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铁路

中国新铁路

一、New Railways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何璐西,刘大平[1](2021)在《文化选择与接受的产物:20世纪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及其形态特征解析》文中指出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以崭新的艺术面貌出现,席卷了整个欧洲并跨越了欧亚大陆,同步传播到了中国,并形成了独属中国的地域性特征。新艺术运动中的建筑与装饰作为20世纪艺术遗产中重要的一环,对研究与溯源中国近代建筑遗产有关键性的影响,同时,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选择与接受的过程。本文对中国范围内新艺术运动的时空发展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在中国传播的两种途径,并以三种传播模式为指引,对中国新艺术建筑与装饰的形态特征进行解析,以完善新艺术运动在全球分布的完整性。

黄锦南[2](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张玲潇[3](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指出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叶显敏[4](2021)在《中国和欧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6月5日,中国在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正式提出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合作倡议。欧盟是中国“蓝色伙伴关系”倡议的积极响应者,也是第一个与中国正式签署建立蓝色伙伴关系政府间文件的地区组织,因此详细研究中欧蓝色伙伴关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相关议题,对未来继续深化中欧海洋合作,以及为中国日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蓝色伙伴关系提供经验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支撑“蓝色伙伴关系”倡议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发现西方海权理论、中国传统海洋观都难以解释中欧携手缔结蓝色伙伴关系的行为后,本文尝试以中国学派的关系理论、国际共生论和互联互通理论作为解释蓝色伙伴倡议的理论基础,认为蓝色伙伴关系所蕴含的新海洋观是推动中欧迅速达成海洋领域合作共识的关键因素。回顾中欧海洋往来历程,有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往来互市,也有充满压迫和不平等的炮舰外交,但近年来合作共赢、互惠共享逐渐成为中欧海洋互动的主旋律,2018年中欧蓝色伙伴关系的缔结更是双方海洋合作里程碑式的最新进展。面向未来,中欧将主要从海上安全、蓝色经济、海运航道以及极地治理这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蓝色伙伴关系。然而,中欧蓝色伙伴关系的继续深化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欧盟整体与局部海洋利益的分歧、中国国有企业赴欧涉海投资将面临更大风险,南海和印度洋问题造成的中欧海上安全合作风险等,这些都对中欧蓝色伙伴关系的深化带来了极大阻碍。面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如下三点建议:第一,贯彻联通性,中欧整体海洋合作规划与次区域重点海洋合作项目齐头并进;第二,协调各方关系,中欧“官方”与“地方”多层次共同参与;第三,增强共享性,中欧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黄宇豪[5](2020)在《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以来,各类合作项目扎实启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沿线国家民生改善注入了新鲜动力。倡议发展至今,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然而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伊朗参与“一带一路”的进程却相对缓慢。伊朗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中伊之间的友好交往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作为中东地区能源大国,伊朗与中国在发展需求上存在较高互补性,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施压和制裁下,中伊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加突显。“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外交和经济合作计划,中伊之间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成果却低于外界期待,探究伊朗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至关重要。本文对伊朗政界、媒体、学术界涉及“一带一路”的相关表态、报道、报告以及学术文章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总体积极,其认知阶段经历了观望期、期待迟疑并存期和认知深化期,目前已进入积极合作期。然而经过深层分析后发现,当前伊朗政界在参与倡议时仍存在矛盾心态。美国对伊的“极限施压”、伊朗经济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是伊朗参与倡议合作的推力;“抵抗型经济”的排外性、伊朗“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外交基调、伊方对倡议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过度期许是阻碍合作的分力。伊朗官方通讯社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重点关注倡议的经济类报道和政治类报道,注重对“一带一路”的结果和评价进行建构。伊通社在报道中对倡议既有赞同也有批驳,在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经济利好的同时,又间接报道了他国猜忌,反映了伊通社对“一带一路”的基本态度是支持,但也力图通过全面性的报道,获取各方对“一带一路”的真实看法以作参考。伊朗学术界对倡议的研究全面,认知较为客观。伊朗学术界普遍认为倡议对伊朗的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经济机遇和安全机遇,伊朗可以利用“一带一路”,打破美国“极限施压”,缓解经济困境。然而,伊朗学术界对于挑战的解读主要基于传统的地缘理论,担忧倡议会使伊朗地缘经济落入中国控制,可能潜移默化使伊朗对中国形成依附,加剧地区竞争甚至侵蚀伊朗原有的地区市场。在倡议前景方面,认为域内外大国的干预是影响“一带一路”成功推行的主要因素。综合来讲,伊朗政界、媒体和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基本持支持态度,但伊朗在参与“一带一路”时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伊方比较关注合作过程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以及瓜达尔港和恰巴哈尔港的关系、数字丝绸之路的安全问题等。中方首先需正视中伊在“一带一路”上的需求差异,并向西延展中巴经济走廊,实现走廊与伊朗对接。资金融通是影响中伊拓展合作的主要障碍,中伊应合力在倡议框架下解决资金流动困难。其次,中方必须加强媒体建设,提高宣传力度,掌控国际话语权,形成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战略叙事,尽量消除伊朗在“一带一路”尤其是数字丝绸之路上的担忧,提升两国在各领域的对话与交流。

