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个横向电极系统系数

关于三个横向电极系统系数

一、关于三侧向电极系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梁裕佳,田福斌,李飞翔[1](2021)在《基于COMSOL的阵列侧向测井井眼和围岩校正程序设计》文中认为阵列侧向测井是以三侧向测井和双侧向测井为基础,可以给出六条探测深度不同的测井曲线的测井方法。研究阵列侧向测井的井眼校正和围岩校正程序设计,即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进行阵列侧向测井数值模拟,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井眼和围岩校正程序设计。从阵列侧向测井工作原理出发,根据仪器信号聚焦过程和电场叠加原理,通过测量各电极电位,列方程求得各电极电流;推导并给出了K值、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基于阵列侧向测井模拟数据,应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井眼校正和围岩校正。讨论地层电阻率、井径变化对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为测井解释提供指导。

高文龙[2](2021)在《井中激电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矫正方法研究》文中提出

王辉,史国发,林兵兵,宗飞,陈草棠,卢春利[3](2021)在《苏里格气田双侧向电阻率负差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某区块DLL6503测井仪双侧向电阻率曲线在泥岩段出现深侧向电阻率值低于浅侧向电阻率的负差异现象,按照负差异的连续性和长度,划分为大段负差异和薄层负差异。针对大段负差异现象,确定参考N电极和电极系绝缘性能为主要影响因素,将N电极从井下移至地面并彻底解决各电极系绝缘差、导通电阻不达标的问题,经测井验证,大段负差异问题解决。针对薄层负差异现象,采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在纵向地层电阻率满足"中—高—低—高—中"的特殊地层条件下,原本对称结构的DLL6503测井仪双侧向电阻率曲线在低电阻率薄层出现薄层负差异现象,而改进后的非对称双侧向电阻率曲线无薄层负差异现象。将原双侧向仪器的对称结构改为非对称结构,经测井验证,改进后的非对称双侧向仪器在低电阻率薄层泥岩段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重合,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一致,薄层负差异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章静[4](2021)在《基于测井曲线的岩层物性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测井解释的核心就是确定测井信息与地质信息之间的关系,快速准确地识别岩性、划分地层在储层的基础研究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高效准确获取储层的孔隙度是油气等资源勘探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传统的测井曲线识别效率慢,精度低等缺点不利于实际工程的应用,因此构建一种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的测井曲线模型意义重大。本论文以淮北朱仙庄矿的砂泥质岩层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研究区的具体地质情况对采集的测井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完成了研究区的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其次,结合研究区已有的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响应模型和孔隙度、渗透率计算模型,实现对研究区岩性的初步识别和孔隙度、渗透率的初步计算;再次,构建了 B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对岩性和孔隙度的进一步优化计算;最后,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17-2井和17-5井的常规测井曲线解释评价中,对孔隙度的预测精度相差较大,17-2井的常规测井方法计算孔隙度平均误差为13.92%,17-5井的常规测井方法计算孔隙度平均误差为42.31%;而采用构建的BA-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两口井的岩性进行识别和孔隙度预测,精度较高,平均误差均低于3%,在该研究区内,BA-BP神经网络算法的精度更高、适用性更广。由此可知,在该研究区内BA-BP神经网络算法在处理非线性关系的问题上相较传统测井方法精度要高,预测效果更好,对储层孔隙度的准确预测也可以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作用。图[36]表[16]参考文献[109]

郭庆明,贺飞,和丽真,杨居朋,曹景致,游占华,赵敏[5](2021)在《侧向仪器主屏流比和剩余电位电路测量理论算法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硬聚焦侧向仪器主屏流比和剩余电位对测井结果的影响,聚焦主屏流比和剩余电位的电路简化测量方法,借助正演方法对仪器主屏流测量电路模型进行简化,搭建主电流测试电路和屏流测量电路,并给出理论计算方法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基于电路简化模型基础上给出主屏流比和剩余电位测试结果,该测试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仪器正演模型的误差。继续分析该方法在主聚焦电路参数测试中的应用优势,能够对方位阵列侧向不同方位主电流测量的参数进行量化对比,保证仪器方位上的一致性,也为继续优化主聚焦电路提供了数据支撑。

