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的“特点”

中国社会主义的“特点”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刘尧[1](2019)在《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对意识形态工作甚为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无数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今中国发展的客观实践,辩证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横向对新时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实践路径剖析论述。第一篇,基本概念阐释(第一、二章)。第一章,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梳理归纳,剖析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的论述,阐释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地位、主要功能的论述。第二章,详释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述的理论来源,并分析当下的国内外背景。第二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论述(第三、四章)。第三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论述;其次,根据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高度凝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元指导地位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最后,对习近平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具体做法展开研究。第四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阐述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外延界定;其次,分析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最后,对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第三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任务论述(第五、六、七章)。第五章,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概括进行详细阐述,并研究其实现路径。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论述习近平对一些错误思潮的批驳,使人民明确自己的立场,与错误思潮作斗争,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第七章,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论述。鉴于当前对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不同程度地认识误区,威胁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对此,必须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全方位,多角度展开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工作。第四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论述。即第八章,分别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进行阐释论述。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结合国内外现状,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和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规律,目标任务,实现路径,以期为新时代的党、国家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保障。

周颜玲[2](2019)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的敏感话题,也是新时代的哲学主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使其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而且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能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丰富支撑。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研究视域,科学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时代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全文共分导论、结束语和五章,着重分析和论证了以下观点: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新视角定义,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新角度阐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界定,借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综合了学者们的范围式、分层次定义,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社会发展要素推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细化和微观化诠释,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层面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并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界定为理论层面的完善和创新、实践层面的现实建构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综合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归纳,从宏观叙事与具体阐释两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界定,并在具体阐释层面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治国理政之道、社会运行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说明。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面,从生成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二者互动共生;从内容角度看,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立足唯物史观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成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大同小康”思想、“以德治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天人合一”思维、“修齐治平”理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念和价值精髓,都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弘扬,成为推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蕴含着推进现代人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宝贵智慧,为个体理想信念的树立、现代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行为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且一直源源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滋养和有益支撑。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成型以后,一直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本方向和传承模式。按照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时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义场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三个阶段,厘清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传承模式,并从指导思想、社会措施、个体引导三个层面梳理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三条基本经验,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使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也会反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正当其时;另一方面,面临西方虚假普世理念对理想信仰的遮蔽、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家国文化的侵蚀、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的挤压等生存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暴露出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短板,其现实境遇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准确识别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方面,由于未能严丝合缝对接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阐发仍存在“言必称”“择其一二”等片面之说;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其的活化性利用仍然处于浅层,存在功利化应用现象,其实践应用效果也有待提高;在现代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由于中华传统人格思想对于人的现代化理想人格建设还不具备全面的激励因素,因而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型人格建设仍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几点,可归纳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等三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模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返本开新,更具有时代性和感召力。在当前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处于相互冲突与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各种社会文化领域有所助益。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弘扬和传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意识形态视域来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力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具有返本开新之效,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就基本思路而言,要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有效力量,完善传承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具体举措而言,要通过思想引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教育引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益观念,在提升公民基本素养、推进现代人格生成、规范个体行为中推动社会的良性化发展。

