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书保护发展不畅的问题——与潘玉田同志探讨

关于藏书保护发展不畅的问题——与潘玉田同志探讨

一、藏书保障发展差质疑——与潘玉田同志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1](2014)在《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泽研究(18951937)》文中研究说明纵观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翻译自始至终参与了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历史进程。可以说,教育翻译对近代中国每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过重大的历史性贡献。教育翻译及其成就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引导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教育翻译活动主体的中国留学生则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翻译者和传播者,也是新式教育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正是留学生的教育翻译促使西学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引入,使外国先进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在中国得以更好的传播与吸收,从而加快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由是可见,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学科体系的创立以及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深远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如何兴起和发展?翻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方式?对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这种教育翻译及其成果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有何影响?这些翻译者们在各个发展时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了回答此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翻译目的论”和“多元系统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作出下述层次有序的探讨: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范围并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选题所处领域的研究现状;阐明了作者的研究思路、理论及方法。第一章探讨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的兴起。包括留学生教育翻译兴起的历史背景、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翻译机构以及主要传播载体。第二章阐述了1895~1937年间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运行轨迹。包括教育翻译的发展脉络、教育翻译动机模式的演变、教育翻译方式的选择与变衍、教育翻译成果展现形式的演化以及教育翻译过程中留学生多重角色的扮演,从而勾画出甲午战争后至抗日战争前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演进轨迹。第三章主要梳理了1895~1937年40余年间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内容,借以探寻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留学生通过翻译向西方教育引进和借鉴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口头、笔头文献资料,如教育制度、教育着作及讲义、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育演讲以及教育小说等内容的翻译。第四章论述了留学生的教育翻译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诸如教育制度的翻译为中国新型教育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蓝本,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的翻译使得德国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等得以在中国传播与接受,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嬗变、教育宗旨的更新,从而促进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科书的翻译为新式学校提供了丰富而切用的教学材料,使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学知识得以传播与推广,从而促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译介使得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得以在中国传播与实践,从而使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第五章论述了留学生的教育翻译对教育中国化的影响,包括留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开始了教育中国化的早期探索,试图通过借鉴来创建中国的教育学以及教育学科体系,在结合本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特色进行总体性的归纳总结,肯定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历史贡献,指出教育翻译存在的主要不足之点,并对今日中外教育交流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翻译提出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匡导球[2](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修彩波[3](2004)在《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西交通史兴起于20世纪初,在短短的数十年内迅速壮大,初具规模,对近现代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作为一门专门史学科,它的起源、发展、研究状况以及在现代史学发展中的地位如何,尚未见有系统的讨论。缘于此,本文拟从史学史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几位有代表性的中西交通史家学术实践作通盘的考察,力求在在理论反思与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基本状况,揭示其文化观及对中西交通史乃至整个现代学术所造成的影响。从中总结出这一学科发展的特点及趋势,评估其在现代史学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全文除绪论外,凡六章,近25万字。 绪论部分,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状况作学术史回顾,然后对中西交通史发展的大致进程、学科形成及特点作了综合分析。中西交通史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史学科出现颇晚,它的发展有一逐渐形成的过程,并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五四以前这一学科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真正有长足进步则在20世纪20—40年代。这一时期,研究对象与范围逐渐确定,出现了专业性研究群体,形成了一套带有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故“中西交通史”这一学科渐被学界所认同。就其发展特点而言,可归纳为下几个方面:(1)研究内容以史地考证为主,偏重于资料的疏通与整理;(2)研究方法颇重考据之学,而又融入了近代新的因素;(3)研究方向渐趋专题与细化,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受到重视。同时,数量众多的研究者积极参与研究,对推进这一时期学科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阐释了中西交通史研究兴起的历史条件,并对沈曾植的“开创之功”作了讨论。作为一门近代意义上的学科,中西交通史研究肇始于19世纪下半期。它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首先,是鸦片战争以后严酷社会现实驱动的结果;其次,是晚清域外史地和西北舆地研究风气的延续;再次,也是西方和日本汉学刺激下的直接产物。在推进边疆舆地和域外史地研究向中西交通史转变的过渡时期,成就最大的当属沈曾植。《岛夷志略广证》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南洋舆地专着,它打破了以往边疆舆地研究只重西北的狭窄局面,开始关注西南、东南和南洋史地,开扩了研究的学术视野;在内容上,开始涉及宗教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研究;并试图取鉴西方汉学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了会通中西的治学特点。沈曾植在中西交通史研究尤其南洋史地研究中,具有筚路蓝缕的先驱作用。 第二章探讨陈垣的中西交通史研究。真正从现代学术意义上对中西交通史进行研究的首推陈垣。他以研究外来宗教入华史见长。这既是他救国图强观念的重要实践,又与他入京后的际遇有直接关系。陈垣不仅探究了各教在华的流布情况,勾勒了它们流传盛衰及演变的历史,而且将其置入整个中国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分析它们与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探寻中西文化交流与宗教传播的关系,解决了外来宗教入华的诸多问题,展现了他“专以汉文史料考史”的治史特征,开拓了从宗教史探讨中西交通史的新领域。《元西域人华化考》则首次对元代汉化问题作了系统研究,论述了元代西域与“中土”文化彼此影响的状况,实为一部元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开华化西域研究之先河。 第四章论述张星娘的中西交通史研究。作为民国以来专业从事中西交通史研究的第一人,张星娘以此为己任,既是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一种学术选择,也与其父张相文的影响直接有关。《中西交通史料汇编》首次将中西交通史作为一个整体,书中汇集了当时相关的主要资料和重要成果,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是对前人中西交通史研究的总结。体例方法上,也初成条贯,由远及近的结构方式,显示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外关系史发展的新趋势;中西史料比勘等方法的引用,为后人的提供了借鉴。从而为我国中外关系史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成为这一学科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之一。《欧化东渐史》则首次就近代西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作了系统整理。他所译注的两种《马哥学罗游记》不仅对原书详加考释、对玉尔考证多作增补,且在版本选择上也有过人之处,开启了中国马可·波罗研究之路。 第五章讨论冯承钧的中西交通史研究。冯承钧是20世纪我国译介西方汉学成果贡献最大的一位学者,一生共翻译出版论着170余种,其中大多与中外交通有关,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其译作文质相兼,无违原本,翻译之中,又有考证,不仅为中西交通史等学科引进了西方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提供了科学的治学方法,把相关学科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南洋交通史》首次对中国与南洋的交通作了分期研究,并对其中的地名、航线作了周详的考证,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海外交通史的专着。他所校注的《稼涯胜览校注》、《星搓胜览校注》、《海录注》、《诸蕃志校注》等史籍,至今仍是研究古代中外关系史和海外交通史的基本参考书。冯承钧还关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涉及宗教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酉域史地等方面,考察了中外文化间的相互灌输,特别是华夏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历史。这对推动中外交化交流史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探讨向达的中西交通史研究。?

