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测量技术 (1)

创意测量技术 (1)

一、创造性的测量技术(一)(论文文献综述)

贡喆,刘昌,沈汪兵[1](2016)在《有关创造力测量的一些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创造力测量是创造力研究的基础,然而该领域研究成果却一直饱受质疑,因此如何准确测量创造力是研究者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创造力测量领域围绕一些研究热点,在多方面取得显着进展。例如:发散思维测验独特性维度的计分问题,或许可以通过主观计分法解决;顿悟类测验可能表征个体创造力水平,但效度仍有待于进一步确认;创造力成就测验可能带来的共同方法变异问题,需要通过合理应用测验规避;同感评估技术或许会引起评定者效应;研究者开始从语义网络角度测量创造力等等。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当在: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从测验内容和施测过程优化测验质量;采用混合测验的策略以及通过跨领域研究增进测量技术多样化等方面进行努力。

李文福[2](2014)在《创造性的脑机制 ——来自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探索》文中提出创造性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Dietrich&Kanso,2010)。所有的进步和创新都依赖于我们改变现存思维模式,打破当前状态,建立新事物的能力。鉴于创造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成为行为和脑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主题之一。研究创造性,以及创造性怎样在大脑中发生,哪个脑区起了作用,是获得创造性能力组成部分的决定性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较好的时间分辨率、无创和简便易行特点的磁共振技术逐步进入心理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领域内。本研究首次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和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MRI)技术,从个体在不同角度创造性测量上的行为差异为出发点,通过三个研究探索个体外在行为差异和大脑功能以及结构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创造性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基础。其中研究一进行多模态-多角度的创造性测量脑机制研究,“多模态”是指rs-fMRI和sMRI两种脑成像模态,“多角度创造性测量”主要是指使用托兰斯言语创造性量表(Verbal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TCT-V)、托兰斯图画创造性量表(Figural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TCT-F)、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量表(Williams Creativity Aptitude Test, WCAT)和远距离联想测验(Remote Association Test, RAT)四个创造性测量,探讨言语创造性、视空创造性、特质创造性和远距离联想能力四个角度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基础,以期通过多模态的大脑特征扫描和多角度的创造性行为测量相结合,系统、全面地勾画创造性的脑结构和脑功能特征。研究二为了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进一步选择新近出现的具有高生态学效度的科学发明问题材料,测量个体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并利用rs-fMRI和sMRI两种脑成像模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大脑结构和大脑功能机制。在研究三中选择国内某高校具有较高学术成就的大学教授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s-fMRI和sMRI两种脑成像模态测量大脑功能和结构特征,探索高学术成就者和控制组被试之间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差异,从个体差异角度探讨高学术成就者的脑结构和脑功能特点,并进一步考察“多模态-多角度创造性测量的脑机制”和高学术成就者的脑机制之间的关系,初步探索脑影像学数据应用于高学术成就者测量和评估的可行性,为建立基于脑影像学数据的创造性测量和评估数据库提供实验证据。研究一使用多模态脑成像技术和多角度创造性测量手段,系统、全面地构建个体创造性行为的脑结构和脑功能特点。该研究选择比较成熟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个体静息状态时大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ReHo)指标和局部脑结构指标(局部灰质密度和局部白质密度),在四个实验中分别探讨言语创造性、视空创造性、特质创造性和远距离联想能力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基础。具体为:在实验1中使用托兰斯言语创造性量表测量个体的言语创造性能力,在实验2中使用托兰斯图画创造性量表测量个体的视空创造性能力,在实验3中使用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测量个体的特质创造性,在实验4中使用远距离联想测验测量个体的远距离联想能力。实验1结果发现:ReHo值和TTCT-V得分正相关的脑区有右侧前扣带回、右侧枕中回/颞中回和右侧中央前后回。ReHo值和TTCT-V得分负相关的脑区有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顶上叶和左右侧楔前叶。在灰质密度上和TTCT-V正相关的脑区有左侧额下回/额中回和右侧额下回/岛盖区,左右侧尾状核的灰质密度和TTCT-V得分显着负相关。但是在白质密度上没有发现任何显着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脑区。实验2结果发现ReHo值和TTCT-F得分正相关的脑区有右侧额下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和右侧额中回。ReHo值和TTCT-F得分负相关的脑区有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楔前叶。左侧楔前叶的灰质密度和TTCT-F的得分负相关,没有发现显着的正相关的脑区。在白质密度上和TTCT-F得分正相关的脑区有右侧颞上回、角回和缘上回,负相关的脑区有左侧豆状核、左侧壳核、左侧海马旁回、右侧豆状核和右侧壳核。实验3结果发现左侧额中回和左侧中央后回的ReHo值与WCAT的得分正相关,没有发现任何显着的脑区和WCAT的得分负相关。右侧舌回的灰质密度和WCAT的得分正相关,左侧前扣带回的灰质密度和WCAT的得分负相关;在白质密度上,左侧前扣带回的白质密度和WCAT得分正相关,右侧舌回和左侧小脑后叶的白质密度和WCAT的得分负相关。实验4结果发现和CRA得分负相关的脑区有右侧梭状回、左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和右侧角回,此外没有发现任何和CRA的得分显着正相关的脑区。在灰质密度上和CRA正相关的脑区有右侧颞中回和右侧颞上沟区域,右侧扣带中回的灰质密度和CRA得分显着负相关;另外,右侧扣带中回的白质密度和CRA的得分正相关,而左侧额下回区域的白质密度和CRA的得分显着负相关。结果表明前部额叶和后部颞顶枕区域在与多角度创造性测量上的关系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前部额叶脑区的ReHo值一般都和创造性测量正相关,而后部颞顶枕区域的ReHo值则表现出一种相反的趋势。研究对前额叶和颞顶枕区域对创造性的作用进行了讨论。研究二采用国内某团队内部自编的取自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科学发明问题解决材料作为研究材料,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个体静息状态时大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ReHo)指标和局部脑结构指标(局部灰质密度和局部白质密度),以期发现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奥秘。在研究5和研究6中分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结构磁共振成像探索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功能和脑结构机制。实验5基于ROI的研究结果发现右侧中央前后回的ReHo值和创造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显着负相关,左侧额中回的ReHo值既和创造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显着正相关又和常规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正相关,另外右侧额下回的ReHo值和创造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边缘正相关,基于全脑的数据分析发现ReHo值和创造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正相关的脑区有:左侧前扣带回和右侧额中回,负相关的脑区是右侧中央后回,将被试常规性问题解决正确率作为协变量进行控制后发现左侧前扣带回的ReHo值和创造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显着正相关。实验6基于ROI的研究结果发现左侧楔前叶的灰质密度和右侧颞上回的白质密度和创造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显着负相关,左右侧尾状核的灰质密度和常规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显着负相关。而扣带中回的的白质密度既和创造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正相关又和常规性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正相关。基于全脑的分析发现在灰质密度上和创造性问题解决正确率显着正相关的脑区有:左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前回。研究结果强调了前扣带回在科学发明问题解决中冲突检测和打破定势的作用,同时还需要言语网络和运动计划执行区域的参与。研究三以国内某高校获得较高学术成就的教授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检验基于多模态脑成像技术和多角度创造性测量获得的创造性脑功能和脑结构基础在高学术成就者上的表现,另一方面探索高学术成就者和控制组个体之间在脑功能和脑结构上的差异。在实验7和实验8中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展研究。实验7基于ROI的研究结果发现高学术成就组被试在海马和海马旁回的ReHo值边缘显着大于控制组在海马和海马旁回的ReHo值,另外高学术成就组被试在右侧中央后回的ReHo值边缘显着大于控制组在中央后回的ReHo值。基于全脑的数据分析发现高学术成就组被试比控制组被试ReHo升高的区域有:右侧海马和海马旁回,ReHo降低的区域有:右侧枕上回/楔片/楔前叶、左侧中央前后回和右侧中央前后回。实验8基于ROI的数据分析发现高学术成就组被试在右侧扣带中回的白质密度显着小于控制组在扣带中回上的白质密度。另外发现左侧额下回/额中回的灰质密度和高学术成就者综合成就指标(Compound Achievement Index, CAI)边缘显着正相关,而左侧小脑后叶和右侧扣带中回的白质密度和CAI显着负相关。研究表明记忆系统、视空间想象能力和运动计划执行区域在个体获得较高成就上的作用。基于多模态-多角度创造性测量的脑机制进行的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脑影像学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高低学术成就个体进行区别和分类,从而为建立创造性测量和评估的脑影像学数据库提供了初步证据和支持。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利用多模态脑成像技术和多角度创造性测量(多模态-多角度创造性思维脑机制研究),从大脑自发活动和结构特点两个角度,对言语创造性、视空创造性、特质创造性、远距离联想和科学发明问题解决四个创造性角度进行了研究,初步获得了创造性思维的脑功能和脑结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了通过多模态-多角度创造性思维脑机制研究得到的大脑功能和结果特点在高低学术成就者上的表现,初步验证了创造性脑结构和脑功能特点对高低学术成就者的区分和判别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基于影像学的创造性测量和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对于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具有重要作用。

