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总目录 1977

地球化学总目录 1977

一、地球化学1977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辉[1](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杨红飞[2](2013)在《新疆草地生产力及碳源汇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新疆作为我国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其植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影响最为敏感。而草地是新疆最重要的植被类型,其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位。在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热潮下,草地作为碳汇的功能逐渐浮现在公众的视线。为系统的研究新疆植被和草地生产力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特征,明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两大驱动因子的相对作用以及未来气候下其碳源汇变化特征,并为草地土壤碳库的估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分别借助实测样地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了地面草地光谱特征、地下土壤有机碳的估算研究,同时利用基于卫星遥感数据—MODIS数据的CASA模型对新疆植被和草地生产力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变化、气候波动)、及其气候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两大驱动因子—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对植被生产力的相对作用进行了定量的评估和有效区分。并借助BIOME-BGC模型对新疆3类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NPP、NEP)的时空格局进行模拟估算,并且从源汇关系角度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分析了该3类型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NPP、NEP)的响应特征。通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基于高光谱技术,对新疆3种主要草地类型进行了实地光谱测量,并结合导数光谱变换技术,分析和比较了 3种草地类型的光谱反射特征和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指数特征。在可见光波段,干荒漠类草甸植被,除角果黎外,其冠层反射率要低于低地山地草甸和蒿属荒漠草地。而在近红外波段,角果黎、骆驼蓬、梭梭冠层光谱反射率明显高于低地山地草甸植被和部分蒿属荒漠草甸植被。同一类型草地中,由于植被类别间的差异以及叶片内部结构的不同,冠层光谱反射率差异较大。3类草地类型不同植被的红边特征参数表现为干荒漠类草甸的梭梭红边位置最高,低地山地草甸的博洛塔绢蒿红边位置最低;蒿属荒漠类草甸的骆驼蓬的红边斜率和红边面积最大,低地山地草甸的苔草红边斜率和红边面积最小。对6种代表性的植被指数分析得出,PRI、OSAVI、MCARI指数均表现为蒿属荒漠类草甸<低地山地草甸<干荒漠类草甸。NDVI植被指数则表现为低地山地草甸最大,而干荒漠类草甸最小。GNDVI指数表现为低地山地草甸最大,蒿属荒漠类草甸最小。高光谱遥感对于草地植被的分类监测和遥感反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新疆草地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制约,草地植被大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依次出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草甸、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其NPP也逐渐由395gCm-2a-1减少到接近0gCm-2a-1。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量平均值为56.47TgC。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草甸的平均NPP最高,为155.29gCm2a-1;荒漠草地的平均NPP最低,为57.68gCm2a-1;总体表现为草甸>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高山与亚高山草地>荒漠草地;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和草甸属于较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而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则属于最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新疆主要草地植被6-8月NPP占全年NPP的63.17%。不同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月际变化差异较大,均在7月达峰值。前7个月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甸,最慢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后5个月平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草甸,最慢的是荒漠草地。除草甸呈增长趋势外,其它4种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平均NPP下降速率最快。全区草地植被NPP总量在2007年达最高值,为60.21 TgC a-1,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53.41 TgC a-1。草甸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中NPP总量唯一呈逐渐增长的草地类型,而其它4种草地类型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NPP总量下降速率最快。近10年来,新疆全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际变化较大,有进一步下降趋势。(3)2001-2010年新疆自治区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研究。2001-2010年新疆全区草地NPP总量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年平均减少值为0.225 TgC a-1,全区草地平均NPP在100.05-112.78 gCm-2 a-1 10年平均NPP总量为56.47 TgC a-1,单位面积NPP多年均值为105.79 gCm-2 a-1。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占全区草地面积18.29%的高山与亚高山草甸NPP的下降速率为0.59;占全区草地面积22.45%的平原草地NPP的下降速率最快,为-1.17;全区面积最大的荒漠草地的NPP下降速率为0.20;草甸是新疆唯一 NPP呈增长趋势的草地类型,增长速率为0.23;高山与亚高山草地的NPP的下降速率为-0.07。NPP下降趋势最明显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山西部和伊宁部分地区,其变化速率约为-20~-10 gCm-2a-1。不同地区草地NPP增减速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2001-2010年间,新疆草地大部分地区植被NPP的年际波动的相对变率基本都在0.30以内,其中阿尔泰山东北部、天山山脉西南部和昆仑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NPP年际波动小,南疆东部地区靠近青海省附近的部分草原区,NPP相对变率较大。新疆草地年NPP与降水的关系比较明显,地区差异性大。天山山脉中东段和昆仑山北部地区的草地NPP与降水的关系最为明显,相关系数大都在0.45-0.80之间,除个别区域外,新疆草地的年NPP与对应的年均温相关性并不如降水量明显,其中阿尔泰山南部和昆仑山北部草地NPP与年均温呈现较强的负相关,部分地区相关系数达-0.96--0.45,可能是由这些地区水热不同期造成的,也可能是该地区植被的生长与水分的关系更为密切。(4)利用MODIS-NDVI数据、土地覆盖分类数据、气象数据等,基于改进的基于光能利用率的净初级生产力(NPP)遥感估算模型对新疆植被2001-2010年的NPP进行估算,并计算基于像元的NPP与降水、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NPP时空变异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2001-2010年新疆植被年平均NPP分布范围是在59.29-65.98 gCm-2a-1之间,平均为62.10gCm-2a-1,呈现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NPP的分布与海拔高度呈较显着的相关性;新疆的植被在空间上的分布强烈依赖于降水,与气温的分布呈负相关;2001-2010年,新疆植被总NPP的变异范围是96.28-107.14 TgCa-1,平均值为100.84 TgCa-1。新疆中北部和西南部NPP变异系数最大,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NPP年际间变异较小;10年间新疆大部分地区植被NPP的变异系数都在0.5以下,约占全区面积的96.01%。NPP年减少速率在0-10 gCm-2a-1之间的面积占新疆全区面积的45.41%;而NPP年增加速率介于0-10 gCm-2a-1之间的面积占新疆全区面积的53.92%。新疆植被年总NPP和年平均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着(R=-0.318,p>0.05,n=10),与年平均降水量显着正相关(R=0.69,p<0.05,n=10)。降水对于新疆地区植被生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降水量的增加会明显地促进新疆地区植被的生长和NPP的积累,气温的升高对新疆地区植被的生长表现为负作用。不同植被类型的气候变化响应特征不同,4种植被类型NPP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其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在所有的植被类型中,荒漠的NPP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草地。从气候因素敏感程度上划分,新疆占全区31.06%区域为降水型;占12.65%区域为温度型;约有12.53%为降水和温度综合型;约有43.76%的区域为不敏感型。(5)评估了 10年间新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LCC)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研究。采用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生产力重要的表征因子来评估2001-2009年新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LCC)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在研究时间段内,新疆的森林面积相对于其它土地覆被类型净增加9093平方公里。2001-2009年间,最明显的土地覆被变化来自草地转化为森林和草地与荒漠之间的相互转化。新疆全区植被NPP总量9年间增加了252.51 Gg C。其中,森林的NPP总量表现出最明显的增长,净增长量达1,782.88 GgCyr-1。新疆NPP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森林的扩张。在2001-2009年间,森林、草地和荒漠的平均NPP均有轻微的下降,而农田和自然植被交错区的平均NPP有略微的增长。通过利用2001年的气候条件对新疆2009年的NPP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和气候变化对区域NPP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相比对总NPP的增加方面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森林。总的来说,人类积极活动如生态恢复工程等对新疆区域森林面积的扩张和NPP的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土地退化过程中两个主要驱动因子,它们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利用潜在NPP和人类占用NPP(HANPP)评估了气候和人为因素对土地退化和恢复的作用。作为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显示因子,HANPP表征的是潜在NPP与实际NPP之差。研究发现人类活动是导致北疆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退化面积为172,228.5km2,占总退化面积的61.85%;由气候变化导致的退化面积为68,146.5km2,占总退化面积的24.47%。对于植被恢复来说,由人类活动主导的植被恢复面积为61,514.5km2,占总恢复面积的56.42%;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植被恢复面积为36,338km2,占总恢复面积的33.33%。2001-2010年间,人类活动是北疆植被退化和恢复的主导因素。由人类活动主导的森林和草地的植被恢复主要归功于相关生态恢复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本研究结果同时也证实了生态恢复相关工程在北疆能够有效地缓解土地植被退化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北疆植被的恢复。(7)通过结合土壤光谱反射率变化特征和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的进行了预测研究。利用ASDFieldSpecFR(350-2500nm)高光谱仪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 60个风干土壤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了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形状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点,并针对新疆草地土壤的土样光谱反射率不同变换形式与有机碳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高光谱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新疆草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光谱反射率的主要响应波段介于400~750nm范围之间。通过对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导数变换,发现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二阶导数光谱相关性较原始光谱和其他变换形式最强。基于最优波段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两种高光谱预测土壤有机碳模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均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均方根误差(RMSE)<5.0。研究发现使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全波段的预测效果要好于仅使用可见光波段。基于光谱二阶导数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模型A的预测效果较好,其决定系数达0.894,同时均方根误差为0.322。本研究表明,对于草地土壤,结合土壤光谱特征和数理统计方法能对土壤有机碳进行较好的预测。(8)利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BIOME-BGC模型对2001-2010年新疆低地山地草甸、干荒漠草地和蒿属荒漠草地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分析NPP、NEP年际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NPP、NEP的响应。不同类型草地样地NPP和NEP变化趋势相对不同,低地山地草甸NPP平均值为122.65 gCm-2a-1,NEP平均值为8.36 gCm-2a-1;干荒漠类草地NPP平均值为134.64 gCm-2a-1,NEP平均值为8.79 gCm-2a-1;蒿属荒漠草地NPP平均值为134.20 gCm-2a-1 NEP平均值为9.26 gCm-2a-1。3种类型草地NPP与温度无明显的相关性,与降水的相关性要优于与温度的相关性,降水量是控制该地区三类草地NPP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NEP与温度之间呈弱负相关,除低地山地草甸NEP与降水之间呈正相关外,其它两种草地类型也呈负相关关系。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分析表明,CO2浓度倍增下,NPP与NEP值有一定的增加。在C02浓度不增加条件下,NPP正向响应了降水单独变化和温度升高且降水增加情景,NEP反向响应温度的变化,而正向响应了降水的变化;当C02浓度倍增和气候同时改变时,预测的NPP正向响应了降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升高,预测的NEP反向响应了温度和降水变化。本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内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不同类型草地的碳源汇关系,预测了未来气候情景下可能的碳循环特征。我们认为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结合新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围绕其植被和草地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生产力变化(包括NPP和NEP)及其影响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波动)进行了系统的集成研究,为全球变化的干旱区植被区域响应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利用潜在NPP和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显示因子—人类占用NPP(HANPP)评估了气候和人为因素对土地退化和恢复的作用。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的相对作用进行了评估。并对新疆地区大范围的植被退化或恢复的主导驱动因子进行了明晰和面积估算。明确了新疆地区不同区域的气候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特征。三是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进行了光谱特征分析,并结合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了两种高光谱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进一步筛选和确定了最适合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效果评价和精度检验。对于草地土壤,该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模型能对土壤有机碳进行较好的预测,并为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总之,利用3S技术和各种模型,以及气候和遥感数据,对新疆草地植被的光谱特征和土壤有机碳的估算、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力、气候响应及碳源汇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白祥[3](2010)在《新疆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湖泊湿地是干旱区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对维持“山地—绿洲—荒漠—湖泊(MODELS)"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艾比湖湖泊湿地独特的地理与生态区位使其生态过程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近60年来,在自然背景与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下,艾比湖湖泊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裸露湖底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源区之一,艾比湖流域成为新疆仅次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第二大生态退化区。本文以艾比湖湖泊湿地为研究靶区,以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现状、动态过程的生态要素表征、退化驱动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地学、生态学、水文学、恢复生态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遥感解译、模型构建等方法,分析和探讨了艾比湖湿地水体、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的空间分异,湿地面积变化,水、土、植被等生态要素的变化,湿地与非湿地之间的转化,湖泊湿地生态过程的自然与人为驱动力等问题,并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结合收集到的水文、气象、社会经济资料,构建出艾比湖湖泊湿地退化驱动机制模型,依据模型对湖泊湿地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近60年来艾比湖湖泊湿地退化严重。湖泊湿地面积萎缩导致裸露湖底演化成为沙尘暴源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和湖滨荒漠生态系统逆向演替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损害。(2)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在水体、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空间分异表现显着。艾比湖湿地五种主要水体类型中,浅层地下水各项理化指标空间分异最为显着,泉水各项理化指标空间分异最不突出。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表明湖泊湿地动态过程对土壤质量有较大影响。艾比湖湿地不同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285-1,Margalef指数和Gleason指数在表征研究区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均表明艾比湖湖泊湿地植物物种丰富,植物生态优势度差异较小,在0.2321-1之间变动。(3)艾比湖湿地生态过程在湖泊湿地面积变化、湿地与非湿地转化、水、土、植被等生态要素的改变等三个层面均有所体现。艾比湖湖泊湿地面积年内变化较大,面积最大值多出现在3月-5月,最小值多出现在7月-10月。近60年湖泊湿地的年际变化经历了急剧减小→相对稳定→再次干缩三个阶段。湖泊水体矿化度表现出急剧升高、逐渐减小、缓慢升高的趋势。近30年湖泊湿地周边典型区域土壤养分的变化呈现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钾元素含量迅速减小等特征。湖周植被由湿生、中生向旱生、超旱生和盐生、耐沙生种类方向演替。1990-2005年的15年间,湿地与非湿地相互转化体现出湖泊湿地持续增大,河流湿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土地利用/覆被趋势和状态指数(Pt)为0.5070,湿地与非湿地之间的转化多体现为单向转化。(4)参数t检验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近50年来艾比湖湿地四季及年平均气温普遍升高,年平均降水量增加,年相对蒸发量下降,艾比湖流域五条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Hurst指数分析表明,艾比湖入湖地表径流的增长趋势仍将持续下去。运用时间序列周期方差分析外推的方法确定艾比湖入湖河流的变化周期为21年,其中博尔塔拉河为21年,精河为18年。此外,古尔图河变化周期为18年,奎屯河、四棵树河同为8年。趋势叠加预测模型和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对入湖地表径流的预测结果与Hurst指数分析结果一致,在未来9年艾比湖入湖地表径流以平水年为主,兼有偏丰水年出现,入湖地表径流较为充沛。就地表径流的变化趋势而言,其有利于艾比湖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5)对艾比湖流域5个气象站点1960-2007年温度、降水资料以及流域5条主要河流6个水文站点1957-2007年径流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影响入湖地表径流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变化。年平均温度、夏季平均温度和秋季平均温度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96年。计算结果显示,1997-2007年11年间年径流量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增加了14.92%。对气候因子与艾比湖湖泊湿地面积之间进行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湖泊湿地面积变化主要受到流域内夏、冬气温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温度变化是通过改变山区径流补给量而影响湖泊湿地生态过程的。(6)流域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生态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规模的改变而实现的,农业生产用水是流域内人类活动耗水最主要的方式。对艾比湖流域1990-2005年LUCC分析表明,耕地面积的持续扩大是这一阶段LUCC最突出的特征,趋势和状态指数(P)为0.8262,表明艾比湖流域LUCC处于极端不平衡状态。对11项主要社会经济要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湖泊湿地面积变化主要是由耕地面积尤其是经济作物的面积变化所决定。(7)通过对自然背景与人类活动驱动力的分析发现,决定艾比湖湖泊湿地退化过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入湖地表径流量与耕地面积的变化。以耕地面积变化率、入湖地表径流量变化率、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率为组成要素,构建出反映艾比湖湖泊湿地退化驱动机制的径流变化率模型:并对改革开放以来艾比湖流域土地开发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1977-1994年为土地持续开发模式,1995-2005年为土地稳定开发模式,对驱动机制模型的参数进行合理化筛选,确定了有利于湖泊湿地生态恢复的土地开发力度,将其定义为最佳开发模式。基于上述三种土地利用模式,对未来9年内湖泊湿地的退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如果以1977-1994年土地开发力度对流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持续开垦,在气候条件等外在条件无突变的状态下,湖面积有可能将于2014年消失;如果以1995-2005年土地开发力度对流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稳定开发,在未来9年内湖面积将在231.39km2-591.19km2波动;如果以有利于湖泊湿地生态恢复的土地开发力度对流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湖面积将在487.09km2-616.96km2的范围内波动。

