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三游洞群头足类化石

湖北宜昌三游洞群头足类化石

一、湖北宜昌三游洞群头足类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刘浩,邓新,金鑫镖,曾庆銮,徐大良,张维峰,彭练红[1](2021)在《扬子北缘京山-钟祥地区下奥陶统地层序列及其区域对比》文中指出湖北京山-钟祥一带的下奥陶统特征与毗邻的峡东及随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开展了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对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扬子北缘早奥陶世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通过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地层对比研究,将钟祥-京山地区下奥陶统自下而上分为娄山关组、温峡口组(新建)、钟祥组(新建)和大湾组.新建的温峡口组以竹叶状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属于台地边缘浅滩-浅水陆棚相沉积.根据温峡口组中所产的腹足、腕足和头足类化石,认为其沉积时代为特马豆克期中-晚期至弗洛期早期.钟祥组为灰色-灰黑色笔石页岩夹薄层粉砂岩及少量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产丰富的腕足、三叶虫、海百合茎、笔石、头足类等生物化石,属于深水陆棚区沉积,其地质时代为早奥陶世弗洛期.通过区域地层对比,温峡口组与峡东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和随南高家湾组底部层位相当,而钟祥组则与峡东大湾组下段的下部和随南高家湾组中-上部可以对比.

李洪奎[2](2020)在《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地与造山带研究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盆地的研究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的重要构造单元,也是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克拉通内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四川盆地的内部结构、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与纵向上的叠置关系,对于四川盆地乃至扬子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加快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步伐,拓展四川盆地的勘探新领域,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已经有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基底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电资料的解译,缺乏最新地震剖面的约束;盖层结构的刻画随着盆地资料精度的提高有待细化;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型盆地性质需要深化研究;基底对盖层发展演化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急需攻关,以提高对盆地的整体认识。因此,论文以四川盆地这一复杂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在盆地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盆地内部不同时期的建造与改造进行详细剖析,揭示四川盆地的结构与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原型,建立盆地演化序列及叠合模式,并对盆地叠合演化的动力机制、基底对盖层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在基底结构方面,厘定出17条呈“棋盘格式”展布的基底断裂,提出了四川盆地基底具有纵向上的三分性和横向上的三分性。纵向上由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组成,横向上由峨眉-成都-三台、泸州-重庆-开江和广元-南江三个磁性不同的岩块组成。同时将四川盆地基底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川中基底隆起带、川西基底拗陷带和川东基底拗陷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川西南、川西北、川南、川中、川北、川东南和川东北基底构造带)。(2)在盖层结构方面,识别出五个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将盖层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构造层(Z-S)、下二叠统-中三叠统构造层(P1l-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三段构造层(T3x1-T3x3)、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侏罗系构造层(T3x4-J)、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K-Q)。(3)在原型盆地叠合演化方面,提出处于地壳震荡环境下的四川盆地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D-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4)在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方面:(1)认为基底结构及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现今的宏观构造格局。基底在横向上的三分性和“棋盘格式”的基底断裂系统致使现今盆地呈现出具有菱形边框、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强烈变形的特征。(2)厘定出基底断裂及基底活动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发育。北东向华蓥山断裂、龙泉-通江断层以及北西向厚坝-蓬安-丰都断裂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形态、展布,基底堑垒式构造差异活动导致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一步抬升剥蚀,古隆起范围扩大。(3)认为基底断裂的分期活动控制了活动时期的沉积格局。早寒武世晚期,华蓥山断裂、齐岳山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南江-通江-开江断裂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长兴期,南江-通江-开江断裂与昭化-碧泉-达州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与遂宁-合川断裂为两对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由于基底断裂的差异性活动,在盖层形成北西向展布的开江-梁平海槽与篷溪-武胜台凹,以及相伴的地垒构造,由此形成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三隆两凹”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沉积格局。

