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田光热条件谈小麦-玉米带设计

从带田光热条件谈小麦-玉米带设计

一、从带田光热条件谈小麦—玉米带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倩[1](2021)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产量效应与水分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套作种植作为一种具有增产稳产与资源利用优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应对耕地减少、水资源紧缺和土地退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充分或补充灌溉条件下,对雨养条件下套作群体的研究较少。半湿润区雨养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对套作群体产量表现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亟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为试验对象,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N0、N1和N2三个水平下(施氮量分别对应于小麦0、120和240 kg·hm-2,玉米0、180和360 kg·hm-2)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作物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特性、土壤水分利用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旨在探索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为雨养地区发展小麦/玉米套作种植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套作小麦生长优势明显,其中边行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都显着高于单作和套作内行小麦,而株高显着低于内行和单作。套作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生理特性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在玉米播种后60 d(麦玉共生期)套作边行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相比单作和内行玉米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并且这种差异维持了一段时间后在玉米播种后75 d或90 d时内行玉米发生了恢复生长现象,之后超过了单作玉米,但边行玉米直至成熟期始终表现为生长劣势,套作玉米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在N2水平下总体超过单作玉米。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能力(AWM)均大于0,小麦在套作群体中处于竞争优势,施氮不仅能够缓解套作群体中作物间的竞争,同时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和光合性能。(2)从小麦播种至玉米收获后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相对于单作群体的耗水量(ΔWU)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量(ΔWUE)在三个施氮水平下均表现为ΔWU<0且ΔWUE>0,这说明在相同产量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比单作群体产的耗水量更少而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其中在N1水平下耗水量减少最为明显,两年内平均少消耗了47.30mm的水分。ΔWUE介于2.77%-6.46%,小麦/玉米套作群体在三个施氮水平下均表现出节水与水分利用优势。(3)两年内套作小麦的产量显着比单作小麦提高了21.3%-27.8%,其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边1行与边2行的增产,边1行产量优势来源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共同增加,而边2行的产量优势来源于1m长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而玉米在套作群体中的产量劣势主要边行的减产,这是由边行穗粒数和百粒重共同导致的。内行玉米的籽粒产量与单作相比有所提高6.27%-12.68%。套作玉米的总产表现受到氮肥供应的影响,两年内在N0与N1水平下产量下降了3.0%-11.4%,仅在N2水平下高于单作玉米。两年试验期内,在雨养条件下冬小麦/春玉米套作的土地当量比(LER)介于1.04-1.16之间,具有土地利用优势。小麦/玉米套作群体具有土地利用优势与节水优势,且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套作群体的产量和土地利用优势逐渐增大,因此半湿润区可适当发展施氮处理的小麦/玉米套作种植模式。

王玉[2](2020)在《绿肥及减量灌水对小麦复种绿肥水碳足迹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绿洲灌区资源性缺水严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大,且节水、减排综合性理论和技术薄弱问题。本研究以降低麦田水碳足迹为目标,设置麦后复种绿肥不同还田方式(绿肥翻压还田、绿肥移除、无绿肥)和灌水水平(高灌水I3:420 mm、中灌水I2:370 mm、低灌水I1:320 mm),探讨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水平对麦田生产力、水碳足迹及水分利用效率、碳排放效率等特征的影响,揭示绿肥还田配套减量灌水影响麦田水碳足迹的机理,以期为构建绿洲灌区低排、高效小麦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灌水可保证小麦稳产,前茬绿肥翻压还田可提高后茬小麦籽粒产量,二者集成增产幅度更大。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加了模式能量产量,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可弱化这种效应。绿肥翻压较无绿肥后茬小麦增产7.8%,低灌水与中灌水影响小麦产量差异不显着,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增产6.9%。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加能量产量38.2%,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增加小麦-绿肥能量产量44.4%。2.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可降低水足迹,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可进一步降低水足迹。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降低水足迹6.2%,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降低水足迹5.1%,低灌水较中灌水降低水足迹6.0%。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降低水足迹11.4%。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大了蓝水足迹,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弱化了这种效应。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大蓝水足迹9.4%。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降低蓝水足迹5.6%。低灌水较中灌水降低蓝水足迹9.3%。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降低了绿水足迹,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进一步降低了绿水足迹。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降低绿水足迹27.6%,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降低绿水足迹30.8%。基于水足迹,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可作为小麦节水高效生产模式之一。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农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可弱化这种效应。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加CO2排放总量16.9%、N2O排放总量18.4%、农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19.6%。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降低小麦-绿肥CO2排放总量5.0%、N2O排放总量5.7%、农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4.8%。低灌水较中灌水降低小麦-绿肥CO2排放总量10.2%、N2O排放总量10.3%、农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9.7%。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可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进一步降低了能量产量碳足迹。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13.5%,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8.6%,低灌水较中灌水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9.6%,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27.9%。基于碳足迹,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可作为小麦低排高效生产模式之一3.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显着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碳排放效率,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强化了这种效应。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获得了最大可持续性评估指数。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3%、碳排放效率15.2%。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提高水分利用效率6.3%、碳排放效率9.8%。低灌水较中灌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2%、碳排放效率10.9%。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6%、碳排放效率39.4%。本研究中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其稳产、同步降低水碳足迹效果明显,获得了最大可持续评估指数,可作为绿洲灌区小麦节水、低排绿色生产模式之一。

