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燕山运动活动规律及其成岩物质分布规律研究

中国东部燕山运动活动规律及其成岩物质分布规律研究

一、中国东部燕山运动的活动规律及其与成岩成矿物质分配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光[1](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聂爱国[2](2007)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预测》文中指出中国西南地区广布的峨眉山玄武岩是目前国际地学界公认的我国唯一的火成岩省。它的形成与特殊的地幔动力作用过程——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有关。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及成矿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课题,也是近年来地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滇黔桂金三角主体的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是当前中国较有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许多部门及学者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和技术对它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但目前还没有人真正地将峨眉地幔热柱活动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因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是如何影响卡林型金矿的区域成矿背景、如何诱发热水、如何产生成矿物质、热水沉积作用如何导致金矿床的形成具体过程等等深层次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同时,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在地球上是否具普遍性、整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驱动力是什么、成矿流体的来源和如何运移等这些问题至今矿床学界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本论文以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为例,研究在峨眉地幔热柱作用下,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区(简称矿集区)金矿的形成过程,通过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卡林型金矿床的机制研究,将对上述问题给予一定的解释和回答。峨眉地幔热柱是中国典型的地幔热柱之一。据地震层析成像编制的地幔热柱三维速度结构图,揭示了峨眉地幔热柱在50~450km深度上为一复合低速柱,由若干个呈“梅花状”分布的次级亚热柱组成。其初始地幔热柱蘑菇状头部直径约1000~1500km,尾部区位于攀枝花一带,直径约250km。这一复合低速柱反映了峨眉山地幔热柱的纵向与横向不均匀性和多级演化特征。活动期为晚古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岩浆活动总体演化由基性到酸性,由喷发到侵入,由海相到陆相,物质从幔源到壳幔混合来源。裂谷作用由泥盆纪至三叠纪,从南东向北西依次开裂迁移演化。伴随峨眉地幔热柱构造作用出现的基性-酸性岩浆活动,始于晚古生代泥盆纪,大规模发育于晚古生代二叠纪至整个中生代,可延续到新生代早期。其中,早期阶段(晚古生代)以基性岩浆大规模喷发活动为主,晚期阶段(中生代-新生代早期)以酸性及碱性岩浆大规模侵入为主,伴随少量的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这种由基性到酸性和碱性的岩浆演化,共包括大约7个活动时期。根据峨眉地幔热柱活动特殊性,结合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时期,以及峨眉地幔热柱区域成矿的具体特点,通过系统研究和对比,将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区域成矿按区域矿床成矿系列和部分成矿亚系列进行划分,共分成4个区域矿床成矿系列、6个成矿亚系列。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员。黔西南地区的沉积地层发育良好,分布广泛。但最主要的赋金地层在扬子地层区是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在右江地层区则是中三叠统,分别称之为龙头山层序和赖子山层序。黔西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可细分为三个亚类:陆源硅质碎屑岩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不纯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以及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在漫长的卡林型金矿形成过程中,热水沉积作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峨眉地幔热柱的整个活动时期,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这为黔西南酿造出一个很好的热水形成环境,热水在该区广泛存在,并且通过长期对流循环模式形成含大量成矿物质的热水,黔西南金矿中的金在热水中主要是以AuH3SiO4<sup>°形式迁移,其次是[AuCl2]-和[Au(HS)2]-的迁移形式。在成矿构造-热液循环体系中,含矿热水在构造驱动下沿控矿断裂构造带迁移上升,到达浅部或近地表的次级容矿或赋矿断裂构造破碎带,含矿热水体系由相对封闭体系到半开放-开放体系,特别是伴随有热水隐爆作用发生时,压力的突然释放、气体挥发份的大量散失、成矿热液发生沸腾,伴随含矿热水的多种物理化学条件或参数的改变,导致热水体系快速远离平衡态,使热水组分的浓度增大,络合物失稳,SiO2的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主要呈AuH3SiO40、次为[AuCl2]-和[Au(HS)2]-络合物形式运移的金伴随着大量隐晶-微晶二氧化硅-似碧玉岩和热液期黄铁矿及含砷、锑、汞等硫化物的沉淀而成矿。金的络合物离子的解离反应式通常为:AuH3SiO40+H2O→Au(自然金)+H4SiO4+O2[AuCl2]-→Au(自然金)+Cl2↑[Au(HS)2]-→Au(自然金)+HS-或者[Au(HS)2]-+CH4+H+→Au(自然金)+H2S+C有机综观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矿,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是矿集区金矿形成的先决条件,是它提供了金等成矿的物质来源和动力来源;同时它改造了该区沉积环境,峨眉山玄武岩浆的多次间歇喷发,区内地壳颤动频繁,使潮坪相、边缘台地相、孤立台地相、台盆相等频繁交替更迭,形成复杂的含矿系(即玄武质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夹薄层凝灰质生物碎屑灰岩的沉积建造),在扬子地台形成龙头山层序、在右江造山带形成赖子山层序的赋金地层。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形成,正是峨眉地幔热柱多期次构造活动的结果。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其金的物质来源及成矿过程可用以下模式概括:金的主要来源:地核→地幔→地壳→近地表存在状态:气体→气-液混合相→含矿流体→固体主要通道:地幔热柱→亚热柱→幔枝→构造扩容带表现形式: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成矿作用成矿过程:幔柱活动→热水循环→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矿源层→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再富集成矿金的最终成矿作用同时还受活化剂、活化环境等的明显控制。本文提出了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形成的三阶段模式:金的物质来源模式、含金建造形成模式、矿集区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形成过程是:黔西南地处濒临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濒太平洋构造域的结合部位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持续时间漫长,在海西期东吴运动作用下,贵州最为强烈、规模较大的一次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黔西南兴义、安龙、兴仁、贞丰一带的环境较为闭塞、潮坪-台地相及台地相与台地边缘斜坡相的过渡地带的沉积环境;同时,峨眉地幔热柱活动产生的晚二叠世早期峨眉山玄武岩浆喷发,为基性岩浆活动的高峰期,伴随着海底火山大量热水活动,喷出的成矿物质随火山气液直接热水沉积或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发生海解释放出大量成矿物质,经热水沉积作用再结合生物吸附这些成矿物质死亡后通过有机质分解使大量的Au及其它微量元素呈极分散均一状态进入这一特殊的沉积盆地环境,随着古海平面的变化,沉积形成二叠系龙潭组包括陆源碎屑物质、碳酸盐岩物质、玉髓、有机物质及大量含矿物质的复杂的含矿煤系地层,形成紫木凼、水银洞、戈塘、泥堡、核桃树等金矿的主要含金建造(矿源层)。三叠纪时期,基本继承了前期的地质构造格局,沿坝索-册亨深断裂和坡坪同生断裂带分布的礁相带,成为南、北两大相区的分界线:北部地区基底抬升,形成水下隆起,沉积了陆表海型台地相的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及粘土岩等:南部地区沉降强烈,形成了印支凹陷区,沉积了巨厚的复理石建造。另外,由于裂谷的形成和发展,在南盘江以南的广西境内,形成裂谷凹陷中心,在与坝索-册亨深断裂之间构成斜坡地带,主要包括兴义南部、册亨大部、贞丰南部以及望谟等地带,沉积了陆缘海型深水盆地相的浊积岩、凝灰浊积岩。斜坡地带往往是地球化学的转换带,而一些礁相带的凹凸弯曲部位可形成局部的封闭条件,引起成矿物质的相对聚集和沉淀。在桂西北地区的三叠纪时期,由于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形成多次火山活动,喷出的成矿物质随火山气液直接热水沉积或火山喷出岩发生海解作用带出大量的成矿物质经热水沉积作用,在黔西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和部分层位中形成含金、砷、锑等背景值较高的岩石,如新苑组、许满组、边阳组等,这些层位构成烂泥沟、丫他、百地、洛帆、板其、豆芽井等陆源硅质碎屑岩型金矿的含金建造(矿源层)。处于成岩期二叠系“大厂层”、含矿煤系地层和中三叠统浊积岩地层等含金建造(矿源层)中的Au及其它微量元素呈极分散均一状态;但在峨眉山玄武岩的多次喷溢作用下,这一地域形成含、隔水层岩石频繁交替的复杂沉积韵律构造。海水、大气降水、地下水(包括承压水、潜水、包气带水等)以及岩浆水等深渗循环不断从含金建造(矿源层)中萃取大量的Au等成矿物质形成含金硅络合物、金硫络合物等形式迁移的含矿热水,在燕山期峨眉地幔热柱再次活动作用下,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使热水相对封闭的平衡体系遭到破坏,在构造应力驱动下使封存在沉积盆地巨厚沉积柱中的这些含矿热水与地表水混合,在强烈热液叠加改造作用下,地球化学条件发生强烈变化,含矿热水的原有平衡被破坏,在应力释放的矿区背斜轴部、层间滑动带、断裂破碎带中这些含矿热水发生交代、充填作用,金等成矿物质随黄铁矿发生共沉淀,金被黄铁矿等吸附或包裹,形成矿体。结果形成“大厂层”中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型、龙潭组煤系地层中不纯碳酸岩盐岩型、中三叠统浊积岩地层中陆源硅质碎屑岩型等三种卡林型金矿床(点)和其它元素异常、矿化。论文最后通过室内理论研究及野外现场验证,结合成矿预测依据、区域内金的异常特征、分散流异常Au、As平均含量乘积划分、综合信息提取与分析,对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矿预测,可初步划定Ⅰ、Ⅱ两级成矿预测远景区共7个。其中:Ⅰ级成矿预测远景区5个,包括盘县的归顺远景区、兴仁县的下山远景区、望漠县的白层-洛东远景区、包树-大观远景区和兴义市的雄武远景区。Ⅱ级成矿预测远景区2个,包括关岭县的顶云-永宁镇远景区、花江远景区。