汪茂华[3](2018)在《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阶思维是当前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高阶思维能力对于个人生活幸福、国家创新发展、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关键性作用。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关注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成为很多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对高阶思维能力的培育仍处于一个模糊地带。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不清、对高阶思维的能力要素缺乏统一共识、缺乏有效的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以及缺乏深入的数据分析方法。为此,有必要从高阶思维内涵、高阶思维能力要素、评价框架以及评价分析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小学教学实践,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支持。论文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围绕高阶思维概念和评价进行了文献综述,明确深化高阶思维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设计,细化了研究问题,明确依次开展高阶思维内涵研究、能力要素研究、评价框架研究、评价技术研究、评价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在第二章,针对高阶思维内涵开展研究。在界定相关概念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梳理了高阶思维发展的历史渊源,系统解析了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视野下的高阶思维内涵。建构了高阶思维的结构,确定了高阶思维主要由思维能力和思维倾向构成。此外,领域知识和方法论知识是高阶思维运行的基础,任务情境是高阶思维发生的条件。第三章,开展了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的研制。首先是针对高阶思维能力要素开展研究。通过要素比较,确立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作为高阶思维能力要素建构的基础。精心挑选61位焦点专家和486名教育工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提炼高阶思维能力的要素,即理解(总结、推断、比较、说明)、应用(实施、决策)、分析、评价、创造。其次,开展学科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研究。选择部分典型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分析,采用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具有学科特征的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研究发现,科学学科的高阶思维能力框架主要包括“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评价和设计科学调查与实验”“科学地解读数据与证据”;阅读的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主要包括“整合和阐释”“批判与评价”;历史学科的高阶思维能力框架主要为“形成历史解释”“产生历史推理”“做出历史评价”“提出历史观点”。在第四章,开展对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技术研究。首先明确指导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技术的理论仍然是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这两个理论均在评价任务的设计和评价数据的处理方面给出了具体方法。尤其是项目反应理论下测验工具开发与设计“四基石”模型(由结构图、项目设计、结果空间和测量模型组成)用于指导测试工具研发具有重要作用。在系统总结国际和国内大规模教育质量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了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开发的流程,形成了开发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任务的策略。此外,对如何开展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评分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评分设计的环节与标准。在第五章,以初中科学学科为例开展了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案例研究。遵循评价工具开发的流程及质量标准,编制了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试测的数据分析表明,评价工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6,各试题上的评分者Kappa系数均超过0.9,18道试题的加权拟合指数(WEIGHTED FIT)全部在0.9-1.1之间,另外,评价工具的CMIN/DF为7.159,NFI为0.969,RFI为0.964,IFI为0.973,TLI为0.969,CFI为0.973,RMSEA为0.016,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品质。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S市初中8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抽取4区60所学校4465名学生进行测试。运用多层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学生个体及学校层面的因素对学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影响。同时,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的方法探究了学习自信心在师生关系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S市学生在科学学科高阶思维能力满分为100分的量尺上的平均得分为48.6分,标准差为16.4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策略、学习情感以及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能显着影响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学校办学性质、教师教学方式、学校氛围以及学校教学管理等因素对学校学生平均科学高阶思维能力有显着的影响。在第六章,通过对上述研究结论的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要准确认识高阶思维的内涵和能力要素,二是要合理设计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系统,三是积极探索高阶思维能力的评价机制,四是有效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水平。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提出基于网络交互的高阶思维能力诊断评价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石变梅[4](2014)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心理资本和创造动机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昌盛、民族的繁荣越来越依靠人的创造力。因此,研究人,特别是研究处于创造力发展重要时期的大学生的创造力,对把握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规律、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创造力的大量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了个体的创造力。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中,人格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年来,主动性人格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研究显示,主动性人格对许多组织和个人变量都有积极影响。那么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造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又是如何呢?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一样,都关注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主张个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环境和对事件的认知。不同的是,主动性人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类特质的个体特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心理资本作为类状态的个体特征,不仅具有可开发和提高的伸展性,而且可以通过相对简短的培训项目、高度聚焦的短期“微干预”来改变(Luthans等,2008)。那么,主动性人格可能是心理资本的一个影响因素。此外,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创造力是从内部被激发的过程,内在动机是创造力的产生和发展的内部动力,从内部激发创造力的过程与积极心理资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主动性人格、心理资本和创造动机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和创造动机是否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理论演绎、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等方法,对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这一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修订了大学生创造力、主动性人格、心理资本、创造动机量表的基础上,对主动性人格、心理资本以及创造动机对大学生创造力的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和创造动机在主动性人格与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在本研究中验证了修订之后的主动性人格量表、创造力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创造动机量表。综合考虑了人口学因素,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得到如下结论:1.主动性人格、心理资本和创造动机均分别对创造力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2.主动性人格不仅直接对大学生的创造力有显着影响,而且还可以分别通过心理资本或创造动机的部分中介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创造力。3.心理资本不仅直接对大学生的创造力有显着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创造动机的部分中介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创造力。4.大学生的创造力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5.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6.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在性别和专业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7.大学生创造动机仅在挑战动机维度上存在显着性性别差异,除补偿性维度外,大学生创造动机及其乐趣动机、挑战动机、关系动机三个维度均存在显着性专业差异。创造动机不存在显着性年级差异。

