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03表面孔径测量仪使用方法(二)

ST-03表面孔径测量仪使用方法(二)

一、ST-03型表面与孔径测定仪使用方法(下)(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国[1](2021)在《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沉积煤尘的二次飞扬对工人职业健康、矿区大气环境均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对于井下沉积煤尘,其在冒顶片帮、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中,因冲击波作用可迅速扬起,达到煤尘爆炸浓度,对矿井安全生产与工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分析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影响机制,提出煤尘防爆抑尘材料研制方法,据此研究制备一种环保型复合防爆抑尘剂,并配套研发抑尘剂应用技术与装备,以期对井下沉积煤尘的二次飞扬与爆炸进行高效控制。为认识井下原始煤尘理化特性,表征分析了井下沉积煤尘的物理化学特性。采集了我国华北地区1 8个井下综采回风巷沉积煤尘,并对其润湿性、粒径分布、孔参数、爆炸参数、工业成分、元素含量、镜质组含量及碳官能团含量进行了表征,得到38个煤尘理化参数。将所得结果与文献中球磨煤尘的理化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井下煤尘具有粒径小、孔结构发达的特征。18组煤尘粒径特征参数D10、D50、D90的平均值分别为5.64、26.49、65.83μm,呼吸性粉尘(P10)平均占比21%、最高占比42%;18组煤尘的平均BET比表面积为8.24 m2/g,平均孔体积为22.85 cm3/g,平均孔径为11.82 nm。较小的粒径分布、较发达的孔结构参数使得井下煤尘更加不易沉降。基于井下煤尘理化特性参数,利用多因素分析法构建了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探究了影响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核心因素,为研发防爆抑尘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由皮尔斯相关系数分析得到煤尘润湿性受其多个理化参数共同影响,结合因子分析法与多元回归法构建了煤尘润湿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得到煤尘孔参数和化学组分是影响其润湿性的核心因素,二者累积影响贡献值为53.75%。由皮尔斯相关系数分析得到影响煤尘爆炸性的理化参数较少,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多元回归法构建了煤尘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得到了影响煤尘爆炸强度的核心因素是固定碳含量、C含量与H含量,三者累积影响贡献值为79.40%。根据影响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核心因素,总结得到了提高煤尘润湿性、降低煤尘爆炸性的方法,即增加煤尘氧化程度、提高煤尘含水率、增加煤尘粒径、降低煤尘表面粗糙度;据此结合井下应用条件,提出复合防爆抑尘材料应具有润湿、粘结与吸水保湿三种功能,且其pH值应保持中性。研究了糖工业废料——糖蜜对煤尘的防爆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糖蜜溶液具有弱酸性,其对煤尘具有一定润湿性与保湿性,具有显着粘结性与抑爆性。针对糖蜜溶液抑尘性能中的不足,先利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其与润湿剂、吸湿剂及pH中和剂的协同配伍性,之后利用多因素正交实验法进一步探究了各组分对煤尘抗风蚀性与抑爆性的影响强度,确定了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最佳组分配比。研究设计了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工业制备工艺流程,并对其单位生产成本与应用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到其单位生产成本为2626.45元/吨(产量为500吨时),综采回风巷应用成本为0.16元/吨煤。基于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组分的环保性与无毒性,提出了在井上水塔直接配制抑尘剂的应用技术。为提高抑尘剂应用效果,基于井下压风送水管路自主研发了一套超声雾化喷洒装置与井下气水共用型过滤装置,该装置具有耗水量小、雾化性能强的特点,其可将抑尘剂溶液均匀喷洒在巷道表面,为抑尘剂溶液的高效应用提供了设备保障。最后,对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抑尘性能进行了工业级测试,得到该抑尘剂对井下综采回风巷沉积煤尘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喷洒后三天内抑尘率均高达62.86%,第四天后抑尘率开始下降,第七天时回到未喷洒前水平,即抑尘剂的有效抑尘周期为6—7天;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测试了防爆抑尘剂对三种煤尘的抑爆特性,得到其对次烟煤、烟煤和无烟煤煤尘最大爆炸压力的抑制率在20%-30%间,对三者爆炸指数的抑制率分别为57.45%、51.47%和76.98%。该研究成果对保障井下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推动矿山绿色和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论文包含图片100幅,表31个,参考文献264篇。

栗钦宇[2](2020)在《吉木萨尔致密油储层渗吸驱油潜力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吉木萨尔地区的致密油储层采用大规模水力压裂投产,并开展了压后闷井的现场实验并取得良好效果,压裂液渗吸驱油作用被认为是闷井提高产能的重要机理,但是不同井的闷井效果差异也很大,研究区的渗吸驱油潜力及影响因素有待深入认识。本论文采用吉木萨尔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样品,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物性测试为基础,系统的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自发渗吸及渗吸驱油实验,开展了吉木萨尔致密油渗吸驱油潜力评价了物性、温度、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渗吸驱油潜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到的主要认识如下:(1)研究区粘土矿物含量较低,与压裂液作用过程中的敏感性弱,吸水过程中孔隙结构稳定,具备开展压后闷井的基础;实验显示研究区样品具有强自发渗吸和渗吸扩散能力,压裂液对原油具有正面驱替作用,蜡封样品显示其渗吸驱油潜力在7%-20%左右,具备渗吸驱油潜力,这是开展压后闷井增产的重要原因之一。(2)自发渗吸和渗吸驱油均显示出稳定时间较长的特点,研究表明这与样品的润湿性和孔隙结构具有重要关系,研究区宏观呈现中性润湿的特点,结合致密油成藏规律认为小孔隙中主要以水润湿为主,大孔隙中长期与油作用主要以油润湿为主,压裂液在渗吸作用下由小孔进入岩心对大孔中原因形成排驱,需要的时间较长;同时研究区属于典型的高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喉道细小,这也是其渗吸平衡时间长的重要原因之一。(3)实验室研究发现,渗吸驱油效率受到岩石的物性、原油的粘度、温度、压裂液性质等共同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闷井选层、压裂液体系优化、制定合理的压后闷井对策能够有效的发挥渗吸驱油潜力,提高研究区致密油储层的压后闷井效果。

姬胜戈[3](2020)在《木质素磺酸钙改性分散性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分散性土抗水蚀能力差,对土木与水利工程造成潜在威胁,在工程实践中现多采用石灰对分散土进行改性处理,以满足工程需求。但是,石灰在生产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木质素作为造纸行业和生物产业的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且由于就地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已有研究表明,木质素作为土体改性材料可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本文基于土-水-电解质理论,采用物理化学试验、分散性试验和力学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磺酸钙改性分散性土的工程特性及改性机理,为木质素改性土提供科技支撑。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分散性土中掺入木质素磺酸钙,能够降低分散性土的分散性。随着木质素磺酸钙掺量的增多和养护龄期的延长,改性土抗崩解性逐渐提高,分散性逐渐降低。粉末拌和法和溶液喷洒法两种改性方法对改性土分散性没有影响,工程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方法进行施工。(2)随着木质素磺酸钙掺量的增多,土体的液、塑限和最优含水率逐渐降低,改性土由脆性破坏转向塑性破坏;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和粘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在0.5%掺量附近取得极值。(3)木质素磺酸钙掺入土体后,随着养护龄期延长,改性土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和粘聚力整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均明显下降。随着干密度的增大,土体的抗压强度、变形模量、破坏应变均逐渐增大,压缩系数逐渐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土体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4)木质素磺酸钙可降低土体的p H值、交换吸附性的钠离子,使得土体双电层厚度降低,土颗粒间引力增加。微观结构特征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在一定掺量下可胶结土颗粒并填充土颗粒间的孔隙,但是在掺量过高的情况下,土体的宏观大孔增多。木质素磺酸钙主要是通过与土颗粒相互吸引、降低双电层厚度、提供胶结物质、填充土体孔隙而改性分散性土。