郭锐[3](2008)在《粤东成矿地质背景及银铜铅锌成矿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华南褶皱系的南东端,地质演化经历了地槽→准地台→大陆边缘活动带三个发展阶段,期间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等构造运动。志留纪未的加里东运动使地槽褶皱回返,并形成了本区的基底褶皱;泥盆纪-中三叠世本区处于相对稳定的准地台发展时期;中三叠世未的印支运动结束了准地台发展的历史,使本区进入了大陆边缘活动时期,其中早侏罗世未至白垩纪未的燕山运动是本区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的时期,也是本区有色金属矿产形成的最主要时期。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可划分成两个构造单元:梅县-惠阳晚古生代坳陷带和粤东隆起区。本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笔者一直在该区从事地质找矿勘查工作,在该区开展博士论文研究,有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找矿勘探工作效果。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地质勘查找矿实践和大中型银铜铅锌矿床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①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的分析,找到了丰顺尖笔岽中型铅锌矿床。通过地质普查工作,初步查明了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化特征,对矿床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成矿作用发生于控矿断层形成过程中断裂扩展的某个雏形阶段,成矿热液对容矿构造的形成具促进作用,矿液致裂作用明显。初步确定了矿床为与深部同熔型岩浆来源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②通过对区域地层、构造、侵入岩和火山岩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板块构造理论,提出本区各地质发展阶段的演化与板块的漂移和碰撞作用关系密切,初步推演了粤东地区地质演化历史。③对研究区4个大中型银铜铅锌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④通过对嵩溪大型银锑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的较深入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提出了矿床成因的新认识:嵩溪大型银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是与晚侏罗世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⑤通过粤东地区大、中型银铜铅锌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的研究,对粤东银铜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获得银铜锌来源以下地壳为主,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和沉积地层,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的新认识。⑥初步建立了粤东地区银铜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本区的银铜铅锌矿床均为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矿体呈脉状分布于有利的构造部位,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⑦通过前人资料的分析,对本区火山作用的构造环境和岩浆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本区的火山作用是在太平洋板块相对大陆板块向北西方向俯冲的构造背景下的板内近陆缘环境中,由上地幔物质和下地壳部份熔融形成的原始岩浆,经过复杂的演化,喷出地表形成了本区岩石类型复杂的火山岩。⑧根据区域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笔者在本区地质找矿勘查工作中的认识,提出具较大银铜铅锌找矿潜力的远景区:梅县-潮安远景区。

殷延端[4](2018)在《铜陵矿集区桂山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桂山地区位于铜陵矿集区的东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板块北缘,下扬子坳陷带中部之铜陵隆起与繁昌坳陷的交接地带。近年来在桂山周边地区相继发现了姚家岭特大型锌金多金属矿床和朱家冲铜矿床、桂花冲铜矿床、桂山铜多金属矿床等一批中小型矿床。该区多年的找矿成果表明桂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中深部找矿具有较大潜力。本研究采用地球物理技术(重磁异常信息)与地质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1:50000重磁异常信息的解析为先导,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条件分析、重点区域高精度重磁(1:10000)异常特征的地质解译和典型矿床剖析及成矿规律研究,对桂山地区内重点区域的中深部成矿靶区进行了预测。首先,通过合肥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重磁数据处理及三维反演平台”软件,对桂山地区已有的1:50000区域重磁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后的异常进行了“二次解译。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重磁异常特征解译,确定了铜陵隆起、繁昌盆地、宣南坳陷及戴公山背斜、蝌蚪山背斜、桂集向斜、沙滩脚岩体、戴家汇岩体、狮子形岩体、青山-西牛山岩体以及蝌蚪山破火山口的分布位置,确立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格架。在此基础上,在桂山地区内选择约10km2的重点地区开展1:10000高精度重磁测量,并运用“重磁数据处理及三维反演平台”软件,对所获得的重磁数据进行了处理和解译。根据重磁异常特征,解译出褶皱3个、断层5条、圈定岩浆岩体4个,发现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青山岩体具有弱-中磁性、低密度重磁场特征,桂山岩体具有中等磁性、低密度的重磁场特征,西牛山岩体具有强磁、中低密度特征,姚家岭岩体具有弱-中磁性、低密度重磁场特征;控矿地层—石炭系三叠系灰岩、大理岩具有低磁或无磁、高密度特征。异常分布及特征的地质学涵义表明青山岩体东侧、桂山岩体西侧以及西牛山岩体两侧具备中深部成矿的潜力。通过区域地球化学场和地质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地球化学异常与中酸性侵入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岩体中相对富集铜、金等成矿元素,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尤其是矽卡岩附近成矿元素含量最高,表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矿床同位素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桂山地区内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体成岩年龄为141.3±3.6Ma,成矿年龄为136.9±2.2143.7±2.7Ma,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综合分析以上研究成果,认为桂山地区复杂的大地构造背景是成岩成矿的前提;高精度的重磁异常是成矿预测的示踪;中酸性侵入岩体是区内重要的成矿源岩;断裂构造的发育为岩浆及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石炭纪至三叠纪碳酸盐岩地层是重要的控矿围岩;侵入岩体与碳酸盐岩围岩的接触带及蚀变-矿化岩体内是该区深部找矿的重点部位;矽卡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大理岩化、绢云母化等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基于上述认识,初步归纳了桂山地区成矿预测要素,构建了该地区多信息耦合成矿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在研究区内圈定3个成矿靶区,为未来找矿工作提供了指导。

