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种草养羊模式发展研究

岛上种草养羊模式发展研究

一、海岛种草养羊模式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颂[1](2016)在《沙田开发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浙江象山为中心》文中认为“沙田”作为与陆地常田相对应的一种特殊土地类型,一直是沿海地区农业收入和财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浙江象山为研究范围,力图在正确解读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系统展示明清至民国时期象山沙田的开发经营状况,探讨沙田开发对地方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论述象山沙田的开发历史及沙田围垦的具体过程和细节;其次,进一步深入探讨沙田的产权分布与赋税升科,并对具体的沙田产权纠纷案例进行解读分析;再次,讨论沙田开发对象山地区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将象山沙田开发的历史,尤其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开发进程进行概述,这样有利于对全文论述的背景进行把握。其中主要包括沙田开发的自然环境背景、沙田在古代及近代开发的历史进程、沙田在象山的主要分布区域等。第二章主要探讨象山沙田开发的农田水利与经济效益,重点考述象山在沙田开发过程中沙田的成田过程、海塘的修筑与维护、沙田的水利设施建设以及沙田开发的经济效益。第三章逐步深入,主要讨论明清至民国时期象山沙田的产权分布与赋税升科,首先对沙田所有权的种类进行分析,其次讨论沙田的清丈与升科年限,再次探讨沙田科则与赋税征收。第四章精选关于沙田纠纷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主要包括南石航埠争夺案、原沙田局长胡佩珍侵吞沙涂案以及偕我公会状告陈尧夫冒领校产案。通过对这三个沙田产权纠纷案例的分析,借此深入探讨民国时期浙江沙田的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围绕着沙田开发地方社会所产生的互动。第五章提炼全文,探讨明清至民国时期象山沙田开发对地方社会所产生影响与作用,包括缓解人口压力,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镇化进程,促进当地文化艺术的繁荣等。

杨美玲[2](2014)在《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显着提升的同时,国土开发无序、区域发展失衡成为影响我国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国土空间开发无序性等问题,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为依据,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域开发方向,规范区域开发秩序,控制区域开发强度,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格局。据此,“十一五”规划中从国家层面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继“十一五”规划提出主体功能概念之后,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并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放在等量齐观的位置。限制开发生态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下的一种类型区,是指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承载能力较弱,不适宜大规模人口和产业集聚,但对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以空间开发为导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其划分结果体现的是区域主体功能,但主体功能并不排斥区域其他非主导功能,限制开发区并不意味着全境均限制开发,限制开发也不是限制发展,一些资源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可在生态保护优先基础上进行点状开发、适度开发。限制开发生态区往往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在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上,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构建区域内生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是限制开发生态区面临的重要问题。限制开发生态区主要位于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现有以县(市)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研究单元的区划,考虑的是县内的同一性,忽视了县内的差异性,势必造成同一类型区内部差异较大,导致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在更小尺度上进行相关细分研究。论文探讨了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区域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区域发展应以地域分异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2)从细分原则、细分单元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细分方法选择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的理论与方法,按照限制等级将限制开发生态区分为禁止开发区、强限制开发生态区、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四类,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例进行了主体功能细分研究的实证分析。为了充分体现区内的相似性和区间的差异性,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别运用综合指数法和景观格局法对限制开发生态区进行主体功能细分,并结合专家意见及区域发展战略对两种方案进行叠加修正,得到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的最终方案。(3)主体功能细分下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机制分析。在主体功能细分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动力。(4)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根据生态优先、防治结合、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和地域差异原则,构建了四类地区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禁止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生态补偿、生态旅游、生态草畜产业、苗木花卉产业型等;强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生态移民、小流域综合治理、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型等;中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劳务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现代农业型发展模式;弱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新型城镇化型发展模式。

刘阳[3](2013)在《农家经济、乡村社会与江苏棉花品种改良(1915-1937)》文中指出论文从租佃关系、农家经济、乡村政治等小农经济、社会的角度,对各类农户对近代江苏地区棉花品种改良的态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正文共分四章,各章主要内容、观点分述如下:第一章分析上海近郊的棉种改良情况。上海近郊以自耕农为主,同时租佃关系十分发达。佃农受租佃关系的制约,而缺乏改良农业的动力:押租和预租,使其在农业经营上富于保守性,不愿种植需肥量大或影响多熟制的新品种;缴租时间限制其不愿种植成熟期晚的美棉;由于田场面积太小,他们不愿种植不适合手纺的改良棉。过小农因其田场面积太小,无论如何努力其农业增产收益亦有限,因而缺乏改良农业的动力。中、上等农民田场面积较大,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为农业收入,因而蕴藏着改良农业的动力。棉作推广机关从本区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中、上等农民作为农业改良初期的主要对象,这是可以理解的选择。事实也证明这一做法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章分析徐州地区的棉种改良情况。徐州地区经营式地主和富农比较多,小自耕农为数亦不少。阴花现象的普遍存在、美棉价格的长期低落、畜力的缺乏,以及农民教育文化程度的低下等因素,深刻地制约了美棉推广事业的顺利进行。江苏省立麦作试验场将美棉推广的对象锁定在中等自耕农和大农,努力为他们提供植棉技术指导。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积极组建合作社,为社员生产、运销美棉提供金融扶持,使农民从种植美棉中得到实际利益。此外,县政府运用政权力量禁绝閧花和私售棉花。这一切都共同推动了美棉推广事业的发展。本章的研究表明:在农民教育文化程度低下、农村金融力量有限等情况下,首先选择知识文化程度较高且经济条件较好的中等自耕农和大农,让他们先从农业改良中得到实际利益,再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来吸引其他农民主动参与农业改良,未必不是农业推广的有效途径。第三章分析苏北盐垦区的棉种改良情况。苏北盐垦区是一个赤贫型的佃农社会,租佃关系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棉种改良事业的发展:顶首和写礼,使佃农无法租入能维持家庭生计所需要的合适面积的田场,由于田场狭小,农业收入无法养活全家,小佃农只能将农业当作副业,因而对棉种改良不感兴趣。花租在最大限度上榨取了佃农的劳动剩余,使他们为求稳产,不敢种植晚熟改良棉,也不敢在田场里单一种植改良棉。草租削弱了佃农改良土壤的能力,迫使他们大量种植苜蓿,而苜蓿的广泛种植,影响了晚熟改良棉的推广。严格限制粮食种植面积,使佃农因严重缺粮而不得不沦为走佃,从而导致良种散失;或者迫使佃农从事家庭纺织,不得不少量种植中棉,从而影响美棉推广事业的发展。