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中国IT业十大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梅[1](2020)在《西藏纳塘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纳塘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是十八世纪中叶由西藏纳塘寺印经院刊刻的。这套版画原本有三十一幅,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的一百零八个本生故事。这些故事的底本是《如意藤经》。故宫收藏有一套以这套版画为底本绘制的唐卡。本文在第一章通过画面分析和史料分析两个角度,对这套版画的生成进行考察。这套版画是在公元1742年纳塘版《大藏经》完成之后刊刻的,版画的底本是由当时的藏王颇罗鼐家族供养的一套《释迦牟尼佛源流》唐卡。这套唐卡底本据文献推测是在颇罗鼐被封为郡王之后,也即公元1740年之后完成的,与故宫收藏的唐卡并非同一。故宫这套唐卡是由藏王和达赖喇嘛一起供养的作为进贡皇宫的方物之一,是以这套版画为底本调整设色而成的。第二章对这套《释迦牟尼佛源流》故事的分布情况以及佛陀的形象进行梳理。第一节将这套版画中每幅画面中的佛故事标注出,并与另一套故宫收藏的同主题的由四十一幅构成的唐卡作比较,二者对故事的强调,少数相同但多数是不同的。第二节对佛形象的具体构成如手印、莲座、手足的绘制进行图像分析。第三章是对《释迦牟尼佛源流》图像的叙事方式展开论述,主要就故事之间的界限以及具体故事情节的讲述方式作研究。这套图像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界限,都是添加天然的物象来分割,这种方式或许是源自司徒班钦设计的《佛本生如意藤》故事画。这套画面的故事讲述方式是一种连环画式的,即通过将一组组的有动作变化的人物形象按一定规律布置在画面中来叙述的。这种叙述方式在佛教绘画中是历史悠久的,是易于表达也易于理解的,但却是不够简练的。本论文是对西藏佛教故事画的研究,大体上是基础性研究,但愿能为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尽抛砖引玉之役。
罗立[2](2019)在《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导航历史从远古发展到现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阶段,关乎国计民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及北斗系统的迅速发展,各领域定位服务应用急速上升。本文以行业领军企业T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处理它在中国市场新形势下遇到的挑战,以及怎样保持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文中运用公司战略相关理论以及波士顿矩阵、PESTEL和波特五力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具体分析T公司中国区目前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结合其本身的特点及企业目标,探索未来几年适合它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方案,同时也为我国导航定位领域或其它相关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参考。本文分析部分首先是T公司发展概述,介绍了它的背景和在中国发展历程,列出了它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并购战略。接着是行业发展综述,对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做了介绍。随后利用管理分析工具PESTEL对T公司在中国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外部行业竞争形势并给出应对策略建议。最后通过分析T公司主要业务近年的市场表现,结合其财报以及对销售业绩数据分析和趋势比对,汇总出了 T公司4大SBU及主要业务对应于BCG矩阵中的位置,并给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建议。通过对T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它在中国发展战略建议,包括两部分。一、一体化战略应用:通过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向相关上下游产业延伸;延续并购策略,加强在华合资投产。二、多元化战略应用,涉及行业发展对策和新行业发展储备:首先,从B2B向海量B2C市场延伸,发力民用,从硬件到数据、软件和综合服务;其次,重点行业交通运输业、精准农业对策分析;最后,新行业储备,结合中国未来5-10年的重点发展领域进行分析。为保证策略实施、执行及过程中的调整,本文探讨了包括战略并购、扬长避短,多方合作、实现共赢,全球统筹、因地制宜,方针明确、职能清晰等措施建议。
吴迪[3](2019)在《70年翻天覆地,大事记见证辉煌》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作为一名纺织产业经济研究者,特地梳理了70年间中国纺织行业发生的大事件并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一特别的历史节点,回望70年风雨征程,愿大家倍添豪情与信心。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让我们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向着强国之路继续进发!
