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高尔基体小泡肌动蛋白样蛋白的鉴定

花粉高尔基体小泡肌动蛋白样蛋白的鉴定

一、花粉高尔基囊泡类动蛋白的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琴,阎隆飞[1](1994)在《花粉高尔基囊泡类动蛋白的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在萌发的烟草(Nicotiana alata)花粉管顶端,有囊泡状的颗粒被牛脑动蛋白重链(kinesinheavy chain)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榛木(Corylus avellana)花粉中分离得到高尔基囊泡,体外免疫胶体金处理后可被标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表明,分子量为100 kD的多肽大量存在于高尔基囊泡,此多肽可与动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反应,证明花粉高尔基囊泡上有类动蛋白,其重链分子量为100 kD

魏丽勤[2](2005)在《动蛋白Kinesin-13A和类锚蛋白AtANK1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及功能》文中提出高尔基体是细胞分泌途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器。通常认为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定位、组装与功能主要由微丝-肌球蛋白系统来维持,而微管及其马达蛋白对于植物细胞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否起作用还存在争议。 Kinesin-13A是一个中央马达动蛋白;其在拟南芥的多种细胞中与高尔基体共定位,表明它可能是一类参与植物细胞高尔基体结构与功能调控的动蛋白(Lu et al,2005);然而,目前为止,尚缺乏该动蛋白在植物细胞高尔基体上精确定位的研究,也不清楚其在植物细胞高尔基体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具体作用。我们通过免疫金标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AtKinesin-13A定位于拟南芥根冠细胞高尔基体附近的囊泡膜上。利用相应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我们发现AtKinesin-13A缺失突变后,拟南芥根冠分泌活动较旺盛细胞中高尔基体附近的囊泡数目明显减少,而且其直径也变小,细胞出现液泡化;同时,根冠外周的边缘细胞数目也明显减少。通过干旱处理,发现突变体更早的萎蔫死亡,说明AtKinesin-13A缺失突变体较野生型对干旱更加敏感。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AtKinesin-13A可能参与了高尔基体囊泡形成和维持的调控;至于其功能缺失后细胞的液泡化和植株对干旱的更加敏感可能是间接作用的结果。 通过简并RT-PCR和用AtKinesin-13A的抗体免疫印迹发现烟草中也存在AtKinesin-13A类似蛋白即NtKinesin-13A,其分子量约为120kDa,且其表达无组织特异性,结合AtKinesin-13类似基因在棉花、水稻等植物的存在,可以推测Kinesin-13A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免疫荧光和免疫金标发现NtKinesin-13A也定位于高尔基体附近的囊泡膜上。AtKinesin-13A与NtKinesin-13A在细胞中定位的相同,预示两者在相应植物中可能有相同的生物学功能。 锚蛋白最初是作为动物细胞膜骨架的成分被发现的,其最显着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数目不等的串联重复的锚蛋白重复序列ANKrepeat。随后,在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膜下都发现以锚蛋白和红膜肽为主要成分的膜骨架系统。而高尔基体膜骨架的发现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植物细胞中,尤其是高尔基体的膜上是否也存在如同动物细胞一样的骨架系统还存在争议。到目前为止,在植物细胞中还没有发现与膜骨架有关的锚蛋白类似蛋白。此外,拟南芥基因组中有105个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含有ANKrepeat,但其中大多数基因的功能尚不清楚。 我们通过RT-PCR从拟南芥中克隆到一个类锚蛋白基因AtANK1,通过免疫印迹发现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约为70kDa。AtANK1是拟南芥中与人类细胞高尔基体上119kDa锚蛋白AnkG119最为类似的ANKrepeat包含蛋白。AnkG119与内质网及高尔基体特异的βⅢspcctrin和COP Ⅰ共定位,预示着AnkG119可能在内膜系统的组装方面起某种作用。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免疫电镜技术发现,AtANK1定位于拟南芥多种类型细胞的内质网膜上。尽管AtANK1的分子量远远小于哺乳类细胞中的锚蛋白,但其与AnkG119类似的细胞定位及序列上的相似性,表明两者可能具有类似的功能。我们推测,AtANK1可能在植物细胞内质网功能域的组装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间的物质交流方面起重要作用。

彭冶,樊汝汶[3](1999)在《植物细胞高尔基体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普遍认为植物细胞高尔基体的功能主要有:1)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多糖类分泌物形成有关;2)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不参与糖蛋白的合成与运输;3)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胞内运输有一定联系;4)在植物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高尔基体发挥重要作用。

