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来股票市场的完善与管理

论未来股票市场的完善与管理

一、论今后股市的完善和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元[1](2011)在《调控型公共财政论》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经济理论选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都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公共财政的要求。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认识公共财政体制则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建国以来,我国主要出现过生产建设财政、双元财政和公共财政三种财政模式。我国现有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财政从竞争性领域大幅度收缩乃至彻底退出。根据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能够较好地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能够较好地解决财政“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但无法应对经济周期波动这一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敌,在我国处于内外经济非均衡这一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现有的公共财政理论己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提出了调控型公共财政这一新理论,认为调控型公共财政是我国乃至当前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应该采取的财政模式,也是可以预见的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财政模式。一是社会的分工和发展要求财政具有公共性。财政的公共性,是指财政应具有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公共财政的形成是导源于社会分工。分工导致社会产品分化为盈利性产品和非盈利性产品,盈利性产品可以由市场机制有效提供,非盈利性产品则必须由公共财政提供,因此,社会要发展,需要以财政的公共性为前提。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财政具有反周期能力。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平衡性,其表现就是经济的周期性。世界经济从亚当·斯密时代、马克思时代、凯恩斯时代到最近的“次贷危机”时期,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始终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始终无法消除,只有运用财政手段调控才能使市场的非均衡性得到缓解,这就要求现代财政必须具有调控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财政模式的选择带来了三大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要求我国财政必须具有公共性和调控性。一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部经济冲击持续存在,这将成为我国经济平衡的巨大威胁。二是我国财政模式的选择存在效率约束条件。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出现了要素成本上升、三大战略性产业见顶、人口老龄化过快等问题,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大滞胀问题。三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在迅速扩大,而且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还会进一步加大。新中国财政经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前三十年是计划经济体制,后三十年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经济体制。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模式变更的基本脉络是从调控型财政模式走向调控型公共财政模式,这一过程的终点应该是财政公共性和调控性的平衡点。公共财政能够与原生的市场经济相匹配,这是其与生产建设型财政的本质区别,但公共财政不能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不能很好地应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公共财政因此又是一种消极的财政体制。公共财政的理论渊源是经济自由主义,其政策主张的实质就是自由放任,这种主张纯粹是从财政收支平衡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一种消极落后的财政模式。单纯的公共财政体制,将使财政体制丧失资源配置职能和“相机抉择”能力。本研究构建了财政效率全覆盖模型,并结合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研究了我国公共财政带来的效率损失。笔者根据三种财政模式设计了三种财政政策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实施纯公共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将难以应对外部冲击而陷于崩溃,财政自身也难保。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历史上“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是我国政府财政思想的主流;我国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过热”现象,公共财政具有遏制“投资饥渴症”和经济“过热”的功能;公共财政在保持收支平衡和方便管理上,均具有操作性上的明显优势。而调控型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的扬弃,调控型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包括公共财政目前的所有范围,以弥补市场的失灵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但由于我国经济内外非均衡性长期存在,调控型公共财政的管理始终要把调控性放在重要地位,并兼顾领先经济周期和适应经济周期的双重需要。总之,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对于生产建设财政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调控型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的继承和发展,能将财政的调控性和公共性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是符合我国和世界市场经济国家需要的财政模式。我国财政模式从公共财政过渡到调控型公共财政,将是一个革命性突破和财政管理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提出了现代财政的“双性定律”。本研究认为“调控性”和“公共性”这“双性”是现代财政的根本内涵,是具有永恒性的范畴,也是现代财政的根本属性,必须上升为定律,即“财政双性定律”,为世界各国制定财政政策提供依据。(2)认为调控型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本研究认为,公共财政只解决了市场的结构缺陷,并没有解决市场的波动性缺陷,因而公共财政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而调控型公共财政才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调控型公共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3)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滞胀理论。由于面临着要素成本低廉优势正在被急剧削弱、三大战略性产业出现见顶迹象、人口老龄化可能提前到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引擎开始出现衰竭问题,我国今后要不断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这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轮番上涨,并将不断削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我国经济可能落入“中国式滞胀陷阱”。(4)认为我国目前的公共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极财政观。本研究认为,公共财政是与“自由放任”的亚当·斯密时代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公共财政认为市场可以自动实现均衡,否认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因而主张放弃财政的调节职能,听任市场自由波动。在我国今后经济崛起的非均衡国际经济环境下,运用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必然导致我国经济难以稳定增长。(5)提出了“调控性-公共性”这一财政体制分析框架。所有财政体制选择的分析都离不开历史分析,研究历史数据和历史事件是财政体制选择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财政历史的过程中,大多仅停留在集权和分权的分析上。本研究通过建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调控性一公共性”分析盒式框架,分析了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趋势,且分析结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是令人满意的。

蔡木生[2](1993)在《论今后股市的完善和管理》文中指出 在股市试点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诸如深圳股市“8.10”的骚乱问题,各地发行内部股一些不规范问题,特别是一些股份制企业不规范行为更为严重,以及在发行管理上的不规范、超规模发行,把法人股化整为零变成自然人股,违反公平原则;、营私舞弊等;法人股的管理问题;国家对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与管理问题等等。当然,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不必大惊小怪,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国家在发展股份制时也必然碰到这些问题,所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要正确认识它,研究它,找出对策,进行管治,使它健康地发展。现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于涛[3](2020)在《我国P2P网贷异化风险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支持下,我国民间金融互联网化趋势日益明显,P2P网贷作为互联网与民间金融结合的典型模式在近年迅速发展。但是,本土化的P2P网贷偏离信息中介定位,呈现明显异化特征。网贷平台吸纳公众存款且无杠杆率限制,存在一系列的信用风险隐患。为了更好地引导P2P网贷行业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必要理清P2P网贷异化风险的生成逻辑,识别网贷异化风险效应,为监管层风险管控提供经验证据。本文首先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风险、P2P网贷发展与异化风险、P2P网贷资金脱实向虚与风险传染三个层面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对国内P2P网贷异化风险的现状、异化风险的生成机制展开理论分析,之后对我国P2P网贷异化风险的传导过程和冲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制度体系建设与完善、扩大行业自律作用、扩充科技监管维度方面对管控P2P网贷异化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研究发现,利用蝴蝶效应模型,得出从P2P网贷到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扩散遵循从单一状态到倍增周期状态再到混沌状态的路径。通过平台存续模型、平台挤兑模型、银行挤兑模型的分析论证,发现平台违规经营风险会从资产端扩散至网贷平台本身;网贷平台风险将会从单个投资项目扩散至整个投资群体,致使平台挤兑倒闭;网贷平台的倒闭会将出借人的投资风险转化为银行金融体系的挤兑风险。在实证方面,利用VAR模型得出,P2P网贷市场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差值的环比越高,越能吸引银行体系的储蓄资金,从而引发银行资金流动性趋紧,致使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升高,所以P2P网贷异化风险会冲击银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网贷行业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差值的扩大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都对二手房价的上涨有正向影响,反过来,以二手房为代表的资产端高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网贷平台利差的上涨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提升。之后,在实证基础上构建风险溢出指数后得出,P2P网贷异化风险的确会冲击传统金融体系,且这种风险溢出是显着的,风险传播存在从平台到传统金融体系再到房地产市场的路径,而资金流入具有金融产品属性的房地产领域正印证了平台资金脱实向虚。从可能的创新之处看,文章将异化的概念延伸并将其扩展到P2P网贷的研究领域,将P2P网贷异化分为偏向信用中介的功能异化和平台资金脱实向虚的本质异化两个层次,侧重探索功能异化对本质异化的加深,构建了一个对P2P网贷异化风险传导过程及防范的系统性梳理框架;但文章由于数据的缺失性和不可得性,存在数据论证支撑的不足,实证指标的选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今后研究的改进完善留出了空间。

