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耿马地震序列非均匀断层系统的断裂模式及弹塑性断裂计算方法

澜沧-耿马地震序列非均匀断层系统的断裂模式及弹塑性断裂计算方法

一、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非均匀断裂系破裂模式及弹塑性断裂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栋[1](2019)在《煤矿微震震源参数反演及震源破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煤矿煤岩动力灾害非常严重。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岩动力灾害日趋严重及复杂,对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造成重大影响。微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在煤矿中广泛应用的地球物理监测手段,在矿震及冲击地压的震源定位和能量分析、冲击地压演化过程以及监测预警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煤系地层非均质性强且多变,波场结构复杂,微震定位精度和稳定性难以满足现场需求,国内外对煤矿微震震源参数及震源破裂机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等方法,以复杂煤岩介质条件下波场传播特征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基于高精度震源定位的震源参数和震源破裂机理,并进行现场验证与应用。论文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针对煤系地层复杂波场结构,基于声波方程的空间域4阶、时间域2阶高阶有限差分法,对各种复杂煤岩介质条件下的波场传播特征(波场快照和单炮记录)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介质分界层产生的反射波、透射波以及各种转换波的形状都不同;在断层处会形成一个新的震源并产生折射波和绕射波;在双相介质中会产生慢P波和慢S波;在随机离散介质下,会产生复杂的散射波。为引入震源联合定位法和求取震源参数(尤其是品质衰减因子Q)打下基础。提出了单纯形和双差联合微震定位方法,对煤矿现场微震震源位置进行了校正,提高了震源定位的精度。结果表明:单纯形和双差联合定位法给出的爆破事件的震源定位误差控制在20m以内,事件残差控制在15ms以内,验证了联合定位法的精度;通过联合定位法对煤矿微震事件重定位后的均方根残差由1.35s降到0.62s,震源定位精度提高,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地壳速度结构模型不精确导致的误差,保证了震源定位和求取震源参数的精度。基于ω2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实验室小尺度煤岩体破裂和煤矿微震的震源参数(拐角频率f0、品质衰减因子Q、震源能量E、地震矩M0、震源半径R、应力降△ζ、视应力ζa)和震级,揭示了震源大小和应力状态等震源性质及震源参数随地震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尺度破裂的震源参数f0和ζa随M0的增加线性减小,震源参数R和E随M0的增加线性增加,△ζ整体上围绕着某一个值上下波动;老虎台煤矿微震的震源参数f0随M0的增加线性减小,震源参数R、E和△ζ随M0的增加线性增加,但是△ζ与M0的线性关系较弱,ζa几乎围绕某一值上下波动,而且老虎台煤矿微震的f0和△ζ值明显小于天然地震对应震源参数的值。研究了小尺度破裂和煤矿微震的震源破裂机制、破裂尺度和破裂面上的滑动分布,揭示了震源破裂机理。结果表明:通过矩张量反演法反演出的震源沙滩球,清楚地判别了小尺度破裂和煤矿微震震源破裂存在的剪切破坏、剪切张拉破坏和剪切挤压破坏特征。根据建立的震源破裂尺度与矩震级的关系式求取了震源的破裂面积、长度、宽度和滑动分布,对震源的破裂范围进行了系统地评价。基于求取的破裂尺度和k2滑动破裂模型得出了不同震级破裂事件的震源滑动分布,揭示了震源的滑动破裂过程。开发了“微震震源参数反演与震源破裂机理分析软件”,实现了对微震监测波形数据的自动处理、定位计算、震源参数反演及破裂机理分析。揭示了千秋煤矿冲击地压破坏的震源参数特征和机制,得到了4次冲击地压事件的震源破裂尺度和滑动分布数据,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揭示了矿震破裂面上滑动大的区域容易诱发冲击地压,因此可基于破裂面上滑动分布,对冲击地压进行有效的分区域防治。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提高煤矿微震震源定位的精度、揭示矿震及冲击地压灾害震源破裂机理、准确评价和预测冲击地压、有效防治冲击地压灾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胡思聪[2](2018)在《考虑氯离子侵蚀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及抗震加固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震害认识的加深以及防灾意识的提高,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日益完善。然而,现阶段的抗震分析主要面向新建桥梁。事实上,多数桥梁处于非常恶劣的服役环境,跨越山谷或者江河,常年暴露在空气中,接触土壤和水,不可避免地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氯离子侵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在氯离子侵蚀作用下,桥梁的抗震能力及动力特性均有别于新建桥梁。显然,传统的桥梁抗震分析无法适用于此类桥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不断深化,我国桥梁老龄化日益严重,建立退化桥梁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日趋迫切。另一方面,对于地震频发地区的桥梁而言,抗震性能是一项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桥梁抗震性能可能很大程度决定桥梁整体或部分构件的安全性。随着服役桥梁抗震性能不断退化,地震安全性也将持续降低,为保证其抗震性能满足设计初期的既定目标,有必要对退化桥梁进行及时的抗震加固。显然,不合理的抗震加固策略不仅将导致资金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可能导致退化桥梁面临巨大的潜在地震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策略,明确最优的加固措施、合适的加固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PBSD)理念为指导,建立了退化桥梁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揭示其抗震可靠度时变规律。针对服役桥梁抗震性能退化的问题,提出了桥梁抗震加固策略优化方法。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国内常见的中等跨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为研究背景,考虑材料及边界非线性,建立桥梁有限元动力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并结合对数回归分析,对8种常用地震动强度指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给出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构件及桥梁系统易损性曲线,并对桥梁地震损伤特性进行分析。随后,将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与地震易损性曲线相结合,阐述桥梁抗震可靠性评估的思路。(2)结合Duracrete模型及以往试验结果,确定氯离子扩散及钢筋锈蚀参数的概率分布类型及统计特征。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获得四类侵蚀环境下钢筋初始锈蚀时间样本分布,确定初始锈蚀时间合理分布模型。根据钢筋锈蚀率分布特征,提出基于混合模型的钢筋锈蚀率分布规律描述方法。对各类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定量地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钢筋初始锈蚀时间及锈蚀率的影响。随后,结合材料退化机理及钢筋锈蚀率时变规律,建立材料退化模型。(3)对非一致侵蚀环境下,退化桥墩抗震能力及地震响应的时变规律进行研究。对桥墩塑性铰演变机理进行详细阐述,提出桥墩塑性铰演变概率的评估方法。随后,总结了考虑桥墩退化的桥梁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流程,建立了桥梁构件及系统的时变地震易损性曲线,并对不同构件及桥梁系统的时变损伤特征进行研究。此外,提出一种将离散的时变易损性曲线扩展为时变易损性曲面的简便方法。(4)从抗震的角度阐述了退化桥梁加固策略优化理论,并提出了基于抗震可靠度模型及等效截面参数模型的桥梁抗震可靠度退化规律的计算方法。详细介绍了等效截面参数模型的确定原理及建立流程。结合响应面理论,阐述了抗震可靠度模型的构建方法。以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为工具,建立了退化桥梁抗震加固策略优化的详细流程,并对算例桥梁进行优化分析。(5)结合PEER地震风险评估框架,建立了基于桥梁系统损伤的时变地震损失评估方法。将地震危险性分析与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相结合,得到了不同抗震设防类别的桥梁在各设防烈度下的地震危险性曲线。结合以往的研究,确定了桥梁地震损失的组成及计算模型。基于全寿命抗震设计理念并结合第5章的抗震加固策略优化方法,进一步建立了考虑地震损失的退化桥梁全寿命抗震加固策略优化方法。最后,对算例桥梁进行地震损失评估及全寿命抗震加固策略优化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揭示了氯离子侵蚀作用下桥梁抗震性能退化规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基于性能的退化桥梁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及流程。同时,提出了退化桥梁抗震加固策略优化方法,为服役桥梁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评估,制定科学的抗震加固策略提供思路,为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由理论走向实用奠定基础。同时,分析结果可为同类桥梁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方斌,袁道阳,王爱国,庞炜[3](2015)在《滇西南地区双震序列应力触发及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弹性半空间模型和岩石圈介质波速模型,计算了1976年龙陵7.3、7.4级地震和1988年澜沧-耿马7.6、7.2级地震2次双震间及对后续地震的应力变化影响,同时对该区未来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龙陵双震属共轭型双震活动,前一次地震的发生对后一次地震有抑制作用;而澜沧-耿马地震则属于牵动型双震活动,澜沧7.6级地震对其后的耿马7.2级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其库仑应力变化值为0.35bar;2绝大多数后续余震受到了主震的应力触发作用,其中龙陵双震触发效果较明显;3根据震后粘弹性松弛应力场变化得出,现阶段NW向的腾冲-龙陵、永德-勐省以及澜沧东南地区,NE向的瑞丽、镇安、大理、上允、永平等地区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强,这与该区地震活动性增强相吻合。

