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噪声频谱分析

计算机噪声频谱分析

一、运用计算机进行噪声的频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曾利斌[1](2019)在《基于ZoomFFT的谱分析算法及其噪声测量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随着社会对环境噪声污染的关注,噪声治理逐渐被国家和人们所重视,但是对环境噪声进行治理的前提是对环境噪声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环境噪声为宽频随机信号,具有多种频率分量,在声学测量中常用倍频程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本文对倍频程频谱分析的两种常用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包括时域滤波器组法和频域FFT法,将频谱细化Zoom FFT算法应用于频域FFT倍频程分析算法中,对频域FFT法存在的低频误差问题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中。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综述国内外噪声谱分析算法和噪声测量系统的研究现状,以及噪声测量系统的发展趋势,指出谱分析算法和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的研究意义。第二,介绍了噪声的基本度量和频率特性,重点阐述在时域和频域实现频率计权以及倍频程分析的方法,同时给出具体实现步骤,分析了现有实现方法的不足。第三,利用谱细化算法对频域倍频程方法进行改进,对CZT和Zoom FFT谱细化算法进行研究,仿真分析和对比,Zoom FFT算法在细化精度相同情况下,运算复杂度更低,更适合应用于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给出了基于Zoom FFT算法的1/3倍频程仿真结果。第四,通过分析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的设计方案和电路设计过程。第五,给出了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开发环境搭建和软件设计流程,将Zoom FFT谱分析算法应用于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中,并对系统进行频率计权和1/3倍频程测试。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满足GB/T 3785.1-2010对1级声级计的要求;基于Zoom FFT算法的倍频程分析结果满足GB/T3241-2010对1级滤波器的要求;程序运行效率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

郭珊[2](2013)在《基于LabVIEW的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声音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休息和身心健康的声音就称为噪声,噪声污染来源很多,并已经成为当代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控制噪声首先就要测量分析噪声,准确测量和分析噪声源信号是针对性防止噪声控制和有效解决噪声污染问题的前提。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在工业、环保、建筑、交通、城市规划等不同领域的环境噪声监测中,作为声学计量的常用仪器,噪声测量分析仪器得到了广泛使用。本文结合噪声测量分析的市场需求和性能指标,针对现有噪声测量功能单一、操作繁琐、数据管理效率低等缺点,结合计算机、虚拟仪器、数据采集、数据库与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应用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在LabVIEW平台上实现噪声信号采集、处理和分析,实现频率计权、时间计权、噪声频谱分析、常用噪声评价量的计算和噪声测量数据的有效管理。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中的噪声信号处理结合采样率转换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用LabVIEW中的相关数字信号处理函数实现,并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噪声测量与分析功能;使用数据采集卡实现噪声信号采集;采用LabVIEW中高效的程序结构实现系统可靠的数据通信和信号处理;采用数据库技术,结合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实现噪声测量数据的有效管理,通过设计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有效保存数据;结合LabVIEW远程面板技术给出对管理系统的远程控制设计方案。本文设计的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人工干预度少、远程控制、自动化程度高以及稳定可靠等优点。噪声评价量测量符合JJB1034-2005声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等国家计量标准;倍频程和1/3倍频程设计结果符合GBT3241-2010电声学-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国家标准;噪声信号的频谱分析,在低频率处有较高的分辨率。

谢中朋[3](2015)在《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国内外学者对通风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影响通风系统稳定性的诸多因素定性多、定量少。基于此,本文从影响通风系统稳定的风网结构、主通风机及外界因素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逐层分析,建立了通风系统稳定性数学模型。根据网络解算结果分析提出了空气幕控风的方法,通过Fluent模拟及城郊矿现场实验得到了单、双机幕安装角与阻风性能的关系,为角联巷道风流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对罐笼、矿车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对系统冲击的现场实测及计算机模拟,得出罐笼提升对系统无影响,矿车逆风运行对系统有一定影响,但远不如大气压及自然风压变化对系统影响大的结论。最后通过对不同类型风机的数值模拟及噪声频谱分析,证实了风机具有特定的噪声特征频谱段,通过对风机噪声特征频谱对比分析可以为通风机性能变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缪燕[4](2013)在《基于STM32F103的噪声频谱分析仪软件系统设计实现》文中认为为有效控制并分析噪声源,噪声测量仪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噪声频谱分析仪是噪声测量仪器的一种,能准确实时地反映噪声频谱,从中提取尽可能多反映噪声源特性和传播规律的有用信息。目前国内噪声测量仪器普遍存在精度低、智能化程度低、不能同步测量的缺点,尤其是在噪声频谱分析仪领域,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产品占据。因此,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齐全、性能优越的智能噪声频谱分析仪迫在眉睫。针对国内噪声测量仪器精确度和实时性差、功能简单、不能现场进行频谱分析以及硬件电路构造复杂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F103的智能噪声频谱分析仪,采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实现频谱分析仪的数据滤波和系统管理,在保证频谱分析仪测量准确度和实时性的同时,大大简化了外围电路,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系统稳定性。本文首先通过介绍噪声测量仪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本设计的重要意义。根据噪声频谱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整体设计智能噪声频谱分析仪,给出噪声主要评价参数并简要分析其算法实现方式。软件系统分两个方向搭建:针对数据处理,重点介绍频率计权、时间计权和倍频程网络的数字化实现方法,分析比较时域和频域的实现复杂度和可行性,在仿真中验证各算法的滤波效果和执行的有效性并提出最优化的算法设计;针对系统管理,分析噪声频谱分析仪软件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按照模块化设计原则在STM32F103上搭建软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并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人机交互模块等主要模块功能,之后对软件实现的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设计。最后根据JJG188-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检验噪声频谱分析仪的级线性误差、频率计权误差、时间计权误差等性能指标,给出现场测试结果和误差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软件实现方案设计的噪声频谱分析仪软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其功能和性能指标均符合JJG188-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对1级声级计的允差规定。

