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上战场”

“为革命上战场”

一、“为革命当效沙场”(论文文献综述)

宋红玉[1](2019)在《田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田桐(1879-1930),字梓琴,笔名恨海,别号玄玄居士,晚年署江介散人,湖北蕲春人,中国同盟会发起人之一、辛亥元勋、国民党元老、杰出报人、南社早期社员。睹晚清山河破碎,列强猖厥,民族危难,田桐始与同窗宋教仁等倡言排满,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左右,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兼任要职,鞍前马后,锲而不舍,成为其得力助手。田桐胆识过人,才略出众,是着名的“水牛将军”、阳夏保卫战中的功臣、反袁淮军中的重要幕僚、中华革命军湖北地区的领导者、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中重要的党务工作者。田桐参与创办、主编多种报刊杂志,早期以“恨海”之名撰文呼号,鼓舞启蒙,与保皇党、立宪派针锋相对,不遗余力揭露清政府立宪骗局。他还积极译编着述,高度肯定青年的价值,深切呼唤时代英雄,追慕伟人大业;他援引社会心理学,剖析革命党徒的心理,生成权威的革命首领,拱卫孙中山的绝对领导地位;他参详哲学精义,兼重道德伦理,追溯社会文明的发生与发展,强调人格精神与人生理想的巨大助推作用,倡行社会改良。田桐晚年寓居上海,主笔《太平杂志》,畅抒抱负,追忆革命,凝聚他半生心血的太平策倾囊以出,涵括国家制度建设、民生问题和思想劝讽,全面而深入;《革命闲话》随忆随录,所历所闻娓娓道来,一代民主革命精英的事迹得以保存,颇具史料价值;《扶桑诗话》是田桐两次旅日经历的宝贵结晶,以中国传统的“诗话”形式,辑录了大量幕末、明治时期着名政治家、学者名儒、维新志士的汉诗,以及部分华人旅日的经历与诗歌、中日诗歌交流的事例、日本的风物民俗等,是窥见日本政治、文化风貌的重要窗口,更是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田桐本身也成为两国文学、文化交流的载体,一方面,他对日本汉诗家及汉诗的择取是他某种思想与要求的委婉表达;另一方面,他有意无意地对这些诗歌的简评反映出他主“气味”“意致”的诗学观。田桐在大半生的奔波辗转中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行役游历、送别怀人、感事抒怀、题赠唱和之作,呈现了风雨兼程的革命生涯,沿途风物的壮美多姿和志友亲朋间的真挚情感是他重要的心理慰藉,因而不时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矢志不渝的革命追求。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活动于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张力的历史时期,作为南社早期社员,田桐参加活动和出席雅集的次数有限,虽然不处于核心位置,但他在南社后期的唐宋诗争事件中力斥内讧行为,坚决支持和维护柳亚子的领导地位,表现出社员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大局观。

曹磊[2](2018)在《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在不同媒介当中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来探究中国现代化和民族构建的过程。19世纪末,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介为中国人构筑了精神上的公共空间,中国的民族“想象”开始萌芽,进入了从传统的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清末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差异体现了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分歧。20世纪初,电影作为一种图像媒介更加深刻地改造了中国社会的传播方式,传播范围覆盖了知识分子和都市人群以外的群体。抗战电影的传播将广阔空间内的中国人纳入到同一个时空环境之内,从而让他们产生了相似的历史记忆,使日本以“文化”解构中国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开始成型。20世纪末,网络的出现又一次重构了中国社会的传播体系,网络的传播特点使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争执又一次抬头,挑战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构建叙事。纵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每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对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对民族建构提出了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媒介是社会的尺度”。本文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按照媒介形态分为三个阶段:印刷时代、图像时代、网络时代,以现代化范式和发展传播学理论为框架研究媒介的发展过程,以媒介环境学为视角来观察媒介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媒介对社会的塑造。本文在媒介史的背景下,考察民族主义思潮在不同时期、不同媒介中的呈现,以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两种类型为线索,让读者了解民族建构过程中媒介的作用及民族主义在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我们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提供一种思考的角度。

