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税收优惠是否会取消?

涉外税收优惠是否会取消?

一、涉外税收优惠会取消吗?(论文文献综述)

四川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罗元义,张洁,王楷[1](2020)在《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的国际借鉴》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税收营商环境的定义、要素和作用进行归纳,对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在梳理各国在改善税收营商环境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改善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李燕燕[2](2020)在《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创业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红利不断减少,高技术引进壁垒增高,中小企业原有的成本发展优势逐渐减弱,亟需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知识产权不仅是创新成果的集中载体,更是点燃、激励创新的核心要素,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作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基础保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现了显着的现实意义。首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核心主体是政府,拥有丰富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财政资金等支撑,具备面向中小企业供给优质、低价知识产权基础服务的条件。再者,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对知识产权服务中的“市场失灵”进行有效补充,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激活社会资源,实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全面化、精细化、现代化发展。而事实上,尽管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可以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检索与分析、金融、维权援助等服务内容,但从范围、层次上看都还十分有限,服务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另外,区别于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中小企业具备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经营特点及创新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还是服务实践,都缺乏对各类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问题的系统分析与“个性化”探索。因此,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创新转型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将公共服务置于知识产权的场景且聚焦于中小企业,从供求双维度展开探讨。在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困境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将中小企业创新采纳、决策与知识产权服务特性系统考量,阐释中小企业的风险顾虑及其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的掣肘等论证,为优化公共服务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组织实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内容包含以下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根据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背景和聚焦问题,对中小企业创新、知识产权及其公共服务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之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所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研究相关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和界定。接下来,对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创新采纳、新公共管理、第三部门及多中心治理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学术观点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分析。综合已有研究和文献资料,基于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问题及其服务风险与现实困境的研究,对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探讨当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不足与成因,尝试从现实矛盾出发,初步阐明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供给侧症结,为后续进一步从需求侧深入分析奠定基础。第四章,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与采纳分析。基于前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问题及其服务风险与现实困境的研究,运用风险感知、创新采纳、组织决策、知识转移等理论观点,结合调研访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顾虑进行了释义和解构,并以此建立制约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的影响模型,实证检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中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关系等微观机理。最后,通过实证研究结果的讨论,进一步解释了当下存在的某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象,为探究中小企业“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需求提供了参考。第五章,国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与借鉴。选择国外知识产权建设较为先进的国家,将其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创新模式、特色做法等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启发我国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建设优化。第六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结合前述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及国外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研究结论,围绕破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中的各类制约,归纳并提出从经营保障、服务质量与能力、国际化及人才文化软环境等方向优化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总结全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对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分析和说明,并对有待继续探究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视角方面,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中缺乏系统性的现状,聚焦服务对象——中小企业,从“供给-需求”的角度,对当下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完整的分析,有助通过宏观指导把控更微观层面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化,给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和实操性更强。第二,内容方面,现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学术成果中对中小企业需求的关注较少,为数不多聚焦中小企业的研究多为某项公共服务的探讨,研究范围和深度有限。本研究创新性地围绕客户感知,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进行解构,纳入了服务情境、企业及个人三方面高相关性因素,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机理进行刻画,得出了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结论。第三,实践性方面,以往的研究集中在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较为宏观层面的研究,定性探讨居多,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实践指导性较弱。针对于此,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与中小企业服务需求的实际,从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保障、提升服务成效、深化国际合作、重视人才培养与文化塑造等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策略建议,以期为优化和解决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启发与决策依据。