陈磊[5](2010)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噪声频谱分析仪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了噪声频谱分析仪。噪声频谱分析仪是一种测量仪器,集频谱分析仪、声级计、噪声统计分析仪、数据采集器、数字式记录仪和噪声剂量计的功能于一体,其性能符合GB/T17181-1997和IEC61672-2002标准对1级声级计的要求,同时也满足IEC651和GB/T3241对倍频程滤波器和1/3倍频程滤波器的要求。噪声频谱分析仪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小型化、数字化及嵌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方向发展。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噪声频谱分析仪的结构与原理,给出了关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算法的基本方法的概述,接下来论文重点分析和设计了频率计权滤波器、时间计权滤波器和1/3倍频程滤波器算法。本文中的噪声频谱分析仪是由MSP430F149单片机、320*240大小的LCD显示屏、键盘、声音传感器、内部电路以及其他相关配件组合而成。最后我们得到了一些结论和给出了未来工作的方向,测试结果表明频率C计权滤波器、频率A计权滤波器、时间快速计权滤波器、时间慢速计权滤波器以及1/3倍频程滤波器的实现结果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未来的工作主要是如何改进频率C计权滤波器和频率A计权滤波器高频失真,以及1/3倍频程滤波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的问题。

王森[6](2019)在《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的抑制与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等电子信息设备已经完全应用于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领域,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已经被高度重视。目前,信息安全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然而,电子信息设备在工作的同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除了可能对环境产生电磁干扰之外,还可能会造成电子信息设备中有用信息的电磁泄漏问题,严重威胁到信息安全。但对信息安全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存储安全,而这种非接触式通过电磁辐射导致的信息安全问题被大多数人忽略。论文将当前流行的多种数字视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视频信息的传输途径中分析、查找电磁泄漏源,仿真与分析造成电磁泄漏的时域、频域特征。根据数字视频信息的电磁截获还原技术,研究视频传输通道中数字视频信号的电磁辐射特征,找出截获接收机的接收带宽与还原图像的关系。研究计算机视频信息的电磁泄漏抑制方法,并将基于信号处理的抑制方法通过样机加以工程实现,通过测试验证。最后,提出了一种便捷的计算机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检测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如下:(1)对多种数字视频系统的传输过程进行电磁泄漏分析,研究了视频传输通道电磁辐射的时域和频域特征:针对视频传输通道主要以差分传输的特点,通过对差分线由于差分电路结构的不对称、差分信号的错位与时延所造成的共模信号进行仿真与测试研究,发现了共模辐射引起的电磁辐射信号与所传输的视频信号相对应,说明视频通道的共模辐射所引起的电磁辐射信号是产生视频信息的电磁辐射泄漏的主要原因。(2)结合数字视频电磁截获还原技术,研究了接收带宽与还原图像的关系:由于视频线缆的电磁辐射频谱呈现波瓣状,通过选择完整波瓣和部分波瓣进行信号还原仿真,发现了接收带宽与还原信号的误码率关系,即接收带宽越小,波瓣内的信息越少,还原出的信号的误码率越高;再通过研究图像数据的误码率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发现了还原信号的误码率越高,则图像的质量越差,而当图像质量达到可读性时的误码率所对应的波瓣宽度,则为能截获还原视频信息的最小接收带宽这一重要结论。(3)对计算机数字视频信息的电磁辐射泄漏抑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从无线通信模型的角度对电磁泄漏的抑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多种抑制技术,提出了两种基于人眼视觉效应的视频泄漏抑制方法,即通过对视频数据进行噪声叠加和颜色变换处理,在保证视频图像的显示效果条件下,就可使得视频信息的电磁辐射不能还原出图像信息。(4)通过对HDMI视频线缆进行电磁辐射频谱仿真研究,提出了一种便捷的计算机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检测方法:对HDMI线缆传输典型红信息(图像)的电磁辐射频谱进行仿真以获取相应的红信息模板,再利用传导和辐射两种电磁兼容测试方法,获取计算机传输与典型红信息(图像)相同图像时的电磁辐射频谱,将红信息模板信号与测试频谱进行相关分析,以互相关系数来判断计算机是否产生了视频信息电磁泄漏。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当互相关系数大于0.5时,则可判定计算机视频信息发生了电磁泄漏。

