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第三讲: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一、第三讲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叶萌[1](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石碧华[2](2018)在《第三讲 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先后提出统筹推进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区域发展战略。各区域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东部地区以全国不足10%的土地和40%左右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西部地区主要指标增速

武玲娣[3](2018)在《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 ——一个主观主义方法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主观主义方法是奥地利学派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区别门格尔与“边际三杰”中的另两位——即杰文斯和瓦尔拉斯——有关思想的关键所在,也是日后使得奥地利学派走上一条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的发展道路的根源所在。长久以来,经济思想史专家没有注意到这一事实,甚至在学派发展的早期,许多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也对这一事实认识不清。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形成,因此相比于后来发展起来的企业家精神理论和市场过程理论等,其形成与主观主义方法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尴尬。甚至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拉赫曼指出,从理论谱系上看,米塞斯创立并经哈耶克发展的商业周期理论是维克塞尔式的,因为维克塞尔的成名就在于将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和瓦尔拉斯均衡体系联系在一起,而后两者正好是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得以形成的两大支柱。若更进一步来看,不难发现,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虽体现了对主观主义方法的运用,但理论中仍然带有明显的李嘉图客观主义的印迹。由此可以认为,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是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方法、古典经济学的客观主义方法及新古典经济学机械均衡方法彼此混杂和融合的产物。但是,对比米塞斯和哈耶克各自的商业周期研究,我们会发现,由于两者所受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教育背景不同,即米塞斯师从较好地延续门格尔主观主义方法传统的庞巴维克,而哈耶克则师从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极度痴迷的维塞尔,在商业周期问题分析上,哈耶克远没有米塞斯在运用主观主义方法上那么坚定。经历了两场改变学派未来命运的大辩论,即与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者进行的有关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大辩论以及与凯恩斯主义者进行的有关货币和商业周期理论大辩论,米塞斯和哈耶克开始重新思考经济学研究中的主观主义方法,并由此对自己已有的商业周期理论进行反思和修正:米塞斯提出在人的行动的理论框架之内,依据人的主观时间偏好来修正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进而进行商业周期问题的分析。而哈耶克则尝试构建以多种主观特性的财货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资本理论,并以反映人的决定的“计划均衡”代替机械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从而试图对商业周期现象重新进行分析。遗憾的是,哈耶克的努力进行到一半就因政治环境的影响及自己的主观原因终止了。拉赫曼在导师哈耶克的指导下进行继发性萧条的研究,并参与哈耶克与凯恩斯之间有关货币理论的辩论。与钟爱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哈耶克不同,曾深受到马克斯·韦伯的一种称为“理解”的社会科学方法影响的拉赫曼,其商业周期研究能更好地体现主观主义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受哈耶克的“交换学”思维方式的启发,拉赫曼构建了一个反映自发秩序形成的资本结构理论,并从主观预期的角度质疑经济中存在朝向均衡的趋势,从而撼动了传统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的两大支柱,使得该理论遭受严峻挑战。上世纪70年代“滞涨”发生,凯恩斯经济学受到质疑,新自由主义,如理性预期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和奥地利学派等,大行其道,由此哈耶克早期的商业周期理论重新受到关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加里森尝试借用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工具重新改造该理论。明显,加里森没有考虑哈耶克有关商业周期思想的变化,也没有考虑拉赫曼所提出的挑战,可以说,他这样的理论努力完全是适应主流经济学形式化分析的需要,而非主观主义方法发展的需要。近期,哈威克博士尝试从门格尔的货币作为一种自发秩序起源的角度,借鉴现代货币主义的方法,以货币因素所导致的资产错配来解释商业周期的发生。这种方法避开了在商业周期研究中对均衡问题的纠缠,是对主观主义方法的一个全新的实践。目前,绝大多数的国内外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都围绕米塞斯和哈耶克两者早期的理论展开,并认为这两个理论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只有极少数的经济思想史文献注意到两者思想的变化以及两者思想之间的不同。此外,国内外绝大多数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的研究不关心该理论背后的经济学方法,或者理所当然地认为该理论完美体现了学派的主观主义方法,要么直接介绍该理论的研究价值,要么抛开方法直接运用该理论进行具体的经济分析。由于两次大辩论的失利造成奥地利学派走向近40年的沉寂状态,因此形成于这段时期的拉赫曼的商业周期思想只是散见于极个别的其他主题的研究内容之中,而没有专门文章对此加以研究,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因拉赫曼质疑均衡趋势所带来的对早期米塞斯和哈耶克两者的商业周期理论的挑战。国外有一些文献而国内有个别文献介绍并评价加里森的商业周期思想,但几乎没有从学派的研究方法的角度加以考察的文献。由于哈威克的商业周期思想是最近几年才产生,国内外几乎没有文献研究该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中英文文献的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力求从主观主义方法的角度刻画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轨迹,最终剖析出这一思想演化的历史逻辑就在于对企业家如何在不确定性问题引起的市场过程中行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尝试从这一历史逻辑中审视其他商业周期思想,进而发现该思想的当代研究价值、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突破口。

朱梦纤[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制定随着社会形态发展、经济运行状况以及政治发展水平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而逐渐演变,展现出阶段性的变化趋势。从早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探索到最后政策的渐趋完善,呈现出政策制定的过程愈加合理化与科学化,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所提供的服务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基础环节,有利于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差距。这不仅能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还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更有利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实践中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遗留了部分症结。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会造成农民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供给主体的失衡与供给结构的失调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评价中则出现了绩效评估碎片化现象,这都会妨碍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之所以需要不断革新与创新从而解决当前阶段的问题,正是因为这项制度的环境不健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局限性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失灵、决策制度的缺陷以及作为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农民却缺乏相应的表达机制,这都给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创造了层层阻力。公共服务是供给体系的重要环节,农村公共服务则是其关键内容但也是供给体系中的短板。想要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必须要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不断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以及构建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从而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趋向良性发展。

