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中国社会的奇怪状况

绑架!中国社会的奇怪状况

一、绑架!中国社会怪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张芸娜[1](2021)在《论雷蒙德·钱德勒《长眠不醒》的伦理指向》文中研究表明

赵鑫鑫[2](2021)在《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郭沫若当代剧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晴雯[3](2021)在《影视表演与明星身份建构》文中认为

夏川越[4](2021)在《汉语“忧惧”范畴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语“忧惧”范畴中的情态词:“担心、恐怕、恐将、怕是、怕不是、生怕、只怕”,重点考察这些词在语义表现方面的虚化过程以及语法表现上的主观性特征。全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界定研究对象汉语“忧惧”范畴,提取出“忧惧”范畴的核心义征[担心]、[害怕],根据义征进行检索获得“忧惧”范畴词类聚合,在此基础上依据或然性、主观性、认识情态三条标准进行限定,筛选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从“忧惧”义到揣测表达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说明研究方法,包括主观化的依据和副词主观性程度的定量分析法,阐明选题意义和语料来源。第二章:考察汉语“忧惧”范畴核心词“担心”的语义演变和主观化过程,全面细致的描写“担心”的语法表现,总结归纳“担心”的四种主观性特征,即“消极预测、中性预测、商酌劝说、反感警告”。第三章:考察汉语“忧惧”范畴副词“恐怕、恐将、怕是、怕不是、生怕、只怕”的现代汉语释义、语义演变和主观化过程,对这些词的语法表现与主观性特征进行描写,计算汉语“忧惧”范畴副词主观性指数并进行主观性等级排序,得出这些词都属于主观性等级较高的主观副词,主观性强弱排序为:恐将>怕不是=生怕>恐怕=只怕>怕是。第四章:讨论汉语“忧惧”范畴主观化的条件和动因,主要有语义制约、句法位置限制、语音变化、语用动因等四个因素,对“忧惧”范畴义征在英语、日语中的表现进行考察,发现相较“忧惧”范畴在英语中的表现,其日语表现与汉语的相似程度更高。第五章:总结概括全文结论,并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说明,包括调查范围较小、界定简单化等问题。