孟宪刚[5](2003)在《辽西医巫闾山北段中生代构造格架及其对金矿形成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医巫闾山呈北东走向,西邻阜新盆地,东邻下辽河坳陷。研究区属华北地块北缘的燕山陆内造山带的东北端的阜新金矿集中区,是东西走向的燕山北缘围场-赤峰-阜新金银铜成矿带与北东走向的绥中-锦州-阜新金铅锌钼成矿列的交汇处。因此,对辽西医巫闾山北段中生代构造格架及其对金矿形成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医巫闾山北段阜新金矿集中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尤其是中生代以来的区域构造特征与金矿形成富集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本区资源规划、评价及矿产勘探工作提供区域成矿构造学方面的依据。 辽宁阜新地区医巫闾山北段以排山楼特大型金矿的发现而着称于世。论文在紧密结合地质背景、构造背景研究的基础上,以地质事件为主线,分析该地区域成矿构造的成生历史,特别是燕山运动以来继承及新生的构造体系格架与滨太平洋成矿构造域的盆岭构造、闾山岩体热隆、变质核杂岩等3个不同级别的区域成矿构造系统。重点以排山楼、大板、大樱桃沟、五家子等金矿矿田构造调查为基础,以区域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为背景,辅以成矿构造物理模型、数学模型,通过成矿构造、控矿构造研究,将本区金矿的成矿构造确认为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剪切带,并且是与区域成矿构造系统相联系,在不同时期、不同级序、不同力学性质构造体系成分复合条件下成矿。 经过三年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的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进展: 1、通过区域成矿构造分析,重新拟定并阐述了成矿构造演化史。结合深部地质、物探和遥感解译资料,划分了辽东巫闾山地区构造体系和构造带归属、韧性剪切带与变质核杂岩的时代、范围分区及其复合关系。认为阜新地块是在克拉通裂陷槽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经历了海西期陆缘褶皱始造山、印支—早燕山陆内褶断主造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陆内盆山后(重)造山等过程。 2、辽宁医巫闾山地区出露的构造体系有纬向、经向、北西向、华夏、新华夏、旋扭构造体系等,这些构造体系的成生演化与该区金-多金属矿富集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深部地质作用与构造体系的联系,是控制该区金矿的主要构造因素。 3、通过对小型构造、显微构造、X射线岩组等矿田构造分析,判明本区至少经历了2~3期(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脆-韧性构造变形。从构造岩、矿物岩石形变、相变特征的差异,论述了本区NE、EW向两种主要控矿构造的相关性,并根据岩石组构对导矿、容矿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式作了详细划分。 4、通过区域构造、控矿构造分析、声发射历史地应力测量、古应力值估算等技术,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立了中生代以来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等三期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值和方位,首次建立了辽宁医巫阁山地区变质核杂岩及邻区的构造物理模型和有限单元数值法数学模型。 5、分析了本区区域控矿构造、变质核杂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认为金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本区及邻区热事件和同位素年龄落在燕山期。毛景文等(毛景文等,2000)获得排山楼金矿形成年龄为 120Ma,新近的结石 U-Ph法测得排山楼与金矿化相关的花岗岩侵位年龄为124Ma(苗来成,2000),本项研究所测全岩K-Ar法成矿一蚀变平均年龄为11 OMa,可见排山楼金矿形成年龄主要为晚燕山期,这也反证了阜新地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及变形一热事件发生在燕山期。 6、首次在本区划分了与大地构造演化、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相联系的变形序列及相应的控矿构造型式、成矿序列和矿化类型。在沉积一岩浆一变质建造、语皱变形、推覆/滑脱剪切带等发育的基础上出现了中生代的构造复合,在N’’NE向构造的力学性质转化为偏张性时期为本区主要的叠生复合成矿期。新华夏系*口一NLN B向断裂与纬向、北西向断裂复合,在本区组成网格状构造样式,医巫阎山北段同造山侵位花岗岩体强化了变质核杂岩区的应变图像,并使北东方向的围岩构成透镜状压力影,分别是遍及全区的和中南段最突出的区域成矿系统。 7、明确了燕山运动在阜新地区是最为重要的成矿地质事件。中生代燕山运动以来太平洋板块在该区东侧向NW俯冲到岩石圈之下,本区地壳层次受到向NW的挤压产生基底滑脱、推覆增厚,并在挤压与松弛伸展交替变化的过程中出现韧性剪切、盆岭构造、变质核杂岩、重力滑脱、花岗岩热隆,这就成为阜新地区及邻区构造一岩浆一成矿作用最为关键的地质事件。 8、通过区域成矿构造与矿田构造分析,作者认为医巫阁山北段金矿的控矿构造,为环绕医巫间山变质核杂岩隆起中心的向NE突出的一套弧形推覆/滑脱型韧一脆性剪切带,且大致十等距分布。 9、最后,本项研究将辽宁医巫门山北段划分为2个一级成矿带、10个二级成矿远景K。在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厂五家于一梨树营于区、11。大樱桃沟一老河土区、117人巴区、118排山楼区、川大市堡于区是 5个可近期加强工作的目的区。同时指出 117、山是重点_[作、扩大探明储量最为有望的地段。

王力[6](2004)在《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列、成矿演化及成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个旧地区是我国滇东南锡成矿带上最重要的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集区之一。长期以来,个旧锡矿一直以其巨大的锡多金属资源储量、众多的矿床类型以及悠久的开发历史而闻名中外。 论文以活化构造成矿理论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以个旧矿集区内不同类型矿床(体)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矿作用以及控矿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区域成矿演化背景分析,对矿床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矿床成矿系列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成矿演化模式、并在全面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展了成矿预测研究。论文的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区域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建造以及构造型相等宏观特征入手,首次应用历史—因果论壳体大地构造学理论与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个旧及其邻区壳体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特征;提出该区壳体演化经历了前地槽、地槽、地台及地洼(活化)四个发展演化阶段的新认识;首次提出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最初形成于地台余“定”期的古断拉谷环境。提出地幔热点、地壳的拉张作用及同生深大断裂的长期发展演化,是造成古断拉谷形成的根本机制,并进一步论述了个旧—开远古断拉谷的演化作用及其控岩控矿意义。 2、通过对矿集区内各种构造交汇格局、构造形迹及其配套构造发育特征的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应力场及构造体系的发展、演化特征,指出东西向基底构造存在的可能性和北东向构造对成矿控制的重要地位。 3、在详细研究矿床的同生与后生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同类矿床的对比分析,并按成矿演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矿床的主导成矿作用,将个旧矿集区内矿床系统地划分为三大成矿系列,即:印支期海底火山—沉积成矿系列、印支期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列、燕山期花岗岩浆的叠加改造成矿系列。突破了传统的“唯花岗岩成锡”的观点,拓宽了找矿思路。 4、从成矿系列研究出发,依据矿床成因及矿物组合特征,将个旧区内所有矿化类型进行了重新分类,划分出九种与成矿系列相联系的矿床成因类型,即:VHMS型Cu、Au矿床、VHMS型Cu、Sn矿床、SEDEX型Pb、Zn、Sn矿床、SEDEX型Sn、Pb矿床、含锡白云岩型Sn、Pb、Zn矿床、矽卡岩硫化物型Sn、Cu矿床、东西向断裂带脉状硫化物型Ag、Pb、Sn矿床、电气石细脉带型

郭庆银[7](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冲带是我国北方东部构造和西部构造的转化带,研究其构造演化对了解我国北方构造体系转化,总结该区铀成矿规律,客观评价其铀成矿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地球动力学和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采用构造解析、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与技术,在全面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盆地西缘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盆地西缘物源区碎屑锆石U-Pb测年和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3.5Ga时物源区就发生了壳幔分离形成了古陆核,后经2.62.7Ga和0.81.1Ga两次大规模的地壳增生以及吕梁、海西等多期岩浆活动的改造,地壳的成熟度较高,中酸性火山岩、碱性花岗岩等富铀岩石发育,向盆地内提供了充足的铀源。中-新生代,周边板块离散-汇聚作用以及构造应力场的转化控制了盆地西缘7阶段演化模式。燕山期南北向构造带与喜山期六盘山弧形构造带的斜交叠加造成了盆地西缘南、北两段的显着差异。晚三叠世(扇)三角洲砂体和中侏罗世低可容纳空间下的辫状河砂体空间展布稳定,岩石中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但强烈的构造变形降低了砂体的产铀潜力;早白垩世挤压背景下的辫状河砂体具有一定的规模,构造变形较弱,有利于地下水的渗入成矿。盆地西缘发育3种类型的铀矿化: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品位高、规模大,主要产于直罗组下段(J2zh1)和马东山组(K1m)中,后生蚀变分带明显。铀矿化受构造、砂体、地下水渗入作用及后生蚀变控制,铀的沉淀、富集与氧化带前锋碱性-还原综合地球化学障有关;潜水氧化带型铀矿化品位低、规模小,受局部还原环境的控制;沉积成岩叠加后期改造型铀矿化品位低、厚度变化大,铀矿化主要受岩性岩相控制,后期淋滤改造使铀矿化进一步富集。构造是盆地西缘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不但控制了蚀源区铀源岩的形成和出露,而且控制了盆地内找矿目标层的发育和变形。砂体、构造斜坡带和排泄构造的发育特征以及构造抬升作用控制了地下水的渗入与成矿作用。根据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分别建立了CYB、GJW和BTJ 3个不同类型的铀矿床(化)的成矿模式,并据其进行了铀矿资源评价与预测,圈定了4片成矿远景区。

