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肝外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一、肝外组织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1](2021)在《二肽基肽酶-Ⅳ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鼠脏器损伤评价中的比较性研究》文中认为脏器损伤及其专属性评判是临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诊断与评判。以药物性脏器损伤为例,临床中及时发现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对新药物研发和临床诊断与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药物使用往往在诊断之后,因此鉴别损伤的因果关系或原始性损伤部位常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药物性脏器损伤(Drug-induced organ injury)也被称为异物质性脏器损伤,很难与其它病原性损伤相区分。而且药物性脏器损伤同样呈现出明显的炎性损伤特征,这种特征具有明显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以药物性肝脏损伤为例,损伤通常有三大类:1、异物质对组织细胞的直接损伤事件;2、直接损伤后内源性代谢物的积累与蓄积,如胆汁酸,胆红素,这些内源物成为继发性细胞损伤性中间关键事件;3、由于细胞破坏所形成内源性物质或内外源性因素共同诱发体内炎性反应事件,形成免疫系统的“二次打击”,逐渐形成非感染性的脏器炎性伤害结局。整个损伤过程就是二次或多次打击的重复。由于DAMPs混杂的机制与模式,肝损伤呈现出两大特征:1、起始于非感染性炎性因素,前期是直接损伤,后期是炎性损伤,一旦进入重复或多次打击程度,其损伤特征很难回到初期的直接打击特征,表现位混合机制的多次打击特征;2、从整体上看,损伤呈现出异质性或非均匀性或非同步性,造成种属间、个体间、脏器间、细胞间的损伤差异,使损伤原因难以判定,组织的损伤专属性也难以判定。继而,损伤的判定标准因其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失去把控。在脏器损伤评价中,在没有明确的药物-药效因果关系,损伤评判便很难找到“药物性”的特征。药物性脏器损伤的脏器专属性评判方法包括组织病理学诊断和标志物定量分析,前者是通过组织来判定的,被视为诊断金标准,后者是评估从损伤细胞释放到体液中的某种标志物来间接推定源头组织的损伤程度。因此,标志物是否来源于某个组织,其在组织内的丰度与组织内该标志物的残余活性、以及体液中的标志物的变化关系都需要验证。同时,组织病理学诊断这一金标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它是一种定性、描述性分析方法,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局限性,样本采集、医生诊断经验与偏好都会影响诊断结果。而损伤标志物因其简单明确、高选择性与可定量性等检测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组织是多特征的,而不同的标志物有各自的特征,因此,标志物缺少多特征的特异代表性,强调某一特征的特异性既是标志物的优点也是其缺点。由于在不同个体、脏器、细胞间,标志物相对分布与丰度不同,导致诊断方法的效率与标准也不同。药物损伤往往是多元特征和多机制的,血清中的某一标志物是否源于某一损伤组织除需要该组织高丰度的标志物,还应使用其它组织高丰度标志来同时加以验证。我们设想利用肝脏以外高丰度标志物结合肝脏特异性标志物进行组合,以组织形态学为比照基准,对组织样本中某一特征标志物的含量或活性进行标定,建立具有形态学多元特质的多标志物组合定量分析方法,在保证某一形态学特征或特异性存在的基础上,通过多机制标志物的组合来克服组织形态学在定量分析上的劣势,发挥其病变评判多元特异性判断上的优势,从总体上,可改善现行“金标准”的综合诊断性能。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DPP-Ⅳ)是一种体内多组织广泛分布的肽类水解酶,特异性水解位于肽链N端第二位置的丙氨酸或脯氨酸。体内多种活性肽类经DPP-Ⅳ水解后激活或者失活,因此,DPP-Ⅳ在体内具有多样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DPP-Ⅳ作为药物靶点也已有大量研究,除了作为2型糖尿病的靶点以外,也是很多癌症治疗的靶点。DPP-Ⅳ在肾脏、肠中高表达,此外于肝脏、胰腺、胎盘、胸腺等也有表达,部分以可溶形式存在于循环血液中。可溶性DPP-Ⅳ(soluble DPP-Ⅳ,s DPP-Ⅳ)仍然具有水解酶活性,是潜在的脏器损伤或验证的标志物,已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利用酶活性检测方法定量检测不同组织部位DPP-Ⅳ的活性,进而验证脏器损伤程度。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展开以下工作:1、首要任务是建立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的DPP-Ⅳ检测方法,对正常情形下不同组织中分布的DPP-Ⅳ进行特异性活性检测,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标志物,观察正常组织的成分组成的异质性;2、以此为基础,建立标志物组织残余活性测定方法,与组织形态学评分、血清DPP-Ⅳ水平和其它标志物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确认血液中标志物的组织来源;3、利用两种公认的肝脏专属性化学损伤剂(ANIT和CCl4)造模,诱导大鼠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比较造模前后大鼠体内多种组织DPP-Ⅳ残余总活性、组织DPP-Ⅳ酶比活性、血清DPP-Ⅳ酶比活性、血清DPP-Ⅳ总活性、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评分、传统肝损伤标志物的血清活性及其在肝脏的组织残余活性等指标的差异,验证两种造模剂脏器损伤专属性;4、为考察大鼠肝脏不同部位的损伤程度,我们将大鼠肝脏分为四部分,分别是A叶(左大叶)、B叶(中叶)、C叶(尾状叶)和D叶(左内叶、右叶、乳头叶和乳突叶的合并样本)。比较两种药物性肝脏损伤模型中不同肝叶或取材部位间各种DPP-Ⅳ活性的异质性变化,观察因肝脏异质性导致的损伤评判结果的变化,比较血清样本与组织样本间DPP-Ⅳ活性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新探针GP-BAN经DPP-Ⅳ水解作用后将生成BAN可产生荧光,我们建立了HPLC-FD检测法。该方法的线性度、灵敏度、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均得到了充分验证。其定量下限为5n M(仅需2μL),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方法。方差小于15%。用不同类型单酶及特异性抑制剂证明了该探针的DPP-Ⅳ特异性,进而保证了此种DPP-Ⅳ活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组织微粒体、细胞匀浆、细胞上清、血液及单酶等多体系中的DPP-Ⅳ活性的定量检测,建立了DPP-Ⅳ组织残余活性检测方法。2、DPP-Ⅳ在正常大鼠体内肾、肠、脾脏组织中呈现高活性水平的丰度,而在肝脏组织中呈现较低水平,两者相差近百倍;不同肝叶组织的DPP-Ⅳ比活性及由该部位推算的总组织活性间存在差异;3、两种肝脏损伤剂(ANIT和CCl4)均可造成血清中DPP-Ⅳ活性明显升高,说明DPP-Ⅳ是一个具有非常好的损伤区分能力的标志物;通过组织残余活性测试,我们可以基本确认s DPP-Ⅳ并非来源于肝脏,很可能是因脾脏损伤或增殖而升高。4、检测了两种肝脏损伤模型中,ANIT造成较轻的直接损伤,其中A叶取材点的DPP-Ⅳ比活性及由取材点推算的DPP-Ⅳ总肝脏活性在损伤前变异度过大,其它各叶取材点在损伤后变异度过大,造成DPP-Ⅳ活性(比活性及总活性)升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肝灌流清洗祛除实体组织中残留可溶性DPP-Ⅳ,发现ANIT致大鼠肝损伤后DPP-Ⅳ比活性升高。5、模式肝毒剂CCl4造成更明显的肝脏直接损伤,但肾脏与小肠没有变化;在肝脏内部,部分肝叶取材部位的DPP-Ⅳ比活性及由该部位推算的总组织活性在损伤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CCl4同时造成脾脏DPP-Ⅳ比活性的升高与总活性下降的相矛盾趋势,虽然该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疑似CCl4诱导免疫系统的抑制趋势,但该推断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结论: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DPP-Ⅳ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建立了血清及组织DPP-Ⅳ残余活性测定方法;在两种公认的大鼠肝脏损伤模型中,我们发现DPP-Ⅳ对两种损伤在血清样本检测中均有非常好的损伤区分力;结合肝脏组织残余活性检测,我们发现两种大鼠肝损伤模型在损伤前后DPP-Ⅳ及传统标志物活性水平均有较高异质性,两种损伤剂的损伤类型与机理不同。DPP-Ⅳ残余活性测定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脏器异质性有效判定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肝外组织是否发生损伤的反验证标志物,可甄别肝外其它组织损伤或损伤的“二次打击”或“重复性打击”是否开启的有效标志物。组织残余活性虽然因取样具有临床局限性,但该方法在基础研究中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它对确立一种组织专属性的标志物向临床转化起关键作用。

薛天姿[2](2020)在《细胞色素P450特异性识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细胞色素P450(CYPs)是一类含有血红素的单加氧酶。其中,CYP1A1和CYP2J2分别作为CYP1A和CYP2J亚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均可参与人体内源性化合物的代谢并催化致癌化学物质的生成,因此可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及人类癌症诊断治疗的潜在靶标。荧光探针成像技术已在细胞生物学、药理学和疾病诊断等领域中得到了一定应用,其中,近红外(NIR)荧光探针因其具有的生物背景干扰小、敏感且无创的成像效果以及良好的组织穿透深度等优点,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应、较大的Stokes位移、可调控的光物理性质以及合成简便等特点,已成为荧光成像探针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以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2-(3-(4-羟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环己基-2-烯基)丙二腈(DPOH)作为母体荧光团,设计合成了2个系列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实现对在生物体内、外CYP1A1和CYP2J2酶的特异性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将甲氧基、异丙氧基和氯乙氧基共价接枝于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芳环骨架上,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4),筛选其对CYPs亚家族酶的响应行为。研究结果表明,2-(3-(4-(2-氯乙氧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环己基-2-烯基)丙二腈(DPCl)可高选择性的被CYP1A1酶催化并脱氯乙基化,生成还原产物DPOH。在弱碱性环境中,DPOH的酚羟基脱质子化形成酚氧负离子,在673 nm产生荧光信号(NIR区域),Stokes位移约为118 nm,并可通过肉眼观察溶液颜色和发光变化。在0-14 n M的CYP1A1酶浓度范围内,探针DPCl酶解产物的荧光强度与酶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32),检测限为0.026 n M。探针DPCl可用于人肝微粒体(HLM)中CYP1A1催化活性的定量检测,且细胞毒性低(50μM,存活率>80%),可在活细胞内和生物体中监测CYP1A1的分布状态和浓度表达信息。2.针对CYP2J2酶的底物通道及其活性腔体形状窄而长的特点,将对羟基苄基作为连接基团引入母体荧光团,以调控探针结构使其可进入CYP2J2活性腔体,并共价枝接不同空间结构和体积的烷基作为识别基团,制备了6种NIR荧光探针。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4),筛选确定出2-(3-(4-(4-甲氧基苯基)苯乙烯)-5,5-二甲基环己基-2-烯基)丙二腈(DPBM)可高选择性的被CYP2J2酶催化脱甲基并触发对羟基苄基的1,6-消除反应,释放代谢产物DPOH。在弱碱性环境中,产生673 nm处的NIR荧光信号。在0-20 n M的CYP2J2酶浓度范围内,探针DPBM酶解产物的荧光强度与酶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2),检测限为0.090 n M。探针DPBM可用于HLM中CYP2J2活性的定量检测,且细胞毒性低(50μM,存活率>85%),可在活细胞内监测CYP2J2的分布状态和浓度表达信息。