王小菁,萧浪涛,董爱武,王台,钱前,漆小泉,陈凡,左建儒,杨淑华,顾红雅,陈之端,姜里文,白永飞,孔宏智,种康[4](2017)在《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持续稳步发展,表现在中国植物科学家在国际主流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稳中有升,中国植物科学领域的期刊逆风出行,进入研究性期刊世界前三甲行列。中国科学家在植物学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水稻(Oryza sativa)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解析入选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植物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体信号识别机制的研究和独脚金内酯的受体感知机制入选2016年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植物科学,特别是以水稻为代表的作物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已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在水稻组学(如基因组和转录组等)资源和技术平台的建立、重测序的开发及功能基因的克隆和调控网络的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如揭示了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的"去抑制化激活"机制、从分子水平上阐释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和广亲和性基因S5的作用机理及发现了控制水稻耐冷的基因组位点),已经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该文对2016年中国本土植物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评述,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与读者共享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刘国琴,阎隆飞[5](1994)在《花粉高尔基囊泡与牛脑微管的体外结合》文中研究指明把从榛木(Corylusavellana L.)花粉中分离得到的高尔基囊泡与经高度纯化并聚合好的牛脑微管进行体外组合,然后于1.5 m ol/L的蔗糖层上进行超离心,对其沉淀物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电镜负染。结果表明,花粉高尔基囊泡可以结合到牛脑微管上,证明植物花粉的高尔基囊泡与动物细胞的某些细胞器一样,也与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之一——微管具有结构上的紧密联系。花粉高尔基囊泡与牛脑微管的体外结合能力,受10 m m ol/LATP和0.5 m ol/LKCl的影响,但不受5 m m ol/L AMP-PNP的影响,说明两者结合可能是通过高尔基囊泡表面与ATP有关的某种外周膜蛋白来完成的。

刘菲[6](2020)在《拟南芥ASNAP在有性生殖中的功能分析》文中指出有性生殖对于植物生存繁衍至关重要。配子体发育是植物繁衍的前提,其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某些基本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能够在提高作物粮食产量等方面发挥作用。真核细胞(包括植物细胞)内囊泡运输途径介导细胞内膜系统间蛋白质和脂类等物质的分选和运输,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该途径的破坏会影响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囊泡运输过程的最后一步,即囊泡携带货物接近靶膜时,R-SNARE和三个Q-SNARE形成复合体介导囊泡与靶膜融合,之后SNARE需要解聚然后可以循环使用。在动物和酵母中,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融合蛋白(NSF)与可溶性的NSF附着蛋白(α-SNAP)共同参与SNARE复合体的解聚,α-SNAP缺失严重影响动物的生殖繁衍。植物中存在α-SNAP的同源蛋白质,但其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鉴定出拟南芥中α-SNAP的同源蛋白,简称为ASNAP,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反向遗传学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ASNAP为组成型表达基因通过qPCR检测以及ASNAP genomic驱动GUS报告基因,发现其在拟南芥中的叶片、花序、花粉、胚珠、小苗等各个组织中都表达,说明ASNAP为组成型表达基因。(2)ASNAP功能缺失造成雌雄配子体完全不传代利用CRISPR/Cas9系统创制了ASNAP突变体,发现无法获得纯合突变体,且其杂合体自交后代只能产生野生型。通过正反交分离比和自交分离比鉴定发现,asnap的雌雄配子体均完全不能传代,说明ASNAP对于雌雄配子体的发育是必须的,这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必须基因。(3)ASNAP功能缺失导致花粉败育及胚囊发育停滞我们对ASNAP缺失导致雌雄配子体完全不传代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花粉的亚历山大染色、DAPI染色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我们发现asnap-1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进一步通过花粉的光学切片、半薄切片以及超薄切片确定突变体花粉在发育的第十期开始异常,最终败育。