黄林[4](2004)在《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7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内忧频现,外患不断的同时,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都艰难地迈入了近代化的历程。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出版业也开始了由传统出版向近代出版的转型,这一转型最终在晚清新政时期得以完成。先进的活字印刷、石印技术、机器动力战胜传统的雕板印刷和手工劳动并取得优势地位;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民营出版企业的异军突起;出版物的内容已不再是经史子集之类,而是扩展到了整个近代知识体系;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上则摒弃了家庭作坊模式,广泛采用了公司制,等等。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的近代民族出版业在近代出版史上第一次取代教会出版机构而成为西学传播的主力军。由此也奠定了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在中国出版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另外,研究晚清新政时期中国出版业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还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到晚清新政在近代社会变迁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拓宽晚清新政的研究领域。 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出现的这些新的变化,一方面固然是近代出版业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与当时出版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环境,一是指教会出版机构的存在及影响,一是指清政府通过改革和制定相关政策所营造出的有利于出版业发展的氛围。研究的思路也循此而展开。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现有及发掘得来的大量出版史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综合运用了科学实证研究、个案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初步勾画出晚清新政时期中国民族出版业发展的概貌,并探讨了导致这种发展的外部原因。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对中国近代出版史研究的状况做了初步的流理,并阐明选题的意义,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介绍教会出版事业对近代中国出版的影响。和近代其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一样,近代中国的出版企业基本上是通过引进西方印刷技术和管理制度直接建立起来的。教会出版机构在其中起了一种桥梁作用,这种作用是中国出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从官营出版机构和民营出版业两个方面概述晚清新政时期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出版格局的变化、用纸量的增加、出版物量的激增、出版法规的初步建立等是其具体的表现。 第四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章,从晚清新政时期的经济文化政策、出版立法等方面论述其对近代出版业的影响。在经济政策方面,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并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法律,并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门管理和服务机构;在文化政策上则鼓励着书立说,给了人民一定程度上的言论出版自由;在出版立法上,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出版法和着作权律制定的经过、主要内容及其与近代出版的关系;而新式教科书市场的形成是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近代教育的教育改革举措带来的直接后果,它的出现对近代出版业起了催生与促进作用;在交通运输工具、信息传播手段方面,经过30余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图书发行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而官方介入图书发行领域,加强对违禁图书的查禁力度,固然扰乱了出版发行的正常秩序,但清政府对税收和运费的减免,却又有效地降低了图书的销售成本。 总之,清政府实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及改革,在客观上为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

