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商品的争论(续)

苏联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商品的争论(续)

一、苏联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问题的争论(续)(论文文献综述)

文世芳[1](2018)在《困境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20世纪50年代末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讨论》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末,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学术界就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掀起讨论热潮。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次重要探索。本文拟在梳理清楚其历史演变、争鸣焦点及主要观点,探求困境中形成理论探索热潮原因的基础上,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提供历史启迪和智慧。

文世芳[2](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谢尔盖[3](2019)在《关于新经济政策争论的评价》文中提出中国学术界曾经对苏联新经济政策展开过非常丰富的研究,学者们基本上认同新经济政策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一定的启示。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个时间点谈新经济政策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此外,国内学术界在新经济政策的研究方面虽然内容丰富,但是较为缺乏俄罗斯学者立足于本土文献和资料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论述。本文借助于充分占有俄文一手资料的优势,通过把握俄罗斯自由主义派侨民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价、俄罗斯社会主义派侨民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和批评以及关于自由主义派与社会主义派观点的思考和评价三个部分的内容,力图深化学界对新经济政策的研究。首先,在考察俄罗斯自由主义派侨民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价时,通过分析自由主义派在《天》《最新消息》《鲁尔》等刊物上发表的观点和思想,从他们对引入新经济政策之原因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国家予苏俄的政治承认的分析、关于新经济政策危机的分析以及关于布尔什维克政权演变问题的看法四个方面作了论述。指出自由主义派认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乃是受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影响,是布尔什维克怕丧失政权而作出的“妥协”,是当时经济压力下的必然产物。其次,从上述四个方面依次考察了俄罗斯社会主义派侨民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价。社会主义派的理论阵地主要是《社会主义通报》《霞光》《俄罗斯意志》等等。他们亦认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有布尔什维克为稳定政权,其次他们将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归结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导致的经济问题上。最后,文章对自由主义派侨民和社会主义派侨民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他们二者因其具有的立场而注定他们的观点有失偏颇。此外,他们的批评内容本身具有矛盾和悖论。另外,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实际上新经济政策对当时的俄罗斯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实际上,新经济政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向世界提供了发展经济的三个要素:政府监管、混合经济和规划,同时给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彭巨水[4](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黄茜[5](2019)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是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重大难题,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能否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学者们多以“商品生产外因论”来否认“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生产的存在”,这些都无法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作出合理回应。解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我们谈论的“社会主义”是何种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认识会得出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兼容性的不同结论。我们谈论的社会主义是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又不同于斯大林、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是还未完成消灭剥削阶级任务,因而仍处于“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其次,我们需要将生产单位内部和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在历史进程中把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学者们把国家看作一个大的生产单位,从生产单位内部论述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的兼容性问题,认为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企业之间交换的产品并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否认“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生产的存在”,造成了严重的实践后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不同的国有企业是利益各异的生产单位,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生产单位之间的交换需要承认对方的利益、实行等价交换,因而国有企业之间必然发生商品关系。当国有企业成为市场大军中的一员时,市场经济自然取代了计划经济。在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更好兼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坚持公有制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既要防止完全消灭私有制的“左”倾错误倾向,又要防止全盘私有化的右倾错误倾向;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时,既要防止“过分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倾向,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政府作用,主张重返计划经济”的错误倾向,从而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李燕[6](2012)在《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1956年-1966年)》文中认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初步构想与规划。为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初步框架和理论基础。这一主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毛泽东思想本身的进一步研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提供了某些思想借鉴,能让我们清晰了解党的历史上有关发展问题的来龙去脉。同时,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对化解当今中国社会危机,指引中国走向科学发展之路具有一定启示。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为中国树立了“实现独立和富强”的伟大发展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发展目标日渐清晰。凭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娴熟掌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借鉴吸收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初步探索。