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电教》1981-1982年总目录

《外语电教》1981-1982年总目录

一、《外语电教》1981—198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1](2006)在《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外语电化教学》20多年来100期刊物的统计分析和文献阅读分析,总结了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动态趋向,认为外语教育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向二者的整合方向发展;外语教育技术从注重硬技术为主向软、硬技术并重方向发展;外语教育技术从主要以关注教的技术向关注教与学并重方向发展。 文章通过对《外语电化教学》内容、媒体分类和研究方式的统计分析及文献阅读分析,阐述了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并通过该刊及其他相关文献分析了促进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有利因素及阻碍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不利因素。取得的成就主要有: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一批专业教材和专家学者逐渐出炉;取得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开设了相关课程,并设置了相关专业。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外语教育技术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缺乏足够的评价研究。促进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是:硬件技术的发展;理论演化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外语教育技术学自身的特点;教育技术还在发展过程中;外语教学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不足;国情和历史。 基于上述的分析,作者分析预测了外语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网络外语教学是外语教育技术在未来几年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从教到学再到教学相长的认识和实践的转变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摒弃媒体技术观的狭隘观念;专业教材建设问题亟待解决;《外语电化教学》杂志的使命——自身名称改变并引导外语教育技术形成自己的理论。 本文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入手,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上述问题,同时针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个人的肤浅看法和观点。

阿伦娜[2](2006)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二)》文中研究说明

王开[3](2012)在《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在国外视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促进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交流学术成果,研究电化教育理论,开展学术讨论,电化教育工作者先后成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地域范围的各类学术性机构,开展了多样化的教育技术学术研讨活动。这些学术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了探究电化教育学术机构和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反思与总结出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电化教育学术机构的历史脉络和具体历程,总结出电化教育学术机构的特点、性质和作用以及发展规律,可以为教育信息化参与者、研究者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与电化教育事业提供参考,从而在实际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实效,推动电化教育组织管理的顺利改革,使我国电化教育组织能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是进行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开展协作交流及咨询服务,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以推动电化教育发展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是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学术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纵线,学术机构的发展变革为横线,系统性梳理了学术机构从19世纪20年代初至今的发展历程。根据电化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学术机构自身发展的特点,这段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9世纪20年代初至1935年,学术机构出现萌芽;1936年至1948年初期的发展;1949年至1977年,学术机构在经历了短暂发展后又步入停滞期;1978年至1984年恢复重建;1985年至1998年,学术机构快速发展;1999年至今,学术机构在不断地调整深化中继续繁荣。研究在梳理学术机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发展的特点,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进行案例分析,包括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覆盖面最广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发展受外在的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需求以及内在的教育技术实践范畴的扩展和自身理论深化完善两种动力的推动,其发展模式可简单归结为早期个人提倡和区域性发展的适应模式,政府全面接管和高校专业建设的计划模式,与其他学科深入结合和组织间协作整合的创新模式这三种类型。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发展加强了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系统的完善,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熟,拓宽了电化教育事业的领域。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推广,加强交流协作是促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关键。

范雨竹[4](2019)在《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人类诞生起,声音就承载着传递信息、交流沟通、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功能。随着声音复制技术的诞生,声音突破时间、空间局限,变得可复制、可存储、可远距离大范围传播。有声出版物产生后,突破了传统的口耳相传,阅读也不再仅有视觉阅读的单一形式,人与声音符号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创了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新形式。本文旨在剖析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过程,分析作为知识传播的有声出版物的发展特征及其在演变过程中对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揭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及逻辑,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本文按照“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功能迭新→演变动因→发展逻辑→理性探究”的框架,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论述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首先,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顺序,即机械技术时期、模拟技术时期和数字技术时期,剖析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及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演变过程,对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究与归纳、总结和比较,呈现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历史图景与规律特征。其次,结合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依照“技术——环境——影响”的动态关系逻辑思路,分析有声出版物演变过程中技术、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缘由。在教育技术视角下,从人的多维感知入手,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全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过程探究;第四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第五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第六章建构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第一章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本章以声音复制、传播技术为核心,阐述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演变的过程和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影响。