李印娟[3](2020)在《小麦/玉米套作系统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与生长竞争恢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间套作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优点。但已有研究多是在充分灌水条件下开展的,对雨养条件下间套作的产量表现研究较少。此外,竞争恢复是间套作能够具有增产优势的重要原因,种间竞争动态变化和恢复生长机理的研究尚存不足。本研究以小麦/玉米套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试验,探讨了小麦/玉米套作系统的产量效应以及种间竞争对套作小麦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阐明了小麦收获后套作玉米的恢复生长的光合机理,以期为雨养地区发展小麦/玉米套作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雨养和灌溉处理下,小麦/玉米套作具有明显增产优势和土地利用优势。与单作小麦相比,雨养和灌溉处理下,套作小麦增产9.3%和14.8%:套作小麦边1行增产源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套作小麦边2行增产,雨养条件下源于穗数增加,而灌水条件下源于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与单作玉米相比,雨养处理中套作玉米产量减少,边行劣势表现为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均显着低于单作玉米;灌溉处理下,套作玉米增产,内行优势源于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2)种间竞争促进了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和光合能力的提升。套作小麦的竞争力强于玉米,具备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套作小麦的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单作小麦。种间竞争强度随着生育期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小麦开花期竞争强度最大。水分亏缺加剧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套作降低了套作小麦边行和内行初始荧光(Fo),提高了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II潜在活性(Fv/Fo),因而套作边行和内行小麦的光合速率显着高于单作小麦,雨养处理下生育期内平均值分别增加29.8%和18.1%;灌溉处理下平均值分别增加18.4%和8.4%。(3)灌溉有利于小麦收获后套作玉米的生长和生理的完全恢复。灌溉条件下,套作边行和内行玉米均表现出地上干物质的完全恢复生长;雨养抑制了其恢复生长,边行和内行玉米干物质量比单作分别降低29.8%和10.0%。灌溉条件下,套作玉米边行根系出现恢复生长,恢复生长开始时间早于地上干物质开始恢复生长时间;雨养条件下根系无恢复生长现象。与单作玉米相比,套作玉米边行和内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各项荧光参数(Fo、Fm、Fv、Fv/Fm和Fv/Fo)等生理特性表现出不同程度恢复:在灌溉条件下套作玉米边行和内行以及雨养条件下套作玉米内行各参数均有显着恢复;雨养处理下,套作玉米边行的SPAD和Pn在小麦收获后呈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各项荧光参数均没有明显恢复。光合荧光的恢复为作物恢复生长提供了光合生理基础,干旱破坏了光合机构,限制了玉米的恢复生长。在恢复生长阶段,套作玉米的蒸腾效率(TE)远大于单作玉米,表明套作玉米具有高效用水的潜力很大。(4)套作的冠层结构显着改变,影响了光能分布和水热特征。小麦/玉米套作系统改变了冠层结构,影响了光能分布和光能利用率。共生期,套作小麦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高于单作小麦。小麦收获后,仅灌溉处理下,套作玉米的株高和LAI大于单作玉米。套作系统中各位置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变化整体上呈现单峰曲线,不同位置PAR值大小显着不同。玉米播种前,套作玉米条带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套作小麦条带。小麦和玉米共生期,套作小麦条带在40cm-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低于套作玉米条带。小麦收获后,小麦条带土壤水分较共生期有所提升。不同处理对表层5cm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处理5cm-25cm各土层土壤温度季节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雨养处理不同位置各土层的土壤温度高于相应的灌溉处理。0-15cm土层的土壤温度的随土层的加深下降幅度较大,15-25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较为缓慢。雨养和灌溉处理下,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套作小麦光能利用率均增加;灌水处理下套作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共生期,套作小麦行PAR截获率平均在90%以上;套作玉米PAR截获率不超过2%;生育后期,套作玉米PAR截获率显着提高,平均为80%。雨养和灌溉处理下,套作小麦光能利用率均高于单作小麦。雨养处理下,与单作玉米相比,2015年和2016年套作玉米生育期内光能利用率分别降低了16.3%和23.4%。灌溉处理下,小麦收获前,套作玉米的光能利用率低于单作玉米,小麦收获后,套作玉米的光能利用率高于单作玉米,总生育期内的光能利用率与单作玉米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可以改变种间竞争强度,影响作物的作物根系生长和光合荧光等生理过程;通过分析了套作系统内各组分的光能利用率和恢复生长阶段玉米蒸腾效率,阐明了间套作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内在机理。间套作冠层结构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影响了田间水热状况,改变了光分布格局,提高了套作系统整体的光能利用率。从地下(根系)和地上(光合、荧光和干物质等)综合分析了恢复生长动态过程,完善了恢复生长理论,为间套作系统优化奠定了基础。分析了小麦/玉米套作在雨养条件下的产量和土地利用优势,为休耕地区种植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发展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刘亚男[4](2020)在《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冬小麦和紫花苜蓿是黄土旱塬区主要的粮食和饲草作物,二者间作具有资源互补利用、粮草兼收等优势。但是旱塬区雨水资源不足且年际间分布不均匀,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效应还不确定。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及相应单作群体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分析间作模式及施肥对系统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从水分高效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优化栽培管理模式。试验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甘肃省庆阳市什社乡兰州大学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开展;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设计,包括2个施肥处理和5种种植处理,2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HF)、低肥(LF);5种种植模式,分别为冬小麦单作(SW)、紫花苜蓿单作(SA)、冬小麦/紫花苜蓿2:1间作(2行冬小麦间作1行紫花苜蓿,I21)、冬小麦/紫花苜蓿4:2间作(4行冬小麦间作2行紫花苜蓿,I42)和冬小麦/紫花苜蓿8:4间作(8行冬小麦间作4行紫花苜蓿,I84),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30个试验小区。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分析了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对间作模式和施肥处理的响应规律2018年在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中,间作对冬小麦生长有促进作用,两种施肥条件下间作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单作。因紫花苜蓿建植第一年,种间竞争能力弱,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缓慢,间作紫花苜蓿两茬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单作处理。2019年间作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单作处理降低,间作紫花苜蓿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较单作增加。