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董事长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观众致辞

杨尚昆董事长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观众致辞

一、杨尚昆主席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听众发表新年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刘浩三,艾红红,吕晓虹,宁黎黎,李静[1](2019)在《70年,70个难忘的广播记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不断走向繁荣兴盛。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跟随着新中国成长脚步,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留下了一抹抹璀璨的星光,创造了一个个难忘的记忆。70年来,几代广播媒体人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用声音记录新中国成长发展的轨迹,用音频反映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跨越的瞬间——忘不了开国大典实况广播中那震撼世界的声音,忘不了第26届世乒赛体育转播中那激动人心的"徐氏12大板"带给国人的自豪,忘不了收音机里传出的"东方红一号"在神奇太空中的美妙乐曲……陪伴了一代代人成长的《小喇叭》、天天早晨报告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连接祖国大陆和台湾听众心声的《空中之友》节目……太多难忘的广播记忆,丰富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美好生活迈进。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记住这70年间我们和广播曾拥有的美好,《中国广播》编辑部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共同推出《70年,70个难忘的广播记忆》策划,撷取新中国广播的70个高光时刻或经典案例,以此串联起新中国广播事业70年走过的足迹。本次活动的初评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艾红红及她的研究生团队负责,在仔细梳理70年来广播重要事件、重要节点、重要人物的基础上,以在听众中的知名度、社会或行业中的影响力、对广播发展的推动力等为标准,选出178个条目,包括广播大事48项、广播人物64位、广播节目66个。复评当中,经过《中国广播》编辑部的筛选和核定,确定出87个条目。再由终评评委王求、张振华、赵玉明、覃信刚、欧阳宏生、吕尚彬、高贵武、申启武、艾红红、刘书峰等10位专家投票确定并完善,最终选出70个条目。本次评选没有任何审定排序性质,评选初衷在于与广播同仁和本刊读者一起梳理和回顾新中国广播的发展历程,重温一代代广播人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精神,激励广播媒体人不忘初心,在新的时代继续开创广播的辉煌,在媒体融合大潮中走出广播媒体的转型升级之路。

祁涛,薛巧珍,赵永华,陈建平,马弋飞,孙菲,金石,任敏,张云燕,向春晓[2](2008)在《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30年大事记》文中提出1978年1月11日,国务院设立侨务办公室,廖承志任主任。侨务办公室的主要职能之一是:"领导中国新闻社,做好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外籍华人的文字、图片及声像、影视宣传工作。"2月6日,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春节晚会,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北京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晚会。它标志着电视文艺的复兴。

钟馨[3](2010)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文中指出对外传播研究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20年,中国国家战略以富民强国、顺利崛起为目标,以提高国家实力为核心,以经济外交、区域主义、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等为主要途径,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对外传播作为社会子系统,本身就是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按照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设计,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从国际舆论方面积极配合中国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1976-2001年的中国对外传播史。作者站在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既关注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又探究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即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事业、对外传播业务和对外传播观念,来立体地展现这段历史面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一是将中国国家战略作为研究的宏观历史背景。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对外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外在关联”重视不够,而本文力图从中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宏观地思考中国对外传播发展变迁的社会动力;二是立体地探讨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问的内在关联。目前,对外传播史的相关研究多为纵向的事业史,比较重视对外传播活动本身,忽视对外传播事业与对外传播政策、对外传播业务、以及对外传播观念之间的多重内在关联。本文则全面关照对外传播系统,探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互动,立体地呈现其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对外传播政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相关研究的不足。对外传播政策先后以“调整”、“改革与发展”、“提升内涵”为核心。对外传播事业从恢复几乎停滞的工作,到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再到基本建成完整的对外传播体系,初步实现对全世界大广播的局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对外传播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先是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接着是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然后是全面介绍中国国情。对外报道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现场直播、滚动播出、口头报道、深度报道等国际先进的报道方式在中国对外报道中发展迅速。对外传播观念呈现出由“对外宣传”向“对外报道”转变的基本趋势,受众观念、服务观念、新闻事实观念、和时效观念等不断演进。对外传播本体各要素之间,政策决定事业与业务发展,在事业与业务发展中形成科学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又引起政策、事业和业务的变化。而对外传播系统的所有活动又服从宏观中国国家战略的总体安排。