张青磊[5](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浦晗[6](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说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刘红旗[7](2017)在《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是一国经济发展和持续繁荣的基础。我国之所以能成为世所周知的“世界工厂”,靠的就是制造业,靠的就是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支撑。然而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依靠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任务紧迫。我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实现新型工业化,还是要靠做实做强中国制造,还必须要从中小型制造企业这个最基础做起。在经济“新常态”下,因受制于基础差、底子薄、资源缺、经验少、风险高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依然缓慢,创新发展的整体动力和活力仍显不足。在扶持和帮助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发展上,如何用好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和最大程度地释放政策红利,如何更好更快更为有效地全面激发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其成为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以优化政府宏观创新调控为研究视角,以中小型制造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为核心研究命题,围绕“为何激发、身在何处、因何至此、能否激发、应何激发、如何避险、何以激发”的研究主线,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基本理论及其相关方法模型,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区域与行业聚类评估和比较分析,回答了当前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处在什么样的水平状态、有什么样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区域角度,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表现分为“行为活跃度高-成果丰富度高”、“行为活跃度中-成果丰富度中”、“行为活跃度中-成果丰富度低”、“行为活跃度低-成果丰富度低”4个矩阵灰类;从行业角度,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表现分为“行为活跃度高-成果丰富度高”、“行为活跃度中-成果丰富度中”、“行为活跃度中-成果丰富度低”、“行为活跃度低-成果丰富度中”“行为活跃度低-成果丰富度低”5个矩阵灰类。且在区域或行业层面上,近四分之三的参评对象中的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表现在行为活跃度和成果丰富度均处于中或低水平。因此,要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迫切要改变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偏低偏弱的现状,努力推动铺天盖地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上动起来、活起来。(2)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制约因素问题的研究,回答了究竟是哪些因素致使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相对较低。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将当前理论界关于制约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归纳概括为自主创新活动特征层、创新意识与能力层、创新条件与资源层、支持与保障层、以及市场与竞争层5个层面19项因素。通过实证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9项制约因素中提取10项关键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将10项关键因素分为6项最为重要因素和4项次要因素,其中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未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担心成果被模仿抄袭,企业自身技术能力不足以支撑自主创新,企业创新组织管理能力欠缺,自主创新收益不确定性高,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大是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3)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动态特性问题的研究,回答了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是否具有可行性及能否被有效激发。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是可控的、可激发的,政府通过有关创新政策工具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进行激发是可能的,科学有效的政府调控对提升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具有一定的放大增强效应,不仅能够降低和弥补市场自动调节的缺陷和不足,而且能够起到激发和增强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作用,促使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一种平衡态跃升至更高的平衡态。(4)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机制设计问题的研究,回答了在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进行激发时,政府应遵循和把握住什么样的激发原则思路和目标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动力激发机制及有关政策优化设计时,政府必须把握好两个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即要有利于其动力结构的精进和动力联合强度的提高。同时,必须牢牢把控的过程控制标准和效果质量目标,即要必须努力使激发所使用的正刺激作用量至少为负刺激作用量的(?)倍,其中z为政府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期望目标水平;必须牢牢把准动力激发机制及有关政策的施力点和施力方向,即应将动力结构的整体优化精进作为动力激发机制及有关政策优化设计的总体方向、应将动力结构的“减负”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应将动力结构的“扶正”作为长期主攻方向。(5)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扶持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回答了如何保证和提高政府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扶持政策的善意和执行刚性。为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激励扶持政策的正向激励效应,帮助、调动和激发更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以最强的反应概率选择自主创新、以最大的努力程度和最足的动力实施自主创新,构建了激励中小型制造企业群体创新竞赛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与讨论了激励中小型制造企业参与创新竞赛的企业特性、参与约束条件等问题;为能够最大限度减低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道德风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构建了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自主创新行为约束惩罚博弈模型,研究与讨论了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创新行为实施约束惩罚的时机、力度与成本优化问题。(6)通过对激发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对策问题的研究,回答了应该怎样做才能系统有效地激活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研究认为:要全面激发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就必须在其自主创新利益链各环节上精准施策。主要对策包括:优化利益创造环境,厚植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基础;助推创新利益实现,稳定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收益;加强创新利益保护,保障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利得;健全利益分配导向,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利益的共享共赢;强化道德风险防控,持续放大和释放动力激发政策的正向效应。