任万艳[7](2019)在《沥青路面表面纹理磨耗特性及其对噪声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交通荷载作用导致路面表面纹理的磨耗,并由此影响路面噪声的变化。目前主要通过现场跟踪观测同一路段的路面纹理和噪声,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但该方法实施困难,且不易获取观测路段的完整路面材料信息。现有的室内加速磨耗设备在滑移率、磨耗方向、试件尺寸等方面有所不足,实现路面表面纹理和噪声同步采集存在很大困难。本文针对沥青路面表面纹理磨耗特性及其对噪声影响的研究需求和所存在的这些不足,试图在沥青路面室内磨耗测试设备、表面纹理与磨耗特性表征及其影响因素、室内路面噪声测试方法优化、纹理衰减与噪声相关性分析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沥青路面噪声演变规律的室内研究奠定基础。本文研发了更为合理的室内磨耗设备,构建了表面纹理磨耗特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关键材料参数对表面纹理磨耗特性的影响,在优化轮胎滚动下滑装置(Rolling-Tire-down Tester,RTT)及试验方法基础上,揭示了路面噪声受纹理磨耗影响的规律,并从路面表面纹理角度深入分析了RTT法路面噪声演变的原因。首先,论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加速磨耗设备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研发了具有单向磨耗和滑移功能的多参数加速磨耗设备(Multivariable Accelerated Abrasion Machine,简称MAAM),确定了磨耗轮的设计参数、行驶速度、接地压强和滑移率等关键参数,分析了金刚砂磨料、测点位置和滑移率对磨耗效果的影响,并基于不同磨耗次数下平均断面深度(Mean Profile Depth,MPD)的显着性分析,确定了磨耗终止次数。通过设备不断改进与试验合理性分析,提出了MAAM标准试验条件,即磨耗轮行驶速度为单向磨耗12.5次/min、接地压强为0.7MPa、滑移率为15%、磨耗终止次数为24000次,基准测点为磨耗中心区域测点5,并可间隔撒布金刚砂磨料100g/1000次磨耗以便加速磨耗进程。论文对激光纹理扫描仪(Laser Texture Scanner,简称LTS)的关键测试参数、断面高程数据采集、基于Matlab编程的坏点、倾斜度和偏置误差处理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宏观纹理、微观纹理、纹理正负和纹理频谱等路面表面纹理评价指标,并结合各项纹理指标在磨耗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经优选提出采用MPD、微观纹理水平LTX,0.06→0.5以及特征波水平LTX,ch和特征波长Wmax作为纹理磨耗特性的评价指标。论文以AC和SMA路面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级配粗细程度、公称最大粒径、集料岩石类型以及油石比作为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材料参数,在分析这些参数对沥青路面初始纹理特征的影响基础上,从宏观纹理、微观纹理以及纹理频谱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关键材料参数对沥青路面表面纹理演变规律的影响,并根据灰关联熵分析结果,建立了关键材料参数与纹理指标衰减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提出将MPD衰减率作为路面表面纹理抗磨耗性能的判定指标,并建立了该指标与公称最大粒径、集料洛杉矶磨耗值以及关键筛孔通过率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论文在分析已有轮胎滚动下滑设备及测试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第三代RTT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轮胎/路面交互作用时程数据截取方式对噪声的影响规律过程中,采用高速摄像机和重力传感器对轮胎与路面板交互作用进行了精确识别,确定了RTT法噪声室内测试的关键控制参数:交互作用的截取时长为28ms,起始点位于全过程时程数据拐点前1ms,采样频率为36571Hz,截取数据为1024个,声压传感器采用两侧放置法。通过室内、外噪声测试对比分析表明,优化RTT法测得的声压级与50km/h测速时随车声强(On-Board Sound Intensity,OBSI)法接近,噪声频谱整体位于测速为4050km/h时OBSI法噪声频谱之间。最后,论文分析了典型结构形式AC和SMA路面总声压级随纹理指标MPD、LTX,0.06→0.5、g和LTX,ch磨耗的演变规律,发现单个纹理指标和总声压级无法全面揭示纹理与噪声之间的关联,提出了路面纹理频谱与噪声频谱的分段阈值,分析了纹理分段频谱和噪声分段频谱随磨耗作用的演变规律及相关性,揭示了RTT法路面噪声演变的主要原因,即短波长纹理水平LTX,0.5→8衰减导致高频噪声SPL1600→5000显着增大。由OBSI法现场噪声测试结果表明,SPL1600→5000是路面噪声随速度增长的主要成分。

邓可远[8](2013)在《噪声分析中FFT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3倍频程分析由于其符合人耳对于声音的反应特性,能更细致地划分频带以分析噪声频谱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噪声的频谱分析领域。目前广泛采用的1/3倍频程分析方法是按照相关标准将人耳能听到的音频从20Hz到20KHz划分成30个频段,通过每一段设计1/3倍频程滤波器的方式加以实现。技术的发展使得1/3倍频程滤波器的设计实现趋于简便,但设计众多1/3倍频程滤波器所带来的大工作量依然是实现高效1/3倍频程分析的制约。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频谱分析方法以其快速、准确、高效的特点成为突破这一制约的新途径。本文介绍了一种在MATLAB平台上设计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1/3倍频程分析方法,通过对于20Hz到200Hz、200Hz到2000Hz以及2000Hz到20000Hz这三个频段分别做1024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以实现1/3倍频程分析。在MATLAB平台上其仿真结果符合预期。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噪声分析仪小型化成为趋势,故拟将所设计算法移植到DSP平台,以实现噪声分析仪更便携的目标。通过在TMS320F28335芯片上的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算法在DSP上是可以实现的。

储光[9](2019)在《基于USRP的频谱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无线电频谱资源被业界公认为是稀缺的生产要素、宝贵的信息资产和无形的战略资源。近几年,能进行无线电信号收发的设备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各类机构对无线信号频域测量和监测分析有着极为庞大的需求。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来实现无线频谱检测、分析和管理,是一种灵活简便、性价比较高的解决方案,也是未来实现定制化无线信号频谱监测分析的发展方向。但是现有方案大多在PC上进行FFT运算,在采样率、分析带宽和处理速度上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频谱分析和软件无线电的研究发展现状,重点对快速傅里叶变换理论、能量检测方法、软件无线电体系架构进行了阐述,系统分析了不同时期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探究了器件技术发展和设计方案的关系,形成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能量检测方法和中频数字化方案的技术路径。通过对软件无线电射频前端和软件开发框架的各模块、各要素的研究,完成了基于频谱分析的信号检测系统软硬件架构设计方案,构建了开发环境,实现了一个基于RFNoC频谱分析的信号检测系统,利用USRP板载FPGA进行FFT运算,以提高系统性能。最后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