段蕴恒[3](2017)在《浅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文中提出"红色经典"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其主要内容是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面貌。"红色经典"主要囊括了产生于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叙事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以反映党领导下艰苦卓绝又斗志昂扬的革命斗争为核心,创作模式深受"延安经验"影响,具有革命的内容、大众化的形式和无产阶的立场,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红色经典"影视改编是一种依托"红色经典"原作,借助电影电视传播媒介,在保持原着主干框架、精神内涵不变的前提下,丰富人物形象,填充情节内容,融入现代审美价值与历史反思,满足新观众群体审美需求的艺术再创作。部分创作者将这一文化资源加以继承借用和改写拓展来进行全新创作,既吸取了众多"红色经典"及其影视改编作品的故事情节和创作模式,借鉴原有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塑造,又站在现有的历史高度和平台上重新审视和再现历史,依托当代人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尝试重建新革命经典。本文尝试对"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进行研究,考察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背后蕴藏的审美倾向、文化选择、革命认知和历史观念等问题,思考"红色经典"的延续与经典重塑等问题。本文分为三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红色何以经典——"红色经典"再阐释。本章通过分析梳理"红色经典"的概念发展过程和内涵实质,抓取其影视改编与重塑的整体特点,为后文研究的推进奠定基础和前提。第一,梳理"红色经典"概念从产生到确认的历史过程,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红色文化氛围进行分析。第二,挖掘"红色经典"的概念内涵,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进行归纳,从"红色"和"经典"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三,分别论述"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与"红色经典"当代重塑的突出特点。第二章,结合《林海雪原》《红岩》《亮剑》,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考察"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第一节,考察《林海雪原》的影视化,概括其"建构——解构——再建构"的影视改编历程。电影《林海雪原》将英雄传奇与革命主题融合,强化意识形态,严把政治标准和意识形态,追求革命叙事的纯洁性;电视剧《林海雪原》强化集中了叙事冲突,保证了情节发展的自然流畅,对人物进行凡人化与人性化处理,淡化政治主题并加重当代气息,体现出多元的时代审美取向与娱乐化的审美趋势;电影《智取威虎山》与原着相比增添了江湖意蕴、传奇色彩与怀旧气息,在文学和电影、历史与现实的多层互动中建构全新的革命历史想象。第二节,以《红岩》的影视塑造为例,从文化生产的角度考察"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创作、接受等一系列生产消费环节。首先,分析《红岩》的生产机制和创作过程,考察在从个人追思到公共记忆的升华和转型的过程中,在从历史事实到文学虚构的变化中,政治话语如何渗透文艺创作并改写私人回忆,并挖掘背后的创作心态与改编心理。其次,借助对江姐人物形象历史内涵变迁的分析,归纳女性革命者在"红色经典"影视化中的重塑过程,以此来审视"红色经典"从创作到影视改编的演变规律。第三节,以《亮剑》为例研究当代"红色经典"的再建尝试。通过《亮剑》入手反观"红色经典"及其影视改编的影响力,深入研究革命经典的当代重建与再造。首先,概括当前"红色经典"重塑再创的整体发展状况,既能吸收原着精华,又能审视历史对接当下。其次,分析《亮剑》的影视改编状况,从突出战争实感,强化革命叙事,政治与市场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再次,挖掘"亮剑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在建构新历史观与悲剧化处理中参与了当代对"红色经典"的重塑再造。第三章,对"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进行反思提炼。第一节,分析"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与重塑兴起的原因。主要包括"红色经典"的自身价值与阐释优势,"后革命"时代对革命热情和崇高精神的诉求,怀旧情绪的蔓延,大众文化的崛起,意识形态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第二节,反思审视"红色经典"在影视改编与重塑过程中涌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无"情"不成戏,"注水稀释"与革命情结的失落,后现代"戏说"与庸俗化倾向,泛人性化误读与人物"变脸"。第三节,结合当下文化发展状况,考察"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与重塑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思考当代革命经典重塑问题。主要包括参与完成了当下革命影像述说和历史再现,复活并加深了社会大众的历史记忆,影响当代文化建设的方向,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资源等。

于全青[4](2017)在《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研究(1935-194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云南日报》、《云南民国日报》、《新滇报》等民国报纸、档案材料、文史资料等文献,结合相关研究,探讨了《云南日报》创刊、发展的历程,并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讨论了抗日战争前、中、后期《云南日报》报道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变化,并得出一己之见。第一,《云南日报》创办初期(1935—1937)的宣传特点。为迎合云南省主席龙云“拥蒋反共”的政治方针,此时《云南日报》正刊采用中央通讯社的电讯,大量散布反共新闻,对红军造谣中伤。刊载的新闻和评论等内容较少涉及已经开始的日帝侵华及抗日救国、民族危亡等思想。相反,《南风》副刊却较少反共言论,而多刊发抗日救国的文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第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云南日报》对抗战的宣传。通过讨论《云南日报》对“七七事变”、云南军队出省抗战、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三个问题的宣传报道,笔者认为此期的《云南日报》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救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且极大地鼓舞和动员了民众。第三,抗战后期《云南日报》宣传风格的变化。为争夺云南的控制权,蒋介石与龙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龙云甚至利用《云南日报》与蒋公开对抗,《云南日报》在言论和新闻报道方面呈现出不少进步性。这引起蒋的反感,“整肃”了《云南日报》,使其被迫走向反动。第四,《云南日报》的特征。整体来讲,《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具有着两面性和脆弱性、及时性和独到性、丰富性和进步性的特征。