在雌配子体方面,杂合突变体asnap-1/+50%的胚珠不能正常受精发育。通过对各个发育时期的胚囊光学切片观察发现,asnap-1胚囊发育停滞在功能大孢子时期。以上数据表明,ASNAP对于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至关重要。(4)ASNAP弱等位突变体表现孢子体发育异常通过部分互补实验获得ASNAP弱等位突变体(asnap-pc),其根短且子叶发育异常,表明ASNAP参与孢子体组织的生长发育。(5)ASNAP定位于胞质和TGN、Golgi等囊泡上通过创制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ASNAP转基因材料,利用共聚焦显微成像,结合多种红色荧光标记的内膜标志蛋白,我们发现ASNAP定位于胞质和TGN、Golgi等囊泡上。(6)ASNAP与NSF相互作用且NSF也参与植株育性调控酵母及动物体系中α-SNAP与NSF相互作用发挥功能。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明ASNAP与拟南芥NSF同源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利用RNAi降低NSF表达量会造成植株育性显着下降,暗示植物中ASNAP与NSF也以复合体形式发挥功能。本论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ASNAP突变体,揭示了ASNAP在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为解析植物囊泡运输动态以及囊泡运输调控生长发育的机理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王晓华,郝怀庆,王钦丽,郑茂钟,林金星[7](2007)在《花粉管细胞结构与生长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花粉管的极性顶端生长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在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花粉管的生长过程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花粉管细胞骨架动态和胞质运动。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花粉管的结构、细胞骨架、胞质运动、囊泡转运及循环、线粒体运动以及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囊泡运动等。

王俊霞[8](2017)在《拟南芥COG复合体亚基COG6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花粉管伸长是一个顶端极性生长的过程,精细胞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被运输到胚囊以完成双受精。囊泡运输将新的膜物质和细胞壁物质运输到花粉管顶端以保证顶端的扩展。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内囊泡的转运以及维持高尔基体结构和功能的分子机制依然不清楚。酵母及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研究揭示,COG复合体(Conserved Oligomeric Golgi complex)是一个囊泡拴系因子,在高尔基体内的囊泡逆向运输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植物细胞中研究发现,COG复合体在拟南芥的胚胎发育、花粉管极性顶端伸长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及参与到大麦抵抗大麦白粉病真菌侵染的过程中。本研究通过遗传学及细胞学手段的运用,证明了 COG6亚基在拟南芥花粉管快速伸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COG6基因突变使花粉管的伸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雄配子体无法正常传递我们在对cog6突变体植株进行繁种的过程中,发现植株的后代中没有纯合体株系,而所产生的野生型和杂合体株系的分离比大致为1:1,因此怀疑突变体植株的配子体传递出现了问题。进一步遗传分析表明,雌配子体传递没有受影响,而雄配子体的传递被完全地阻断。亚历山大染色显示cog6/+;qrt1/-突变体四个花粉都具有活性,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显示 cog6/+;qrt1/-突变体花粉的外壁形态正常,DAPI染色显示每个花粉中包含两个精细胞和一个营养细胞,花粉发育正常。体外萌发实验表明,与野生型萌发率相比差异很小,但花粉管的形态却差异显着。cog6花粉管表现出畸形以及爆裂表型。体内萌发的结果同样表明其无法在花柱中伸长。花粉管形态的缺陷导致雄配子体无法传递,从而导致雄性不育。此外,这种雄性不育的表型能够被花粉特异启动子LAT52启动的COG6-GFP以及COG6基因组DNA表达的质粒成功回补,说明cog6突变体的雄性不育表型的确是由COG6基因的缺失所导致。2.COG6基因在花粉及花粉管中表达强烈,COG6蛋白定位在高尔基体基因的表达模式常预示其可能发挥功能的组织部位,GUS染色的结果显示COG6基因在拟南芥中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时期开始于花粉的二核期,在成熟的花粉及花粉管中具有更强的表达。COG6蛋白与高尔基体marker蛋白γ-COP1有很好的共定位,说明COG6定位于高尔基体。3.COG6基因突变影响了高尔基体形态以及蛋白的定位我们用定位于高尔基体的EMP12-GFP与ERD2-GFP作为marker,分别观察其在野生型与突变花粉和花粉管中的荧光形态,发现在野生型中两者为典型的长棒状,但是在突变体花粉及花粉管中,EMP12-GFP标记高尔基体的形态为小的圆点状,ERD2-GFP标记的高尔基体为小的相连的圈状。