刘超[4](2006)在《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中国证券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对证券市场及其投资者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对证券分析师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证券分析师在决策过程的心理和行为机理、预期模式及预测能力。有利于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客观认识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同时也有利于证券分析师正确认识自我。这些对于规范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发挥其作用,引导证券分析师行业规范发展,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回顾了现代金融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成果。行为金融学注重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考察资本市场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较圆满地解释了资本市场的一些异象。指出行为金融学在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上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对中国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及其行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首先,阐述了证券分析师的概况,回顾了国内外证券分析师发展的历史,指出证券分析师的产生是证券市场的客观要求,并对证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接着,对中国证券分析师在证券市场的主要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总结了中国证券分析师在证券市场作用,指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分析师行业将显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3.对中国证券分析师的主要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预测市场行为和荐股行为是证券分析师的主要行为,对市场和投资者影响很大。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分析师在决策过程的心理和行为机理、预期模式及预测能力。发现分析师决策时存在认知偏差;其对市场今后走势的方向具有一定预测能力,但对市场变化的程度没有预测能力。通过对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研究,发现股票在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师荐股行为会引起其股价和成交量的变化,其推荐的股票短期能产生异常收益。以上结论有利于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客观认识分析师行为的影响。4.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在对证券分析师行为分析和分析师行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着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行业竞争的新形势,从完善有利于分析师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构建促进分析师行业发展的内部机制两个方面考虑,提出进一步促进分析师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吴广灼[5](2007)在《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在过去28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几千年的梦想,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亿万人民的艰苦努力,成就这惊天动地的奇迹。自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不过15岁多一点,却走完了相当于欧美国家资本市场100多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发展、危机和改革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国双轨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且具有中国转型社会整体性制度特征。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一个时期内,中国资本市场的共同知识和共享信念,是约束市场参与人的内生制度。市场参与人在资本市场里,围绕着这个特定的制度,共生共荣,沉沉浮浮,形成相生相克的制度束,对应着多重复杂的利益关系。由于人们总是从资本市场输出利益,而没有输入利益,资本市场走向枯竭,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危机不可避免。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危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性危机,标志着双轨制的危机。双轨制曾经是转型过程中的适应性制度安排,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在中国社会进一步转型过程中,成为转型的障碍。改革的成本由非流通股股东支付,是中国社会向市场化方向转型的必要条件,而如果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则意味着改革的倒退。改革的实践证明:结束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将翻开新的一页,迎来全流通的时代。本文主要从制度变迁和比较的角度,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前言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不足,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结构安排。第一章提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并作出简要的理论解释。第二章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分析参与人的行为。本章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起源的考察,结合参与人策略互动,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从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人影响的角度,分析参与人的预期和行为;通过研究参与人策略互动,用博弈论均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第三章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机制和危机。本章主要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结构特点和演化过程,描述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再生产、动力机制和强化机制,从制度关联和历时演化的角度,深刻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实际上是中国资本市场整体性制度特点的信息浓缩和概要表征;结合国内外经济技术大背景,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内在缺陷和危机,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曾发挥积极作用,而今天则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而必须进行改革。第四章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改革实践。本章首先介绍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几次尝试,分析其夭折的原因;接着解析关于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大讨论,分析几种主要的方案,介绍笔者的方案;通过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改革实践,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何种方案被选择、均衡解的形成和路径选择的特点。第五章提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本章首先指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当前改革的局限性;接着分析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发展、危机和改革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总结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并建立一些简要模型,得出经验、教训和启示,对未来作出预测和展望。

任啸[6](2002)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于探讨使中国货币传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因素。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越来越倚重于宏观金融的间接调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健全是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在我国,要有效运用货币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关键在于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条件。 论文结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别分析了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贷渠道和外汇渠道在我国的作用及效果。论文对计划经济体制和转轨时期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作了比较。认为近年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即传导机制)的转变没有伴随相应的体制转变,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和渠道短缺。论文着重以历史的眼光考察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的逻辑。论文从中央银行运行制度、商业银行运行制度、国有企业制度、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制度、利率制度、外汇管理制度和相关制度,包括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做出了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分析,以达到健全完善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创建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目的。

龚纪纲[7](2010)在《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QD11(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制度最原始是由香港的政府部门所提出,它与CDR(China Depository Share,中国存托凭证)和QF11(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类似,是在实行的外汇管制下方便大陆地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便宜之计。令本国大陆投资人在资本账户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之下,对海外的资本市场实行投资。这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逐渐加快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际收支上不断的出现顺差,因而产生我们的外汇存底积累额增长加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QDII制度的正式上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开放资本账户更跨出一大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外汇需求,使人民币与国际汇率相较之下更加稳定、更加市场化与平衡,同时鼓励国内更多公司能够跨出国门,以进一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的盈余。其中最直接的优点便是让国内投资人方便透过这样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外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可以获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报酬率。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在人民币不可以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以专用基金的模式投资到香港的资本市场。为了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持续停留在低潮的股市注入一笔新的资金.重新振作香港的经济。这几年来,大量的外汇存底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期待不断地增大,造成对中国资本流出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有必要开设一种积极管理的投资渠道的制度来引导这部分的资金对外流出。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投资外汇市场的需求上扬,资本帐户的开放也自然成为必要的趋势,QDII制度在这些角度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实际上QDII的思路可以追溯到1983年,台湾在针对岛内资本市场进行逐步开放的时后,为了防止形成比较大的冲击,于是对外资机构投资人实行了QFII,相对的,有一些机融学者觉得可以参考台湾的QFII机制,另外提出了QDII的想法。中国台湾、印度、智利、巴西、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的1990年代初期就设立以及实施过QFII和QDII的双“Q”制度,也从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很多的非常有价值的经验与成果。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以及实践为出发点,深入的阐述了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者投资国外资本市场)这样的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背景和意义,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述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及H市场价格的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国内首批QDII基金净值表现并不好看,QDII基金净值折损创下中国基金业发展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基金QDII首发规模越发越小。迄今有24家基金公司获得QDII资格,但已发行QDII基金的只有10家,持观望态度的不在少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一批大基金公司对出海仍然执着,申报相当积极。在金融风暴中频频受挫,QDII基金选择一再收缩“战线”,将港股作为绝对主战场。偏爱在家门口炒股的QDII基金,离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的期望却越来越远,投资者也开始质疑QDII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能力。本文研究的QDII制度是中国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做为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个方法,也同步是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有效的政策与手段,其策略十分重要。