蒋举华[3](2020)在《家族信托的模式和资产配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高净值人士越来越多,一代创富者面临着财富保值增值以及代际传承、家业交替的关键节点,家族财富正面临着金融与产业、姻缘与血缘的多重考验。家族信托逐渐被高净值人士所接受,与传统的理财管理方式不同,家族信托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家族进行财务及投资端的管理,包括投资管理、预算、保险、慈善捐赠、家族企业、财富传承以及税务筹划等。家族信托的目的是希望财富保值增值,这样有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就非常重要。资产配置是多元资产投资组合的绩效方程式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做了资产配置,财富管理的问题就至少解决了90%以上。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资本的购买力,这意味着投资组合的税后总回报必须超过通货膨胀率。投资的关键是形成一个长期的资产配置策略,通过不同资产类别和不同投资策略的组合,帮助投资者抵御风险、实现较好的回报。财富管理需要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进行保值增值的投资,财富安全的核心要素就是风险隔离,建立一个完全可控的风险管理系统。家族信托完成了风险隔离的动作,这是一个代代相传的架构,表达了上一代的意愿,也包括下一代的一部分人生。家族财富传承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婚姻、债务、税务、生命、继承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制度也经常更新,很多高净值人士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大部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可能会留下隐患。因此,熟练运用家族信托工具,并精通于资产配置的方式方法,合理合法进行家族财富的高效传承就具备很现实的意义。在金融理论方面,本文通过委托代理理论,阐述家族信托的本质是“架构”,是一种法律关系,信托资产不是某种产品,而是一种资产的放置方式,资产的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转移,属于信托所有,并非委托人所有,代理人的行为是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委托人效用;本文通过对资产配置理论的了解和学习,通过中外家族信托具体产品的不同,总结研究了国内家族信托目前的特点以及未来改善的建议;本文利用美林时钟模型、进行资产配置方案的设计,来提升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本文通过风险控制理论,来分析家族信托资产所面临风险的识别以及控制方法,以减少或规避风险,达到风险可控的目的。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层次分明地指出目前财富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分析了中外一些典型案例的家族信托架构,探讨其资产配置方案,并从法律、制度、组织、产品、人员等多角度出发,指出目前中国家族信托和资产配置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改进的方式方法。本文的结论,首先,家族信托选好基金管理方以及基金经理至关重要,跟基金经理的长期利益紧密绑定在一起,是家族信托进行成功配置投资的关键与基础,这是通过明确的长期激励机制完成的;其次,投资的关键是形成一个长期的资产配置策略,通过不同的资产类别和不同的投资策略的组合来实现家族信托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目前中国高净值人士房产配置比例过高,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母基金的方式增加对另类资产的投资,来挖掘更多长期、未被挖掘的投资机会,最后,本文建议,家族办公室需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可以利用高杠杆,加大外汇投资以及期货投资,只要基金经理水平可靠,风险属于可控的,这样可以实现较好的投资组合收益率,提升委托人的信任度,更加有利于家族信托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家族信托模式和资产配置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国内家族信托的未来发展,给将来制度的制定者以及从业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成[4](2020)在《高邮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工作的重要核心业务,是促使纳税人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诚信纳税的基础性工作。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启动了国地税实施机构合并与重组的重大改革举措。其中,对于高邮市而言,其税务系统在实施国地税机构合并这一举措之后,纳税服务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税务队伍整合上,业务人员纳税服务效率低、出错率高;纳税服务系统技术支撑上,“金税三期”系统问题频发,“互联网+税务”没有充分利用;纳税服务对象上,纳税人体验感差,投诉率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原国地税人员相关的国地税业务整合培训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够,创新利用先进纳税手段不足;纳税服务意识不强、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建议根据高邮市税务局合并后的纳税服务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加强组织对合并后业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尽快整合“金三”系统,让其更好地适用于相关纳税服务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对纳税服务的整体设计体系进行健全与完善,为纳税人搭建更加健全与完善化的纳税机制与程序,增强其纳税服务意识,让其能够享受有序高效与健康便捷的纳税服务。该论文有表2个,参考文献74篇。

李信宇[5](2020)在《我国税法溯及力的制度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立法法》第93条、《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第13条、第14条、《税务部门规章制定实施办法》第5条是目前我国税收溯及立法和适用的依据,以税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以对纳税人有利的溯及为例外。但是税法不仅仅是规定税务行政机关和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它还承担着协调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的作用,上述税法溯及力的原则性规定并没有为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导。立法中大量税收规范性文件在有无授权的情形下都会制定溯及规定,执法中税务行政机关根据对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理解自由裁量确定溯及征税或征收滞纳金,司法上审判机关尊重税务行政机关的判断,且很少正面回应税收溯及适用的合法与否,且未对规章以下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司法审查。因此有必要对税法溯及力的具体适用原则和规则做出制度设计,以实现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全过程的有法可依。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税法溯及力的含义及出现税法溯及的原因,指出不仅仅有新旧税法的交替,还有因为税法本身存在期间税和纳税期限的特点。其次从税法溯及力和其他部门法溯及力遵循比较角度分析了税法溯及力应当遵循的逻辑框架。以税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有利于纳税人的溯及既往为例外,同时在特定环境中符合特定条件下不利于纳税人的溯及既往也为例外。税法溯及力的合理性论证了税法不溯及既往以及溯及既往具有平等的关注价值。第二章研究了我国税法溯及力的立法和司法现状。首先根据通认的税法溯及类型,总结在我国税法条文中的体现,分类研究税法溯及与否的法律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不溯及既往的规定未必对纳税人有利,而大量税法溯及的规定存在于税收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缺乏合法性基础、溯及年限缺乏标准、具体规定不明确等问题。其次总结我国司法实践中税法溯及力的司法适用思路和基本立场。司法实践中对税法溯及力的问题的理解不一,并且尚无对溯及既往税法适用的判例。第三章阐述了欧盟和美国税法溯及力问题的实践经验。其司法审查中对于利益衡量的考量因素和测试方法较为完备,为我国的制度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方式。但是也应当看到在欧盟和美国对于税法溯及力并没有法律规范的情况下,遵循先例的审查方式引发对判决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的质疑。第四章提出了我国税法溯及力制度的完善进路。首先明确税法溯及力的原则导向和规则标准,应当将税法溯及力的规定作为税收立法的一项原则,将其与税收法定原则、实质课税原则并列强调,而不是隶属于某原则之下。具体可以通过税收宪制或纳税人权利保护法的形式确定。其次在原则导向下借鉴欧盟和美国对税法溯及与否的判定标准,在各个税收基本法中规定税法溯及与否的条件。最后,构建税法溯及力的制度设计,主要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协调和监督角度提出具体完善做法。