刘政利[3](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现实论题,是对全党提出的理论要求。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制度自信承载着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也是现实中人们直接感受最大、触及最多的方面。本文对制度自信做了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大视野,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具体的社会制度,继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后直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这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旨在阐明其历史必然性,以及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架构,分析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内涵,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出发,阐明这一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最佳创造,否定制度完善过程中的“西化”思潮。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实践基础、现实基础,找出我们何以坚守制度自信的缘由,探讨坚持制度自信的路径,并对消解中国人民自信的悖论进行评析,对当今社会存在的消解中国人民自信的负面认识进行批判,进而坚定人们的自信。第一章,绪论重点阐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即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该论题的实际意义。以文献综述为起点,确定研究的基本方向。确定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解读法作为基本研究方法,深入解读制度自信。同时,对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也做出了说明。第二章,从历史的视角,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解析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再由科学的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到多国的实现,研究这个过程旨在阐述,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必然的结果,历史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到社会主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在汲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精华后,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创立“苏联模式”,主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经历史磨难,社会主义世界由盛到衰、由高潮跌入低谷,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走到终点。第三章,主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过程进行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换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革命传统、民族特点和政党意识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表明两个事实:一是表明,它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式探索的结果,在曲折中反思,领悟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表明,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宝贵财富,它的建立既是对主体选择和历史必然性的呼应,又是对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历程的表征。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机体,它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两大领域。在政治领域,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经济领域,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制度顶层设计,在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寻的是,与制度相匹配的实现形式,找到最能表现根本和基本制度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而不是改弦易辙。政治体制改革中,坚决反对“西化”,反对“自由化”。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自信有其深厚的基础。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取向;实践基础是制度优势的发挥。最重要的就是,多年来制度优越性的表露,成为激发人们制度自信的最高触发点。对制度优势的科学认识,也是提高制度自信度的切入点,它是制度自信的现实性极强的缘由。第六章,坚定制度自信不是空谈,不能完全依靠自发性。探寻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途径成为必然,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不断地研究,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识;正确认三个自信之间的关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地完善,充分发挥制度的优势;赢得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普遍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培养意义重大,它可以增进人们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可以提高人们对制度的共识性,自觉维护制度;成为确认理论的科学性、道路的正确性的有力证明;可以更好地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制度力量。结论“三个自信”中,制度自信具有基础性,它承载着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尤其是制度的实践和运行与现实生活更近,人们对制度实践的体验更多。研究选择制度自信更具有学术价值。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了社会主义制度。以改革开放为契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巨大的制度优势,奇迹般地改变了中国,创造了“中国奇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科学的制度构建、强大的功能优势、十足的发展潜力、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正确领导等,无不引导我们产生并增强制度自信。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增进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共识、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道路的正确性、提升对制度的价值认同,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净化制度自信的理论环境和舆论氛围、聚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力量。

王伟光[4](2015)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起点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新起点新阶段团结全党、统一全党,开展伟大斗争,继而赢得伟大胜利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观察、分析、判断和把握国际复杂形势、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是顺应世界历史时代潮流的理论应答,同时鞭辟入里地分析国内形势,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顺国内发展大势而为,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发和深度丰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科学论述,是全面阐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贯穿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树立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典范。

公丕祥[5](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进程》文中提出1949年中国人民大革命的胜利开启了旨在创设新型国家与法律制度的当代中国第一次法律革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之形成奠定了基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当代中国法治发展进入第二次法律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经过30多年广泛而深刻的社会与法治变革,其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011年初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等标志意义的重大法治事件,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以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精心谋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方案,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显着特征。

王诚,李鑫[6](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价值既源于人类历史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想向往,又源于当代中国人对于强国富民的中国道路的现实探索。本文按照中国特色的分析思路、政策方案、价值理念,主要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理论、微观企业基础、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只要试图从研究理念上找寻"中国特色",并秉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提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分析和概括,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分析何种问题,都可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范晓峰[7](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也是文化的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时代主题下多次提到“文化自信”问题,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进一步丰富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这一思想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诉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文化意义上,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在更高的整体意义上,文化自信实质内蕴着中国自信、中华民族自信;从政治意义上,文化自信的本质和要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自信,是对近代以来中国道路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式的自主性探索成果的自信,具有对治“西方中心主义”的深刻蕴涵。本研究就是以当代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围绕其基本理论阐释、历史发展逻辑、内容支撑、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等几个主题展开的一项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全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的理论内涵,从本质、结构、功能多维视角阐释“是什么”的问题。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定的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所信之文化涵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文化的非自因性而言,文化自信需要一定的现实基础和条件支撑,当下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日益成熟的社会制度、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内蕴的发展理念和制度精髓构成文化自信的可能性条件。从实质上说,建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三个自信”基础上的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当代中国讲文化自信所指“文化”的根本所在和“文化”的现实形态。