朱一帆[5](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指出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黎文娜[6](2017)在《“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文中研究指明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起义之一,被孙中山高度赞誉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导,因此,国民党从1912年开始隆重举办公祭活动,以纪念革命先烈和建构自我的革命历史,并于1928年将阳历3月29日设置为“黄花节”。受此影响,“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写作在现代时期不断涌起,出现了大量的纪念诗歌。纪念诗歌写作发轫于1911年,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覆灭而基本结束,经历了五个阶段,并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写作高潮。纪念诗歌写作大量运用“衰草”、“夕阳”、“杜鹃”、“碧血”和“黄花”五种中国古典诗词常用意象,形成了独特的“碧血”、“黄花”意象群。而且,纪念诗歌写作以旧体诗居多,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等“历史特征”。再者,纪念诗歌具有一定的文艺价值,并切合国民党政治宣传和抗日战争时代需要,其经典化历程在现代时期就已开启。在当代时期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纪念诗歌广泛传播和普及,其中,黄兴的《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已经成为“经典纪念诗歌”。

肖小云[7](2016)在《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文中研究指明福柯曰:"启蒙首先意味着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 "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这是启蒙的首要含义。对中国女性来说,启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传统文化的限囿中走出来,从男权中心文化派定的"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中跳脱出来,从工具化与依附性的存在中跳脱出来,重塑一个有爱有恨、有欲有求、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个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完善的人。——这是本文对于女性启蒙的界定。而女性写作,它有两层基本含义:一,女性作家的写作;二,具有女性意识的写作。而女性意识,是指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基于本论题的女性启蒙的概念,导论与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拟设置五章: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女性与教育;女性与婚恋;女性与革命;执着的探索。具体来说:第一章,"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主要从启蒙发生之前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命运遭际来阐述女性的悲剧性存在;第二章,"女性与教育",主要从现代教育在女性性别意识觉醒、女性就业即经济独立等方面的影响上来探讨教育在女性生命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亦探讨这种作用的有限性——因为教育要在女性的生命塑造中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作用,还有赖于女性自身的坚初、顽强等质素;第三章,"女性与婚恋",主要从女性对于自由婚恋的追求及其在追求过程中的陷落来阐释女性启蒙的艰难;第四章,"女性与革命",从女性与革命的复杂关联——女性意识、女性婚恋、女性生命等与革命的复杂纠缠——中来透视女性启蒙的艰难;第五章,"执着的探索",就女性在教育、婚恋、革命三个向度/三条路径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选取其中特别突出者(其中包括文学文本和现实文本——因为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她们的文学文本和现实文本原本就有着密切的关联)予以分析阐释,以此来论证女性启蒙虽然艰难——女性启蒙的漫漫路途上有着诸多需要跨越的障碍或者需要披斩的荆棘甚或需要与之搏击的凶猛的野兽,然而,勇敢的新女性并不因为这重重的困难险阻而停止她们探索的步伐,停止她们改变传统的悲剧性命运、塑造自我新的生命的努力。也正因此,女性启蒙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而终有取得最终胜利的—线希望。基于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阐述,"结语"部分导出这样一个结论:处于新旧交接时代的女子,试图从三个向度/三条路径上去实现她们的生命/命运突围,即由传统的"贤妻良母孝妇"的附庸性与工具性的"物"的存在向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完善的"人"的存在的转换:然而,相当悖谬的是:由于路上满布的荆棘与陷阱,无论踏上哪条道路,女性在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自主自立的同时却往往落入更大程度的被束缚被压抑甚或被伤害的陷阱之中。探究这种种陷阱的根源,也即阻抑女性启蒙进程的"高墙",大体来看有两类:其一,女性自身的男权意识的遗毒与意志方面的软弱等问题;其二,为封建文化男权意识所毒害的他/她者的阻抑。如笔者文字上的表述"他/她者"所示,这个阻抑女性生命发展的"他/她者"既包括有着深厚男权意识的男人——男权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也包括为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所毒化了的"男性化"的女人——男权文化的受伤者。而这两类荆棘与陷阱,或者说"高墙",其实都源于同一个东西:统治关系模式下的男权中心文化。然而,正因为女性启蒙的路途如此艰辛,现代女性们(包括文学文本中的人物与现实文本中的人物)在这条路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更显光辉灿烂;她们对自我生命之可能性的探索之坚定执着更加令人感佩。