张建毅[4](2015)在《工程场地活断层避让距离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地震学普遍认为强震和活断层相关,强震的发生往往都伴随着活断层的错动。在合适的条件下,活断层的错动会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对破裂带附近的建筑物往往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如何在工程建设的场址选择中避开活断层是岩土工程界和抗震设计关心的问题。围绕着活断层的避让问题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是当前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活断层地表破裂场地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活断层与地表破裂的关系、研究了地表破裂特征(宽度)、地表破裂与结构震害影响和地表破裂与地震动特征,在总结震害实例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工程场地活断层避让距离的估计途径及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活断层与地震的关系、地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定义了本文地表破裂下的工程活断层判别流程;明确了强震地表破裂的定义及归纳破裂的条件;对工程结构避让地表破裂的重要基础依据—强震地表破裂原地重复性,从特征地震与地表破裂分段等方面进行了典型实例或证据论证;系统总结了地表破裂定位分析的手段及精度方法。2.分析了地表破裂特征(宽度)。对地表破裂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分析,讨论了地表破裂的机理。系统地总结给出了地表破裂的模式,为地表破裂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详细讨论了地表破裂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强震地表破裂带宽度和永久地质变形带宽度的大量统计分析,首次给出了一整套考虑破裂模式、破裂影响因素的地表破裂带宽度的计算公式及示意图。3.分析了地表破裂与工程结构震害的关系,即活断层工程场地结构的避让距离问题。通过5次典型强震地表破裂展布迹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结构破坏分析,给出了避让距离的建议值;并通过这5次地震破裂迹线上的单体结构震害分析,首次建立了既有结构在地表破裂效应下类似震害的选比案例资料库。为活断层场地新建结构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为考虑地表破裂效应下结构震害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基础资料。4.研究了地表破裂及其地震动场的数值模拟。给出了理论计算分析的计算模型及参数的确定,特别是数值模拟工况中覆盖层较薄、土砂砾石二元结构的土体,多次重复破裂的(地震重复周期内再破裂)对地震动的影响及规律。选取了近场脉冲型加速度地震记录和一般记录,分别进行了0.1g、0.2g、0.4g输入下的倾滑、走滑断层地表破裂带附近的各点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的对比分析,首次给出了基于抗震设计参数分析的活断层避让距离和地表破裂带附近的抗震设计反应谱参数,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5.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操作,基于工程考虑的符合目前我国实际的避让距离估计途径。通过以地表破裂宽度、破裂长度为指标的确定性分析,和地表破裂可能性、破裂不同距离处结构倒塌密度函数的概率性分析,并结合破裂定位精度成果,给出了一种较系统、全面地能具体划分出避让区域或避让带范围的途径及其判别流程,通过破裂宽度统计公式及宽度理想示意图、结构震害避让距离建议值及单体建筑结构在破裂附近的震害效应分析、脉冲型地震波输入下的破裂带附近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等地震动响应分析等,经综合比较,给出了合理的避让距离数值;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较好的避让距离估计方法及其应用,对我国避让距离有关规定进行了补充。

郭星[5](2014)在《强震复发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Reid (1910)提出“弹性回跳理论”以来,它就成为了各种大地震原地复发模型的理论基础(Shimazaki and Nakata,1980; Savage and Cockerham,1987).80年代在古地震的研究中,人们在弹性回跳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特征地震的概念(Schwartz and Coppersmith,1984; Aki,1984).特征地震的发生说明在活动断裂带上存在着独立破裂的段落(丁国瑜,1992),为原地复发模型在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的应用提供了实际依据.本文针对具有明确分段的特征断层源,从震级的不确定性出发,在弹性回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lip model).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中,不仅在参数确定过程中考虑了震级与复发间隔之间的相关性,还可以在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震发生概率的过程中,同时得到特征地震的震级分布.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资料,本文提出了两种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两种方法所确定的参数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定量地给出了不同方法所得参数的不确定性.随机特征滑动模型是一种计算强震复发概率的模型,其目的是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依据,而不是纯粹的中长期地震预报.本文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的基础上,对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提出独立考虑研究区域中地震地质资料较丰富的一级破裂源,时间分布和震级分布采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而空间分布则采用特征地震的原地复发模式,同时考虑断层几何形态的不确定性,进而得到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要建立随机特征模型并计算强震发生的条件概率,就需要给出上一次大震的离逝时间Te,但是很多分段断层源上都没有上一次大震发生时间的记载.针对这种缺少大震离逝时间的断层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以记载完整的强震平静期长度Ts为参数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如果存在较长的记载完整的平静期,采用泊松模型则会低估地震发生概率.对于一些较大断裂,次级破裂源上也可以发生震级较大的强震.要利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CS)计算次级破裂的强震发生概率,则需将断层上的地震矩累积率分配给不同级别的破裂源.本文分成两种情况分别讨论次级破裂源上的地震矩累积率的确定方法.第一种情况是次级破裂源上历史地震(或古地震)序列比较稀少,只有地质学家给出的不同破裂源发生地震的相对发生率,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基于地震矩平衡的原则,提出一种地震矩累积率分配方法;第二种是次级破裂源上有相对丰富的历史地震(或古地震)序列的情况,本研究以古地震资料较为丰富的海原断裂为例,提出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来考虑古地震数据的时间不确定性,计算得到次级破裂源上的最大可能地震矩累积率.为了在随机特征滑动模型中考虑进地震矩累积率的非恒定性(不确定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断层间相互影响(大震库伦应力转移)的改进随机特征滑动模型.该模型假定断层源上的地震矩自然累积率是恒定的,同时还要考虑中小地震释放和附近大地震库伦应力转移对该断层源上地震矩积累量的改变量.本文选取鲜水河断裂北西段为研究区域,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反复模拟未来50年的地震序列,得到了鲜水河断裂北西段的炉霍、倡促、道孚和乾宁各段上包括单段破裂和联合破裂在内的各种大地震事件的发生概率.

