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寿县中草药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情况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四川省长寿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卫生小组[1](1971)在《长寿县中草药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情况报告》文中指出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一个规模巨大的"中西医结合",大搞中草药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掀起,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中草药资源情况,切实作好药物发展规划。究竟我县中草
金义兴,陈卓良,郑重,许天全[2](1984)在《长江三峡库区植被及环境考察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峡库区地处鄂西川东,为东西南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区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是华中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初步分析了库区的自然条件、植被的历史和现状;根据群落结构和外貌特征,初步划分为五个植被型,九个群系亚纲,三十七个群系;并论及了各群落的特点;对长江三峡库区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进行了评价;同时本文还详细地论述了三峡水库与库区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对策性的措施。虽然库区的自然条件优越,容易恢复植被,但是笔者认为森林植被资源合理利用仍属必要。关键在于提高经营水平,应根据群落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种植和采伐,采取综合措施,确保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平衡,持续合理利用植被资源,提高水库工程效益。
魏晓芳[3](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关俊威[4](2018)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林下经济是稳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重要渠道。林下中草药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符合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格局,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区生态持续完善、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重要选择。在东北(内蒙古)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关键时期,林下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有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当前来看,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种植无序化、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抑制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产业替代作用、极大地弱化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如何实现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与空间链的多维支撑与融合发展;如何培育具有较高操作性、实践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推动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主体的多维联结、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结构的网络构筑,这是提升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与运行效能,增强林下中草药产业主体的竞争优势与运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链类型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关联理论,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整体发展态势;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的战略层次、结构层次和价值层次等核心思想;从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方面,全面阐释产业链上游-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链中游-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下游-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等环节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又从价值维度培育方面,系统描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空间链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切实推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供需动态平衡、技术协同创新、空间合理分布;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撑体系,以提升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增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运行效能。
重庆市中草药研究推广组[5](1972)在《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开展中草药资源普查工作——我市长寿、綦江、巴县三县和北碚区开展资源普查工作的初步小结》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贯彻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和光辉的《六·二六指示》,进一步发掘祖国医药遗产,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和按照国务院关于“一九七二年各地应着
孙晓燕[6](2019)在《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制备无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医药产品生产量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中药渣的大量产生。药渣来源于多种中药材,成分复杂,含水量大,极易腐败变质,难储存。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利用方法和解决途径,大部分生产企业只是将这些中药渣简单填埋,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本课题研究了利用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制备无抗饲料添加剂,并通过用发酵后中药渣替代部分饲料饲喂生猪实验,测定了生猪饲喂的生产性能、屠宰指标、肉品质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等,进一步论证其替代饲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工艺的优化。筛选出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1:1)为最适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外源添加15%20%蔗糖;按照0.5‰5‰的混合菌剂接种,酵母固定为0.25‰;搅拌均匀后于常温下密闭发酵1-2d即可开始使用。