对于文化自信有不同的理解,而从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尤其是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基本方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则是文化自信的现实形态和要义所在。文化自信由理论层面的文化自信、社会心理层面的文化自信及社会价值观层面的文化自信构成,价值观层面的文化自信居于主导地位。从主客体关系的维度来看,谁自信?信什么?如何实现文化自信的主客体链接是把握文化自信需要剖析的主客体结构关系。文化是否自信关系国运沉浮兴衰,具有战略意蕴。这些基本问题的分析界定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的历史逻辑,在民族命运与文化命运的有机统一中,对当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诉求进行形上省思。通过对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态度及信念所经历的由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卑、再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的演进历程的描述与勾勒,总结概括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内容更具时代意义,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它不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肯定和回归,而是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之后的更高层面上的跨越,主要强调的是对包含历史文化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当代形态的中华文化,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形态。第三部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容支撑。通过盘点和整合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夯实内在的文化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自信的文化历史底蕴。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源远流长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思想宝库和自信的历史根基;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化,具有自信的科学理论底气和先进的思想文化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革命文化一脉相承,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内容和现实的底气。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具有历史优势、科学根基、先进思想内涵、伟大精神的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第四部分,研究实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中需要破解的问题。从理论逻辑上讲,我们可以因既有“文化”而自信;从实践逻辑上审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还面临许多挑战:如何运用实践智慧推动文化自信的深度实现以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这是一个当代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一方面,与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就相比较而言,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比较,当代中国的文化话语权在国际社会中还处于弱势地位,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西方文化表现出盲目的崇拜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影响力、感染力的内在认同度不高,话语权缺失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亟待破解的问题。而当代中国人文化主体自觉意识的薄弱、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与渗透、当代中国主导文化的引导力有待加强、社会主义实践中现实矛盾的掣肘等是问题的主要成因所在。最后,探讨如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寻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等问题。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思想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如何在现实中加强文化建设的实践问题,需要研究推进的实践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无疑具有远大的前途和生命力,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其充满自信,同时更需要加强和培育:从文化主体的维度来看,应当不断提升当代中国人的自信意识;从文化比较的维度来看,要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不仅使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彰显出来,使本民族的民众对自身文化的价值及生命力充满信心,同时也要注重“他信”问题,在文化对话中实现他信;从创造的维度来看,只有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达到文化自强,才能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保障;从具体的实现方式来看,讲好中国故事、在文化处于西强我弱的境遇下建构中国的话语体系、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在文化超越与创新中提升文化自信以及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国世界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精神诉求,更应注重建设。

洪银兴,刘伟,高培勇,金碚,闫坤,高世楫,李佐军[8](2018)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成果。本刊组织六篇文章,以笔谈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理化,需要从基本立场和时代特征出发,在经济发展、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三个层面予以阐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伟着重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讨论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培勇从分析视角、发展理念、政策主线、实施机制和政府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五年多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与实践发生的深刻变化,认为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新时代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已初步确立。为了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州大学商学院首席教授金碚从五个方面探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新思维,包括经济行为和发展动能、工具理性与价值目标的关系、经济主体及主体需要、结构性和精准性的方法论以及新发展理念的策略法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闫坤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渊源及其时代意义,分析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新理念主要创新与实践路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高世楫和李佐军,从时代性、制度保障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讨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我们期待通过总结新时代中国历史性变革不断深入的实践经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学术化学理化。

王伟光[9](2017)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会》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形成了一个主题明确、主线突出、观点创新、逻辑严谨、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坚定战略定力,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孙杰[10](2014)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与探索,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共分为导论、主体与结语三部分。导论部分分别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重难点与创新之处。主体部分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资源主要是:重自强、重和谐、重爱国、重伦理、重民本等;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是:和谐、平等、民主、劳动、幸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自由、平等、法治、人权、博爱等。此外还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贡献、局限性以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步性、虚伪性。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主要是:解放、自由、平等、民主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建立新型民主制度的政治价值观,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价值观以及培育共产主义新人的文化价值观等;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另外还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索。本章系统梳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索及其特点。第四章,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本章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并剖析了当前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备的现实条件。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高度凝炼、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接着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最后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第六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章主要谈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与机制。其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蕴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继承世界文明成果与优秀民族传统等;其基本机制主要是:建构制度保障机制、健全社会教育机制、规范舆论引导机制、推动实践养成机制、建立文化发展机制、加强道德建设机制以及完善法律规范机制等,以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展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本文是在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思考与探索的。从多视角、多层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力图有所新的突破,作出新的总结与概括。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基本机制等。本文研究的难点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本文选题综合性强,理论要求高,学科跨度大。本文涉及挖掘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空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等,由于这些需要进行文本解读与中央重要文献解读,所以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本文的创新之处,比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思想资源的挖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总结,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的概括与思考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机制的探索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综合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二、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第一篇 基本概念梳理阐释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概念阐释
