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988年中国药学杂志引文分析

1985-1988年中国药学杂志引文分析

一、中国药学杂志1985~1988年引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刘超[2](2021)在《德尔菲法起源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中的研究》文中提出

李翠[3](2021)在《计算机学科会议“守门人”与大学科研产出及学科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学科开始衍生出学术会议的交流形式。如今,学术会议的交流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计算机学科的主流交流形式。计算机学科的学者,也倾向于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顶尖的会议上。因此,高水平的会议论文,具有与同档期刊论文相同甚至更高的影响力。学术会议的会议委员是对会议论文的选择、修改、发表等过程进行把关的群体。他们基于会议特点及自身较高的学术能力等因素对会议论文的研究方向及学术质量进行判断。他们对于会议论文是否可以发表,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会议委员被学界称为学术会议的“守门人”。由于会议委员对计算机学科的会议论文产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对于学术论文评价所使用的指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引文时间过长,评价指标不能完全反映论文的质量等。所以,笔者思考如果将会议委员数量作为学术论文新的评价指标应用于计算机学科的学术评价是否合理。本研究通过将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与科研产出评价指标及学科水平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依据相关性结果讨论将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用于计算机学科的学术评价是否合理。本研究选取计算机学科312个国际学术会议的会议委员数据作为研究来源,对数据整理后获得来自1187所世界大学的会议委员数量排名,再利用分位数回归、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对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与反映科研产出水平的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与会议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h指数等科研产出评价指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其中分位数回归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当科研产出评价指标位于较高分位点时,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对科研产出结果的影响较大;反之,当科研产出评价指标位于较低分位点时,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对科研产出结果的影响较小。本研究还对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与ARWU及CS Rankings学科水平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与ARWU学科水平评价指标中的论文数量、顶尖期刊论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与国际合作论文比例、教师获权威奖项数、论文标准化影响力等指标的相关性较低。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与CS Rankings排名指标中的全体教职员数及平均论文数的相关性都较高。这是由于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很大一部分受学校规模的影响,学校规模越大,影响力越强,拥有更多会议委员数量的可能性越大,其科研产出能力越突出的可能性也越大。笔者基于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与反映科研产出的评价指标及ARWU、CS Rankings的学科水平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认为将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作为一个新的计算机学科评价指标的预想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本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计算机学科科研产出的评价人员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吴明智,史国兵,徐莉莉,宫建[4](2021)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揭示药物流行病学在研究热点上的特点和趋势。方法以"药物流行病学"和"Pharmacoepidemiology"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利用BICOMB软件统计发文年代、作者分布、来源期刊分布,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和建立战略坐标图。结果外文文献明显多于中文文献,国内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积累。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高产作者比较少,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共词聚类分析以及战略坐标结果显示,国内外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侧重点上,既有共同点,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研究主题的成熟程度上,国内外的研究也存在着差异,国内研究深入且成熟的仅有"药物警戒与药物不良反应"1个主题。结论目前国内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还处于兴起的阶段,在药物流行病学的分支研究中还需要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研究。

刘明,高亚,胡志伟,施树珍,杨珂璐,耿婕,田金徽[5](2020)在《全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引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分析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收录的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研究引文,客观评价HTA的发展历程、现状、热点并预测其发展。利用VOS-viewer (version 1.6.9)与Cite Space 5.5.R2软件分析文献引文的频次、期刊、作者,并分别生成引文、引文期刊、引文作者共现网络图、突发检测图、期刊双叠图。30 615篇引文大致分为5类:HTA的定义和概念; HTA的传播、实施及此过程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促进HTA的发展;普众、患者在HTA中的参与问题; HTA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引文来自13 460种期刊,"Int J Technol Assess Health Care"期刊共现频次最多(2 846次),其次是"Value Health"和"Health Policy",分别是707次和652次。引文期刊主要分为5大类:专科疾病类、卫生保健与服务类、卫生保健与经济类、肿瘤类、卫生保健与环境类。19 912位作者参与引文的发表,来自荷兰的Banta HD参与发文最多(372篇),其次分别是来自约克大学的Drummond MF(359篇)和艾伯塔省医学传统研究基金会的Hailey D(182篇)。HTA是一个动态的、快速发展的学科,先后经历实施问题、具体定义、伦理问题、道德问题、普众及患者参与的研究过程。HTA相关的政策、环境、职业卫生、药学及经济问题将有可能继续成为研究热点。