(2)用发酵后的中药渣配合饲料饲喂生猪,考察发酵中药渣对生猪养殖效果的影响。设计分组养殖的试验,共4组:阳性对照组(有抗全价饲料)、阴性对照组(自配料)、低剂量试验组(发酵药渣10%替代的自配料);高剂量试验组(发酵药渣20%替代的自配料),饲喂周期200天。通过测定实验猪的生长性能、猪肉品质及安全指标,发现饲喂发酵中药渣对生猪养殖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与阴阳对照组相比,外观上饲喂发酵中药渣的高、低剂量组试验猪毛发皆光亮、顺直;腹泻率仅为0.07%和0.09%,低于对照组;料重比也明显降低。对猪肉品质猪的影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两组与阴性组瘦肉率对比,分别提高了11.31%和10.9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阳性组瘦肉率对比,分别提高了6.05%和5.71%。低剂量组,具有显著的低失水率(6.02±0.28)%,高、低剂量组的肉色分之均达到4分以上(5分制)显著区别对照组(p<0.05)。对肉质安全性能的影响:重金属镉、汞、铅、无机砷等未检出;土霉素、氯霉素、磺胺等常用兽用抗生素在新鲜猪肉中未检出;六六六、滴滴涕及敌敌畏等农药成分均未检出;沙门氏菌未检出,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本课题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中药渣微生物发酵工艺,实现了中药渣的快捷处理和长期保存,而且发酵后的产物应用于生猪的养殖,还具有降低料重比、提高猪肉品质和抗病力、减少抗生素使用等效果,可以作为无抗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行业中应用。本课题建立的技术路线为中药渣的资源化与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所制备的发酵产物作为无抗饲料添加剂也为养殖行业在后抗生素时代生态养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低价量大增效的饲料来源。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刘浩,谢昭明,张水寒[7](2017)在《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亲历者访谈等方法,考察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湖南省历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历次普查工作的缘起、主要历程、技术与成果特点,为更好完成湖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供了历史经验参考。
曾晓梅[8](2020)在《民间故事传承与群体认同 ——重庆市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市走马镇民间故事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数量庞大、情节丰富、类型多样,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蕴含了西南地区民众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精神价值。目前该项目有传承人20多人,形成了独特的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像其他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传承面临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的严重问题。对此,前人大多局限于代表性传承人的个体研究。然而,群体才是各种民间文学赖以存在和传播的基础,以传承人群体为研究主体才更符合民间故事的讲述规律。通过实地调研、采访传承人以及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当前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各年龄段人数相当,适合进行梯度传承,职业构成较为复杂,性别构成则较为单一,且融入了一些非本地的走马民间故事传承人,从中可以看出走马民间故事尚具备较为良好的传承生态,但复杂的群体构成很可能带来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各传承人所做出的传承贡献并不能以他们的级别来衡量,像陈富其、朱伟、刘伦、周俊宏等非国家级传承人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传承作用,应充分研究挖掘每个传承人身上的独特价值。另外,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的生活环境相对一致,乡土观念浓厚,其故事传承以乡土传承和外乡传承相结合为主,所讲述的故事带有浓郁的川渝地域色彩。他们热爱走马民间故事,热爱家乡文化,各自在传承工作上都做出了贡献。但该传承人群体传承工作较为分散,各自持有不同的立场,拥有多重文化身份并难以得到协调,加之主体权益得不到足够的保障,使得该群体认同存在一定缺失,并影响了走马镇民间故事这一文化形式的塑造和再造。因此,为了保护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走马民间故事的可持续传承,第一要对他们的故事讲述空间进行整体性活态保护;第二要充分考虑传承资金分配和主体权益保障等问题,对他们提供有效合理的支持;第三要协调传承活动开展时间,在闲暇中传承走马民间故事;第四要突破“传承人”身份困局,扩大传承队伍。
杨富祥[9](2018)在《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对夏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调查,获取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种类,科属区系组成和分布情况等原始材料,然后从物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区系区划组成、垂直分布格局、药用特性进行分析,此外,还计算了在调查样方内的13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储量及调查了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分析了稀有濒危药用植物。在此基础上提出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的建议,以期为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和多样性保护研究提供参考资料。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夏河县有药用植物76科258属541种,其中藻菌类2科2属3种,占总种数的0.55%;蕨类植物8科9属12种,占总种数的2.22%;裸子植物有2科2属4种,占总种数的0.74%;被子植物64科245属522种,占总种数的96.49%。(2)科的比较结果显示,区域单种科有23科,占76科的32.26%,种数占总种数4.25%,表现为科占比例较大而种占比例小的特点;区域内含25种的寡种科有30科,占76科的39.47%,种数占总种数15.90%,表现为所占总种数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科数却较多。属的比较结果显示,区域单种属有163属,含25种的寡种属82属,两者合计所含的属数占了所有属数的94.96%,其中所含的种数占了所有种数的75.05%,说明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3)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的生活型类型划分为5类,其中多年生草本占比最大,占种数达65.99%;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和灌木类药用植物,分别占调查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18.30%和13.31%;所占比例最少是藤本和乔木类,这二者共占调查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2.40%。(4)本次在夏河县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了2个新分布记录种,分别为小头花香薷(Elsholtzia cephalantha Hand.-Mazz.)和羽叶花(Acomastylis elata(Wallich ex G.Don)F.Bolle)。