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文件系统标准 - IS09660

光盘文件系统标准 - IS09660

一、光盘文件系统的标准——IS09660(论文文献综述)

王向女,邱怡璇[1](2019)在《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实现的概念模型研究》文中认为论文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在文档系统中实现的机理,拓展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研究的视野,对全程管理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为实践部门根据概念模型设计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提供实践参考。研究方法为:模型构建。主要结论为:基于对全程管理原则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由管理要素和管理流程两个方面构成的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在文档系统实现的概念模型。

刘少伟[2](2019)在《基于双系统的车联网车载终端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伴随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车联网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车联网车载终端是车联网系统建立的基础,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通信的桥梁,车载终端需具备多种信息交互、快速数据处理及功能扩展等功能。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现存车联网车载终端文献进行研究,在2018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通信终端关键技术研究”的支持下,提出了基于双系统的车联网车载终端的研究。双系统为嵌入式Linux系统和Android系统,由嵌入式Linux系统为用户提供安全应用、调度应用;由Android系统为用户提供娱乐应用,双系统运行的物理环境是两块同型号实验板,并分别配备触摸屏。车载终端主要实现踏板数据有效性判定、定位数据热备、行车数据上传至云端、下载云端的交通协调信息、导航、影音播放等功能,由双系统处理器实验板、4G模块、双模定位模块、蓝牙/WiFi模块、GPS定位模块等部分构成。在车载终端设计时,首先依据ISO26262标准中的安全管理生命周期对车载终端进行分析,确定车载终端硬件架构与风险处理策略。然后对车载终端的各功能模块相关接口进行设计。之后对车载终端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系统定制,增添/删减嵌入式Linux系统Kernel驱动文件,使嵌入式Linux系统能够支持相关功能模块;Android系统在内核定制的前提下修改File System源码,使Android系统更符合车载环境。最后对车载终端的应用程序进行设计,在嵌入式Linux系统内通过建立进程方式实现风险处理程序和车载终端与云端的数据交互程序同时运行,并将关键信息显示在QT/E界面内;在Android系统中设计监听程序,通过对Android UI界面按键、CAN通信、串口的监听实现语音控制、定位数据热备和第三方应用的跳转,由第三方应用提供导航和娱乐服务。最后对不同系统的实验板分别进行实物测试,通过模拟车联网通信数据,验证车载终端通信能力及目标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方案可行,电路设计合理,达到预期目标,该成果对促进我国车联网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张瑜[3](2017)在《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档案占据大量存储空间、存储和管理难度较大,当前开展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问题研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而风险管理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以及档案领域对风险管理理论的引入和研究,为本文从风险管理视角研究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通过文献调研,本文对与论文研究对象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将相关内容借鉴到文本的研究当中。论文以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识别与风险因素分析和风险应对策略为主要研究内容。在风险识别部分,采用目标偏离法,通过预先设定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目标,并分析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可能产生的偏差来识别长期保存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共识别出包括不真实风险、不完整风险、不可靠风险、不可用风险、失密风险和不准确风险在内的六大风险。同时构建了风险因素分析集成框架,从数字档案生成、流转和保存三个阶段,将引发各类风险的风险因素划分为外部环境类、管理类和技术类三种类型,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风险应对部分,从应对领域、应对策略、应对层次、应对手段四个方面构建了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应对体系,对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次上,实施人员、法律法规、标准、组织管理、系统、技术、资金不同应对手段,采取降低风险、预防风险和主动接受风险三种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来应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各类风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根据文中采用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因素分析方法以及构建的风险应对体系,对某机构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可以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毕建新[4](2016)在《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文件是信息化时代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加强电子文件管理是新时期国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广泛使用,尤其是政府部门,海量的政务电子文件在政府业务中被使用。但是,我国对电子文件资源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在一批学者的推动下,国家将电子文件管理列入国家战略。与此同时,云计算的概念被提出,其应用也逐步由商业领域向政务领域拓展。在此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一直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问题—方法—贡献为主线,以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为研究对象,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与政府管理实践相结合,探讨云计算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与服务的模型与实施。本文通过对政务电子文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全程管理思想、协同理论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经历了从传统文件生命周期模型到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了解文件的背景及现状,认为文件的利用才是重点。