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光学计算机和微光学

开发光学计算机和微光学

一、发展中的光学计算机与微型光学(论文文献综述)

郭履宏[1](1990)在《发展中的光学计算机与微型光学》文中研究表明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贮与显示已进入科研、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超大信息量和超高速处理对电子信

孙文山[2](1986)在《全光学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论述了全光学计算机开发的进程、光学双稳态器件工作原理、几个技术关键和我国发展光学计算机技术的某些进展。光学计算机,也叫光子计算机,简称光计算机。它是以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集

陈稷[3](2005)在《太赫兹波及光学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多相流的研究在石化工程、原子能工程、航天工程、动力工程及化学工程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多相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多相流参数检测的难度很大。过程层析成像(Process Tomography, PT)技术是以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技术为基础,以多相流为主要对象的过程参数二维或三维分布的成像检测技术,是多相流参数检测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对于太赫兹波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两相流参数检测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构建了一个近红外激光过程层析成像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用于太赫兹波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模拟和研究,也可以独立应用于两相流参数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太赫兹波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太赫兹波科学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太赫兹波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波成像技术是太赫兹波应用技术研究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对于太赫兹波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多相流参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是太赫兹波成像技术的一个创新领域。 2.近红外激光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及系统的研究:光学计算机成像检测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光学层析成像技术是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目前的光学层析成像技术大多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本文构建的近红外激光过程层析成像试验性系统具有独特的系统结构、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很大的改进潜力。 3.多相流参数检测新技术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太赫兹波及近红外激光过程层析成像技术是多相流参数检测的新方法。其中近红外激光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很高的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可以应用于多种两相流的成像检测,对于特定多相流型的成像效果较好。 太赫兹波科学技术以及光学计算机成像检测技术都是很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发达国家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内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国内开展较早的,尽管目前取得的成果有限,但是本文选择的研究方向无疑是检测技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任风云,樊昊,付耐根[4](2004)在《微米/纳米技术军事应用潜力巨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大舟[5](1989)在《西德光学计算机研究概况》文中指出 将来哪一代计算机更好?电子数据处理还是光学数据处理?这些问题几年前已有答案:二者兼顾为佳。结果是大规模集成电子电路得到发展,光学元件也用。"集成光学"这个课题,许多研究单位和工业部门已捷足先登。

何建源[6](2019)在《“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取得了新的进步与发展,但也面临全新的发展挑战,计算机科学技术需要在时代发展下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满足各行各业的使用需求。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分析其发展特点以及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其在具体行业中的应用对策,以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帮助。

王恒亮[7](2017)在《基于石墨烯的可调控光学双稳态研究》文中认为光学双稳态是非线性光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是光束通过某个光学系统后光强发生一种非线性变化的光学现象,以输入-输出光强特性曲线具有类磁滞回线为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将这一特征用来制作具有光开关、光存储、光限幅、光逻辑等功能的光学器件,特点是功耗低、开关响应时间短、不受射频干扰,在光信息处理和光通信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已经显露出丰富的新物理特性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为进军新的低维度物理学和实际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论文基于石墨烯优越的光电可调控特性,研究石墨烯的可调控光学双稳态现象,分别利用一维光子晶体、改进的法布里珀罗腔以及改进的Otto结构,实现光学双稳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石墨烯薄膜贴附在非线性缺陷层的两侧,揭示了少数层石墨烯对一维光子晶体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尽管石墨烯薄膜厚度很小,但是它们却可以显着地改变结构的非线性透射响应,包括光学双稳态阈值、光学双稳态作用区间宽度以及非线性横向位移等。其中,光学双稳态阈值会随着石墨烯费米能级以及石墨烯薄膜层数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除了石墨烯本身的参数外,入射光的入射角度对光学双稳态阈值和光学双稳态作用区间宽度也有影响。2.研究了内有非线性石墨烯薄膜的改进法布里珀罗腔中的可调控太赫兹波光学双稳态现象,发现采用法布里珀罗腔会显着地降低触发光学双稳态的阈值,在法布里珀罗腔内加入石墨烯薄膜后可增大并调控磁滞回线响应。通过外加电压,石墨烯载流子密度的灵活电学或化学可调性是增大并调整磁滞回线效应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透镜透射率、腔长、法布里珀罗腔内石墨烯的位置和石墨烯弛豫时间等都能动态的影响光学双稳态。3.研究了一个在非线性电子介质衬底上覆盖石墨烯薄膜的改进Otto结构中的光学磁滞回线响应现象,通过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强局域场的增强,发现光学双稳态的阈值显着减小。当石墨烯薄膜层数增加到五层时,光学双稳态的阈值减少约三个数量级。此外,还揭示了石墨烯的特性(如费米能级和弛豫时间等)、空气层的厚度、入射光的角度和波长等参数对于光学双稳态现象的影响。