魏鹏展[8](2016)在《徐自华研究》文中认为柳亚子所着《南社纪略》称南社最有成就的四位女诗人:吕碧城、张默君、徐自华、徐蕴华。徐自华擅诗、词,是秋瑾好友,又是革命党员,职业是校长。其一生事迹充满传奇色彩。本论文共六章,第一章考察其生平事迹。第二章研究其文学作品。据《听竹楼诗稿》、《忏慧词》、《秋心楼诗词》、《徐自华诗文集》、《徐自华集》等书,今存其诗284首、词68阕、各体文57篇。其诗词主要书写山水游记、送别、赠答、爱国情怀、革命意识等,其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是传记、序跋、书信、通告、广告等实用性文章。其作品的风格既有传统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现代情怀,作品多有愁苦悲痛的情感色彩。本论文共六章,力求“知人论世”,通过细阅她的所有作品,又考察其生平事迹,从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探讨她的作品风格、文学渊源、革命思想内涵、女性意识。纵向研究方面,主要考察徐自华对李清照文学的接受研究,两人生平事迹相近,而作品风格又相似,如徐自华对李清照的词论的接受、创作手法的接受,及两人作品的情感色彩等。因此笔者尝试通过比较研究,了解两人的作品风格与生平事迹的相似性;横向比较方面,主要进行徐自华与同时期人的比较,包括秋瑾及徐蕴华。徐自华与秋瑾的比较,重点在於徐自华如何接受了秋瑾的革命思想,最终走上革命之路;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姐妹比较研究,重点在於她与同一家庭背景成长的妹妹,两人生平事迹相近,作品风格相似,如两人的作品都既有古典题材,也有现代情怀,但又同中有异,通过比较,更能了解徐自华的成长背景对她的影响。最後,徐自华出生於书香世家,身处男权社会,在这个女性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的时代背景下,她却能於文学上有所成就,於革命活动上有所贡献,於教育事业上又贡献良多;她又为了跟从秋瑾进行革命,离开家庭,放弃养育子女。这些成就与行径都能体现女性的个体意识,自主意识,因此笔者於最後一章探讨她的女性意识。

李哲[9](2016)在《关于《寻找拿破仑》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作品《寻找拿破仑》系延边大学出版社企划出版的系列丛书《时代印记》之一。之所以选择这部作品为笔者的翻译作品,是因为拿破仑作为影响一个世纪的伟人。他作为19世纪最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翻译这本书不仅提高笔者汉译韩的水平,也可以让更多的读者认识到这位曾经叱咤19世纪欧亚大陆的伟人的绝世风采。《寻找拿破仑》原文字数为100,000字,译文字数为130,000字,耗时五个月,由笔者独立完成。该书从拿破仑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的伟大业绩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从无名小卒成长为法兰西第一帝王的历史霸主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位时代伟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勤奋、果敢、激情、坚定的品格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永不服输的战斗精神。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笔者翻译的《寻找拿破仑》为基础,针对此次翻译的过程和完成情况做出介绍、分析和总结。本报告主要由引言、翻译项目简介、翻译过程、翻译案例分析和结语五个部分组成。翻译项目简介包括作者简介和作品介绍;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工具的使用及参考文献。翻译案例分析是本报告的主体部分,结合具体案例介绍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在结语部分,笔者总结了翻译工作的感悟和心得。实践表明,要做好涉及历史伟大人物的翻译项目,翻译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双语水平,更要对历史和文化有比较广泛的理解。此书翻译为韩国语后若有幸出版,不仅可以面向韩国市场,还可以面向我们中国的广大朝鲜族读者,让拿破仑坚强、果断、勇敢的个性成为青少年的学习榜样。

