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张家口地区手工业探析

元代张家口地区手工业探析

一、元代张家口地区手工业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明清时期张库大道商贸发展及其影响探究》文中提出张库大道是中国古代北方一条连接中原与草原的重要经济贸易路线,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至明清时期较为完备。文章从中外文献入手,主要在空间上,对张库大道上的贸易商人进行地域性划分,对张库大道上的商人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与进出口交易物品相结合进行详细的说明,较为深入地探讨张库大道对于不同地区所产生的影响,为现今延续张库大道的发展做好理论铺垫。第一章主要探讨张库大道的基本情况。张库大道是一条由塞外边城张家口出发、途径库伦直抵俄罗斯恰克图的贯穿中原与草原的古老商道。张库大道的发展“最晚始于明末,盛于清中,衰于民初。”张库大道并不是一条因设市需要而建成的商路,而是一条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发展成的驿道、兵道、商路。了解张库大道的发展历程,能更好的对张库大道商人与贸易物品进行梳理,从而发现张库大道的来往商人、贸易物的兴盛至衰落与张库大道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第二章主要对张库大道贸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商人,按照籍贯进行地域划分。商人群体是商业活动的主体,商贸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商人。商人的发展与商业、地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商人进行货物输送与买卖,促进了货物的流通与交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本文将张库大道的商人分为本国商人与外国商人。在本国商人中,晋商在张库大道的商人群体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其次是北京商人与直隶商人,本地商人主要分析地方志中的商业,通过各个地方志所记载的商业发展窥探各县商人的活动,最后为蒙古地区商人。外国商人则主要为俄国商人。第三章主要研究张库大道的贸易物。张库大道存在的意义在于商品的流动,张库大道上商品的流动更是各地、各国商人之间流动最直观的体现。中国的茶叶、丝织品、棉织品及其他杂物随着驼铃的声响踏进蒙古、俄国及欧洲地区,而蒙、俄的皮毛大批量的进入中国内地,成为了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的推崇品。第四章主要对张库大道的影响进行归纳。通过对商人群体及贸易品的研究,可以得出张库大道对辐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王飞[2](2020)在《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清代张家口经贸发展与商帮情况进行了研究,具体描述了张家口的历史沿革,清代张家口商业、张家口手工业、张家口交通运输业、张家口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清代张家口商人主体的构成情况。最早张家口是北部边塞一座因军事目的而修建的小城镇,随着对蒙、对俄贸易的发展,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北部“转口贸易”的中心城市,着名的“张库商道”的起点城市。张家口的名称始于明代,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指挥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堡(下堡)。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增筑关厢。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兵部尚书余子俊筑边墙,即外长城,大境门为要隘。明嘉庆八年(1529年),守备张珍开筑下堡小北门,俗称张家口。内地出口俄罗斯和蒙古的货物,俄罗斯和蒙古进口的货物,都是先运到张家口集中,然后再发往各地。为了管理商务以及处理民族事务,清政府在上下二堡设置了很多衙署机构。张家口的对蒙贸易、对俄贸易的商品种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俄、蒙输入张家口的商品以毛皮、纺织品、牲畜、土碱为大宗。由俄国输入商品种类繁多,其中输入毛皮数量最多。熊皮、狼皮、海獭皮、狐皮是较为贵重的毛皮。数量居第二位的商品是纺织品。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各类贸易货物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毛皮类产品。从1820年开始,毛皮类产品所占的份额才开始下降,纺织品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旅蒙山西商人在牧区市场收购并贩运内地的牲畜是蒙古输入内地的大宗商品。每年由蒙古经张家口运往内地的马、牛、羊数量达数百万头。土碱也是从蒙区输入的大宗商品,张家口碱商在察哈尔正蓝旗和镶白旗的牧地收购土碱,运回张家口进行再加工,清除杂质,制成碱砖,运销京、津,再转售各地。经张家口流转输出的主要是对俄贸易货物,货物的种类主要是:棉织品、丝绸、茶叶等。最初,中国向俄国出口的主要是棉织品和丝绸商品。从1802年开始,棉织品输出比例不断下降,茶叶输出比例不断增加。茶叶输出额最终超过棉布、丝绸输出额,占据中俄商品贸易的主体。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主要包括皮毛业、制碱业、制革业、蒙靴业等几个行业。明清时期,张家口是全国有名的皮毛集散地,仅经营毛皮的商号就有几千家。大境门外的西沟街,是繁华的皮毛交易市场,街道两旁商号林立。张家口皮毛加工系统主要向纵横两方面延伸、扩展。横向是各种毛制品和皮制品的生产,纵向是从皮子鞣制到下脚料综合利用。张家口的制碱业属于民办官商性质,须经官府授权,才允许民间经营。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碱逐渐充斥国内市场,张家口口碱业便开始走下坡路。张家口的制革业主要分为三类:白皮行、黑皮行和皮鞍业。白皮行以生产各种皮条和车马挽具为主,张家口的皮条铺主要集中在边路街。北起玉带桥南至深沟口。车马店和骆驼店都在西沙河、三合店巷、元台子、长胜街、福兴里一带。张家口黑皮行的数量比较多,产品主要是:黑熟底皮、白熟底皮等,主要集中在元台子、沙院、通兴巷、福兴里、宋家大院、隆昌巷一带开设手工作坊。张家口的皮鞍业,以生产皮马鞍为主。所生产的皮鞍通过旅蒙商运销到蒙古牧区以及内地官衙骑兵和商贾各界,供马鞍上装配使用。蒙民需要蒙靴数量比较多,在清代时张家口的蒙靴生产达到兴盛。靴铺机构,有的是自财独资经营,有的是合资合伙经营。大境门内外的几十户大旅蒙商京外馆,在外蒙地区都有座庄外号,每年运往库伦的蒙靴约有二十多万双。张家口的交通运输起源比较早,商周时期商王朝经常出兵征伐鬼方,这就说明当时坝上张北至商王朝都邑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就有了道路。清代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全国的道路网。康熙帝曾选派台官治理驿务,并从张家口至库伦间整修了驿道,沿途设立了台站。张家口地区在清代的邮驿,基本上可分两大部分:一大部分是宣化府范围所属驿站和暖铺,归属于直隶省。另一大部分是口北三厅,除张家口和独石口各有一个汉驿外,都是通往蒙古的军用台站。张库商道是指张家口到蒙古高原库伦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路线,这一贸易路线还延伸到俄国的边境城市恰克图,是我国北方连接蒙、俄的一条国际商品运输线。恰克图的开埠,商业互市的发展,使张库商道继续向北延伸,这条国际运输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步繁盛起来。西伯利亚铁路建成通车,中俄商品运销经海参崴转口,这对张库商道运输是致命的打击。随着外蒙的独立,张库大道路断人稀,商品运销趋于绝迹。张家口的金融业主要包括典当业、账局、票号、钱庄、银行业等。典当是一种以互利为目的的金融活动,这种活动俱有一定的商业属性,其根本功能在于以这种临时融资形式调剂资金的缓急余缺。