文世芳[8](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谢文彧[9](2017)在《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与前进,注册会计师在资本市场的体现出的作用日益强大。注册会计师的现代组织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亦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面对更多的挑战。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的调研发现,立足于事务所内部治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足,通过具体实例形式进行分析与相关研究的非常少。但是,开展这一领域研究,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化风险预防能力、提升自身审计水平,健全完善内部治理制度,从而有效的应对更大的挑战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有机结合的方式,选取X事务所为研究对象,充分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解决策略。本文结构一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文章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基于此提出了本文的整体思路与组织构架。第二章主要对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方面的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其内容、含义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介绍。第三章选取了X会计师事务所为具体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事务所内部治理中的具体情况。第四章开展了问卷调查的工作,对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五章在分析了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发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第六章对本文全部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文艺[10](2016)在《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 ——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文中指出“中等收入陷阱”是在2006年由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指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状态后,快速发展中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凸显和爆发,无法继续支持其发展以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最终使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创造了“中国奇迹”。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4382美元,2015年达到7990美元,标志着中国由中等偏上收入向高收入国家逐步迈进。但同时经济增长开始减速,各种矛盾逐渐突出,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结构性矛盾愈发严重,引起了学界的普遍担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研究问题,主要分析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究劳动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维度分析发现,合理的劳动收入占比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别开展国际国内实证研究,探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与人均GDP的关系,试图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实证结果发现劳动收入占比对人均GDP的影响为正,劳动收入占比平方项对人均GDP的影响为负,且均为显着,这表明存在最优的劳动收入占比;从劳动收入占比与六大机制的交互项看,需求侧中投资、消费和外贸的影响不显着,供给侧中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显着。从国际分组的情况来看,高收入组国家最优劳动收入占比要大于中高收入组国家最优值,这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应当相应的提高劳动收入占比。随后本文深刻分析了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决定的制度特征,认为劳动收入占比表现出因经济转轨而复杂多变的态势,但收入分配应坚持劳动价值论为导向。本文认为经济增长理论不停地发展变化,其实际是对增长核心动力不断认识的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产生影响,如何保持两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分配格局应当确立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不应该崇尚物质资本积累的资本决定论;要以人为中心推进供给侧改革,强调科技进步的作用,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第三讲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讲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说明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5.1.2 研究假设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1.5 实证检验结论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5.2.3 研究假设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2.6 实证检验结论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5.3.2 研究假设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5 实证检验结论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5.4.2 研究假设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4.5 实证检验结论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5.5.2 研究假设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5.5 实证检验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7.3.1 总体目标
        7.3.2 具体目标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7.6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第三讲 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大区域发展格局呈现新面貌
    1. 东部率先发展领跑全国
    2. 中部崛起实现跨越发展
    3. 西部大开发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4. 东北振兴引领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1. 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尤其是产业分布失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然存在
    2.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加快补齐短板尤为关键
    3.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实现区域均等化任务艰巨
    4.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统筹解决难度加大
三、区域协调发展下好全国一盘棋
    1. 明确主要任务:聚焦区域短板,协调发展迸发新活力
    2. 建立有效机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
        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高层说
名家谈
看案例
深阅读
思考题

(3)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 ——一个主观主义方法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1.5 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2.1 国内相关文献述评
        2.1.1 翻译引进的相关书籍及评价
        2.1.2 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及评价
    2.2 国外相关文献述评
        2.2.1 相关英文着作
        2.2.2 相关英文文章
第三章 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方法及重要经济思想的演化
    3.1 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方法的演化
    3.2 奥地利学派重要经济思想的演化
        3.2.1 企业家思想的演化
        3.2.2 市场过程思想的演化
第四章 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
    4.1 理论根基——门格尔传统下的货币理论
        4.1.1 货币的性质
        4.1.2 货币的价值
        4.1.3 货币价值变动的社会影响
    4.2 灵感来源
        4.2.1 银行学派的繁荣——萧条模型
        4.2.2 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和利息理论
        4.2.3 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4.3 商业周期观点
    4.4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米塞斯商业周期理论的评价
        4.4.1 对米塞斯商业周期理论之基础的评价
        4.4.2 对米塞斯商业周期理论之观点的评价
第五章 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
    5.1 理论基石
        5.1.1 以“哈耶克三角”为表现的资本理论
        5.1.2 中性货币理论
    5.2 均衡框架下的商业周期观点
    5.3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的评价
        5.3.1 对哈耶克商业周期理论之基础的评价
        5.3.2 对哈耶克商业周期观点的评价
第六章 拉赫曼的商业周期思想
    6.1 早期的货币和商业周期思想
    6.2 晚期的资本和商业周期思想
        6.2.1 资本异质性
        6.2.2“万花筒的”世界
        6.2.3 资本结构
        6.2.4 商业周期