郑保卫,杨柳[4](2011)在《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事业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加强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教育,但仍未失原来同人刊物之色彩。陈独秀仍是负责人,此外李汉俊、陈望道等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也加入了编辑部,改组后由原来群益书局发行改为自行出版发行。11月,上海发起组创办秘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由李达任主编,编辑、出版和发行都是秘密的,是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必读教材,更是中共各地早期组织交流思想、沟通情况、筹备建党的一个重要平台。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工人报刊开

朱蓉蓉[5](2010)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民间外交源自于近代国民思想的兴起与民族国家观念的更新,既是“外邦逼之、异种残之”的产物,又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它伴随着西方人民主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于清末输入中国,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间外交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发挥着政府外交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清末到民初,我国民间外交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外交受挫,促进了民间外交的复兴,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民间外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悬殊,迫使中国政府必须积极争取外国的同情与援助。国际形势的恶化以及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困难重重,使得民间外交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外交形式,促使了抗战时期民间外交高潮的到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支持,我国各界纷纷开展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中国的抗日外交呈现出举国一致、官民互动、相辅相成之局面,全国各界上下齐心、奋力争取国际社会援华制日,民间外交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后中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形成其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中共积极调整其外交策略,以适应战时外交之需,并对民间外交的开展作出具体指示。战时中共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民间外交活动,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友人、国际组织、国外新闻界以及美国政府等的交往。作为中共民间外交前沿的长江局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南方局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民间外交窗口的延安,也在中共民间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中共民间外交虽困难重重,但对中共扩大对外交往、逐步走上国际舞台起到积极作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对战时政府外交的艰难,改变了其外交策略,采用官方斡旋与民间外交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另一方面,派遣以宋美龄为代表的高层人物以私人身份访美,积极从事外交斡旋。此外,还利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等半官方社团积极从事民间外交活动。国民政府的民间外交活动,是对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力地配合了国民政府官方外交的开展,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事业的同情与支持。在国际形势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名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脉资源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广泛开展民间外交。以宋庆龄、陶行知、张彭春等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主张,吁请各国政府和民众共同抵制法西斯的侵略,体现了社会精英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侨界、红十字会、宗教界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在政府外交受挫的时候,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团体优势,在海外开展主题鲜明的民间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为帮助政府争取海外援助和支持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外交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力地弥补了官方外交的不足,为祖国的抗战争取了大量的援助,同时还加深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民间外交的作用愈益凸显。作为我国整体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必将呈现空前活跃、多彩纷呈的崭新局面。

林杨莹[6](2019)在《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文中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课题。国家形象建构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执行与国家利益的得失。由新闻媒体主导的国际新闻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渠道,但在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中国在国际舆论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面临“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尴尬境遇,尽管中国媒体积极“走出去”但却没能真正“走进去”对象国,近70%的海外受众是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的[1],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新闻奖是中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获奖作品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形象?获奖作品是怎样建构国家形象的?获奖作品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有何不足之处?要如何进行改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研究中,笔者综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基于国家形象理论、新闻框架理论、新闻叙事学理论,对2010年—2018年九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进行文本研究和内容分析。在文本研究方面,首先笔者运用国家形象理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四个维度,分析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的国家形象;其次笔者运用框架理论和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在内容分析方面,笔者对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作品的获奖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获奖情况的基础上总结获奖作品的传播短板,针对获奖作品的短板提出改进策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形象”,是新闻媒体五大使命任务之一,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密切相关,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密不可分。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我国媒体在国际新闻中建构国家形象,我国优化国际传播战略布局提供思路。

王思琦[7](2005)在《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倍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状态中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点,必然要受到该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互动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将流行音乐问题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可信的结论。 因此,本文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影响为主要研究视角,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针对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文化功能、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影响的关系展开分析与研究。

张振华[8](2009)在《尴尬与欣喜》文中认为一个电台其实也如一个家庭,时时会为境况、人气、事业和前景所惑;特别是在当今充满变革与沉浮的时代,是在熬炼中奋起,还是在困顿中衰萎,便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如今说起"中央三台",很多人知道是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