赵来定[10](2018)在《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卫星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网络各节点间实现信息传输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近几十年的电子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卫星通信地球站从原先庞大的单一的固定站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轻型、小体积、可移动、功能强大的地球站。卫星通信频带资源有限,近几年开始向宽频带的Ka频段发展,跟踪性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提出了一些新型天线设计方法和跟踪对准算法,目的在于通过合理地设计卫星通信天线的天线、天线的圆锥扫描机械结构、新型的跟踪算法、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可使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更准确、更迅速、性价比更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Ka频段卫星通信移动站天线的设计方法,该天线采用溅射板式馈源。论文讨论了如何对副反射面和介质进行赋形。该天线主反射面为环焦抛物面,无支撑杆和馈源遮挡,所以增益高、旁瓣低、驻波较小。论文讲述了该新型溅射板馈源天线的设计原理,推导了相关方程。实测该溅射板馈源天线,电压驻波比及方向图结果与仿真计算基本吻合,表明该天线性能良好,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常见的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便携站跟踪一般采用逐步对星法,本论文提出了改进方法。论文以一种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站跟踪系统为例,讨论了横摇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其空间对星三轴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即使天线在无方位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寻星。论文然后对跟踪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横摇补偿后,在横摇角≤±30°的情况下,系统单次转动方位角就能找到卫星,从而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正确性,亦说明了横摇补偿能大大提高初始寻星的效率。旋转主面的圆锥扫描跟踪,转动惯量大,扫描跟踪速度慢。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章动偏焦副面的方式进行圆锥扫描测角跟踪,这种方法无需空心电机、转动惯量小、造价低、方式简单。本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天线副面偏焦技术对方向图的影响,推导出了相关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天线副面偏置的结构形式,介绍了具体的工程实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章动副面的圆锥扫描技术跟踪速度快,性能稳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如需要精密准确跟踪,一般都采用价格昂贵的能自主指北的惯性导航系统。为降低成本,许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采用MEMS惯导,但现有的MEMS惯性导航系统无法自主寻北,故而一般情况下,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存在搜索的一维空间模糊问题。针对近两年MEMS技术的发展,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陀螺仪的惯性导航系统。论文着重针对惯导输出的三维指向角,进行了指标比较,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基于低成本IMU的惯导系统,仿真输出的指北角误差为9o以内。如卫星通信地球站采用此廉价惯导系统,能大大缩短寻星时间,减小误跟踪,从而提高跟踪性能。

二、运用计算机进行噪声的频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计算机进行噪声的频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ZoomFFT的谱分析算法及其噪声测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噪声谱分析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噪声谱分析的研究状况
    1.3 噪声谱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噪声谱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
        1.3.2 噪声谱分析系统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噪声测量基础理论及原理
    2.1 噪声的度量
        2.1.1 声压与声压级
        2.1.2 声强与声强级
        2.1.3 声功率与声功率级
    2.2 噪声的频率特性
        2.2.1 频率计权原理
        2.2.2 时域频率计权数字滤波器设计
        2.2.3 频域FFT实现频率计权
    2.3 噪声的频谱分析
        2.3.1 倍频程分析原理
        2.3.2 时域数字带通滤波器组算法
        2.3.3 频域FFT倍频程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噪声频谱细化算法研究
    3.1 线性调制Z变换算法
        3.1.1 CZT算法原理
        3.1.2 CZT算法实现步骤
        3.1.3 CZT算法频谱细化仿真
    3.2 Zoom FFT算法
        3.2.1 经典Zoom FFT算法
        3.2.2 改进型复解析Zoom FFT算法
        3.2.3 Zoom FFT算法频谱细化仿真
    3.3 CZT和Zoom FFT算法对比
        3.3.1 频谱细化结果及运算量对比
        3.3.2 实际噪声频谱细化仿真对比
    3.4 基于Zoom FFT算法的1/3倍频程仿真
        3.4.1 1/3倍频程谱仿真结果
        3.4.2 频带相对衰减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设计
    4.1 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方案设计
        4.1.1 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
        4.1.2 系统硬件构成方案
    4.2 数据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4.2.1 传声器选型
        4.2.2 ADC选型
        4.2.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4.2.4 抗混叠滤波器设计
    4.3 数据处理模块电路设计
        4.3.1 OMAP-L138概况
        4.3.2 人机交互模块
        4.3.3 通信接口
    4.4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4.4.1 5V电源设计
        4.4.2 正负9V电源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软件设计
    5.1 OMAP-L138开发环境搭建
        5.1.1 Linux系统安装
        5.1.2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5.1.3 CCS集成开发环境
    5.2 OMAP-L138启动流程
    5.3 IPClite双核通信
    5.4 系统软件设计
        5.4.1 主程序流程
        5.4.2 数据采集流程
        5.4.3 数据处理流程
    5.5 系统测试
        5.5.1 频率计权测试
        5.5.2 1/3倍频程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获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B 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实物图
附录C 实时噪声谱分析系统测试平台