文件连续体理论还特别强调跨机构的合作。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管理思想为电子文件管理提供了一体化管理的思想。通过协同理论和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指导,电子文件管理各要素、各系统之间能够协同地工作,从而获得电子文件管理的整体放大效应。本文比较了云计算环境与传统网络环境下的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从管理思想、管理技术和组织制度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论文研究了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问题。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互动关系,揭示了区域性政务云构建的六大动因。论文认为政务电子文件具有大数据的特征,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之间将长期保持密切关系。通过对私有云、公有云与混合云三种云计算部署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模式和体系架构。论文从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入手,分析其概念及动因,并运用(ISO/TR26122:2008信息与文献—文件过程分析》为工具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职能分析和序列分析。论文分析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模型,并分析了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机制。最后,通过对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与模型。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对传统电子文件管理理论进行修正和扩充,引入协同理论,丰富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管理思想;(2)政务电子文件的一体化管理必须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中动态实施;(3)提出了一种能与政府职能转变动态匹配的政务云构建方法,使得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所依赖的技术环境能够灵活应对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政府业务流程的变化;(4)构建了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实现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协同化、集成化、一体化。

杜氏清水[5](2015)在《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图书馆行业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如信息爆炸、信息通讯技术变革、用户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信息数量与质量的变化、国家对图书馆系统预算资金日益紧缩和数字资源价格的上涨等。为应对这些挑战,越南图书馆尝试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一方面肯定了我国(越南)在与世界接轨和发展的时期中,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以国外留学生的视角,结合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对数字图书馆共享方面工作学习交流的思考,通过实际案例调研分析,总结越南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运用于越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本文由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组成:1.“绪论”:主要介绍研究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2.“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基础”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概述,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特征及其重要性,数字资源建设实践,数字化信息资源政策实践,资源编目标准与创建元数据以及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实践;3.“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4.“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越南国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国际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以及越南图书馆服务中的着作权;5.“影响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文件、数字资源管理工作、信息资源共享的设备、人力资源、保管和提供数字资源服务等;6.“提高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效率路径”主要包括:完善与发展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政策,注重发展从事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人力资源,完善通讯技术基础设施,发展数字信息资源,注重发展国家数字信息资源的安全机制以及加强管理越南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7.“结论与展望”:得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主要贡献和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李平[6](2015)在《云环境下虚拟机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将共享的软件和硬件资源按需求提供给用户,具有可扩展性、动态性、廉价性、可靠性、通用性、实时性等特点。随着云计算概念的日趋成熟,其自身不断地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而安全问题首当其冲。因此,研究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监控具有重要意义。云计算包含了众多的关键技术,如虚拟化技术、分布式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其中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服务得以实现的最核心技术。因为虚拟化技术能够将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平台的相关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后提供云计算服务。而Xen是目前最为主流的虚拟化平台之一。它是一个开源的、性能稳定和占用资源少的虚拟化产品,因此,对Xen虚拟化平台上的虚拟机进行监控具有重要价值。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云计算系统需要建立严格的防护制度,对恶意软件的入侵和攻击能够准确识别并快速拦截。而Rootkit是一种特殊的恶意软件,同时也是云计算的一个重要威胁。Rootkit能够获得超级用户权限并且控制目标操作系统。它不但能够隐藏自身,而且可以隐藏进程、文件、模块和网络连接等信息。因此,检测隐藏信息的存在对于提高计算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云计算环境下的虚拟机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en平台的虚拟机安全监控技术SMT。SMT驻留在宿主机里面,采用虚拟机自省机制来捕获被监视虚拟机的内核信息。因此,SMT不需要在被监视虚拟机内部安装任何代码,能够更好的避免恶意软件的攻击,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同时,SMT的系统架构采用了前后端分离的设计方案来实现。因此,SMT能够很容易扩展到其他虚拟化平台和操作系统上面,增强了SMT的可移植性。实验结果证明SMT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被监视虚拟机的内核信息,而且可以发现被Rootkit隐藏的内核信息。