顾坚[9](2012)在《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文中提出本文题为“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旨在从认知层面较为系统和深入地考察1949-2009这60年间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中国与阿拉伯的关系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曾是连接双方的纽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经过60年的发展,中阿关系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新高度。学术界对于中阿关系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但目前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停留在历史层面,更多是对史实的还原与再现;或是聚焦于现实问题,致力于对中阿关系中的热点加以评论、跟踪和展望,对双方关系的深度考察和探讨还显得薄弱。本文的着力点在于将认知学运用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尝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阿拉伯的双向认知,以及对双边关系的影响。论文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对认知的概念、表现、层次、影响因素加以辨析,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和恢复的全部过程,并尝试将其运用于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中。论文认为,在国际关系领域,根据认知主体的不同,认知可以分为政府层次、精英层次和民间层次。论文结合案例,分析中阿认知各个层次的特点,指出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阿之间的双向认知,进而影响到外交政策的制定和相互关系的展开。论文认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认知,根据其领域又可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不同的层面。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对对方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对对方的政策,以及相互关系的展开。论文认为,在心理学层面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等,这些因素作用于中阿相互认知,主要体现在: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国内政治与国际格局等三个层面。论文以中阿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本线索,以搜集的中文、阿文和英文文献为基本依托,以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将1949-2009这60年间的中阿关系区分为1949-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国改革开放前)、1978-2001(中国改革开放-“9·11”事件)、2001-2009(“9·11”事件以来)等三个时期;分别从政府、精英、民间三个视角,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四个层面,以及信仰体系、国内政治和国际格局三个角度,对中阿双向认知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考察。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①中阿认知在层次上的特点为: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层次占主导地位,精英层次主要体现为领袖人物和外交官的影响力,民众参与中阿认知还有所不足;改革开放后,民间层次的地位上升,出现了以学者为核心的精英群体;“9·11”事件后,中阿认知呈现出政府主导、精英引导和民众参与的特征;②中阿认知在层面上随着各个时期重心不同,经历了从“政权合法性”向“国家利益为中心”向“国际共同利益攸关体”的演变;③在影响因素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意识形态在中阿认知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内因素的地位提升,“9·11”事件后,反恐战争引发的国际格局的转型在中阿认知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孟娇娇[10](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尖锐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新中国需要以崭新的面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为了树立党和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对外广播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国家层面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制定对外广播宣传的基本方针、建设对外广播宣传的机构,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以及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主张,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成就也进行了大力宣传。不仅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进下,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为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开展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外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意义和经验进行了全面探讨。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机制和内容,深入总结其中蕴含的对外广播宣传的经验启示,不仅有利于促进对外宣传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还可以为当前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论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开展的背景、基础,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机制、内容以及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意义和经验。论文共分六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予以研究。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围绕论文选题的背景,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关于该问题研究的相关状况进行阐述。同时,对于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也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新中国开展对外广播宣传的历史背景。本章主要从新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扞卫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这两个方面强调中国共产党开展对外广播宣传工作是迫切且必要的。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章主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早期关于宣传工作的一系列思想成为新中国初期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而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广播宣传的探索和创办则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实践指导。第四章: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原则和工作机制。这一章将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管理机制、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工作机制等内容加以详细论述,诠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方针原则和工作机制。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这一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基本语种、节目设置以及广播的具体内容,围绕党的方针政策、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成就、国家参与的重大事件以及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对党的外广播宣传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六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意义和经验。本章主要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开展的意义以及给我们党之后进一步完善对外宣传工作带来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广播宣传工作方面的积极探索塑造了新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基础,配合了新中国党的对外宣传工作。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又给我们进一步推进对外宣传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即:重视对外广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对外广播人才队伍建设,学习国外先进的广播经验。