李湘云[6](2020)在《中国人与坦桑尼亚铁路建设之历史考察——兼论坦桑尼亚早期中国移民》文中研究说明坦桑尼亚铁路网由坦噶铁路、中央铁路和坦赞铁路构成。中国人参与了这些铁路建设。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参与坦桑尼亚铁路建设的中国人,以及他们对坦桑尼亚居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参与坦桑尼亚铁路建设的中国人的特点。研究发现,经济因素是早期中国移民迁移的主要动因。中国人参与坦桑尼亚铁路建设的历程,是坦桑尼亚人民开始接触和了解中国的过程。这一过程为中坦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久乐[7](2020)在《新世纪中国工业题材纪录片故事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中国工业题材纪录片进行分析,探讨:为什么工业题材纪录片在近几年得以蓬勃发展;与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有何种联系;内容主体是如何体现故事性;创作者是如何使用故事性叙事吸引观众;工业题材纪录片如何突破现有模式的展望。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工业题材纪录片的研究意义和背景,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现状及会使用的一些研究方法、需要攻克的难点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探讨纪录片起源及对解放后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纪录片初期的一些创作者理论,对故事性进行解读和探讨,对工业题材纪录片的概念进行界定,工业题材纪录片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介绍工业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背景与发展现状,分别是创作环境逐渐成熟,国家政策扶持营造新格局,当今观众对于观看纪录片的转变,工业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现状:逐步步入新媒体时代、社会发展带来的丰富成果、影像制作软硬件的大幅提升。第三章对工业题材纪录片内容层面的故事性进行分析,主要从剧中人体现的故事性入手,划分为:建设者与工业主体发生碰撞体现故事性,受惠者生存空间体现的故事性,人物所呈现的工匠精神。从情节构建的故事性入手,探讨创作者选材标准,前期创作者所做的调研工作、创作者拍摄难点。最后对故事性叙事内容进行提取,主要内容归为三类,聚焦自主创新装备制造,展示发达交通路网,展现能源开采、创新、运输。第四章探讨工业题材纪录片形式层面的故事性生成,从故事性叙事视角分析全知视角引领作用,内视角的情感表达,外视角的客观纪实。探讨故事性叙事结构,可分为悬念引领式结构,逻辑推理式结构,回环嵌套式结构。第五章对工业题材纪录片未来展望,分别从三方面进行,提升VR视听多维技术,锻造工业故事,多种审美体验结合,传播时代故事、新媒体全方位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曲成举[8](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刘辉[9](2020)在《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文中指出创新,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成为最为耀眼的“事业”。但是,数十年的举国奋斗,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中兴事件”让国人刻骨铭心。中国的创新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技术比市场重要、创新比技术重要,基础性、原创性创新(厚度与深度)比应用性、模仿式创新(标度与热度)重要,开放式、协同性的跨界创新比封闭式、排他性的创新重要。基于这样的视角,论文以跨界创新为研究选题,开展研究。论文以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等为引导,以重大社会需求牵引,紧密结合我国创新实践的现实,力图通过对跨界创新,尤其是通过对基础性、革命性、原创性的跨界创新的研究,构建跨界创新的理论体系,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提升我国创新绩效和创新竞争力。第一,论文本文基于价值是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观点,提出了创新、战略竞争优势、价值创造三位一体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创新机理。同时,论文还构建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三条创新路径,揭示了这三条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变。论文研究揭示:互联网、共创共享价值、跨界创新构成了新时代价值创造的三大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价值共创共享是互化联网时代价值创造的基本内核,基于互联网的,以共创共享价值生态为基本形态的跨界创新则是互联网时代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价值创造的创新路径。第二,深入研究和揭示了“界”、“跨界”、“跨界创新”的本义和内涵,深入辨析了跨界创新与相关的创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结,阐述了“跨界”并非“无界”。跨界实质上是一个跨越“旧界”(或者破除“旧界”),建立“新界”的过程,跨界创新绝非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建立包括科学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在内的“共同体”,从而构建了以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为三大支撑的跨界创新理论基础。第三,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各个环节,参与创新的各个主体构成了一条创新链(创新网络)。