程磊,胡湖[7](2014)在《电子档案存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新一代档案形式,电子档案在很多方面继承了传统档案的性质、任务和管理方式,因此,纸质档案管理的传统风险并没有消失,几乎悉数被保留下来,如由于管理失误造成的档案缺失、失泄密、无法检索,以及各种自然和人为的损毁等依然存在;而电子档案特有的新型风险,如真实性受损、不可读取等存储问题又接踵而来。电子档案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如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大大丰富了档案的表

聂云霞[8](2014)在《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数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家信息技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主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数字遗产保存宪章》中指出,数字资源应理解为一种有利于子孙后代活动的资本或遗产。但数字资源本身较为脆弱,受制于载体老化、技术过时等因素影响,数字资源生命周期比较短暂,如果缺乏有效的长期保存策略,势必造成数字资源的永久消逝,给民族记忆和人类文化传承带来重大损失。鉴于此,应改变现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自发、分散研究的现状,立足于国家顶层设计,对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进行有规划的、相对集中的研究。本选题“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有别于文献机构或部门数字资源保存策略的研究,而是强调从国家全局和整体出发,探索和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策略,因此角度更为宏观。文中基于“大遗产保护”的视角,把公共数字资源和私有数字资源统一在国家数字资源层面,认为私有数字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公有数字资源,打破了两者“分而治之”的桎梏;站在世界记忆守护和人类文化遗产传承的高度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思考具有略意义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有利于整合现有研究力量,从岁本和全局出发科学设计、合理配置研究资源。笔者因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研究中紧紧围绕“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的主题,以“数字资源”概为切入点、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为中心、以“国家层面”为基准来全(?)思考,提出了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管理策略和技术策略,旨在为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成[9](2013)在《基于STM32单片机的BMS数据记录装置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自从汽车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汽车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同样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包括近期已经引起普遍关注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既节能又减排的电动汽车的优势就被突显出来。由于能够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口号,电动车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一直以来电动汽车的电池问题就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电池管理系统就是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问题有效途径之一。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并对电动汽车电池组进行系统的优化管理可以行之有效地改善电动汽车电池问题。电池管理系统采集了大量的电池相关数据,这其中的一些数据需要永久性的存储以便分析处理之用。于是电池管理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如何存储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案,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CAN总线与电池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将数据以文本文档TXT的格式有序地存储在SD卡中。

施焕春[10](2013)在《基于Modbus的甘蔗种植机测控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开放式农业向现代精准农业发展,而智能化农机更是实施精准农业的重要手段。采用智能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可以大大缓解我国正在面临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业投入产出比过低以及农业物资浪费严重的问题。在甘蔗种植业中,而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我国蔗糖行业原本的竞争力不复存在。而作为甘蔗种植业中劳动力需求最大的种植环节,如能提高机械化使用水平,将可大大降低原料蔗的生产成本。针对目前现有甘蔗种植机缺苗、肥料浪费严重等现象,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改造方案,以实现种植时缺苗提示、智能施肥的目的。以Modbus的RTU模式为基础,设计编写了通讯协议以及相关功能代码,并依靠RS485定义了网络物理层,从而完成了Modbus现场总线网络的构建。整个系统是以嵌入式系统为上位机,单片机系统为下位机,通过Modbus,总线进行数据交互的一款智能化控制平台。下位机以ATmega8为主控器建立了最小系统。通过使用ATmega8单片机的捕获功能捕捉霍尔传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经过改良后的M测速法计算出系统所需速度信息。通过PWM技术和比例-滞回控制方法,实现了肥料排放的智能化控制。上位机则以S5PV210蜂鸟系列ARM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通过移植uboot、嵌入式Linux内核和Yaffs2文件系统建立起嵌入式硬件平台。使用Qt编写了全中文人机操作界面并增加了SQLite数据库。通过U盘下载的方式,将Qt程序、宋体字库以及tslib触摸屏软件库一起移植至嵌入式平台,实现了全触控式人机操作。在最终完成的系统上,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输入段长、段距以及单双行种植等信息。嵌入式设备依据设置,完成相应的动作。并且实时的显示甘蔗种植机的行驶速度、距离以及施肥总量等相关信息,供用户参考。在完成种植任务后,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保存,将一天内所种植甘蔗总量以及肥料使用情况保存起来,以便日后分析。实验表明:该智能化种植机可根据用户设置,自动完成开沟、放苗、施肥和覆土等一系列耕种工作,工作情况良好。