沈云[8](2009)在《微纳结构光学微腔中的光学双稳与耦合慢光传输》文中研究指明光子晶体是一种折射率在空间周期性变化的介电结构,具有光子禁带和光子局域等特性,由光子晶体制成的器件可以方便地控制光子行为,使其在应用方面显示巨大潜力。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是一种由外界光场与金属表面电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金属和电介质界面上传播的电磁波模式,具有突破衍射极限和局部场增强效应特性。以光子晶体和SPPs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集成光子器件小型化,提高系统集成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集成光学的原理,设计了基于光子晶体、SPPs的集成光子器件,并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传输矩阵(TMM)等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这些器件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这些光子器件,可以在微纳米尺度范围操纵光子行为,为构建新型功能光学系统和光学集成提供新的方案。本文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SPPs纳米微腔的光学双稳态及其器件应用SPPs能将电磁场能量聚集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具有巨大的局部场增强效益。在狭缝金属波导内放入非线性介质,利用非线性Kerr效应和由金属-非线性介质-金属所构成的纳米SPPs Fabry-Perot微腔形成的正反馈机制,可以实现纳米结构的光学双稳器件。且由于SPPs所具有的局部场增强效应,该双稳器件可以满足较小的输入光强获得较大的腔内光强及非线性响应,而实现低输入光强的双稳态效应。在填充以长度为300nm厚度为30nmGaAs非线性介质的Ag-GaAs-Ag腔内,利用FDTD方法计算了不同入射光强下的透射曲线及不同波长情况时的输入输出关系曲线,验证了该纳米器件可以实现光学双稳。而且由于SPPs的局部增强效应,导致这种双稳态可以在低入射光强条件下发生。因此,可望用于高密度光学集成网络中的光开关、光学三极管等等光子器件。2.基于SPPs耦合共振波导(CROW)的可调谐慢光及光时分复用(OTDM)增益介质填充于二维金属微型环内并排列构成SPPs CROW用以实现连续可调谐慢光。对于群速度而言,其大小和折射率的相对变化率密切相关,故结构中的群速度与CROW本身结构所对应的色散特性及增益介质共振频率附近色散变化特性都有依赖关系。通过调节增益强度改变增益介质色散则可以放大或缩小由CROW几何结构所决定的群速度,并由此得到可连续调谐慢光。介电常数具有Lorentz模型的增益介质被填充于由4个金属Ag环组成的长度为2.32um二维有限CROW,通过调节增益强度的办法,实现了可调谐时间延迟。利用传输矩阵方法推导了其透射率、色散曲线及群折射率,利用FDTD数值模拟了脉冲在该结构中的可调谐时间延迟特性。最后把该结构应用到OTDM系统,实现了较宽比特率范围内的输入信号复用。3.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CROW与多通道慢光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可以代替准周期光子晶体并实现准周期光子晶体独特性能。利用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缺陷构造CROW结构使光子同时受到局域与导引的双重作用,既可实现慢光效应又可得到高的透射率。多个CROW结构排列在一起则可以实现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的多通道慢光。该结构既能保证各通道良好的传输特性,又能得到较大的群折射率。研究了由方形格点组成的包含十二重准周期结构的二维正三角周期光子晶体的特性,利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了其能带机构。使用FDTD计算了该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缺陷构造的CROW结构及多个CROW排列所形成的多通道结构的透射特征,验证了其多通道和慢光特性。其多通道的特性可直接构成波分复用器件应用于高密度光学集成系统。

侯保才,窦新旺[9](2001)在《近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的诞生 ,带来的光的干涉理论、非线性光学、自适应光学、混沌光学、量子光学的发展 ,以及研制和开发中的“原子激光器”和“光学计算机”。

刘欣[10](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二、发展中的光学计算机与微型光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的光学计算机与微型光学(论文提纲范文)