谢卓吾[4](2019)在《深埋大断面膨胀性红黏土隧道衬砌变形和受力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近年来高速客运专线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隧道工程是高速铁路截弯取直,减小展线系数的重要途径,衬砌结构受力模式的时空分布特征是优化衬砌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文章以银川—西安高铁庆阳隧道二工区正洞围岩及衬砌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ABAQUS有限无模拟等手段,对三台阶法开挖人断面穿越上新统红黏土地层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的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区红黏土属于新近纪红黏土(N2cr),土体颗粒整体偏细为风成沉积次生红黏土范畴,孔隙较少,颗粒间胶结能力极强,土质极硬;由于固结压力及固结历史长,在饱和浸水断裂面上可明显观察有层状节理特征,证明该层红黏土有部分沉积成岩趋势。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内摩擦角减小,黏聚力降低。同时膨胀潜势受初始含水率影响,初始含水率越低其膨胀潜势越大。(2)围岩压力呈现出“快速增长—剧烈波动—缓慢增长—稳定”的规律,水平围岩压力大于垂直围岩压力;衬砌结构内力呈现出“快速增长—缓慢增长—稳定”的规律,拱顶位置及两侧边墙拱脚位置出现应力集中,应考虑放大截面及改善拱脚约束;大断面隧道的衬砌结构并非理想承压环模型,而是已支护部分与围岩多次应力重分布达到平衡的过程,其中锁脚锚杆对衬砌结构受力状态有着显着影响;由于水平围岩压力大于垂直围岩压力这一特殊的围岩应力状态,导致其两侧收敛量大于拱顶沉降量。(3)衬砌结构在未闭合与已闭合交界位置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应考虑在该位置布置临时仰拱;锚杆内力较小,未发挥理想约束作用可考虑在土质隧道中取消系统锚杆;开挖过程对沉降过程影响范围大致为1.5倍洞径,该范围外影响较小,掌子面距离未开挖部分1/2倍洞径位置开始产生剧烈变形,远离后影响幅度匀速减小,可量测沉降量约为实际围岩总沉降量的1/2;对比全断面、两台阶、双导洞法及CD法衬砌结构受力及变形特征,考虑到工期等因素,该地层隧道推荐使用两台阶法开挖。

张钧祥[5](2019)在《钻孔堵漏型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裂隙的发育改变了煤体力学性质,可能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煤体自燃等煤矿灾害,也是钻孔发生抽采漏气的根本原因。针对目前煤矿常用堵漏材料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制备一种溶液型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PS)。通过开展钻孔注浆堵漏模拟试验,揭示PS材料对煤体的堵漏作用机制,并在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开展钻孔堵漏工程试验,考察该PS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主要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开展煤体三轴-渗流实验分析了钻孔周围不同区域内煤体渗流特征变化,在考虑蠕变效应的基础上建立钻孔漏气量动态演化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钻孔漏气量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工程中常用的水泥浆和化学材料的流变特性,推导不同流体的柱-半球形注浆扩展模型,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性的煤层注浆更适合采用牛顿流型的化学浆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氨基树脂为基料,通过苯酚聚合物对其改性,并配以交联剂、发泡剂、稳泡剂、增韧剂制备一种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采用单因素法考察各组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L25(56)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了材料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结合材料宏观力学实验确定A3B1C1D1E2F3为材料的最优配比。针对煤体憎水特性,通过分析液滴铺展过程中系统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建立浆-煤体界面孔隙率模型,讨论不同接触角对界面孔隙率的影响机制;并选择4种湿润剂对材料进行亲煤性改性研究,通过煤粉沉降、煤粉吸湿量和接触角的方法确定WS3作为材料的湿润剂,其添加量为0.4%。利用自主研制的PS材料开展钻孔注浆堵漏模拟试验,并选用传统的超细水泥(SC)作为对比,结合核磁共振、三轴蠕变-渗流和宏观力学实验的方法揭示PS材料对煤体的堵漏作用机制:(1)浆-煤固结体宏观形貌结果表明SC和PS材料在试验煤屑中的固结体积分别达到46.92%和90.73%,说明PS材料在被注煤体中充填率更高、浆液渗透能力更强。(2)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表明PS固结体内孔隙结构主要为闭合型小孔和中孔,而SC固结体富含有大量连通型的大孔和裂隙;且PS固结体孔隙分形维数DL和DS均低于SC固结体,说明PS固结体内孔隙结构较为简单,更多孔、裂隙被PS材料浆液所填充。(3)固结体三轴-渗流实验结果发现PS和SC固结体试样平均初始渗透率分别为5.13 mD和12.84 mD,两者在加载过程中渗透率分别增长了 2.73和4.65倍;固结体蠕变-渗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S在峰后阶段未发生明显的宏观破裂,渗透率增幅较小;而SC固结体在峰后阶段加载过程中蠕变速率迅速增加,稳态蠕变持续施加较短,这就加快了内部裂纹的汇合与扩展,形成大量漏气通道导致渗透率急剧增加。(4)采用SC和PS材料注浆煤体后的固结体平均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4.224 MPa和5.573 MPa,相应加固系数分别为10.416和13.741;根据单结构面理论推导固结体内破裂面在临界状态时受到侧向约束力σ3的表达式,并结合原煤结构面直剪实验求得PS固结体在临界状态时σ3是SC固结体的1.6倍,说明PS材料对煤体的加固效果更为显着。(5)根据电镜扫描结果对不同固结体的浆-煤界面模型进行划分,SC材料在浆-煤界面处结构较为疏松,其界面强度主要取决于水化产物的种类、数量及存在方式,与被注介质本身性质相关性不强;而PS材料与煤体的结合更为紧密,表现出良好的分子相容性,FTIR分析结果表明PS分子与被注煤体之间发生了物理及化学反应,使得PS材料分子在煤体表面上形成了牢固的化学覆盖,提高了材料对煤体堵漏效果的改善。工程试验结果表明:12507运输巷试验钻孔在堵漏处置后平均钻孔瓦斯浓度由25.68%提高至43.24%,18402运输巷试验钻孔在堵漏处置后平均钻孔瓦斯浓度由60.42%提高至71.45%,且在其后抽采时间内未发生明显的衰减趋势;说明PS材料能有效封堵钻孔周围大量裂隙、改善钻孔抽采效率,提高了钻孔周围煤体稳定性,具有优越的堵漏效果。

张磊[6](2019)在《载姜黄素脂质包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表明MSN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和诊断的优良纳米材料,制备工艺和方法逐渐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载体材料作为新型给药系统的载体逐步已经商业化和产业化,并且美国FDA和其他国家均批准和生产了临床应用的纳米制剂,例如紫杉醇和DOX。二氧化硅在化工领域和化妆品及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表明其优良的兼容性和高度安全性,因此,MSN有望成为新兴的多功能药物载体并应用于临床。基于此,本文利用MSN对难溶性活性成分姜黄素进行包载,并对其进行体内外性能评价,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CUR体外分析方法,进行了CUR-MSN@Lip的制备、表征及其体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UR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且其方法的日间、日内精密度良好,符合方法学要求。采用纳米沉淀法结合薄膜分散法制备了CUR-MSN@Lip,对其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等进行了测定和考察,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载体呈类球形或椭圆球形,磷脂包裹后具有明显的壳-核结构。体外释放结果显示,CUR-MSN和CUR-MSN@Lip的释放较为迅速,12小时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76.5%和91.8%,而同期CUR的累计释放率仅为25%左右。CUR-MSN@Lip的释放率较CUR-MSN更为迅速,起到了明显的增容效果,对后期体内性质的考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进行了Caco-2细胞对MSN和MSN@Lip摄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MSN和MSN@Lip具有优良的安全性能,即使在大剂量时也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MSN和MSN@Lip都可被细胞所摄取进入细胞质中,与MSN相比MSN@Lip增加了Caco-2细胞对制剂的摄取。MSN和MSN@Lip的摄取除了主动转运和内吞之外,可能其细胞摄取的机制还与特定细胞受体有关。(3)建立了CUR在空白肠灌流液中的分析方法,其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CUR在灌流液中稳定性良好并且灌流装置对于药物没有吸附和破坏现象。在大鼠单向肠灌流实验中,CUR和CUR-MSN之间的吸收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MSN包载后提高了CUR的小肠吸收速率。CUR-MSN的吸收与CUR-MSN@Lip相比也同样具有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磷脂处理后增强了MSN的小肠上皮细胞的摄取有关。活体成像结果表明,DIR-MSN@Lip增强了制剂在胃肠道内的滞留时间,且MSN主要集中在胃、小肠和肝中分布,其他器官蓄积较少。(4)建立了CUR在大鼠血液和组织液中的UPLC/MS分析方法,并对其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考察了方法的提取回收率是否符合要求。结果表明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提取回收率符合要求。初步考察了经口服灌胃给予CUR原料药水混悬剂,CUR-MSN组,CUR-MSN@Lip组后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与CUR原料药混悬剂相比,CUR-MSN组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507.8%,CUR-MSN@Lip组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907.3%,与CUR-MSN相比,CUR-MSN@Lip组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178.7%。明显改善了CUR的体内吸收。在组织分布的研究中发现,药物在脏器中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脾脏中,另外在肾脏中的分布较多,在肺中分布极少。

