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电子教育——全国电子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明确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电子教育——全国电子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一、明确指导思想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记详(论文文献综述)

乔金霞[1](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著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著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杜光胜[2](2013)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处于民族危难之际,国家积弱、人民穷困,“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成为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批有志之士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社会改良社会实践运动之中,幻灯、电影、播音等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电化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利器”。对于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近些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开始得到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例如,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朱光岳老师编著的《江苏电化教育史》,从高教电化教育、普教电化教育、社会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学术团体4方面对早期江苏省电化教育进行了论述。2007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4年的研究,在一批热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资料收集和挖掘,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索。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些研究专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台湾教育传播暨科技学会会长张霄亭,中央研究院编著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集刊》中对20年代的电化教育也有简略叙述。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不够:1.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江苏省电化教育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值得对其发展原因和历程进行深入探讨;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与全国各地电化教育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支撑了当时极具影响的民众教育发展,对二者之间关系值得深入探讨;3.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技术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应用观念变化带来了哪些教学观念变革?本文试图以史料为基础,围绕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交流阐述江苏省电化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性江苏省电化教育人物的活动、教育思想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对全国的影响,旨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史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深入研讨,探索近代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电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进行较深层次地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这部分介绍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省电化教育兴起建立的客观条件,说明江苏省既具有特殊的地理和地域特点,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责任,使其教育特别是电化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地推动和发展。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主要从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组织管理、各地在学校和社会开展识字教育、电影教育、播音教育等方面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情况,借助历史文献资料、覆盖人数、经费统计、当时的社会报道,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历程。重点以镇江民众教育馆、南京民众教育馆、徐州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活动,认真梳理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各地电化教育近30年的发展历史。3.电化教育人才培养重点从高校开展电化教育教学、社会电化教育培训活动,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和普及活动,阐述了学校及社会机构开展电化教育的内容、规模、经费使用等,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壮大的根源。4.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根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如《民众教育通讯》、《教育与民众》)、电化教育专著、社团活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及其对电化教育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传播的基本思想方法。5.电化教育交流活动与示范作用重点从省内、省际、国际三方面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情况,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全国电化教育导向和影响,同时通过江苏省电化教育与全国电化教育互动,通过国家倡导电化教育、全国普遍推行电化教育,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早期电化教育交流的意义。6.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本章重点从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两方面阐述了江苏省引进电化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育应用,在开展幻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光源和声音扩音进行了技术改进,创造性地设计了六伏脱两用教学机,解决巡回教学用电问题,着手自行设计了适合交流电、直流电的中华式扩声机,在推广电化教育应用中起到良好功效。7.代表人物及其电化教育思想民国时期,江苏省产生了一系列的电化教育工作者,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陈果夫、刘之常、赵光焘、陈汀声、俞庆棠、赵鸿谦、戴公亮、孙明经等人的电化教育活动,详细阐述了具有江苏省地域特征的电化教育思想形成过程。8.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历史原因的基础上,说明了江苏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特定条件下激发的社会需求催生了江苏省电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引导江苏省电化教育不断发展。同时,文章也以历史条件为背景,根据史料情况说明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中人员、教学理论、电化教育实施方面的不足。

张慧[3](2016)在《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支持工具,对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既要促进双语言的学习,又要承担双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还要克服双语教学中各主体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取得显著发展。应然层面,双语教学资源库、语音识别技术、手持数字设备、可弹出视频、双语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融入,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实然层面,信息技术的强势进入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需求产生对接错位,海量教育信息资源闲置、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低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整合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方式、适切性与融合度为切入点,以新疆16所双语学校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提炼出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典型特征,梳理了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双语教学形成了完备的模式和体系;具有完善的双语教学研究与管理体制;南、北疆双语教学发展差异较大。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热潮推动下,新疆双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一方面嵌套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体系中;一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如构建独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开放交互式双语教学服务体系、维汉双语学习APP等。然而,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结果却收效甚微。尽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造成资源适切性欠缺、民族文化资源“孤立、薄弱”,双语教师与学生资源“饥渴”仍然难解。此外,信息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盲目模仿、急躁冒进现象,而双语教学中的语言障碍、文化传承式微、跨文化适应问题、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相关研究薄弱等多重“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之间的冲突。由此,本研究基于“共生教育”视野,结合新疆双语教学的特征,从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的技术需求、技术如何引领双语教学等多重视角反思,强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注重“民族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具体而言:(1)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融入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同时关注学校之外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双语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梯级与适用的多媒体双语教材资源;将已有民族特色数据库引入双语教学,并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应用,进而促进本民族语言文化、他民族语言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以双向融合理念化解“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冲突,以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抓手,通过本土化研究活化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沟通“线上”与“线下”,逐步提升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新疆双语教学中“活”的问题为取向,关注本地典型案例,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本土化研究,融通理论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的双向融合,实现双语教学体系中各要素及其整体形成共生、共融状态。