刘乃溶[3](2020)在《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及不同种属间抑制差异》文中提出目的:作为严重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氯酚及其衍生物的暴露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例如急性毒性,组织病理学变化,致突变性和癌症等。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s或P450)是最重要的Ⅰ期代谢酶,介导多类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氧化和羟基化。其中,CYP3A4是人体中最重要的CYPs亚型,参与大多数内源性物质和超过50%的临床药物的Ⅰ期代谢。目前,动物模型已普遍应用来预测人体内的相关研究,因此,检测不同动物之间的种属差异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研究14种不同结构的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活性及抑制动力学,以及研究氯酚对不同动物种属(猴、鼠、狗、猪)肝微粒体的抑制作用,以获得种属差异的结果,从而选择更适合的动物模型来解释临床效果。方法:总体积为200μL的体外孵育体系,由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生成体系、肝微粒体、睾酮、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Cl)缓冲液组成,以CYP3A4催化睾酮作为探针反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对代谢物6β-羟基睾酮进行检测分析。首先进行酶活性测定及酶代谢动力学实验,其次,选取14种氯酚作为实验组抑制剂,进行抑制初筛实验,以等体积的酮康唑用作阳性对照,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用作阴性对照。然后选取抑制率超过80%的氯酚进行浓度依赖性抑制实验和抑制动力学实验。通过分子对接方法,从空间结构上解释不同结构的氯酚对CYP3A4的抑制差异。此外,同样选取抑制率超过80%的氯酚进行不同动物种属(猴、鼠、狗、猪)肝微粒体的抑制活性、浓度依赖性抑制实验及抑制动力学实验,抑制结果与人肝微粒体的抑制结果进行比较以获得种属间差异。结果:在14种氯酚中,2,3,4-三氯酚、3,4,5-三氯酚、2,3,4,5-四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作用超过80%。因此选取以上三种氯酚进行接下来的实验。这三种氯酚对人CYP3A4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0.5μM、8.0μM、6.0Μm,抑制类型均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动力学常数分别为26.4Μm、13.5Μm、8.8μM。通过检测以上三种氯酚分别对猴、鼠、狗、猪肝微粒体的抑制作用,可知其对猴与狗肝微粒体活性的抑制较强。进行半数抑制浓度和抑制动力学实验,这三种氯酚对猴肝微粒体的半数抑制浓度为37.1μM、10.4μM、10.5μM。2,3,4-三氯酚对My LMs的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动力学常数为4.9μM;3,4,5-三氯酚和2,3,4,5-四氯酚对My LMs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动力学常数分别为8.1Μm、28.7μM。这三种氯酚对狗肝微粒体的半数抑制浓度为31.6μM、11.9μM、38.9Μm,抑制类型均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动力学常数分别为13.8Μm、0.6Μm、6.1μM。通过进行氯酚与CYP3A4空间结构的分子对接,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与CYP3A4的结合自由能分别为-5.29 kcal/mol、-5.99 kcal/mol、-5.88 kcal/mol。2-氯酚与CYP3A4之间形成1个氢键和5个疏水性连接;2,4-二氯酚与CYP3A4之间形成1个氢键和6个疏水性连接;2,4,6-三氯酚与CYP3A4之间形成2个氢键和5个疏水性连接。结论:14种氯酚对人CYP3A4活性的抑制作用存在结构相关性。当在第四个位点增加一个氯原子时,氯酚对CYP3A4的抑制能力将显着提高,当在第六个位点增加一个氯原子时,氯酚对CYP3A4的抑制能力将显着降低。此外,综合比较抑制动力学类型和抑制动力学常数的结果,猴更适合作为评价3,4,5-三氯酚对CYP3A抑制作用的动物模型;狗更适合作为评价2,3,4-三氯酚和2,3,4,5-四氯酚对CYP3A抑制作用的动物模型。

杜佐[4](2020)在《外源性和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的代谢毒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从小分子物质的角度出发,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外源性环境污染物、药物小分子以及内源性胆汁酸小分子,基于代谢毒理学方法研究其产生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内容和方法:1.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对UGT的抑制作用建立体外代谢酶孵育体系,检测高暴露的PAEs(DAP,DBP,DCHP,DEHP,DEP,Di BP,Di OP,Di PP,DMEP,DMP,DHP,DNP,DPP,BBOP和BBZP)以及邻苯二甲酸单酯(MBP,MBZP,MCHP,MEHP,MEP,MHP,MMP和MOP)对人体主要UGT(UGT1A1、UGT1A3、UGT1A6、UGT1A7、UGT1A8、UGT1A9、UGT1A10、UGT2B4、UGT2B7、UGT2B15和UGT2B17)的抑制作用,筛选能够显着抑制UGT活性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确定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抑制动力学参数(Ki)以及抑制动力学类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确定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与UGT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结合能以及氢键、疏水作用,从而明确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对UGT抑制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预测其通过抑制UGT活性对内源性物质产生的影响,解释其各种毒性作用机制。2.依维莫司对UGT的抑制作用以及PC、PD、PE对CES的抑制作用基于体外代谢酶孵育体系,检测依维莫司对UGT(UGT1A1、UGT1A3、UGT1A6、UGT1A7、UGT1A8、UGT1A9、UGT1A10、UGT2B7和UGT2B17)以及PC、PD、PE对CES1和CES2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测定IC50、Ki以及抑制动力学类型确定依维莫司以及PC、PD、PE与相应代谢酶相互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通过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确定依维莫司与UGT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结合能以及氢键、疏水作用,从而解释依维莫司与PC、PD、PE通过影响相应代谢酶产生的药物毒性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3.胆汁酸在胆结石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和结论:建立胆结石小鼠疾病模型,基于代谢组学平台检测胆结石小鼠各种胆汁酸水平的变化,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胆汁酸代谢相关受体和代谢酶的变化,明确调控胆结石疾病的关键胆汁酸、受体和代谢酶;基于基因敲除技术,建立调节胆汁酸代谢关键基因FXR的敲除鼠,检测FXR敲除对胆汁酸代谢以及胆结石表型的影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胆汁酸TUDCA处理胆结石小鼠,检测TUDCA对胆结石表型以及相关信号分子的作用,从而解释胆汁酸通过影响相关代谢酶和信号分子,在胆结石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1.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通过抑制UGT影响内源性物质代谢PAEs对UGT1A6、UGT1A7、UGT1A9和UGT2B4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邻苯二甲酸单酯对UGT1A7和UGT1A9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与UGT进行结合,并且可能在体内对UGT产生抑制作用。因此,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可能通过抑制UGT干扰内源性物质代谢产生毒性作用。2.依维莫司与PC、PD、PE分别通过抑制UGT和CES影响内源性物质代谢并诱导药物相互作用依维莫司对UGT1A1,UGT1A3和UGT2B7的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表明,依维莫司小分子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UGT1A3、UGT2B7蛋白结合,从而对UGT1A3和UGT2B7的催化作用产生抑制。依维莫司在体内对UGT1A3产生抑制作用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可能通过影响UGT1A3催化的内源性物质和药物代谢,诱导毒性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PD对CES1活性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而且体外抑制潜力也可很好转化成成在体内抑制能力,预测PD很可能在体内通过抑制CES1引起内源性代谢障碍以及药物相互作用。3.胆汁酸代谢在胆结石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胆结石小鼠血清中T-βMCA、TUDCA、THDCA以及TLCA的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表明在胆结石疾病过程中,胆汁酸的代谢紊乱可能诱导疾病的发生。胆结石小鼠肠道FXR表达明显上调,表明胆汁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FXR影响胆结石疾病。FXR敲除能够通过调节肝脏胆汁酸代谢,改善胆结石表型。选取代表性胆汁酸TUDCA处理胆结石小鼠,发现TUDCA能够通过抑制肠道FXR,起到调节胆结石疾病的作用。