李泽坤[7](2018)在《氟硅酸制备氟化钾及其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化钾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氟化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可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制备、玻璃雕刻等领域和用作有机化合物的氟化物、催化剂、吸收剂等。随着传统氟化工产品的大量使用和氟资源萤石的短缺,利用湿法磷酸副产物氟硅酸制备氟化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利用湿法磷酸副产物氟硅酸与氢氧化钾直接制备工业级氟化钾的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并对氟化钾活性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氟化钾收率的影响;其次,考察了氟化钾净化除杂工艺研究,制备出高纯度工业级氟化钾;最后,对比了不同结晶方法对氟化钾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氟化钾活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充分利用了氟资源,简化了工业级氟化钾制备工艺,还对氟化钾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利用湿法磷酸副产物氟硅酸与氢氧化钾直接制备氟化钾的最适应反应条件为:原料氟硅酸在投料前应静置过滤;反应温度80℃;氟硅酸滴加速度为0.5g/min-0.8g/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原料氢氧化钾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04倍;反应时间为4h;滤饼水洗次数为4次;出杂前氟化钾收率达到93%。(2)氟化钾净化除杂工艺主要为氢氧化钡除杂和氟硅酸反调。最佳除硫工艺条件为:除硫剂为: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加入量与原料氢氧化钾加入量摩尔比为n(Ba(OH)2):n(KOH)=1:0.005;除硫温度为80℃。使用氢氧化钡除硫不仅可以脱去硫酸根,同时也可以除去氟化钾中含有少量的磷酸根。氟硅酸最佳反调pH终点为7.6-7.8,此反调终点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氟化钾产品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还能有效地控制氟化钾产品中游离酸和游离碱的含量。在最适应反应条件和净化除杂条件下制得氟化钾收率达到92%,纯度达到99%,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业品的要求。(3)浓缩结晶制备出的无水氟化钾比表面积为0.5m2/g;真空结晶制备的无水氟化钾比表面积为0.6m2/g;诱导结晶氟化钾实验条件为:氟化钾溶液浓缩比为40%-60%,诱导结晶温度为20℃-30℃,诱导结晶制备出的无水氟化钾晶体比表面积在0.8m2/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氟化钾活性的提高没有明显的影响;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能使氟化钾比表面积提高至1.2m2/g;添加三氟甲磺酸钾使氟化钾比表面积达到1.6m2/g,其对氟化钾表面积提高最为显着,能满足对氟化钾产品活性的要求。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0.05%最优。三氟甲磺酸钾能有效地降低氟化钾的吸水速率,能使氟化钾吸水率比空白组降低6%,因此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工业价值。

刘泽学[8](2017)在《无患子皂苷复配及用于材料制备研究》文中指出洗涤产品中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不仅直接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无患子皂苷是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研究发现将表面活性剂复配可获得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性能更优越的体系,无患子皂苷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将无患子皂苷与其他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无患子皂苷及其复配物应用于制备和调控无机材料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采用索氏抽提、回流抽提、室温浸泡提取、微波萃取四种方法提取无患子皂苷,并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提取方案。索式抽提法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时,提取率可达67%。回流提取法提取无患子皂苷,得到最佳方案:粉末提取、反应时间lh、固液比为1:20、50%乙醇水溶液,提取率达到81%。室温浸泡提取无患子的提取率为40%;敞口微波加热回流法提取率最高为65%;密封微波加热提取法提取率最高为76%。提取所得无患子皂苷经IR表征、表面张力分析,测定其CMC为0.50 g/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47.97 mN/m。10倍CMC值浓度无患子皂苷的泡沫性能为30 mm,乳化苯可达到一天不分层,表明无患子皂苷乳化性能优异,而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和泡沫能力一般;将无患子皂苷制成全无患子皂苷洗涤液和一定含量无患子皂苷肥皂,无患子皂苷洗涤液与蓝月亮洗手液相比,表面性能稍差;而添加无患子皂苷后的肥皂泡沫和乳化性能均有所提高,分别由33.3 mm和40 min提高到36.5 mm和43 min。由于无患子皂苷的表面性能和泡沫性能一般,一定程度限制其在日用品中的应用性能。本文通过复配方法改善其性能,将其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B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自制的磷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DPDS)进行复配,并对复配体系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无患子皂苷和SDBS的CMC、γCMC分别为0.5 g/L、47.97 mN/m和0.68 g/L、27.94 mN/m,当二者复配体系中SDBS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配体系的CMC值和γCMC均有所降低,呈现一定的协同效应;而当SDBS的质量分数超过20%时,CMC值和γCMC增大,此时复配协同效果欠佳。CTAB在临界胶束浓度0.14 g/L时,水溶液表面张力下降到28.62 mN/m,复合体系随着CTAB的比例增加,CMC值先降低后增大,而表面张力降低,优于无患子皂苷的表面性能,当皂苷与CTAB质量比为m(皂苷):m(CTAB)=80:20时,复配体系效果最优,表明无患子皂苷与CTAB具有增效作用,优于无患子皂苷单独作用。皂苷与自制松香基磷酯表面活性剂(DDPDS)复配,当皂苷与DDPDS质量比为m(皂苷):m(DDPDS)=50:50时,复配体系效果最好,此时的CMC为0.04 g/L,表明无患子皂苷与DDPDS具有增效作用。将无患子皂苷作为辅助剂用于制备无机功能材料(氢氧化镍和羟基磷灰石)中。以六水合硫酸镍为镍原,尿素为沉淀剂,无患子皂苷及其复配体系为软模板,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得到形貌均一的Ni(OH)2/NiOOH复合微纳米材料。配制四水合硝酸钙溶液和磷酸二氢铵溶液,用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合成得到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材料。对氢氧化镍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并结合扫描电镜SEM,考察溶剂、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发现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配比可控制氢氧化镍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组成。对羟基磷灰石材料进行扫描电镜SEM测试,考察温度、pH和无患子皂苷对材料形貌的影响,发现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无患子皂苷的加入能够控制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形貌。

施岩[9](2016)在《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石油馏分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负载型催化剂相比,非负载型催化剂可提供的活性中心数量更高。由于活性位密度大大提高,可使非负载型催化剂在比较温和的工艺条件下即可表现出优异的加氢性能。然而,非负载型催化剂也存在比表面积、孔体积相对较小,孔结构易坍塌,金属活性组分分散性差,机械强度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制备方法,从而改进非负载型催化剂的性能。本文围绕这一方面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采用水热法、共沉淀法制备了Ni-Mo双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两种方法均采用前驱体法制备技术路线,并对各自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将两种方法制备的Ni-Mo双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发现二者在物质组成上并无差异,在氧化态下均为NiMoO4结构,硫化态的活性相主要为MoS2,但在微观结构、形貌以及脱硫活性上却差别明显。以水热法制备的非负载型催化剂颗粒呈结晶态,SEM表征结果显示其活性组分集聚严重,缺乏表面缺陷;而以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则是非晶态结构,颗粒尺寸更小,表现出更多的表面缺陷,脱硫活性更佳。通过对比确定共沉淀法制备非负载型催化剂方法更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Mo-W三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并对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究。