2018年高肥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期处理I21、I42和I84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较单作SW分别提高28.3%、11.6%和14.2%,低肥下分别提高8.3%、19.0%和18.0%;2019年高肥与低肥处理下,收获期单作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各间作处理,但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2018年两种施肥条件下,第一茬各生育期单作紫花苜蓿干物质积累量高于间作处理,I84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I42和I21(P<0.05),第二茬分枝期直到开花期,I84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高于其他各处理;2019年高肥处理干物质整体高于低肥处理,但两种施肥模式处理间干物质变化趋势相似,第一茬I84处理干物质产量较低,第二茬和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着。(2)量化了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评价了间作模式的土地利用优势2018年间作处理I84紫花苜蓿的总产量较高,高肥条件下分别比处理SA、I21和I42高24.4%、76.1%和87.8%,低肥条件下分别高25.2%、81.6%和56.5%;间作处理I21的冬小麦总产量最高,高肥条件下分别比SW、I42和I84高52.6%、19.5%和62.0%,低肥条件分别高50.9%、2.4%和25.4%。2019年两个施肥条件下,间作处理I84紫花苜蓿总产量均显着低于其他各处理;高肥条件下I21、I42和I84间作群体冬小麦总产量较SW分别降低12.5%、30.6%和14.6%,低肥条件间作处理I21和I42总产量与单作小麦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I84。2018年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表现为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在1.041.23之间,所有间作群体中冬小麦LER均大于0.5,表明冬小麦竞争能力大于紫花苜蓿。2019年高肥处理下所有间作群体的LER小于或等于1.0,无间作优势,而低肥条件下I21和I42体现出了间作优势,LER分别为1.13和1.05。(3)阐明了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8年高肥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期I21、I42和I84间作处理0-200 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SA分别降低23.8%、19.7%和18.6%,低肥条件分别降低21.8%、16.9%和14.8%;紫花苜蓿收获后处理SA在高肥和低肥条件下0-200 cm土壤含水量均最低,间作处理水分介于两个单作处理之间。2019年高肥处理单作冬小麦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间作群体(P<0.05),而在低肥条件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紫花苜蓿第3茬收获后,单作小区和间作小区的土壤含水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间作群体的耗水量小于单作群体的加权平均值。2018年与单作紫花苜蓿和单作冬小麦相比,间作处理I21、I42和I84均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2019年I21、I42和I84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冬小麦有所提高,而低于单作紫花苜蓿。两年在低肥条件下间作群体相对于单作群体的水分利用优势更加突出。综上,冬小麦和紫花苜蓿间作具有提高系统产量的潜力,间作第1年相对于单作群体的土地利用优势在4%-23%之间,间作第2年低肥处理下也表现出了土地利用优势。第一年水分利用效率也较单作群体大幅提高,但是第二年仅高肥条件下I42和低肥条件下I21体现出了水分利用优势。试验期间降雨远高于多年平均降雨,该间作群体的产量和水分利用优势还需在不同降雨年型下进一步研究。

张岩[5](2019)在《蓝蓟(Echium vulgare L.)与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间作对蓝蓟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蓝蓟(Echium vulgare L.)属于紫草科(Boraginaceae)蓝蓟属(Echium)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从荷兰引入。蓝蓟植株的经济效益很高,蓝蓟籽油可直接作为化妆品原料;间苗获得的蓝蓟植株可作为观花花卉出售;蓝蓟还能产出蜂蜜、蜂胶、王浆、花粉等系列蜂产品的收入,同时蓝蓟叶片浸泡后服用能治疗感冒、咳嗽、发炎、疼痛等疾病,可作为草药进行采收加工、销售。本试验根据蓝蓟和向日葵的株型和株高特点进行间作,从植株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方面系统研究不同密度处理对蓝蓟产生的影响,目的是能够更好的提高蓝蓟植株的经济效益,为下一步的蓝蓟间作系统的种植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7年5月在吉林农业大学实验田进行,选用上一年新生蓝蓟种子,设五个处理,分别为蓝蓟//向日葵2:2、2:4、2:6、4:2、6:2,设3次重复,在各处理两侧分别种植蓝蓟与向日葵空白对照。研究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植株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理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蓝蓟植株的农艺性状方面:蓝蓟与向日葵间作行数比为6:2对蓝蓟分枝更有利,蓝蓟与向日葵间作行数比4:2的处理对蓝蓟株高增长及开花期和花量更有利,即蓝蓟与向日葵间作行数比为4:2的处理中的蓝蓟植株更适合作为培养观赏型花卉。2、在蓝蓟植株的光合特性方面:间作蓝蓟与单作蓝蓟相比,蓝蓟与向日葵行数比为4:2的处理,蓝蓟叶片的Pn、Gs、Ci与Tr存在显着差异,Pn、Gs与Tr显着高于单作蓝蓟,Ci显着低于单作蓝蓟。各间作系统蓝蓟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一般各自的最大值出现在成熟期,且蓝蓟与向日葵垄数比4:2与的其他处理差异显着(P<0.05)。3、在生理性状上:当垄数比为4:2时,植株在全生育时期MDA含量皆为最低,且SOD、POD活性最高,表明蓝蓟的叶片膜损伤程度最低,有利于蓝蓟高产。4、蓝蓟粗脂肪及产量方面:本研究5种不同的间作处理对蓝蓟的粗脂肪含量均存在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蓝蓟与向日葵间作行数比为4:2的处理,几种不同的间作处理间都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5、间作系统对蓝蓟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间作系统的蓝蓟株高与丙二醛显着负相关(P<0.05),与粗脂肪显着正相关(P<0.05)。单株产量和花量显着负相关(P<0.05),粗脂肪与可溶性糖显着正相关(P<0.05)。不同处理间的蓝蓟相关指标表现出差异性,说明了蓝蓟与向日葵不同的间作系统对蓝蓟影响的差异性。

刘亚锋[6](2019)在《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话题,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是摆在中国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四川丘陵地区探索出更符合该地区发展的种植模式,最终达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耕地面积亦日益减少,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流失严重、侵蚀程度加深。我们研究讨论充分利用四川丘陵地区的土壤资源,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水田和旱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入,尽可能扩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耕作制度,既可以保障四川盆地内部的粮食供应,又可以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最大限度解决目前四川盆地内存在的人畜争粮的局面。最终做到,既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又可以保障粮食食品安全。不同的种植制度会影响不同的粮食产量。种植制度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农业利用的现状观察,并预测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农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合理分配种植制度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对种植业进行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现代农业高精尖化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实地调查所得出的数据,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粮食安全理论和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为理论依据,总结了四川丘陵地区几种主要的种植制度,包括多熟种植制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饲草种植模式和稻田保护性耕作.同时,结合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结合资料查阅、走访专家以及入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四川丘陵地区在种植制度发展上的变化,包括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农作物结构变化、熟制变化、种植模式变化以及现状分析与前景分析,以求为该地区种植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的原则:优先发展高科技农业、协调发展良井制度、坚持农业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下结论:应提高四川丘陵地区机械化种植模式的比例、简化种植模式、提升净作的种植模式。

