        (二)提升社会文化环境
        (三)鼓励外流人口回归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着作、论文
致谢

(6)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支持与民营经济增长关系
        1.2.2 金融支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2.3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框架
        1.3.1 内容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欠发达地区的概念
    2.2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区别与联系
    2.3 金融支持的含义
    2.4 金融发展相关理论
    2.5 企业发展相关理论
第3章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3.1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范围
    3.2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情况
第4章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4.1 企业自身缺陷降低了资金获得率
        4.1.1 规模小,治理结构不健全
        4.1.2 生命周期短,抗风险能力差
        4.1.3 企业家诚信意识淡薄
    4.2 金融服务水平亟待优化
        4.2.1 信贷资源分配不均
        4.2.2 信贷主体发展不平衡
        4.2.3 金融风险负面影响制约信贷投放
    4.3 地区金融环境尚需改善
        4.3.1 金融政策撬动效应不明显
        4.3.2 金融体系不健全
第5章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案例分析
    5.1 通辽市经济及金融发展情况概述
    5.2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5.2.1 通辽市民营企业概况及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举措
        5.2.2 民营企业金融供给与需求情况分析
    5.3 金融支持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分析
        5.3.1 民营企业投资盲目化
        5.3.2 中小型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足
        5.3.3 非银金融机构种类少,融资渠道有限
        5.3.4 支小再贷款零发放
        5.3.5 民贸民品贴息款项落实不及时
        5.3.6 动产抵(质)押推广难
第6章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民营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6.2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6.2.1 解决信贷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
        6.2.2 激发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活力
        6.2.3 建立敢贷、愿贷的长效机制
    6.3 优化地区金融环境
        6.3.1 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
        6.3.2 发挥政策撬动作用,尝试运用新型政策工具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改革开放初期石家庄市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
    四、研究方法
1 石家庄国有中小型企业发展概况
    1.1 石家庄工业企业发展的区位要素
    1.2 改革开放后国有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新形势
    1.3 石家庄市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提出与制定
        1.3.1 河北省“七五”计划的制定
        1.3.2 实现“七五”计划着重做好的几项工作
        1.3.3 石家庄市“七五”期间工业计划的制定
2 改革开放后石家庄国有中小型企业改制发展—以张兴让、马胜利为例
    2.1 马胜利石家庄造纸厂的改制方针
        2.1.1 带头承包,分离两权
        2.1.2 改革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
        2.1.3 资金考核和奖金挂钩
        2.1.4 加强对劳动纪律的规定
        2.1.5 将“计划生育”纳入承包内容
    2.2 石家庄市造纸厂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2.2.1 承包者利益问题亟待解决
        2.2.2 企业利润减少
        2.2.3 各种摊派名目繁多
        2.2.4 社会活动负担过重
    2.3 张兴让与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的改制方针
        2.3.1 “满负荷工作法”的提出
        2.3.2 满负荷工作法的内容
        2.3.3 阶段划分
    2.4 建设厂内银行
        2.4.1 分级分口管理模式
        2.4.2 手续传递及票据管理
        2.4.3 账簿设置
        2.4.4 计划编制
    2.5 兴办第三产业经济实体
        2.5.1 主要做法和经验
        2.5.2 兴办第三产业的意义
        2.5.3 兴办第三产业的启示
    2.6 对马胜利张兴让改革的总结
3 石家庄市国有中小型改制产生的影响
    3.1 对企业的影响
        3.1.1 对省内企业的影响——以石家庄东风塑料厂为例
        3.1.2 对省外企业的影响——以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为例
    3.2 对政府方针政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一)“放开”“搞活”阶段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二)三次风波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第八章 结语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三、几点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二、着作
    三、论文
    四、报刊及档案
后记