刘海天[10](2016)在《《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编纂于唐朝贞观五年的《群书治要》。《群书治要》节选了唐前经、史、子三大部类中的六十五种文献,核心内容是与治国理政相关的理论经验。《群书治要》不仅是直接促成“贞观之治”的资政参考书,在流传至日本后,也同样带来了治世局面。可以说,《群书治要》是唐前治国理政智慧精华的总结,也是挖掘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经典文献。但所憾目前针对《群书治要》的研究并不丰富。本研究以作为中国政治特色的“民本思想”为切入,梳理《群书治要》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关“民本”的具体表述,挖掘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价值,以此作为今日民族及文化复兴之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方面,参考了本土学术话语体系的叙述方式,在论文框架设计上借鉴了佛家天台宗阐释经典所使用的“五重玄义”,从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几个方面展开。论文以“一体”(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始终,以此作为民本思想的哲学依据、理论源头,可作本文之“体性”。论文又以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之道”、“中庸之道”为依据展开,以确立民本思想的实践原则,是为本文之“宗脉”。“阴阳”与“中庸”的具体“应用”,则表现于“德治”,即政治上的“德位相成”,经济上的“德本财末”,文教上的“德主刑辅”。因为“民本”是一种施政理念,而不是具体的施政方法,唯有通过“德治”,才能实现“民本”。故“德治”可以作为“民本”的代名词。通过运用此分析框架,不仅使民本思想的哲学推衍脉络清晰可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学术“一以贯之”、中国文化“一体万用”的特点。以中国话语解读中国经典,才能贴近经典的本意。通过对《群书治要》的梳理,可知民本思想在政治上主要体现在“德位相成”,即为政者的爱民之“德”与为政者所居之“位”应相匹配。民本政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君民、官民是一体共荣的关系,天下无私属而为人民共有。施政宗旨是为民谋利、以民为本,施政方法是权力集中、以君为主。但君主非专制,而是以君为主的共治。王道中对内圣外王、文德武功的追求,皆是立足于爱民,革命的本质是顺天应人、为民谋福。国家因爱民而设官,选拔官员以爱民之德、利民之能为主要标准,因此官员阶层并非固化,而是开放流动的。为了实现德治,国家会通过治吏提高行政力,故古代虽云“忠君”,其实质却是“忠于民”。在经济方面,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德本财末”的理念上。即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团结民众、惠利民众,经济与政治的互动规律为“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由“德本财末”,而产生了轻徭薄赋的使民思想和问疾救苦的养民思想。在生产方面,中国古人通过发展农业富民足民,安定社会。在消费方面,则重视节欲戒奢,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配方面,古人以重义轻利为原则,认知到国财与民财一体共生,国家不可侵夺民财,要缩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文化教育方面,民本思想则体现在“德主刑辅”的教化方式上。确信人性本善是教化民众的起始点,也是尊重民众的根本体现。教化民众以伦理道德为先,唯有重德才能使社会和谐而人民安乐。教化应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以在位者的修身为根本。礼乐教化是古代教化的主要形式和载体,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化民成俗。刑罚是辅助教化、止绝恶行的必要手段,刑罚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威慑生耻,故用刑当以仁心公正而不可以暴虐偏私。刑罚之用应随顺天时,不可过节。法治是治民良方,但应注重简易而不繁苛。就德治与刑治的关系而言,德治为法治之本,这是由人性本善的特质决定的。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唐前关于“民本思想”的理论学说和实践经验都已经非常成熟。而对比古今政治可以发现,这些智慧已经在当代中国的各个领域得到具体应用,并成为了中国的特色和优势。古今政治智慧的历史传承,充分说明了中国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宏大历史背景。通过对《群书治要》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沟通古今的素材,获得继往开来的智慧,找到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文化依据。

二、“为革命当效沙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革命当效沙场”(论文提纲范文)