二、光盘文件系统的标准——IS0966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盘文件系统的标准——IS09660(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实现的概念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之思考
    1.2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之技术
    1.3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之标准
2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在文档系统中的概念模型
    2.1 概念模型的理论基础
        2.1.1 全程管理原则
        2.1.2 前端控制
        2.1.3 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的关系
    2.2 构建电子文件全程管理概念模型
3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概念模型说明
    3.1 管理要素
    3.2 管理流程
4 结语

(2)基于双系统的车联网车载终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车联网概述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创新点
    1.5 论文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车联网车载终端设计架构
    2.1 车载终端安全管理生命周期分析
    2.2 硬件架构设计方案论证
        2.2.1 车载终端的硬件架构
        2.2.2 车载终端硬件选取
    2.3 软件架构设计方案论证
        2.3.1 车载终端软件架构
        2.3.2 ASIL等级判定
        2.3.3 风险处理策略
    2.4 系统设计开发涉及的关键技术
        2.4.1 嵌入式Linux系统及NFS服务器
        2.4.2 车载终端Android系统
        2.4.3 其他技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联网车载终端硬件设计
    3.1 车载终端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3.1.1 调试串口电路设计
        3.1.2 OTG接口介绍
    3.2 通信模块接口设计
        3.2.1 CAN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2.2 蓝牙/WiFi通信模块接口设计
        3.2.3 4G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3.3 定位模块接口设计
        3.3.1 双模定位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3.3.2 GPS定位模块接口设计
    3.4 影音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3.4.1 音频编码/解码电路设计
        3.4.2 语音识别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3.4.3 摄像头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3.4.4 触摸屏接口转换电路设计
    3.5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联网车载终端开发平台搭建
    4.1 车载终端开发环境需求
    4.2 宿主机环境搭建
        4.2.1 Ubuntu系统搭建
        4.2.2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4.2.3 NFS服务器搭建
    4.3 车载双系统编译
        4.3.1 Bootloader编译
        4.3.2 Kernel定制
        4.3.3 File System定制
    4.4 车载终端环境搭建
        4.4.1 车载双系统初始移植
        4.4.2 车载终端系统调试移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车联网车载终端软件设计
    5.1 车载终端通信协议
        5.1.1 CAN总线通信协议
        5.1.2 NMEA-0183协议
        5.1.3 双模定位模块命令协议
        5.1.4 4G模块命令协议
        5.1.5 语音识别模块命令协议
    5.2 车载终端嵌入式Linux系统程序分析
        5.2.1 嵌入式Linux系统应用函数介绍
        5.2.2 A/D误差校正
        5.2.3 车载终端嵌入式Linux系统串口初始化
    5.3 风险处理程序设计
        5.3.1 功能层程序设计
        5.3.2 数据处理层程序设计
        5.3.3 控制层程序设计
    5.4 车载终端对云端的交互程序设计
        5.4.1 交互程序设计
        5.4.2 数据显示程序设计及开机自启
    5.5 车载终端Android系统程序设计
        5.5.1 程序设计环境
        5.5.2 蓝牙/WiFi程序设计
        5.5.3 监听程序设计
        5.5.4 开机自启APP设定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车联网车载终端测试
    6.1 车载终端嵌入式Linux系统测试
        6.1.1 风险处理功能层程序测试
        6.1.2 数据处理层和控制层程序测试
        6.1.3 车载终端对云端的交互程序测试
        6.1.4 车载终端嵌入式Linux系统整体测试
    6.2 车载终端Android系统测试
        6.2.1 车载终端Android系统程序UI跳转测试
        6.2.2 车载终端Android系统监听程序测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坐标系建立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数字档案
        2.1.2 长期保存
        2.1.3 风险及风险因素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
        2.2.2 前端控制原则和全程管理原则
        2.2.3 风险管理理论
3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识别与风险因素分析
    3.1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识别的方法与思路
        3.1.1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识别的方法——目标偏离法
        3.1.2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识别的思路
    3.2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因素分析
        3.2.1 风险因素分析的思路——构建风险因素分析集成框架
        3.2.2 基于集成框架的风险因素分析
4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应对
    4.1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应对体系
        4.1.1 概念模型
        4.1.2 应对层次
        4.1.3 应对策略
        4.1.4 应对手段
    4.2 宏观层次的风险应对
        4.2.1 国家层面技术类和管理类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4.2.2 国家层面外部环境类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4.3 中观层次的风险应对
    4.4 微观层次的风险应对
