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现商代最大窑

江西出现商代最大窑

一、商代最大窑场在江西露出面目(论文文献综述)

郭亚丽[1](2020)在《登封窑文化保护与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了多种调研方法,进行了实地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梳理了登封窑的历史发展、文化艺术特色、文化价值等。登封窑瓷器精美,珍珠地传统陶瓷技艺不仅对中国古陶瓷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登封窑文化也是中原儒释道文化的浓缩,极具代表性。对其进行的研究,可以为与市场有着紧密联系的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办法的指导意见,对登封窑文化保护基地建设、项目运行、本真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情况采取驻地调研获取了一手资料,经研究分析发现,登封窑文化本真性保护井然有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但生产性保护由于与本真保护平台和团体混同,使创新性面临诸多困境。对于登封窑文化保护未来的可持续性,本文结合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本真性保护与生产性保护,进行“分置并举”的建议,即将登封窑的文化保护设立成保护与创新两个平台。保护平台,遵循活态保护、复原保护的本真保护原则,使登封窑文化能够原汁原味的被传承。创新平台,从设计学层面、美学范畴重新设计能够融入当代生活的富有登封窑文化内涵的产品,使保护单位获得经济收入,实现文化保护的良性运行。本文最后,创新设计了一套登封窑文化产品,以验证以上设想。

唐由海[2](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裴世东[3](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王琢玺[4](2019)在《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在继承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对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望、形制特点、城邑体系加以探索,获得了一定的新认识。第一章对江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背景进行了梳理。江汉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为城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西周时期,周王朝通过几次大分封,在江汉地区建立了一大批诸侯国,此地还有许多古老部族、邦国。西周后期及春秋时期,楚国逐渐强大,不断合并江汉地区的诸侯国,最后统一了江汉地区。战国后期,楚国在江汉地区的统治逐渐受到秦国、韩国、魏国的冲击,最终江汉地区完全落入秦国之手。江汉地区的人文地理格局,从西周时期以汉北、汉东为重心,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汉西为中心,深刻地影响了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的发展与分布格局。第二章对周代江汉地区部分城邑地望进行了考订。鄀国,原为秦楚界上小国,后为楚上鄀县,地当在今淅川县寺湾古城遗址一带。公元前622年秦人入鄀后不久,鄀迁于南郡,后一度为楚鄀都,地当在今钟祥市丽阳遗址一带。析县、析邑为楚西北要邑,至晚公元前613年,析被置为楚县,公元前477年,析成为析君之封邑,地当在今西峡县白羽城遗址一带。楚君宵敖所居的宵,可能即秦汉时期的销县,地当在今荆门市子陵岗遗址一带。秦所拔楚之西陵,当在今襄阳市东北洪山头与彭家咀东北部一带。随国,即曾国,西周早期都城在今随州市庙台子遗址一带,两周之际至春秋初年在今枣阳市周台遗址与忠义寨城址一带,春秋初年以后至战国早中期在今随州市区一带。鄂国,西周早中期都城在今随州市安居镇一带,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在今南阳市西鄂故城或夏响铺一带。战国时期楚鄂君封邑初亦在此,垂沙之战后,可能被改封于今鄂州市吴王城一带,楚鄂县可能亦在此。竟陵,至晚战国中期即已存在,地当在今天门市张港镇北一带。郧国,后为楚郧县,地当在今天门市东北笑城遗址一带。郧县至晚郧公辛时代,可能已迁至今云梦楚王城一带,此地后为秦安陆县治。罗国,原在今宜城市西北一带,公元前698年至公元前691年之间,罗被南徙至枝江,地或在今枝江市龚家台遗址一带。第三章对楚国都城与别都进行空间复原研究,并讨论了楚都与别都的特点。时代较早的季家湖楚城,城邑平面形状可能为梯形,整体不够规整;护城河的军事防御意义不大;城邑布局方面,仅能推测季家湖楚城北部可能为宫殿区,城中部为制陶作坊区。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规模更加庞大,特别是都城纪南城,规模大、形制规整;城垣结构为城中套城的回字形结构,比东周时期其它诸侯国都城的形制更加规整;城内街道大致呈井字形;城内功能分区也较为明确。别都宜城楚皇城的规模与纪南城相比要小得多,形制也不如纪南城规整,其东垣因临河而较为弯曲;但与季家湖楚城相比,宜城楚皇城规模更大,且更加注重城邑军事防御能力建设。第四章对周代江汉地区其它城邑进行空间复原研究,并讨论了这些城邑的特点。这些城邑有县邑、其它诸侯国都邑、楚国采邑、封君邑、矿冶城邑和军事城邑等类型。其中县邑最具有代表性,其特点包括:(1)地形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特征,但以平原为主;(2)县邑多临河流一侧或地处两条河流交汇处,注重河流的供排水、交通与防卫功能;(3)县邑规模多样化,可分大型、中型、小型三类,且春秋时期县邑规模较小,战国时期县邑规模变大;(4)县邑平面形制以方形为主流,大型县邑受自然因素影响,平面形制有所变化;(5)城门数量根据县邑的规模来确定;(6)县邑一般具备城墙、护城河,部分县邑筑有角楼、瓮城,军事防御能力较强;(7)县邑内布局复杂化,部分为双重城垣结构;(8)墓地一般在城外附近高地上,除瓮棺葬等特殊葬式外,城内一般不设墓葬。第五章分析了周代江汉城邑的规模类型、分布格局与职能分类。城邑规模类型方面,西周时期可分为大、中、小、特小型4个类型,以小型、特小型城邑为主,城邑规模普遍较小;春秋时期也分为4个类型,城邑数量有所增加,城邑规模有所扩大;战国时期可分为特大、大、中、小、特小型5个类型,各类型城邑数量均有所增加,并增加了特大型城邑;整个周代,江汉地区城邑规模分布较为稳定,始终以小型、特小型或中型城邑为主。城邑分布格局方面,西周时期城邑分布重心在南阳盆地、随枣走廊与江汉平原边缘地带;春秋时期,襄宜平原成为江汉地区城邑密度最高的地方,沿丹江、汉江中游、沮漳河一线和沿滚河、涢河一线,成为江汉地区两条城邑分布密集带;战国时期,上述两条城邑密集带继续存在,并有所延伸。城邑职能分类方面,西周时期城邑职能较为单一,主要是政治军事据点;东周时期可分为政治经济管理中心、矿冶中心和军事据点三类。

靳雅权[5](2018)在《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州窑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它为人所知源自1918年河北省巨鹿镇宋代古城的发现,伴随着之后天津博物院的调查和北平历史博物馆的发掘,这一史籍中绝少提及的民间窑场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瓷器上所绘的精美纹饰而闻名。磁州窑始烧于五代后期或北宋初年,从初创伊始,就积极地吸取和采用其他窑场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并结合自身情况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历经多方借鉴和摸索,终于创制出独具魅力的瓷器彩绘装饰,自北宋晚期至金代而渐臻成熟并达到鼎盛。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高度发展,制瓷业繁荣兴旺的宋金时期,磁州窑质朴、生动、明快、豪放的彩绘装饰形成鲜明的特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即以宋金时期磁州窑的彩绘装饰为对象作综合深入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提出对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装饰进行专门探讨的意义。经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搜集和整理,陈述有关磁州窑及其彩绘装饰的研究史,介绍与本论题相关的观点和成果,并对研究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对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进行类型分析与历史分期。