任全娥[6](2020)在《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40年——基于知识图谱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79年至2019年,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当前,学科危机与发展机遇并存,迫切需要对这40年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轨迹进行全程回顾与系统梳理,深入思考我国文献计量学在网络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路径与前进方向。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论文数据,并结合其他多种渠道的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 5.6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出我国文献计量学40年的论文作者知识图谱和研究前沿知识图谱,回顾这一学科领域的整个发展脉络,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根据论文增长曲线与知识图谱演变,以10年为一个周期,将我国文献计量学40年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包括:产生与初步发展阶段(1979-1989)、繁荣与全面发展阶段(1990-1999)、拓展与应用发展阶段(2000-2009)、突破与转型发展阶段(2010-2019)。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文献计量学在经历了发展的幼年期和黄金期之后,目前正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突破转型期;展望未来,传统的文献计量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型的现代意义上的文献计量学,即由"三计学"融合而成的科学文献信息计量学以及全文本文献计量学、语义文献计量学、政策文本计量学等组成的学科群。

刘立安[7](2020)在《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宋以前的灸疗学术传承和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就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若干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灸疗学术史的考证、分析是中医针灸学科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可上溯先秦。本文研究目的是以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对先秦至宋代的灸疗学术进行纵向的考证、分析,并形成总结,以全面地梳理这段时期灸疗学术成果,并揭示其背后的学术发展轨迹。探寻在该段历史时期内灸疗学术沿革的内在规律,初探学术发展背后的社会动因,填补灸疗专科学术沿革研究的空白。本研究进一步借学术史研究中所见学术发展与社会、文化推进的联系性,结合社科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对照,从横向上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与拓展,探究其学理的贯通、旁通、变通规律,拟为以后的灸疗学术挖掘、学理研究提供新视角性的借鉴和启示。研究方法:本义主要通过全面搜集、梳理宋以前灸疗文献、史料,结合典型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灸疗学术传承、发展的研究及若干学术论点的挖掘。典型分析方法乃于研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人物及其成果和相关着作文献,后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其学术特点、利弊得失与学术规律。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其通过在思想上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特征、属性、关系等,再从本质上加以界定和确立,进而通过分析、综合,把握其规律性。综合研究方法即在大量占有学术传承、发展史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分析、综合、比较,以呈现学术发展的成果,揭示其特征、利弊和规律。研究结果:依据宋及以前灸疗学术传承、发展客观事实与规律,本文将该段时期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划为五个历史分期:(1)自三代之前至《灵枢》、《素问》成书前,为灸疗学术的萌芽阶段。该阶段,可见一些与灸疗相关的出土物,有关灸疗的记载散见于儒、道等诸子作品中,《马王堆帛书》中见载经脉的雏形,但并未见成熟的灸疗指导理论体系;(2)自《黄帝内经》成书至晋皇甫谧写成《针灸甲乙经》时期,是灸疗学术体系初建阶段。在该阶段,古人总结了此前的中医及灸疗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在详述人体的经络腧穴基础上,《内经》、《针灸甲乙经》等文献全面论述了灸疗适合地域、从业适合人员、适用情况判断、施灸原则、灸疗补泻、穴位灸禁及与他法联合应用等灸疗基础理论,至此灸疗学术基础理论体系初步建立;(3)自晋代葛洪着《肘后备急方》到唐初甄权、张文仲等医家论灸,是灸疗学术的发展丰富阶段。在该阶段,灸疗急救思想及急症施灸发展迅速,外科、伤科、痈疽之灸方均丰。灸法上也大有丰富,首开隔物灸先河。灸疗临床见经外奇穴的选用;(4)自唐孙思邈着《备急千金方》到北宋政府编就《圣济总录》,可以称之为灸疗学术的繁盛阶段。该阶段,王焘等不少医家“重灸思想”鲜明。灸疗学术在魏晋南北朝丰富基础上,出现第二次总结。该时对于腧穴、灸材、艾炷形制、灸法、灸量、施术、灸疮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定,明确提出了灸例、腧穴标准、疗程等内容,灸方也极大丰富。在大总结基础上,可见灸疗思想及方法的进一步发展;(5)自《灸膏肓俞穴法》、《西方子明堂灸经》等民间灸疗专书出现延续到宋代以后,为灸疗学术争鸣与门派初现阶段,本阶段民间灸疗专着多方出现,在灸疗学术探讨上不再追求全面,而多针对灸疗学术体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医家各有所主张,各有所长,各有灸疗学术所挖掘的点,初步可见学术分门别派之端倪。在对宋以前灸疗学术演变进行纵向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灸疗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沿袭创新、利弊得失,并阐述了灸疗学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本文剖析出宋以前灸疗的学术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大体上有相合性,这也折射出学术发展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经济基础性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故可进一步窥见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的联接。综合可见,中医药体系中的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社会的发展有紧密关联。启示我们在当下,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发展灸疗学术有其必要性,据此笔者提出了后续灸疗学术发展选题的建议。一者,对于当前“老龄化”社会将至,灸疗学术探索在老年病领域或大有可为:再者,在当前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下,社会医学倡议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提倡并重视疾病预防,故对保健灸疗的研究也是可取的方向;三者,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中,艾灸发挥了防疫作用,面对复杂且日益全球化的疫病流行趋势,灸疗防控传染病研究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方向。