郝明,王庆良,崔笃信,秦姗兰[6](2013)在《滇西南龙陵—澜沧断裂带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云南西南部1988、1991和2012年3期精密水准观测数据,获取了区域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表明:龙陵—澜沧断裂带上的永德—永康段相对于周围区域的运动处于快速隆起状态,结合地震分布和构造地质等方面资料,认为该地区为一个中强震长期危险区域。

李正芳[7](2013)在《强震破裂面上的不均匀体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均匀体的概念最初是在地震学中为了解释地震波的高频辐射成份提出来的,用来反映断层面上应力明显高于周围的部分。由不均匀体的研究引入的非均匀地震破裂模式,能较好的解释地震波中的复杂成份、主震前破裂的成因以及主破裂之后的应力集中,因此,不均匀体被认为是断层面上破裂的起始器、阻力器和集中器。根据不均匀体在地震破裂运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凹凸体和障碍体两大类进行研究。凹凸体可理解为震前断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高强度的未发生破裂的区域,可为下次地震发生的起始点或破坏最严重的点。障碍体则被称为强硬的应力集中区域,可作为断层破裂段的边界,起到限制破裂,在极端的情况下还会终止破裂的作用。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破裂段上的不均匀体大多从强震动记录和地震波反演的结果进行研究,从地表破裂方面的信息入手探讨不均匀体的方法仍比较缺乏,出于这种角度考虑,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内研究程度较高的断裂带为实例,研究断裂带上不均匀体的识别方法及相关特性,并探讨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1、断裂带上凹凸体的识别凹凸体被定义为断裂系统中应力积累的强硬闭锁段,最终以大震的形式释放其主要能量,在地震破裂模型中被广泛使用,一般来讲,对已经发生过大震的断层面上的凹凸体可以由地震波分析和地表位错模型资料联合反演的方法确定其大小和位置,而未发生过地震且地震活动较活跃的断裂带,如何识别断裂带上的凹凸体至今为止仍是多数研究者一直讨论的问题。本文将着重从地震活动性、同震位移分布等方面给出凹凸体的识别方法。1)地震活动性分析本文对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上1970年以来记录的小震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采用了基于matlab平台的zmap软件,去除了断裂带上的丛集数据和余震,划定了有效地震数据的时间和震级范围,通过最大似然法求取了断裂带所在区域的b值分布图。基于b值大小与应力高低成反比的原理,通过断裂带上低b值区识别凹凸体的位置。在龙门山断裂带,通过低b值区识别出的现凹凸体的位置与汶川地震发生前所处的起始破裂位置和极震区的位置基本保持一致;而鲜水河断裂带由于受到小震数据的限制,部分段缺失b值分布,但整条断裂带仍可清晰识别出凹凸体位置,且1725年以来的历史强震和1970年以来5级以上的历史地震基本上都位于此区域。从断裂带的实例分析结果反映,利用小震数据通过最大似然法计算b值分布图,其相对低b值区与历年强震发生的位置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说明了利用低b值区识别凹凸体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2)基于地表破裂同震位移数据建立了凹凸体模型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中国西部10条以走滑地震为主的破裂带的同震位移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拟定了凹凸体模型,建立了地表破裂参数与凹凸体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国内外利用地表破裂资料建立凹凸体模型的首次尝试。本模型可据不同断层的地表破裂位移值,给出其断裂带上最大凹凸体和所有凹凸体占断层破裂长度或破裂面积的比值,但该模型受到建模时同震位移数据的限制,利用该模型计算断裂带上凹凸体的大小时,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断裂带上有较详细的地表破裂位移数据;二是该断裂带上地表破裂位移的最大值Dmax与地表破裂的平均位移值Dave的比值Dmax/Dave需小于等于3。基于拟合的模型,以汶川地震和昆仑山地震为例,识别了该破裂带上凹凸体的位置和大小,发现与前人地震波反演得到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与前人的模型在识别断裂带上的凹凸体都具有实用性,区别在于,前人的模型是基于地震发生后,通过强震动反演得到的;而本模型是基于地表破裂位移的基础上拟合而成,对于那些具有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破裂位移数据,而未有详细地震动记录的断裂带,本模型更具有实用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利用地面LIDAR技术识别出高清晰度地表破裂位移数据的技术支撑下,使得该模型在识别凹凸体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本文拟合的模型为断裂带上凹凸体的识别提供一种新途径,为判定断裂带上的强震危险性的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2、断裂带上障碍体的识别地震发生时,岩层破裂并出现局部的滑动,但仍有未滑动即未受破坏的高应力强度区,震后该区域上的应力强度大于周围断层面上的应力强度,这种块体部分称为障碍体。当地震的破裂传播遇到障碍体时,障碍体可能被破坏,也可能在破裂通过后未破坏,或当时虽未破坏,后期随着周围的动应力即构造应力与障碍体强度值比值的增加,最终发生破坏,而破裂通过时是否发生破坏,取决于障碍体区域的大小及其自身的抗应力强度。文中以汶川地表破裂带和东昆仑断裂带为例,研究断裂带几何结构与障碍体的关系。认为破裂带存在的拉分阶区、挤压阶区、断裂的交汇处、断裂的急剧拐弯处等特殊构造部位及其同震位移趋势呈现突然下降拐点或波谷的位置,都可视障碍体存在的地方,根据其是否完全阻止破裂扩展,进一步划分为持久性障碍体和非持久性障碍体。通过收集大量国内外的震例,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震级档给出了限制破裂传播的障碍体的止裂尺度,当走滑地震的震级介于6.06.9之间,阶区的最小止裂宽度为3km;走滑地震的震级介于7.07.5之间,阶区的最小止裂宽度为4km;当震级介于7.58.0之间,阶区的最小止裂宽度为6km;当震级介于8.08.5之间时,阶区的最小止裂宽度为8km,且拉分阶区比挤压阶区更容易被破裂所贯通。3、考虑不均匀性的潜在震源区强震复发行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在目前的科学认识水平下,地震的发生及地震动特性都具有一定不可预见性,必须以概率的方式来表达对未来地震及地震动的预测,即为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潜在震源区作为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其边界、震级上限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是决定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最早提出潜在震源区概念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就是潜在震源区内各处地震发生概率是均匀的。其后在国际上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编制的区划图一般均沿用了这一假设,而且我国国标“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2005)中,也是采用均匀模型来描述潜在震源区地震的发生特征的。事实上,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中,潜在震源区划分的规模较大,可达几百乃至几千平方公里,比如鲜水河断裂带中的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就是一个例子,该断裂带划分为北段、中段和南东段,四代区划图编图组将其划分为三个Ms8.0级的潜在震源区,这种均匀的分布会造成地震危险性的“稀释”,从而降低了对地震危险性的估计。目前随着对断裂带的强震复发行为定量研究的深入,在地震区划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考虑活动断裂破裂的复发行为来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趋势。鉴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复杂性,目前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型来描述大陆内部强震的复发行为,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需要在多活动断裂段的复发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具体的地震复发模型。本论文以具体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合研究区的发震概率模型,给出潜在震源区内地震年发生率的确定方法,并将断裂带上识别出的不均匀体融入到潜在震源区的划分中,勾画出潜在震源区中不均匀体的边界并计算其震级上限,充分反映出潜在震源区内各处地震发生概率的不均匀性。1)潜在震源区的强震复发概率模型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青藏高原东北部22条断裂带上古地震数据,拟定了该区的地震复发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此函数可计算出对区内断裂带未来百年内强震原地复发的条件概率。论文中将本文拟合的模型与目前通用的发震模型计算的概率值进行比较,发现通用模型的自变量t/R越接近1的时候,计算的复发概率值P增长的幅度不如本文拟合模型敏感。因此,对于古地震数据研究程度较高的断裂带,利用本文拟合的模型评价其未来大震的危险性可能更为准确,尤其是对平均复发间隔小,离逝时间长的段;而目前通用的复发模型针对那些古地震研究程度较低的断裂带,复发间隔较长的段落,可能更适用。2)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估算的不确定性活动断裂定量研究的资料在评价特定断裂上的强震危险性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但受种种条件的制约不是每一条活动断裂上都可轻易获取所需的定量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本身通常含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活动断层长度作为活动断层定量数据之一相比其他的数据较容易获得,不确定性较小,因而,利用断层破裂长度估算震级的统计关系被广泛的应用于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的评估中。文中收集了青藏高原区7级以上以走滑为主的30个地震地表破裂参数资料,拟合出青藏高原区新的震级与破裂带长度统计关系式,并结合前人的统计关系式,分别通过破裂带长度估算震级,求出估算震级与仪器震级的差值,把差值为正值(即估算震级偏大)的归为一类,差值为负值(估算震级偏小)的归为一类作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差值为正值的地震所处的走滑断裂带一般位于一级块体或次级块体的边界断裂带上,差值为负值的地震所处的走滑断裂带大多位于一级块体或次级块体内部断裂带或断裂带的交汇处。基于上述分类的差异,作者对不同研究者拟合的回归关系计算的差值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修正计算结果不确定性的参考值,为降低估算震级的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3)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及危险性计算文中以具体实例的形式给出鲜水河断裂带潜在震源区中凹凸体的位置和大小。四代区划图编图组将鲜水河断裂带划分为炉霍、道孚和康定三个Ms8.0级的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依据主要是鲜水河断裂的发震构造标志、几何分段特征及历史地震和古地震数据来确定的。而论文中提供的基于不均匀性的潜在震源区划分图,对潜在震源区的边界范围的确定仍按以前研究者提供的原则和方法,只是在其已有的潜在震源区范围内通过识别其上的凹凸体,进一步细化潜在震源区内应力不均匀性。首先利用小震活动给出的应力分布图,勾画出边界,然后按照论文中拟合的凹凸体模型,计算了相应各个潜在震源区中凹凸体的大小,炉霍潜在震源区中凹凸体A的长度为60.71km、道孚潜在震源区中凹凸体B的长度为38.13km、由于康定潜源中凹凸体C所在的断裂带的同震位移分布形态不易识别,文中只按照应力的不均匀性,勾画出边界,长度约78km。最后利用论文中建立的的凹凸体的长度L凹与震级Ms的回归关系式,同时考虑回归拟合关系和鲜水河断裂带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的不确定性,分别求的凹凸体A、B、C的对应的震级Ms的震级上限分别为7.6级、7.3级、7.8级,并利用复发概率模型计算了相应的该三个凹凸体未来百年的年发生率,分别为5.558E-03、1.6693E-02和5.91E-04。