刘孟尧[4](2019)在《XB证券客户服务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客户关系,对企业管理现代化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证券业在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两大竞争导入背景驱动下迅速发展,牌照红利和客源红利成为历史,企业以争夺客源为特征的角力愈演愈烈。遵从客户需求,保证服务质量,是XB证券管理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选择。通过对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中心的研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误以为CRM是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事实上CRM作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服务质量形成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误以为客户服务中心在客户服务质量管理中担任主要角色,实践中客户服务中心在客户服务管理中名义作用大于实际作用。指出客户需求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客户变化不羁的偏好里隐含着需要加以辩别和确认的多种动态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对企业预期服务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形成客户服务质量是一个复杂的多视角、多因素、多部门协同过程。探讨了CRM应用、客户服务中心运作、客户数据处理、线上线下市场合作、投资者教育、人员服务素质、企业品牌塑造和企业文化积累等客户服务质量形成的因素,指出矩阵型组织结构与垂直型组织结构相结合的质量形成结构,分析XB证券客户服务中部门合作的成功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探索XB证券客户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的实施策略。本文力主将客户服务扎根于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高质量的客户服务衡量标准就是动态逼近客户需求的程度,客户服务的质量提升就是用真心去倾听客户的需求,用主动行为满足客户的需求,用现代管理理论组织服务活动,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创新型客户服务体系。通过整理XB证券客户服务存在问题,结合管理学理论研究,从企业实际出发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推进企业发展,为同类型券商的客户服务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梁严文[5](2019)在《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 ——以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的立意初衷是基于传统媒体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在传播大环境的改变下挣扎求生存,亟待转型改变寻求出路的现实情况。本文内容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频道的大环境和目前的情况,描述了四川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转型缘由以及目前发展情况。第二部分是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的几个特性,对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转型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三部分是传统电视媒体转型建议,针对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的问题及困境提供建议和方案。第四部分是对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转型的建议,针对公共频道目前的经营情况和大环境,提出转型方向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作者认为,传统电视媒体转型,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打破固有思想,彻底转变观念与调整思路,与新技术、新媒体、新环境进行深度融合。传统电视媒体要重点突出“平台”功能,打造平台型商业模式。将新技术引进过来,运用起来,提升自身硬件水平,融入到新媒体中。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获取更多的盈利途径。走品牌化之路,提升自身品牌度,找好生态位,走差异化和特色化之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来推动本研究的发展进程,研究并分析了当前传统媒体面临的现状以及实现转型和发展。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数据资料,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文在研究数据方面也有较大的创新,在三角验证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从而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有效地验证了理论的归纳和推演,为未来的案例研究注入新的思考。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选题角度方面,以电视媒体的企业属性为切口进行研究,以往对传统媒体转型的研究多从路径或创新的视角进行探索,而本文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企业转型研究,并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对企业生存现状、面临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了清晰的定位。研究角度方面,作者发现,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虽有其政治上的特殊性,但改革开放以来,在数次媒体改革后,其核心依然是企业属性,适用于关于企业的大部分理论。因此作者选用波特五力模型对电视媒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电视媒体所面临的普遍困境。相对来说,国内对传统媒体的研究在融合的基础上强调于环境的结合与内部的自我创新,认为传统媒体的注意力不仅需要关注自我能力的发展,要同时兼顾外部商业的整体布局,从更宽阔的视角来完成机制及体系的转型。商业生态系统是国内在此观点上的拓展观点。与传统的企业竞争观点相比,商业生态系统更加关注商业网络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和相互关联。而在数字化和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更加需要通过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来进行分析网络布局的协同作用,因此,本文在商业生态系统的观点下对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进行研究和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结合也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两个理论有了新的解读。