王晓娟,卢旭,何海军[7](2018)在《灌水次数与施氮量互作对胡麻/玉米带田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旨在研究甘肃白银地区9种不同水氮配比胡麻/玉米带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随着灌水次数和施氮量的增加,胡麻/玉米带田叶面积指数均表现"抛物线"的变化动态,胡麻/玉米带田干物质量均呈现"直线"上升的变化动态。灌溉次数和施氮量对胡麻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有显着影响,氮肥效应大于水分效应。通过胡麻/玉米带田产量构成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可知,所有胡麻产量构成因素对9个处理下胡麻产量影响为:出籽率>千粒质量>单株粒质量>单株蒴果数>分枝数>蒴果种子粒数>株高>分茎数,所有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对9个处理下玉米产量的影响为:株高>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秃尖长>出籽率。由胡麻/玉米带田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可知,适宜甘肃白银的胡麻/玉米带田灌水量和施氮量模式分别是T8-二次灌水三水平施氮量[快速生长期和盛花期各浇一次水(W2)/氮肥240kg/hm2(N3)]和T6-三次灌水二水平施氮量[快速生长期、盛花期和青果期各浇一次水(W3)/氮肥180kg/hm2(N2)]。

陈光荣[8](2018)在《西北灌区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的竞争补偿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间套作在西北地区广泛应用,具有产量和养分利用的优势。种间相互作用是协调间套作群体资源利用的内因,如何通过调节种间竞争与补偿关系,充分利用间套作时空生态位的分离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间套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据此,本文以典型的马铃薯-大豆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在甘肃沿黄灌区设置了2个大田试验。在连续套作(时间尺度)和不同品种搭配(空间尺度)条件下,探讨马铃薯-大豆套作群体生育期结构变化、作物生长及养分利用规律,阐明间套作作物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及光合生理的特性与种间竞争补偿的相关关系,以期通过优化种间关系进一步提高间套作资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薯-豆连续套作和不同大豆套作条件下,套作马铃薯生育期结构无显着变化,而套作大豆生育期结构变化显着。相对于单作,套作大豆开花期延迟5-7 d,但全生育期无显着变化,表明系统内作物种间竞争与补偿作用导致套作大豆营养生长期延长而生殖生长期相对缩短。大豆品种因熟期不同,营养生长期、开花期及收获期均差异显着;从马铃薯与大豆的共生期分析,品种间无差异;但从马铃薯与大豆的生殖生长共生期分析,各品种间差异显着,晚熟品种齐黄34最短,为12 d,其次是中熟品种冀豆17,为35.5 d,早熟品种中黄30最长,为41.5 d。(2)连续种植3年后,连作及套作连作条件下作物干物质积累呈降低的趋势,而套作轮作系统干物质积累年际间变化不显着。套作轮作条件下马铃薯和大豆干物质积累较套作连作分别高出15.02%和41.57%,且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不同熟期大豆套作马铃薯条件下,套作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较单作无显着变化,而套作大豆LAI、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生理指标变化显着。出苗60 d内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是同期单作的43.74%,不同熟期品种间差异不显着;出苗后80 d-100 d,晚熟品种干物质积累量相对于中熟和早熟提高的幅度分别为35.54%-59.22%和65.56%-70.81%;出苗100 d后(马铃薯已收获),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进程加快,恢复生长效应显着,收获时早、中、晚熟套作大豆较单作分别降低了32.34%、16.61%和8.23%,各品种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LAI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与干物质积累基本一致。(3)连续种植3年后,连作马铃薯和大豆养分积累量显着下降,而套作轮作模式下马铃薯和大豆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呈增加的趋势。套作轮作条件下马铃薯和大豆氮素积累较2011年分别增加了12.89%和55.78%;磷素积累分别增加了1.78%和148.63%;钾素积累分别增加了16.77%和115.07%。不同熟期大豆套作马铃薯条件下,在两作共生期,早、中晚熟大豆N积累量平均值较同期单作分别降低41.44%、38.91%和31.43%,P积累量平均值较同期单作分别降低25.36%、22.02%和21.17%,K积累量平均值较同期单作分别降低35.6%、27.28%和23.23%,且晚熟品种与中熟、早熟品种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共同生长结束后,套作大豆养分吸收量较单作显着增加,收获时早、中、晚熟套作大豆N素积累量平均值较单作分别降低了11.12%、12.16%和5.89%;P素积累量平均值较单作分别降低了4.83%、5.48%和4.87%,K素积累量平均值较单作分别降低了10.44%、7.85%和5.36%,养分补偿效应显着。另外,从养分收支平衡分析,薯-豆套作系统作物吸收的总养分量显着高于单作。与播前(2011年)土壤肥力性质指标相比,2014年作物收获后,薯-豆套作种植土壤耕层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薯-豆套作系统产量优势还基于养分吸收量的增加,需合理调节系统种间竞争与互补关系,充分利用时空生态位的分离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此外,还需合理补充矿质营养才能更好的保持土壤肥力。(4)种间竞争与补偿作用对系统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显着。2011-2014年,薯-豆套作连作(IC)和薯-豆套作轮作(IR)系统产量与连作相比,分别提高了28.54%-254.07%和39.39%-283.98%,IC和IR系统产量与轮作相比,分别提高了57.51%和70.81%。2011年和2012年,IC和IR在年际间变化显着,连续套作2年后IC产量开始下降,降幅为13.91%-24.17%;IR年际间系统产量无显着变化。不同熟期大豆品种与马铃薯套作,系统内马铃薯产量较单作略有下降,降幅为5.24%-7.86%;系统内大豆产量较单作显着下降,大豆早、中、晚熟品种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41.49%、17.18%和9.89%,中、晚熟品种降幅低于早熟品种。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连续种植3年后,连作和套作连作系统马铃薯平均单薯重显着下降,而套作轮作系统年际间差异不显着;连作和套作连作系统大豆有效荚数显着下降,而套作轮作大豆有效荚数较2011年升高了9.46%。马铃薯-大豆模式下套作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商品薯率较单作水平无显着变化,而不同大豆品种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及每荚粒数均低于单作模式,早熟品种的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及每荚粒数差异性达到显着水平,套作模式较单作模式分别下降了24.15%、22.14%、18.92%,而中晚熟品种下降不显着,尤其是晚熟品种,套作模式较单作模式仅仅下降了6.34%、8.3%、1.71%。各大豆品种在单作及套作模式下百粒重无显着差异,但各个品种间差异显着。(5)不管是早、中、晚熟大豆与马铃薯套作,还是薯-豆连续套作(IC和IR)条件下,系统土地当量比LER均﹥1,表明薯-豆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具有良好的产出效果。在该群体中,马铃薯是核心作物,共生期处于竞争优势(APS﹥0、CRPS﹥0),而大豆处于竞争弱势(APS﹤0、CRPS﹤0)。薯-豆连续套作3年后,马铃薯相对于大豆的种间竞争力(APS)和营养竞争比率(CRPS)呈降低的趋势,主要源于薯-豆套作年际间分带轮作后,有利于马铃薯和大豆的养分互补利用,减弱了种间竞争作用,增加了促进作用。另外,选择晚熟大豆品种与马铃薯组合可弱化种间竞争力和营养竞争比率,还有利于马铃薯收获后恢复补偿能力的发挥。共生期间晚熟品种平均竞争力(APS)较中、早熟品种分别降低了27.17%和30.61%;晚熟品种平均N、P、K营养竞争比率(CRPS)较中、早熟降低的幅度分别为9.34%-12.87%、0.45%-3.54%和4.44%-13.94%。共生期结束(马铃薯收获)后,晚熟大豆品种平均生长速率较中、早熟品种分别提高了128.13%和196.28%;晚熟大豆品种平均N、P、K素积累速率较中、早熟品种提高的幅度分别为19.23%-44.19%、2.03%-17.44%和7.62%-9.38%。

彭霄[9](2018)在《净套作玉米耗水特性与灌溉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是四川地区的主要旱地作物种植模式,研究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为净作和套作玉米的高产水分管理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自动式遮雨棚水分精量控制的方法,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灌溉定额4050 m3/hm2条件下,连续两年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A因素为种植模式A1:净作、A2:套作,B因素为灌水比例B1: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25%+灌浆水25%、B2: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15%+灌浆水35%、B3:播种水25%+拔节水35%+灌浆水40%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灌水比例和种植模式对玉米拔节期以后的土壤含水量影响显着,玉米收获期套作的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净作,平均降低5.17%;玉米拔节期后套作各行间的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玉米行显着低于玉豆行、大豆行,分别降低4.83%、6.34%。2灌水比例和种植模式对玉米叶片生理的影响;玉米拔节期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叶片相对含水量差异不显着,抽雄期不灌水处理净作和套作种植模式下均表现为光合速率显着降低5.93%、蒸腾速率显着降低35.58%;抽雄期灌水有利于提高光合、蒸腾速率。