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战遗弃武器的修复与最新锐器的发明(上接第4期)

欧战遗弃武器的修复与最新锐器的发明(上接第4期)

一、欧战中窳废兵器之恢复与最新利器之发明(四号续第)(论文文献综述)

金珉廷(Kim Min-jeong)[1](2017)在《“欧战”论述与“1910年代”中韩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以《东方杂志》、《每日申报》和《学之光》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1910年代分别在上海、首尔、东京发刊的《东方杂志》、《每日申报》和《学之光》的“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论述为中心,考察“1910年代”中韩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1910年代”是两国从混沌的漩涡里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时期,它们分别始于“辛亥革命“与“日韩合并”这一前所未有的大事件,均落幕于“三一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民族主义运动。在这一点上,该时期的中韩两国互为对方反刍历史的参照系——互相反映着他者之镜像。在巨变的1910年代,“欧战”是核心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改变了现代世界的发展轨迹,也给东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论文聚焦于研究对象文本的欧战论述,试图分析正在进行时的欧战对中韩两国政治、思想上的影响及同时代人的回应。在第一章,考察了作为“1910年代”思想背景的日俄战争,以这一影响到“1910年代”东亚格局的世界性事件为切入口,然后重回“1910年代”的历史语境,考察中韩舆论环境,并探讨研究对象文本在其脉络里所占的位置。第二章到第四章围绕欧战的三个阶段,具体讨论中韩知识分子的话语政治。第二章,论述欧战初期中韩知识分子的回应。大众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媒介,有效地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战争动员机制。半殖民地的中国和殖民地朝鲜的知识分子,以欧战为中介进一步认识到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本章以此为中心讨论中韩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第三章,考察围绕“二十一条要求”交涉中日两国之间展开的“舆论战”,分析《每日申报》和《东方杂志》对“亚细亚主义”的回应,试图重返其历史语境,发现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塑造,进而讨论大众媒介在此过程中形成的难以克服的历史困境。第四章,以欧战中西方现代文明表露出自身的矛盾和悖理为线索,阐述中韩知识分子在如何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或争取民族独立)、克服西方文明危机的问题上进行的艰辛探索,以此探讨欧战给东亚知识分子带来的思想上的困惑与契机。随着战事的发展,高居于文明等级论顶端的西方文明被降为同等的他者,中韩知识分子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失望与对战后新文明的期待交织在一起。欧战结束前后,中韩知识分子对巴黎和会和战后世界新格局尚且抱有期待,但经巴黎和会之后他们的认知再次受到冲击:世界仍然被强权主义所支配,国际社会亦充满欺骗和背叛。这使得中韩知识分子开始探索与西方现代文明不同的新的道路。

彭卿[2](2016)在《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当代“艺术”观念如何形成。是一篇以“美术”为关键词切入考察,与思想史结合,运用数据库关键词研究法,经统计与分析后,对“美术”观念的形成并转型为“艺术”观念的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多为技艺之意,“图画”是“艺术”之一。在洋务运动经世思想的影响下,本代表水墨丹青的“图画”转化为“图学”之意。1880年,“美术”一词从日本传入中国。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思想开始现代转型。伴随着维新变法的脚步,“美术”作为新事物被报刊新媒体大量引入中国。1900-1915年中国社会思想是中西二分二元论,“图画”又转变为“用器画”与“自在画”的意思,并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得以公共化。西学“美术”概念与中国儒学体系两者发生互动。因“立宪”思潮的作用,“美术”意味着现代理性精神与公德,成为普遍观念。在它的影响下,“图画”与“美术”之间建立起联系,诞生新词汇“美术图画”,而后又经历了去“图”化,演化出“美术画”概念。同时,在民族主义思潮下,中国以西学“美术”为参照系,整理与归纳出中国的“美术”。1915-1924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个十年,“美术”成为了包含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和中国民族美术的造型艺术名词。在“美”的影响下,“艺术”的含义从侧重于技术的传统技艺之意转化为“美的技艺”,最终包含了“美术”。在观念层面,“艺术”取代了“美术”。中国“美术”观念的形成并转型为“艺术”观念的过程,与中国现代思想形成与转型的大结构是吻合的。