陆扬博[3](2020)在《上扬子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定量表征及沉积过程恢复》文中研究表明奥陶纪–志留纪是地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转折时期,全球板块构造聚敛及气候环境重大变迁使得生物的生存处于不断的动荡之中,导致了奥陶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同时,该时期还发生了一系列全球和区域性地质与环境事件,如赫南特冰期、全球性海退和海泛淹没、上升流活动趋于活跃、局域性火山喷发和底流活动等,并在该转折期形成了中国南方颇具规模、及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巨大价值的黑色页岩层系。然而,关于该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在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是如何形成及分布的基本问题,如多重地质事件影响下的古海洋环境变迁、富有机质页岩层序地层划分与内部岩相的沉积构成,不同类型岩相的成因机理及其沉积过程,脆性矿物和有机质的来源等缺乏深入探讨。本文综合利用钻井、露头和地球化学测试(0.01-1m间距)资料,在建立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五峰组和龙一段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查明了富有机质页岩的时空展布;探讨等时地层格架下富有机质页岩的岩相类型与多重沉积非均质性特征;分析不同古海洋条件下的岩相成因及其沉积过程(多重地质作用–控制因素耦合过程);阐明了脆性矿物有机硅和有机质的来源,进而建立了多重地质作用(或控制因素)联控的页岩岩相成因模式,提出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质页岩岩相甜点段的预测评价模型。其主要认识如下:1)在笔石带分层约束及天文旋回地层年代标尺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奥陶纪–志留纪重大转折期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多学科结合,综合利用研究区内的钻井岩芯和测井、露头剖面和高密度地化测试数据等资料,在层序界面精细识别的基础上,将五峰组凝缩段(包括观音桥段)划分为4个受三级海平面变化驱动的旋回周期,结合笔石带年龄,确定每个三级旋回的时限约1.2-myr,所对应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2cm/kyr;龙一段为1个三级层序,可进一步划分出3个体系域(海进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晚期高位体系域)和8个四级准层序组,其每个四级准层序组时限约为405-kyr,所对应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2.5cm/kyr。结合收集的120条野外剖面、258口钻井的层序单元划分和对比,查明了各层序单元在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的时空分布,揭示出了其具有“三洼二隆”古地理格局,同时各洼陷中其沉积沉降中心具有逐渐向西北迁移及隆–洼地形分隔逐渐加大的演化规律。2)在等时地层格架下开展页岩岩相划分及多重沉积非均质性精细表征,恢复了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各层序单元发育时期的页岩岩相空间配置关系。在参考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沉积构造–矿物成分–有机质丰度为一体的页岩岩相三端元的4大类和13亚类分类方案。通过威远–长宁、涪陵、鄂西等地区典型钻井岩芯观察、室内薄片鉴定,TOC含量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精细划分了五峰组、观音桥层、龙一段层序的页岩岩相类型,理清了不同页岩岩相的多重沉积非均质性特征,结合跨洼陷沉积断面图和岩相时空分布图的精细编制,查明了不同页岩岩相在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的时空分布。研究表明,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的各洼陷中,岩相分布与古构造、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及其沉积时的突发地质事件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受古构造地貌分隔的沉积分区(洼陷中心、下斜坡、上斜坡和隆起边缘)具有覆水深度、氧化–还原和古生产力等沉积环境的差异性,直接控制了沉积分区页岩岩相类型、组成及分布范围。3)通过威远–长宁、涪陵、鄂西各洼陷的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参数标准剖面的建立,探讨了奥陶纪–志留纪重大转折期的古气候、古海洋环境对不同类型页岩岩相发育的控制作用。通过分析火山喷发、冰期、上升流、底流和陆源输入等事件在上扬子克拉通内拗陷盆地内不同层序体系域中的沉积记录,探讨了其起始时间、作用强度、波及范围及对页岩岩相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地质事件相互间的联动机制,对上扬子克拉通内局限海产生了叠加效应,最终通过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陆源输入强度指标所体现,并清晰地记录在不同洼陷、不同层位占主导的页岩岩相中。同时,在同一海平面背景下,毗邻秦岭洋的外陆棚(鄂西洼陷)易受上升流或底流作用影响,为半开放或弱局限海环境;中陆棚(涪陵洼陷)次之,为适度局限海环境;内陆棚(威远–长宁洼陷)为适度局限–强局限海环境;从而导致各洼陷中其页岩岩相类型、沉积特征及其分布的差异。明确了火山灰是诱发生物硅(放射虫、海绵骨针、硅藻)和烃类生物(疑源类和藻类)勃发富集,并促进氧最小带的形成,从而在适度局限或强局限海内发育富有机质的硅质页岩相的成因机理。4)分析各洼陷、各层序单元页岩岩相的基本特征、表征参数、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的差异性,提出了全球性(如板块聚敛、冰期、海泛和海退)和局域性地质事件(火山喷发、上升流、底流、陆源输入)联控机制下的页岩岩相成因模式。其中,五峰组凝缩段和龙一段海进体系域的硅质页岩相,为强局限海在火山喷发和上升流协同控制下高生物硅和有机质的成因模式:滞流、低沉积速率(<1cm/ky)、缺氧(V/Cr>4)、高古生产力(Ba/Al>300ppm/%)及高TOC%>4。龙一段早期高位体系域的混合质页岩相,为适度局限海在底流控制下的中生物硅和有机质的成因模式:滞流、低速底流、中沉积速率(>1-2cm/ky)、贫氧(V/Cr>2-4)、中古生产力(Ba/Al>200-300ppm/%)及中TOC%>2-4。龙一段晚期高位体系域灰质–泥质页岩(或泥岩)相,为弱局限海在强制性海退陆源输入主控下的高粘土–低有机质的成因模式:低速流动、较高沉积速率(>4cm/ky)、贫氧–氧化(V/Cr<2)、低古生产力(Ba/Al<200ppm/%)及低TOC%<2。明确了五峰组(凝缩段)和龙一段海进体系域的高生物硅和有机质的硅质页岩相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优质岩相甜点段。