王莉[5](2019)在《抗肝癌候选化合物BZG与索拉非尼联用药效学评估及在体内外的代谢谱和作用靶点亲和力拟合分析》文中提出肝细胞肝癌是最为常见的肝脏原发肿瘤,每年约有74.55万人因肝癌死亡,具有发现迟,恶性程度高等特点,且肝癌目前是世界上癌症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索拉非尼是目前临床用于肝癌治疗的唯一一线靶向分子药物,研究表明其能增加晚期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但存在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发生频繁、个别患者发生耐药等情况。因此,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肝癌治疗药物迫在眉睫。BZG是一种化学结构与索拉非尼相似的多靶点酶抑制剂,我们前期药代/药动学研究表明,BZG可以快速而广泛地分布到动物脏器和组织,且BZG可以有效抑制多种肝癌细胞的生长。因此考虑到索拉非尼的毒副作用与耐药情况,本文拟探讨BZG、BZG与索拉非尼联合用药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以及BZG抗肝癌的作用机制,为BZG以及BZG联合用药开发提供依据。关于BZG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代谢情况以及参与介导的代谢酶等目前尚未阐明,因此本文拟同时应用体内外代谢模型研究BZG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分析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方法:1.通过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BZG及BZG与索拉非尼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Hep3B、SMMC-7721、Hep G2、Huh-7存活率的影响。分别通过Hoechst33342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药物作用于Hep3B、SMMC-7721、Hep G2、Huh-7细胞后细胞内蛋白AKT、p-AKT、ERK、p-ERK、PI3K、m TOR、p-m TOR、RAF1及VEGFR-3的表达情况。2.建立Huh-7细胞裸鼠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BZG及BZG与索拉非尼联用后对裸鼠肿瘤体积、重量的影响。通过HE染色和TUNEL法观察组织坏死和肿瘤细胞凋亡等情况。3.采用UPLC-QTOF MS,应用体内动物模型、体外人肝微粒体、以及重组酶等代谢模型分析BZG的代谢情况,鉴定参与介导的代谢酶。4.利用分子对接软件e Hi Ts对BZG及其代谢产物与分子靶点VEGFR-2的亲和力进行分析,推测代谢产物可能的生物活性。结果:1.BZG可以明显降低肝癌细胞Hep3B、SMMC-7721、Hep G2、Huh-7的存活率,且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另外高浓度BZG抑制Hep G2细胞存活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3种肝癌细胞。BZG与索拉非尼联合用药效果明显比BZG或索拉非尼单用效果好。2.BZG可以有效促进Hep3B、SMMC-7721、Hep G2、Huh-7细胞发生凋亡,除SMMC-7721细胞外,BZG对其他三种肝癌细胞促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BZG和索拉非尼联用后能够更有效促进人肝癌细胞的凋亡。3.单药BZG与索拉非尼在不同类型肝癌细胞中抑制蛋白表达作用不同,两药联合后可以更有效地抑制p-AKT的表达。也可不同程度抑制PI3K、p-m TOR、RAF1蛋白的表达。4.在荷Huh-7裸鼠异种移植模型中,随着BZG浓度的增高,荷瘤裸鼠的肿瘤重量和体积均下降,且BZG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效果明显比单独使用BZG或索拉非尼更优。在肿瘤病理组织中还可以观察到组织坏死和大量凋亡细胞。5.BZG发生了广泛的I相和II相代谢反应,共生成11种代谢产物(M1-M11),其中BZG在h CYP1A2,h CYP2B6,h CY2C19和h CYP2C8作用下发生了羟基化反应,在h UGT1A9作用下发生了葡萄糖醛酸化反应。6.BZG代谢产物M2-3和M9-11与VEGFR-2的亲和力比索拉非尼高。结论:1.BZG能够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Hep3B、SMMC-7721、Hep G2、Huh-7的细胞增殖,也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发生凋亡,且能够有效增加索拉非尼的抗肿瘤效果。BZG与索拉非尼联用后通过AKT/m TO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2.通过BZG的I相和II相代谢反应产物,推测BZG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羟基化、葡糖醛酸化、乙酰化、磺化和降解反应,其中h CYP1A2,h CYP2B6,h CY2C19和h CYP2C8参与了BZG的羟基化反应,h UGT1A9参与了BZG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通过计算机拟合技术发现BZG代谢产物M2、M3和M9、M10、M11比母体BZG更能有效抑制VEGFR-2。

朱倩[6](2019)在《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中CYP1A2的变化及其对乙醇诱导的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和部分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酒精性肝脏疾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由于长期的、不当的酒精摄取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最终导致的一系列肝脏疾病。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是酒精性肝病的初期阶段,90%以上的酗酒者都呈现出肝脏脂肪变性的特征。由于AFLD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且通过酒精戒断是可以缓解和逆转的,因此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高;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20%40%的AFLD患者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这其中有8%20%的患者还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3%10%的肝硬化患者最终会恶化为肝癌。同时有研究表明,不当的酒精摄入所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异常的脂质代谢会为肿瘤的发生提供有利环境。CYP450酶是一种以铁卟啉为辅基的蛋白质,是肝脏中参与药物生物转化的最重要的Ⅰ相代谢酶,介导多种临床药物、环境物质以及内源性物质在体内的氧化、还原及水解,其中包含一些具有肝脏毒性的药物。CYP450酶的活性变化会对药物的疗效以及毒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迄今为止的研究当中,对于酒精肝疾病状态下CYP450酶的变化研究较少,仅有个别亚型酶(如CYP2E1)的变化及功能被报道。了解酒精性脂肪肝状态下肝脏中几种主要的CYP450亚型酶的表达及活性变化情况;以及在酒精所诱发的脂质代谢异常过程中CYP450酶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于探讨ALD的病理机制及其治疗与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1.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中主要CYP450亚型酶的表达与活性变化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蔗糖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实验。模型组大鼠每周给予含不同浓度酒精与18%蔗糖混合的饮水,第一周饮水的酒精含量为5%,之后以每周增加5%的幅度递增至第八周的40%,一直维持该浓度至第12周;蔗糖对照组给予含18%蔗糖的饮水,持续12周;正常对照组正常饮水12周。分别采用Q-PCR、Western-blot和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特异性代谢产物生成量检测CYP1A2,CYP2B6,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七种主要代谢酶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活性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酒精肝模型组中的CYP1A2、CYP2D6和CYP3A4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以及酶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蔗糖对照组;模型组中CYP2B6和CYP2C9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以及酶活性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蔗糖对照组;CYP2C19在各组中的mRNA表达、蛋白表达和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说明酒精对肝脏中的各种亚型酶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其中与常用临床药物代谢以及药物性肝损伤密切相关的亚型酶,如CYP1A2、CYP3A4等亚型酶的变化值得引起关注。2.CYP1A2在酒精诱导的肝脏脂质代谢异常中的作用研究使用不同浓度(0、50、100、200、400、800 mM)的酒精刺激L02细胞12、24、48 h,MTT法选择合适的酒精刺激浓度和时间;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L02细胞中的CYP1A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100 mM的酒精刺激L02细胞后CYP1A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增加,炎症因子NF-κB和TNF-α的蛋白表达也显着增加。为了研究CYP1A2在酒精性肝损伤所导致的脂质代谢异常中所发挥的作用,在酒精刺激细胞之前分别进行CYP1A2基因沉默和马来酸氟伏沙明(CYP1A2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培养结束后,测定培养基上清以及细胞匀浆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在沉默了CYP1A2或使用抑制剂的情况下,酒精刺激所引起的肝脏损伤有一定程度的减弱,沉默组和抑制剂组酒精刺激后的ALT和TG值相比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SREBP-1c,PTEN,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CYP1A2的表达被抑制时,在沉默组和抑制剂组中,SREBP-1c相对正常对照组酒精刺激后在细胞中的表达降低;正常对照组在酒精刺激后,细胞中PTEN的表达减少,而CYP1A2的表达降低使得转染细胞中PTEN的表达进一步减少,提示CYP1A2的抑制会下调SREBP-1c的表达,从而对脂质代谢产生影响,并有可能通过对PTEN的调控影响SREBP-1c的表达。