黄诚[3](2012)在《民初扬州小说家群研究》文中认为扬州小说家群是活跃于清末民初文坛的一个重要群体,文学成就显着,严芙孙认为其成就足以与“苏派”作家相匹敌。本文所称扬州小说家,作为单个的作家,读书界并不陌生。其代表人物李涵秋以其《广陵潮》等社会小说,享有“第一流大小说家”(郑逸梅)的美誉,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范伯群教授则称李氏为“社会小说现代化之传人”;毕倚虹以其《人间地狱》推动了狭邪小说的人情化,当时享誉海上,长期成为上海市民的“樽边谈片”;王锺麒的小说史理论亦颇有建树,文学理论史家王运熙、顾易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称其着述为“我国第一部有意识编撰的小说史”;程善之则的短篇小说得到现代文学史研究学者陈平原、袁进的高度评价,甚至认为其小说在“艺术上可以与五四新小说比肩”。但是,这些作家只是被作为单一的个体被评论,被了解,从未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整体被观察。当我们将这些作家按其原生状态联系起来观察,可以发现,扬州小说作家群,不仅创作成绩突出,而且他们的文学活动时间相对集中,维系这个作家群体的“纽带”也具有时代的地域的特色。不仅如此,这个作家群的文学历程,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指标性意义。他们经历了从清末到民初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他们从沿江的半新半旧的城市(扬州)开始文学活动,中经政治文化热点城市(武汉),最后融入较为现代的城市(上海),实现了内地沿江城市文人的现代转型。因此,创作时间前后长达30年,贡献了几千万字作品,上千部小说的这批小说家,已经构成现代文学史上有意义的现象。这一作家群体的生发及创作,亦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欲在此方向作一些拓荒的工作。本文上下编分别就群体与个体展开论述。上编对扬州小说家群的生发和创作进行整体把握;下编以作家论的方式,对学界认识尚不足的扬州小说家中有代表性的个体作出基本的学术判断。清末民初的扬州小说家实现传统读书人向职业作家的现代转型,是时代语境、地域文化和沿江传媒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科举废除、民族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语境撼动其身份与思想,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不绝地为其提供创作材料,沿江、沿海强大现代传媒力量把他们推上了文坛。扬州小说家的生发既是时代召唤,又是传统在现代语境中被激活。从沿江到沿海的活动空间与路径,必然让他们汇聚于海上文坛。他们在上海通过自己的报人活动和创作实践,丰富了与变动了海上文坛的格局,成为区别于苏州及其它地区作家群体的重要文学力量。民初扬州小说家群体重视小说“救国、济世”功能,也不偏废“娱目悦心”作用。出生地与交通条件决定了他们的视界是沿江城市,其叙述的故事也源于这些地区。他们将言情、历史、狭邪等元素整合进社会小说,对社会小说类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关注沿江城市社会生活,记录沿江辛亥革命情状,揭露腐败的民初政界,抨击连年混战的军阀,反对专制独裁,拥护民主共和,充分表现了民主知识者的政治倾向。他们也揭露旧家庭制度的危害,反对包办与买卖婚姻,主张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婚姻,显示了在社会生活方面意识的现代性。对于社会生活的现代性问题,他们既非简单的西化派,也不是简单地固守传统,而是试图折中传统与现代,在小说中,表现为力图调和个人的爱情与家庭的冲突,往往乐于叙写个人爱情与父母之命的巧合,达到他们伦理维度上不废纲常而又适应现代要求的一厢情愿。表现在女学生形象塑造方面,亦新亦旧,既有东方美德又有现代个体性的理想女性是他们心目中的女性“模范”。作为身经历史巨变的知识者,他们对时代历史的冲击有着深切的体验,因此,他们作品中民初不同类型读书人面对世变反应的丰富与复杂性,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作为知识者,他们的人道主义倾向也不难在底层女性和劳动者悲惨生活的叙事中发见。作家论部分重点论述贡少芹、李伯通、王锺麒、程善之、毕倚虹、张碧梧六人。贡少芹小说的中长篇,关注民初时政,有强烈的爱国进步意识,在小说叙事描写中通过鲜明的社会政治意识试图干预社会人生方面,堪称早期扬州作家的代表;社会小说之外,贡少芹写有大量的笔记小说,他的笔记小说以实录着称,不仅具有新闻的即时性、真实性,犀利爽快,且不失幽默滑稽,笔记小说这一传统体裁,在他手里,获得了较强的文学性,深受读者喜爱。李伯通早年擅诗文,李涵秋亦曾为之倾倒;李伯通的小说《丛菊泪》转受李涵秋指导和影响,从以诗文获得承认到致力于现代文类小说的创作,从因诗文受尊敬到向他人学习写小说,李伯通的遭际印证了扬州文人的现代转型。《丛菊泪》的叙述时间从清末一直到1926年国民政府建立为止,展现了内地在军阀混战时期的情状。他的小说中的革命与恋爱,对李涵秋的社会小说《广陵潮》的模式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王锺麒、程善之都做过经学功夫,烙印着传统文化的深深印记。他们是有革命倾向的作家,其在文坛活跃的时间短,因革命而起,也在革命退潮后或亡或隐,他们与革命的复杂关系,显示了扬州小说家群与时代社会纠葛的复杂性。他们的小说大旨在救亡图存,他们积极干预社会现实,鼓吹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他们把小说当文章来写,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作出了贡献。程善之的短篇小说无论在创作题材的拓展,短篇体式的探索方面,均走在时代前列。王锺麒的小说理论既借重西方现代思维,又取资源于传统,力图融汇中西不同言说,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寻求理论话语,其贡献其意义需要认真估价。“扬派”通俗作家以独特方式融入海上,可以看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内地作家走向都市、走向现代的一个典型案例。毕倚虹、张碧梧是这方面较为突出的代表。他们接受过新式教育,不像前辈那样钟情故乡风物,而是积极融入海上。他们经验的上海生活已经成为小说创作的主要题材和不竭的创作源泉。在竞争激烈的大上海,他们尽管视卖文为生为苦,却也成就于卖文为生,赖笔底耕作,他们跻身于上海的中产阶级,这样的人生经历,是新一代扬州小说家的人生样本。他们的作品不弃游戏休闲,但更多将心力投注于中产阶级“生活的破绽”和“苦恼的家庭”,他们也没有放弃知识者的责任,关注底层而表现出人道主义的情怀。他们的作品呈现了百姓众生“为生活”的样式,在反映市民生活的百态中未尝没有“济世”觉民之意。