曹吉祥[5](1991)在《藏书保障发展差质疑——与潘玉田同志商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88年第3期刊登了潘玉田同志关于《藏书保障发展的量化分析》一文(以下简称《潘文》),拜读之后,深受启发,得益非浅。文中指出:“量变与质变相互变化的规律是藏书保障发展的内在机制。”“藏书建设的动态性重要表现为藏书成分的调整变化和利用率的增长。”这些观点都极有说服力,是加强藏书建设、提高藏书质量所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然而藏书保障发展差用于对群体藏书建

二、藏书保障发展差质疑——与潘玉田同志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书保障发展差质疑——与潘玉田同志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泽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既有成果及研究现状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的兴起
    第一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甲午战前教育翻译前人的实践基础
        二、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兴起的认识基础
        三、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兴起的现实诉求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
        一、留欧教育与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
        二、留日教育与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
        三、留美教育与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翻译机构和翻译传播媒介
        一、留学生为主体创立的翻译机构
        二、留学生为主体创办的教育翻译刊物
第二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发展演进
    第一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行动轨迹
        一、留学生教育翻译意识的形成期和行动的开启期(1895~1900)
        二、以留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翻译繁荣期(1901~1914)
        三、以留欧美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翻译全盛期(1915~1937)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动机模式演变
        一、启蒙思想型的留学生教育翻译动机模式
        二、服务教学型的留学生教育翻译动机模式
        三、服务研究型的留学生教育翻译动机模式
    第三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方式的选择与变衍
        一、从节译到全译
        二、从自由翻译到忠实于原文的翻译
        三、由转译或间接翻译到直接翻译
        四、从转译或直接翻译到重译或复译
    第四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成果展现形式的变化
        一、连载于报刊
        二、发行单行本
        三、出版系列丛书
    第五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多重行动角色
        一、教育翻译活动的组织者
        二、教育翻译行为的践行者
        三、教育翻译理论的研究者
第三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对外国教育制度的译介
        一、留学生对日本教育制度的译介
        二、留学生对欧美教育制度的译介
    第二节 对外国教育着作及讲义的翻译
        一、基础性教育学科着作及讲义的翻译
        二、应用性教育学科着作及讲义的翻译
        三、名家经典教育着作的翻译
        四、反映欧美教育革新运动论着的翻译
    第三节 对新式教科书的翻译
        一、对基础教育教科书的翻译
        二、对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翻译
    第四节 对名家来华教育演讲的翻译
        一、对杜威来华教育演讲的翻译
        二、对孟禄来华教育演讲的翻译
        三、对其他人物来华教育演讲的翻译
    第五节 对教育小说的翻译
        一、以教育救国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的翻译
        二、以少年励志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的翻译
        三、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的翻译
        四、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的翻译
第四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与中国教育改革
    第一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育制度的嬗变
        一、借鉴与移植:《癸卯学制》的出台
        二、借鉴与融合:《壬子·癸丑学制》的确立
        三、借鉴与变通:《壬戌学制》的制定
    第二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育宗旨的演变
        一、进化论的启示与近代“德智体”三育论的形成
        二、西方哲学观的吸纳与近代“德智体美”四育论的提出
        三、西方哲学观的借用与近代“五育并举”教育宗旨的确立
    第三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学内容的革新
        一、教育翻译成果更新了新式教育的教学内容
        二、教育翻译成果缓解了新式学校的教材匮乏
        三、教育翻译成果推进了新知教材的更新发展
        四、教育翻译引入了新的词汇、思想和观念
    第四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五段教授法在中国的运用
        二、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实践
        三、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实验
第五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育中国化
    第一节 中国留学生教育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一、教育中国化意识的萌生
        二、教育中国化意识的强化
        三、教育中国化路径的思考
    第二节 借鉴与创建——近代中国教育学及学科体系的创建
        一、教育翻译为教育学在中国的创立提供了范式
        二、教育翻译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在中国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借鉴与创新——近代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构建
        一、教育翻译与多种教育思潮的涌现
        二、教育翻译与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结语
    一、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总体特征
    二、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历史贡献
    三、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不足
    四、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现实借鉴
参考文献
致谢