谢依伦(CHIA JEE LUEN)[6](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李柏霖[7](2018)在《庚子事变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庚子事变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场伴随着20世纪来临的重要事变在近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反映。史学界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庚子事变的研究。然而孕育自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等各类文学作品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但相比于历史研究,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研究要冷清许多,不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都还存在许多空白。事实上,对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庚子事变文学加以整体的、系统的、细致的研究不仅能够集中且深刻地展现近代文士对庚子事变这一家国劫难的认知与判断,而且可以为后人观察庚子事变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社会状况打开另外一扇窗户。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文史互证的方式,兼顾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并结合知人论世、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对有关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作一全面、具体且深入的解析。虽然作为历史事件的庚子事变早已化为历史的云烟,飘逝远去。但于此事件的文学书写却并没有因庚子事变的结束而停止。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逝中,不断有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文本出现。为了避免误解,必须说明本文论述的“庚子事变文学”是对近代文人创作的反映庚子事变的大量诗词、小说、说唱、戏曲等文学作品的统称。综合以上,文章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各方面背景予以揭示。第一、二节着重从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重要原因,梳理庚子事变的历史进程来呈现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三节从探讨嘉道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的勃兴对文学观念变革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文学观念变革的具体内容出发来考察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思想、文学背景。第二章对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进行概述。晚清庚子事变激发诗人们长歌当哭,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诗歌文献。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约有160多位诗人创作了 3300余首庚子事变诗歌。为略窥以庚子事变为重大题材的诗歌创作概貌,第一节分类介绍了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具体以身居庙堂,主张“剿拳和洋”的诗人;困处北京的诗人;在两宫西逃期间随侍其左右的诗人;偏安东南的诗人;筹谋勤王的诗人作为分类说明的依据。第二节分庚子事变进程的记录;社会血泪史的呈现;时代风貌的反映三个层面论述了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为了展现“庚子”诗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特色,第三节从叙事方法入手,概括、分析了诗人是如何以诗题、诗序、诗注叙事;片段呈现式叙事;组诗叙事;长篇铺敷来进行诗意化的叙事。第三章主要结合时局走向、诗人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来勾勒庚子事变时期的诗人的心路历程。第一节重在推导庚子事变时期诗人对外心态由求战转向求和。第二节选择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三位代表诗人对庚子事变时期诗人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作一微观考察。第三节分析袁昶、康有为、周馥、敦崇等诗人在庚子事变期间产成孤独心态的原因以及他们各自的孤独心态在诗歌中的反映。第四节着重探讨乌目山僧(黄宗仰)、赵必振、潘飞声等诗人创作的《<庚子纪念图>题词》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羞耻心态。第四章试图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以庚子事变诗歌为线索,研讨慈禧太后与珍妃这两位与庚子事变有着密切关联的女性历史人物在诗人笔下的形象特征,进而揭示诗人在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所贯注的思想情感。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慈禧太后的庚子事变诗歌加以梳理、分析,力图还原慈禧太后在庚子事变时期的真实面目并揭露诗人对慈禧太后的情感态度,并由此认定在国家面临重重危机时,慈禧太后与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素养和精神面貌还有很大距离。第二节主要围绕诗人对珍妃死宫井事的题咏议论展开解析。通过细读文本,可以了解到对珍妃与光绪帝爱情悲剧的同情;对现实政治的讽刺与家国兴亡的感伤是关于珍妃之死的诗歌中所包含的重要意蕴。第五章探讨《庚子秋词》的作者生平、“情性”含蕴与整体风格。第一节就创作《庚子秋词》的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四位词人的生平、政治生涯及词学几方面作概述。第二节对《庚子秋词》所包孕的种种愁情加以梳理、分析,进而得出词人的愁情是由乱而生,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愁;对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愁;对生活流离、人生短暂的哀愁是《庚子秋词》愁情的主要内涵。第三节在探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提出的“沉郁”说的基础上,分析《庚子秋词》在比兴寄托、用典、章法布局的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进而证明“沉郁”实可代表《庚子秋词》的整体词风。第六章以典型个案分析的方式论述关于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说唱、戏曲作品。