曹珽[4](1915)在《欧战中窳废兵器之恢复与最新利器之发明(四号续第)》文中研究说明

二、欧战中窳废兵器之恢复与最新利器之发明(四号续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战中窳废兵器之恢复与最新利器之发明(四号续第)(论文提纲范文)

(1)“欧战”论述与“1910年代”中韩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以《东方杂志》、《每日申报》和《学之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转型时代”与“社群媒体”: 知识生产与现代国家进程
    二、阴影与契机: 一战之于东亚的意义
    三、丰富与匮乏: 一战研究史与东亚视野
    四、词汇与所指: 关键术语的历史谱系
第一章 “1910年代”中国与朝鲜的思想状况
    第一节 日俄战争与东亚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一、黄祸论/大亚细亚主义: 日俄双方的宣传策略
        二、激励/压抑: 日本战胜俄国之于东亚之意义
    第二节 1910年代中国与朝鲜的言论环境
        一、民国肇建与“社群媒体”的勃兴
        二、《东方杂志》与上海租界的言论空间
        三、《每日申报》与“武断统治期”的朝鲜舆论界
        四、《学之光》与朝鲜新知识分子群体
第二章 欧战初期中韩知识分子的回应
    第一节 事实与修辞: 中韩舆论场域中的欧战起因
    第二节 胶州湾与日本的参战逻辑
    第三节 重塑民族意识: 欧战催生的爱国热情
    第四节 亡国民的困境: 理想与现实的间距
第三章 欧战中期的中日“舆论战”
    第一节 “二十一条要求”与中日舆论博弈
        一、《每日申报》中的“日支交涉”
        二、《东方杂志》之中的“日本要求事件”
    第二节 “欧洲合众国论”与“大亚细亚主义”
        一、以“文明国家”超越“民族国家”
        二、“大亚细亚主义”中的帝国主义
第四章 欧战后期东亚思想的困境与探索
    第一节 社会进化论的磁场与“西方的没落”
        一、社会进化论与现代民族主义
        二、“优胜劣败”与殖民主义逻辑
    第二节 “新文明”与“新文化”
        一、新旧交替与“东西文明”
        二、弱小国的文化支配之梦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10年代《东方杂志》关于欧战论述目录(卷-号-顺序)
附录二、《每日申报》的主要欧战报导与社论目录
后记

