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第5卷第8-10单元教学建议

小语第5卷第8-10单元教学建议

一、小语五册第八至十单元教学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梅[1](2021)在《想象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以小学4-6年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霞[2](2019)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偏离与矫正》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目标是实际课堂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连接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桥梁。就语文学科来说,真实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保障,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有重要作用。自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一线教师普遍使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逻辑框架。但是,笔者发现,一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教学目标设计多有偏离现象出现,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故亟需教学目标设计的偏离析因和矫正研究。本研究选取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某团场小学低、中、高段8位老师以及第四师师部某中学小学部5位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课堂观察、分析教案等方法,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偏离现状,发现存在教学目标设计意识缺乏,目标设计的方法僵化,目标设计的表述不清,目标设计的达成机械、应试主义倾向严重等问题。经研究,本文认为教师专业水平、主体性意识、教学目标研究意识、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能力,制度建设落后、教学资源建设缺乏以及学校对文化氛围环境建设的忽视等因素制约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是导致目标偏离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本研究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准则,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主体性意识,强化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责任意识,加强教师自身学科知识建设,明确学生的“在场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学目标设计的制度保障、完善教学目标设计的资源建设等矫正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真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陈先云[3](2019)在《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不同课程观中对知识、儿童、社会不同认识的影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发展过程中曾存在诸多论争。在长期的工具观和人文观的博弈中,我国语文教科书的编制理念不断走向融合与统一。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正是在统筹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融合观的指导下,遵循语文学科自身规律,围绕阅读与表达两大系列,尝试构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能力体系。其表现为以语文要素作为单元语文训练的主线、明线;语文要素编排体现系统性和发展性;创新教科书单元编排体例,专门编排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等。

张玉婷[4](2018)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作用,发挥多重功能。要有效发挥语文课程的作用,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本论文从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入手,采用文献研究和课例分析等方法,并进行实践调查,揭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而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本论文的核心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课例分析法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板书、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总结出教学目标模糊泛化、教学内容僵化随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活动忽视学情、教学板书单一随意、教学评价片面等问题,并通过调查从教师角度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设计理念存在误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改善、教学设计方法需要优化。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实然状态的分析与解读。第二章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的分析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板书、教学评价这六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要素进行分析,是对其应然状态的分析与解读。第三章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针对现实问题,相应地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重视学情与教材的准确把握、用好教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基于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合理使用板书等优化策略,以期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启发,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周鲁迪[5](2016)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儿童诗以其内容浅显易懂,想象力丰富,韵律感和趣味性等优势,在训练孩子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诗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儿童的情操,使儿童受到传统文化、人文精神、道德修养、文化品味的熏陶和感染。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低段选文和人教版、江苏版小学语文低段课本选文互相对照,北师大版低年级选文中儿童诗所占的比例尤其大,而和其他体裁的选文相比,儿童诗的更容易被低年级儿童所接受,因而选择北师大版低年级课本中的儿童诗作为研究方向。研究从儿童诗的概念出发,明确儿童诗和儿歌;叙述了儿童诗教学在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增强儿童的语言感知力,实现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途径,利于师生互动的等功能;明确了儿童诗教学让孩子喜欢儿童诗,培养孩子的创作力,夯实孩子的语文基础,提高孩子措辞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对北师版儿童诗选文的种类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其与儿童诗教学的关系。重点结合北师大版儿童诗结合儿童本身的特点,阐述了儿童诗教学中的导入策略、朗读策略、阅读理解策略、背诵策略和仿写策略。本文分五章来论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低年级诗歌教学策略,第一章为引言,论述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侧重阐述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的任务;第三章阐述北师大版小语儿童诗文本分类及特点;第四章阐述儿童诗教学的策略。第五章为结论。

孙娜[6](2014)在《童心的回归与守望 ——论“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儿童文学教学》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特别是小学语文课程存在特别的渊源。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对以儿童为对象的文学教育的重视以及现代语文课程建设的需要,打开了儿童文学在中国成长发展的大门。因两者拥有这般天然关系,儿童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都在努力实现两个学科的整合。但在该过程中,却存在较多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研究背景,来探究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教学情况。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致力于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保证客观性。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介绍为什么要进行该项研究的原因,以及研究的内容、意义与研究现状。第一部分立足于“儿童本位观”,对“儿童”和“儿童文学”两个方面做了论述,为之后有关教学问题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述儿童文学教学的应然追求,首先明确儿童文学化是实现“诗意语文”的必然选择,其次分别从“尊重童真,回归儿童”、“以儿童的生命方式享受语文”、“以文学的方式呈现语文”三个角度具体阐述儿童文学教学应呈现的状态。第三部分阐述当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的实然困境,分别从教材、教学以及教师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了解基本现状,并剖析成因。第四部分提出对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构建,分别从教材的改进、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的策略实施以及加强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四个层面展开,致力于童心的复归。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将目光关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其教学实践,使儿童文学真正成为改进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剂良药!