这也表明,对于传统灸疗学术的挖掘,回归和联系传统文化并进行多学科互参式的研究是可取方式之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的全景式梳理与总结,抓取了灸疗学术体系发展的整体视角,进而回溯针灸及中医整体学术理论体系,以多学科对照、贯通思路,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了横向挖掘与拓展,对于“艾”的本义与阴阳的联系、“腧穴取穴法”的系统性、“奇经八脉”理论、灸疗手法、“古音六字诀”音韵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为后续灸疗学术理论研究乃至针灸和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史的纵向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结合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到以下四点结论:(1)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五期;(2)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与社会更替历史进程有相合性,且宋以前灸疗学术演进背后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动因;(3)宋以前灸疗学术的沿革对于今后灸疗学术研究的选题有所启示;(4)在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多学科对照、贯通探索是可取途径之一。

吕晓赞[8](2020)在《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文中认为作为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模式,跨学科研究已成为推动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促进科学发现、知识创新以及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全面理解跨学科研究、系统分析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特征,并通过这种理解达成对科学发展特点的客观认识,是认识当代科学发展规律、有效规划和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从文献计量视角系统认识并研究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以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维度。为全面系统地考查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根据已有研究总结和归纳科学知识生产的要素系统及其特征,提炼量化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分析框架。文献调研结果发现,当前学术界关于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通过定性描述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新特征,并形成了以“大科学”、“知识生产模式2”、“后学院科学”和“三螺旋模型”等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但关于何为知识生产模式、如何系统地评估和量化知识生产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十分匮乏。据此,本文从科学产出视角出发,以科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理论和知识生产理论,将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分解为知识生产主体、知识生产载体和知识生产客体三个要素系统,并据此建立量化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特征的分析框架。其次,考虑到大数据研究典型的跨学科性,本文以大数据研究为案例,对上述提出的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综合利用共现分析、引文分析和知识图谱等方法,量化了全球和我国大数据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主要特征,发现当前大数据研究具有作者合作程度高、研究主题应用性强和跨学科性明显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思辨式”和“实验型”的科学研究模式,当代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模式在知识生产的主体、载体和客体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这些变化不仅反映科学自身发展的复杂性,同时也表明科学与社会其他部门如政府、产业等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联系。与此同时,对比全球大数据研究的模式特征,我国的大数据研究在跨界合作、学科结构分布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均有可提升的空间。据此,本文从知识生产角度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规划跨学科研究总体布局,明确跨学科研究主题及其发展战略;2)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研究,大力支持跨学科和跨界合作;3)顺应科技全球化趋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4)突出研究重点难点,以点带面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整体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基于现有理论提出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文献计量分析框架,从知识生产主体、客体和载体角度解析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2)以大数据研究为例对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对全球和我国大数据研究宏观动态发展模式的系统认识;3)以引文分析、共现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大数据研究的合作网络、学科结构和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4)从科研管理和科技评价的实践出发,本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方式能够为科学发展和管理研究及其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郭书剑[9](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中国新药杂志》[10](2020)在《《中国新药杂志》投稿须知》文中认为《中国新药杂志》(CN:11-2850/R,ISSN:1003-3734)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的药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我国新药研发与应用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刊物。主编为桑国卫院士。本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JCR)和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双核心期