棉花产销合作社的兴办虽曾推动了良棉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合作社为大农把持,加上未从根本上解决社员的贫困问题,棉作推广工作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欲改良农业,须改造农村社会,和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第四章先分别对各类农户的施肥、农具自备、受教育程度、兼业和离村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对各类农户对于选留棉种、中耕除草、防除作物病虫害等关涉棉种改良的各个环节的态度进行比较研究。论文认为,近代江苏地区小农经济和租佃关系均较发达,种地较多的中、上等农民和种地较少的下等农民在施肥、密植、间作、选种、中耕除草、防除棉作病虫害等关乎棉作推广的各个环节上均有明显的区别:前者因农业收入为其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而更关心农业生产,因此在银行部分解决了其购肥困难后,种棉时往往会施肥;后者则因经济力量薄弱或在实物分租制下、所得甚微,而很少在棉田施肥,虽然银行向他们提供肥料贷款,但他们多将贷款挪作他用。种地较多的中、上等自耕农因田场收入完全为自己所得,而更关心棉花品质和产量,其棉田密植、间作现象不太严重,当改良棉单产量高、且其市场价格提高时,他们一般愿意种植植科高大、市场价值更大的改良棉;种地较少的小佃农和小自耕农为了保证棉田稳产和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其棉田盛行密植、间作,以便得到较多的棉秆和棉田副产品,他们一般不倾向种植植科高大、影响密植和间作的棉花品种。中、上等农民由于多在村力农,闲暇时间相对多些,再加上他们愿意改良植棉技术,因而他们生产的棉花品种纯度要高些;下等农民因终年忙碌,鲜有闲暇时间,再加上一般不自备轧花机和出于稳产的考虑,他们难以接受地方纯种主义,所生产的棉花种子纯度较低。中、上等农民因更关心农业生产和拥有较多的农具,他们一般勤于中耕除草,也愿意种植对中耕除草需求更高的改良棉;小佃农因更关心农业外收入,自备的农具又太少,以及投入大量人工后、增产的部分多为田主所得,而对中耕除草不重视,也不愿意种植对中耕除草需求更高的改良棉。中、上等农民因知识文化程度相对高些,其吸纳新式棉作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要强些,他们一般愿意按照棉作推广人员指导的方法,捉虫、及时清理棉田、举行冬耕和实行轮栽,佃农则因严重缺乏大农具及忙于外出务工,而难以或不愿按照棉作推广人员提供的方法,防除棉作病虫害。凡此种种均表明,为使改良棉的优点早日为更多的农民所接受,在棉作推广初期,中、上等农民更适合作为棉作推广的对象,而下等农民则不适合。论文最后指出,从农业推广的角度来看,银行偏好吸收农村中的富裕阶层加入合作社,以期通过合作社的示范作用来吸引农民主动参加棉花品种改良,这是理智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推动了棉种改良事业的发展。因此那种认为合作社将贫苦农民排斥在外,并由此对合作社运动评价不高的观点颇值得商榷。

陈宏观[4](2012)在《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建设研究 ——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和生态体系建设。通过对江苏省东台市生态环境质量调查监测和生态环境安全度评价,辨析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明确生态功能区,制定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方案。本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选取陆地海洋生态危害指数、陆地与海洋生态保护指数和陆地与海洋自然环境指数和污染负荷、人居生活、工业治理、土地资源、环保投资、森林绿地、海洋资源、城市治理等相关指标,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构建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采用5个等级进行描述,评语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不同评价指标的评分值R={5,4,3,2,1}。3、按照评价模型对东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得到自然环境指数4.5999,生态危害指数4.5428,生态保护指数4.4667,综合评分4.5803。东台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为一般,安全度为预警状态。4、将东台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四个:里下河低平原生态功能区、堤东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沿海滩涂生态功能区、近海渔业生态功能区。确定了2个重要生态功能区:泰东河、通榆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东台段和沿海滩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明确了“五区”界限,即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战略储备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5、提出了东台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方案;对东台市湿地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保护的重点:沿海滩涂湿地及生物多样性、里下河水系上游的净水源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6、对重点资源的开发监管和生态恢复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修复水生态系统,制定了滩涂生态经济区、里下河生态经济发展区、沿海生态经济发展区、人居建设用地等地区的开发和监管方案。

白洁[5](2010)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榆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连接着城镇与乡村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途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县域经济尤其是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重视,榆林市作为典型的资源性城市,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比,榆林市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产业结构失衡、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各个方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借鉴国内外研究理论,对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等内容进行论述,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量图分析方法,依据各县域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农民人均收入、人均城镇职工工资方面,将榆林县域经济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先进类:能源产业区;中等类:特色农业产业区;落后类:文化旅游产业区;其次,分析了各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不同类型发展中的问题,结合榆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分别从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农业产业化特色、加强环境与生态保护、大量的招商引资等方面,提出榆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将榆林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提高并创新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将县域经济理论更好的应用于指导榆林市经济发展,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努力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类型,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从而推动榆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刘亚娜[6](2010)在《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研究》文中提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近年来世界上风行的新兴行业。它把现代科学和农业情趣寓于休闲旅游之中,利用农村的设备、空间,农业生产的场所、产品,农业的经营活动、生态保护、自然环境及农村人文资源,通过观赏品尝的趣味性、动手实践的有益性、科普宣传的知识性、生产产品的商品性,既让城市居民及其他游客领略到城市其他名胜风景点所欣赏不到的、大自然的、现代新颖的农业艺术,给他们游乐、休息、健康,得到新奇别致的精神和物质享受,又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十分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稳定的客源市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以期挖掘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寻找其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并且把潜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扩大旅游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综合效益,最终实现其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本论文共分七部分,其中四、五、六章是重点。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二章主要解析了“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的概念,依据本文的研究视角界定了研究的区域范围;第三章主要探讨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研究的基础理论,依据“增长极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具体指导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现状、开发潜力分析,以及转换开发潜力的策略;第四章主要从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概况、区位条件及市场现状,农业旅游的区域开发状况三方面具体概述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目前的开发现状;第五章主要研究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潜力,从客源市场需求系统、旅游资源供给系统、支持系统和出游系统四方面分析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第六章主要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把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政府规范管理等方面研究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策略;第七章为结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结论、创新及不足、尚需深化研究的问题。