抽雄期净作叶面积指数较套作高出2.24%,净作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套作高出12.18%。3灌水比例和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消耗量的影响;拔节前玉米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量差异不显着,拔节期以后受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的影响显着。套作土壤水分的总消耗量显着高于净作,平均增加13.80%;播种-拔节期阶段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量最大;拔节期-抽雄期阶段套作较净作平均高出229.71%,抽雄期-灌浆期阶段套作较净作平均高出99.67%,灌浆期-成熟期阶段套作较净作平均高16.77%。4灌水比例和种植模式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净作和套作玉米各生育阶段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抽雄期阶段是玉米耗水高峰期,套作下日耗水强度最高达到7.21 mm/d,占全生育期22.13%31.67%,净作下日耗水强度最高达到6.87mm/d,占全生育期21.13%31.51%;灌浆-成熟期阶段耗水量最大,套作占总耗水量25.77%39.50%,日耗水强度3.876.10 mm/d;净作占总耗水量27.55%37.67%,日耗水强度4.185.56 mm/d。5净作和套作玉米的灌溉措施;净作采用播种水25%+拔节水35%+灌浆水40%处理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平均增加14.42%、11.71%;而套作(不计大豆产量)采用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15%+灌浆水35%处理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平均增加16.92%、18.35%,套作条件下,增加玉米抽雄后灌水次数与比例有利于提高套作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王一帆[10](2018)在《地上地下互作提高小麦间作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文中认为间作较单作具有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优点,但受资源缺水的影响,间作应用面临巨大挑战,间作水分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势在必行。种间互作是间作优势产生的重要生态学基础,但已有研究或侧重于地下互作或侧重于地上互作,对地上与地下协同互作效应研究较少,使得生产实践中缺乏通过地下与地上组织协同优化提高间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论依据。2015-2017年,本研究以小麦间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根系分隔技术创造间作作物不同地下作用强度,设置不同玉米种植密度形成不同地上作用强度,探讨地上部与地下互作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地上地下互作促进密植效应发挥,提高间作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地上地下完全互作较部分地下互作和无地下互作处理间作优势提高10.1%和23.0%,其中地上地下完全互作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23.7%,密度增加使其增加7.3%。间作完全地下互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部分地下互作处理和无地下互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6%和24.6%,玉米密度增加促使完全地下互作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0%。(2)间作地上地下互作显着降低间作耗水量、棵间蒸发量以及关键生育时期蒸散比,优化了阶段耗水比例。完全地下互作处理与部分地下互作处理耗水量无显着差异,较无地下互作处理总耗水量平均减少6.9%,完全地下互作在拔节至吐丝以及灌浆至收获期蒸散比显着降低37.1%和16.1%,而且随玉米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地上地下完全互作较部分地下互作处理以及无地下互作处理增加了拔节至大喇叭口期的耗水比例,而降低了拔节前和灌浆后的耗水比例,使全生育期耗水合理分配,促进水分有效利用。(3)间作地上地下完全互作促使地上部密植效应发挥,优化了间作共生期和玉米独立生长期的带间土壤含水量差异,增加带间水分运移量,促进土壤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利用,为间作水分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小麦玉米带间水分运移量在共生期完全地下互作较部分地下互作无显着差异,在玉米独立生长期完全地下互作水分运移量较部分地下互作增加28.4%,增加密度促进其增加47.4%。(4)间作在小麦开花期根系生长量显着低于单作,地上地下互作强度越大,有利于降低间作与单作之间的差异,在小麦收获后,间作根系量显着大于单作,地上地下完全互作和增加玉米密度促使根系量提高幅度较大,增强了根系恢复效应。小麦花期,地上地下完全互作较单作小麦总根重密度(TRWD)、总根长密度(TRLD)以及总根表面积密度(TRSAD)分别低25.2%、31.8%和36.9%,较单作玉米分别降低26.4%、20.9%和32.7%;玉米灌浆期,间作中上述三种根系参数较单作增加,其中完全地下互作增加比例最大,较单作玉米分别增加43.9%、35.6%和8.8%,随玉米密度增加完全地下互作TRWD和TRLD分别增加26.8%和10.0%。小麦收获后,完全地下互作处理根系恢复生长最强,表现为RWD、RLD以及RSAD的恢复生长增强,其中RLD的恢复效应随玉米密度的增加而增加。(5)间作地上地下完全互作延长了小麦、玉米光合时间,降低其蒸腾速率,促使密植效应发挥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小麦灌浆期,完全地下互作处理较无地下互作处理小麦、玉米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3.9%和19.4%,而且较部分地下互作处理和无地下互作处理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分别增加10.3%和26.6%,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7.9%和23.6%,随着玉米密度的增加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6)完全地下互作显着增加了小麦拔节和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在小麦收获前,地下互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无显着影响,小麦收获后,间作玉米恢复生长加快,完全地下互作有利于增加干物质量。完全地下互作增强了小麦玉米共生期种间竞争力以及小麦收后玉米的恢复效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强。因此,完全地下互作强化了间作共生期竞争力,并且强化了麦收后玉米的恢复效应,使带间土壤水分得到充分利用,促使间作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二、从带田光热条件谈小麦—玉米带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带田光热条件谈小麦—玉米带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产量效应与水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间套作群体中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光合生理特性
        1.3.2 间套作群体的土壤水分利用规律
        1.3.3 间套作群体的产量与土地利用优势
        1.3.4 施氮对间套作群体的影响
    1.4 立项依据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株高和叶面积
        2.3.2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2.3.3 净光合速率
        2.3.4 相对叶绿素含量
        2.3.5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2.3.6 土壤含水量
        2.3.7 作物耗水量
    2.4 评价套作优势的参数
        2.4.1 相对竞争力
        2.4.2 水分利用效率
        2.4.3 土地当量比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生长发育与光合生理特性
    3.1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株高差异
        3.1.1 小麦株高
        3.1.2 玉米株高
    3.2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3.2.1 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3.2.2 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3.3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3.3.1 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3.3.2 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3.4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共生期内种间竞争力的动态变化
    3.5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3.5.1 小麦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3.5.2 玉米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3.6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SPAD值的动态变化
        3.6.1 小麦功能叶SPAD值
        3.6.2 玉米功能叶SPAD值
    3.7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水分利用效率
    4.1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4.1.1 小麦播前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