(5)按入药部位的不同,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可划分为8类,其中以全草类入药的最多,共有271种,占总种数50.65%;其次是根及根茎类,有147种,占总种数27.48%;其余入药部位依次为以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叶类、茎木类、皮类。按药性的不同,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药性可划分为5类,其中寒性药最多,占总种数33.27%;其次是温性药和凉性药,分别占总种数23.82%和22.24%;再是平性药占总种数的19.49%;热性药最少,占总种数1.18%。按药味的不同,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药味可划分为7类,以苦味药最多,占总种数45.85%;其余依次为辛味药占总种数的22.86%;甘味药占总种数18.37%;涩味药占总种数5.31%;淡味药占总种数3.67%;酸味药占总种数3.67%;咸味药最少,占总种数0.27%。按药效的不同,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药效可划分为21类,以清热药最多,有39科102属214种,其次止痛药、活血药、止血药相对占比较大。(6)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优势科为菊科、豆科、龙胆科、玄参科、蔷薇科、毛茛科、唇形科、伞形科。夏河县药用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布类型中,以世界广布的科最多30科,占总科数45.45%;其次温带分布型科有20科,占总科数30.31%;热带分布型科共有16科,占总科数24.24%。属的区系分布类型中,温带分布的属有203属,其中以北温带有104属,占总属数的42.11%,据各分布类型的第一位,旧世界温带分布49属,占总属数的19.84%,据各分布类型的第二位;其次世界广布34属;热带分布的属有10属;这充分说明了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7)将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划分为3个区,(1)高寒草甸草原野生中药区,主要重点药用植物有播娘蒿、粗茎秦艽、独行菜、甘松、麻花秦艽、秦艽、匙叶翼首草等。(2)暖温带、温带森林野生中药区,主要重点药用植物有川赤芍、穿龙薯蓣、党参、多序岩黄芪、甘肃贝母、宽叶羌活、款冬、路边青、羌活、升麻、桃儿七、天南星、淫羊藿、羽叶三七、玉竹、萹蓄。(3)亚高山灌丛、针叶林野生中药区,主要重点药用植物有中国沙棘、独行菜、菥蓂、川赤芍、升麻、蒲公英。(8)按照海拔梯度将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分为六个生境类型植被带,其中属级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高山灌丛带(DG=4.4657),其次是高山草甸带(DG=4.1274),高寒草甸带最低(DG=1.1213)。科级多样性指数最高和最低和属级多样性指数一致。G-F指数的排列顺序为: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阔叶林带>高寒草甸。(9)夏河县分布的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45种中对常见的13种蕴藏量做数量统计分析,其中柴胡和露蕊乌头分布面积大,柴胡和狼毒蕴藏量相对丰富。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夏河县实际情况,夏河县生物量较丰富,可适度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资源主要有:柴胡、甘松、露蕊乌头、萹蓄、川赤芍等。(10)夏河县共有16种国家级濒危保护植物,8种是中国特有,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渐危的有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Maxim.)Pascher)和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 Maxim.)2种,稀有植物有羽叶点地梅(Pomatosace filicula Maxim.)和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2种,都属于国家2级保护植物。
邓立[10](2019)在《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甘南J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全面推广后,农民主要以独立经营的方式在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于农民自身在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等方面的匮乏,农民单纯依赖自身力量走向市场十分困难,于是农民合作社便应运而生。理想中的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弱者之间的联合,其本质上是绝对益贫的。那么,在具体实践当中的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如何呢?本文以“益贫式增长”为理论视角对甘南J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实践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对当地农民合作社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考察,探寻了合作社的益贫机制。随后,根据“贫式增长”理念的核心要义,构建“收入增加”和“机会均等”两个维度进行指标选取,借助熵值法对合作社的益贫性做出评价,从而明确了农民合作社益贫性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农民合作社益贫性的主要因素展开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于经典合作制度中的“弱者的联合”型合作社,在地方实践中主要以“能人办社”型的合作社为主,前者的减贫逻辑是“报团—取暖”,后者的减贫逻辑是“带动—参与”。(2)地方实践当中的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增加农民的物质资本,缓解收入贫困;二是,通过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具备包容性的就业机会,缓解能力贫困;三是,通过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改善收入结构单一。(3)影响农民合作社益贫性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内部因素主要有: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着穷人的物质资本变动;合作社的组织形态影响着弱者吸纳意愿,那些在建立和运作过程有更多来自基层政府、帮扶单位参与的合作社会倾向于吸纳更多的贫困者;合作社的产业类型影响弱者吸纳能力,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穷人。这三种因素对合作社的益贫机制起着阻碍或畅通作用。此外,国家战略、国家政策引导形成了提高合作社益贫性的“推力”,基层政府介入形成了提高合作社益贫性的“拉力”。当这两种向度的作用力同时发生作用时,合作社的益贫机制得到显著的畅通,从而提升了合作社的益贫性。
二、长寿县中草药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情况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寿县中草药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情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3)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定位 |
1.1.4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
2.1.1 文化的释义 |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著 |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著 |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
5.3.1 动力:牵引力 |
5.3.2 阻力:约束力 |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