韦清章[7](2009)在《喀斯特地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地区特色生态旅游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应以特有的石漠化及其治理景观、田园景观、自然景观、村庄等风光和民风、民俗为旅游资源,开发乡村特色生态旅游,可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要。论文结合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和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社区旅游共建模式”选题,采取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文献资料研究、“3S”技术等研究方法,根据地理学、植物学、景观生态学、旅游美学和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比较分析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方法,把景观规划设计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景观的美学欣赏价值、生态价值及经济社会效益和石漠化治理景观的主要治理模式、形成的景观代表。并通过对毕节鸭池示范区石桥小流域、清镇红枫湖示范区羊昌洞小流域、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顶坛小流域石漠化及其治理的景观规划设计,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以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及其治理景观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展特色生态旅游。石漠化及其治理景观是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潜在石漠化景观、轻度石漠化景观、中度石漠化景观、强度石漠化景观、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和治理石漠化形成的经果林、草地、坡改梯、庭院经济循环模式等工程治理景观。在石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些景观资源的作用,大力发展参与式乡村特色生态旅游。(2)本文选取的三个示范区在流域结构、地形地貌结构上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试验示范效应较强,基础条件作用较好。贵州主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石漠化景观及其治理景观结构在这三个示范区均有体现。从视觉上分析,毕节鸭池示范区总体上呈现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的峰丛-洼地石漠化组合景观特征,清镇红枫湖示范区总体上呈现高原盆地轻度-中度的峰丛-盆地石漠化组合景观特征,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总体上呈现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的峰丛-峡谷石漠化组合景观特征。(3)基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基础和条件,将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石漠化治理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措施中进行规划设计,使石漠化治理具有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具有景观功能和美学价值。对其价值形态进行深度挖掘,增加其附加值,使其治理成果进行价值转化和巩固,将景观功能和美学因素与石漠化治理的工程措施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为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特色生态旅游创造资源基础。(4)根据示范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石漠化治理条件,在毕节市鸭池示范区主要开展潜在-轻度的石漠化治理科普示范基地、体验城郊混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农耕文化、休闲垂钓及特色餐饮的生态旅游;在清镇红枫湖示范区主要开展轻度-中度的石漠化治理科普示范基地、观赏田园生态农业景观、了解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及品尝新鲜牛奶的生态旅游;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主要开展中度-强度的石漠化治理科普示范基地、观赏典型的峡谷景观和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体验徒步登山探险旅游、购买生态绿色产业的特色花椒和奇石产品的生态旅游。并以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为契机,使社区居民参与到其中,脱贫致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王海霞[8](2008)在《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灵石县马和乡为例》文中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于传统乡村旅游,它更注重生态文明理念在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以及地区利益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目前在我省乡村生态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研究。本论文在分析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开发条件的基础上,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全省乡村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可分为四大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第一章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及其特性。第二部分为第三、四、五章。第三章分析了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中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市场状况和机遇。第四章探讨了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总结了适合山西省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类型,即乡村生态综合型、森林和牧场依托型、名人典故依托型、水体活动依托型、农业观光品尝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特色建筑展示型、人文古迹展示型、独特地质地貌型、民俗风情感受型、乡村休闲度假型、教育农园求知型、现代农业展示型。第五章提出了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议和对策,包括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等。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以灵石县马和乡为例做了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了马和乡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提出了马和乡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功能区,包括中心区、次中心区和辅助区。本章最后提出了马和乡开发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保障措施,包括多方位筹集资金、对农民进行培训、建立检查考核制度等。第四部分为第七章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该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杨世琦[9](2003)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赤贫和经济贫困的共生区。长期以来,由于对乱垦滥伐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而疏于治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西北地区和东中部区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途径,治理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已迫在眉捷。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难以适应市需求等不合理现象也日趋突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刻不容缓。 