这说明COG6基因突变使高尔基体形态受到影响,高尔基体蛋白的定位也发生改变。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显示突变花粉中高尔基体的结构被破坏,潴泡更加粗短,潴泡间的极性变得不明显。4.COG6基因突变影响了花粉管细胞壁物质的正确沉积高尔基体是组成花粉管壁的主要成分果胶的合成场所,并且在分泌途径中作为分选中心。因此,我们对突变体的花粉管壁中的多糖物质进行染色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花粉管壁中的胼胝质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花粉管区域,而cog6突变体中花粉管的顶端果胶的沉积出现异常,而纤维素的沉积并未受到影响。从而得出结论:cog6突变体花粉管壁的胼胝质和果胶不能在花粉管中正确运输,这可能是导致花粉管形态存在异常,进而造成雄性不育的直接原因。

袁明,瞿礼嘉,王小菁,钱前,杨维才,王台,孔宏智,蒋高明,种康[9](2014)在《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指出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继续快速发展。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多个领域中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包括水稻(Oryza sativa)株型调控的激素信号转导机制、水稻育性的遗传调控机理、重要物种的基因组解析、植物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以及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等。该文对2013年中国本土植物生命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评述,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并展现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倪成志[10](2005)在《拟南芥类动蛋白AtKP1的亚细胞定位研究》文中提出动蛋白(kinesin)是由Vale等于1985年在研究枪乌贼巨大神经轴突中囊泡的快速定向运输时首先发现并命名的一类微管马达蛋白。动蛋白利用其水解ATP所产生的能量沿着微管进行定向运动,同时完成其在细胞内众多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囊泡和细胞器的运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进行、染色体的分离以及微管动力学的调控等。 最近,本实验室王海庆博士从拟南芥中克隆到一个新的类动蛋白基因AtKP1(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AF398149),并对其马达区的基本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以AtKP1的特异多肽(886-1086aa)为抗原制备了抗血清。 为了对AtKP1进行亚细胞定位,本研究首先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对AtKP1抗体进行了纯化,并鉴定了该抗体的特异性。分别用AtKP1预血清、抗血清以及亲和纯化的AtKP1抗体对拟南芥根的蛋白抽提液进行了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亲和纯化的AtKP1抗体标记出预血清未能识别的、分子量约为125KD的1条印迹。为确证此蛋白是AtKP1,我们进一步用His-tag抗体、抗动物动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亲和纯化的AtKP1抗体分别对含有原核表达的AtKP1抗原和AtKP1全长多肽的菌裂解液进行标记。结果证明,亲和纯化的AtKP1抗体所识别的蛋白为类动蛋白AtKP1。 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对AtKP1在拟南芥中的组织特异性分布进行了研究。进行免疫印迹时,我们以β-actin的含量为参照,确定电泳时各组织蛋白抽提液的上样量一致。免疫印迹结果表明,AtKP1在花器官中分布最多,然后依次为茎、叶、根,而在果荚中没有发现AtKP1。免疫荧光标记结果表明,类动蛋白AtKP1在拟南芥主根分生区、侧根以及叶中均有分布。 我们用AtKP1抗体和微管抗体对拟南芥根尖单细胞进行了免疫荧光双标记。结果发现,在细胞分裂间期,AtKP1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从细胞有丝分裂期的早前期、经纺锤体时期,直至成膜体时期,AtKP1并未与通过微管蛋白显示的有丝分裂装置共定位,而是以颗粒状形式分布在细胞质中。据此我们推测类动蛋白AtKP1可能结合于细胞器或囊泡。 为确定AtKP1存在于哪种细胞器上,我们利用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从拟南芥叶片中分离出线粒体、微体、细胞质以及叶绿体,并利用AtKP1抗体对其进行了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AtKP1特异定位于线粒体,而在其它亚细胞组分中没有发现,同时高盐溶液无法将其从线粒体上释放下来,说明类动蛋白AtKP1紧密结合于线粒体。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目前已发现的大多数植物类动蛋白不同,AtKP1不参与细胞有丝分裂,而是紧密地结合于拟南芥线粒体,其功能可能与线粒体的活动有关。

二、花粉高尔基囊泡类动蛋白的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粉高尔基囊泡类动蛋白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花粉高尔基囊泡类动蛋白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二) 花粉管免疫荧光标记
