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民族传播

唐诗与民族传播

一、唐代诗歌与民族交往(论文文献综述)

杨名[1](2014)在《唐代舞蹈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代舞蹈诗指唐代诗歌中对舞蹈、舞人、舞境作相关描写的诗歌以及流行于唐代并以诗歌形式被保存下来的舞曲歌辞,因此可以将其分为咏舞诗、舞曲歌辞、咏舞姬诗及涉及舞蹈情境的诗歌四类。在对唐代舞蹈诗的研究中,整体创作特征的分析、诗歌的分类研究以及诗歌作者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论文即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在归纳评论、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对唐代舞蹈诗的整体研究包括历史渊源、创作背景、创作概况、文化内涵及艺术成就五个方面。第一章追溯了唐代舞蹈文化及舞蹈诗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舞蹈及舞蹈诗创作对唐代的影响。先秦礼乐文化是唐代礼乐制度的来源,《诗经》、“楚辞”中描写舞蹈、舞人的诗歌,为唐代舞蹈诗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代确立的以楚舞为范式的中国传统舞蹈审美标准直接影响到唐代的舞蹈审美,汉魏乐府及雅舞歌辞、杂舞曲辞是唐代舞曲歌辞的创作典范。魏晋风流是唐代舞蹈精神气质的来源,而南朝宫体诗中的咏舞、咏妓诗直接促使了唐代咏舞诗、咏舞姬诗的兴盛。隋代雅乐的制定使得唐代能完全继承已有的雅乐系统,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俗乐舞的发展上,隋代舞蹈诗是唐代舞蹈诗的先声。第二章系统分析了唐代各时期统治者的乐舞观,并阐述了其对唐代舞蹈诗创作的影响。本文认为朝廷对雅乐的重视奠定了乐舞的重要社会地位,而对宫廷燕乐、民间俗乐的鼓励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具有浓重的艺术氛围,这种社会环境极有利于舞蹈诗的创作与繁荣。第三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创作概况及繁荣原因。有唐一代,舞蹈诗创作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艺术技巧也逐渐成熟:初唐时期舞蹈诗多是对宴饮中舞蹈场面的偶一涉及;盛唐时期舞蹈诗描写的内容逐渐丰富;中唐是舞蹈诗创作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名篇;晚唐舞蹈诗创作技巧更为成熟,内蕴更为深厚。在对唐代舞蹈诗创作繁荣原因的分析上,本文认为发达的舞蹈艺术、宴游活动的盛行以及士人与妓女的亲密关系皆促进了舞蹈诗的创作与流传,宠大的诗歌创作群体更为舞蹈诗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可能。第四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分析了舞蹈诗中体现出的唐代乐舞与诗、酒的紧密联系,并详细归纳了诗歌中的各类女性形象。第五章研究了唐代舞蹈诗的艺术成就。以诗之体式描写舞之律动,这是唐代舞蹈诗最大的艺术成就。舞蹈诗善于抓住最富于特征性的动作来描述舞蹈,表现出舞蹈带给人的审美感受。融贯其中的浪漫气质是唐代舞蹈诗的又一艺术特征。浓重的抒情意味使诗歌蕴有深刻的内涵。诗中高超的写人艺术更是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舞者形象。本文对唐代舞蹈诗研究还包括对具体舞蹈及相关诗歌的研究,对著名舞曲歌辞的研究以及对重要舞蹈诗作者的研究。第六章是对唐代两支著名舞蹈及其相关诗歌的研究。本文首次对霓裳羽衣舞诗、柘枝舞诗的主题内容、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霓裳羽衣舞诗中多寄托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昔日繁华的留恋,流露出浓郁的兴亡之叹,而柘枝舞诗则主要描写舞妓的容色,几乎没有寄托,诗中具有明显的崇尚声色倾向,是中晚唐社会注重享乐、追求艳情的表现。第七章是对几种并非以舞曲命名的“类舞”及其诗歌的研究。这些舞蹈是某一类舞的统称,其名称来源于舞蹈的动作特征或表演形式,研究者们对它们有较多的关注,但对其相关诗歌的研究却十分缺乏。本文分析了这些舞蹈诗,认为胡旋舞诗、胡腾舞诗包含着大量与舞蹈相关的信息,多以讽喻为主旨,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关注;踏歌诗描写的内容由舞妓容色逐渐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晚唐至宋代,诗中的情感色彩更浓,踏歌也由舞蹈实景转化为虚构的意象,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剑舞诗中亦有对剑舞舞容的描写,但更注重对唐人豪情的艺术表达;与舞马相关的诗歌虽然不多,但其中对唐代舞马的舞容描写十分细致。第八章研究了唐代的三种重要舞曲歌辞及以《铜雀台》为代表的咏舞姬诗。唐代《白纻词》的发展具有一定特殊性,由于其舞蹈逐渐消亡,最终成为清唱的歌词,因此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杨柳枝》是唐代的流行舞曲,诗中多怀古之思、兴亡之感,也有部分描写艳情的内容。《竹枝词》多咏风土人情,包含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舞容简单,多为踏歌之类。本文在对唐代咏舞姬诗的研究上,选取创作数量最多的《铜雀台》系列诗歌作为代表,概括出《铜雀台》的几类主题,并分析了其主要的艺术成就。第九章、第十章是对唐代重要舞蹈诗作者的研究。本文首次对白居易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舞蹈诗进行了整理,认为其创作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白居易乐舞美学观与传统的儒学思想大体是一致的,但他更注重舞蹈的怡情作用和娱乐性,其乐舞美学观中对乐舞政治功用的强调仅体现在早期的“新乐府”创作上,在其大多数舞蹈诗中,诗人更强调舞蹈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元稹的舞蹈诗创作基本与白居易同步,但也有自身的创作特点,其中描写、叙述较多,善用比兴,篇末则以议论点睛,部分诗作有“轻艳”的特点。张祜舞蹈诗对唐代著名乐舞皆有涉及,其中记载了不少大型乐舞活动及趣事,对舞蹈动作、服饰及舞蹈家的名字多有记载,是研究唐代舞蹈的重要资料。王建舞蹈诗皆以宫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宫人命运的关注,蕴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叹,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诗中多用“赋”的手法,对宫廷生活有较详实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徐芳[2](2015)在《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文中指出陇右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与山川风物,以及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孕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风采和文化个性。陇右地处边塞防御地带的地理位置,多民族共存以及农牧兼营的地域特色,使其形成了“胡”汉交汇的文化特色。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陇右地域打开了东西门户,使其展示了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唐前陇右地域相对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以及经济人口的增长,为唐代陇右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底色和肥沃的土壤。唐代陇右文学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胡”汉交汇,剑书合一,理性和感性相融合以及雅俗互推等特色,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形成“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同时,唐代诗歌与陇右文化的相互映射,使陇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文化重镇。目前,关于唐代诗歌与陇右文化的研究已有一些学者关注,但其研究则相对薄弱,尚有许多待开垦的园地。本课题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切入点,旨在考察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域文化因子,并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对系统的考察与探究,以期对陇右文化与唐代诗歌的研究有所补益。全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陇右文化及其文化特征,梳理了陇右地理文化的特质以及历史经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陇右文化主要指唐代陇右道陇西段和河右段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从地理位置来看,陇右处于以关中为中心的边塞防御地带。从历史经济文化方面来看,陇右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厚的文化积淀后,在隋唐五代时期走向了辉煌,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陇右内部的三个亚区中,文化的表现又互有差异,其共同性的理论阐释有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唐代诗歌中的陇右诗缘进行考察。首先,从陇右籍的诗人入手,对其籍贯以及诗歌创作进行了考证,分析了陇右籍诗人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文学创作的成就与贡献。其次,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李唐皇族以及自称“陇西”者诗歌中的陇右诗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客寓陇右的诗人的角度出发,以杜甫为例,分析了杜甫诗歌中的陇右诗缘。第三章,主要对陇右文学家族,即以牛僧孺为代表的牛氏家族为例进行了考察。首先考察了唐代陇右牛氏家族的世系形成,分析了唐代牛氏家族兴盛的原因。