孟钰[4](2017)在《考虑生态流量的区域水系统健康评估与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能够驱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水资源利用争端、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等水问题越来越突出。水问题涉及到与水相关的多个方面,现阶段的科学方向,不仅要求针对水问题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研究,更强调以水循环为纽带的考虑与水相关的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研究。与水相关的多方面因素相互交叉与连接,构成一个复杂的水系统问题。论文结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以水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首先对水系统内部的关键因素生态流量进行深入研究,推荐了研究河段的适宜生态流量组合,并对生态流量的保证程度进行量化,提出了河道内生态用水保证率指标;其次,构建水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了区域水系统的健康综合水平;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区域水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论文选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淮河流域内淮南市及其区域内干流河段作为研究对象。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水系统科学发展与挑战的探讨。阐述了现阶段存在的多方面水问题及未来科学研究方向。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生态流量、河流水系健康评估、及水系统科学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系统内在关键因素研究、水系统内在连接关系、健康综合水平与演变趋势研究的思路。(2)水系统理论、内容与方法的研究。阐述了水系统的基本理论,确定了水系统的研究内容及支撑方法。分析水系统的内在连接关系,提出水系统涵盖的五个基本子系统,包括水文、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子系统。针对水系统内部关键因素生态流量的估算进行深入研究,对栖息地模拟法中的FLOWS法进行改进;采用复合模糊物元模型、投影寻踪模型、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区域水系统健康评估的组合模型;提出水系统演变趋势分析支撑技术系统动力学方法,采用系统动力学内部多因素的因果关联模式来反映水系统的内在连接理念。(3)水系统内部关键因素生态流量的估算研究。对研究河段内珍稀保护鱼类长吻鮠进行调查,分析长吻鮠的生态习性,划分长吻鮠的年内生长繁殖时期,并针对分时期内长吻鮠的生态习性,制定其水力参数需求。采用改进的FLOWS法来推求长吻鮠分时期的生态流量组合。上溯期的特殊生态流量要求为小于1913.6m3/s;产卵繁殖期的特殊生态流量要求为至少发生1次连续7天且大于1307.0m3/s的高流量事件;幼鱼索饵期的特殊生态流量要求为至少发生1次平滩流或漫滩流,且流量大于1037.9m3/s。采用传统水文学法Tennant法补充FLOWS法计算结果的空白部分,得到逐月基本生态流量值。定义河道内生态用水保证率指标,并用其表征生态流量的保证程度。提出两大类生态用水保证率计算方法:频率分析法与满足率法。选取频率分析法中的水文频率分析法与日流量历时曲线法进行实例分析,前者用来分析1978~2012共35年的年平均流量序列,非汛期的基本与适宜生态用水保证率均较优,但汛期的适宜生态用水保证率偏低,介于70%~80%之间;后者分析丰、平、枯水年(2007、2008、2011)的日流量序列,丰、平水年的情况较优,但枯水年非汛期适宜生态用水保证率为85.3%,汛期仅为20%,严重偏低。采用满足率法分析丰、平、枯水年长吻鮠分时期的生态用水保证率,丰、平水年的各时期生态用水保证率都能得到100%满足,但枯水年的上溯期生态用水保证率为82.0%,产卵繁殖期为65.3%,且无满足产卵繁殖期的特殊生态流量的连续高流量事件发生。(4)基于组合模型的区域水系统健康综合评估。构建区域水系统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其健康分级标准,包括径流变化率、溶解氧浓度、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城镇污水处理率、基于满足率法的河道内生态用水保证率、极端低流出现比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GDP用水量。采用复合模糊物元与投影寻踪组合模型对区域水系统的健康进行综合评估。PP-CPSO模型能够有效跳出粒子群局部最优值,获得最佳投影方向,对应的最大投影目标函数值为0.3574。分析淮南市水系统2006~2012年的健康水平综合指数,2006年为序列最低值(0.030),处于亚病态水平。2010年为序列最大值(0.272),处于亚健康水平,其余年份均处于中等水平。(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水系统演变趋势研究。通过资料收集,确定SD模型的空间边界与时间边界。分析水系统内部五个子系统的内在连接关系,绘制SD模型流程图,建立47个变量之间相互转化与连接的SD结构方程式,构建淮南市水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模型历史检验结果表明,SD模型的总体模拟效果良好,2006~2014年的历史检验中,选取的各变量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均在10%以内。SD模型的模拟结果与流域规划的对比结果表明,SD模型的模拟结果与流域规划数据相近,淮南市水系统在逐渐演进的过程中越来越接近流域规划水平,逐渐趋于良好。

