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史分期研究

原始社会史分期研究

一、原始社会史分期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锋[1](2020)在《“两种生产依次决定论”的学理批判——基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文本解读》文中指出作为对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一种重要的解读范式,"两种生产依次决定论"被我国学界部分研究者所认可,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事实上,不论是恩格斯,还是马克思,所持的都不是这样一种论点。与恩格斯一致,晚年马克思在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鲜明地表达了"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决定论"的唯物史观立场,在其历史视野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作为一种"根本性""终极性"的因素,始终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着人类原始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原始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晚年马克思那里,并非"人自身的生产"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依次决定人类历史,而是一种特定的生产形式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始终扮演着人类历史"主导者""决定者"的角色,原始社会的发展历程绝不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决定论"的证伪,而是对这一经典理论的"证实"。

裴世东[2](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朱茉丽[3](2018)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探微》文中认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具有学术史和思想史双重价值。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史家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历史学结合考古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跨学科方法构建的中国原始社会史体系,成为20世纪上古史重建的一种主要路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极力勾画一个无私有财产、无阶级、无压迫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既借此批驳“私有制恒有论”,又服务于当下的社会革命和民族斗争。他们以原始社会中的无私有财产、无阶级等共产主义景象投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而指明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兴起的学术背景。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术界兴起的疑古运动,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对上古黄金世界的迷信。然而疑古思潮不仅未能阻止学人们的“稽古”之情,反而愈加强化了他们以科学方法探源的热情。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不仅作为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且成为他们解释历史的工具。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介绍原始社会的相关理论。第二章梳理20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历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40年代末期,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大体而言,20世纪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处于理论宣传阶段。该时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化论为主,原始社会作为社会进化阶段之一环而被人们熟知。30年代后,在继续宣传社会进化论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尝试中国原始社会研究。以吕振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家开始探索在坚持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下,如何建构中国原始社会体系。40年代后,中国原始社会研究呈多样化展开,不仅原始社会史专着相继涌现,且随着马克思主义者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解释中国历史,原始社会研究开始出现在中国通史着作中。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开始注重中国历史特殊性,原始社会的研究出现了从强调“一般”到并重“一般”与“特殊”的转变特点。第三章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主题内容。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内容丰富,其中一些主题贯穿始终,如“原始人类的起源”、“原始社会的平等”、“氏族社会”。“原始人类的起源”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十分重视。他们对原始人类起源的认知经历了由“人是猿,不是神”到“劳动创造了人”的转变。随着中国人种外来说的盛行,马克思主义者将原始人类起源的探讨转向中国人种起源的辨析。关于“原始社会的平等”,具体表现在政治上的原始民主,马克思主义者多以中国古代的“禅让制”来论证原始民主制的存在;经济上的平等指的是原始社会无私有财产。马克思主义者揭示原始社会的无私有财产现象,其目的是为了揭露“私有制恒有论”的荒谬。关于“氏族社会”这一论题,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为原始社会中存在一个先于父系社会存在的母系社会,且女性拥有一定的主导地位。但这一认识被现代人类学家证明是错误的,母系社会并非普遍存在,且母系社会衰落之后不一定是父系社会。同时,母系社会中女性地位虽优于男性,但并不意味着存在一个母权制社会。第四章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方法。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采取历史学结合考古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史料学方面,马克思主义史家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重新审视、择取史料,主要体现在对地下材料、神话传说材料以及“伪史料”的运用上。在借鉴考古学成果上,主要表现为:其一,马克思主义史家在原始社会的书写中加入了大量史前考古发现研究。其二,由于受自身考古学理论水平的限制,他们多以考古材料证明原始社会的某些特征,缺少对考古材料的专业分析,存在明显不足。在借鉴人类学方法方面,他们多参考恩格斯和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在原始社会分期、原始社会中家族结构演进以及古代社会发展历程的普世性三个方面。由于受恩格斯的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对摩尔根原始社会理论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但从思想史角度看,摩尔根和恩格斯的影响不容忽视。第五章分析并总结20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的现实旨趣,即以原始社会投射共产主义社会,并试图回答“中国往何处去”的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在描述原始共产社会的无私有财产、无阶级、无压迫,以及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友爱的美好景象时,他们会有意识地强调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和野蛮的生活状态。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是为了突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属。同时,由于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有某些相通之处,故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多会引用传统大同社会的描述来比附原始共产社会的平等、自由等美好景象,从而间接证明了原始共产制社会的存在。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是一个融学术和思想于一体的复杂论题。从学术研究角度出发,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原始社会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如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法、母权制社会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者运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解释中国原始社会史,均被现代学者证明存在一定错谬。但20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建构了一个中国原始社会体系,为“无人问津”的中国上古史填补了空白。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的学术史价值。就思想史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者在原始社会史料缺乏,论证不足,颇带有几分“冒险尝试”的情况下,他们仍要建构出一个无私有财产、无阶级、无剥削的原始共产社会,究其本质是为了回答“中国往何处去”的时代命题。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原始社会的研究,为共产主义理想寻找了历史证据,这正是20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社会研究的思想史价值所在。