吕玥茜[5](2021)在《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文中认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虽然脱胎于西方侦探小说,但在几十年的本土化发展中造就了与西方侦探形象不同的人格、精神特征。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济世情怀、侠义精神,时而流露出来的清高淡泊、寄情山水、超然于世的处事态度,以及针砭时弊、审视社会,面对深陷泥淖的国家感到焦虑无力的一面,都体现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不同于西方古典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的独异之处。在构建这些侦探形象的时候,作家都沿袭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的方式,使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人物的常用手法。通过研究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侦探小说虽缘起于对西方侦探小说的模仿因袭,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了很强的“中国化”特色。本文分六章来论述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明确了早期中国侦探小说的概念,界定了研究的范围和梳理了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主要讨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生成基础。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生成基础主要有两个,一是启蒙思潮下西方侦探小说的引进,二是公案小说与侦探小说的融合。第三章主要将早期中国侦探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一共分为三类:私家侦探、业余侦探和侠盗侦探。第四章主要结合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和儒墨文化对人物形象的影响,概括出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传统特征分别为:坚守道义的济世情怀、扶弱兼爱的侠义精神、谦逊淡泊的人生态度和纵情山水的生活情调。第五章主要结合特定时代下的社会历史语境,探究侦探形象反映的时代特征,分别是:危急存亡之下高涨的爱国救亡情绪,以及物欲横流中日益加深的现实焦虑。第六章试图挖掘作家在塑造侦探形象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作家用古典元素和现代元素的交织,塑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侦探形象;以及采用皴染手法层层递进,渲染出中国侦探独特的形象特征。结语部分立足于学界对中国侦探小说源流问题的争论,提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具有民族性特征,中国侦探具有独特精神气质和道德观念。而在当今西洋文明的继续冲击下,中国侦探小说乃至中国文学文化应当如何吸收国外精华的同时保留自身的文化特性,这一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张蓬[6](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肖倩颖[7](2020)在《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统观哲学史,尽管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崇高的位置,并赢得“一切学科的女王”的称号,然而在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本体论思潮,语言哲学、存在论、分析哲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纷纷对其提出质疑,致使本体论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存亡危机,这也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思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巴迪欧正是在对这一时代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哲学。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哲学终结所带来的人类精神家园的缺失,哲学的理论指导地位的动摇,现代性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巴迪欧用他的哲学理论作出了激进的回应,对于指导资本主义实践,应对现代性的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尽可能的贴近其思想脉络,以最近似于巴迪欧的方式展现其思想论证线索,以两本“哲学宣言”为主要文本依据,梳理和解读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内在发展的逻辑理路,探讨巴迪欧如何实现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哲学,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同时对巴迪欧哲学进行再思考,以期对其达到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哲学命运的解读,长期以来各个哲学流派各持说辞,各持己见,在这一过程中,反叛黑格尔、拒斥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主流状态和核心观点,伴随着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转向、现象学转向、生存哲学转向等,它也经历了被消解、被重构、被终结、被拯救的命运历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新理解,以及对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和重建。为了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实现哲学的拯救和复兴,巴迪欧首先对哲学终结论进行了反思性批判,指出哲学不是不可能的,而是被历史上的缝合体系所阻碍了,因此他主张,在今天要拿出纯粹的哲学的解缝的姿态,通过哲学与诸前提特别是诗的解缝以及哲学自身的远征来扞卫哲学的合法性,回归柏拉图的数学,以一种柏拉图主义的姿态,用数学开启了当代本体论,以其独特的数学逻辑的视角创造性地建构了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重新确立哲学在其原初意义上的可能性。同时,面对当今哲学的发展状况,巴迪欧要做的不仅仅局限于停留在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而是要进行新哲学的建构,将其目光转向真实的生活。因而,他还提倡哲学要更进一步,探讨哲学可能性的实现方式,推动哲学的向前发展。巴迪欧首先指出现今的哲学是“人为的哲学”,表现为矫揉造作的实存,哲学被法律、道德、伦理等束缚和绑架,为了修复哲学受到的科学主义和道德的重创,巴迪欧主张回归现实世界,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让真理以某种具体身体的方式在这个世界呈现自身,重构永恒的、在世的、革命性的真理,使真理从存在走向实存,为此,他创造性地引入阶点理论和同一性函数,通过实存不同的取值来说明真理的表象和哲学的实存。至于如何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巴迪欧主张哲学要有所介入,有所行动,以一种共产主义的姿态,构建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有机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实现哲学的非在到实存。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表征,通过主体化的身体,世界与历史也成为具体的事物,由此看出,巴迪欧的思想经历了从“超验”到“经验”、从“天国”到“尘世”的发展路径,让承担发现真理的主体有了在世之身,让事件有了在世之根,也让真理成为可以经验的东西。这样,巴迪欧实现了数学本体论到在世的新哲学的内在逻辑理路的推进,为当代哲学的合法性提供证明的同时,也为现代性所关切的形而上学(哲学)命运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哲学的意义在于打开一个新的思想空间,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真理发展的新的空间,他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复兴和发展对于哲学合法性的证明以及未来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这里,真理是贯穿巴迪欧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巴迪欧看来,哲学是对诸真理的把握,真理范畴是其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对待真理问题上,巴迪欧不局限于《哲学宣言》中的“类性真理”(存在层面的真理的形式理论)和《第二哲学宣言》中的“真理性的身体”(实存层面的真理的表象和实存),近年来,巴迪欧更多的将目光转向研究真理视角下的事物,从真理的角度看存在和表象会如何,即真理的内在性问题,为此,巴迪欧创作了《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一书,立足于探讨真理角度下的世界,旨在挖掘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提出存在哲学主体吗?如若存在,它如何为真正的生活或完整的生活开辟道路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更为深刻和详尽的展现巴迪欧哲学思想体系的整全轮廓。我想对于真理内在性的理解,是接下来巴迪欧哲学研究者应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自觉而且是对社会历史的反思性批判,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巴迪欧所做出的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哲学的努力,对资本主义实践及全球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巴迪欧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当今时代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资本统治的新时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彰显出历史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巴迪欧的哲学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具有普遍的全球意义,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巴迪欧作为法国的左翼思想家,他的理论创造更多具有的是欧洲意义,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他们所面对和感受到的社会现实与我国仍有重大的差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当代人类文明中独特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具有自己的现实感和理论范式。