吴淑芳[5](2013)在《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基于大学生活的社会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6年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在全世界掀起了社会变革的浪潮,进入21世纪昭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作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渗入领域之广和影响程度之深,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高度“知本”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成为当代新课题。这种趋势也影响了大学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在国内大学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怎样?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方面分别有哪些,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探究。统观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研究的情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有许多方面的不足,比较突出的有:第一,核心概念的解释缺乏统一性;第二,在大学教育活动的微观层面探讨大学教育内部活动方式对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产生原因及结果的系统研究比较少,使得人们无法准确推辨和了解大学教育中的哪些方面以怎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考察的方面;第三,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衔接与互动程度相对较低。一方面,与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系统,而另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现实性问题相当突出,相关的实践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需要,且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互动、衔接不够;第四,对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不多见;第五,关于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上都是不均衡的,对于有些问题过于关注,研究水平相对成熟,而有些问题在研究界很少受到关注,致使对有关的重要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究相对滞后。本研究将以大学教育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作为研究和考察的目的,以组织、学科、话语作为理论分析视角,考察大学生活以及大学生活中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问题,以内在逻辑关系的解读、考量为研究重点,突出社会学研究的理路,旨在揭示在既有的大学育人机制和育人活动中,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产生影响的方面、影响结果及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在这样的考察基础上对当前的大学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及策略。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访谈、参与观察、话语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社会学方法。多方法相结合,调查结果详实有效。研究中,所涉及和讨论的主要论题有:探讨创新及其理论谱系;归纳构成人的创新素养的各因素及其特征表现;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关系;从大学发展历史脉络中形成的学科传统、育人传统与文化传统中找寻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相关的分析要点;在组织、学科规训和话语的理论框架下解读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活进行社会学的考察;参阅历史、借鉴不同学科回应当下大学教育中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中的问题。每一个论题便是一个分析单元,对每一论题的分析和讨论最终构成本研究的逻辑框架。研究的分析脉络由两个部分连接,一是,从横向结构关系的角度梳理出人的创新素养构成体系,以这一体系为比照,并在组织、学科、话语理论分析框架下论述在学科层面、学校培养层面、学生日常交往层面本研究的考察焦点,对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关系及影响的结果进行现实考察;二是,从实效性的角度考虑,由指向未来发展目标的将来状态转回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诊断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的症结,为大学教育改革发展以及育人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现实依据。本研究是由现象考察转向内部关系,由指向未来培养目标转向问题情境的探秘过程,全景式地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终为调和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做出理性回应。基本结论:在大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学生的主体性未被重视;②既定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新性素养的有效养成;③学科制度导致通才教育与专业训练的分化;④大学学科制度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刘洪翔[6](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王博艺[7](2015)在《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及组织创造力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国家的发展战略逐步从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组织创造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并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创造力源于员工创造力,这促使企业管理者思考如何提升员工个体的创造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企业针对于其核心资源-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管理实践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是组织层面的制度因素,能够对组织层面的变量,比如组织创造力产生影响。同时人员又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管理对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直接作用于员工个体,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会对员工层面的变量,比如员工创造力产生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造力和员工创造力均能产生影响作用,显示其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者已经关注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创新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现有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奖励和反馈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和组织创造力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已有研究也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通过改变员工的能力、态度和行为对员工创造力产生促进作用。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及组织创新和创造力的过程中,学者们还没有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过系统性研究。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继承了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特性,又具有支持创新的特点,其对员工创造力和组织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值得期待。首先,本研究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涵结构与维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基于能力(Ability)-动机(Motivation)-机会(Opportunity)(简称AMO)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以及创造力成分理论,开发了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与维度。其次,基于企业资源观和新制度理论,研究了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分别对组织层面的创造力以及员工层面的创造力产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1)在组织层面,基于组织文化和组织制度视角,探讨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对组织创造力产生影响。在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机理中,组织创新文化和组织有机型结构在其中分别以及共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2)员工层面,探讨了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为组织制度情境因素,创新型领导作为主管领导力情境因素如何影响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这一个体特征,进而影响员工创造力。本文旨在解答以下研究问题:在组织层面,组织创新文化是否具有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造力的传导效应?组织有机型结构是否能够调节组织创新文化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在员工层面,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是否中介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并且是否受到创新型领导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围绕上述研究思路和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研究。研究一: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与维度。通过整理以往对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创新和创造力方面的研究评述,结合对5家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15位人力资源专业职能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形成初步量表条目和结构,并运用问卷调研样本检验了新开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由促进创造力和创新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依据创新绩效进行激励以及促进提供更多高层次创新机会三个因子构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及效度分析结果均表明,本研究所开发的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量表是合理有效的。研究二:通过来自135家企业的260名人力资源专业职能管理人员、156名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256名员工的多源数据的采集,基于组织文化和组织制度视角探讨了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造力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造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组织创新文化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文化在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造力间发挥中介效应。对组织有机型结构调节效应的分析显示:组织有机型结构对组织创新文化与组织创造力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组织有机型结构较高时,组织创新文化对组织创造力产生的正向影响会增强;而当组织有机型结构较低时,组织创新文化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影响作用会逐渐减弱。研究三:基于情境因素视角探讨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机理。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关系分析表明: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在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力间发挥中介效应。对员工感知的创新型领导的调节效应的分析显示:创新型领导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创新型领导较高时,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的产生的正向影响会增强;而当创新型领导较低时,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会逐渐减弱。而创新型领导调节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并未得到支持。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与维度研究,丰富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2)揭示创新文化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造力间的中介传导机制以及有机型结构的调节效应。(3)揭示创造性自我效能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力间的跨层次中介传导机制以及创新型领导的跨层次调节效应。