王珊珊[5](2020)在《典型化石燃料开采区环境介质中脂肪烃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烃,在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脂肪烃会释放到环境中,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本研究以典型化石燃料开采区(黄河三角洲和淮河安徽段)为研究区域,探究其环境介质中脂肪烃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这对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人类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所采集的46个土壤样品、2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1个沉积柱样品和8种鱼类样品以及淮河(安徽段)所采集的5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5个沉积柱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提取、索氏抽提、微波萃取、GC-MS分析、210Pb定年和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等实验分析与测试方法,利用特征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典型化石燃料开采区周边水环境中脂肪烃的时空分布特征(水平分布和垂向分布)、污染程度、组成特征、污染源识别、历史沉积记录和营养级转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对石油产区和煤矿产区土壤及沉积物中脂肪烃的研究,发现本研究区域尽管存在化石燃料污染,但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在石油产区的鱼类样品中,发现不同鱼类之间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特征不同,且浓度存在显着差异,这可能是不同鱼类的生境、摄食偏好以及对正构烷烃的消除机制的不同所导致的。(2)在石油产区和煤矿产区的土壤及沉积物样品中,脂肪烃的主要人为来源是石油烃、化石燃料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主要自然来源是沉水/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和陆生高等植物。定量研究了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脂肪烃主要来源的贡献,得出陆生高等植物占21.8%,藻类和光合细菌占24.1%,沉水/漂浮植物占14.9%,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占23.5%,石油烃占15.7%。此外,1955-2014年,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脂肪烃的人为贡献约为37.7-86.2%。(3)沉积柱中正构烷烃的历史沉积变化成功地记录了 1925-2012年石油产区(黄河三角洲)和1955-2014年煤矿产区(淮河安徽段)的人类活动及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4)特征比值的分析表明,所研究的鱼类样品中存在石油烃,且在鱼类的肌肉组织中,自然来源的正构烷烃可能比人为来源的正构烷烃更容易被消除。此外,营养级放大因子(TMF)的值在0.656-1.150之间,表明脂肪烃主要呈现营养级稀释效应。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可能是影响正构烷烃在生物-沉积物体系中累积以及在食物网中传递的重要因素。

王旭东[6](2019)在《皖北矿区固体废弃物堆积地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也加剧煤炭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排出。煤矸石在地表大量堆积不仅造成自燃、占地、侵蚀和坡面失稳,还会由于环境敏感性微量元素的析出造成环境污染。在风化、淋溶等生物物理化学作用下,赋存于煤矸石中的微量元素可析出,进入土壤、水体和生物中,带来一系列环境和健康影响。因此,研究微量元素在煤矸石堆积地的分布、赋存及迁移转化,对矿区生态安全与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皖北矿区选择7个具有代表性的矿井,通过对不同环境介质样品(煤矸石、土壤、塌陷塘水体、底泥、玉米、蚯蚓、鱼)的系统采集,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土壤学、水文地质学和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理论,深入探讨微量元素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与富集特征,揭示微量元素在煤矸石堆积地的迁移转化机理,评价微量元素在多元环境介质中的环境风险。(1)不同环境介质中微量元素的富集规律具有差异性。不同部位煤矸石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尽相同,分布模式与时间无相关性;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随距离变化表现出两种不同规律,微量元素含量随距离增加而降少和随距离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非根际土壤和根际土壤中微量元素主要以残渣态赋存,非根际土壤中活性状态的微量元素较根际土壤低;不同矿井、不同微量元素在水体、底泥、玉米和鱼中的分布均有差异,玉米柄和苞片中微量元素含量较籽实中高,鱼内脏、鳃和肉中微量元素较鳞片和骨头中含量高。(2)微量元素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受其赋存形态、环境介质理化性质等因素影响。pH、EC和有机质可影响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进而影响其迁移转化;植物体内Co、Cu和Zn含量与土壤中可还原态有关,植物体内Cr、Mn、Ni、Pb和V含量主要受土壤中弱酸提取态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直接影响蚯蚓在微量元素的富集行为;底泥中微量元素的沉积与释放、水体pH和底泥理化性质对鱼体中微量元素的富集产生重要影响。(3)不同环境介质中微量元素的环境风险基本可控。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矸石和塌陷塘水体中微量元素风险处于轻度水平,非根际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生态风险较根际土壤高;矸石堆积区玉米和鱼体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总风险主要由于Cr产生。

孙惠民[7](2006)在《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科学是当前国际共同关注的重点学科和前沿领域。内蒙古高原湖泊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同纬度湖泊湿地生态过程差异性机制研究的典型区域。乌梁素海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为全球范围内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多功能的大型草型湖泊,是内蒙古高原干旱区最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保水、蓄水和调水基地。因自然和人为因素,乌梁素海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本研究将湿地生态系统的微观动态化学过程与宏观演替相结合,以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为扰动与湿地环境质量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系统地开展了氮、磷等营养盐在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在各环境介质间的响应关系,以及湖泊内外源负荷特点、营养盐的不同形态在水-沉积物两相体系中的分布特征及营养盐的粒度效应等研究,揭示了乌梁素海湖泊湿地的富营养化进程和机制,填补了本区湖泊沉积物中营养盐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空白。本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 (1)表层沉积物中TN及各形态氮的水平分布格局均体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并主要以Org-N的形式存在;表层沉积物中TN含量高于0.55g/kg最低级别生态毒性效应等值线的区域已占乌梁素海湖区的70%左右,TN对底栖生物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效应并正由最低级向严重级过渡。