其次考察了陇右牛氏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与创作实绩,分析了其文学传承与流变情况。然后,探讨了陇右牛氏家族的家风:旷远之度、耿直之气、清廉节俭之习,同时探讨了其家学精神:博学求是、兼修文史、学优而仕。最后探讨了其家族成员诗歌创作中的主题风格与审美情趣。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唐代诗歌中的地理描述。本章首先从地理的视域分析了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貌特征和意象。其次,对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州县的描述以及山川关隘的描述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从诗歌的题材内容、诗人的气质魅力以及诗歌的创作风格等方面分析了陇右地理风貌对唐代诗人创作的影响。第五章,主要考察了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首先分析了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形成的原因:功名意识、汉代情结、尚武精神。然后对陇右籍诗人以李益为例分析了其边塞情怀,考察了其诗歌中独特的边塞风光,戍边士卒的内容选择以及悲壮凄惋的审美风格。同时亦对客寓陇右诗人的边塞情怀进行了考察,一类是贬谪出塞之士,一类是从军出塞之士。第六章,主要探讨了唐代诗歌中的丝路文化。首先考察了唐代诗歌中的丝路文化表征:琳琅满目的艺术长廊,中西合璧的文化活力,民族交往的辉煌历史。然后分别从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商业文化以及酒文化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彰显了丝路文化为唐代陇右诗歌中带来的活力。

陈瑜[3](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认为“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马海龙[4](2014)在《唐代咏青海诗歌研究》文中认为青海,是祖国西部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歌咏青海的诗篇,自先秦伊始至今,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地处祖国西陲的青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吐谷浑王国的败亡,吐蕃王朝兴起后和唐王朝的战争,以及公主和亲与双方使节的往来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强烈关注,留下了一大批歌咏青海的边塞诗。这些诗篇以特殊的题材,反映了唐代青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它们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珍贵的一部分,也是研究青海历史的宝贵资料。本论文突破单纯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窠臼,结合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军事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试图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上,对唐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咏青海诗进行全面地、立体地透视,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与文化内涵,从而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从宏观引向深入。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代以前(先秦至隋)的咏青海诗。就文学自身的发展来说,唐代咏青海诗创作的繁荣有其历史的渊源。若没有唐代以前咏青海诗的丰厚的艺术积淀,就不可能有唐代咏青海诗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咏青海诗对于唐代咏青海诗的创作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与低估的酝酿萌芽阶段。鉴于历史发展所固有的时段性,本章将之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四个阶段进行分别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代咏青海诗创作的社会环境。唐代咏青海诗的创作,除了唐代边塞诗所共具的条件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唐王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与开发,为咏青海诗歌的创作奠定了政治的和物质的基础;二是唐代青海地区的战戍形势,是唐代咏青海诗歌创作的现实基础。而唐代文人出塞(包括入幕、游边、使边三个方面),则是唐代咏青海诗歌创作的重要条件。高适入河西哥舒翰幕,吕温出使吐蕃,创作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歌咏青海的边塞诗即是有力证明。第三章,主要论述唐代咏青海诗的题材类型。唐代咏青海诗的题材丰富多彩,创作天地极为广阔。既有咏自然地理景观之诗,也有咏人文历史风貌之诗,还有反映民族关系之诗。它们各以独特的风格和情调,从各个侧面描绘了唐代青海地区的真实景象。其中第三类诗所蕴藏的史实,为我们研究唐代历史、尤其唐、吐谷浑、吐蕃三者关系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甚至补充了历史记载之不足。第四章、第五章,主要通过具体案例细部地研究唐代咏青海诗。我们选择了不同时间,不同原因、以不同身份亲临青海的二位诗人,即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和中唐入吐蕃使者吕温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了其咏青海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并将其与那些未曾到过青海的诗人的咏青海诗相比较,指出高适、吕温的咏青海诗因以亲历亲见为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唐代咏青海诗中具有典型价值与意义。并通过吕温写在青海的边塞诗,深入分析了作为使者兼诗人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怀,使我们对唐入吐蕃使这一特殊群体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第六章,主要以唐代咏哥舒翰诗为例论证了诗史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哥舒翰是我国历史上名垂史册的少数民族将领。哥舒翰的一生与青海地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唐诗中有不少描写和歌咏哥舒翰的诗篇。但唐诗与唐史中的哥舒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诗与史间差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社会背景及心理因素。通过对唐诗与唐史中的哥舒翰形象比较,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诗歌与历史之间既有互证性,又有差异性的特征。总之,边塞诗的研究论文不可胜数,但将研究范围定位到“点”的却不多见。这在地域文化勃兴的时代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咏青海诗作进一步的探索无疑具有一定开创性意义。

杨辰宇[5](2019)在《唐代边疆与诗歌》文中认为“唐代边疆与诗歌”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边疆的诗歌为出发点,以文学史为支撑,分析唐代这一类诗歌题材的发展概况,与边疆史实的互映关系以及在整个唐代诗歌史中的意义与价值。绪论部分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即何为边疆、唐代的边疆范围和与此相关所选取的诗歌内容的范围、性质及特点。其次是介绍研究动机与方法,并总结了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概况,在认真学习前贤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的同时,对唐代边疆与诗歌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涉及唐代东北边疆地域民族关系的诗歌内容入手,分析其中反映的东北边疆的历史实况,以及边疆生活对诗人情感、理想和创作风格的影响。该章节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几场对唐代东北边疆影响较大的重要战役,如唐太宗时期发生的征辽战役,唐高宗、武后时期发生的高丽、百济战役,与契丹与奚族的战役,唐玄宗时期对契丹与奚的平叛战役等。每一节结合对应每一时期与此相关联的代表性诗作,对边疆实况与诗人之间发生的联系作出解读,对边疆生活在诗人们创作上发生的影响作出分析,同时,透过诗歌当中呈现的不同边疆视角,了解不同身份、履历之人对待边疆问题所反映出的不同情绪与态度,如从帝王视角呈现的俯瞰之态,从宫廷文人眼中投射的闺妇之思,从边幕文人胸中积郁的雄边之志,从游边僧侣、徙客笔下流露的厌战之悲,不同的边疆画面展现出不同人物的边疆情思,从历史边疆的视野走入人文边疆的考略。第二章从反映唐代北疆题材的诗歌入手,对唐朝的北疆经营及民族关系作出阐析。这一部分主要从三方面着眼,一是太宗时期与突厥的战争对唐朝北部边疆格局的影响。首先对唐前诗歌中展现的突厥之患作出概述,其次挑选主要代表性作家,对太宗一朝对突厥进行的积极反攻和北疆经略作出反映。二是高宗、武后时期对北疆铁勒诸部反叛战争的平息,其中,以陈子昂、乔知之沿途所作的北征诗歌为主要线索,对这一时期的北疆情况作出呈现,并对诗歌当中揭露的边政问题作出讨论与分析。三是中宗时期,唐朝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以三受降城诗歌为例做重点讨论。三受降城是唐朝在北疆防线上建造的重要军城,先防突厥、后御回鹘,对唐朝中宗及其之后的北疆战略防御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从反映唐代西部边疆地域及民族关系的诗歌入手,探讨这一时期唐朝与西部边疆民族之间的关系交往、唐朝西疆版图的拓展与萎缩,以及这些对不同时期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第一节探讨了初唐时期唐朝与吐蕃等西疆民族的交往与和战,以及在此背景影响之下的诗人创作,这一时期爆发的大非川战役成为影响唐朝西北边疆格局和西域地区名望的一处转折点,以骆宾王为代表的亲历这场战争的从军文人,用诗笔记录下这个过程之中人们心中感到的彷徨与受到的震动。武后时期,为对抗吐蕃,统治者欲开蜀道,陈子昂作诗进文,于诗、文中各明利害,彰显出这一时期的文人责任感。第二节从盛唐时段切入,首先对这一时期的西疆民族关系和诗歌风貌作一概述,其次围绕石堡战争、黄河九曲之战和怛逻斯三场著名战役,对这一时期唐代西部边疆的风起云涌和在诗歌之中呈现的面貌作以梳理与分析,结合史实对每一场战役的边略意义作出归纳,并与相关诗歌比较,展示诗歌与史实之间的区别与一致,探讨背后的成因。第三节以中晚唐时段的西疆诗歌为主,通过梳理这一时期对唐代西南、西北边疆影响较大的两个民族政权,南诏、吐蕃与唐朝的和战关系,对这一时期的西疆形势作以统观。在南诏方面,以鲜于仲通、李宓于天宝后期进行的两场不义征战作引,对在此之后南诏的和叛附离作以诗史性的观照。在吐蕃方面,围绕这一时期的河陇失复,对这一时期的相关诗歌作出梳理,勾勒特点,并将没蕃区外的诗人作品与没蕃诗人群体之间的作品互相补充,形成参照。第四章主要从边疆视域下,审视唐王朝与边疆四夷的和亲关系与相关诗歌的特点。通过各个时期唐朝对不同民族实行的和亲政策的差异比较,从中归纳唐朝不同时期的边疆经营重点与边防策略。从诗歌层面整理不同时期人们对和亲政策的不同认识与态度,与史实辉映,并对唐人和亲诗歌的内容主题与艺术特色作出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对唐代边疆与诗歌的关系进行整体观照。