        4.1.2 麦玉共生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
        4.1.3 玉米收获后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
    4.2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土壤储水量的动态变化
        4.2.1 小麦的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
        4.2.2 玉米的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
    4.3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5.1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籽粒产量与土地当量比
        5.1.1 籽粒产量
        5.1.2 土地当量比
    5.2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边行产量表现
        5.2.1 小麦产量的边行表现
        5.2.2 玉米产量的边行表现
    5.3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产量构成因素
        5.3.1 小麦的产量构成
        5.3.2 玉米的产量构成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生长发育与光合生理特性
        6.1.2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土壤水分变化与水分利用效率
        6.1.3 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与土地利用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绿肥及减量灌水对小麦复种绿肥水碳足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作物生产水、碳足迹研究进展
    1.1 作物生产水、碳足迹研究的必要性
    1.2 水、碳足迹的内涵和量算方法研究进展
    1.3 降低作物生产水、碳足迹的主要措施及机理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区概况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绿肥还田及减量灌水下小麦-绿肥的产量表现
    3.1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下的小麦干物质累积量、籽粒产量表现
    3.2 箭筈豌豆生物量对绿肥还田及低灌水的响应
    3.3 小麦-绿肥能量产量对绿肥还田及减量灌水的响应
第四章 绿肥还田及减量灌水下小麦-绿肥水、碳足迹表现
    4.1 绿肥还田及灌水对小麦-绿肥水足迹的响应
    4.2 绿肥还田及灌水对小麦-绿肥碳足迹的响应
第五章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下小麦-绿肥的水碳利用效率
    5.1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对碳排放效率、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5.3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下各处理的综合评价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小麦/玉米套作系统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与生长竞争恢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间套作系统的产量优势
        1.2.2 间套作系统的边行效应
        1.2.3 间套作系统的种间作用
        1.2.4 间套作系统中作物的恢复生长
        1.2.5 间套作系统的土壤水热状况
        1.2.6 间套作系统的光能利用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评价指标
    2.5 数据整理
第三章 小麦/玉米套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 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的籽粒产量与土地当量比
    3.2 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不同行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
    3.3 套作小麦的边行效应
    3.4 套作玉米的边行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麦/玉米套作中作物种间竞争的动态变化
    4.1 小麦和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4.2 小麦/玉米共生期的种间竞争力的动态变化
    4.3 小麦和玉米相对竞争强度(RCI)的动态变化
    4.4 小麦光合生理特征的动态变化
    4.5 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4.6 种间竞争对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麦/玉米套作中套作玉米的恢复生长特征
    5.1 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动态变化
    5.2 玉米根系的动态变化
    5.3 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5.4 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动态变化
    5.5 玉米SPAD的动态变化
    5.6 玉米日均蒸腾量的动态变化
    5.7 恢复生长阶段的水分利用评价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麦/玉米套作中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6.1 小麦/玉米套作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6.2 小麦/玉米套作中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6.2.1 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
        6.2.2 土壤温度的空间动态变化
        6.2.3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麦/玉米套作系统的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
    7.1 小麦和玉米株高的动态变化
    7.2 小麦和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7.3 套作系统内不同位置的光合有效辐射变化特征
    7.4 套作系统不同位置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的日变化特征
    7.5 小麦/玉米套作系统的光能利用率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间作对产量和土地生产优势的影响
        1.2.3 间作对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株高、叶面积
        2.3.2 干物质
        2.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4 土地当量比
        2.3.5 土壤含水量测定
        2.3.6 水分利用土壤水分储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株高及叶面积指数
        3.1.1 生育期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的株高动态
        3.1.2 冬小麦和紫花苜蓿的叶面积指数动态
    3.2 干物质积累
        3.2.1 冬小麦的地上干物质积累动态
        3.2.2 紫花苜蓿的地上干物质积累动态
    3.3 小结
第四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产量以及土地利用优势
    4.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产量
    4.2 间作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1 收获期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含水量
        5.1.2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水分利用效率
    5.2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6.1 讨论
        6.1.1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6.1.2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的产量以及土地生产优势
        6.1.3 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群体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蓝蓟(Echium vulgare L.)与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间作对蓝蓟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蓝蓟生产的生物学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器材
    2.2 试验地自然条件
    2.3 试验设计
    2.4 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的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间作系统间植株性状的差异比较
    3.1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株高变化的影响
    3.2 不同间作系统蓝蓟分枝数变化的比较
    3.3 不同间作系统蓝蓟单株花数变化的比较