从留声机诞生起,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记录、贮存和传输声音成为可能,声音信息不再依赖于人和人面对面的传递,而是借助科学技术呈现出可记录、可复制、可传播的新样态,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使用经历了从小众化到大众化再到个性化的变化过程。第二章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出版主体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转型后的出版商和出版人为有声出版物的生产带来海量的扩容,有声出版物形态丰富。在现代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支持下,有声出版主体开发和利用声音资源,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有声出版物资源整合,形成一个集语言、文学、教育、科学为一体的、生动有趣的开放型阅读环境,让阅读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阅读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第三章我国有声出版物功能的迭新。从机械技术时期单一的音乐戏曲类有声出版物给人们带来的娱乐教育功能,到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丰富对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带来的推动,再到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海量收听及收听途径的多元化、个性化,全方位满足了人的教育发展需求。有声出版物在信息传播、情感传递、思想交流、消除知识鸿沟,促进阅读效果,推动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四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音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听觉文化的回归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技术上的优势和先进,使有声出版物的载体技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这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声音的艺术表现以其强烈的情感性、伴随性和艺术可感性,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吸引力,使人与之交流互动;听觉文化的回归重塑人的听觉审美,想象空间的留白与耳语式的娓娓道来,让人重新回归部落化生活空间,享受“围炉谈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社会环境的变化、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推动了有声出版物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章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本章依据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理论,以教育技术学关注的“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学习者”,结合媒介环境学所关注的“媒介技术——媒介环境——人与社会”为研究思路,从技术、环境、人三方面对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缘由进行探索。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声出版物媒介技术呈现出人性化趋势;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经历了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双向传播的两次变化;有声出版物受众范围从精英式的少数人扩展到平民式的大众化,收听注意力和习惯随之变革。第六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以教育技术学为视角,以人的听觉感知为基础,融合视觉感知及多感知感官系统,从媒体技术、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和有声出版物应用四个方面建构多维有声出版物发展新路径。在面对声音复制技术对有声出版物的冲击和声音符号对文本意义传递的干扰时,以“阅听合一”、“以听为读”的态度去面对,将声音、技术和文本彼此融合,相互促进。随着5G技术时代的来临,有声出版物将会更加深入各个场景,为阅读者带来更加智能化的阅读环境。本文认为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是在科学教育技术发展引领下的演变;阅读者需求和环境变化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从未来发展上看,多维有声出版物将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形式。

胡加圣[5](2012)在《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以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对中国外语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与研究范式,而另一方面,跨学科整合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之下,有必要采用一种学科构建的视角,来探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以解决中国外语教学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实效等问题。基于这一主题目标,需要梳理并回答以下主要问题,如: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了外语教学?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如何?二者的学科基础与融合点是什么?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机制和表现形式是什么?什么是外语教学的信息化研究范式?为什么说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是外语教学技术化研究范式形成的基础?为什么说信息化研究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是外语教育新学科成立的前提和标志?什么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其成立的条件和依据有哪些?其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现实基础是什么?代表性的学科成果反映在哪些方面?等等,显而易见,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答,能够促进对当今我国如火如荼的外语信息化教学事业的理论归纳,使这项跨学科的纷繁复杂的学科教学理论探索得以提炼、总结、完善,并首先达到能够丰富和完善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补充其在学科教学技术研究方面空白的目的;其次,更重要的是,也起到丰富和完善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体系、推动大学外语教学事业发展的作用。本项研究主要想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提出与思考、探索与解答,来表达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实践和首选方法,而信息技术化的外语教学又是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这种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按照美国学者库恩“科学革命”的条件来衡量,是一种新兴学科——即外语教育技术学——成立的前提。外语教育技术学具有自身基本的学科构成要素: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及其学科发展的实践支撑;相关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研究成果等又构成了这个新兴学科的基本表现要素。这些内外因素证明外语教育技术学已经基本形成了学科雏形。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元理论基础之上的思辨性研究。在这宏观研究方法之下,为了证明某些微观观点和基础结构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也适当采用了其他诸如文献综述、统计分析、个案研究等量化和分析的研究手段。本文的论证结构,根据主题区分的原则,主要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的剖析,从理论上证明“范式”这一概念对于新兴学科产生的基础性支撑。接着通过具体的讨论,证明了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一种技术化范式确立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推导出第二个主题目标——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上的产生和存在。本文后一部分,是对于上述推论结果的验证——即对新的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属性、理论框架及发展实践等,进行实证性的说明。全文研究主题是对教育信息技术范式下的新学科理论体系进行挖掘总结和归纳验证,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证明一个新的学科初步建立的事实。