郭丽[6](2012)在《唐代教育与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唐代教育与文学的关系。在唐代,教育和文学均处于昌盛发达时期,教育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作用于文人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他们具备文学创作能力的必要前提,因而也是影响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一极。第一章,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在教育制度方面,唐代有中央和地方的两级官学制以及合法化和多样化的私学。与此同时,唐代具备有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教育制度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唐代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其显著表现是教育受众的增加和教育普及面的扩大,这是导致唐代文人群体扩大的重要成因。第二章,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尊圣崇儒是唐代的基本教育思想,唐初这一思想的提出强化了部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儒道自任意识,加剧了其人生矛盾,使他们的作品充满张力。高宗后期和武后时期,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尊圣崇儒教育思想被有意淡化,官僚系统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与仕进紧密结合,教育思想中功利的一面尤为凸显,这对文人进取意识的强化产生了一定影响。盛唐社会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较多,社会能吸纳的人才相对较少,教育培养的人才多为礼乐之士,官僚系统更需要吏能之士,教育思想和教育结果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产生了矛盾。士人的人生理想和实际遭遇因为这些矛盾出现错位,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复杂的心态。中晚唐士人从科举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对教育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唐代教育思想,但所提出的改革策略很难实施,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中晚唐教育的困境。复古思潮中复兴“师道”的思想,是这种反思的延续,它力图发掘教育传承儒家道统的独立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知识阶层对唐王朝的心理认同。儒道传承的落空以及对政权认同的淡化使知识分子进退失据,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无所依凭的游移心态。第三章,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唐代经学教育有完整的体系。太宗时期和高宗前期,官方经学教材《五经正义》的编纂使经学简化,教材统一,加以科举试帖经的要求,使得章句成为记诵对象,儒家经典作为语言和典故材料融入文人的知识储备库从而进入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盛唐时期经学教育偏重于《孝经》,强调伦理,这与此一时期雅正雄浑的文学风格的形成有一定关联。安史乱后经学教育重心下移,由中央官学主导转而为私学中士人主导,这带动了士人在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使用以表达士人在社会思想领域探索的诗文中文与道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为诗为文努力创新,很少蹈袭前人。第四章,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唐代文学教育的兴起有这一时期独有的成因,唐前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的发展、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以及科举取士重文学的刺激都是重要因素。唐代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类书、《文选》和诗格等,文学教育的具体活动就是依托于这些文学教育内容传承文学知识和创作经验,它具有从语言材料到声律规则再到技巧门径的明显上升的层次性,这导致在文学教育和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出从阅读积累到模仿熟练再到体会感悟的逐级提高的过程。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在唐人的创作中留下了较为鲜明的印迹,在内容的借鉴、题材的取资、典故的吸纳、对偶的采用方面最为明显。第五章,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唐代之所以出现众多杰出的文学家,与他们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密不可分。本章从考察唐代有代表性的三部蒙书——《蒙求》、《太公家教》和《兔园策府》入手探讨唐代蒙书与童蒙教育的关系,并进而对中原内地和敦煌地区这两大童蒙教育版块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者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两地迥然有别的童蒙教育使他们各自的诗歌创作所发生的构思上的精巧与随意,题材上的狭窄与丰富,语言上的文雅与通俗,表现手法上的多样与单一的变化。第六章,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唐代教育的普及使女性成为受教育群体的一部分。本章从唐代现存两部女教书——《女孝经》和《女论语》切入,藉以考察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以及不同的教育内容对女性诗歌创作的影响。诗歌教育的特有方式和女红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女性诗歌中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经史教育之于女性创作最显著的影响是女性诗歌中经史语典的大量化用;道德礼法是唐代女性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这表现在道德礼法内容在她们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唐代女性受教育的成效,除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之外,妓女传唱和寡母教孤也是两种与唐代文学密切相关的展示方式。第七章,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唐代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接收留学生是其最显著的表现。与此相适应,唐代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唐代特设宾贡科以满足留学生在唐及第的愿望,对于宾贡及第的留学生,在管理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宽松度。留学生在唐期间与唐代文人多有诗歌交往,这不仅密切了唐王朝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而且对双方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本国教育体制构建和汉文学发展两个领域。第八章,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高祖武德年间。从藏书、授徒和地点三个方面考察,真正具有教育性质的书院实源于山林寺院。唐五代书院主要由地方士人和地方家族创办,这折射出唐五代时期士从世家大族向地方士人转型的特征。此外,唐五代书院还初步表现出与当时学术思想潮流的密切关联。习业书院的士人习古文,读经典,又不限于章句,自觉阐发儒经精义以求救世治乱,这既凸显了儒家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强烈的拯时淑世精神,也反映出崛起于书院的地方士人受到了当时儒学复兴这一时代新风气的影响。