3.CYP1A2在酒精诱导的肝脏脂质代谢异常中的部分调控机制为了研究CYP1A2在酒精性肝损伤中对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机制,探究这一过程中CYP1A2、PTEN及SREBP-1c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pcDNA3.1-PTEN过表达质粒转染L02细胞,转染完成后,再用酒精持续刺激细胞24 h,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PTEN,p-AKT,AKT和SREBP-1c的蛋白表达。PTEN过表达时,p-AKT和SREBP-1c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酒精刺激后,正常组和转染组的PTEN的表达降低,而p-AKT和SREBP-1c的表达均显着增加,说明PTEN对SREBP-1c可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为了进一步确认PTEN对AKT、p-AKT和SREBP-1c的表达的影响,使用siRNA-PTEN及PTEN的特异性抑制剂bpv处理L02细胞,之后再用酒精刺激细胞24 h,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PTEN,p-AKT,AKT和SREBP-1c的蛋白表达,当PTEN沉默或被抑制时,p-AKT和SREBP-1c的表达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酒精刺激后,正常组和转染组或抑制剂组的PTEN的表达降低,而p-AKT和SREBP-1c的表达均显着增加,说明在酒精刺激诱导的肝脏脂质代谢异常中PTEN/AKT通路对SREBP-1c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唐华侨[7](2019)在《纳米铜的一般毒性研究及其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纳米铜(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具有良好的抗菌促长功能,因而有望成为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但是由于纳米铜的毒理学效应不同于常规铜源,且并未有文献研究纳米铜对细胞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酶的影响,这会导致纳米铜使用的不安全,也会增加与纳米铜联合使用的其他药物的使用风险,因此我们开展了1-100 nm粒径范围纳米铜的一般毒性研究,和其在亚慢性染毒情况下对大鼠肝CYP450酶表达的影响及初步影响机制。1.纳米铜颗粒的表征:通过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的检测,四种颗粒均匀的铜粒子平均粒径分别为27.6±9.5 nm(30 nm),53.2±17.6 nm(50 nm),89.5±33.4 nm(80 nm)和987.4±436.7(1μm)。2.纳米铜对大鼠的急性毒性研究:通过上下剂量法测得纳米铜对雄性大鼠的急性毒性(Lethal dose,LD50)分别为:133.8 mg/kg(Cu ions)、1022.0 mg/mg(30 nm Cu NPs)、1750.0mg/kg(50 nm Cu NPs)、2075.0 mg/kg(80 nm Cu NPs)、>5000 mg/kg(1μm Cu MPs)。急性毒性的结果显示纳米铜的粒径越小其急性毒性越大。基于这些铜粒子LD50的大小,50,100和400 mg/kg被选为三种粒径的纳米铜7天重复经口染毒的毒性研究剂量,从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来看,不同粒径的纳米铜颗粒导致了大鼠相似的毒性效应。比较其结果可知,纳米铜显着地升高白细胞的数量,显着降低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同时显着升高肝损伤相关的生化指标;80 nm的纳米铜显着升高了大鼠血液中氧化应激因子和炎性因子的水平。3.纳米铜的亚慢性毒性效应及其对肝脏CYP450酶的影响: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选择80 nm纳米铜为研究对象,在50 mg/kg(1/40 LD50)、100 mg/kg(1/20 LD50)和200 mg/kg(1/10 LD50)剂量下连续经口染毒28天。结果显示,纳米铜会导致大鼠的体重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肝脏的绝对重量降低,其中高剂量(200 mg/kg)显着升高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水平;显着升高氧化应激产物的水平;同时显着升高大鼠肝脏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显着降低大鼠肝脏中CYP450 1A2、2C11、2D6和3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并剂量依赖性降低CYP450 1A2、2C11、2D6、2E1和3A1的酶活力。4.纳米铜下调大鼠肝脏CYP450酶的初步机制研究:通过分析大鼠肝脏中与CYP450酶调控有关的核受体和信号通路发现,80 nm的纳米铜在亚慢性染毒过程中,在较高剂量条件下会显着降低大鼠肝脏中组成型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孕烷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和芳烃受体(Aryl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同时80 nm的纳米铜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会激活核因子(Nuclear factor-k-gene binding 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5)等与CYP450酶调控有关的信号通路。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铜粒径越小,其经口LD50值越低,毒性表现越明显,但是总体毒性效应非常相似;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80 nm的纳米铜颗粒显着改变大鼠肝脏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80 nm的纳米铜通过诱导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而激活NF-κB、MAPK和STAT5等信号通路,这些激活的信号通路进一步与核受体PXR、CAR和AHR共同作用而降低大鼠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表达。

边祥雨[8](2019)在《核黄素通过apolipoprotein B100途径影响脂类代谢及相关生理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脂质代谢稳态与核黄素营养状态关系密切,而apolipoprotein B100(apo B100)在脂质运输中起关键性作用。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核黄素营养水平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并研究apo B100与脂代谢稳态之间的联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最后探索核黄素营养水平对相关生理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1、将Wistar大鼠分成核黄素缺乏组(RD)、正常对照组(AF)、对喂组(PF)、核黄素充裕组(RR),分别饲喂含3 mg/kg核黄素、含6 mg/kg核黄素、含12 mg/kg核黄素的AIN-93 M饲料1个月,测定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erythrocyte glutathione reductase,EGR)活性,发现未达到核黄素缺乏状态,将RD组饲料替换为不添加核黄素的AIN-93 M饲料,其余各组不变,继续饲喂1个月,测定EGR活性,发现核黄素缺乏模型建立成功,处死大鼠,测定血浆中核黄素、肝脏中核黄素、FAD和FMN浓度,饲喂期间记录大鼠每日摄食量和每周的体重;2、按照上述方法饲喂大鼠,测定血浆VLDL-c、LDL-c、HDL-c、TC、TG浓度,测定肝脏总脂肪含量,TC、TG浓度,HMG-Co A还原酶活性;3、按照上述方法饲喂大鼠,分别利用q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脏apo B100、ERO1、PDI、GRP78和CHOP m 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4、按照上述方法饲喂大鼠,测定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下的大鼠骨密度变化,依次测定血浆25-(OH)VD3、骨钙素、ALP浓度,测定骨钙含量。结果1、RD组的大鼠饲喂不添加核黄素的AIN-93饲料(核黄素含量0.05 mg/kg)后的第10天,RD组的膳食摄入量下降了11%;在实验结束时,RD组的膳食摄入量进一步减少了29%;与AF组的大鼠相比较,RD组的大鼠体重也明显地降低了12%。与AF组相比,RD组的大鼠的EGR活性降低了54%,血浆中核黄素浓度下降了95%,而且本组大鼠血浆核黄素浓度降低到了10 nmol/L以下;RD组的大鼠肝脏的核黄素浓度降低了45%,肝脏FAD和FMN的浓度分别降低了41%和35%;2、RD组的大鼠血浆VLDL-c和LDL-c水平显着性降低,与AF组大鼠相比,RD组大鼠的血浆TC和TG浓度明显降低;RD组大鼠肝脏总脂肪含量明显升高,TC,TG浓度也明显增高;与AF大鼠相比,RD大鼠肝中HMG-Co A还原酶的活性下降了28%;3、与AF组的大鼠相比,核黄素缺乏大鼠apo B100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显着降低;参与apo B100氧化折叠的ERO1和PDI蛋白质表达水平也显着降低;4、RD组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着低于AF组大鼠;与AF组相比,RD组血浆25-(OH)VD3浓度明显地升高,血浆骨钙素浓度明显上升,血浆ALP浓度明显下降,RD组骨钙浓度明显下降。结论1、膳食核黄素缺乏影响Wistar生长发育,血浆核黄素对膳食核黄素水平敏感,而肝脏在核黄素缺乏状态下能够快速摄取核黄素并储存起来,因此肝脏核黄素消耗速率较慢;2、膳食核黄素营养水平影响机体脂质代谢稳态,降低肝脏胆固醇合成速率,阻碍脂质由肝内向肝外转运,使肝脏脂质蓄积,血浆脂质水平下降,其他需要胆固醇的组织得不到充足供应;3、膳食核黄素营养水平影响apo B100表达进而影响脂质转运,核黄素摄入不足影响ERO1和PDI表达,导致apo B100氧化折叠受损;另外,核黄素缺乏诱发内质网应激反应,调控肝脏胆固醇合成速率下降,并阻碍胆固醇外流;4、膳食核黄素缺乏导致骨密度下降,同时测定血浆中25-(OH)VD3、骨钙素和ALP浓度发现,膳食核黄素影响成骨细胞功能,引发骨代谢异常。