贺昕宇[8](2017)在《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金—钼成矿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钼等资源产地。前人对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各时期金-钼矿床进行了较多研究,然而对叠加成矿研究尚少。本文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非传统Fe同位素等分析,解析复合造山过程和叠加成矿作用,尝试建立成矿系统,获得如下主要成果。通过LA-ICP-MS锆石U-Pb分析,厘定熊耳群火山岩喷发时限为18281746Ma,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认为熊耳群形成于裂谷环境;限定秦岭造山带东秦岭部分同碰撞和后碰撞转换时间为227 Ma,秦岭造山带同碰撞局部拉张环境以及后碰撞张性环境各发育一期岩浆活动;五丈山和白土塬岩体分别侵位于160Ma、165 Ma,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太山庙复式岩体三期侵入时间分别为125Ma、121Ma、115 Ma形成于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减薄环境。划分出6个成矿期,18751855 Ma俯冲环境斑岩型钼矿床,18311680 Ma裂谷环境斑岩型钼矿床,250227 Ma同碰撞环境造山型钼矿床,227194 Ma后碰撞环境造山型和碳酸盐型钼矿床,163135 Ma俯冲环境斑岩型钼矿床,135116Ma岩石圈减薄环境造山型金矿床、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解析了典型矿床如造山型金矿床、造山型钼矿床、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等矿床类型及叠加成矿作用,其中槐树坪金(钼)矿床为三叠纪造山型钼矿床和白垩纪造山型金矿床叠加成矿,祁雨沟金矿床为早白垩世早期斑岩型钼矿床和早白垩世晚期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叠加成矿。建立了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金-钼成矿系统,其重要矿床形成机制如下:造山型钼矿床形成于华北、扬子板块同碰撞与后碰撞环境,分别为俯冲板片变质脱水并混合岩浆热液携带壳幔混源钼成矿,以及变质流体萃取地壳中钼成矿;碳酸岩型钼矿床形成于华北、扬子板块后碰撞环境,岩浆热液携带幔源钼成矿;造山型、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岩石圈减薄环境,分别为变质热液混合少量岩浆热液萃取壳源金成矿,以及岩浆热液携带幔源金成矿;斑岩型钼矿床形成于洋陆俯冲、陆内裂谷和陆壳减薄环境,为岩浆热液携带壳幔混源钼成矿。

普传杰[9](2006)在《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位于西南“三江”地区怒江以西高黎贡山构造-岩浆-变质-成矿带上,是近年在“滇(中国云南)缅(缅甸联邦)”相邻地区首次发现的一个卡林型金矿床。矿区所处的经向展布的高黎贡山成矿带,被认为是一条重要的铁、铜、铅、锌、钨、锡、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同时又处在西南“三江”成矿带上,理应成为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但由于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研究程度薄弱,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量与其巨大的资源潜力极不相符,近年来对矿区及外围地区乃至整个成矿带的找矿方向不明确,后备资源地和资源潜力眉目不清。前人少量的工作认为,区内矿床是严格受不整合面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或认为浅表部红色粘土型金矿是矿区的找矿主体,对该区进一步找矿均具有明显的束缚作用。因此,针对滇西“三江”地区最困难地段,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系统地对上芒岗金矿区“卡林型”和“红色粘土型”金矿床进行解剖研究,查清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分析总结各种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重新观察分析和审视该区金矿床(体)的时空定位机制和成因机理,完善和建立成矿模式,进而指导矿区及外围地区找矿,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该类矿床的地质认识,在“三江”地区全面研究“卡林型”金矿床提供一个典型范例,拓展找矿途径和工作思路,而且有利于扩大矿区及外围资源潜力和提高高黎贡山成矿带的矿产地质研究水平。本文在重新审定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上芒岗金矿区内不同类型金矿床(体)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学、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等,在总结控矿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成矿作用,建立了成矿模式,结合X荧光测量、γ能谱测量、氡气测量、地电化学和地球化学勘查等应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技术成果,对矿区及外围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了找矿远景区和优选靶区。本研究获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矿区处于冈瓦纳古陆和欧亚大陆碰撞汇聚结合带东部边缘的构造转换活动区的次级伸展构造单元内,是掸邦地块北西边缘的高黎贡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南东部龙陵—瑞丽断裂带中段之次级的潞西金矿成矿带的组成部分,中一新生代以来长期受到印度大陆不断向欧亚大陆的强烈推挤、碰撞、俯冲和造山作用过程的影响,使本区成为一个中—新生代褶皱带或推覆带或陆缘活动带,局部具有被卷入陆内再次造山的变质地体性质。(2)区内陆内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既取决于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快的碰撞及其持续挤入,又与晚古生代以来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的主要控制作用密切相关。因而,晚古生代和新生代时期表现出的独特动力学过程,使高黎贡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具有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重要构造背景,具有卡林型、红色粘土型、韧性剪切带型和现代热泉型等金矿床的成矿条件。(3)矿区存在原生卡林型和红色粘土型两类矿体。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看,红色粘土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原生卡林型金矿或金矿化蚀变体,是原生金矿在氧化带中的表现,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表明,红色粘土型金矿仍属“红土型”金矿床,与国内外“红土型”金矿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较大差异,定名为“红色粘土型”金矿,更能反映其特点。(4)系统总结了美国西部和中国两个“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床的普遍特点,并将其与上芒岗金矿进行比较研究。上芒岗金矿在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化蚀变和围岩蚀变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上与它们具有基本相似的特征,从而肯定了上芒岗原生金矿属卡林型金矿床的认识。原来认为卡林型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勐嘎组碎屑岩与下二叠统沙子坡组碳酸盐岩的不整合面上。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矿石矿物学、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等研究,提出下伏沿上芒岗断裂破碎带向北西倾斜的深部勐嘎组和沙子坡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内均可赋存卡林型原生金矿床,突破了上芒岗金矿区“不整合面控矿”的思路。(5)除近地表产出的红色粘土型金矿床外,根据金矿体赋矿建造的空间结构,卡林型金矿体空间上从上到下依次展布侏罗系中上部及侏罗系与二叠系之间不整合面的似层状马脖子式矿体、北东向断裂带中的脉状上芒岗式矿体、公养河群顶板之上二叠系中下部的细网脉状营盘式矿体,以及赋存在深部隐伏斑岩接触带附近的曲面状弄丘坝式矿体等四种主要矿床式,并共同构成集束状、楔柱状、叠层状、曲透镜状或不规则状和树枝状或花状等五种组合型式。(6)建立了上芒岗金成矿带“红色粘土型”、“卡林型”两种类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在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早期,板块对挤、碰撞及俯冲激发深部地幔物质熔融上涌侵位,结晶分异后与地壳物质发生强烈的同化混染联合作用(AFC过程),形成的深部幔源成矿流体沿龙陵—瑞丽韧—脆性剪切断裂带运移,并在与其平行的上芒岗、马脖子等次级断裂破碎带中运移富集沉淀,燕山晚期形成了卡林型金矿,构造变形转折部位和走滑断裂的拉分区域是金矿化的富集位置。喜马拉雅期印-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在本区应有明显的体现,与之有关的成矿作用应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卡林型金矿作为矿源,在沙子坡组碳酸盐岩的岩溶地貌基础上,晚第三纪至第四纪由于岩溶崩塌作用,成矿物质短距离搬运和堆积,再经风化淋滤作用,形成了“红色粘土型”金矿床,其形成与“矿胚”、气候、构造抬升的速度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但红土化作用不完全,去硅作用不彻底,氧化作用较弱,红土化作用只达到粘土化阶段,即红土化的初级—中级阶段,是本区红色粘土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典型特征。(7)提出了龙陵—瑞丽深大断裂带是深部幔源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与其平行的次级断裂破碎带既是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又是有利的卡林型金矿赋矿空间,沿上芒岗断裂破碎带及与之平行的断裂带深部均是寻找矿卡林型原生金矿的重点,而在卡林型原生矿附近的微型盆地则是寻找红色粘土型金矿靶区。(8)在上述成矿模式、矿床结构模型及控矿规律认识的指导下,结合地球化学勘查成果,综合区内生产实际,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了上芒岗金矿区深部、勐莫—崃巴山、回龙村—项球、河边寨、马脖子等五个成矿预测远景区,并进一步圈出广令坡矿段、麦窝坝矿段、勐莫和红球河等四个优选靶区。其中,广令坡、麦窝坝两个预测靶区以找寻深部的卡林型金矿为主,近地表部位仍有扩大红色粘土型金矿资源量的前景;勐莫预测靶区以寻找红色粘土型金矿为重点;红球河预测靶区除存在一定规模的卡林型和红色粘土型金矿外,还有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潜力。