(2)基于LabVIEW的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噪声测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2.1 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的构成
    2.2 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测量工作原理
        2.2.1 电容式传声器工作原理
        2.2.2 信号调理单元工作原理
        2.2.3 数据采集卡
        2.2.4 上位机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
    2.3 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设计要求
第3章 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信号处理设计
    3.0 常用噪声评价量
    3.1 频率计权设计
        3.1.1 数字滤波器频率计权设计
        3.1.2 FFT频率计权设计
        3.1.3 频率计权方法对比分析
    3.2 时间计权设计
    3.3 噪声频谱分析
        3.3.1 数字信号的抽取
        3.3.2 噪声频谱分析算法设计
        3.3.3 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
        3.3.4 功率谱估计
        3.3.5 频带划分
        3.3.6 算法仿真验证
    3.4 倍频程分析设计
        3.4.1 倍频程分析的频带划分
        3.4.2 倍频程的信号综合处理
        3.4.3 倍频程仿真分析
    3.5 1/3倍频程分析设计
第4章 噪声测量分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4.2 信号处理及测量过程设计
        4.2.1 信号采集与存储
        4.2.2 噪声分析程序模块设计
        4.2.3 测量结果浏览
        4.2.4 测量结果保存
    4.3 测量报告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4.1 LabVIEW访问SQL Server 2008 R2
        4.4.2 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连接方式
        4.4.3 数据库的设计
        4.4.4 数据备份与恢复
    4.5 程序优化设计
        4.5.1 内存优化设计
        4.5.2 动态调用VI
        4.5.3 程序结构优化设计
    4.6 远程控制功能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多功能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测量报告

(3)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角联分支研究现状
        1.2.3 通风系统灵敏度研究现状
        1.2.4 风机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2.5 矿井活塞风研究现状
    1.3 不足之处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通风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2.1 影响通风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1.1 风网结构影响因素
        2.1.2 通风机
        2.1.3 外界因素
    2.2 通风系统稳定性理论分析
        2.2.1 通风系统稳定性判定指标
        2.2.2 稳定性度量方法
    2.3 多台主要通风机的稳定性分析
        2.3.1 单台主要通风机的变化率
        2.3.2 多风机工况变化率
        2.3.3 通风机工况敏感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风井复杂通风系统大角联控制研究
    3.1 城郊矿通风系统概况
    3.2 矿井通风系统参数测定
        3.2.1 测定方案与实验装置
        3.2.2 测定结果及分析
    3.3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模拟仿真
        3.3.1 《矿井通风安全决策支持系统》简介
        3.3.2 系统现状计算机仿真目的
        3.3.3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计算机模拟结果
    3.4 通风系统角联控制
        3.4.1 后期系统形成后风机工况点确定
        3.4.2 后期系统形成后对角联风路进行控制后风机工况点确定
    3.5 空气幕隔断风流理论研究
        3.5.1 并联双机幕局部阻力
        3.5.2 并联双机幕隔断风流的实际局部阻力
        3.5.3 并联双机幕局部阻力与巷道/供风器出口断面关系分析
    3.6 空气幕隔断风流的数值模拟
        3.6.1 物理模型建立
        3.6.2 模拟条件
        3.6.3 模拟结果及分析
    3.7 现场空气幕增阻实验
        3.7.1 实验内容及方法
        3.7.2 测试结果及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轨道巷活塞风模型及对通风系统稳定性影响分析
    4.1 轨道平巷活塞风基本假设及理论计算模型
        4.1.1 基本假设
        4.1.2 活塞风对巷道风流场的影响
    4.2 轨道平巷内的活塞风数值模拟
        4.2.1 物理模型建立
        4.2.2 模拟条件
        4.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4.3 实验验证
        4.3.1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4.3.2 矿车运行状态对系统影响测定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井提升设备活塞风对通风系统冲击模型及影响分析
    5.1 井筒提升设备活塞风理论计算模型
        5.1.1 罐笼顺风运行活塞风
        5.1.2 罐笼逆风运行活塞风
        5.1.3 罐笼交会时的活塞风
    5.2 井筒提升设备活塞风数值模拟
        5.2.1 物理模型建立
        5.2.2 模拟条件
        5.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3 实验验证
        5.3.1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5.3.2 罐笼运行状态对系统影响测定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噪声频谱分析的风机运行稳定性快速判别
    6.1 通风机噪声与性能基本理论
        6.1.1 通风机声功率级
        6.1.2 通风机的比声功率级
        6.1.3 通风机噪声和性能的关系
        6.1.4 通风机的噪声频谱
    6.2 轴流对旋风机叶片正常、扭曲流场数值模拟
        6.2.1 风机模型建立
        6.2.2 模拟条件
        6.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6.3 离心式风机叶片正常、扭曲流场数值模拟
        6.3.1 风机模型建立
        6.3.2 模拟条件
        6.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6.4 风机叶片正常和扭曲情况下噪声频谱实验分析
        6.4.1 实验平台简介
        6.4.2 测定方案与实验仪器
        6.4.3 风机噪声频谱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现场风机噪声频谱实验
        6.5.1 实验条件
        6.5.2 实验方案
        6.5.3 现场轴流对旋风机噪声频谱实验结果及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附表 A
附表 B
附表 C