张锋,冯庆林,何亚云[8](2003)在《20年来的西方创造性心理测量研究:方法与问题》文中研究说明结合西方国家近 2 0年来有关创造性的心理测量学研究文献 ,分析和评论了心理测量研究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的实证研究 ,并讨论了该领域内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面临的挑战

殷开达[9](2014)在《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研究》文中指出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为背景的二十一世纪,创新、创造成为时代舞台上最强的音符。作为人才输出主要渠道的高等教育,如何在世界性的创新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创新社会发展战略的需求?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现出了对高等教育在宏观的创新、创造和创业教育领域革新的重视。但是从创造者道德资本的研究角度出发,探索当下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并不多见。现实实践中,被指责为“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高校,同样还面临着“创新人才输出不足”困境。高等学校当下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弱势,同其培养出的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的错位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基于化解高等教育困境的出发点,“品格与创造力的相关性”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在创造力研究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从品格要素对创造力的影响的视角提出创造性品格的概念并基于品格教育探索当下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策略创新。主体内容共有八章: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分析,在文献分析基础上区分界定创造、创新与人格、品格等相关概念,并基于此进一步梳理创造力影响体系理论;第三章,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影响构成——创造性品格,基于文献初步建构创造性品格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第四章,创造性品格实证研究设计;第五章,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创造性品格的概念模型;第六章,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现状分析;第七章,立足创造性品格教育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实践建议;第八章,研究总结和研究展望。总结研究与当下实际的进一步结合,回顾研究的主要收获和创新点,并分析不足就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创造性品格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第一,从理论推理得出,个体创造能力受到个体品格中的向善的生活态度、知善的认知风格、行善的做事风格、守善的内心修养和善爱的合作感情(关爱)等层面的正面影响;第二,经由具体的调研检验,通过对创造性品格构成的要素分析,将其确定为5个因素:态度方面是“生存品格的积极性”;认知方面是“认知品格的优秀性”;做事风格方面是“做事品格的执着性”;内心修养方面是“节操品格的理智性”;以及在情感领域的“合作品格的关爱性”,并与个体创造力的思维和倾向等层面成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形成回归方程;第三,在创造力与品格的相关辅助调查中,发现创造力指标高的大学生大多数认为人文与艺术类领域是自己的创造价值启发领域,而这个领域同时也是品格教育的关键领域;第四,在国内外品格教育经验与案例的启发下,国内大学基于品格影响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包括要侧重教育理念的价值多元导向、正确的创新人才标准、创新思想指导下的多渠道途径建构、重视人文艺术类文化的熏陶以及强调教师的品格示范效应等五大方面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品格是直接影响个体创造价值取向的因素,创造性品格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更能进一步消除当下高校中的工具理性倾向,澄清教育根本的目标,培养具合乎价值理性的创新者。

