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桂林国际茶话会素描(一)

第一届桂林国际茶话会素描(一)

一、第一届桂林国际茶会速写(一)(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星[1](2016)在《陶冷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随着西方绘画的不断涌入,中国画在不断的蜕变和革新中艰难前行。由文人画为主体的一元绘画逐渐向新旧消长、中西杂糅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相对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获得了更为自由的生长空间,充分显示了画家创作思维的灵活性及绘画风格的选择性。这一时期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良、革新的拓荒者除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以外,其他大部分均由于诸因素的影响而被长期湮灭,陶冷月便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中西绘画融合初期“创新型画家原型”的代表,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界,先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人生。本文以陶冷月绘画立足的文化视点和表现形式为中心,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以便透过这一典型例证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现象。笔者通过前期调研,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陶冷月的人生轨迹及艺术发展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期细化,以进一步明确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结合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其绘画理念的形成进行分析,进而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其主张做出全面阐释。将陶冷月艺术表现的范围、题材进行拓展,竭力从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对其艺术类型、造型语言、艺术活动等展开全方位的论述。尤其针对他所涉足的“新中国画”领域,笔者将积极转变思路,利用与国内及日本相关画家绘画思想、技法风格等因素的对比,积极探寻他们之间的碰撞与交汇,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论证体系。对于目前研究中尚未触及或触及较少的写生手稿和摄影艺术,笔者将从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出发,通过写生、摄影、创作三者间关系的建构来予以把握。此外,结合陶冷月受教育的特殊背景及蔡元培美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对其教育理念及教学实践进行剖析,以便为当代美术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启示。通过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以理性的视角对陶冷月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其有生命力的积极因素予以充分肯定,对其过时的、僵死的因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以便为后人借鉴和创新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着力点,并不断为评估自身未来的价值提供新的参照和坐标。本文通过对陶冷月个案的深入研究,对他所处的艺术生态环境进行如实的再现和还原,对其个体发展轨迹及群体发展脉络进行重新梳理。透过外在的表现和特征对其内在的、深层的因素进行触摸,以便更好的予以理解和消化,从而为民国美术史的完善提供必要的补充。不断在传统中探索,在借鉴中发现,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从新的高度、新的视域对其进行多维度、开创性的研究。与此同时,也能为当代广大学者的绘画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孔刘辉[2](2013)在《“《野玫瑰》风波”新探——从演出史角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2年3月,陈铨的话剧《野玫瑰》轰动陪都重庆,但随即遭到左翼文人逐渐升级的批判,从"隐藏着战国派的毒素",到"欺骗"观众的"糖衣毒药",再到"制造"和"散播"汉奸理论。[1]吊诡的是,尽管被批为"有毒",《野玫瑰》却又在各地一演再演,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

朱亮亮[3](2014)在《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文中认为随着二十世纪初美术展览会在中国的兴起,以及民国前中期的盛极一时,直至民国后期的稳定发展,促使我国近代美术的展示与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成为艺术观念与主张、美术作品与思潮进行交流与推广的至为重要的媒介和载体。正是由于美术展览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近代中国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拓展了文化艺术的传播路径与交流空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转型、中西美术的相互交流与融汇,以及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化。然而,美术史学界对它的关注远远不够,大部分局限于近现代美术展览历史的研究或是分散的区域或个案研究。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根本特征和内在规律还未被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其社会功能及历史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认同。本课题以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所蕴含的两大核心语汇——“展示”与“传播”为崭新的切入角度进行辨析与分析。笔者在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和分析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书籍以及历史档案等史料,在对各类美展活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对整个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进行整体上的定性分析与研究。笔者还在纵向上打通历史时间的界限,以及横向上突破美术展览会形式上的多元,首次归纳总结出了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四大特性——教育性、现代性、公益性和市场性。具体来讲就是:第一部分,从人体美展所引起的普通民众从封建道德伦理走向现代审美趣味的启蒙教育、从中小学儿童到艺术院校再到社会大众全面实现社会美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美术展览会、以及实现美术学科发展的成绩美展、社团美展等个方面探讨美术展览会的教育性特征;第二部分:从美术展览自身形式的现代呈现、引发了中西绘画的现代性美术思潮的兴起、以及美术展览对于中西绘画创作的现代转型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美术展览的现代性特征;第三部分:从以赈灾救难、帮困扶弱以及抗日救国为目的的筹款(物)美展来分析美术展览会的公益性特征;第四部分:以美术展览会为交易平台的艺术品流通从艺术家的艺术生产、艺术品定价、艺术品交易和艺术品消费等艺术市场中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等方面来考察美术展览会的市场性特征;通过对于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这四大特性的系统深入研究,深刻揭示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内在规律和根本特征,并明确和揭示了其在中国美术近代化进程中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引领并推进近代中国美术逐步走向现代和不断变革深化所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