(1)田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生平与时代
    第一节 田桐的青少年时代(1897-1903)
    第二节 田桐的革命时代(1904-1927)
    第三节 田桐的晚年时代(1928-1930)
第二章 田桐的政论文
    第一节 揭发立宪骗局
    第二节 取资模范的英雄观
    第三节 革命首领的生成论
    第四节 安邦定国的太平策
    第五节 政论文的特点
第三章 田桐的诗
    第一节 少年游仙诗
    第二节 行佚游历诗
    第三节 送别怀人诗
    第四节 题赠唱和诗
第四章 田桐的话体文
    第一节 《扶桑诗话》与诗学观
    第二节 《革命闲话》的文献价值
第五章 田桐的译编作品
    第一节 《亡国惨记》
    第二节 《亡国泪》与《南国记》
    第三节 《伦理通论》
    第四节 《人生问题》
结语
附录一 《田桐集》补遗
附录二 田桐身后评
附录三 田桐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意义
    研究范式
    文献综述
    研究的范围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一章 :印刷时代:清末报刊舆论与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
    1.1 文化主义的古代民族观——华夷之辨
    1.2 前现代的信息传播系统
    1.3 报刊的产生及影响
        1.3.1 中法战争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1.4 报刊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分流
        1.4.1 两种类型的民族主义
        1.4.2 革命派报刊及其民族主义思想
        1.4.3 立宪派报刊及其民族主义思想
    1.5 缺乏历史基础的狭隘民族主义
第二章 :图像时代:抗战电影与民族构建
    2.1 电影时代的媒介环境
    2.2 早期电影人的民族主义思想
    2.3 以电影塑造国民:民国政府的电影管理
    2.4 抗战电影中的民族主义思想
    2.5 抗战电影的传播和民族意识的凝聚
    2.6 解构中国民族意志的日伪“宣抚”电影
    2.7 抗战时期有关中华民族概念的讨论
    2.8 日本“同文同种”论的破产
第三章 :网络时代: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演变
    3.1 第三次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3.2 被网络重构的媒介环境
    3.3 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特点
        3.3.1 .传播主体的大众性
        3.3.2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3.3.3 .传播过程的去语境化
        3.3.4 传播范围的跨国性
    3.4 网络民族主义的负面倾向
        3.4.1 民粹化的倾向
        3.4.2 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3.4.3 种族民族主义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浅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红色何以经典——"红色经典"再阐释
    第一节 "红色经典"的概念缘起
    第二节 "红色经典"的内涵辨析
    第三节 "红色经典"的"新"与"变"
第二章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关于"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与重塑
    第一节 革命叙事演化的时代性——《林海雪原》"再创作"
    第二节 革命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红岩》之演变
    第三节 "红色经典"的再建尝试——《亮剑》之"亮"
第三章 "红色经典"的时代之思
    第一节 需求与召唤
    第二节 反思与突围
    第三节 价值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云南新闻史的研究现状
        (二) 《云南日报》的研究现状
        (三) 当前的研究不足
        (四) 本文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创新点与重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重难点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舆论学相关概念
        (二) 抗战时期的划分
第一章 《云南日报》的创办与发展
    第一节 《云南日报》的创办缘由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二节 《云南日报》的筹备经过
        一、人员与规划
        二、社址与经费
        三、印刷与电讯
    第三节 《云南日报》的日常运营
        一、组织机构
        二、新闻采编
        三、副刊投稿
        四、办报理念
        五、排版发行
    第四节 《云南日报》的发展轨迹
        一、宣传方针的调整
        二、组织架构的变迁
第二章 创办初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1935—1937)
    第一节 《云南日报》创刊初期的云南局势
        一、红军两次入滇的相关局势
        二、蒋介石“剿共”、“削藩”的政治策略
        三、龙云政府的应对措施
    第二节 《云南日报》有关蒋介石莅滇始末的报道
        一、龙云政府相关接待的报道
        二、蒋介石在昆讲演和训示的报道
        三、蒋氏夫妇在滇游览的报道
    第三节 《云南日报》有关中共的宣传报道
        一、正刊的“反共”言论
        二、正刊的“剿共”时事报道
        三、《南风》副刊的“反共”言论
    第四节 《云南日报》反日的宣传报道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1937—1945)
    第一节 “七七事变”时期的宣传报道
        一、“七七事变”发展经过的报道
        二、国内各界慰问请战的报道
        三、云南各界的爱国抗战报道
        四、《南风》副刊的救亡报道
    第二节 滇军出省抗战的宣传报道
        一、60军组建出征
        二、台儿庄战役
        三、58军及第3军
    第三节 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的相关报道
        一、战地服务团成立经过
        二、战地服务团组织架构与训练
        三、云南各界欢送战地服务团的报道
        四、妇女战地服务团的战地集训及服务工作
    第四节 滇西抗战时的宣传报道
    第五节 《云南日报》“整肃”前后的宣传状况
第四章 抗战时期《云南日报》舆论宣传的总结与评价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日报》舆论宣传的总结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日报》舆论宣传的评价
        一、两面性和脆弱性
        二、及时性和独到性
        三、丰富性和进步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研究现状
        2、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6)“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写作历程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与“黄花节”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写作历程
第二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意象研究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写作的“历史特征”
第三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经典化历程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在现代时期的经典化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在当代时期的经典化
结语
附录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三百首(1917-1949)
参考文献
后记