洪认清[4](2011)在《抗战时期延安学人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文中认为抗战时期毛泽东倡导全党大兴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之风,延安根据地学人积极响应。范文澜、尹达、叶蠖生、谢华、许立群等一批学者在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及古史分期问题、原始社会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通史等领域取得了一列创新性成就;其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

洪认清[5](2011)在《抗战时期延安学人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文中指出抗战时期毛泽东倡导全党大兴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之风,延安根据地学人积极响应。范文澜、尹达、叶蠖生、谢华、许立群等一批学者在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及古史分期问题、原始社会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通史等领域取得了一列创新性成就;其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

李军平[6](2011)在《林耀华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林耀华是享誉海内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论文以林耀华发表在各大期刊和报纸的诸多文章为主要研究材料,不仅如此,笔者还对曾经在林耀华身边的一些人进行访谈,比如他所带的博士以及他的家人,得到更多对于论文有价值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对林耀华的有关学术思想进行探析,并由此挖掘出其中有价值的部分。本论文共分6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的研究综述以及论文所采取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等。第二章,介绍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首先分析和阐述林耀华汉人社会形成的学术背景,论证林耀华的汉人社会和当时社会学中国化之间的关联,然后介绍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形成的社会背景,论证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与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之间的关系,再次分析林耀华汉人社会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和学术影响。第三章,介绍林耀华的少数民族研究。首先阐述林耀华由汉人社会研究转向边疆少数民族研究的背景,中国当时为满足抗战需要对边疆研究而兴起的“边政学”,近代凉山“夷患”,西南大后方建设,林先生的研究经费来源等,乃至当时的国际社会影响等;其次,阐述了林耀华少数民族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和学术影响;再次,阐述了林先生进行的少数民族识别问题;最后,描述了林先生对于凉山彝家的现代化做出的贡献。第四章,介绍林耀华的社会发展史研究,林耀华在原始社会史和经济文化类型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章把这两部分归纳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阐释林耀华关于社会发展史的学术思想。首先阐述林耀华社会发展史形成的学术背景,当时苏维埃学术研究对林耀华的影响等;其次阐述林耀华社会发展史研究形成的社会背景,比如跟当时的国家构建理论以及当时的国家需要有关系,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国家话语控制权和构建理论的需要必然影响到林耀华的社会发展史研究,再次阐述林耀华社会发展史研究所产生的社会和学术影响。第五章,阐述林耀华对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建设所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后,他对这些学科所作出的贡献。结语部分,对林耀华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一些评述,附录部分是访谈笔录。