论文深入刻画跨界创新链,揭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与联结,建立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协同创新价值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演化与分析,揭示三大推论和三大命题。命题之一揭示:创新能力、投入水平与努力程度、价值共创共享、协同效应,对于跨界协同创新价值链的构建和有效运作,既共同支撑,又相互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有序、高效开展跨界创新,构建中国新时代创新性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第四,基于现实,针对我国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密切结合,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创新的实践,并通过我国创新的现实实践修正、验证和支撑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是本文的一个基本遵循。论文从历史的跨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创新,针对产学研分割体制以及狭隘的创新意识所导致并加剧了的我国创新链的断裂与封闭,论文提出从创新链供应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和“四点聚力发力,消除断点,强固创新链”的“断裂弥合”之策,并以“空间技术”、生态基纤维材料、中国高铁技术、中国核电技术等四个案例对理论研究和“断裂弥合”之策加以支撑,实现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的结合、融合,同时,这4个跨界创新案例,也为有效解决中国创新链的源头活水不足、中间多断链、观念视野、领域专业、资源环境与体制模式等“断裂”或“阻隔”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探讨新时代中国创新路径提供现实示范。论文认为,在跨界创新未来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坚实跨界创新的理论基础,深入开展基于模型驱动的跨界创新理论研究,深化和结构化基于案例推演的创新实践研究等。

陈陈[10](2020)在《论全汉昇史学》文中研究指明全汉昇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开路先锋,他的史学研究取径始终仰瞻时代潮流,以切合时宜的历史观念为指南。从早期的社会历史观到多元化的史观再到世界体系的全球史观的调新,他的每一次史学观念的新陈代谢,都能够源源不断地引进和吸纳新理论、新方法、新史料于自己的经济史研究当中,最终实现了其贯古通今、融中会西的史学特质。全氏史学特质的生成一方面源自于他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得益于陶希圣、傅斯年、严耕望、梁方仲等诸多良师益友的引导和启发。他在北大求学时期如坐春风,饱读史学典籍的同时又广泛吸取陶希圣、傅斯年、钱穆等名师及多种流派的学养,为他积累了深厚的史学底蕴。在史学实践方面,全氏多次投稿《食货半月刊》,在研究中国行会制度史方面亦取得初步成果。任职史语所后,全氏在史料的搜集、考证方面颇为用功,他兼取陶、傅之长,在唐宋都市与运河研究以及货币与物价史领域大放光彩。执教台湾时期,全氏受亚赛尔与芮夫的影响,力图将西方工业区位理论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研究中,他从资本、运输、选址、制度、生产等各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汉冶萍公司经营失败的原因并揭示了中国工业发展迟缓的根源。执教香港时期,全氏致力于研究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贸易对中国货币与物价的影响,最终完成了中国货币经济制度的体系化研究。史料扩充的多样性提供了全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材料,批判的眼光和理论方法的多元化带给全氏无数的灵感和技巧,注重中外经济史比较研究以及政治军事制度背后的经济因素,都使得他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中游刃有余。全氏一生以至高的热忱倾注学术与教学,不仅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培养出众多人才,更为中国新史学的发展注入了港台的鲜活面相,其治史育人之精神值得后辈学者感怀追缅。

二、New Railways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ew Railways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选择与接受的产物:20世纪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及其形态特征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艺术运动的时空发展概况
二、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
三、中国新艺术运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及其特征
    1. 新艺术运动国际的传播模式
    2. 新艺术运动的跨文化传播模式
    3. 新艺术运动的转文化传播模式
四、中国新艺术运动的遗产价值
    1. 文化与意识的传播和参与
    2. 艺术风格与特征的“合璧”
    3. 新艺术运动发展进程的完善
    4. 当代建筑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五、结语
图片来源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节 概念界定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二、战略传播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结语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附录二: 访谈提纲

(4)中国和欧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蓝色伙伴关系
        二、蓝色经济
    第二节 中西方传统海权思想及其内核
        一、西方海权理论
        二、中国传统海权思想
        三、中西方传统海权思想的内核
    第三节 蓝色伙伴关系的理论基础及中国新海洋观的内核
        一、中国学派的关系理论
        二、国际共生论
        三、互联互通理论
        四、蓝色伙伴关系蕴含中国新海洋观内核
第三章 中欧蓝色伙伴关系发展历程及合作领域
    第一节 中国与欧盟海洋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欧盟建交前的海洋往来
        二、中欧建交-缔结蓝色伙伴关系间的海洋往来
        三、中国-欧盟蓝色伙伴关系建立后的海洋往来
    第二节 中国与欧盟蓝色伙伴关系的合作领域
        一、海上安全
        二、蓝色经济
        三、海运航道
        四、极地治理
