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1952年西藏当雄-崩错地区地震变形带初探

1951-1952年西藏当雄-崩错地区地震变形带初探

一、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韩同林[1](1983)在《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间8级地震(包括前震和余震)形成的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对地震形变带通过不同岩性时所产生的形变类型的主要特征、力学性质等进行较详细描述,对形成该期地震的应力场特点及控震、发震构造进行初步探讨。 西藏地区地处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东段,是一个地震频度高、强度大的地震区。该区在1950年以前,历史地震记录不完整,准确性差实地考察资料也不多见。1950年以后才开始有较系统和详细的地震记录资料 1980和1981年,笔者对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间,西藏发生最强地震之一(8级)所产生的地震形变带进行了初步考察,虽然从地震发生至考察时,已隔近30年之久,但地震形变仍保存十分完好。通过对它的研究,对于探讨该期地震控震和发震构造的特点,地震破裂的性质与过程,分析地质构造及其应力场的演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珍贵资料。

吴中海[2](2004)在《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新生代期间的强烈隆升对东亚季风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关于青藏高原大陆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高原隆升及其对周缘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一直是该区的研究热点。位于西藏中部作为藏南与藏北的重要地质、地理与气候分界线的西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是研究高原内部第四纪冰川作用、湖泊演化、古环境与古气候变迁、断裂活动和构造-地貌演化等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晚新生代期间伴随青藏高原内部的东西向伸展运动,沿西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发生了强烈的正断层和左旋走滑断裂活动,并引发了强烈的山脉隆升和冰川作用。鉴于该区的第四纪湖泊演化和冰川作用过程及其时代与山脉隆升、断裂活动密切相关,本论文在第四纪地层-地貌和断层地貌的研究基础上,将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活动断裂研究相结合,合理利用裂变径迹、U系、电子自旋共振、光释光和碳14等多种年轻地质体的测年手段和技术,初步确定了该区晚第四纪湖泊演化和第四纪冰川作用所形成的相关地质-地貌体的时代以及晚新生代以来不同阶段的断裂活动速率与山脉隆升过程,并初步探讨了与其相关的高原隆升及其机制问题。1、区域地质概况:西藏当雄及邻区位于平均海拔约5000m的青藏高原造山带中部的拉萨地块中部,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该区经历了多期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事件和复杂的地壳变形和演化过程,发育了元古代的念青唐古拉变质杂岩,古生界特别是石炭-二叠系灰岩浅变质沉积-火山岩,中生界的灰岩、砂岩、火山岩和花岗岩体,老第三纪的砂岩、砾岩、火山岩和花岗岩体,中新世的花岗岩体,上新世河湖相地层和第四纪的湖泊、冰川和河流沉积物以及泉华、重力堆积物等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岩石地层记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区域构造格局和高原地貌景观。该区主要包含了纳木错低山湖盆区、念青唐古拉极高山区、当雄-羊八井盆地区和旁多高山峡谷区等4个特征不同的地貌单元。地球物理特征显示,该区地壳厚度可达70~80km,地壳热流值普遍较高,其中地壳15~25km深处存在部分熔融层。位于地壳之下的是显示出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的相对冷和硬的印度岩石圈地幔。2、第四纪地层与时代:研究区典型的第四纪沉积物主要包括:分布于西藏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4718m)周缘的湖泊沉积和洞穴堆积,念青唐古拉山及两侧的冰碛和冰水沉积物,主要发育在旁多山地中的河流阶地堆积,当雄-羊八井谷地中的冲、洪积物与泉华堆积。另外,该区还发育了风成沙堆积、沼泽堆积、残坡积物、重力堆积和土壤层等沉积物。其中最老的沉积物可能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期间,仅分布于吉达果盆地东侧的特穷曲和南侧的夏息果一带、羊八井盆地西南的羊井学一带和宁中盆地的甲果果、沙康果一带,主要为一套河湖相的砂、粘土层和冲、洪积相的砾石层。环纳木错进行的1:25万地质填图和对19条湖相地层和湖岸堤剖面进行的水准测量结果表明,在纳木错沿岸,发育了拔湖1.5~8.3、8.3~15.6、14.0~19.9、18.7~25.8、26.0~37.3和38.3~47.6m等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48m以上,最高至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在拔湖27m以下,发育了多达8~30条的湖岸堤;而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17.5~19.8m的高度上,与纳木错与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7个剖面的12个和邻近湖泊的3个富含碳酸盐的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的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90.7±9.9~71.8±8.5ka B.P.