    (三) 高尔基囊泡的分离与鉴定
    (四) 高尔基囊泡的免疫胶体金标记
    (五) 电泳及免疫印迹
实 验 结 果
讨 论

(2)动蛋白Kinesin-13A和类锚蛋白AtANK1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及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写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动蛋白的研究进展
        1 动蛋白的分子特点
        2 与高尔基体有关的动蛋白
        3 植物细胞中的动蛋白研究
        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二、锚蛋白的研究
        1 锚蛋白的分子特点及异形体
        2 动物细胞高尔基体膜骨架相关的锚蛋白异形体
        3 锚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4 锚蛋白的功能
        5 ANK repeat
        6 植物细胞锚蛋白的研究
        7 拟南芥中AtAnkTM基因家族
        8 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1 总RNA的提取
        2 烟草Kinesin-13A类蛋白基因NtKinesin-13A的RT-PCR克隆及原核表达
        3 拟南芥类锚蛋白基因AtANK1 cDNA全长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pGEX-AtANK1-N的构建、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4 拟南芥类锚蛋白基因AtANK1原核表达载体pET-AtANK1-N的构建、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5 拟南芥类锚蛋白AtANK1抗血清的制备及抗体的纯化与鉴定
        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迹
        7 烟草花粉的萌发
        8 拟南芥根尖压片的制备
        9 免疫荧光定位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
        10 免疫金标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11 常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统计分析
        12 拟南芥根尖的微分干涉衬显微镜观察及统计分析
        13 干旱处理后拟南芥根长的统计学分析
        14 图像后期处理及打印
第三章 实验结果
    一、拟南芥动蛋白AtKinesin-13A的功能研究
        1 AtKinesin-13A在拟南芥中的细胞定位
        2 AtKinesin-13A在拟南芥根尖细胞高尔基体上的精确定位
        3 AtKinesin-13A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和确定
        4 AtKinesin-13A-1突变体较野生型对干旱敏感
        5 AtKinesin-13A缺失突变后拟南芥根冠边缘细胞数目减少
        6 AtKinesin-13A功能缺失突变后对根冠细胞高尔基体的影响
    二、烟草花粉管中与高尔基体及其囊泡相结合的动蛋白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与蛋白分布研究
        1 烟草NtKinesin-13A基因片段的克隆和鉴定
        2 烟草NtKinesin-13A分子量的确定
        3 烟草NtKinesin-13A的组织表达情况
        4 烟草花粉管中NtKinesin-13A的免疫荧光标记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
        5 烟草花粉管中NtKinesin-13A的亚细胞定位
    三、类锚蛋白AtANK1在植物细胞中的存在与分布
        1 拟南芥中类锚蛋白AtANK1基因的克隆
        2 二级结构预测
        3 AtANK1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表达产物的纯化
        4 AtANK1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5 拟南芥中AtANK1分子量的确定
        6 AtANKI在拟南芥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7 AtANK1在拟南芥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免疫荧光标记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
        8 AtANK1的亚细胞定位
第四章 讨论
    一、动蛋白AtKinesin-13A在植物细胞中的存在与作用
        1 Kineisn-13A调控拟南芥根冠分泌细胞高尔基体结构和功能
        2 AtKineisn-13A突变后拟南芥植株对干旱更加敏感
        3 Kineisn-13A是植物细胞高尔基体特异的中央马达动蛋白
        4 Kinesin-13A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
    二、类锚蛋白AtANK1在植物细胞中的存在与作用
        1 拟南芥细胞中存在类锚蛋白AtANK1
        2 AtANK1属于拟南芥中AtANKTM家族成员
        3 AtANK1分布于内质网上及其可能的作用
        4 植物细胞中其它可能的类锚蛋白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生物学
    1.1 水稻育性及作物育种