本项研究的主要论点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高校的外语教育,即大学英语教学,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张,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庞大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再仅凭传统人工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已很难完成大规模的教学任务。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理论和学科基础的跨学科的外语教育技术应运而生,顺其自然地成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条件下一门新的学科教学方法论。第二,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问,是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语教学资源以及设计外语教学过程的一门学问。它研究的不是技术实体本身,而是关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技术化地处理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实践和理论。它的根本目标还是外语教学,但是直接目标却是对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过程,这是外语教育技术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第三,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与信息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具有内在共生性、本体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外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关系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是外语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形成的逻辑基础。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为外语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根据库恩科学革命理论框架中的“范式转换”学说,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产生因此具备了逻辑前提和现实的可行性。第四,外语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门类。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是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交际法理论和整合法理念等基础上递进发展、演变而来的生态化整合理论,是对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综合理论体系的整合总结。生态化整合理念是从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多年研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开放性理论体系,是在总结和吸收各种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发展而成的综合性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指导思想。外语教学生态化整合理论强调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论认为,外语教学生态系统是一种综合、动态、平衡的环境。它应该具有兼容功能、调节功能、制约功能等。兼容、动态、良性这些要素,是构成和谐的外语教学生态的评价标准。第五,生态化整合的学科理论观点决定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方法论思想。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是生态化教学理论在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中的外部表现,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自我风格的内在体现。生态化整合理念既能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过程,又能体现科学性、技术性、人文性的外语教学新方法,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生态化整合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的本质体现。第六,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整合方法论思想,决定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不能再简单套用过去语言学研究中过时的、单一的、僵化的、滞后的、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式的学科研究方法,而是应该寻求一种“面向未来”的行动性研究,形成一种动态的组合式、构建式、形成性研究方法,以体现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科学性、技术性和人文性。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基于设计的研究”。这是一种崭新的、综合性研究模式,具有行动性、长期性、循环型、变化性、复杂性等特点。这种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种范式,符合外语教育技术的复杂学科性质,是最能体现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特点的研究范式。第七,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问。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外语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的技术与人、技术与语言、技术与教学之间的重要关系。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有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两大类。教学资源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四个要素;教学过程有课程设计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环节。从技术形态的角度划分,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网络外语教学、多媒体外语教学以及语料库语言学和语言学的数理统计分析等内容。从课程内涵来考察,则主要包括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材编写等学科内部要素,以及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背景、学科地位、学科发展、学科政策、现实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外部因素。第八,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立、发展及学科地位的巩固,还要有现实实践活动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专业研究团体、研究者个体、专业学术期刊、专业的学术会议以及较为系统的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基于上述系统讨论,本文形成的基本结论是:语言、信息和技术的本质特征,为信息技术和语言教学的整合提供了逻辑关联,为教学范式的形成和转变提供了基础;新范式的转变作为一种“学科共同纲领”,标志了一种新学科的诞生。另一方面,通过对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对象及内容、教学实践、研究团体和力量、专业期刊及学术会议以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梳理和论述,我们认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构建过程,从推理到证实,已经从初步完成,换言之,基于范式转换学说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已经从理论上的存在变成了现实中的学科雏形。最后,本文对研究中的不足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于未来研究态势进行了展望。