其一,在实现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又具体提出:改革与调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推动力,阶级斗争是又一动力等思想。全面系统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其二,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国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早已明确的发展方针。而独立自主必然意味着要依靠自身获得发展。既不能搞殖民主义,又没有好的历史基础,靠自己就必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必然意味着需要人民做出长久的牺牲和奉献。而要让民众具有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长久保持建设热情利积极性,必须时刻加强对人民群众士气的鼓舞。因此,“思想、政治是统帅”的方针自然会被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政治思想是统帅”,三大发展方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毛泽东指引中国发展的基本方针。其三,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即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统筹兼顾、全面协凋,充分调动发挥亿万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跃进式、群众运动式和计划式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发展。其四,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上,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全面内容。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体思路。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比较完整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方针和政策内容等。不仅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带来过重大影响;对当今中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引导中国走向科学发展之路,也有借鉴和启示作用。总之,毛泽东的发展思想体现着本质的科学性和群众性,但也存在着失误性、理想性、经验性等问题。是一个本质科学性、群众性基础上的错综复杂体系。

马慧敏[7](2003)在《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回顾中国古代、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综述建国以来中国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政策以及经贸学术界对当代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的情况,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的概况。总结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及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阐述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在对对外贸易的作用认识上,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想认识上,对对外贸易体制认识上,对西方贸易理论认识上以及研究方法上实现的转变。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国家垄断外贸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接轨这一基本线索,在这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关系: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与学术界学者的对外贸易思想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与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与基本指导思想的关系。

马陆艳[8](2013)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阶级、人民群众的观点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平的目标、社会公平的根源、社会公平的属性、社会公平的标准、社会公平的实现等方面。社会公平根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公平的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公平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相对性。判断社会公平与否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的公平分配在进行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之前必须作必要的扣除。消灭阶级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通过税收、教育和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等措施,能有效地推进社会公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在苏联得到发展。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运用到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结合苏联实际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论断,践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在中国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在领导中国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从多角度、多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理论,具体表现在对社会公平的目标、地位、基础、保障、途径等提出了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论断。本文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结合中国当前具体实际阐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我们要解决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社会公平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问题,把社会公平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予以重视。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坚实的基础。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为推进社会公平提供制度保障。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度建设的首要价值目标;构筑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构筑以“基本制度、运行制度、具体制度”为层次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对公民进行社会公平观教育,引导并提升公民的公平意识,培育良好的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