程明喜[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林坤[5](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6](2018)在《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办好网络教育"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也开始了一个新时代,成为破解新时代教育矛盾,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四个时期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为教育信息化1.0"兴"时代,包括"教育信息化萌芽期""教育信息化建设驱动发展期"及"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发展期"第二阶段为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标志,进入"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新时期"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有新的使命与责任,要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教与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四化三学"的教育新格局,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和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许欢[7](2019)在《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3年以来,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基本形成了“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在线课程建设体系,在促进优质资源汇集与共享,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前,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面临着“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课题。同时也面临终身教育体系缺失、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不足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由“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等瓶颈问题。建设理念在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指向和推进行为的实践,意义至关重要。回顾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演化历程与践行现状,揭示建设理念演化的路径、规律与趋势,考察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指导现阶段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促进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内化机制,以构建“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本研究围绕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从两条线索展开论证。其一是在厘清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基础之上,从理念演化外显的课程形态演进、政策演变脉络、应用实效关联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构成理念演化的逻辑证据框架;其二是揭示建设理念演化外显实践形态之下的内隐学理,即从“人、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视角探寻建设理念演化的基本路径及核心驱动力,进而分析判断“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下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新取向。本研究首先以历史维度,从时代需求、技术演变、建设成效等方面回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发展阶段,并探讨在线课程形态的演进。其次分析在线课程建设的理论内涵及其演变脉络,为理念演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与逻辑前提。三是对理念推动下的在线课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重点探讨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四是利用文献分析、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在线课程的应用实效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建设理念与应用实效的关联影响进行解读。在理念演化逻辑分析的证据框架基础之上,系统梳理国内高校在线课程不同发展阶段的理念核心、理念差异及理念承继,描绘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基本路径,并反思理念缺陷及消解可能。继而从技术的教育价值观出发,提炼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最后,基于技术的生态观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性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应然取向以及理念指向下的教育政策和策略。研究发现,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既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外显形态。三者之间既有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也有在线课程发展的外延变化。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实现了从“重建轻用”到“建用一体”直至“建以致用”,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的演化路径。从建设之初关注课程资源聚集,以超链接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为支撑而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渠道网络化,逐渐演化为以社会化交互软件为载体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论指向的在线课程普及共享,初步实现“资源思维”向“学习者思维”的转变。直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线课程建设聚焦“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精准化学习管理和动态化学习生成。建设理念从关注资源聚集转向聚焦在线课程应用。同时,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仍面临困境: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有效应用机制尚未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不够深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升。从技术的教育价值观出发,本研究认识到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逐渐从资源建设聚焦课程应用,其实质是教育主体对技术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认知发生迁移,是以“深度融合”替代“整合”理念。由仅仅关注如何把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来,演化为更多地关心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在线课程潜能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要基于技术对于教育本质的创新,而创新的实现最终归结于本土化、区域化、情景化的应用实践。“深度融合”是实现技术超越并促进技术本质与人的精神融合从而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技术推动教育创新的着力点从人的认知产物,即知识的掌握逐渐转向人类自身。只有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内化为“教育内的技术”,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才能影响教育本质力量的发展,技术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创造实现,“信息技术与人、教育”才能形成自我进化的生态系统。这是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研究认为,“融合创新”是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理念趋向。“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教育生态体系重构的基础和创新要素,为构建“融合创新”的教育新生态体系提供给了理论给养和外部支撑,为我国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创新路径。基于技术的生态观,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应借势“互联网+”,从“资源共享”逐步转向“智慧共生”而实现“三重融合创新”:一是创新教学模式,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新兴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要素重新解构的基础,提升技术应用于创新教育的自适应服务能力,以实现“教育与技术共融、知识与创新共生”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二是创新服务模式,要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的载体,推动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创新,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教育信息生态体系;三是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重教”和“重学”相融合的教与学激励、保障、支持体系,以实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