胡云[7](2016)在《唐代涉蕃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涉蕃诗研究,逐渐成为边塞文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唐代诗歌为基础文献,筛检出涉及唐蕃交往的诗歌作品,结合唐蕃历史文献等资料,考察唐代涉蕃诗的具体内容。论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唐诗涉蕃诗进行了梳理与研讨:绪论涉及了选题缘由、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等三部分。唐代诗歌中涉及唐蕃交往的诗歌价值,有着广阔的发掘空间,对此深入研究,亦是对推动边塞文学研究的深入;文献综述部分根据唐代涉蕃诗的内容状况作分类陈述;在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文献法、分析法、文本细读的相关原则与方法。本文主要分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唐代涉蕃诗的整体状况入手,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首先对唐代涉蕃诗这一研究定义进行界定,以及对唐代涉蕃诗的诗况进行对比分类。第二节,对唐代涉蕃诗的作者群体作分类的概览,着重指出了唐代涉蕃诗的主要创作主体。第二部分,由唐代涉蕃诗的历史背景入手,结合唐蕃的历史交往关系,深层次的探讨唐代涉蕃诗,分成了两节:唐与吐蕃的关系,唐的吐蕃政策。本章从中国历史上的唐蕃重大事件中,进行唐蕃关系的分析,以求更客观的解读唐代涉蕃诗。第三部分,根据唐蕃之间的交往关系,结合唐代涉蕃诗所关联的内容,对唐代涉蕃诗的内容进行分类,分为四节。第一节,唐代涉蕃诗之和亲联姻作为切入点,对两次唐蕃和亲相关联的唐诗作品,进行具体内容的阐述。第二节,唐蕃交往期间,使者身负双方友好交往的重任,以唐代出使吐蕃的使者作为切入点,关注唐使者身处青藏高原抒发的诗人情怀;使蕃诗中涵括的文人对使者远赴他乡的寄望。第三节,唐蕃关系有友好交往时期,也有拔剑弩张的紧张时期,本节探讨没蕃汉人在异域他乡的人生体悟。第五节,诗人关注唐蕃战争,给双方百姓的生活,带来的苦难和不幸,以及战争的损耗,对双方民族不利于发展的反思。第四部分,唐代涉蕃诗不仅见证着唐蕃交往的历程,而且对《全唐诗》的题材有补充,此部分为两节:唐代涉蕃之文学贡献,唐代涉蕃诗之历史价值。从唐代涉蕃诗的文学贡献和历史价值方面,尝试着对唐代涉蕃诗作了一次整体的聚焦。本论文通过在分析唐蕃之间历史关系的基础上,以求客观的分析唐代涉蕃诗。

张悦[8](2020)在《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诗作为“一代之文学”,是唐代文学繁盛的最突出代表。唐朝建国至五代,不过三百年间,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各成气候,五言、七言齐头并进,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诗风逐渐摆脱浮靡而追求风骨与雅正,唐诗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其盛世帝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唐人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是满足而骄傲的,对于当时的文学发展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在诗歌方面,唐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编选同时代人的诗歌集子。这种现象到了元代被称作“唐人选唐诗”。唐人选唐诗在当时的数量应该是很多的,迄今我们可以考察到的就有一百几十种。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所涉猎唐五代的唐诗选本就有三十九种之多,但很多都已经散佚了,难以得见全貌。据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整理辑校,现存唐人选唐诗共十七种。长久以来,在唐诗研究的领域中,唐人选唐诗作为一个整体或是出现在唐代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诗选现象,并没有成为研究者们青睐的对象,他们更喜欢从唐以后的诗话和笔记中去寻找线索。自唐以降,历代都不乏唐诗选本,宋、元、明、清都在不同程度上宗唐和崇唐,与之相适应的,各个时期都出现了数目可观的唐诗选本,体现了各自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与倾向。而唐代人自己编选的唐诗集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唐人选唐诗不仅展现了盛世大唐的文学自觉和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唐代诗歌审美趣味与诗歌特点,更可以观测出唐人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唐人选唐诗的溯源和述评,从最早的有关唐人选唐诗的资料入手,追溯唐代唐诗选本的源流与各个选本在唐代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上梳理选本自唐代出现以来,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以及近现代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贡献,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通过对清代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现状的分析、整理和评述,更加精准地掌握唐人选唐诗的研究现状以及薄弱部分,从而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几种重要的唐代唐诗选本梳理唐代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探讨唐诗内部发展演变过程。第三部分研究受关注相对较少的新增的三种唐人选唐诗,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是傅璇琮、陈尚君和徐俊先生等在既往编纂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覆校增订而出版的。其中新增三种唐诗选本即《元和三舍人集》、《窦氏联珠集》和《瑶池新咏集》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有值得深入探究的空间。第四部分通过对几种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诗选本的分析,探究唐人选唐诗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原因及意义。第五部分通过对诗僧这一特殊群体的诗歌收录情况以及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酬和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探讨唐人选唐诗中收录僧诗的积极意义。第六部分是诗人个案分析。通过对几位唐代著名诗人在唐人选唐诗诸本中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并以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仕宦经历相结合进行考察分析,还原诗人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被接受的真实情况,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和孟浩然等。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首先,第一次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的研究进行全面的评述,总结已有取得的成就,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对于前人较少涉猎的女诗人群体及诗僧群体的观照和研究。分别列两章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探寻女诗人和诗僧这两类特殊群体在唐代唐诗选本出现的原因和价值意义,既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体现了唐人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雅正的思想文化审美趣味。

孙丹[9](2013)在《唐代民族文化与唐诗的繁荣》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一历史阶段政权更替的社会动荡时期。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夜空中,唐代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它的辉煌成就自然与民族分裂、政权更迭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分五裂与隋朝隐患重重的短暂统一为唐代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很好的社会环境。而唐诗作为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以其真实性、生动性与艺术性开创了唐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本文《唐代民族文化与唐诗的繁荣》以唐诗作为切入点,将唐代民族文化作为书写对象,选取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文化形式,结合历史、民族、文学、艺术四大要素,综合论证唐代民族文化与唐诗繁荣兴盛的深层驱动力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唐代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从民族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选取与唐王朝来往较为密切并对唐代民族文化产生较大影响的少数民族如吐蕃、突厥、西域各族等,概括地梳理唐代民族文化从形成、发展到繁荣的历史过程。本章涉及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形式推动了唐代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在民族文化肥沃的土壤之中,民族文学诞生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内容多样的文学体裁记录下了大唐王朝民族文化的辉煌荣耀。在首章梳理过后,本文二、三章分别从唐代民族文学中选取具有民族特色与艺术感染力,反映社会现实的民族文学体裁——唐诗进行论述。第二章以描写边塞风光、边疆动态,表现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边塞诗作为论述对象。无论是表现边疆自然环境之恶劣、景色之壮美,还是描写民族争战之苦、天下苍生之艰,亦或是对民族交往史实、唐王朝之霸气外露,边塞诗都反映出唐代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第三章将文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乐舞诗作为反映唐代民族艺术多元化的典型代表。音乐和舞蹈以其强烈的听觉与视觉冲击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艺术氛围,成为少数民族主要的娱乐方式。而唐王朝在与少数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开放大气、兼容并包的唐王朝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繁荣局面。乐舞诗的大量创作是唐代诗人对民族艺术细心感受、用心思考的文学成果。在乐舞诗的论述中,本人选取西域龟兹乐舞及踏歌舞作为代表。前者有着东西方文明汇集与民族文化交融的地理优势,后者则是唐代民间大众文艺的典型代表。唐代活泼向上的娱乐生活被反映在诗歌之中,也成为民族风情的生动写照。最后一章作为总结性篇章,分别从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态、艺术气质与盛唐气象三方面论述唐代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开放的民族政策,愉悦的艺术氛围,包容的文化心态使得民族融合过程中多民族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最终通过唐王朝自身的创造力,开创了举世闻名的“盛唐气象”。

