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数字蜂窝通信技术(一)

CDMA数字蜂窝通信技术(一)

一、CDMA数字蜂窝通信技术(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荣[1](2021)在《面向5G的混合预编码与D2D通信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响应绿色通信的号召,大量预编码算法和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方案陆续被提出。对信道进行预编码可以在实现通信系统性能提升的同时节省能耗,利用D2D通信技术可实现系统频率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因此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波束成形方案与D2D通信方案展开研究意义深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通信场景下使用全数字预编码方案可以实现通信性能的提升,但伴随而来的是巨额的能源成本消耗。为提升系统能源效率,可利用天线增益将全数字信道预编码矩阵分解为一个低维度的数字矩和一个模拟矩来设计。D2D通信设备是通过共享蜂窝网络频率来实现系统能效的提升,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频率资源,可在多频段上采用D2D通信技术。(2)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能耗与性能之间的均衡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转换的幂次迭代混合编码方案。通过幂次迭代算法与Aitken加速算法的联合使用对信道混合预编码矩阵进行设计,实现了计算复杂度的大幅下降。仿真证实,相较与现有的其他预编码方案,本文所提编码算法可获得更高的系统总可达率、更低的计算复杂度、更小的误码率,性能逼近最优全数字预编码方案。可见,文中所提出的编码方案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3)针对D2D通信系统能源合理分配问题,文中给出一种运用导数的多频段D2D通信能量效率优化算法。通过随机几何模型推导出了信号成功传输概率和系统能量效率的表达式,通过分解运算将非凸优化问题转换为多个凸优化问题的叠加,最后通过求导公式获得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资源分配方案可获得近似最优解且复杂度远低于分支定界算法。综上所述,文中从信道预编码矩阵的设计和频率资源的分配两个方面来实现通信能量效率的提升,较好地实现了“绿色通信”的理念。

邓萍[2](2019)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高效传输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作为实现5G无线通信网络超高频谱效率和大连接的一种高价值技术手段,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功率域的NOMA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对不同信号进行叠加编码(superposition coding,SC)并在接收端以连续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的方式有效抑制多接入干扰,在容纳更多接入用户的同时,显着提高了网络的频谱效率和带宽使用的灵活性。本文围绕NOMA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考虑波束成形、功率分配、多用户公平性等多个影响因素,研究了无线携能通信系统、D2D通信系统、安全广播通信系统和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ation,MEC)通信系统中的NOMA技术。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基于NOMA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中能耗问题,提出一种满足NOMA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要求和功率约束,以能量发送端能耗最小为目标的设计方案。能量受限的全双工无线设备收集来自能量发送端和回环信道的无线信号能量,发送经叠加编码的信号给下行用户。通过能量波束成形和信息波束成形的联合优化,抑制同频传输的能量信号对用户接收信息的干扰,实现能量发送端能耗最小化。本文通过半正定松弛(semi-definition relaxion,SDR)的方法得到该非凸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并通过最优解秩为1的证明保证了SDR的紧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低复杂度的次优波束成形设计算法,并通过拉格朗日对偶方法给出了基于干扰置零次优算法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方案中无线供能端比OMA方案具有更低的发射功率。2、针对小蜂窝内的D2D通信,提出一种基于NOMA用户Qo S和公平性要求的预编码设计方案。在给定译码顺序的条件下,结合用户公平性考虑,每个普通用户都可以采用SIC译码信息,通过优化设计多天线信息收发用户的预编码,采用分式规划和迭代算法实现指定用户信息可达速率最大化。同时提出了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预编码次优设计算法,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NOMA的D2D预编码设计方案比常规时分多址接入(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方案具有更高的可达速率和通信效率。3、针对多用户的下行广播链路中单播信号安全高效传输的问题,提出了NOMA辅助的单播安全传输方案。多天线基站将多播信号发送给各用户的同时叠加发送单播信号给特定用户。各用户均可采用SIC译码,先译码多播信号后译码单播信号,此时其他用户就是单播信号的潜在窃听者。满足各用户接收多播信息的Qo S要求和基站发送功率约束,通过联合优化设计基站多播信息发送波束成形和单播信息的发送波束成形,实现单播信号可达安全速率最大。该设计建模的数学化问题是非凸的且难于求解。为此,本文提出分两步对两个子问题进行优化的解决方案。首先给定最大单播信息窃听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采用SDR方法通过联合优化此时的多播信息和单播信息发送波束,得到满足各用户多播信号Qo S和功率约束的单播信息的最大安全SINR。再对最大单播信息窃听SINR进行一维搜索,采用迭代的方法获得单播信息最大可达安全速率。最后根据对SDR紧性的证明,得到单播信息最大可达安全速率下的基站端最优的多播信息和单播信息波束成形设计方案。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具有低复杂度的两种波束成形设计的次优算法,即窃听迫零(zero forcing,ZF)算法和最大比传输(maximal ratio transmission,MRT)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最优算法和次优算法可以获得更高效的传输性能。4、针对存在窃听的MEC系统中用户计算任务安全卸载和能耗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包含MEC服务器的接入点、多个卸载用户和一个信道状态信息未知的窃听者的上行NOMA的MEC系统,各用户可以利用同一通信资源块将部分计算任务同时卸载至接入点,并将安全中断概率作为衡量存在窃听情况下计算任务安全卸载的性能指标。基于安全卸载速率、计算时延和安全中断概率约束,联合优化各用户本地计算任务量、卸载任务功率分配、码字传输速率和私密信息速率,以实现用户加权能量和最小的优化目标。结合实际,利用先进的优化方法,给出了这一非凸优化问题的半闭式解。最后将提出的安全部分卸载的NOMA-MEC方案与安全全部卸载的NOMA-MEC方案、以及安全部分卸载的OMA-MEC方案进行了能耗的对比,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获得更低的用户卸载总能耗。