姚海娟[10](2014)在《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机制和影响因素》文中认为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探讨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成为思维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研究者构建了不同的创造力模型来分别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然而,研究者们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分歧。对于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高创造性思维水平的个体是表现出个更高的抑制能力还是更低的抑制能力?这种抑制能力是否更灵活?他们的这种认知抑制活动受什么因素影响?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并从个体和情境两方面因素来分析其对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认知抑制能力的影响。论文共有三项研究。研究一探讨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及其灵活性的差异。实验1采用Stroop任务,操纵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条件,记录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颜色判断的反应时,探讨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的差异。实验2采用同样的Stroop任务,进一步操纵前后刺激的关联性,将trail n-1作为启动刺激,trail n作为目标刺激,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均操纵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探讨不同的启动条件下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对目标刺激的抑制能力,并考察其认知抑制的灵活性差异。研究二探讨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差异,以及时间压力情境和情绪状态对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影响,并从过程的角度探讨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认知抑制任务转换中的自主唤醒差异。实验3采用Stroop颜色-字义命名任务,设置有时间压力的情境和无时间压力的情境,并记录被试完成认知任务的皮肤电活动反应,探讨时间压力情境对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认知抑制的影响。实验4采用与实验3相同的Stroop任务,通过高兴和悲伤视频片段分别诱发被试高兴和悲伤的情绪状态,探讨情绪状态对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认知抑制的影响。研究三从阅读过程角度对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进行验证,探讨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抑制歧义词不适当意义的能力差异,并分析语境位置在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对歧义句歧义抑制的影响。实验5以双字歧义词的次要意义编写句子并将歧义词放在句尾,同时设置意义相同的控制句(仅句尾双字词不一样),记录被试的各项眼动指标,探讨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抑制歧义词不适当意义的能力差异。实验6选取由词义不同造成歧义的歧义句,操纵前语境位置和后语境位置条件,并分别为其匹配控制句,通过分析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在阅读句子时的各项眼动指标,探讨语境位置在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歧义抑制和消解过程中的作用。综合三项研究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相比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高,更灵活。(2)时间压力情境提高了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无时间压力情境下,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无明显差异,但有时间压力的情境下,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显着高于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3)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对时间压力情境更敏感,有时间压力情境下,其交感神经激活强度显着提高,最后达到与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无明显差异的程度。(4)情绪状态对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有影响。高兴情绪状态下,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高于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悲伤情绪状态下,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无明显差异。(5)高兴情绪状态下,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完成字义命名和颜色命名任务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强度高于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悲伤情绪状态下,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处理冲突刺激时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强度高于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6)高和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对歧义词不适当意义的抑制能力没有明显差异。(7)相比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前语境条件下,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对歧义句歧义认知抑制的能力更高,后语境条件下,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对非歧义句的解歧区的依赖程度低。综上所述,相比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高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更灵活;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主要受到情绪状态、时间压力情境和语境的调节作用。

二、创造性的测量技术(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性的测量技术(一)(论文提纲范文)

(1)有关创造力测量的一些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发散思维测验
3 顿悟类测验
4 创造力成就测验
5 同感评估技术
6 展望
    6.1 基本概念问题
    6.2 测验优化问题
    6.3 测验运用问题
    6.4 测量技术多样化

(2)创造性的脑机制 ——来自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创造性以及创造性测量
        1.1.1 创造性的界定
        1.1.2 创造性任务和测量
    1.2 创造性的神经机制
        1.2.1 基于任务态研究的脑功能基础
        1.2.2 基于个体差异研究的脑功能基础
        1.2.3 基于个体差异研究的脑结构基础
        1.2.4 创造性的大脑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研究
第2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案
    2.1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2 研究方案
    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3章 基于多模态数据分析的创造性脑机制研究
    3.1 实验1 言语创造性的大脑机制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
    3.2 实验2 图画创造性的大脑机制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
    3.3 实验3 创造性倾向的大脑机制
        3.3.1 实验目的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
    3.4 实验4 远距离联想的大脑机制
        3.4.1 实验目的
        3.4.2 实验方法
        3.4.3 结果
    3.5 讨论
第4章 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结构和脑功能基础
    4.1 实验5 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功能研究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果
    4.2 实验6 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结构研究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个体差异取向的脑结构和脑功能研究
    5.1 实验7 高低学术成就者脑功能差异研究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方法
        5.1.3 结果
    5.2 实验8 高低学术成就者脑结构差异研究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方法
        5.2.3 结果
    5.3 讨论
第6章 总讨论
    6.1 多模态-多角度创造性测量全面展示创造性思维脑机制
    6.2 科学发明问题材料的引入提高了多模态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6.3 高低学术成就者之间的差异表明多模态研究具有一定的实测效度
    6.4 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6.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后记
科研成果