许昕玥[4](2020)在《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微生物岩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表明,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微生物碳酸盐岩较为发育,它们不仅类型和现象丰富,而且与国内、外同时期的微生物岩发育同步。本文在认真观察、实测松滋刘家场下奥陶统剖面以及系统学习和研究已经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基础上,以生物礁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古生态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进行区域地质背景和有关微生物岩各方面资料的研究,开展了南津关组微生物岩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取得了如下认识:通过对外部几何形态和微生物碳酸盐岩内部结构内容的分析,将微生物碳酸盐岩分为叠层石、核形石和凝块石。其中凝块石可以分为斑状凝块石、条带状凝块石;叠层石可以分为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标志、微生物岩标志以及地球化学标志分析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特征,并将研究区南津关组相类型分为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其中局限台地相又可以分为粒屑滩亚相和泻湖亚相;开阔台地相又可以分为浅滩亚相和滩间海亚相。分析结果表明,在局限台地相中,水体循坏一般,能量较低,整体的盐度较比较高,适合微生物碳酸盐岩的生长,发育着层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在开阔台地相中,水体循坏良好,能量较高,但盐度与局限台地相比较低,发育着有波状叠层石、席状叠层石及凝块石等。通过对微生物岩的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南津关组的海平面经历了两个变化旋回。Ca/Mg的比值变化分析表明,总的来说,南津关组的第四段Ca/Mg的比值高一些,古温度稍高。氧同位素的特征变化分析表明,南津关组的第二段和第三段δ18O的值要比第一段和第四段的值要高,第一段和第四段的古温度较高,故海水有一定的蒸发作用,从而更有利于叠层石的繁殖和生长,这也与研究区沉积相的发育是一致的。通过比较Sr/Ba值对古盐度的指示意义,得出南津关组第一段的Sr/Ba值不断的降低,反映古盐度也不断的降低;第二段到第四段Sr/Ba值先增高后降低再增高,古盐度也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因此,古盐度的增高有利于微生物碳酸盐岩繁殖与生长。从整体上来看,研究区碳、氧同位素元素和Sr/Ba比值的变化均表现出两大旋回,与相对海平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也反映其古盐度和古温度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古氧相也对微生物岩发育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相对富氧环境下,适宜的古海水温度与盐度更有利于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发展和生物礁的发育。通过对研究区的微量元素Th/U比值和V/V+Ni的比值来分析研究区古氧相的变化,并结合采集的岩石类型和特征,研究区南津关组部分时期是相对缺氧的还原环境。在相对富氧环境中,有叠层石、凝块石以及核形石发育,说明富氧条件下有利于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发育与生长。分析认为,后生动物的作用对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腹足类生物对微生物碳酸盐岩中的菌藻类生物造成了啃食和破坏等。同时有柄棘皮类化石与蓝绿藻也可以共同成礁,因此判断微生物碳酸盐岩丰度的变化与后生动物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郭晨阳[5](2020)在《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红花园组微生物岩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微生物岩不仅是生物生命演化的重要反映,而且有助于古环境的重建。然而,影响微生物岩发育的主要因素则很少被提及。因此,本文选择湖北松滋地区刘家场剖面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红花园组微生物岩控制因素开展研究,并尝试推测出研究区微生物岩衰退的主要控制因素。刘家场剖面被称为中扬子地区奥陶系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剖面,其中微生物岩特征明显且发育广泛,碳酸盐岩沉积发育连续,是本文研究微生物岩控制因素的绝佳场所。通过野外调查及刘家场剖面实测,结合实验室薄片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内分乡组-红花园组主要发育有叠层石,凝块石和核形石三类微生物岩。根据形态特点可将研究区内叠层石可细分为波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和丘状叠层石三类,凝块石可细分为斑状凝块石和网状凝块石。并且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研究区发现的微生物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对研究区岩相划分及沉积相标志特征的识别,认为研究区属于碳酸盐台地下的开阔台地相,并可划分为台地浅滩亚相,台地滩间海亚相和台地生物礁亚相。结合各类微生物岩岩性组成及分布特征,总结出各类微生物岩的沉积分布模式。其中波状叠层石发育于生物礁亚相至滩间海亚相,丘状叠层石发育于滩间海亚相,柱状叠层石发育于滩间海亚相高能环境中,网状凝块石发育于浅滩亚相,斑状凝块石发育于生物礁亚相,核形石发育于浅滩亚相。古盐度分析表明,在该时期内Z值曲线总体呈现出由低到高缓慢变化的趋势,微生物岩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内盐度较高的区域。古温度分析表明,研究区温度为18.64℃~24.83℃,平均温度为21.66℃,适宜微生物岩发育温度为20℃~21℃。古氧相分析表明,在该时期内研究区为大体上为富氧环境,微生物岩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内氧气含量充足的区域。对下奥陶统微生物岩自下而上逐渐减少的控制因素探讨,认为古温度,古盐度和古氧相变化主要控制了微生物群落的发育,沉积作用则对微生物岩形态有影响作用,海平面变化和后生动物作用对微生物岩的发育限制极大。研究区内微生物岩中发现有后生动物化石及大量生物扰动现象,结合中奥陶统初期后生动物大量繁盛和海平面逐渐上升等现象,认为后生动物对微生物发育成岩起到限制作用。后生动物以菌藻类微生物为食,造成菌藻类微生物数量的不断减少,并且严重破坏了微生物岩的生长状态。海平面上升和下降过大使微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微生物岩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甚至消亡的现象。

周思宇[6](2019)在《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其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文中提出自上世纪40年代层序地层学首次被提出以来,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随着生产和科研的深化,对于层序地层学划分层次也提出了挑战。通过对文献的调研笔者发现,早奥陶世的地层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岩,而关于这些微生物岩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以及控制作用却极少有人研究。松滋刘家场地区下奥陶统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发育连续,微生物岩分布广泛,露头岀露良好,是研究层序对微生物岩控制作用的理想场所。