李志舜[3](2020)在《异步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及实现》文中指出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和CDMA系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重要的通信技术之一。所有用户可以同时同频占用同一信道,使用不同的扩频码来区分不同用户。CDMA系统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用通信系统中。但是随着用户的增加,多址干扰就越严重,多址干扰限制了用户的上限和CDMA系统性能。消除多址干扰的影响能够改善CDMA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在一般的分析中往往认为CDMA系统是同步系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部分系统是异步系统,并且可能没有功率控制,有远近效应的影响。因此异步CDMA多址干扰抑制的研究和实现非常有必要。本文对异步CDMA多址干扰抑制进行研究并实现了串行干扰对消系统。首先,本文研究了异步CDMA系统和多址干扰消除基本原理。从CMDA异步通信系统的介绍到多址干扰的产生和理论分析,并且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多址干扰消除方法,最终选择了串行干扰对消作为本文异步CDMA系统消除多址干扰消的最终实现方案。其次,本文CDMA干扰消除方案设计了一个可具体实现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直扩系统发射机、直扩系统接收机、串行干扰对消。其中串行干扰对消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点,并对串行干扰对消进行了相关仿真,验证了串行干扰对消在本系统是切实可行的。最后,本文介绍如何在FPGA上实现异步CDMA干扰消除系统。先介绍了实现所用的硬件平台FPGA和射频捷变收发器AD9361,再介绍了异步CDMA调制器的FPGA实现、异步CDMA解调器的FPGA实现,最终介绍了串行干扰对消的FPGA实现。

刘鑫尧[4](2020)在《空腔型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声波器件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具有体积小、损耗低、可集成等特性,以其为基本单元制备的FBAR滤波器在高于2.5 GHz的频段应用上,具有低插损、高Q值、高功率容量等特点,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滤波器拓展高频应用的最优解决方案。目前FBAR技术和国际市场被少数几家美日寡头企业所垄断,各自的产品线基本围绕三种主流结构铺开,背面刻蚀型、空腔型和固态装配型。其中空腔型FBAR具有最高的加工难度和最突出的性能,但对设备条件和半导体加工水平的要求较高。国内在FBAR技术方面的研究相较国际水平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实现自主化设计和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本论文对空腔型FBAR器件的仿真模拟、材料生长、结构设计和器件制备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使用电子设计软件和有限元模拟软件对FBAR进行仿真,分析谐振器和滤波器的性能特点。对FBAR中的关键材料Al N压电薄膜的制备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空腔型FBAR器件结构和加工版图,制备获得了完整的空腔型FBAR芯片并进行片上测试。主要创新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概括如下:首先,在ADS软件中运用MBVD等效模型,研究了不同集总元件、不同接入方式对FBAR谐振特性的影响变化规律,总结了FBAR的调谐性能;再运用Mason等效模型对滤波器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对调谐性能的分析结果,设计了满足使用要求的7阶梯形FBAR滤波器,并优化了各膜层的结构参数;在COMSOL软件中进一步研究了,空腔型FBAR谐振过程中工作区域内部的电势和应力应变场分布,计算获得了更接近实际工作状态的谐振曲线。其次,研究FBAR的核心材料Al N压电薄膜,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的生长过程中,研究Ar气流量对薄膜晶体质量和应力状态的影响以及导致的FBAR性能变化,在金属靶材处于中毒状态的前提下,通过Ar气流量改变沉积粒子在基片上的表面迁移能,从而影响薄膜取向和应力状态,揭示了Ar气流量在Al N薄膜沉积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归纳了对应力状态的控制规律;结合离子束修膜对片内厚度均匀性和表面粗糙度的进行改善,最终制备了低残余应力,高均匀性、低表面粗糙度的Al N压电薄膜,提升了压电薄膜可加工性,和FBAR芯片的频率准确性与工作稳定性。基于高性能的Al N薄膜设计了空腔型FBAR结构和加工方法,并对进行了空腔型FBAR器件制备,在实际过程中设计优化了FBAR的空腔结构,用干法结合溅射的方法代替湿法腐蚀得到了平整的空腔表面,并对优化光刻工艺提升了曝光图形的精度。采用MEMS制备方法获得了基于低应力Al N压电薄膜的空腔型FBAR谐振器和滤波器。最后,在实验室搭建的测试平台上,通过探针台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FBAR芯片的传输特性,分析了材料性能对FBAR器件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明显频率响应曲线,为制备空腔型FBAR器件提供一种新思路。