到了清代,典当业的发展势头是空前的,典当服务于商品流通,典商的繁荣,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账局,是雍乾之际在北京、张家口等北方商业城市产生的以存放款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账局的主要业务对象是私营商业。从清雍正、乾隆之际到咸丰年间,是账局发生及不断发展的时期,从咸丰末年到民国初年,是账局由鼎盛到衰败的时期。票号是19世纪20年代初期产生的一种金融机构,它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票号从道光年间兴起,同治年间,票号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到光绪年间,票号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张家口的钱庄前身是钱铺,钱铺是我国实行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的产物。钱庄开始大部为商号兼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为专营性质。钱庄本身靠信用吸收存款,再向具有信用的商号发放贷款。张家口历史上设立最早的一家国家银行是大清户部银行张家口分行。清末民初张家口当地银行机构大小合计有二十二个。主要的银行机构有中国银行张家口分行,交通银行张家口分行、边业银行张家口分行和察哈尔兴业银行四家。这些银行都经办汇兑、存款、贷款业务。张家口外国银行方面主要有华俄道胜银行、远东银行、日本正金银行等。张家口的商人群体主要有晋商、京帮、口商。张家口的晋商是商人的主体,晋商经营的行业主要有盐业、粮食、棉布、棉花、丝绸、茶叶等。张家口的晋商使当地人有了商品经济的观念,他们重信誉,以诚信取胜,晋商经商有道使得张家口人学到了经营之道。张家口的京帮主要是拿着国家俸禄的旗人组成的商帮。张家口京帮从事的贸易主要是自北京、张家口输往蒙古牧区砖茶、面粉、丝绸、布匹等商品,自蒙古牧区输往张家口、北京地区羊毛、驼毛、羊皮、狼皮等商品。张家口的口商主要是指张家口本地的阳原、蔚县、怀安人组成的本地商帮。张家口晋商所组成的商业行社或把持的商业行社在清后期成为张家口工商业行社的主要力量。从清嘉庆至民国时期张家口商业行社多数是商贸业、手工业的组织,也有地方乡谊性质的组织。总之,在清代张家口是我国北部边境重要的贸易城市。张家口最初只是因军事目的修建的一座小城镇,随着对蒙、对俄贸易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北方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张家口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蒙贸易、对俄贸易。张家口最初的道路也是因战争而修建,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张家口、库伦等地修建了几条官方驿道。随着贸易的发展,张家口地区的商道逐渐发展完善。张家口商贸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张家口金融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金融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其商业和外贸的发展。这种良性的互动效应使得明清时期张家口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功能不断丰富。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的产生就是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对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增加而引起的。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在北部边境城市中是比较发达的。张家口的商人主体主要是晋商、京帮和口商,其中以晋商居多,并且晋商主要从事贸易和票号的经营。这其中有地缘文化上影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晋商具有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传统,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经营上讲究经营谋略,这使其能够在商业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进而占据张家口商人群体的主体地位。

李兆星[3](2019)在《金代铜镜初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铜镜自出现后发展勃兴,汉代进入繁荣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缓进阶段,在隋唐之际达到鼎盛,宋辽金时期铜镜生产虽然从顶峰急剧下跌,发展缓慢,但仍然耀目。金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铜镜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由于不同民族文化、政策之间的碰撞,使金代不同区域铜镜纹饰特征明显。金代铜镜纹饰特征、断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所关注的视域,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地区或某一类纹饰金镜的具体探究。对于金代铜镜的整体面貌、纹饰演变、区域特征等问题尚缺乏全面的把控与研究。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介绍金代铜镜的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的困难之处,并就此提出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对书籍图录、考古发掘报告、各地博物馆馆藏铜镜介绍等已出版铜镜的筛选甄别,拣选出五百余面金代铜镜,将其按动植物纹、人物故事纹以及其他纹饰分为三大类,在大类中进一步细化分类。根据同一纹饰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风格来探讨金代铜镜的纹饰特征。第二章将第一章收集有铸铭刻记的铜镜分为铸铭铜镜与刻铭铜镜两种。铸刻文字内容与史料相结合做出考证,判断铜镜大致錾刻时间。确定铸铭铜镜纹饰特征并以其为标准器,刻记铜镜为参考辅助工具研究金代铜镜纹饰的时代特征。第三章为金代铜镜区域性研究。金代疆域划分为金人故地、金占契丹、金占北宋三大区域。以第一、二章结论为基础做出进一步研究,将铜镜按出土、征集、收藏地进行整理划分。从铜镜工艺、数量、题材、偏好等方面着手以判断金镜的区域性特征。最后一章从考古学视野出发,着重讨论造成金代铜镜特殊发展面貌的重要原因——铜禁政策及其造成的影响,影响到金镜的铸造工艺及仿古镜的流行。最后结合金镜的区域性特征来讨论其与同时期宋、辽铜镜纹饰的区别与联系。

莫春娟[4](2019)在《“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家将”故事雅俗共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金开始就有讲述“薛仁贵”故事的院本。随着元明清三代的不断发展,迨至清朝中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蔚为大观的“薛家将”故事系统,涉及小说、戏曲、说唱等各个方面。任何完整的文学作品都包括创作、传播、接受三个环节,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难以对文学作品的活动规律做出正确的认识。纵观目前学界“薛家将”故事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研究者们较少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薛家将”故事,且多将关注点放在元代或者元明清三代。因此,笔者认为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情况十分有必要。本论文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薛家将”故事的资料,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薛家将”故事的传播问题,突出断代研究,力求理清“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情况。