匡文龙[10](2003)在《西昆仓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新疆西昆仑地区是我国西部待开发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将成为我国新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铅锌资源)基地。 本文运用区域成矿学理论从沉积(变质)建造、岩浆活动、构造演化以及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特征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西昆仑地区(特别是奥依塔格—库尔良晚古生代裂陷盆地)的成矿地质条件。并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深入的室内测试研究,对区内优势矿种——铅锌矿产进行了重点研究,获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从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论证了本区以塔木、卡兰古为代表的这类层控型铅锌矿床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开展了成矿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根据西昆仑区内的沉积(变质)建造类型、岩浆岩演化特点,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将西昆仑及邻近地区划分为5个一级构造单元,6个二级构造单元和7个三级构造单元,论证了各构造演化阶段的大地构造属性,探讨了各期构造运动对区内金属成矿作用的影响。 通过对西昆仑地区自新元古宙以来构造演化特征的分析,认为西昆仑地区最重要的成矿单元(奥依塔格—库尔良弧后裂谷盆地)是在晚古生代开始形成,到二叠纪末闭合。其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和区内多期构造作用为铅锌等金属成矿创造了良好条件。 区域构造研究表明印度大陆的楔入是造成西昆仑地区大规模推覆构造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该区在中生代以来陆内演化阶段的主要特点。这种大规模推覆和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特别是油田卤水与深层流体的混合导致了区内矿质的沉淀。这些新思路不仅丰富了该区成矿理论与成矿规律的研究,还将对该区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和找矿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通过矿床地质研究和成矿构造分析得出:区域性断裂及次一级断裂构造对本区铅锌矿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铅锌矿床(点)的分布,总体上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短轴背斜、穹隆构造的倾覆端、转折端是形成大而富矿体的有利构造部位;并对其中的典型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特征描述。这一认识不仅深化了区内铅锌矿床成矿机制的研究,而且还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卡兰古矿区,通过实地考察,总结出了区内铅、锌矿化与岩性、岩相变化带及硅化、白云石化等围岩蚀变现象密切相关的规律。新发现了“雪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证据。这些发现,对于该区铅锌矿床的厘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及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区内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泥盆纪基底,基本上没有地慢物质和岩浆成分的参与;成矿作用主要与油田卤水和深层卤水的混合作用有关;成矿金属元素主要以硫氢配合物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驱动力为构造应力和重力。 在成矿机制研究方面,根据所取得的大量测试成果,否定了本区铅锌矿床是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脉状成因”观点和“原生沉积”观点。认为塔木、卡兰古等矿床属典型的后生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结合该区构造演化及成矿地质条件特征,首次建立了该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 在找矿成果方面,于卡兰古西部的卡拉塔什附近新发现了中泥盆统砂(砾)型铅锌矿。这一新的发现将对西昆仑内地区铅锌矿的找矿突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成矿预测方面,根据区域成矿学和矿床地质研究成果,结合1:5万化探异常,提出了三个成矿远景区。认为塔木一卡拉牙斯卡克、阿尔巴勒克、卡兰古一卡拉塔什是西昆仑地区3个最佳的成矿远景区,在西昆仑地区至少可以找到3个大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并为今后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东部燕山运动的活动规律及其与成岩成矿物质分配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部燕山运动的活动规律及其与成岩成矿物质分配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断裂特征
    2.4 古地理环境
    2.5 古气候环境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4.5 沉积演化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5.1 碎屑组分特征
    5.2 砾岩沉积特征
    5.3 古水流方向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5.5 绿豆岩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6.6 小结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7.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综述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案
    1.4 论文研究工作简述
第二章 峨眉地幔热柱构造活动特征
    2.1 地幔柱理论的起源和演化
    2.2 峨眉地幔热柱形态特征
    2.3 峨眉地幔热柱岩浆活动
    2.4 峨眉地幔热柱裂谷作用
    2.5 峨眉地幔热柱活动物源输运特征
    2.6 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源地球化学特征
    2.7 峨眉地幔热柱活动与区域矿床成矿系列
第三章 峨眉地幔热柱活动作用下矿集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3.1 矿集区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及特点
    3.2 区域地层
    3.3 区域构造
    3.4 区域岩浆岩
    3.5 区域遥感影像与矿床展布的关系
    3.6 区域重力特征
    3.7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3.8 区域矿产及黔西南主要金矿类型
第四章 矿集区及典型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4.1 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地质特征
    4.2 泥堡金矿床地质特征
    4.3 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
    4.4 烂泥沟金矿地质特征
第五章 卡林型金矿矿集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5.1 矿石化学成分特征
    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4 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5.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6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第六章 矿集区热水沉积作用
    6.1 深部地球活动
    6.2 矿集区热水沉积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6.3 矿集区热水沉积环境
    6.4 矿集区热水的形成
    6.5 矿集区热水沉积作用
    6.6 热水运移成矿物质方式及形成产物
第七章 矿集区成矿条件及金矿分布规律
    7.1 峨眉地幔热柱活动是矿集区金矿形成的先决条件
    7.2 特殊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条件
    7.3 特殊的地层岩性组合条件
    7.4 特殊构造控矿条件
    7.5 热水沉积作用对成矿的突出贡献
    7.6 白云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7.7 吸附成矿作用的存在
    7.8 矿集区金矿分布规律
第八章 卡林型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8.1 卡林型金矿床成因
    8.2 矿集区卡林型金矿成矿模式
第九章 成矿预测
    9.1 成矿预测原则
    9.2 成矿远景区预测依据
    9.3 区域化探分析
    9.4 分散流异常 Au、As平均含量乘积划分金矿远景区
    9.5 成矿预测远景区的优选
第十章 结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问题与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活动、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图版