陈达瑛[7](2013)在《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课本编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加坡的华文教材在不断地改进,以配合国家前进的步伐。自1991年至今,高级华文的教材已更换了四次。最早时期,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只比修读华文的学生多上一本深广教材,深广教材于1991年开始出版,1992年《华文教学检讨委员会报告书》公布后,新教材于1994年面市,为《好儿童华文深广教材》。1999年,当年的教改委员会认为该改编课本了,于是,小学高级华文教材在2001年陆续出版。2004年随着教改委员会提出的建议,新教材再次于2007年起更换新课本。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文的工具性包括通过课文的学习,促进学生掌握汉语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的运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的人文性包括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从中学习到本民族的文化、道德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教材进行了二十年改革,在语文工具性方面有哪些长远规划?在汉字、词语、语法方面作出了哪些改进和提升?取得了哪些经验?在语文的人文性方面,课文遴选的标准有哪些变动?课文内容的主题思想有哪些变迁?通过课文传递了哪些基本的价值观?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关注的。可惜至今无人针对上述问题做过系统研究。有鉴于此,笔者从教四十年,深感有责任对高级华文主导思想、用字、用词、语法等进行历时研究。因此,笔者在修读博士课程期间,选择了这一研究课题,专门针对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四套统编教材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力图从多方面对华文教材作出全面的梳理、分析和研究。最后,笔者决定以《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课本编写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并采用归纳法类归资料,再以对比法进行分析。论文的写作,是以前后长达二十年的四版课本为根据。所引用的资料分别散布于各版本共60本书中,故笔者得逐本逐篇搜集。本论文共具八章。第一章为绪论,旨在交代新加坡的教育背景,以便读者朋友对新加坡华文教学有个整体的概念,接着是划分高级华文为四期。然后阐释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价值。跟着介绍论文中常用到的术语。同时描述了研究的范围,以及研究方法,在总结前人和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切入点。第二章重点分析自1991年以来各版本高级华文课文篇章的主导思想。91版与94版的主导思想重在人际关系、华族传统文化、社区与国家、卫生与个人健康、自然世界、想像与幻想、外国文化与事物和科技天地八项。01版则把主导思想划分为五:即以人为本、家庭为根、社会为先、胸怀祖国、放眼天下。到了07版虽各篇有其各自的主题,但归纳之后,可分:以人为本、家庭为根、社会为先、胸怀祖国、放眼天下、想象与幻想和华族传统文化。第三章为各版本用字的统计,再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四套高级华文教材的用字量以91版居首,共用字2301个,94版则下跌至2003个字,01版再次下滑至1970个字,到了07版只剩下1826个字。紧接着笔者即探讨用字与课文教材编写的关系。第四章为高级华文课本的词汇研究。除了总结分析各版本词汇量的变动外,特别搜集对比分析了以下词汇应用问题:各版本的成语使用情况;各版本具有本地色彩的地方词语应用问题:各版本外来词语的使用情况。这是新加坡课文篇章的一大特色。第五章重点分析小学高级华文篇章中的语法应用问题。主要分析与比较各版本的词法与句法,词法分析副词、介词和连词,句法则分析特殊句式,并找出高级华文课文中的复句类型,同时进行比较。这一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提出编写教材应重视语法问题,而且应该有所规划。高级华文课本的编写者忽略课文的语法教学,导致一些原本应该涉及的语法现象未能出现在课文中,例如反复问句中,很少见到“A没A”结构,更无“AB没AB”、“A没AB”结构。第六章则通过新加坡的教育政策、社会因素及家庭原因探讨其对新加坡编写教材所造成的影响。教育方面,由于华文为单科教学,无论中四毕业生选择进入理工学院,或高级中学毕业之后进入大学,除非修读与华文有关的学科,否则从此与华文分道扬镳。社会环境则除了缺乏学习汉字的机会,也因英文、英语为主要的行政与工作语言而造成华文不受重视。家庭用语英语化,更使华文水平下滑。上述因素在在影响教材的编写。第七章是探讨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也就是笔者的建议。笔者认为课文篇章应该适量增添符合国情及时事的题材,为教材注入有利教学的新元素,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第八章为结论,概括前面论述的各点。本论文的主要创获是:运用了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自行统计并分析比较了各版本篇章的主导思想与其变迁。接着,提出篇章的主导思想该在道德教育、种族、宗教和谐、先贤的认识和关注时事方面加强。在用字方面,既统计出了各版本课文的用字量,生字出现的频率,又针对各版本的用字进行比较,同时指出编写教科书应先着手调查学生常犯错的字,以作为课文用字的准则。同时也提出了各种巩固汉字学习的方法。在用词方面,则以教师手册中的新词为依据,列出各版本课文中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数量,并提出扩大词汇量的方法。论文中列出的成语、具本地色彩的词汇和外来词,可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在语法上,则认为应该进行随机教学,并指出华、英语法的不同之处,这亦可作为教师教学时参考之用。以上建议是在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边教学,边搜集资料,以及认真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的。

刘红梅[8](2013)在《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教科书是兼具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播和技能训练三种价值的统一体。语文教学“是借了教材给予能力的”,教材便自然承担了培养能力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同普通中学相比,更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遗憾的是,中职课堂上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内容,经历过了近十年,还是没有多少变化,纵然有些许的修正,仍然脱离不了既有的形式和内容。另外,一些大小出版社,纷纷出版各种参考资料,测试卷等,虽然给教材增添了丰富性,但由于一些疏忽,答案观点的不一致,学生们在学习时莫衷一是,也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困难。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而也影响着语文教育质量。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与普通高中相比,由于生源素质的特殊性,更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编写好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因材施教。