高君慧[5](2020)在《面向智能通信的MIMO-OFDM先进接收机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5G)已经进入商用阶段,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因此成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新型无线通信场景的不断涌现和终端设备的海量接入,移动数据流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MIMO接收机遇到了信道环境过于复杂难以建模、海量数据难以进行实时处理的研究瓶颈。而近年来,深度学习(Deep Learniing,DL)技术因其强大的函数模拟、大数据并行实时处理的能力受到广泛的关注,DL技术应用在无线通信物理层的研究也在快速兴起,将DL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MIMO技术等相结合的智能通信,成为了5G乃至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基于DL的MIMO-OFDM先进接收机进行研究,采用仿真与空口实现的研究方法,对接收机的性能展开进一步的分析。首先,本文研究了MIMO接收机的关键技术。在调研了传统MIMO系统中的关键算法,包括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算法之后,介绍了三种基本的神经网络结构:全连接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之后对神经网络的优化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接着研究了DL技术在无线通信物理层的模块化应用,包括帧同步、调制模式识别、信道编码和信号检测等,并进一步分析了将神经网络替代完整的SISO-OFDM接收机的研究成果和扩展到MIMO系统的可能性。接着,本文研究了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架构的OFDM调制的优化MIMO(Optimized MIMO neural Networks,OMNet)先进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在对OFDM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进行简要介绍后,阐述了OMNet接收机将DL技术与无线通信知识相结合的整体设计思想,并对其信道估计模块和信号检测模块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之后的仿真结果揭示了OMNet接收机相对于传统MIMO接收机的优越性;接着将OMNet接收机部署于Ra Rro快速开发原型验证平台,并对该接收机的顶层架构设计和软件实现方案进行了详实的介绍,空口测试的结果也进一步证明OMNet接收机有着较优于传统MIMO接收机的性能。最后从网络架构、运算速度以及训练速度这三个方面分析了OMNet接收机扩展到大规模MIMO系统的优点及局限性。最后,本文研究了基于DL图像处理的信道估计算法和基于DL模型驱动的信号检测算法。先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成果,并分析了将上述应用成果转移到MIMO系统信道估计模块的基本原理和可实现性,随后以此为依托设计了MIMO-OFDM系统的超分辨率恢复神经网络(Super-Resolution neural Networks,SRNet)信道估计模块;接着分析了AMP(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算法在非线性、病态信道矩阵中的非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OAMP(Orthogonal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算法并对算法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DL技术相结合的MIMO-OFDM系统OAMP-Net信号检测器,创新性地将算法迭代过程展开成神经网络,并通过设置较少地训练参数进一步优化信号检测性能,最后通过系统仿真得出SR-Net信道估计模块、OAMP-Net信号检测模块与传统无线通信算法的性能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得出上述算法训练参数量较少、网络结构简单,可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结论。

刘嘉盛[6](2019)在《LTE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目前室内无线覆盖相对薄弱,仅仅依靠室外宏基站的覆盖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上网流量爆发式增长的通信需求。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大规模新建了大量的高层住宅、大型商业中心和写字楼。因此,通过建设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来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已受到电信运营商的重视。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组网中使用的无源器件、天线、馈线、有源设备的功能用途、技术参数,为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组网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2)研究了LTE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的组网方式及其设计方案。(3)提出了室外宏基站和室内小基站综合覆盖人流密集区域的实施方案,解决了LTE网络室内、外覆盖问题,满足了用户覆盖需求和运营商的网络容量需求。(4)以一个新建写字楼进行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覆盖为案例,从工程建设项目的需求分析、组织设计、系统仿真、工程实施、设备开通入网、工程测试验收全流程进行了工程实践,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

汤嘉诚[7](2019)在《NOMA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分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大量的移动终端投入使用,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而在移动通信领域,频谱资源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承载无线业务的基础。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简称NOMA)技术和认知无线电技术都可以有效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中用户的传输速率。针对传统的基于NOMA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边缘区域的用户传输速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OMA的中继协作传输系统。这种方案在基于感知基站功率受限的基础上,以“次用户的吞吐量”作为目标,部署扩大转发中继,采用NOMA技术广播用户信息,根据信道间的特性自适应地调节功率分配因子。仿真实验表明:在保证边缘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所采用的方案能够使系统中的次用户吞吐量最大。针对边缘用户通信质量低的问题,可以在系统中布置解码转发中继,使信号稳定传输给用户。本方案首先计算出用户的信干噪比的累计分布函数,从而来得到用户的中断概率。仿真实验表明:系统中的某些关键参数,如感知基站的发射功率、感知基站与中继之间的距离、功率分配因子等,对用户的中断概率有着重大影响。