    3.4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植株性状差异显着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间作系统间对蓝蓟光合特性的差异比较
    4.1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4.2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的影响
    4.3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叶片气孔导度(Gs)日变化的影响
    4.4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的影响
    4.5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胞间CO2 浓度(Ci)日变化规律的影响
    4.6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7 讨论
    4.8 小结
第五章 不同间作系统间对蓝蓟SOD、POD及丙二醛的差异比较
    5.1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SOD活性的影响
    5.2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POD活性的影响
    5.3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粗脂肪及产量的影响
    6.1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6.2 不同间作系统对蓝蓟产量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1 国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2 国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3 四川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3.研究内容与方案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四川丘陵区地理范围
        3.1.2 四川丘陵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案
4.相关理论基础
    4.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4.2 粮食安全理论
    4.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5.四川丘陵地区种植模式
    5.1 多熟种植模式
        5.1.1 旱地麦-玉-薯为主的多熟制
        5.1.2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5.1.3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
    5.2 饲草种植模式
    5.3 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
6.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6.1 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6.2 农作物结构变化
    6.3 熟制变化
    6.4 种植模式的演变
    6.5 种植制度现状分析
    6.6 各类种植制度发展前景分析
7.四川丘陵区种植制度的发展原则及对策
    7.1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原则
        7.1.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原则
        7.1.2 保证粮食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原则
        7.1.3 科技兴农、持续发展的原则
    7.2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对策
        7.2.1 发展多元结合的种植模式
        7.2.2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7.2.3 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致谢

(7)灌水次数与施氮量互作对胡麻/玉米带田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胡麻/玉米带田叶面积指数变化动态分析
        2.1.1 胡麻的叶面积
        2.1.2 玉米的叶面积
    2.2 胡麻/玉米带田的干物质量变化动态分析
        2.2.1 胡麻的干物质量
        2.2.2 玉米的干物质质量
    2.3 胡麻/玉米带田产量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
        2.3.1 胡麻产量构成因素
        2.3.2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主成分分析
    2.4 胡麻/玉米带田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处理对胡麻/玉米带田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胡麻/玉米带田干物质量的影响
    3.3 胡麻/玉米带田产量因素主成分分析及产量和产值分析
4 结论

(8)西北灌区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的竞争补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间套作的产量及养分利用优势
        1.2.2 间套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2.3 间套作种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1 试验 1:连续套作条件下系统产量及养分利用特征与种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2.2.2 试验 2: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套作马铃薯的竞争补偿作用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与测定
        2.3.2 株高
        2.3.3 叶面积指数
        2.3.4 干物质
        2.3.5 籽粒和秸秆养分测定
        2.3.6 光合参数测定
        2.3.7 间套作优势
        2.3.8 种间竞争相关指标
        2.3.9 养分表观平衡估算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期结构分析
    3.2. 作物生长对种间竞争与补偿的响应
        3.2.1 株高变化特征
        3.2.2 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
        3.2.3 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3.2.4 光合生理对种间竞争与补偿作用的响应
    3.3 养分积累动态及竞争补偿作用分析
        3.3.1 作作物养分积累对竞争补偿的响应
        3.3.2 套作系统养分竞争比率分析
        3.3.3 套作系统养分补偿效应分析
    3.4 套作系统土壤养分利用特征
        3.4.1 套作模式下养分收支平衡分析
        3.4.2 套作对耕层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
    3.5 系统产量及产量构成对种间竞争与补偿作用的响应
        3.5.1 系统产量与土地当量比的变化特征
        3.5.2 套作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
        3.5.3 种间竞争补偿与系统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关系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作物生育期结构对种间竞争与补偿作用的影响
        4.1.2 作物干物质及养分积累对种间竞争与补偿的响应
        4.1.3 种间竞争补偿与系统产量和土壤肥力的相关关系
    4.2 主要结论
    4.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净套作玉米耗水特性与灌溉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2 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耗水特性的影响
    2.3 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2.4 种植模式和灌水比例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1 土壤含水量
        3.3.2 棵间蒸发量
        3.3.3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3.3.4 叶面积指数
        3.3.5 叶片的相对含水量
        3.3.6 玉米干物质积累
        3.3.7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测定
    3.4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3.4.1 作物耗水量
        3.4.2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3.4.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4.2 棵间蒸发量
    4.3 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
    4.4 玉米叶片蒸腾速率
    4.5 叶面积指数
    4.6 叶片相对含水量
    4.7 干物质积累
    4.8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8.1 产量构成因素
        4.8.2 产量
    4.9 土壤水消耗量
    4.10 耗水特征
    4.11 水分利用效率
5 讨论
    5.1 不同灌水比例净套作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差异