(4)基于STM32F103的噪声频谱分析仪软件系统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数字化噪声测量仪器现状
        1.2.2 国内数字化噪声测量仪器现状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4 系统开发流程及其难点
第2章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2.1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构成与工作机理
        2.1.1 传声器
        2.1.2 数模转换单元
        2.1.3 信号处理单元
        2.1.4 人机接口单元
    2.2 噪声的重要评价参数
        2.2.1 声压与声压级
        2.2.2 频率计权声压级
        2.2.3 时间计权声压级
        2.2.4 时间平均声压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3.1 噪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简介
        3.1.1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时域处理
        3.1.2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频域处理
    3.2 频率计权的数字化实现
        3.2.1 基于加幅值修正Hanning窗的FFT法算法设计
        3.2.2 数字滤波器法算法设计
        3.2.3 两种方法比较与选取
    3.3 时间计权滤波器的数字化实现
        3.3.1 时间计权滤波器的数字化实现
        3.3.2 时间平均声级的数字化实现
    3.4 倍频程滤波器的数字化实现
        3.4.1 倍频程网络特性分析与滤波器选型
        3.4.2 倍频程滤波器分析与设计
        3.4.3 基于变采样率的倍频程算法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噪声频谱分析仪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系统整体开发思路
    4.2 主程序模块
    4.3 噪声数据采集模块
    4.4 噪声数据处理模块
    4.5 人机交互模块
        4.5.1 按键管理模块
        4.5.2 LCD控制模块
        4.5.3 通信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测试与误差分析
    5.1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性能测试
        5.1.1 级线性误差
        5.1.2 频率计权误差
        5.1.3 时间计权误差
    5.2 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
        5.2.1 测试结果
        5.2.2 误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频谱分析仪实物图