(3)粤东成矿地质背景及银铜铅锌成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
        1.1.1 研究课题的选择
        1.1.2 研究区的范围
    1.2 成矿理论研究现状
    1.3 粤东区域地质和矿产研究现状
        1.3.1 粤东区域地质研究现状
        1.3.2 粤东地区矿产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2.3 构造演化
    2.3 岩浆岩
        2.3.1 火山活动
        2.3.1.1 火山岩的分布及其岩性特征
        2.3.1.2 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2.3.1.3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岩浆成因讨论
        2.3.2 侵入活动
        2.3.2.1 燕山二期岩浆岩
        2.3.2.2 燕山三期
        2.3.2.3 燕山四期
        2.3.2.4 燕山五期
        2.3.2.5 侵入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2.3.2.6 侵入岩的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
    2.4 区域变质作用
    2.5 区域矿产
    2.6 粤东地区地质演化历史
第三章 粤东大中型银铜铅锌矿床成矿特征
    3.1 玉水铜多金属矿床
    3.2 嵩溪银锑矿床
    3.3 厚婆坳锡铅锌银矿床
    3.4 尖笔岽铅锌矿床
第四章 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4.1 地层条件
    4.2 构造岩浆条件
    4.3 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4.4 成矿模式
    4.5 找矿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铜陵矿集区桂山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找矿研究现状
        1.2.2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现状
        1.2.3 铜陵矿集区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及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区域地质演化
第三章 区域重磁特征及其地质解译
    3.1 重磁数据来源及处理技术
    3.2 岩矿石物性特征
        3.2.1 密度特征
        3.2.2 磁性特征
    3.3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及地质解译
        3.3.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3.3.2 区域重力异常地质解译
    3.4 区域磁力异常特征及地质解译
        3.4.1 区域磁力异常特征
        3.4.2 区域磁力异常地质解译
    3.5 区域重磁场异常解译小结
第四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4.1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4.2 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特征
第五章 高精度重磁异常特征及地质解译
    5.1 地质概况
    5.2 重磁数据来源及处理技术
    5.3 高精度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解译
        5.3.1 重力异常特征
        5.3.2 重力异常特征地质解译
        5.3.3 磁力异常特征
        5.3.4 磁力异常的地质解译
    5.4 地质解译小结
第六章 典型矿床成矿规律
    6.1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
        6.1.1 矿床地质
        6.1.2 矿体特征
        6.1.3 矿石组成及特征
        6.1.4 蚀变特征
        6.1.5 矿床成因探讨
    6.2 朱家冲铜矿床
        6.2.1 矿床地质
        6.2.2 矿体特征
        6.2.3 矿石组成及特征
        6.2.4 蚀变特征
        6.2.5 矿床成因探讨
    6.3 桂花冲铜矿床
        6.3.1 矿床地质
        6.3.2 矿体特征
        6.3.3 矿石组成及特征
        6.3.4 蚀变特征
        6.3.5 矿床成因探讨
    6.4 桂山铜多金属矿床
        6.4.1 矿床地质
        6.4.2 矿体特征
        6.4.3 矿石组成及特征
        6.4.4 蚀变特征
        6.4.5 矿床成因探讨
    6.5 成矿规律
第七章 成矿预测
    7.1 成矿预测模型
    7.2 成矿预测结果
    7.3 成矿靶区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辽西医巫闾山北段中生代构造格架及其对金矿形成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岩浆岩及区域矿产
        一 区域地层
        二 区域构造
        三 岩浆岩
        四 区域矿产
    第二节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
        一 结构组成特征
        二 形成背景和区域构造式样
    第三节 构造体系划分及基本特征
        一 医巫闾山地区构造体系的区带划分
        二 医巫闾山地区主要构造体系及其特征
    第四节 深部地质作用与表层构造的关系
        一 推覆构造和韧性剪切带
        二 伸展构造与变质核杂岩
        三 陆壳的热结构与岩石圈变动
        四 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变位发展过程
第二章 区域遥感影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区域地壳表层构造的遥感影像特征
        一 资料依据与解译标志
        二 区域遥感影像特征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一 磁场特征
        二 重力场特征
    第三节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一 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
        二 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
        三 相关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组合规律
第三章 金成矿区带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金矿分布规律
        一 金矿矿化集中区主要地质特征
        二 主要矿床类型
    第二节 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和矿石特征
        一 围岩蚀变特征
        二 矿石特征
    第三节 典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一 排山楼金矿
        二 大板金矿
        三 大樱桃沟金矿
        四 五家子金矿
        五 金矿化富集与分布规律
第四章 金成矿区带控矿构造分析
    第一节 控矿构造与金成矿区带的关系
        一 控矿构造的基本特征
        二 控矿构造与矿体(带)分布的关系
    第二节 控矿构造分带与蚀变矿化分带的关系
        一 蚀变矿化分带及其形成机制
        二 控矿构造分带与蚀变矿化分带的相关性
        三 矿化类型的空间分带性
        四 控矿断裂构造性质与矿化类型的关系
        五 两类金矿形成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第三节 控矿构造形变与金矿化的关系
        一 控矿断裂构造岩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
        二 控矿断裂构造岩时空分布与金矿化的关系
        三 控矿构造形变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第四节 控矿构造相变与金矿化的关系
        一 控矿构造的相变特征
        二 不同控矿构造相变特征的差异
    第五节 控矿构造的归属
        一 控矿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二 控矿构造地质模型
第五章 金成矿区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物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与矿脉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 某些岩石的金含量变化
        二 金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和某些岩石的稳定同位素
        三 元素共生组合规律
    第二节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一 稳定同位素特征
        二 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物理环境
        三 成矿温度、压力和深度
    第三节 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探讨
        一 成矿时代
        二 矿床成因
第六章 构造应力场分析与模拟实验
    第一节 岩石组构特征与解释
        一 岩石组构的X射线法测量
        二 X射线岩石组构类型划分及解释
        三 构造解析及其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第二节 地应力测量和古应力值估算
        一 声发射(AE)法历史地应力测量
        二 变形岩石古应力值估算
    第三节 构造动力成矿有限元数值分析
        一 数学模型的建立
        二 实验结果
    第四节 构造动力成岩成矿模拟实验
        一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二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
        三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隆升的物理模拟
第七章 金矿控矿条件与成矿预测
    第一节 区域构造控矿规律与矿化特征
        一 区域金矿化类型
        二 区域矿质来源的多样性
        三 变形序列与成矿序列的期次与叠加
        四 剪切带及其伴生构造的动热作用
        五 不同构造区段的控矿作用
        六 区域构造成矿控矿与矿化特征
    第二节 典型矿床的控矿模式与成矿找矿模式
        一 典型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式
        二 区域成矿找矿模式
    第三节 成矿远景区的划分与评价
        一 区域成矿的基本条件
        二 医巫闾山地区成矿远景区(带)的划分
        三 医巫闾山地区成矿远景区评价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资料
图版说明及图版

(6)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列、成矿演化及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0.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评述
        0.2.1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0.2.2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0.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0.4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一章 研究领域综述
    1.1 活化构造成矿学理论研究综述
        1.1.1 活化构造成矿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2 活化构造成矿理论组成内容
        1.1.3 活化构造成矿理论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
    1.2 成矿系列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1.2.1 成矿系列概念的有关问题
        1.2.2 成矿系列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研究内容
        1.2.3 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进展
        1.2.4 成矿系列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
第二章 区域成矿背景及壳体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特征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
        2.2.1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2.2.2 区域构造系统
        2.2.3 区域岩浆活动
    2.3 区域壳体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特征分析
        2.3.1 构造层的划分
        2.3.2 壳体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特征分析
        2.3.3 个旧-开远古断拉谷演化活动及其控岩、控矿意义
    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2.4.1 区域地层地球化学背景
        2.4.2 区域岩浆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变化规律
        2.4.3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5 区域成矿特征
第三章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3.1 沉积建造及其控矿性
        3.1.1 矿集区地层分布及沉积建造特征
        3.1.2 主容矿地层的控矿性及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2 矿集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应力场分析
        3.2.1 矿集区构造格局
        3.2.2 主要构造形迹
        3.2.3 构造系演化及应力场分析
    3.3 矿集区岩浆活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3.3.1 岩浆岩石系列时空分布特征
        3.3.2 印支期基性火山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3.3.3 燕山期花岗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第四章 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及包裹体特征
    4.1 稳定同位素特征
        4.1.1 硫同位素特征及硫的来源
        4.1.2 铅同位素特征及铅的来源
        4.1.3 碳、氧同位素特征
    4.2 稀土元素特征
        4.2.1 印支期玄武岩稀土分布特征
        4.2.2 燕山中晚期含锡花岗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4.2.3 不同类型矿石、玄武岩、花岗岩及灰岩稀土配分模式之比较
    4.3 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第五章 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5.1 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及主要矿床类型
    5.2 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系列及典型矿例
        5.2.1 概述
        5.2.2 卡房新山、金光坡VHMS型Cu、Au矿床
        5.2.3 竹叶山矿段VHMS型(13-2-3#)Cu、Sn矿床
    5.3 印支中晚期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系列及典型矿床实例
        5.3.1 概述
        5.3.2 马拉格、松树脚矿田SEDEX型层间Cu、Pb、Zn、Sn矿床
        5.3.3 芦塘坝矿段SEDEX型Sn、Pb矿床
        5.3.4 老厂含锡白云岩型Sn、Pb、Zn矿床
    5.4 燕山晚期花岗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系列及典型矿例
        5.4.1 概述
        5.4.2 矽卡岩硫化物型Sn、Cu矿床
        5.4.3 东西向断裂带脉状Ag、Pb、Sn矿床
        5.4.4 电气石细脉带型Sn、W、Be矿床
        5.4.5 云英岩型Sn、W矿床
第六章 矿床多因复成成矿机制及成矿演化模式
    6.1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6.1.1 地层、火山岩及花岗岩来源
        6.1.2 锡在地壳中的初始富集——深源矿源层问题
    6.2 现代海底热水沉积活动及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基本特征
    6.3 矿床成矿作用与成因分析
        6.3.1 印支期海底火山—沉积与海底(火山)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依据
        6.3.2 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的依据
        6.3.3 矿床多因复合成矿机制及成矿演化模式
第七章 隐伏矿床定位预测研究
    7.1 矿床(体)定位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7.2 遥感信息解译及找矿远景分析
        7.2.1 遥感信息找矿基本原理
        7.2.2 个旧地区遥感信息解译及找矿远景
    7.3 控矿构造分形特征研究
        7.3.1 分形几何学理论及其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意义
        7.3.2 个旧东部矿化集中区构造分形特征及找矿潜力
    7.4 隐伏矿床定位预测实例
第八章 结论
    8.1 论文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与认识
    8.2 个旧锡多金属矿集区资源潜力分析
    8.3 个旧锡矿找矿方向
致谢
攻博期间科研、着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图版