类型分析选取的典型的主题纹饰是时代地域、文化传统、审美意识、思想观念、社会风尚、民族习俗等在瓷器装饰上的集中反映。按照题材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植物类纹饰、动物类纹饰、人物类纹饰、山水类纹饰,每一大类中根据具体情况再细分小目。首先,分别简述每一类目纹饰在宋金以前的历史发展源流。因为瓷器上的装饰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有其历史渊源,以往和同时代艺术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都会对其发展演变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后,在对彩绘汇总、梳理、比对、归类的基础上,进行考古类型学的考察。为了便于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和剖析彩绘的总体面貌,标本的来源相当广泛,既有考古发掘的窑址、墓葬和窖藏等资料,也有传世的私人和馆藏器物,对后者做到慎重辨识和采用。最后,探讨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分期及具体时代。根据进行类型分析的器物在考古单位(窑址、墓葬、窖藏等)中的共存关系、窑址中的地层叠压或打破关系和相关纪年资料,结合彩绘装饰的工艺技法、布局构成、表现手法和审美风格等特征,以磁州窑的中心窑场——观台窑址的历史分期为参照,将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三期。在确定分期的基础上,对各期特点和具体年代展开讨论。第二章剖析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形成的社会背景并论述在该背景下彩绘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特点。宋金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艺术审美、陶瓷产业等方面因素对磁州窑及其彩绘装饰的兴衰具有不同程度的决定、影响和制约作用。北宋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持了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施行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迎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当政者开明的立场和对文化的推崇导致思想的开放与文化的发达,促进了文人阶层的壮大和平民文化的兴起以及文化知识的推广普及。学术文化讲求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等理论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和实践。北宋宫廷对文艺的垂青和提倡带动全社会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开创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且更加趋向平民化、世俗化。宋代社会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远超前代。在女真人灭辽、侵宋的攻掠中,北方广大地区(也就是磁州窑的主要窑场所在地)遭到巨大破坏,形成金国与南宋南北对峙的格局后,金人采取措施促进休养生息,社会经济逐渐复苏,总体上可视为北宋的延续和发展,有的方面已超过北宋时的水平。金朝向“金源内地”移民和将猛安谋克部外迁的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金廷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迁都燕京等举措也都有力地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封建化和汉化。文化的交融体现在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延续下来,女真族文化由于受到冲击而选择接受并加快转变,同时为前者注入新的因素。金代文艺明显受到北宋的影响。北宋时居于主导地位的宫廷文化和士大夫文化被削弱,庶民文化艺术获得机遇而蓬勃发展。宋金时期陶瓷产业在技术、工艺上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燃料以煤代柴、窑炉结构的改进、装烧技术的变革和装饰工艺的创新等几方面。磁州窑彩绘装饰是在宋金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发展阶段和进程,一方面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社会进步、经济发达、文艺繁荣、制瓷业兴盛的真实反映。第三章总结宋金磁州窑彩绘的艺术特征及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艺术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题材内容方面。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再现和源于现实生活的体悟表现,显示出写实化和世俗化倾向。既博取各门艺术之长,又把握陶瓷手工业的传统和规律。第二、构图布局方面。从装饰的角度看,分为三种类型:图案装饰构图;接近国画的装饰、图案式的排列;单一的接近国画的装饰构图。从绘画的角度看,具有三种特征:满繁与疏简;裁切与整体;节奏与韵律。第三、工艺技法方面。刀签的特点在于稳健和力度,毛笔的长处在于挥洒自如,二者的配合亦能相应成趣。率意摆脱了拘谨刻板,工致避免了粗放简陋。笔墨技法具有圆满纯熟、精准简练的表现力。第四、风格审美方面。对图案与绘画兼收并蓄,装饰性与写实性相辅相成。单体与组合两种形式效果各异,宋金时期流行的组合形式影响深远。彩绘还因其民窑的属性而体现出程式与自由两种特征。第五、在归纳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特征的前提下,探讨其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磁州窑彩绘几种主要装饰工艺题材趋同,效果相近,说明了相互间的联系和相通之处,但实际上各自又有着不同的渊源、形成路径和风格特点。所以,比较它们与前期和同期装饰工艺之间的关联,揭示它们产生、发展、成熟直至衰落的脉络和互相影响的进程,可以更好地认清它们共有的面貌、各自的规律与阶段性特征以及持续发展或最终消亡的动因。第四章探讨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与同时期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按照第一章所分四大类:植物类纹饰、动物类纹饰、人物类纹饰、山水类纹饰,在每一类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彩绘装饰图样,广泛联系宋金时期其他各门类艺术形式和作品,其中涉及绘画(主要为传世纸绢绘画、墓葬壁画、宗教壁画、建筑彩绘、木刻版画等)、雕塑(主要有墓葬雕塑、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建筑雕塑、陶瓷雕塑等)、金属工艺(主要有金银器、铜器等)、染织、漆器等,力图发掘磁州窑彩绘与宋金时期其他艺术门类的关联。从图像学、美术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近似与差异,探寻它们内容形式传承与变异的源头,阐释它们互相发生作用的动因、路径、过程和结果,从而能够发现: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受到同时代诸多艺术门类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可以看到,磁州窑彩绘也给其他艺术以或多或少的潜在影响。第五章阐述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由于时代的更迭、地域的差异,装饰纹样的内容与形式也不断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是从古至今不同社会阶段中神灵崇拜、巫祝祭祀、礼仪制度、审美喜好、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俗心理、地理气候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因此都与特定的时代、民族文化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很多方面对促其产生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鲜明而直接的反映。