对比相同方法下制备的Ni-Mo双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Ni-Mo-W三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的脱硫性能更优。研究发现,W的引入使氧化态催化剂生成全新的结构,结合XRD与LRS分析该结构是具有不同Mo、W配位的新型金属化合物,具有大量的Mo、W八面体配位,在向硫化态转变时更易生成MoS2/WS2活性相。在适当的金属配比下,活性组分间协同作用良好,活性相条纹长度适宜,具有必要的曲率,加氢选择性更优。Ni-Mo-W三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由于W的加入呈分散性更好的非晶态,使其与Ni-Mo双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适宜的孔径。对催化裂化柴油的脱硫率达93.8%,高于Ni-Mo双金属催化剂1.7个百分点。采用PEG600与硅藻土联用的新方法对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改性,分别制备了Ni-Mo-W-PEG600和Ni-Mo-W-PEG600-DE非负载型催化剂。研究发现,PEG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经深入分析发现不同分子量的PEG对活性组分的分散途径和机理不同,当PEG的分子量为600时,对催化剂脱硫性能的提升幅度最大。TPR结果显示,加入适量PEG600后,Mo、W的八面体配位结构明显增多,活性组分易于还原;SEM的表征发现,Ni-Mo-W-PEG600的复合氧化物颗粒呈规整的囊泡状,排列有序,孔隙更加发达,利于暴露表面缺陷;而在HRTEM照片中,加入PEG600的催化剂活性相分布更加均匀,堆积层数更多,曲率更大,具有丰富的加氢活性中心。硅藻土作为分散剂使Ni-Mo-W-PEG600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进一步提升,其自身丰富的孔结构使催化剂的孔隙更加发达,促进了有机硫化物及其脱硫产物的内外扩散,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容纳并进一步均匀分散了活性组分颗粒。与此同时,硅藻土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加入硅藻土后催化剂的机械强度提升为原来的4倍,克服了非负载型催化剂机械强度差的缺陷,使其在较高的温度及床层压力下仍有较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对Ni-Mo-W-PEG600-DE非负载型催化剂进行加氢性能评价并与参比负载型催化剂FHUDS-2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传统负载型催化剂MoS2/WS2活性相堆叠层数较低,对二苯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的脱除能力较低。Ni-Mo-W-PEG600-DE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相分布均匀,堆叠层数较高,加氢脱硫活性是传统负载型催化剂的2.4倍,对催化裂化柴油的脱硫率可达99.8%,加氢后柴油的十六烷值提升15.1个单位。通过对Ni-Mo-W-PEG600-DE与传统负载型催化剂加氢后产物进行对比并关联二者的微观结构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探究了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机理,发现传统负载型催化剂的脱硫方式以直接氢解路径(DDS)为主,二苯并噻吩(DBT)中的S原子以σ键的形式垂直吸附到活性中心上,取代基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限制其在DDS路径中C-S键的断裂。而改性后的Ni-Mo-W-PEG600-DE非负载型催化剂的脱硫方式以加氢脱硫路径(HYD)为主,DBT通过芳环体系中的π键平躺吸附在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上,先进行加氢而后发生C-S键的断裂,对DBTs尤其是4,6-DMDBT的脱除活性明显提高,加氢脱硫更加彻底,加氢脱硫性能远优于参比的传统负载型催化剂。

王淼[10](2016)在《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及其聚合物基阻燃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聚合物燃烧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日益频繁,人们对聚合物材料的阻燃问题越来越重视。作为一类绿色环保阻燃剂,Mg(OH)2(简称MH)具有无卤、抑烟、不产生有毒气体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阻燃研究中。然而,目前常用的阻燃型Mg(OH)2大多在微米级以上,所需填充量大,容易造成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严重劣化;纳米级Mg(OH)2颗粒由于表面能大,易发生团聚,难以在聚合物基体中发挥其纳米效应,从而限制了Mg(OH)2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实现Mg(OH)2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纳米级分散是制备高性能Mg(OH)2/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本论文以终端聚合物应用体系为目标,采用超重力技术创制出一系列不同液相介质的Mg(OH)2透明分散体,并通过原位聚合、溶液共混和/或熔融挤出等方法制备了多种具有良好透明度、力学和阻燃性能的Mg(OH)2/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纳米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纳米级分散。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MgCl2·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超重力法结合表面改性技术,创制出甲醇、乙醇、乙二醇、甲苯和水相的透明Mg(OH)2纳米分散体,并初步实现了实验室规模的透明Mg(OH)2纳米分散体的宏量制备。研究了制备和改性工艺对纳米Mg(OH)2在多种液相介质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超重力旋转床转速为2000 rpm、进料速率为400mL/min、NaOH浓度为0.6mol/L及制备乙醇相Mg(OH)2纳米分散体的改性剂用量为10 wt%、改性温度为700C、改性时间为3h等。制备的Mg(OH)2纳米分散体透明性和稳定性良好,颗粒呈明显的片状结构,粒径为40~90 nm,粒度分布均匀,在液相介质中呈现出高度的纳米级分散。与传统的搅拌法相比,超重力法制备的纳米分散体透明度高,颗粒粒径小且分布窄,可形成固含量更高的透明Mg(OH)2纳米分散体。(2)利用乙二醇相Mg(OH)2纳米分散体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解聚产物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ET/MH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能力、热稳定性和抗熔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Mg(OH)2的加入显着地提高了材料的结晶能力,PET的冷却结晶峰温度从189.10C上升到195.8℃;与直接添加Mg(OH)2纳米粉体制备的PET/I MH复合材料和纯PET相比,采用分散体原位聚合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在1 wt%的Mg(OH)2含量下,热重剩余量分别提高了1.7%和4.9%,并且材料的抗熔滴性得到了明显改善。(3)提出了利用甲苯相Mg(OH)2纳米分散体和聚丙烯(PP)通过溶液共混结合熔融挤出法制备透明PP/MH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技术,攻克了纳米粒子在熔融加工类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难题。制备的PP/MH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抑烟能力,当Mg(OH)2加入量为100 phr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从19.3提高到29.7;最大热释放速率、热释放总量、生烟总量较纯PP分别降低了71.6%、25.5%、44.6%。与直接添加市售微米级Mg(OH)2和利用Mg(OH)2分散体干燥制备的纳米粉体相比,采用先将分散体与PP溶液共混干燥,然后熔融挤出制备的PP/MH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其中,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34%和31%,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39%和204%。此外,溶液共混结合熔融挤出制备的PP/MH纳米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形成致密的炭层,有效地防止了热量的传导和基体的进一步燃烧。TEM测试结果表明Mg(OH)2纳米颗粒在PP基体中保持着原有的形貌,并达到了纳米级的均匀分散。(4)利用水相Mg(OH)2纳米分散体与聚乙烯醇(PVA)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透明PVA/MH纳米复合膜材料,解决了纳米粒子在溶液加工类树脂基体中的分散难题。TEM测试结果表明,Mg(OH)2纳米颗粒在PVA基体中达到纳米级均匀分散,从而使纳米复合膜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当Mg(OH)2纳米颗粒的添加量高达50 phr时,PVA/MH纳米复合膜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仍可达到85%以上。纳米Mg(OH)2的加入显着提高了PVA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从19.5提高到28.2,最大热释放速率从453 W/g减少到332 W/g,垂直燃烧达到V-O级。而直接添加Mg(OH)2粉体制备的PVA/MH复合材料阻燃效果较差,Mg(OH)2团聚严重,在高填充量下材料已不具备透明性。

二、ST-03型表面与孔径测定仪使用方法(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03型表面与孔径测定仪使用方法(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煤尘的产生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1 煤尘的产生与危害现状
        1.2.2 我国对煤尘的研究历程