的晚更新世早期,第六、五、四、三和二级阶地分别形成于53.7±4.2、41.2±4.7~39.5±3.0、35.2±3.0、32.3±4.4和28.2±2.8ka 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而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和湖岸堤则稍早于29.3±2.7ka B.P.。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进行的古冰川作用调查发现,该区在中-晚更新世期间发育了三套分布于切割山脉的沟谷中和山麓地带的冰川与冰水沉积物,全新世期间则形成多道分布于现今冰川末端附近的终碛垅,并且可能存在早更新世的冰川沉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的电子自旋共振(ESR)、U系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表明,可能属于早更新世冰川作用产物的欠布砾石层形成于约800~900 kaB.P.。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三套冰碛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593~678kaB.P.,315~112kaB.P.和72~25kaB.P.。其中后两个冰川作用期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2~3个阶段,并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2、4、6.2、6.4和8等相对应。上述测年结果表明,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所发生的中-晚更新世的3次冰川作用,分别相当于青藏高原南部的聂聂雄拉冰期、古乡冰期和白玉冰期。在羊八井盆地西侧和旁多山地中的峡谷地段,发育拔河高度分别为3~5m、10~25m、30~45m、55~70m、80~90m和100~110m的6级河流阶地,其中与T1和T2阶地时代相当的冲、洪积台地在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和当雄-羊八井盆地中有广泛分布。在大部分阶地缺少测年资料的情况下,经过区域对比认为其中的T1形成于约4.2ka B.P.,T3和T2分别形成于相当于末次冰期早冰段和晚冰段,而T6、T5、T4则分别于中更新世的中、晚期。泉华沉积的调查发现,在拉多岗、羊八井、宁中、当雄和谷露盆地中都发育有多期次的古泉华沉积。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该区的古泉华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00~10kaB.P.期间,并相对集中在500~350kaB.P.、250~150kaB.P.、100~40kaB.P.和约2kaB.P.以来等四个时期,这与古泉华都分布于中更新统冰碛或冰水台地上和野外产状所显示的多期演化特征是吻合的。其中约400~350kaB.P.期间和100kaB.P.以来是区域内热泉活动的两个高峰期。3、第四纪环境与古气候:纳木错高位湖相沉积的发现表明,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羌塘高原在约120~40ka B.P.间的某个时期,可能曾经发育面积可达100000km2左右的古羌塘大湖。根据不同阶段湖泊沉积物的测年结果可以将纳木错的发育初步划分为120~40ka B.P.间之羌塘古大湖期,40~30ka B.P.间的外流湖期和30ka B.P.以来的纳木错期等3大阶段。在古大湖阶段,包括纳木错、色林错等羌塘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中型湖泊,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大湖,其范围可能超过了现代的内、外流水系的分水岭,可称为“羌塘东湖”。它或许还与羌塘高原中南部和西南部的其它古大湖相连,成为统一的“羌塘湖”。在外流湖期,古羌塘湖逐渐解体成为多个次一级的大湖,各个大湖泊之间可能通过河流相通,也有一些湖泊与大湖完全脱离而独立出来。在纳木错期,纳木错成为独立的湖泊,其它大户也逐步脱离而形成与现今类似的藏北湖群地貌。古冰川作用过程、湖泊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结果、古湖岸堤剖面和古冰缘现象等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地质标志表明,研究区在第四纪期间特别是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经历了多期周期性的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过程。其中冰川作用表明,该区在更新世期间经历过4次大的冰期和其中的多次冰进阶段。其中可能为最老的欠布冰期大致对应于MIS26~22阶段,其后分别发生了大致与MIS18~16、MIS8~6和MIS4~2等阶段相对应的宁中冰期(700~600ka B.P.)、爬然冰期(300~120ka B.P.)和拉曲冰期(75~15ka B.P.)。全新世期间则经历了新冰期(4~2.5ka B.P.)和小冰期(1450~1880A.D.)。在爬然和拉曲冰期中还至少各自包含了2个冰进阶段。孢粉记录、湖岸阶地和古湖岸堤演化表明,纳木错地区在MIS5以来经历了频繁的湖面波动、气候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以及森林-草原与草原植被的交替演化。其总体特征是:约115.9ka B.P.时,纳木错湖面最高。在116~78ka B.P.期间,对应于MIS5阶段,区域气候温和凉爽或温和偏湿,区域附近的植被以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或森林的交替出现为特征,湖面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基本保持在拔湖140~88m之间。在78~53ka B.P.期间,对应于MIS4阶段,该区气候干冷,区域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大幅度下降,并在拔湖约36~48m之间波动。约53~32ka B.P.期间,区域气候温暖偏湿或温暖湿润,湖面波动于拔湖约15~28m之间,波动较为频繁。与阶地的发育相对应,该期间的气候变化可细分为三个暖期和其间的两个冷期(即相当于MIS3a、3b、3c、3d和3e)。