        1.1 意识形态理论
        1.1.1 意识形态概念及发展
        1.1.2 意识形态基本特征
        1.1.3 意识形态主要功能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内涵
        1.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特征
        1.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功能
        1.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地位论述
        1.3.1 事关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1.3.2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1.3.3 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
        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要功能论述
        1.4.1 决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1.4.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4.3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 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背景条件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2.1.2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2.2 国际背景
        2.2.1 国际政治领域
        2.2.2 思想文化领域
        2.2.3 全球化网络化领域
        2.3 国内背景
        2.3.1 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时期
        2.3.2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二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论述
    3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1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3.1.1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1.2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3.1.3 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
        3.2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3.2.1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
        3.2.2 思想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挑战
        3.2.3 网络信息化的挑战
        3.3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要方法
        3.3.1 坚持党性原则
        3.3.2 党员、干部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3.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统一
        4.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4.2.1 党和人民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4.2.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2.3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3 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4.3.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4.3.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4.3.3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
第三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目标任务论述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5.1.1 国家层面
        5.1.2 社会层面
        5.1.3 个人层面
        5.2 坚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5.2.2 党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指南
        5.2.3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思想指引
        5.3 找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
        5.3.1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3.2 重点关注相关领域
        5.3.3 注重大众化通俗化
    6 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的论述
        6.1 新自由主义思潮
        6.1.1 新自由思潮的产生和基本观点
        6.1.2 习近平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6.1.3 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
        6.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6.2.1 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点
        6.2.2 习近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内容
        6.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
        6.3 改革开放质疑论及其反思
        6.3.1 改革开放质疑论的基本观点
        6.3.2 习近平反对改革开放质疑论的主要内容
        6.3.3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6.4 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思潮
        6.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4.2 科学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6.4.3 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话语权
    7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
        7.1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新态势
        7.1.1 新时代党组织意识形态现状
        7.1.2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
        7.1.3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隐患
        7.2 坚守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
        7.2.1 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2.2 构建意识形态科技生态体系
        7.2.3 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7.3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方法
        7.3.1 一以贯之马克思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础
        7.3.2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三权”的系统建设
        7.3.3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第四篇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途径论述
    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
        8.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基本原则
        8.1.1 坚持一元化和多样性相统一
        8.1.2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8.1.3 坚持根本和创新发展相统一
        8.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主要路径
        8.2.1 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
        8.2.2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8.2.3 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系统建设
        8.2.4 坚持意识形态建设贯彻全过程
        8.2.5 巩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8.2.6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8.2.7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的“四力”
        8.2.8 讲好中国故事更好传播中国声音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国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点与努力方向
第一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
    一、相关概念
        (一) 意识形态及其建设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弘扬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
        (一)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层面: 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提炼交融
        (二) 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 综合国力、五位一体的因素驱动
        (三) 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 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
        (一) 指导思想层面: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
        (二) 社会措施层面: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
        (三) 个体引导层面: 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第三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崭新机遇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传承要求
        (二) 现代化建设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传承基础