王教元[8](2019)在《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日益增强的人为水文调控导致云南部分湖泊出现了明显的水库化特征,造成湖泊水质下降、湖滨带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湖泊水文调控及其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比研究受到监测数据不足的制约,需要结合多学科方法对湖泊水文调控生态环境效应的基本特征进行识别,并系统甄别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本研究以滇西北地区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影像、监测数据、文献记录等研究手段,首先甄别了过去30年来区域湖泊水体面积的变化特征、影响因子与驱动过程。随后选取了受到不同强度水文调控影响的三个湖泊:姐湖(没有水文调控的高山湖泊)、海西海(多次水文调控)和洱海(水文调控和富营养化)作为代表湖泊进行古湖沼学研究。在建立沉积物年代序列的基础上,开展理化指标分析,建立了湖泊与流域环境变化的时间序列;结合硅藻、沉积物色素等生物代用指标,识别了硅藻群落结构、指示物种、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变化模式。进一步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湖泊之间、湖泊内部湖盆之间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并识别主要影响因子,最终甄别出不同水文调控强度下湖泊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与关键驱动机制。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近30年来滇西北地区湖泊面积呈现波动变化特征,并受到极端干旱事件影响显着。自然调控为主的湖泊面积变化幅度小于人为调控影响的湖泊,人为水文调控不仅使湖泊面积增大,面积变化幅度也显着增加。气候变化是驱动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同时流域开发对湖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叠加影响了湖泊面积的长期波动。(2)未受人类扰动直接影响的高山浅水湖泊(姐湖)1980s以来呈现水动力显着增加、水位下降的特征,促进了底栖硅藻百分比持续增加,但对硅藻群落变化的独立作用弱于气温与营养盐的驱动强度。1950s以来滇西北高山地区气候明显变暖,促进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内源有机质的增加。流域降水增多、流域侵蚀搬运等过程增强影响了湖泊水动力的变化。湖泊水体营养水平升高、气温升高和水动力条件增强是驱动姐湖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根据粒度-水深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海西海过去200年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历史,多次水文调控导致了湖泊沿岸带生境逐渐丧失、底栖硅藻持续减少,湖泊有机碳的内源贡献率增加。同时,随着蓄水强度的增加,湖泊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加快、埋藏量明显降低,加速了有机碳向无机碳的转化和温室气体的释放。水文调控导致的湖泊水位波动对硅藻群落演替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当水深达到10 m阈值或水深变化超过±2 m时,硅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异质性均出现显着降低。(4)洱海不同湖盆间营养元素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结构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西洱河节制闸、梯级水电站的建成运行等人为调控事件显着改变了洱海湖泊水文状态,导致了湖泊水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显着增加。自1970年代以来,湖泊富营养化、区域气候变暖与水文调控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大型水生植物大幅减少,导致了藻类初级生产力的升高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洱海硅藻群落转变为浮游种占优的单一群落构成,多样性明显降低。水深较浅的南部湖盆对人为调控导致的水位波动更为敏感,湖泊水深变化是硅藻群落结构变化和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5)滇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相较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高山湖泊(姐湖),人为水文调控显着地改变湖泊水深及其变化幅度,是沿岸带生境退化和底栖藻类降低的重要驱动因子。湖泊高水位运行和水动力减弱使营养盐滞留效应增强,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泊有机碳源出现了由底栖通道向浮游通道的转变。同时,不同水文调控类型与强度对湖泊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了差异性的影响。随着人为调控强度的增加,湖泊水文变量对姐湖、洱海和海西海硅藻群落变化的单独解释量由约6%增加至大于25%。湖泊水深变幅和硅藻生物多样性关系符合典型的中度干扰假说理论模型,水深变化幅度增大将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将显着降低。综上所述,水文调控的驱动作用明显大于自然状态下水文波动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且水文波动、气候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是驱动滇西北典型湖泊生态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随着水文调控的频次和幅度增加,水文条件与营养盐、气温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表明了水文调控类型及其强度对其他类型环境压力的调控作用。此外,在湖盆形态与流域开发类型存在较大空间差异的湖泊中,不同湖盆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因此,在区域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增强的背景下,对湖泊水文的合理调控是对滇西北湖泊开展有效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

肖超[9](2014)在《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文中研究指明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翻译出版业成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西方学术着作的译介,使中国人摒弃了过去狭隘的观点,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商务印书馆是传播新文化的先行者。译介西学经典、出版学术着作等工作,使商务印书馆成为20世纪中最着名的出版社,并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先行学科的作用。通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愿望,进而引发了一个多世纪的思想革命历程。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着作。其中,地理学译着是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出版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研究能够从侧面窥视商务印书馆西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发现商务印书馆在翻译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目录(1949-1990)》等书日,对商务印书馆建馆以来出版的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研究中,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理念,运用了西方社会学“共同体”理论,以及“副文本”研究的思路。在运用传统书目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也运用了计量学的方法,对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书籍印刷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书籍史的角度对地理学译着出版做微观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无论是在学科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着作山版国别的倾向上,这些地理学译着都强烈地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因而,在整理1897-2012年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书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对地理学译着的统计分析,本文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划分成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这样,本文将地理学译着置于于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分析晚清以来国内地理学界对地理学译着的接受史和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进行研究。首先,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三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情况。本文借助版本学的知识,系统考察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源流,分析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认为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是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译着学术影响三方面所引起的。接下来,笔者以49种地理学译着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印再版次数和销售比率两个指标评价了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在市场上销售状况很好,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此外,本文也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作了评估。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引用及书评情况,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着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被引频次多、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特征。其次,在对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身份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译着着者、译者、编者、地理学者之间的交流的分析,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和地理学共同体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地理学译着出版中,商务印书馆是地理学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中心。地理学者通过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着作,或者合作编纂教材,在学术上得到交流。通过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者联系在一起,结合成紧密的交流网络,从而促进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再次,从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等方面对地理学译着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分析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学译着反映了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地理学译着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地理学思想经由地理学翻译出版传入中国。西方地理学着作的译介,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清竹[10](2003)在《农牧交错带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安全是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不致因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受到威胁的状态。在诸多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与过程中,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最重要的方面。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以往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许多流域的植被覆盖下降、土壤侵蚀加剧、水分亏缺增大、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重影响到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因此,保障与恢复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的生态安全,也应从建立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入手,并通过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合理利用流域水资源和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目标的实现来逐步落实。本文选择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个典型流域——长川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存在的实际生态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测定,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与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分析流域现状主要生态过程入手,研究了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格局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土壤侵蚀、生态用水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RS和GIS手段,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过程等系统工程方法,综合评价了长川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借助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和GIS手段;对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比例结构做出优化调整,从而最终获得可视化的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1.主要生态过程长川流域气候的大陆性特点明显。流域年降雨量和夏季(汛期)降雨量年际间波动很大,总量上呈现一定的减少趋势;而近40年来的年均气温则具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些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长川流域景观类型以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难利用地为主体。1976~2000年期间,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利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等类型的面积大幅度增加,流域植被盖度得到逐渐增。这些因素导致在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的同时,使流域的景观异质性不断增加、景观破碎化过程日益严重,景观趋向不稳定。2.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土壤侵蚀在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遥感图像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基础上,利用土壤侵蚀估算模型(USLE),分析研究了流域的土壤侵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83年以来实施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减沙效益显着,在很大程度上使流域的土壤侵蚀得到减弱和控制;然而目前长川流域的土壤侵蚀总量依然较大,侵蚀状况仍较为严重。以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为例,长川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8314.9 t·km-2·a-1,依主要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侵蚀模数大小进行排序,分别为:难利用地>沙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耕地>乔木林地>其它类型;对流域土壤侵蚀总量的贡献率大小排序则为:难利用地>灌木林地>天然草地>沙地>耕地>乔木林地>其它类型。可见,长川流域的难利用地和沙地是应优先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以减少和控制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区土壤侵蚀背景值为2569.3 t·km-2·a-1,坡度越大土壤侵蚀背景值越高。通过对比流域的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背景值,可以发现:全流域仍有44%的地区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理,才能达到防止土壤侵蚀、保障生态安全的目的。通过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措施结合退耕还林(草)行为,可以达到控制和减少土壤侵蚀的目的,从土壤保持的角度维护流域的生态安全。