杨英[8](2018)在《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文中提出信息化深刻影响教育,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学现代化既是时代性的崭新课题,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教界围绕此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改变了我国职业教学的落后面貌。系统研究我国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有助于丰富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有助于讲好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故事,有助于促进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现代化更好发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围绕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学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提出优化发展策略,重点探讨以下内容:一是探讨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对职教教师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路径、典型做法与创新经验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中国特色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职业教学信息化大赛的发展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发展之策。实现教师的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前提,因此对以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的探讨也是本研究的核心。二是探讨信息化资源对于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价值,研究分析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典型经验,探讨促进现代优质职教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公建共享”建设的专业资源库的优化发展。三是探讨管理在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维度与实践价值,总结创新实践经验,对我国职教特色的两大信息化组织的作为进行探讨,并针对教学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四是探讨评价在职教教学现代化中重要地位,分析评价主体、内容及工具的现代化特征,提出有效融合“人评+机评”以提升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总结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经验。

武月清[9](2015)在《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文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经历了电化教育局、电化教育司、电化教育办等三个时期。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到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开展的许多电化教育相关工作、活动,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地思考和应对这一问题。

武月清[10](2013)在《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研究旨在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所开展的工作、活动,以及其在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探讨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笔者在获得第一手档案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访谈了当时在职的部分人员。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梳理,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全面考察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1979年至2001年之间所开展的工作、活动,阐明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开展的活动,在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促使电化教育发展的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在于:编制电化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全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指导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并对电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2.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这一时期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有:建立一个职责明确、领导有方的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于推动全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应该着眼全局,从长远、有效的视角出发,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方针、政策,引导全国电化教育的健康发展。3.通过论文研究得到的启示是:我国的电化教育领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组织,使该系统能够协同、有序、高效运转;管理机构的重点工作是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而不是传统的行政干预;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应用三者的关系,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资源建设为重点、应用效果为核心”,统筹安排硬件、软件、潜件建设;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关键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应对。

二、明确指导思想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记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确指导思想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记详(论文提纲范文)