透过这些纹饰,我们可以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并创造且欣赏它们的主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便是这一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题材、样式及风格等也反映出典型的时代思想观念,大体上涵盖着如下五类。第一、封建礼制。一方面体现了皇权威仪。另一方面规范着礼法纲常。第二、祈子延寿。表明了人们追求种族和生命延续的强烈生命意识。第三、纳吉禳灾。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害、保佑平安的共同心理。第四、福贵功利。透露着人们对幸福美满、富贵荣华和功名利禄的向往。第五、修身立德。主要分为高节迈俗、清正廉洁、守德知礼等几类。本文通过以上各项内容的全面剖释,归纳了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阐明了它与当时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论述了它别具一格的艺术样式与特征,探讨了它与同期各类艺术之关联,引申出它承载传达的观念习尚。其中,第一章对典型主题纹饰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分期断代,第四章深入探讨磁州窑彩绘与同时代艺术的广泛关联,这两部分核心内容是以往相关研究中尚未有过的,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最后,本文得出如下认识:宋金时期磁州窑彩绘装饰博采众长,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满足民众和市场需求,饱含浓郁生活气息,意趣盎然、雅俗共赏、极富个性的风格体系。同时,我们应进一步看到,这些艺术的缔造者——民间画工匠师们的非凡创造力和杰出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陈筱娇[6](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蔡妤荻[7](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活态文明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既能够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能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的关注。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显得零散、碎片化、不成体系,缺乏对整体保护框架建设和顶层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推进,将标准化的理念、手段和方式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标准工作指南中的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加之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以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的应用,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标准体系的建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概念分析,依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以及WSR系统方法论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在遵循体系建构的全面性、整体性、专业性、系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表编制的要求,构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规划图。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是由若干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进行分类,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从种类维(物理)、序列维(事理)、参与者维(人理)三个主要维度进行展开,从宏观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一个立体的标准库集合,指导当前和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具有专业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因而有必要以一个具体非遗为案例讨论其实际应用。江西景德镇具有近2000年的制瓷历史,保存有完好的手工制瓷技艺,分别被列入我国国家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较好的分析案例。通过运用三维理论和WSR系统方法论,建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图表式具体建设展开说明,标示拟重点研制标准领域,最终进行应用研究,确立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具体标准,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传统窑炉、工艺流程、制瓷判断依据等,旨在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曹万平[8](2017)在《侗族民间美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侗族民间美术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各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样式,有鼓楼、风雨桥、戏楼、飞山庙、萨坛等特色建筑,有堪称活化石的传统染织与服饰,有诙谐有趣、形式多样的民间雕塑,有土中见雅、寓意美好的民间绘画,有形式特别、种类丰富的民间手工艺。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美术门类最齐全、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对认识中国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侗族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视角出发,利用研读文献和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面貌、生成环境和当下形态,探讨了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造型手法和主要特征,并为传承和保护侗族民间美术提出看法。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以七章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阐明生成背景和侧重于形而下的样态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侧重于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发掘与归纳;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对传承与保护提出看法。第一章,介绍了侗族概况和侗族民间美术概况,并对民间美术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源头是高庙文化并作了论证,以已有文物为依据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概况,以当前遗存状况为凭借从共时性角度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现状特点及南北差异。第二章,从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环境,提出侗族民间美术传统样式遗存丰富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滞后,侗族民间美术独具特色的原因是文化习俗奇特。第三章,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四个类别阐述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当代形态,并对各类别下民间美术诸样式的历史记载和子类特征作了探讨。