    6.3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拉赫曼商业周期思想的评价
第七章 当代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
    7.1 加里森的商业周期思想
        7.1.1 主流宏观经济学方法的商业周期观点
        7.1.2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加里森商业周期思想的评价
    7.2 哈威克的商业周期思想
        7.2.1 现代货币主义方法的门格尔式商业周期观点
        7.2.2 从主观主义方法视角对哈威克商业周期思想的评价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演化之历史逻辑
    8.2 其他商业周期思想的奥地利学派视角之考察
        8.2.1 不同学派对不确定性问题的认识
        8.2.2 不确定性视角下的不同学派商业周期思想之分析
        8.2.3 其他学派商业周期思想奥地利学派视角之考察
    8.3 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发展之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公共服务
        (二) 农村公共服务
        (三)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历史变迁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
        (一) 1978—199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产生的背景
        (二) 1978—199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重要内容
        (三) 1978—199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主要变化
    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发展阶段(1992—2006年)
        (一) 1992—2006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制定的背景
        (二) 1992—2006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 1992—2006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产生的具体变化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深化阶段(2006—2012年)
        (一) 2006—201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形成的背景
        (二) 2006—201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具体内容
        (三) 2006—2012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重要变化
    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
        (一) 2012年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颁布的背景
        (二) 2012年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关键内容
        (三) 2012年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总体变化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二、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有利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
    四、有利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五、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明显不足
        (二)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存有失衡
        (三)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时有失调
        (四)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常规碎片化
    二、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局限性依然存在
        (二)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存在失灵现象
        (三)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尚不健全
        (四) 农民的需求表达途径尚不完备
第四章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未来面向
    一、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一) 逐步完善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二) 尽快明确供给主体的责任划分
        (三) 加快拓展筹资渠道的多样化
    二、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一) 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决策观
        (二) 不断探索新型决策模式
        (三) 有效改善决策的技术条件
    三、构建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一) 逐渐提高农民需求表达的能力
        (二) 持续加强农民需求偏好的整合
        (三) 合理规范农民需求表达的渠道
    四、强化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
        (一) 持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评价体系
        (二) 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机制
        (三) 有效落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责追责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3.3 研究的内容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1.2.2 批判安全研究
        1.2.3 “人的安全”理论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2.4.1 国家善治
        2.4.2 社会和谐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3.1 政治环境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3.2 经济环境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3 社会环境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3.3.2 社会转型发展
    3.4 文化环境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3.5 国际环境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3.6 小结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7)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1.2.1 概念界定
        1.2.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
        1.2.3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测度与评估
        1.2.4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与模式
        1.2.5 政府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区域与行业分析
    2.1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估指标体系
        2.1.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性原则
        2.1.2 指标体系建立的逻辑思路
        2.1.3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2.2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估模型
        2.2.1 矩阵型灰色聚类方法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2.2 矩阵型灰色聚类方法的实现
    2.3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区域与行业聚类分析
        2.3.1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矩阵型灰色聚类评估过程及结果
    2.4 我国区域与行业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评估结果解析
        2.4.1 区域与行业聚类结果的综合比较分析
        2.4.2 区域与行业型聚类结果的分类比较分析
        2.4.3 区域与行业聚类评估属性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2.4.4 关键性评估指标的国际比较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制约因素的文献计量分析
        3.1.1 资料来源与方法
        3.1.2 代表学者观点归纳分析
    3.2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制约因素的调查研究
        3.2.1 实证调查的设计与结果统计
        3.2.2 主成分制约因素的提取
        3.2.3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与关键制约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动态特性分析