6.2.1 文化区的划分 |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
6.3.2 文化生命说 |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5 本章小结 |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
(4)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
1.3.5 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林下中草药 |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
8.5 本章小结 |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制备无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药渣研究概况 |
1.1.1 中药渣的主要来源与化学成分 |
1.1.2 中药渣的应用 |
1.1.3 中药渣对动物的功效 |
1.1.4 中药渣在动物养殖上的应用 |
1.2 发酵中草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草药发酵概念的提出 |
1.2.2 发酵对中药渣的功能影响 |
1.2.3 发酵中药渣应用于动物饲料的研究进展 |
1.2.4 发酵中药渣应用于动物饲料的研究进展 |
1.3 生猪养殖现状 |
1.3.1 |
1.3.2 影响猪肉安全的因素 |
1.3.3 抗生素在生猪养殖的应用现状 |
1.3.4 发酵中药渣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工艺的优化 |
2.1 试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中药渣的发酵工艺设计及操作要点 |
2.3.2 菌种的筛选 |
2.3.3 高湿药渣发酵工艺单因素确定 |
2.3.4 统计结果与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发酵用菌种的筛选 |
2.4.2 混合菌种接种量对药渣的影响 |
2.4.3 碳源添加量对中药渣的影响 |
2.4.4 发酵温度对药渣发酵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药渣发酵过程中生化指标的变化 |
3.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发酵中药渣生化指标的测定 |
3.3.2 统计结果与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中药渣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 |
3.4.2 发酵对中药渣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情况 |
3.4.3 中药渣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浓度变化 |
3.4.4 发酵中药渣贮存过程中霉菌生长情况 |
3.4.5 中药渣发酵前后主要成分对比 |
3.4.6 发酵中药渣的安全性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酵中药渣生猪养殖性能的研究 |
4.1 材抖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选择与实验设计 |
4.1.2 实验日粮 |
4.1.3 饲养管理 |
4.1.4 实验记录 |
4.2 猪肉性能指标测定与方法 |
4.2.1 屠宰指标的测定 |
4.2.2 猪肉一般营养成分的比较 |
4.2.3 猪肉食用品质的测定 |
4.2.4 猪肉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4.2.5 脏器相对重量的测定 |
4.2.6 安全性指标 |
4.2.7 粪便中常见菌群指标 |
4.2.8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发酵中药渣饲喂过程中生猪体态特征、腹泻与食欲情况的变化 |
4.3.2 猪的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
4.3.3 猪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 |
4.3.4 猪肉品质测定结果 |
4.3.5 猪肉营养成分的测定 |
4.3.6 猪肉中氨基酸的含量检测 |
4.3.7 猪肉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 |
4.3.8 猪肉肉质安全性指标检测 |
4.3.9 发酵药渣对猪内脏相对重量的影响 |
4.3.10 猪粪便中常规典型微生物检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发酵药渣安全性检测报告 |
附录2 猪肉安全性检测报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民间故事传承与群体认同 ——重庆市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国内研究状况 |
二、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国外研究状况 |
三、重庆市走马镇民间故事及其传承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合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走马镇民间故事及其传承人群体概况 |
第一节 走马镇民间故事概况 |
第二节 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构成 |
第三节 走马镇民间故事各级别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
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二、市级(直辖市)代表性传承人 |
三、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
第二章 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的独特性 |
第一节 生活环境特点 |
一、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 |
二、民间故事讲述空间 |
第二节 故事传承特点 |
一、乡土传承与外乡传承 |
二、浓郁的川渝地域特色 |
第三章 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认同对故事传承的影响 |
第一节 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认同度 |
一、各传承人立场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二、各传承人的身份认同与群体关系协调 |
三、各传承人的主体权益保障与群体生活困境 |
第二节 传承人群体认同缺失对走马民间故事传承的不利影响 |
一、削弱了传承人群体讲述故事的积极性 |
二、违背了走马民间故事传承的根本目的 |
三、偏离了走马民间故事的传承路线 |
第四章 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保护对策 |
第一节 对传承人群体的故事讲述空间进行整体性活态保护 |
第二节 为走马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提供恰当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
第三节 使传承人能在闲暇中传承走马民间故事 |
第四节 在群体中培养走马民间故事传承人才 |
结语 对保护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承人群体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走马民间故事传承人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2: 走马民间故事部分采录资料 |
致谢 |
(9)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药用植物资源概念 |
1.2 国内外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1.2.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1.2.2 国外药用资源研究概况 |
1.3 甘肃省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
1.4 夏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
1.5 药用植物资源的价值 |
1.6 植物区系及中药区划的研究 |