第四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一,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有资生、人本、求美、自由、共享、耐久。资生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观念上的共生世界,人本是以身度物的造物准则和价值追求,求美是建立在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自由是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共享是利人利己的快乐践行,耐久是经世致用的造物准绳。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二,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要造型手法有拟、渗、臆、比、创、拿、承。拟是率意的取象,渗是想象的联系,臆是心灵的流露,比是多意的象征,创是心物的统一,拿是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承是对传统的庚续。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三,首先对侗族民间美术四个类别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对侗族民间美术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特征有多重表现:文化脉络上,远古的高庙文化基因仍然有迹可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随处可见。思辩特征上,粗略混沌的思维,万物有灵的逻辑若隐若现。精神内涵上,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自强不息的求生精神、和谐共生的处世之道四处洋溢。风格特点上,侗族民间美术风格丰富多样,其中以疏野、豪放、奇僻特点尤为突出,疏野是朴拙天然的表现,豪放是旷达不羁的气度,奇僻是集体表象的物化。社会特征上,侗族民间美术表现为农耕典型的“场”,稻作文化的“诗”,发展滞后的“果”,侗族民间美术折射出物质生活贫乏而精神生活富足的社会特点。第七章,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讨论,认为当前侗族民间美术保护现状总体上表现为喜中存忧,喜在政府重视民间努力,保护和恢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忧在这些保护行动多以发展旅游经济为驱动,未免出现文化保护为经济开发让位现象。认为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应用的主要场域和生存土壤,主张风俗的赓续是民间艺术生存的关键,提出保护民间美术的关键是保护民俗活动。侗族民间美术之所以独具民族个性,缘于生发于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环境闭塞使风俗习惯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发展滞后性,这是侗族民间美术较好地涵养古代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历史样式的原因。侗族民间美术的特点既是侗族文化和民族个性影响的特点,也是侗族社会发展滞后于时代形成的文化落差特点。

孙卓[9](2017)在《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文中认为以长江中游为支点,西至我国的二级阶地、东至江淮地区,这一地理范围在先秦时期可视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南方地区。在商代前期,中原文化曾对该区域形成了广泛且深度的影响。而在晚商时期,中原文化的影响却基本从南方地区退出。本文即是以商时期中原文化为视角,探讨二里冈下层第二期至殷墟第一期前后,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影响和控制由盛转衰的过程及其背后体现的社会图景。整个南方地区,根据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和内部文化的互动联系,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以盘龙城遗址为中心的江汉地区东部,由辽瓦店子至荆南寺一线的江汉地区西部,由大城墩和古堆桥为代表的江淮地区。本文各以其典型遗址为代表,通过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为基础,整体梳理了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消退的文化演变脉络。本文将南方相关遗存划分为五组四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二里冈上、下层之际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洹北花园庄早,洹北花园庄晚和殷墟一期,之后再通过对零星采集青铜器的型式分析,将青铜器的年代整体纳入到以上的分期体系之中。本文的第一期,即二里冈上、下层之际至二里冈上层第二期,是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影响、控制的顶峰。整体上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展现出了强势的影响态势,但不同区域文化和社会形态又多有差异,反映出了中原文化对南方的控制和影响存在不同的模式。其中江汉地区东部,以盘龙城为中心,中原文化在该区域形成了区域性的控制,并由此沿长江沿线向东西辐射。江汉地区西部,中原文化的影响则可能是以贸易聚点的方式展开,在文化面貌上表现为典型的中原文化因素和地方文化因素相互混杂的局面。江淮地区,以淮河干流为主线,中原文化在此形成了区域性的控制。但区别于江汉地区东部,地区的聚落和社会层次未表现出复杂化的特征。本文的第二至四期,即洹北花园庄至殷墟一期,是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逐步消退的阶段。这一时期南方地区文化整体的发展态势可总结为中原文化的退出和地方文化的兴起。其中江汉地区东部,盘龙城遗址在第二期呈现出了衰落的态势,并在第三期废弃。中原文化在该地区控制的中心北移到涢水上游。江汉地区西部,汉水中、上游的遗址在第二、三期迅速减少,同时沿江和澧水流域地方文化因素日渐占据主导地位。江淮地区,第二、三期,以沿淮地区为代表,文化仍呈现出繁盛的景观,但是以青铜器为表征,遗址上层贵族却出现了独立化的倾向,并至第四期中原文化在该地区的影响迅速消亡。在第三期之后,中原文化基本从江汉地区东部和江汉地区西部消退,而至第四期之后,中原文化也从江淮地区撤出。由此在晚商时期可见,中原文化控制的南界基本未过桐柏山和淮河沿线。从历时性的角度,本文分别探讨了反映高等级人群活动的城市聚落、宫殿基址和青铜器,与反映普通人群活动的陶器,在中原文化消退过程中的变迁历程。其中反映高等级人群活动的物质遗存集中显现出了中央政权在南方直接控制的失势。反映普通人群活动的物质遗存,以盘龙城出土陶器为代表,则表现为中原文化因素逐步向地方化的转变。而通过高等级人群和普通平民这两个层面的探讨,中原文化从南方消退背后的社会机制可见:一方面早期以设立地方城市为代表的控制模式无法持续性的保持中原对南方的控制;另一方面中原王朝在洹北时期的对外控制可能出现了主动性的战略转移,由早期的直接控制变为通过间接的影响,乃至控制地方代理的方式,左右资源的流通。在晚商时期,中原王朝仍能够获取大量的异域资源,形成了以殷墟为中心的资源流通网络。而南方地区则在中原文化消退之后,仍与中原王朝保持有一定的联系,并以吴城为代表,在城市聚落、青铜礼器方面模仿中原地区,进一步推动了南方地区在文化和政治上的“中原化”进程。