王全[6](2007)在《教育、技术与社会 ——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文中指出本文借用罗伯特·金·墨顿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所采用的综合文献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教育技术1978~2005年间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从1978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特区)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开始重建以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存在着明显的汇聚与转移,28年来不断形成新的研究热点、焦点、难点,同时也存在研究关注的疑点、盲点。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学科研究内部的偏向,造成这种状况既有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也有社会转型期功利主义和唯技术主义的影响,以及制度的制约。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内部自然发展的过程,也不仅是学科概念内涵和研究领域扩展的结果,而是一个时代学术研究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迁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观念对技术的选择过程,是一个教育技术自身演变为一种社会行为和结构发展的过程。教育技术研究对技术的认识经历了从“媒体-工具论”、“手段-方法论”到“理论-实践论”的过程,这是一种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和工作中的实用主义倾向逐步改善和加强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是由技术发展所决定,也不是由教育决定。在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中,两者相互影响,使技术与教育构成了一个整体,并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技术构型——教育技术。本文力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综观我国教育技术28年重建史,教育技术研究旨趣汇聚与转移的情况并非完全是由教育技术学科内部的内在发展所决定的。技术发明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技术能否进入教育技术研究者的视野,并非是教育技术学科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也不是由教育领域一家独专的,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汇聚和转移是社会多种要素(市场、政府和文化)与教育本身共同影响的结果,教育技术研究之所以出现了一些偏差,关键在于没有真正将教育、技术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教育技术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在聚焦与转移、冲突与反省的过程中不断前行。研究教育、技术与社会(ETS),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环境,从而塑造和利用社会环境以促进、引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互动关系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发展是否有偏向,是否遗漏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从而合理地制定教育技术发展战略,促进教育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环境自身的有序变迁。ETS研究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技术发展预见的分析理论。

黄斌[7](2015)在《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在以变革为主旋律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走出“全盘西化”的歧途,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历史不仅沉淀着先辈们厚重的记忆,更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逐渐成熟,教育技术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纵观我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上勾勒出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初步形成了“中国教育技术史”的框架。电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电化教育史的研究是“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以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为参照系探寻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通过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来进一步研究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两者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印证,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经验教训,更好地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发展之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川渝电化教育的起步稍晚。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化教育沿着现代化轨迹徐徐前进时,川渝电化教育基本上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被迫撤至重庆,将之定为“战时首都”,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代表了全国电化教育的兴盛与繁荣,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盛极一时的川渝电化教育再也没能彰显战时的锋芒,甚至在改革开放后一度落后于京、沪、宁、穗等地。由此可见,川渝电化教育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本论文是关于川渝地区电化教育通史的研究。全文把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36-1949年)、奠基阶段(1949-1978年)、发展阶段(1978-1993年)。笔者在中国电化教育史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史为主、论为辅”的研究思想,进一步整理并分析有关川渝电化教育的史实资料,试图为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填补空白,为“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略添心力。

施行[8](1996)在《《外语电化教学》1981—1996电子版全文检索系统的设计及其运用的实际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外语电化教学》1981—1996电子版全文检索系统的设计及其运用的实际价值一、一个奇妙的设想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到处涌动着一股“信息化”的热潮。在信息化中,信息的存储和共享将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件大事。信息化的首要问题是信息的数字化,因为...

段爱峰[9](2016)在《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发端于美国。自20世纪初视觉教学兴起至今,教育技术在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领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近百年的历程中,美国教育技术始终走在全球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不但持续拓展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实践领域,同时也孕育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技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不断丰富的教育技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一方面是美国教育技术实践发展的产物和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巩固和提升美国教育技术在全球领先地位的重要推动因素。美国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发端有其特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近代欧洲直观教学理论的产生和传播为美国视听教学理论的孕育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土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为教育技术领域在美国的诞生创设了实践背景,而桑代克的科学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学思想则成为美国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直接启蒙;20世纪20年代,视听教学理论作为直观教学思想的延续应运而生,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是这一时期教育技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二战后,传播学、心理学、一般系统论的引入,使视听教学领域摆脱了媒体为中心的导向,促成美国教育技术思想观念从视听媒体观向教学系统观转变,形成了“视听传播”的领域定义与理论体系,在加涅、巴纳锡等学者的努力下,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逐步成熟,成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科学这一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形成与发展,教育技术领域成为学习科学与信息技术交汇融合的重要领域,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学习科学改变了传统学习观,信息技术能够为深层学习创设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转变了传统媒体技术观,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研究方法也发生了新的转向。