段丽[4](2013)在《市民社会的接近与背离 ——中万、中电、中青三剧团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万岁剧团(以下简称“中万”)、中电剧团(以下简称“中电”)、中央青年剧社(以下简称“中青”)是抗战时期活跃于重庆剧坛的三个最知名的官办剧团。在大后方的抗战演剧史上,它们凭借在1941—1945年四届雾季公演中的成绩而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就是关于中万、中电、中青的专题研究。前言首先以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为标准,梳理了中万、中电、中青的职业化历程,明确1940年代官办剧团的职业化就是一个努力摆脱官方束缚,与市民社会彼此认同的曲折过程。其次,指出中万、中电、中青在抗战中后期的生存奥秘是剧团职业化后对市民社会的“隐蔽”认同。中共南方局的文化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而国民党的话剧政策则与主管单位对官办剧团的监管制度合谋,共同阻碍了中万、中电、中青向市民社会靠拢。这种阻碍决定了官办剧团要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达成与市民社会的相互认同。第一章探讨中万、中电、中青的“立”、“撤”缘由。抗战前期,国民党因抗战建国宣传的需要成立了大量的官办剧团。但随着抗日战局与国内政局的变化,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理念被置换为“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的“一党专政”,背离了市民社会对政治民主与保障民生的两大诉求。中万、中电、中青却因职业化而不断亲近市民社会,因此演出了一系列表面上认同政治国家,实际隐藏着对政治国家“质疑”的市民话剧作品,从而埋下了被裁撤的根源。抗战胜利后,中电、中青因演出造成的巨额亏损而直接招致裁撤,中万则作为国民党的戡乱工具得到了保留。这就表明国民党只是将官办剧团视为其政党观念的宣传工具,当该工具不能发挥作用时,即将之废弃。第二章论述中万、中电、中青职业化的“深入”与“疲软”。1941年底,中万、中电、中青在生存压力的直接推动下,进行了大幅度的职业化。职业化对官办剧团的管理体制产生了冲击,具体表现为周转资金的多元化与演员收入的多样化、剧团的社会化与剧人的职业化,以及剧目建设的市民化倾向。然而,官办剧团职业化的深入还是要受到国民党话剧政策与剧团监管制度的联合限制。1943—1944年,国民党加强了对官办剧团的剧目控制,导致中万、中电、中青的“演出稀少”与“开销浩大”这两大沉疴愈发严重,并因此连带产生了“人浮于事”、“演出亏损”等问题,形成了官办剧团在抗战后期职业化的病态。第三章重点讨论的是抗战后期中万、中电、中青任务戏的“演”与“弃”问题。1943年,国民党为配合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宣传与推广,指定一系列任务戏,并委派官办剧团上演。这些任务戏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战国策派作家陈铨的《野玫瑰》、《蓝蝴蝶》等剧;其二是由国民党文人王平陵、鲁觉吾创作完成的惩治奸商剧。《野玫瑰》因涉嫌表达对国民党的政治认同,曾在1942年遭到中共南方局的批判。但剧本“抗战锄奸”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市民社会的需要,虽然受到了中共南方局的抵制,但还是能在1943年由中万重演。《蓝蝴蝶》则因牵涉到国民党对中万的独裁式管理,受到剧人们的坚决抵制。中万剧人对待陈铨剧作的不同态度,显示出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后期阶段时,市民意识尚且因全民抗战的需要受到落后的国家观念的束缚,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却会促使市民意识尽快摆脱这种束缚。到了 1944年,国民党在中青推广惩治奸商剧时,市民意识已因民生问题的全面恶化而进一步觉醒,所以,该类任务戏受到了中青剧人的抵制而无法上演。中万、中青剧人在不同时期对待任务戏的不同态度,体现了抗战后期市民意识与国家观念从夹缠不清到正式对垒的复杂过程。“结语”探讨了抗战时期中万、中电、中青职业化的经验对现阶段国有剧团改制的启示,明确了生存压力在官办剧团职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营剧团如果不改变自己对政府扶持资金的过份依赖,就很难缓解自己现阶段的“病态”,还要继续充当官方意识形态的载体。