其中暖期时的区域植被主要以由松、蒿、桦为主含一定量的冷杉的森林为主,其中36ka B.P.左右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附近可能出现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约32~12ka B.P.期间,区域气候干冷,古植被以草原和疏林草原为主,湖面再次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最低可至拔湖约8m处,但通常维持在拔湖约12~17m之间。约11.8~4.2ka B.P.期间,区域整体较为暖湿,其中在约8.4~4.2ka B.P.期间区域气候最温暖湿润,区域内可能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湖面波动于拔湖2~9m之间,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但波动最为频繁。区域气候对比发现,纳木错地区的冷、暖气候变化过程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都是一致的,特别是阶地下切所反映的湖面退缩过程与北大西洋的Henrich冷事件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综合分析包括孢粉、冰川进退和冰缘沉积等全新世期间内的多种与气候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发现,该区全新世期间的气候变化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1)约11.8~8.4kaB.P.期间,本区处于微温期和升温期,气候相对温和稍湿。(2)约8.4~4.0 kaB.P.期间,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时期或大暖期。该期间的平均气温可能会比现今高约5℃,降水量可能比今多100~200mm。(3)约4.0kaB.P.以来,本区气候整体较为干冷。纳木错湖面发生持续下降,其最大下降幅度可达11.4m。冰川进退和湖面波动表明,该期间内本区的气候波动过程包含了新冰期和小冰期两个寒冷期,其中又各包含3次明显的冷期。其中新冰期期间的最低年平均气温可达-6℃左右。约1970年以来,区域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化,造成念青唐古拉山西布冰川后退约120~200m,纳木错湖面上涨了约2m左右。4、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地震活动特征: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是研究区主要的活动断裂。其构成了高出高原面千米左右、发育现代山岳冰川的西念青唐古拉山与平均海拔4300m左右、宽约5-15km的谷露-当雄-羊八井-安岗地堑之间的构造边界,并且还是西藏中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和地热活动带,着名的羊八井地热田就分布在该断裂带之上。沿该断裂进行的地质填图和路线调查发现,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整体呈北北东和北东走向,其主要由呈右阶雁列分布的近南北向的吉达果-安岗盆缘断裂带、北东向的当雄-羊八井北缘断裂带和北北东向的谷露西缘断裂带等三段构成,全长约240公里,倾向南东。其中吉达果-安岗盆缘断裂带和谷露西缘断裂带都属于典型的正断层,而当雄-羊八井北缘断裂带是由多条北北东-北东走向、呈右阶雁列或平行分布的次级正断层带和其间北东东走向的左旋走滑断裂带所构成的复合型断裂带。其中的次级断裂带又构成呈右阶斜接的羊八井、拉多岗、宁中和当雄等次级菱形盆地的边界断裂,而左旋走滑断裂带分布于次级盆地之间起着协调断裂两侧地堑拉张的作用。因此整体上看,当雄-羊八井断裂带可以看作兼具有左旋走滑和正倾滑性质的斜滑断层,但其走滑活动是通过正断层的右阶分布和局部的走滑断裂来实现的,并且伴随着断裂带走向向东的偏转,其走滑分量是逐渐变大的。沿山麓地带的路线调查发现,断裂带错动不同时期的晚第四纪冰碛、冰水沉积物和河流阶地所形成的断层崖高度随着地层时代的变新而系统地减小。根据利用水准仪和皮尺测量的185个不同时代的断层活动量数据和29个地形图判读数据以及相关的错动地层的ESR、U系、14C、光释光与热释光年龄分析结果发现,该断裂带不同时期的垂直活动速率是有所变化的。其中约340~200ka B.P.以来的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介于0.8~1.3mm/a之间,约170~160ka B.P.、125~75ka B.P.、58~32ka B.P.、15~12ka B.P.以来和全新世期间的断裂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介于0.7~1.3mm/a、0.4~1.3mm/a、0.2~1.8mm/a、0.4~2.8mm/a和0.6~5.3mm/a之间。整体上显示出距今越近断裂带在不同地点的垂直活动速率变化越大的特点。将不同时期以来的断裂垂直活动量换算为不同时段内的垂直断距后可以估算出断裂不同时段内的垂直活动速率。结果表明,断裂带约340~240 ka B.P.、240~170 ka B.P.、170~125 ka B.P.、125~58 ka B.P.、58~15 ka B.P.、15~4 ka B.P.和4~0 ka B.P.期间的断裂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约0.86mm/a、1.14mm/a、1.33~2.44mm/a、0.34~0.72mm/a、0.11~1.04mm/a、0.21~2.53mm/a和0.6~5.3mm/a。其中125~15ka B.P.期间是断裂带活动强度比较低的时期,而全新世是断裂活动速率随地点变化最大和最大垂直活动速率最大的时期。另外根据不同地点的断层崖高度可以发现,在断裂带近南北走向或北北东走向时断裂的垂直活动强度往往比较大,而当断裂带走向转为北东东向时,其垂直活动速率则变小,此时也是走滑断裂出现的地段。整体上看,断裂带在10万年尺度内的断裂活动速率是比较稳定的,而在1~5万年时间尺度内的断裂活动速度随地点变化较大。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谷露西缘的巴仁多~甲赤岗、当雄盆地北缘的拉尔根~哈公淌和羊八井盆地北部的古仁曲~那夙果一带是断裂带垂直活动相对较强烈的地段。