美国教育技术观念与思想的变革是该领域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与美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系统思想是教育技术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的基础和基本方法论。在学习理论不断深入影响下,教育技术思想从技术控制学习者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中心论逐步转向为学习者自我控制技术分享教学信息的学习环境建构论。奉行开放的态度、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的应用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董单[10](2009)在《戏曲艺术英语资源库建设》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网络运用到教学当中,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教育行为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的特点及优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一环,教学资源建设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高效而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最终目标,也是教学资源建设成败的衡量标准,决定着教育信息化的成效。本文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入手,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回顾了近几年来在改革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认真地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外语教学改革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着重从语言学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特别阐述了艺术院校戏曲艺术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介绍了外语教学信息平台及戏曲艺术英语资源库的建设;并就目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教学信息化的问题都做了说明。

二、《外语电教》1981—198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语电教》1981—198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外语电化教学》基本情况及本研究的意义
    一、《外语电化教学》基本情况简介
    二、《外语电化教学》的价值
    三、本研究的意义
    四、几个术语的说明
第二部分 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对《外语电化教学》文献的统计分析
        1、文献内容统计
        2、媒体分类统计
        3、研究方式统计
    二、对《外语电化教学》文献的研读分析
        (一) 发展动态和趋向分析
        1、外语教育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向二者的整合方向发展
        2、外语教育技术从注重硬技术为主向软、硬技术并重方向发展
        3、外语教育技术从主要以关注教的技术向关注教与学并重方向发展
        (二) 外语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2、一批专业教材和专家学者逐渐出炉
        3、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4、开设了相关课程并设立了相关专业
        (三) 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1、对“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
        2、外语教育技术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3、缺乏足够的评价研究
        (四) 促进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原因分析
        1、硬件技术的发展
        2、理论演化的影响
        3、社会环境的变化
        (五) 制约我国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原因分析
        1、外语教育技术自身的特点
        2、教育技术仍在发展之中
        3、外语教育领域自身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实践不足
        4、国情和历史
第三部分 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设想
    一、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和发展的趋向
        1、网络外语教学模式必将形成
        2、从教到学再到教学相长的认识和实践的转变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
        3、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摒弃媒体技术观的狭隘观念
        4、专业教材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二、《外语电化教学》的历史使命
        1、《外语电化教学》的更名问题
        2、《外语电化教学》的历史使命问题
参考文献

(3)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研究
        1.3.2 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研究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概述
    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界定
        2.1.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概念、性质与职责
        2.1.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类型
    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界定
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历程
    3.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阶段划分
    3.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沿革
        3.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萌芽阶段(19 世纪 20 年代初——1935)
        3.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初期发展(1936——1948)
        3.2.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短暂发展(1949——1977)
        3.2.4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恢复重建(1978——1984)
        3.2.5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快速发展(1985——1998)
        3.2.6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调整深化(1999 至今)
    3.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特点
        3.3.1 整合深化,逐步繁荣
        3.3.2 继往开来,传承创新
        3.3.3 实践应用,多元融合
4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典型案例
    4.1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4.2 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
    4.3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5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反思与启示
    5.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动力和模式
        5.1.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动力
        5.1.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三种模式
    5.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反思
        5.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加强了组织机构的完善
        5.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熟
        5.2.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拓宽了电化教育事业的领域
    5.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启示
        5.3.1 与时俱进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客观要求
        5.3.2 创新推广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持久动力