所以研究QDII市场的现象、影响力以及QDII制度正式实施以后,H股对A股折价等种种的问题,对于学术与实务的研究,具备了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过由于QDII在国际上的研究并不多,况且国内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也还处于探讨的阶段,缺乏比较权威性或是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中国现在相关的经济资料结合相关的模型进行研究和交叉比对分析,进而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推行QDII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所发生的变化,更进一步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同时就QDII对中国现在实际上可能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冲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此外,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和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等理论对QDII制度的实施对我国证券市场H股折价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这些研究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带来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的价值。QDII制度是我国在外汇管制状况下大陆地区的一种临时性的资本运作模式,曾造成过国内A股及B股和香港H股的几番波动。QDII制度作为一种调节外汇存底,稳定汇率的方式被提到议程并已经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的QDII被当作是中国大陆地区在稳定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加强型作法,地位十分显着。但由于QDII制度在国际上的研究很少,而且国内对QDII的研究也还处于很初步探讨的状况,缺乏比较权威或成熟的研究结果。所以本文在资料收集和撰写成文的过程中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很难找到国内外与QDII制度直接相关的专着或研究成果以作为参考和借鉴,可运用的数据也较为有限。所以因为这种状况,本文只能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以中国目前相的关经济数据结合相关模型进行研究和对照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探讨出中国推行QDII制度之后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变化。本文试图综合性的运用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便获得科学性较准确的研究结论。主要来说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互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的模式:1、采用事件分析方法分析在中国实施QDII制度这个事件点的前后中国A股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变化,从而量化QDII制度对A股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影响。2、基于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日交易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对H股折价的现象进行了描述,进一步结合模型,系统地检验我国证券市场H股相对A股折价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一是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等协整检验方法验证两地市场的互动关系,二是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造成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本文实证部分主要是基于QDII推出前后的沪深300指数与恒生指数等等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大陆境内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相关系数的变化,进一步而得出QDII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国内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的相关性的结论。可以由此得出,QDII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国内投资人将资产投资到海外的目的以及资金分流的愿望。本文根据与遵照理论、实证、对策研究的基本概念,一共分为七大部分,研究架构与思考模式如下:第一章主要包括QDII制度的研究主题、相关的背景以及其积极的意义,与文献综和叙述、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安排及创新。第二章,QDII制度概述,包括QDII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实施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资本市场引入QDII制度的背景,台湾、韩国、智利等国实施QDII制度的国际比较。第三章主要包括国内QDII政策里程碑记录、QDII制度发展历经的过程、QDII发展的现状、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及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等。第四章主要包括对QDII制度对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影响的探讨、QDII制度对我国国内股票市场的影响、QDII制度对我国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影响、QDII制度对外汇市场的影响、QDII制度对金融监管体系及金融安全的影响等的定性分析。第五章主要包括QDII制度对A股市场收益的定量分析及QDII制度对A股市场风险的定量分析。第六章包括市场分割与多重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差异,A股、H股的市场分割及基本情况介绍,以及QDII制度对市场分割及A股H股价差的影响。文章最终,透过总结QDII制度在国内实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列争议与问题,提出了可能可以建立与更进一步完善我国QDII制度的政策和建议,并对中国大陆地区未来在QDII制度的发展未来前景上提出了展望。对于中国大陆地区金融市场的角度来说,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时间点、开放的速度以及开放的程度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说,由于政治与经济体制都不同于其他国家,如何保证经济能够有秩序的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哪一种模式与策略来放开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QDII制度不单纯只是一种创新,那更是一种可能可以实现我国大陆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明智选择。不过在QDII制度的施行甚至到整个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都必须必须始终能够贯穿谨慎的、坚定的以及积极的执行原则。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的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带来实证研究和理论这方面的价值。

熊英[8](2017)在《个体财富观念的表达研究 ——基于自媒体财经评论的考察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封建专制的政治统治、重农抑商的文化观念之下,中国百姓的个体财富观念在历史上长久被压制,难以通过媒介进行有效表达。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了富裕生活的希望,人们个体财富观念觉醒,开始不断寻求致富的方法和途径,整个社会对于财富创造的方法、知识、途径有了迫切需要。这一时期具有财经知识,并富于表达能力的个体,主动发表对于中国财经事件、现象、政策的评论,指导人们进行财富创造决策,帮助人们呼唤公平的投资环境、监督政府相关的投融资制度,并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表达。这种致富知识表达与对致富知识的广泛需求恰遇21世纪初期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自媒体财经评论这一新闻信息产品,该新闻信息产品成为人们进行财富观念表达的载体,在博客、微博、微信上诞生了大量承载个体财富观念表达内容的自媒体财经评论,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做为一种新闻评论的新形式、一段重要的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思想观念的评论形式,本文试图结合思想观念研究与自媒体新闻评论研究的方法,以自媒体财经评论为研究对象,对个体财富观念表达这种社会现象进行剖析与探讨,揭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存在的一些困境与不足,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按照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在逻辑,包括绪论,全文主要分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界定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并对本研究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同时也对论文框架进行了规划。第二部分:对个体财富观念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历史考察、探讨其兴起的背景与发展阶段。指出中国公众的个体财富观念经历了由压抑——觉醒——表达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在个体财富观念觉醒、公众对财经知识的渴求等因素推动下,个体财富观念表达兴起,并经历了网站财经评论、财经论坛(BBS)、财经博客、财经微博、财经微信公号五个发展阶段。第三部分:对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主体、核心观点、表达方式、社会功能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新浪财经博客及财经微博等自媒体博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表达主体的性别与年龄结构、职业与受教育背景、地域分布。数据分析表明,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话语权已经由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向多元化表达主体进行转移,并分析个体财富表达话语权转移的内在原因。同时,考察了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核心观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为个体财富正名、财产性收入是个体财富创造的重要来源、财富创造来源已经从硬财富转向软财富等,总结出震惊与说理是表达主体较为普遍的表达方式。本部分还对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梳理,包括传播财经知识、社会财富舆论引导、讨论经济政策、经济评估与咨询的“智库”。第四部分:这一部分审视了个体财富观念表达面临的困境与不足,指出由于表达主体地域结构失衡、职业结构失衡、性别结构失衡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表达话语权结构失衡。此外,在表达内容上,也存在着过于重视物本财富观、经济理论的使用失当、解读不当、缺乏对弱势群体财富创造问题的关注等问题,表达方式上主要存在着绝对化表达和情绪化表达,欠缺理性与审慎等问题。第五部分:在分析个体财富观念表达面临困境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出路与建议。如表达主体需要由生产-消费式向参与式生产转变,表达主体团队化和专业化。表达内容方面,应倡导人本财富观,及表达视角的全球化。表达方式上,则须注意理性分析、宽容辩论,审慎表达,致力建诤言。

朴明根[9](2004)在《二元经济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脱离,货币也开始从实物经济中脱离出来,在一般商品交易之外独立地运动。货币的这一变化给现代社会埋下了爆发金融危机的隐患。金融危机的爆发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不断地探索防范金融危机的措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有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金融危机第一代模型、奥布斯特菲尔德的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道德风险危机模型为主的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金融危机进行精辟的论述,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当然,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这些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甚至错误,但是给我们研究金融危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与20世纪70年代以前相比,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金融危机的爆发开始集中在地域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这些发展中国家中经过经济改革已经具有相当经济实力,但同时保留较为落后农业的多元经济结构国家。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没有专门把多元经济与金融危机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体系。为此,本人想在这个问题开始提出来,并进行研究。由于经济学上多元经济的含义尚未广泛使用,故本文把多元经济按习惯说称二元经济。 本论文分五章。第一章把二元经济与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比较,这是本论文的起点。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刘易斯等经济学家研究的二元经济已经变成三元、四元,甚至更多的元,即习惯上说的多元。但是,不管发生多大的变化,其基本经济特征较为相似。为此,本文现对现代二元经济的特点进行概要的分析归纳,并和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并且进一步发展趋势。本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和其他类似于我国经济状况的国家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几点建议。论文第二部分是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实证分析。该部分重点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为下一章的研究打基础。论文第三部分是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成因机理分析,重点研究二元经济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本论文重点对二元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泡沫经济、过度的金融开放和金融监管制度的不完善等作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生成机理问题。第四部分是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元经济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很大一个特点是传导性,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外迅速传导。本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于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本部分,对于国际上流行的贸易益出效应、金融益出效应、季风效应和传染效应应用在单独的二元经济体系上,深入探讨二元经济结构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问题。第五部分是关于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对策研究。根据前面进行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提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具体建议,并从理论上给予支持。我国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能够回避经济动乱的原因除了1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基础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也在扩大,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和被传导的危险急剧增加,我国的金融危机防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本论文把这一题目作为全文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论文在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典型案例不但进行概括和总结,而且与我国实际现状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提出有益的理论依据。 本文的理论突破有如下凡点:第一,首次明确提出二元经济下金融危机的概念;第二,二元经济国家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传导机制和防范方面的不同特点;第三,系统分析我国面临的金融危机的紧迫性和防范对策。 本论文不足的地方主要是由于本题目相关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目前非常缺少相关资料,所以,在理论分析中存在不够深入的地方。此外,国外材料主要通过国内翻译过来的文献作为依据,所以,存在不全面的问题。