杜浩[10](2017)在《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五千年的漫长发展史。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唐代堪称是我国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随着频繁的对外交流,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亦极为开放,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愈加开放,加之统治者积极吸收周边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的优秀、先进的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促使唐代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文学成就可谓达到了鼎盛时期。而在这繁荣发展的文学背后,酒作为我国历史中独特的文化元素,其内涵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不断丰富,并在唐代文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似乎处处都在弥漫散发着幽幽的酒香,酒文化以其别具一格的内涵在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骚客、英雄豪杰,还是天子诸侯、民间百姓,似乎都与酒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我国历史中诸多历史故事都离不开“酒”的存在,古有夏桀商纣的酒池肉林、纵酒亡国之训,三国时期有曹操的对酒当歌,慨叹人生几何、刘备的煮酒论英雄、关羽的温酒斩华雄,唐朝时期的饮酒之风更为盛行,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杨贵妃醉酒的娇媚百态、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白居易的醉吟先生传,宋朝时期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等。酒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摆脱了单一的、仅以物质之状态存在的方式,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饮品,凝结了历史的精华和人类的智慧与精神创造,升华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符号。在相互的渗透和融合中,酒文化的内涵在文学的承载下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得以进一步地传承和发扬,广为后世流传;而文学在酒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文人的创作文风愈加多样化,情感更加丰沛,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千古佳作。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极为辉煌的唐代文学,酒文化在这一时期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丰富。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酒文化在唐代文学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在对酒文化和唐代文学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唐代文学中的酒文化的传播主体和受众进行分析,探讨其与酒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其次,以此为基础,对唐代文学中的酒文化的传播内容,如酒具酒器、酒令酒俗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全面研究酒文化在这些内容上的传播和影响;第三,对唐代文学中的酒文化的传播路径进行探讨,进一步对酒文化内涵的传播途径进行整体的把握和了解;第四,对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特征进行总结和概述,对形成此特征的原因给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后,对酒文化的传播效果进行阐述,探讨其在唐代文学传播下的深远影响。本文对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研究,从酒的文化内涵出发,结合文学创作心理学的理论,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分析酒文化对唐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唐代文学中的酒文化的传播主体和受众研究、内容及其路径的研究和传播效果的研究,有利于对酒文化有更为崭新的视角和全方位的认识和把握。

二、唐代诗歌与民族交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诗歌与民族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舞蹈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唐代舞蹈诗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先秦乐舞及舞蹈诗
        第二节 汉代乐舞及舞蹈诗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乐舞及舞蹈诗
        第四节 隋代乐舞及舞蹈诗
        小结
    第二章 唐代统治者的乐舞观及其对舞蹈诗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初唐帝王的乐舞观
        第二节 唐玄宗的乐舞观
        第三节 中晚唐帝王的乐舞观及相关措施
        第四节 统治者乐舞观对舞蹈诗创作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唐代舞蹈诗创作概况及其繁荣原因
        第一节 唐代舞蹈诗的分期
        第二节 唐代舞蹈诗的分类
        第三节 唐代舞蹈诗的繁荣原因
        小结
    第四章 唐代舞蹈诗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乐舞、诗、酒与士子风流
        第二节 唐代舞蹈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唐代舞蹈诗中的社会万象
        第四节 唐代舞蹈诗中的士人审美趣味
        小结
    第五章 唐代舞蹈诗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生动精妙的描写手法
        第二节 飘渺迷离的浪漫气质
        第三节 深厚隽永的抒情意味
        第四节 意态毕现的写人艺术
        小结
下编
    第六章 唐代舞蹈诗分类研究(上)
        第一节 《霓裳羽衣舞》诗——盛世情结与仙境向往
        第二节 专注于舞妓容色品评的《柘枝舞》诗
        小结
    第七章 唐代舞蹈诗分类研究(中)
        第—节 胡旋舞诗、胡腾舞诗——世事的感叹与讽谏
        第二节 剑舞诗——唐人侠情的艺术展现
        第三节 踏歌诗——从野人的游戏到文人的寄托
        第四节 舞马诗——垂拱天子的升平颂歌
        小结
    第八章 唐代舞蹈诗分类研究(下)
        第一节 《白纻词》——舞者之美的颂歌
        第二节 《杨柳枝》与杨柳枝舞
        第三节 《竹枝词》中的旖旎风情
        第四节 《铜雀台》——古老的怨旷之音
        小结
    第九章 白居易及其舞蹈诗
        第一节 白居易的舞蹈诗创作
        第二节 白居易舞蹈诗中的美学观
        第三节 白居易舞蹈诗的价值及意义
        小结
    第十章 唐代其他重要舞蹈诗作者及其创作
        第一节 元稹舞蹈诗——白居易舞蹈诗的姊妹篇
        第二节 张祜诗歌的舞蹈史价值
        第三节 王建舞蹈诗的特色与价值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2)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学术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的简要回顾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与思路
    第五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陇右文化的特征及其时空形态
    第一节 陇右文化及其理论阐释
        一、陇右的“概念”及其文化
        二、陇右文化的精神特质
        三、唐代陇右文化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唐代陇右地域的地理特质
        一、唐代陇右地域的自然地理实况
        二、唐代陇右地理的边塞格局构成
        三、唐代陇右的州县概况
    第三节 陇右文化的历史经济文化演变
        一、漫长活跃的先秦时期
        二、稳步开拓的秦汉时期
        三、由剑向书转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由辉煌走向衰微的隋唐五代时期
    第四节 陇右文化的多维溯源
        一、自然气候的滋养
        二、人文气候的孕育
        三、众多民族的交融
    小结
第二章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诗缘
    第一节 唐代陇右籍诗人的创作概况