武圣博[6](2020)在《我国职业体育联盟制度变迁的研究 ——以CBA联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与此同时,体育联盟职业化的大背景下,美洲、欧洲等体育联盟均走向市场化,职业化的道路,而我国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体育联盟的制度也在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我国职业体育联盟在职业化进程以来,施行的是“行政垄断型职业体育联盟”,利益的异体化所导致的联盟运行机制缺陷是影响整个职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联盟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联盟演化进程的滞后。因此,职业篮球“管办分离”的践行过程中,必然阻力重重,缺乏学理性的依据。为此,通过分析中美职业联盟制度的不同之处,为联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尽早完成向“市场垄断型职业体育联盟”这一应然模式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鉴于此,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对我过职业体育联盟制度变迁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到联盟制度的本质及组织特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制度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从实践上探索联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以此来寻求和探索在职业篮球的“管办分离”和制度方面的变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根据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经济制度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甲A联赛的成立、甲A联赛向CBA联赛的过渡、CBA联赛职业化的开始。2.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变,导致俱乐部在转型的过程中仍与当地体育局等政府部门有所联系,以至于产权不够明晰。造成在运营过程中不能完全市场化,导致部分球队不能自负盈亏,自主造血。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3.目前CBA联赛的准入制度从开放式的准入制度转变成封闭式准入制度,开放式准入阶段,竞赛成绩是进入联赛的唯一考核标准;封闭式准入阶段的考核标准更全面,俱乐部成绩、球队产权、后备人才培养等均成为考核标准。4.由于CBA联赛仍处于向职业化改革的进程中,在球员的归属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导致球员不能像商品一样在市场内自由流通,并且培养后备人才的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球员还是通过业余体校——地方青少年体校——俱乐部青训——俱乐部正式队员的三级训练网体系,导致其他渠道的优秀球员很难获得机会。5.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型,体育产业政策的支持以及大环境的不断完善,市场将成为提高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素的主要力量。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动态平衡能够帮助职业体育明晰产权,打破行政垄断,而成为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的一大助力。并提出以下建议1.关于制度的改变,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应该继续延用渐进式的制度改革而非激进式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不宜操之过急,注意协调各相关方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步子迈得太大而功亏一篑。2.在俱乐部产权方面,应该尽可能减少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的影响。保证市场主体相应的权利,政府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使俱乐部能够通过市场进行自我造血、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3.应该充分意识到职业体育联盟准入制度与职业体育市场二者互相规制的关系,从本质上转变政府的管制行为到服务行为,规范职业体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4.明晰职业运动员的产权,使其成为市场中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品,成为俱乐部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开展多渠道的运动员培养通道,大力发展高校运动员加入职业联赛的路径,同时培养专业的球员经济人,加快中介队伍的建设。5.针对我国职业体育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通过法律法规对我国职业体育市场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化的改革效率。

谷妍[7](2020)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下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同日正式发布。从2018年10月1日起,将在工资薪金所得中先行适用新的减除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中先行适用新的税率表。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这是1980年我国个税立法以来,政策调整规模最大、涉及人群最广、减税力度最强的一次,是个人所得税制乃至整个中国税制的一次重大标志性飞跃。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单一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度,就是对纳税人的收入按照来源、性质和项目分类,分别规定、适用不同的税率和征收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个人收入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现象日益突出,个人所得税分类税制在税收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为了更加全面和公平地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这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不仅是一场税制改革,也是税收征管模式的巨大变革,税务机关由过去只面对扣缴单位,转变为面对扣缴单位和数以亿计的自然人纳税人并重的征管局面,任务更重,情况更复杂。与此同时,按照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既要尽量减少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办税负担,确保该减的减到位,又要有效防范税收收入流失,确保该管的管到位,要求更高、责任更重大。这些都对税收治理乃至社会治理、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的现状,通过梳理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部分发达国家在自然人税收管理方面的特点进行借鉴比较和研究分析,同时结合税务工作的实际征管经验,对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手段进行思考探讨,对进一步完善优化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体系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现实意义,对国内、国外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分类,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作了概括总结。