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不同细胞质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春小麦不同细胞质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一、春小麦不同胞质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婷[1](2016)在《豫麦66与烟农19杂交F2代农艺品质性状变异及HWM-GS组分分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豫麦66×烟农19 F2代群体为材料,对株高、单株产量、穗长、穗数、小穗数、退化小穗数、粒重等7个性状及面粉蛋白质干基、湿面筋、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硬度、面团沉降值、籽粒出粉率和直链淀粉含量、GMP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分离研究及相关分析,并对其高分子量谷蛋白质亚基组成分离进行了SDS-PAGE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豫麦66×烟农19杂交F2代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退化小穗数大于单株重量大于穗数大于千粒重大于小穗数大于穗长大于株高。在F2代可以对退化小穗数、单株重量及穗数进行选择;F2代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着或及显着相关性,在F2进行单株选择时可以借鉴相关性状进行其他性状的辅助选择。其它农艺性状对单株重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穗数、株高、退化小穗数、千粒重、穗长、退化小穗数;再以其它性状为参考数列看,单株重量与穗数、退化小穗数、株高关联度大。2.豫麦66×烟农19 F2代品质性状发生了丰富的变异。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直链淀粉含量大于面团稳定时间大于沉降值大于面团形成时间大于蛋白质干基含量大于湿面筋含量大于硬度指数大于出粉率大于吸水率大于容重;在杂交F2代对直链淀粉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蛋白质干基含量等进行选择效果较好,而对籽粒出粉率、面粉吸水率、籽粒容重等性状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差。3.豫麦66×烟农19 F2代营养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及加工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简单相关系数大多呈现负相关关系,且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营养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加工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多数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产量与营养品质、产量与加工品质、农艺与营养品质、农艺与加工品质、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性状间相关均达极显着水平,组间性状之间密切相关。4.豫麦66×烟农19 F2代品质分类,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的单株比例占2.1806%,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的单株比例占8.3074%,达到中筋小麦标准的单株比例占15.6801%,弱筋小麦单株比例占73.8317%。5.分析了豫麦66×烟农19 F2代种子GMP含量及HMW-GS组分变异,结果表明,在F2代中GMP含量差异巨大,即在F2代中选择出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高的单株材料的概率较大;GMP含量与各种性状的相关紧密程度不同,GMP含量与容重之间的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GMP含量与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沉降值、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在F2中注意选择籽粒容重高的单株容易选择到GMP含量高的材料,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沉降值、直链淀粉值对高GMP含量材料的选择也有参考价值。6.豫麦66×烟农19 F2代HMW-GS组分四种类型分离比例为42:6:8:44。

郭艳萍[2](2009)在《粘类小麦CMS育性基因的分布区及分子标记定位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采用CMS途径进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恢复系的选育至关重要,一直受到杂交小麦育种家们的普遍重视,其中致力于寻找新的恢复源是选育恢复系的重中之重,对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则是基础。因此,研究育性基因分布区及育性恢复遗传规律对有目标地寻找、培育、利用新恢复系,扩大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小麦CMS的研究及利用取得实质性突破提供理论依据和坚实的材料基础。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指具有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易变山羊草(Ae.variabilis)、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和二角山羊草(Ae.bicornis)等胞质类型的一类既易保持又易恢复、且种子饱满、无不良细胞质效应、保持系与恢复系来源都分布在普通小麦推广品种(系)内的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总称,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很有应用潜力的一类不育类型。为了使粘类小麦不育类型能较快地应用于杂交小麦实践,本研究选用具有4种胞质、2种核型的同核异质、同质异核小麦粘类CMS系为研究对象,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一批普通小麦品种(系)广泛测交,考查其F1的育性表现,同时结合分子遗传学方法,对其育性基因分布规律及分子标记定位进行了研究,获得下述重要结果:1.供试各粘类不育系恢复性遗传规律基本一致,均属易恢复易保持类型。配制的测交组合中,80%左右的组合均表现可育,高恢复组合占39.71%,半恢复占24.06%,全恢复占5.56%;表现完全不育的组合占20.51%。2.恢复度的高低与母本细胞质、细胞核及父本核育性基因型组成有关,且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3.恢复基因在供试材料地区均有分布,仅是比例不同。高恢复能力的品种在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地区的分布比例均超过50%,具有保持性的品种在加拿大地区分布最多,北部冬麦区次之,春麦区分布最少。4.不同地区品种恢复度存在差异:隶属北部冬麦区的天津以及河北、甘肃的部分地区,其品种平均恢复度<25%,属高不育范围;加拿大、隶属北部冬麦区的北京以及陕西和山西部分地区、隶属黄淮麦区的山东及河北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湖北和西南冬麦区的贵州省区的品种,平均恢复度在25-45%之间,属半恢复类型;其余除北部冬麦区以外的所有冬麦区以及青海、新疆春麦区的品种,平均恢复度在45%以上,基本都在高可育范围内,但总体水平偏低;5.按恢复性将48个品种聚为3类:第1类品种对粘类不育系的平均恢复度均低于20%,属全不育和高不育类型;第2类品种的平均恢复度在20-55%范围内,基本属于半恢复类型;第3类品种的平均恢复度均大于55%,属高可育和全可育类型。6.对不育系进行聚类:90-110核背景下,K型和V型聚为一类,Ven型和B型聚为一类;224核背景下V型和B型聚为一类,再和K型聚为一类,和Ven型距离最远;相同细胞质背景下,90-110和224两种核型在一定水平上被分为2个类别。7.粘类小麦CMS的育性恢复主要是由位于1BS上的1对主效恢复基因和众多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8.筛选到4个与恢复基因Rfv1连锁的SSR标记,彼此之间的顺序依次为Xwmc406、Rfv1、Xbarc8、Xwmc611、Xgwm273,彼此之间的遗传距离依次为2.7、2.8、18.6和4.8cM。9.SSR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育性表现吻合度很高,筛选的4个SSR分子标记可稳定用于小麦粘类CMS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10.以中国春和黑麦为对照,通过分子检测,供试8个不育系均为1BL/1RS易位系,其同型保持系90-110为非1BL/1RS材料,224为1BL/1RS易位系。11.供试材料中,1BL/1RS易位材料仅占20.31%。其中加拿大的1BL/1RS易位系比例达到68.18%;在我国的春麦区和华南冬麦区未检测到1BL/1RS易位系;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黄淮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的1BL/1RS易位系比例分别为2.44%、16.28%、21.05%和23.33%。12.恢复度为0和低于20%的品种中,均有40%左右属于1BL/1RS易位系;半恢复、高恢复和全恢复品种分别有86.15%、91.67%和100%属于非1BL/1RS。1BS含有恢复基因Rfv1的非1BL/1RS材料大都分布在我国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而1BS上含有不育基因rfv1的非1BL/1RS材料大都分布在北部冬麦区,黄淮麦区次之。1BL/1RS易位系大多数具有保持能力或恢复能力低于20%,极少一部分具有较高的恢复能力。