        (三) 国家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现实挑战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二) 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
        (三) 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思想的冲击
第四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成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
        (二) 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三) 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一)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二) 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三) 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
第五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一、指导思想层面: 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的精准谋划
        (一) 根本原则: 坚持导向加强引领推进发展
        (二) 价值塑造: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 传播推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
    二、基本思路层面: 攻坚目标与重点措施的谋求落实
        (一)基本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功能指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三) 主体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群众力量
        (四) 载体建设:完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
    三、具体举措层面: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育引导
        (一) 思想引领:“表”“里”兼顾提高认知认同
        (二) 教育引导:“显”“隐”共进助力传播传承
        (三) 素质提升:“质”“格”并行促进自觉自省
        (四) 行为养成:“情”“行”并重推动身体力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2 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1.2.1 党的自身发展和建设的主体需要
        1.2.2 补足制度自信缺失的需要
        1.2.3 增强制度自信大众认同的需要
    1.3 文献综述
        1.3.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的解析
        1.3.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基础的阐述
        1.3.3 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多样化解释
        1.3.4 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研究
        1.3.5 对如何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探讨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
        2.1.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1.2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
        2.1.4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
        2.3.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2.3.2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
        2.3.3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制度的设想
    2.4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制度
        2.4.1 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
        2.4.2 苏联模式的形成与社会建设
        2.4.3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3.1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1.1 社会主义方向的艰难选择
        3.1.2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3.1.3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探索中前行
        3.2.1 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模式
        3.2.2 社会主义制度在文革中的曲折
        3.2.3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4.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4.1.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
        4.1.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4.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性认识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形式
        4.3.2 剔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西化”的悖论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优势
    5.1 对坚定制度自信几个问题的思考
        5.1.1 对“自信疲软”问题的解析
        5.1.2 对极端思潮问题的解析
        5.1.3 对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解析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
        5.2.1 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
        5.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价值基础
        5.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成就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5.3.1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理论
        5.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激发自信
        5.3.3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自信
    5.4 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制度自信
        5.4.1 基于全面认识优越性的制度自信
        5.4.2 基于辩证认识优越性的制度自信
        5.4.3 基于优越性比较的制度自信
第6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6.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路径
        6.1.1 加强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研究
        6.1.2 正确认识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关系
        6.1.3 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6.1.4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意义
        6.2.1 增进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6.2.2 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共识
        6.2.3 确认理论的科学性和道路的正确性
        6.2.4 推进“以人为本”制度理念的价值认同
        6.2.5 聚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国之初中国法治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中国法治道路的形成
三、中国法治道路的丰富
四、中国法治道路的拓展
五、中国法治道路的历史新阶段
结语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三)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 分析思路
        2. 政策方案
        3. 价值理念
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所有制理论
    (三)收入分配理论
    (四)体制改革和转轨理论
三、关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探讨
    (一)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理论
    (二)财政理论
    (三)金融理论
    (四)增长与发展理论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微观基础——企业问题的探讨
    (一)企业理论与国企改革
    (二)乡镇企业
    (三)政府规制
五、关于社会主义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一)城镇化理论
    (二)新农村建设
    (三)城乡一体化理论
六、总结与展望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前提性问题的研究
        (二) 关于文化自信培育路径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文化自信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问题的研究
        (四)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
    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的理论阐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基本内涵的理论诠释
        (一) 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刻内涵的多维解读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结构
        (一) 理论层面的文化自信
        (二) 心理层面的文化自信
        (三) 价值观层面的文化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客体分析
        (一)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客体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一、中国道路总问题下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多路径探索
        (一) 世界历史境遇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二) 挽救民族危机的中国道路总问题下的多路径文化探索
        (三) 思想纷呈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选择和道路选择
    二、“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向主动”
        (一) 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特殊性的文化自觉意识
        (二) 关于中国革命前途的革命文化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立场
        (四) 文化主体性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语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奠基
        (一) “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的确立
        (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成就
        (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成就与文化自信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阐发