王永志[9](2002)在《中俄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权力作用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末,世界历史又一次进入了重大的变革时期。俄罗斯发生在1991年的“软革命”虽然没有像人类历史上大多数制度变迁那样产生暴力和流血,但是它足足让俄罗斯在衰败中艰难喘息了10年,其间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50%,用普京的话说,即使俄罗斯以年均增长8%以上的速度发展,再过15年才有可能恢复到1990年时的经济水平。俄罗斯放弃社会主义政治权力之时,就已经放弃了它在21世纪上半叶站在发达国家之列的可能。俄罗斯经济直至2000年才开始走出谷底,全面回升。与此同时,发生在中国的改革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它悄然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维持了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令世界为之震惊。 本文对中俄市场化进程加以比较出于以下两种考虑: 第一,中俄两国具有强烈的可比性: (1)中俄两国同为大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都很大; (2)同源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出发点比较类似。 第二,中俄两国的比较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俄政治权力对社会改革目标和改革方式的不同选择,造成了10年来两国经济发展局面的巨大差异,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改革,俄罗斯选择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改革,中国采用渐进方式,俄罗斯采用激进方式等等,对比色彩鲜明。 全文分上下两篇,其基本思路是: 上篇着重分析中俄两国政治权力选择不同社会改革目标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从而说明中俄改革目标性质差异的客观必然性。 俄罗斯政治权力更替之后,对其改革目标的选择,一方面源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观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说,俄罗斯人民与主张走资本主义的激进改革派共同完成了这场巨大的历史性变革。 从文化背景上看,俄罗斯缺少能够回答如何进行改革的完整理论。同时,改革者忽视或歪曲了经济变革领域的现有知识。政治权力没有在各种理论交锋中找到统一的适合本民族的改革理论。与此相伴,俄罗斯的双重文化性格使俄罗斯在谩到社会发展困境时,幻想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对自己的拯救。》经济政治背景上看,由于戈尔巴乔夭颠倒了市场化与民主化的次序,使政治局面无法控制,不仅没有完成民主化的任务,还在政治权力弱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始终坚持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辩证。历史地对待改革中的一切问题,实事求是,与!H%进,从而使市场化进程史加具有自觉性。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生产关系的特点在当代中国不断得到修正,发展生产力已经融人到当代中国文化之中,回此,当中国在 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目标时,各方面都较俄罗斯做出了更充分的准备。 不同的改革目标往往制约着不同的改革方式,而随着改革目标的渐次实现,政治权力主体亦将作出相应调整。 下篇着重分折中俄政治权力对改革方式的不同选择,从而肯定政治权力在市场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同时提出政治权力的作用离不开政治权力本身的自我完善与更新。 俄罗斯在市场化初期政治权力弱化,致使市场化进程中只完成了政治目标,即制度的转轨。在其未来的发展中,政治权力的自我更新是俄罗斯崛起的关键因素。这种更新必须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创新来完成。 中国在市场化进程中,始终把握政治权力发展经济的特点,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同时,牢牢抓住四项基本原则,不断强化政治优势。三讲、三个代表、反腐倡廉、健全法制等等一系列政治举措都在不断净化市场经济的竟争环境。社会主义政治权力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特征,抉定了其在经济转型期不宜于退出经济领域。政治权力的作用和市场经济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两翼。政治权力既肩负着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历史任务,又担负着实现共同富裕的人民重托。市场经济造就一种效率局面,它促成优胜劣汰;而政治权力则力求造就一种公平局面,促劣变优,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并不是中国存在贫困,政治权力才救助贫困,而是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始终 二《门站在人民的立场,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样的政治权力不可能不受到人民的维护。 与俄罗斯相比,即使俄罗斯出现更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当俄罗斯恢复到 1990年的水平时,中国也将弥补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与俄罗斯之间的差距,这必然离不开政治权力的作用。 但是,政治权力的运行是通过各级政府机关和各级领导来完成的。所以要实现政治权力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完善政治权力。 首先,政治权力在执行经济管理职能时,应该纳入市场经济决策系统。这样,一方面实现了政治权力向经济权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又因决策系统分层的特点而实现了政治权力的分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权力集中而产生的弊端。同时,由干抉策系统决策权限法律化的特征,使政治权力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决策权限受到法律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权力缺少制约所产生的腐败。 其次,微观政治权力的配置问

孙士聪[10](2007)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影响我国当代文论发展的西方理论话语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以下简称西马文论)不仅因其理论本身的魅力而且因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来说所独具的亲和力而占有重要地位。考察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既可以是平行研究,也可以是影响研究,本文属于后者,即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考察西马意识形态批评在中国当代文论中的影响及效应。西马文论对我国新时期文论产生了深层次影响,然而影响并非单向的,本文在历时性梳理西马文论在我国语境中接受和研究的同时,论证了中国戏曲传统和思想以及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资源分别在布莱希特、阿尔都塞、马舍雷等西马理论家理论话语中的存在,强调西马文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具体化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受到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成果的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反过来又给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以启示。本文对作为核心概念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概念史的梳理,指出马克思理论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并非仅仅是否定性的、批判性的,西马理论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将其由作为虚假意识的阶级向度扩展到心理、语言和日常生活等向度,而这种多元化理解则成为西马文论影响新时期文论的重要支点之一。从新时期文论发展实际以及西马接受和研究状况出发,本文从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意识形态与审美、意识形态与审美乌托邦等三个论域切入对西马意识形态批评之中国影响和效应的考察。艺术生产论不仅是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域,中西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共同根植于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经典论述之中,并由此确立沟通和对话的基础。本文分别对包括从本雅明到伊格尔顿在内的西马艺术生产论以及中国现代文论视域中的艺术生产论进行了梳理,并立足于新时期语境考察了中西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沟通和对话,阐述了西马艺术生产论之中国影响和效应的动力机制、展开过程以及效应点所在,指出西马艺术生产论在中国的理论旅行中淡化了其原本对于艺术与资本、审美文本与意识形态生产的重视,转而拓展了新时期文艺本质论问题的理论视野,并成为观察和思考当文化产业以及展开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依据。意识形态与审美之间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论域。本文分别进行了考察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各自不同的历史语境对此的思考和探索,并通过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阐述的理论渊源而讨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的关联域,指出新时期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转型以及西马文论研究的深入,意识形态与审美问题自90年代后期起受到了重新审视,本文集中讨论了对于文艺的政治维度以及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反思,认为反思表明了我国文艺理论研究在认识文艺本质问题上的深化,但应警惕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方式的陷阱。