李旭东[8](2020)在《“非地域性”:李劼人文学创作与新文化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李劼人一般被视为重要的川籍作家。他的代表作“大河三部曲”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被誉为“小说的近代史”。然而在已有的李劼人研究中,众多研究者将重点放在了李劼人作品中的地域特色上,致使李劼人的研究被框定在“地域性”的大标签下。如何把李劼人其人其作从“地域性”中释放出来,丰富其作品的研究领域与艺术价值,给予更为恰当的文学阐释,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学界对此各有说法、莫衷一是,堪称所谓的“李劼人难题”。为了打破李劼人身上的“地域”枷锁,本文将从李劼人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关系出发,研究他是如何借助少年中国学会这一纽带,突破地域的限制,与席卷全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乃至世界文学浪潮结合在一起的。本文着重考察李劼人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原因以及如何在西南地区成为五四新思想与新文化的重要引领者、传播者。同时,进一步研究李劼人作品中的两大“非地域性”因素:法国文学与晚清小说。无论接受法国文学影响还是着力批判时政,都与作家参与少年中国学会、弄潮新文化运动密切相关。法国文学对李劼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作品在组织架构、审美特征、语言风格上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在李劼人早期小说中,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思想主旨都具有浓郁的晚清谴责小说的味道。

姜晓梅[9](2020)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着力探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关系。通常意义上我们习惯把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先锋写作当作80年代特殊时代语境与文学前提应运下的产物。它面对的是80年代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共同理想,承继的是自意识流小说、寻根派、现代派等的艺术探索。它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使它不自觉地打上了西方、外来的烙印。而当先锋作家们慢慢退去形式实验的热情,尤其是后期向传统回归之后,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江南作家身份以及他们精神深处所潜藏的江南文化基因从早期形式实验、学习西方的热忱的压抑中浮现出来。在江南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催化、引导下,通过感觉这一中间桥梁,驱动着苏童、叶兆言、格非由早期不断向着临界感觉逼近的形式实验向着具有中国古典美学韵味的传统的回归。不仅如此,苏童、叶兆言、格非还在江南文化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推动下,自身的南方意识更加自觉,文学写作中的南方元素的运用也愈发自觉且富有创造性。这些江南文化元素混合着中国古典诗学经验的创造性生发,充满江南文化韵味的既不同于以往诗意江南,又不同于现代破败江南的新江南形象在意欲重建江南新的地方志的苏童、叶兆言、格非笔下展露无遗。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透过对感觉的极端重视,不仅使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能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情境下迅速感应、学习西方,而且也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文学情感、写作策略、美学追求等,使他们能够在持续不断的创作生涯中不断创新求异,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经验技巧的同时又能对江南文化、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审美的能动性创造,由此实现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双向建构。本文试图把握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双向建构的过程,在文学新传统的再造以及建构的新江南形象中细致展现他们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以此进一步丰富、完善先锋文学研究的新面向。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江南的形成及自然、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着重展示江南在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形成演变过程。力图从大江南到小江南,从饭稻羹鱼到商品经济,从好勇尚武到崇文重教等的变化过程中把握一个动态发展的江南。第一章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及其精神特质。这一章主要从江南文化的形成过程把握江南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以及由此孕育而出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即从吴越文化到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从本土诗性文化特色的形成到城市、商业文化的繁荣发展,江南文化如何逐渐形成区别于注重道德伦理的北方中原文化所不同的诗性与审美特质。第二节主要介绍文学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的追求。