二、中国药学杂志1985~1988年引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药学杂志1985~1988年引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计算机学科会议“守门人”与大学科研产出及学科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计算机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1.1.2 我国学者对于科研产出评价观念发生转变
        1.1.3 我国计算机学科建设与世界强校尚有差距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会议委员与科研产出及学科水平关系的研究综述
    2.1 “守门人”个人的科研能力
    2.2 “守门人”与科研产出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2.3 计算机学科科研产出评价指标的研究
    2.4 将“守门人”数量用作大学排名
    2.5 关于主流大学排名的研究
    2.6 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计算机学科大学拥有的会议委员数量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3.2 科研产出评价指标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3.3 ARWU计算机学科水平数据收集与处理
    3.4 CS Rankings学科水平数据收集与处理
    3.5 分位数回归方法
        3.5.1 分位数回归的概念
        3.5.2 分位数回归的优点
    3.6 小结
第4章 计算机学科会议委员与科研产出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4.1 计算机学科会议委员任职大学的结果分析
    4.2 计算机学科会议委员数量与科研产出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 计算机学科会议委员数量与科研产出评价指标的OLS回归及分位数回归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OLS回归结果分析
        4.3.3 分位数回归结果分析
        4.3.4 回归结果的讨论
    4.4 与已有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4.5 关于会议委员遴选标准的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计算机学科会议委员与学科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5.1 计算机学科会议委员数量与ARWU学科水平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2 计算机学科会议委员数量与CS Rankings学科水平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启示
    6.3 研究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清单

(4)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计量分析
        1.1.2 共词分析
        1.1.3 战略坐标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论文发文年代分析
    2.2 作者分布分析
    2.3 来源期刊分析
    2.4 共词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
        2.4.1 共词聚类分析
        2.4.2 战略坐标分析
3 讨论
    3.1 国内研究方兴未艾,国外研究渐趋成熟
    3.2 高产作者较少,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3.3 来源期刊分布比较分散
    3.4 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存在差异
4 结束语

(5)全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引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引文分析
    2.2 引文期刊分析
    2.3 引文作者分析
3讨论
4 结论

(6)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40年——基于知识图谱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文献计量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划分
2 我国文献计量学回顾的文献采集与数据处理
3 我国文献计量学4个发展阶段的知识图谱分析
    3.1 产生与初步发展阶段(1979-1989)
        3.1.1 高发文作者合作群体
        3.1.2 研究前沿时区图
        3.1.3 标志性成果
    3.2 繁荣与全面发展阶段(1990-1999)
        3.2.1 高发文作者合作网络
        3.2.2 研究前沿时区图
        3.2.3 标志性成果
    3.3 拓展与应用发展阶段(2000-2009)
        3.3.1 高发文作者合作网络
        3.3.2 研究前沿时区图
        3.3.3 标志性成果
    3.4 突破与转型发展阶段(2010-2019)
        3.4.1 高发文作者合作网络
        3.4.2 研究前沿时区图
        3.4.3 标志性成果
4 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趋势展望
    4.1 危机可以转化为机遇
    4.2 文献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的同源合流
    4.3 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的数据融合
    4.4 传统文献计量学向现代文献计量学的转型升级