范春燕[3](2008)在《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和K型小麦不育系配合力分析及遗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具有一系两用、恢复源广、较易选配出优良的杂交组合等优点,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比较分析了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3017、A732和与其具有相同胞质背景的K型不育系在大田条件下与同一组恢复系在配合力方面的差异;选择三个配合力较好的组合,调查F2大群体的自交结实率,通过群体的分离特性来探讨小麦雄性不育性遗传机理。旨在为YS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和K型雄性不育系的选配优良组合和进一步了解调控育性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B/1R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732、A3017做母本和7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所得F1的株高、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和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均表现为正向和负向两类,在一定基因型均值的基础上表现为加强或削弱该性状的作用。(2)在K型不育系和YS型温敏不育系亲本及组合中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相对独立的,两者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3)亲本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产量构成因素的一般配合力有关。各组合产量特殊配合力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特殊配合力有关。(4)K型不育系和YS型不育系在配合力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温敏不育系与K型不育系相比,各产量构成因素的一般配合力没有明显优势,但在产量性状配合力上表现较好。产量特殊配合力高值均出现在由两个YS型温敏不育系组配的组合中,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最低值出现在K型不育系组配的组合中。YS型温敏不育系具有比较强的特殊配合力,可以从其配制的杂交组合中筛选到产量优势明显的组合。K型不育系与所用恢复系大多有较好的互作性,但是难于从中选出特别突出的组合。2.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K型雄性不育系K3314A和恢复系160的杂交后代F2群体进行了育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K3314A×160的F2群体育性遗传受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B—1模型),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控制育性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6.5%,K型不育系育性主要受不育基因的控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高于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第1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高于第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中,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效应与显性×加性效应相差不大,其对不育性的影响效应几乎一样。3.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017、A732和恢复系160的杂交后代F2群体进行了育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YS型温敏雄性不育育性遗传是由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的,B-1模型是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最佳模型;在加性效应上,两个YS型不育系均表现出第1对主基因控制育性的加性效应高于第2对主基因;在显性效应上,两个群体均是第1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高于第2对主基因;上位性效应中,YS型温敏雄性不育系组合控制结实率的2对主基因的上位性效应对结实率的影响相当。4. YS小麦温敏不育系与K型小麦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遗传表现一致,都是B-1遗传模型,即除受细胞质基因控制外,还受核内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育性,2对主基因都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高于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第1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高于第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中,主基因的上位性效应对结实率的影响效应几乎一样。但K型不育系与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主效基因的效应表现不相同。各组合的F2群体主基因的遗传率不一样,K3314A×160,A732×160, A3017×160控制育性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5.6%、74.95%和89.1%。YS型温敏雄性不育系控制不育性的主基因受环境影响的效应要大于K型雄性不育系。

乔晓琳[4](2006)在《小麦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光合特性及籽粒品质分析》文中认为利用2套同核异质的K、V、T、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光合特性及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的胞质效应。并通过对不同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其杂交种籽粒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别进行A-PAGE分析和梯度SDS-PAGE电泳分析,以寻找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表达有关的特异多肽片段。结果如下:1.在叶绿素含量上各CMS不育系未表现出一致的负效应,CHA不育系药剂反应明显。叶绿素含量在各个材料中表现不同,K、V、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相差不大,CHA型抽穗期的叶绿素含量为2.368~1.253mg/g,较K、V、T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低0.668~1.719 mg/g,差异显着,开花期后差距不断缩小,趋于一致;2.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各不育系表现不一致。K型不育系的Fv/Fm值大多保持在0.84以上,其他不育系及保持系多在0.77~0.84之间,其ΦPSⅡ也相对较高,而T型胞质类型的Fv/Fm值相对要低,在孕穗期仅为0.77~0.806,后期有所增加,CHA冀5418的ΦPSⅡ值在孕穗期和开花期明显低于其他类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但灌浆期后有所回升,而其Fv/Fm值在孕穗期至开花期却处于较高水平;3.净光合速率方面,K、V、T型3种CMS不育表现出负效应,尤其在灌浆后期差异显着。在抽穗期,K型不育系的Pn值较低,T型不育系的Pn值下降幅度最大,在灌浆后期降到1.45~1.9,显着低于K、V型的1.55~2.85,太911289CHA型不育系的Pn值较高,而冀5418CHA不育系Pn值较低;4.蒸腾速率的变化与气孔导度一样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且二者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Gs仍是T型不育系的变化幅度最大,在开花期后,其Gs就处于大幅度下降状态,到灌浆后期降到了36.554mmol·m-2·s-1,远远低于其他不育系。保持系的Gs与几种不育系相比,要稍高一些,尤其在灌浆期优势更为明显。两种保持系的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太911289保持系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冀5418保持系则在灌浆中期后显着下降,而T型不育系的蒸腾速率在灌浆中期后大幅度下降,CHA型不育系

杨靖[5](2005)在《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的生化标记及小孢子发育的PAGE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全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4 种同核异质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了生化标记;结合对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利用COD 同工酶PAGE 研究粘类4 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和恢复系及其F1 小孢子发育中COD同工酶表达的规律,同时利用全蛋白SDS-PAGE 方法研究了8 个同核异质、同质异核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质行为,得出以下结论: 1.利用COD 同工酶PAGE 方法,可以将4 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及不育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区别开来。2.12 日苗龄幼苗叶片COD 同工酶谱带可以标记4 种不育系和保持系。9 日苗龄幼苗叶片COD 同工酶谱带可以区别不育系和保持系。 3.9 日苗龄幼苗叶片SDS-PAGE 谱带可以用作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生化标记。 4.雄性不育在幼苗发育的早期阶段已经决定。9 日苗龄是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基因表达的重要时期。 5.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不育系ms(Ae.ventricoca)-90-110 的小孢子发育行为与其同核异质其他不育系有较大差异,表现为败育提前且严重。这一现象与该不育系COD 同工酶图谱可以互相印证。6.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异常表达是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之一。 7.对8 个同核异质、同质异核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进行花药全蛋白SDS-PAGE, 发现了75kD多肽与雄性不育关系密切。