(7)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女性,走在启蒙的路上
    1. 原初命运:被囚禁的身体,被压抑的生命
    2. 女性启蒙:女性本位与非女性本位
    3. 相关研究:已有的与未有的
    4. 概念界定:女性启蒙与女性写作
    5. 写作思路:女性启蒙的向度/路径
第一章 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
    第一节 共生关系下女性的悲哀
        (一) 《孔雀东南飞》:恶魔式母亲的生成(之一)
        (二) 《金锁记》:恶魔式母亲的生成(之二)
        (三) 《十八春》:恶魔式姐姐的生成
        (四) "望门寡"与"花蝴蝶":"贞节"之妖魔,女子之杀手
    第二节 女性生命:物化/符号化的存在
        (一) 《绣枕》:千年历史的隐喻
        (二) 《烦恼丝》:女人,头发的奴隶
        (三) 《马嵬驿》:"祸水"女人的悲哀
        (四) 《霸王别姬》:"月亮"女人的悲哀
    第三节 女性身体:工具化的存在
        (一) 《桓秀外传》:梦想飞不过高墙
        (二) 《炸弹与征鸟》:"泄欲工具"的悲哀(之一)
        (三) 《生死场》:"泄欲工具"的悲哀(之二)
        (四) 《生死场》:"生产的刑罚"
    第四节 女性身体:最后的生存资本
        (一) 《生人妻》:被售卖的妻子
        (二) 《拜》:"结婚员"的悲哀
    第五节 童养媳:被欺侮与被损害的
        (一) 《最后的安息》:翠儿之死
        (二) 《呼兰河传·第五章》:小团圆媳妇之死
        (三) 《一个可怜的女子》:香姑之死
        (四) 《一个女兵的自传·采茶女》:采茶女·童养媳,生活苦来如莲心
第二章 女性与教育
    第一节 教育机会:获取的艰难
        (一) 拦路虎之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意识
        (二) 拦路虎之二:经济的困顿
        (三) 拦路虎之三:"贞节"观的禁忌—寡妇不宜"抛头露面"
    第二节 求学之路:维系的艰难
        (一) 经济困窘:头号"杀手"
        (二) 婚姻:求学路上的拦路虎
        (三)政治问题:不可意料的失学
    第三节 新教育与旧道德:男女自由交往问题
        (一) 《被践踏的嫩芽》:被践踏的是什么?
        (二) 《是谁断送了你》:怡萱之死,谁是凶手?
        (三) 《第一次闹风潮》:"不能笑"的背后
    第四节 教育,通向独立自主的桥梁?
        (一) 《母亲》:生命,从入学开始
        (二) 女性自立:谁是阻挡的敌人?
        (三) 女性同盟与异性婚姻的博弈
第三章 女性与婚恋
    第一节 什么是爱?—爱的误区
        (一) 《旅行》:无性之爱的背后—爱的惶惑
        (二) 《悲剧生涯》:爱,可怖的深渊—爱的错位
        (三) 《工作着是美丽的》:爱情,人道主义的同情?—爱的误解
    第二节 婚姻城堡:女性自我的压抑之所
        (一) 《工作着是美丽的》:"弱势"男人的强硬
        (二) 《退职夫人自传》:"温柔"男人的冷酷
        (三) 《结婚十年》:新与旧之间的挣扎
        (四) 《何处是归程》:婚姻,女人的归宿?
        (五)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自由,惟有婚姻之外才有?
    第三节 婚否?婚否?—一个"生存还是毁灭"般的问题
        (一)《洛绮思的问题》:选择婚姻?还是选择学术?
        (二) 《绮霞》:选择"家"?选择琴?
        (三) 《象牙戒指》:拒绝的代价—永失我爱
        (四) 《死灰》:摇摆的痛苦与摇摆的终结
    第四节 自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一) 《弃妇》:自由—深闺女子的催命符(之一)
        (二) 《"我哪件事对不起他?"》:自由—深闺女子的催命符(之二)
        (三) 《人之道》:无法圆满的"琵琶记"
        (四)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喜剧背后的悲剧意味
    第五节 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之中
        (一) 《小城三月》:翠姨,无力飞过传统之栅栏的鸟儿
        (二) 《弃儿》:表层与深层,弃儿与被弃
        (三) 《梦珂》:"天涯漂泊我无家"
        (四) 《倾城之恋》:"娜拉"的寻"家"之旅
        (五) 《女儿身世太凄凉》:自由婚恋?包办婚姻?都是劫难!
第四章 女性与革命
    第一节 革命与爱情纠缠下的女性意识(之一)
        (一) 《韦护》:爱情是革命的绊脚石?亦或:革命是爱情的杀手?
        (二)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两个玛丽,两个丁玲
        (三)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普罗与小资的争斗
        (四) 三个男人与三个女人:韦护、子彬、望微与丽嘉、美琳、玛丽
    第二节 革命与爱情纠缠下的女性意识(之二)
        (一) 《重新起来》:扭曲的革命女神
        (二) 《红的日记》:没有男人女人,只有"同志兄弟"?
        (三) 《一个女兵的自传》:"打破恋爱梦"
    第三节 启蒙者的悲哀
        (一) 《秋风秋雨愁煞人》:小说的"小"与现实的"大"
        (二) 《在医院中》:个体伦理与革命伦理的博弈
        (三) 《炸弹与征鸟》:炸弹的无力与征鸟的悲哀
    第四节 革命视域下的女性身体
        (一) 《色·戒》:被征用的身体与被惑乱的心
        (二) 《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内外—贞贞与丁玲的情感交集
        (三) 《受辱者》:无法言说的耻辱与无以消释的伤痛
    第五节 革命/战争情境下的女性梦想
        (一)《新嫁娘》:无法再见的爱人,无以重建的家园
        (二) 《抛弃》:做母亲:无法达成的心愿
        (三) 《战地日记》:冲出樊笼的身与冲不出樊笼的心
第五章 执着的探索
    第一节 从《沙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到《不算情书》—丁玲"爱"之探索
        (一) 《莎菲女士的日记》:石破天惊的渴求
        (二) 《韦护》:爱情,生命中的阳光
        (三) 《不算情书》:石破天惊的告白
        (四)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到《不算情书》:完整的寻"爱"之旅
    第二节 "造命"路上的辛苦跋涉—陈衡哲的求学之路
    第三节 "鸡蛋"与"高墙"—谢冰莹的抗争之路
        (一) 裹足问题:"痛苦的第一声"
        (二) 读书问题:不能上学,毋宁死!
        (三) 婚姻问题:"飞越疯人院"—耐心和坚持创造的奇迹!
结语:女性启蒙,翻越高墙的艰难
参考文献
    A类: 作品类
    B类: 传记类
    C类: 论着类
    D类: 硕博论文类
    E类: 期刊论文类
    F类: 工具书类