        4.4.1 机构内部技术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4.4.2 机构内部管理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4.4.3 机构外部环境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介绍
    5.2 风险识别与风险因素分析
    5.3 风险应对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拟解决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电子文件管理
        2.1.1 电子文件管理理论
        2.1.2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
        2.1.3 电子文件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
        2.1.4 电子文件管理技术
    2.2 电子政务
        2.2.1 电子政务概念及其发展
        2.2.2 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服务
        2.2.3 政务云
    2.3 政府职能转变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架构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电子政务与政务云
        3.1.2 政务电子文件及其一体化管理
        3.1.3 云计算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
    3.2 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理论体系
        3.2.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全程管理思想与前端控制思想
        3.2.2 协同理论
        3.2.3 政府职能转变
    3.3 云计算环境与传统网络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比较
        3.3.1 管理思想层面
        3.3.2 管理技术层面
        3.3.3 组织制度层面
第四章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研究
    4.1 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互动关系
    4.2 区域性政务云构建动因
        4.2.1 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与云计算服务理念的契合
        4.2.2 政府积极推动云计算在政府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4.2.3 政务云可以克服传统政府职能行使中的弊端
        4.2.4 云计算需自下而上的在政府管理中运用
        4.2.5 有助于推动国内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
        4.2.6 有助于政府部门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节能降耗
    4.3 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4.3.1 政务电子文件的大数据特征
        4.3.2 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4.4 区域性政务云构建
        4.4.1 云计算三大部署模式
        4.4.2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务云构建
        4.4.3 区域性政务云实现架构
第五章 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
    5.1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分析
        5.1.1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概念
        5.1.2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动因
    5.2 政府业务流程的职能分析与序列分析
        5.2.1 政府业务流程的职能分析
        5.2.2 政府业务流程的序列分析
    5.3 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可靠性分析
        5.3.1 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对可靠性的要求
        5.3.2 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可靠性影响因素
    5.4 基于政务云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
        5.4.1 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与服务模型
        5.4.2 模型要素分析
    5.5 基于政务云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
        5.5.1 创新管理机制体制
        5.5.2 完善法规制度及标准规范
        5.5.3 强化全过程的集成共享
        5.5.4 实施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
        5.5.5 推动云计算技术运用
        5.5.6 开展全面的业务协同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
        6.1.1 阶段一:改革审批制度,建设电子政务,提升服务效率(2000-2006)
        6.1.2 阶段二:缩减审批事项,整合政务系统,共享政务信息(2006-2011)
        6.1.3 阶段三:成立政务中心,发展智慧政务,协同信息服务(2011-2015)
        6.1.4 验证:电子政务发展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
    6.2 南京市政务云及其综合政务软件平台
        6.2.1 南京市政务云
        6.2.2 综合政务软件平台
        6.2.3 验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带来服务模式的变革
    6.3 典型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案例
        6.3.1 G2C(政府-公众)
        6.3.2 G2B(政府-企业)
        6.3.3 G2G(政府-政府)
        6.3.4 验证:一体化、协同式服务可以大幅提升电子政务效率
    6.4 相关修正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课题支持与科研成果
致谢

(5)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发展
        1.1.1 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需求
        1.1.2 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还不能满足公共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越南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实践基础
    2.1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概述
        2.1.1 数字信息资源概述
        2.1.2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类型
        2.1.3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