西北地区面对退耕还林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两大重任,既要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工程建设,又要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协调与处理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推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西北地区全面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西北地区退耕坡地与退耕沙化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与退耕还草区,对完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方案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林业结构、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技术保障体系及新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技术体系,形成了完善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理论体系,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 西北地区涉及退耕坡地和退耕沙化地共276.7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17.1%,退耕坡地主要在陕西和甘肃两省,退耕沙化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宁夏两个自治区,退耕坡地占退耕面积的61.3%,其中陕西省占到退耕坡地的73.0%,退耕沙化地占退耕面积的38.7%,其中新疆自治区占退耕沙化耕地的80.3%。退耕还林还草涉及25°以下缓坡耕地梯田化面积527.5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47.7%。其中陕西省占33.3%,甘肃省占55.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年降水量500mm为分界线,大于500mm的区域以还林为主,400~500mm区域以造灌木林为主,小于400mm还草为主。退耕还林还草要乔灌草三结合,用宫胁造林理论指导西北地区林草植被的恢复,还林主要面积在陕西省。林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的生态防护林为主,不低于60%,控制经济林不高于20%,要选择适地树种和草种,还林还草要树立植物群落思想,避免林、草品种单一化种植模式。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调整、市场调整和优势调整特点,要协调好生l1...........‘......目...............口..-日一,..........目...................口口..口.口.............口州..........目.......................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粮食发展问题上坚持稳总量求优质,总体上粮食目标定为人均300kg,西北地区保持退耕还林还草之前的粮食总产水平是能够实现的,要打破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把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作为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只要农民富裕了,就能从市场上购买口粮,自然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特别对于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宁夏和新疆人均粮食接近400kgo 西北地区发展优质农作物要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发展产业化,主要包括:新疆优质甜菜、棉花、葡萄、啤酒大麦和瓜果种植产业区,甘肃优质马铃薯、瓜果和啤酒大麦种植产业区,陕西优质苹果和优质小麦种植产业区,宁夏优质粳稻种植产业区,青海优质马铃薯和优质油菜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高产优质玉米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黄士高原优质小杂粮种植产业区,同时还要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应分牧区牧业和农区牧业。牧区要加强草地和畜种改良建设,农区要加强饲草基地和畜禽改良建设,发展规模化和设施化养殖,农区和牧区都要向牧业产业化发展。西北地区农区牧业要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主要是陕西陕南生猪,关中肉牛和奶牛,陕北和渭北奶山羊养殖产业区,甘肃河西、陇南、天水和定西生猪,甘南、临夏、庆阳和河西肉羊,甘南肉牛,陇东奶牛养殖产业区,宁夏肉羊、奶牛养殖产业区,新疆奶牛、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青海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同时也要重视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加快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基础,同时要引导和重视农村运输业、旅游业、餐饮、农业贸易和其它行业的服务业等。 西北地区还耕还林还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补偿(贴)制度,生态移民工程,科技还林还草方案,依法退耕和依法保护林草,开发农村新能源技术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和引导农民增收的机制。农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技术体系,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业与农村综合体系建设。

王雯[10](2003)在《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于大西部的拓殖史”。西部开发在美国发展史上,产生过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带动了美国经济的腾飞。本文从农业历史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了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涉及的诸多方面。 论文共分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阐述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的目的及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要说明研究动态;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介绍西部的自然资源及条件;并对美国西部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西部土地政策与移民潮。美国的西部开发活动围绕处女地的土地开发而展开,土地政策成为影响西部开发的关键因素。西部土地政策的制定与演变,在移民定居以及西部开发的进程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农业产业开发。农业开发是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西部农业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方向转化。农业开发取得显着成效,使西部成为全国的大粮仓。小麦、玉米专业农区的形成、畜牧王国的建立以及远西部的灌溉农业,构成西部农业发展的几大特色。 第四章:交通运输革命与农业。伴随西部开发的历程,美国的交通运输从零起步,经过税道、汽船、运河、铁路四个时代的发展,建成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完备的交通运输网使人口的迁移与物质的流通成为可能,构成西部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第五章:农业科技教育与农业。美国的科学技术与教育几乎与西部的开拓同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农业机械化与生产技术的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推广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保证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成为美国农业迅速发展的推动力量。 第六章: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活动给西部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它是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一大教训。进入20世纪,美国政府制定了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法令、制度及措施,在环境的综合治理方面取得显着成效。 第七章: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评价。美国的西部开发是成功的,在西部农业获得繁荣发展的同时,拉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进步,西部开发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通过深刻分析美国西部开发的成败得失,可以为中国搞好西部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二、海岛种草养羊模式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岛种草养羊模式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沙田开发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浙江象山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缘由和价值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象山沙田之围垦
    1 象山沙田围垦历史
    2 象山围涂之分布
二 沙田围垦之农田水利与经济效益
    1 沙田海塘之修防
        1.1 海塘围筑
        1.2 海塘维护及经费
    2 沙田之排卤养淡
    3 沙田之水利设施建设
    4 沙田开发之经济效益
三 沙田之地权分布与赋税升科
    1 沙田所有权之种类
    2 沙田清丈与升科年限
        2.1 浙江沙田管理机关之沿革
        2.2 沙田清丈与升科年限
    3 沙田科则与赋税征收
        3.1 沙田报丈程序及缴费
        3.2 沙田升科及征收银粮情形
四 沙田资源与产权纠纷
    1 南石航埠争夺案
    2 原沙田局长胡佩珍侵吞沙涂案
    3 偕我公会状告陈尧夫冒领校产案
    4 结论
五 沙田开发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1 缓解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
    2 促进市镇兴起与区域经济转型
    3 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演进
结语