(3)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关注高阶思维能力是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共识
        (二)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评价高阶思维能力正成为学生综合评价的现实需求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概况
        (二)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
        (三)高阶思维能力的评价
        (四)高阶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
        (五)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已有研究的小结与启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论文框架
第二章 高阶思维的内涵解析
    一、哲学视野下的高阶思维
        (一)历史渊源
        (二)批判性思维
    二、心理学视野下的高阶思维
        (一)历史渊源
        (二)创造性思维
        (三)问题解决
        (四)决策
        (五)元认知
    三、教育学视野下的高阶思维
        (一)历史渊源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四、高阶思维的内涵建立
        (一)不同视野下高阶思维的共同特征
        (二)高阶思维是能力和倾向的综合体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的研制
    一、基于要素分析法的高阶思维之间关系的解构
        (一)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二)高阶思维能力要素构建的基础
    二、高阶思维能力要素构建:设计与实施
        (一)高阶思维能力要素的调查设计
        (二)高阶思维能力要素的调查结果
        (三)高阶思维能力要素确立
    三、学科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框架研究
        (一)学科学习本质分析
        (二)学科高阶思维能力框架案例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技术的研究
    一、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技术的理论
        (一)经典测量理论
        (二)项目反应理论
    二、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的编制
        (一)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评价工具研制的原则与流程
        (三)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任务设计的策略研究
    三、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评分设计
        (一)制订评分标准
        (二)培训评分人员
        (三)正式实施评分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研究:以初中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为例
    一、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工具研制
        (一)评价工具研制的流程
        (二)评价项目的设计
        (三)评价工具的预测试分析与修订
        (四)评分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五)评价工具优化后的质量分析
    二、初中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抽样设计
        (三)研究工具
        (四)数据分析方法
    三、初中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调查结果
        (一)S市初中学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现状
        (二)不同群体学生在科学高阶思维能力上的表现
        (三)学生科学高阶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总结
        (一)高阶思维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和思维倾向
        (二)高阶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能力要素
        (三)高阶思维能力与学科内容相联系时就产生了鲜明的学科评价框架
        (四)应用规范的命题流程、策略可以提高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的质量
        (五)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校氛围等因素对高阶思维能力具有显着影响
    二、行动建议
        (一)准确认识高阶思维的内涵与能力要素
        (二)合理设计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系统
        (三)积极探索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机制
        (四)有效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水平
    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田纳西科技大学批判性思维测试工具评价框架
    附录二、恩尼斯关于批判性思维测试的框架
    附录三、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框架
    附录四、批判性思维专家组申明
    附录五、英国温彻斯特大学创造性思维评价模型
    附录六、不同思维成分编码
    附录七、高阶(高层次)思维能力专家评价问卷
    附录八、科学高层次思维能力测试卷(预测试)
    附录九、科学高层次思维能力测试卷(正式测试)
    附录十、学生问卷
    附录十一、教师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心理资本和创造动机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
        1.1.2 国家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1.1.3 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现有相关研究局限
        1.2.2 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创造力综述
        2.1.1 创造力的概念
        2.1.2 创造力的结构及测量
        2.1.3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2.2 主动性人格综述
        2.2.1 主动性人格的概念
        2.2.2 主动性人格的结构及测量
        2.2.3 主动性人格与创造力相关研究
    2.3 心理资本综述
        2.3.1 心理资本的概念
        2.3.2 心理资本的结构及测量
        2.3.3 心理资本与创造力相关研究
    2.4 创造动机综述
        2.4.1 创造动机理论与概念
        2.4.2 创造动机的结构与测量
        2.4.3 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2.5 述评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主要相关理论
        3.1.1 Amabile的创造动机理论
        3.1.2 Deci等的自我决定理论
        3.1.3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
    3.2 概念界定
        3.2.1 创造力
        3.2.2 主动性人格
        3.2.3 心理资本
        3.2.4 创造动机
    3.3 研究模型与假设
        3.3.1 研究模型
        3.3.2 研究假设
4 研究工具及其修订
    4.1 研究工具
        4.1.1 创造性思维量表
        4.1.2 主动性人格量表
        4.1.3 创造动机量表
        4.1.4 心理资本量表
    4.2 研究样本
        4.2.1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4.2.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3 量表修订
        4.3.1 《创造性思维量表》修订
        4.3.2 《创造动机量表》修订
        4.3.3 《主动性人格量表》修订
        4.3.4 《心理资本量表》修订
    4.4 正式问卷
5 假设检验与模型验证
    5.1 研究数据的质量评估
        5.1.1 研究对象的统计描述
        5.1.2 样本数据质量评估
    5.2 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1 测量工具的信度检验
        5.2.2 测量工具的效度检验
    5.3 研究模型与假设修正
    5.4 假设检验
        5.4.1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分析
        5.4.2 相关分析
        5.4.3 预测作用
        5.4.4 中介效应检验与模型验证
    5.5 假设检验与模型验证结果
6 分析讨论与建议
    6.1 主动性人格、心理资本、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
    6.2 心理资本、创造动机的中介作用
    6.3 大学生创造力、主动性人格、心理资本与创造动机的特点
    6.4 研究启示与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附录