1.7 药用特性研究 |
1.8 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
1.9 药用植物资源濒危概况和保护研究 |
1.10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2 地质 |
2.3 地貌 |
2.4 水文 |
2.5 气候 |
2.6 植物 |
2.7 藏医藏药资源 |
2.8 其它资源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名录编目 |
3.1.2 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
3.1.3 夏河药用中藏植物的入药部位、药味、药性、功效多样性分析. |
3.1.4 夏河县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及区划组成分析 |
3.1.5 夏河县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蕴藏量和稀有濒危分析 |
3.1.6 夏河县药用植物资源评价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收集 |
3.2.2 实地调查 |
3.2.3 室内整理 |
3.2.4 数据分析 |
4 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统计与分析 |
4.1 药用植物名录编制 |
4.2 药用植物资源物种的组成多样性分析 |
4.3 药用植物资源物种的科属多样性 |
4.3.1 科的多样性分析 |
4.3.2 属的多样性分析 |
4.4 夏河县新记录植物统计 |
4.5 药用植物资源物种的生活型多样性 |
4.6 讨论 |
5 药用植物资源药用特性研究 |
5.1 药用特性概述 |
5.2 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析 |
5.3 药用植物药性分析 |
5.4 药用植物药味分析 |
5.5 药用植物药用功效分析 |
5.6 讨论 |
6 药用植物资源区系及区划多样性分析 |
6.1 优势科和表征科分析 |
6.1.1 优势科分析 |
6.1.2 表征科分析 |
6.2 药用植物资源区系分析 |
6.2.1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6.2.2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6.3 药用植物资源区划分析 |
6.4 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分析 |
6.4.1 各植被带的植物组成 |
6.4.2 物种丰富度指数 |
6.4.3 均匀度指数(E)与生态优势度指数(D) |
6.4.4 G-F指数 |
6.5 讨论 |
7 重点调查药用植物资源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析 |
7.1 调查样方内重点调查药用植物分析 |
7.2 夏河珍稀濒危护植物种类及保护级别 |
7.3 夏河县药用植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
8 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8.1 药用植物现状评价 |
8.2 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8.3 夏河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 |
9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甘南J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文献回顾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理论视角:益贫式增长理念 |
1. 益贫式增长理念的形成过程 |
2. 益贫式增长的判定 |
(四)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
1. 概念界定 |
2. 研究框架 |
(五) 研究方法 |
1. 资料收集方法 |
2. 实地调查 |
二、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及本研究个案 |
(一) 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历史沿革 |
(二) 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 |
1. “弱者的联合”:理想形式 |
2. “能人办社”:现实形式 |
(三) 调查个案概述 |
1. 个案概况 |
2. 合作社的类型 |
3. 合作社的利益分配规则 |
三、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比较 |
(一) 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机制 |
1. 增加农民的物质资本:缓解收入贫困 |
2. 为农民提供具备包容性的就业机会:缓解能力贫困 |
3.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收入结构单一 |
(二) 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综合评价 |
1. 选择计算方法:熵值法 |
2. 确定各指标权重 |
3. 加权得出综合评分分值 |
(三) 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现状与问题 |
1. 合作社的益贫效益:参差不齐 |
2. 合作社的益贫方式:各有侧重 |
四、影响农民合作社益贫性的主要因素 |
(一) 农民合作社益贫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路径 |
(二) 农民合作社益贫性的内部影响因素 |
1. 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状况:影响穷人物质资本变动 |
2. 合作社的组织形态:影响弱者吸纳意愿 |
3. 合作社的产业类型:影响弱者吸纳能力 |
(三) 农民合作社益贫性的外部影响因素 |
1. “推力”:国家政策引导 |
2. “拉力”:基层政府介入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长寿县中草药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情况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寿县中草药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情况报告[J]. 四川省长寿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卫生小组. 中草药通讯, 1971(03)
- [2]长江三峡库区植被及环境考察报告[J]. 金义兴,陈卓良,郑重,许天全.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4(S1)
- [3]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4]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D]. 关俊威.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5]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开展中草药资源普查工作——我市长寿、綦江、巴县三县和北碚区开展资源普查工作的初步小结[J]. 重庆市中草药研究推广组. 重庆新医药学, 1972(01)
- [6]微生物快速发酵中药渣制备无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D]. 孙晓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历史研究[A]. 刘浩,谢昭明,张水寒. 第十九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2017
- [8]民间故事传承与群体认同 ——重庆市走马镇民间故事传承人群体研究[D]. 曾晓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夏河县中藏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D]. 杨富祥.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0)
- [10]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甘南J县为例[D]. 邓立.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