二、杨尚昆主席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听众发表新年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尚昆主席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听众发表新年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3)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第一节 对外传播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
        二、"对内改革"与"部分参与国际社会"
        三、"深化改革"与"全面参与国际社会"
    第二节 对外传播政策的沿革
        一、对外传播政策的调整
        二、重在"改革业务"与"发展事业"的对外传播政策
        三、着眼于"提升内涵"的对外传播政策
第二章 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恢复
        一、新华社恢复国内外分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恢复国内记者站
        三、中央电视台恢复国际交往
        四、外文局恢复出版发行
        五、中新社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恢复
    第二节 对外传播事业基本建设的加强
        一、新华社的基本建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基本建设
        三、中央电视台的基本建设
        四、外文局大力加强出版与发行
        五、中国日报的创办
        六、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建设
    第三节 对外传播事业的突破性发展
        一、新华社基本建成世界性通讯社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成世界级大台
        三、中央电视台初步实现大面积对外传播
        四、外文局立足市场、发展自己
        五、中国日报成为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源之一
        六、网站等其他对外传播渠道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对外传播内容与报道方式的演绎
    第一节 不断丰富的对外传播内容
        一、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生活大事件
        二、重点介绍中国经济情况
        三、全面介绍中国国情
    第二节 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对外报道方式
        一、现场直播逐渐成熟
        二、滚动播出由无发展到大量使用
        三、口头报道由无发展到常态
        四、深度报道大发展
第四章 中国对外传播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对外传播观念演进的思想环境
        一、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迁
        二、新闻工作方针从"对内为主"转向"内外并重"
        三、对外传播认知从"政府外交"转向"公共外交"
    第二节 受众观念的转变
        一、作为"宣传对象"的受众观
        二、"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过渡
        三、"信息消费者"受众观的凸现
    第三节 服务观念的加强
        一、服务观念逐渐加强
        二、服务观念渐成共识
    第四节 新闻事实观念的改进
        一、确立对外报道以新闻事实为主的观念
        二、实践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五节 时效观念的重视
        一、制定政策:提高时效性的根本依据
        二、建立制度:提高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结语:对外传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经济发展的形象
    二、改革创新的形象
    三、对外开放的形象
    四、独立自主的形象
    五、文明的形象
    六、和平的形象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及相关文献资料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时期民间外交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抗战前民间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一、清末民间外交的开启
        二、民初民间外交的发展
    第二节 局部抗战时期的民间外交
        一、政府外交的受挫
        二、民间外交的复兴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内环境的变化
        二、国际环境的演变
    小结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有利条件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美英对华政策的转变
        三、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的重要阵地
        一、民间外交的前沿
        二、民间外交的窗口
    第三节 中共开展民间外交的主要活动
        一、与国际友人的往来
        二、与国际民间组织的联络
        三、对国外新闻界的争取
        四、与美军观察组的交往
        五、对在华日人的统战工作
    小结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导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策略的转变
    第二节 战时的国际宣传
        一、战时对外广播宣传
        二、国际宣传处与战时国际宣传
        三、驻外使馆与战时国际宣传
    第三节 "夫人外交"的成功开展
        一、宋美龄的对外广播宣传
        二、宋美龄对美政府的民间外交
        三、宋美龄对美民众的民间外交
    第四节 半官方社团的民间外交
        一、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三、中缅文化协会与战时民间外交
    小结
第四章 抗战时期社会名流开展的民间外交活动
    第一节 宋庆龄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呼吁国际联合,支持中国抗战
        二、建立"保盟",争取国际援助
    第二节 陶行知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参加国际会议,谴责日本侵略
        二、多方奔走宣传,呼吁援华制日
        三、号召侨界团结,支持祖国抗战
    第三节 张彭春等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张彭春的民间外交活动
        二、其他人士的民间外交活动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民间团体开展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 华侨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积极募捐,为抗战提供经济支援
        二、开展爱国外交,促成国际援华运动
    第二节 红十字会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争取国际红十字会和海外侨胞经济援助
        二、联系国际援华医疗队,共同开展救助