(1)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著作的翻译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著:《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著:《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第二节 论文与专著: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一、电影教育研究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一、专业学会
        二、专业期刊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1 选题价值与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学术价值
        1.1.3 现实意义
    1.2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1.2.1 档案资料
        1.2.2 史料选编及汇编
        1.2.3 地方史志资料
        1.2.4 相关论著
        1.2.5 相关杂志与报纸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3.1 大陆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3.2 台湾地区研究情况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
    2.1 近代江苏省地域特点
        2.1.1 地域范围
        2.1.2 独特的地域特征
    2.2 近代江苏省文化与教育
        2.2.1 文化
        2.2.2 教育
    2.3 电化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兴起
        2.3.1 对国外视听教育新思潮与经验的引介
        2.3.2 知名人士对电化教育的提倡
3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3.1 十年发展黄金期(1927—1937)
        3.1.1 电影教育
        3.1.2 播音教育
        3.1.3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事业
    3.2 战争环境下的艰难发展(1937—1949)
        3.2.1 抗战时的艰难维持
        3.2.2 抗战后的缓慢重建
    3.3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4 江苏电化教育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
    4.1 高校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与专门人才的培养
        4.1.1 金陵大学
        4.1.2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4.1.3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4.2 教育部开展的全国电化教育培训及江苏扮演的角色
    4.3 江苏省电化教育组织管理
        4.3.1 推行的机关
        4.3.2 计划、措施、法令的制定与实施
5 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探讨研究
    5.1 相关期刊与研究论文
        5.1.1 《民众教育通讯》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5.1.2 《教育与民众》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5.2 重要电化教育专著
        5.2.1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
        5.2.2 《电化教育概论》
    5.3 其他期刊与著述
        5.3.1 《教育电影半月刊》
        5.3.2 电影教育实施法
6 江苏省电化教育推广与交流活动研究
    6.1 国内开展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6.1.1 省内各县巡回活动
        6.1.2 江苏与外省的电化教育交流
    6.2 参加国际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7 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
    7.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
        7.1.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
        7.1.2 电影及播音教育的最初应用
    7.2 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
        7.2.1 幻灯技术传入我国
        7.2.2 幻灯技术与社会教育结合
        7.2.3 相关技术改进
8 江苏省电化教育重要人物研究研究
    8.1 陈果夫对电化教育的倡导与推动
        8.1.1 重视并积极推行教育电影
        8.1.2 建广播电台,推进教育播音
        8.1.3 倡导和推行电化教育
    8.2 刘之常对电化教学的开拓性探索
        8.2.1 主持推进电播教学
        8.2.2 探索开展电影教学
        8.2.3 编写电化教育教材
    8.3 赵光涛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
        8.3.1 主持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
        8.3.2 结合电化教育实践深化理论研究
    8.4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实践
        8.4.1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
        8.4.2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
        8.4.3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8.5 其他电化教育人物研究
        8.5.1 俞庆棠创办电化教育专修科
        8.5.2 赵鸿谦与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
        8.5.3 戴公亮的电化教育实践
        8.5.4 孙明经与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活动
9 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回顾与总结
    9.1 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9.2 政府与教育机构对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大力推动
    9.3 江苏省电化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活动
    9.4 江苏省电化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已有研究基础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一)新疆双语教学的历史概况
    (二)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现状
    (三)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
二、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
    (二)信息技术进入双语课堂的方式及应用频率
    (三)双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情况与需求分析
    (四)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
三、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出现冲突
四、共生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一)共生教育:“信息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和谐之道
    (二)双向融合:“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冲突的化解之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核心概念
        (一)苗族文化
        (二)课程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一)苗族文化课程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四、文献综合评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一、样本学校深描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二)地域差异性显著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一)技术标准
        (二)元数据规范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一)课程导航作用
        (二)课程导航内容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五)智慧教学模式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6)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信息化1.0“兴”时代:破与立, 建与用
    (一) 教育信息化萌芽期 (电化教育复兴期)
    (二) 教育信息化建设驱动发展期
    (三) 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发展期
二、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融合创新, 智能引领
三、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与责任担当
四、结语
附录