车素芳[5](2011)在《论宋之的的文学贡献》文中认为宋之的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和改编了四十部剧本,一部小说集,两部散文和报告文学集,以及大量的杂文、评论作品,总计达到250余万字。宋之的的创作延续了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主题,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一面揭示和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一面鼓动民众的觉醒与反抗。他的创作实绩和理论上的探索,为我国现代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本论文将他的小说、戏剧、报告文学和散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宋之的作品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形式上的创新角度探讨了宋之的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特色;从作家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考察其文学创作的源泉,探讨宋之的的创作与时代、与鲁迅的关系;观照宋之的左翼背景下的文学创作,探讨他对中国民间文艺、俄国文学、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方法的吸收和借鉴。论文分析宋之的研究失落的原因,再现其文学“多面手”形象,展示宋之的创作上的成绩,肯定宋之的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应有的艺术贡献及价值。

黄淑美,欧阳中一[6](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认为

冯英[7](1996)在《第一届桂林国际茶会速写(一)》文中提出

二、第一届桂林国际茶会速写(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届桂林国际茶会速写(一)(论文提纲范文)

(1)陶冷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
    1.7 未尽事宜
    1.8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及从艺历程
    2.1 陶冷月的生平分期
    2.2 陶冷月的从艺历程
第三章 陶冷月的绘画理论与形成
    3.1 时代激变下的美术革命
    3.2 美术活动的区域性及主张的差异性
        3.2.1 绘画三大流派的区域性特点
        3.2.2 美术界的激烈论争及多样化趋势
    3.3 陶冷月的绘画主张
第四章 陶冷月的艺术成就
    4.1 悉守国粹——对传统风格绘画的固守与坚持
        4.1.1 师承的整理及风格的形成
        4.1.2 章法的经营与笔墨的修为
        4.1.3 设色的特点与突破
        4.1.4 画材的选择与使用
    4.2 特采欧风——对西方绘画的学习与研究
        4.2.1 学习西画的背景及条件
        4.2.2 西画的不同形式及艺术特征
        4.2.3 西画的“中国式”表现
    4.3 融合町畦——独树一帜的新中国画
        4.3.1 中西绘画融合的思想转变
        4.3.2 新中国画的命名
        4.3.3 新中国画的风格特征及评论辨析
        4.3.4 新中国画的多维度思考和深层剖析
    4.4 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
        4.4.1 写生手稿中的线性表现
        4.4.2 摄影照片的审美特征及其重要价值
        4.4.3 写生手稿与摄影艺术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与建构
    4.5 陶冷月绘画艺术的审美精神
        4.5.1 缘情畅神的审美特征
        4.5.2 对真、善、美的追求
        4.5.3 传统风神与时代感的体现
    4.6 冷月润格及相关艺术活动
        4.6.1 冷月润格
        4.6.2 相关艺术活动
第五章 陶冷月美术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教学实践
    5.1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美术教育模式及其流变
        5.1.1 中国传统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向新式美术教育模式的转型
        5.1.2 画会社团的教育模式及师范学校美术教育的建立
    5.2 陶冷月美术教育思想形成的关捩
        5.2.1 学堂的教育背景及其影响
        5.2.2 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美术教育实践的影响
        5.2.3 陶冷月的美术教育思想及指导原则
    5.3 陶冷月美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5.3.1 陶冷月与冷月画室
        5.3.2 陶冷月与南京美术专门学校
        5.3.3 陶冷月与暨南大学
        5.3.4 陶冷月与中山大学画学研究会
第六章 陶冷月的人生反思及启示
    6.1 陶冷月人生变化的理性分析
        6.1.1 人生发展直至鼎盛的内外原因
        6.1.2 人生沉寂乃至低谷的潜在因素
        6.1.3 人生复苏以至回转的直接条件
    6.2 对当代绘画及教学的启示
        6.2.1 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启示
        6.2.2 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 1:陶冷月研究各阶段资料统计表
    附录 2:1926 年10月 20 日陶冷月作品及售价目录
    附录 3:1993 年-2014 年陶冷月真品成交一览表
    附录 4:中日相关画家年代对比图
    附录 5:有时间记载的陶冷月印件统计一览表
    附录 6:座谈会及访谈笔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绪论
    一、美术展览会——民国时期美术进程的展示载体与传播媒介
    二、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研究现状之研究