    1.2 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调控
    1.3 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
2 激素生物学
    2.1 生长素
    2.2 脱落酸
    2.3 油菜素内酯
    2.4 茉莉素和赤霉素
    2.5 乙烯
    2.6 植物激素互作与调控网络
3 逆境生物学
    3.1 植物抗性与信号转导
        3.1.1 抗性信号通路
        3.1.2 抗性转录调控
        3.1.3 抗性免疫反应
        3.1.4 抗性防御与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系统
    3.2 环境胁迫的应答调控
        3.2.1 干旱和盐碱胁迫
        3.2.2 温度胁迫
        3.2.3 氧化胁迫
    3.3 营养转运及胁迫适应
        3.3.1 钾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3.3.2 其它营养元素
4 发育、代谢与生殖生物学
    4.1 植物发育生物学
    4.2 植物代谢生物学
    4.3 植物生殖生物学
5 蛋白质组学分析
6 叶绿体发育与光形态建成
    6.1 叶绿体发育与光合作用
    6.2 光形态建成和信号转导
7 表观遗传调控
    7.1 组蛋白修饰
        7.1.1 组蛋白甲基化
        7.1.2 组蛋白乙酰化
    7.2 染色质组装与重塑
    7.3 DNA甲基化
        7.3.1 DNA甲基化与基因沉默
        7.3.2 DNA甲基化与进化
    7.4 非编码RNA
        7.4.1 新型RNA
        7.4.2 RNA结合蛋白
8 细胞骨架与细胞内蛋白质转运
    8.1 细胞骨架系统及其调控
    8.2 液泡及囊泡运输
9 植物系统进化
    9.1 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
    9.2 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
1 0 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

(6)拟南芥ASNAP在有性生殖中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有性生殖
        1.1.1 配子体的发育
        1.1.1.1 雄配子体的发育
        1.1.1.2 雌配子体的发育
        1.1.2 双受精过程
        1.1.3 配子体发育的调控机制
        1.1.3.1 雄配子体发育的调控机制
        1.1.3.2 雌配子体发育的调控机制
    1.2 囊泡运输
        1.2.1 囊泡运输的过程
        1.2.2 SNARE介导囊泡与靶膜的融合过程
    1.3 α-SNAP与NSF介导SNARE四聚体的解聚
    1.4 α-SNAP的功能
        1.4.1 α-SNAP和NSF
        1.4.2 α-SNAP其它功能
    1.5 CRISPR/Cas9技术在植物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及优势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
        2.1.2 菌株和质粒
        2.1.3 PCR引物
        2.1.4 酶和生化药剂
    2.2 方法
        2.2.1 突变体的创制
        2.2.2 突变体的鉴定
        2.2.2.1 CRISPR/Cas9突变体鉴定引物的设计
        2.2.2.2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2.2.2.3 突变体基因组水平的鉴定
        2.2.2.4 植物总RNA的提取
        2.2.2.5 反转录
        2.2.3 表达载体的构建
        2.2.3.1 高保真Phusion PCR扩增
        2.2.3.2 PCR产物回收
        2.2.3.3 TOPO连接反应
        2.2.3.4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2.2.3.5 DNA序列测定
        2.2.3.6 质粒的提取(试剂盒法)
        2.2.3.7 LR反应
        2.2.3.8 质粒DNA的酶切鉴定
        2.2.3.9 农杆菌的转化
        2.2.4 拟南芥的栽培和转化
        2.2.5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2.2.6 qRT-PCR
        2.2.7 GUS染色分析
        2.2.8 拟南芥花粉染色
        2.2.9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2.10 树脂切片观察
        2.2.11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2.2.12 拟南芥胚珠透明化及光学切片观察
        2.2.13 药剂处理及荧光染料染色
        2.2.13.1 FM4-64染色
        2.2.13.2 Lyso-Tracker Red染色
        2.2.1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及图像处理
        2.2.15 本生烟的培养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
        2.2.15.1 本生烟的培养方法
        2.2.15.2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
3 结果与分析