附录:浙江省清理沙田办法施行细则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主体功能区研究
        2.1.1 主体功能区
        2.1.2 主体功能区划
        2.1.3 主体功能区建设
    2.2 限制开发生态区研究
        2.2.1 限制开发区的内涵
        2.2.2 限制开发区类型
        2.2.3 限制开发生态区的发展
    2.3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经济地理学理论
        3.1.2 区域经济学理论
        3.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3.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3.2 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约束分析
    3.3 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动力分析
        3.3.1 内部支持动力
        3.3.2 外部引导动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研究
    4.1 主体功能细分基本思路
        4.1.1 细分的基本内涵
        4.1.2 细分原则
        4.1.3 细分单元选择
        4.1.4 细分思路
    4.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4.2.1 指标选择
        4.2.2 权重确定
        4.2.3 细分方法
    4.3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主体功能细分
        4.3.1 指标选择
        4.3.2 细分方法
    4.4 方案比较与综合修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现状分析
    5.1 区域范围
    5.2 自然地理特征
        5.2.1 地形地貌
        5.2.2 土壤类型
        5.2.3 气候条件
        5.2.4 水文水资源
        5.2.5 植被状况
        5.2.6 自然保护区
    5.3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5.3.1 人口分布特征
        5.3.2 经济发展现状
    5.4 生态环境状况
        5.4.1 生态环境基本特征
        5.4.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
    6.1 评价单元选择
    6.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6.2.1 指标体系构建
        6.2.2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
        6.2.3 指标涵义与测算
        6.2.4 指标权重确定
        6.2.5 细分方案
    6.3 基于景观格局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6.3.1 数据来源
        6.3.2 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6.3.3 人类活动适宜度评价
        6.3.4 细分方案
    6.4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方案
        6.4.1 方案比较与综合修正
        6.4.2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体功能细分下的区域发展机制分析
    7.1 禁止开发区
        7.1.1 现状及特征
        7.1.2 发展的制约因素
        7.1.3 发展动力
    7.2 强限制开发生态区
        7.2.1 现状及特征
        7.2.2 发展的制约因素
        7.2.3 发展动力
    7.3 中限制开发生态区
        7.3.1 现状及特征
        7.3.2 发展的制约因素
        7.3.3 发展动力
    7.4 弱限制开发生态区
        7.4.1 现状及特征
        7.4.2 发展的制约因素
        7.4.3 发展动力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8.1 基于生态保护的禁止开发区发展模式选择
        8.1.1 发展重点与方向
        8.1.2 发展模式
    8.2 基于生态建设的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8.2.1 发展重点与方向
        8.2.2 发展模式
    8.3 基于特色产业的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8.3.1 发展重点与方向
        8.3.2 发展模式
    8.4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8.4.1 发展重点与方向
        8.4.2 发展模式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农家经济、乡村社会与江苏棉花品种改良(1915-1937)(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学术回顾
    四、概念界定与几点说明
    五、创新与不足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七、资料综述
第一章 自耕农、佃农与棉种改良——以上海近郊为例
    第一节 兼业现象普遍的农业社会
        一、农户以自耕农、半自耕农为主
        二、农家经济的窘境
    第二节 自耕农、佃农对棉种改良的态度差异
        一、押租
        二、预交地租
        三、先种后缴
        四、自纺自织
    第三节 两种不同的棉作推广效果
        一、俞塘乡棉花产销合作社
        二、嘉定县棉花产销合作社
        三、杨思区植棉消费生产合作社
        四、中、上等自耕农与过小农对棉种改良的态度比较
    小结
第二章 经营式地主、富农、小自耕农与棉种改良——以徐州地区为例
    第一节 较为发达的富农经营
        一、蹇促的农家经济
        二、比较普遍的地主、富农经营
    第二节 经营式地主、富农和小自耕农如何看待美棉
        一、经营式地主、富农的农业经营
        二、小自耕农对美棉的态度
        三、农民多为文盲
    第三节 政治、经济、技术“三位一体”的推广方式
        一、特约示范棉田
        二、从怀疑到接纳
        三、发展中的棉花产销合作社
        四、政治力量的运用
    小结
第三章 小佃农与棉种改良——以苏北盐垦区为例
    第一节 发达的租佃关系
        一、以佃农为主的经营方式
        二、困顿中的农家经济
    第二节 租佃关系的制约
        一、“崇划制”
        二、草租和苜蓿
        三、走佃和定佃
    第三节 金字棉推广概况
        一、大丰棉花产销保证合作社联合社
        二、鼎万棉花产销保证合作社
    小结
第四章 各类农民对棉种改良之态度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自耕农、佃农的经济情况比较
    第二节 自耕农、佃农的施肥观念比较
    第三节 自耕农、佃农对棉田收入的企望
    第四节 农闲离村
        一、选种
        二、中耕除草
    第五节 他们心中的“神虫”
        一、面对“神虫”束手无策
        二、各类农民对及时清理棉田的态度比较
        三、各类农民对冬耕的态度比较
        四、各类农民对轮栽的态度比较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本人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
致谢

(4)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建设研究 ——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态系统评价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综述
    1.5 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
        1.5.1 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5.2 研究内容
        1.5.3 目的意义
        1.5.4 目标任务
        1.5.5 研究思路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
    2.1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2.1.1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2.1.2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筛选的思路
        2.1.3 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及其指标
    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
        2.2.1 基本原理
        2.2.2 权重确定方法
        2.2.3 评价等级确定方法
        2.2.4 沿海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2.3 小结
第三章 江苏省东台市生态环境质量调查与监测
    3.1 调查与监测方法
        3.1.1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资料
        3.1.2 环境监测数据
    3.2 自然环境概况
        3.2.1 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
        3.2.2 气象水文特征
        3.2.3 自然资源
    3.3 社会经济概况
        3.3.1 人口与区划
        3.3.2 经济概况
    3.4 东台市环境质量现状
        3.4.1 水环境
        3.4.2 大气环境
        3.4.3 噪声环境
        3.4.4 土壤环境
    3.5 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东台市生态环境评价
    4.1 东台市生态环境评价步骤
    4.2 东台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权重
    4.3 东台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4.3.1 形成判断矩阵
        4.3.2 指标层