刘诗旭[8](2019)在《基于NOMA的CR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面向2020年及之后,移动通信技术将要迈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飞速发展阶段,而NOMA技术正是突破5G的关键技术之一。伴随着5G的到来,通信业务需求急剧增加,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能耗也急剧增加,因此必须提升通信网络的频谱效率,进行有效的功率分配。本论文针对实际应用场景,重点研究了基于NOMA的多用户CR网络系统在最大化基站收益以及用户数量时的功率分配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CR网络模型系统模型,以及NO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然后针对多用户CR网络下行链路系统,确定基站收益函数,将基站收益函数表示为多个用户之间的功率分配的非凸函数。将收益函数的优化问题分解为三个优化问题,然后进行交替优化。针对交替优化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用户两两分配的迭代算法,并实现了一定性能增益。此外,针对前两种算法用户接纳率低的问题,依赖NOMA系统的SIC,提出一种两步走功率分配算法,最大化用户数量的同时最大化吞吐量阈值。仿真结果表明,交替优化算法的基站收益和用户速率明显高于以往算法。用户迭代算法的复杂度明显降低,并且实现了收益和速率的增益。两步走算法可以有效提升用户容纳数量和吞吐量。

刘康[9](2019)在《能量采集中继系统的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网络质量和数据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协作中继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小区边缘弱覆盖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用户体验感知。能量采集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先进技术,可以从周围环境的可再生资源中收集能量,从而实现绿色通信的目的。因此,协作中继技术与能量采集技术的结合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具有能量采集功能的中继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多中继系统中的中断概率,提出了不同发送功率限制条件下的基于中断概率的功率优化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提出了离线和在线状态下自适应调制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两跳多中继系统场景下,推导了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系统中的中继由无线能量传输的方式进行供电,通过能量分割因子确定接收信号中采集能量的比例。以单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分布函数为基础,结合概率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的关系,推导出多中继系统概率分布函数;通过拟合算法对概率分布函数中的复杂项进行近似,最终推导出多中继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式。仿真结果验证了推导中断概率函数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同,并分析了不同发射功率以及能量转换因子对于系统中断概率的影响。(2)在不同功率限制条件下,提出了两跳多中继系统场景中基于系统中断概率的资源分配算法。分别以源节点,中继节点不同的发送功率限制条件为前提,提出了以最小化中断概率为目标的中继能量分割因子优化模型。为了方便优化问题的描述和求解,首先对已推导的中断概率闭合式进行近似,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KKT条件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中继节点的最优能量分割因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的优化算法有效降低了系统的中断概率。(3)在能量采集中继系统中,提出了一种离线状态下自适应调制策略。假设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已知所有时隙的信道状态和能量状态,所有节点均采用MQAM调制方式,根据系统信息确定调制阶数,以得到最大化系统总吞吐量的目标。源节点根据数据存储状态确定调制方式,中继根据信道状态和能量存储状态,利用强化学习算法确定调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的提升了系统总吞吐量。(4)在能量采集中继系统场景下,提出了两种在线状态下的基于分类算法的自适应调制策略。以上述离线算法得到的优化结果为训练数据,分别采用基于信道状态的分类算法和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分类算法,对系统的状态信息进行分类;根据获得的分类模型,确定在线状态下中继MQAM调制方式的调制阶数,以达到提升系统吞吐量的目的。仿真验证表明,提出的自适应调制策略有效地提升了系统总吞吐量。

邱威[10](2018)在《4G LT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电力专网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电力通信专用网络是服务于电力输送、管控和调度的电力基础设置,根据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战略推进需求,电力专网的覆盖范围需要向下延伸到包括各类配电终端、智能电表、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桩等终端用户。传统的电力通信专网以有线方式为主(包括同步数字体系、光传送网、电力载波等),存在着许多缺陷。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4G LTE)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已大规模商用,技术成熟且产业链完善,对海量终端的覆盖的优势显得尤为明显,已经成为电力专网建设的主要候选技术方案之一。论文结合江苏镇江电力实际网络工程,对4G LT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电力专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简述了各类无线通信技术,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然后对电力通信网络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讨论了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的可行性、关键技术及总体建设方案。论文结合江苏镇江电力实际工程案例,详细分析了引入4G LTE无线专网建设方案,包括核心网和回传网部署、系统设计、安全防护等。目前工程实施过程中成效良好,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二、CDMA数字蜂窝通信技术(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数字蜂窝通信技术(一)(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5G的混合预编码与D2D通信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微波通信过程