第一节分析连梦青《邻女语》所展现的封建末世的全景图画。第二节论述吴趼人《恨海》如何通过叙写两对男女在庚子事变时期所遭遇的爱情悲剧来展现挣扎在乱世中的普通个体的悲剧命运,进而论证吴趼人主张以“恢复旧道德”作为拯救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第三节分析林纾《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的创作特色,从中可发现林纾主张以改良维新的方式来挽救国家。第四节探讨陆士愕《孽海花续编》所表现出来的鼓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特点。第五节探讨李伯元《庚子国变弹词》在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全貌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创作特色。第六节分别探析林纾《蜀鹃啼传奇》、陈季衡《武陵春传奇》、赵祥瑗、吴梅《枯井泪杂剧》、包天笑《燕支井》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的重要特点。综合以上已大致描叙出近代文人笔下的庚子事变文学的整体图景。最后,在.搜集关于庚子事变诗人的生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还编制了“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附于文后,表由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生平概况、庚子活动、庚子诗作、资料来源等栏目组成,能够为庚子事变诗歌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与线索。但由于本人学识、精力有限,还有很多创作有庚子事变诗歌的诗人生平未及考论,特此说明。
陆涵[8](2018)在《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鸦片战争后,南京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埠通商、新政、国民政府奠都、首都建设等接连重大事件的洗礼。特别是作为太平天国和国民政府首都的两段经历,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的近代发展经历来说是十分罕见的。与城市自发的缓慢进化过程有所不同,大事件作为一种对城市发展的特定干预,其发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且有着影响力巨大、显效迅速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集聚形成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干预和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演进历程。结合近代中国及南京所发生的主要重大事件,将1840-1937近百年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晚清战火中的空间破坏与衰败期(1840-1881);洋务风潮下的空间发展与转型期(1882-1926);首都建设期间的空间规划与重构期(1927-1937)。意在通过总结南京近代城市空间的阶段演化特征,分析在大事件干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发生的改变以及空间自身对于这种干扰的应对表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挖掘在事件干扰背后隐藏的空间组织逻辑、演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840-1881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南京接连遭受战火的洗礼。特别是洪秀全统治期间,南京城市空间基本处于紊乱、重置的状态。湘军克复后,这种对空间发展的极端干预虽然很快烟消云散,但战争的重创不仅使原有城市功能发生了衰退,还延缓了新的功能要素的产生。总体来看,城市空间演化是处于不断衰败的状态。1882-1926年间,受洋务新风等的影响,南京步入了城市近代化的发展阶段。集中的变化发生在新政之后,新学、实业、医院、教会、金融、近代交通等功能要素在城内不断涌现。不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干预仅仅持续了十年,就以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告终。军阀混战期间,南京城市建设十分缓慢。下关滨江地区却因开埠通商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还带动了城内与商贸往来相关行业的兴盛。城市空间开始向城中以东及城外沿江地区拓展。不过这种改变只是基于长期稳定的空间框架的局部调整,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没有带来空间结构的“质”的改变,城市空间演进处于功能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酝酿阶段。1927-1937年间,南京迎来了近代城建史上的“黄金十年”。“城市规划”开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崭露头角、发挥作用。虽然这些规划的实施程度并不尽如人意,却足以给空间结构带来巨大的改变。首都干道系统建成后,中山大道及其各向延长线构成了新的城市发展轴线,新街口一跃成为城市中心之所在,空间开始向西北方向拓展,至此,从明代起南京一直固守的城市格局终于被打破。城市空间演化处于重构发展的阶段。总而言之,1840-1937年间南京城市空间演进是一个自然生长和大事件干预复合发展的过程,其中空间的自生发展作为一种城市发展内在的自组织机制,隐形而长效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整个过程当中,而大事件干预作为空间发展的随机涨落,即时显性的作用于城市空间演进的某一阶段,其产生的空间效应可能是一个缓慢的渐变和积累过程,也可能产生一个“质”的突破性的跃升。
郭婧[9](2018)在《视频网站编播策略初探》文中认为视频网站编播策略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最新概念,其以先进的技术为驱动,以创新手法作根基,最终在这两者的碰撞出实现共赢,反映出网络视频平台与电视媒体之间的媒介关系在互联网的发展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文章认为从媒介进化的角度来看,媒介作为人类感官的延伸,人类总是在不断追求新的媒介技术来满足自身的感官需求。因此,文章将基于当前对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实施现状,将视频网站编播策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以相对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把握,整合各界思想观点,确定其基本内涵,并厘清多个易混淆的概念,细分其具体表现类型,探索其内在驱动力和媒介发展原因,在此基础上阐释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兴起原因并概括其突出特征,分析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此外,文章试图从网络发展进化的高度,探析除去卫视之外其他影响编播策略形成的因子,从媒介生态学、互联网营销、媒介资本运营等多个维度,对视频网站的编播策略进行全方位透析,探索其蕴含的内在现象和潜在规律,并试图架构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文章将结合丰富的案例和大量的数据,融合传播学、社会学、营销学、生物学等诸多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文献调研法、比较法与演绎法、案例研究法等相关研究方法,较为清晰完整地呈现了“视频网站编播策略”实施发展的全貌,既为视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风向标,也为传统电视台梳理出了转型之路。