王立端[7](2011)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文中指出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首先涉及怎样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应该在马克思所阐述的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这一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框架下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可以选择四个视角,即马克思恩格斯探寻原始社会、农村公社的过程,他们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人类早期社会历史的指导思想等视角以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涵义和性质,结论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所有制为核心考察印度等国遗存的农村公社而抽象出来的公社公有制的一个假设概念,其所指是原始共产主义,其能指则是比较具体的印度等国的农村公社。探讨新中国成立后近五十年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史,不难发现,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其内在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与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史学怎样为社会主义现实服务紧密相连,当然还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氛围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构成了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干,由此衍生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中许多具体历史问题的争论,包括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农民战争问题、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奴隶制度问题等的深入研究,同时还拓展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以及中国和东方社会历史实际的深入研究,收获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推进了中国史体系的构建和重构的过程,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形成。此外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还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认知模式,即重视理论模式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重经验考据的历史认知模式,转而重视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探索。因此,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史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于文善[8](2011)在《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对于继续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这一史学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直接源头在于唯物史观指导下的20~3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的开展,这一问题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乃至以后,加上“史学变革”的影响和“学术中国化”运动的推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终于在时代使命感的推动下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握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我们考察这一史学现象的前提。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一个主要领域是史学理论建设。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家在从事史学研究时,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对各种错误史学观点的批判,重视历史主义的人物评价观和“人民本位”的史评原则等。此外,史家还关注史学与现实的结合,将史学研究与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这一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进步。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又一个主要领域是古代社会史研究。从这一时期社会史的研究情况看,史家侯外庐的研究比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史家吕振羽和吴泽的原始社会史和殷周奴隶社会史研究成就也狠突出。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和真相被人所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呼应了当时马克思所说的东方社会形态理论。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第三个研究领域是中国思想史,这一研究涉及到的思想史研究领域很多,如中国政治思想、中国哲学思想、先秦诸子思想、明清哲学思想,涉及到的史家主要有侯外庐、吕振羽、郭沫若、杜国庠和嵇文甫等,他们的思想史研究颇具开创之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贡献极大,至今仍为学界所关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中国通史的撰述,这一研究是抗战时期诸多史家极力主张、追求的目标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部分内容通过对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的框架体系、主要观点、编写方法等的探讨,以及通过马克思主义史家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家的相关对比研究,论述了史家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体系的贡献。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变迁史的重大事件,这一新的史学形态的出现和演变,既对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对抗战及其以后中国史学的走向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如过渡关注现实,“借古说今”等,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史学,以便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前进与发展。

杨军[9](2006)在《对恩格斯“起源论”的三个误解》文中认为母系氏族社会是典型的氏族社会,在与之相对应的对偶婚制度下,夫妻也是生活在一起的,“走访婚”不属于对偶婚。母系氏族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单位是“家户经济”。父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瓦解时期的别称,不能视作与母系氏族社会并列的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在所谓父系氏族社会阶段,部落联盟发展为军事民主制,出现个人性质的权力并从此开始了向国家的演进。

詹承绪[10](1998)在《略说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民族学从此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以后的十多年间,经过全国民族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民族学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缺憾与不足。本文简略谈点自己的看法。