        4.3.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4.3.4 综合评价得分
        4.3.5 东台市生态环境的综合评判
    4.4 小结
第五章 江苏省东台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5.1 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
    5.2 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
    5.3 生态分区
        5.3.1 里下河低平原生态功能区(防涝防洪、水质保护)
        5.3.2 堤东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5.3.3 沿海滩涂生态功能区
        5.3.4 近海渔业生态功能区
    5.4 重要生态功能区
        5.4.1 饮用水源和清水通道维护生态功能区
        5.4.2 沿海滩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
    5.5 东台市区域开发的生态识别
        5.5.1 产业布局与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致性分析
        5.5.2 国土资源开发的区别划分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生态环境评价的东台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6.1 生态工业建设
        6.1.1 工业体系的生态化构建
        6.1.2 工业空间布局的生态化调整
    6.2 生态农业建设
        6.2.1 农业区域布局的生态化调整
        6.2.2 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6.2.3 农产品结构的生态化
        6.2.4 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化营造
    6.3 生态林业建设
        6.3.1 生态林业分区
        6.3.2 生态林业结构和形式特征
        6.3.3 重点建设内容
    6.4 生态产业重点规划工程
    6.5 小结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与资源保障建设
    7.1 环境污染整治
        7.1.1 大气污染防治
        7.1.2 水污染治理
        7.1.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7.2. 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7.2.1 基本农田生态建设
        7.2.2 农田水利建设
        7.2.3 耕地质量建设
        7.2.4 水土保持
    7.3 自然保护与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7.3.1 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7.3.2 重点资源的开发监管和生态恢复
    7.4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5)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榆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2 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科学发展观
        2.1.1 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2.1.2 科学发展的测定
    2.2 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
        2.2.2 县域经济的内涵
    2.3 县域经济的特征
    2.4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2.5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2.5.1 要素禀赋理论
        2.5.2 非均衡梯度发展理论
        2.5.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3.2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及存在问题
        3.2.1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3.2.2 能源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
        3.2.3 特色农业产业类特点及存在问题
        3.2.4 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
4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能源特色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1 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4.1.2 经济结构失衡,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4.1.3 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口益恶化的矛盾
        4.1.4 中央与地方、企业收入与分配艰难博弈
        4.1.5 民营经济发展缓慢
    4.2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够
        4.2.2 农业科技水平含量低
        4.2.3 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少,服务功能差
    4.3 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旅游发展需要
        4.3.2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
        4.3.3 经营模式粗放,管理理念落后
        4.3.4 区域旅游协作不够紧密,缺乏整体战略合作
5 榆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5.2 着力突出农业产业化特色,实施差异化战略
    5.3 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
    5.4 重视创新用人机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5.5 要以招商引资提高产业竞争力
    5.6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建设
    5.7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8 加强科技教育工作
    5.9 发挥榆林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6 总结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图表索引
    2.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 选题研究的概念及区域范围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休闲观光农业旅游
        2.1.2 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
    2.2 选题研究的区域范围
3 选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增长极理论
    3.2 生命周期理论
4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现状
    4.1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4.1.1 河北省农业资源概述
        4.1.2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类型
        4.1.3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4.2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区域开发状况
    4.3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市场现状
        4.3.1 优越的区位条件
        4.3.2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5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研究
    5.1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开发潜力研究
        5.1.1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潜力的定量分析
        5.1.2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潜力的定性分析
    5.2 旅游资源供给系统开发潜力研究
        5.2.1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定性分析
        5.2.2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定量研究
    5.3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出游系统开发潜力研究
        5.3.1 网络化交通体系开发潜力研究
        5.3.2 旅行社、旅游饭店接待能力开发潜力研究
    5.4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支持系统开发潜力研究
        5.4.1 政府因素开发潜力研究
        5.4.2 资金支持开发潜力研究
        5.4.3 基础设施及医疗卫生条件开发潜力研究
6 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策略
    6.1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策略
        6.1.1 资源开发模式化,提高产品竞争力
        6.1.2 抓好示范,塑造品牌
    6.2 把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策略
        6.2.1 开发供需市场潜力,增强产品购买力
        6.2.2 开发市场促销策略,提高游客购买力
    6.3 完善政府管理及财政方针策略