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对“薛家将”故事一词进行概念解析,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且简单概述清代以前各个时期的“薛家将”故事作品,为读者勾勒“薛家将”故事的整体情况。第二部分,聚焦于小说传播。首先,从传播者角度,论述“薛家将”小说编者、书坊及书坊主,在小说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传播主体的作用;其次,从传播手段出发,探讨书商在高压政治环境下为了求得生存以及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采取插图、序跋等手段促进“薛家将”小说的传播;最后,从政治条件、经济条件两方面,论说“薛家将”小说在清代的具体传播条件。第三部分,以“薛家将”宫廷戏为例,深入探究“薛家将”故事的戏曲传播情况。首先,从统治阶级和表演阶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他们在“薛家将”宫廷戏的传播过程所起的作用。其次,以《征西异传》对《说唐三传》的改编为例,探究宫廷戏曲对小说的改编传播。第四部分,对“薛家将”说唱艺术进行研究。首先,简单介绍“薛家将”木鱼歌、鼓词、子弟书的基本情况;其次,以扬州评话和潮州歌册为例,探讨“薛家将”说唱艺术的传播者问题;最后,以潮州歌册为例,从转化叙述方式、删除繁复词句、重塑敬德形象、运用大量俗字四个方面,详细论述潮州歌册对小说的改编情况。笔者旨在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情况,挖掘“薛家将”故事的潜在艺术魅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黄本亮[5](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高赛玉[6](2017)在《辽宁清代建筑大木作特点研究》文中提出辽宁不仅是满族的发祥地,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清朝的陪都。其目前保存完好的皇宫、皇陵、寺庙等诸多传统建筑均为清朝所建,反映了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而大木作作为传统建筑结构和构造中的最重要部分,对传统建筑的风格、样式等均有重要的影响,可作为辽宁现代建筑文化的提取要素,因此对大木作的特色挖掘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目前对整个辽宁大木作的研究却还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在深入解析了辽宁大量传统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确定了辽宁102座清代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辽宁清代建筑的大木作从整体的结构体系到局部的构造做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整体构架侧重于大木作的结构体系,以受力情况为分类标准对辽宁清代的木结构进行分类,将单层木构架分为:替力梁架、半插梁梁架、空间架构梁架及特殊梁架;多层木构架建筑分为台上式梁架、层叠式梁架、通柱式梁架、混合式梁架;组合木构架建筑分为共同架构组合式梁架和独立架构组合式梁架,挖掘辽宁地区的木构架特点并尝试阐述古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及其在辽宁地区的具体体现。局部构造做法部分则是将辽宁地区的大木作构造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从屋架中的歇山、硬山、攒尖到重要部位斗栱再到驼峰角背等细部构造,总结各部位的构造特点、阐述其构造做法并对其谱系与源流进行分析,对比中原等地的大木作进而总结出辽宁大木作的地域性特色。最后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等角度解析了在辽宁这样特定的区域内,大木作所承载的文化基因,从其融合了满族文化、中原文化、蒙藏文化等多因素的历史条件下,窥探了在大木作背后承载的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碰撞交融的历史背景。并为辽宁建筑史的后续研究做基础。

徐雪强[7](2017)在《明清晋蒙交界区商业地理研究》文中指出历史商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在地理学研究上,区域不仅仅是圈定研究范围的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近现代地理学考察皆是从区域入手;因而,历史地理学研究自然也脱离不开区域。以往历史商业地理研究的区域取向,主要是行政区或地形地貌单元。这些区域的选择往往有着共同之处,即相对的“同质性”,或是自然环境的同质,亦或是人文环境的同质。相比而言,特殊地带,如农牧交错带、民族交错带、地貌过渡带以及边疆地带,其历史时期商业地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变迁过程方面则受到较少关注。本文选择具有边疆和过渡双重性的明清晋蒙交界地带作为研究区域,从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要素入手,分别考察商品生产、商路变迁、商贸市场兴衰和商品运销等要素的时空变动过程,进而揭示特殊地带的商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晋蒙交界区,地处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可耕可牧,明清时期商品生产与需求有着显着的时空差异。本文从粮食、煤炭和牧业商品生产入手,分析明清晋蒙交界区商品生产的地域性和时段性特征。在地域分布上,晋蒙交界区商品生产大致以边墙为界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特征,边墙以南农牧兼营,以粮食、煤炭商品为主,边墙以北以牧业生产为主;清代,农牧兼营的生产方式随着汉民北移稍向北部平原地带扩展,但并没有改变北部牧业为主、南部农牧兼营的生产局面。在时间特征上,随着明清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粮食商品生产量增加,牧业生产区域虽有所缩小但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煤炭商品也伴随管理政策调整而商品化趋势增强。明清晋蒙交界区,历经边疆向内陆转变过程,其军事、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明代蒙汉以边墙为界南北对峙,边墙以南构建起军事性的农耕经济社会,边墙以北则以粗放型牧业经济为主。清代边墙内外统一,不仅边墙沿线军事性特征随之消亡,而且边外社会经济在移民浪潮和清朝统一政局的影响下得到空前发展。该区域商路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明代,在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下,官道网络基本形成,商业运输多利用官道,因而形成的商路网络很难摆脱军事的影响。清代,随着归化城土默特平原农业经济的发展,黄河水道的商业利用成为商路变化的突出特点。除此之外,本文利用文献考证和地球影像复原明清晋蒙交界区的商路主干道,并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辅助评估商路选择的自然人文因素,结果表明在晋蒙交界区,地形、水源等自然环境为商路分布提供基础平台,而非起支配作用,人文环境则是影响商路具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明清晋蒙交界区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环境的变化,给商贸市场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从民族贸易的马市、军事性质的城堡市场、行政性质的治城市场入手,分别探讨商贸市场的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明代在蒙汉政权对峙背景下形成的马市、卫所城镇市场和州县城镇市场等三类主要商业中心,在地理环境变动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曾经兴盛的马市销声匿迹,卫所城镇市场和州县市场在清初战乱的冲击下也曾一度萧条。