    2.2 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特征及其重要性
        2.2.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2.2.2 数字资料和数字馆藏的概念
        2.2.3 数字资源的特征
        2.2.4 数字资源对越南社会的重要性
    2.3 数字资源建设实践
        2.3.1 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
        2.3.2 数据库的创建
    2.4 数字化信息资源政策实践
        2.4.1 越南发展数字图书馆政策
        2.4.2 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发展政策
    2.5 资料编目标准与创建元数据
        2.5.1 机读编目格式标准MARC21
        2.5.2 都柏林元数据技术平台(Dublin Core)
        2.5.3 元数据编码及转换标准
        2.5.4 元数据对象描述标准(MODS)
        2.5.5 信息检索协议
        2.5.6 图书馆流通交换协议
        2.5.7 关于MARC21机读编目格式标准
        2.5.8 关于英美编目条例(AACR2)
    2.6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2.6.1 数字信息资源储存工作
        2.6.2 数字资源保管工作
        2.6.3 越南数字资源管理软件
        2.6.4 在数字图书馆实施着作权
3 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基础
    3.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
        3.1.1 研究主题的语词确定
        3.1.2 共建共享主体
        3.1.3 共建共享客体
        3.1.4 共建共享过程
    3.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
        3.2.1 信息共享带来信息增值
        3.2.2 信息共享是资本的置换
        3.2.3 信息共享是价值的共享
4 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挑战
    4.1 国内信息资源共享
        4.1.1 越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
        4.1.2 越南国家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进展
        4.1.3 越南各家图书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2 国际信息资源共享
        4.2.1 政府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4.2.2 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展
        4.2.3 越南与国际图书馆的若干数字资源共享项目
        4.2.4 越南与各国数字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困难
        4.2.5 越南与各国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建设
        4.2.6 越南图书馆共享与国际合作的经验积累
    4.3 信息资源共享保障
        4.3.1 确保访问权的政策
        4.3.2 数字信息资源版权保护
    4.4 越南图书馆服务中的着作权
5 影响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
    5.1 法律文件
        5.1.1 法规文件的系统
        5.1.2 着作权和知识产权法
    5.2 数字资源管理工作
        5.2.1 数字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工作
        5.2.2 越南数字资源结构
        5.2.3 投资政策
    5.3 信息资源共享的设备
        5.3.1 软件
        5.3.2 电脑主机和客机
        5.3.3 数字化设备
    5.4 人力资源
        5.4.1 人力资源培训问题
        5.4.2 专业干部的技能
    5.5 保管和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5.5.1 数字资源的保管问题
        5.5.2 提供数字资源服务问题
6 提高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效率路径
    6.1 完善与发展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政策
        6.1.1 完善各法规文件
        6.1.2 建立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战略
        6.1.3 完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投资政策
    6.2 注重发展从事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人力资源
        6.2.1 提高对人力资源的认识
        6.2.2 培养提高人力资源的专业水平
        6.2.3 改善工作环境与条件
    6.3 完善通讯技术基础设施
        6.3.1 完善数字图书馆技术基础设施
        6.3.2 补充数字图书馆的设备
        6.3.3 数字资料处理软件建设
    6.4 发展数字信息资源
        6.4.1 加强数字化资料补充
        6.4.2 提高数字资料资源的质量
        6.4.3 建立数字信息资源发展的标准流程
        6.4.4 联合举行资料数字化活动
    6.5 注重发展国家数字信息资源的安全机制
        6.5.1 保管数字信息资源
        6.5.2 数字资料保密和数字信息安全
        6.5.3 保证严肃地执行版权问题
    6.6 加强管理越南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6.6.1 革新数字图书馆结构组织
        6.6.2 在管理工作中促进应用新技术
        6.6.3 将ISO 9001国际标准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活动
        6.6.4 提高管理干部水平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云环境下虚拟机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云计算
        2.1.1 云计算的概念
        2.1.2 云计算的分类
        2.1.3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2.1.4 云计算的应用实例
    2.2 虚拟化技术
        2.2.1 虚拟化技术简介
        2.2.2 虚拟化技术分类
        2.2.3 虚拟机与虚拟机监视器
    2.3 Xen虚拟化技术
        2.3.1 Xen简介
        2.3.2 Xen的体系结构
        2.3.3 Xen的控制管理工具
        2.3.4 Xen的内存管理
    2.4 Rootkit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3.1.1 简介
        3.1.2 进程管理
        3.1.3 模块管理
        3.1.4 文件管理
    3.2 系统设计
        3.2.1 系统架构
        3.2.2 前端组件
        3.2.3 后端组件
    3.3 系统实现
        3.3.1 前端组件实现
        3.3.2 后端组件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4.1 实验环境
    4.2 实验结果
        4.2.1 进程检测实验
        4.2.2 模块检测实验
        4.2.3 文件检测实验