第二章主要是介绍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的类型和理论基础,以及当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征税模式选择。第三章梳理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现状,面临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征管方面尚存在哪些障碍和问题。第四章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对发达国家税收征管的先进性进行参考和借鉴。第五章从制度建设、申报管理、信息数据、个人征信、风险管控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宋长利[8](2019)在《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世界港口大国,我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发展过程中,全球港口呈集聚化发展趋势。我国沿海港口为了提升在全球竞争范围中的整体实力,逐渐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由于港口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港口环境,从而使得港口产生出巨大的聚集经济辐射效应,推动腹地经济不断向港口群四周及内陆扩展。聚集经济效应不仅推动了港口群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港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港口群区域内港口之间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港口群整体,发挥港口群聚集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关于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的经验,总结沿海港口群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并分析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其次,对影响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各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的港口吞吐量等生产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对各沿海港口群进行实证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港口进行产业技术效率评价;对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标、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港口群港口进行产业集聚水平评价;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利用Geoda软件计算对港口群内各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结合当前的形势,对各沿海港口群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港口群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总体目的是总结当前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各沿海港口群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明确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为我国沿海港口群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刘相平[9](2019)在《大陆对台政策及实施效果析论——以2018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大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绝不为"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采取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团结两岸同胞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巩固和强化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格局,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周媚[10](2019)在《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文中认为公民参与国家治理,实现多元治理的一种组织形式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弥补了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它的存在维护了社会发展秩序,见证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伴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推入,社会组织已经贯穿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变成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公共政策,主要用于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行为,从各方面推动社会组织的长足发展。政策文本真实反映了政府处理相关事务的行动印记,研究社会组织政策文本有利于厘清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管理思想和动机。在目前的研究中,从政策工具的角度出发,提及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基于此,本文以政策工具类型、社会组织发展要素和政策工具使用时间为分析框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依照政策工具理论的内容,联合社会组织的内部活动特点和政策工具的使用时间,为政策工具构建三维分析框架,研究政策工具在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政策中的应用,以及政策工具组合在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分布形势。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得到的最终结论为:在政策主体方面,民政相关部门发布的政策数量高居榜首,多部门联合发文已经逐步上升为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政策体系的发展趋势;政策类型看,工作文件位于首位;在内容分析方面,政策工具维度(X维)分析发现,强制性工具运用过溢,其他工具运用失衡;社会组织发展要素维度(Y维)分析发现:“慈善捐赠”重视不足,政策工具在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重点在“体制建设”和“支持与保障”这两个环节上,社会组织影响力环节薄弱;结合政策工具维度和社会组织发展要素维度来看,工具之间的结合度不够,工具运用有偏向性。在今后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要改进政策工具结构,扩充自愿性工具和混合型工具的适用边界,多种政策工具配合运用;完善“慈善捐赠”政策,拓宽社会组织筹资渠道,改善社会组织影响力;缩小政策工具差异,在社会组织发展环节中,除了基于特定情况运用单一工具外,应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同时要加强西南民族地区政府对国内社会发展形势的政策反应速度,更好地推进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涉外税收优惠会取消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涉外税收优惠会取消吗?(论文提纲范文)

(1)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的国际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税收营商环境概论
    (一)税收营商环境的定义
    (二)税收营商环境的要素
        1.亲民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
        2.透明稳定的税收制度环境
        3.惠民优商的税收政策环境
        4.为民务实的税收治理环境
        5.便民快捷的税收服务环境
    (三)税收营商环境的作用
        1.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
        2.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4.有利于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二、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现状分析