        6.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6.3.2 鼓励农业企业及农民开发农业旅游
        6.3.3 规范农业旅游运作
        6.3.4 制定适宜的财政政策
    6.4 加强旅游通道的建设及环境生态意识策略
        6.4.1 加强旅游通道的建设
        6.4.2 改善旅游环境与接待质量
        6.4.3 培训三个群体的环境保护意识
    6.5 实行人才培养及"环京津"区域联合开发策略
        6.5.1 重视人才培养
        6.5.2 实行"环京津"区域联合开发策略
7 结论
    7.1 理论总结
    7.2 本文创新与不足
        7.2.1 本文的创新
        7.2.2 本文的不足
    7.3 尚需深化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7)喀斯特地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喀斯特石漠化景观研究
    2.1 石漠化及其分布
    2.2 景观及其理解
    2.3 喀斯特石漠化景观视觉美学分析
    2.4 喀斯特石漠化景观生态分析
    2.5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3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景观分析
    3.1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景观的治理历程
    3.2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景观的主要治理景观模式
    3.3 治理喀斯特石漠化形成的景观代表
4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景观规划设计
    4.1 喀斯特石漠化景观规划设计的范围
    4.2 喀斯特石漠化景观规划设计依据的理念与原则
    4.3 喀斯特石漠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5 示范区选择
    5.1 示范区的选择依据
    5.2 示范区概况
6 示范区小流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试验
    6.1 毕节鸭池示范区石桥小流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6.2 清镇红枫湖示范区羊昌洞小流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6.3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项坛小流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灵石县马和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背景
        1.1.1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1.1.2 乡村生态旅游的产生
    1.2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1.2.2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性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2.1.2 乡村旅游的特性
    2.2 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
        2.2.1 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
        2.2.2 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
第三章 山西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分析
    3.1 山西省概况
    3.2 山西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
        3.2.1 资源条件
        3.2.2 区位和交通条件
        3.2.3 广阔的客源市场
        3.2.4 良好的发展机遇
    3.3 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模式选择
    4.1 开发的原则
        4.1.1 市场导向性原则
        4.1.2 特色原则
        4.1.3 生态学原则
        4.1.4 效益协调发展原则
    4.2 国内外学者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4.3 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选择
        4.3.1 我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类型总结及对山西的启示
        4.3.2 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第五章 山西省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议与对策
    5.1 统一规划,综合开发
    5.2 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5.3 加强基础与配套施舍建设
    5.4 强化乡村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5.5 政府对乡村生态旅游要给予大力支持
    5.6 注重特色产品的开发
第六章 灵石县马和乡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
    6.1 自然地理概况
    6.2 马和乡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
        6.2.1 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6.2.2 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
        6.2.3 广阔的客源市场
        6.2.4 旅游致富已形成共识
        6.2.5 良好的旅游发展机遇
        6.2.6 较好的农业基础条件
    6.3 马和乡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
        6.3.1 规划目标
        6.3.2 总体构思
        6.3.3 战略定位
    6.4 总体规划布局
        6.4.1 开发与规划原则
        6.4.2 功能分区与活动设计
    6.5 关于马和乡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保障措施
        6.5.1 成立马和乡乡村生态旅游建设领导小组
        6.5.2 成立马和乡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专家顾问组
        6.5.3 制定详细的配套实施方案
        6.5.4 多方位筹集资金
        6.5.5 对农民进行培训
        6.5.6 建立检查考核制度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7.1 成果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
承诺书

(9)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世界农业发展背景
        1.1.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2 可持续发展农业思潮
        1.1.3 精确化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道路
        1.1.4 高效化的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的方向
        1.1.5 提供安全无毒的农产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1.1.6 全球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1.2 中国农业发展的背景
    1.3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的影响状况
    1.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的思路
    1.5 小结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分析
    2.1 退耕还林还草背景及政策
        2.1.1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背景、目标及意义
        2.1.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2.2 西北地区环境
        2.2.1 概况
        2.2.2 陕西省自然环境概况
        2.2.3 甘肃省自然环境概况
        2.2.4 青海省自然环境概况
        2.2.5 宁夏自然环境概况
        2.2.6 新疆自然环境概况
    2.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1 陕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2 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3 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4 宁夏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5 新疆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6 五省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4 小结
第三章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1 引言
    3.2 西北地区的产业环境
        3.2.1 第一产业现状及其产业发展环境
        3.2.2 第二产业现状
        3.2.3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现状
    3.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总体现状
        3.3.1 西北地区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现状
        3.3.2 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环境
        3.3.3 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状况