        一、唐代陇右籍诗人考证
        二、唐代陇右籍诗人的地理分布与文学创作实况
        三、唐代陇右籍诗人的文学成就及其贡献
    第二节 唐代李唐皇室诗歌中的陇右诗缘
        一、李唐皇族的祖籍的真实性问题
        二、李唐皇族的文化认同
        三、李唐皇室诗歌中的陇右诗缘——以李世民为例
        四、李贺诗中的陇右诗缘
    第三节 李白诗歌中的陇右诗缘
        一、李白的文化认同
        二、李白诗歌中的“陇右味”
    第四节 杜甫诗歌中的陇右诗缘
        一、陇右之地的游历见闻
        二、弱小坚韧的物象选择
        三、沉郁悲凉的审美风格
    小结
第三章 唐代陇右文学家族:以牛氏家族为例
    第一节 牛氏文学家族的形成
        一、牛氏家族的世系
        二、牛氏文学家族的代表人物——牛弘
        三、牛氏文学家族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唐代牛氏家族成员及其创作实绩
        一、唐代陇右牛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二、唐代陇右牛氏文学家族的文学传承及流变
    第三节 唐代陇右牛氏家族的家风与家学精神
        一、陇右牛氏文学家族之家风
        二、陇右牛氏文学家族之家学精神
    第四节 唐代陇右牛氏家族的诗歌创作的主题风格与审美情趣
        一、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二、清丽淡雅的创作风格
        三、中和雅正的审美气韵
    小结
第四章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描述
    第一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描述的特征与意象
        一、唐代诗歌中描写陇右地理风貌的特征
        二、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意象
    第二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州县的描述
        一、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秦州、渭州一带
        二、醉折垂杨唱柳枝,金城三月走金羁——金城、河湟一带
        三、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河西走廊一带
    第三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山川关隘的描述
        一、语多更觉承恩泽,数对君王忆陇山——陇山
        二、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祁连山
        三、燕支(焉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焉支山
        四、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玉门关
        五、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
    第四节 陇右地理风貌对唐代诗人创作的影响
        一、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内容
        二、提升了诗人的气质魅力
        三、丰富了诗歌的创作风格
    小结
第五章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
    第一节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的成因分析
        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功名意识
        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汉代情结
        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尚武精神
    第二节 陇右籍诗人的边塞情怀——以李益为例
        一、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边塞之地的独特风光
        二、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戍边士卒的内容选择
        三、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悲壮凄惋的审美风格
    第三节 客寓陇右诗人的边塞情怀
        一、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贬谪出塞之士
        二、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从军出塞之士
    小结
第六章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丝路文化
    第一节 唐代陇右诗歌中丝路文化的表征
        一、琳琅满目的艺术长廊
        二、中西合璧的文化活力
        三、民族交往的辉煌历史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思想艺术文化
        一、丝绸之路与陇右诗歌中的思想文化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艺术文化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
        一、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的繁荣景况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的国际化特色
    第四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文化
        一、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文化的兴盛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凉州葡萄酒
        三、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宴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一、“瑟瑟”本源考述
        二、“瑟瑟”释义辨正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唐代咏青海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青海”及其咏青海诗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研究视角
        二、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前咏青海诗概貌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咏青海诗
        一、关于咏青海诗的源头问题
        二、《诗经·殷武》——最早咏及青海的边塞诗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咏青海诗
        一、最早咏及“祁连”的诗——《匈奴歌》
        二、从《赵充国颂》看赵充国河湟屯田及影响
        三、东汉羌人的一曲悲歌——《小麦谣》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咏青海诗
        一、从《西海郡谣》看西海郡及其兴废
        二、鲍照《建除》与汉羌史事
        三、张正见《从军行》中的“祁连”印象
    第四节 隋朝时期的咏青海诗
        一、隋炀帝《示从征群臣》
        二、史万岁《石城山》
第二章 唐代咏青海诗创作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咏青海诗的创作概貌
    第二节 唐王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与开发
    第三节 唐代青海地区的战戍形势
第三章 唐代咏青海诗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咏自然地理景观之诗
        一、咏“四季”诗
        二、咏“青海湖”诗
        三、咏“日月山”诗
        四、咏“湟中”诗
        五、咏“河源”诗
    第二节 咏历史人文风貌之诗
    第三节 反映民族关系之诗
        一、从唐诗看唐代青海地区的民族构成及其分布
        二、从唐诗看唐、吐谷浑及吐蕃之间的战和关系
第四章 唐边塞诗人诗中之青海——以高适为例
    第一节 高适从军河西的时间及其原因
    第二节 高适写在青海地区的边塞诗
    第三节 从军河西对高适边塞诗创作的影响
第五章 唐使臣诗中之青海——以吕温为例
    第一节 吕温出使吐蕃的原因、时间及其条件
        一、吕温出使吐蕃的原因和时间
        二、吕温出使吐蕃的条件
    第二节 从吕温诗看唐与吐蕃的战和关系
        一、从《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看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二、从《蕃中答退浑词二首》等诗看唐与吐蕃的战争关系
    第三节 吐蕃异域及其诗人思想情怀
        一、闭留绝域的孤独
        二、壮志难酬的苦闷
        三、爱国忧民的情怀
第六章 青海战史人物个案研究——哥舒翰
    第一节 哥舒翰与唐蕃河湟战事
    第二节 唐代诗人笔下的哥舒翰及其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唐代边疆与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安排
第一章 唐代东北边疆与诗歌
    第一节 唐太宗的诗歌与征辽战役
    第二节 高宗时期的东北边疆与诗歌
    第三节 唐玄宗时期的东北边疆与诗歌
    第四节 中晚唐东北边疆与诗歌
第二章 北方边疆与诗歌
    第一节 唐太宗时期突厥战争与诗歌
        一、唐前突厥战争与杨素诗歌
        二、太宗及虞世南的北方边疆诗歌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铁勒战争与诗歌
    第三节 中宗以后北疆防御与三受降城诗歌
        一、唐代受降城及受降城诗
        二、受降城诗歌的诗史意义
第三章 西部边疆与诗歌