韦茜[10](2013)在《我国黄金现货市场分形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现代金融研究的理论基础,有效市场假说无法很好地解释市场行为,假设条件也与实际经验不符,这时,非线性科学中的新分支——分形理论应运而生。运用分形理论分析非线性系统中不规则或者不光滑个体,能够较好地解释复杂性系统的特征和行为。集货币、金融、商品属性于一身的黄金近几年一直是国内外投资者和避险者纷纷追逐的对象,黄金市场行为和价格波动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考虑到有效市场理论在分析金融市场时的缺陷,本文借助非线性方法和理论认识我国黄金现货市场、研究我国黄金现货市场波动特征和行为、预测黄金市场价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了有效市场假说在解释市场现象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即市场上的参与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收益率不遵循随机游走以及市场价格对信息的非线性反应等,介绍了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分形市场假说,系统地梳理了分形理论和相应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非线性和复杂系统的分形理论在黄金市场上的应用。其次,判断了数据的平稳性并对其进行平稳化处理,对处理后的收益率序列进行正态性检验、线性检验、非线性检验、R/S分析以及盒子覆盖法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有:1)通过ADF、PP等方法综合判断了数据的平稳性,对收益率平稳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线性相关检验和非线性相关检验。2)运用重标极差分析法计算黄金日收益率和周收益率序列的Hurst指数,实证结果说明黄金市场是分形的,时间序列存在长期记忆性,并且有112天的非周期循环长度。3)用盒子覆盖法计算时间序列的盒维数,得到的盒维非整数,与前文分析一同从整体上说明了我国黄金现货市场的分形特征。再次,运用多重分形方法继续深入研究黄金现货市场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原因。研究工作主要有:1)运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计算黄金时间序列的广义Hurst指数、标度函数、奇异指数、多重分形谱,结果说明时间序列在消除趋势后,局部结构不一致,存在多重分形特征。2)通过相位随机化和打乱处理,对比原序列和新序列的分形特征,分析影响多重分形的因素。3)分析市场内出现分形结构的原因。最后,在实证检验了我国黄金现货市场的长期记忆性和标度不变性等分形特征之后,构建分形插值模型,拟合分形插值曲线,并对我国黄金现货市场价格进行预测,为市场投资者和管理者认识市场、预测市场提供了参考。

二、论今后股市的完善和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今后股市的完善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调控型公共财政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本研究的重大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1.2.2 我国的主要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1.2.3 我国财政体制中国有经济地位的相关理论综述
        1.2.4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1.2.5 微观运行层面的财政理论综述
        1.2.6 对国内外财政体制理论的总体评述
    1.3 本研究采用的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
        1.3.1 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1.3.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
    1.4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1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调控型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下现代财政体制的必然选择
    2.1 公共性及公共财政的内涵分析
        2.1.1 对财政公共性的分析
        2.1.2 对公共财政基本内涵的分析
        2.1.3 公共性与财政、经济的两大矛盾分析
    2.2 历史的新视角:财政公共性的成因分析
        2.2.1 社会分工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2.2.2 社会分工必然产生财政的公共性
        2.2.3 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要保持财政的公共性
        2.2.4 财政公共性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2.2.5 关于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帕累托效率分析
        2.2.6 推进社会分工是永恒的主题,公共财政规模将持续扩大
    2.3 关于现代经济非均衡性问题的分析
        2.3.1 市场经济初期的经济非均衡性及其后果分析
        2.3.2 宏观经济非均衡的激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2.4 市场经济非均衡的必然性:从均衡工具得出的非均衡结论
        2.4.1 凯恩斯主义并不能消除市场经济的内在非均衡性
        2.4.2 经济动态分析: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有强化的趋势
    2.5 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实行调控型公共财政具有必然性
        2.5.1 财政公共性的历史地位分析
        2.5.2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体制必须具有调控性
        2.5.3 调控型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三大约束条件分析
    3.1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外部约束条件:小国经济体论
        3.1.1 一个误区:我国是一个大国经济体吗?
        3.1.2 我国转轨经济下的IS-LM-BP模型均衡分析
        3.1.3 内外均衡的米德冲突及财政政策的作用分析
    3.2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效率约束条件:大滞胀论
        3.2.1 经济引擎已经出现衰竭征兆:我国实体经济将中长期下行
        3.2.2 虚拟经济膨胀的内生化:论我国的中长期结构性通胀
        3.2.3 “中国式滞胀”与“欧美式滞胀”的内在区别
        3.2.4 大滞胀背景下的财政体制选择:财政政策要能遏制经济下滑
        3.2.5 大滞胀背景下的财政体制选择:财政政策要能遏制资产膨胀
    3.3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社会公平收入约束条件:分配失衡论
        3.3.1 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3.3.2 我国分配的现状及国内外比较研究
        3.3.3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展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的历史规律分析
    4.1 调控性和公共性的冲撞:我国财政体制历史演变的总规律
        4.1.1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的总体阶段划分
        4.1.2 基本脉络:从调控型财政体制走向调控型公共财政体制
    4.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4.2.1 我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形成
        4.2.2 1953-1967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
        4.2.3 1968-1970我国财政体制的再度集中及原因分析
        4.2.4 1971-1979年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
    4.3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分析
        4.3.1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实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分析
        4.3.2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演变及内在规律分析
        4.3.3 我国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实施的意义分析
    4.4 集权与分权的复合体:分税制及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4.4.1 分税制:在财政分权的名义下矫正财政的过度分权
        4.4.2 构建公共财政:力图改变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4.5 走向财政集权:两次金融危机及两次财政矫正
        4.5.1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1998-2004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4.5.2 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2010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种消极财政体制: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缺陷分析
    5.1 公共财政与纯公共财政的辨析
        5.1.1 目前国内外对“公共财政”的界定缺乏学术价值
        5.1.2 “纯公共财政”概念的引入
        5.1.3 本研究的“公共财政”严格限定于“纯公共财政”
        5.1.4 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是我国财政理论研究的突破
    5.2 经济学的两大分野及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归宿
        5.2.1 经济学的两大分野及其主张分析
        5.2.2 公共财政的经济学理论渊源:古典经济学
    5.3 核心职能的缺失:对公共财政职能的分析
        5.3.1 国内外有关财政职能界定的主要观点
        5.3.2 关于财政投资职能的一般规范分析
        5.3.3 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决定性地位分析
        5.3.4 借鉴:德国经济崛起时的财政职能定位分析
    5.4 无法相机抉择:公共财政的政策障碍效应分析
        5.4.1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分析
        5.4.2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关键在于运用公共投资手段
        5.4.3 总体评价:公共财政理论是缺陷明显的理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一种低效率财政体制: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效率损失的实证分析
    6.1 财政效率及财政效率模型的设计和运用分析
        6.1.1 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辨析
        6.1.2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投资效率的全覆盖模型
        6.1.3 开放经济条件下衡量我国财政效率的主要指标
        6.1.4 简化后的我国财政预算内支出效率全覆盖模型
    6.2 三种方案:对我国2008年后积极财政政策效率的分析
        6.2.1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6.2.2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6.2.3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三种应对方案的设计思路
        6.2.4 实施“方案一”的效率损失测算
        6.2.5 实施“方案二”的效率改善状况分析
        6.2.6 在“次贷危机”下实施“方案三”的效率损失测算
    6.3 对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6.3.1 三种方案带来的总效率变化分析
        6.3.2 三种方案下的我国失业率变化分析
        6.3.3 三种方案带来的财政收入变化分析
    6.4 财政调控优于货币调控:对2009-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分析
        6.4.1 2009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财政政策效率尚未充分挖掘
        6.4.2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货币政策被过度使用
        6.4.3 “次贷危机”下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及效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成因分析