(5)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噪声频谱分析仪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噪声及其测量仪器的基本概况
        1.1.1 噪声
        1.1.2 噪声测量及仪器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结构与原理
    2.1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结构及特点
    2.2 噪声频谱分析仪的设计原理
        2.2.1 噪声的重要评价参数
        2.2.2 设计原理及重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简介
    3.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内容
    3.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2.1 IIR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2.2 FIR型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2.3 两种滤波器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噪声频谱分析仪中计权网络的设计与仿真
    4.1 频率计权网络的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4.2 时间计权网络的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3 倍频程滤波器的设计
    5.1 1/3倍频程滤波器的特性与要求
    5.2 1/3倍频程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DSP 技术的MCU 实现
    6.1 MSP430系列单片机
        6.1.1 MSP430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6.1.2 MSP430单片机的选型
    6.2 单片机对时间计权的算法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的抑制与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计算机信息电磁泄漏的研究背景
    1.2 计算机信息电磁泄漏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电磁信息泄漏国外发展状况
        1.2.2 电磁信息泄漏国内发展状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分析
    2.1 概述
    2.2 数字视频系统构成及电磁泄漏威胁分析
        2.2.1 台式计算机数字视频系统
        2.2.2 LED大屏数字视频系统
        2.2.3 办公会议系统的数字视频系统
    2.3 数字视频信息泄漏的电磁特征分析
        2.3.1 数字视频信息传输模型
        2.3.2 数字视频信息泄漏的时域特征
        2.3.3 数字视频信息泄漏的频域特征
        2.3.4 数字视频信息泄漏的环节
    2.4 视频传输通道的电磁信息泄漏
        2.4.1 传输通道模型
        2.4.2 传输通道电磁辐射仿真
        2.4.3 传输通道电磁辐射测试
    2.5 小结
第三章 数字视频信号电磁泄漏中的接收带宽研究
    3.1 概述
    3.2 数字视频信号的电磁泄漏截获还原原理分析
        3.2.1 电磁泄漏截获还原技术时域分析
        3.2.2 电磁泄漏截获还原技术频域分析
    3.3 数字视频信号电磁泄漏中的接收带宽影响
        3.3.1 完整波瓣的截获还原
        3.3.2 部分波瓣的截获还原
    3.4 基于图像质量与误码率的最小接收带宽研究
        3.4.1 接收带宽与视频信号误码率
        3.4.2 图像质量与视频信号误码率
        3.4.3 视频信号截获还原的最小接收带宽
    3.5 小结
第四章 数字视频信号电磁泄漏抑制的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视频信息电磁泄漏的防护策略研究
    4.3 视频信息电磁泄漏抑制方案
    4.4 基于人眼视觉效应的电磁泄漏抑制方法
        4.4.1 基于人眼视觉效应的噪声叠加方法
        4.4.2 基于人眼视觉效应的颜色变换方法
    4.5 小结
第五章 数字视频信号电磁泄漏抑制技术的实现
    5.1 概述
    5.2 数字视频信号泄漏保护装置
        5.2.1 视频信息处理的电路设计方案
        5.2.2 电路设计
    5.3 视频信息电磁泄漏抑制防护计算机
    5.4 视频信息电磁泄漏抑制方法的测试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 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的检测
    6.1 概述
    6.2 视频信息电磁泄漏的便捷检测方法
        6.2.1 电磁辐射特征仿真
        6.2.2 电磁辐射频谱测试
        6.2.3 相关性计算与电磁泄漏评估
        6.2.4 便捷测试方法的测试验证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沥青路面表面纹理磨耗特性及其对噪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及缩写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面表面纹理影响因素研究
        1.2.2 路面表面纹理评价方法及指标研究
        1.2.3 路面表面纹理磨耗特性研究
        1.2.4 路面表面纹理对路面噪声的影响研究
        1.2.5 研究现状总结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沥青路面表面纹理加速磨耗设备研发
    2.1 已有加速磨耗设备调查分析
        2.1.1 已有加速磨耗设备概况
        2.1.2 已有室内加速磨耗设备特点
        2.1.3 已有室内加速磨耗设备不足
    2.2 多参数加速磨耗设备研发
        2.2.1 磨耗设备组成
        2.2.2 磨耗设备单向磨耗和滑移功能
        2.2.3 磨耗设备操作流程
    2.3 磨耗设备关键参数确定
        2.3.1 磨耗轮设计参数
        2.3.2 磨耗轮行驶速度
        2.3.3 磨耗轮接地压强
        2.3.4 磨耗轮滑移率
    2.4 磨耗效果对比分析
        2.4.1 金刚砂磨料对路面磨耗效果的影响
        2.4.2 测点位置对路面磨耗效果的影响
        2.4.3 滑移率对磨耗效果的影响
        2.4.4 磨耗终止次数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表面纹理磨耗特性评价指标研究
    3.1 试验设计
        3.1.1 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参数
        3.1.2 试验方案
    3.2 激光纹理扫描仪测试参数确定
        3.2.1 测试原理分析
        3.2.2 扫描方向确定
        3.2.3 扫描位置确定
        3.2.4 采样参数确定
    3.3 基于断面高程数据的表面纹理评价指标获取
        3.3.1 扫描数据预处理方法分析
        3.3.2 宏观纹理评价指标获取
        3.3.3 纹理正负评价指标获取
        3.3.4 纹理水平多尺度评价指标获取
        3.3.5 表面纹理评价指标汇总
    3.4 表面纹理磨耗特性评价指标构建
        3.4.1 宏观纹理磨耗特性评价指标分析
        3.4.2 微观纹理磨耗特性评价指标分析
        3.4.3 纹理正负磨耗特性评价指标分析
        3.4.4 纹理频谱磨耗特性评价指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材料参数对沥青路面表面纹理磨耗特性的影响研究
    4.1 磨耗试验影响因素及试验流程
        4.1.1 影响因素
        4.1.2 操作流程
    4.2 材料参数对路面初始纹理特征的影响研究
        4.2.1 混合料级配类型及粗细程度的影响
        4.2.2 公称最大粒径的影响
        4.2.3 集料岩石类型的影响
        4.2.4 油石比的影响
    4.3 材料参数对路面纹理演变规律的影响研究
        4.3.1 混合料级配类型及粗细程度的影响
        4.3.2 公称最大粒径的影响
        4.3.3 集料岩石类型的影响
        4.3.4 油石比的影响
    4.4 路面表面纹理抗磨耗性能判定指标提出
        4.4.1 纹理磨耗特性灰关联熵分析
        4.4.2 纹理指标衰减率与关键材料参数相关性分析
        4.4.3 纹理指标衰减率线性回归模型建立
        4.4.4 不同形式回归模型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沥青路面噪声特性室内测试方法优化研究
    5.1 轮胎滚动下滑法调查分析
        5.1.1 发展历程及总结
        5.1.2 第三代测试系统组成及测试流程
    5.2 轮胎/路面交互作用时程数据识别方法研究
        5.2.1 时程数据图形特征分析
        5.2.2 时程数据截取方式对噪声分析结果的影响
        5.2.3 时程数据信息识别方法研究
    5.3 轮胎滚动下滑法噪声测试稳定性分析
        5.3.1 声压传感器位置的影响
        5.3.2 轮胎落点的影响
    5.4 室内外轮胎/路面噪声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5.4.1 低速条件下噪声测试结果对比
        5.4.2 轮胎滚动下滑法等效测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表面纹理磨耗对路面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
    6.1 表面纹理衰变对噪声的影响分析
        6.1.1 宏观纹理衰变对噪声的影响
        6.1.2 微观纹理衰变对噪声的影响
        6.1.3 纹理正负衰变对噪声的影响
        6.1.4 特征波水平衰变对噪声的影响
        6.1.5 纹理指标与噪声的相关性分析
    6.2 基于分段法的路面噪声频谱特性研究
        6.2.1 路面表面纹理与噪声频谱分段阈值
        6.2.2 路面表面纹理分段频谱特性分析
        6.2.3 路面噪声分段频谱特性分析
    6.3 表面纹理分段频谱对噪声的影响研究
        6.3.1 对室内噪声测试结果的影响
        6.3.2 对现场噪声测试结果的影响
        6.3.3 轮胎滚动下滑法噪声演变原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技项目
致谢