魏洁[10](2017)在《唐宋香炉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香文化溯至春秋战国,承自秦汉,完善于唐宋时期,而所用之各异香炉亦成为唐宋社会生活与文化之缩影。现存可见与图像可考的唐宋香炉数量众多,面貌纷呈。本文试图对唐宋香炉品类形貌进行系统之梳理,并置于唐宋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中分析其设计及演变之内在逻辑。首先,以类型学方法对考古出土和传世的数百例不同造型、工艺的唐宋香炉进行形制分析。综合考虑香炉基本造型和细节特征,将其分为仿古、仿生、长柄、球、单足和多足六大类型,每一型亦可细分为各式,通过型与式分析将唐宋香炉的造型谱系得以廓清,以三个时期的风格演变概括造型特征。在形制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唐宋香炉各类型演变关系的分析比照,进行其设计原型的追溯考释,并对由唐到宋香炉造型的来源、演化与设计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对唐宋香炉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主要以金银工艺和陶瓷工艺为重点,也涉及玉石、铜器等工艺。归纳出唐宋香炉材质与工艺技术的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再次,对唐宋香炉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提取唐宋香炉的典型纹饰进行设计分析,主要分植物主题、动物主题、抽象以及组合纹饰四个部分,详细解析香炉装饰纹样的组织和构成规律,分析唐宋香炉纹饰的历史继承因素以及演变脉络,并归纳其风格特点。最后,对唐宋香炉设计的社会历史成因进行研究。其一探究唐宋宗教文化对香炉设计的影响;其二是对唐宋时期香炉与生活方式的研究;其三重点探讨唐宋时期上层和知识阶层的用香文化,包括宫廷文化中行香的礼仪制度和香炉陈设规范,宋代流行的金石学和理学影响香炉设计和使用的风尚。本文通过唐宋香炉“器物现象”的梳理考释到唐宋香炉“文化语境”的分析归因的层层推进,以香炉这一设计物为线索,试图呈现中国中古时期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某种变迁。这一研究为中国唐宋经典器物的研究思路提供一些参考,也是当前对唐宋香炉进行设计开发提供继承历史文脉的一种方案。

二、商代最大窑场在江西露出面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代最大窑场在江西露出面目(论文提纲范文)

(1)登封窑文化保护与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2 登封窑的历史与发展
    2.1 登封窑的产生与发展
    2.2 宋代登封窑的兴盛
    2.3 登封窑的恢复与发展
        2.3.1 恢复
        2.3.2 创新
    2.4 小结
3 登封窑文化艺术特色
    3.1 登封窑器物之美
        3.1.1 登封窑工艺之美
        3.1.2 登封窑装饰之美
    3.2 登封窑的影响和价值
        3.2.1 登封窑对周边窑系的影响
        3.2.2 对登封窑的评价
    3.3 小结
4 登封窑文化保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登封窑文化保护内容与范围
        4.1.1 登封窑保护基地建设与保护环境
        4.1.2 登封窑文化保护内容
    4.2 登封窑文化保护现状
        4.2.1 文化保护项目运行的支撑度
        4.2.2 文化本真性保护现状
        4.2.3 文化生产性保护现状
    4.3 登封窑文化保护现状分析
        4.3.1 产业链条薄弱之困境
        4.3.2 生产性保护之困境
    4.4 小结
5 登封窑文化保护建议
    5.1 登封窑博物馆建设
    5.2 登封窑文化创新产品开发规划设想
        5.2.1 设想
        5.2.2 规划
    5.3 小结
6 登封窑文化创新产品设计实践
    6.1 产品设计定位
        6.1.1 文化传播功能定位
        6.1.2 产品消费者市场定位
    6.2 登封窑文化元素的概括与整理
        6.2.1 登封窑文化元素的概括分析
        6.2.2 登封窑文化元素的可拓展性设想
    6.3 产品设计
        6.3.1 产品设计构思
        6.3.2 产品设计效果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1.1.3 华夏城市选址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空跨度
    1.3 相关研究情况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核心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2.2.1 长江上游地区
        2.2.2 长江中游地区
        2.2.3 长江下游地区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2.3.1 岱海地区
        2.3.2 大青山南麓
        2.3.3 陕东地区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2.4.1 中原地区
        2.4.2 海岱地区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2.6.1 多元化特征
        2.6.2 一体化趋势
        2.6.3 礼制萌芽
        2.6.4 防洪思想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3.1 夏的都邑选址
        3.1.1 夏的社会文化
        3.1.2 新砦城址
        3.1.3 二里头城址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3.2 商的城市选址
        3.2.1 商的政治经济
        3.2.2 偃师商城
        3.2.3 郑州商城
        3.2.4 安阳殷墟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3.2.6 地方城邑选址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4.1.1 宗教思想
        4.1.2 宗法制度
        4.1.3 分封制度
        4.1.4 都邑制度
    4.2 早周都城选址
        4.2.1 豳
        4.2.2 周原
    4.3 周都城选址
        4.3.1 丰镐
        4.3.2 洛邑成周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5.1.1 生产技术
        5.1.2 意识形态
        5.1.3 政治形态
        5.1.4 城邑建设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5.2.1 擅自建城
        5.2.2 扩大规模
        5.2.3 改变形态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5.3.1 楚都纪南
        5.3.2 鲁都曲阜
        5.3.3 齐都临淄
        5.3.4 赵都邯郸
        5.3.5 新郑郑韩故城
        5.3.6 燕下都
        5.3.7 灵岩古城
    5.4 地方城市选址
        5.4.1 晋国晋阳城
        5.4.2 秦国成都城
    5.5 秦咸阳选址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5.5.2 基本格局
    5.6 小结
        5.6.1 从多源到一体
        5.6.2 从一体到多元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6.1.1 “数术”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6.3.1 相土九州
        6.3.2 度地量民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6.4.1 “防水”与“得水”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6.4.3 城墙修筑技术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6.5.1 水土保持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6.6.1 天文观测
        6.6.2 授时而为
        6.6.3 应时建城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6.7.1 政治天文学
        6.7.2 分野说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6.7.4 北斗崇拜
        6.7.5 象天设邑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7.2.1 辩证的阴阳论
        7.2.2 唯物的气论
        7.2.3 运动的五行说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7.3.1 比德山水
        7.3.2 天地大美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7.5.1 “美”“善”的互补
        7.5.2 “主动”中的“被动”
结语