    (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二)我国税收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税收法治有待进一步加强
        2.税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3.税收优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4.税收征管有待进一步规范
        5.纳税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国际先进经验
    (一)优化税制设计,减轻税费负担
        1.税制设计简单透明
        2.降低税率以减轻税负
        3.制定优惠力度较大的税收政策
    (二)推行依法治税,保障纳税人权益
        1.以法律形式保障纳税人权利
        2.设立专门的纳税人维权机构
    (三)注重信息化建设,提升税收征管质效
        1.充分应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系统管理
        2.广泛使用电子发票
        3.建立纳税人识别号制度
    (四)凝聚内外合力,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
        1.完善税务机关内部组织模式
        2.拓宽第三方信息获取途径
        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助作用
    (五)提供便捷多元服务,建立更精准有效的遵从引导
        1.精简办税程序
        2.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
        3.创新多元化服务方式
四、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工作合力
    (二)落实税收法定,推进依法治税
        1.完善税收立法
        2.推进税收制度规范化建设
        3.规范税收执法
    (三)深化税制改革,降低税收负担
        1.优化税制结构
        2.降低税费负担
        3.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四)强化信息管税,提高办税效率
        1.建设电子税务局
        2.推进办税智能化
        3.推动大数据应用
    (五)创新征管方式,推进治理现代化
        1.优化税收征管组织结构
        2.建立对自然人的税收管理体系
        3.强化跨部门协作,推进税收共治
    (六)优化税收服务,促进纳税遵从
        1.简化办税流程
        2.积极推行个性化纳税服务
        3.推进纳税辅导服务社会化
        4.着力提高“12366”咨询服务水平
        5.积极服务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七)构建国内考评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
        1.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税务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
        2.积极与世界银行沟通
        3.强化闭环状的过程管控

(2)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产权是驱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1.1.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强有力支撑
        1.1.3 知识产权服务的供给不足需要公共服务有效补位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中小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1.3.2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
        1.3.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中小企业
        2.1.2 知识产权
        2.1.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知识产权理论
        2.2.2 创新采纳理论
        2.2.3 公共服务理论
第3章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3.1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困境与公共服务
        3.1.1 知识产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3.1.2 知识产权活动的风险来源
        3.1.3 知识产权服务的现实困境
        3.1.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作用
    3.2 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状
        3.2.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情况
        3.2.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沿革
        3.2.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相关政策
        3.2.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成效
    3.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服务范围、层次有限,结构不合理
        3.3.2 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链接不紧密
        3.3.3 相关规制、人才等的配套保障不足
    3.4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体制方面
        3.4.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参与主体方面
        3.4.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建设方面
        3.4.4 对中小企业“个性化”分析与探索方面
第4章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与采纳分析
    4.1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风险顾虑
        4.1.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的内涵
        4.1.2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的结构
    4.2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采纳分析
        4.2.1 理论依据
        4.2.2 假设提出
        4.2.3 模型构建
    4.3 研究设计
        4.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4.3.2 取样与数据收集
    4.4 实证分析
        4.4.1 样本特征
        4.4.2 样本数据质量与检验
        4.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5 研究结论和讨论
        4.5.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感知风险及其维度构建
        4.5.2 情境、企业及个人因素对服务风险的影响
        4.5.3 风险感知对中小企业服务采纳意向的影响
第5章 国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与借鉴
    5.1 典型国家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实践
        5.1.1 美国
        5.1.2 日本
        5.1.3 韩国
        5.1.4 新加坡
    5.2 国际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项目——TISC
        5.2.1 TISC的基本情况
        5.2.2 TISC与中小企业
        5.2.3 TISC的推广成效
        5.2.4 TISC在华的进展
    5.3 国际实践与经验对我国的启发
        5.3.1 强化知识产权人才保障,引入专家服务
        5.3.2 降低创新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5.3.3 引流知识产权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5.3.4 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5.3.5 加快和深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国际合作