着重介绍在诗性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由动荡的生存环境所孕育出处理主客体关系的诗性智慧如何催生了文学审美自觉使得文学朝着日趋唯美化风格迈进。第三节主要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着重介绍江南文化中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形成以及这种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图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观念、繁荣富庶的商品经济、士人及文化世家的推崇等方面把握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对注重感官享受的内容、精致的形式、唯美化的风格等方面的影响。第二章眷恋与逃离: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影响。这一章主要探讨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情感心理、文学主题、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试图从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守望人性等角度把握江南文化深层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这些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取向、文学趣味、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有韵味的文学探索: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这一章主要是从文学探索的角度,考察苏童、格非、叶兆言在江南文化深层次的影响下,快速感应西方文化思潮,怀着一种对江南文化颇为复杂的依恋与反叛之情所做出的具有异质性、先锋性的文学探索。着重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注重感官享受的特质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形式实验的影响。第一节向着感觉进发的形式实验。这一节主要介绍他们是如何通过打破叙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叙事变革为感觉在文本中的畅通无阻提供保障,同时又通过对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变革使打通的感觉世界能够无限逼近临界感觉。第二节变异的感觉:轻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这一节主要是介绍扭曲变形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从感觉世界的裂隙中迸发出来,成为他们显示对生存世界的独特体验、宣泄过剩的话语表达欲望时的情感偏爱。第三节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这一节主要介绍在激越的形式实验与怪异的情感宣泄之后,文学传统,尤其是江南深厚的文学传统在感官享受、生存体验等方面散发出的无穷魅力如何使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创作由早期浓烈的西方影响印记,回归到充满江南诗意的抒情性和古典性。第四章文学新传统的再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这一章主要从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写作策略入手,详细分析他们在建构江南地方志的欲念的感召下,以自身的成长经验为背景,以早期的文学探索为基础,重建文学新传统的努力。苏童以先锋手法集大成的《河岸》展示了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格非则继续沉潜哲学沉思,以他的神秘主义诗学建构着他的精神世界;而叶兆言则在对传统的叛逆中展现着他对未来的希冀。第五章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这一章主要是从苏童、格非、叶兆言建构的新江南想象入手,展现他们在江南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对文学新传统的探求,在传统的诗意唯美之外建构起的充满腐败堕落又暗含无限可能的新江南形象。尽管苏童、叶兆言、格非基于他们自身的文学经验所进行的探求还存在着诸多局限,然而,他们通过自身的写作却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这也构成了他们先锋写作的重要意义。

曹晓东[10](2020)在《近现代文学“洋货”贬抑话语的三种向度》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持续遭受到东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以洋货为代表的商品输入成为列强压迫中国的重要手段。近现代文学中既有对洋货形象的正面描写,也存在大量负面性的贬抑话语,后者与洋货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相伴相生,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语境下,国内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想及文化防卫意识的产物。从政情隐喻、民生观照与道德规诫三个向度出发,能够发现其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长期以来,此类旨在表述"洋货"负面性征并带有贬抑色彩的文学话语大多处于边缘地位,众多的作者和作品湮没在历史的深处。本文即意图钩沉这一文学景观,梳理与呈现此类话语的文学表达及意象隐喻,讨论诸种文本的意义,考察作者的洋货体认及其政治、文化心态,以求更大程度地接近历史的真实与细部,并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的今天,给现实带来某种启示。