    1.研究贡献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2.1 注重城市安全
        2.2 遵循发展规律
        2.3 合理城市定位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1 研究不足
        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状况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江汉地区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一、江汉地区的范围
        二、江汉地区的地貌与分区
        三、江汉地区的气候及其变化
    第二节 人文地理背景
        一、先秦时期的人文地理格局
        二、周代江汉地区的历史进程
        三、周代江汉地区农业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望考订
    第一节 南阳盆地的城邑
        一、商密之鄀国与楚上鄀县
        二、白羽、楚析县与析邑
        三、唐国与楚唐邑
        四、其它城邑
    第二节 襄宜平原的城邑
        一、楚宵兼及秦汉销县
        二、南迁之鄀国与楚鄀都
        三、楚、秦西陵
        四、其它城邑
    第三节 随枣走廊的城邑
        一、随国
        二、鄂国
        三、其它城邑
    第四节 江汉平原的城邑
        一、竟陵
        二、州国与州县
        三、郧国与楚郧县、秦安陆县
        四、其它城邑
    第五节 鄂东丘陵的城邑
        一、邾邑
        二、鄂邑与鄂县
        三、秦沙羡
        四、其它城邑
    第六节 鄂西山地的城邑
        一、枝江之罗国
        二、其它城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楚国都城与别都空间复原研究
    第一节 关于楚君、楚王居地与楚都、别都的讨论
        一、楚君、楚王居地的分类
        二、关于“郢”性质的认识
        三、《楚居》的局限性
    第二节 宜城楚皇城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城邑要素复原
        三、城邑年代与发展阶段
    第三节 季家湖楚城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城邑要素复原
        三、城邑年代与性质
    第四节 纪南城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城邑要素复原
        三、城邑年代与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楚都、别都之外的城邑空间复原研究
    第一节 云梦楚王城、赤壁土城等县邑
        一、云梦楚王城
        二、赤壁土城
        三、县邑的特点
    第二节 诸侯国都邑、楚国采邑与封君邑
        一、诸侯国都邑
        二、楚国采邑
        三、楚国封君邑
    第三节 五里界城、鄂王城等矿冶城邑
        一、五里界城
        二、鄂王城
        三、矿冶城邑的特点
    第四节 草店坊城、作京城等军事城邑
        一、草店坊城
        二、作京城
        三、军事城邑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综合研究
    第一节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的规模分类
        一、西周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规模分类
        二、春秋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规模分类
        三、战国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规模分类
        四、周代江汉地区城邑规模的演变
    第二节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的分布格局
        一、西周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分布格局
        二、春秋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分布格局
        三、战国时期江汉地区城邑的分布格局
        四、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分布格局的变化
    第三节 周代江汉地区城邑的职能分类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附录 周代江汉地区城址、重要遗址统计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5)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第一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类型学考察与历史分期
    第一节 植物类纹饰
    第二节 动物类纹饰
    第三节 人物类纹饰
    第四节 山水类纹饰
    第五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分期及时代讨论
第二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形成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发展阶段论述
    第一节 社会经济因素
    第二节 政治军事因素
    第三节 思想文化因素
    第四节 艺术审美因素
    第五节 陶瓷产业因素
    第六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历史发展阶段论述
第三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的艺术特征及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题材内容方面
    第二节 构图布局方面
    第三节 工具手法方面
    第四节 风格审美方面
    第五节 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工艺的发展演变
第四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与同期艺术关联探讨
    第一节 植物类纹饰
    第二节 动物类纹饰
    第三节 人物类纹饰
    第四节 山水类纹饰
第五章 宋金磁州窑彩绘反映的思想观念
    第一节 封建礼制
    第二节 祈子延寿
    第三节 纳吉禳灾
    第四节 功名福贵
    第五节 修身立德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出台的背景
        二、国际公约与国内非遗保护法律的对照
        三、保护的含义、对象与流程
        四、立法保护和名录保护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与保护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表现过程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第三节 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适应性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二、标准化在早期文化领域的应用
        三、标准与古代国家治理的关系
        四、现代标准的普及与应用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可行性
        一、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
        二、非遗保护标准化具有科学基础和技术的保障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领域
