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山西省教师培训回顾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山西省教师培训回顾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山西省师资培训工作的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张春海,肖英鑫[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历程、逻辑与展望》文中指出青藏地区是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通过教育高质量发展来激发青藏地区的内发动力意义深远,而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解决教师数量短缺、提高教师学历及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几个阶段。其演进历程呈现出与社会发展背景相适应的变迁逻辑:政策价值取向从工具本位转向教师本位,政策目标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均衡,政策内容从教学知识传授趋向综合素养提升,政策制定从照单移植迈向本土创新。新时代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需立足青藏地区多元文化现实,谋划多元综合的政策内容;恪守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确立聚焦教师核心素养的政策目标;以师为本,秉持教师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坚持正义原则,寻求多元价值平衡的政策执行点。

李恒[3](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李芒,石君齐[4](2021)在《建党百年之高校教师培训制度建设回望》文中提出建党以来,高校教师培训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建设的全过程,经历了助力革命期、改旧立新期、规范壮大期及走向辉煌期四个阶段。政治性、时代性和问题导向性是中国共产党高校教师培训取得卓越成就的三大法宝。高校教师培训制度变迁受宏观制度环境的主导、行动者与制度互动的推动以及旧有制度惯性的制约。对高校教师培训制度变迁的回望与反思,有助于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全面深化高校教师培训制度改革,建实、建强、健全培训体制,对于我党全面领导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何菊玲,赵小刚[5](2021)在《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指出以1949—2021年党和政府出台的有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放置于当时代教育政策的宏观框架中,从乡村教师队伍的数量补充和质量提升两个维度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主要嵌套在其他相关教育政策中,专指性政策主要出现在2006年以后,总体数量较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76)、积极探索与发展时期(1977—2005)和均衡聚焦发展时期(2006—2021)等3个历史阶段;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培养乡村教师的长效体制与机制、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者群体以及发挥乡村教师主体性等方面。只有高度重视并研究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有效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刘钰珊[6](2021)在《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政策文本分析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文中指出

李芩旭[7](2021)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文中认为

刘凤英[8](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文中晴[9](2021)在《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尚欣[10](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非学历补习教育的职能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山西省师资培训工作的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山西省师资培训工作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一、侵占与宣抚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三、治安与财政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一、校舍紧张
        二、经费不足
        三、生源紧张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二、教员的培训
        三、教员的培养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五、信任危机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一、课程、教学督导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一、人口激增
        二、职业构成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四、日常生活
        五、学校的设立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来源
        二、学生构成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一、课程设置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历程、逻辑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解决教师数量短缺阶段(1978—1984年)
    (二)提高教师学历及教学能力阶段(1985—1998年)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阶段(1999—2011年)
    (四)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阶段(2012年至今)
二、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
    (一)政策价值取向从工具本位转向教师本位
    (二)政策目标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均衡
    (三)政策内容从教学知识传授趋向综合素养提升
    (四)政策制定从照单移植迈向本土创新
三、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未来展望
    (一)立足青藏地区多元文化现实,谋划多元综合的政策内容
    (二)恪守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确立聚焦教师核心素养的政策目标
    (三)以师为本,秉持教师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
    (四)坚持正义原则,寻求多元价值平衡的政策执行点

(3)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4)建党百年之高校教师培训制度建设回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助力革命(1921—1949年)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旧立新(1949—1978年)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规范壮大(1978—2012年)
    1.教师队伍的补短重建(1978—1993年)
    2.教师培训的法制建设(1993—1998年)
    3.学术梯队的快速发展(1998—2012年)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走向辉煌(2012年至今)
五、高校教师培训制度变迁之内在逻辑
    1.深层结构分析:宏观制度环境主导培训制度变迁
    2.动力机制分析:行动者与制度的互动推动培训制度变迁
    3.路径依赖分析:旧有制度惯性制约培训制度变迁
六、结语

(5)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概念界说与研究方法
    (一)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概念界说
    (二) 研究方法
三、 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一)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76)
        1. 乡村基础教育的边缘化及其有限发展
        (1) 纵横比较下乡村基础教育的边缘化
        (2) 乡村基础教育的有限发展
        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初步探索
        (1) 教师数量补充与队伍的稳定
        (2) 提升教师质量
    (二)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积极探索与发展时期(1977—2005)
        1. 纵横比较下乡村基础教育的弱势发展
        (1) 从纵向来看,与乡村成人教育相比基础教育处于弱势发展地位
        (2) 从横向来看,乡村基础教育与城市相比也处于弱势发展地位
        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积极探索与发展
        (1) 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补充乡村教师数量
        (2) 加大力度提升乡村教师队伍质量
    (三)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均衡聚焦发展时期(2006—2021)
        1. 城乡均衡发展战略下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
        2. 城乡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的政策
四、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反思与优化策略
    (一) 加强学术研究是提高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效能的基础
    (二) 健全体制与机制是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根本
    (三) 煅造高素质教师教育者是提升乡村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保证
    (四) 发挥乡村教师的主体性是促进其发展的内驱力

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山西省师资培训工作的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历程、逻辑与展望[J]. 张春海,肖英鑫. 教师发展研究, 2021(03)
  • [3]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4]建党百年之高校教师培训制度建设回望[J]. 李芒,石君齐. 中国大学教学, 2021(08)
  • [5]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何菊玲,赵小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6]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政策文本分析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D]. 刘钰珊.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7]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 李芩旭.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变迁研究[D]. 刘凤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9]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D]. 文中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非学历补习教育的职能演变研究[D]. 尚欣.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山西省教师培训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