综合应用野外剖面、薄片等资料,通过对松滋地区刘家场早奥陶世地层的沉积特征、微观及宏观特征的研究,对该地区的地层进行高频率旋回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生物岩的分布特征与形成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层序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以下为本文研究结论:通过对研究区下奥陶统岩石类型、结构、沉积构造等分析,将其沉积相分析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两种类型。其中开阔台地相进一步可划分为浅滩、滩间海和生物礁亚相,局限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浅滩和泻湖亚相。按照碳酸盐岩标准微相划分方法,在研究区下奥陶统中识别出11种微相。通过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的运用,在研究区识别出3种层序界面,包括冲刷侵蚀面、岩性转化面和最大海泛面。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下奥陶统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并由此建立了中扬子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得出研究区处在浅海碳酸盐台地地区,经历6次较为明显的海平面变化,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走势。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松滋刘家场地区下奥陶统地层中识别出15个四级层序并阐述了其发育特征。同时通过米兰科维奇的旋回理论,首次开展了研究区下奥陶统米级岩性组合旋回的识别,共识别出11种米级旋回叠加类型,并将下奥陶统划分为86个米级旋回。在对研究区内微生物岩的类型阐述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内层序地层对不同类型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叠层石微生物岩中,波状叠层石多半分布于海侵体系域中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柱状叠层石分布于海侵体系域中期,丘状叠层石则处于高位体系域晚期。在凝块石微生物岩中,斑状凝块石分布于海侵体系域早期,网状凝块石则处于海侵体系域晚期;粒径和含量较为良好的核形石则是处于高位体系域早期。对高频层序对微生物的控制作用分析认为波状叠层石分布于上升半旋回早期和下降半旋回早期,柱状叠层石则多半发育于上升半旋回上部,丘状叠层石则是处于下降半旋回上部;斑状凝块石处于上升半旋回中期,网状凝块石则都处于上升半旋回后期;核形石中的粒径和含量均较为良好的核形石多分布于上升半旋回中期,此时更适合核形石的发育。

马强分[7](2019)在《鄂西寒武系第二统筇竹寺阶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南作为前寒武-寒武系海洋环境的重要保存地区,记录了成冰纪以来几乎所有的重要事件,发育了十分漂亮且完整的从浅水到深水的地层,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埃迪卡拉和布尔吉斯型生物群。寒武纪早期是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和海洋化学波动的关键时期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寒武纪早期后生动物迅速出现且随后辐射,形成了以后生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从而取代了前寒武纪以微生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此外,寒武纪早期还发生了其它重要的生命事件,如动物体型增大、躯体骨骼化、形态复杂化、几乎所有的现今海洋动物门类和类似于现今海洋的食物链结构的首次出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尽管生物大爆发和生物演化的过程正在不断被厘清,但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仍然有不清楚之处。例如,部分生物如放射虫和海绵的起源问题。目前,早寒武世放射虫的报道存在很大的争议,虽然部分研究者认为放射虫在早寒武世甚至前寒武时期就已出现,但是经典观点仍认为最古老的放射虫化石年龄只能追溯到中晚寒武世。早寒武世放射虫化石由于化石数量稀少,加上绝大多数化石保存太差以至于不能较好的鉴定,这使得早期放射虫化石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以便获得更多的研究材料。此外,目前的生物群研究主要聚焦于早寒武世浅水环境的碎屑岩,缺少对偏深水环境的硅泥岩和碳质泥岩中生物群的系统报道。因此,开展碳质泥岩中生物群的调查,进行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化石记录所展示的生命演化进程,对探索并解答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生物群与早期海洋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除采用传统古生物处理方法外,辅助Micro-CT手段,以秭归地区三个地层出露连续且年代地层分辨率高的深水相剖面(罗家村剖面、九曲脑剖面和滚子垇剖面)为研究对象,对水井沱组古生物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探索放射虫早期起源。并基于水井沱组丰富的化石数据进行定量古群落分析,定量描述研究区深水相浮游生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论述寒武纪早期在深水相环境中形成的浮游群落生态系统,以揭示深水环境中的生物面貌,为寒武系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鄂西秭归地区寒武系筇竹寺阶水井沱组放射虫化石的特征描述和分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鄂西秭归地区寒武系筇竹寺阶水井沱组放射虫化石比较常见,均为球形多囊虫类,可以归属4种类型:2个新属新种(Paraantygopora porosa和Braunosphaera sinensis),1个未定种(Tetrasphaera?sp.),还有1个属种分类位置不确定的球形放射虫化石。其中,Paraantygopora porosa、Braunosphaera sinensis和分类位置不定的球形放射虫化石属于泡沫虫目,Tetrasphaera?sp.的科目位置未定。(2)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壳体结构复杂,已经形成发育的或不发育的同心层圈结构。其中多数壳体的壳层由绷带状板片融合形成的网状结构,或称为穿孔板状结构。这些孔具有外翻形成的孔缘,孔缘长短不一,长者将不同壳体连接起来。这些放射虫化石与奥陶纪早期的一些放射虫属种壳体结构类似。少数放射虫化石具有网格状壳层,这类化石在华南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有许多报道,但它们与早古生代其他层位放射虫化石壳体结构明显不同,更类似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一些放射虫化石的壳层结构。(3)到目前为止,华南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共由6个属级分类单元组成,他们具有清晰的或发育不完整的同心层,壳体结构相当复杂,这些特征表明寒武纪第二世筇竹寺期放射虫已经爆发繁盛,这与浅水相区宏体生物群的爆发繁盛可能为同步发生。2.基于鄂西秭归地区罗家村剖面水井沱组丰富的化石数据,14个化石类群26属45种,合计9059枚化石个体,进行定量古群落分析,根据研究剖面生物化石组成和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了4个古生态组合(依次为组合A,B,C,D),并逐一揭示深水环境中的生物面貌,论述各个生态组合中生物群与古海洋环境的协调演化,该研究为寒武纪早期的物种多样性和复杂生态系统提供具体科学依据。