        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应用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概念的界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编制依据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思路与实施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第三节 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和规划路线图
        一、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路线图
第五章 景德镇非遗手工制瓷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古代制瓷技艺历史概述
        一、古代制瓷技艺的发展
        二、景德镇古代制瓷技艺的历史变迁
        三、景德镇古御窑与民窑
    第二节 景德镇制瓷技艺现状及其文化特点
        一、景德镇现代制瓷技艺的发展与困境
        二、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特点
        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
    第三节 景德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分析
    第四节 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现状及需求调查
        一、制瓷标准现状的文献统计
        二、标准需求深度访谈
第六章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应用研究
    第一节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一、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体系建设与思路说明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第二节 研制标准的领域和编制依据
        一、研制标准的领域
        二、编制依据
    第三节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的制定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二、景德镇传统窑炉
        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流程
        四、景德镇传统制瓷判断依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附录 B:第一批~第五批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附录 C: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名录(共40项)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侗族民间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选题源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前期准备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的创新之处
第1章 侗族及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第一节 侗族概况
        一、分布概况: 偏远而自由的三省交界
        二、历史概况: 王化缓慢的边缘性历程
    第二节 民间美术概念界定
    第三节 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一、探本溯源:高庙文化源远流长
        二、历史寻踪:悠久而零散的记忆
        三、当今遗存:南丰北寡参差不齐
第2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条件
        一、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
        二、相对滞后的社会发展
    第二节 风俗与文化环境
        一、古老的风土人情
        二、奇特的文化习俗
        三、强大的文化引力
第3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形态
    第一节 建筑
        一、侗寨: 侗族民间美术场域
        二、鼓楼: 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三、花桥: 沟壑与心灵的桥梁
        四、寨门: 防卫到象征的转变
        五、民居、粮仓与禾晾
        六、庙坛
        七、戏楼
        八、凉亭
        九、古井和井亭
        十、石料路桥、保寨林等
    第二节 雕塑
        一、建筑装饰雕塑
        二、家具装饰雕塑
        三、宗教雕塑
        四、食材雕塑
        五、工艺品雕塑
    第三节 绘画
        一、建筑装饰绘画
        二、年画
        三、宗教绘画
        四、农民画
    第四节 工艺美术
        一、侗族染织与服饰
        二、侗族器具工艺
第4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
    第一节 中国民间美术的共通主题
    第二节 侗族民间美术的典型主题
        一、资生-万物有灵的共生世界
        二、人本-以身度物的价值追求
        三、求美-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
        四、自由-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
        五、共享-利人利己的快乐分享
        六、耐久-经世致用的造物主张
第5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
    第一节 拟-率意的取象
    第二节 渗-想象的联系
    第三节 臆-心灵的流露
    第四节 比-多义的象征
    第五节 创-心物的统一
    第六节 拿-相互的借鉴
    第七节 承-传统的庚续
第6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特征
    第一节 分类形式特征
        一、侗族建筑特征
        二、侗族雕塑特点
        三、侗族绘画特点
        四、染织服饰特征(工艺特征之一)
        五、器具工艺特征(工艺特征之二)
    第二节 文化内涵特征
        一、文化基因的传承
        二、粗略混沌的思维
        三、万物有灵的逻辑
        四、知足常乐的境界
        五、和谐共生的希望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节 艺术风格特征
        一、疏野-天然朴拙的表现
        二、豪放-旷达不羁的气度
        三、奇僻-集体表象的物化
    第四节 社会历史特征
        一、农耕典型的“场”
        二、稻作文化的“诗”
        三、发展滞后的“果”
第7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保护价值: 文化多样性的典型
        一、侗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性
        二、手艺的人文价值不容忽视
    第二节 保护现状: 探索实践喜中存忧
        一、喜: 政府重视民间积极
        二、忧: 急功近利低质同化
    第三节 保护建议: 保护促进民俗活动
        一、保护需要系统性考量
        二、民间美术的生存动力
        三、保护和促进民俗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完成的田野调查
    二、田野调查工作剪影
    三、图例目录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
后记

(9)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发现与研究回顾
    第二节 研究任务与思路
    第三节 地理空间与文化背景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二章 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基本材料分析