董杰[9](2019)在《艾瑞昔布对CYP2C9酶的抑制作用及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都伴有炎症反应,全球每年约有上亿炎症患者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艾瑞昔布为新型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对急性和慢性炎症具有良好治疗作用。最近研究发现,艾瑞昔布与CYP2C9底物药物联用能够改变其代谢,但其对CYP2C9酶的作用尚不明确,相关体内、外实验的文献报道结论不一致。有文献报道,大鼠连续灌服艾瑞昔布,能使同时服用的甲苯磺丁脲代谢加快,表现出艾瑞昔布对CYP2C9酶的诱导作用;然而,在另一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中,艾瑞昔布却表现出对CYP2C9轻微抑制作用。那么,艾瑞昔布对CYP2C9酶究竟是诱导作用还是抑制作用,长期服用是否会对经CYP2C9酶代谢的药物产生影响,这是目前需要明确的问题。本实验拟通过体内、体外两部分实验探究艾瑞昔布对CYP2C9酶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艾瑞昔布的临床合理用以及避免不良药物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艾瑞昔布对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CYP2C9酶的影响目的:建立肝微粒体中4-羟基甲苯磺丁脲含量的UPLC测定方法通过测定CYP2C9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4-羟基甲苯磺丁脲含量探究艾瑞昔布对CYP2C9酶活性的影响。方法:UPLC色谱条件:ACQUITY UPLC?BEH-C18色谱柱(2.1×50mm,1.7μm),柱温30℃,流动相为水-乙腈(V/V=76:24),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235 nm,进样量2μL,内标为卡马西平。肝微粒体孵育体系500μL,加入甲苯磺丁脲50μM,于37℃水浴中孵育后终止反应,加入卡马西平工作液5μL混匀,用乙酸乙酯1500μL萃取,取上清液1250μL吹干,甲醇50μL复溶,取上清液,UPLC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甲苯磺丁脲代谢产物4-羟基甲苯磺丁脲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法对肝微粒体孵育蛋白浓度与孵育时间进行优化,通过加入艾瑞昔布前后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4-羟基甲苯磺丁脲含量变化分析艾瑞昔布对CYP2C9酶功能的影响。结果:1.建立了肝微粒体中4-羟基甲苯磺丁脲含量的UPLC测定法,该方法标准曲线方程为:Y=0.1024X-0.0107,在0.312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定量下限、精密度和回收率以及稳定性均满足生物样品检测要求。2.筛选并优化了肝微粒体孵育条件:最终选择1 mg/mL作为肝微粒体孵育蛋白浓度,以60 min作为肝微粒体孵育时间。3.体外肝微粒体孵育实验显示,随着艾瑞昔布浓度的升高,4-羟基甲苯磺丁脲生成量相对空白组有所降低,拟合结果表明艾瑞昔布对CYP2C9活性的抑制作用剂量依赖性增强,其IC50为74.77μM。小结:本研究建立了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4-羟基甲苯磺丁脲含量的测定方法,肝微粒体孵育实验结果表明,艾瑞昔布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9酶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IC50远高于临床血药浓度,推测在临床用量下艾瑞昔布对CYP2C9酶的直接抑制作用较弱。第二部分艾瑞昔布对大鼠肝脏中CYP2C9酶的影响及表达的影响目的:测定大鼠连续灌胃艾瑞昔布后肝脏CYP2C9酶的蛋白与mRNA表达的变化,初步探究艾瑞昔布对CYP2C9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组,连续灌胃不同天数的艾瑞昔布(10 mg/kg)或等体积的空白溶剂。在最后一次灌胃结束后取出肝脏,运用Western Blot和RT-PCR探究艾瑞昔布对大鼠肝脏CYP2C9酶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艾瑞昔布灌胃时间的延长,大鼠肝脏CYP2C9条带逐渐变浅,灌胃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CYP2C9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80%、37%和34%,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CR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艾瑞昔布灌胃时间的延长,大鼠肝脏CYP2C9 mRNA表达明显降低,灌胃第1天、第7天、第14天CYP2C9酶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65%、35%和34%,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小结:随着艾瑞昔布灌胃时间的延长,大鼠肝脏CYP2C9酶的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逐渐降低,蛋白与基因表达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艾瑞昔布可能是通过调控了mRNA的表达导致酶蛋白合成减少。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4-羟基甲苯磺丁脲含量的UPLC测定方法,筛选、优化得到合适的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体外肝微粒体实验表明,艾瑞昔布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9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IC50值远高于艾瑞昔布在临床用药时体内的血药浓度,故认为其对CYP2C9酶直接抑制作用较弱。动物整体给药时,随着灌胃给予艾瑞昔布时间的延长,大鼠肝脏CYP2C9酶的蛋白表达和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二者调控具有一致性,提示艾瑞昔布可能是在转录过程中影响了mRNA的表达,导致该酶蛋白合成减少。

李萍[10](2018)在《高芥酸菜籽油诱导肝脏脂肪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形成机制》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高芥酸菜籽油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探讨芥酸对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机制。实验使用健康雄性SD大鼠,用高芥酸菜籽油饲料饲喂四周后,解剖后取其肝脏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分析,以建立由高芥酸菜籽油诱导肝脏脂肪病变的SD大鼠模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菜籽油实验组大鼠肝脏指数,最终体重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显着增加,大鼠肝脏中有大量微泡状脂肪滴聚积,且肝脏甘油三酯、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氧自由基(Hydrogen peroxide,ROS)、丙二醛水平极显着上升。与对照组相比,高芥酸菜籽油组大鼠肝脏中酰基辅酶A氧化酶活性极显着性增强,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无明显变化;高芥酸菜籽油组的大鼠肝脏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Thr172)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Ser79)的磷酸化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Thr389)的磷酸化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大鼠肝脏pex1、pex5、pex13、pex14表达水平显着增强。这些实验数据表明,AMPK磷酸化水平显着减弱后导致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显着增强,增加丙二酰-CoA生成,导致线粒体膜上的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最终导致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下调,而H2O2和ROS等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产物大量蓄积。综上所述,过量摄入含有高芥酸的菜籽油导致大鼠肝脏脂肪和氧自由基积累,从而可能由此引发一系列代谢疾病。

二、肝外组织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外组织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论文提纲范文)

(1)二肽基肽酶-Ⅳ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鼠脏器损伤评价中的比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二肽基肽酶-Ⅳ
    二、药物性脏器损伤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DPP-Ⅳ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及组织残余活性法的建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试剂
        2.样本
        3.仪器设备
        3.1 液相色谱
        3.2 其它
        (二)方法
        1.液相色谱条件
        2.色谱条件的方法验证
        3.细胞匀浆S9的制备
        4.无细胞上清液的制备
        5.DPP-Ⅳ活性检测
        6.ELISA检测
        7.酶动力学分析
        8.化学抑制试验
    二、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
        1.分析方法优化
        2.方法学验证
        3.人组织微粒体中DPP-Ⅳ活性的测定
        4.细胞DPP-Ⅳ活性测定
        5.细胞上清DPP-Ⅳ活性测定
        6.DPP-Ⅳ抑制剂的筛选和表征
        (二)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正常大鼠体内主要脏器DPP-Ⅳ及其它标志物的活性差异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实验动物
        2.试剂
        3.仪器
        (二)方法
        1.大鼠灌胃取材
        2.肝脏组织分叶及样本采集
        2.1 非PBS全身灌流大鼠样本采集
        2.2 PBS全身灌注组织大鼠样本取材
        3.肝脏S9匀浆制备
        4.传统脏器损伤标志物检测
        5.DPP-Ⅳ酶活性检测
        6.变异度分析方法
    二、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
        1.各正常大鼠体重、总肝重差异
        2.正常大鼠传统血清学指标差异
        3.大鼠各脏器DPP-Ⅳ酶比活性差异
        4.大鼠肝脏各分叶DPP-Ⅳ酶比活性差异
        5.大鼠各脏器DPP-Ⅳ总活性差异
        6.由正常大鼠肝脏各分叶DPP-Ⅳ酶活推算肝脏总活性的差异
        (二)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中评价方法的比较性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实验动物
        2.试剂
        3.仪器
        (二)方法
        1.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造模
        2.肝脏组织分叶及样本采集
        2.1 非PBS全身灌流大鼠样本采集
        2.2 PBS全身灌注组织大鼠样本取材
        3.组织病理切片制备与组织学分析评分
        4.肝脏S9匀浆制备
        5.传统脏器损伤标志物检测
        6.胆汁收集
        7.DPP-Ⅳ酶活性检测
        8.变异度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8.1 均值与相对标准差计算
        8.2 正态分布
        8.3 ROC及AUC计算
        8.4 t检验
        8.5 样本量的计算
    二、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