        1.2.3 煤尘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煤尘爆炸机理及其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1.3.1 煤尘爆炸特性与机理研究现状
        1.3.2 煤尘抑爆机制与技术研究现状
    1.4 煤尘润湿性影响机制研究现状
        1.4.1 煤尘润湿性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1.4.2 煤尘润湿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4.3 表面活性剂对煤尘润湿性影响研究现状
    1.5 煤矿用化学抑尘剂研究与应用现状
        1.5.1 单功能化学抑尘剂研究现状
        1.5.2 复合型化学抑尘剂研究现状
    1.6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技术路线
2 井下沉积煤尘物理化学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2.1 引言
    2.2 煤尘采集与表征方法
        2.2.1 煤尘采集地区及方法
        2.2.2 煤尘物理特性表征方法
        2.2.3 煤尘化学特性表征方法
    2.3 煤尘物理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2.3.1 煤尘润湿性分析
        2.3.2 煤尘粒径分布分析
        2.3.3 煤尘孔结构参数分析
    2.4 煤尘化学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2.4.1 煤尘爆炸特性分析
        2.4.2 煤尘工业组分分析
        2.4.3 煤尘元素分析
        2.4.4 煤尘表面碳官能团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3.1 引言
    3.2 分析模型与方法
        3.2.1 皮尔斯相关性分析法
        3.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3.2.3 因子分析法
        3.2.4 多元线性回归法
    3.3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3.3.1 煤尘理化特性与润湿性的皮尔斯相关性分析
        3.3.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尘润湿性影响模型
        3.3.3 基于因子分析的煤尘润湿性影响模型
        3.3.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3.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爆炸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3.4.1 煤尘理化特性与其爆炸性参数的皮尔斯相关性分析
        3.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尘爆炸性影响模型
        3.4.3 基于因子分析的煤尘爆炸性影响模型
        3.4.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爆炸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3.5 复合防爆抑尘剂研制方法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糖蜜溶液理化特性及其对煤尘粘结抑爆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糖蜜溶液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4.3.1 pH值变化规律
        4.3.2 表面张力变化规律
        4.3.3 粘度变化规律
        4.3.4 蒸发特性分析
    4.4 糖蜜溶液对煤尘的抑尘性能分析
        4.4.1 对煤尘润湿性分析
        4.4.2 对煤尘抗蒸发性的影响
        4.4.3 对煤尘吸湿性的影响
        4.4.4 对煤尘的粘结性分析
    4.5 糖蜜溶液对煤尘的抑爆性能分析
        4.5.1 对煤尘爆炸特性的影响
        4.5.2 对煤尘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防爆抑尘材料的复配优选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抑尘剂辅料与糖蜜的协同拮抗性研究
        5.3.1 润湿添加材料
        5.3.2 吸湿添加材料
        5.3.3 pH中和添加材料
    5.4 抑尘剂主辅料正交复配实验与抑尘机制研究
        5.4.1 主辅料正交复配实验设计
        5.4.2 抑尘剂组分对煤尘抑尘率的影响分析
        5.4.3 抑尘剂组分对煤尘抑爆率的影响分析
        5.4.4 防爆抑尘剂最优配方与抑尘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与应用技术及装备研究
    6.1 引言
    6.2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与成本分析
        6.2.1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流程设计
        6.2.2 防爆抑尘剂成本分析
    6.3 防爆抑尘剂应用技术与装备研究
        6.3.1 防爆抑尘剂应用技术研究
        6.3.2 基于井下压风送水管路的气水喷雾装置研究
    6.4 防爆抑尘剂防爆抑尘性能测定
        6.4.1 综采回风巷抑尘性能工业级测试
        6.4.2 防爆抑尘剂抑爆性能实验室测定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图
    A1 煤尘等温N_2吸附解吸曲线图
    A2 煤尘孔分形维数计算过程图
    A3 煤尘爆炸压力曲线图
    A4 煤尘表面碳官能团分峰拟合图
附录B 附表
    表B1 煤尘理化特性因子分析因子得分系数表
    表B2 煤尘理化特性因子分析所得成分计算值
附录C 灰色关联度计算MATLAB程序语言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吉木萨尔致密油储层渗吸驱油潜力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渗吸发展历史
        1.2.2 渗吸驱油影响因素
    1.3 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来源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吉木萨尔致密油储层物性的室内实验分析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XRD实验分析
    2.3 润湿性分析
    2.4 孔径分布
    2.5 SEM电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木萨尔地区渗吸潜力分析
    3.1 岩心的自发渗吸实验
    3.2 自发渗吸实验应用的理论模型及实验原理
    3.3 自发渗吸实验的材料及实验过程
    3.4 结果分析
        3.4.1 孔径分布对自发渗吸的影响
        3.4.2 离子(压裂液)对自发渗吸的影响
        3.4.3 渗吸实验分析岩层孔隙润湿性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木萨尔致密油储层渗吸驱油潜力评价
    4.1 岩心的渗吸驱油实验及其原理
    4.2 渗吸驱油实验的材料和实验过程
    4.3 常温常压渗吸驱油实验结果评价
    4.4 高温常压渗吸驱油实验结果评价
    4.5 孔径分布对渗吸驱油潜力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分析
    5.1 吉木萨尔储层适应性分析
    5.2 提高闷井效果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3)木质素磺酸钙改性分散性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土样的基本性质
        2.1.2 木质素磺酸钙的基本性质
    2.2 试样的制备与养护方式
        2.2.1 试样的制备
        2.2.2 试样的养护方式
    2.3 试验方法
        2.3.1 土的分散性试验
        2.3.2 土的物理力学试验
        2.3.3 改性机理分析试验
第三章 木质素磺酸钙改性分散性土的分散性试验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改性方法对土的分散性影响
        3.3.2 改性剂掺量对土的分散性影响
        3.3.3 养护龄期对土的分散性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质素磺酸钙改性分散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方案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界限含水率试验
        4.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3.3 压缩试验
        4.3.4 直接剪切试验
        4.3.5 湿化崩解试验
        4.3.6 渗透试验
        4.3.7 模拟降雨冲刷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质素磺酸钙改性分散性土的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酸碱度试验
        5.3.2 电导率试验
        5.3.3 扫描电镜试验
    5.4 机理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深埋大断面膨胀性红黏土隧道衬砌变形和受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西北地区红黏土成因及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2 红黏土地层大断面隧道衬砌结构力学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新近纪上新统红黏土工程性质研究
    2.1 取样情况及不同含水率原状样制备
        2.1.1 取样情况
        2.1.2 不同含水率原状样制备
    2.2 红黏土颗粒级配分析
        2.2.1 颗粒级配及液塑限试验
        2.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 红黏土力学特性及分析
        2.3.1 试验方案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红黏土膨胀特性
        2.4.1 膨胀力、膨胀率试验方案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特殊地质特性分析