    三、“美术展览会”概念的界定、时间分期与特征
    四、本课题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点结构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全民教育与学科发展”——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教育性”之探讨
    第一节 从封建道德伦理走向现代审美趣味——人体美展的启蒙教育
        一、从风波到风暴的人体美展
        二、人体美展促进民众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开放
    第二节 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实现教育价值的美术展览会
        一、美展培养儿童及中小学生的认知与创造
        二、刘海粟以美展促进艺术民众化
        三、林风眠以美展促进民众接受艺术教育
    第三节 完善与创新——实现美术学科价值的美术展览会
        一、美术展览促进美术学科的发展——以上海美专成绩展览会为例
        二、社团美展促进美术学科发展
第二章 “应时代而发展”——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现代性”之研究
    第一节 美术展览会本体的现代性呈现
        一、美术展览现代形式之多元化变迁
        二、展厅布置与展出效果的现代考量
    第二节 美术展览会推动现代美术思潮的兴起
        一、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所引发的西画写实派与现代派之争
        二、由美术展览会形成的中国画“新”与“旧”两大阵营
    第三节 美术展览会与美术创作的现代转型
        一、美术展览会引发的西画创作现代转型
        二、全国美展中“新国画”之异军突起
第三章 社会救助与募款救国——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公益性”之分析
    第一节 同胞之情与仁爱之心——赈灾与帮困筹款(物)美展的公益性
        一、救难赈灾美展的公益性
        二、赈济难民美展的公益性
    第二节 国家存亡与民族大义——抗战筹款(物)美展的公益性
        一、国内救国劳军美术展览激发全民抗战热情
        二、海外抗战筹款及援华美术展览引起国际关注与支持
第四章 “公开展示与直接销售”——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市场性”之考察
    第一节 定位与定价——艺术家及作品在美展中的市场价值体现
        一、民国时期艺术市场环境与艺术家的身份转化
        二、美术展览会中艺术品的定价
    第二节 策划与交易——美术展览会中的艺术品经营
        一、媒体宣传与名人推介
        二、美展作品销售中的市场化交易手段
    第三节 购藏与反馈——美展中的艺术品消费及影响
        一、美展中艺术品消费者的构成及够藏行为分析
        二、作品销售对美展本身及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4)市民社会的接近与背离 ——中万、中电、中青三剧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官办剧团与职业化演剧
    第一节 官办剧团的职业化历程
    第二节 生存奥秘:对市民社会的“隐蔽”认同
第一章 官办剧团的“立”与“撤”
    第一节 为加强抗战建国宣传而立
    第二节 裁撤根源:“质疑”政治国家
    第三节 巨额亏损是官办剧团被裁撤的导火索
    第四节 戡乱工具:官办剧团被保留的缘由
第二章 职业化的“深入”与“疲软”
    第一节 生存压力是官办剧团职业化的直接动力
    第二节 职业化对官办剧团管理体制的冲击
    第三节 官办剧团的沉疴:演出稀少与开销浩大
第三章 任务戏的“演”与“弃”
    第一节 陈铨剧作:抵制与上演之间
    第二节 惩治奸商剧:演不出的“杰作”
结语 官办剧团职业化的经验总结
附录 中万、中电、中青活动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论宋之的的文学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现有文学史对宋之的的"暖昧"叙述
    第一节 曾经的文学史地位
    第二节 忽视与遗忘的现状
第一章 感应时代,对"急就章"作品的辩护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
    第二节 集中而深刻的矛盾冲突
    第三节 表现形式的创新
第二章 多方面的创作源泉与出发点
    第一节 当时的评价与受到的关注
    第二节 时代的号召与激励
    第三节 鲁迅的教诲与影响
第三章 "左翼"的传统与发扬
    第一节 背景与文坛
    第二节 党的文艺战士
    第三节 创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第四章 应当恢复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文学"多面手"形象
    第二节 对其价值的再探讨
    第三节 分析研究情况及失落的原因
附录
    宋之的创作目录
    宋之的研究书目及文章
    宋之的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第一届桂林国际茶会速写(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陶冷月研究[D]. 王晓星. 天津大学, 2016(12)
  • [2]“《野玫瑰》风波”新探——从演出史角度考察[J]. 孔刘辉. 文学评论丛刊, 2013(02)
  • [3]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D]. 朱亮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市民社会的接近与背离 ——中万、中电、中青三剧团研究[D]. 段丽. 南京大学, 2013(04)
  • [5]论宋之的的文学贡献[D]. 车素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6]《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
  • [7]第一届桂林国际茶会速写(一)[J]. 冯英. 农业考古, 1996(04)

标签:;  ;  ;  ;  ;  

第一届桂林国际茶话会素描(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