    4.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动态特性分析框架
    4.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平衡方程模型
        4.2.1 模型建立的步骤
        4.2.2 模型的状态空间描述
    4.3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动态特性及其经济含义解析
        4.3.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能控性及其经济含义
        4.3.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能观性及其经济含义
        4.3.3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稳定性及其经济含义
    4.4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特性的现实证据
        4.4.1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4.4.2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与检验
        4.4.3 面板模型的选择与确定
        4.4.4 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机制分析
    5.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模型
        5.1.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模型的建立
        5.1.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稳定性及其经济意义解析
    5.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的动力结构特性解析
        5.2.1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的动力结构和动力联合强度问题解析
        5.2.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学习方程动力结构特性的“反问题”解析
    5.3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机制设计
        5.3.1 应将动力结构的整体优化精进作为机制优化设计的总体方向
        5.3.2 应将动力结构的“减负”作为机制优化设计的重点突破方向
        5.3.3 应将动力结构的“扶正”作为机制优化设计的长期主攻方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扶持中道德风险博弈分析
    6.1 考虑道德风险防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模型
        6.1.1 激励中小型制造企业群体创新竞赛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6.1.2 中小型制造企业群体创新竞赛博弈模型的求解过程
        6.1.3 中小型制造企业群体创新竞赛博弈模型求解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6.2 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道德风险的惩罚约束博弈模型
        6.2.1 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自主创新行为约束惩罚博弈模型的建立
        6.2.2 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自主创新行为约束惩罚机制的适时性
        6.2.3 中小型制造企业投机性自主创新行为约束惩罚机制的适度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激发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对策研究
    7.1 优化利益创造环境,厚植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基础
    7.2 助推创新利益实现,稳定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收益
    7.3 加强创新利益保护,保障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利得
    7.4 健全利益分配导向,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利益的共享共赢
    7.5 强化道德风险防控,持续放大和释放动力激发政策的正向效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8)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9)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3.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相关理论
    2.1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相关概念
        2.1.1 内部治理的概念
        2.1.2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法律文件
    2.2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主要内容
        2.2.1 股权结构
        2.2.2 组织形式与合伙人条件
        2.2.3 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
        2.2.4 人力资源管理
        2.2.5 事务所文化
    2.3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基础理论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理性人”假说
第三章 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现状
    3.1 X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3.1.1 X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规模
        3.1.2 X会计师事务所股东出资额占比
    3.2 X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与合伙人条件
    3.3 X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3.4 X会计师事务所薪酬激励
    3.5 X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
第四章 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数据获取
    4.2 结果及问题分析
        4.2.1 股权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4.2.2 组织形式与合伙人条件的问题
        4.2.3 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4.2.4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4.2.5 文化兼容性不足
第五章 完善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对策
    5.1 弥补X会计师事务所股权结构的缺陷
    5.2 完善X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合伙人条件
        5.2.1 改进X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5.2.2 保障新合伙人发言权
        5.2.3 提高对合伙人的监督约束力度
    5.3 提升X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水平
    5.4 改进X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
        5.4.1 完善分层次绩效分配制度
        5.4.2 构建以“风险责任”为中心的分配制度
        5.4.3 优化薪酬考核制度
        5.4.4 建立合伙人的长效薪酬激励
    5.5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对统一文化的认同感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的不足
        6.2.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 ——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研究
        1.2.2 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机制的相关经验研究
        1.2.3 关于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2.1 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相关界定
        2.1.1 “中等收入陷阱”相关概念界定
        2.1.2 经济持续增长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1.3 劳动收入占比概念及其度量
        2.1.4 经济增长下的劳动收入占比
    2.2 供给侧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2.2.1 传统的供给学派理论
        2.2.2 知识积累视角下的增长理论
        2.2.3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卢卡斯模型
        2.2.4 扩展的MRW模型
    2.3 需求侧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2.3.1 传统的需求学派理论
        2.3.2 凯恩斯与后凯恩斯理论
        2.3.3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2.3.4 巴杜里—马格林的需求模型
    2.4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劳动收入分配的经济理论
        2.4.1 劳动价值、生产关系与劳动收入份额