与之相反,边外诸多市场渐渐兴起,归化城在经济、政治和宗教等因素作用下迅速成长起来,发展成为边外最大的商贸中心。虽然归化城、大同城等两个商业中心对区域内其它市场发展有所带动,但同时基本结束了它们发展壮大的前景。晋蒙交界区大宗商品流通方向,在明清两代呈现出前后巨大差异。明代主要是以南北向运销模式为主,而清代则转向以东西运销为主。这种转变不仅与晋蒙区域地理环境变化有关,而且受到境外商贸格局变动的严重影响。由上可知,明清晋蒙交界区的商业地理各要素皆发生重大变化,这与相对“同质性”的区域截然不同。这里,将这种特征称为商业活动的“易变性”,它突出体现为商业地理区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晋蒙交界区特殊的区域环境背景。明清时期晋蒙交界区的自然环境以积温偏低、降水偏少为显着特征,种植业发展受限,加之手工业技术起步较晚,其商品生产力偏低。茶叶、布帛、皮毛等大宗商品的生产及消费皆依赖其它地域,这极大地阻碍了该区域商业地理区的形成。因而,该区域商业地理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全国商贸格局变动的影响。晋蒙交界区因地理环境的制约,其区域商品生产力和消费力偏低,致使商业地理区易受影响而迟迟难以稳定,这或许是这个特殊地带商业地理区的显着特征。明清晋蒙交界区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动与其商业地理区的易变性,导致该区域商业地理现象颇具特点。晋蒙交界区作为明朝边疆地带,其军事性特征显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形成在军事体系构建下完成,这致使商业地理现象无不呈现出军事性影响的痕迹。作为两大经济区交汇地带,晋蒙交界区商品转运量十分庞大,这为规模较大的商贸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明清区域人文环境的剧烈变动,在商品生产、商路、商贸市场及商品流通等方面皆产生了很大影响。加强特殊地带历史商业地理的研究,不仅是对历史商业地理研究的区域补充,而且有利于促进历史商业地理学的发展。本文对晋蒙交界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也期望为该区域商业研究提供新的认识。当然,由于能力所限,本文所得的结论更有待进一步验证。

刘一[8](2014)在《奚族研究》文中指出奚族是我国东北古代民族,最初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奚最初称库莫奚,隋唐后省去“库莫”,专称奚。唐朝史书中奚常与契丹并联出现,合称“两蕃”。唐末五代时期,契丹逐渐兴起,建立辽朝。奚族成为辽朝统辖的最主要的民族之一,金代时,奚人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至元朝时彻底从历史上消失。奚人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长,但留下的材料却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对整个奚人社会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奚人的族名与族源问题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关于奚人的族名,之前学界主要争议围绕在对“库莫”的解释上,而忽略了这一名称的来源。库莫奚是北魏在奚人原有部落名称基础上加工产生的他称。关于奚人族源的问题,历代史书的记载不同,因此学界存在争议。实际上奚人很可能源于匈奴,但由于其较早地融入鲜卑人中,因此其各个方面都带有浓厚的鲜卑色彩。奚族最初生活在松漠之间。客观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奚人最初的经济生产方式是以游牧经济为主。北朝时期,奚人脱离宇文氏部落联盟独立发展,并与中原的北魏、北周等政权产生联系。北魏与北周对待奚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奚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北朝时奚人与周边民族同样存在互动,其中对其影响较深的当属突厥。这一时期奚人社会发展迅速,至北朝末期奚人社会已经进入氏族部落联盟阶段。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复杂。奚人处于隋唐和突厥、回鹘两大势力之间,这两大势力的此消彼长决定了奚人的政治导向。唐朝对奚人采取羁縻手段进行管理,并通过和亲等手段吸引奚人。反之,突厥和回鹘则通过武力手段对其进行控制。这一时期奚人与契丹的关系也是重点研究问题之一。奚人最初发展水平高于契丹,但随着契丹的崛起,唐末时奚人已经无力与之对抗。唐代奚人已经出现了首领和军队,表明此时的奚人社会已经进入军事部落联盟阶段。这一时期奚人的生产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农业经济的比重逐渐增加,至唐末时,奚人农业经济已经初具规模。辽朝之初奚族被契丹征服,成为辽朝主要统治的民族之一。辽朝在不同时期对奚人采取的管理方式不同。这些改变对奚人社会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奚王府问题一直是辽代奚人研究的重点。辽代之初,契丹为了安抚奚人,给予奚王较大的权力。随着辽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奚王府的权力被不断削弱,最终成为辽朝政府直接管理的官僚机构。辽代是奚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辽朝将大批汉人、渤海人迁入奚人居住地区,奚人在同这些民族的杂居过程中,其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经济已经成为奚人主要经济类型之一,而思想观念的改变则为奚人的民族融合打下基础。辽金战争中奚人逐渐归附金朝,并在金朝的对外战争中做出贡献。金朝统治者打破辽代奚人社会组织结构,将其编入猛安谋克、部族和乣等社会组织中进行管理。金朝政府最初对奚人较为信任,这一点从任命奚人官员的数量和品级等方面可以就看出。但海陵时两次涉及奚人的政治事件,使金朝对奚人的信任大减,奚人官员的数量和地位大不如前。金代是奚人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奚人被调发到各个地区与其他民族杂居,其社会组织结构更加松散,原有的血缘纽带被打破,这些条件促进了奚人的民族融合。加之金朝统治者对奚人有意采取同化政策,加快了奚人民族融合的进程。元代以后奚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潘明涛[9](2014)在《海河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研究(1360-1945)》文中研究说明在海河平原,水利对当地半干旱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水利能否在生产中稳定持续发挥作用,取决于水源和水利设施。自1360至1945年期间,海河平原水利经历了剧烈的波动,渠道灌溉最终式微,而井水灌溉后来者居上,成为该地主要灌溉方式。近六百年来水利的变迁过程,不仅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从根本上来说,是海河平原水环境衰退的结果。一定区域内的水环境主要由河流、淀泊和地下水组成。自晚全新世开始,海水消退,海河平原中东部地区的陆地逐渐显露,但由于积水较为严重,许多地方仍不宜居住。早期人口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及燕山南麓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随着海河水系趋于稳定,水利也出现在这一带,并逐步向东扩展。总体来看,几千年来海河平原水环境以衰退为大势,但对人类而言,中古以前的地表水量仍过多,涝灾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大致到唐代,海河平原水环境恰好处于一个比较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阶段,加之社会稳定,经济状况良好,水利在此时最为兴盛。待北宋建立塘泺防线,开始出现水源不足,大规模的人工引水活动随之兴起。自1360年开始,海河平原气候趋于稳定,以干冷为主,学界称其为明清小冰期。