对分布于当雄盆地东、西两端、宁中盆地东北端和羊八井盆地北部的走滑断裂的调查结果表明,断裂的走滑活动速率基本上介于1~4mm/a之间,并且也显示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速率要普遍高于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速率的特点。其中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活动速率为1.7±0.9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活动速率为2.5±1.5mm/a。另外,根据断裂带所错动地层的时代和断层泥的ESR年龄结果判断,断裂带在第四纪期间具有不断向盆地内部迁移和多期活动的特点,其中在中更新世以来700~500ka B.P.、350~220ka B.P.、140ka B.P.左右、70~50kaB.P.和全新世等几个阶段是断裂带的活动相对比较强烈的时期。念青唐古拉山断裂带对该区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1411年和1952年沿该断裂带的北段和中南段分别发生过Ms.8和Ms.7.5级地震。统计仪器记录的1900~2000年期间大于4级的地震活动发现,该区在1900年以来,地震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准周期性特点,Ms=5.7~6.9级的地震大致以15±5a的周期重复出现。但在近15年的时间内该区已没有≥5.5级的地震发生,并且早期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该断裂带的两端——夹多乡-吉达果-安岗和当雄-谷露-桑雄一带,而在断裂带中段的羊八井-拉多岗-宁中一带,明显属于近期地震活动的“空区”,可能暗示该区属于近期发生中强地震活动的危险区或正在孕育更大强度的地震。对谷露1952年7.5级地震和羊八井1411年8级的地表破裂带的调查结果表明,前者的地表破裂带的最大垂直位移为4~5m,宏观震中出现在谷露西南的巴仁多-纳布扎一带,地表破裂的形成具有单点破裂-扩展特点。后者的最大垂直位移可达8~10m,出现在古仁曲沟口至那夙果一带。沿谷露-羊八井多处发现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活动遗迹,根据断层崩积楔、断层崖坡折和断层上升盘的多级阶地等古地震标志认为,该区在约18~15ka B.P.以来至少发生过6~7次7~8级的古地震。古地震活动的相关地质-地貌体和断层崩积楔的测年结果表明,该区在约7.4±0.7 ka B.P.、4.5±0.3 ka B.P.和2.3±0.2 ka B.P.分别发生过3次7~8级古地震。结合历史地震初步认为,约8.1ka B.P.以来该区发生7~8级地震的地震重复周期为2300±700a。约5ka B.P.以来的地震重复周期为1700±200a。5、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特征及其机制:当雄-羊八井地区的盆-山构造地貌和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的断裂活动是该区地壳伸展变形的主要表现形式。盆-山地貌特征分析表明,位于当雄-羊八井地堑西翼、高出高原面千余米的念青唐古拉山是该区隆升最强烈的地区,且山脉隆升具有明显的掀斜特征。半地堑为主的地堑形态、裂谷翼部20~30km的地势变化波长、较窄的10~15km的裂谷宽度和通常小于1000m的地堑充填物厚度等暗示盆-山地貌的发育符合伸展构造背景下上地壳发生弹性弯曲并由低粘度的下地壳进行均衡补偿的模式。地表的断裂性质及其组合形式显示,该区的断裂活动符合N105±10°E方向的伸展构造变形方式,地表的高角度正断层受控于深部10~15km处的低角度伸展型韧性剪切带。综合该区有关深部探测、岩浆活动、热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上地壳的伸展变形、上-中地壳的局部熔融和中-下地壳的韧塑性流动等不同构造层次的构造活动都应该是在统一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该区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开始于约18~11Ma以来,并经历了多阶段的发展过程。各方面的证据表明,目前发生在高原内部的构造变形特征符合在近南北向挤压的动力学背景下,由于双倍地壳的巨大重力势能和低粘度、热而弱的下地壳的存在而导致的在下地壳热塑性流动驱动下引发上地壳脆性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机制。而高原南、北部地表伸展变形样式的不同可能是大地构造环境和深部地质背景的差异引起的。

黄静宜[3](2016)在《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工程建设中必须回答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潜在危险这一问题,因此,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是当前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城市防灾规划、工程建设以及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地震地表破裂问题的研究中,工程上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发震断层发生强震时,地表产生破裂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二,如果产生地表破裂,破裂的长度和宽度多大,覆盖的范围有多大;第三,在覆盖范围内可能产生哪些震害。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地表破裂的发生受断层的活动性、强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并且与地震的发生一样,地表破裂的产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建设、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计算方法、破裂规模的估计和地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综述。