张彩霞[6](2005)在《六倍体小黑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黑麦(Triticale)是小麦和黑麦杂交后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一种新物种,具有小麦和黑麦的许多有益特性。“三系”技术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本课题组选育的5个小黑麦T型雄性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为主体材料,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内容的研究,即不育系和恢复系倍性的鉴定;T型不育系的不育性及恢复系的恢复力研究;T质对小黑麦杂种几个农艺性状的效应分析;小黑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杂种优势表现及亲本配合力研究。获得下述重要结果: 1.对所研究的5个小黑麦T型不育系A1、A2、A3、A4和A5及4个恢复系R1、R2、R3和R4的根尖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表明:所有材料均为六倍体。 2.连续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用的5个不育系不育性彻底,能满足配制高纯度杂交种的要求;不同的不育系易恢复性不同,不育系A1、A2和A4较易恢复;恢复系均具恢复力,其中R1、R2恢复力较高。同时调查发现亲本材料和F1都存在着较好的异交特性,这有利于杂交种制种和F1自然结实率的提高。 3.以不育系A2、A3、A4、A5相应的保持系B2、B3、B4、B5及恢复系R1、R2、R3、R4为亲本,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组配同核的A质和T质组合共32个,通过比较T质和普通质小黑麦杂种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来分析T质对小黑麦这几个农艺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与正常胞质相比,T质对杂种F1的效应因不同性状而异。具体表现为:T质能使抽穗期提早、千粒重和株高增加;对有效穗数、穗长和单株粒重无显着影响;降低小穗数、结实率和穗粒数。 4.以不育系A1、A2、A3和恢复系R1、R2、R3为亲本,进行3×3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所组配的F1代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总体而言,除千粒重外,多数性状出现超亲优势的组合较少,但各组合间的差异显着,说明选育强优势组合有一定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如组合A1×R1就是例证。配合力分析表明,F1各性状均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千粒重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更大,其余性状则以加性效应为主。说明在组合选配时,在注重一般配合力的基础上,亦应注重特殊配合力。从总体上看,不育系A1、A2及恢复系R1、R2的一般配合力良好。文中还对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F1性状值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1代性状值与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间均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唐群[7](2005)在《小麦线粒体及其mtDNA转移初试》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自小麦雄性不育发现以来一直受到本领域众多科学家的广泛重视, 其对于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而雄性不育是作物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基础。鉴于现有的小麦各种雄性不育类型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本实验在小麦线粒体及mtDNA(线粒体DNA)转移方面进行了尝试,希望改变现有的雄性不育培育模式,建立能定向创制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克服细胞质不良效应的影响,特别是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之间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小麦S 型、K 型、Ven 型及T 型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在线粒体及mtDNA转移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 1. 结合了等密度梯度离心和差速离心的技术要点,构建了一种适合于从小麦黄化苗中快速提取高活性线粒体的改良的等密度离心方法。并对等密度梯度离心、差速离心、改良的等密度离心三种方法提取的线粒体的活性、纯度及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2. 在快速提取小麦高活性线粒体的基础上,分析并分别比较了现有小麦mtDNA提取方法中众多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快速、经济的小麦mtDNA提取方法。3.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引物S22 对S 型、K 型、Ven型及T 型不育系及保持系mtDNA 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筛选出稳定的并与几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mtDNA的分子标记。4. 对柱头滴加法和子房注射法转移线粒体及mtDN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柱头滴加法得到种子的结实率明显高于子房注射法;虽然在F1 代没有出现植株育性的变化,但F1 代植株株高有明显差异,通过对F1 代植株叶片mtDNA 的RAPD 分析,也发现了供体的条带。5. 对显微注射转移植物线粒体的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的难点不在通过花粉粒萌发孔进行mtDNA的显微注射,而在注射后花粉粒的培养。

赵鹏[8](2004)在《K型细胞质在普通小麦主要性状上的遗传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K型细胞质是目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中主要的不育类型之一,对其遗传效应的研究能够指导人们更合理地利用该类型不育系。本试验选用3个K型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分别与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了30个杂交组合,研究了K型细胞质在小麦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上的遗传效应及其对性状的杂种优势的影响, 并对K型和正常细胞质背景下的配合力和遗传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K 型细胞质对普通小麦各性状均有影响,但不同性状产生的效应不同。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是使植株变矮,千粒重、主茎穗粒重、主茎穗粒数减少,但是不同的不育系所配的组合表现出的效应有很大差异,与豫麦9号和S43相比,豫麦3号的组合表现出不太明显的负效应,有些性状表现出正效应。K型细胞质对品质相关性状有明显的正效应,主要是使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极显着增加。对胚乳醇溶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后发现,不育系中41KD、39KD、35KD多肽的含量明显比保持系的多,而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杂交组合间无明显差异。2)K型细胞质对小麦部分性状的中亲和超亲优势有较大影响。杂交组合在单株最高分蘖、不育小穗数、湿面筋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单株穗数、主茎穗粒数这六个性状上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受K型细胞质的影响较大。K型细胞质能明显地降低杂交组合在单株最高分蘖、单株穗数、主茎穗粒数三个性状上的中亲和超亲优势,并且能明显地提高杂交组合在不育小穗数、湿面筋含量、粗蛋白质含量三个性状上的中亲和超亲优势。3)K型细胞质对小麦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有一定的<WP=8>影响。K型细胞质主要使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降低,但是在有的核背景下也能提高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在株高、单株穗数、单株最高分蘖、旗叶宽这四个性状上,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均比保持系的小,而在主茎穗长、抽穗期、开花期、旗叶长这四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上,无明显的规律性。K型细胞质对特殊配合力方差的影响表现出核质互作作用,在各个性状上不同的不育系对特殊配合力方差的影响不同。K型细胞质对杂交组合在农艺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因组合不同而异,在株高、单株穗数、旗叶宽、主茎穗长、单株最高分蘖上多数组合表现负向影响,在旗叶长上多数组合表现正向影响。K型细胞质对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因不同的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核背景而异。4)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和参数在K型和正常细胞质背景下有一定差异。株高、抽穗期和主茎穗长三个性状的遗传模型在两种细胞质背景下差异较大,而单株最高分蘖、旗叶长、旗叶宽、开花期和单株穗数差异较小,其中前四个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最后一个均不符合。对两种细胞质背景下都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的四个性状的比较分析发现,在每个性状上,都至少有一个亲本携带的控制该性状的显隐性基因数目在两种细胞质背景下表现出较大差异。K型细胞质背景下各性状的显性程度、显性方向和平均显性度与正常细胞质背景下的相比也有较大差别。

仪治本[9](2004)在《高粱、玉米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及高梁异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文中指出DNA 甲基化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用改良AFLP(MSAP)方法分析了3 个高粱杂交种和2 个玉米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总DNA 5’-CCG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和杂交种与相应亲本甲基化的模式差异,探索F1 代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发现: 1.高粱4 个亲本,V4A、1383、Tx622A 和晋粱5 号,和3 个高粱杂交组合,V4A×1383、Tx622A×晋粱5 号和V4A×晋梁5 号, F1 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比率即扩增的总甲基化位点数占总扩增位点数的比率,分别为48.7%、47.6% 和41.8%。2个玉米杂交组合(MO17×Suwan5 和Suwan×太3221)F1 的MSAP 比率分别为39.1%和40.1%。高粱和玉米F1 的MSAP 比率均低于双亲。高粱和玉米亲本的MSAP 比率分别为51.4%-63.0%和39.7% -44.2%。高粱3 个组合F1 的全甲基化(双链5’-CmCGG)率分别为27.7%、25.4%和28.0%,也均低于双亲值,表明杂交种比相应的亲本在形成杂合体时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作用。