文章与视频网站媒介进化和杂交的研究相互对应,形成整体,这对探索视频网站的媒介生态环境和编播策略亦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文章共分为五章节内容。首先,介绍了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理论概念,并重点梳理了现阶段国内外视频网站发展和其编播策略的研究结论;其次,对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相关概念做出了说明和界定,总结了编播策略的发展概况和规模,并着重介绍了现阶段各大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基础模式。接着,对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形成动因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分析了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实施效果。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得出了相关研究结论,分析了当下编播策略面对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威胁,思考了视频网站未来发展的重点。
费经通[10](2017)在《无锡市B区促进旅游节庆发展的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旅游节庆活动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成为各地促进地方经济和提高地方知名度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同时也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旅游节庆活动以其较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对提振消费、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带动城市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旅游节庆有很强的经济外溢效应,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从公共政策角度来看旅游节庆不可能完全由企业来承办,政府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希望通过对旅游节庆的定义、运作和政策的探讨,结合无锡市B区连年举办的无锡太湖山水文化旅游节的实际和政策评估分析,借鉴日本东京动漫节庆和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政府培育政策,探索无锡市B区政府在推动旅游节庆活动发展,最终形成地方政府促进旅游节庆发展政策的建议。论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从政府培育和实施产业政策的角度研究旅游节庆政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理论成果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2004中国IT业十大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中国IT业十大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纳塘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西藏纳塘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刊刻时间再考 |
1.1 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刊刻时间文献分析 |
1.2 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刊刻时间图像分析 |
1.2.1 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包含的刊刻时间信息 |
1.2.2 故宫藏唐卡《释迦牟尼佛源流》包含的刊刻时间信息 |
1.2.3 图像中《释迦牟尼佛源流》刊刻时间梳理 |
1.3 纳塘版《释迦牟尼佛源流》的生成研究 |
2 纳塘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图像研究 |
2.1 纳塘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的故事分布 |
2.2 《释迦牟尼佛源流》组画佛陀形象研究 |
2.3 《释迦牟尼佛源流》首幅比较研究 |
3 纳塘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图像叙事研究 |
3.1 纳塘版《释迦牟尼佛源流》中“天然的界格”探源 |
3.2 纳塘版《释迦牟尼佛源流》“连环画式”的叙述方式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2)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一节 企业总体战略理论及工具 |
一、企业总体战略理论回顾 |
二、企业总体战略分析工具 |
第二节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及工具 |
一、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回顾 |
二、企业竞争战略分析工具 |
第三章 T公司(中国)的战略分析 |
第一节 T公司发展概述 |
一、T公司简介 |
二、T公司全球经营内容 |
三、T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
四、T公司的并购战略 |
第二节 行业发展综述 |
一、导航定位技术发展简述 |
二、现代卫星导航 |
第三节 T公司(中国)外部环境分析 |
一、中国卫星导航行业宏观环境PESTEL分析 |
二、T公司(中国)所处行业竞争形势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三、T公司(中国)竞争形势分析 |
第四节 T公司主要业务BCG矩阵分析 |
第四章 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一节 T公司(中国)一体化战略应用 |
一、加强研发保持领先并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
二、加大在华合资投产并延续多领域并购 |
第二节 T公司(中国)多元化战略应用 |
一、行业延伸趋势 |
二、重点行业对策和新行业发展储备 |
第五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战略并购扬长避短 |
第二节 多方合作实现共赢 |
第三节 全球统筹因地制宜 |
第四节 方针明确职能清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70年翻天覆地,大事记见证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基本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纺织工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