(5)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基于大学生活的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显着变化
        (二)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课题
        (三)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中人的创新能力发展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大学教育
        (二) 创新素养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理论前提
        (一) 教育为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提供支持
        (二) 创新能力发展依赖彼此关联的六种资源的汇合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的整体思路
        (二) 研究的阶段及其方法使用
    七、研究意义
第一章 创新及创新理论的谱系研究
    第一节 创新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一、创新起源
        二、关于创新的多种论述
        三、与创新相关概念的意义解释
    第二节 创新理论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哲学观视角下的创新理论研究
        二、走向科学化的创新理论研究
        三、创新理论研究的当代发展
    第三节 创新素养的构成体系及其特征
        一、创新素养的构成性参照系
        二、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
    第四节 创新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内源生理因素
        二、外源环境因素
        三、小结
第二章 大学教育的演变及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的耦合
        一、人的自我发展性根源
        二、大学教育的发生学讨论
    第二节 大学育人传统的演进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一、大学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育人传统概述
        二、大学育人传统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分析
第三章 大学教育与创新素养发展关系考察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解读大学教育的理论工具:组织、规训、话语
        一、组织:规定了大学教育的形态
        二、学科:大学教育的中介
        三、话语:大学人际交往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无形之手
        四、小结
    第二节 考察大学生活的要点与方法
        一、考察的要点
        二、考察的方法、工具
第四章 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实证考察
    第一节 访谈及访谈内容分析
        一、访谈前的准备
        二、三个访谈阶段的访谈结果分析
        三、访谈小结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论坛的话语分析
        一、从大学生网络论坛中收集话语材料
        二、大学生网络论坛的话语分析
    第三节 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正式测抽样样本状况
        二、正式测问卷状况分析
        三、大学教育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结果考量
第五章 大学的发展——基于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思考
    第一节 基于调研基础上的大学育人活动反思
        一、调研结果分析
        二、问题指出
    第二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与跨学科借鉴
        一、历史的借鉴
        二、跨学科理论的借鉴
    第三节 现实问题的当下回应与探索
        一、重申大学教育的合作性,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复归
        二、在大学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弱化学科规训的评价效应,同时兼顾学生智力训练与非智力发展
        四、普及通识课程,优化知识结构
        五、在大学育人中实现默会知识的外显价值
        六、增加适合学生创新素养养成的实践活动
        七、为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创造环境与话语氛围
    第四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参考文献
后记

(6)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及组织创造力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结构
        1.3.1 技术路线
        1.3.2 内容结构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员工创造力和组织创造力
        2.1.1 员工创造力的概念及形成机理
        2.1.2 组织创造力的概念及形成机理
    2.2 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与创造力
        2.2.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研究发展
        2.2.2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实践活动
        2.2.3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2.2.4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和创造力的影响
    2.3 组织创新文化
        2.3.1 组织文化与组织创新文化的概念
        2.3.2 组织创新文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
    2.4 组织结构特征
        2.4.1 组织结构的概念
        2.4.2 组织机械型结构与有机型结构的概念
        2.4.3 组织有机型结构的作用结果
    2.5 创造性自我效能
        2.5.1 自我效能的概念
        2.5.2 创造性自我效能的概念
        2.5.3 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
    2.6 创新型领导
        2.6.1 创新型领导的概念
        2.6.2 创新型领导的作用结果
    2.7 以往研究评述与本文努力方向
        2.7.1 以往研究评述
        2.7.2 本文努力方向
第3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1.1 关键研究问题
        3.1.2 研究变量的基本概念界定
    3.2 研究理论模型
    3.3 研究方法
        3.3.1 深度访谈法
        3.3.2 问卷样本调查
第4章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与量表开发
    4.1 研究目的
    4.2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与量表开发
        4.2.1 AMO范式内涵结构与维度分析
        4.2.2 创造力成分理论
        4.2.3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涵结构与维度分析
    4.3 条目收集与问卷编制
        4.3.1 基于文献研究的条目发现与归纳
        4.3.2 基于深度访谈研究的条目发现与归纳
        4.3.3 问卷编制
    4.4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量表开发
        4.4.1 量表开发数据收集过程与样本结构分析
        4.4.2 问卷条目评估
        4.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4 信度分析
        4.4.5 验证性因子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理论与研究假设
        5.2.1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造力
        5.2.2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文化
        5.2.3 组织创新文化的中介效应
        5.2.4 组织有机型结构的调节效应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样本
        5.3.2 研究工具
        5.3.3 统计分析
    5.4 结果分析
        5.4.1 测量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4.2 相关系数检验结果
        5.4.3 假设检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理论与研究假设
        6.2.1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力
        6.2.2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
        6.2.3 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
        6.2.4 创新型领导的调节效应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样本
        6.3.2 研究工具
        6.3.3 统计分析
    6.4 结果分析
        6.4.1 测量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6.4.2 相关系数检验结果
        6.4.3 HLM零模型检验结果
        6.4.4 员工及跨层检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与量表开发
        7.1.2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7.1.3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7.2 创新点与研究贡献
        7.2.1 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涵结构与量表开发
        7.2.2 揭示创新文化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创造力间的中介传导机制及有机型结构的调节效应
        7.2.3 揭示创造性自我效能对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创造力间的跨层次中介传导机制及创新型领导的跨层次调节效应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员工调查问卷
附录2 中高层管理者调查问卷
附录3 人力资源专业职能人员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8)20年来的西方创造性心理测量研究:方法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创造性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
2 心理测量与其他研究技术的比较
    2.1 心理测量与实验技术
    2.2 心理测量与传记法 (包括个案研究与历史调查)
    2.3 心理测量与生物统计技术
    2.4 心理测量与计算机模拟技术
    2.5 心理测量与系统观
3 心理测量研究的主要领域
    3.1 有关创造性加工过程的研究
    3.2 有关创造性个人特征的研究
    3.3 有关创造性产品特征的研究
    3.4 有关创造性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
4 问题与挑战