(7)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1.1 在线课程全球范围内兴起
        0.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应用困境
        0.1.3 “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面临挑战
    0.2 相关概念界定
        0.2.1 开放教育资源
        0.2.2 在线课程
        0.2.3 理念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1 国外研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综述
        0.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0.4 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及方法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思路
        0.4.3 研究内容
        0.4.4 研究方法
第1章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历程及其形态演进
    1.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国际背景
        1.1.1 开放教育资源时代
        1.1.2 MOOC时代
        1.1.3 后MOOC时代
    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三个阶段
        1.2.1 精品课程建设阶段
        1.2.2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阶段
        1.2.3 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
    1.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形态演进
        1.3.1 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
        1.3.2 从单一性到多元化
        1.3.3 从静态传授到动态生成
第2章 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及其演变脉络
    2.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
        2.1.1 在线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2.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论形成
    2.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论演变脉络
        2.2.1 从问题范式向理论范式转变
        2.2.2 从媒体论向系统论转变
        2.2.3 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第3章 建设理念推动下的政策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3.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相关政策梳理
        3.1.1 探索确立:精品课程建设政策
        3.1.2 整体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政策
        3.1.3 全面深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政策
    3.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政策演变
        3.2.1 建设目标:从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
        3.2.2 建设内容:从示范引领到教学相融
        3.2.3 服务面向:从教师中心到面向大众
        3.2.4 建设模式: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支持
        3.2.5 运行管理:从评选驱动到应用驱动
    3.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
        3.3.1 以需求为驱动的政策形成机制
        3.3.2 以资源最优化为取向的政策价值
        3.3.3 以制度规范为保障的过程指向
第4章 建设理念指向下的应用实效及其关联影响
    4.1 精品课程应用实效分析
        4.1.1 基于国家精品课程应用数据分析
        4.1.2 精品课程应用实效文献分析
    4.2 精品开放课程应用实效分析
        4.2.1 基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应用数据分析
        4.2.2 精品开放课程应用实效文献分析
    4.3 国内高校MOOC应用实效现状分析
        4.3.1 学习者应用实效定量分析
        4.3.2 学习者应用实效定性研究
        4.3.3 教师应用实效定量分析
        4.3.4 教师应用实效定性研究
    4.4 应用实效与建设理念的关联影响
        4.4.1 理念与实践的哲学关联
        4.4.2 理念与实践的现实影响
第5章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路径
    5.1 重建轻用: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异化
        5.1.1 精品课程建设理念的确立
        5.1.2 建用脱节: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偏差
        5.1.3 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偏差根源分析
    5.2 建用一体: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路径
        5.2.1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形成
        5.2.2 突出开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变迁
        5.2.3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困境分析
    5.3 建以致用:国内高校MOOC建设理念核心
        5.3.1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共识
        5.3.2 聚焦应用: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趋势
        5.3.3 应用导向国内高校MOOC建设
    5.4 自下而上:国内高校微课建设的理念转向
        5.4.1 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微”视野
        5.4.2 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动因分析
        5.4.3 自下而上:契合应用动机的建设理念
    5.5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演化的趋向
        5.5.1 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
        5.5.2 从精品示范到开放共享
        5.5.3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第6章 从整合到融合: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
    6.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
        6.1.1 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途径
        6.1.2 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支架
        6.1.3 应对教育安全问题的抓手
    6.2 教育和技术的“整合”与“融合”
        6.2.1 教育与技术:主客体实践关系
        6.2.2 教育与技术的整合
        6.2.3 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6.2.4 融合驱动教育与技术互构
    6.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内在逻辑
        6.3.1 技术变革教育的着力点回归人类自身
        6.3.2 技术变革教育的内生动力源于触发应用实践
        6.3.3 技术变革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技术的融合
第7章 从共享到共生: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新取向
    7.1 国际在线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7.1.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国际比较
        7.1.2 国际在线课程建设的经验借鉴
    7.2 融合创新: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趋势
        7.2.1 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向
        7.2.2 融合创新促进教育革新
        7.2.3 融合创新构建教育信息生态
    7.3 “互联网+”时代在线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
        7.3.1 教育文化影响教学模式变革
        7.3.2 教育条件阻碍服务模式创新
        7.3.3 教育管理限制应用效益提升
    7.4 消解困境:建设理念从“资源共享”到“智慧共生”
        7.4.1 教育与技术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7.4.2 学校内与学校外融合,创新服务模式
        7.4.3 “重教”与“重学”融合,创新管理模式
结论与反思
    研究结论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期成果