二、地球化学1977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球化学1977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回顾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1.6.1 研究方法
        1.6.2 变量说明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3 事实评估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6.2.3 改进的思路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后记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2)新疆草地生产力及碳源汇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全球气候变化
        1.2.2 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3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1.2.4 气候变化与人类影响对土地退化的相对作用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1.3.1 有关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相对薄弱
        1.3.2 模型参数设置与模型验证的困难
        1.3.3 有关LUCC对新疆地区的植被生产力影响研究不足
        1.3.4 判定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对土地退化相对作用研究不足
        1.3.5 有关草地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尚显薄弱
        1.3.6 有关草地碳源汇关键因子——土壤有机碳的估算研究相对薄弱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新疆主要草地类型的光谱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仪器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的反射光谱特征
        2.3.2 相同草地类型植被的反射光谱特征
        2.3.3 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的红边参数特征
        2.3.4 植被指数特征
    2.4 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3章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新疆草地分布特征
        3.3.2 模型验证结果
        3.3.3 新疆草地植被年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格局
        3.3.4 新疆草地植被年净初级生产力年际与月际变异特征分析
    3.4 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气候响应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区域
    4.3 数据与方法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3.2 CASA模型
        4.3.3 NPP年际变化分析法
    4.4 NPP估算模型精度验证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新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年际变化特征
        4.5.2 新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月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4.5.3 新疆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性分析
        4.5.4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6 小结
    4.7 参考文献
第5章 新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与气候因子的响应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新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格局
        5.3.2 新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5.3.3 新疆植被NPP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5.3.4 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与敏感性
    5.4 讨论
        5.4.1 NPP估算模型精度验证
        5.4.2 NPP与地形因素-海拔
        5.4.3 年降水量决定新疆植被NPP的空间分布格局
    5.5 小结
    5.6 参考文献
第6章 LUCC对新疆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域
        6.2.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6.2.3 NPP估算模型
        6.2.4 模型验证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新疆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6.3.2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6.4 讨论
        6.4.1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影响因素
        6.4.2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NPP的影响分析
    6.5 小结
    6.6 参考文献
第7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对北疆植被生产力退化的影响与定量区分
    7.1 引言
    7.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7.2.1 研究区域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3 NPP估算方法
        7.2.4 模型验证
        7.2.5 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或植被恢复的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实际NPP和潜在NPP的时空特征
        7.3.2 基于潜在NPP、实际NPP和HANPP趋势分析—评估土地退化或植被恢复状况
        7.3.3 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或恢复的相对作用
        7.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或植被恢复的定量区分
    7.4 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8章 新疆草地土壤有机碳高光谱估测及其技术分析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研究区概况
        8.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8.2.3 高光谱测量及方法
        8.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8.2.5 模型建立与检验
    8.3 结果与分析
        8.3.1 草地土壤高光谱反射率变化特征解析
        8.3.2 土壤有机碳(SOC)与光谱反射率不同变换形式的相关分析
        8.3.3 有机碳高光谱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8.3.4 模型的预测效果评价
    8.4 小结
    8.5 参考文献
第9章 新疆主要草地类型NPP与NEP动态与碳源汇特征及对未来气候响应研究
    9.1 引言
    9.2 研究区概况
    9.3 研究方法
        9.3.1 BIOME-BGC模型简介
        9.3.2 模型的气象输入和参数化
        9.3.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9.4 结果与分析
        9.4.1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9.4.2 三种草地类型的NPP和NEP年际变化及碳源汇变化特征
        9.4.3 三种草地类型NPP和NEP年际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分析
        9.4.4 未来气候情景下新疆三种草地类型NPP与NEP的变化及其相应特征
        9.4.5 模型的验证
    9.5 讨论
        9.5.1 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9.5.2 未来气候情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动态
        9.5.3 模型的适用性与不确定性
    9.6 小结
    9.7 参考文献
第10章 最后总结
    10.1 本研究的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3 本研究的不足
    10.4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个人简历
致谢