    第三节 中国与欧盟蓝色伙伴关系的特点
        一、共享性
        二、平等性
        三、联通性
第四章 中国与欧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原因探析
    第一节 中欧蓝色伙伴关系面临的挑战
        一、欧盟与成员国对华海洋合作立场不统一
        二、中国国有企业赴欧涉海投资面临将更大风险和成本
        三、南海和印度洋问题增加中欧海上安全合作风险
    第二节 中欧蓝色伙伴关系面临挑战的原因探析
        一、欧盟复杂的决策体系
        二、欧盟整体与次区域、成员国海洋利益的分歧
        三、中欧海洋文化差异
第五章 深化中国与欧盟蓝色伙伴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贯彻联通性,整体规划与重点海洋合作项目齐头并进
        一、对接中欧国家海洋发展战略
        二、借助意大利港口联通欧洲南方市场
        三、利用锡尼什港打造中欧海运互联互通网络
    第二节 协调各方关系,“官方”与“地方”共同参与
        一、与欧盟三大机构进行分别沟通
        二、着重开展地方合作
        三、强化海洋事务对话合作机制
    第三节 增强共享性,推进中欧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培育中欧共享文化,建设中欧海洋责任共同体
        二、提供海上公共产品,建设中欧海洋安全共同体
        三、共享海洋技术,建设中欧海洋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第一节 伊朗政界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一、宗教领袖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二、总统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三、伊斯兰议会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四、财经部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第二节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特点
        一、全局性认知为主,缺乏深入分析
        二、总体认知积极
    第三节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变化
        一、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变化的四个阶段
        二、当前伊朗政界参与“一带一路”的矛盾心态
    小结
第二章 伊朗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第一节 伊朗媒体研究样本采样
    第二节 样本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认知
        一、高层框架分析
        二、中层框架分析
        三、低层框架分析
    小结
第三章 伊朗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第一节 伊朗学术界样本选择及数据概况
        一、伊朗智库研究采样
        二、伊朗学术期刊采样
        三、样本对“一带一路”的基本态度
    第二节 伊朗学术界样本对“一带一路”的综合认知
        一、样本对“一带一路”的性质与逻辑认知
        二、样本对“一带一路”的目的与意图认知
        三、样本对“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认知
        四、样本对“一带一路”的前景与可行性认知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新世纪中国工业题材纪录片故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近年我国工业井喷式发展
        1.1.2 国民对于工业题材纪录片的刻板印象
        1.1.3 讲好中国故事与国家形象的提高和宣传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难点、创新点及目标
        1.4.1 研究方法
        1.4.2 需攻克的难题难点
        1.4.3 此选题创新之处
第二章 工业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背景与发展现状
    2.1 工业题材纪录片理论基础及界定
        2.1.1 工业题材纪录片理论基础
        2.1.2 工业题材纪录片故事性解读
        2.1.3 工业题材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2.2 工业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背景
        2.2.1 创作模式逐渐成熟
        2.2.2 国家多项政策扶持
        2.2.3 当今观众自我实现需求
    2.3 工业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2.3.1 由传统电视台逐渐布局移动互联网视频
        2.3.2 社会发展成果丰厚
        2.3.3 影像制作软硬件提升
第三章 工业题材纪录片内容层面的故事性生成
    3.1 剧中角色塑造的故事性体现
        3.1.1 建设者与工业主体发生碰撞体现故事性
        3.1.2 受惠者与生存环境之间矛盾体现故事性
        3.1.3 人物所呈现的精神内涵
    3.2 题材选择的故事性提取
        3.2.1 聚焦自主创新装备制造
        3.2.2 展示发达交通路网
        3.2.3 展现能源开采、创新、运输
    3.3 情节构建的故事性营造
        3.3.1 创作者选材标准
        3.3.2 创作者调研工作
        3.3.3 创作者拍摄难点
第四章 工业题材纪录片形式层面的故事性生成
    4.1 故事性叙事视角
        4.1.1 全知视角引领作用
        4.1.2 内视角的情感表达
        4.1.3 外视角的客观纪实
    4.2 故事性叙事结构
        4.2.1 悬念引领式结构
        4.2.2 逻辑推理式结构
        4.2.3 回环嵌套式结构
第五章 工业题材纪录片未来展望
    5.1 提升VR多维视听技术,锻造工业故事
    5.2 多种审美体验结合,传播时代故事
    5.3 新媒体全方位宣传,讲好中国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1.专着
    2.学位论文
    3.期刊论文
    4.网络资源参考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新世纪中外工业题材纪录片一览表(部分)
致谢

(8)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9)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框架与内容