        2.4.2 收入分配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2.4.3 剩余价值、收入分配与无产阶级贫困化
        2.4.4 收入分配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机制分析
    3.1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
        3.1.1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经济增长的框架模型
        3.1.2 供给侧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3.1.3 需求侧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3.2 供给侧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机制
        3.2.1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力资本渠道
        3.2.2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技进步渠道
        3.2.3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产业结构渠道
    3.3 需求侧视角下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机制
        3.3.1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投资渠道
        3.3.2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消费渠道
        3.3.3 劳动收入占比影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贸易渠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典型经验事实
    4.1 典型国家经济增长与劳动收入占比
        4.1.1 典型国家经济增长概况
        4.1.2 典型国家劳动收入占比概况
    4.2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事实
        4.2.1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4.2.2 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4.2.3 美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4.2.4 德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4.3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事实
        4.3.1 巴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4.3.2 阿根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4.3.3 菲律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4.3.4 马来西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
    4.4 经验借鉴及主要启示
        4.4.1 调整要素分配提升劳动收入占比
        4.4.2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累积人力资本
        4.4.3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学科技进步
        4.4.4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增长方式转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实证研究
    5.1 计量模型构建
        5.1.1 理论基础
        5.1.2 计量模型估计
        5.1.3 实证方法与过程
    5.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5.2.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5.2.3 解释变量的选取
    5.3 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的经验事实
    6.1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概况
        6.1.1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及其阶段性特征
        6.1.2 各省劳动收入占比及变化趋势
        6.1.3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关系
        6.1.4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判断
    6.2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偏向性分析
        6.2.1 按劳分配制度的确立(1949-1878 年)
        6.2.2 反对平均主义,落实按劳分配制度(1978-1987 年)
        6.2.3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87-1997 年)
        6.2.4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确立(1997-至今)
    6.3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侧与供给侧因素
        6.3.1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3.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3.3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3.4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3.5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3.6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4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提高的制约因素
        6.4.1 经济发展阶段的局限
        6.4.2 国际分工体系的制约
        6.4.3 财政收入增长的压力
        6.4.4 二元结构障碍与不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并存
        6.4.5 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影响
        6.4.6 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内实证研究
    7.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1.1 理论基础
        7.1.2 计量模型估计
        7.1.3 实证方法与过程
    7.2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与说明
        7.2.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7.2.3 解释变量的选取
    7.3 描述性统计
    7.4 实证结果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
    8.1 进一步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
        8.1.1 坚持以劳动和知识为导向的收入分配
        8.1.2 适当降低政府收入推动工资合理增长
        8.1.3 完善劳动力市场注重人力资本协调性
    8.2 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8.2.1 加大教育投入来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
        8.2.2 加大科技投入以推动和实现协同创新
        8.2.3 优化产业间产业内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8.3 实施保稳定需求侧政策的配合
        8.3.1 调整企业收入占比促进投资消费均衡
        8.3.2 通过改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8.3.3 实行战略转变提升对外开放发展水平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第三讲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2]第三讲 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J]. 石碧华.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18(02)
  • [3]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 ——一个主观主义方法视角的考察[D]. 武玲娣. 西北大学, 2018(02)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 朱梦纤. 扬州大学, 2018(12)
  • [5]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7]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激发问题研究[D]. 刘红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8]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X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研究[D]. 谢文彧.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10]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 ——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D]. 文艺. 湘潭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第三讲: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