(7)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灸疗文献及灸疗学术相关研究综述
    综述二 灸疗史相关研究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与若干相关学术论点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 灸疗
        2 学术与学术史
        3 解构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1 研究范围
        2 研究内容
        3 研方方法
    第二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发展考察与纵论
        第一节 《马王堆帛书》及其前的灸疗学术钩沉
        1 先秦灸疗学术钩沉
        2 汉初《马王堆帛书》中灸疗相关论述提取
        第二节 《内经》、《针灸甲乙经》时代之灸疗基础理论体系形成
        1 《黄帝内经》对灸疗基础理论体系的总结
        2 《伤寒杂病论》的灸疗学术发挥与灸证对应
        3 《针灸甲乙经》对灸疗理论与应用体系细化
        4 《黄帝虾蟆经忌》论灸疗择时与八木取火
        5 华佗、曹翕灸论辑考
        第三节 灸疗急救与灸疗学术体系的丰富
        1 《肘后备急方》详论灸治急症与隔物施灸
        2 《小品方》辑佚部分灸疗特点析
        3 范汪、深师、陶弘景等灸家的灸疗临证
        第四节 《诸病源候论》至《外台秘要》时期的灸疗学术总结与推进
        1 《诸病源候论》的背俞施灸与温热病可灸论
        2 敦煌残卷论灸考
        3 孙思邈《千金方》对灸疗理论体系的再次总结与发展
        4 王焘《外台秘要》对唐初以前灸疗学术的汇总
        5 该时期其他灸家的论述
        第五节 官方灸疗学术继承和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1 政府主持编写医籍的灸疗学术传承
        2 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3 该时期其他学者对灸疗学术的探讨
        本章小结: 宋以前灸疗学术沿革纵向整体析
    第三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若干相关学术论点横向挖掘
        第一节 象思维的离析、贯通与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
        1 根于象本义的象思维离析
        2 象思维与中医文化领域的初步对接
        3 象思维在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中的应用
        第二节 参合古兵学文献的针灸奇经八脉理论考证与解构
        1 结合古兵学文献的“奇正”整体义训
        2 奇正思想下奇经八脉理论解构
        第三节 纵横捭阖理论与若干针灸理论贯通研究
        1纵横经纬贯通考
        2 纵横理论与经络气血析
        3 纵横学说与针灸基本手法逻辑系统性重构
        第四节 针灸髓海理论考掘与脑户穴应用
        1 髓海之输范围性考
        2 从脑主神志与心主神明矛盾到四海与精气神的对应
        3 由髓海之输范围面到线再到点:督脉与脑户穴
        4 有关脑户穴应用的古今文献提取与统计
        5 关于脑户禁刺讨论与骨空体系展望
        第五节 参考“天人合一”思想的古音六字诀音韵学溯源
        1 时间上追溯中古音
        2 地域上转至吴音
        3 构音时间因素与地域因素的参合
        4 从天人合一视角对古音六字诀溯源
        5 天人合一下古音六字诀的续贯通性
        第六节 腧穴取穴法的考证与应用
        1 腧穴取穴法理论体系层次划分及其考证
        2 取穴方法体系应用性修正及初步形成模式
        本章小结: 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思路探索
结语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及其重要作用
        1.1.2 知识生产模式是科学研究的核心要素
        1.1.3 文献计量学在发现科学发展规律中的独特作用
        1.1.4 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性及其跨学科特征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跨学科研究
        1.3.2 知识生产模式
        1.3.3 大数据计量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跨学科研究理论
        2.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发展
        2.1.2 跨学科研究的动力机制
        2.1.3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与类型
    2.2 科学知识生产理论
        2.2.1 科学知识及其特征
        2.2.2 科学知识生产的特征
    2.3 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
        2.3.1 “小科学”到“大科学”
        2.3.2 “学院科学”和“后学院科学”
        2.3.3 知识生产“模式1”和“模式2”
        2.3.4 “三螺旋”理论
    2.4 文献计量学理论
        2.4.1 科学文献及其类型
        2.4.2 科学文献的评价功能
        2.4.3 科学文献评价功能的实现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分析框架建构
    3.1 知识生产要素
        3.1.1 要素构成
        3.1.2 要素间关系
    3.2 分析视角与框架建构
        3.2.1 分析视角
        3.2.2 分析框架构建
    3.3 研究数据与指标介绍
        3.3.1 数据库与检索策略
        3.3.2 主要指标介绍
    3.4 本章小结
4 大数据研究产出概况
    4.1 大数据论文的产出特征
        4.1.1 时间分布
        4.1.2 国家分布
    4.2 大数据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4.2.1 施引文献学科分布
        4.2.2 施引文献主题分布
        4.2.3 高被引论文
    4.3 本章小结
5 大数据研究的主体特征
    5.1 作者及其合作
        5.1.1 规模与特征
        5.1.2 合作模式
    5.2 机构及其合作
        5.2.1 规模与特征
        5.2.2 合作模式
    5.3 国家及其合作
        5.3.1 规模与特征
        5.3.2 合作模式
    5.4 本章小结
6 大数据研究的载体特征
    6.1 期刊与学科分布
        6.1.1 主要期刊
        6.1.2 期刊所属学科分布
    6.2 跨学科性
        6.2.1 跨学科性测度
        6.2.2 主要来源学科
        6.2.3 核心文献
    6.3 本章小结
7 大数据研究的客体特征
    7.1 基于关键词的知识点分析
        7.1.1 高频关键词
        7.1.2 关键词聚类网络
    7.2 基于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7.2.1 CWTS论文主题分类系统
        7.2.2 大数据研究主题分布
    7.3 基于论文聚类的研究方向分析
        7.3.1 耦合网络
        7.3.2 共被引网络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大数据研究的特征
    8.1 主体特征
        8.1.1 核心作者与机构
        8.1.2 合作模式
    8.2 载体特征
        8.2.1 期刊分布
        8.2.2 学科分布
        8.2.3 跨学科性
        8.2.4 核心文献
    8.3 客体特征
        8.3.1 高频关键词
        8.3.2 论文主题分布
        8.3.3 论文聚类网络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9)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10)《中国新药杂志》投稿须知(论文提纲范文)