    7.1 “量入为出”在我国历史上是主流财政思想
        7.1.1 “量入为出”是与“治世”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思想
        7.1.2 “量出为入”是与“乱世”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思想
        7.1.3 “凯恩斯困局”及其启示
    7.2 我国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过热”问题
        7.2.1 经济“过热”与公共财政的内在关系辨析
        7.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超高增长速度
        7.2.3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性与公共财政理论的阶段性分析
    7.3 投资膨胀及投资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7.3.1 预算内投资膨胀长期是我国经济膨胀的主要原因
        7.3.2 投资多元化有利于减少预算内财政投资
        7.3.3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有利于减少财政预算内投资
    7.4 平衡财政收支缺口压力巨大
        7.4.1 建国后长期实行平衡预算
        7.4.2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赤字急剧扩大
        7.4.3 我国财政赤字可能不断扩大,公共财政理论依然会有市场
    7.5 从年度平衡预算到周期性平衡预算存在巨大跨越
        7.5.1 年度预算平衡明了但不利于反周期
        7.5.2 周期性预算平衡具有调控性但比较复杂
    7.6 对公共财政理论本身的认识也需逐步深化
        7.6.1 我国对公共财政的认识具有明显的表面性
        7.6.2 全面认识公共财政的内涵还须结合研究国际经济思潮
        7.6.3 我国传统财政思想对认识公共财政理论也具有重大影响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通往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之路
    8.1 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分析
        8.1.1 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8.1.2 我国财政必须具有调控性
        8.1.3 我国财政必须是公共性和调控性的有机结合
    8.2 构建调控型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
        8.2.1 坚持吸收公共财政体制已有成果的原则
        8.2.2 坚持以财政的调控性应对我国经济内外非均衡性的原则
        8.2.3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
    8.3 构建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的若干具体设想
        8.3.1 改变财政管理思维,变财政集权为提高财政效率
        8.3.2 改变财政投资观点,变削减乃至取消财政投资为财政适度投资
        8.3.3 改变预算编制方式,变单一预算为复式预算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我国P2P网贷异化风险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网络借贷
        1.2.2 异化与P2P网贷异化
        1.2.3 脱实向虚与平台资金脱实向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回顾
        2.1.1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风险
        2.1.2 P2P平台发展与异化风险
        2.1.3 P2P网贷资金脱实向虚与风险传染
    2.2 文献述评
第三章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及异化风险分析
    3.1 国内P2P网贷行业发展考察
    3.2 P2P异化考察
    3.3 P2P异化风险的识别
        3.3.1 道德风险
        3.3.2 过度创新风险
        3.3.3 交叉感染风险
        3.3.4 高利贷风险
    3.4 P2P网贷异化风险特征
        3.4.1 风险源全覆盖、模糊难识别
        3.4.2 羊群效应助推下的风险传播
        3.4.3 市场融合嵌套下的广传染面
        3.4.4 风险爆发集中且振幅大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P2P网贷异化风险生成机制分析
    4.1 偏向信用中介实质的功能异化外因
        4.1.1 网络信息技术支持
        4.1.2 信息缺失与信息不对称
        4.1.3 宏观环境与监管滞后
        4.1.4 出借人资金安全保障诉求
        4.1.5 借款人群体的高风险特征
    4.2 平台资金脱实向虚的本质异化内因
        4.2.1 信用风险下的平台非法经营和借款者恶意违约
        4.2.2 流动性风险下的平台理财产品期限错配
        4.2.3 平台担保关联风险和操作串联风险
        4.2.4 资产泡沫风险和高利贷危机
    4.3 异化外因与内因共同引致P2P网贷异化风险
        4.3.1 平台在功能异化外因下的信用风险承接
        4.3.2 异化内因下的P2P网贷异化风险
    4.4 小结
第五章 P2P网贷异化风险的传导扩散路径
    5.1 P2P异化风险传导路径——蝴蝶效应模型
    5.2 平台存续模型——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
    5.3 平台挤兑模型——Diamond&Dybvig
    5.4 平台风险溢出模型——Diamond&Dybvig
    5.5 小结
第六章 P2P网贷异化对正规金融体系的风险冲击效应研究
    6.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2 VAR模型构建
    6.3 实证分析与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我国P2P网贷异化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7.1 制度体系建设与完善
    7.2 扩大行业自律作用
    7.3 扩充科技监管维度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现代金融理论的回顾与行为金融学的发展
    2.1 现代金融理论的回顾
        2.1.1 现代金融理论的概述
        2.1.2 现代金融理论的基本假定
    2.2 现代金融理论面临的挑战
        2.2.1 有效市场假说受到的挑战
        2.2.2 预期效用理论受到的挑战
    2.3 行为金融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2.3.1 行为金融学的定义
        2.3.2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
    2.4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和简评
        2.4.1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2.4.2 行为金融学的简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
    3.1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行为和投资决策行为的分析
        3.1.1 投资行为与投资决策行为
        3.1.2 行为金融学关于决策行为的理论基础
        3.1.3 投资者在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
    3.2 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行为的模型
        3.2.1 BSV 模型
        3.2.2 DHS 模型
        3.2.3 HS 模型
    3.3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
        3.3.1 反向投资策略
        3.3.2 动量交易策略
        3.3.3 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
        3.3.4 小盘股投资策略
        3.3.5 集中投资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分析及其行业分析
    4.1 中国证券分析师概况
        4.1.1 证券分析师的定义、职能、特征和类型
        4.1.2 国外证券分析师的发展状况与启示
        4.1.3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述
        4.1.4 中国证券分析师的发展状况
    4.2 中国证券分析师在证券市场的行为及其分析
        4.2.1 中国证券分析师在证券市场的主要行为
        4.2.2 对中国证券分析师主要行为的分析
    4.3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4.3.1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的问题
        4.3.2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问题的分析
    4.4 中国证券分析师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4.4.1 中国证券分析师的作用
        4.4.2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前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市场行为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数据选取与研究设计
        5.2.1 数据选取
        5.2.2 研究设计
    5.3 中国证券分析师情绪指数与市场运行特征的关系
        5.3.1 “央视看盘”机构看盘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5.3.2 中国证券分析师情绪指数与市场大盘指数的关系
        5.3.3 中国证券分析师情绪指数与市场主要特征的关系
    5.4 中国证券分析师认知偏差的实证分析
        5.4.1 中国证券分析师启发式偏差的分析
        5.4.2 中国证券分析师框定偏差的分析
        5.4.3 实证结论
    5.5 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市场能力的实证分析
        5.5.1 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市场涨跌方向能力的分析
        5.5.2 中国证券分析师情绪水平预测市场收益能力的分析
        5.5.3 中国证券分析师极端情绪水平预测市场收益能力的分析
        5.5.4 中国证券分析师情绪变化预测市场收益能力的分析
        5.5.5 实证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数据选取与研究设计
        6.2.1 数据选取
        6.2.2 研究设计
    6.3 中国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实证分析
        6.3.1 中国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特征
        6.3.2 中国证券分析师推荐股票的成交量变化分析
        6.3.3 中国证券分析师推荐股票收益率变化的分析
    6.4 实证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7.1 完善有利于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7.1.1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
        7.1.2 健全法律法规与加强监管,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7.1.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信息效率
    7.2 构建促进证券分析师行业发展的内部机制
        7.2.1 提高行业准入条件,提升从业人员自身素质
        7.2.2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7.2.3 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战略转型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
    五、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与理论解释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及其内涵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概念的不同观点
        三、与欧美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相比的异同点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制度和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转型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三、制度分析的博弈论框架
        四、国内学者的有关理论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理论解释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整体制度观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双轨和转型制度观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博弈论制度观
第二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和参与人行为分析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背景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过程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模型分析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影响下的参与人行为分析
        一、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行为分析
        二、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行为分析
        三、上市公司的行为分析
        四、中介机构和社会舆论的分析
        五、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均衡分析
        一、均衡的不同含义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均衡分析
        三、参与人行为策略与均衡分析
第三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机制和危机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共时关联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上市公司的基础制度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制度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历时关联和演化机制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历时关联