玉米2 个组合的F1 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4.4%和23.3%,介于双亲之间或接近高亲值,高粱和玉米亲本的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8.3-29.1%和17.1-24.6%。2.杂交种与其相应亲本比较,有4 种类型的变化:A 型,F1 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相同;B 型,去甲基化,双亲或亲本之一甲基化,但在F1 该位点无甲基化;C 型,超甲基化,F1 甲基化程度高于双亲;D 型,次甲基化,F1 甲基化程度低于双亲。3.双亲杂交形成杂交种,其F1 代DNA 甲基化模式经历了较大的改变与调整,以协调来源于双亲的异质基因的协同表达,使某些基因高效转录,而有些基因转录受到抑制。杂交种F1 代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双亲,是由于F1 代相对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经过重新调整,在F1 代基因组中甲基化水平的总体变化。杂种优势的产生与杂交种F1 代基因组DNA 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和重新调整有关。雄性不育性的利用是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在高粱中已发现有7 种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类型(A1、A2、A3、A4、A5、A6、9E),但应用于生产的几乎都是A1(milo)型,本研究对A2、A3 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生进行了花药的细胞解剖学观察,研究了小孢子减

王小利[10](2004)在《粘类小麦CMS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育性基因载体替换后新不育体系的建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而新的核质互作类型的发掘及研究是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具有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易变山羊草(Ae.variabilis)和二角山羊草(Ae.bicornis)细胞质的粘类 1B/1R 不育系具有易保持、易恢复,农艺性状优良,种子饱满等特点,为其组配强优势组合和优化制种技创造了极有利条件,是很具有应用价值的不育系。本研究对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和 RAPD 分析,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提供一套有效的鉴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一批远缘杂交后代的稳定材料对其杂交,并对二角山羊草细胞质不育系育性特异性进行了 APAGE、过氧化物同工酶和花药细胞学分析,同时,对新转育的二角型非 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进行了育性和恢复性研究,建立了二角型非1BL/1RS 易位型小麦雄性不育新体系。得出以下结论: 1.利用 APAGE、C-分带、RAPD 和原位杂交技术对不同核型的具有粘果山羊草、易变山羊草、偏凸山羊草和二角山羊草细胞质的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标记检测。APAGE 分析发现,不育系 5-1 和 7-21 与 1BL/1RS 易位型不育系 77(2)、8222、偃师 9 号、83(37)65、80(6) 一样均含有 1RS 醇溶蛋白标记位点 Gld1B3。根尖染色体 C-分带显示 5-1 和 7-21 含有 1RS 端带。RAPD 表明不育系 5-1 和 7-21 在350bp 具有黑麦的特异带。原位杂交显示 5-1 和 7-21 均为 1BL/1RS 易位,且易位片段发生在 1BS 端部。从蛋白质、细胞学、分子水平以及连接细胞与分子的原位杂交技术为小麦细胞质雄性 1B/1R 和非 1B/1R 不育系的选育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鉴定方法。同时,证实了不同 1BL/1RS 易位不育系中 1RS 片段大小的差异,直接影响着育性稳定性和易恢复性的表现。 2.通过总 DNA 浓度测定和 PCR 反应条件优化,利用 250 条 10-聚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对具粘果山羊草、易变山羊草、偏凸山羊草和二角山羊草细胞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 5-1 的总 DNA 进行了 RAPD 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 250 条随机引物中,31 条引物对 4 种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总 DNA 均无扩增,217 条引物扩增条带完全相同,有 2 条随机引物在 2 种不育系之间有特异的扩增片段,其中引物 S22 对偏凸山羊草细胞质雄<WP=6>2 粘类小麦 CMS 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育性基因载体替换后新不育体系的建拓性不育系有特异扩增带,分子量大小约为 1600 bp,引物 S202 对粘果山羊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 1300bp 有特异扩增带。利用 S22 和 S202 对其 mtDNA 进行扩增,S22 也能扩增出分子量大小约为 1600 bp 的偏凸山羊草 mtDNA 特异片段,而 S202 对 4 种不育系及其保持系 mtDNA 则没有扩增出表现 1300bp 的特异带。RAPD 分析证明了 4 种不育系及其保持系 mtDNA 存在明显的差异。 3.利用大量小麦品种(系)对具有粘果、易变、偏凸和二角山羊草细胞质的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发现大部分粘类的共同保持系表现出1BL/1RS易位系的1RS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ld1B3,为非1BL/1RS不育系的选育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利用一批远缘杂交后代的稳定材料对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交,发现二角山羊草细胞质与小麦核内的遗传物质组成两个不同的不育系统,粘、易、偏型不育系育性基本表现一致,而二角型不育系除了与前三种不育系具有相同的保持系以外,对某些非1BL/1RS小麦品种(系)还表现出育性特异性;粘、易、偏和二角型同核异质不育系5-1及其与V9125杂交F1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表明,粘、易、偏和二角型不育系5-1过氧化物同工酶带型基本表现一致,而二角型不育系5-1杂交F1过氧化物同工酶则表现出酶带减少变弱。 4. 采用小簇麦、小滨麦和小新麦杂交后的稳定优良后代材料 V9125、M853 和H9021,对 1BL/1RS 二角型雄性不育系回交置换,经育性染色体替换,获得新不育再现,由此建立了新型二角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 ms(Ae. bicor)-V9125、 ms(Ae. bicor)-M853 和 ms(Ae. bicor)-H9021。利用染色体制片、原位杂交、分子标记对 V9125、 M853 和 H9021 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对新型二角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V9125 为小麦-簇毛麦易位系,M853 为小麦-滨麦端部易位系,H9021 为小麦-华山新麦草端部易位系。利用一些非 1BL/1RS 小麦品种(系)与这三个新型不育系及 1BL/1RS 型不育系 ms(Ae. bicor)-5-1 杂交,新型二角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

二、春小麦不同胞质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小麦不同胞质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豫麦66与烟农19杂交F2代农艺品质性状变异及HWM-GS组分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杂交育种的概念
        1.2.2 杂种优势
        1.2.3 杂种优势遗传理论的研究方向
        1.2.4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1.2.5 杂种优势的类型
        1.2.6 F_2代杂种优势
        1.2.6.1 F_2代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1.2.6.2 F_2代品质性状杂种优势
        1.2.6.2.1 品质的概念
        1.2.6.2.2 F_2代品质性状杂种优势
        1.2.7 重视亲本选择
        1.2.8 检测性状变异的方法
        1.2.8.1 外表形态标记鉴定法
        1.2.8.2 细胞学标记鉴定法
        1.2.8.3 生化标记鉴定法
        1.2.8.4 分子标记鉴定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豫麦66×烟农19 F_2代产量及农艺性状分离规律及相关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地点及设计
        2.2.3 田间管理及样品状测定项目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F_2农艺性状及产量变异分析
        2.3.2 F_2代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2.3.3 F_2代农艺性状及产量性间关联度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豫麦66×烟农19 F_2代品质性状变异及农艺、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地点及设计
        3.2.3 试验仪器及品质性状测定方法
        3.2.3.1 测定仪器
        3.2.3.2 品质性状测定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F_2品质性状变异分析
        3.3.2 F_2产量与品质性状简单相关性分析
        3.3.3 F_2代品质性状问关联度分析
        3.3.4 F_2品质分类
        3.3.5 F_2性状典型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关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素
        3.4.2 关于籽粒蛋白质的超亲遗传
        3.4.3 关于面团的性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_2代GMP的变异与HMW-GS分离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HMW-GS组分测定方法(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电泳图谱分析法)
        4.2.2.1 试剂
        4.2.2.2 样品提取方法
        4.2.2.3 分离胶的配制
        4.2.2.4 浓缩胶的配制