(9)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理论上的必要性
        1.2.2 实践上的必要性
    1.3 研究的现状
        1.3.1 海外研究现状
        1.3.2 内地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
        1.4.1 研究的具体内容与着重点
        1.4.2 研究的逻辑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分析
    2.1 品格、人格及个体特质相关理论
        2.1.1 人格与品格
        2.1.2 品格构成及其测量
        2.1.3 品格是可教的
    2.2 创新与创造相关理论
        2.2.1 创新的概念
        2.2.2 创造的概念
        2.2.3 创造研究的历史
    2.3 创造力理论
        2.3.1 什么是创造力?
        2.3.2 创造力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2.3.3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2.3.4 创造力的可教育性
3 创造性品格——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影响构成
    3.1 创造性品格的概念
        3.1.1 创造性品格的研究发展与分类
        3.1.2 天才与普通人的创造品格差异
        3.1.3 我们的创造性品格观
    3.2 创造性品格的结构
        3.2.1 有研究中涉及的创造性品格构成分析
        3.2.2 创造性品格的要素建构
    3.3 创造性品格可教么
        3.3.1 品格相对于人格更有可塑性
        3.3.2 品格教育的早期实践与研究数据
    3.4 创造性品格研究中的新问题
        3.4.1 基于人本主义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
        3.4.2 团体创造力研究中的创造性品格
4 创造性品格的实证研究设计
    4.1 实证研究的架构与设计
        4.1.1 研究思路与框架
        4.1.2 研究方法选取与对照
        4.1.3 创造者个体特质研究指标案例
    4.2 实证研究的问卷设计
        4.2.1 创造性品格的问卷形式
        4.2.2 本研究的选词
        4.2.3 问卷预试及项目分析
    4.3 样本选取和因素分析
        4.3.1 调查的样本选取
        4.3.2 因子分析
        4.3.3 因子命名
5 创造性品格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5.1 因子的信度分析
        5.1.1 “生存品格的积极性”指标信度分析
        5.1.2 “认知品格的优秀性”指标信度分析
        5.1.3 “节操品格的理智性”指标信度分析
        5.1.4 “做事品格的执着性”指标信度分析
        5.1.5 “合作品格的关爱性”指标信度分析
    5.2 相关分析
        5.2.1 “生存品格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5.2.2 “认知品格的优秀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5.2.3 “节操品格的理智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5.2.4 “做事品格的执着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5.2.5 “合作品格的关爱性”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自变量的共线性检验
        5.3.2 创造性品格对相关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回归分析
        5.3.3 创造性品格与对相关创造性倾向影响的回归分析
        5.3.4 创造性品格对创造力表现的回归分析
6 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现状分析
    6.1 样本背景数据挖掘
    6.2 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的特征
        6.2.1 大学生对创造性品格认同情况分析
        6.2.2 大学生创造性品格整体水平表现
    6.3 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差异性
        6.3.1 不同背景变量的大学生的测量指标表现
        6.3.2 创造力表现分组后的研究
        6.3.3 高创造性品格指标的创造领域分布探索
7 立足品格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实践建议
    7.1 国外创造性品格培养的主要案例与借鉴意义
        7.1.1 重视文化艺术熏陶,养成“天才”的认知品格
        7.1.2 美国品格教育策略演变凸显人才培养中德性价值导向的重要性
        7.1.3 基于创造实践的品格养成教育模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7.1.4 国外品格教育案例对创造性品格教育的启发
    7.2 国内创造性品格培养的理论及案例分析
        7.2.1 中国传统品格文化底蕴带来的启示——重节操与身心修养
        7.2.2 国内高校开展的“SRT计划”——重视创造性品格在实践中的养成
        7.2.3 重视发掘高校在创造性品格养成中的内隐因素
    7.3 加强我国高校创造性品格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7.3.1 教育和教学理念的多元价值导向是提升创造性品格的前提
        7.3.2 明确地将优秀的创造性品格内容加入现有教育体系和内容中
        7.3.3 课程体系改革增加人文艺术类内容的比重
        7.3.4 优势路径:新思想指导下整合多渠道形成创造性品格培养
        7.3.5 加强建构教师创造性品格的”师”与“范”影响
8 研究总结和研究展望
    8.1 创造性品格的研究意义进阶
    8.2 研究的主要收获
    8.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机制和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创造性思维
        1.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1.2 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取向
    2 认知抑制
        2.1 抑制的界定
        2.3 认知抑制的界定
    3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
        3.1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研究范式
        3.2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理论
        3.3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行为研究现状
        3.4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神经机制研究现状
        3.5 影响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关系的主要因素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思路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意义
        4.1 理论意义
        4.2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心理机制研究
        1 引言
        2 实验1 不同创造性思维水平者认知抑制能力比较
        2.1 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3 实验2 不同创造性思维水平者认知抑制灵活性比较
        3.1 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研究二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影响因素
        1 引言
        2 实验3 时间压力任务情境对不同创造性思维水平者认知抑制能力的影响
        2.1 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3 实验4 情绪状态对不同创造性思维水平者认知抑制能力的影响
        3.1 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研究三 不同创造性思维水平者阅读过程认知抑制的眼动研究
        1 引言
        2 实验5 不同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歧义词不适当意义抑制能力比较
        2.1 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3 实验6 语境位置对不同创造性思维水平者歧义句歧义抑制的影响
        3.1 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抑制机制
    2 影响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因素
    3 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对建构创造力模型的启示
    4 研究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方法论
    5 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启示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创造性的测量技术(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关创造力测量的一些思考[J]. 贡喆,刘昌,沈汪兵.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1)
  • [2]创造性的脑机制 ——来自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探索[D]. 李文福. 西南大学, 2014(09)
  • [3]高阶思维能力评价研究[D]. 汪茂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心理资本和创造动机的中介作用[D]. 石变梅. 浙江大学, 2014(11)
  • [5]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基于大学生活的社会学考察[D]. 吴淑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6]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及组织创造力作用机理研究[D]. 王博艺.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8]20年来的西方创造性心理测量研究:方法与问题[J]. 张锋,冯庆林,何亚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 [9]大学生创造性品格研究[D]. 殷开达. 浙江大学, 2014(05)
  • [10]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机制和影响因素[D]. 姚海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创意测量技术 (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