    第二节 典型遗址的分组与分期
    第三节 各区域遗址文化的分组与分期
    第四节 南方地区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第五节 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
第三章 二里冈下层二期至二里冈上层二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江汉地区东部
    第二节 江汉地区西部
    第三节 江淮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洹北花园庄早期至殷墟一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第一节 江汉地区东部
    第二节 江汉地区西部
    第三节 江淮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的消退过程
    第一节 城市聚落与大型建筑基址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第二节 青铜器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第三节 陶器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第四节 中原文化消退背后反映的社会机制
第六章 结语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10)唐宋香炉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唐代社会稳定为香炉设计的发展带来契机
        1.1.2 宋代社会焚香的普及带动香炉设计走向繁荣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综述
        1.3.1 唐、宋香炉的图像文献
        1.3.2 古代关于香文化、香炉方面的文献
        1.3.3 近现代关于唐宋时期香文化、香炉的研究成果
        1.3.4 国外对中国古代香文化、香炉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涉及的基本范畴与概念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4.2 研究范畴划分
        1.4.3 研究对象发展轨迹的梳理
        1.4.4 香炉设计本体研究:形制划分、设计特征、材质工艺与装饰纹样
        1.4.5 影响因素:深入探析的目标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香炉的形制系谱与分类研究
    1.1 香炉的起源与发展
        1.1.1 中国古代香炉起源探究
        1.1.2 香料的产生与发展
        1.1.3 香料使用与香炉形制的演变关系
    1.2 唐、宋香炉的形制分类
        1.2.1 仿古形香炉
        1.2.2 仿生形香炉
        1.2.3 长柄形香炉
        1.2.4 球形香炉
        1.2.5 单足形香炉
        1.2.6 多足形香炉
    1.3 唐、宋香炉的型与式
        1.3.1 唐代香炉形制分析
        1.3.2 两宋香炉形制分析
    1.4 唐、宋香炉的造型特征
        1.4.1 承续与交融:唐朝初期香炉的主要特点
        1.4.2 精工与奢溢:唐中晚期香炉的主要特点
        1.4.3 创制与简雅:两宋时期香炉的主要特点
    小结
第二章 唐宋香炉典型器的形态来源、演化与设计特征
    2.1 唐代香炉典型器的设计原型与创制
        2.1.1 博山遗续:单足形香炉设计
        2.1.2 异域造化:仿生形香炉的造型
        2.1.3 由简入繁:多足形香炉的形态
        2.1.4 鹊尾随行:长柄形香炉的演变
        2.1.5 香囊蹙金:球形香炉的形态功用
    2.2 两宋香炉典型器设计的守格与遂变
        2.2.1 摹古礼制:仿古形香炉设计
        2.2.2 应物肖形:仿生形香炉造型
        2.2.3 由繁入简:多足形香炉的形态
        2.2.4 手持行香:单足形香炉的演变
        2.2.5 空镂熏笼:类球形香炉的来源演化
    小结
第三章 唐宋香炉的材质与工艺技术
    3.1 唐、宋金银香炉之全面发展
        3.1.1 鼎盛时期的唐代金银香炉
        3.1.2 低调内敛的宋代金银香炉
    3.2 唐、宋陶瓷香炉之别开生面
        3.2.1 迅速发展的唐代陶瓷香炉
        3.2.2 空前繁荣的宋代陶瓷香炉
    3.3 唐、宋其他材质与工艺技术的香炉
        3.3.1 铜质香炉
        3.3.2 玉石材质香炉
    3.4 唐、宋香炉材质与工艺技术差异形成因素
        3.4.1 政治经济重心迁移
        3.4.2 技术进步
        3.4.3 文化变迁
    小结
第四章 唐宋香炉的装饰与纹样
    4.1 唐、宋香炉纹饰分布
        4.1.1 钮部装饰
        4.1.2 炉身装饰
        4.1.3 足部装饰
        4.1.4 整体装饰
    4.2 唐、宋香炉典型纹饰分析
        4.2.1 植物纹饰摇曳生姿
        4.2.2 动物纹饰精美生动
        4.2.3 抽象纹饰隽秀飘逸
        4.2.4 组合纹饰丰富多彩
    4.3 唐、宋香炉纹样设计分析
        4.3.1 纹饰的构成规律
        4.3.2 纹饰的形式法则
    小结
第五章 唐宋香炉设计的社会成因
    5.1 唐、宋用香文化的兴盛
        5.1.1 本土用香文化的继承
        5.1.2 外来用香文化的促进
    5.2 唐、宋宗教繁盛对香炉设计的影响
        5.2.1 佛教与香炉设计
        5.2.2 道教与香炉设计
    5.3 唐、宋不同社会阶层对香炉设计的影响
        5.3.1 唐代皇权贵族与香炉设计
        5.3.2 宋代文人群体与香炉设计
    5.4 唐、宋文化生活对香炉设计的影响
        5.4.1 作为生活用具的香炉
        5.4.2 寄托生活情趣的香炉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一、融通与转型:唐宋香炉设计之形制流变
        二、繁丽入简雅:唐宋香炉设计之美学嬗变
        三、尚象以尽理:唐宋香炉设计之思想观念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考古资料
    三、期刊论文
    四、中文今着
    五、中文译着
    六、相关图谱
图版目录
附录
    附录一:唐宋时期出土及其他遗存仿古形香炉列表
    附录二:唐宋时期出土及其他遗存仿生形香炉列表
    附录三:唐宋时期出土及其他遗存长柄形香炉列表
    附录四:唐宋时期出土及其他遗存球形香炉列表
    附录五:唐宋时期出土及其他遗存单足形香炉列表
    附录六:唐宋时期出土及其他遗存多足形香炉列表
    附录七:唐宋时期出土及其他遗存其他形制香炉列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出版论着、主持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四、商代最大窑场在江西露出面目(论文参考文献)

  • [1]登封窑文化保护与创新设计研究[D]. 郭亚丽.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2]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4]周代江汉地区城邑地理研究[D]. 王琢玺. 武汉大学, 2019(06)
  • [5]宋金磁州窑彩绘装饰艺术研究[D]. 靳雅权. 山东大学, 2018(02)
  •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D]. 蔡妤荻. 南昌大学, 2018(08)
  • [8]侗族民间美术研究[D]. 曹万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3)
  • [9]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D]. 孙卓.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唐宋香炉设计研究[D]. 魏洁. 江南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江西出现商代最大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