        1.非灌流清洗的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指标变化
        1.1 ANIT诱导损伤后大鼠总体重及其各脏器重量的变化
        1.2 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
        1.3 ANIT诱导大鼠传统肝损伤指标在血清与组织中的变化
        1.4 ANIT诱导大鼠肝损伤后各主要脏器DPP-Ⅳ活性变化
        1.5 ANIT损伤前后大鼠肝脏各分叶DPP-Ⅳ酶比活性变化
        1.6 ANIT损伤前后由大鼠肝脏各分叶DPP-Ⅳ活性推算的总肝活性的变化
        2.灌流清洗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指标变化
        2.1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胆汁流量变化
        2.2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传统血清学指标变化
        2.3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血清中DPP-Ⅳ的活性变化
        2.4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肝脏DPP-Ⅳ酶比活性变化
        2.5 灌流后ANIT诱导肝损伤大鼠DPP-Ⅳ组织残余总活性变化
        (二)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中评价方法的比较性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实验动物
        2.试剂
        3.仪器
        (二)方法
        1.CCl_4诱导大鼠肝损伤造模方法
        2.肝脏分叶标准、组织样本采集与肝重系数计算
        3.肝脏S9匀浆液制备
        4.传统肝损伤血清学标志物检测
        5.DPP-Ⅳ酶活性检测
        6.变异度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二、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
        1.CCl_4诱导损伤后大鼠体重及其各脏器重量的变化
        2.CCl_4诱导肝损伤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
        3.CCl_4诱导大鼠传统肝损伤指标在血清与组织中的变化
        4.CCl_4诱导大鼠损伤后血清DPP-Ⅳ活性变化
        5.CCl_4诱导大鼠损伤后各脏器DPP-Ⅳ活性变化
        6.CCl_4诱导肝损伤大鼠各肝叶DPP-Ⅳ比活性变化
        7.CCl_4诱导肝损伤前后由各取材点推算的肝脏DPP-Ⅳ总组织残余活性变化
        (二)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第六部分 文献综述 药物性消化道系统损伤标志物及其评价
    一、消化道组成及功能
    二、消化道损伤评估
    三、消化道损伤药物
    四、消化道损伤标志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2)细胞色素P450特异性识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荧光成像分析法概述
    1.2 近红外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2.1 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发展
        1.2.2 花菁类近红外荧光染料
        1.2.3 酞菁和卟啉衍生物
        1.2.4 BODIPY荧光染料
        1.2.5 呫吨(Xanthene)类荧光染料
        1.2.6 基于双氰基异佛尔酮荧光探针
    1.3 疾病相关酶的荧光探针
        1.3.1 氧化酶荧光探针
        1.3.2 还原酶荧光探针
        1.3.3 与肽和氨基酸有关的酶荧光探针
        1.3.4 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有关的酶荧光探针
    1.4 细胞色素P450 的研究进展
        1.4.1 细胞色素P450 简介
        1.4.2 细胞色素P450 酶检测方法
        1.4.3 细胞色素P450 酶荧光探针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特异性检测CYP1A1 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构建及成像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培育体系与实验程序操作
        2.2.4 细胞毒性实验与细胞共聚焦成像实验
        2.2.5 斑马鱼共聚焦成像实验
    2.3 系列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与结构筛选
        2.3.1 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2.3.2 荧光探针的光学性质及结构筛选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实验体系选择
        2.4.2 探针DPCl对 CYP1A1酶的特异性选择与抗干扰
        2.4.3 探针DPCl对 CYP1A1 酶的反应时间测定
        2.4.4 探针DPCl对 CYP1A1 酶的酶浓度滴定实验
        2.4.5 探针DPCl在人肝微粒体(HLM)中的应用
        2.4.6 探针DPCl与 CYP1A1 酶的抑制实验
        2.4.7 探针DPCl参与CYP1A1 酶催化激活的机制
        2.4.8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2.4.9 探针DPCl在细胞中的荧光成像
        2.4.10 探针DPCl在斑马鱼中的荧光成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异性检测CYP2J2 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构建及成像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系列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与结构筛选
        3.3.1 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3.3.2 荧光探针的光学性质及结构筛选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实验体系选择
        3.4.2 探针DPBM对 CYP2J2 酶的特异性选择与抗干扰
        3.4.3 探针DPBM对 CYP2J2 酶的反应时间测定
        3.4.4 探针DPBM对 CYP2J2 酶的酶浓度响应
        3.4.5 探针DPBM在人肝微粒体(HLM)中的应用
        3.4.6 探针DPBM与 CYP2J2 酶的抑制实验
        3.4.7 探针DPBM参与CYP2J2 酶催化激活的机制
        3.4.8 探针DPBM在细胞中的荧光成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及不同种属间抑制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1.1.1 试剂名称
        1.1.2 试剂的配制
        1.1.3 仪器
    1.2 体外孵育方法及UPLC检测条件
    1.3 酶活性测定及代谢动力学实验
    1.4 氯酚对肝微粒体的抑制初筛实验
        1.4.1 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初筛实验
        1.4.2 氯酚对不同种属肝微粒体的抑制活性
    1.5 氯酚对肝微粒体的浓度依赖性抑制实验和IC_(50)
        1.5.1 氯酚对人CYP3A4的浓度依赖性抑制实验
        1.5.2 氯酚对不同种属肝微粒体的浓度依赖性抑制实验
        1.5.3 半数抑制浓度(IC_(50))
    1.6 氯酚对肝微粒体的抑制动力学实验
        1.6.1 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动力学实验
        1.6.2 氯酚对不同种属肝微粒体的抑制动力学实验
    1.7 体外-体内外推(IVIVE)
    1.8 分子对接
    1.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睾酮代谢物的检测及代谢动力学参数
        2.1.1 睾酮代谢物的色谱图
        2.1.2 睾酮代谢的动力学参数
    2.2 氯酚对肝微粒体的抑制活性
        2.2.1 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活性
        2.2.2 氯酚对不同种属肝微粒体的抑制活性
    2.3 氯酚对肝微粒体的浓度依赖性抑制结果和IC_(50)
        2.3.1 氯酚对人CYP3A4 的浓度依赖性抑制结果和IC_(50)
        2.3.2 氯酚对不同种属肝微粒体的浓度依赖性抑制结果和IC_(50)
    2.4 氯酚对肝微粒体的抑制类型及抑制动力学常数
        2.4.1 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类型及抑制动力学常数
        2.4.2 氯酚对不同种属肝微粒体的抑制类型及抑制动力学常数
        2.4.3 氯酚对人与猴(或狗)肝微粒体抑制的K_i值的统计学分析
    2.5 基于抑制动力学参数的体外-体内外推(IVIVE)
    2.6 分子对接
        2.6.1 氯酚与CYP3A4氨基酸残基结合的活性位点
        2.6.2 氢键与疏水相互作用
        2.6.3 结合自由能
讨论
    3.1 氯酚对CYP3A4抑制作用的分析
    3.2 基于CYP3A4介导的物质代谢的抑制
        3.2.1 基于CYP3A4介导的内源性物质代谢的抑制
        3.2.2 基于CYP3A4介导的药物代谢的抑制
    3.3 氯酚的多重抑制作用
    3.4 环境污染物的共暴露
    3.5 种属间差异分析
        3.5.1 睾酮代谢的种属间差异分析
        3.5.2 氯酚抑制的种属间差异分析
    3.6 研究创新与局限
        3.6.1 研究创新性
        3.6.2 研究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外源性和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的代谢毒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对UGT的抑制作用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1.3 溶液配制
        1.1.4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15种PAEs对各种UGT亚型的抑制率
        1.2.2 PAEs对各种UGT亚型抑制动力学分析
        1.2.3 PAEs与 UGT1A9 的分子对接
        1.2.4 8种邻苯二甲酸单酯各种UGT亚型的抑制率
        1.2.5 邻苯二甲酸单酯对各种UGT亚型抑制动力学分析
        1.2.6 邻苯二甲酸单酯与UGT1A9的分子对接
    1.3 讨论
        1.3.1 PAEs的内源性代谢毒性作用机制
        1.3.2 邻苯二甲酸单酯的内源性代谢毒性作用机制
    1.4 小结
二、依维莫司对UGT以及PC、PD和 PE对CES的抑制作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溶液配制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依维莫司对各种UGT亚型的抑制率