二、绑架!中国社会怪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绑架!中国社会怪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4)汉语“忧惧”范畴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从忧惧义到揣测
        1.2.2 “忧惧”范畴具体词研究的多个角度
        1.2.3 不足之处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3.1 主观化的依据
        1.3.2 副词主观性程度的定量分析法
        1.3.3 其他研究方法
    1.4 选题意义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忧惧”范畴核心词“担心”的表现
    2.1 “担心”的语义表现
        2.1.1 “担、心”的语义发展
        2.1.2 “担心”的演变过程和主观化
    2.2 “担心”的语法表现
        2.2.1 “担心”的句法功能
        2.2.2 “担心”的句法位置
        2.2.3 “担心”的共现成分
    2.3 “担心”的主观性
第三章 汉语“忧惧”范畴副词的形成与主观性指数
    3.1 “恐怕、恐将”的考察
        3.1.1 “恐、怕”的释义
        3.1.2 “恐怕”的演变过程和主观化
        3.1.3 “恐将”的演变过程和主观化
        3.1.4 “恐怕、恐将”的语法表现与主观性特征
    3.2 “怕是、怕不是”的考察
        3.2.1 “怕是、怕不是”的释义与语义演变
        3.2.2 “怕是、怕不是”的语法表现与主观性特征
    3.3 “生怕、只怕”的考察
        3.3.1 “生怕、只怕”的释义与语义演变
        3.3.2 “生怕、只怕”的语法表现与主观性特征
    3.4 小结:“忧惧”范畴副词的主观性指数
第四章 从“忧惧”到“认识”:语言主观化的一条路径
    4.1 “忧惧”范畴主观化的条件和动因
    4.2 “忧惧”到“认识”在其它语言中的表现
        4.2.1 英语中的表现
        4.2.2 日语中的表现
        4.2.3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附录——自建语料库文本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早期中国侦探小说概念界定
    1.2 早期中国侦探小说研究综述
        1.2.1 清末民初至20 世纪40 年代
        1.2.2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1.3 关于早期中国侦探小说的侦探形象研究
    1.4 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创新点
        1.4.1 问题的引出
        1.4.2 研究的意义
        1.4.3 研究的思路
        1.4.4 研究的方法
        1.4.5 研究的创新点
2 早期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生成基础
    2.1 启蒙思潮下西方侦探小说的引进
    2.2 公案小说与侦探小说的融合
3 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分类
    3.1 私家侦探
    3.2 业余侦探
    3.3 侠盗侦探
4 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传统特征
    4.1 坚守道义的济世情怀
    4.2 扶弱兼爱的侠义精神
    4.3 谦逊淡泊的人生态度
    4.4 纵情山水的生活情调
5 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时代特征
    5.1 爱国救亡情绪
        5.1.1 科学器物层面的启蒙与反思
        5.1.2 思想制度层面的改进与调和
    5.2 现实焦虑
        5.2.1 民间立场下的反叛与关切
        5.2.2 伦理失常下的焦虑与渴求
6 早期中国侦探形象的构建策略
    6.1 古典与现代元素的交织呈现
        6.1.1 通过服饰描写反映侦探心理
        6.1.2 影像化的动作特写
        6.1.3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表达
    6.2 皴染手法层层递进
        6.2.1 重神轻形
        6.2.2 正衬反衬
        6.2.3 环境渲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三、从“文学”到“文章”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一、符合选文标准
        二、具有教学价值
        三、文化斗争需要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后记