(7)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
        1.1.1 范围
        1.1.2 自然地理条件
    1.2 研究区工作程度
        1.2.1 基础地质
        1.2.2 矿产勘查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遵循的原则
        1.5.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 研究情况和实物工作量
        1.6.1 研究情况
        1.6.2 完成的工作量
    1.7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2.1 盆地基底
        2.2.2 盆地盖层
    2.3 区域构造特征
        2.3.1 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构造格局
        2.3.2 构造分区
        2.3.3 盆地西缘褶冲带(西缘北段)
        2.3.4 贺兰山复向斜
        2.3.5 银川断陷
        2.3.6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
    2.4 岩浆岩
        2.4.1 吕梁期花岗岩(γ_2~1)
        2.4.2 东川期花岗岩(γ_2~2)
        2.4.3 加里东晚期岩浆岩(∑_3~3)
        2.4.4 海西期凝灰岩
        2.4.5 印支期碱性岩(?)
        2.4.6 燕山期基性岩(∑_3~(2-3))
第3章 物源区地壳演化特征
    3.1 碎屑锆石矿物学研究
        3.1.1 锆石的物理特征
        3.1.2 锆石的内部结构特征
        3.1.3 锆石成分特征
        3.1.4 锆石的成因分类
    3.2 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
        3.2.1 单颗粒锆石U-Pb 测年和数据处理方法
        3.2.2 Lu-Hf 同位素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3.3 测试结果
        3.3.1 U-Pb 同位素测年结果
        3.3.2 Lu-Hf 同位素测试结果
    3.4 碎屑锆石 U-Pb 年龄和 Hf 同位素结果在物源区地壳演化 研究中的应用
        3.4.1 碎屑锆石U-Pb 年龄可信度评价
        3.4.2 碎屑锆石U-Pb 测年结果推断物源区地壳演化特征
        3.4.3 物源区地壳演化特征的Hf 同位素制约
第4章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4.1 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
    4.2 关键问题探讨
        4.2.1 直罗组下段薄煤层的成因
        4.2.2 黑疙瘩山-猪头岭砂砾岩的形成时代
        4.2.3 汝箕沟玄武岩的形成时代
    4.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4.4 各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充填特征
    4.5 各阶段构造活动特征
        4.5.1 早-中三叠世
        4.5.2 晚三叠世
        4.5.3 早-中侏罗世
        4.5.4 晚侏罗世
        4.5.5 早白垩世
        4.5.6 晚白垩世-古新世
        4.5.7 渐新世以来
    4.6 构造形成机制探讨
        4.6.1 前人的主要认识
        4.6.2 构造叠加模式
第5章 中生代沉积特征
    5.1 古气候特征
    5.2 古流向和物源方向
        5.2.1 古流向分析
        5.2.2 物源方向
    5.3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5.3.1 主要相标志
        5.3.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5.3.3 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5.3.3.1 三叠纪
        5.3.3.2 侏罗纪
        5.3.3.3 早白垩世
    5.4 主要找矿目标层砂体类型与特征
第6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6.1 构造类型
        6.1.1 断裂构造
        6.1.2 褶皱构造
        6.1.3 节理构造
    6.2 构造样式
        6.2.1 断裂的构造样式
        6.2.2 褶皱的构造样式
        6.2.3 节理的构造样式
    6.3 构造变形强度
    6.4 构造变形对找矿目标层的改造
        6.4.1 印支运动的改造
        6.4.2 燕山运动的改造
        6.4.3 四川运动的改造
        6.4.4 华北运动的改造
        6.4.5 喜山运动的改造
        6.4.6 新构造运动的改造
第7章 铀成矿地质特征
    7.1 铀矿化特征
        7.1.1 矿体的形态和空间展布
        7.1.2 规模和埋深
        7.1.3 品位和厚度
        7.1.4 含矿主岩特征
        7.1.5 矿石类型
    7.2 铀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7.2.1 氧化带蚀变分带
        7.2.2 铀及伴生元素特征
        7.2.3 常量元素特征
        7.2.4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7.3 铀的存在形式
    7.4 铀的成矿年龄
    7.5 铀成矿机理探讨
    7.6 铀矿化类型
第8章 铀成矿规律和预测评价
    8.1 构造演化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8.1.1 构造演化控制了铀源条件
        8.1.1.1 铀源条件分析
        8.1.1.2 物源区构造演化与富铀岩石的形成
        8.1.1.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铀源控制
        8.1.2 构造演化控制了目标层砂体的发育
        8.1.3 构造演化控制了地下水的渗入和后生蚀变
        8.1.4 构造控制了找矿目的层的后生改造
    8.2 铀成矿系统
    8.3 成矿模式
        8.3.1 CYB 模式(褶断带内铀成矿模式)
        8.3.2 GJW 模式(典型层间氧化带成矿模式)
        8.3.3 BTJ 铀矿化模式(沉积成岩叠加后期改造模式)
    8.4 潜力评价与预测
        8.4.1 潜力评价
        8.4.2 远景区预测
第9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8)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金—钼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矿床成因类型划分
        1.2.2 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
        1.2.3 成矿多期性与叠加成矿作用
        1.2.4 金-钼成矿系统
    1.3 研究内容
        1.3.1 构造-岩浆活动
        1.3.2 典型金矿地质特征
        1.3.3 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
        1.3.4 成矿时代
        1.3.5 成矿系统
    1.4 技术路线
        1.4.1 资料收集与野外地质观测
        1.4.2 岩相学与矿相学
        1.4.3 岩石地球化学
        1.4.4 C-H-O-S同位素分析
        1.4.5 流体包裹体分析
        1.4.6 Fe同位素分析
        1.4.7 辉钼矿Re-Os定年
    1.5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1.5.1 论文结构
        1.5.2 实物工作量
2.区域地质背景
    2.1 秦岭造山带地质背景
    2.2 熊耳山-外方山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3.岩浆岩演化与构造环境
    3.1 晚古元古代熊耳群火山岩
    3.2 古元古代闪长岩脉
    3.3 三叠纪正长岩
    3.4 侏罗纪五丈山岩体和白土塬岩体
    3.5 白垩纪太山庙岩体
4.典型矿床地质
    4.1 槐树坪造山型金(钼)矿床
        4.1.1 矿床特征
        4.1.2 矿体特征
        4.1.3 矿石特征
        4.1.4 蚀变矿化
        4.1.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4.2 七亩地造山型金矿床
        4.2.1 矿床特征
        4.2.2 矿体特征
        4.2.3 矿石特征
        4.2.4 矿化蚀变
        4.2.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4.3 磨沟造山型金矿床
        4.3.1 矿床特征
        4.3.2 矿体特征
        4.3.3 矿石特征
        4.3.4 矿化蚀变
        4.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4.4 祁雨沟角砾岩型金矿床
        4.4.1 矿床特征
        4.4.2 矿体特征
        4.4.3 矿石特征
        4.4.4 矿化蚀变
        4.4.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5.矿床地球化学
    5.1 槐树坪金(钼)矿床
    5.2 七亩地金矿床
    5.3 磨沟金矿床
    5.4 祁雨沟金矿床
6.熊耳山-外方山地区金-钼成矿系统
    6.1 成岩成矿时代
        6.1.1 成岩时代
        6.1.2 成矿时代
    6.2 控矿构造演化
        6.2.1 古元古代
        6.2.2 早-中三叠世
        6.2.3 晚三叠世
        6.2.4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6.2.5 早白垩世~晚白垩世
    6.3 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
        6.3.1 同位素约束
        6.3.2 流体包裹体约束
    6.4.叠加成矿作用
        6.4.1 不同构造背景多种成矿作用叠加成矿
        6.4.2 同一构造背景不同时间叠加成矿
    6.5 构造—岩浆—成矿过程
        6.5.1 古元古代成矿
        6.5.2 早-中三叠世成矿
        6.5.3 晚三叠世成矿
        6.5.4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成矿
        6.5.5 早白垩世~晚白垩成矿
7.结论
    7.1 主要认识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
        1.1.1 选题依据
        1.1.2 上芒岗金矿床研究现状
    1.2 研究任务与技术路线
        1.2.1 目的和任务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总体技术路线
    1.3 研究工作概况
    1.4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卡林型金矿研究进展
    2.1 卡林型金矿床的由来
    2.2 国内外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地质特征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区域控矿构造
        2.2.3 矿床控矿构造
        2.2.4 赋矿地层与岩性
        2.2.5 岩浆岩
        2.2.6 矿床围岩蚀变
        2.2.7 矿石类型及矿物成分
    2.3 卡林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分析
        2.3.1 成矿热动力源
        2.3.2 成矿流体来源
        2.3.3 卡林型金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
第三章 区域地质与矿区地质
    3.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3.2 区域地质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3 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
        3.3.1 区域地球物理
        3.3.2 区域地球化学
    3.4 区域地质演化与矿产
        3.4.1 区域地质演化
        3.4.2 区域矿产
    3.5 上芒岗金矿区地质
        3.5.1 地层
        3.5.2 构造
        3.5.3 岩浆岩
第四章 上芒岗金矿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
    4.1 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
    4.2 红色粘土型金矿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
        4.2.1 红色粘土剖面特征
        4.2.2 矿床规模
        4.2.3 矿体特征
        4.2.4 矿石特征
        4.2.5 矿物学特征
        4.2.6 金的赋存状态
        4.2.7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2.8 红色粘土型金矿的成矿机理
    4.3 原生卡林型金矿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
        4.3.1 矿体产出特征
        4.3.2 矿化类型
        4.3.3 矿石特征
        4.3.4 围岩蚀变特征
        4.3.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分析
    5.1 矿床结构模型
        5.1.1 矿床式
        5.1.2 矿床式组合特征
        5.1.3 矿床空间结构模型
    5.2 成矿作用分析
        5.2.1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5.2.2 成矿机制探讨
    5.3 成矿时代
    5.4 成矿模式
        5.4.1 沉积─初始富集期(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
        5.4.2 原生卡林型金矿床的构造─岩浆─热液成矿期
        5.4.3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的表生成矿期
第六章 上芒岗金矿矿区及外围地区成矿预测
    6.1 控矿条件分析
        6.1.1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
        6.1.2 卡林型金矿床
    6.2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应用
        6.2.1 X荧光测量
        6.2.2 Y能谱测量
        6.2.3 氛气测量
        6.2.4 地电化学勘查
        6.2.5 多方法地球化学勘查综合评价
        6.2.6 其它地球化学测量成果
    6.3 找矿标志
    6.4 成矿远景区
        6.4.1 战略远景区
        6.4.2 预测远景区
    6.5 找矿优选靶区及预期成果
        6.5.1 找矿优选靶区
        6.5.2 预期找矿成果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图版
附录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目录