(3)太赫兹波及光学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多相流参数检测
    1.2 太赫兹波概述
    1.3 光学检测技术
        1.3.1 光谱分析技术
        1.3.2 图像检测技术
        1.3.3 光学传感技术
        1.3.4 光学计算机成像技术
    1.4 嵌入式实时系统
    1.5 本文工作及意义
        1.5.1 本文的意义
        1.5.2 结构与内容
        1.5.3 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赫兹波科学技术
    2.1 太赫兹波科学技术相关理论
        2.1.1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2.1.2 电偶极子模型
        2.1.3 量子力学基本理论
        2.1.4 量子化学相关理论
        2.1.5 分子物理学
        2.1.6 固体物理学
    2.2 太赫兹波的物理特性
    2.3 太赫兹波的传输
    2.4 太赫兹波产生技术
        2.4.1 自由电子激光器
        2.4.2 量子级联激光器
        2.4.3 光电导偶极天线
        2.4.4 非线性光学晶体
        2.4.5 非线性光学混频
        2.4.6 光参量变换
        2.4.7 电子振荡太赫兹源
        2.4.8 非线性发射线
    2.5 太赫兹波探测技术
        2.5.1 太赫兹波短脉冲探测
        2.5.2 外差法探测连续太赫兹波
    2.6 太赫兹波应用技术
        2.6.1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2.6.2 太赫兹波成像技术
    2.7 太赫兹波应用领域
    2.8 小结
第三章 太赫兹波层析成像技术研究
    3.1 层析成像基本原理
    3.2 太赫兹波基本波动方程
    3.3 X射线CT的理论模型
    3.4 太赫兹波CT的理论模型
    3.5 太赫兹波CT系统研究
        3.5.1 透射太赫兹波CT投影几何分析
        3.5.2 透射太赫兹波CT传输特性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光学层析成像技术研究
    4.1 光学基本理论
        4.1.1 几何光学
        4.1.2 波动光学
    4.2 光学计算机成像技术
        4.2.1 光学近场显微成像技术
        4.2.2 光学层析成像技术
        4.2.2.1 光学散射层析成像技术
        4.2.2.2 光学多普勒层析成像技术
        4.2.2.3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4.2.3 光学层析成像技术的工业应用
    4.3 小结
第五章 近红外光学 PT系统设计
    5.1 光学 PT系统投影几何设计
    5.2 光学扫描系统设计
    5.3 图像重建算法
        5.3.1 反投影算法
        5.3.2 反投影滤波
        5.3.3 扇束投影重排方法
        5.3.4 代数重建算法
    5.4 小结
第六章 近红外光学 PT系统实现
    6.1 光学 PT试验性系统硬件组成
        6.1.1 控制与接口子系统
        6.1.2 数据采集逻辑控制子系统
        6.1.3 图像重建子系统
    6.2 光学PT试验性系统成像算法
    6.3 光学 PT试验性系统软件实现
    6.4 模拟试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
致谢

(4)微米/纳米技术军事应用潜力巨大(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导、导航和控制用的纳米技术
2. 航天、航空和精确制导武器中的通信系统
3. 多芯片模块电子组件
4. 微米/纳米微型光学技术与微电子学、微机械学和微传感器技术集成将对空军的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未来发展计划产生重大影响
5. 纤维光学传感器
6. 微米/纳米技术在结构力学方面的应用技术
7. 微流体力学技术
8. 微加工技术

(6)“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特点
    1.1 计算机科学技术更新发展速度快
    1.2 计算机科学技术具备强大的运行功能
    1.3 计算机科学技术具有强大的实用性
    1.4 计算机科学技术具备的风险预防控制能力
2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发展趋势
    2.1 计算机科学技术会向普适化发展
    2.2 计算机科学技术会向智能化发展
    2.3 计算机科学技术会向精密化发展
    2.4 计算机科学技术会向多功能发展
3“互利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
    3.1 在军事中的应用
    3.2 在电力行业应用
    3.3 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4 结语