陈可依[6](2021)在《油基泥浆随钻电阻率测井及成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钻电阻率测井是识别评估油气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是一种井下可视化技术,能够对裂缝系统进行分析评价,有助于提高测井资料的精度,近些年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的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难以实现随钻成像测井,并且存在成像结果分辨率受限于电极尺寸,成像精度与系统抗干扰能力难以兼顾的问题。油基钻井液又称油基泥浆,因其更好的性能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其电绝缘性导致传统的电学测井方法在油基泥浆下难以应用。因此,研究一种成像精度较高,能够突破电极尺寸对成像分辨率限制,且适用于油基泥浆的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开展了油基泥浆随钻电阻率测井及成像方法研究,为解决传统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中存在的成像分辨率与系统抗干扰能力难以兼得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种成像测井新方法。结合图像重建算法,本文将灵敏场引入电阻率成像测井,量化周围地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缓解电场软场效应对测量的影响,实现了在不减小电极尺寸的前提下,提高成像测井图像结果的分辨率。本文采用电容耦合随钻测井技术进行地层电阻率信息的获取,从而实现在油基泥浆环境中的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2)基于所提出的成像测井新方法,建立了成像测井地层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模型获取了测量地层电阻率时灵敏场分布情况,并根据灵敏场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测井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成像测井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成像测井结果的分辨率,验证了成像测井新方法的有效性。(3)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样机,主要包括传感器、硬件控制电路和上位机。进行的电阻测量实验检验了所搭建样机的测量可靠性,同时也分析了该样机的采样率。结果表明所设计并搭建的样机能够满足成像测井新方法的性能要求。(4)以砂岩为主体设计并搭建了模拟测井实验平台。用砂岩作为模拟地层,在井壁上设计加工了不同的图案来模拟裂缝。使用所设计的模拟测井实验平台与随钻电阻率成像测井样机进行了实物模拟测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成像测井新方法能够在不减小电极尺寸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成像测井的分辨率,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的成像测井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丁鹏程[7](2020)在《浅层工程测井及其曲线精细分析试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成为一个热点,对地下空间浅层地质条件进行开发前的精准探测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钻探、物探等技术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探查结果。同时,利用勘探钻孔进行工程地球物理测井,通过对测井曲线的精细分析可以获得浅部地层精细分层及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信息,开展此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重庆地质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JGS-1B工程测井系统,对浅部100m以下的地层进行工程测井技术研究,并通过常用测井曲线,包括自然电位、声波、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等测井数据资料,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获得浅部地层精细结构分层信息。同时结合自然电位、电阻率曲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讨论地层的含导水及工程地质特征,根据综合参数的特征进行判断,其效果良好。通过对研究区的测井曲线资料,重点对砂岩含水层测井曲线资料进行分析,划分含水层。选取勘探区内10个钻孔的自然电位测井数据和视电阻率测井数据。分析测井数据、泥岩和砂岩厚度的等直线图分布特征,得到勘探区的左中下部所在区域可能存在含水层。根据视电阻率数据计算岩石含水饱和度预测富水性,得到勘探区的左中上部所在区域可能存在含水层,综合认定勘探区左中部区域存在含水层,实现预测勘探区的富水性状况;在进行岩石的弹性参数和强度参数评价时,选取勘探区的3个钻孔的15组岩石样,提取岩石样本对应采样区段声波测井数据和实验室泊松比值和弹性模量值,根据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求得泊松比值和弹性模量值均与实验室测得泊松比值和弹性模量值相接近,说明了理论方法能够对岩石弹性参数值进行预测计算。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复合参数分析方法,分析8个钻孔的多种曲线资料与岩石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视电阻率曲线资料与岩石抗拉强度的相关性最高,复合参数高于单因素分析,表明利用测井曲线资料来预测岩石抗拉强度是可行的。最后根据岩石的抗拉强度对岩石硬度进行计算,实现岩石可钻性级别划分,拓宽了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根据测井数据资料可以获得岩性、岩石的力学参数和水文地质状况等物性特征,从而来应用于一系列的地质问题预防工作,其工程应用的意义大。图 45 表 17 参考文献 85