笔者以近十年(2001-2011)苏教版出版的三套中职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纵向研究,尤其深入剖析了杨九俊主编2011新版教材,通过调查研究和纵向比较,指出了教材在编写方面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又与其他出版社之中职语文教材进行横向比较,以吸取他人长处;最后结合国外教材编写特色,对教材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顾涛[9](2007)在《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范文在教材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材的核心。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人文精神、道德修养、文化品味的熏陶和感染,这对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实现语文的育人功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两章来论述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研究: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范文的编写理念和编写意图,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体系。本文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范文使用的教学建议;合理使用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的理念;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革新的具体实践三个方面对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教学作探讨。

叶丽新[10](2005)在《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对于技术应用为主的研究取向,本研究旨在强调“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中“学科立场” 的意义,试图展示如何从“学科立场”,即写作和写作教学需要出发思考“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 首先,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中的问题放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背景中来看。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出背景和已有实践中的问题,揭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科语境”薄弱的现象,由此明确“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中“学科立场”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界定了“学科语境”、“学科立场”在本研究中的基本所指与意义。当然也简要分析了“信息技术语境”的基本含义和地位。(第一章) 接着,从“学科立场”审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实践(第二、三、四章)。即以写作和写作教学必然会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为切入点,呈现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形成的“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实践活动或产品。在这样的展示和剖析中,试图突出的不是实践活动和产品的技术形式,而是在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中需要着重思考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特定的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场合关注的,或者产生的,是什么样的写作和写作教学问题。譬如,关于“怎么写”会涉及“写作工具”、“作品形式”、“写作方法和策略”等。二是信息技术对于特定的写作和写作教学问题有何特殊意义。譬如,信息技术与写作过程间的内在关系必然异于信息技术与作品形式间的内在关系。写作教学就是要捕捉这些问题并作恰当处理。 之后,论文对照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实践状况,归纳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基本发展空间(第五章),探讨了理论基础的作用问题(第六章)。“发展空间”主要是围绕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教学与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的。探讨“理论基础的作用”,是放弃对理论基础外延的简单罗列而解析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中可能会涉及哪些种类的理论基础,它们各自是以怎样的基本方式发挥作用的。无论是关于发展空间的勾勒还是理论基础作用方式的解析,都紧扣学科立场,以弘扬学科立场的优势和弥补学科立场的不足为基准。 最后本研究勾勒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一个基本设计框架,并提供了一个设计样例(第七章)。无论是“基本设计框架”还是“设计样例”,都还是站在“学科立场”上,以切实夯实“学科立场”在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中的地位为目标。譬如关于“网上新闻写作学习区”的设计样例,着重介绍了选择“新闻写作”话题的背景、意义和设计旨趣。

二、小语五册第八至十单元教学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语五册第八至十单元教学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偏离与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设计依据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1.1 课程目标
        1.1.2 教学目标
        1.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1.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1.2.1 课程标准
        1.2.2 教材
        1.2.3 学情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
    2.1 对象选取
    2.2 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2.2.1 校情
        2.2.2 13位教师基本情况介绍
    2.3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调查
        2.3.1 目标设计的意识
        2.3.2 目标设计的方法
        2.3.3 目标设计的表述
        2.3.4 目标设计的达成
    2.4 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2.4.1 目标设计意识缺乏
        2.4.2 目标设计的方法僵化
        2.4.3 目标设计的表述不够清晰
        2.4.4 目标设计的达成存在机械化和应试主义倾向
第三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偏离析因
    3.1 主观原因
        3.1.1 教师专业水平的制约
        3.1.2 教师主体性意识不够
        3.1.3 教师教学目标研究意识缺乏
        3.1.4 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有限