西马审美乌托邦倾向无可否认,但不应以其虚妄性、非现实性等负面认识遮蔽了对于其正面价值的发掘。本文考察了作为西马审美乌托邦倾向之文化和理论根源的西方文化乌托邦传统、审美本身的超越性维度以及近代思想家的理论探索,阐述了西马审美乌托邦倾向中所内含的人学视野、批判精神和超越性维度,讨论了他们在中国新时期语境中之被遮蔽的根源。本文在考察西马审美乌托邦倾向正负面因素的基础上以新时期文论关于“人”的思考以及对于审美超越性的认识为中心,讨论了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对话中的错位,阐述了在消费意识形态蔓延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西马审美乌托邦倾向对于新时期文论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二、苏联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问题的争论(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联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问题的争论(续)(论文提纲范文)

(1)困境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20世纪50年代末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讨论的历史演进
    (一) 1949-1956年的初步讨论
    (二) 1956-1959年逐渐形成讨论热潮
    (三) 1959-1976年讨论逐渐冷却与被批判
二、50年代末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探讨的焦点和主要论点
    (一) 关于商品生产的讨论
        1. 商品存在必要性依据之争。
        2. 商品概念和范围之争。
        3. 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关系之争。
    (二) 关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
        1.“调节”和“影响”之争。
        2. 作用范围之争。
        3. 客观性之争。
三、50年代末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讨论掀起热潮的原因
    (一) 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
    (二)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
    (三) 毛泽东倡导就政治经济学问题“读书和辩论”的激发
    (四)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理论探讨的国际背景
四、50年代末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讨论的历史启示
    (一) 重大理论问题探索不能滞后于实践发展
    (二) 重大理论问题探索要有历史思维
    (三) 重大理论问题探索要有“顶层设计”

(2)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3)关于新经济政策争论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俄罗斯自由主义派侨民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批评
    2.1 引入新经济政策之原因的分析与批评
        2.1.1 《天》报理论家对引入新经济政策原因的分析
        2.1.2 《最新消息》理论家对引入新经济政策原因的分析
        2.1.3 《鲁尔》报理论家对引入新经济政策原因的分析
    2.2 对资本主义国家予苏俄的政治承认与经济援助问题之反驳
        2.2.1 《天》:布尔什维克不可能获得欧洲国家的承认和投资
        2.2.2 《最新消息》:俄罗斯因缺乏相关法律保障和秩序很难获得外资
        2.2.3 《鲁尔》:将俄罗斯的承认等同于国际投降
    2.3 关于新经济政策危机的分析与批评
        2.3.1 《天》报对新经济政策危机的分析
        2.3.2 《最新消息》对新经济政策危机的分析
        2.3.3 《鲁尔》报对新经济政策危机的分析
    2.4 关于布尔什维克政权演变问题的政治批评
        2.4.1 《天》:新经济政策预示着俄罗斯正滑向资本主义
        2.4.2 《最新消息》:政治领域没有改变政权演变就不可能
        2.4.3 《鲁尔》:新经济政策与共产主义是相矛盾的
3 俄罗斯社会主义派侨民对新经济政策的分析批评
    3.1 引入新经济政策之原因分析
        3.1.1 布尔什维克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分析
        3.1.2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对比
        3.1.3 国外学者对引入新经济政策的分析
        3.1.4 对列宁的评价
    3.2 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的政治承认与经济援助问题之反驳
        3.2.1 国际社会对新经济政策恐惧的原因
        3.2.2 布尔什维克急需获得外资的原因分析
        3.2.3 对获得国际社会承认和资金支持的探讨
        3.2.4 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条件分析
        3.2.5 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影响分析
    3.3 对新经济政策危机的分析与批评
        3.3.1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3.3.2 解决经济危机的分析
    3.4 俄罗斯社会主义派侨民对布尔什维克政权演变问题的分析批评
        3.4.1 布尔什维克政权演变可能性的分析
        3.4.2 其他党派对演变的态度
4 对自由主义派与社会主义派观点思考和评价
    4.1 二者占有的立场决定了观点的偏狭
        4.1.1 移民通过不同期刊表达自身的政治立场
        4.1.2 俄罗斯的承认问题
        4.1.3 布尔什维克权力演变的问题
    4.2 批评内容本身的矛盾与悖论
        4.2.1 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4.2.2 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4.2.3 苏联政府与其他国家联立经济联系的历程
    4.3 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3.1 对工业化水平的促进
        4.3.2 对农业产品的促进
        4.3.3 国民收入的增长
        4.3.4 对新经济政策崩溃的解读
5 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一、论文内容
        二、结构安排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简要评述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四、简要评述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三、简要评述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一、宏观制度层面
        二、中观体制层面
        三、微观机制层面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目前现状
        二、存在问题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结语与展望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图表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5)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结构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理论
    2.1 商品生产一般
        2.1.1 商品生产的存在条件
        2.1.2 商品生产发展的历史变迁
        2.1.3 商品生产的内在规律
    2.2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2.2.1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
        2.2.2 资本主义商品的活动范围
        2.2.3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内在规律
3 能否兼容: 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市场经济
    3.1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市场经济
        3.1.1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生产
        3.1.2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