        4.2.2.5 电泳实验方法
        4.2.3 GMP测定
        4.2.3.1 试剂
        4.2.3.2 GMP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F_2代GMP的分离分析
        4.3.2 F_2代GMP含量与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3.3 F_2代HMW-GS分离鉴定
    4.4 讨论
        4.4.1 关于小麦烘烤品质的改良
        4.4.2 关于小麦HMW-GS的异质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2 应用价值
    5.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3.1 加强杂交优势的利用及品种选育
        5.3.2 加强小麦品质改良的研究
        5.3.3 加强远缘杂交材料选择及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2)粘类小麦CMS育性基因的分布区及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研究进展
        1.1.2 小麦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1.1.3 杂种优势的预测
    1.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1.2.1 小麦CMS 的细胞学研究
        1.2.2 小麦CMS 的生理生化研究
        1.2.3 小麦CMS 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3 粘类小麦CMS 的研究
        1.3.1 粘类小麦CMS 应用基础研究
        1.3.2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研究
        1.3.3 粘类小麦CMS 主效恢复基因Rfv1 的遗传标记
    1.4 植物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分布研究
    1.5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应用
        1.5.1 遗传标记的概念
        1.5.2 DNA 分子标记的概念和特点
        1.5.3 分子标记的分类
        1.5.4 几种最常用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5.5 几类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
        1.5.6 分子标记的群体构建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粘类小麦CMS 不育-恢复遗传规律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测交F1 育性表现
        2.2.2 粘类小麦CMS 育性保持性
        2.2.3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
        2.2.4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性的比较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基因的分布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育性等级分布
        3.2.2 育性基因地理分布
        3.2.3 不同地区小麦品种(系)平均恢复度的分布
        3.2.4 48 个品种的聚类分析
        3.2.5 不育系育性恢复性聚类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生化试剂与耗材
        4.1.3 主要仪器
        4.1.4 引物
        4.1.5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特点
        4.2.2 小麦基因组DNA 的电泳检测
        4.2.3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SSR 分析
        4.2.4 其它SSR 引物用于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析
        4.2.5 特异引物用于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粘类小麦CMS 育性恢复基因的SSR 检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引物
        5.1.3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Xwmc406、Xbarc8、Xwmc611 和Xgwm273 特征谱带检测
        5.2.2 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与田间育性表现的吻合度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BL/1RS 易位染色体与粘类小麦CMS 不育-恢复性的相关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引物
        6.1.3 1BL/1RS 易位染色体的PCR 检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BL/1RS 易位系的检测标准
        6.2.2 粘类小麦CMS 的1BL/1RS 的检测
        6.2.3 1BL/1RS 分布及其与育性恢复性的关系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和K型小麦不育系配合力分析及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种小麦研究利用概况
        1.1.1 国内外杂种小麦的研究进展
        1.1.2 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及其研究
        1.1.2.1 三系法
        1.1.2.2 二系法
        1.1.2.3 化学杀雄途径
    1.2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研究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1.2.2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1.2.2.1 物质代谢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1.2.2.2 能量代谢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1.2.3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
        1.2.3.1 叶绿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1.2.3.2 线粒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1.2.3.3 核基因与细胞质雄性不育
    1.3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3.1 核质互作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1.3.2 核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1.4 1B/1R 易位与非1B/1R 易位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1.5 K 型小麦不育系配合力和遗传力的研究
    1.6 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遗传研究
        1.6.1 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遗传研究
        1.6.2 小麦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YS 型与K 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配合力比较分析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性状调查
        2.1.4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试验方差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2.2.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2.2.3 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2.3 讨论
        2.3.1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2.3.2 亲本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产量构成因素的一般配合力
        2.3.3 两类不育系在染色体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配合力差异
第三章 K 型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性状调查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亲本和分离世代的育性表现
        3.2.2 F_2 世代结实率的次数分布
        3.2.3 F_2 世代结实率的遗传模型
        3.2.4 F_2 群体结实率的遗传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3.2.5 F_2 群体结实率的遗传参数的估计
    3.3 讨论
第四章 YS 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性状调查
        4.1.4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分离世代的育性表现
        4.2.2 F_2 世代结实率的次数分布
        4.2.3 F_2 世代结实率的遗传模型
        4.2.4 F_2 群体结实率的遗传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4.2.5 F_2 群体结实率的遗传参数的估计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K 型不育系的配合力与强优势组合选配问题
        5.2.2 温敏不育系利用问题
        5.2.3 K 型不育系及YS 温敏不育系的不育基因遗传问题
        5.2.4 YS 小麦温敏不育系的遗传与 K 型小麦不育系遗传的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小麦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光合特性及籽粒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表
1. 引言