    1.3 研究现状
        1.3.1 MIMO系统研究现状
        1.3.2 大规模毫米波预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1.3.3 D2D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2章 无线通信与D2D通信理论基础
    2.1 无线通信模型
        2.1.1 大尺度衰落模型
        2.1.2 小尺度衰落模型
        2.1.3 几种常用的衰落信道
    2.2 MIMO系统信道容量分析
        2.2.1 信道参数未知时的信道容量
        2.2.2 信道参数已知时的信道容量
        2.2.3 确定性信道的信道容量
    2.3 多址技术
        2.3.1 频分多址原理及特点
        2.3.2 时分多址原理及特点
        2.3.3 码分多址原理及特点
    2.4 多用户线性预编码
        2.4.1 经典波束成形技术
        2.4.2 混合波束成形技术
    2.5 D2D通信的基础知识
        2.5.1 基于资源分配的D2D通信技术
        2.5.2 基于功率控制的D2D通信技术
第3章 低复杂度幂次迭代混合预编码算法
    3.1 系统模型
        3.1.1 传输模型
        3.1.2 信道模型
    3.2 基于目标转换的的低复杂度迭代混合预编码算法
        3.2.1 设计过程中的目标转换
        3.2.2 混合预编码矩阵P的设计
    3.3 算法仿真与复杂度分析
        3.3.1 性能仿真分析
        3.3.2 计算复杂度分析
        3.3.3 空间复杂度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蜂窝网络的D2D系统能效最大化算法
    4.1 系统传输模型
    4.2 基于蜂窝网络的D2D通信能耗优化问题
        4.2.1 能源效率优化目标的建立
        4.2.2 能量效率EE最优解的获取
    4.3 算法仿真与复杂度分析
        4.3.1 性能仿真分析
        4.3.2 计算复杂度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高效传输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1.1.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概述
        1.1.3 移动边缘计算技术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NOMA在无线携能通信中的研究
        1.2.2 NOMA在 D2D通信中的研究
        1.2.3 NOMA在安全广播通信中的研究
        1.2.4 NOMA在移动边缘计算中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NOMA的无线携能波束成形设计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2.2.1 系统模型介绍
        2.2.2 优化问题描述
    2.3 最优算法及理论分析
        2.3.1 最优算法介绍及其理论分析
        2.3.2 次优算法分析及其闭式解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NOMA的D2D高效传输预编码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3.2.1 系统模型介绍
        3.2.2 优化问题描述
    3.3 最优算法介绍及理论分析
        3.3.1 分式规划转换及分析
        3.3.2 辅助参数的优化分析
    3.4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预编码次优算法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NOMA的广播通信安全波束成形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4.2.1 系统模型介绍
        4.2.2 优化问题描述
        4.2.3 优化问题分析
    4.3 最优算法介绍及理论分析
        4.3.1 最优波束成形的优化
        4.3.2 窃听信干噪比的优化
    4.4 次优算法介绍及分析
        4.4.1 窃听迫零次优算法
        4.4.2 基于最大比传输的次优算法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NOMA的安全移动边缘计算方案设计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及相关内容介绍
        5.2.1 系统模型介绍
        5.2.2 窃听环境下基于NOMA的部分卸载方案介绍
        5.2.3 用户本地计算能耗
        5.2.4 安全编码方案
    5.3 加权总能耗最小化
        5.3.1 优化问题描述
        5.3.2 最优算法介绍及理论分析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6.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异步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1.2 异步CDMA多址干扰消除技术的发展概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异步CDMA系统多址干扰消除基本原理
    2.1 CDMA系统理论基础
        2.1.1 扩频通信技术
        2.1.2 DS-CDMA系统
    2.2 CDMA系统多址干扰理论分析
        2.2.1 多址干扰的产生
        2.2.2 多址干扰的影响
    2.3 多址干扰消除技术
        2.3.1 传统检测系统
        2.3.2 多用户检测系统
        2.3.2.1 最优多用户检测技术
        2.3.2.2 解相关检测技术
        2.3.2.3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
        2.3.2.4 串行干扰抵消技术
        2.3.2.5 并行干扰抵消技术
        2.3.3 异步系统多址干扰消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异步CDMA干扰消除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框架
    3.2 直扩系统发射机的设计
    3.3 直扩系统接收机的设计
        3.3.1 整体结构的设计
        3.3.2 载波同步环路的设计
        3.3.3 扩频码同步捕获环路的设计
    3.4 串行干扰对消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异步CDMA干扰消除系统FPGA实现