薛艳[8](2012)在《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文中指出在天然地震研究中,巨大地震(本文指8级以上地震)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这首先是因为巨大地震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地震预测的首要对象。2004年以来全球特大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开展全球地震活动,特别是巨大地震的预测研究已成为全球地球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从科学意义上看,巨大地震的孕育、发生需要特殊的构造环境和条件,包括地质构造环境与构造条件和地球内部物理条件。因此,本文首先地震活动性方面研究全球巨大地震,再对巨大地震的深部、浅部孕震环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地震活动性方面,本文定量计算了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显着周期,分析了全球巨大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总结归纳了板内和板缘巨大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的共性及差异性特点,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巨大地震序列演化的统计特征。数值模拟方面,首先从区域应力应变场特征、动力学发震机制、大震间的黏弹性应力触发、库水载荷触发等方面研究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其次,研究了板块俯冲带附近区域应力场特征,解释了逆冲型浅源巨大地震震源区附近俯冲角度比较小的原因,探讨了中深源地震的发生对浅源地震的影响。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研究结果为:①全球地震活动的显着周期为45.5年,其次为32年;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显着周期为45.5年;低纬度环球剪切带为30.9年,其次为47.5年。②全球8级以上浅源地震中绝大多数为逆冲型,主要发生在俯冲型板块边界带上,其震源附近Benioff带倾角较小,俯冲板块的运动方向与海沟夹角较大;逆冲型巨大地震发生在两个板块接触部位,正断层型巨大地震发生在洋壳的侧坡上。③绝大多数板内和板缘巨大地震前出现两类地震空区(空段);板内巨大地震前长期阶段中强以上地震形成增强活动环分布区(也称增强区),主震位于活动环包围的空区内,增强区内地震分布不均匀,震群活动显着;板缘巨大地震前长期阶段表现为强震的集中活跃或异常平静;板内巨大地震前中短期阶段震群频度增多,并形成小震活动图像;中深源地震活动增强、震源深度增大是板缘特大浅源地震前中短期阶段的特有现象。④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以逆冲型破裂为主,序列类型以主-余型为主;前-主-余型地震和多震型地震均为逆冲型破裂;全球8.5级以上特大地震中29.4%具有7级前震,明显高于中强地震中有前震的比例。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结果为:①在印度板块的强烈推挤作用和下地壳软流层的水平拖拽下,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的水平运动受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造成川西高原相对于四川盆地的差异性抬升,这是汶川高角度逆冲型地震发生的重要动力学成因;汶川地震受到的来自巴颜喀拉地块边界带7级以上大震的应力触发作用很小。地震孕育主要依赖于在背景应力场作用下,孕震断层自身的能量积累,地震间的触发作用仅仅是外因。地震强度和空间距离是影响触发作用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应力触发角度解释了龙门山南段未破裂的原因;汶川地震的初始破裂点位于紫坪铺水库蓄水时库伦应力的减少区和放水时的库仑应力的增加区,但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量非常有限,库水载荷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没有明显的触发作用。②通过库仑应力计算,得到当俯冲带倾角为30。时,最容易产生逆冲型破裂;当倾角大于60。和小于10。时,发生逆冲型地震的可能性不大。③岩石圈分层结构的水平差异运动(或地幔和岩石圈的水平差异运动)对地形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范书立[9](2007)在《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及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批高坝在我国西南部正要或将要开工建设,这些工程库容达数十亿到数百亿立方米,并且大部分处于强烈地震活动区,若发生破坏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以研究混凝土重力坝的地震破坏形态、破坏机理为目的,从混凝土重力坝的振动台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入手,结合数值计算研究了混凝土重力坝的地震作用下,从损伤到破坏的全过程,并探讨了混凝土重力坝的可能破坏模式及可靠性,为工程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重力坝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如下:进行混凝土坝大缩尺动力模型试验时,研制出满足相似要求的模型混凝土材料成为问题的关键。为了得到模型试验所需要的理想仿真混凝土材料,在电子材料试验机上对大连理工大学研制出的仿真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各种参数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对仿真混凝土进行了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拉、压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龄期、配比、养护温度等对仿真混凝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结合原型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研究了仿真混凝土的拉、压本构关系。进行了仿真混凝土的抗剪试验、断裂破坏试验,测试了仿真混凝土材料的抗剪强度及断裂韧度。并研究了应变速率对仿真混凝土抗拉、抗压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动荷载下仿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采用方程分析法,详细推导了弹性动力模型试验的常用的相似准则,研究各自的前提条件以及各相似律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仿真混凝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归一化后应力-应变关系的一致性,探讨了非线性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相似条件,并在放宽应变比尺要求的前提下,推导了非线性动力模型试验的相似律,认为对于仿真混凝土模型试验材料,只要保证仿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一致性,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型混凝土坝在强震下的非线性反映、极限承载力以及最终的破坏形态。通过振动台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和数值计算两种途径,研究了混凝土重力坝的破坏过程及可能破坏模式,分析了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破坏机制。采用仿真混凝土材料,在大型水下振动台上进行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特性,以及不同坝段的地震破坏形态,并对不同地震动峰值下大坝整体的损伤进行了探讨。采用弹塑性损伤模型模拟了混凝土重力坝的损伤破坏过程,分析了重力坝的损伤破坏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有限元法中不同水荷载施加方式对计算结果影响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各自的适用性。采用平面渗流理论,分析了渗透压力对坝体变形、应力分布及抗滑稳定的影响。通过结构-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公式的推导,详细阐明了考虑无限地基影响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无质量地基的概念和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考虑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方法。考虑混凝土材料、岩体材料和地震动的变异性,采用响应面法得到模拟重力坝极限状态方程的二次多项式,利用可靠度的有限步长法计算体系的可靠度。结合适应谱Push-over方法,改进了拟静力法中重力坝地震惯性力动态分布系数,将其用于重力坝动力可靠度计算。通过对强震区混凝土重力坝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地震作用下可能失效路径对基本功能目标影响分析,研究不同失效路径下重力坝体系的可靠度影响因素,分析了对应于坝体失效、地基失效、层面稳定以及闸门启闭的每种失效模式的失效概率和重力坝的体系可靠度,并用系统可靠度理论研究了地震东对整个混凝土重力坝体系的失效概率及可靠度影响。

吴小平,虎雄林,Michel Bouchon,黄雍,胡家富,解朝娣,王绍晋,胡毅力[10](2007)在《云南澜沧-耿马Ms7.6地震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后续地震的动态、静态应力触发》文中认为计算和研究了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Ms7.6地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时空演化图像,对继澜沧地震13min后发生的耿马M7.2地震的应力触发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澜沧-耿马地震后24d内发生的Ms5.06.9后续强余震的应力触发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澜沧地震断层破裂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空间分布图像具有很强的非对称性,正值的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区域均具有与强余震分布位置吻合较好的现象.耿马Ms7.2地震受到了澜沧Ms7.6地震产生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绝大多数后续强余震受到了动、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综合触发作用.