(7)基于石墨烯的可调控光学双稳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1.2.1 碳纳米材料的研究概况
        1.2.2 石墨烯的发现史及简介
        1.2.3 石墨烯在非线性光学方面的研究
    1.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介绍
        1.3.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1.3.2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发展历程
    1.4 光学双稳态及其应用
        1.4.1 光学双稳态器件的分类
        1.4.2 光学双稳态的研究历程
        1.4.3 光学双稳态的应用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第2章 光学双稳态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光学双稳态简介
    2.3 光学双稳态的实现条件
    2.4 光学双稳态的基本理论
        2.4.1 光学双稳态的数学理论模型
        2.4.2 光学双稳态的静态稳定度
    2.5 光学双稳态的研究方法
    2.6 小结
第3章 含石墨烯的一维光子晶体中的光学双稳态现象
    3.1 引言
    3.2 一维光子晶体的基本特性
        3.2.1 光子晶体的基本介绍
        3.2.2 光子晶体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3.2.3 光子晶体的特性
    3.3 基于石墨烯的一维光子晶体中的光学双稳态现象探讨
    3.4 小结
第4章 改进法布里珀罗腔中的可调控的低阈值光学双稳态研究
    4.1 引言
    4.2 改进的法布里珀罗腔结构介绍
    4.3 改进法布里珀罗腔中的光学双稳态的基本特性和调控
    4.4 改进法布里珀罗腔中的光学双稳态的调控方法研究
    4.5 改进法布里珀罗腔结构在光学双稳态中的应用
    4.6 小结
第5章 改进Otto结构中的低阈值光学双稳态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改进的Otto结构介绍
    5.3 改进Otto结构中的低阈值光学双稳态的光学特性
    5.4 改进Otto结构中的光学双稳态的调控方法研究
    5.5 改进Otto结构在光学双稳态中的应用
    5.6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致谢

(8)微纳结构光学微腔中的光学双稳与耦合慢光传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集成光学概述
    1.1 集成光学的发展历程
        1.1.1 集成光学的提出
        1.1.2 集成光学及集成光子器件
        1.1.3 集成光学研究趋势
    1.2 光子晶体及其集成光子器件
        1.2.1 光子晶体的概念和特征
        1.2.2 光子晶体的制备
        1.2.3 光子晶体器件
    1.3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及其集成光子器件
        1.3.1 SPPs的基本性质
        1.3.2 SPPs的光学激发与探测
        1.3.3 SPPs器件
    1.4 小结
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
    2.1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
        2.1.1 麦克斯韦方程及FDTD形式
        2.1.2 不同色散模型的处理
        2.1.3 非线性Kerr介质的处理
        2.1.4 吸收边界的设置
        2.1.5 FDTD计算透射谱线
    2.2 传输矩阵方法
        2.2.1 传输矩阵理论
        2.2.2 传输矩阵计算反射及透射
        2.2.3 传输矩阵计算色散关系
    2.3 平面波展开方法
        2.3.1 平面波展开理论
        2.3.2 介电常数的傅立叶展开
        2.3.3 超原胞平面波展开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SPPs纳米微腔的光学双稳态及其器件应用
    3.1 光学双稳概述
        3.1.1 光学双稳的发展历程
        3.1.2 光学双稳态类型及原理
    3.2 基于SPPs的光学双稳器件
        3.2.1 SPPs光学双稳器件模型
        3.2.2 SPPs光学双稳器件特性
    3.3 光学双稳器件的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SPPs耦合共振波导(CROW)的可调谐慢光及光时分复用(OTDM)
    4.1 慢光的物理基础
        4.1.1 光速减慢的理论基础
        4.1.2 慢光的实现方式
    4.2 SPPs CROW可调谐慢光
        4.2.1 SPPs CROW模型
        4.2.2 SPPs CROW特性
    4.3 OTDM
    4.4 小结
第五章 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CROW与多通道慢光
    5.1 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
        5.1.1 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结构
        5.1.2 局部准周期完全光子晶体特性
    5.2 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CROW
        5.2.1 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点缺陷模式
        5.2.2 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CROW特性
    5.3 基于局部准周期光子晶体的多通道慢光
        5.3.1 弱耦合多通道模型
        5.3.2 多通道慢光特性
        5.3.3 其他多通道模型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待发表论文
致谢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发展中的光学计算机与微型光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中的光学计算机与微型光学[J]. 郭履宏. 大自然探索, 1990(04)
  • [2]全光学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J]. 孙文山. 应用光学, 1986(03)
  • [3]太赫兹波及光学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 陈稷. 浙江大学, 2005(05)
  • [4]微米/纳米技术军事应用潜力巨大[J]. 任风云,樊昊,付耐根. 现代物理知识, 2004(06)
  • [5]西德光学计算机研究概况[J]. 大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1989(04)
  • [6]“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 何建源. 现代盐化工, 2019(03)
  • [7]基于石墨烯的可调控光学双稳态研究[D]. 王恒亮. 湖南大学, 2017(06)
  • [8]微纳结构光学微腔中的光学双稳与耦合慢光传输[D]. 沈云. 武汉大学, 2009(12)
  • [9]近代光学物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 侯保才,窦新旺.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
  • [10]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开发光学计算机和微光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