    4.1 异步CDMA干扰消除硬件平台简介
    4.2 射频捷变收发器AD9361配置与功能实现
        4.2.1 AD9361概述
        4.2.2 AD9361配置与功能实现
    4.3 异步CDMA调制器的FPGA实现
    4.4 异步CDMA解调器的FPGA实现
        4.4.1 解调器的总体结构
        4.4.2 载波同步模块
        4.4.3 扩频码同步模块
    4.5 串行干扰对消的FPGA实现
        4.5.1 重构模块
        4.5.2 干扰信号幅度估计模块
        4.5.3 干扰信号最终合成模块
        4.5.4 干扰信号消除模块
        4.5.5 串行干扰消除结果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空腔型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声学滤波器研究背景
        1.2.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2.2 现有滤波器的种类
    1.3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滤波器的研究
        1.3.1 体声波谐振器的基本原理
        1.3.2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主流结构
        1.3.3 体声波谐振器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滤波器发展存在的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与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2.1 FBAR的电学阻抗特性分析
    2.2 FBAR的等效电学模型
        2.2.1 FBAR的Mason等效模型
        2.2.2 FBAR的BVD/MBVD等效模型
    2.3 FBAR滤波器的拓扑结构
        2.3.1 FBAR滤波器的实现原理
        2.3.2 阶梯型滤波器
        2.3.3 网格型滤波器
        2.3.4 叠层型及耦合型滤波器
    2.4 FBAR电学模型仿真研究
        2.4.1 FBAR调谐特性研究
        2.4.2 FBAR滤波器设计要求与参数
        2.4.3 梯形拓扑结构阶数对滤波器性能影响
        2.4.4 梯形FBAR滤波器仿真设计
    2.5 FBAR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性能空腔型FBAR AlN薄膜的制备
    3.1 FBAR的结构与制备方法
        3.1.1 背面刻蚀型FBAR
        3.1.2 固态装备型FBAR
        3.1.3 空气腔型FBAR
    3.2 AlN压电薄膜材料制备研究
        3.2.1 氩气流量对压电薄膜晶体质量的影响
        3.2.2 氩气流量对压电薄膜应力的影响
        3.2.3 离子束修膜对压电薄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BAR芯片的设计与制备
    4.1 FBAR芯片的结构设计
        4.1.1 空腔型FBAR器件结构设计
        4.1.2 空腔型FBAR掩模版设计
    4.2 FBAR芯片制备研究
        4.2.1 工艺流程设计
        4.2.2 制备结果与关键工艺分析
    4.3 FBAR芯片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4.3.1 谐振器测试结果
        4.3.2 7阶滤波器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面向智能通信的MIMO-OFDM先进接收机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智能通信优势与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1.4 数学符号约定
第二章 MIMO接收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3 基于传统通信算法的MIMO接收机研究
        2.3.1 传统信道估计算法
        2.3.2 传统信号检测算法
    2.4 基于深度学习的MIMO接收机研究
        2.4.1 深度学习基础
        2.4.2 深度学习在MIMO接收机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L全连接架构的MIMO-OFDM先进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OFDM调制和解调
    3.3 基于全连接架构的MIMO-OFDM接收机架构设计
        3.3.1 OMNet MIMO-OFDM接收机整体架构
        3.3.2 OMNet MIMO-OFDM接收机信道估计模块
        3.3.3 OMNet MIMO-OFDM接收机信号检测模块
        3.3.4 OMNet MIMO-OFDM接收机仿真性能分析
    3.4 基于全连接架构的MIMO-OFDM接收机系统实现
        3.4.1 RaPro原型验证平台
        3.4.2 OMNet MIMO-OFDM接收机顶层设计与软件实现
        3.4.3 OMNet MIMO-OFDM接收机实测性能分析
    3.5 应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适用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L模型驱动MIMO-OFDM先进接收机设计
    4.1 引言
    4.2 基于图像处理的CNN信道估计网络设计
        4.2.1 基于DL技术的图像处理基础
        4.2.2 基于图像重建的SR-Net信道估计网络
    4.3 基于模型驱动的OAMP-Net信号检测网络设计
        4.3.1 OAMP算法
        4.3.2 基于模型驱动的MIMO-OFDM OAMP-Net信号检测网络
    4.4 仿真性能分析
        4.4.1 SR-Net信道估计模块仿真性能分析
        4.4.2 OAMP-Net信号检测模块仿真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LTE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LTE网络关键技术
    2.1 LTE网络概述
    2.2 LTE网络构成
    2.3 关键技术
        2.3.1 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
        2.3.2 多天线MIMO技术
        2.3.3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技术
        2.3.4 干扰抑制ICIC技术
第三章 LTE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工程建设原则
    3.1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建设方式