生态组合A为以等刺虫Isoxys为主导的浮游群落生态系统,含3538个化石个体10个化石物种,化石丰度最高,但是物种分异度最低。生态组合A主要受水体缺氧状态的控制,该组合同期的U/Th指标表明水体底层缺氧状态,高Al含量暗示陆源输入的增加,提供水体中充足的营养供应,从而导致组合A中浮游生物占绝对优势,为2760个化石个体,占化石总量的78.01%。以底栖生物为主的生态组合B具2475化石个体和36个生物物种,物种分异度最高,无论是化石丰度还是物种分异度都以底栖生物占主导,生物个体依次为底栖活动型高肌虫Bradoriid(27.43%),底栖固着型原牙形Protoconodonts(10.55%)和海绵骨针(9.78%)。该生态组合产自于泥灰岩浅水相,水深较组合A明显变浅,故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出现更多的浅水底栖型生物。此外,综合地化指标,可发现U/Th比值表明水体环境处于低氧状态,较生态组合A含氧量有所改善。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水深的改变,可能是导致以浮游生物为主的群落向以底栖生物为主的群落转变的主要原因。生态组合C包括2541个化石个体和34个生物物种,其中海绵骨针占绝对优势,为44.82%。由于海绵骨针的需氧量极低,在排除海绵骨针的情况下,我们可发现组合C在化石丰度方面以浮游藻类为主,为26.99%,这与U/Th指示的水体缺氧状态相呼应,并且在该阶段Al含量的稳定波动表明陆源输入物质的增加。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可能导致该阶段浮游藻类为主的浮游生态系统取代了以底栖活动型生物Bradorid为主的底栖生态系统。生态组合D产出505个化石个体和13个生物物种,化石丰度最低,以浮游藻类为主。该阶段的地化指标U/Th表明海洋环境比早期缺氧条件有明显改善,在该阶段相对较高含量Al的波动表明,与较低地层相比,陆源输入有所增加,这导致浮游藻类的繁盛占据绝对优势。结合地球化学和沉积资料表明,水井沱组生物组合及其演化主要受环境氧化还原变化和陆源输入、水深变化的控制,这也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寒武系第二世深水盆地的生物演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支持了氧含量是寒武纪生物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的假设。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Soo-Yeun AHN,苗兰云[8](2019)在《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指出寒武纪是显生宙第一纪,见证了动物的爆发式快速演化过程,标志着地球从微生物为主导的前寒武纪生态系统转变为以动物为特征的显生宙生态系统.然而,全球寒武纪地层对比困难,高分辨率年代地层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严重制约寒武纪地球-生命系统演化历史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国际寒武系四统十阶年代地层系统的形成历史和已经建立的幸运阶、鼓山阶、古丈阶、排碧阶和江山阶的定义与"金钉子"(GSSP),概述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和第十阶底界厘定工作进展,重点阐述寒武系底界的全球对比问题,以及寒武纪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简要回顾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对以华南为基础的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进行了修订,新建肖滩阶作为中国寒武系第二阶.全面介绍中国华南、华北和塔里木三个主要构造地层分区寒武纪综合地层(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并对中国不同地层分区寒武系底部地层发育特征、底界识别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对三个主要地层分区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出建议.

张可[9](2018)在《湖北秭归屈原镇西陵峡剖面晚奥陶世微体化石生物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奥陶纪海侵广泛,海生动物空前发育,晚奥陶世凯迪期-赫兰特期是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急剧增长的重要时期,保存有丰富的化石记录,其中,宏体生物如三叶虫、笔石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等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同时期微体动物(如有孔虫、放射虫、介形虫等)的生物面貌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晚奥陶世微体化石进行系统古生物学研究,旨在补充该时期微体古生物资料,并从微体化石角度探讨研究区沉积环境。本人对湖北秭归西陵峡剖面上奥陶统宝塔组、临湘组瘤状灰岩和五峰组硅质岩中的微体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丰富的微体化石生物群,其中,牙形石共鉴定14属20种(含6个未定种),介形虫共鉴定14属26种(含16个未定种)。另外,产自宝塔组、五峰组的单房室胶结壳有孔虫和球形放射虫系华南首次报道,包括有孔虫Lagenammina sp.1、Lagenammina sp.2、Amphitremoida sp.、放射虫Armstrongisphaera sp.。宝塔组和临湘组的牙形石动物群属于Hamarodus–Dapsilodus-Scabbardella(HDS)相,代表深凉水型牙形石动物群;介形虫动物群以Planoria,Fenxiangia,Schmidtella和Aparchites为优势属,可与苏格兰西南部Craighead Limestone组和加拿大上奥陶统Esbataottine组开阔台地相或较深水相报道的介形虫动物群进行对比,有孔虫和放射虫丰度和分异度均较低,壳体为中薄壳,壳体形态保存较为完整,反映较低能的水动力环境。五峰组放射虫具高丰度低分异度,壳体中等偏大,呈球形,通常报道于深水相沉积环境中。研究区微体动物群总体属于较深水相的偏凉水动物群。本人在西陵峡剖面发现的微体化石构成研究区的深水相生物组合,补充了研究区晚奥陶世微体生物资料。研究区晚奥陶世放射虫和有孔虫系华南区首次报道,为后续探讨原生生物早期骨骼演化提供生物资料。根据微体化石生物群特征,再综合学者对上奥陶统岩性特征研究资料,认为宝塔组至临湘组属于较深水、低能的陆棚相沉积环境,五峰组属于深水相沉积环境。

杨志伟[10](2018)在《湖北松滋下奥陶统叠层石沉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叠层石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是也有很多不足和疑问,如叠层石的分类、命名不统一、叠层石的成因机制不完全统一、叠层石衰减的原因未知等。通过对文献的调研笔者发现,从叠层石的地史分布来看,早奥陶世是叠层石大量发育的重要时期,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该时期叠层石的研究极少,大部分都集中在对元古代、少量新生代和现代叠层石的研究。松滋刘家场地区下奥陶统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发育连续,露头岀露良好,叠层石和其它微生物岩分布广泛,是对早奥陶世叠层石开展研究的理想场所。通过实测剖面、薄片观察,并依据叠层石的几何形态系统地将区内叠层石系统地划分为5类: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丘状叠层石以及凝块状叠层石,其中,凝块状叠层石为新发现和新命名类型。