(8)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1.1.2 国家层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1.1.3 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需要信息化推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2.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及特色
        2.1.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
        2.1.2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智慧启示
        2.1.3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信息路径
    2.2 以“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的探索
        2.2.1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意义及对职教现代化的推动
        2.2.2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做法与效果
    2.3 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的探索
        2.3.1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与时俱进
        2.3.2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质性分析
        2.3.3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量化分析
    2.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
        2.4.1 提升职教教师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2.4.2 促进职教教师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2.4.3 加速职教教师专业技能的现代化
        2.4.4 增强职教教师社会关系的现代化
    2.5 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优化发展
        2.5.1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启示
        2.5.2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启示
        2.5.3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
        2.5.4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发展的方向
        2.5.5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提升的策略
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3.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及意义
        3.1.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
        3.1.2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意义
    3.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3.2.1 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的探究
        3.2.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其他探索
        3.2.3 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原则
        3.2.4 中国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再探索
    3.3 以“数字校园”建设推动的探究
        3.3.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政策指导
        3.3.2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量化分析
        3.3.3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质性分析
        3.3.4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优化发展——智慧校园
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4.1 职教教学管理的内容
    4.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维度的现代化
        4.2.1 职教教师与学生
        4.2.2 教学资源与媒体
        4.2.3 教学过程与结果
        4.2.4 教学管理的管理
    4.3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分析
        4.3.1 管理主体
        4.3.2 管理内容
        4.3.3 管理平台
    4.4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策略
        4.4.1 以人为本
        4.4.2 共管共治
        4.4.3 多元思维
        4.4.4 凸显特色
    4.5 中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客观保障
        4.5.1 政策保障
        4.5.2 组织保障
        4.5.3 文化支撑
        4.5.4 技术支撑
    4.6 “互联网+”职教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4.6.1 应用“互联网+”教学管理平台
        4.6.2 依托“互联网+”社交管理工具
        4.6.3 信息化推动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理性应对
5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5.1 职教教学评价主体的现代化
        5.1.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1.2 评价主体的智慧化
        5.1.3 评价主体的包容性
        5.1.4 评价主体的时代化
        5.1.5 评价主体的个性化
        5.1.6 评价主体的主动性
    5.2 职教教学评价内容的现代化
        5.2.1 对职教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5.2.2 对职教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评价
        5.2.3 对职教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5.2.4 对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的评价
        5.2.5 对职教教学管理和评价的评价
    5.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
        5.3.1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改革的内容
        5.3.2 信息化提升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年)
    (一)电化教育局的成立
    (二)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1.电教教材及电教设备的管理
        2.电教刊物的出版
        3.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二、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年)
    (一)电化教育司的成立
    (二)电化教育司的管理工作
    (三)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三、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年)
    (一)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二)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2.电教教材及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管理
    (三)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四、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反思与展望
    (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二)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1.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
        2.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训
    (三)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10)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2章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 年)
    2.1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概述
        2.1.1 电化教育系统的建立
        2.1.2 电化教育局的建立
        2.1.3 电化教育局性质与任务
    2.2 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2.2.1 电教教材的管理
        2.2.2 电教设备的管理
        2.2.3 电教刊物的出版
    2.3 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2.3.1 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活动
        2.3.2 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2.3.3 开展的培训活动
        2.3.4 开展电化教育展览会
        2.3.5 电化教育课的开设及电教专业的建设
    2.4 电教局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2.4.1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建立
        2.4.2 学校和地方电化教育的新进展
第3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 年)
    3.1 电化教育司概述
        3.1.1 电化教育司的建立
        3.1.2 电化教育司性质和任务
    3.2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管理工作
        3.2.1 电教三大系统的管理
        3.2.2 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3.2.3 电化教育水平评估
        3.2.4 电教教材与设备的建设管理
        3.2.5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的成立
    3.3 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3.3.1 组织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3.3.2 实施远距离师资培训项目
        3.3.3 开展电教实验
    3.4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3.4.1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八五”计划
        3.4.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的发展
        3.4.3 中国卫星电视教育系统的发展
        3.4.4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第4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 年)
    4.1 电化教育办公室概述
        4.1.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4.1.2 电化教育办公室性质和任务
    4.2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4.2.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4.2.2 出版管理
        4.2.3 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
        4.2.4 电教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管理
        4.2.5 电教教材的建设管理
        4.2.6 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4.2.7 电教网建设的管理
    4.3 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4.3.1 组织年度考核及表彰先进
        4.3.2 开展对外交流
        4.3.3 组织学术研讨活动
        4.3.4 开展工作座谈会
        4.3.5 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距离教育”项目
        4.3.6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项目
    4.4 电教办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4.4.1 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的开展
        4.4.2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4.4.3 电教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第5章 结语
    5.1 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演变历程的梳理
    5.2 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5.3 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5.4 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5.5 对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完成的项目列表

四、明确指导思想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记详(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2]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D]. 杜光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1)
  • [3]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张慧. 西南大学, 2016(02)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 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1)
  • [7]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D]. 许欢. 西南大学, 2019(01)
  • [8]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D]. 杨英.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9)
  • [9]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J]. 武月清.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8)
  • [10]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明确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电子教育——全国电子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