(3)新疆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论题的提出
    1.1.2 研究区的选择
    1.1.3 研究意义
1.2 湖泊湿地及湿地生态脆弱性、湿地退化研究进展
    1.2.1 湖泊湿地的定义、类型及分布
    1.2.2 不同区域湖泊湿地的比较——以洞庭湖湿地和艾比湖湿地为例
    1.2.3 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4 湿地退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技术路线
1.5 科学问题与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资料
    2.2.1 气候水文数据
    2.2.2 社会经济数据
    2.2.3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2.2.4 植被调查与地下水数据
    2.2.5 其它数据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水质、土壤理化性质室内实验
    2.3.2 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
    2.3.3 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影像解译与分析
    2.3.4 水文、气象时间序列趋势检验
    2.3.5 径流周期分析
    2.3.6 径流预测模型
    2.3.7 灰色关联
    2.3.8 Mann-Kendall突变点分析
    2.3.9 主成分分析 3 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分析
3.1 艾比湖的演化
3.2 艾比湖湿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2.1 湖泊湿地面积锐减,沼泽湿地演化为沙尘暴源区
    3.2.2 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湖滨天然植被严重退化
    3.2.3 湖滨荒漠化趋势加剧,威胁周边区域
    3.2.4 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3.3 艾比湖湿地水体理化性质空间分异
3.4 艾比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分析
    3.4.1 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
    3.4.2 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分异
3.5 艾比湖湿地不同植被亚型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异
3.6 本章小结 4 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动态过程表征分析
4.1 艾比湖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4.1.1 湖泊湿地面积年内变化
    4.1.2 湖泊湿地面积年际变化
4.2 艾比湖湿地退化生态要素表征分析
    4.2.1 艾比湖湿地水质变化分析
    4.2.2 艾比湖湿地部分区域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4.2.3 艾比湖湿地植被类型逆向演替过程分析
4.3 艾比湖湿地与非湿地之间的转化
    4.3.1 艾比湖湿地与非湿地转化基本情况分析
    4.3.2 艾比湖湿地与非湿地转化幅度分析
    4.3.3 艾比湖湿地与非湿地转化速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艾比湖湖泊湿地退化驱动机制模型的构建与趋势预测
5.1 自然背景驱动力分析
    5.1.1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5.1.2 地表径流变化分析
    5.1.3 气候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5.1.4 气候变化与湖泊湿地退化相关性分析
5.2 人类活动驱动力分析
    5.2.1 流域人类活动基本特征分析
    5.2.2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5.2.3 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退化的影响
5.3 艾比湖湿地退化驱动机制模型的构建
    5.3.1 模型的假设
    5.3.2 模型的建立
    5.3.3 模型的求解
    5.3.4 模型的改进
5.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湖泊湿地退化趋势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6.3 展望 在读博士期间科研活动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考虑生态流量的区域水系统健康评估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生态流量研究进展
        1.2.2 河流水系健康评估研究进展
        1.2.3 水系统科学的发展与挑战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系统研究的理论、内容与方法
    2.1 水系统的基本理论
        2.1.1 水系统的概念
        2.1.2 水系统的内在连接
    2.2 水系统研究的内容
    2.3 河道内生态流量推求的理论与方法
        2.3.1 河道内生态流量的概念
        2.3.2 FLOWS法简介
        2.3.3 对FLOWS法的几点改进
        2.3.4 环境流量组分划分
        2.3.5 一维水动力学模型
    2.4 水系统健康综合评估理论与方法
        2.4.1 综合评估组合模型
        2.4.2 复合模糊物元模型
        2.4.3 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
    2.5 水系统演变趋势分析理论与方法
        2.5.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与特点
        2.5.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结构
        2.5.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2.5.4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软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改进FLOWS法的生态流量组合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淮河流域概况
        3.1.2 淮南市概况
        3.1.3 淮南市淮河干流段水生态调查
    3.2 重要鱼类保护目标的水力参数适宜性分析
        3.2.1 长吻鮠概况
        3.2.2 长吻鮠生态需求与环境流量的概念性模型
        3.2.3 长吻鮠分时期生态需求对应的水力要求
    3.3 以长吻鮠为保护目标的生态流量组合推求
        3.3.1 典型断面选取
        3.3.2 突变检验与环境流量成分分析
        3.3.3 适于长吻鮠的分时期生态流量组合推荐
        3.3.4 改进FLOWS法与Tennant法的对比与结合
    3.4 河流生态流量的保障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道内生态用水保证率研究
    4.1 河道内生态用水保证率概念辨识
        4.1.1 生态调度与相关保证率研究现状
        4.1.2 基本概念
        4.1.3 河道内生态用水保证率定义
    4.2 河道内生态用水保证率的计算方法
        4.2.1 基于频率分析的生态用水保证率计算方法
        4.2.2 基于满足率的生态用水保证率计算方法
    4.3 实例计算与分析
        4.3.1 频率分析法计算实例
        4.3.2 满足率法计算实例
    4.4 河道内生态用水保证率在流域管理中的意义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水系统健康综合评估
    5.1 区域水系统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5.1.1 水文子系统
        5.1.2 水环境子系统
        5.1.3 水生态子系统
        5.1.4 水资源开发利用子系统
        5.1.5 社会经济子系统
    5.2 指标数值计算与分析
    5.3 基于组合模型的淮南市水系统健康综合评估
        5.3.1 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5.3.2 健康综合指数计算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水系统演变趋势研究
    6.1 淮南市水系统SD模型的建立
        6.1.1 模型边界与数据来源
        6.1.2 水系统内在连接分析
        6.1.3 模型流程图构建
        6.1.4 SD方程式建立
    6.2 淮南市水系统SD模型的运行与分析
        6.2.1 SD模型的历史检验
        6.2.2 模拟结果与流域规划的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果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典型化石燃料开采区环境介质中脂肪烃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Overview of biomarkers
        1.2.1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1.2.2 Toxicity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1.2.3 Environmental indicative significance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1.2.3.1 n-Alkanes
        1.2.3.2 Isoprenoid alkanes
    1.3 Research progres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1.4 Major research contents and overall objectives
        1.4.1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1.4.2 Historical sedimentary record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1.4.3 Trophic transfer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1.5 Technical route and main workload
Chapter 2 Samples and methodologies
    2.1 Description of the study area
        2.1.1 Typical petroleum-producing area
        2.1.2 Typical coal-mining area
    2.2 Sample collection
        2.2.1 Soil samples
        2.2.2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2.2.3 Sediment core samples
        2.2.4 Biota samples
    2.3 Sample pretreatment
    2.4 Sample analysis
        2.4.1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alysis
        2.4.2 Grain size analysis
        2.4.3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2.4.4 Geochronology
        2.4.5 Data analysis
        2.4.5.1 Pristane and phytane
        2.4.5.2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and natural n-alkane ratio
        2.4.5.3 Wax n-alkane percentage
        2.4.5.4 Aquatic macrophyte n-alkane proxy
        2.4.5.5 Trophic level and trophic magnification factor
        2.4.5.6 Biota-sediment accumulation factor
    2.5 Statistical analysis
    2.6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3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n-alkanes in surface soils fromthe Yellow River Delta Natural Reserve
    3.1 Introduction
    3.2 Concentr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lkanes in soils
        3.2.1 Composition of n-alkanes
        3.2.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lkanes
        3.2.3 Contamination level of n-alkanes
    3.3 Potential sources of n-alkanes in soils
        3.3.1 Source identification by major hydrocarbons
        3.3.2 Source identification by diagnostic ratios
        3.3.3 Source identification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3.4 Summary
Chapter 4 Sources and historical sedimentary record of n-alkanes insediments from the Yellow River Delta
    4.1 Introduction
    4.2 Occurrence and sources of n-alkanes in surface sediments
        4.2.1 Concentration level and composition of n-alkanes
        4.2.2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n-alkanes
    4.3 Historical record of n-alkanes in the sediment core
        4.3.1 Concentration level of n-alkanes
        4.3.2 Potential sources of n-alkanes
        4.3.3 Temporal variation of n-alkanes
        4.3.4 Correlation with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4.4 Summary
Chapter 5 Occurrence and trophic transfer of n-alkanes in fish from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5.1 Introduction
    5.2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s
    5.3 Residue level of n-alkanes
    5.4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homolog profiles of n-alkanes
    5.5 Accumulation and trophic transfer of n-alkanes
        5.5.1 Biota-sediment accumulation factor
        5.5.2 Trophic magnification factor
    5.6 Summary
Chapter 6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n-alkanes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Huai River
    6.1 Introduction
    6.2 Occurr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lkanes
    6.3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homolog profiles of n-alkanes
    6.4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n-alkanes
    6.5 Summary
Chapter 7 Historical change in anthropogenic contribution to n-alkanes in sediments from the Huai River
    7.1 Introduction
    7.2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n-alkanes in sediments
        7.2.1 Temporal variation of n-alkanes
        7.2.2 Grain size
    7.3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n-alkanes
        7.3.1 Source identification by diagnostic ratios
        7.3.2 Source identification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7.3.3 Source apportionment by PCA-MLR
    7.4 Historical change in anthropogenic contribution
    7.5 Summary
Chapter 8 Major conclusions and innovations
    8.1 Major conclusions
        8.1.1 Contamination level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8.1.2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8.1.3 Historical record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8.1.4 Occurrence and trophic transfer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in biota
    8.2 Major innov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生物标志物概述
        1.2.1 脂肪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1.2.2 脂肪烃的毒性
        1.2.3 脂肪烃的环境指示意义
        1.2.3.1 正构烷烃
        1.2.3.2 类异戊二烯烷烃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1.4.1 脂肪烃的环境地球化学
        1.4.2 脂肪烃的历史沉积记录
        1.4.3 脂肪烃的营养级转移
    1.5 技术路线和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采样与测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典型石油开采区
        2.1.2 典型煤炭开采区
    2.2 样品采集
        2.2.1 土壤样品
        2.2.2 表层沉积物样品
        2.2.3 沉积柱样品
        2.2.4 生物样品
    2.3 样品前处理
    2.4 样品测试与分析
        2.4.1 GC-MS测试
        2.4.2 粒度分析
        2.4.3 稳定同位素分析
        2.4.4 同位素定年
        2.4.5 数据分析
        2.4.5.1 姥鲛烷和植烷
        2.4.5.2 碳优势指数和自然正构烷烃指数
        2.4.5.3 植物蜡碳数
        2.4.5.4 水生植物指标
        2.4.5.5 营养级和营养级放大因子
        2.4.5.6 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土壤中正构烷烃的空间分布和污染源解析
    3.1 前言
    3.2 正构烷烃的含量和空间分布
        3.2.1 组成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污染特征
    3.3 正构烷烃的污染源解析
        3.3.1 主峰碳法解析污染源
        3.3.2 特征比值法解析污染源
        3.3.3 主成分分析法解析污染源
    3.4 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污染源解析和历史沉积记录
    4.1 前言
    4.2 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和潜在来源
        4.2.1 组成和赋存特征
        4.2.2 污染源识别
    4.3 沉积柱中正构烷烃的历史沉积记录
        4.3.1 赋存特征
        4.3.2 污染源识别
        4.3.3 历史分布特征
        4.3.4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黄河口鱼中正构烷烃的赋存特征和营养级转移
    5.1 前言
    5.2 碳氮同位素分析
    5.3 正构烷烃的赋存特征
    5.4 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和污染源解析
    5.5 正构烷烃的累积和营养级转移
        5.5.1 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
        5.5.2 营养级放大因子
    5.6 小结
第六章 淮河(安徽段)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空间分布和污染源解析
    6.1 前言
    6.2 正构烷烃的空间分布特征
    6.3 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和污染源解析
    6.4 污染源的定量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人为贡献的历史变化
    7.1 前言
    7.2 正构烷烃的组成和赋存特征
        7.2.1 历史分布特征
        7.2.2 粒度
    7.3 污染源解析
        7.3.1 特征比值法解析污染源
        7.3.2 主成分分析法解析污染源
        7.3.3 多元线性回归法定量解析污染源
    7.4 脂肪烃人为贡献的历史变化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1 主要结论
        8.1.1 脂肪烃的污染程度
        8.1.2 脂肪烃的主要来源
        8.1.3 脂肪烃的历史沉积记录
        8.1.4 生物体中脂肪烃的赋存和营养级转移
    8.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Acknowledgements
学位申请者简介

(6)皖北矿区固体废弃物堆积地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煤矿区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1.2.1 中国煤中微量元素总体分布特征
        1.2.2 煤矿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1.2.3 煤矿区水体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1.2.4 煤矿区大气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1.2.5 煤矿区生物体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1.3 煤矿区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
        1.3.1 煤矿区土壤中微量元素迁移转化
        1.3.2 煤矿区水中微量元素迁移转化
        1.3.3 煤矿区大气中微量元素迁移转化
        1.3.4 煤矿区生物体中微量元素迁移转化
    1.4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1.4.1 煤中微量元素赋存总体特征
        1.4.2 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及特征
    1.5 煤矿区微量元素环境健康风险
        1.5.1 煤矿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环境健康风险
        1.5.2 煤矿区水体中微量元素环境健康风险
        1.5.3 煤矿区生物体中微量元素环境健康风险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1.7.1 研究思路
        1.7.2 技术路线
        1.7.3 本次研究的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采样与测试
    2.1 自然地理
    2.2 样品采集
    2.3 样品测试
第三章 皖北矿区土地资源利用及演化趋势分析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3.1.1 土地资源破坏现状
        3.1.2 土地资源破坏引发的环境问题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标志构建及信息提取
        3.2.1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系统及解译标志的构建
        3.2.2 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提取
    3.3 研究区土地利用演化趋势分析
        3.3.1 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3.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动态度分析
        3.3.3 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皖北矿区矸石堆积地微量元素的时空分布
    4.1 皖北矿区不同环境要素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1.1 矸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1.2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1.3 水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1.4 生物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4.2 皖北矿区不同环境要素中微量元素的时空分布
        4.2.1 矸石中微量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4.2.2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4.2.3 水体中微量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4.2.4 生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皖北矿区矸石堆积地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机理
    5.1 矸石中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分析
    5.2 土壤-生物体系中微量元素迁移分析
        5.2.1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
        5.2.2 生物体吸收微量元素的特征
        5.2.3 土壤-生物系统微量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5.3 底泥-水体系统中微量元素迁移分析
        5.3.1 底泥中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
        5.3.2 底泥中微量元素的释放趋势
        5.3.3 底泥-水体系统中微量元素释放的影响因素
    5.4 水体-鱼中微量元素迁移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皖北矿区矸石堆积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6.1 风险评价模型
        6.1.1 土壤中微量元素生态风险模型
        6.1.2 水体中微量元素健康风险模型
        6.1.3 农作物和鱼中微量元素健康风险模型
    6.2 环境要素中微量元素风险评价
        6.2.1 土壤和矸石中微量元素潜在生态风险
        6.2.2 矸石中微量元素潜在生态风险
        6.2.3 塌陷塘水中微量元素的健康风险
        6.2.4 塌陷塘底泥中微量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
        6.2.5 玉米和鱼肉中微量元素的健康风险
    6.3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1.1 皖北矿区不同功能区时空分布及土地利用的转化特征
        7.1.2 矸石堆积地环境要素中微量元素的总量特征
        7.1.3 矸石堆积地环境要素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7.1.4 矸石堆积地环境要素中微量元素迁移模式特征
        7.1.5 矸石堆积地环境要素的风险特征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附图目录
    英文附图目录
    中文附表目录
    英文附表目录
致谢
学位申请者简介