本文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地震地表破裂这一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历程,评述了当前地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的这一部分工作对有兴趣开展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建立了有工程特色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广泛收集了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对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和核实,给出了可靠度的标识,制定了数据录入标准,建立了目前国内最为丰富的地表破裂的数据资料库。这一工作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3、本文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表破裂评价中。逻辑回归分析是研究多变量参与、预测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由于对自变量约束弱化而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和医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逻辑回归方法的原理和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预测的适宜性,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分级,应用SPSS软件及matlab程序进行了数据计算和显着性检验,并用汶川地震和于田地震等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评估是合适的。这一工作实现了地表破裂评估结果的概率表达。4、统计给出了地表破裂的几何参数与震级的关系。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地表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与震级的关系,分别给出了中国大陆、中国西部、中国东部、中国西部走滑断层、中国西部正断层和中国西部逆断层对应的统计关系式,给出了相关系数和剩余方差。同时,统计了震级分别为6.0-6.4、6.5-6.9、7.0-7.4、7.5-7.9和8.0-8.5时,不同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量的发生频度。上述工作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震级与地表破裂参数关系式。5、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本文在综合考虑断层的活动性、发震断层的上限震级以及覆盖层厚度的基础上,应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可能性的概率评估方法和几何评估方法,给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危险性分级和工程评价的建议。本文的这一工作推进了活断层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为工程场地活断层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建立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将Logistic分析方法应用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中,实现了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表达,丰富了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评估的工作流程和统计给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参数表达式对工程场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吴章明[4](1992)在《对《西藏活动构造》一书中有关问题的讨论》文中认为 最近,笔者有机会拜读了《西藏活动构造》一书。书中的许多观点、提法新颖,读后有使人耳目一新之感觉。尤其是书中关于西藏活动构造带的论述,对70年代P.Molnar和P.Tapponnier等人据卫片的解译结果提出了不少野外地质证据,使人们对西藏活动构造格架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仔细阅读后发

张德成[5](1988)在《西藏当雄1951年8.0级地震烈度分布及形变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西藏当雄地震的考察,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1)绘制了1951年当雄8.0级地震等震级图;(2)对地震产生的地震形变带进行了大比例尺的实测填图工作;(3)崩错断裂是一条走滑性质的断裂,该次地震使崩错断裂右旋走滑,最大水平位移为7.3米;(4)多级应力场的控制作用。

秦四清,李国梁,薛雷,泮晓华,李培[6](2014)在《西北与西藏地区某些地震区地震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运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及相关预测方法,分析了西北与西藏地区某些地震区未来地震趋势,给出了这些地震区未来中强震、强震或大(巨)震的四要素预测结果 .分析表明:库木巴彦断裂地震区未来可能有MS6.2~7.0级地震发生,日土地震区未来有强震发生,玉树与仲巴地震区未来有大震发生,哈密-阿勒泰-斋桑地震区未来有大震或巨震发生.鉴于近期作者对特定地震区强震孕育周期界定及主震事件判识有了新的认识,故重新对乌兰-大柴旦、改则、古浪、共和、海原、玛多-阿坝、聂荣以北、拉孜、班戈以北、墨脱、当雄、洛隆与阿图什地震区未来震情进行研判.本文所得结论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以制定相应的防震减灾措施.