        3.1.1 新建分布系统
        3.1.2 改造分布系统
        3.1.3 天线设置要求
        3.1.4 共建共享原则
    3.2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建设类别
        3.2.1 无源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
        3.2.2 有源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
        3.2.3 室内光纤分布系统
        3.2.4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3.3 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设备的应用
        3.3.1 馈线应用原则
        3.3.2 天线应用原则
        3.3.3 器件应用原则
        3.3.4 数字直放站的应用原则
    3.4 配套线缆布放原则
        3.4.1 GPS天线布放原则
        3.4.2 馈线布放原则
        3.4.3 电源线布放原则
第四章 LTE网络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设计
    4.1 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设计依据
    4.2 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设计指标
    4.3 LTE网络覆盖设计要求
        4.3.1 三层覆盖方式
        4.3.2 室外宏基站覆盖室内
        4.3.3 室内深度覆盖
    4.4 LTE网络信号源选型
        4.4.1 中兴设备
        4.4.2 爱立信设备
        4.4.3 信号源功率设计
    4.5 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天线布放设计
        4.5.1 覆盖指标要求
        4.5.2 分场景布放原则
        4.5.3 多系统合路设计
        4.5.4 传输损耗设计
        4.5.5 天线口功率设计
        4.5.6 切换区域设计
    4.6 网络系统参数设计
        4.6.1 TA规划设计
        4.6.2 PCI规划
        4.6.3 无线网络同步
第五章 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实施案例
    5.1 某高档商住楼工程概述
        5.1.1 无线网络勘察情况
    5.2 设计规划
    5.3 站点基本指标
        5.3.1 话务模型
        5.3.2 覆盖模型测算
        5.3.3 信号源规划
        5.3.4 材料清单
        5.3.5 投资估算
    5.4 分布系统覆盖设计
        5.4.1 平面图及系统图设计
        5.4.2 系统仿真
    5.5 工程测试
第六章 小基站室内外立体覆盖的工程实现
    6.1 小基站的介绍
    6.2 新设备室内室外结合覆盖工程实践
        6.2.1 工程覆盖情况
        6.2.2 QCELL小基站分布式室内天线系统建设方案
        6.2.3 新型室外小基站IMACRO建设方案
        6.2.4 开通运行情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NOMA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
        1.1.1 无线通信技术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1.2 历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内容
        1.2.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简介
    2.1 认知无线电背景介绍
    2.2 认知无线电技术
    2.3 协作中继技术
        2.3.1 协作通信基本系统模型
        2.3.2 协作通信转发协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OMA的理论基础
    3.1 NOMA技术简介
        3.1.1 NOMA技术的基本原理
        3.1.2 SIC基本原理
    3.2 NOMA技术与OMA技术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CRN-NOMA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方案
    4.1 引言
    4.2 在CRN-NOMA中基于扩大转发中继的功率分配方案
        4.2.1 系统模型
        4.2.2 求解功率分配因子
    4.3 在CRN-NOMA系统中基于解码转发中继的中断概率计算
        4.3.1 中断概率分析
        4.3.2 SU1信干噪比的累积分布函数
        4.3.3 SU2信干噪比的累积分布函数
第五章 仿真与分析
    5.1 仿真数值设置以及仿真分析
    5.2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基于NOMA的CR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NOMA技术
        1.1.2 CR网络技术
        1.1.3 功率分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NOMA的CR网络技术研究现状
        1.2.2 功率分配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NOMA的CR网络的系统模型及其关键技术
    2.1 基于NOMA的CR网络系统模型
    2.2 NOMA中的关键技术
        2.2.1 叠加编码技术
        2.2.2 SIC技术
    2.3 CR中的频谱共享技术
        2.3.1 频谱共享技术
        2.3.2 频谱感知技术
        2.3.3 频谱汇聚
        2.3.4 动态频谱管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价格的功率分配算法
    3.1 问题分析与描述
    3.2 基于价格的交替优化算法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户两两分配的迭代功率分配算法
    4.1 问题分析与描述
    4.2 两两分配的迭代算法
        4.2.1 两用户时的功率分配
        4.2.2 迭代算法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两步走的功率分配算法
    5.1 问题分析与描述
    5.2 两步走功率分配算法
        5.2.1 最大化用户数量
        5.2.2 凸可行性问题