    2.6 本章小节
3 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及变形特征实测研究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概述
        3.1.2 工程地质概况
        3.1.3 水文地质概况
        3.1.4 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3.2 监测方案
        3.2.1 监测断面选择
        3.2.2 监测内容
        3.2.3 测试元件简介及数据处理方法
    3.3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3.3.1 围岩压力
        3.3.2 洞周围岩含水率
        3.3.3 初期支护混凝土内力
        3.3.4 初期支护钢拱架内力
        3.3.5 初期支护拱架间作用力
        3.3.6 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
        3.3.7 二次衬砌混凝土内力
        3.3.8 初期支护收敛变形
    3.4 本章小结
4 衬砌结构力学特征有限元模拟
    4.1 计算模型及参数
    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不同开挖工法对比
        4.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4.3.2 衬砌结构变形
        4.3.3 衬砌结构内力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的工作及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5)钻孔堵漏型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煤体裂隙演化及失稳破坏研究现状
        1.2.1 煤体裂隙演化理论
        1.2.2 裂隙对煤岩失稳破坏影响机制
        1.2.3 裂隙充填物对煤体影响机理
    1.3 注浆堵漏材料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无机堵漏材料
        1.3.2 有机堵漏材料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 钻孔动态失稳漏气及注浆密封机理研究
    2.1 钻孔失稳漏气机理分析
        2.1.1 钻孔周围煤体力学模型
        2.1.2 煤体应力应变分析
        2.1.3 钻孔漏气量动态演化模型
        2.1.4 钻孔漏气机理数值模拟
    2.2 煤体渗透注浆机理
        2.2.1 牛顿流体注浆扩展模型
        2.2.2 宾汉流体注浆扩展模型
        2.2.3 煤体注浆数值模拟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制备
    3.1 材料制备方法及原理
        3.1.1 材料固化机理
        3.1.2 材料发泡机理
    3.2 材料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
    3.3 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影响因素分析
        3.3.1 料水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3.2 苯酚聚合物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3.3 增韧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3.4 发泡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3.5 稳泡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3.6 交联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配比体系优化及亲煤性研究
    4.1 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配比优化
        4.1.1 正交试验设计
        4.1.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1.3 材料配比方案优选
    4.2 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亲煤性研究
        4.2.1 液滴铺展机理分析
        4.2.2 界面孔隙形成机理分析
        4.2.3 堵漏材料亲煤性改性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钻孔注浆堵漏模拟试验
    5.1 实验方案
        5.1.1 材料选型
        5.1.2 实验装置
        5.1.3 实验方法
    5.2 固结体宏观形貌对比
    5.3 固结体核磁共振实验
        5.3.1 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原理及应用
        5.3.2 低场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分析
        5.3.3 固结体孔隙分维特征分析
        5.3.4 基于NMR实验的不同材料堵漏效果分析
    5.4 固结体三轴蠕变-渗流实验
        5.4.1 实验方案
        5.4.2 常规三轴路径下固结体渗流实验
        5.4.3 固结体蠕变-渗流实验
        5.4.4 固结体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
    5.5 固结体宏观力学实验
        5.5.1 注浆加固强度分析
        5.5.2 固结体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5.5.3 固结体破裂特征分析
    5.6 煤体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5.6.1 结构面强度理论分析
        5.6.2 原煤结构面直剪实验
        5.6.3 变形协调分析
    5.7 浆-煤界面模型分析
        5.7.1 红外光谱分析
        5.7.2 浆-煤界面微观分析
        5.7.3 浆-煤界面模型划分
    5.8 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堵漏煤体作用机理讨论
    5.9 本章小结
6 钻孔堵漏工程试验
    6.1 工程背景
        6.1.1 矿井概况
        6.1.2 12507 运输巷试验地点概况
        6.1.3 18402 运输巷试验地点概况
    6.2 工程试验方案
        6.2.1 12507 运输巷试验方案
        6.2.2 18402 运输巷试验方案
    6.3 钻孔堵漏试验方法
    6.4 工程试验结果及分析
        6.4.1 12507 运输巷钻孔堵漏试验结果及分析
        6.4.2 18402 运输巷试验结果钻孔堵漏试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载姜黄素脂质包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纳米颗粒概述
    1.2 MSN的合成
    1.3 MSN用于药物递送
        1.3.1 小分子药物递送
        1.3.2 疫苗和蛋白大分子的递送
    1.4 MSN的表面修饰及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1.5 本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CUR-MSN@Lip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CUR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3.2 CUR-MSN@Lip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2.3.3 CUR-MSN@Lip的制备
        2.3.4 CUR-MSN@Lip的表征及体外性质评价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UR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4.2 CUR-MSN@Lip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2.4.3 CUR-MSN@Lip表征及体外性质评价
    2.5 小结
第三章 CUR-MSN@Lip细胞摄取与转运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细胞株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制剂细胞毒性考察
        3.3.3 细胞摄取考察
    3.4 实验结果
        3.4.1 细胞毒性考察
        3.4.2 细胞摄取考察
    3.5 小结
第四章 CUR-MSN@Lip在体肠吸收及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大鼠在体肠吸收方法学研究
        4.3.2 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
        4.3.3 大鼠肠吸收与分布研究
        4.3.4 MSN和MSN@Lip裸鼠体内胃肠滞留及组织分布
    4.4 实验结果
        4.4.1 大鼠在体肠吸收方法学
        4.4.2 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
        4.4.3 大鼠肠吸收与分布研究
        4.4.4 MSN和MSN@Lip裸鼠体内胃肠滞留及组织分布
    4.5 小结
第五章 CUR-MSN@Lip大鼠药代动力学与组织分布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大鼠血浆中CUR分析方法的建立
        5.3.2 方法学考察
        5.3.3 制剂给药与样品采集方案
    5.4 实验结果
        5.4.1 大鼠血浆中CUR分析方法的建立
        5.4.2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5.4.3 大鼠体内CUR相对分布率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氟硅酸制备氟化钾及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氟硅酸制备氟化钾的制备方法
        1.2.1 氟硅酸钾中间产物法
        1.2.2 氟化铵法
    1.3 氟化钾的结晶和干燥