二、原始社会史分期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始社会史分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生产依次决定论”的学理批判——基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文本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两种生产依次决定论”在《摘要》中找不到任何直接的“文本依据”
三、“两种生产依次决定论”历来不是马克思自己的思想
四、《摘要》的相关说明与“两种生产依次决定论”的论调相矛盾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20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术语的说明
    三、研究现状
    四、本文思路、方法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兴起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晚清以降的上古社会研究
        一、中国上古史观念的转变:从“传说时代”到“史前史”
        二、关于中国历史叙事的起点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始社会理论传播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原始社会”的论述
        二、列宁提出“父权制的原始社会”
        三、斯大林确定原始公社制为人类五种生产方式之一种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社会研究历程
    第一节 “主义”的引介:1920年代的社会进化论与原始社会
        一、社会进化论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
        二、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进化史中的原始社会论述
        三、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特点分析
    第二节 普遍规律与本土建构: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原始社会研究
        一、社会发展史视野下的原始社会研究
        二、1930年代中国原始社会研究本土化的兴起
        三、1940年代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的多途发展
        四、30、40年代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的趋向:并重“一般”与“特殊”
第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的主题内容
    第一节 人类起源问题
        一、人和猿同一祖先:“人是能制造工具的动物”
        二、“劳动创造了人”
        三、中国人种起源说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平等”问题
        一、经济层面的“平等”:无私有财产
        二、“禅让说”与原始民主政治
    第三节 氏族制度
        一、母系社会是否存在?
        二、原始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母系制”还是“母权制”?
第四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史料学方法
        一、地下材料的大量运用
        二、神话传说材料的大胆使用
        三、活用“伪史料”
    第二节 考古学与原始社会研究
        一、史前考古发现与原始社会的轮廓
        二、考古学方法的运用
    第三节 以人类学理论建构原始社会:摩尔根、恩格斯与中国原始社会研究
        一、摩尔根、恩格斯的人类学理论在民国时期的传播
        二、原始社会分期
        三、原始社会中家族结构演进的认知
第五章 革命理想的远古投射: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旨趣
    第一节 为共产主义理想寻求历史证据
        一、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区别
        二、大同社会与原始社会
    第二节 为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
        一、“后五四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批驳私有制恒有论
        二、抗日战争时期:原始社会史中的民族主义倾向
结语
附录: 民国时期原始社会研究论着材料(1921-1949)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林耀华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述评
        一、汉人社会研究
        二、少数民族(边疆)社会研究
        三、社会发展史研究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一、指导研究的理论
        二、论文写作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
    第一节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化与林耀华的汉人社会研究
        社会学、人类学引入中国的背景
        二、吴文藻等早期学者对社会学、人类学中国化的解读
        三、林耀华对社会学、人类学中国化的探索研究
    第二节 乡村建设运动与林耀华的汉人社会研究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背景
        二、林耀华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第三节 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作品及其社会和学术影响
        一、林耀华汉人社会研究的学术背景
        二、家族研究的切入点:拜祖
        三、义序的宗族研究
        四、家族的变迁:金翼
第三章 林耀华少数民族研究
    第一节 林耀华边疆少数民族研究形成的背景
        一、边疆社会建设的历史背景
        二、林耀华边疆少数民族研究形成的背景
        三、如何进行边疆研究
    第二节 林耀华少数民族研究作品及其社会和学术影响
        一、贵州苗民
        二、凉山彝家
        三、康北藏民的社会状况
        四、川康北界的嘉戎
        五、西藏社会历史调查
    第三节 林耀华与少数民族识别
        一、民族识别提出的背景
        二、林耀华的民族识别研究
    第四节 林耀华与凉山彝家的现代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概述
        二、林耀华关注凉山彝家现代化的背景
        三、林耀华关于凉山彝家现代化的成果
第四章 林耀华社会发展史研究
    第一节 社会发展史研究的时代背景
        一、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造
        二、高校学科体系的调整
    第二节 林耀华社会发展史研究的社会和学术背景
        一、宏观社会背景
        二、微观学术背景
    第三节 林耀华社会发展史的主要成果及影响
        一、从猿到人的研究
        二、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
        三、原始社会史研究
第五章 林耀华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重建
    第一节 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重建的历史背景
        一、舶来品的成长与中断
        二、改革开放给予的第二次生命
    第二节 林耀华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重建
        一、民族学、社会学学科的重建
        二、课程设置及专业要求
    第三节 人才培养、薪火传承
        一、民族学、人类学人才培养
        二、学科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动机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内容和思路介绍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第一节 准确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史的认识过程为视角
        一、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所有制为核心内容表述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分期
        二、十九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以前,考察各种公社土地所有制形式,抽象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原始的"公社公有制"
        三、十九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找到了原始的公社公有制的历史事实依据,实现了对原始社会史的科学认识
    第二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村公社的认识过程为视角
        一、十九世纪50年代对农村公社的研究,形成了人类早期社会公社土地公有制的认识
        二、十九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后期,证明了公社土地公有制是人类早期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十九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突破了"公社及其土地所有制"的狭隘视野,形成了对农村公社的科学认识
    第三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方法为视角
        一、青年和中年马克思侧重于逻辑思辨的方法,将农村公社所有制视为原始公有制的遗存进而推论出亚细亚生产方式
        二、晚年马克思侧重于经验实证的方法,通过对农村公社和原始社会史的实证研究,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证实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完善了唯物史观
    第四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指导思想为视角
    第五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与东方社会理论的区别
    第六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缘起和国内外争论的概况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缘起以及苏联和日本的争论