    3.1 ASNAP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3.2 ASNAP在拟南芥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3.2.1 ASNAP突变体植株育性下降
        3.2.2 ASNAP突变体雌雄配子体完全不传代
        3.2.3 ASNAP功能互补
    3.3 ASNAP突变体雄配子体发育异常
        3.3.1 ASNAP突变体花粉发育异常
        3.3.2 ASNAP突变体花粉发育异常出现在第十期
    3.4 ASNAP突变体雌配子体发育异常
        3.4.1 ASNAP杂合突变体一半胚珠无法吸引花粉管
        3.4.2 ASNAP杂合突变体一半胚珠内胚囊异常
        3.4.3 ASNAP突变体功能大孢子发育停滞
    3.5 降低ASNAP表达量的植株育性下降
    3.6 ASNAP参与孢子体细胞功能
        3.6.1 asnap-pc弱等位突变体根分生区异常
        3.6.2 asnap-pc弱等位突变体子叶形态异常
    3.7 ASNAP的亚细胞定位
    3.8 ASNAP互作蛋白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3.8.1 ASNAP与NSF相互作用
        3.8.2 降低NSF表达量造成植株育性下降
4 讨论
    4.1 ASNAP调控雌雄配子体发育
    4.2 ASNAP在内膜系统动态变化的作用
    4.3 CRISPR/Cas9技术解析配子体发育必需基因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花粉管细胞结构与生长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粉管的基本结构
    1.1 花粉管的整体结构与分区
    1.2 花粉管中的细胞骨架
    1.3 花粉管的细胞壁
2 花粉管的生长
    2.1 花粉管的生长特点
    2.2 花粉管中的胞质运动
    2.3 囊泡的转运、胞吞与胞吐
    2.4 线粒体运动
    2.5 内质网、高尔基体与囊泡循环
3 总结与展望

(8)拟南芥COG复合体亚基COG6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被子植物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1.1 花粉粒的发育
        1.2 花粉的萌发及受精
    第二节 花粉管极性生长的调节机制
        2.1 细胞壁在花粉管极性顶端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2.2 细胞骨架在花粉管极性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2.3 信号转导在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
        2.3.1 ROP信号网络调控
        2.3.2 Ca~(2+)信引号网络调控
        2.4 囊泡运输在花粉管中的作用
        2.4.1 囊泡运输的基本过程
        2.4.2 花粉管中的外泌
        2.4.3 花粉管中的内吞
        2.5 高尔基体与COG复合体
        2.5.1 高尔基体
        2.5.2 COG复合体
    第三节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质粒载体及菌株
        2.1.3 酶、试剂及化学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拟南芥栽培及管理
        2.3.2 拟南芥总RNA的提取
        2.3.3 第一链的合成
        2.3.4 拟南芥DNA提取
        2.3.5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2.3.6 琼脂糖凝胶回收DNA
        2.3.7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3.8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
        2.3.9 DNA片段的连接
        2.3.10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3.11 农杆菌的转化
        2.3.12 花芽浸泡法转化拟南芥植株
        2.3.13 GUS染色
        2.3.14 拟南芥的人工杂交
        2.3.15 DAPI染色
        2.3.16 亚历山大染色
        2.3.17 拟南芥花粉的体外萌发
        2.3.18 拟南芥花粉的体外液体萌发
        2.3.19 拟南芥花粉体内萌发以及Aniline blue染色观察
        2.3.20 拟南芥花粉体外萌发的Aniline blue染色、Ruthenium red染色和Calcofluor染色
        2.3.21 扫描电镜观察拟南芥花粉
        2.3.22 拟南芥花粉的高压冷冻切片
第三章 拟南芥COG复合体亚基COG6在花粉管生长中的功能研究
    3.1 cog6突变体鉴定及遗传分析
        3.1.1 cog6突变体鉴定
        3.1.2 cog6/+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3.2 cog6突变体表型分析
        3.2.1 cog6突变花粉粒发育正常
        3.2.2 COG6基因突变严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
    3.3 COG6能够回补cog6/+突变体的表型
    3.4 COG6基因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3.4.1 COG6基因在花粉和花粉管中表达强烈
        3.4.2 COG6蛋白定位在高尔基体
    3.5 突变体花粉及花粉管细胞中高尔基体形态发生改变
    3.6 cog6/+突变体花粉管中部分细胞壁多糖定位发生改变