赵自民,李印,陈琪湦,王晔,白莎[8](2020)在《使用径向电阻率评价油水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文中认为针对当前低阻油层等测井疑难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使用径向电阻率进行油水层评价的方法进行总结。从仪器发展和油水层识别方法的进展入手,探讨了使用径向电阻率进行油水层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认为深电阻率与完全侵入的冲洗带电阻率比值与储层含水饱和度为幂函数关系,即径向电阻率比值与储层的含油性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能够反映储层的含油性,理论上解决了径向电阻率比值法评价油气水层的有效性问题。使用该方法消除了岩性、水性等变化对油水层评价的影响,能较好识别评价低阻油层、高阻水层等疑难层。目前电阻率测井仪器已发展到阵列感应阶段,电阻率资料能够满足径向电阻率比值法的使用要求。因此,径向电阻率比值法是使用常规测井资料解决低阻油层等疑难层的最有效办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马继文[9](2020)在《HH2530测井系统数字电极系改造及应用》文中认为基于井径微电极仪器在电阻率测井中的作用及其测井原理、结构、技术指标,对SL6000井径微电极仪器挂接HH2530地面系统测井的线路改造设计方案及配接过程进行了说明介绍。试验表明,SL6000井径微电极仪器挂接HH2530地面系统所测曲线在砂岩、泥岩、灰质砂岩均能较好反映岩性特征,有效解决HH2530测井系列的微电极测井在清河工区存在的测井曲线质量差、仪器不稳定等问题。目前,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清河项目部使用的SL6000井径微电极仪器挂接HH2530测井系统是具可行性的现场方案。

郁爱霞,周齐志[10](2020)在《一种高分辨率侧向测井仪的设计》文中认为为获得地层的更多信息,以便准确识别油气层,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侧向测井仪。文章介绍了仪器结构、工作原理及电路实现方式。该仪器提高了纵向分辨率,同时提供三条探测深度不同的曲线,可完全取代泵出模式下硬电极加八侧向加双侧向的仪器组合,使整个仪器串长度缩短近10 m,施工安全性和效率大幅提高。经理论计算与模拟验证,该仪器可以为地层含油特性的确定和评价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二、关于三侧向电极系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三侧向电极系系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OMSOL的阵列侧向测井井眼和围岩校正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阵列侧向测井原理及其公式计算
    1.1 阵列侧向测井原理
    1.2 K值计算
2 阵列侧向测井井眼校正
    2.1 井眼影响
    2.2 井眼校正
    2.3 井眼校正前后对比
3 阵列侧向测井围岩校正
    3.1 围岩-层厚影响
    3.2 围岩校正
    3.3 围岩校正前后对比
4 结束语

(3)苏里格气田双侧向电阻率负差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苏里格气田负差异现象描述
    1.1 大段负差异现象描述
    1.2 薄层负差异现象描述
2 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分析原理与方法
    2.2 大段负差异
        2.2.1 大段负差异原因分析
        2.2.2 大段负差异解决方法与结果
    2.3 薄层负差异
        2.3.1 薄层负差异原因分析
        2.3.2 薄层负差异解决措施
        2.3.3 薄层负差异解决结果
3 结 论

(4)基于测井曲线的岩层物性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规测井曲线研究现状
        1.2.2 神经网络在测井方面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工程测井技术
    2.1 常用测井方法原理
        2.1.1 自然电位测井
        2.1.2 电阻率测井
        2.1.3 自然伽马测井
        2.1.4 声波测井
    2.2 测井仪器及工艺
        2.2.1 工程测井仪器介绍
        2.2.2 现场测量工艺
    2.3 本章小结
3 工程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3.1.2 区域地层特征
    3.2 测井曲线预处理
        3.2.1 曲线平滑滤波处理
        3.2.2 曲线编辑
    3.3 测井解释模型构建
    3.4 测井曲线岩性响应特征
    3.5 孔隙度计算模型
    3.6 渗透率计算模型
    3.7 本章小节
4 BA-BP神经网络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析
    4.1 BA-BP神经网络的构建
        4.1.1 BP神经网络
        4.1.2 蝙蝠(BA)算法原理
        4.1.3 BABP神经网络
    4.2 B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分析
        4.2.1 B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岩性
        4.2.2 BA-BP神经网络预测孔隙度
        4.2.3 误差对比分析
    4.3 研究区砂岩层孔隙度预测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5)侧向仪器主屏流比和剩余电位电路测量理论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硬聚焦方位阵列侧向仪器
    1.1 主屏流电路测量简化模型
    1.2 主电流聚焦电路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
    1.3 硬聚焦仪器的主屏流电路设计约束条件分析
2 结 论