    3.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生产与市场经济
        3.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与商品生产
        3.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与市场经济
4 如何兼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1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回顾
    4.2 政府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3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6)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1956年-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发展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热难点问题
        (二)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三)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本身具有理论研究的需要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关于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来源及发展阶段研究
        (二) 关于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内容研究
        (三) 有关中共领导人发展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
        (一) 史学研究法
        (二) 辩证分析法
        (三) 跨学科综合分析法
        (四) 注重比较研究法
    四、本文研究的创新设想与难点
    五、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一) 发展、发展观、发展思想
        (二) 1956年-1966年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内涵
    六、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的基本思路及思想的主导方面
第一章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条件及历史过程
    一、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渊源及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发展理论是理论基石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直接思想基础
        (三) 根据地建设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经验是理论依据
        (四)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要思想来源
        (五) 世界发展理论与苏联发展实践经验是国际经验借鉴
    二、毛泽东的发展思想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逐步巩固是基本前提和条件
        (二) “一穷二白”的现实与民众对富强的渴求是深刻的社会契机
        (三) 两极格局及其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是重要的国际环境
    三、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历史进程
        (一) 发展思想的初步提出(1949-1957)
        (二) 发展思想的初步实践与曲折反复(1957-1960)
        (三) 发展思想的深刻反思与全面调整(1961-1962)
        (四)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形成(1962-1966)
第二章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宗旨、目标及战略
    一、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发展的宗旨与本质
        (一) 为人民服务
        (二) 最终满足人民需要
    二、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是发展的总目标
        (一)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二)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化
        (三) 实现国家强大和人民共同富裕
        (四) 以人民公社为桥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通过“两步走”战略,实现发展目标
        (一) “两步走”战略的提出及基本要求
        (二) “两步走”战略的变异及其回归
第三章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动力和方式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一)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源动力
        (二) 改革与调整是直接动力
        (三) 人民群众是现实推动力
        (四) 科学技术是重要动力
        (五) 阶级斗争是核心动力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
        (一) 跃进式发展方式
        (二) 群众运动式发展方式
        (三) 计划式发展方式
第四章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方法
    一、关于发展的基本方针
        (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三) 思想、政治是统帅
    二、关于发展的基本方法
        (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二)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第五章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思路
    一、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
    二、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政治发展的具体思路
    三、关于科学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科学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科学文化发展的具体思路
    四、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社会发展的具体思路
    五、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人的发展的具体思路
第六章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评析
    一、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本质及特点
        (一)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本质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二)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特点
    二、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的多重复杂性
        (一) 科学与失误并存
        (二) 理想与现实并存
        (三) 创造性与某种程度的固守书本并存
        (四) 个体性与群体性思想并存
        (五) 发展思想的经验性
    三、毛泽东的发展思想作用及影响
        (一) 对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经验借鉴
        (四) 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的总体描述(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篇 当代中国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
    第一章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家统制型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
        第一节 国家统制型保护贸易政策产生的必然性
        第二节 国家统制型保护贸易思想的内容
        第三节 国家统制型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所坚持的原则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外贸思想及其纠正