        二、演化的动力学
        三、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四、多阶段多重博弈模型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危机
        一、认知危机与制度变迁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内在缺陷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危机
第四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和实践分析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首次尝试
        一、首次尝试情况
        二、尝试失败引发的大讨论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
        一、主要方案的特点和不足
        二、方案的竞争和参与人的利益博弈
        三、基本共识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实践分析
        一、组织和制度准备
        二、改革试点和路径选择
        三、改革的阶段性
        四、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
第五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方案的问题
        二、组织和管理的问题
        三、疑难杂症的问题
        四、市场承受的问题
    第二节 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
        二、进一步改革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 进一步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一、创新方案解决疑难杂症
        二、清理旧规则和建立新规则
        三、推进整体上市
        四、慎重选择新股发行
        五、严格执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承诺
结论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及中译文部分
    外文部分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研究主题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 假设前提与数据资料来源
第一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30年货币政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货币政策
        一、 1979-1983年的货币政策
        二、 1994-1987年的货币政策
        三、 1988-1991年的货币政策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政策
        一、 90年代至1997年的货币政策——整顿金融秩序,防止通货膨胀
        二、 1997年以后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
        三、 近年来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第四节 不同阶段货币政策效果传导制度分析
        一、 改革开放前的货币政策传导制度分析
        二、 改革开放后的货币政策传导制度分析
第二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因素
    第一节 制度及制度变迁概论
        一、 制度的概念分类及特性
        二、 制度的选择与变迁
    第二节 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诠释
        一、 中国改革经济体制变迁背景
        二、 体制(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的关系
        三、 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安排分析
    第三节 我国金融体制变迁的制度分析
        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特征
        二、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三、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式和供给主体
第三章 货币政策传导运行机理和我国的现状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一、 利率渠道
        二、 信贷渠道
        三、 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
        四、 汇率渠道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的条件
        一、 货币政策传导的层次
        二、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制度条件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 信贷渠道
        二、 (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
        三、 利率渠道
        四、 汇率渠道分析
第四章 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运作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中央银行独立性制度分析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模式与现状
        一、 中央银行独立性模式
        二、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体现
        三、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第三节 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制度创新
        一、 中央银行的产权结构(财产组织方式):公有产权形式
        二、 中央银行的外部组织结构:按经济区域设置
        三、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节的范围: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四、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传统与创新
        五、 理顺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六、 理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关系
第五章 货币政策传导中介:商业银行运作制度分析
    第一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及金融制度变迁
        一、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史
        二、 我国金融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 国有银行单一的国有产权结构,使其法人产权不明晰
        二、 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治理结构,使其运作效率低于公司型治理结构的效率
        三、 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中缺乏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抑制了放贷积极性
    第三节 金融经济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的矛盾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 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状况
        二、 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经济结构矛盾的原因
    第四节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中介:金融机构制度创新
        一、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制度求解
        二、 国有银行微观制度创新
        三、 构建与实体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结构
第六章 货币政策传导客体:国有企业运作制度分析
    第一节 我国有企业制度演进逻辑
        一、 改革前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逻辑
        二、 改革后国有企业制度安排的变革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制度性缺陷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 国有企业的制度缺陷与低效率和预算软约束
        二、 国有企业低效率和不良贷款的紧缩效应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一、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
        二、 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产权效率和模式选择
        三、 解决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第七章 货币政策传导载体Ⅰ:货币市场制度分析
    第一节 货币市场的产生、相关理论和我国的历史
        一、 货币市场的产生
        二、 货币市场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历史和动因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现状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 货币市场各各市场发育不完善,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
        二、 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因素影响了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
        三、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第三节 货币市场制度创新的思路
        一、 扩大货币市场规模,夯实货币市场基础、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二、 逐步建立统一、分层次的货币市场体系,促进货币市场制度创新
        三、 加快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工具
        四、 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操作方式
        五、 逐步剥离中央银行的政策性业务
        六、 疏导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第八章 货币政策传导载体Ⅱ:资本市场制度分析
    第一节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动因和特点
        一、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二、 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因:金融市场化趋势加快
        三、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特点:金融控制下特有的制度选择
    第二节 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及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 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二、 债券市场的非均衡发展及其影响
        三、 分业管理使金融工具的创新受到明显的抑制,减少了货币当局可选择的政策工具
        四、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挤占实体经济投资
        五、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分割对货币政策影响(见第7章)
    第三节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一、 以狭义价格指数(物价指数)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影响
        二、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受到影响
        三、 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四、 货币政策传导制度更加复杂和难以测控
    第四节 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创新
        一、 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二、 继续对资本市场实施适度的结构性控制
        三、 规范国内市场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途径
        四、 大力发展国有证券市场,努力扩展证券规模
        五、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六、 转轨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构造
    第五节 国有股减持的制度分析与求解
        一、 现行国有股减持办法的评价
        二、 国有股减持中的代理冲突分析
        三、 国有股解持的制度求解思路
    第六节 货币政策制度创新:应对资本市场的挑战
        一、 中央银行最终目标选择: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指数稳定
        二、 适时采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三、 运用以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节为主的政策工具
        四、 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偏离的反应
第九章 货币政策传导杠杆Ⅰ:利率制度分析
    第一节 渐进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分析
        一、 中国渐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简短回顾
        二、 金融约束的政策选择——中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的原因
    第二节 利率非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 利率管制制约着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机制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二、 利率管制使利率内在的平衡机制被人为地破坏
        三、 利率管制所形成的利率扭曲,导致利率结构的失衡,影响利率水平调节政策的有效性