吴章明,邓起东[7](1989)在《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文中提出1951年11月18日,西藏那曲崩错附近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地表产生了长达约91公里的破裂带。本文总结了该破裂的几何、位移分布特征,讨论了破裂的形成机制和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

吴章明[8](1989)在《1951年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大水平位移》文中指出 在《地震地质》第5卷第4期上,韩同林以“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为题,详细报导了对崩错地震形变带的考察结果。该文指出,在崩错南东约12公里处,观察到的湖成阶地右旋错断,最大错距达12米左右。并认为这是1951年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大水平错距。1985年,笔者有机会到实地考察了崩错地震地表破裂带。笔者认为,1951年11月18日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大位移(水平)为7.3米(最大垂直位移1.5米)。主要证据如下:

韩同林[9](1983)在《西藏当雄一带地震形变带发生年代确定的新方法——树木年轮计算法》文中提出 西藏地区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历史地震在1950年以前记录不多,且不完整、准确性也差。自1950年开始才有较系统的地震记录。尽管西藏地区历史地震形成的地震形变带极为发育,但因地处高寒、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对它的研究甚少。根据西藏地区地震形变带之间相互切割关系,保留程度及其地貌、植被等特征的不同,大致可以鉴别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但多无法确定各自发生的年代。由于地震形变带特征的研究及其年代的确定,对于探讨地震震源、地震破裂的性质与过程、地震成因与地质构造关系及其应力场的演变等,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料,因此较精确地确定各期地震形变带发生的年代就显得十

于斌[10](2010)在《青藏铁路沿线地震灾害风险区划》文中认为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国家之一,属地震多发区。中国的地震活动具有频率高、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地震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一个灾种,是自然灾害中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灾种。地震灾害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直接经济损失严重,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面对地震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应用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理论方法,合理评价地震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影响尺度,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是十必要且紧迫的。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青藏高原区域构造特征、青藏铁路区域地貌单元、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构造带,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灾害的地震危险性与承险体脆弱性,对青藏铁路地震灾害进行风险区划。(1)青藏铁路活动断裂运动速度与地震地震级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基本符合断层运动速度-震级的统计分布规律,活动断裂运动速度α≥0.40mm/a的活动构造区可能孕育Ms≥6~7级左右地震,α≥0.70mm/a的活动构造区可能孕育8级左右强烈地震。青藏铁路横穿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区,沿线发育多条地震构造带,地震构造带与活动断裂带的交叉复合,存在大陆动力学关系。活动断裂带受地震构造带显着控制,尤其是不同方向断裂带的交叉复合部位,控制着青藏高原强震分布和地震破裂空间产状。(2)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地震震级与发生频次具有统计相关关系。地震震级能够良好地定量刻划地震活动强度与现今构造活动性,也是反映地壳稳定程度重要参数。青藏铁路地震震级与频次呈现关系方程式为:lgN=5.89-0.72m(m为震级档,N为震级档频次),即随着地震震级增大而发生频次减小。(3)青藏铁路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地震发震强度、地震发震概率、承险体暴露度、承险体敏感度。根据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的要求,用定量数值描述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对青藏铁路沿线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由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可以比较地震危险性的大小和承险体脆弱性的高低,为防震减灾规划部门进行地震灾害风险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2)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第二节 区域地层系统
    第三节 区域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第四节 区域地貌特征