这种稳定是相对而言,期间也出现几次回暖,且时长不一,最短10年左右,最长60年左右。温润气候容易带来充沛降雨,使得河道充盈。明清时期水利有两个小高峰期,一个是1531至1590年间,另一个是1725至1765年间。前者由于降水一度好转,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后者得益于朝廷在直隶建立的治水机制,面对涝灾采用“化害为利”的疏水方式,在充足经费的保障下,水利呈现短暂繁盛。但在超过三分之二的时期中,海河平原气候以干冷为主。由于降水减少,地表季节性河流增多,断流现象较为严重,较大的淀泊水域面积持续减小,部分小淀泊与湿地彻底消失。地下潜水层也因长期无法得到持续补给,泉脉开始出现微弱或淤塞现象。为了获得农业生产用水,晚近时期流行大规模植树活动,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涵养水源,企图改变日益衰退水环境。此外民国时期曾举行几次凿泉活动,试图重振水利,但均无多少成效。这种背景下,渠道灌溉在地域上减退至海河平原西部地区。19世纪初的气候和以往略有不同,降水较多,但气温偏冷,这种冷湿气候和通常的干冷、湿润状况恰好相反,表明了气候和水文关系的复杂性,上一次出现类似的气候可追溯至10至13世纪初。虽然降水充足,但海河平原水利却萎靡不振,低洼之处的积水多年无法排泄,年愈淤塞,形成恶性循环,表明了制约水利因素的多重性。缺少必要水利设施源于财政上的困窘,军费、黄河及运河花费了朝廷巨大的精力,加之工料物价上涨、银贵钱贱和河员腐败现象迭现,导致朝廷不得已采取消极的水利政策敷衍了事。明清时期漳水北路迁徙无定,滏水流域曲周以下县份形成“因势而导”的农作习俗,县际水案基本绝迹。自16世纪以来,滏水上游磁州、邯郸和永年因水利规模渐扩而争讼不断。磁州凭自然优势,在水案中得到官府支持,通过立碑、书写、传唱的方式对内外强化了他们对滏水的“实际所有权”。永年在水案结果中屡次败诉,被迫调整食粮种植结构,以适应逐渐滏水的短缺局面。水案在几百年中时空分布的转移,最终以牺牲永年的利益而渐息。另外,滏阳河流域闸内由于权益和责任的表达不甚明确,使得闸渠湮废后难以及时重建;在邢台县,形成了以“镰”为中心的使水制度,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一体化形式,保障了水利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稳定运行;而唐县广利渠在二百多年中的状况表明,水利的兴衰并不仅是人事问题,更多由生态恶化所导致。由于地下蓄水层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小,水量流失缓慢,较之地面河流,能保持相对较长的稳定性,井灌得以兴起。在18世纪之前,井灌通常被视为救荒之备,但因凿井技术和经费问题而难以大范围推广。1920年华北大旱,以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和官方开始推行贷款凿井,随着西方工程技术的传入,相关技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井灌以个体农户为灌溉单位,生产成本相对来说较高,因此主要分布在海河平原三大棉区中,尤其是京汉线地带的西棉区。九一八事变后,满铁机构曾对海河平原灌溉状况进行过详细调查,这些调查报告在抗战时期成为日本在河北沦陷区实施水利措施的重要参考。为满足对棉花的需求,日本利用华北棉花改进会等傀儡机构在西河棉区提倡凿井灌溉。由于棉花价格统制,同时食粮作物价格上涨,棉农无利可图而被迫改种高粱、玉米等作物维生,加之大型役畜的减少,汲取井水成为难题,最终使棉区灌溉井多数成为摆设。

刘文炯[10](2014)在《水中堡 ——明清之际蔚州村堡空间的结构转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探讨河北蔚州水中堡的营建时间为线索,结合明清沿长城一线宣大区域内州县、村堡空间形态的变迁,紧密围绕村堡空间与村民心态彼此制约、生成动态关系中的视觉因素变迁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明清官员、士绅、村民心态关照下的蔚州村堡,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深描”了村民的精神世界,进而揭示出蔚州村堡空间在不同时期营造、改建的深层因由。首先,在明蒙对峙的语境下,蔚州村堡的营建呈现出了“空间先定”的特点。这体现在村民利用水涧、台地的地理空间优势,通过拆除庙宇、兼并村堡构筑起防卫性的堡墙,体现出具有“清野”、“坚壁”的时代性。这种“空间先定”,形成了堡墙上正北方的真武庙,与堡墙内的“守备”设施共同组成的“西北模式”,从整体上呈现出务实性防卫和一元化信仰结合的特点。其次,“隆庆和议”之后,社会基本承平,村民的“心态主导”成为村堡扩建的决定因素,穿破了既有的围困局面。村堡的中心开始从西北往南边转移,形成了大量庙宇围绕戏楼的新中心,表现出村民对个人日常时间的重新划定和细分。尤其在多堡并存的状态下,村民对所在村堡中轴线的强调,体现了堡际之间的互动和博弈,也折射出区域性社会与朝廷、邻族之间多元、频繁的互动。“隆庆和议”前后,致使蔚州村堡营建和扩展的几个层次之中,其决定性因素由“空间先定”转向“心态主导”,反映出村民由非常时期求存活的集体意识,转化为对日常状态下民族间、家族内部个人生存质量的关注。另外,在对村堡空间结构转型的分析过程中,本文有对“西北模式”等多处空间整体性关系链接的全新推断和发现;笔者通过深入探讨蔚州各阶层心态间的关系,揭示了村堡视觉、物质因素与各时期村民思想、心态演变之间的对应节奏关系;笔者还发现上述各时期内,国家权力对蔚州区域不同空间的影响是一直存在的。本文在坚持对艺术史学科关怀的前提下,尤重于多学科互动的尝试。文章没有单纯研究地表遗存中的视觉、物质因素,而是将之纳入其自身所依存空间、心态的格局之下,将“村民”这个空间的缔造者有意识地纳入视野,为更立体、丰满地研究视觉、物质文化的整体、动态性关联做出了新的尝试,对于重新构建和扩展艺术史进行了大胆探索,为艺术史与相邻学科间的对话觅得了途径。

二、元代张家口地区手工业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代张家口地区手工业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张库大道商贸发展及其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之缘起
        (二)明清之定位
        (三)研究之现实意义
    二、相关史料与研究现状
        (一)张库大道基本史料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文章结构安排
第一章 张库大道兴衰
    第一节 张库大道的路线
    第二节 张库大道的兴衰
第二章 张库大道中贸易商人的地域分布
    第一节 本国商人的涌入
    第二节 外国商人的涌入
第三章 张库大道中的贸易货物
    第一节 本国商人主要交易品
    第二节 外国商人主要交易品
第四章 张库大道的商贸影响
    一、张库大道吸引了各地商人的涌入
    二、张库大道带动了相关城市的发展
    三、张库大道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
    四、张库大道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五、张库大道促进了中国交通业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俄恰克图条约
后记

(2)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1.5.1 史料创新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张家口的历史沿革
    2.1 张家口概况
    2.2 张家口的历史沿革
        2.2.1 张家口的城镇布局
        2.2.2 张家口人口的聚集
        2.2.3 张家口市场的发展
        2.2.4 张家口税关的发展
第三章 张家口的商业活动
    3.1 张家口的茶马互市
        3.1.1 张家口的马市交易
        3.1.2 晋商商帮茶叶贸易
    3.2 张家口的旅蒙商业
        3.2.1 对蒙贸易
        3.2.2 恰克图贸易
        3.2.3 经张家口流通货物的演变
第四章 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
    4.1 张家口的皮毛业
        4.1.1 张家口皮毛贸易的兴起
        4.1.2 张家口皮毛业的发展
        4.1.3 张家口皮毛业的衰落
    4.2 张家口的制碱业
    4.3 张家口的制革业
        4.3.1 白皮坊
        4.3.2 黑皮坊