二、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非均匀断裂系破裂模式及弹塑性断裂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非均匀断裂系破裂模式及弹塑性断裂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微震震源参数反演及震源破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矿微震研究综述
    1.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不同煤岩介质条件下的波场特征分析
    2.1 有限差分法的相关理论
    2.2 二维声波方程有限差分格式的建立
    2.3 基于高阶有限差分法的不同煤岩介质波场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单纯形和双差的联合定位法
    3.1 单纯形法和双差法的相关理论
    3.2 单纯性和双差联合定位法的建立及定位精度验证
    3.3 基于联合定位法的煤矿微震震源定位校正
    3.4 本章小结
4 小尺度破裂震源参数分析
    4.1 震源参数分析相关理论
    4.2 小尺度破裂的震源参数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煤矿微震震源参数分析
    5.1 老虎台煤矿微震事件的基本特征
    5.2 老虎台煤矿微震震源参数的求取
    5.3 震源参数与地震矩的关系分析
    5.4 Mw与 ML的关系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小尺度破裂和煤矿微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破裂面上滑动分布研究
    6.1 矩张量反演震源机制解
    6.2 震源破裂尺度和平均滑动分析
    6.3 震源破裂面上的滑动分布
    6.4 本章小结
7 微震震源参数反演与震源破裂机理分析应用研究
    7.1 重定位后震源参数的结果和关系分析
    7.2 矩张量反演震源机制解
    7.3 震源破裂尺度和破裂面上滑动分布分析
    7.4 冲击地压震源参数和破裂机理分析及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考虑氯离子侵蚀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及抗震加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桥梁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1.2.2 氯离子侵蚀的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2.3 全寿命抗震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桥梁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及易损性评估
    2.1 引言
    2.2 地震易损性理论
        2.2.1 构件易损性
        2.2.2 桥梁系统易损性
    2.3 桥梁模型建立及地震波选择
        2.3.1 桥梁简介
        2.3.2 模型建立
        2.3.3 地震波选择
    2.4 合理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价
        2.4.1 地震动强度指标类型及评价准则
        2.4.2 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价
        2.4.3 结构自振周期对指标效果的影响
    2.5 损伤指标及抗震能力确定
    2.6 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2.6.1 构件易损性分析
        2.6.2 桥梁系统易损性分析
    2.7 基于规范的桥梁抗震可靠性评估
    2.8 小结
第3章 基于概率的钢筋锈蚀及材料退化研究
    3.1 引言
    3.2 氯离子侵蚀及钢筋锈蚀机理
        3.2.1 氯离子侵蚀过程
        3.2.2 钢筋锈蚀机理
    3.3 钢筋锈蚀规律研究
        3.3.1 钢筋初始锈蚀时间分析
        3.3.2 基于混合模型的锈蚀率分布研究
        3.3.3 钢筋锈蚀时变规律分析
    3.4 钢筋锈蚀敏感性分析
    3.5 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退化
        3.5.1 材料性能退化机理
        3.5.2 材料性能退化规律
    3.6 小结
第4章 退化桥梁抗震性能及时变易损性研究
    4.1 引言
    4.2 退化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4.2.1 桥墩抗震能力分析
        4.2.2 桥墩地震需求分析
        4.2.3 塑性铰演变对延性设计的影响
    4.3 桥墩塑性铰演变概率分析
        4.3.1 纵向塑性铰演变概率分析
        4.3.2 横向塑性铰演变概率分析
    4.4 退化桥梁时变易损性分析
        4.4.1 时变易损性分析流程
        4.4.2 时变地震易损性结果分析
    4.5 时变易损性曲线扩展
        4.5.1 时变地震易损性曲线扩展方法
        4.5.2 扩展时变地震易损性曲面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可靠度的退化桥梁抗震加固策略优化
    5.1 引言
    5.2 常见的桥墩抗震加固措施及机理
    5.3 桥梁抗震加固策略优化理论
        5.3.1 抗震加固策略优化原理
        5.3.2 加固策略优化的关键问题
        5.3.3 抗震可靠度退化规律计算思路
    5.4 等效截面参数模型建立
        5.4.1 等效截面参数模型建立方法
        5.4.2 等效截面参数模型准确性验证
    5.5 基于响应面的抗震可靠度模型建立
        5.5.1 响应面法基本原理
        5.5.2 抗震可靠度响应面模型构建方法
    5.6 抗震加固策略优化流程
        5.6.1 NSGA-II算法简介
        5.6.2 抗震加固策略优化步骤
    5.7 抗震加固策略优化分析
        5.7.1 加固措施序列及等效截面参数计算
        5.7.2 抗震可靠度响应面模型
        5.7.3 加固策略优化结果分析
    5.8 小结
第6章 考虑地震损失的退化桥梁全寿命加固策略优化
    6.1 引言
    6.2 PEER地震风险评估框架
    6.3 基于系统损伤的时变地震损失评估方法
        6.3.1 地震损失评估基本理论
        6.3.2 地震危险性分析
        6.3.3 桥梁地震损失模型
    6.4 全寿命抗震加固策略优化理论
    6.5 退化桥梁地震损失评估
    6.6 全寿命抗震加固策略优化
        6.6.1 抗震可靠度响应面模型
        6.6.2 加固策略优化结果分析
        6.6.3 不同参数对加固策略的影响
    6.7 基于不同决策的加固策略优化方法讨论
    6.8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论文所用的100条地震波)
附录C(抗震可靠度响应面模型所用的43组样本)

(3)滇西南地区双震序列应力触发及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库仑应力变化计算模型
    1.1 岩石圈介质波速模型
    1.2 库仑应力变化定义
    1.3 地震位错模型
2 龙陵地震和澜沧-耿马地震静态应力触发对比
    2.1 龙陵地震
    2.2 澜沧-耿马地震
3 研究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3.1 粘弹性库仑应力调整
    3.2 研究区地震活动性
4 结论与讨论