    第一节 初唐时期吐蕃与诗歌
        一、唐高宗时期吐蕃青海大非川之战与诗歌
        二、武后时期的唐蕃关系与诗歌
    第二节 盛唐时期的西疆与诗歌
        一、盛唐时期西疆诗歌概述
        二、西域与河陇地区的争夺战与诗歌
        (一)石堡战争
        (二)九曲之战
        (三)怛逻斯之战
    第三节 中晚唐西疆与诗歌
        一、南诏地区战争与诗歌
        二、河湟战役与诗歌
第四章 边疆视域下的和亲诗
    第一节 初唐时期西疆民族和亲与诗歌
    第二节 盛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和亲与诗歌
    第三节 中晚唐时期北疆民族和亲与诗歌
    第四节 和亲诗歌主题分析与艺术特色
        一、和亲诗歌主题分析
        二、和亲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书籍文献整理
    期刊文献整理
    学位论文文献整理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唐代教育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唐代教育与文学:结合的契机
    第一节 教育与文学: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节 学术史的简单回顾
    第三节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与文人群体的扩大
    第一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表现
        一、 教育受众的增加
        二、 教育普及面的扩大
    第二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的成因
        一、 教育制度
        二、 政治环境
        三、 经济状况
        四、 书籍流通
    第三节 唐代教育资源社会化背景下的文人实况
        一、 有关唐代文学家接受教育状况的史料
        二、 唐代文学家受教育途径及阶层分布统计
        三、 统计结果的分析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唐代教育思想与文人及文学
    第一节 唐初“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与文人及文学
        一、 “尊圣崇儒”教育思想的确立及主要特点
        二、 “尊圣”与唐初文学观念
        三、 “崇儒”与文人的人生矛盾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一、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二、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具体表现和时代特点
        三、 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与文人的进取意识
    第三节 盛唐教育思想的社会处境与文人的境遇
        一、 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育的重新繁荣
        二、 教育与仕进矛盾的凸显
        三、 教育供给人才和社会需求人才之间的悖反
        四、 教育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与盛唐文人心态的一个面向
    第四节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变化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一、 中晚唐教育思想的反思和困境
        二、 复古思潮中对教育价值的发掘
        三、 教育思想的多重矛盾与文人的游移心态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唐代经学教育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初唐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及对文学的影响
        一、 《五经正义》的编纂与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
        二、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诗文语言
        三、 经学教育内容的统一与初唐文人的人生道路
    第二节 盛唐经学教育的新诉求与文风之变
        一、 经学教育的“明理”目标
        二、 御注《孝经》与经学教育伦理性的强化
        三、 经学教育的“明理”诉求与文风的“崇雅黜浮”
    第三节 中晚唐经学教育与文学中的创新
        一、 中央官学中经学教育的衰落
        二、 私学中经学教育的发展
        三、 经学教育重心的下移与中晚唐文学中的创新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唐代文学教育兴起的原因
        一、 唐前文学的高度发展
        二、 唐代好文风尚的浸染
        三、 科举取士重文的刺激
    第二节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一、 唐代文学教育的内容
        二、 唐代文学教育的方式
    第三节 唐代文学教育内容在唐人创作中的印迹
        一、 内容的借鉴
        二、 题材的取资
        三、 典故的吸纳
        四、 对偶的采用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唐代童蒙教育与儿童诗
    第一节 唐代蒙书考述
        一、 《蒙求》
        二、 《太公家教》
        三、 《兔园策府》
    第二节 唐代中原内地与敦煌地区童蒙教育的比较
        一、 教育内容
        二、 教育途径
        三、 教育者
    第三节 唐代中原儿童诗与敦煌学郎诗的异同及教育成因论析
        一、 构思:精巧与随意
        二、 题材:狭窄与丰富
        三、 语言:文雅与通俗
        四、 表现手法:多样与单一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唐代女教书考论——兼论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一、 《女孝经》考论
        二、 《女论语》考论
        三、 唐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 唐代女性教育与女性的诗歌创作
        一、 唐代女性诗歌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仿作和女性书写特质
        二、 唐代女性经史教育与女性诗歌中的经史语典
        三、 唐代女性道德礼法教育及其在女性诗歌中的体现
    第三节 唐代女性教育成效的别样展示方式:女性的其他文学活动
        一、 妓女传唱
        二、 寡母教孤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唐代留学生教育与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第一节 唐代教育的开放性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一、 唐代教育开放性特征形成的背景及具体表现
        二、 唐代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节 唐代留学生与宾贡科
        一、 “宾贡”意涵的演变
        二、 唐代宾贡科考论
        三、 唐代宾贡科及第留学生之去向
    第三节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
        一、 以晁衡为代表的日本留学生与盛中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二、 以崔致远为代表的新罗留学生与晚唐文人的诗歌交往
        三、 唐代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诗歌交往之于双方文学创作的意义
    第四节 唐代留学生群体的文化作用
        一、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教育的贡献
        二、 唐代留学生群体对本国汉文学发展的作用
    本章结论
第八章 书院初兴与中晚唐士人转型及儒学复兴
    第一节 萧瑟中的新希望——书院起源名与实
        一、 书院之名的出现
        二、 书院之实的肇端
    第二节 从官学到私学——书院与中晚唐士人转型
    第三节 从山林寺院到书院——书院与儒学复兴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
附录二:唐代童子科考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唐代涉蕃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唐代涉蕃诗的整体概况
    第一节 唐代涉蕃诗的研究界定
    第二节 唐代涉蕃诗的创作主体
第二章 唐代涉蕃诗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唐与吐蕃的关系
    第二节 唐的吐蕃政策
第三章 唐代涉蕃诗的分类研究及文化阐释
    第一节 唐代涉蕃诗之和亲联姻
    第二节 唐代涉蕃诗之诗人情怀
    第三节 唐代涉蕃诗中对唐蕃战争的反思
    第四节 唐代涉蕃诗之没蕃人生体悟
第四章 唐代涉蕃诗的文学贡献和历史价值
    第一节 唐代涉蕃诗之文学贡献
    第二节 唐代涉蕃诗之历史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唐蕃关系表
附录二:唐代涉蕃诗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8)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人选唐诗研究述评
    第一节 唐代唐诗选本的陆续出现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与诗话中的唐代唐诗选本
    第三节 元代文人与唐代唐诗选本
    第四节 明代“唐人选唐诗”研究