    4.3 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引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有关概念界定
        1.2.1 数字资源相关概念
        1.2.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概念
        1.2.3 其它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相关概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创新之处
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阐释及其长期保存的相关理论问题
    2.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类型和特征解析
        2.1.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类型多样
        2.1.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特征多元
    2.2 国家层面可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价值分析
        2.2.1 历史价值
        2.2.2 审美(艺术)价值
        2.2.3 科学(研究)价值
        2.2.4 社会和精神价值
    2.3 国家层面可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重要性”评估
        2.3.1 数字资源的“重要性”
        2.3.2 “重要性”评估标准
        2.3.3 “重要性”评估主体
    2.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支撑
        2.4.1 信息本体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2.4.2 知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2.4.3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2.4.4 前端控制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2.4.5 战略规划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2.4.6 风险管理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与策略研究
    3.1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及其策略分析
        3.1.1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
        3.1.2 从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看其策略
    3.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及其问题分析
        3.2.1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现状
        3.2.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问题及其分析
        3.2.3 影响我国长期保存实践进程的因素分析
    3.3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对我国的启示
        3.3.1 长期保存的快速发展必须要争取国家层面的重视
        3.3.2 长期保存的稳定和可持续开展依赖于政策法规的保障
        3.3.3 长期保存的有效推进应坚持科学、有效的管理设计
        3.3.4 长期保存的安全运行应围绕技术体系,加强技术创新
        3.3.5 长期保存的社会根基在于面向社会、争取公众支持
    3.4 现阶段我国国家层面长期保存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关系
        3.4.1 政策策略是指引
        3.4.2 管理策略是保障
        3.4.3 技术策略是基础
    本章小结
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
    4.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解析
    4.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制定的原则
        4.2.1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4.2.2 协调性和导向性原则
        4.2.3 稳定性和创新性原则
        4.2.4 立足现实和适度前瞻原则
        4.2.5 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原则
    4.3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的制定
        4.3.1 制定国家长期保存战略规划
        4.3.2 形成长期保存政策体系
        4.3.3 构建长期保存标准体系
        4.3.4 健全长期保存法律法规
    4.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的实施
        4.4.1 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度是长期保存实施的关键点
        4.4.2 社会意识的提升度是维系长期保存可持续性的动力源
        4.4.3 政策协同的灵活度是化解长期保存风险的突破口
    本章小结
5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5.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概述
        5.1.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主体
        5.1.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客体
        5.1.3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目标
    5.2 国家层面公共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5.2.1 遵循合理的长期保存原则,规范管理实践
        5.2.2 选择合适的长期保存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5.2.3 明确长期保存管理主体的责权,厘清管理权限
        5.2.4 制定长期保存的选择策略,明晰管理内容
        5.2.5 建立国家长期保存中心,集成业务环节
        5.2.6 完善国内外合作机制,整合研究资源
        5.2.7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实施“档案化”管理
        5.2.8 构筑牢固的资金链和高素质人才库,储备管理能量
        5.2.9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管理功效
    5.3 国家层面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5.3.1 我国私有数字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5.3.2 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主体及其责权
        5.3.3 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本章小结
6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
    6.1 技术策略一:优化并选择性采用现有长期保存技术策略
        6.1.1 现有长期保存技术优点和缺点并存