(10)西昆仓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工作概况
    1.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2.1 沉积(变质)建造特征
        2.1.1 前寒武系
        2.1.2 古生界
        2.1.3 中新生代
    2.2 岩浆岩
        2.2.1 中酸性侵入岩
        2.2.2 基性-超基性岩
        2.2.3 火山岩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3.1 区域重力场基本特征和地壳结构
        2.3.2 大地电磁测深和深部结构
        2.3.3 地震和深部结构
    2.4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2.4.1 各元素在不同地层层位中的分布
        2.4.2 各元素的区域、不同地质体中丰度值及与邻区比较
        2.4.3 各元素在主要地层中的变化
    2.5 区域构造特征及大地构造演化
        2.5.1 主要断裂构造
        2.5.2 大地构造格单元的划分
        2.5.3 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
    2.6 区域矿化特征
第三章 奥依塔格-库尔良晚古生代裂陷盆地的演化与成矿
    3.1 奥依塔格-库尔良晚古生代裂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构造背景
    3.2 区内沉积建造
        3.2.1 奥依塔格地区
        3.2.2 恰尔隆地区
        3.2.3 盖孜特格里曼苏一带
        3.2.4 塔木-卡兰古地区
        3.2.5 库尔良地区
    3.3 火山岩建造
        3.3.1 昆盖山北坡双峰态火山岩系是裂谷型火山沉积建造
        3.3.2 克里阳双峰态火山岩系主要产于库尔良群上亚群
        3.3.3 火山岩系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讨论
    3.4 含矿建造
        3.4.1 中泥盆统克孜勒陶上亚组(D_2k~b)
        3.4.2 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C_(1k1))
        3.4.3 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C_(1h))
    3.5 重要成矿带
第四章 盆地中流体成矿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4.1 成矿地质流体体系的主要类型
    4.2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
    4.3 热卤水与成矿作用
        4.3.1 热卤水的成因
        4.3.2 油田卤水的成矿
        4.3.3 油田卤水在形成密西西比型矿床中所起的作用
    4.4 卤水系统硫化物沉淀的理论模型
    4.5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的研究现状
        4.5.1 成矿金属的来源
        4.5.2 硫酸盐的还原机制
        4.5.3 成矿金属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
        4.5.4 成矿流体的驱动力
        4.5.5 成矿时代
第五章 典型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5.1 塔木铅锌矿
        5.1.1 矿床地质特征
        5.1.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2 卡兰古铅锌矿
        5.2.1 矿床地质特征
        5.2.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3 卡拉塔什铅锌矿
        5.3.1 矿床地质特征
        5.3.2 岩(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5.4 铁克里克铜铅锌矿
        5.4.1 矿床地质特征
        5.4.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5 托库孜阿特铅锌矿床
    5.6 其他矿点简介
        5.6.1 乌苏里克铅锌矿
        5.6.2 卡拉牙斯卡克铅矿
    5.7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的厘定依据
        5.7.1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的特征
        5.7.2 西昆仑地区铅锌矿床的有关特征
第六章 铅锌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式
    6.1 成矿机制的研究
        6.1.1 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6.1.2 稳定同位素研究
        6.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6.1.4 围岩蚀变作用研究
    6.2 成矿模式
        6.2.1 成矿的大地构造环境
        6.2.2 成矿流体的来源
        6.2.3 成矿流体的驱动
        6.2.4 金属组分的迁移和沉淀
        6.2.5 成矿作用过程
    6.3 找矿模型
第七章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评价
    7.1 区域成矿规律
    7.2 找矿远景评价
        7.2.1 远景评价准则
        7.2.2 成矿远景预测区
        7.2.3 对成矿远景区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图版说明
图版

四、中国东部燕山运动的活动规律及其与成岩成矿物质分配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预测[D]. 聂爱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 [3]粤东成矿地质背景及银铜铅锌成矿特征研究[D]. 郭锐. 中南大学, 2008(12)
  • [4]铜陵矿集区桂山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预测研究[D]. 殷延端.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5]辽西医巫闾山北段中生代构造格架及其对金矿形成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D]. 孟宪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03)
  • [6]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成矿系列、成矿演化及成矿预测研究[D]. 王力. 中南大学, 2004(11)
  • [7]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 郭庆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8]熊耳山—外方山矿集区金—钼成矿系统[D]. 贺昕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9]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研究[D]. 普传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9)
  • [10]西昆仓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研究[D]. 匡文龙. 中南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中国东部燕山运动活动规律及其成岩物质分布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