(4)工程场地活断层避让距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活断层与地表破裂
    2.1 引言
    2.2 活断层与地震
        2.2.1 活断层
        2.2.2 活断层与地震关系
    2.3 地震与地表破裂
        2.3.1 强震地表破裂定义
        2.3.2 强震地表破裂条件
        2.3.3 强震地表破裂原地重复
        2.3.4 强震地表破裂定位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地表破裂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地表破裂主要特征
        3.2.1 基本特征
        3.2.2 平面特征
        3.2.3 剖面特征
    3.3 地表破裂机制初步分析
        3.3.1 地表破裂机理
        3.3.2 地表破裂模式
    3.4 地表破裂带的宽度
        3.4.1 影响因素
        3.4.2 强震地表破裂带宽度
        3.4.3 永久地质变形带宽度
        3.4.4 特殊部位破裂带宽度
    3.5 小结
第四章 地表破裂与结构震害分析
    4.1 概述
    4.2 地表破裂展布迹线上结构震害分析
        4.2.1 集集地震
        4.2.2 汶川地震
        4.2.3 玉树地震
        4.2.4 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
        4.2.5 新西兰Darfield地震
        4.2.6 避让距离建议值
    4.3 地表破裂剖面上结构震害分析
        4.3.1 集集地震
        4.3.2 汶川地震
        4.3.3 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
        4.3.4 新西兰Darfield地震
    4.4 地表破裂上结构基础减灾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地表破裂与地震动分析
    5.1 概述
    5.2 模型建立
        5.2.1 平面动力分析方法
        5.2.2 破裂带类型
        5.2.3 土体参数
        5.2.4 输入地震动选取
        5.2.5 工况分析
    5.3 走滑破裂工况分析
        5.3.1 输入 0.1g的工况分析
        5.3.2 输入 0.2g的工况分析
        5.3.3 输入 0.4g的工况分析
    5.4 倾滑破裂工况分析
        5.4.1 输入 0.1g的工况分析
        5.4.2 输入 0.2g的工况分析
        5.3.3 输入 0.4g的工况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避让距离估计方法及应用
    6.1 引言
    6.2 确定性分析方法
        6.2.1 方法简介
        6.2.2 破裂宽度确定性分析
        6.2.3 破裂长度确定性分析
    6.3 概率性分析方法
        6.3.1 避让距离概率模型
        6.3.2 模型参数
        6.3.3 概率方法
    6.4 避让距离估计方法
    6.5 其它避让距离方法及应用
        6.5.1 美国活断层避让距离方法
        6.5.2 新西兰活断层避让距离方法
        6.5.3 台湾地区活断层避让距离方法
        6.5.4 我国避让距离补充和建议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强震复发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强震发生概率的评估方法
        1.1.1 弹性回跳理论
        1.1.2 特征地震模型
        1.1.3 断层破裂的分级性
        1.1.4 强震复发的物理模型
        1.1.5 强震复发的概率分布模型
        1.1.6 强震复发模型中的参数确定方法
    1.2 研究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2.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CS)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2.1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SCS)
        2.1.1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的基本原理
        2.1.2 强震发生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2.1.3 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
    2.2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的参数确定
        2.2.1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中参数确定的基本思路
        2.2.2 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的确定方法
        2.2.3 基于断层资料的震级参数确定方法
        2.2.4 基于历史地震和古地震资料的震级参数确定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震震级与断层破裂尺度之间的统计规律研究
    3.1 震级与断层破裂尺度之间的统计关系
    3.2 经验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半经验公式的回归
    3.3 经验关系式的对比研究
    3.4 我国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震复发周期的统计规律研究
    4.1 正态分布模型下T/T_(ave)数据的统计方法
    4.2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下T/T_(ave)数据的统计方法
    4.3 基于复发间隔变异系数的统计方法
    4.4 基于历史地震(或古地震)资料的SCS震级参数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CS模型的强震发生概率计算: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为例
    5.1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及其断层参数
    5.2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特征震级分布
    5.3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
        5.3.1 第一类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确定方法
        5.3.2 第二类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确定方法
        5.3.3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分段断层源的年平均地震矩累积率
    5.4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上的分段断层源的强震发生概率计算
        5.4.1 随机特征滑动模型
        5.4.2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分段断层源的强震发生概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CS模型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为例
    6.1 混合地震发生模型
        6.1.1 混合地震模型中特征断层源的分离
        6.1.2 混合地震模型中截断震级mc的选取
        6.1.3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时间分布
        6.1.4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震级分布
        6.1.5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空间分布
    6.2 基于混合地震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6.2.1 非特征断层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6.2.2 特征断层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6.2.3 基于混合地震发生模型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6.2.4 混合地震模型中的不确定性考虑
    6.3 地震动衰减关系
    6.4 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在缺乏大震离逝时间情况下SCS模型的应用方法研究
    7.1 计算方法
    7.2 计算实例
        7.2.1 平均特征震级和平均复发周期的估计
        7.2.2 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SCS模型的次级破裂源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研究
    8.1 利用破裂的相对发生率估计次级破裂上的地震矩累积率
        8.1.1 地震矩累积率的分配方法
        8.1.2 算例
    8.2 基于SCS模型的海原断裂强震发生概率计算
        8.2.1 海原断裂上的分级破裂源与古地震序列
        8.2.2 海原断裂带震源参数的估计
        8.2.3 海原断裂带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考虑断层间相互影响的改进随机特征滑动模型
    9.1 改进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
    9.2 鲜水河北西段的分段特征
    9.3 模拟结果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10.2 文中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滇西南龙陵—澜沧断裂带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构造
2 水准数据及处理
    2.1 澜沧—耿马地震同震形变影响
    2.2 澜沧—耿马和龙陵地震震后形变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7)强震破裂面上的不均匀体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科学意义
    1.5 论文获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不均匀体含义的解析
    2.1 不均匀体的本质含义及分类
    2.2 凹凸体和障碍体的本质含义
        2.2.1 凹凸体的定义及作用
        2.2.2 障碍体的定义及作用
        2.2.3 凹凸体和障碍体的区别
    2.3 基于凹凸体和障碍体建立模型的对比分析
    2.4 不均匀体在不同断层滑动模式中的应用
    2.5 小结
第三章 地表破裂带上凹凸体的识别方法
    3.1 地震活动性分析
        3.1.1 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数据预处理
        3.1.2 龙门山断裂带最小完整震级(Mc)的确定
        3.1.3 龙门山断裂带 b 值图
        3.1.4 汶川地震发生前后断裂带的应力的分配状态
        3.1.5 鲜水河断裂带的 b 值分布图
        3.1.6 讨论
    3.2 基于地表同震位移的凹凸体模型的建立
        3.2.1 地表破裂同震位移与凹凸体的关系
        3.2.2 基于地表破裂同震位移的统计分析