        6.1.2 现有长期保存系统长处与短处共现
        6.1.3 现有长期保存技术的应对之策:优化选择
    6.2 技术策略二:建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
        6.2.1 合理划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层次
        6.2.2 树立长期保存技术体系建设的原则
        6.2.3 科学布局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
    6.3 技术策略三:建设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标准体系
        6.3.1 基础:数据层标准建设
        6.3.2 关键:业务层标准建设
        6.3.3 核心:系统层标准建设
    6.4 技术策略四:建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保障机制
        6.4.1 制定长期保存技术策略
        6.4.2 对保存载体材料进行技术性保护
        6.4.3 建立技术发展长效跟踪机制
        6.4.4 加强技术自主研发与创新
        6.4.5 促进组织和技术人才建设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观点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之处
        7.2.2 展望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9)基于STM32单片机的BMS数据记录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电动汽车电池介绍
    1.2 电池管理系统介绍
    1.3 数据记录装置介绍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核心控制芯片介绍
    2.1 ARM介绍
    2.2 STM32单片机介绍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电源电路设计
    3.2 时钟电路设计
    3.3 CAN接口电路设计
        3.3.1 CAN总线介绍
        3.3.2 CAN接口电路设计
    3.4 SD卡接口电路设计
        3.4.1 SD卡介绍
        3.4.2 SD卡接口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设计
    4.1 CAN通信软件设计
        4.1.1 CAN发送部分
        4.1.2 CAN接收与存储部分
    4.2 SD存储软件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件系统设计
    5.1 文件系统介绍
    5.2 TXT格式数据存储软件设计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与项目
致谢

(10)基于Modbus的甘蔗种植机测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几种常见的甘蔗种植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业智能化研究现状
        1.3.2 现场总线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Modbus总线
    2.1 常见总线协议
        2.1.1 CAN总线
        2.1.2 Modbus总线
    2.2 Modbus传输模式
        2.2.1 ASCII模式
        2.2.2 RTU模式
    2.3 校验方式
        2.3.1 奇偶校验
        2.3.2 LRC检测
        2.3.3 CRC检测
    2.4 Modbus程序设计
        2.4.1 功能码设计
        2.4.2 帧解析
        2.4.3 主从机通讯软件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节点的软硬件设计
    3.1 总体概述
    3.2 主控器选型
    3.3 速度采集方案
        3.3.1 速度采集硬件设计
        3.3.2 测速算法
        3.3.3 软件设计
    3.4 排肥量控制
        3.4.1 PWM技术
        3.4.2 硬件实现
        3.4.3 软件设计
    3.5 RS485接口
        3.5.1 概述
        3.5.2 RS485组网
        3.5.3 RS485硬件电路设计
        3.5.4 程序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4.1 几种常见的系统
    4.2 交叉编译环境建立
    4.3 Bootloader移植
        4.3.1 bootloader定义
        4.3.2 移植uboot
    4.4 配置linux内核
        4.4.1 定义
        4.4.2 移植步骤
    4.5 移植Yaffs2根文件系统
        4.5.1 文件系统定义
        4.5.2 常用的文件系统
        4.5.3 根文件系统的生成
    4.6 实验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Qt的上位机软件设计
    5.1 主界面设计
        5.1.1 整体描述
        5.1.2 中文支持
    5.2 软键盘输入设计
        5.2.1 软键盘总体设计
        5.2.2 代码设计
    5.3 串口部分代码设计
        5.3.1 概述
        5.3.2 具体实现
    5.4 基于SQLite的数据库设计
        5.4.1 概述
        5.4.2 代码设计
    5.5 Qt移植
        5.5.1 移植tslib
        5.5.2 移植qt/e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结果
    6.1 下位机功能测试
        6.1.1 脉冲采集测试
        6.1.2 PWM出测试
    6.2 联合测试
        6.2.1 组网后通讯测试
        6.2.2 联合作业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光盘文件系统的标准——IS09660(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实现的概念模型研究[J]. 王向女,邱怡璇. 山西档案, 2019(06)
  • [2]基于双系统的车联网车载终端设计与实现[D]. 刘少伟.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3]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策略[D]. 张瑜. 武汉大学, 2017(06)
  • [4]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D]. 毕建新. 南京大学, 2016(08)
  • [5]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 杜氏清水. 武汉大学, 2015(10)
  • [6]云环境下虚拟机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与实现[D]. 李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7]电子档案存储问题研究[A]. 程磊,胡湖. 建设与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论文集, 2014
  • [8]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D]. 聂云霞. 武汉大学, 2014(07)
  • [9]基于STM32单片机的BMS数据记录装置设计[D]. 李成. 青岛大学, 2013(S1)
  • [10]基于Modbus的甘蔗种植机测控系统的设计[D]. 施焕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光盘文件系统标准 - IS0966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