    第五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二章 第四纪地层及时代
    第一节 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方法
    第二节 纳木错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三节 念青唐古拉山的第四纪沉积及时代
    第四节 羊八井-当雄-谷露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五节 旁多山地的第四纪沉积物
第三章 第四纪古气候与古环境
    第一节 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的冰川沉积记录
    第二节 晚更新世以来的纳木错湖面波动及古植被与古气候
    第三节 全新世期间的古气候与古环境
    第四节 阶地发育与古气候变化
第四章 活动断裂及其灾害效应
    第一节 活动断裂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活动断裂带
    第三节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的地震活动特征
    第四节 其它典型地质灾害
第五章 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及机制
    第一节 地壳伸展变形的地表响应—盆-山构造地貌
    第二节 晚新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构造特征
    第三节 晚新生代伸展变形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第四节 地壳伸展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参考文献

(3)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强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方法
        1.2.1 震例统计法
        1.2.2 模拟方法
    1.3 地表破裂研究的工程应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表破裂及其灾害
    2.1 强震与地表破裂
        2.1.1 强震的概念
        2.1.2 地表破裂的概念
        2.1.3 强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
    2.2 地表破裂的特征及灾害
        2.2.1 地表破裂的特征
        2.2.2 地表破裂在中国的分布特征
        2.2.3 地表破裂的震害
        2.2.4 地表破裂诱发的次生灾害
    小结
第三章 强震地表破裂数据库的建立
    3.1 中国历史地震概况
        3.1.1 历史地震记载
        3.1.2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资料整理
    3.2 强震地表破裂资料
        3.2.1 地表破裂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原则
        3.2.2 中国历史强震统计
    3.3 地表破裂资料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方法
    4.1 Logistic回归的基本原理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4.2 地表破裂的Logistic回归因子
        4.2.1 影响因子
        4.2.2 影响因子分级与量化处理
    4.3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实现过程
        4.3.1 SPSS软件的应用
        4.3.2 参数估计方法
    4.4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4.4.2 回归结果及检验
        4.4.3 实例验证
    小结
第五章 地表破裂参数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5.1 震级与破裂长度
        5.1.1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统计关系
        5.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与Ms关系的分析
        5.1.3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频度统计
    5.2 震级与破裂宽度
        5.2.1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统计关系
        5.2.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5.2.3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频度统计
    5.3 震级与位错
        5.3.1 震级与水平位错的统计关系
        5.3.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5.3.3 震级与地表破裂水平位错的频度统计
        5.3.4 震级与垂直位错的统计关系
        5.3.5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v与Ms关系的分析
        5.3.6 震级与地表破裂垂直位错的频度统计
    小结
第六章 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
    6.1 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估流程
        6.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6.1.2 评估流程
    6.2 活断层判定
        6.2.1 活断层的鉴别