        5.3.3 交流协作是促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关键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著作类
    论文类
    网络资源
附录 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大事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第一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
    一、机械录制技术产生有声出版物
        (一)记录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二)声音录制技术的诞生:机械录音记录声音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传入我国
    二、模拟录制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快速发展
        (一)传播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二)磁性录制技术的出现与声音传递优势
        (三)广播的普及与大众化使用
    三、数字录制技术加快有声出版物创新
        (一)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交融
        (二)数字录制技术的产生与声音的高保真突破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个性化使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
    一、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类型演变
        (一)外商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二)音像电子出版社交融成为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三)数字出版行业与个体主体并行
    二、我国有声出版物的特征
        (一)唱片有声出版物的传播性
        (二)磁带有声出版物的产业性
        (三)数字有声出版物的新形态
    三、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转型
        (一)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形态多样化
        (二)有声出版物的多样化开启出版主体的变化
        (三)阅读市场倒逼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革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迭新
    一、机械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娱乐至上的教育功能
        (一)有声出版物以大量戏曲音乐的唱片为主
        (二)声音的艺术性决定了娱乐的普适性价值
    二、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突出展现知识传播教育功能
        (一)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的数量、种类占主要地位
        (二)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知识传播的优势
    三、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多元化教育功能
        (一)有声出版物内容全面发展
        (二)有声出版物娱乐、知识、审美融合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有声出版物的兴盛
        (一)有声出版物声音录存技术的发展
        (二)有声出版物传播介质的多样化、个性化
        (三)有声出版物内容的“数字化生存”
    二、声音的艺术性强化了有声阅读的吸引力
        (一)声音符号强烈的情感性
        (二)声音传播紧密的伴随性
        (三)有声出版物艺术的可感性
    三、听觉文化的回归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活力
        (一)听觉回归的必然性
        (二)听觉审美的再度重塑
        (三)听觉空间的“重新部落化”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有声出版物的发展
        (一)有声出版物的碎片化时间链接
        (二)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
        (三)有声出版物的快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探究
    一、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理论支点
        (一)从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到学习者
        (二)从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到人与社会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人性化趋势
        (一)从人自身作为媒介到人使用外部媒介技术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发展演变的人性化因素
    三、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的显著变化
        (一)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的传播环境迭新
        (二)从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互动传播的传播环境变化
    四、有声出版物受众选择的认知变革
        (一)不同技术形态下有声出版物的认知变革
        (二)受众从仪式化收听到碎片化填补的认知转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
    一、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多维有声出版物
        (一)多维有声出版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搭建优化的阅读环境
        (三)多维有声出版物资源的开发
        (四)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实现路径是教育媒体的建立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发展路径
        (一)建构单一的以听为读的有声出版物
        (二)建构交互的视听符号有声出版物
        (三)建构多重感官交织的多维度有声出版物
    三、数字时代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挑战与变革
        (一)当前有声出版物面临的挑战
        (二)未来有声出版物发展演变的新格局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现实背景的选择
        1.1.2 理论的盛宴和技术的缺席
        1.1.3 学科发展的需求
        1.1.4 研究基础和条件
    1.2 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意义概述
    1.4 理论背景
        1.4.1 哲学基础
        1.4.2. 理论背景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结构
    1.7 本文主要观点
第2章 范式与外语教育研究的关系——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理据概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学
        2.1.2 教育
        2.1.3 技术
        2.1.4 学科
        2.1.5 范式
    2.2 范式与外语教育研究的关系
        2.2.1 范式是一种科学转换的依据
        2.2.2 外语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理据分析
        2.2.3 范式转换与外语教学新学科的诞生
        2.2.4 对外语教学实践中现有“范式”的概念辨析
    2.3 外语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2.3.1 文献综述
        2.3.2 CALL 研究综述
        2.3.3 CALL 与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概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关系辨析——外语教育技术范式的理据分析
    3.1 技术的哲学思考
        3.1.1 技术的定义与本质分析
        3.1.2 技术的价值分析
    3.2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本质关联性——外语教育技术范式成立的逻辑基础
        3.2.1 信息与信息技术
        3.2.2 语言与外语教学
        3.2.3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本质关联性分析——技术范式成立的逻辑基础
    3.3 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及作用分析
        3.3.1 工具职能
        3.3.2 生存论角色解读
        3.3.3 媒介论视角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范式的形成和转换
    4.1 范式形成和转换的前提
    4.2 范式形成和转换的标志——外语教学研究“共同纲领”的发展和演变
        4.2.1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大纲的“技术化”发展进程
        4.2.2 中国高等外语教育新范式的实践推进和“共同纲领”的形成