1 投稿
    1.1 栏目设置及来稿篇幅
    1.2 投稿方式
    1.3 投稿登记表
2 稿件处理流程
    2.1 初审
    2.2 外审
    2.3 定稿会
    2.4 退修或退稿
    2.5 编辑加工
    2.6 终审待发表
    2.7 校样
    2.8 发表
    2.9 网络版
3 论文撰写要求
    3.1 题名
    3.2 署名
    3.3 中英文摘要
    3.4 中英文关键词
    3.5 脚注
    3.6 正文
    3.7 图和表
    3.8 结构式、数学式和反应式
    3.9 单位和量
    3.1 0 代号与缩写
    3.1 1 药名
    3.1 2 参考文献

四、中国药学杂志1985~1988年引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德尔菲法起源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中的研究[D]. 刘超.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3]计算机学科会议“守门人”与大学科研产出及学科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李翠.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J]. 吴明智,史国兵,徐莉莉,宫建. 医药导报, 2021(04)
  • [5]全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引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 刘明,高亚,胡志伟,施树珍,杨珂璐,耿婕,田金徽. 中国药物评价, 2020(05)
  • [6]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40年——基于知识图谱的回顾与展望[J]. 任全娥.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0(Z2)
  • [7]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D]. 刘立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D]. 吕晓赞. 浙江大学, 2020
  • [9]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中国新药杂志》投稿须知[J].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2020(01)

标签:;  ;  ;  ;  ;  

1985-1988年中国药学杂志引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