        1.3.1 浓缩结晶
        1.3.2 真空结晶
        1.3.3 诱导结晶
        1.3.4 冷冻干燥
        1.3.5 喷雾干燥
    1.4 活性氟化钾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设备、原料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2.2 实验仪器及流程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流程图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原料及产品组分含量的测定
        2.3.2 氟化钾粒径的测定
        2.3.3 氟化钾比表面积的测定
        2.3.4 氟化钾吸水率的测定
第3章 氟硅酸制备氟化钾工艺研究
    3.1 原料氟硅酸的预处理
    3.2 工艺条件对氟化钾收率的影响
        3.2.1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3.2.2 氢氧化钾滴加速度对收率的影响
        3.2.3 搅拌速度对收率的影响
        3.2.4 氢氧化钾加入量对收率的影响
        3.2.5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3.2.6 滤饼洗涤次数对收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氟化钾除杂工艺
    4.1 氟化钾除硫工艺
        4.1.1 除硫剂的选择
        4.1.2 除硫剂加入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1.3 除硫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2 反调终点对净化除杂的影响
        4.2.1 反调终点对二氧化硅的影响
        4.2.2 反调终点对游离酸和游离碱的影响
    4.3 氟化钾净化除杂前后产品分析和表征
        4.3.1 能谱及机理分析
        4.3.2 实验样品XRD分析
    4.4 除杂工艺条件的确定
        4.4.1 最适宜除杂工艺条件
        4.4.2 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氟化钾活性的研究
    5.1 传统结晶方法对氟化钾活性的研究
        5.1.1 浓缩结晶对氟化钾活性的影响
        5.1.2 真空结晶对氟化钾活性的影响
        5.1.3 诱导结晶对氟化钾活性的影响
    5.2 表面活性剂对氟化钾活性的影响
        5.2.1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氟化钾活性的影响
        5.2.2 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对氟化钾活性的影响
        5.2.3 表面活性剂对氟化钾吸水率的影响
    5.3 活性氟化钾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无患子皂苷复配及用于材料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皂昔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2.1 回流法
        1.2.2 超声波提取法
        1.2.3 超高压提取法
        1.2.4 酶法提取
        1.2.5 微波辅助提取
        1.2.6 闪式提取
        1.2.7 CO_2超临界萃取
        1.2.8 高压脉冲提取法
    1.3 无患子皂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3.1 有机溶剂提取法
        1.3.2 微波辅助法
        1.3.3 超声辅助法
        1.3.4 酶法提取
        1.3.5 水提取法
    1.4 皂苷复配与应用研究进展
    1.5 氢氧化镍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1.5.1 电化学法
        1.5.2 化学刻蚀法
        1.5.3 化学沉淀
        1.5.4 水热法
        1.5.5 其它方法
    1.6 羟基磷灰石制备研究进展
        1.6.1 水热法
        1.6.2 沉淀法
        1.6.3 溶胶凝胶法
        1.6.4 机械化学法
        1.6.5 微乳液法
    1.7 立题思路和内容
        1.7.1 立题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无患子皂苷提取
    2.1 引言
    2.2 皂苷的提取方法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实验材料
        2.2.1.2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案
        2.2.2.1 索氏抽提
        2.2.2.2 回流提取
        2.2.2.3 室温浸泡提取
        2.2.2.4 微波萃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索氏提取法
        2.3.1.1 溶剂的影响
        2.3.2 回流法
        2.3.2.1 反应时间的影响
        2.3.2.2 溶剂(无水乙醇)与原料比值的影响
        2.3.2.3 固液比的影响
        2.3.2.4 溶剂浓度的影响
        2.3.3 浸泡法
        2.3.3.1 纤维素酶处理的影响
        2.3.3.2 纤维素酶处理的影响室温浸泡提取与果皮浸泡再回流提取的比较
        2.3.4 微波法
        2.3.4.1 敞口微波加热回流萃取的影响
        2.3.4.2 密封微波加热萃取的影响
    2.4 小结
3 无患子皂苷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皂苷性能测试
        3.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1 实验材料
        3.2.1.2 实验仪器
        3.2.2 表面张力测试
        3.2.3 泡沫性能的测定
        3.2.4 乳化性能的测定
        3.2.5 皂苷红外测定(IR)
        3.2.6 无患子皂苷洗涤用品
        3.2.6.1 无患子肥皂的制备
        3.2.6.2 无患子洗涤剂的制备
        3.2.7 复配性能研究
        3.2.8 自组装形态研究(TEM)
    3.3 结果与讨论
        3.3.1 IR表征
        3.3.2 表面性能
        3.3.3 泡沫性能
        3.3.4 乳化力能力
        3.3.5 无患子皂苷洗涤用品及性能
        3.3.5.1 肥皂泡沫性能对比
        3.3.5.2 肥皂乳化性能对比
        3.3.5.3 无患子皂苷洗涤剂性能对比
        3.3.6 皂苷复配性能
        3.3.6.1 无患子皂苷与SDBS复配
        3.3.6.2 无患子皂苷与CTAB复配
        3.3.6.3 无患子皂苷与DDPDS复配
        3.3.7 胶束自组装形态分析
        3.3.8 复配机理分析
    3.4 小结
4 无患子皂苷辅助法制备氢氧化镍材料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1.1 主要试剂
        4.2.1.2 主要仪器
        4.2.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温度和溶剂的影响
        4.3.2 表面活性剂对材料制备的影响
        4.3.3 XRD分析
        4.3.4 其它测试
        4.3.5 氢氧化镍材料形成机理
    4.4 小结
5 无患子皂苷辅助法制备羟基磷灰石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1.1 主要试剂
        5.2.1.2 主要仪器
        5.2.2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无SAA添加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5.3.2 无患子皂苷控制合成羟基磷灰石
        5.3.2.1 酸性条件下无患子皂苷对材料形貌的影响
        5.3.2.2 碱性条件下无患子皂苷对材料形貌的影响
        5.3.3 XRD分析
        5.3.4 无患子皂苷控制合成羟基磷灰石机理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无患子皂苷提取
        6.1.2 无患子性能研究
        6.1.3 无患子皂苷辅助法制备氢氧化镍材料
        6.1.4 无患子皂苷辅助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材料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现状
        1.2.1 负载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现状
        1.2.2 非负载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现状
    1.3 非负载型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1.3.1 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3.2 粘结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4 加氢催化剂的脱硫反应机理
        1.4.1 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路径
        1.4.2 催化剂的活性相模型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2.3.1 Ni-Mo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2.3.2 Ni-Mo-W三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2.3.3 Ni-W双金属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2.4 催化剂表征手段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 低温N_2吸附分析(BET)
        2.4.3 扫描电镜分析(SEM-EDS)
        2.4.4 透射电镜分析(HRTEM)
        2.4.5 红外光谱分析(Py-IR)