        3.1.5 教师“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
    3.2 客观原因
        3.2.1 目标框架模式的缺失
        3.2.2 制度建设落后
        3.2.3 教学资源建设缺乏
        3.2.4 文化环境建设的忽视
第四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矫正策略
    4.1 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基于课程标准
        4.1.1 基于课程标准的的教学目标设计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4.1.2 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的指导思想及环境分析
        4.1.3 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
        4.1.4 明晰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间隙带
        4.1.5 表述课堂教学目标
        4.1.6 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4.2 教学目标的设计需加强教师的主体性意识
        4.2.1 加强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责任意识
        4.2.2 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学科知识建设
        4.2.3 明确“学生在场意识”
    4.3 改善教学目标设计的环境性条件
        4.3.1 教学目标设计的制度保障
        4.3.2 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资源建设
        4.3.3 教学目标设计的教研文化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透视各类课程观对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一) 不同课程观下母语教科书编写特点
    (二) 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观念探析
        1.侧重语文学科自身规律和结构的工具观
        2.强调儿童兴趣需要和认知水平的人文观
        3.统筹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融合观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构建的课程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
    (一) 尝试建立语文训练体系
    (二) 训练目标的系统性和发展性
        1.纵向编排, 突出训练目标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1) 关于复述
        ①二年级借助图片、表格等讲故事
        ②三年级详细复述
        ③四年级简要复述
        ④五年级创造性复述
        (2) 关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要素
        2.横向编排, 突出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三) 创新教科书单元编排体例

(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板书存在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教学设计理念存在误区
        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改善
        三、教师教学设计方法需要优化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理念分析
        一、明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要素设计分析
        一、教学目标设计
        二、教学内容设计
        三、教学方法设计
        四、教学活动设计
        五、教学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依据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
        二、依据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
        三、依据学情设计教学目标
        四、依据教材设计教学目标
    第二节 教学内容设计策略
        一、活用教参,钻研教材
        二、遵循认知规律,结合生活实际
        三、针对不同文体,设计合宜内容
    第三节 教学方法设计策略
        一、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二、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相适应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第四节 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一、围绕教学目标,意图明确
        二、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考虑学情,选用适当的活动方式
        四、教学活动设计要基于文本
    第五节 教学板书设计策略
        一、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要恰当使用
        二、抓住课文的中心进行设计
        三、从文章的重难点入手进行设计
        四、从文章文眼处进行设计
        五、灵活运用多种板书设计
    第六节 教学评价设计策略
        一、注重过程评价
        二、注重方法评价
        三、注重发展性评价
        四、注重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缘由
        1.1.1 我国诗歌教学的历史悠久
        1.1.2 课标对儿童诗教学的重视
        1.1.3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的特点
        1.1.4 个人兴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特点的研究
        1.3.2 关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研究
        1.3.3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分段研究
        1.3.4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
2 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
    2.1 儿童诗概念
        2.1.1 儿童诗的内涵的界定
        2.1.2 儿童诗与儿歌的关系
    2.2 儿童诗教学的功能
        2.2.1 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2.2.2 增强儿童语言感知力
        2.2.3 实现情感教育的途径
        2.2.4 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2.3 儿童诗教学的任务
        2.3.1 促使儿童热爱儿童诗
        2.3.2 培养儿童的语言创造能力
        2.3.3 丰富儿童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2.3.4 培养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