        (一) 文化新范式的提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系统阐发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初步表达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系统阐发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容支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生命力优势
        (二)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最基本的精神基因
        (三) 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理论根基
        (一) 马克思主义彻底而又完备的科学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四)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崇高价值引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革命文化支撑
        (一) 革命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二) 革命文化的深层精神追求和精神品格是源泉
        (三) 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是灵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一)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是实践基础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优势是基本依据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前景是根本保证
第四章 当代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整体状态
    一、当代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呈逐步提升的态势
        (一) 文化认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 当代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状况分析
    二、当代中国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当代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不足
        (二) 话语权薄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亟待破解的问题
    三、当代中国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方面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 历史维度内文化主体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有待加强
        (二) 现实维度上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着现实矛盾的掣肘
        (三) 世界视野下对西方文化的冲击缺乏有效应对
        (四) 国内境况中多元文化碰撞需要强化主导文化的引导力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主体维度:加强文化主体自信意识
        (一) 明确“我是谁”的文化身份意识
        (二) 明晰“为何而为”的文化自觉意识
        (三) 坚定“为了谁”的文化立场
    二、比较维度:文化自信在比较中确立
        (一) 空间上的异质文化之间的比较
        (二) 时间上的同质文化不同阶段的比较
        (三) 现实中的主流与支流关系的处理
    三、创造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
        (一) 把握和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是文化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二) 发挥文化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是文化创造的重要条件
        (三) 坚持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文化创造
    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现方式
        (一) 讲好中国故事
        (二) 建构中国品质和特色的话语体系
        (三) 传播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四) 在文化超越与创新中提升文化自信
        (五) 在“走出去”战略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其着作情况

(10)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一、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界定
        二、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研究
        三、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演进的研究
        四、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和特征的研究
        五、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意义的研究
        六、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研究
        七、 简要评述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价值
        二、 价值观
        三、 核心价值观
        四、 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资源
        一、 重自强
        二、 重和谐
        三、 重爱国
        四、 重伦理
        五、 重民本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一、 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 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贡献与局限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一、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步性和虚伪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
        二、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
        一、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
        二、 列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第三节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
        一、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
        二、 斯大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与局限性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一、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第二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第三节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一、 江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 江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
    第四节 党的十六大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一、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二、 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第四章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 从国际环境来看,是应对西方价值观挑战的需要
        二、 从国内背景来看,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
        三、 从党的建设来看,是党执政的价值合法性基础
    第二节 当前培育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困境
        一、 道德的失落
        二、 主流价值观的缺失
        三、 价值共识的缺失
        四、 公德意识的缺失
    第三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 加速的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
        二、 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失误
        三、 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
        四、 社会道德秩序的失衡
        五、 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
        六、 西方价值观念的大量渗入
    第四节 当前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条件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
        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
        三、 广大人民群众素质的不断提升
        四、 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与合作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定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
        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界定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第六章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
        三、 遵循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五、 继承世界文明成果与优秀民族传统
    第二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机制
        一、 完善社会教育机制
        二、 建构制度保障机制
        三、 规范舆论引导机制
        四、 加强道德建设机制
        五、 推动实践养成机制
        六、 建立文化发展机制
        七、 健全法律规范机制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研究[D]. 刘尧.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周颜玲. 山东大学, 2019(0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 刘政利. 吉林大学, 2015(08)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 王伟光.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进程[J]. 公丕祥. 中国法学, 2015(05)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J]. 王诚,李鑫. 经济研究, 2014(06)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研究[D]. 范晓峰.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9)
  •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 洪银兴,刘伟,高培勇,金碚,闫坤,高世楫,李佐军.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9)
  •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会[J]. 王伟光. 中国社会科学, 2017(12)
  • [10]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孙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标签:;  ;  ;  ;  ;  

中国社会主义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