        四、 利率管制无法形成合理的市场利率体系,也使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只能局限于货币供应量目标
    第三节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一、 利率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探讨
        二、 利率市场化的具体内涵
        三、 可能的利率市场化实施方案
第十章 货币政策传导杠杆Ⅱ:汇率制度分析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制度演变与逻辑
    第二节 现行汇率制度的局限性及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 现行汇率制度的局限性
        二、 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加入WTO对我国汇率制度及货币政策传导制度的影响
        一、 加入WTO对现行汇率制度的影响
        二、 加入WTO对货币政策传导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思考
        一、 我国现阶段汇率制度的选择:目标区汇率制度
        二、 改革结售汇制,重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三、 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思路
        四、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创新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相关制度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运行机理
        二、 “弱财政、强金融”形成的制度和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
        三、 改变财政金融不对称的对策
        四、 相关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投资体制
        一、 我国投资体制的演变
        二、 现行投资体制的缺陷
        三、 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及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思路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
        一、 我国产业政策的重点
        二、 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
        三、 房地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四节 区域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一、 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称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二、 我国地区差异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三、 解决东西部货币政策传导差异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国外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合述述
        1.2.2 国内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1.2.3 A股H股价差的国外文献综述
        1.2.4 A股H股价差的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创新之处
        1.3.1 本文结构安排
        1.3.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背景及国际比较
    第一节 QDII制度的运作原理
    第二节 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
        2.2.1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2.2 资产组合理论
        2.2.3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2.2.4 金融深化理论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引入QDII制度的背景
        2.3.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造就了大批富裕阶层和理财需求
        2.3.2 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人民币存在较大升值压力
        2.3.3 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2.3.4 繁荣香港市场的要求
    第四节 QDII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2.4.1 韩国QDII制度的实践
        2.4.2 台湾QDII制度的实践
        2.4.3 智利QDII制度的实践
第三章 QDII发展现状及治理措施
    第一节 QDII政策大事记
    第二节 QDII的发展历经程
    第三节 QDII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 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
        3.4.1 分类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3.4.2 基金系QDII重仓港股且偏好金融
        3.4.3 银行系QDII投向以成熟市场为主,区域相对分散
    第五节 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
第四章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的定性分析
    第一节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
        4.1.1 有利于优化国内市场的投资路径,降低投机行为发生率
        4.1.2 有利于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
        4.1.3 为我国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带来全方位的投资机会
        4.1.4 有助于培养国际级投资者队伍,推动投资理念与模式的逐步成熟
    第二节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消极影响
        4.2.1 导致国际游资跨境频繁流动
        4.2.2 引起市场萎靡
        4.2.3 证券市场的资金分流,可能导致股市动荡
第五章 QDII制度对A股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施QDII制度前各地股市风险溢价比较分析
    第二节 QDII对A股市场风险收益的实证分析
        5.2.1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的计量方法
        5.2.2 各地股市间相关系数的计算
第六章 QDII制度对市场分割及A、B、H股价差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A股、H股的市场分割及基本情况介绍
        6.1.1 影响H股和A股价格差异的因素分析
        6.1.2 QDII制度和A股、H股市场分割的消除
    第二节 A股和B股市场波动性、有效性比较及其整合研究
        6.2.1 研究方法
        6.2.2 实证研究结果
        6.2.3 基本结论与评论
    第三节 QDII制度对A股、H股价差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6.3.1 资料与研究方法
        6.3.2 最优滞后步长P的确定
        6.3.3 平稳性检验
        6.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回归拟合
        6.3.5 实证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7.1.1 资本项目和证券市场应逐步开放
        7.1.2 投资者确立合理的风险和收益预期
        7.1.3 培育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
        7.1.4 对进出资金严格监控
    第二节 论文的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一 QDII开放投资台湾之规定
    附录二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
    附录三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办法
    附录四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五 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个体财富观念的表达研究 ——基于自媒体财经评论的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1.2.1 财富、观念、个体财富观念
        1.2.2 自媒体财经评论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关于财富观念的研究
        1.3.2 关于财富观念表达的研究
        1.3.3 关于自媒体财经评论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历史考察
    2.1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历史溯源
        2.1.1 封建社会:被国家伦理财富观取代
        2.1.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个体财富观念的微弱表达
        2.1.3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湮没于国家财富观念中
    2.2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兴起背景
        2.2.1 个体财富观念觉醒,亟需财经知识
        2.2.2 媒介技术进步,媒体竞争需要
        2.2.3 表达主体形成,表达权得到保障
    2.3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发展阶段
        2.3.1 网站财经评论频道
        2.3.2 财经论坛(BBS)
        2.3.3 财经博客
        2.3.4 财经微博
        2.3.5 财经微信公众号
3.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综合分析
    3.1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主体构成分析
        3.1.1 表达主体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3.1.2 表达主体的职业与受教育背景
        3.1.3 表达主体的地域分布
        3.1.4 话语权的转移与重构
    3.2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核心观点分析
        3.2.1 为个体财富正名
        3.2.2 财产性收入是个体财富创造的重要来源
        3.2.3 个体财富的形态和来源领域发生变化
        3.2.4 个体财富创造、积累和分配制度需要完善
    3.3 个体财富观念的表达方式分析
        3.3.1 点穴公众痛点,反复论理的强互动式
        3.3.2 语不惊人誓不休,制造声势的“网红”式
        3.3.3 直击痛点,刺激“属丝”围观的“大V”式
    3.4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社会功能分析
        3.4.1 财经知识传播
        3.4.2 社会财富舆论引导
        3.4.3 经济政策讨论
        3.4.4 经济评估与咨询的“智库”
4.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困境与不足
    4.1 表达话语权结构失衡
        4.1.1 地域结构失衡
        4.1.2 职业结构失衡
        4.1.3 性别结构失衡
    4.2 表达内容的失当
        4.2.1 过于重视“物本财富观”
        4.2.2 经济学理论使用失当
        4.2.3 解读不当干扰经济政策执行效果
        4.2.4 缺乏对弱势群体财富创造问题的关注
    4.3 表达方式欠缺理性与审慎
        4.3.1 绝对化表达,涉嫌炒作
        4.3.2 情绪化表达,致讨论偏题
5.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出路与建议
    5.1 个体财富观念表达的困境成因
        5.1.1 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影响
        5.1.2 自我把关难以克服观点的片面性
        5.1.3 原创内容难以为继
        5.1.4 商业利益导向下的责任感缺失
    5.2 表达主体的转型
        5.2.1 由“生产—消费式”向“参与式生产”转变
        5.2.2 表达主体团队化和专业化
        5.2.3 表达主体结构均衡化
    5.3 表达内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5.3.1 确立“人本财富观”,提升个体财富品位
        5.3.2 分析与表达视角的全球化
    5.4 表达方式的平和与大度
        5.4.1 理性分析,宽容论辩
        5.4.2 审慎表达,致力建诤言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二元经济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二元经济与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比较
    1.1 二元经济含义及其特征
        1.1.1 二元经济的含义
        1.1.2 二元经济的特征
    1.2 我国二元经济特征分析-东西部经济差异分析
        1.2.1 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的成因分析
        1.2.2 中国东西部差异的后果分析
    1.3 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经济特征与我国经济-
        1.3.1 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经济特征
        1.3.2 我国与国际上二元经济国家差异分析
    1.4 现代金融危机理论概述
        1.4.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1.4.1.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含义与本质的论述
        1.4.1.2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可能性的论述
        1.4.1.3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实性的论述
        1.4.1.4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论述
        1.4.2 凯恩斯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1.4.2.1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1.4.2.2 凯恩斯的投机乘数和加速理论
        1.4.3 金融危机基本含义的界定