第四章 讨论
    4.1 COG6基因的缺失影响了雄配子体的传递
    4.2 COG6基因的缺失影响了高尔基体形态及囊泡运输过程
    4.3 COG6基因突变影响部分花粉管壁多糖的定位
全文总结及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9)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发育、代谢与生殖的遗传调控
    1.1 植物发育遗传调控
    1.2 植物代谢遗传调控
    1.3 植物生殖遗传调控
    1.4 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调控
2 蛋白质组学分析
3 叶绿体发育和光形态建成
    3.1 叶绿体和光合作用
    3.2 光形态建成和信号转导
4 植物激素与信号转导
    4.1 细胞分裂素
    4.2 独脚金内酯和油菜素内酯
    4.3 乙烯和生长素
    4.4 赤霉素和脱落酸
    4.5 茉莉酸
    4.6 激素互作
5 植物抗性与信号转导
6 表观遗传调控和RNA代谢
    6.1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6.2 RNA代谢和蛋白质修饰
7 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
    7.1 细胞骨架及其结合蛋白
    7.2 细胞结构和物质运输
8 营养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8.1 磷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8.2 氮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8.3 离子吸收及信号转导
    8.4 其它营养元素
9 环境胁迫与适应
    9.1 干旱和盐胁迫
    9.2 温度胁迫
    9.3 氧化胁迫
    9.4 重金属胁迫
    9.5 其它环境胁迫
1 0 植物系统进化
    1 0.1 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
    1 0.2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1 1 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

(10)拟南芥类动蛋白AtKP1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动蛋白研究进展
    1.1 动蛋白的发现
    1.2 动蛋白的结构
    1.3 动蛋白生化特性
    1.4 动蛋白的分类
    1.5 动蛋白的活性调节
    1.6 动蛋白的功能
    1.7 高等植物中的类动蛋白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材料的培养
        2.2.2 类动蛋白AtKP1抗体的纯化
        2.2.3 免疫印迹分析AtKP1在拟南芥中组织特异性分布
        2.2.4 类动蛋白AtKP1在拟南芥根、叶中的免疫荧光标记
        2.2.5 类动蛋白AtKP1和微管在拟南芥根单细胞中的免疫荧光双标记
        2.2.6 细胞器的分离与类动蛋白AtKP1的免疫印迹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类动蛋白AtKP1抗体的纯化
    3.2 类动蛋白AtKP1在拟南芥中组织水平的分布
    3.3 类动蛋白AtKP1在拟南芥根单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免疫荧光定位
    3.4 细胞器的分离与类动蛋白AtKP1的免疫印迹分析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花粉高尔基囊泡类动蛋白的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粉高尔基囊泡类动蛋白的鉴定[J]. 刘国琴,阎隆飞. 植物学报, 1994(01)
  • [2]动蛋白Kinesin-13A和类锚蛋白AtANK1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及功能[D]. 魏丽勤.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3]植物细胞高尔基体的研究进展[J]. 彭冶,樊汝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2)
  • [4]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王小菁,萧浪涛,董爱武,王台,钱前,漆小泉,陈凡,左建儒,杨淑华,顾红雅,陈之端,姜里文,白永飞,孔宏智,种康. 植物学报, 2017(04)
  • [5]花粉高尔基囊泡与牛脑微管的体外结合[J]. 刘国琴,阎隆飞. 植物学报, 1994(11)
  • [6]拟南芥ASNAP在有性生殖中的功能分析[D]. 刘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7]花粉管细胞结构与生长机制研究进展[J]. 王晓华,郝怀庆,王钦丽,郑茂钟,林金星. 植物学通报, 2007(03)
  • [8]拟南芥COG复合体亚基COG6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 王俊霞.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9]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袁明,瞿礼嘉,王小菁,钱前,杨维才,王台,孔宏智,蒋高明,种康. 植物学报, 2014(04)
  • [10]拟南芥类动蛋白AtKP1的亚细胞定位研究[D]. 倪成志.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花粉高尔基体小泡肌动蛋白样蛋白的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