    1.1 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1.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1.2 核基因雄性不育
        1.1.3 化学诱导雄性不育
        1.1.4 光温敏雄性不育
    1.2 小麦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1.3 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1.3.1 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1.3.2 光合作用中的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1.3.3 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
        1.3.4 光合速率与籽粒形成关系的研究
    1.4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4.1 细胞学研究
        1.4.2 生理生化研究
        1.4.3 分子生物学研究
        1.4.4 A-PAGE 电泳技术在醇溶蛋白分析中的应用
    1.5 试验目的及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化学杂交剂
        2.1.3 实验试剂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取样
        2.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3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2.3.4 籽粒重量及碳水化合物测定
        2.3.5 品质测定方法
        2.3.6 醇溶蛋白电泳
        2.3.7 谷蛋白电泳
        2.3.8 不同胞质类型杂交种农艺性状分析
        2.3.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叶绿素含量
    3.2 叶绿素荧光参数
    3.3 净光合速率(P_n)
    3.4 气孔导度(G_s)
    3.5 蒸腾速率
    3.6 不同不育系籽粒重量及其碳水化合物含量
    3.7 杂种F_1 代的光合速率及产量性状表现
    3.8 不同胞质类型杂种小麦品质性状表现
    3.9 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电泳分析
        3.9.1 不育系醇溶电泳图谱分析
        3.9.2 不育系F1 代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3.9.3 不育系谷蛋白电泳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CMS 的光合特性分析
    4.2 不同CMS 杂交种品质性状分析
    4.3 不同CMS 的醇溶蛋白分析
    4.4 不同CMS 的谷蛋白分析
    4.5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的生化标记及小孢子发育的PAG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概况
        1.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1.1.2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与利用历史
        1.1.3 植物雄性不育分类
        1.1.4 植物雄性不育来源
    1.2 小麦雄性不育研究概况
        1.2.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
        1.2.2 小麦核雄性不育研究
        1.2.3 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
        1.2.4 化学诱导获得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1.3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3.1 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来源
        1.3.2 CMS 不育细胞质的分类
        1.3.3 不育和恢复机理的研究
    1.4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4.1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机理研究
        1.4.2 粘类1BL/1RS 小麦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研究
        1.4.3 粘类不育系F1 中1B·1BL/1RS 杂合染色体配对对恢复度的影响
        1.4.4 粘类小麦不育系1B 和1BL/1RS 配子传递率对恢复度的影响
        1.4.5 粘类非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1.4.6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效应
        1.4.7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
        1.4.8 目前粘类不育系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生化标记
        1.1 粘类雄性不育三系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标记
        1.1.1 材料与方法
        1.1.2 结果与分析
        1.1.3 讨论
        1.2 幼苗期4 个同核异质不育系的同工酶标记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与分析
        1.2.3 讨论
        1.3 不育系和可育系的全蛋白标记
        1.3.1 材料与方法
        1.3.2 结果与分析
        1.3.3 讨论
    第二章 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和PAGE 研究
        2.1 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观察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2 不育系、恢复系及F1 小孢子发育不同时期花药的COD 同工酶分析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2.3 三系小孢子全蛋白SDS-PAGE 研究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及分析
        2.3.3 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六倍体小黑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小黑麦概述
        1.1.1 小黑麦的分类
        1.1.2 小黑麦的主要形态特征
        1.1.3 小黑麦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1.2 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1.2.1 遗传学研究
        1.2.2 生理生化研究
        1.2.3 分子生物学研究
        1.2.4 杂种优势机理的新观点
    1.3 作物雄性不育体系研究概况
        1.3.1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表型表现与类型划分
        1.3.2 植物雄性不育的机理
        1.3.3 创制雄性不育系的途径
    1.4 T型小黑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4.1 T型细胞质的多效性
        1.4.2 T型小黑麦雄性不育系的建立
        1.4.3 T型小黑麦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小黑麦T型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的倍性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第二章 六倍体小黑麦T型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及恢复系恢复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育系育性表现及易恢复性研究
        2.2.2 恢复系恢复力的研究
        2.2.3 各亲本及杂交组合F_1的异交结实特性比较
    第三章 提莫菲维细胞质对小黑麦杂种F_1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T质和A质杂种F_1几个农艺性状表现的方差分析
        3.2.2 T质对小黑麦杂种F_1各性状的效应分析
    第四章 T型小黑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杂种优势表现及亲本配合力的初步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杂种优势分析
        4.2.2 配合力分析
        4.2.3 亲本、F_1性状值及杂种优势与双亲配合力的关系
第三部分 讨论
    3.1 小黑麦T型不育系及恢复系的倍性鉴定
    3.2 六倍体小黑麦T型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及恢复系恢复性研究
    3.3 提莫菲维细胞质对小黑麦杂种F_1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效应
    3.4 六倍体小黑麦T型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表现及亲本配合力的初步研究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7)小麦线粒体及其mtDNA转移初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杂种小麦研究概况
        1.1 国内外杂种小麦的研究进展
        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系统(CMS)
        1.2.2 化学杀雄剂技术诱导小麦雄性不育(CHA)
        1.2.3 光温敏细胞质雄性不育(PCMS)
        1.2.4 核基因雄性不育(GMS)
        1.2.5 核质杂种
        1.2.6 几种方法相互结合利用小麦杂种优势
        1.3 杂交小麦研究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研究进展
        2.1 小麦雄性不育细胞质来源
        2.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机理的研究
        2.2.1 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2.2.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2.2.3 小麦CMS 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第三章 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制