    第三节 宗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一、回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二、天主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三、佛教团体的民间外交活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国家形象研究
        二、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二、框架理论
        三、新闻叙事学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新闻(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的国家形象
    第一节 政治形象:软硬兼施,有责任敢担当
        一、对内坚决扞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战士形象
        二、对外和平崛起、有责任敢担当的合作者形象
    第二节 经济形象: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赢
        一、对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后劲十足
        二、对外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三节 文化形象:博大精深,兼容并蓄
        一、展现源远流长、底蕴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体现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
        三、呈现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积极活跃的形象
    第四节 社会形象:和谐发展,积极向上
        一、科教文卫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二、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
    第一节 以论立言争夺国际话语权
        一、先声夺人:阐述国家的立场主张
        二、以理服人:反驳敌视国家的诋毁与攻击
    第二节 多元人物看中国
        一、“我者”视角下的中国
        二、“他者”视角观照中国
    第三节 国际化叙事策略讲中国故事
        一、叙述模式:新闻故事化
        二、叙述视角:三种聚焦,合理切换
        三、叙述声音:三种身份,恰当组合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不足和改进策略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情况
        一、从题材占比看,时事政治题材占比大
        二、从媒体层级看,地方媒体比重逐年上升
        三、从媒体类型看,作品高度集中于传统媒体
    第二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传播策略不足
        一、传播渠道单一
        二、传播矩阵失衡
        三、报喜不报忧的固化思维
    第三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改进策略
        一、渠道:搭建融合互通传播渠道,打造立体联动传播矩阵
        二、内容:叙述故事化,强化对话意识、增强问题意识
        三、体制:创新国际传播管理模式优化国际传播战略布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7)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传入、回应、争论、初创:起步阶段的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5年)
    第一节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人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第二节 “十五首抒情歌曲”的评选和“新星音乐会”的举办
    第三节 对李谷一、朱逢博、程琳的演唱及一些歌曲的争论
    第四节 广东音乐茶座的兴起与流行音乐在广州的初创
    第五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二章 认可、超越、亚文化、低俗:第一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86—1988年)
    第一节 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与“通俗唱法”在大型声乐比赛中的正式设置
    第二节 “西北风”的兴起及其生成环境
    第三节 亚文化群的突起及其在流行音乐中的参与和表现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第五节 俚俗歌曲的兴起与流行音乐步入低谷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 隐患、调整、批判与“卡拉0K”:步入调整期的流行音乐(1989—1992年)
    第一节 步入调整期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第二节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卡拉 OK”的传人与歌舞厅的迅速发展
    第四节 “亚运歌曲、《渴望》插曲、“红太阳现象”
    第五节 对流行音乐的批判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四章 磨合、适应、调整、再发展:第二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93—1996年)
    第一节 流行音乐新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以及文化管理上的调控
    第三节 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关注
    第四节 MTV、排行榜的出现以及大陆流行音乐与国际间的交流
    第五节 摇滚乐的继续发展及有关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
    第六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
    第七节 问题与繁荣同现的流行音乐新一轮发展
    第八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多样化、创新、新传媒、国际交流: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
    第一节 流行音乐发展不稳定中的无序状态
    第二节 各种法规政策的出台以及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新民乐”、“新民歌”
    第四节 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种种表现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第六节 摇滚乐的新发展
    第七节 “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第八节 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第九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第六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第二节 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第三节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个案调查--兼谈专业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的三个方面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三方面的基本认识
结论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后记