并对各类叠层石宏观及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研究区岩相的划分以及沉积相特征的研究,探讨了该地区叠层石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从叠层石的分布来看,叠层石主要分布在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且不同形态的叠层石所需要的水体能量不同。柱状叠层石所需要的水体能量最强,一般形成于开阔台地的浅滩亚相。丘状、波状、凝块状叠层石所需要的水体能量次之,一般形成于局限台地的粒屑滩亚相和开阔台地的浅滩亚相。层状叠层石所需要的水体能量最低,一般形成于局限台地的粒屑滩亚相的中上部。研究区早奥陶世δ13CPDB值变化范围为-3.02‰1.32‰,主要集中在0‰-1.00‰的值域内;δ18OPDB值变化范围为-9.95‰-8.11‰,主要集中在-0.80‰-0.90‰。海水温度为17.8326.1℃,平均温度为21.56℃。温度主要分布在2025℃,表明刘家场地区下奥陶统主要是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由δ13CPDB值和1000×(Sr/Ca)值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南津关期,海平面在早期下降然后短时间上升,中期海平面再次下降然后上升,晚期海平面一直下降。该时期的古盐度处于一个下降的趋势。分乡期海平面在早期不断缓慢上升然后下降,中期海平面快速上升然后下降,晚期海平面快速下降。该时期古盐度可能经历了一个相对高盐度到相对低盐度再到相对高盐度的过程。红花园期海平面整体不断上升。该时期古盐度可能经历了一个相对高盐度到相对低盐度再到相对高盐度的过程。通过对研究区叠层石的地化元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叠层石的Sr/Ba比一般都比较高,且层状、波状、凝块状、丘状、柱状叠层石Sr/Ba依次增大,推测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凝块状叠层石、丘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所处的环境海水深度逐渐加深、离海岸越远。各种形态的叠层石所含的碎屑氧化物SiO2、Al2O3和Fe2O3的含量和稀土元素La的含量均出现及低值,说明叠层石是形成于较干净的沉积水体。研究区发育叠层石层位的温度一般都介于21.54℃23.13℃,且温度变化幅度不大,较稳定,说明温暖的浅海环境有利于藻类的发育形成叠层石。因此,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海环境是叠层石的发育有利环境。研究区的叠层石属于Ⅲ型干酪根成熟—过成熟的演化阶段。其中,南津关组TOC含量为0.19%,有机质丰度较高,为较好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分乡组、红花园组所采样品测得的TOC的值都较低,分别为0.11%和为0.08%。为差的烃源岩和非烃源岩。由于样品基本都采自野外剖面,遭受长期的风化、剥蚀、氧化及生物降解等的作用,大部分烃类已遭受损失,因此所测的TOC的值明显偏低。实际的TOC的值应大于所测得的值。研究区叠层石整体为差—较好的烃源岩,生烃潜力一般。

二、湖北宜昌三游洞群头足类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宜昌三游洞群头足类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北缘京山-钟祥地区下奥陶统地层序列及其区域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剖面描述
2下奥陶统岩石地层序列
    2.1娄山关组
    2.2温峡口组
    2.3钟祥组
    2.4大湾组
3生物化石组合
    3.1娄山关组
    3.2温峡口组
    3.3钟祥组
        3.3.1腕足类
        3.3.2笔石类
        3.3.3三叶虫
    3.4大湾组
        3.4.1腕足类
        3.4.2笔石类
        3.4.3牙形石
4地层区域对比
    4.1与峡东地区对比
    4.2与随南地区对比
5结论

(2)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1.2.2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前震旦系
        2.2.2 震旦系
        2.2.3 古生界
        2.2.4 中生界
        2.2.5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演化
        2.3.1 扬子克拉通
        2.3.2 秦岭造山带
        2.3.3 龙门山构造带
        2.3.4 松潘-甘孜褶皱带
第3章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3.1 盆地深部结构
        3.1.1 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3.1.2 重力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3.1.3 岩石圈结构
    3.2 基底断裂分布
        3.2.1 一级基底断裂
        3.2.2 二级、三级基底断裂
    3.3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3.3.1 基底的纵向分层结构
        3.3.2 基底的横向分块结构
        3.3.3 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3.4 基底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第4章 四川盆地盖层结构及其叠合特征
    4.1 地震剖面基本地质特征
    4.2 不整合面识别与盖层结构
        4.2.1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及其特征
        4.2.2 构造层划分
    4.3 不同地质时期盆地原型
        4.3.1 震旦纪-志留纪(Z-S)盆地原型-克拉通裂陷盆地
        4.3.2 泥盆纪-中三叠世(D-T2~l)盆地原型-克拉通拗陷盆地
        4.3.3 晚三叠世早期(T_3x~1-T_3x~3)盆地原型-断陷盆地
        4.3.4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T_3x~4-J)盆地原型-拗陷盆地
        4.3.5 白垩纪-第四纪(K-Q)盆地原型-前陆型盆地
    4.4 盆地叠合模式
第5章 四川盆地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5.1 基底控制盆地后期构造格局
        5.1.1 基底结构控制现今盆地宏观格局
        5.1.2 基底断裂活动控制盆内凹陷与隆起的发育
    5.2 基底控制上覆地层的古构造演化
    5.3 基底断裂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5.3.1 基底断裂对龙王庙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5.3.2 基底断裂对长兴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上扬子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定量表征及沉积过程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岩相类型和脆性矿物来源的研究现状
        1.2.3 富有机质页岩成因机理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上扬子地区构造特征
    2.2 上扬子地区地层特征
    2.3 上扬子地区古构造地理演化
第三章 五峰组和龙一段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