        3.2.3 凹凸体概率分布模型及定量估计
        3.2.4 地表破裂参数与凹凸体模型参数的关系
        3.2.5 应用实例
        3.2.6 结论与讨论
    3.3 地震波反演结果
        3.3.1 强震动记录数据与凹凸体的关系
        3.3.2 2001 年昆仑山地震的波形反演结果讨论
        3.3.3 讨论
第四章 地表破裂带上障碍体的识别方法
    4.1 地表破裂结构及构造组合样式
        4.1.1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
        4.1.2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
    4.2 走滑型地震破裂分布与阶区的关系
        4.2.1 走滑型地震破裂分布与阶区结构类型的关系
        4.2.2 走滑型地震破裂带分布与阶区尺度关系讨论
        4.2.3 走滑地震的震级与阶区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4.2.4 地震地表破裂带长度和阶区宽度的相关性分析
    4.3 同震位移分布形态
    4.4 讨论
第五章 考虑不均匀性的潜在震源区强震复发行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5.1 潜在震源区的强震复发模型的建立
        5.1.1 大陆板内不同复发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5.1.2 地震复发概率模型的建立
        5.1.3 小结
    5.2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估算的不确定性分析
        5.2.1 数据的选取和回归关系的建立
        5.2.2 基于 Ms-L 回归关系式估算震级的不确定性分析
        5.2.3 小结
    5.3 考虑不均匀性的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5.3.1 潜在震源区的研究现状
        5.3.2 潜在震源区内凹凸体的识别
        5.3.3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确定
    5.4 潜在震源区内强震复发行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5.4.1 潜在震源区地震年发生率的确定方法
        5.4.2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认识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8)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与我国大陆及邻区巨大地震活动概况
    1.2 巨大地震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设计
第二章 全球巨大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2.1 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分析
    2.2 全球巨大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板内、板缘巨大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特征的对比分析
    3.1 板内2次巨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
    3.2 板缘5次Mw≥8.5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
    3.3 板内与板缘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共性及差异性
    3.4 讨论
第四章 巨大地震的序列统计特征研究
    引言
    4.1 日本本州以东附近海域9.0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
    4.2 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序列统计分析
    4.3 8级以上地震余震区尺度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俯冲带浅源巨大地震动力学机制的模拟研究
    引言
    5.1 库仑破裂应力
    5.2 俯冲带应力应变场特征及中深源地震对浅部应力场的影响
    5.3 逆断层倾角与库仑破裂应力
    5.4 俯冲带附近不同震源机制的地震发生地点的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汶川地震动力学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引言
    6.1 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背景与历史地震活动
    6.2 汶川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形变特征
    6.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汶川地震孕育机理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黏弹性应力触发研究
    7.1 青藏高原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7.2 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与演化
    7.3 青藏高原的震源机制解
    7.4 GPS观测揭示的青藏高原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7.5 青藏高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7.6 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地块7级以上地震间粘弹性应力触发研究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紫坪铺水库蓄水和放水对汶川地震的影响
    引言
    8.1 紫坪铺水库概况与有限元模型设计
    8.2 计算结果分析
    8.3 讨论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岩石圈分层结构的差异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9.1 地幔与岩石圈的水平差异运动对板块俯冲带附近地形的影响
    9.2 川滇地区下地壳流动对地形的影响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与进展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及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论文研究的意义
        1.1.1 选题的工程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混凝土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坝动力试验模型材料
        1.2.2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的发展
        1.2.3 混凝土坝动力模型试验研究
    1.3 混凝土坝重力坝地震破坏研究现状
    1.4 混凝土坝可靠性相关研究
    1.5 论文主要工作
2 仿真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
    2.1 引言
    2.2 仿真混凝土材料的配比
    2.3 仿真材料的单轴抗压性能
        2.3.1 仿真混凝土单轴受压曲线的特点
        2.3.2 仿真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本构关系
    2.4 仿真材料的抗拉性能
    2.5 仿真混凝土材料抗剪强度
    2.6 仿真混凝土性能规律分析
    2.7 仿真混凝土材料的断裂破坏试验
    2.8 单向应力下仿真混凝土动态特性研究
        2.8.1 应变速率对仿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
        2.8.2 应变速率对仿真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
        2.8.3 动态荷载下仿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分析
    2.9 本章小结
3 模型试验动力相似理论
    3.1 引言
    3.2 动力模型试验相似条件
        3.2.1 几何相似条件
        3.2.2 物理相似条件
        3.2.3 边界相似条件
    3.3 动力模型试验的弹性相似律
        3.3.1 弹性相似律
        3.3.2 重力相似律
        3.3.3 弹性-重力相似律
        3.3.4 人工质量相似律
        3.3.5 分析与概括
    3.4 模型破坏试验的相似判据
        3.4.1 模型破坏试验的相似条件
        3.4.2 脆性性材料模型破坏试验的相似理论
        3.4.3 弹塑性材料模型破坏试验的相似理论
    3.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5.1 应变
        3.5.2 阻尼
        3.5.3 泊松比
    3.6 本章小结
4 动力模型破坏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4.2.1 试验仪器和设备
        4.2.2 模型试验设计
        4.2.3 试验工况
    4.3 动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3.1 挡水坝段模型动力特性
        4.3.2 挡水坝段模型损伤破坏过程分析
    4.4 混凝土重力坝模型动力破坏分析
        4.4.1 挡水坝段模型的破坏形态
        4.4.2 其它坝段模型的破坏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5.1 有限元计算分析中水荷载的模拟
        5.1.1 水荷载的模拟方法
        5.1.2 渗透压力的计算
        5.1.3 数值计算与对比分析
    5.2 坝体-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5.3 混凝土重力坝动力损伤破坏分析
        5.3.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5.3.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5.3.3 混凝土坝动力损伤破坏过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混凝土重力坝可靠度分析
    6.1 引言
    6.2 重力坝动力可靠分析基本理论
        6.2.1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6.2.2 极限状态与极限状态方程
        6.2.3 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性指标
    6.3 混凝土重力坝体系可靠度
        6.3.1 可靠度指标的计算
        6.3.2 动力可靠度计算原理
        6.3.3 改进的拟静力法
        6.3.4 重力坝体系可靠度计算
    6.4 混凝土碾压重力坝的失效模式
        6.4.1 坝体单元破坏失效的强度准则
        6.4.2 失效路径的选择与搜寻
        6.4.3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可能失效模式
    6.5 混凝土重力坝的可靠度分析
        6.5.1 计算参数与计算条件
        6.5.2 静力荷载作用下重力坝可靠度分析
        6.5.3 动力可靠度分析
        6.5.4 抗拉裂时程可靠性指标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致谢