    4.3 新范式的本质属性——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
        4.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概述
        4.3.2 新范式的本质是教育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过程的整合
        4.3.3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技术机制及其实质
    4.4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整合的设计模式剖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学科理论研究
    5.1 学科构建的背景和条件概述
    5.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与知识基础
        5.2.1 逻辑起点
        5.2.2 知识基础
    5.3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基础——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
        5.3.1 学科交叉理论
        5.3.2 外语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学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交叉
    5.4 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5.4.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5.4.2 外语教育技术及外语教育技术学:定义与特点
        5.4.3 外语教育技术学主要理论模型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6.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6.1.1 研究对象
        6.1.2 研究内容
    6.2 基于技术形态的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内容分析
        6.2.1 网络外语教学
        6.2.2 多媒体外语教学
        6.2.3 语料库技术与外语教学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方法论探索
    7.1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探索
        7.1.1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研究
        7.1.2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的发展和形成
    7.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7.2.1 概述:研究方法、教学法和方法论的关系
        7.2.2 外语教学学科研究方法发展评述
        7.2.3 对国内对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7.2.4 基于设计的研究: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新研究方法探索
        7.2.5 基于设计的研究:国内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考察
    本章小结
第8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专业建设及发展雏形
    8.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生背景概述
    8.2 外语教育技术学产生的几个现实性标志因素
        8.2.1 学术期刊
        8.2.2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力量
        8.2.3 学术会议
    8.3 外语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雏形——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8.3.1 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实践
        8.3.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本研究的意义、突破和创新
        9.2.1 意义
        9.2.2 突破
        9.2.3 创新
    9.3 问题及不足
    9.4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目录
    中文文章
    中文著作
    在线资源
附录 正文图表索引
    表格
    图表

(6)教育、技术与社会 ——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由来
    二、教育、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何以成为一个问题域
    三、如何切入教育、技术与社会的问题研究
第1章 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和1978年后研究力量的聚集
    一、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1978年后研究力量的聚集
第2章 197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汇聚与转移
    一、预先的分析:提出一个假设
    二、对结果的大致判别
    三、关于教育技术研究旨趣的转移情况的初步印证
第3章 检验一个假设:2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存在明显的汇聚与转移
    一、研究资料来源
    二、研究资料的分类标准
    三、28年来教育技术研究旨趣存在明显的汇聚与转移
第4章 初步推论:教育技术研究旨趣汇聚与转移的形成
    一、关于研究领域
    二、关于研究范畴
    三、关于媒体技术与智能技术
    四、其它的一些问题
第5章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一、“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名称之争
    二、教育技术定义焦点的重新聚集: AECT94定义及后续讨论
    三、争议的背后:社会及观念的变迁
    四、更名之后的反思:“中国道路”与“面向世界”的问题
第6章 技术的教育形成
    一、技术的教育适应
    二、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
    三、技术决定、教育决定与社会决定
第7章 若干影响教育技术研究变迁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一、关于教育技术的社会形成
    二、关于教育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三、市场:教育技术发展无形之手
    四、教育政策:教育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
    五、文化:教育技术发展的土壤
结论
    一、关于本研究的结论
    二、关于研究的缺憾和未来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全文图表索引
后记

(7)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电化教育
        1.2.2 教育技术
        1.2.3 教育技术史
        1.2.4 川渝电化教育史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历史研究的专著
        1.3.2 有关历史研究的期刊文章
        1.3.3 有关历史研究的学位论文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第2章 初创阶段(1936-1949年)
    2.1 电影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2.1.1“中制”、“中电”与“中教”
        2.1.2 联合国影闻宣传处
        2.1.3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2.1.4 国际宣传处摄影科
        2.1.5 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
        2.1.6 北碚影音教育所
    2.2 播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2.2.1 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
        2.2.2 成都广播电台
    2.3 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2.3.1 金陵大学
        2.3.2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2.4 电化教育机构的建立
        2.4.1 电化教育辅导处
        2.4.2 川康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
        2.4.3 重庆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
    2.5 分析与小结
        2.5.1 实施的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
        2.5.2 实施的范围及其考核的内容
第3章 奠基阶段(1949-1978年)
    3.1 社会、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3.2 分析与小结
        3.2.1 发动群众,自力更生
        3.2.2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第4章 发展阶段(1978-1993年)