    3.1 北师大版低年级教材儿童诗选文的分类
        3.1.1 抒情诗
        3.1.2 科学诗
        3.1.3 叙事诗
        3.1.4 童话诗
        3.1.5 寓言、哲理诗
        3.1.6 歌词
    3.2 北师大版教材中低年级儿童诗的特点
        3.2.1 语言浅显易懂
        3.2.2 情感丰富
        3.2.3 画面感强
        3.2.4 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3.2.5 重视随文识字和字族识字
        3.2.6 主题单元编排选文
4 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的策略
    4.1 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4.1.1 低年级儿童的生理特点
        4.1.2 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4.1.3 儿童身心发展与低年级诗儿童诗教学的关系
    4.2 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
        4.2.1 导入策略
        4.2.2 朗读策略
        4.2.3 理解策略
        4.2.4 背诵策略
        4.2.5 仿写策略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童心的回归与守望 ——论“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儿童文学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综述
一、“儿童本位观”下的儿童与儿童文学
    (一) 儿童本位观
    (二) 儿童:儿童文学永远“在场”的读者
        1. 儿童独特的心性
        2. 儿童的文学阅读接受心理
    (三) 儿童文学:建构儿童世界的文学
        1. 儿童文学的定义及其本质
        2. 儿童文学的生成方式:为儿童创作
        3. 儿童文学的价值
二、坚守本位,守护童心—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应然追求
    (一) 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化:“诗意”之途的必然选择
        1. 亲近母语,改进教学
        2. 回归生活,诗意栖居
    (二) 坚守本位,守护童心
        1. 尊重童真,回归儿童
        2. 以儿童的生命方式享受语文
        3. 以文学的方式呈现语文
三、本位易位,童心失落—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实然困境
    (一) 文学品质流失
        1. “文以载道”淹没“儿童本位”
        2. “教材体”桎梏
    (二) “艺术”与“游戏”缺席
        1. 艺术游乐园的荒芜
        2. 游离“快乐原则”
        3. 个案分析
    (三) “儿童”遭遇漠视
        1. 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不足
        2. 教学缺少“儿童视角”
四、童心的复归——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构建
    (一) 教材儿童文学文本的改进
        1. 坚守品质,重现经典
        2. 保证“游戏精神”
        3. 强调意蕴多元,突破审美单一
    (二) 儿童文学教学理念的确立
        1. 护养并尊重儿童的言语天性
        2. 引领且适度规范儿童的言语个性
        3. 关注阅读期待,注重感悟体验
    (三) 儿童文学教学的策略实施
        1. 教学目标的制定
        2. 教学方式的选择
        3. 课程资源的开发
    (四) 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大力加强
        1. 高校加强儿童文学课程建设
        2. 职后培训凸显儿童文学学科内容
        3. 教师研习强化自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7)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课本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华文教学政策的回顾
        一 教育背景
        二 小学高级华文教材的分期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本课题常用术语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五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困难之处
    第六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小学高级华文教材编写主导思想的比较
    第一节 91版教材的主导思想:传统价值观与中国色彩
    第二节 94版教材的主导思想:民族文化
    第三节 01版教材的主导思想: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
    第四节 07版教材的主导思想:更广阔的视野
    第五节 各版本教材主导思想的比较
第三章 小学高级华文课本用字分析
    第一节 各版本高级华文的用字统计
    第二节 四个版本教材的用字比较分析
    第三节 用字与课文教材编写的关系
        一 由字及词
        二 课文用字应以汉字误写率为辅
第四章 小学高级华文课本用词分析
    第一节 词汇量的变动与分析
    第二节 熟语的变动与分析
    第三节 特殊词汇的变动与分析
        一 具有本地特色的词汇
        二 外来词
第五章 小学高级华文语法教学研究
    第一节 词法的对比分析
        一 副词的分析与比较
        二 介词的分析与比较
        三 连词的分析与比较
    第二节 句法的结构
        一 小学高级华文课文中的特殊句式
        二 小学高级华文课文中的复句类型及比较
    第三节 小学高级华文语法教学的欠缺
        一 词法问题
        二 句法问题
第六章 影响小学高级华文课本编写的因素
    第一节 教育体系
        一 小学教育
        二 中学教育
    第二节 社会因素
        一 英文、英语为主要的行政与工作语言
        二 缺乏有利于学习汉字的大环境
    第三节 家庭原因
    第四节 教材重点转移
        一 教育体系对课文教材编写的影响
        二 社会与家庭环境对课文编写的影响
第七章 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教材编写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一节 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编写所面临的挑战
        一 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 字词日滑造成的局限
        三 语法的教学
    第二节 适量增添符合国情及时事的题材
        一 道德教育教材注入生活实例
        二 以实例唤醒国人珍惜种族和谐、宗教自由
        三 认识我国的先贤
        四 观察时事、关心社会
    第三节 为教材注入有利教学的新元素
        一 巩固汉字的学习
        二 利用有限的汉字扩大词汇量
        三 随机教学语法
    第四节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一 佳句、熟语整理结集,并与作文挂钩
        二 作文教学实例——短文、佳句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91版深广教材中含道德教育篇章