        4.3.3 皮鞍业
    4.4 张家口的蒙靴业
        4.4.1 蒙靴业的形成
        4.4.2 蒙靴业的鼎盛
        4.4.3 蒙靴业的衰落
第五章 张家口的交通运输业
    5.1 清代以前的道路
    5.2 清代的道路
        5.2.1 官道
        5.2.2 张库商道
第六章 张家口的金融业
    6.1 典当业
        6.1.1 概述
        6.1.2 典当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6.2 账局
        6.2.1 产生的历史背景
        6.2.2 账局的功能与发展
    6.3 票号
        6.3.1 票号的产生
        6.3.2 票号的兴衰
        6.3.3 票号兴衰对现代金融的启示
        6.3.4 票号信用对我国当前信用问题的启示
    6.4 钱庄
        6.4.1 钱庄的创立
        6.4.2 钱庄的组织
        6.4.3 钱庄的业务
        6.4.4 钱庄的账务制度
    6.5 银行业
        6.5.1 大清银行
        6.5.2 其他银行
        6.5.3 外国银行
    6.6 各金融机构间的相互关系
        6.6.1 票号与钱庄
        6.6.2 典当与票号
        6.6.3 典当与钱庄
        6.6.4 钱庄与外国银行
        6.6.5 账局与典当和钱庄
第七章 张家口的商人主体
    7.1 张家口的晋商
        7.1.1 晋商崛起的原因分析
        7.1.2 晋商经营的行业
        7.1.3 晋商的“晋义社”
        7.1.4 晋商对张家口社会的影响
    7.2 张家口的其他商帮
        7.2.1 张家口的京帮
        7.2.2 张家口的口商
    7.3 张家口的商业行社
第八章 总结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金代铜镜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金代铜镜研究的意义
        一、金代铜镜研究意义
        二、金代铜镜研究现状
    第二节 金代铜镜的研究方法
        一、金代铜镜研究的困难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金代铜镜的纹饰
    第一节 动植物纹镜
    第二节 人物故事纹镜
    第三节 其他纹饰镜
    小结
第二章 金代铜镜的铭文
    第一节 铸铭铜镜
        一、官铸铭文
        二、私铸铭文
    第二节 刻记铜镜
    小结
第三章 金代铜镜的区域特征
    第一节 金代统治的三个区域
    第二节 铜镜所反映的区域特征
        一、金代出土铜镜纹饰的区域特征
        二、铭文刻记镜纹饰的区域特征
    第三节 区域文化对铜镜纹饰的影响
第四章 金代铜禁政策与铜镜生产
    第一节 金对铜镜的生产监管
        一、铜禁政策
        二、仿古铜镜
        三、铸镜工艺
    第二节 金镜与宋、辽铜镜的关系
        一、金镜与宋镜
        二、金镜与辽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4)“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薛家将”故事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薛家将”故事的概念和清代以前作品述略
    第一节 “薛家将”故事概念解析
        一、“薛平贵”故事并非“薛家将”故事系列
        二、“薛家将”故事属于通俗文学概念而非史传文学概念
    第二节 清代以前“薛家将”故事作品述略
        一、金代“薛仁贵”故事
        二、元代“薛仁贵”故事
        三、明代“薛家将”故事
第二章 “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小说传播
    第一节 传播者
        一、小说编者
        二、书坊以及书坊主
    第二节 传播手段
        一、插图
        二、序跋
    第三节 传播条件
        一、政治条件
        二、技术条件
第三章 “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戏曲传播:以宫廷戏为例
    第一节 传播者
        一、统治阶级
        二、表演阶层
    第二节 改编传播:以《征西异传》为例
        一、人物改编
        二、情节改编
第四章 “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说唱传播
    第一节 清代“薛家将”故事说唱概述
        一、“薛家将”木鱼歌
        二、“薛家将”鼓词
        三、“薛家将”子弟书
    第二节 传播者:以扬州评话和潮州歌册为例
        一、扬州评话
        二、潮州歌册
    第三节 改编传播:以潮州歌册为例
        一、清代“薛家将”潮州歌册简述
        二、《薛仁贵征东全歌》对《说唐后传》的再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薛家将”戏曲清宫排演记录表
附录二:“薛家将”京剧传统剧目情况
附录三:“薛家将”梆子戏传统剧目情况
附录四:“薛家将”川剧传统剧目情况
附录五:“薛家将”木鱼书概况
附录六:“薛家将”鼓词概况
致谢

(5)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七、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本章小结
总结与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中图片来源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6)辽宁清代建筑大木作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大木作营造技术的重要性
        1.1.2 辽宁现代建筑创作的地域性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对象的判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1.3.1 建筑史研究概述
        1.3.2 大木作结构体系分类研究
        1.3.3 辽宁清代建筑大木作构造作法研究
        1.3.4 创新点及重要性
    1.4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理论框架
第二章 辽宁的地域环境特点与清代建筑概况
    2.1 辽宁的地理资源环境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资源特点
    2.2 辽宁的社会文化环境
        2.2.1 汉族人口的流入
        2.2.2 满族政权统治下的辽宁
        2.2.3 蒙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2.3 辽宁清代建筑的营建
        2.3.1 清代的工官制度及建造准则
        2.3.2 盛京工部
    2.4 辽宁现存清代建筑调查
第三章 辽宁清代建筑大木作结构体系分析
    3.1 单层木构建筑结构体系
        3.1.1 替力梁架
        3.1.2 半插梁梁架
        3.1.3 空间架构梁架
        3.1.4 特殊梁架
    3.2 楼阁木构建筑结构体系
        3.2.1 台上式梁架
        3.2.2 层叠式梁架
        3.2.3 通柱式梁架
        3.2.4 混合式梁架
    3.3 组合木构建筑结构体系
        3.3.1 共同架构组合式梁架
        3.3.2 独立架构组合式梁架
第四章 辽宁清代建筑大木作构造特点分析
    4.1 屋架的构造特点分析
        4.1.1 屋架的形式与举架分析
        4.1.2 硬山屋架的构造
        4.1.3 歇山屋架的构造
        4.1.4 攒尖屋架的构造
    4.2 斗栱的构造特点分析