(6)油基泥浆随钻电阻率测井及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随钻测井与电缆测井
        1.2.2 油基钻井液
        1.2.3 成像测井
    1.3 文献综述
        1.3.1 随钻测井研究现状
        1.3.2 油基泥浆环境下的测井技术研究现状
        1.3.3 成像测井技术研究现状
        1.3.4 图像重建算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案
    2.2 技术路线
    2.3 成像策略
    2.4 LBP+ K-means图像重建算法原理
    2.5 图像重建结果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感器仿真建模研究
    3.1 有限元与COMSOL仿真软件
    3.2 二维仿真建模实验
        3.2.1 二维仿真模型建立
        3.2.2 二维灵敏场计算
        3.2.3 二维仿真测井实验
    3.3 三维仿真建模实验
        3.3.1 三维仿真模型建立
        3.3.2 三维灵敏场计算
        3.3.3 三维仿真测井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像测井仪原理样机设计
    4.1 原理样机系统设计
        4.1.1 总体结构
        4.1.2 硬件控制电路
    4.2 原理样机系统性能测试
        4.2.1 电阻测量准确度测试
        4.2.2 采样率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拟测井实验
    5.1 模拟地层实验平台
        5.1.1 实验平台总体结构
        5.1.2 井眼设计
    5.2 模拟测井实验
        5.2.1 二维模拟测井实验
        5.2.2 三维模拟测井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科研成果

(7)浅层工程测井及其曲线精细分析试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测井技术应用探讨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路线
2 工程测井方法及其资料综合分析
    2.1 工程测井仪器
        2.1.1 测井设备概况
        2.1.2 数据采集
        2.1.3 测井资料处理
    2.2 工程测井常用曲线
        2.2.1 自然伽马测井
        2.2.2 声波测井
        2.2.3 自然电位测井
        2.2.4 视电阻率测井
        2.2.5 微电极测井
        2.2.6 密度测井
        2.2.7 中子测井
    2.3 测井曲线综合分析方法
        2.3.1 岩性分析
        2.3.2 水文地质情况分析
        2.3.3 含气状况分析
3 工程测井应用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测井曲线资料获取
        3.2.1 测井前的准备工作
        3.2.2 实施测井
        3.2.3 测井深度计算
    3.3 岩性的划分
    3.4 富水性预测研究
        3.4.1 定性预测
        3.4.2 岩石含水饱和度计算预测
    3.5 岩石力学参数评价
        3.5.1 弹性参数预测
        3.5.2 强度参数预测
    3.6 岩石可钻性划分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使用径向电阻率评价油水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径向电阻率法评价油水层的技术发展
    1.1 电阻率测井仪器研究的进展
    1.2 油水层评价方法研究的进展
2 应用前景分析及存在问题
3 结 论

(9)HH2530测井系统数字电极系改造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电极仪器介绍
2 微电极的测井原理
3 SL6000微电极探头挂接HH2530线路设计方案
4 用于生产情况及技术效果
5 结论

四、关于三侧向电极系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MSOL的阵列侧向测井井眼和围岩校正程序设计[J]. 梁裕佳,田福斌,李飞翔. 仪表技术, 2021(05)
  • [2]井中激电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矫正方法研究[D]. 高文龙. 长江大学, 2021
  • [3]苏里格气田双侧向电阻率负差异现象研究[J]. 王辉,史国发,林兵兵,宗飞,陈草棠,卢春利. 测井技术, 2021(03)
  • [4]基于测井曲线的岩层物性预测方法研究[D]. 章静.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5]侧向仪器主屏流比和剩余电位电路测量理论算法研究[J]. 郭庆明,贺飞,和丽真,杨居朋,曹景致,游占华,赵敏. 电子测量技术, 2021(05)
  • [6]油基泥浆随钻电阻率测井及成像方法研究[D]. 陈可依. 浙江大学, 2021(01)
  • [7]浅层工程测井及其曲线精细分析试验应用[D]. 丁鹏程.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8]使用径向电阻率评价油水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赵自民,李印,陈琪湦,王晔,白莎. 电子测量技术, 2020(16)
  • [9]HH2530测井系统数字电极系改造及应用[J]. 马继文.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0(04)
  • [10]一种高分辨率侧向测井仪的设计[J]. 郁爱霞,周齐志. 声学与电子工程, 2020(02)

标签:;  ;  ;  ;  ;  

关于三个横向电极系统系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