(9)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中阿认知研究概述
        二 中阿认知研究评析
        三 发展良性认知的方式
        四 认知的跨学科性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历史文献研究法
        二 案例研究法
        三 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研究的方法
        四 借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会聚性证明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五节 论文架构
    小结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认知
    第一节 认知的概念
    第二节 认知的对象——从个体到国际行为体
    第三节 认知的内涵与外延
        一 认知的内涵
        二 认知的外延
    第四节 认知的研究凭据
    第五节 认知的研究层次
    第六节 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七节 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认知中的应用
    小结
第二章 中阿关系中的认知
    第一节 中阿认知的概念
    第二节 中阿认知的研究凭据
        一 文本
        二 媒体
    第三节 中阿认知的层次
        一 政府层次
        二 精英层次
        三 民间层次
    第四节 中阿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 信仰体系
        二 国内政治
        三 国际格局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中阿认知(1949-1978)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阿认知的表现
        一 政治层面的中阿认知
        二 安全层面的中阿认知
        三 经济层面的中阿认知
        四 文化层面的中阿认知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 中国对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态度
        二 中国对前四次中东战争的态度(1948-1973)
        三 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与阿拉伯世界
    第四节 本时期中阿认知的特点
        一 层次—政府主导
        二 层面—政权合法性
        三 影响因素—信仰体系占主导
    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阿双边认知(1978-2001)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阿双方诉求的变化
    第三节 本阶段中阿认知的表现
        一 政治层面的中阿认知
        二 安全层面的中阿认知
        三 经济层面的中阿认知
        四 文化层面的中阿认知
    第四节 典型案例
        一 1983 年穆巴拉克访华
        二 1993 年李岚清的海湾之行
    第五节 本阶段中阿认知的特点
        一 民间、精英层次的上升
        二 层面—国家利益型认知
        三 认知影响因素—国内政治
    小结
第五章 “9·11”以来的中阿认知(2001-2009)
    第一节 历史背景
        一 “文明冲突论”
        二 “9·11”事件和美国反恐战争
    第二节 本阶段的中阿认知
        一 政治认知的新特点
        二 安全认知的新特点
        三 经济认知的新特点
        四 文化认知的新特点
    第三节 典型案例
        一 中国对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态度
        二 中国海军索马里海域护航(2008-2009)
        三 阿卜杜拉国王访华—中沙能源共同利益
    第四节 本阶段认知的特点
        一 中阿认知层次的互动
        二 “利益攸关体”认知
        三 本阶段认知影响因素的变化—国际格局的“催化剂”作用
    小结
结论
    (一)认知在中阿关系中的应用
    (二)中阿认知在层次上的特点
    (三)中阿认知不同时期的重心演变
    (四)中阿认知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
    (五)研究心得
附:中阿首脑互访记录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一)档案文献:
        (二)专着类:
        (三)论文类:
    二、 英文文献
    三、 阿拉伯文文献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中国开展对外广播宣传的历史背景
    2.1 新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
        2.1.1 两大阵营的舆论较量
        2.1.2 西方对华广播宣传渗透
        2.1.3 抵制西方反华宣传
    2.2 扞卫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2.2.1 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
        2.2.2 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2.2.3 团结社会主义阵营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
        3.1.2 列宁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
        3.1.3 毛泽东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
    3.2 实践基础
        3.2.1 土地革命时期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办
        3.2.2 抗日战争时期日语广播的开办
        3.2.3 解放战争时期对外广播工作的初创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原则和工作机制
    4.1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原则
        4.1.1 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
        4.1.2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4.1.3 坚持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原则
    4.2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管理机制
        4.2.1 中央广播事业局统一领导
        4.2.2 国际广播编辑部具体负责
    4.3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工作机制
        4.3.1 对外广播稿件的搜集整理
        4.3.2 对外广播稿件的编辑审定
        4.3.3 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规则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
    5.1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基本语种
        5.1.1 外语广播
        5.1.2 对华人华侨广播
    5.2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节目设置
        5.2.1 国内新闻节目
        5.2.2 国际新闻节目
        5.2.3 固定专题节目
    5.3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基本内容
        5.3.1 阐释党的大政方针政策
        5.3.2 展示新中国的各项发展成就
        5.3.3 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意义和经验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意义
        6.1.1 塑造了新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6.1.2 奠定了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基础
        6.1.3 配合了新中国党的对外宣传工作
    6.2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经验
        6.2.1 高度重视对外广播的地位和作用
        6.2.2 完善对外广播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6.2.3 加强同国外先进广播的合作与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杨尚昆主席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听众发表新年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70年,70个难忘的广播记忆[J]. 本刊编辑部,刘浩三,艾红红,吕晓虹,宁黎黎,李静. 中国广播, 2019(10)
  • [2]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30年大事记[A]. 祁涛,薛巧珍,赵永华,陈建平,马弋飞,孙菲,金石,任敏,张云燕,向春晓. 新闻学论集(第21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辑, 2008
  • [3]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 钟馨. 武汉大学, 2010(08)
  • [4]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事业大事记[A]. 郑保卫,杨柳. 新闻学论集第26辑, 2011
  • [5]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 朱蓉蓉. 苏州大学, 2010(06)
  • [6]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D]. 林杨莹. 中国传媒大学, 2019(02)
  • [7]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 王思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
  • [8]尴尬与欣喜[J]. 张振华. 中国广播, 2009(01)
  • [9]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D]. 顾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研究[D]. 孟娇娇.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杨尚昆董事长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观众致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