        5.3.6 “客户需求”导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第6章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6.1 面向中小企业感知,解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
        6.1.1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核心是经营风险
        6.1.2 企业决策人的心理风险问题值得关注
    6.2 从中小企业实际出发,加强创新经营保障
        6.2.1 加快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6.2.2 持续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6.2.3 加强政策引导与公共服务创新,完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
        6.2.4 优化发展环境,健全知识产权的司法服务与法律监管体系
    6.3 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量与能力的提升
        6.3.1 构建和打造高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6.3.2 深化“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探索
        6.3.3 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项目和机构品牌
    6.4 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建设
        6.4.1 加快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国际化合作
        6.4.2 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配套服务建设
    6.5 重视对知识产权文化、人才的宣传与培养
        6.5.1 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知识产权意识
        6.5.2 重视对知识产权文化环境的培育塑造
        6.5.3 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发展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1
    调查问卷2
    调查问卷3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家族信托的模式和资产配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局限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资产配置理论
        三、美林时钟模型
        四、风险控制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
        二、国内研究文献
        三、文献评述
第三章 家族信托在财富传承中的作用
    第一节 财富传承中的困扰
        一、一代创富者面临的问题
        二、问卷调查结果
    第二节 家族信托的优势和作用
        一、家族信托的比较优势
        二、家族信托的作用
    第三节 家族信托的利益分配方式
    第四节 家族信托的设立流程
        一、客户调研
        二、投资策略
        三、税收筹划与法律筹划
        四、签订初步意向书
        五、委托人出具意愿书
        六、跟进与调整
第四章 家族信托模式和资产配置的国内外案例
    第一节 家族信托的模式分析
        一、财产保护类
        二、家族企业传承
        三、财富长期的保值增值
        四、公益信托
    第二节 家族信托的资产配置分析
        一、案例解析
        二、资产配置的要点
第五章 中国家族信托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家族信托目前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家族信托存在的问题
        一、家族信托模式方面
        二、家族信托资产配置方面
        三、运营经验的缺乏
第六章 中国家族信托模式和资产配置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家族信托模式方面
        一、法律制度方面
        二、经营主体方面
    第二节 家族信托资产配置方面
        一、委托人的因素
        二、家族办公室
    第三节 家族信托计划方面
        一、明确委托人具体的需求
        二、做好家族财产详细分析
        三、保留一定的灵活
        四、成立家族信托委员会
    第四节 其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4)高邮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2 纳税服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阐释
    2.1 纳税服务相关概念阐释
    2.2 纳税服务相关理论依据
    2.3 高邮市国地税合并对纳税服务的意义
3 高邮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现状
    3.1 高邮市国地税合并的状况
    3.2 合并之后高邮市税务局纳税服务机构的设置
    3.3 合并之后高邮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的基本情况
4 高邮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高邮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
    4.2 高邮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完善高邮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业务培训,端正业务人员学习态度
    5.2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金三”系统
    5.3 完善纳税服务设计,提高纳税服务意识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我国税法溯及力的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税法溯及力的内涵及合理性
    第一节 税法溯及力的涵义
    第二节 税法溯及力合理性—与其他法律溯及力的比较
        一、税法溯及力与其他法律溯及力
        二、税法溯及力的合理性
第二章 我国税法溯及力的运行现状
    第一节 我国税法溯及力的立法实践
        一、税法不溯及既往的法律效果及问题
        二、税法溯及既往的法律效果及问题
        三、小结
    第二节 我国税法溯及力的司法现状
        一、我国税法溯及的司法裁判思路
        二、我国税法溯及的法律适用情形
第三章 国外税法溯及力司法审查实践及其借鉴
    第一节 欧盟税法溯及力司法审查制度
        一、N.K.M.v.Hungary案
        二、三步测试
    第二节 美国税法溯及力司法审查制度
        一、合宪审查标准的演变
        二、J.W.Carlton案
    第三节 国外税法溯及力司法审查的评析
        一、国外税法溯及力司法审查的分析
        二、国外税法溯及力司法审查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税法溯及力的制度完善
    第一节 我国税法溯及力的制度理念
        一、明确税法溯及力的原则导向
        二、确定税法溯及力的标准导向
    第二节 我国税法溯及力的制度设计
        一、完善税法溯及力的立法设计
        二、严格税法溯及力的执法要求
        三、建立税法溯及力的司法审查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我国职业体育联盟制度变迁的研究 ——以CBA联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1.1.2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加快职业体育市场化发展
        1.1.3 体育产业领域消费不断提高
        1.1.4 体育产业市场化模式势在必行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制度变迁的概念
        1.3.2 职业体育的概念
        1.3.3 职业体育联盟的概念
    1.4 理论基础
        1.4.1 路径依赖理论
        1.4.2 制度变迁理论
    1.5 文献综述
        1.5.1 职业体育研究简述
        1.5.2 国内外职业体育联盟研究
        1.5.3 国内外职业体育联盟制度的研究
        小结文献述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个案分析法
        2.2.3 制度分析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专家访谈法
3.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中国篮球早期的发展
    3.2 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被放弃的三大球
    3.3 中国篮球发展的第二个转折点—甲A联赛的成立
        3.3.1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之萌芽