        2.2.2 依维莫司对UGT1A1,UGT1A3和UGT2B7 的抑制动力学分析
        2.2.3 分子对接解释依维莫司对UGT1A3和UGT2B7 的抑制作用机制
        2.2.4 PC、PD、PE对 CES活性的影响
        2.2.5 PD对 CES1 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2.2.6 PD对CES1的抑制动力学类型和参数
        2.2.7 体外抑制动力学参数推测体内产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2.3 讨论
    2.4 小结
三、胆汁酸在胆结石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溶液配制
        3.1.4 实验方法
        3.1.5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胆结石模型小鼠的体重变化
        3.2.2 胆结石模型小鼠的胆结石表型
        3.2.3 胆结石模型小鼠的胆固醇饱和度
        3.2.4 胆结石模型小鼠胆汁酸组成的变化
        3.2.5 胆结石模型小鼠FXR基因的变化
        3.2.6 肠道FXR特异性敲除降低小鼠胆结石的发生率
        3.2.7 肠道FXR特异性敲除降低小鼠的胆固醇饱和度
        3.2.8 肠道FXR特异性敲除对小鼠血清胆汁酸组成的影响
        3.2.9 肠道FXR特异性敲除对小鼠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3.2.10 TUDCA改善小鼠胆结石的作用机制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胆汁酸代谢与疾病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抗肝癌候选化合物BZG与索拉非尼联用药效学评估及在体内外的代谢谱和作用靶点亲和力拟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潜在抗肝癌候选化合物BZG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及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研究
    引言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药品
        1.1.2 细胞系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1.5 主要试剂配制
    1.2 实验方法(体外)
        1.2.1 细胞复苏及传代培养
        1.2.2 CCK-8 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ZG及索拉非尼以及两药联用对人肝癌细胞系Hep3B、SMMC-7721、Hep G2、Huh-7 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
        1.2.3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1.2.4 Hoechst33342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1.2.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1.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1.2.7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肝癌细胞系Huh-7、 Hep G2、 Hep3B、SMMC-7721 细胞Raf/ERK及 PI3K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1.2.8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1.3 动物实验方法(体内)
        1.3.1 研究方法建立
        1.3.2 动物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BZG单用及与索拉非尼联用对4种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4.2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
        1.4.3 Hoechst33342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4.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1.4.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1.4.6 BZG及索拉菲尼联合用药对4 种不同肝癌细胞Raf/ERK及 PI3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影响
        1.4.7 荷Huh-7 细胞异种移植模型小鼠经BZG,索拉非尼及两药联合用药治疗后肿瘤重量及体积变化情况
        1.4.8 经不同浓度BZG,索拉非尼及BZG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后荷Huh-7 裸鼠肿瘤病理学变化情况
    1.5 讨论
    1.6 小结
第二部分 抗肝癌候选化合物BZG在体内外的代谢谱分析以及与作用靶点亲和力拟合分析
    引言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品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1.4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主要溶液及试剂配制
        2.2.2 实验动物处理
        2.2.3 BZG在SD大鼠体内代谢的样品处理和检测分析
        2.2.4 BZG在人肝微粒体或重组酶中的I相代谢研究
        2.2.5 BZG在人肝微粒体或重组酶中的II相代谢研究
        2.2.6 筛选BZG及其代谢产物,并评估与VEGFR-2 的结合力:分子对接方法—eHiTS预测法
        2.2.7 色谱和质谱源条件
        2.2.8 数据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BZG质谱裂解特征
        2.3.2 BZG在 SD大鼠体内的代谢及BZG在体外人肝微粒体及重组酶中代谢产物分析
        2.3.3 计算机拟合实验:分子对接方法—e Hi TS预测法分析BZG与 VEGFR-2亲和力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细胞肝癌的监测和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中CYP1A2的变化及其对乙醇诱导的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和部分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细胞系
    2.3 药物与试剂
    2.4 仪器与设备
    2.5 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2.6 图像分析软件及数据处理系统
    2.7 引物基因序列
3.实验方法
    3.1 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建立
    3.2 人肝L02 细胞的培养与体外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3.3 Real Time-PCR实验
    3.4 Western-blot实验
    3.5 大鼠肝微粒体外温孵实验
    3.6 大鼠肝微粒体中探针代谢物浓度测定的LC-MS/MS方法
    3.7 siRNA干扰实验
    3.8 转染试验
    3.9 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检测
    3.10 细胞脂质过氧化功能检测
    3.11 统计学处理
4.结果
    4.1 AFLD模型大鼠肝脏HE染色结果
    4.2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4.3 各组大鼠肝脏中CYP450 亚型酶的mRNA表达水平
    4.4 各组大鼠肝脏中CYP450 亚型酶的蛋白表达水平
    4.5 各组大鼠肝脏中ALDH2 的蛋白表达
    4.6 各组大鼠肝脏中P-gp的蛋白表达
    4.7 肝微粒体中特异性代谢产物测定的方法学结果
    4.8 大鼠肝微粒体中CYP450 亚型酶活性测定
    4.9 酒精性肝损伤体外模型的建立
    4.10 酒精性损伤肝细胞中主要炎症因子和代谢相关酶的表达
    4.11 人正常肝细胞株 L02 中沉默 CYP1A2
    4.12 酒精刺激转染细胞后CYP1A2 的表达变化
    4.14 酒精刺激抑制剂处理的细胞后CYP1A2 的表达变化
    4.15 酒精刺激转染后细胞中生化指标的变化
    4.16 酒精刺激siRNA-CYP1A2 转染细胞后SREBP-1c,PTEN,AKT和 p-AKT的蛋白表达变化
    4.17 酒精刺激马来酸氟伏沙明处理细胞后SREBP-1c,PTEN,AKT和 p-AKT的蛋白表达变化
    4.18 PTEN/AKT通路对SREBP-1c的调控作用
    4.19 CYP1A2 对酒精性肝损伤所致的氧化应激的影响
    4.20 CYP1A2 对酒精性肝损伤所致的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5.讨论
6.结论
7.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纳米铜的一般毒性研究及其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纳米铜毒性研究进展
        1.1 纳米铜的应用
        1.2 纳米铜的摄取
        1.3 纳米铜的急性和慢性毒性
        1.4 纳米铜的毒作用机制
    2 细胞色素P450 酶及调控研究进展
        2.1 细胞色素P450的分类
        2.2 细胞色素P450功能
        2.3 参与细胞色素P450酶诱导与抑制的因素
        2.4 感染、炎症和氧化应激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3 研究内容与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纳米铜的表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
        2.2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
    3 讨论
        3.1 纳米铜的表征结果
    4 结论
第三章 纳米铜的急性毒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大鼠纳米铜单次经口染毒后的毒性症状
        2.2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
        2.3 大鼠纳米铜7天重复染毒后的毒性症状和死亡率
        2.4 大鼠纳米铜7天重复染毒后脏器指数的改变
        2.5 大鼠纳米铜7天重复染毒后的血细胞分析
        2.6 大鼠纳米铜7天重复染毒后的血液生化分析
        2.7 纳米铜对大鼠主要器官的显微病理观察
        2.8 纳米铜对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9 纳米铜对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3.1 纳米铜的急性毒性和毒性分级
        3.2 一般毒性表现
        3.3 纳米铜对血细胞和血液生化的影响
        3.4 纳米铜诱导氧化应激
        3.5 纳米铜诱导炎性反应
    4 结论