        二、中国学术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20—40年代)
        三、60—70年代国外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
第二章 二十世纪50—60年代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背景和促成争论的动力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概况
        一、原始社会说
        二、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
        三、特殊经济形态说
        四、铜器时代说
        五、原始大家长制家庭公社说
        六、混合形态说
    第三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特点
    第四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评价
第三章 新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背景和促成争论的动力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良学风的恢复是新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重要前提
        二、重视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解读是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重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60—70年代国外学术界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成果引进中国,推动了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概况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内涵和性质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特征
        三、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放弃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四、"亚细亚的"范围
        五、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否符合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社会历史实际
        六、对社会形态发展学说的争论
        七、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拓展研究
    第三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争论的特点
        一、争鸣持续的时间长、规模大、自由度更高
        二、参加者的范围广、层次多
        三、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广泛也更加深入
        四、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也反映出了学科特点
        六、与反封建专制主义有一定关系,起初还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第四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评价
第四章 建国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代表性人物
    第一节 吴泽: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第二节 朱曦: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无奴说"
    第三节 田昌五: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创立中国古代史新体系
    第四节 吴大琨: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元多线"
    第五节 日知: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其学科倾向的关联
第五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重要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联性
    第三节 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意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本专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第一章 抗战重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时代使命
    第一节 战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历史认识论的转变: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二、社会史论战与社会形态历史理论的构建
        三、社会史论战中唯物史观的运用评析
    第二节 “学术中国化”与抗战重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群体的形成
        二、“学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的新阶段②
        三、重庆学界与延安学界的相互交流及其影响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推进
    第一节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论建构
        一、关于历史发展的合法则性等问题论述
        二、对各种错误历史观的批判
        三、确立“人民本位”的史评原则
    第二节 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
        一、对史学与现实关系的强烈关注
        二、史学方法论的总结
        三、重视史料和历史考证的运用
    第三节 社会形态史理论的研讨
        一、古代社会史分期及其争论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解读
        三、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史研究的深入
    第一节 古代社会史研究溯源
    第二节 侯外庐的“古典社会”研究
    第三节 吕振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
    第四节 吴泽的古代社会史研究
        一、吴泽与《中国原始社会史》
        二、吴泽与《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第一节 侯外庐的思想史研究
    第二节 吕振羽与《中国政治思想史》
    第三节 郭沫若、杜国库与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一、郭沫若的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二、杜国库的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第四节 嵇文甫与晚明思想史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概述
        一、进化史观指导下中国通史撰述回顾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通史着述
    第二节 通史研究中社会形态理论的构建
    第三节 通史研究中历史发展动因论分析
    第四节 通史研究中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第五节 通史研究中的编撰方式问题
第六章 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评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反思
        一、反思问题之一:史学要不要为现实社会服务?
        二、反思问题之二:如何对待传统史学和海外先进史学与文化的关系?
        三、反思问题之三::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便进一步推动中国史学的发展?
结语
附录一:抗战时期华岗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贡献
附录二: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主要着述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对恩格斯“起源论”的三个误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氏族社会家庭结构的误解
二、对原始社会分期法的误解
三、对向国家演进的基础的误解

四、原始社会史分期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生产依次决定论”的学理批判——基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文本解读[J]. 林锋.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09)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3]20世纪上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研究探微[D]. 朱茉丽. 山东大学, 2018(12)
  • [4]抗战时期延安学人的中国古代史研究[J]. 洪认清. 历史文献研究, 2011(00)
  • [5]抗战时期延安学人的中国古代史研究[A]. 洪认清. 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 2011
  • [6]林耀华学术思想研究[D]. 李军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7]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D]. 王立端.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8]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 于文善.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对恩格斯“起源论”的三个误解[J]. 杨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2)
  • [10]略说新时期的中国民族学[J]. 詹承绪. 民族学研究, 1998(00)

标签:;  ;  ;  ;  ;  

原始社会史分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