    4.1 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
    4.2 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4.3 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
    4.4 编印电教教材、电教刊物
    4.5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研究
    4.6 分析与小结
        4.6.1 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电教机构和电教队伍的建设
        4.6.2 狠抓了电教教材的建设
        4.6.3 认真搞好电教试验
        4.6.4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化教育
第5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结论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四川省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附录B 川渝电化教育大事记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9)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性问题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1章 教学的科学与技术:美国教育技术思想渊源与发端
    1.1 美国教育技术思想渊源
        1.1.1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思想
        1.1.2 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心理化思想
        1.1.3 赫尔巴特的教学法
    1.2 美国教育技术学术思想的奠基与发端
        1.2.1 桑代克与教学科学化
        1.2.2 杜威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2章 媒体的力量: 视听教学思想
    2.1 视听教学理论的形成背景
        2.1.1 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2.1.2 视听教育运动的兴起
    2.2 视听教学思想的内容与发展
        2.2.1 视觉教学思想——具体-抽象的连续体
        2.2.2 视听教学思想——经验之塔理论
        2.2.3 视听媒体与教学的整合
    2.3 视听教育思想代表人物
        2.3.1 威瑞特·查特斯:教育工程学
        2.3.2 埃德加·戴尔:视听教育思想代言人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的视角:教育技术系统思想
    3.1 教学系统思想的形成背景
        3.1.1 传播理论的兴起与引入
        3.1.2 行为科学的蓬勃发展
        3.1.3 系统科学的发展
        3.1.4 视听教学面临的困境
    3.2 教育技术系统思想的内容与发展
        3.2.1 视听传播——系统理念与学习、传播的结合
        3.2.2 系统方法与“技术观”的发展
        3.2.3 教学系统开发(设计)模型
        3.2.4 教学设计与开发的系统观
    3.3 教学系统思想的代表人物
        3.3.1 詹姆斯·芬恩:教学系统思想的发端
        3.3.2 罗伯特·加涅:为了学习而设计
        3.3.3 贝拉·巴纳锡:教育系统综合设计
    本章小结
第4章 融合与发展:学习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4.1 学习科学理念形成的背景
        4.1.1 信息技术带来教育革新的契机
        4.1.2 学习研究的深入与学习科学的诞生
    4.2 教育技术视野中的学习科学理念
        4.2.1 学习科学视野下的技术观
        4.2.2 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的转向
        4.2.3 研究取向的变革——基于设计的研究
    4.3 教育技术的学习科学思想代表人物——戴维·乔纳森
        4.3.1 戴维·乔纳森学术生平
        4.3.2 乔纳森教育技术学术思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戏曲艺术英语资源库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1.1.2 各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规划
    1.2 课题的提出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1 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1.3.2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
        1.3.3 教育信息化对艺术院校外语教学的实际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教育信息化概况综述
    2.1 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概述
        2.1.1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1.2 欧洲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2.1.3 亚洲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2.1.4 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
    2.2 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2.1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回顾
        2.2.2 我国近年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情况介绍
第3章 研究方法和过程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理论依据
        3.1.2 具体研究方法
        3.1.3 研究信度与效度
        3.1.4 研究变量
    3.2 研究过程
第4章 学习对象
    4.1 认识学习对象
        4.1.1 学习对象的基本理念
        4.1.2 学习对象的概念
        4.1.3 学习对象的特征
        4.1.4 学习对象与教育资源的区别
    4.2 学习对象的分类
        4.2.1 内部结构分类法
        4.2.2 网络环境中学习对象的定位
    4.3 国内外学习对象研究现状
        4.3.1 国外学习对象组织建设现状
        4.3.2 我国学习对象组织建设现状
第5章 外语教学信息平台及资源库建设
    5.1 早期的外语电化教学
    5.2 艺术院校外语教学发展状况
    5.3 语言习得理论在信息化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5.3.1 语言习得理论
        5.3.2 外语教学的主要流派
    5.4 信息平台及资源库建设
    5.5 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5.5.1 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基本差异
        5.5.2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5.5.3 教学模式改革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5.5.4 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发展趋势
第6章 小结与展望
    6.1 目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6.2 教育信息化应被看作一个过程
    6.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外语电教》1981—198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D]. 陈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02)
  • [2]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二)[J]. 阿伦娜. 电化教育研究, 2006(12)
  • [3]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D]. 王开. 河南大学, 2012(09)
  • [4]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D]. 范雨竹. 西南大学, 2019(05)
  • [5]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 胡加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2)
  • [6]教育、技术与社会 ——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D]. 王全.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D]. 黄斌.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2)
  • [8]《外语电化教学》1981—1996电子版全文检索系统的设计及其运用的实际价值[J]. 施行. 外语电化教学, 1996(04)
  • [9]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D]. 段爱峰. 河北大学, 2016(02)
  • [10]戏曲艺术英语资源库建设[D]. 董单.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外语电教》1981-1982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