第二阶段 (1979~1999年) :改革开放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战略调整实现历史性变革 |
第三阶段 (2000~2019年) :新世纪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高质量发展迈向纺织强国 |
(4)XB证券客户服务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底部行情加剧客户资源争夺 |
1.1.2 改革开放环境下券商竞争的复杂化 |
1.1.3 互联网推动证券业变革 |
1.1.4 XB证券客户服务质量的概念界定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以高质量服务参与客户资源竞争 |
1.2.2 散户环境下的客户服务特征 |
1.2.3 客户服务中心是客户服务的首问窗口 |
1.2.4 优质服务是中介代理商的突出特性 |
1.3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图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客户服务相关理论述评 |
2.1 国内客户服务理论研究 |
2.2 国外客户服务理论研究 |
2.3 基于互联网的客户服务理论研究 |
2.4 CRM与顾客价值理论 |
第三章 XB证券客户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XB证券客户服务现状 |
3.1.1 XB证券公司概况 |
3.1.2 XB证券客户服务现状案例研究 |
3.2 XB证券客户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客户服务部门架构问题 |
3.2.2 客户服务品牌形象问题 |
3.2.3 客户服务企业文化缺失问题 |
3.2.4 客户服务行业同质化问题 |
3.2.5 线上线下客户服务资源协作问题 |
3.2.6 客户服务系统应用问题 |
3.2.7 XB证券存在状态所引发客户服务问题 |
第四章 XB证券客户服务质量提升方案设计 |
4.1 重新设定XB证券客户服务目标 |
4.2 客户关系管理质量提升 |
4.3 品牌和文化环境提升 |
4.3.1 提升XB证券品牌力 |
4.3.2 提升XB证券企业文化环境 |
4.4 客户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的提升 |
4.5 提升客户服务技巧 |
4.5.1 触发触达技巧能力提升 |
4.5.2 游戏化方法的应用 |
4.5.3 营业部收缩对客户服务影响的改进建议 |
4.6 提升投资者教育水平 |
第五章 XB证券客户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实施保障 |
5.1 设立XB证券客户服务资源协调机构 |
5.2 XB证券客户关系质量提升策略 |
5.3 XB证券品牌和文化环境建设 |
5.3.1 XB证券企业品牌建设 |
5.3.2 XB证券企业文化环境建设 |
5.4 XB证券客户服务技巧提升 |
5.5 XB证券投资者教育水平提升 |
5.6 正视开放带来的客户服务质量竞争现实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 ——以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研究回顾 |
2.1.1 传统媒体研究回顾 |
2.1.2 新媒体研究回顾 |
2.1.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比研究 |
2.2 传统媒体转型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传统媒体转型研究 |
2.2.2 国内传统媒体转型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理论模型 |
3.1 波特五力模型 |
3.1.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1.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1.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1.4 替代品的威胁 |
3.1.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3.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4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传统电视媒体现状分析 |
4.1 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现状 |
4.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4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5 替代品的威胁 |
4.6 同行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5 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转型案例研究 |
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1.1 信度分析 |
5.1.2 效度分析 |
5.2 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背景与现状 |
5.3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公共频道的转型研究 |
5.3.1 生态位分离——差异化 |
5.3.2 系统多样性——创新经营领域 |
5.3.3 协同进化性——新媒体融合 |
5.3.4 自组织性——健全内部激励机制 |
5.3.5 网络状结构——剥离重整节目制作业务 |
5.4 公共频道转型过程中的问题 |
5.4.1 内容受限与同质竞争 |
5.4.2 经营滞后与资金不足 |
5.4.3 细化不足与交互缺失 |
6 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转型建议 |
6.1 传统电视媒体转型发展建议 |
6.1.1 转变观念与调整思路 |
6.1.2 重构未来的平台模式 |
6.1.3 传统电视媒体与新技术融合 |
6.1.4 传统电视媒体要创新盈利模式 |
6.1.5 传统电视媒体要推行频道和栏目的品牌化 |
6.2 公共频道转型过程中的建议 |
6.2.1 打造平台与创新品牌 |
6.2.2 优化管理与三网融合 |
6.2.3 明晰定位与整合营销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
第一节 影视传播 |
第二节 戏剧传播 |
第三节 音乐传播 |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庚子事变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对象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三、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庚子事变文学创作背景综述 |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庚子国祸 |
第三节 嘉道以来经世思潮的勃兴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