        1.4.3.1 金融体系基本平衡和金融危机
        1.4.3.2 信用危机与金融危机
        1.4.3.3 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
        1.4.4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关系研究
        1.4.4.1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联系与区别
        1.4.4.2 经济周期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1.4.5 西方现代金融危机理论分析
        1.4.5.1 克鲁格曼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分析
        1.4.5.2 奥布斯特菲尔德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分析
        1.4.5.3 道德风险-金融危机第三代模型分析
第二章 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实证分析
    2.1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实证分析
        2.1.1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及其原因
        2.1.2 东南亚金融危机迅速传导及其原因
        2.1.3 东南亚金融危机教训分析
        2.1.4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几个疑难问题分析
    2.2 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实证分析
        2.2.1 巴西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与爆发
        2.2.2 巴西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2.2.3 巴西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2.3 1980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实证分析
        2.3.1 阿根廷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
        2.3.2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
        2.3.3 阿根廷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
    2.4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实证分析
        2.4.1 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
        2.4.2 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经过
        2.4.3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教训
    2.5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实证分析
        2.5.1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
        2.5.2 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2.5.3 俄罗斯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成因机理分析
    3.1 二元经济国家金融深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1.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3.1.2 金融深化是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3.2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2.1 二元经济国家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的形成分析
        3.2.2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根源
    3.3 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3.1 金融创新的含义界定
        3.3.2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与效用
        3.3.3 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4 投机与政策变动对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4.1 投机对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4.2 政策变动对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5 金融制度对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5.1 汇率体系和金融调节机制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5.2 国际储备和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5.3 国际间金融监管机制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6 二元经济国家泡沫经济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6.1 二元经济国家泡沫经济现象分析
        3.6.2 泡沫经济是二元经济国家产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3.7 国际金融市场机制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7.1 国际金融市场现行机制分析
        3.7.2 国际金融市场现行机制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8 国际资本不合理流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3.8.1 国际间资本不合理流动的形成
        3.8.2 国际间资本不合理流动的发展原因分析
第四章 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内外传导机制研究
    4.1 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
        4.1.1 金融危机国内传导的含义
        4.1.2 金融危机国内传导与货币贬值
    4.2 二元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国际间传导
        4.2.1 金融危机国际间传导的含义
        4.2.2 金融危机国际传导中“自我实现”的问题
    4.3 金融危机国际传导中金融溢出效应分析
        4.3.1 金融危机传导中金融交易效应
        4.3.2 金融危机传导中通货膨胀效应
    4.4 金融危机国际传导中贸易溢出效应分析
        4.4.1 贸易溢出直接传导
        4.4.2 贸易溢出间接传导
第五章 中国金融危机及其传导防范体系研究
    5.1 金融法规、金融监管对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效应分析
        5.1.1 金融法规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分析
        5.1.2 金融监管制度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分析
        5.1.3 金融监管机构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的效应分析
        5.1.4 金融监管政策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分析
        5.1.5 制度化的金融检查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分析
    5.2 经济体制与发展模式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的效应分析
        5.2.1 宏观调控体系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分析
        5.2.2 宏观经济战略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分析
        5.2.3 经济稳定增长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
        5.2.4 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
        5.2.5 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
    5.3 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的效应分析
        5.3.1 我国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的表现
        5.3.2 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对中国金融危机的效应分析
    5.4 汇率政策与金融制度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的效应分析
        5.4.1 汇率政策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的效应分析
        5.4.2 国际金融制度对中国金融危机防范的效应分析
    5.5 中国建立金融危机国际间传导防范机制的对策研究
        5.5.1 中国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中防范金融危机传导的对策
        5.5.2 中国在加强国际合作中防范金融危机传导的对策
        5.5.3 中国金融危机早期传导预警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10)我国黄金现货市场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发展动态与研究现状
        0.2.1 分形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0.2.2 分形理论和方法的应用
        0.2.3 黄金市场分形的研究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
1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分形的概念
        1.1.2 黄金现货市场的概念
        1.1.3 黄金现货市场分形的概念
    1.2 有效市场假说
        1.2.1 有效市场假说的出现
        1.2.2 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前提
        1.2.3 有效市场假说的主要形式
        1.2.4 有效市场假说的局限
    1.3 分形市场假说
        1.3.1 分形市场假说的出现
        1.3.2 分形市场假说的内容
        1.3.3 分形市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对比
    1.4 本章小结
2 分形理论及方法
    2.1 分形理论
        2.1.1 分形的发展
        2.1.2 分形的特征
        2.1.3 分形的参数
    2.2 相关研究方法
        2.2.1 正态检验法
        2.2.2 线性检验法
        2.2.3 非线性检验方法
        2.2.4 重标极差方法
        2.2.5 维数分析法
        2.2.6 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
    2.3 分形理论在黄金市场的运用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黄金现货市场的单分形检验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3.1.1 数据的选取
        3.1.2 数据的处理
    3.2 正态性检验
        3.2.1 图形检验
        3.2.2 JB 检验
        3.2.3 KS 检验
    3.3 非线性检验
        3.3.1 线性相关检验
        3.3.2 非线性相关检验
    3.4 R/S 分析
        3.4.1 黄金现货日收益率序列的 R/S 分析
        3.4.2 黄金现货周收益率序列的 R/S 分析
        3.4.3 打乱检验
    3.5 维数分析
        3.5.1 黄金现货日收益率序列的维数分析
        3.5.2 黄金现货周收益率序列的维数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黄金现货市场的多重分形检验
    4.1 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
        4.1.1 黄金现货日收益率序列的 MF-DFA 分析
        4.1.2 黄金现货周收益率序列的 MF-DFA 分析
    4.2 多重分形影响因素分析
        4.2.1 数据处理
        4.2.2 多重分形影响因素分析
    4.3 黄金现货市场出现分形原因
        4.3.1 信息的不均匀发生和正反馈效应
        4.3.2 投资者的非线性和非理性反应
        4.3.3 市场交易主体结构不完善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形插值模型的黄金价格预测
    5.1 分形插值模型的构建
        5.1.1 迭代函数系统
        5.1.2 分形插值法
        5.1.3 分形插值模型的构建
    5.2 基于分形插值的黄金价格预测
        5.2.1 数据选取
        5.2.2 分形插值模型的构建
        5.2.3 分形插值模型检验
        5.2.4 分析预测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论今后股市的完善和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调控型公共财政论[D]. 周建元. 湖南大学, 2011(04)
  • [2]论今后股市的完善和管理[J]. 蔡木生. 广东金融, 1993(01)
  • [3]我国P2P网贷异化风险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D]. 于涛. 济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D]. 刘超. 天津大学, 2006(05)
  • [5]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D]. 吴广灼. 武汉大学, 2007(03)
  • [6]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D]. 任啸. 四川大学, 2002(02)
  • [7]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 龚纪纲. 南开大学, 2010(08)
  • [8]个体财富观念的表达研究 ——基于自媒体财经评论的考察与分析[D]. 熊英. 武汉大学, 2017(06)
  • [9]二元经济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 朴明根.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我国黄金现货市场分形研究[D]. 韦茜.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论未来股票市场的完善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