    3.1 层序界面识别及其地质归属
        3.1.1 层序界面识别及其特征
        3.1.2 龙一段沉积充填中的体系域界面识别
        3.1.3 准层序组(四级或小层)界面识别
    3.2 层序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3.2.1 五峰组凝缩段–观音桥层特征
        3.2.2 龙一段层序特征
    3.3 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及时空展布特征
        3.3.1 年代层序地层格架序列
        3.3.2 跨区带层序单元对比及其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3.3.3 等时格架中层序单元的时空分布特征
        3.3.4 层序形成演化
    3.4 旋回年代学分析
        3.4.1 高频率光谱扫描数据
        3.4.2 晚奥陶世–兰多维列世轨道参数
        3.4.3 频谱分析
        3.4.4 沉积速率与演化图谱分析
        3.4.5 凯迪期–赫南特期地质年代校正
第四章 页岩岩相特征与时空分布规律
    4.1 页岩岩相类型及特征
        4.1.1 页岩岩相划分方案
        4.1.2 五峰组和龙一段层序页岩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4.2 等时格架中页岩岩相垂向序列及多重非均质变化
        4.2.1 页岩岩相垂向序列
        4.2.2 页岩岩相的沉积非均质性特征
    4.3 等时格架中页岩岩相时空分布
        4.3.1 页岩岩相的横向变化
        4.3.2 平面分布特征
第五章 页岩岩相发育主控因素和成因机理
    5.1 “主动”控制因素分析
    5.2 “被动”控制因素分析
        5.2.1 火山事件
        5.2.2 赫南特冰期事件
        5.2.3 上升流事件
        5.2.4 底流事件
        5.2.5 强制性海退陆源输入事件
    5.3 联控因素分析
        5.3.1 陆源输入
        5.3.2 古生产力条件
        5.3.3 氧化–还原条件
    5.4 石英和有机质来源及富集机理
        5.4.1 脆性矿物石英来源及成因
        5.4.2 有机质来源及富集
第六章 页岩岩相的充填演化、成因模式及优质岩相预测
    6.1 页岩岩相充填演化及成因模式
        6.1.1 晚奥陶世五峰组凝缩段–观音桥段沉积演化和成因模式
        6.1.2 兰多维列世龙一段层序沉积演化和成因模式
    6.2 优质页岩岩相评价与预测
        6.2.1 优质页岩岩相评价
        6.2.2 甜点段确定和优选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微生物岩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微生物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研究思路及解决思路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刘家场区域构造概况
    2.4 刘家场区域沉积概况
    2.5 微生物碳酸盐岩实测剖面情况
第3章 微生物碳酸盐岩类型和特征
    3.1 核形石的类型及特征
    3.2 凝块石的类型及特征
    3.3 叠层石的类型及特征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4.1 样品数据有效性评价
    4.2 碳、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
    4.3 地球化学标志
第5章 沉积环境分析
    5.1 岩性岩相标志
    5.2 沉积构造标志
    5.3 碳同位素
    5.4 地球化学特征
    5.5 微量元素
    5.6 沉积环境分析
第6章 微生物碳酸盐岩控制因素分析
    6.1 沉积相对微生物碳酸盐岩控制作用
    6.2 海平面变化对微生物碳酸盐岩控制作用
    6.3 古温度变化对微生物碳酸盐岩控制作用
    6.4 古盐度变化对微生物碳酸盐岩控制作用
    6.5 古氧相对微生物碳酸盐岩控制作用
    6.6 后生动物对微生物碳酸盐岩控制作用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红花园组微生物岩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区域地层序列
    2.3 区域构造概况
    2.4 区域沉积概况
    2.5 实测剖面描述
第3章 微生物岩类型和特征
    3.1 原地生长型微生物岩
    3.2 非原地生长型微生物岩
第4章 沉积相分析
    4.1 沉积相标志
    4.2 沉积相分析
第5章 微生物岩控制因素分析
    5.1 沉积作用与微生物岩的关系
    5.2 海平面变化与微生物岩的关系
    5.3 古盐度与微生物岩的关系
    5.4 古温度与微生物岩的关系
    5.5 古氧相与微生物岩的关系
    5.6 后生动物演化与微生物岩的关系
第6章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其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实测剖面描述
第3章 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及特征
    3.1 碳酸盐岩石类型
    3.2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
    3.3 碳酸盐岩的沉积构造
    3.4 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5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与沉积环境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4.1 层序界面类型
    4.2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
    4.3 体系域特征
    4.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4.5 研究区层序格架的建立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第5章 层序地层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
    5.1 研究区微生物岩及其类型
    5.2 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微生物岩沉积序列
    5.3 高频层序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
第6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个人简介

(7)鄂西寒武系第二统筇竹寺阶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1.2 研究内容
    1.3 工作量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研究区地层概况
        2.2.2 岩矿特征
第三章 研究区水井沱组地层学研究
    3.1 研究区剖面描述
        3.1.1 罗家村剖面
        3.1.2 九曲脑剖面
        3.1.3 滚子垇剖面
    3.2 地层划分对比
第四章 样品采集、处理与测试
    4.1 样品采集
    4.2 古生物研究方法
        4.2.1 微体古生物
        4.2.2 宏体古生物
    4.3 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