        3.3.2 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产权制度的起始
        3.3.3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准入制度的起始
        3.3.4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球员转会制度的起始
        3.3.5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运营制度的起始
    3.4 中国篮球发展的第三个转折点——甲A联赛的改革,并向CBA过渡
        3.4.1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产权制度的变迁
        3.4.2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准入制度的变迁
        3.4.3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转会制度的变迁
        3.4.4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运营制度的变迁
    3.5 中国篮球发展的第四个转折点——CBA联赛职业化的开端
        3.5.1 CBA联赛产权制度现状
        3.5.2 CBA联赛准入制度现状
        3.5.3 CBA联赛转会制度现状
        3.5.4 CBA联赛选秀制度现状
        3.5.5 CBA联赛运营制度现状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下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分类征收模式
        一、分类征收模式的含义
        二、分类征收模式的优缺点
        三、分类征收模式的征管特征
    第二节 综合征收模式
        一、综合征收模式的含义
        二、综合征收模式的优缺点
        三、综合征收模式的征管特征
    第三节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模式
        一、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模式的含义
        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模式的征管特征
    第四节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模式选择
第三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迅速但占比较低
        二、工薪阶层纳税占个人所得税收入主要部分
        三、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四、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上主要依靠源泉扣缴
        五、个人所得税征管的信息化现状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改革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一、本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二、本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政策变化
        三、改革对现有征管方式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问题和不足
        一、制度层面,法律体系不健全
        二、操作层面,自行申报难落实
        三、信息层面,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尚不完善
        四、信用层面,诚信纳税机制尚不完善
        五、风控层面,违法查处后续乏力
第四章 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征管经验借鉴
        一、严密的双向申报制度
        二、严格的收入监控体系
        三、高效的信息稽核机制
        四、完善的纳税征信体系
        五、严厉的违法惩戒措施
    第二节 日本征管经验借鉴
        一、蓝色申报表制度
        二、采用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的方法
        三、清理欠税制度
        四、税收信息化
        五、高收入人群单独管理
        六、对偷逃税严厉的法律制裁
    第三节 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个税征管的启示
        一、强化涉税信息采集应用
        二、加强社会征信机制建设
        三、实施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
        四、建立健全纳税服务体系
第五章 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体系
        一、推进有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
        二、加强税法宣传,营造税收法律环境
    第二节 提升自然人纳税申报管理质效
        一、强化宣传辅导,提高自然人纳税申报意识和能力
        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自然人申报的准确率
        三、利用信息手段,提高自然人纳税申报效能
        四、优化机构设置,提高税务机关管理质效
    第三节 优化自然人税收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一、扩大功能应用范围,完善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制度
        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自然人涉税信息数据库
        三、优化业务流程设计,完善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
    第四节 建立全面的个人税收征信体系
        一、建立自然人纳税信用评定机制
        二、强化自然人纳税信用激励与惩戒制度
    第五节 建立分级分类的自然人税收风控机制
        一、确定重点监控对象
        二、制定风险评估指标
        三、建立个税风险指标模型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分析报告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港口群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港口群发展相关理论
        2.1.1 港口群经济
        2.1.2 规模经济
        2.1.3 产业聚集与扩散
        2.1.4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港口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3 港口群经济研究相关方法
        2.3.1 DEA绩效评价理论
        2.3.2 聚集度评价
        2.3.3 空间计量经济
第3章 我国港口群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3.1 历史沿革
        3.1.1 起步阶段(1950-1970 年代)
        3.1.2 恢复建设(1970-1980 年代末)
        3.1.3 快速发展(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末)
        3.1.4 形成港口群(2000 年至今)
    3.2 发展现状
        3.2.1 环渤海港口群
        3.2.2 长三角港口群
        3.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3.2.4 珠三角港口群
        3.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3.3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主要成因
第4章 港口群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4.1 国民经济效应
        4.1.1 港口群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4.1.2 港口经济效益
        4.1.3 加强港口群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机制建设
    4.2 联动发展效应
        4.2.1 港口群经济对腹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4.2.2 腹地经济对港口群经济的促进作用
    4.3 创新发展效应
    4.4 开放发展效应
    4.5 技术创新效应
第5章 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产业集聚水平与空间经济分析
    5.1 我国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评价
        5.1.1 港口技术效率评价意义