(7)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湿地概述
        1.1.1 湿地的定义及功能
        1.1.2 我国湿地的特点及现状
    1.2 国内外湿地研究的进展及趋势
    1.3 湖泊湿地
        1.3.1 我国湖泊湿地概况及现状
        1.3.2 湖泊富营养化及湖泊遥感研究进展
第二章 选题及研究方法
    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3.1 样品采集
        2.3.2 样品分析
        2.3.3 遥感影像资料分析
第三章 乌梁素海水体中TN、TP及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3.1 水体污染特征
        3.1.1 上覆水氮污染
        3.1.2 上覆水磷污染
    3.2 表层沉积物中TN、TP的水平分布特征
        3.2.1 表层沉积物中TN的水平分布
        3.2.2 表层沉积物中TP的水平分布
    3.3 沉积物柱芯中TN、TP和有机质的垂向分布特征
        3.3.1 TN和有机质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3.3.2 TP的垂向分布特征
    3.4 沉积物中TN、TP和有机质的粒度效应
        3.4.1 TN和有机质的粒度效应
        3.4.2 TP的粒度效应
        3.4.3 不同粒级沉积物吸附TN、TP的贡献率
    3.5 沉积物中C/N、N/P特征
        3.5.1 C/N
        3.5.2 N/P
第四章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4.1 氮的形态分布特征
        4.1.1 表层沉积物中形态氮的水平分布特征
        4.1.2 沉积物柱芯中TN及形态氮的分布特征
    4.2 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4.2.1 表层沉积物中形态磷的水平分布特征
        4.2.2 柱状沉积物中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第五章 乌梁素海氮、磷等营养盐污染源探析
    5.1 乌梁素海的点污染源
    5.2 乌梁素海的农业面源污染
    5.3 乌梁素海点源与面源污染贡献对比研究
    5.4 乌梁素海营养负荷的蓄积与储备
第六章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进程
    6.1 沉积物柱芯中TN、TP记录的富营养化信息
    6.2 类型区面积变化反映的富营养化进程
        6.2.1 近30年来乌梁素海不同类型区面积的变化特征
        6.2.2 不同类型区面积变化反映的草型湖泊富营养化进程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湖泊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压力
        1.1.2 湖泊水文调控下生态环境变化评价的方法体系
        1.1.3 湖泊水库化生态环境评价的沉积物代用指标
        1.1.4 云南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2.1 选题缘由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提取及样品采集
        2.2.1 水位监测数据
        2.2.2 湖泊遥感数据
        2.2.3 现代气象数据
        2.2.4 历史文献
        2.2.5 湖泊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建立
        2.3.2 湖泊环境代用指标测定方法
        2.3.3 湖泊生物代用指标分析方法
    2.4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水文调控下滇西北地区湖泊水位变化的时空模式
    3.1 近30 年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趋势
        3.1.1 滇西北湖泊面积提取
        3.1.2 滇西北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对应关系
        3.1.3 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的时空模式
        3.1.4 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因子识别
    3.2 沉积物粒度重建湖泊水位的可靠性评价
        3.2.1 海西海表层沉积物现代调查
        3.2.2 表层沉积物粒度-湖泊水位转换函数建立
        3.2.3 海西海湖泊水位变化历史的重建及其可靠性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丽江姐湖对气候变化和水文波动的响应模式
    4.1 姐湖概况
    4.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4.3 姐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4.3.1 区域气候、沉积物磁化率及粒度变化
        4.3.2 沉积物总氮和叶绿素的变化
        4.3.3 全样碳稳定同位素(δ~(13)C)和C/N的变化
    4.4 姐湖硅藻群落及多样性长期变化历史
    4.5 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
        4.5.1 硅藻群落对湖泊水动力过程的生态响应
        4.5.2 湖泊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氮沉降的生态响应
        4.5.3 硅藻群落变化的驱动因子与驱动强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文调控下大理海西海的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特征
    5.1 海西海概况
    5.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5.3 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5.3.1 湖泊水位和沿岸带生境的长期变化
        5.3.2 沉积物粒度、营养元素及碳、氮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5.3.3 湖泊有机碳来源及其通道的识别
        5.3.4 湖泊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长期变化
    5.4 海西海生态系统响应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长期模式
        5.4.1 湖泊生境结构对水文波动的长期响应模式
        5.4.2 碳氮元素循环对湖泊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5.4.3 硅藻群落及多样性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5.4.5 不同阶段水文调控的生态影响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洱海对水文调控、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响应的时空模式
    6.1 洱海概况
    6.2 洱海水文调控及水位变化历史
    6.3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6.4 不同湖盆沉积物记录的洱海环境变化历史
        6.4.1 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的长期变化历史
        6.4.2 碳氮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6.4.3 湖泊初级生产力的长期变化历史
        6.4.4 沉积物色素记录的蓝藻爆发时空模式
        6.4.5 硅藻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模式
    6.5 水文调控强度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长期模式
        6.5.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6.5.2 硅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6.5.3 湖泊蓝藻爆发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特征
    6.6 不同湖区对水文调控强度长期响应的空间差异性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特征比较
    7.1 湖泊水位波动及生境变化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7.2 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7.3 湖泊生产力、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响应特征
    7.4 滇西北典型湖泊环境生态长期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强度的识别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沉积物钻孔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传统
        1.1.2 地理学译着出版的长远历史
        1.1.3 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原因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及检索途径
        1.3.1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
        1.3.2 地理学译着的检索途径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结构安排
        1.5.3 研究方法
        1.5.4 创新点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1.6.1 副文本理论
        1.6.2 共同体理论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2.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2.1.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数量分析
        2.1.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2.1.3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2.1.4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兴起的原因
        2.1.5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
    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2.2.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编辑部门
        2.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2.2.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2.2.4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副文本的特征和用意
        2.2.5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兴盛的原因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编辑部门
        3.1.1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的沿革
        3.1.2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人员构成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3.2.1 改革开放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3.2.2 改革开放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社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特点
        3.4.1 地理学译着多为内部发行
        3.4.2 地理学译着以集体翻译为主
        3.4.3 地理学译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与影响
    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情况
        4.1.1 商务印书馆丛书出版概况
        4.1.2 《万有文库》中的地理学译着
        4.1.3 《汉译世界名着》及《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4.1.4 地理学专业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4.1.5 其他综合性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变迁
        4.2.1 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
        4.2.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
    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市场销售状况
        4.3.1 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次数
        4.3.2 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比率
    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
        4.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和丛书收录情况
        4.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被引用情况
        4.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书评情况
        4.4.4 对商务印书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分析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
    5.1 地理学译着的着者群体
        5.1.1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5.2 地理学译着的译者群体
        5.2.1 商务印书馆编者担任译者
        5.2.2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学缘的译者
        5.2.3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缘的译者
        5.2.4 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学缘之外的译者
    5.3 地理学译着的读者群体
    5.4 着者与译者、编者、学者之间的交流
        5.4.1 着者与译者的交流
        5.4.2 译者与编者的交流
        5.4.3 译者与学者的交流
    5.5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5.5.1 地理学共同体
        5.5.2 商务印书馆促成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5.5.3 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共同体的认同和交流
第六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6.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学科特征
        6.1.1 地理学分支学科译着数量概观
        6.1.2 区域地理译着
        6.1.3 人文地理译着
        6.1.4 自然地理译着
        6.1.5 经济地理译着
        6.1.6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译着
        6.1.7 游记类译着
        6.1.8 地理学史译着
        6.1.9 技术地理译着
    6.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国别特征
    6.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特征
    6.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6.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选题立足于学科发展需要
        6.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呈现了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成果
        6.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推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6.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间隔体现了中外地理学的交融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贡献
        7.1.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启示
    7.2 研究贡献与展望
        7.2.1 研究贡献
        7.2.2 研究局限
        7.2.3 研究展望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表(1897-2012)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农牧交错带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生态安全概念
    1.4.2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1.4.3 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的定义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概况
    2.1.2 气候概况
    2.1.3 土壤概况
    2.1.4 植被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长川流域主要生态问题
2.4 长川流域以及皇甫川流域研究现状
2.5 小结
参考文献 3 长川流域主要生态过程
3.1 长川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1.1.1 数据来源
    