        4.3.1 主量元素的测试
        4.3.2 微量元素的测试
第五章 水井沱组生物群面貌
    5.1 水井沱组的放射虫动物群
        5.1.1 放射虫研究概况
        5.1.2 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组成
        5.1.3 水井沱组放射虫动物群壳体结构特征
        5.1.4 水井沱组放射虫起源与演化
        5.1.5 水井沱组放射虫化石系统描述
        5.1.6 小结
    5.2 水井沱组海绵骨针
        5.2.1 海绵骨针研究概况
        5.2.2 水井沱组海绵骨针面貌
        5.2.3 海绵骨针化石描述
    5.3 水井沱组其他生物类群
        5.3.1 小壳化石
        5.3.2 藻类
        5.3.3 双瓣壳节肢动物
第六章 水井沱组生物群古群落特征
    6.1 水井沱组生物个体丰度
    6.2 水井沱组生物属种分异度
    6.3 古生态组合特征
        6.3.1 生态组合A
        6.3.2 生态组合B
        6.3.3 生态组合C
        6.3.4 生态组合D
第七章 水井沱组生物组合与古海洋环境的协同演化
第八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全球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
    2.1 历史回顾
    2.2 寒武系正式定义并已确定金钉子的阶
    2.3 最新建立的寒武纪第三统和第五阶 (苗岭统、乌溜阶)
    2.4 寒武系第十阶
    2.5 寒武系未定义的阶
        2.5.1 寒武系第二阶
        2.5.2 寒武系第三阶
        2.5.3 寒武系第四阶
    2.6 寒武系底界GSSP缺点与全球对比困境
    2.7 寒武纪化学地层
    2.8 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
3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
    3.1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历史沿革
    3.2 中国寒武系年代地层修订
4 中国各大区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4.1 华南寒武系
        4.1.1 生物地层
        4.1.2 化学地层
        4.1.3 同位素年代学
    4.2 华北寒武系
        4.2.1 生物地层
        4.2.2 化学地层
    4.3 塔里木寒武系
        4.3.1 生物地层
        4.3.2 化学地层
5 中国寒武系底界的识别
    5.1 华南寒武系底界
    5.2 华北寒武系最低层位穿时性
    5.3 塔里木寒武系底界识别
6 中国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问题
7 总结

(9)湖北秭归屈原镇西陵峡剖面晚奥陶世微体化石生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体化石研究现状
        1.2.2 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剖面描述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地层概况
        2.1.2 区域岩石概况
        2.1.3 区域构造概况
    2.2 西陵峡剖面描述
    2.3 地层划分对比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 放射虫、牙形石的处理
    3.2 介形虫的处理
    3.3 有孔虫的处理
        3.3.1 酸处理
        3.3.2 化石定向切面
第四章 微体动物群特征及其意义
    4.1 牙形石组合
    4.2 介形虫组合
    4.3 有孔虫组合
    4.4 放射虫组合
第五章 地质意义探讨
    5.1 地层学探讨
    5.2 古生态及古环境探讨
        5.2.1 古生态探讨
        5.2.2 沉积环境探讨
第六章 系统古生物学
    6.1 牙形石系统描述
    6.2 介形虫系统描述
    6.3 有孔虫系统描述
    6.4 放射虫系统描述
第七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10)湖北松滋下奥陶统叠层石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实测剖面描述
第3章 叠层石类型及特征
    3.1 叠层石的产出层位及特征
    3.2 叠层石类型
    3.3 叠层石的宏观特征
    3.4 叠层石的微观特征
第4章 叠层石沉积特征
    4.1 岩相类型及特征
    4.2 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
    4.3 叠层石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5.1 样品数据有效性评价
    5.2 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5.3 古环境恢复
第6章 叠层石生烃潜力
    6.1 有机质的丰度
    6.2 有机质的类型
    6.3 有机质的成熟度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湖北宜昌三游洞群头足类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北缘京山-钟祥地区下奥陶统地层序列及其区域对比[J]. 刘浩,邓新,金鑫镖,曾庆銮,徐大良,张维峰,彭练红. 地球科学, 2021(04)
  • [2]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D]. 李洪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上扬子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定量表征及沉积过程恢复[D]. 陆扬博.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微生物岩控制因素研究[D]. 许昕玥. 长江大学, 2020(02)
  • [5]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分乡组-红花园组微生物岩控制因素研究[D]. 郭晨阳. 长江大学, 2020(02)
  • [6]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层序地层及其对微生物岩的控制作用[D]. 周思宇. 长江大学, 2019(10)
  • [7]鄂西寒武系第二统筇竹寺阶水井沱组生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D]. 马强分.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8]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Soo-Yeun AHN,苗兰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9]湖北秭归屈原镇西陵峡剖面晚奥陶世微体化石生物群研究[D]. 张可.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10]湖北松滋下奥陶统叠层石沉积特征研究[D]. 杨志伟. 长江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湖北宜昌三游洞群头足类化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