        6.2.2 活断层年代的确定
    6.3 评估因子的获取
        6.3.1 发震断层震级上限的估计
        6.3.2 震源深度的获取
        6.3.3 断层性质的获取
        6.3.4 覆盖层厚度的获取
    6.4 工程应用实例
        6.4.1 孤店断裂
        6.4.2 安宁河断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今后工作展望
附录1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
附录2 中国历史强震震害及地表破裂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7)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崩错地震地表破裂的几何特征
    1. 总体几何特征
    2. 分段特征
    3. 尾端构造
    4. 推挤区及其内部构造
    5. 拉分区及其内部构造
三、崩错地震地表破裂的位移特征
四、地震地表破裂的破裂机制
    1. 震源应力场
    2. 崩错地震地表破裂的破裂模式
    3. 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部位
五、结论

(10)青藏铁路沿线地震灾害风险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第二章 青藏铁路沿线区域特征
    2.1 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特征
    2.2 青藏铁路沿线地貌特征
        2.2.1 湟水谷地区
        2.2.2 青海湖盆地区
        2.2.3 柴达木盆地区
        2.2.4 东昆仑高山区
        2.2.5 可可西里山原区
        2.2.6 唐古拉山区
        2.2.7 那曲高原区
        2.2.8 念青唐古拉山区
        2.2.9 拉萨河谷区
    2.3 青藏铁沿线活动断裂带
        2.3.1 阿尔金断裂带
        2.3.2 冷龙岭断裂带
        2.3.3 日月山断裂带
        2.3.4 鄂拉山-温泉断裂带
        2.3.5 共和盆地南缘潜伏断裂带
        2.3.6 东昆仑山断裂带
        2.3.7 乌拉湖-五道梁断裂带
        2.3.8 风火山活动断裂带
        2.3.9 乌丽活动断裂带
        2.3.10 通天河活动断裂带
        2.3.11 温泉盆西边界活动断裂带
        2.3.12 安多-错那湖活动断裂带
        2.3.13 崩错活动断裂带
        2.3.14 谷露-桑雄盆地断裂带
    2.4 青藏铁路沿线地震构造带
        2.4.1 祁连山地震构造带
        2.4.2 热水-日月山地震构造带
        2.4.3 鄂拉山地震构造带
        2.4.4 柴达木盆地震构造带
        2.4.5 昆仑山地震构造带
        2.4.6 可可西里地震构造带
        2.4.7 乌兰乌拉湖-风火山地震构造带
        2.4.8 唐古拉山北地震构造带
        2.4.9 班公-怒江地震构造带
        2.4.10 嘉黎-崩错地震构造带
        2.4.11 工布江达-松多地震构造带
        2.4.12 羊八井-当雄-谷露地震构造带
第三章 青藏铁路沿线地震活动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分析
    3.3 数据验证
    3.4 特征分析
第四章 地震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4.1 地震危险性分析
    4.2 承险体脆弱性分析
第五章 青藏铁路地震灾害风险区划
    5.1 风险概述
    5.2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
    5.3 承险体风险分析
    5.4 青藏铁路沿线地震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
附录

四、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当雄—崩错一带1951—1952年地震形变带的初步考察[J]. 韩同林. 地震地质, 1983(04)
  • [2]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D]. 吴中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03)
  • [3]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D]. 黄静宜.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
  • [4]对《西藏活动构造》一书中有关问题的讨论[J]. 吴章明. 地质论评, 1992(02)
  • [5]西藏当雄1951年8.0级地震烈度分布及形变特征[J]. 张德成. 中国地震, 1988(04)
  • [6]西北与西藏地区某些地震区地震趋势分析[J]. 秦四清,李国梁,薛雷,泮晓华,李培.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3)
  • [7]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J]. 吴章明,邓起东. 地震地质, 1989(01)
  • [8]1951年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大水平位移[J]. 吴章明. 国际地震动态, 1989(06)
  • [9]西藏当雄一带地震形变带发生年代确定的新方法——树木年轮计算法[J]. 韩同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02)
  • [10]青藏铁路沿线地震灾害风险区划[D]. 于斌. 青海师范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1951-1952年西藏当雄-崩错地区地震变形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