(8)徐自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自华生平研究
    第一节 徐自华生平概述
    第二节 若干事迹考辨
第二章 徐自华作品考论
    第一节 现存作品情况概述
        一. 诗(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二. 词(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三. 文(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第二节 徐自华作品的创作分期
    第三节 徐自华思想行为羶变考论
    第四节 徐自华作品的古典手法与现代情怀
第三章 徐自华对李清照的接受
    第一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婚姻深探
    第二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第三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政治书写
    第四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性情品格
    第五节 徐自华对李清照文学观的接受
第四章 徐自华对秋瑾革命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两人的情谊
    第二节 两人的婚姻
    第三节 两人的爱国情怀
    第四节 两人的革命思想
    第五节 两人的革命行为
第五章 徐自华与徐蕴华姐妹比较研究
    第一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家庭背景和经历
    第二节 秋瑾对徐自华、徐蕴华的影响及意义
    第三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政治意识
    第四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平等自由思想
    第五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家庭与道德观
    第六节 二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同
    第七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作品风格
    小结
第六章 徐自华女性意识初探
    第一节 从诗词主题思想中看徐自华对情感的自主性
    第二节 从传统道德观念看徐自华的个体意识
    第三节 从家庭观念看徐自华对传统固有角色的抗拒
    第四节 从政治思想看徐自华对理想的追求与执着
    第五节 从自由平等观念看徐自华的批判思维
    第六节 从参与社团组织看徐自华的个体自主意识
    小结
结论
附录:徐自华简谱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後记

(9)关于《寻找拿破仑》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一、项目来源
    二、作者简介
    三、作品介绍
第三章 翻译过程
    一、译前准备
    二、翻译工具
    三、翻译步骤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一、翻译重点
    二、翻译难点
        1. 标题翻译
        2. 填词、减词处理
        3. 语序调整
        4. 地名、人名翻译
        5. 意译
        6. 名言警句翻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拿破仑》译文
附录:《寻找拿破仑》原文

(10)《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对《群书治要》与“民本”的概述
    第一节 《群书治要》简介
        一、《群书治要》的历史意义
        二、《群书治要》的文本特质
        三、《群书治要》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民本思想的理论源头
        一、“民”“本”的解读
        二、民本思想与“道”的观念
    第三节 民本思想的实践原则
        一、阴阳之道与中庸之道
        二、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
第二章 德位相成的政治观
    第一节 立君为民
        一、心体相依的君民关系
        二、君主民本的施政宗旨
        三、内圣外王的王道追求
        四、顺天应人的革命思想
    第二节 设官爱民
        一、以民为本的官制设置
        二、德才并重的选考之法
        三、仁义廉洁的官德要求
        四、忠君为民的君臣之际
第三章 德本财末的经济观
    第一节 聚民养民
        一、散财兴德的富民思想
        二、轻徭薄赋的使民思想
        三、问疾救苦的养民思想
    第二节 富民导民
        一、重农固本的生产理念
        二、崇俭戒奢的消费理念
        三、重义轻利的分配理念
第四章 德主刑辅的教化观
    第一节 以德化民
        一、明德至善的教育目标
        二、伦常道德的教育内容
        三、上行下化的教育方法
        四、崇礼重乐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以刑教民
        一、明刑弼教的立刑初衷
        二、哀敬公正的量刑原则
        三、遵道尚中的法制精神
        四、貌离神合的德刑之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为革命当效沙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田桐研究[D]. 宋红玉. 山东大学, 2019(09)
  • [2]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 曹磊. 河北大学, 2018(12)
  • [3]浅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D]. 段蕴恒. 山东大学, 2017(01)
  • [4]抗战时期《云南日报》的舆论宣传研究(1935-1945)[D]. 于全青. 云南大学, 2017(05)
  • [5]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D]. 黎文娜. 厦门大学, 2017(05)
  • [7]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D]. 肖小云. 南京大学, 2016(08)
  • [8]徐自华研究[D]. 魏鹏展. 中山大学, 2016(06)
  • [9]关于《寻找拿破仑》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 李哲. 延边大学, 2016(02)
  • [10]《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D]. 刘海天.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标签:;  ;  ;  ;  ;  

“为革命上战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