第二章 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 |
第一节 庚子诗人与诗歌文献 |
第二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 |
第三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叙事艺术 |
第三章 庚子事变时期诗人的心路历程 |
第一节 对外心态之转折——从求战到求和 |
第二节 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以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为例 |
第三节 “黍离麦秀孤臣泪”——乱世之中诗人的孤独心态 |
第四章 关于慈禧太后、珍妃的诗歌 |
第一节 “褒姒灭周天丧乱,离骚忧国语涕洟”——关于慈禧太后的诗 |
第二节 “堪怜一夕哀笳动,眢井长埋玉女魂”——关于珍妃的诗 |
第五章 《庚子秋词》论 |
第一节 《庚子秋词》的作者概论 |
第二节 《庚子秋词》的“愁情”含蕴 |
第三节 《庚子秋词》的“沉郁”词风 |
第六章 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戏曲研究 |
第一节 《邻女语》——封建末世社会的全景图画 |
第二节 《恨海》——历史灾难下普通个体悲剧命运的展现与反思 |
第三节 《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 |
第四节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孽海花续编》 |
第五节 《庚子国变弹词》——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的弹词 |
第六节 叙庚子事变的四部戏曲—《蜀鹃啼传奇》《武陵春传奇》《枯井泪杂剧》《燕支井》 |
结语 |
附录一: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时间范围 |
1.2.2 空间范围 |
1.3 研究资料 |
1.3.1 近代政府出版物 |
1.3.2 近代报刊 |
1.3.3 其他古籍 |
1.3.4 历史地图 |
1.3.5 其他 |
1.4 研究视角、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研究成果 |
1.5.1 南京近代城市研究 |
1.5.2 其他相关研究 |
1.6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
2.1.1 自组织理论 |
2.1.2 自组织与城市 |
2.1.3 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 |
2.2 空间句法 |
2.2.1 空间句法的核心理论 |
2.2.2 空间句法的三种分割方法 |
2.2.3 空间句法的量化指标 |
2.2.4 空间句法的优势 |
第三章 南京城市发展的脉络梳理 |
3.1 南京史地概略 |
3.1.1 自然地理 |
3.1.2 历史沿革 |
3.1.3 城市建设 |
3.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的历史分期 |
3.2.1 历史分期 |
3.2.2 分期依据 |
第四章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1840-1881) |
4.1 大事件回顾——内忧外患 |
4.1.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
4.1.2 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 |
4.2 战乱前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
4.2.1 人口 |
4.2.2 传统教育 |
4.2.3 工业 |
4.2.4 商业 |
4.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先声 |
4.3.1 道路 |
4.3.2 简易码头 |
4.3.3 教堂 |
4.3.4 公共图书馆 |
4.3.5 电报通讯 |
4.4 晚清战火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破坏与衰败 |
4.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
4.4.2 太平天国统治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
4.4.3 晚清战火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自我修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1882-1927) |
5.1 大事件回顾——西风渐进 |
5.1.1 洋务风潮盛行(1861-1911) |
5.1.2 下关开埠(1899) |
5.2 清末民初南京的社会组织 |
5.2.1 工业 |
5.2.2 新式教育 |
5.2.3 对外贸易 |
5.2.4 金融商业 |
5.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展开 |
5.3.1 道路交通 |
5.3.2 沿江码头 |
5.3.3 西式建筑 |
5.3.4 邮政通讯 |
5.4 洋务风潮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转型与发展 |
5.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
5.4.2 西风渐进背景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
5.4.3 洋务风潮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弹性应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1927-1937) |
6.1 大事件回顾——首都规划 |
6.1.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 |
6.1.2 奉安大典(1925-1929) |
6.1.3 首都建设规划(1927-1937) |
6.2 国民政府奠都后南京的社会组织 |
6.2.1 市区范围 |
6.2.2 人口 |
6.2.3 文化教育 |
6.2.4 工业 |
6.2.5 商业 |
6.2.6 金融 |
6.3 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加快 |
6.3.1 道路交通 |
6.3.2 近代建筑 |
6.3.3 新型住宅区 |
6.3.4 公园绿化 |
6.4 首都建设期间南京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重构 |
6.4.1 南京的空间结构特征 |
6.4.2 城市规划指导下南京城市空间的营造 |
6.4.3 首都建设对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影响及空间的互动反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轨迹 |
7.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的特征分析 |
7.1.1 城市空间演进的外部形态特征 |
7.1.2 城市空间演进的内部空间特征 |
7.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规律 |
7.2.1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的自组织发展 |
7.2.2 大事件影响下的南京近代城市空间演进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具体表现 |
第八章 结论 |