        4.2.1 斗栱的种类及模数制度
        4.2.2 平身科斗栱及其构造
        4.2.3 柱头科斗栱及其构造
        4.2.4 角科斗栱及其构造
        4.2.5 斗栱构造的其他变通处理
    4.3 其他细部构造特点分析
        4.3.1 抱头梁及穿插枋
        4.3.2 雀替
        4.3.3 驼峰与角背
        4.3.4 宝瓶
        4.3.5 檩垫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致谢

(7)明清晋蒙交界区商业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区域的界定与区域环境特征
        (一) 时空范围的界定
        (二) 区域环境特征概述
    三、学术史回顾
        (一) 区域历史商业地理学学术史
        (二) 与本选题相关的其它学术成果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明清晋蒙交界区主要商品生产及其区域特征
    第一节 边墙以南主要商品的生产
        一、粮食种植业与商品粮
        二、畜牧业与畜牧商业化趋势
        三、煤炭资源分布与煤炭业
    第二节 边墙以北主要商品的生产
        一、明清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二、明清牧业衰退与商品化加强
    第三节 区域商品生产的特征
        一、明清商品生产的时段特征
        二、明清商品生产的地域特征
第二章 明清晋蒙交界区商路拓展
    第一节 明代官道建设与商业利用
        一、明代官道建设及路线
        二、大同镇军事消费与蒙古部落所需
        三、官道商业利用和市场发展
    第二节 清代归绥开垦与商路拓展
        一、归绥地区开垦概述
        二、官道拓展与商路新发展
    第三节 明清商路可视化及其空间分析
        一、商路可视化思路与GIS技术
        二、明清商路可视化
        三、商路的最优路径分析及其评价
第三章 明清晋蒙交界区商贸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明代马市的发展
        一、马市开设与地理位置
        二、马市选址的空间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三、马市存废及其与蒙古关系
        四、结语
    第二节 明代城镇商业的发展
        一、大同镇军事城镇商业化
        二、从课钞看大同府州县治城的商业特征
    第三节 清代商贸市场的发展
        一、边墙以南商贸市场的恢复与发展
        二、人口流动下边墙以北商贸市场的拓展
第四章 明清晋蒙交界区商贸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大同城商贸中心的兴衰
        一、明代大同城商贸中心的确立
        二、清代大同城商贸中心的衰退
    第二节 归化城商贸中心的形成
        一、归化城社会经济环境的营造
        二、政治格局变动与商贸辐射地的拓展
        三、商贸中心的确立
    第三节 商贸中心的变动及其区域性影响
第五章 明清晋蒙交界区大宗商品的运销
    第一节 棉布与绸缎的运销
        一、棉花种植、桑蚕业与纺织技术的匮乏
        二、明清棉布与绸缎的来源
        三、市场与棉、绸运销
    第二节 皮毛牲畜商品的运销
        一、明代皮毛牲畜商品运销特征
        二、清代皮毛牲畜市场与运销
    第三节 粮食商品的运销特征
        一、明代“南粮北运”
        二、清代“北粮南运”和“西粮东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奚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五、 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奚人的族名与族属研究
    第一节 奚人的族名
    第二节 关于奚人族属问题之讨论
        一、 关于“种”与“别种”的关系
        二、 关于宇文部先世之讨论
第二章 北朝时期的奚人
    第一节 奚人的早期社会
        一、 北朝时期奚人居住地的变迁
        二、 北朝时期奚人的经济类型
        三、 奚人早期社会组织结构
    第二节 库莫奚与北魏的关系
        一、 拓跋珪北伐库莫奚
        二、 库莫奚对北魏试探性接触
        三、 孝文帝时期北魏与库莫奚关系恶化
        四、 奚人与北魏隶属关系的重新建立
    第三节 库莫奚与北齐的关系
        一、 北齐初年对库莫奚的武力征服
        二、 北齐修筑长城对库莫奚的防范
    第四节 奚人与周边部族的关系研究
        一、 奚人与契丹的关系
        二、 奚人与其他周边部族的关系
第三章 隋唐王朝时期的奚人
    第一节 奚人社会的发展
        一、 奚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二、 奚人氏族部落联盟组织结构
        三、 唐代史籍中所见的奚长事迹考述
    第二节 奚人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一、 奚人与隋朝的短暂交往
        二、 奚人与唐朝的关系
        三、 奚人对唐朝贡活动
    第三节 唐代对奚人的管理
        一、 奚人羁縻府州的设置
        二、 和亲与纳质
    第四节 唐代奚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一、 奚人与突厥、回鹘的关系
        二、 奚人与契丹的关系
第四章 辽朝时期的奚人
    第一节 契丹对奚人的征服
        一、 东、西两部奚的分化(关于西部奚一些问题的探讨)
        二、 契丹征服奚人的战争
    第二节 辽代奚王与奚王府
        一、 辽代历任奚王考
        二、 奚王府的官员设置与职责
        三、 奚王府监军制度
    第三节 辽代奚人部族制度
        一、 辽太祖时期的奚人部族
        二、 辽圣宗时期的奚人部族
        三、 辽朝后期的奚人部族
    第四节 辽代奚人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一、 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 奚人文化习俗的变迁
        三、 辽代奚人特殊的社会地位
第五章 金朝时期的奚人
    第一节 金朝对奚人的征服和统辖
        一、 金朝对奚人的征服
        二、 “大奚”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三、 金朝对奚人的统辖
    第二节 金朝对奚人官员的任用
    第三节 金末奚人的流向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海河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研究(1360-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一) 海河平原
        (二) 时限
    三 研究综述
        (一) 历代水利史研究
        (二) 海河平原历史气候及水环境研究
        (三) 海河平原水利史研究
    四 资料和使用说明
    五 研究架构安排
第一章 水环境的形成与早期水利
    前言
    第一节 历史时期海河水系与淀泊演变
        一 海河水系雏形阶段
        二 海河水系稳定阶段
        三 海河平原淀泊演变
    第二节 水利与水环境的变迁
        一 战国:引漳十二渠
        二 汉唐:水利鼎盛期
        三 宋元:塘泺防线与屯田
    小结
第二章 降水与治水:多雨期的水利
    前言
    第一节 波动的气候与水环境
        一 明代气候:干冷与温湿交替
        二 顺康时期:干冷气候与祈雨
        三 雍乾时期:温润气候与降水
    第二节 化害为利:治水系统的建立
        一 明代:水利经费无序化
        二 清代:治水经费与机构