(2)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绪论
    一 学术史回顾及论旨
    二 中西交通史发展的大致进程
    三 学科形成及特点的分析
第一章 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兴起
    一 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 沈曾植与研究之风的开启
第二章 陈垣:外来宗教史研究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外来宗教史的开创性研究
    三 《元西域人华化考》
    四 土法为本洋法为鉴
第三章 张星烺与《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一 家学渊源与治学道路
    二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三 欧化东渐史研究
    四 译介《马可·波罗游记》
第四章 冯承钧与欧洲汉学的译介
    一 爱国思想与学术道路
    二 欧洲汉学的译介
    三 南洋交通史研究
    四 探讨中外文化交流
    五 融汇中西的治史方法
第五章 向达与《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一 学术志向与治学经历
    二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三 中西交通史体系的初构
    四 主持整理中外交通史籍
第六章 方豪:中西交通史的集大成者
    一 宗教与学术之间
    二 《中西交通史》
    三 宗教史研究的拓展
    四 新考据家的治史方法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4)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
    1.2 研究概况
    1.3 观点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三点说明
第二章 教会出版事业的发展及对近代中国出版的影响
    2.1 西学东渐与教会出版
    2.2 从墨海书馆到广学会
    2.3 教会出版事业对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第三章 晚清新政时期近代出版业发展概述
    3.1 官书局的最后一抹亮色
    3.2 译书官局的繁荣
    3.3 民营出版业的兴盛
第四章 晚清新政时期出版政策研究
    4.1 清政府文化政策对近代出版的影响
    4.2 清政府工商政策在近代出版发展中的作用
第五章 晚清新政时期出版立法研究
    5.1 出版立法的前期准备
    5.2 《大清印刷物专律》和《大清着作权律》的相继出台
    5.3 近代稿酬制度的出现
第六章 晚清新政时期出版市场研究--以新式教科书市场为中心
    6.1 新式教科书市场的形成
    6.2 新式教科书市场的规范
    6.3 新式教科书市场对近代出版业的影响
第七章 晚清新政时期图书发行研究
    7.1 图书发行条件的改善
    7.2 税收和运费的减免
    7.3 官方介入图书发行领域
    7.4 清政府对图书销售市场的监管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藏书保障发展差质疑——与潘玉田同志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泽研究(18951937)[D]. 刘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2]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3]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 修彩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4]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D]. 黄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
  • [5]藏书保障发展差质疑——与潘玉田同志商榷[J]. 曹吉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91(04)

标签:;  ;  ;  ;  ;  

关于藏书保护发展不畅的问题——与潘玉田同志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