    5.2 不同灌水比例净套作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5.3 套作玉米耗水特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地上地下互作提高小麦间作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根冠协同与间作水分利用相关关系研究进展述评
    1.1 作物根冠作用与水分利用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1.1.1 作物根系与水分利用的相关关系
        1.1.2 作物冠层与水分利用的相关关系
        1.1.3 间作模式的根冠结构与单作的殊同
    1.2 作物根冠协同调控的农艺措施
        1.2.1 灌溉制度
        1.2.2 耕作措施
        1.2.3 施肥制度
        1.2.4 种植密度
    1.3 间作水分高效利用与根冠的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1.3.1 间作水分高效利用与根系的相关关系
        1.3.2 间作冠层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4 间作根冠协同的研究进展
        1.4.1 间作根冠互作的影响
        1.4.2 间作根冠互作研究方法
    1.5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试验设计
    2.1 试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2.4.1 试验设计
        2.4.2 试验材料和田间管理
        2.4.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4 数据统计及分析
第三章 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土壤水分利用的调控
    3.1 土壤水势对种植模式和间作地上地下互作的响应
        3.1.1 种植模式及间作地上地下互作对全生育期土壤水势动态的影响
        3.1.2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玉米带全生育期土壤水势动态的影响
        3.1.3 间作关键生育时期土壤水势垂直剖面差异
    3.2 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土壤水分以及带间水分运移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全生育期动态
        3.2.2 间作群体地上地下互作对小麦、玉米带土壤含水量动态影响
        3.2.3 间作关键生育时期地上地下互作对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含量的调控
        3.2.4 不同地上地下互作下间作带间水分运移量
    3.3 不同地上地下互作对耗水动态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耗水量差异
        3.3.2 不同处理下棵间蒸发量的时间动态差异
        3.3.3 不同处理下蒸散比的差异
    3.4 潜在运移量与耗水量、棵间蒸发量的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地上地下互作对小麦间作玉米根系分布的调控
    4.1 不同处理作物根系的形态特征
        4.1.1 小麦开花期不同处理根系的形态特征
        4.1.2 玉米灌浆期不同处理根系的形态特征差异
    4.2 不同处理作物根系在垂直剖面的分布
        4.2.1 小麦开花期不同处理下小麦根系垂直分布
        4.2.2 小麦开花期不同处理下玉米根系垂直分布
        4.2.3 玉米灌浆期不同处理下玉米根系垂直分布
    4.3 不同间作处理麦收后玉米根系的恢复效应
        4.3.1 间作玉米根系相对单作生长速率
        4.3.2 间作玉米根系恢复效应
    4.4 间作根系量与耗水特性的相关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根系分隔和密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
    5.1 不同处理下小麦的光合生理特征
        5.1.1 小麦光合速率
        5.1.2 小麦蒸腾速率
        5.1.3 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5.1.4 小麦叶水势
        5.1.4.1 小麦全生育期叶水势动态差异
        5.1.4.2 小麦叶水势全生育期平均日变化
    5.2 不同处理下玉米光合生理特征
        5.2.1 玉米光合速率
        5.2.2 玉米蒸腾速率
        5.2.3 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5.2.4 玉米叶水势全生育期动态差异
        5.2.5 玉米叶水势全生育期平均日变化
    5.3 不同处理下作物叶日积变化
        5.3.1 不同处理下作物全生育期叶日积差异
        5.3.2 不同处理小麦各生育时期叶日积差异
        5.3.3 不同处理玉米各生育时期叶日积差异
        5.3.4 间作处理各生育阶段的叶日积差异
    5.4 间作耗水特性与作物光合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5 间作根系参数与小麦玉米生理特性的相关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地上地下互作下小麦间作玉米种间竞争与互补
    6.1 不同处理下小麦间作玉米干物质积累
        6.1.1 不同处理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差异
        6.1.2 不同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差异
    6.2 不同地上地下互作下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动态变化
    6.3 不同地上地下互作小麦间作玉米的相对拥挤系数动态
    6.4 不同地上地下互作下对小麦收获后玉米的恢复效应的影响
    6.5 种间互作与间作耗水特性、根系量以及带间水分运移量的相关关系
    6.6 小结
第七章 地上地下互作调控小麦间作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基本机制
    7.1 不同处理下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表现
        7.1.1 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
        7.1.2 不同处理下小麦间作玉米的籽粒产量
        7.1.3 不同处理下小麦间作玉米的收获指数
    7.2 不同处理对小麦间作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3 间作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带间水分运移量和生理生态特性的相关关系
    7.4 间作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根系指标的相关关系
    7.5 间作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日积的相关关系
    7.6 间作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种间竞争的相关关系
    7.7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地上地下互作下间作土壤含水量及耗水特征
        8.1.2 间作土壤水势及带间水分运移量对地上地下互作的响应
        8.1.3 地上地下互作下间作根系的分布
        8.1.4 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地上部光合特性的影响
        8.1.5 地上地下互作影响间作种间互作特征
        8.1.6 间作地上地下互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应的影响
    8.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四、从带田光热条件谈小麦—玉米带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群体产量效应与水分利用研究[D]. 李倩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绿肥及减量灌水对小麦复种绿肥水碳足迹的影响[D]. 王玉.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3]小麦/玉米套作系统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与生长竞争恢复机制研究[D]. 李印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紫花苜蓿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动态、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刘亚男. 兰州大学, 2020(01)
  • [5]蓝蓟(Echium vulgare L.)与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间作对蓝蓟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D]. 张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D]. 刘亚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灌水次数与施氮量互作对胡麻/玉米带田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 王晓娟,卢旭,何海军.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8)
  • [8]西北灌区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的竞争补偿效应研究[D]. 陈光荣.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9]净套作玉米耗水特性与灌溉技术的初步研究[D]. 彭霄.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地上地下互作提高小麦间作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D]. 王一帆.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从带田光热条件谈小麦-玉米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