    第二章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开放型贸易思想和政策
        第一节 扩展对外贸易的战略思想
        第二节 经济外交思想
        第三节 利用外资思想
        第四节 世界市场思想
    第三章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开放型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三个代表”思想与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
        第二节 全球化经济战略思想
        第三节 利用外资思想
        第四节 国际经贸与科技合作思想
第二篇 当代中国经贸学术界对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第四章 关于西方经济学贸易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比较成本学说”的探讨
        第二节 关于“国际分工理论”的讨论
        第三节 关于“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的争论
    第五章 关于对外贸易在当代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实现使用价值的转移
        第二节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高级平衡作用
    第六章 关于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第一节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第二节 国际大循环战略构想
        第三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节 “大经贸”战略
        第五节 “科技兴贸”战略
    第七章 关于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时期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时期关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对对外贸易经营机制的探索
    第八章 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
        第二节 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依据
        第三节 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
        第四节 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理论依据
        第五节 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对对外贸易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探讨
        第二节 关于服务贸易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我国的对外贸易
第三篇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及认识的转变
    第十章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外贸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西方新贸易理论与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和政策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实现的转变
        第一节 对对外贸易的作用认识上的转变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想认识上的转变
        第三节 对对外贸易体制认识上的转变
        第四节 对西方贸易理论认识上的转变
        第五节 对对外贸易思想研究方法上的转变
结论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中的若干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
        1.3.1 公平的内涵
        1.3.2 社会公平的内涵和外延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1.7.1 研究的创新
        1.7.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2.1.1 德国古典哲学
        2.1.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1.3 空想社会主义
    2.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理论依据
        2.2.1 实践的观点
        2.2.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2.3 阶级的观点
        2.2.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3.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3.1.1 社会公平的目标
        3.1.2 社会公平的根源
        3.1.3 社会公平的属性
        3.1.4 社会公平的标准
        3.1.5 社会公平的实现
    3.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特征
        3.2.1 科学性
        3.2.2 合理性
        3.2.3 与时俱进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在苏联的发展
    4.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发展概况
    4.2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发展
        4.2.1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提高生产力,奠定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4.2.2 实质公平只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
        4.2.3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
        4.2.4 认清了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发展阶段
        4.2.5 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实践性
        4.2.6 重视文化建设,为社会公平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3 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发展
        4.3.1 重视发展生产力,为推进社会公平夯实物质基础
        4.3.2 消灭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社会公平奠定了基础
        4.3.3 提出关于社会主义“三大差别”的新论断
        4.3.4 消灭剥削阶级,推进社会公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5.1 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发展
        5.1.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为社会公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5.1.2 对社会公平制度保障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构建
        5.1.3 在统筹发展中推进社会公平
        5.1.4 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教育是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5.1.5 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推进社会公平
    5.2 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发展
        5.2.1 对社会公平地位的新论断
        5.2.2 对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目标的新确定
        5.2.3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公平奠定基础
        5.2.4 对社会公平保障的新强调
        5.2.5 对社会公平实现途径的新设想
    5.3 江泽民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发展
        5.3.1 社会公平的目标: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3.2 社会公平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