        5.2.3 基于注水算法的解决方案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程序清单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 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能量采集中继系统的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1.2 能量采集技术及其发展
    1.3 能量采集系统中资源分配的研究现状
        1.3.1 无中继网络
        1.3.2 单中继网络
        1.3.3 多中继网络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即内容安排
第二章 能量采集多中继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3 协作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
    2.4 仿真与性能分析
        2.4.1 仿真验证
        2.4.2 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WIPT多中继系统中基于中断概率的优化算法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分析
        3.2.1 系统模型
        3.2.2 问题分析
    3.3 基于中断概率的能量分割因子选择算法
        3.3.1 单中继功率受限条件下能量分割因子选择算法
        3.3.2 中继总功率受限条件下能量分割因子选择算法
        3.3.3 系统总功率受限条件下能量分割因子选择算法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1 仿真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能量采集中继系统中的自适应调制离线算法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4.2.1 系统模型
        4.2.2 问题描述
    4.3 自适应调制离线算法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仿真参数设计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能量采集中继系统中自适应调制在线算法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与问题分析
        5.2.1 系统模型
        5.2.2 问题分析
    5.3 自适应调制在线算法
        5.3.1 基于信道分类模型的在线算法
        5.3.2 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在线算法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1 仿真参数设计
        5.4.2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4G LT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电力专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电力通信网络现状
        1.2.1 骨干通信网
        1.2.2 配电通信网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线通信技术
    2.1 短距无线通信技术
        2.1.1 无线局域网技术
        2.1.2 蓝牙技术
        2.1.3 近场通信技术
        2.1.4 可见光通信技术
    2.2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2.3 卫星通信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专网中的应用
    3.1 配电网概述
    3.2 配电无线专网建设的可行性
    3.3 配电无线专网关键技术
        3.3.1 天线系统
        3.3.2 基站系统
        3.3.3 传输损耗
    3.4 配网无线专网总体方案
        3.4.1 建设原则
        3.4.2 业务分析及带宽统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镇江电力4G LTE无线网络设计与应用
    4.1 项目现状
        4.1.1 各类供电区概况
        4.1.2 配电通信接入网现状
    4.2 需求分析
    4.3 方案比较
        4.3.1 覆盖方案
        4.3.2 核心网部署方案
        4.3.3 回传网建设方案
    4.4 系统设计
        4.4.1 基站建设方案
        4.4.2 核心网部署方式
        4.4.3 无线回传网方案
    4.5 安全防护
    4.6 成效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CDMA数字蜂窝通信技术(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5G的混合预编码与D2D通信技术的研究[D]. 张荣.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高效传输方法研究[D]. 邓萍.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3]异步CDMA系统多址干扰抑制算法的研究及实现[D]. 李志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空腔型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研究[D]. 刘鑫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面向智能通信的MIMO-OFDM先进接收机研究与实现[D]. 高君慧. 东南大学, 2020(01)
  • [6]LTE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嘉盛.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7]NOMA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分配研究[D]. 汤嘉诚.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8]基于NOMA的CR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案研究[D]. 刘诗旭.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9]能量采集中继系统的资源分配算法的研究[D]. 刘康.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10]4G LT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电力专网中的应用[D]. 邱威.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CDMA数字蜂窝通信技术(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