    第五节 清代至1949年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六节 1949年至2000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七节 新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二章 唐人选唐诗诸本与唐诗的发展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特殊阅读对象:初唐《翰林学士集》与中唐《御览诗》
        二、“声律风骨始备”之盛唐气象——殷璠《河岳英灵集》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类相感——元结《箧中集》
        四、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特色
        五、沧海遗珠——唐写本《唐人选唐诗》的重要价值
        六、慧眼识老杜,广选唐英才——韦庄《又玄集》
    第二节 “雅正”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题材广泛,众体皆备
第三章 新增三种唐人选唐诗
    第一节 《元和三舍人集》
        一、同题而作,超群异彩——令狐楚出色的边塞诗
        二、文人团体酬唱合集的现象叙述与意义评定
    第二节 褚藏言《窦氏联珠集》
    第三节 蔡省风《瑶池新咏集》
第四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女诗人诗歌
    第一节 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代唐诗选本
    第二节 不同阶层的女诗人
        一、帝王和女官
        二、女道士
        三、文士之妻妾
        四、倡伎
        五、女郎
        六、其他女性
    第三节 女诗人的诗歌题材
        一、交友酬赠诗
        二、闺情诗
        三、应制宴和诗
        四、写景咏物诗
        五、寓言诗
        六、边塞诗
        七、感兴诗
    第四节 女性诗人入选唐人选唐诗的意义与价值
        一、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女性文化圈的形成
        二、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参与文学活动的接受和肯定
第五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僧诗
    第一节 僧诗的出现与繁荣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僧诗的产生
        二、僧诗繁荣的原因
    第二节 僧诗的题材与风格特色
        一、僧诗的题材
        二、僧诗的风格特色
    第三节 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及士僧酬赠诗
        一、唐代文人与佛教
        二、唐代文人与僧侣的交往
        三、唐人选唐诗中的士僧酬赠诗
    第四节 僧诗的繁盛在唐人选唐诗中的重要意义
        一、僧诗在中晚唐唐人选唐诗中繁盛的原因
        二、僧诗在诗歌发展中的贡献及意义
第六章 唐人选唐诗与诗人个案研究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对李、杜、白诗歌的品评
        一、壮美飘逸,“嚷出来”的诗歌代表——李白
        二、仕途偃蹇,沉郁顿挫的“未来的开始”——杜甫
        三、《又玄集》与《才调集》对白居易的诗歌品评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接受研究
        一、“九龄文雅”
        二、张九龄未入辛文房《唐才子传》
        三、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第三节 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接受
        一、“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二、纵情山水
        三、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唐代民族文化与唐诗的繁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思路方法
第一章 唐代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第一节 唐代民族融合与文化
    第二节 唐代的文化与民族文学
        一、唐代多民族共乐的文化特征
        二、唐代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的繁荣
第二章 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文化
    第一节 边塞诗中的地域文化
        一、西北边疆
        二、西域地区
    第二节 边塞诗中的民族交往
        一、唐与吐蕃的交往
        二、唐与契丹、奚的交往
        三、唐与突厥的交往
第三章 乐舞诗中的唐代民族文化
    第一节 乐舞诗中的民族艺术
        一、唐代对多民族乐舞的发展与融合
        二、西域龟兹乐舞
    第二节 民俗诗中的民族风情
第四章 从唐代社会看唐代民族文化
    第一节 唐代民族文化与唐诗中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唐代民族文化与唐诗的艺术气质
    第三节 唐代民族文化与唐诗的盛唐气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酒文化与唐代文学的关系
    1.1 酒文化的内涵
        1.1.1 酒的起源
        1.1.2 酒的发展
        1.1.3 酒的文化特性
        1.1.4 酒文化的内涵与特性
    1.2 唐代文学的界定
    1.3 酒文化及其与唐代文学的关系
        1.3.1 酒文化对唐代文学发展的助推作用
        1.3.2 唐代及先唐文学对酒文化的丰富和传播
第2章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者与受众研究
    2.1 酒文化的传播者群体
        2.1.1 帝王
        2.1.2 文人阶层
        2.1.3 宗教人士群体
        2.1.4 娼妓群体
    2.2 酒文化的受众群体
        2.2.1 文人受众群体
        2.2.2 歌妓受众群体
        2.2.3 民间百姓受众群体
第3章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内容研究
    3.1 酒的种类文化
    3.2 酒的礼仪文化
    3.3 酒具文化
    3.4 酒令、酒俗文化
        3.4.1 酒令
        3.4.2 饮酒习俗
    3.5 迎客待友和饯行离别的酒文化
    3.6 军旅边塞和豪侠义气的酒文化
    3.7 抒情咏怀、闲饮独酌的酒文化
    3.8 借酒消愁、借酒反抗现实的酒文化
第4章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
    4.1 非媒体路径
        4.1.1 宫廷宴饮
        4.1.2 文人雅集
        4.1.3 民间集会
        4.1.4 歌妓传唱
    4.2 媒体路径
        4.2.1 作品集传播
        4.2.2 题酒诗联传播
        4.2.3 题壁传播
第5章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特征及其原因
    5.1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特征
        5.1.1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传播具有政治性
        5.1.2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传播具有大众性
        5.1.3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传播具有静态传播收束性
        5.1.4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传播内容极大丰富
    5.2 唐代文学中酒文化传播特征形成的原因
        5.2.1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酿酒技术进步
        5.2.2 政治开明社会环境宽松
        5.2.3 国家开放,进出口渠道增多
第6章 唐代文学对酒文化后世传播的影响
    6.1 唐代文学升华了酒文化的精神内涵
    6.2 唐代文学提升了酒文化的传播品味
    6.3 唐代文学拓宽了酒文化的传播范围
    6.4 唐代文学丰富了酒文化的传播渠道
    6.5 唐代文学延长了酒文化的传播时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唐代诗歌与民族交往(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舞蹈诗研究[D]. 杨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2]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D]. 徐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3]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
  • [4]唐代咏青海诗歌研究[D]. 马海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5]唐代边疆与诗歌[D]. 杨辰宇. 吉林大学, 2019(10)
  • [6]唐代教育与文学[D]. 郭丽. 南开大学, 2012(06)
  • [7]唐代涉蕃诗研究[D]. 胡云. 西藏大学, 2016(02)
  • [8]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D]. 张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唐代民族文化与唐诗的繁荣[D]. 孙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10]唐代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研究[D]. 杜浩. 河北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唐诗与民族传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