(9)层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 基本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
    2.2 层级城乡体系与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
        2.2.1 层级城乡体系一般理论的研究
        2.2.2 层级城乡体系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研究
    2.3 交易效率与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
        2.3.1 “交易效率”概念的发展演变
        2.3.2 用交易效率解释城乡关系的研究
    2.4 对县域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 一个分析框架
    3.1 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3.1.1 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3.1.2 县域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3.2 西部县域城乡发展的特殊性
    3.3 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HTI分析框架
        3.3.1 层级城乡体系联动
        3.3.2 交易效率持续改善
        3.3.3 县域城乡一体化
        3.3.4 HTI分析框架小结
第四章 县城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
    4.1 县城在城乡关系中的发展演变
    4.2 县城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4.2.1 县城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
        4.2.2 县城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4.3 西部县城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
        4.3.1 县城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机理
        4.3.2 县城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联动
        4.3.3 县城交易效率的协同提升
    4.4 西部县城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4.4.1 陕西省通过做强县城助推县域城乡一体化案例
        4.4.2 四川省射洪县城带动县域城乡一体化案例
第五章 镇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
    5.1 镇在城乡关系中的发展演变
    5.2 西部镇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5.2.1 镇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
        5.2.2 镇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5.3 西部镇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
        5.3.1 镇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机理
        5.3.2 镇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联动
        5.3.3 镇交易效率的协同提升
    5.4 西部镇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5.4.1 陕西省延安市以重点镇建设打造城乡发展枢纽案例
        5.4.2 陕西省合阳县以特色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城乡一体化案例
第六章 新型农村社区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
    6.1 新型农村社区在城乡关系中的发展演变
    6.2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6.2.1 新型农村社区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定位
        6.2.2 新型农村社区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
    6.3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
        6.3.1 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机理
        6.3.2 新型农村社区与县域层级城乡体系联动
        6.3.3 新型农村社区交易效率协同提升
    6.4 西部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6.4.1 西部移民搬迁型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案例
        6.4.2 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城乡一体化案例
第七章 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下的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对策建议
    7.1 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下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思路
    7.2 层级城乡体系联动下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推进措施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的呼唤
        二、理论的空间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拓展和深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二、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一、理论基础研究
        二、理论拓展研究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五、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六、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和不足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萌芽
        一、理论萌芽前的积淀
        二、《反思》手稿中的理论萌芽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三、《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四、1867-1870年《资本论》第二册草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完成
        一、总结性评价和批判前人的相关理论
        二、补充性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三、创造性阐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四、《资本论》第二册第Ⅷ稿的地位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历程的评述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状态
        二、恩格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编辑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四、马克思对待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论与发展
        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论与借鉴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均衡化”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增长论”
        五、部类拓展的探索
    第二节 国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一、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二、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三、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一、国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二、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三、国内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服务商品
    第一节 马克思的商品理论
        一、商品的形态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商品的价值转移及价值构成
        四、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扩展
    第二节 服务商品的概念
        一、服务商品的界定
        二、服务商品与物质商品的关系
        三、服务商品的分类
        四、服务商品理解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
        二、服务商品的价值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转移和补偿
    第四节 服务劳动与生产劳动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二、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相关争论
        三、服务商品与生产劳动的一致性
        四、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理论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及理论假设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假设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符号说明
    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四个部类
        一、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Ⅰ部类)
        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
        三、生产生产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Ⅲ部类)
        四、生产生活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Ⅳ部类)
        五、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
        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第三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一、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二、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界定
        三、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四、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第四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拓展模型
        一、部类细分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二、包括公共阶级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三、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第五节 货币的回流与固定资本的补偿
        一、货币的回流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积累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界定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三、社会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一、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二、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三、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数例
        五、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一、社会资本缩减再生产的界定
        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三、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四、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五、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数例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特征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趋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基础理论创新不足
        三、商品概念的拓展: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四、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五、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从两部类到四部类
        六、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七、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八、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类型拓展: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展望
        二、理论具体化研究展望
        三、理论应用性研究展望
        四、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从扩大技术需求入手 根本扭转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发展理念在青海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践行研究[D]. 刘青青. 青海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4]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D]. 朱晖. 吉林大学, 2021(01)
  • [5]皖北集中连片贫困区产业扶贫发展研究[D]. 方奎.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6]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史明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7]改革开放初期石家庄市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研究[D]. 陈思.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层级城乡体系与西部县域城乡一体化研究[D]. 鲁能. 西北大学, 2018(02)
  • [10]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D]. 朱鹏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标签:;  ;  ;  ;  ;  

从扩大技术需求入手,从根本上扭转农业技术推广困难局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