        3.1 创制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3.1.1 回交转育法
        3.1.2 人工创造保持系法
        3.1.3 利用异质小麦置换回交法
        3.1.4 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创制不育系
        3.1.5 用生物技术方法创制不育系
        3.2 不育系创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四章 花粉管通道法研究进展
        4.1 花粉管通道技术的可行性
        4.1.1 同位素示踪法验证
        4.1.2 细胞学及分子细胞学验证
        4.1.3 分子生物学验证
        4.2 花粉管通道技术的研究进展
        4.2.1 花粉管通道技术的不同导入方法
        4.2.2 花粉管通道技术所导入遗传物质的类型及其检测方法
        4.2.3 影响花粉管通道技术后代转化率的因素
        4.2.4 外源DNA 直接导入植物的后代遗传变异特点
        4.2.5 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的优缺点
        4.3 外源DNA 导入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第五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六章 线粒体及线粒体DNA的制备
        6.1 高活性小麦线粒体的提取
        6.1.1 材料、试剂、仪器
        6.1.2 线粒体提取
        6.1.3 线粒体的活性检测
        6.1.4 结果分析
        6.1.5 讨论
        6.2 小麦mtDNA的快速提取
        6.2.1 材料、试剂、仪器
        6.2.2 方法
        6.2.3 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线粒体及mtDNA的转移
        7.1 花粉管通道法转移线粒体及mtDNA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显微注射法转移小麦线粒体的初试
        7.2.1 材料
        7.2.2 方法
        7.3 结果
        7.3.1 花粉管通道法
        7.3.2 显微注射法初试
        7.4 讨论
        7.4.1 花粉管通道法
        7.4.2 显微注射法
    第八章 转移后结果检测
        8.1 形态观察
        8.1.1 育性观察
        8.1.2 性状观察
        8.2 分子标记
        8.2.1 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8.2.2 花粉管通道法转移后得到 F1植株的分子检测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所用试剂的配置
附录二 图版
致谢
作者介绍

(8)K型细胞质在普通小麦主要性状上的遗传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细胞质效应的组成
    1.2 细胞质效应的研究方法
    1.3 小麦异源细胞质的遗传效应的研究进展
        1.3.1 对小麦生长发育特征的遗传效应
        1.3.2 对小麦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1.3.3 对小麦抗性的遗传效应
        1.3.4 对小麦生理生化及组织培养性状的遗传效应
        1.3.5 对小麦染色体(组)行为的遗传效应
    1.4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田间种植
    3.2 田间调查与室内测定指标
        3.2.1 农艺和产量性状的调查
        3.2.2 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容重、湿面筋含量的测定
        3.2.3 旗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2.4 籽粒SDS沉降值的测定
        3.2.5 胚乳醇溶蛋白的提取与SDS-PAGE电泳
    3.3 统计分析方法
        3.3.1 细胞质效应分析
        3.3.2 杂种优势分析
        3.3.3 配合力与遗传模型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K型细胞质对普通小麦性状表现的影响
        4.1.1 K型细胞质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4.1.2 K型细胞质效应在不同核背景下的表现
        4.1.3 K型细胞质对不育系及F1籽粒胚乳醇溶蛋白的影响
    4.2 K型细胞质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4.2.1 K型杂种和正常杂种的中亲优势及差异
        4.2.2 K型杂种和正常杂种的超亲优势及差异
    4.3 K型细胞质对小麦农艺性状配合力的影响
        4.3.1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与特殊配合力方差(VSCA)
        4.3.2 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4.4 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在K型和正常细胞质背景下的差异
        4.4.1 Vr-Wr回归分析
        4.4.2 显性方向的确定
        4.4.3 平均显性度的测定
5 结论与讨论
    5.1 K型细胞质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5.1.1 K型细胞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5.1.2 K型细胞质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5.1.3 K型细胞质对小麦的配合力及遗传模型的影响
    5.2 K型细胞质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5.3 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研究方法的探讨
    5.4 异源细胞质的合理利用及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9)高粱、玉米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及高梁异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篇 高粱、玉米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
    第1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DNA 甲基化的作用
        2.1 DNA 甲基化调节基因的表达
        2.2 DNA 的甲基化与组织特异性表达
        2.3 DNA 甲基化与转座子的关系
        2.4 DNA 甲基化与转基因沉默
        2.5 DNA 甲基化与亲本印迹
        2.6 DNA 甲基化与X 染色体失活
        3 DNA 甲基化发生的机制
        3.1 DNA 甲基转移酶
        3.2 DNA 去甲基化作用
        3.3 DNA 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的机制
        4 DNA 甲基化的研究方法
        4.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法
        4.2 Southern 印迹
        4.3 PCR 法
        4.4 亚硫酸氢盐测序法
        4.5 MSP
        4.6 改良AFLP 法
        4.7 Ms-SNuPE
        4.8 COBRA
        4.9 MethLight
        4.10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4.11 IP RP HPLC
        4.12 微陈列DNA 甲基化分析
        4.13 毛细管电泳法
        5 杂种优势与DNA 甲基化
        5.1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5.2 DNA 甲基化与杂种优势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高粱、玉米基因组DNA 胞嘧啶甲基化水平在杂交种和亲本间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DNA 提取方法
        2.3 MSAP DNA 甲基化分析
        3 结果
        3.1 杂交种F1 及其亲本DNA 甲基化水平
        3.2 亲本及其杂交种间的不同甲基化类型
        4 讨论
        5 结论
    第1篇 参考文献
第2篇 高粱异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第1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高粱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2.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
        2.2 高粱雄性不育的研究
        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高粱A2 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A2 CMS F2 的育性分离及遗传分析
        2.2 A2V4 雄性不育败育过程中花药结构的解剖学观察
        2.3 A2V4 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2.4 A2V4 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SSR 标记分析
        3 讨论
    第3章 高粱A3 胞质雄性不育发生的细胞学观察和小孢子形成的染色体行为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
        3.1 A3 晋粱5 号花药发育过程解剖学观察
        3.2 A3 晋粱5 号与83 晋粱5 号小孢子发生过程中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
        4 讨论
    第2篇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英文摘要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成果简介
致谢

(10)粘类小麦CMS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育性基因载体替换后新不育体系的建拓(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1.1 小麦雄性不育细胞质来源