    附录二 低年级常见错字
    附录三 91版成语一
    附录四 91版成语二
    附录五 94版成语一
    附录六 94版成语二
    附录七 01版成语
    附录八 07版成语
    附录九 高级华文课文中的副词例句
    附录十 91版高级华文课文中的介词例句
    附录十一 94版高级华文课文中的介词例句
    附录十二 01版高级华文课文中的介词例句
    附录十三 07版高级华文课文中的介词例句
    附录十四 91版高级华文课文中的连词例句
    附录十五 94版高级华文课文中的连词例句
    附录十六 01版高级华文课文中的连词例句
    附录十七 07版高级华文课文中的连词例句
    附录十八 高级华文课文中的处置句
    附录十九 高级华文课文中的被动句
    附录二十 高级华文课文中的单音节反复问句
    附录二十一 高级华文课文中的双音节反复问句
    附录二十二 高级华文课文中的差比句
    附录二十三 高级华文课文中的等比句
    附录二十四 高级华文课文中的复句类型及例句
    附录二十五 小一篇章一
    附录二十六 小一篇章二
    附录二十七 91版以中国为背景的篇章
    附录二十八 94版以中国为背景的篇章
    附录二十九 01与07版以中国为背景的篇章
    附录三十 91版以新加坡为背景的篇章
    附录三十一 94版以新加坡为背景的篇章
    附录三十二 01与07版以新加坡为背景的篇章
    附录三十三 谜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研究意义
    二、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研究目的和作用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限制
第一章 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概述
    第一节 教材的使用价值和地位
        一、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二、教材对于教学的辅助性
        三、教师对于教材的再创造
    第二节 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意义
        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意义
        三、其他文件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现行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针对教师的调查研究
        二、针对学生的调查研究
第二章 近十年几种版本中职语文教材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几种版本中职语文教材的横向比较
        一、几种版本中职语文教材目录及综述
        二、苏教版与以上各版本教材的对比
    第二节 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新旧版本的纵向比较
        一、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目录及简介
        二、苏教版新旧版本教材的对比
第三章 对现行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修订的若干建议
    第一节 教育理论对教材编写的指导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对教材编写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对教材编写的指导
        三、知识结构理论对教材编写的指导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对教材编写的指导
        一、高中阶段学生身心特征对教材的心理诉求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趋于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统
        三、教材形式的编排应照顾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审美需要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9)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第一节 范文的定义
    第二节 范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
    第三节 为什么研究苏教版小语教材
第一章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范文的编写理念和编写意图
    第一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范文编选的要求、范文的选材标准
        一、人文性
        二、时代性
        三、典范性
        四、可接受性
    第二节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范文的编写理念和编写意图
        一、母语与“习得”
        二、读与背的最佳时期
        三、国标本的编写思想
        四、简约化、民族化、现代化
        五、平实、准确、规范的语言取向
第二章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体系
    第一节 阅读范文
        一、阅读范文的内容构成
        二、阅读范文的新尝试:词串识字
    第二节 阅读范文体系的编排
        一、语文教材编排的模式与编排序列
        二、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
        三、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反复、螺旋上升
    第三节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助学读物
    第四节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与人教社小语教科书、北师大版小语教科书比较
        一、基本情况
        二、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
第三章 合理使用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
    第一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范文使用的教学建议
    第二节 合理使用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的理念
        一、语文教学方法革新的重要意义
        二、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继承与革新
    第三节 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革新的具体实践
        一、读书训练由“浮”变“实”
        二、操作的具体程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册课文目录
    第二册课文目录
    第三册课文目录
    第四册课文目录
    第五册课文目录
    第六册课文目录
    第七册课文目录
    第八册课文目录
    第九册课文目录
    第十册课文目录
    第十一册课文目录
    第十二册课文目录
后记

(10)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立场的选择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语境状况
        一、案例存疑
        二、案例所凸现的语境隔膜
        三、“整合”提出背景的语境差异