8.1 总结 |
8.2 反思 |
8.2.1 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局限性 |
8.2.2 现代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视频网站编播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视频网站的理论与研究 |
1.2.2 关于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理论与研究 |
1.2.3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形成原因 |
2.1 视频网站发展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
2.1.1 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与内容传播的趋同化 |
2.1.2 社区化运营:内容与粉丝化运营双向推动 |
2.1.3 内部机制:专业人才与头部创意不足 |
2.1.4 外部市场:商业模式尚未完善 |
2.2 视频网站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 |
2.2.1 视频网站内容产品的反向输出 |
2.2.2 电视媒体人才流入视频网站 |
2.3 视频网站内容生产与传播手段的创新驱动 |
2.3.1 视频内容垂直细分的市场需要 |
2.3.2 跨平台新型模式的合作需要 |
第3章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观念形成及具体实践 |
3.1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观念的形成 |
3.1.1 视频网站由电视平台引入编播观念 |
3.1.2 视频网站编播观念由模仿到失效 |
3.1.3 视频网站创新出新型编播观念 |
3.1.4 视频网站现有编播观念的形成 |
3.1.5 与电视媒体编播观念的异同 |
3.2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具体实践 |
3.2.1 内容生产角度 |
3.2.2 内容传播角度 |
3.2.3 盈利模式角度 |
第4章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的实施效果 |
4.1 产品维度:更加多元的视频内容布局 |
4.1.1 以优质资源反哺传统电视媒体 |
4.1.2 编播产业链条初现雏形 |
4.2 受众维度:更加精准的观众群把握 |
4.2.1 资本加持下分众时代的到来 |
4.2.2 “超级用户”打通社交入口 |
4.2.3 传播服务利基性的提升与优化升级 |
4.3 市场维度:更加差异化的市场格局架构 |
4.3.1 网综发展步入“亿时代” |
4.3.2 “人才杠杆”开始撬动“内容风口” |
4.3.3 竞争版图日渐扩张 |
第5章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所存问题及解决思路 |
5.1 我国视频网站编播策略所存问题 |
5.1.1 内容编播体系尚未完善 |
5.1.2 缺乏头部创意内容 |
5.1.3 资本与版权压力下,UGC内容发展受阻 |
5.1.4 高成本运作下的“零和博弈” |
5.2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所存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1 政策风险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
5.2.2 短视频发展带来的冲击 |
5.2.3 电视媒体的“反击” |
5.2.4 新兴竞争对手的不断加入 |
5.2.5 智能电视日益普及,观众回归客厅收视 |
5.3 视频网站编播策略所存问题的解决思路 |
5.3.1 创新产品模式,促进UGC内容的生产 |
5.3.2 加强原创内容,强调品牌的建设打造 |
5.3.3 增强受众粘性,建立长效用户激励机制 |
5.3.4 发力周边内容,提升视频网站编播版块联动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无锡市B区促进旅游节庆发展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
1.3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内容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旅游节庆 |
2.1.2 节庆旅游 |
2.1.3 旅游节庆与节庆旅游的区别 |
2.2 相关理论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准公共产品属性 |
2.2.3 产业政策理论 |
2.2.4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无锡市B区旅游节庆发展情况及政策梳理 |
3.1 无锡市B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3.2 无锡市B区旅游节庆发展情况 |
3.3 无锡市B区现有旅游节庆相关产业政策的梳理 |
4 无锡市B区促进旅游节庆发展产业政策的评价 |
4.1 合理建立产业政策绩效评估模型 |
4.1.1 绩效评估综合模型的概念 |
4.1.2 旅游节庆产业政策评估标准 |
4.2 模型数据的取得和评估计算 |
4.3 产业政策绩效评估结果的分析 |
4.3.1 负面分析 |
4.3.2 中性分析 |
4.3.3 正面分析 |
4.4 问题产生原因 |
4.4.1 缺乏宏观层面的政府指导引领 |
4.4.2 缺乏系统全面的政策培育扶持 |
4.4.3 缺乏细致有效的政府规范制度 |
5 改进和完善无锡市B区促进旅游节庆发展政策的建议 |
5.1 国内外旅游节庆先进举办地区政府培育政策的借鉴 |
5.1.1 东京动漫节庆 |
5.1.2 潍坊国际风筝节 |
5.2 对无锡市B区政府促进旅游节庆发展政策的改进建议 |
5.2.1 加强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指导引领 |
5.2.2 研究出台更多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 |
5.2.3 出台更为细化的旅游节庆发展相关规制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2004中国IT业十大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纳塘版画《释迦牟尼佛源流》研究[D]. 李梅.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2]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D]. 罗立. 厦门大学, 2019(02)
- [3]70年翻天覆地,大事记见证辉煌[J]. 吴迪. 纺织服装周刊, 2019(30)
- [4]XB证券客户服务质量研究[D]. 刘孟尧. 西北大学, 2019(04)
- [5]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 ——以四川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为例[D]. 梁严文.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7]庚子事变文学研究[D]. 李柏霖. 山东大学, 2018(11)
- [8]大事件视角下的南京城市空间演进研究(1840-1937)[D]. 陆涵. 东南大学, 2018(05)
- [9]视频网站编播策略初探[D]. 郭婧. 湖南大学, 2018(01)
- [10]无锡市B区促进旅游节庆发展的政策研究[D]. 费经通.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