    3.4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
    4.1 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现状
    4.2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产潜力
    4.3 林业结构
    4.4 牧业与渔业结构
        4.4.1 牧业结构
        4.4.2 渔业结构
    4.5 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界定及造林理论
    5.1 区域界定相关理论研究
        5.1.1 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
        5.1.2 还林还草区域界定理论
    5.2 还林区植被恢复理论与途径研究
    5.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启示
    5.4 还林区域界定范围
    5.5 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1 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6.2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6.3 “以工促农”的工业调整战略
        6.3.1 西北地区工业状况
        6.3.2 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战略
    6.4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4.1 农林牧结构调整
        6.4.2 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种植结构调整战略)
        6.4.3 区域优势作物调整战略
        6.4.4 西北地区农作物结构调整比较优势
    6.5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林业结构调整
        6.5.1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及林草建设基本原则
        6.5.2 西北地区功能林划分及树种特点
        6.5.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适地主要树种
        6.5.4 西北地区树种草种结构调整战略
    6.6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
        6.6.1 西北地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6.2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战略
    6.7 第三产业调整战略
        6.7.1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构成分析
        6.7.2 西北地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6.8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目标
        6.8.1 农业结构调整依据的标准
        6.8.2 农业结构需求目标
    6.9 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还草与结构调整的技术体系研究
    7.1 退耕还林还草的保障技术体系
    7.2 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2.1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概述
        7.2.2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3 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7.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技术体系
    7.5 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7.6 农业综合体系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1.6 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的背景
        1.6.1 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1.6.2 美国西部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
第二章 西部土地政策与移民潮
    2.1 西部土地政策
        2.1.1 西部资本主义土地制度体系的建立
        2.1.2 土地政策的演变
    2.2 土地投机
    2.3 人口迁移
        2.3.1 第一次大移民(1795--1812年)
        2.3.2 美国内战前移民向中西部地区的迁移(1815--1850年)
        2.3.3 向远西部地区的移民潮
        2.3.4 内战后移民进军大平原
第三章 农业产业开发
    3.1 农业开发
        3.1.1 中西部三大专业农区的形成
        3.1.2 大平原的农业开发
        3.1.3 加利福尼亚地区灌溉农业的发展
    3.2 大平原畜牧王国的建立
        3.2.1 大平原畜牧业的起源
        3.2.2 畜牧业的发展与繁荣
        3.2.3 开放牧场时代的结束
        3.2.4 大平原的农业与畜牧业
    3.3 远西部采矿业与农业
        3.3.1 采矿业的兴起与发展
        3.3.2 采矿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交通运输革命与农业
    4.1 美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4.1.1 交通运输革命
        4.1.2 美国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原因
    4.2 交通运输革命对西部农业发展的影响
        4.2.1 促进了西部拓荒农业的巨大发展
        4.2.2 促进了地区专业经济的发展
        4.2.3 促进了西部农业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的转变
        4.2.4 促进了人口的再分布与西部城市化的发展
第五章 农业科技教育与农业
    5.1 科学技术的发展
        5.1.1 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5.1.2 美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成就
    5.2 美国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5.2.1 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5.2.2 农业教育的进步
        5.2.3 教育、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
    5.3 教育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
    6.1 生态环境的破坏
        6.1.1 土地资源的破坏
        6.1.2 草原、森林的滥垦滥伐
        6.1.3 水资源的污染
    6.2 环境破坏的原因
        6.2.1 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活动
        6.2.2 政策的缺陷
        6.2.3 推行现代化农业造成的破坏
    6.3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6.3.1 森林草原的保护
        6.3.2 土壤保护的主要措施
        6.3.3 环境保护的效果
第七章 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的历史评价
    7.1 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的历史评价
    7.2 对中国西部开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海岛种草养羊模式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沙田开发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浙江象山为中心[D]. 苏颂. 温州大学, 2016(05)
  • [2]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 杨美玲. 西北大学, 2014(12)
  • [3]农家经济、乡村社会与江苏棉花品种改良(1915-1937)[D]. 刘阳. 复旦大学, 2013(03)
  • [4]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及生态建设研究 ——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D]. 陈宏观.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2)
  • [5]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榆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白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6]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潜力研究[D]. 刘亚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
  • [7]喀斯特地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D]. 韦清章. 贵州师范大学, 2009(12)
  • [8]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灵石县马和乡为例[D]. 王海霞. 山西大学, 2008(03)
  • [9]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 杨世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1)
  • [10]美国西部农业开发研究[D]. 王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岛上种草养羊模式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