(2)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美术”观念的起源
    1.1 从经世“画图”到公共“图画”教育
    1.2 经世思想与“美术”的传入
    1.3 “二元论”思想形成与知识精英的“美术”观
第二章 从立宪到共和:“美术”观念的成熟
    2.1 绅士权利扩大化:公共空间的“美术”实践与精神追求
    2.2 中国美术学的建立与发展:“美术”与经学的碰撞
    2.3 共和思潮中的“真”与“美术”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美术”观念的演变
    3.1 民主思潮与蔡元培“美育”观念的演变
    3.2 “美术革命”与“美术”内容的变化
    3.3 科学主义与自由主义下美的艺术观之流行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一、1895-1924年重要“美术”消息
    二、《新青年》(1915-1924)中的“艺术”消息
    三、《北洋官报》(1901-1911)重要“图画”消息
致谢

(3)民初扬州小说家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综论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 民初扬州小说家的界定
        三 本课题研究现状的简述
        四 本课题的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扬州小说家群的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扬州地域文化资源与民初扬州小说家群体的生发
        一 扬州文人从事文化生产的自觉意识
        二 平民倾向与通俗文化资源
        三 扬州历史中的民族主义传统
        第二节 扬州小说家因应的历史、地缘形成的发展动力
        一 近代扬州的文教情状与文人的机会
        二 地缘文化结构与人际关系
        三 人生、国运与沿江位移的传媒动力
        第三节 扬州小说家群融入海上文坛
        一 上海文坛魅力与扬州小说家群的融入
        二 扬州小说家群进入之前的海上文坛
        三 扬州小说家群带来海上文坛格局的新变化
        小结
    第二章 扬州小说家群小说创作论
        第一节 扬州小说家群小说创作的分期
        一 生发期(1904 年—1914 年)
        二 全盛期(1915 年—1926 年)
        三 衰落期(1927 年—1932 年)
        第二节 扬州小说家的小说体认
        一 “救国、济世”而不废“娱目悦心”
        二 沿江流动的视界
        三 重视“社会小说”
        第三节 扬州小说家小说创作的社会文化内涵
        一 民初世变与沿江政治
        二 “怪”家庭的描画
        三 内地众生相的呈现
        小结
下编: 作家论
    第三章 “扬州三杰”及其后继作家
        第一节 社会良知,报人先锋——贡少芹论
        一 扬州到汉口:士子转化为报人作家
        二 直面国难政疴,追求爱国进步
        三 以滑稽有趣之言,作时事政治笔记
        四 办《小说新报》,创《风人》小报
        第二节 写“邗水春秋”,作“革命武侠”——李伯通论
        一 诗文、教书、小说名家
        二 洒“丛菊泪”,录地方史
        三 仗剑革命的武侠小说
        小结
    第四章 专注“革命”与擅长“理论”
        第一节 延续选学,提倡“国粹”——论王锺骐的文学理论
        一 承续扬州选学传统
        二 “国粹”学派观照下的文学理论
        第二节 革命救国与佛道逃逸——论程善之民初小说
        一 成长轨迹中革命佛道思想
        二 革命者的失望与逃逸
        三 避生佛道的“狂人”
        小结
    第五章 融入海派文学的独特方式
        第一节 诉说人世真情——毕倚虹论
        一 从春明到海上:部曹京官到洋场才子
        二 小说家:写青楼纯情,道家庭苦恼
        三 媒体人:创办《上海画报》
        第二节 谈社会问题,作家庭侦探——张碧梧论
        一 没落世家的青年之生存与爱情
        二 “问题小说”之问:金钱、家庭、生育
        三 家庭、侦探的结合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扬州小说家生平及着述系年简编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欧战中窳废兵器之恢复与最新利器之发明(四号续第)(论文参考文献)

  • [1]“欧战”论述与“1910年代”中韩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以《东方杂志》、《每日申报》和《学之光》为中心[D]. 金珉廷(Kim Min-jeong).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2]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D]. 彭卿.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3]民初扬州小说家群研究[D]. 黄诚. 苏州大学, 2012(09)
  • [4]欧战中窳废兵器之恢复与最新利器之发明(四号续第)[J]. 曹珽.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15(00)

标签:;  ;  ;  ;  ;  

欧战遗弃武器的修复与最新锐器的发明(上接第4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