        5.3.3 社会公平制度保障: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
        5.3.4 重视通过社会政策调节推进社会公平
    5.4 胡锦涛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发展
        5.4.1 对社会公平重要地位的新论述
        5.4.2 对社会公平主要内容的新确定
        5.4.3 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新把握
        5.4.4 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的新论断
        5.4.5 对保障社会公平制度建设的新构想
        5.4.6 对社会公平实现途径的新拓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的启示
    6.1 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把社会公平上升到国家层面予以重视
    6.2 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6.3 加强制度建设,为推进社会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6.3.1 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度建设的首要价值目标
        6.3.2 健全各项制度,推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
        6.3.3 构建保障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系
    6.4 提升公民社会公平意识,培育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中俄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权力作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论
上篇 中俄政治权力对社会改革目标的不同选择
    第一章 中俄政治权力选择不同社会改革目标的文化背景
        一、 俄罗斯关于市场化改革的理论脉络
        二、 中国关于市场化改革的理论脉络
        三、 中俄两国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中的巨大差异
    第二章 中俄政治权力选择不同社会改革目标的经济背景
        一、 对计划体制进行完善的改革效果比较
        二、 原经济体制的差别对市场化的影响比较
        三、 选择改革突破口的意义
    第三章 中俄政治权力选择不同社会改革目标的政治背景
        一、 再析苏联解体与易帜的原因和教训
        二、 中国政治稳定为经济改革奠定的基础
    第四章 中俄改革目标的性质比较
        一、 中俄改革主要目标的差异
        二、 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关系
        三、 俄罗斯政治目标成为改革主要目标的客观原因
        四、 对中国的启示
下篇 中俄政治权力对社会改革方式的不同选择
    第五章 中俄改革方式及改革效果比较
        一、 两种改革方式的含义
        二、 两种改革方式的理论基础
        三、 中俄选择不同改革方式的必然性
        四、 俄罗斯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五、 两种改革方式的效果比较
    第六章 俄罗斯在所有制领域中的改革
        一、 俄罗斯所有制改革的进程及后果
        二、 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争论
        三、 俄罗斯所有制变革对中国的警示
    第七章 体制变革中政治权力的作用
        一、 政治权力作用评价
        二、 政治权力的配置
        三、 转型过程政治权力的特殊作用
    第八章 两种政治权力在社会改革中的演变
        一、 俄罗斯政治权力的自我更新
        二、 中国政治权力的自我完善
        三、 中俄经济发展前景的初步预测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中文)
内容提要(俄文)
后记

(10)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西马文论:中国视野与中国元素
    第一节 中国视野中的西马文论
        一 早期接触:以卢卡奇为中心
        二 新的起点:推进与论争
        三 跨世纪的探索:理解与对话
    第二节 西马文论中的中国元素
        一 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
        二 阿尔都塞、马舍雷与毛泽东思想
第二章 走向多元的西马意识形态话语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一个概念史的理解
        一 从托拉西到马克思
        二 西马理论家的继承与扩展
    第二节 走向多元的西马意识形态话语
    第三节 西马意识形态批评与中国化论域
        一 思想渊源与理论动力
        二 论域的选择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
    第一节 艺术生产论: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
        一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二 西马艺术生产论:从本雅明到伊格尔顿
    第二节 艺术生产论在中国现代文论视域中
        一 现实的诉求与理论的思考
        二 从艺术生产论到文化产业研究
    第三节 中西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对话与融合
        一 西马艺术生产理论的接受及其动力
        二 艺术本质多元化认识
        三 批判精神和意识形态维度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审美
    第一节 新时期审美意识形态论
        一 意识形态抑或审美:文艺本质论的历史行程
        二 新时期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二节 西马文论在新时期文论视野中:以伊格尔顿为中心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论:西马文论与新世纪反思
        一 重审文艺理论的政治维度
        二 反思新时期审美意识形态论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审美乌托邦
    第一节 审美乌托邦阐释
        一 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乌托邦及其精神
        二 审美乌托邦:价值论维度的考察
    第二节 西马审美乌托邦的营建
        一 从异化批判到审美乌托邦
        二 审美乌托邦正负面
    第三节 西马审美乌托邦与新时期文论话语
        一 从“人”的视角
        二 乌托邦的失落:一个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苏联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问题的争论(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境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20世纪50年代末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讨论[J]. 文世芳.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 [2]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关于新经济政策争论的评价[D]. 谢尔盖. 东华大学, 2019(03)
  •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研究[D]. 黄茜. 浙江大学, 2019(02)
  • [6]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1956年-1966年)[D]. 李燕. 武汉大学, 2012(05)
  • [7]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D]. 马慧敏. 复旦大学, 2003(03)
  • [8]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 马陆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13(12)
  • [9]中俄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权力作用的比较研究[D]. 王永志. 天津师范大学, 2002(02)
  • [10]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D]. 孙士聪. 复旦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苏联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商品的争论(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