(10)云南澜沧-耿马Ms7.6地震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后续地震的动态、静态应力触发(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2 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计算
    2.1 介质模型及速度参数
    2.2 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步骤
3 结果
    3.1 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时程曲线?CFS (t)
    3.2 澜沧地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时空演化图像及参数不确定性产生的误差估计
4 讨论与结论
    4.1 澜沧地震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图像特征
    4.2 动态应力和静态应力触发判断
    4.3 澜沧地震对后续地震的应力触发
    4.4 结论

四、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非均匀断裂系破裂模式及弹塑性断裂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微震震源参数反演及震源破裂机理研究[D]. 陈栋.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2]考虑氯离子侵蚀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及抗震加固策略研究[D]. 胡思聪. 湖南大学, 2018(06)
  • [3]滇西南地区双震序列应力触发及地震活动性研究[J]. 刘方斌,袁道阳,王爱国,庞炜. 中国地震, 2015(03)
  • [4]工程场地活断层避让距离研究[D]. 张建毅.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5(03)
  • [5]强震复发的随机特征滑动模型及其应用方法研究[D]. 郭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2)
  • [6]滇西南龙陵—澜沧断裂带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研究[J]. 郝明,王庆良,崔笃信,秦姗兰. 地震研究, 2013(03)
  • [7]强震破裂面上的不均匀体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李正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 [8]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D]. 薛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2(11)
  • [9]混凝土重力坝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及可靠性研究[D]. 范书立.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5)
  • [10]云南澜沧-耿马Ms7.6地震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后续地震的动态、静态应力触发[J]. 吴小平,虎雄林,Michel Bouchon,黄雍,胡家富,解朝娣,王绍晋,胡毅力.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06)

标签:;  ;  ;  ;  ;  

澜沧-耿马地震序列非均匀断层系统的断裂模式及弹塑性断裂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