        2.4.6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2.4.7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_2-TPR)
        2.4.8 拉曼光谱分析(LRS)
        2.4.9 压碎强度测定
        2.4.10 堆密度测定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2.5.1 评价原料
        2.5.2 参比负载型催化剂
        2.5.3 评价装置
        2.5.4 评价过程
        2.5.5 油品分析
第三章 Ni-Mo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金属摩尔配比对催化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2.2 合成温度对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影响
        3.2.3 pH值对催化剂微观结构影响
        3.2.4 合成时间对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影响
        3.2.5 制备方法对Ni-Mo催化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Mo-W三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制备条件对Ni-Mo-W催化剂微观结构及性能影响
        4.2.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4.2.3 PEG对 Ni-Mo-W催化剂微观结构及性能影响
        4.2.4 分散剂的选择
        4.2.5 硅藻土对催化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i-Mo-W三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对FCC柴油的HDS活性
        5.2.2 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对DBTs的催化活性及机理
        5.2.3 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的HDN性能及机理
        5.2.4 柴油加氢精制对十六烷值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及其聚合物基阻燃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阻燃剂概述
        1.1.1 阻燃剂的种类
        1.1.2 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1.1.3 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1.2 纳米Mg(OH)_2阻燃剂
        1.2.1 Mg(OH)_2基本性质
        1.2.2 Mg(OH)_2的阻燃机理
        1.2.3 Mg(OH)_2阻燃剂的研究趋势
        1.2.4 纳米Mg(OH)_2阻燃剂的制备
    1.3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Mg(OH)_2
        1.3.1 超重力技术简介
        1.3.2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颗粒的理论基础
        1.3.3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1.4 纳米颗粒的分散
        1.4.1 纳米颗粒的团聚和分散
        1.4.2 纳米Mg(OH)_2的表面改性
        1.4.3 纳米分散体简介
        1.4.4 纳米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1.5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5.1 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1.5.2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1.5.3 聚合物/Mg(OH)_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重力法制备Mg(OH)_2纳米分散体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传统搅拌法制备Mg(OH)_2纳米分散体
        2.2.4 超重力法制备Mg(OH)2纳米分散体
        2.2.5 产品表征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搅拌制备工艺条件对Mg(OH)_2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2.3.2 超重力制备工艺条件对Mg(OH)_2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2.3.3 超重力法与传统搅拌法的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醇相Mg(OH)_2分散体及其PE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乙醇相Mg(OH)_2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3.2.4 PET/M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3.2.5 产品的表征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工艺条件对Mg(OH)_2颗粒在乙醇中分散性的影响
        3.3.2 乙醇相Mg(OH)_2纳米分散体的微观形态与性能
        3.3.3 乙醇相Mg(OH)_2纳米分散体的宏量制备
        3.3.4 PET/MH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3.3.5 PET/MH纳米复合材料的抗熔滴性
        3.3.6 PET/MH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3.3.7 PET/MH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甲苯相Mg(OH)_2分散体及其PP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甲苯相Mg(OH)_2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4.2.4 PP/M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产品表征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改性工艺条件对Mg(OH)_2颗粒在甲苯中分散性的影响
        4.3.2 甲苯相Mg(OH)_2纳米分散体的微观形态与性能
        4.3.3 PP/MH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研究
        4.3.4 PP/MH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3.5 PP/MH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4.3.6 PP/MH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相Mg(OH)_2分散体及其PVA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水相Mg(OH)_2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5.2.4 PVA/M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2.5 产品表征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改性剂类型及用量对Mg(OH)_2颗粒在水中分散性的影响
        5.3.2 水相Mg(OH)_2纳米分散体的微观形态与性能
        5.3.3 PVA/MH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
        5.3.4 PVA/MH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5.3.5 PVA/MH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3.6 PVA/MH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四、ST-03型表面与孔径测定仪使用方法(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D]. 刘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吉木萨尔致密油储层渗吸驱油潜力的实验研究[D]. 栗钦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木质素磺酸钙改性分散性土试验研究[D]. 姬胜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深埋大断面膨胀性红黏土隧道衬砌变形和受力特征研究[D]. 谢卓吾.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钻孔堵漏型高分子发泡密封材料研制及应用研究[D]. 张钧祥.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6]载姜黄素脂质包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D]. 张磊.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7]氟硅酸制备氟化钾及其活性的研究[D]. 李泽坤.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8)
  • [8]无患子皂苷复配及用于材料制备研究[D]. 刘泽学.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Ni-Mo-W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研究[D]. 施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10]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及其聚合物基阻燃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王淼.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ST-03表面孔径测量仪使用方法(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