        三 水环境的治理
    第三节 明清水利:地域及时间的集中化
        一 明代渠道灌溉
        二 清代渠道灌溉
    小结
第三章 缺水与寻水:干旱期的水利
    前言
    第一节 水环境的衰退特征
        一 地下泉水流量减弱
        二 淀泊蓄水能力下降
        三 旱涝无定及沿河土壤沙碛化
    第二节 涵养水源:植树的水环境意义
        一 树木的匮乏
        二 植树与改善水环境
        三 植树中的困难与失败
    第三节 重疏泉眼:晚近时期的渠道灌溉
        一 晚清灌溉面积萎缩
        二 凿泉:寻找新水源
        三 水利工程的修建与设想
        四 民国渠道灌溉
    小结
第四章 19世纪初的经费困境与水利政策
    前言
    第一节 气温、降水与水利
        一 寒冷的气温
        二 充沛降雨与祈晴
        三 萎靡不振的水利
    第二节 地方水利经费来源的嬗变
        一 财政改革与经费来源的明确化
        二 重陷无序化的地方水利经费
    第三节 新水利政策的形成
        一 消极经济因素
        二 嘉道时期新的水利政策
    小结
第五章 水案与用水制度:水环境的社会折射
    前言
    第一节 铸成水案:种植结构、水权归属与利益诉求
        一 曲周以下:漳滏分流与“顺势利导”农作习俗
        二 永邯之争:水利习俗的形成与纠纷初现
        三 永磁之争:稻作生产习俗与滏水所有权
        四 决定水案:利益诉求与现实结果
    第二节 二次分配:闸内用水制度
        一 破坏与重建:滏阳河流域的用水制度
        二 镰:权利与义务的集中体现
        三 用水制度的解体与广利渠衰落史
    小结
第六章 井灌的兴起:地下水与农业灌溉
    前言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井灌
        一 作为救荒之备的井灌
        二 凿井技术与汲水工具
        三 井灌与经济作物
    第二节 观念、技术与资金
        一 井灌观念的兴起
        二 凿井技术与汲水装置的进步
        三 经费来源的明确化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井灌
        一 官方的推动(1929-1936年)
        二 凿井数量和地域集中化
        三 井灌的农业生产意义
    小结
第七章 日本与棉花:抗战时期的井灌
    第一节 早期满铁调查与棉区井灌状况
        一 日本对棉花的需求
        二 调查计划的形成
        三 井灌状况及问题
    第二节 井灌方案的形成与实施
        一 抗战初期井灌推广方案的形成
        二 华北棉产改进会
        三 井灌实施经过
    第三节 被破坏的井灌生产系统
        一 抗战时期棉区推行井灌特点
        二 战争对井灌的影响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水中堡 ——明清之际蔚州村堡空间的结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跨学科的村落艺术史写作
    第一节 选题缘起、目的及研究创新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创新
    第二节 概念释义与研究范围
        一 概念释义
        二 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史回顾
        一 地理学与村落研究
        二 历史学与村落研究
        三 考古学、人类学与村落研究
        四 建筑学与村落研究
        五 艺术史与村落研究
    第四节 材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一 材料运用
        二 研究方法:跨学科的村落艺术史写作
    结论
上编 堡墙外:由外而内——消弭恐惧的构建
    引言 水西堡·水中堡
    第一章 墙外
        第一节 明代蔚州地理中的水涧—台地模式
        一 水涧—台地模式与“空间先定”
        二 防卫中的水涧—台地
        第二节 关于水涧—台地模式的心态
        一 官员心中的水涧—台地
        二 文人、士绅心中的水涧—台地
        三 蔚州百姓心中的水涧—台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堡墙
        第一节 北墙
        第二节 堡门
        第三节 堡墙
        一 堡墙建筑技术层面的防御
        二 堡内人员组织方面的防卫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篇末结语
中编 堡墙内:从北向南——“文人武化”的逆转
    第三章 真武庙·守备
        第一节 西北模式:真武庙与“守备署”
        第二节 真武庙
        第三节 里坊制与“西北模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昌庙·堡门
        第一节 堡门
        第二节 文昌庙
        一 紫气东南来
        二 隐匿的“空间先定”
        第三节 “文人武化”的逆转
        一 重心南移的实现
        二 “文人武化”的逆转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篇末结语
下编 堡门外:自里到外——美好向往的扩展
    第五章 庙宇和戏楼
        第一节 “心态主导”下的时间细分
        一 向堡外扩展后的重新分布
        二 戏楼的核心地位
        三 戏楼的对面
        四 空间中的时间细分
        第二节 作为村民精神世界的图像
        一 庙宇中的图像——“空间先定”的转化
        二 戏楼中的壁画与题壁——“心态主导”的彰显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中堡
        第一节 三官庙和中轴线
        一 三官庙
        二 中轴线
        第二节 扩展中的“心态圈”
        一 “祭拜圈”
        二 “商贸圈”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篇末结语
余论 空间结构转型的背后
插图来源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元代张家口地区手工业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张库大道商贸发展及其影响探究[D]. 王鑫.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D]. 王飞. 山西大学, 2020(08)
  • [3]金代铜镜初步研究[D]. 李兆星.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薛家将”故事在清代的传播研究[D]. 莫春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5]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
  • [6]辽宁清代建筑大木作特点研究[D]. 高赛玉.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4)
  • [7]明清晋蒙交界区商业地理研究[D]. 徐雪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奚族研究[D]. 刘一. 吉林大学, 2014(03)
  • [9]海河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研究(1360-1945)[D]. 潘明涛. 南开大学, 2014(07)
  • [10]水中堡 ——明清之际蔚州村堡空间的结构转型[D]. 刘文炯.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标签:;  ;  ;  ;  ;  

元代张家口地区手工业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