        1.1.2 粘类 1BL/1RS 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研究
        1.1.2.1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的分子定位
        1.1.2.2 诱导单倍体性
        1.1.2.3 育性恢复性研究
        1.1.3 D2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
        1.1.3.1 D2型细胞质对光周期的敏感性
        1.1.3.2 D2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的分子定位
        1.1.3.3 D2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研究
        1.1.4 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1.1.5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征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1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1.1 细胞质有关CMS 基因的定位
        1.2.1.2 CMS 有关线粒体基因与育性恢复基因的互作研究
        1.2.1.2.1 玉米 T-CMS
        1.2.1.2.2 油菜 CMS
        1.2.1.2.3 小麦 D2-GMS
        1.2.1.3 分子标记辅助 CMS 恢复系培育
        1.2.1.4 细胞质遗传改良的生物技术方法
        1.2.1.4.1 原生质融合
        1.2.1.4.2 细胞器转移
        1.2.1.4.3 利用基因工程创造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2.2 植物核不育的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1.2.2.1 植物雄性不育机制及相关启动子和基因的研究
        1.2.2.2 创造雄性核不育系的技术途径
        1.2.2.3 转基因雄性不育系不育、保持和育性恢复
    1.3 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的创制与鉴定
        1.3.1 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的创制
        1.3.1.1 染色体组操纵
        1.3.1.2 整条染色体操纵
        1.3.1.3 染色体片段的转移
        1.3.1.3.1 用辐射诱导染色体易位
        1.3.1.3.2 用细胞、组织培养诱导染色体易位
        1.3.1.3.3 利用遗传控制体系诱导染色体易位
        1.3.1.3.4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的遗传效应诱导染色体易位
        1.3.1.3.5 着丝点断裂-融合诱导易位
        1.3.1.4 染色体微切割
        1.3.2 小麦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1.3.2.1 形态标记
        1.3.2.2 细胞学鉴定
        1.3.2.2.1 染色体计数和染色体构型分析
        1.3.2.2.2 染色体分带
        1.3.2.3 利用生化标记鉴定外源遗传物质
        1.3.2.3.1 同工酶
        1.3.2.3.2 利用种子贮藏蛋白鉴定外源遗传物质
        1.3.2.4 分子原位杂交
        1.3.2.5 分子标记
        1.3.2.5.1 RFLP
        1.3.2.5.2 RAPD
        1.3.2.5.3 AFLP
        1.3.2.5.4 SSR
        1.3.2.5.5 SCAR 和 STS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案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本研究的方案
第二章 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染色体制片
        2.1.2.2 染色体 C-分带
        2.1.2.3 APAGE 分析
        2.1.2.4 原位杂交
        2.1.2.5 幼穗细胞学制片
    2.2 结果与分析
        2.2.1 APAGE 分析
        2.2.2 根尖染色体随体
        2.2.3 根尖染色体 C-分带
        2.2.4 RAPD 标记
        2.2.5 染色体原位杂交
    2.3 讨论
        2.3.1 分子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在小麦 CMS 系选育中的应用
        2.3.2 偏、粘、易、二角型不育系 5-1 的易恢复性
        2.3.3 随体与育性恢复
第三章 粘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 RAPD 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2.1 总 DNA 提取
        3.1.2.2 mtDNA 提取
        3.1.2.3 RAPD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 浓度的测定
        3.2.2 引物筛选结果
        3.2.2.1 总 DNA 筛选结果
        3.2.2.2 mtDNA 筛选结果
        3.2.3 同质异核不育系 mtDNA 的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二角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特异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1.1 不育系
        4.1.1.2 测试品种(系)
        4.1.1.3 对照材料
        4.1.2 方法
        4.1.2.1 杂种 F1恢复度的调查
        4.1.2.2 APAGE 分析
        4.1.2.3 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四种同核异质不育系5-1与普通小麦品种(系)的杂交
        4.2.2 同核异质不育系5-1与远缘杂交后代材料杂交F1的育性表现
        4.2.3 同核异质不育系5-1及杂交F1花药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新型二角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和恢复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2.1 染色体制片
        5.1.2.2 原位杂交
        5.1.2.3 SCAR 分子标记
        5.1.2.4 杂种 F1恢复度的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新型二角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鉴定
        5.2.1.1 3个保持系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5.2.1.2 3个保持系的原位杂交
        5.2.1.3 V9125 的特异性 PCR 标记鉴定
        5.2.2 新型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研究
        5.2.3 新型二角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恢复性研究
    5.3 讨论
        5.3.1 新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
        5.3.2 新二角型小麦雄性育性恢复基因来源
        5.3.3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特点
第六章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2.1 幼穗染色体制片
        6.1.2.2 石蜡制片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二角型同质异核不育系减数分裂观察
        6.2.2 二角型同质异核不育系的花药细胞学研究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结论
    7.2 本研究的进一步设想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春小麦不同胞质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豫麦66与烟农19杂交F2代农艺品质性状变异及HWM-GS组分分离研究[D]. 杨婷婷. 安徽科技学院, 2016(08)
  • [2]粘类小麦CMS育性基因的分布区及分子标记定位研究[D]. 郭艳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3]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和K型小麦不育系配合力分析及遗传研究[D]. 范春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4]小麦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光合特性及籽粒品质分析[D]. 乔晓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2)
  • [5]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的生化标记及小孢子发育的PAGE研究[D]. 杨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6]六倍体小黑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研究[D]. 张彩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7]小麦线粒体及其mtDNA转移初试[D]. 唐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8]K型细胞质在普通小麦主要性状上的遗传效应[D]. 赵鹏. 河南农业大学, 2004(03)
  • [9]高粱、玉米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及高梁异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D]. 仪治本. 山西农业大学, 2004(06)
  • [10]粘类小麦CMS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育性基因载体替换后新不育体系的建拓[D]. 王小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春小麦不同细胞质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