        四、“整合”的语境层次及启示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信息技术语境确认
        一、关于信息技术的基本认识
        二、信息技术角色的定位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写作语境确认
        一、写作语境之意义
        二、写作语境的营建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写什么”
    第一节 “整合”情境中的写作内容资源状况
        一、资源库中的写作素材
        二、“整合”产品的主题
        三、习题库中的写作话题
    第二节 写作情境构筑的类型与意义
        一、对信息技术的期待:构建写作情境
        二、信息技术构筑写作情境的基本类型
        三、遗留问题
    第三节 学生自发写就的写作内容新取向
        一、信息技术环境与写作内容取向
        二、“网络作文”内容新取向解析
        三、写作内容新取向的教学疑义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怎么写”
    第一节 基于书写工具意义维度的“整合”
        一、特写:遭遇电脑写作的学生
        二、书写工具层面的研究与实践
        三、书写工具观照的意义与空间
    第二节 基于写作形式意义维度的“整合”
        一、写作形式与信息技术环境
        二、写作形式层面的研究与实践
        三、写作形式观照的意义与空间
    第三节 基于写作策略、方法意义维度的“整合”
        一、写作方法、策略与信息技术环境
        二、写作方法、策略观照的类型举隅
        三、写作方法、策略观照的关键与空间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写得怎么样”
    第一节 复调的声音:写作评价途径研究之一
        一、基于网络的写作评价实践
        二、评价新途径所实践的评价新理念
        三、评价新途径所蕴含的评价新形式
    第二节 量规里的方圆:写作评价工具研究之一
        一、量规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
        二、写作量规内涵及其意义
        三、写作量规的设计
        四、写作量规的使用
    第三节 网络语言研究中的图景:写作评价内容研究之一
        一、我国语言教育视野中的“网络语言”
        二、对“网络语言”性质与归属的追问
        三、网络语言与语言教育关系的处理层次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发展空间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发展空间的基本格局
        一、传统写作教学任务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写作教学经验的反思和修整
        三、新技术引发的写作教学新使命
    第二节 写作能力培养:传统写作教学任务的继承和发展
        一、语文教学的任务:语文能力培养
        二、“写作能力”的研究及其主要分歧
        三、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视野中的写作能力观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能力观的选择和发展
    第三节 “日记”的境遇:写作教学经验的反思和修整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自由与私密性
        二、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日记写作教学
        三、日记写作教学境遇的改善策略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理论基础的类型及运用
    第一节 理论基础的类型及意义
        一、内容理论与形式理论
        二、核心理论与边缘理论
        三、明示理论与潜在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状况分析
        一、背景:建构主义理论与信息技术间的关系
        二、案例: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视野中的建构主义
        三、建构主义对于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特殊意义
    第三节 理论的自觉运用案例:“UDL”与写作教学
        一、“CAST”及其UDL理念
        二、UDL视野中“写作”的“三个系统”
        三、以信息技术支持写作的“三个系统”
        四、小结与思考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设计框架与样例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设计框架
        一、“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设计”与“教学设计”
        二、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设计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设计样例
        一、设计话题产生的背景
        二、“网上新闻写作学习区”的设计旨趣
        三、“网上新闻写作学习区”素描与说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小语五册第八至十单元教学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想象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以小学4-6年级为例[D]. 李秀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偏离与矫正[D]. 宋霞. 伊犁师范大学, 2019(07)
  • [3]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 陈先云.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3)
  • [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玉婷.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9)
  • [5]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D]. 周鲁迪.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5)
  • [6]童心的回归与守望 ——论“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儿童文学教学[D]. 孙娜. 浙江师范大学, 2014(02)
  • [7]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课本编写研究[D]. 陈达瑛. 南京大学, 2013(03)
  • [8]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研究[D]. 刘红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8)
  • [9]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研究[D]. 顾涛. 四川师范大学, 2007(01)
  • [10]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 叶丽新.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标签:;  ;  

小语第5卷第8-10单元教学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