3.1.1.2 数据处理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长川流域气候要素季节变化
    
3.1.2.2 长川流域气候要素年际变化
    
3.1.2.3 长川流域气候指数变化
    3.1.3 结论
3.2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特征及其变化
    3.2.1 研究方法
    
3.2.1.1 数据来源
    
3.2.1.2 土地利用类型的确定
    
3.2.1.3 图像处理
    
3.2.1.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2.1.5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的选取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总体结构及其变化
    
3.2.2.2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2.2.3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3.2.3 结论
    
3.2.3.1 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难利用地是景观类型主体
    
3.2.3.2 研究区整体好转、局部恶化
    
3.2.3.3 景观破碎化过程明显增加
3.3 长川流域植被盖度及其动态分析
    3.3.1 研究方法
    
3.3.1.1 数据来源
    
3.3.1.2 植被盖度实地观测
    
3.3.1.3 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计算
    
3.3.1.4 植被盖度的计算
    3.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2.1 长川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盖度特征
    
3.3.2.2 长川流域植被盖度空间分布及其动态特征
    3.3.3 小结
3.4 长川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3.4.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4.1.1 数据来源
    
3.4.1.2 研究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2.1 长川流域水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3.4.2.2 长川流域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3.4.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4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土壤侵蚀
4.1 降雨侵蚀力(R)因子
    4.1.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1.1.1 数据来源
    
4.1.1.2 侵蚀性降雨标准的计算方法
    
4.1.1.3 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方法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分析长川流域侵蚀性降雨标准
    
4.1.2.2 分析长川流域降雨侵蚀力
    4.1.3 小结
4.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4.2.1 研究方法
    
4.2.1.1 数据来源
    
4.2.1.2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小区观测法
    
4.2.1.3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数学模型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长川流域主要土壤类型
    
4.2.2.2 长川流域主要土壤类型可蚀性因子(K)计算及其特征
    4.2.3 小结
4.3 植被覆盖——作物管理因子(C)
    4.3.1 研究方法
    
4.3.1.1 数据来源
    
4.3.1.2 植被覆盖——作物管理因子(C)估算
    4.3.2 长川流域植被覆盖——作物管理因子(C)时空分布特征
    4.3.3 小结
4.4 坡长与坡度因子(LS)
    4.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4.1.2 坡长因子(L)计算方法
    
4.4.1.3 坡度因子(S)计算方法
    4.4.2 结果与分析
    
4.4.2.1 长川流域海拔高度和坡度特征
    
4.4.2.2 长川流域坡长坡度因子分析
    4.4.3 小结
4.5 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
    4.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5.2 结果与分析
    
4.5.2.1 长川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概况
    
4.5.2.2 长川流域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P 因子
    
4.5.2.3 长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空间分布
    4.5.3 小结
4.6 长川流域土壤水蚀现状及其动态
    4.6.1 研究方法
    
4.6.1.1 数据来源
    
4.6.1.2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估算方法
    
4.6.1.3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估算精度检验
    4.6.2 结果与分析
    
4.6.2.1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估算精度
    
4.6.2.2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等级分布及其动态
    
4.6.2.3 长川流域坡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6.3 小结
4.7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背景值分析
    4.7.1 研究方法
    
4.7.1.1 研究样地的选择
    
4.7.1.2 阿贵庙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方法
    
4.7.1.3 自然植被的复原方法
    
4.7.1.4 土壤侵蚀背景值的估算
    4.7.2 结果与分析
    
4.7.2.1 阿贵庙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分布特征
    
4.7.2.2 长川流域自然植被的复原
    
4.7.2.3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背景值总体特征
    
4.7.2.4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治理需求分析
    4.7.3 小结
4.8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情景分析
    4.8.1 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 意义sis)法及其
    4.8.2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情景设计
    4.8.3 长川流域土壤侵蚀情景分析
    
4.8.3.1 不同土壤侵蚀情景方案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分布特征
    
4.8.3.2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8.3.3 退耕还林(草)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8.3.4 组合情景方案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8.4 小结
参考文献 5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生态用水
5.1 长川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生态用水分析
    5.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5.1.1.1 研究地点
    
5.1.1.2 实验群落
    
5.1.1.3 主要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调查
    
5.1.1.4 植物地上生物量或叶量的测定
    
5.1.1.5 主要植被类型生态用水量的计算
    
5.1.1.6 主要植物群落地段水分平衡的计算
    
5.1.1.7 植物群落适宜盖度的计算
    
5.1.1.8 气象数据的搜集和处理
    5.1.2 结果与分析
    
5.1.2.1 主要植被类型群落及其土壤物理特征
    
5.1.2.2 主要植被类型生态用水分析
    
5.1.2.3 主要植被类型水分平衡分析
    
5.1.2.4 主要乔灌植物群落适宜盖度
    5.1.3 讨论
    
5.1.3.1 主要植被类型的生 态用水评价
    
5.1.3.2 主要植被类型水分平衡和适宜盖度问题
    5.1.4 小结
5.2 长川流域的流域生态用水特征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1.1 土地利用/覆盖现状解译
    
5.2.1.2 土壤侵蚀情景设计
    
5.2.1.3 流域生态用水分析
    5.2.2 结果与分析
    
5.2.2.1 长川流域生态用水现状分析
    
5.2.2.2 不同土壤侵蚀情景方案的生态用水分析
    5.2.3 小结
参考文献 6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6.1 长川流域生物多样性背景分析
    6.1.1 样区选择
    6.1.2 野外调查与数据分析
    
6.1.2.1 野外调查
    
6.1.2.2 数据分析
    6.1.3 结果与分析
    
6.1.3.1 原始自然植被种类组成分析
    
6.1.3.2 原始自然植被水分生态型和生活型组成分析
    
6.1.3.3 原始自然植被α多样性分析
    6.1.4 小结
6.2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6.2.1 研究方法
    
6.2.1.1 数据获取
    
6.2.1.2 样地和样方设置
    
6.2.1.3 调查内容
    
6.2.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6.2.2 结果与分析
    
6.2.2.1 研究区植被
    
6 2.2.2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植物群落特征
    
6.2.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6.2.3 小结
6.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物多样性安全分析
    6.3.1 数据处理方法
    
6.3.1.1 生物多样性指数百分比
    
6.3.1.2 相似系数
    
6.3.1.3 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系数
    6.3.2 结果与分析
    
6.3.2.1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与自然植被植物物种组成比较
    
6.3.2.2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分析
    6.3.3 小结
参考文献 7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的建立
7.1 长川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7.1.1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7.1.2 长川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长川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7.1.4 小结
7.2 调整和配置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
    7.2.1 多目标规划及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7.2.2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优化结构多目标规划
    
7.2.2.1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原则
    
7.2.2.2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多目标规划模型
    
7.2.2.3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及评价
    7.2.3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空间布局
    7.2.4 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的评价
    7.2.5 小结
参考文献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主要生态过程
    8.1.2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土壤侵蚀
    8.1.3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生态用水
    8.1.4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8.1.5 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
8.2 对今后生态建设的建议
8.3 存在问题
    8.3.1 土壤侵蚀问题
    8.3.2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问题
    8.3.3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问题
    8.3.4 土地利用/覆盖安全格局问题 致谢 博士生 期间发表、接受和投稿文章目录

四、地球化学1977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2]新疆草地生产力及碳源汇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D]. 杨红飞. 南京大学, 2013(04)
  • [3]新疆艾比湖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白祥.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4]考虑生态流量的区域水系统健康评估与演变研究[D]. 孟钰. 武汉大学, 2017(06)
  • [5]典型化石燃料开采区环境介质中脂肪烃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王珊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皖北矿区固体废弃物堆积地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王旭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7]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机制研究[D]. 孙惠民. 内蒙古大学, 2006(12)
  • [8]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D]. 王教元.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D]. 肖超. 南京大学, 2014(07)
  • [10]农牧交错带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D]. 高清竹. 北京师范大学, 2003(11)

标签:;  ;  ;  ;  ;  

地球化学总目录 1977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