        5.1.2 基于超效率DEA的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5.1.3 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
        5.1.4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5.2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5.2.1 环渤海港口群
        5.2.2 长三角港口群
        5.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5.2.4 珠三角港口群
        5.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5.2.6 我国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分析
    5.3 我国沿海港口群空间经济分析
        5.3.1 港口群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模型建立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6章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 国际贸易环境
        6.1.1 国际贸易分工
        6.1.2 国际贸易变化
    6.2 “一带一路”倡议
        6.2.1 “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
        6.2.2 “一带一路”下我国的贸易发展
        6.2.3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合作发展
    6.3 贸易协定影响
        6.3.1 中美贸易协议
        6.3.2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6.3.3 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6.3.4 TTIP贸易协定
    6.4 亚太自贸组织
    6.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6.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7章 对策建议与发展展望
    7.1 对策建议
        7.1.1 明确战略定位
        7.1.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7.1.3 完善公平透明的宏观政策
        7.1.4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7.1.5 明确评价与激励机制
        7.1.6 推动港口群基础设施高效衔接
        7.1.7 构建一体化运输体制
        7.1.8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7.2 中国沿海港口群发展展望
        7.2.1 环渤海港口群——新时代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
        7.2.2 长三角港口群——长江经济带
        7.2.3 东南沿海港口群——扩大两岸合作交流
        7.2.4 珠三角港口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7.2.5 西南沿海港口群——一带一路、东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大陆对台政策及实施效果析论——以2018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岸双方之政策调整及博弈,大陆牢牢掌握主导权
二、大陆启动M503航线北上航路,在争取台湾民心和国际社会支持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三、大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绝不为“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四、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进程,效果显着
五、进一步加强两岸民间交流,有效管控其间“杂音”
六、巩固和强化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
结语:2018,两岸关系发生“质变”的一年

(10)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社会组织的研究
        1.3.2 关于政策工具的研究
        1.3.3 关于社会组织发展政策工具的选择的研究
        1.3.4 已有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重点和难点
        1.5.1 重点
        1.5.2 拟解决的难点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社会组织
        2.1.2 政策工具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治理与善治理论
        2.2.3 协商民主理论
第3章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政策工具选择的量化分析
    3.1 政策文本的选择
        3.1.1 选取西南民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
        3.1.2 筛选政策样本的具体步骤
    3.2 分析维度的构建
        3.2.1 X维度:社会组织政策工具类型维度
        3.2.2 Y维度:社会组织发展要素维度
        3.2.3 Z维度:政策工具使用的时间序列
    3.3 分析单元的确定与编码
    3.4 信度、效度评估
    3.5 频数统计与量化分析
        3.5.1 总体政策情况分析
        3.5.2 政策工具选择维度分析
        3.5.3 社会组织发展要素维度分析
        3.5.4 政策工具维度与社会组织发展要素维度与政策工具使用时间序列维度结合分析
第4章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政策工具选择的特点
    4.1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政策文本的特点
        4.1.1 政策主体合作密切,工作文件占比大
        4.1.2 政策发布反映国内发展态势,具有一定滞后性
    4.2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选择的特点
        4.2.1 强制性工具运用过溢,其他工具使用率低
        4.2.2 “慈善捐赠”重视不足,社会组织影响力环节薄弱
        4.2.3 工具运用偏差,工具组合有待优化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减少强制性工具的运用频率,增强其他政策工具的运用
        5.2.2 完善关于慈善捐赠的政策,改善社会组织影响力
        5.2.3 缩小政策工具差异,优化政策工具组合
        5.2.4 加强国内社会发展形势的政策反应速度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政策文献样本列表
个人简介、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涉外税收优惠会取消吗?(论文参考文献)

  • [1]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的国际借鉴[J]. 四川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罗元义,张洁,王楷. 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 2020(00)
  • [2]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研究 ——基于供给与采纳的双维分析[D]. 李燕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家族信托的模式和资产配置分析[D]. 蒋举华.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4]高邮市国地税合并后纳税服务问题研究[D]. 王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我国税法溯及力的制度完善研究[D]. 李信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我国职业体育联盟制度变迁的研究 ——以CBA联赛为例[D]. 武圣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下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管研究[D]. 谷妍.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8]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D]. 宋长利. 辽宁大学, 2019(11)
  • [9]大陆对台政策及实施效果析论——以2018年为例[J]. 刘相平. 台湾研究, 2019(05)
  • [10]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D]. 周媚.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涉外税收优惠是否会取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