(8)噪声分析中FFT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噪声
        1.1.1 噪声
        1.1.2 噪声测量及仪器
        1.1.3 噪声测量仪器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噪声频谱分析的相关知识介绍
    2.1 噪声分析介绍
        2.1.1 噪声的重要评价参数
        2.1.2 噪声的频谱分析
    2.2 噪声分析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2.2.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介绍
        2.2.2 DFT 与 FFT 算法介绍
        2.2.3 DSP 微处理器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噪声频谱分析中的 FFT 算法设计
    3.1 倍频程与 1/3 倍频程频带的基本参数
    3.2 设计分析
    3.3 MATLAB 仿真分析
        3.3.1 FFT 变换结果合成 1/3 倍频程频带
        3.3.2 仿真数据分析
        3.3.3 信号加窗函数 MATLAB 仿真分析
        3.3.4 添加衰减补偿
        3.3.5 FFT 变换结果与时域信号的幅度关系
    3.4 计算结果与 1/3 倍频程滤波器分析结果比较
    3.5 使用 FFT 算法实现倍频程频谱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DSP 的噪声分析中 FFT 算法仿真设计实现
    4.1 TMS320F28335 芯片与开发环境
    4.2 基于 C2000 平台的噪声频谱分析中 FFT 算法的设计
        4.2.1 C2000 平台上的设计算法实现
        4.2.2 实验设计思路与实现流程
    4.3 仿真结果分析并与 MATLAB 结果对比
        4.3.1 仿真结果分析
        4.3.2 误差分析
        4.3.3 实时性分析
    4.4 改进方案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USRP的频谱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频谱分析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2.2 软件无线电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频谱分析相关理论
    2.1 快速傅里叶变换理论
    2.2 能量检测方法及其实现架构
    2.3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3.1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
        2.3.2 扫频式频谱分析仪
        2.3.3 外差式频谱分析仪
        2.3.4 早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仪
        2.3.5 全数字中频的实时频谱分析仪
    2.4 小结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及其应用
    3.1 软件定义无线电概念的提出
    3.2 软件无线电的组成结构
        3.2.1 低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
        3.2.2 射频直接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
        3.2.3 宽带中频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
    3.3 软件无线电的软件开发框架
        3.3.1 GNU Radio
        3.3.2 RFNoc
        3.3.3 RFNoc块的集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频谱分析的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2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4.2.1 USRP X310
        4.2.2 射频子板 UBX-160
        4.2.3 USRP硬件驱动
    4.3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4.3.1 GNU Radio的信号能量检测方案分析
        4.3.2 基于频域FFT的能量检测方法设计
        4.3.3 信号检测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频谱分析的信号检测系统的实现
    5.1 开发环境的建立
        5.1.1 硬件的安装和连接
        5.1.2 软件开发环境的构建和配置
    5.2 频谱分析的实现
    5.3 信号检测的实现
    5.4 系统测试
        5.4.1 测试方法
        5.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及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发展史
    1.2 卫星通信的国际国内研究背景
    1.3 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及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溅射板馈源天线及赋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溅射板馈源的地球站Ka频段天线设计
    2.1 引言
    2.2 设计原理推导
        2.2.1 主反射面设计
        2.2.2 副反射面赋形设计
        2.2.3 介质面赋形设计
        2.2.4 能量守恒方程
        2.2.5 等相位方程
        2.2.6 副面方程和介质表面二维方程计算
    2.3 反射面结构
    2.4 驻波仿真及测试
    2.5 方向图及增益测试条件
        2.5.1 远场法
        2.5.2 卫星信标法
        2.5.3 测试条件
        2.5.4 本天线测试说明
    2.6 天线方向图仿真及测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技术
    3.1 引言
    3.2 天线跟踪系统
    3.3 卫星跟踪方式
        3.3.1 手动跟踪
        3.3.2 自动跟踪
    3.4 跟踪技术的比较
    3.5 卫星通信地球站跟踪误差
        3.5.1 伺服系统误差
        3.5.2 动态滞后误差
        3.5.3 噪声误差
        3.5.4 天线及馈线引起的误差
        3.5.5 系统总误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轴移动卫星站横摇补偿算法的研究
    4.1 引言
    4.2 机械结构
    4.3 对星理论推导
        4.3.1 矢量关系
        4.3.2 球形地球模型
        4.3.3 椭圆地球模型
        4.3.4 指向角推导
        4.3.5 两种数学模型比较
    4.4 对星补偿分析
    4.5 补偿角仿真
        4.5.1 一种便携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4.5.2 不同地球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4.5.3 初始寻星误差补偿
        4.5.4 丢星后误差补偿
    4.6 工程测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卫星通信地球站章动副反射面技术的研究
    5.1 引言
    5.2 天线远场方程
    5.3 偏焦相位差
        5.3.1 轴向偏焦相位差
        5.3.2 横向偏焦相位差
        5.3.3 偏焦仿真
    5.4 偏焦扫描分析
        5.4.1 交叉电平的选择
        5.4.2 差值电平分析
        5.4.3 扫描频率的选取
    5.5 偏焦扫描的工程实现
        5.5.1 一种偏焦扫描副面结构
        5.5.2 软件算法
    5.6 抗载体运动实验
        5.6.1 测试设备
        5.6.2 单轴运动测试
        5.6.3 三轴运动测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移动地球站
    6.1 引言
    6.2 系统坐标系
        6.2.1 坐标系的定义
        6.2.2 坐标系的转换
    6.3 惯性导航
    6.4 数据滤波
    6.5 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6.5.1 加速度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6.5.2 陀螺仪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6.5.3 地理位置对惯导解算的影响
    6.6 基于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
        6.6.1 平台式惯导
        6.6.2 一种捷联式惯导的卫星天线结构
    6.7 基于MEMS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仿真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运用计算机进行噪声的频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ZoomFFT的谱分析算法及其噪声测量应用研究[D]. 曾利斌. 湖南大学, 2019(07)
  • [2]基于LabVIEW的噪声测量分析及管理系统设计[D]. 郭珊. 湖南大学, 2013(08)
  • [3]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研究[D]. 谢中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4)
  • [4]基于STM32F103的噪声频谱分析仪软件系统设计实现[D]. 缪燕. 湖南大学, 2013(08)
  • [5]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噪声频谱分析仪中的应用[D]. 陈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1)
  • [6]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的抑制与检测方法研究[D]. 王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沥青路面表面纹理磨耗特性及其对噪声的影响研究[D]. 任万艳. 长安大学, 2019(07)
  • [8]噪声分析中FFT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 邓可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9]基于USRP的频谱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储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10]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D]. 赵来定.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计算机噪声频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