第四章 亚慢性纳米铜染毒对大鼠肝CYP450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纳米铜对大鼠体重和肝脏指数的影响
        2.2 纳米铜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2.4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5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6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CYP450mRNA表达的影响
        2.7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CYP450蛋白表达的影响
        2.8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CYP450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纳米铜亚慢性染毒致大鼠肝损伤
        3.2 纳米铜亚慢性染毒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3.3 纳米铜亚慢性染毒抑制肝脏CYP450酶表达和活力
    4 结论
第五章 纳米铜干扰大鼠肝药物代谢酶机制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中核受体PXR、CAR和AHR的mRNA表达的影响
        2.2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中核受体PXR、CAR和AHR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2.3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中主要信号调节通路的影响
    3 讨论
        3.1 核受体的变化与CYP450改变之间的关系
        3.2 信号通路的变化与肝损伤和CYP450 改变之间的关系
    4 结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核黄素通过apolipoprotein B100途径影响脂类代谢及相关生理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AIN-93M饲料配制
        2.1.3 动物处理
        2.1.4 试剂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1.6 不含核黄素的AIN-93 M饲料中核黄素浓度测定
        2.1.7 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测定
        2.1.8 血浆核黄素浓度测定
        2.1.9 肝脏中核黄素、FAD和FMN浓度测定
        2.1.10 肝功能评价
        2.1.11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饲料中核黄素浓度测定
        2.2.2 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摄食量和体重影响
        2.2.3 膳食核黄素对大鼠核黄素营养状态影响
        2.2.4 膳食核黄素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血脂和肝脂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动物处理
        3.1.3 试剂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1.5 血浆TC浓度测定
        3.1.6 血浆TG浓度测定
        3.1.7 血浆VLDL-c、LDL-c、HDL-c浓度测定
        3.1.8 肝脏总脂肪浓度测定
        3.1.9 肝脏TC、TG浓度测定
        3.1.10 肝脏微粒体制备
        3.1.11 肝微粒体蛋白质浓度测定
        3.1.12 肝脏HMG-Co A还原酶活性测定
        3.1.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血浆脂质水平的影响
        3.2.2 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肝脏脂质水平的影响
        3.2.3 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肝脏HMG-Co A还原酶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核黄素影响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
        4.1.2 动物处理
        4.1.3 试剂
        4.1.4 主要仪器设备
        4.1.5 qPCR测定m RNA表达水平
        4.1.6 Western blot测定蛋白质表达水平
        4.1.7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骨形成的影响初探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动物
        5.1.2 动物处理
        5.1.3 试剂
        5.1.4 主要仪器设备
        5.1.5 25 羟基维生素D3测定
        5.1.6 骨钙素测定
        5.1.7 碱性磷酸酶测定
        5.1.8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
        5.1.9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核黄素营养水平对BMD的影响
        5.2.2 核黄素引起骨密度变化的因素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9)艾瑞昔布对CYP2C9酶的抑制作用及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艾瑞昔布对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CYP2C9 酶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艾瑞昔布对大鼠肝脏中CYP2C9 酶的影响及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CYP450 酶特性及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高芥酸菜籽油诱导肝脏脂肪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菜籽油的重要性
    1.2 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1.2.1 肝脏脂肪酸代谢
        1.2.2 芥酸
    1.3 菜籽油对肝脏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菜籽油诱导大鼠肝脏脂肪病变的模型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饲料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主要试剂
        2.1.4 实验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建立大鼠模型
        2.2.2 处理模型大鼠
        2.2.3 甘油三酯的测定
        2.2.4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2.2.5 肝脏微量丙二醛的测定
        2.2.6 肝脏过氧化氢的测定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大鼠肝脏形态
        2.3.2 大鼠肝脏病理切片
        2.3.3 肝脏各项指标
    2.4 本章结果
第三章 菜籽油诱导大鼠肝脏脂肪病变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主要试剂
        3.1.2 实验配方及主要溶剂
        3.1.3 实验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测定
        3.2.2 肝脏组织蛋白质的提取
        3.2.3 BCA蛋白浓度测定
        3.2.4 酶活性的测定
        3.2.5 肝脏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分析
        3.2.6 肝脏组织RNA的提取
        3.2.7 肝脏组织c DNA反转录
        3.2.8 肝脏组织c DNA PCR
    3.3 实验结果
        3.3.1 BCA法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3.3.2 酶活性的测定
        3.3.3 肝脏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分析
        3.3.4 肝脏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3.4 本章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不足与展望
        4.2.1 不足
        4.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肝外组织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肽基肽酶-Ⅳ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鼠脏器损伤评价中的比较性研究[D]. 马红. 大连医科大学, 2021
  • [2]细胞色素P450特异性识别的近红外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 薛天姿. 东南大学, 2020(01)
  • [3]氯酚对人CYP3A4的抑制及不同种属间抑制差异[D]. 刘乃溶.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外源性和内源性小分子物质的代谢毒理学研究[D]. 杜佐.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抗肝癌候选化合物BZG与索拉非尼联用药效学评估及在体内外的代谢谱和作用靶点亲和力拟合分析[D]. 王莉. 浙江大学, 2019(01)
  • [6]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中CYP1A2的变化及其对乙醇诱导的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和部分机制的研究[D]. 朱倩.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 [7]纳米铜的一般毒性研究及其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D]. 唐华侨.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8]核黄素通过apolipoprotein B100途径影响脂类代谢及相关生理功能的研究[D]. 边祥雨.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9]艾瑞昔布对CYP2C9酶的抑制作用及表达的影响[D]. 董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高芥酸菜籽油诱导肝脏脂肪病变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形成机制[D]. 李萍.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肝外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