        1.2.1 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4 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创新与创新理论的演变研究
        2.1.1 创新理论的诞生
        2.1.2 技术创新的类型
        2.1.3 创新理论的演变
    2.2 创新与创新能力的研究
        2.2.1 创新能力
        2.2.2 创新能力评价
        2.2.3 国际上若干重要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数
    2.3 协同创新与跨界创新
        2.3.1 协同创新
        2.3.2 跨界搜索与跨界创新
    2.4 启示与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价值创造与跨界创新
    3.1 价值创造的机理与路径
        3.1.1 创新与价值创造机理
        3.1.2 价值创造的一般创新路径
        3.1.3 基于机会与网络的价值创造路径
    3.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3.2.1 “界”与“跨界”
        3.2.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辨析
    3.3 跨界创新的理论支撑
        3.3.1 跨界创新与认同理论
        3.3.2 跨界创新与创新共同体
        3.3.3 跨界创新的三位一体理论支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创新模型构建与分析
    4.1 跨界创新链
        4.1.1 跨界创新链的基本刻画
        4.1.2 跨界创新链的推进逻辑
        4.1.3 跨界创新链与创新价值链
    4.2 创新价值分析模型及其推演
        4.2.1 构建模型的基本假设
        4.2.2 基本模型
        4.2.3 模型推演
        4.2.4 模型推演结果分析及其主要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跨界创新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5.1 我国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5.1.1 新中国创新实践
        5.1.2 中国创新实践与创新期待间的“鸿沟”
        5.1.3 中国创新实践的启示
    5.2 中国创新链断裂分析
        5.2.1 中国创新链的源头之困:少有“0→1”的突破
        5.2.2 中国创新链的“断链”之困
        5.2.3 我国创新链的阻隔
    5.3 中国跨界创新的案例
        5.3.1 案例一:创建科研特区,实现“0→1”的突破
        5.3.2 案例二:中国纺织业的跨行业的全链跨界创新
        5.3.3 案例三:中国高铁技术的跨界创新
        5.3.4 案例四:中国核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5.3.5 案例的综合分析与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论全汉昇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全汉昇史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全汉昇史学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和征引文献说明
第一章 全汉昇的学术生涯与史学渊源
    第一节 全汉昇学术生涯
        一、求学北大时期史学底蕴的积淀
        二、任职史语所初期史学基调的奠定
        三、执教台湾时期史学基调的变奏
        四、执教香港时期史学基调的升华
    第二节 全汉昇的史学渊源
        一、多种史学流派的学养
        二、中国学者对全汉昇史学的影响
        三、外国学者对全汉昇史学的影响
第二章 全汉昇的治史实践与成就
    第一节 首开中国行会制度史研究
        一、行会的起源和产生时间
        二、行会性质的界定
        三、行会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第二节 对魏晋到宋代经济的研究
        一、中古自然经济研究
        二、唐宋都市经济史与运河
        三、唐宋货币经济与物价波动
    第三节 全球视野下的明清中国货币与物价研究
        一、明清时期的银铜复本位制度与流通
        二、明清的海外贸易
        三、明清时期的物价革命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近代工业化研究
        一、国际贸易研究
        二、近代工业化研究
第三章 全汉昇的史学范式
    第一节 全汉昇的历史观
        一、起于“食货学派”社会历史观
        二、转向多元化史观
        三、合于世界体系的全球史观
    第二节 全汉昇史学方法
        一、社会学理论方法的运用
        二、经济学理论方法的运用
        三、正反理论的兼收并蓄
        四、历史主义的方法
        五、注重中外经济史比较研究
第四章 全汉昇史学的影响
    第一节 后世学者的推崇
    第二节 全汉昇史学的传承与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New Railways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选择与接受的产物:20世纪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及其形态特征解析[J]. 何璐西,刘大平. 建筑师, 2021(04)
  •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3]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中国和欧盟共建蓝色伙伴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叶显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D]. 黄宇豪.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12)
  • [6]中国人与坦桑尼亚铁路建设之历史考察——兼论坦桑尼亚早期中国移民[J]. 李湘云. 外语学界, 2020(00)
  • [7]新世纪中国工业题材纪录片故事性研究[D]. 唐久乐.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8]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D]. 刘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10]论全汉昇史学[D]. 陈陈.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中国新铁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