(7)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1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1.1 思想基础
        1.1.1 萨特的存在主义
        1.1.2 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
        1.1.3 拉康的精神分析
        1.1.4 康托尔的集合论
    1.2 历史渊源
        1.2.1 五月风暴
        1.2.2 “毛主义”情节
        1.2.3 新自由主义思潮
    1.3 后现代语境中的哲学危机
        1.3.1 哲学终结论的表现
        1.3.2 哲学危机产生的原因
第2章 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
    2.1 扞卫哲学的合法性
        2.1.1 批判哲学终结论
        2.1.2 解缝与远征
        2.1.3 哲学的可能性
    2.2 柏拉图主义姿态
        2.2.1 巴迪欧与柏拉图
        2.2.2 数学本体论
        2.2.3 类性的多
    2.3 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
        2.3.1 事件哲学:情势的断裂
        2.3.2 真理程序:真理的存在
        2.3.3 主体理论:介入性操作
第3章 哲学要更进一步
    3.1 重构革命的永恒真理
        3.1.1 人为哲学:“矫揉造作”的实存
        3.1.2 真理浮现:真理的表象
        3.1.3 阶点理论:实存的取值
    3.2 共产主义观念
        3.2.1 提出:针对苏联模式及一系列全球性危机
        3.2.2 内涵:个体在生成中成为大写的历史主体
        3.2.3 实质:实现真正的无限的人的联合
    3.3 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
        3.3.1 事件轨迹:原始陈述
        3.3.2 真理性身体:真理的实存
        3.3.3 主体化:哲学的非在到实存
第4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再思考
    4.1 巴迪欧哲学之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
        4.1.1 理论起点: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4.1.2 理论内涵:社会存在本体论
        4.1.3 理论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
    4.2 巴迪欧哲学之于当代社会
        4.2.1 巴迪欧哲学与世界政治实践
        4.2.2 巴迪欧哲学与资本主义新时代
        4.2.3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非地域性”:李劼人文学创作与新文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打破地域:李劼人与少年中国学会
    1.1 新文化运动中的少年中国学会
    1.2 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原因分析
        1.2.1 危机时代的爱国热忱
        1.2.2 官场黑暗,被迫转型
        1.2.3 创造“少年中国”
    1.3 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
        1.3.1 以《川报》为平台
        1.3.2 点燃成都的第一把火
        1.3.3 奋战《星期日》
第二章 工读互助与法国文学视野
    2.1 工读互助与留法浪潮
        2.1.1 “少中”推动的留法生涯
        2.1.2 成都分会的解体与“少中”的分化
    2.2 新的创作方法:借鉴自然主义
    2.3 师承左拉的“大河三部曲”
    2.4 《死水微澜》:中国版的《包法利夫人》
第三章 批判时政:对晚清文学的创化
    3.1 在晚清小说中探寻创作之路
        3.1.1 反思晚清而来的创作初心
        3.1.2 在晚清小说中汲取创作灵感
        3.1.3 对“林译小说”的借鉴与推崇
    3.2 从“谴责”词章到白话文学
        3.2.1 对官场腐败的揭露
        3.2.2 刻画贪官百态的讽刺艺术
        3.2.3 从“文言”到“白话”的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第一章 江南文化的孕育及其精神特质
    第一节 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
    第二节 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追求
    第三节 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
第二章 眷恋与逃离、叛逆: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影响下的文学情感
    第一节 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
    第二节 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
    第三节 守望人性
第三章 有韵味的文学探求: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
    第一节 向着感觉敞开的形式实验
    第二节 变异的感觉:戏谑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
    第三节 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
第四章 文学新传统的创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
    第一节 苏童小说的写作策略: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
    第二节 格非的写作策略:对存在神秘性的窥测
    第三节 互文与解构:叶兆言的传统的叛逆性书写
第五章 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
    第一节 苏童:堕落与救赎的另类市井南方
    第二节 格非:幻觉·记忆·救赎——精神江南的地形图展示
    第三节 叶兆言:经验与超越:叶兆言的细小江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近现代文学“洋货”贬抑话语的三种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政情隐喻与国族关怀
2 经济视域下的民生观照
3 道德规诫与伦理困境

四、绑架!中国社会怪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雷蒙德·钱德勒《长眠不醒》的伦理指向[D]. 张芸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郭沫若当代剧作论[D]. 赵鑫鑫. 河北大学, 2021
  • [3]影视表演与明星身份建构[D]. 刘晴雯.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汉语“忧惧”范畴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D]. 夏川越. 山东大学, 2021
  • [5]论早期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形象[D]. 吕玥茜.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D]. 肖倩颖. 吉林大学, 2020(08)
  • [8]“非地域性”:李劼人文学创作与新文化运动[D]. 李旭东. 河北大学, 2020(08)
  • [9]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D]. 姜晓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近现代文学“洋货”贬抑话语的三种向度[J]. 曹晓东.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0(01)

标签:;  ;  ;  ;  ;  

绑架!中国社会的奇怪状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