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不是另一个“家”

这个“家”不是另一个“家”

一、此“家”非彼“家”(论文文献综述)

廖静[1](2015)在《谢克纳表演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理查德·谢克纳是1960年代以来美国实验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谢克纳的表演思想可谓独树一帜,对后现代主义戏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谢克纳从戏剧表演转向了人类表演学,在短短三十年内,人类表演学汇聚成一种世界性的戏剧思潮,谢克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本文从表演理论入手,将谢克纳的表演理论分为环境戏剧、人类表演学和跨文化三重维度,试图揭示其理论的独特性和逻辑性,并选取作为他全部理论的核心元素身体进行观察与研究,以期实现对谢克纳研究新的推进。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谢克纳的表演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第二章概括谢克纳表演理论的核心思想,并揭示这些思想之间的逻辑关联;第三章在检视身体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确立谢克纳身体观的基本内涵和独特价值。在第一章中,本文将谢克纳的表演理论划分为环境戏剧阶段、人类表演学阶段和跨文化阶段。环境戏剧阶段:戏剧环境的多重性、戏剧元素的拼贴性、戏剧概念的扩大化是其三个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谢克纳由环境戏剧转入人类表演学的原因:在戏剧历时与共时双重维度的作用下,在1980年代初戏剧与人类学相融相交,这是其转变的外因;谢克纳广泛的兴趣及多重身份使其更多地吸收了戏剧之外的思想,这是其转变的内因。接着,本文介绍了谢克纳的人类表演学的基本概念,如行为、重建行为、阈限。从行为的角度去理解谢克纳的转变,可视为其表演研究领域的延展;重建行为是其为研究人类表演学新的创建,也是他的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石;阈限的概念是人类学与表演的桥梁,是研究表演者转化状态的重要条件。最后,本文对跨文化表演的内涵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谢克纳的跨文化表演三个阶段。谢克纳的表演理论广泛而驳杂,第二章试图对其进行提炼与概括。转化是谢克纳所有表演理论的核心词汇,它统摄了其他三个重要概念:非彼非此的思想、双向互动的联系视角以及过程主义的价值尺度。非彼非此(not...not)的思想由谢克纳直接提出,并贯穿了其两个表演理论阶段。本文首先抓住这一概念的译法、形成过程进行阐述;随后,运用现象学和实用主义哲学剖析其产生的哲学根基;再从结构主义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跨学科得以形成的社会思潮;最后,简述了非彼非此思想在其表演理论中的具体表现。双向互动的联系视角是谢克纳表演理论的重要特点,他用二分法将戏剧因素分为许多的对立项,在这些看似对立的事物之间寻找其中相互联系之处。本节将阐述谢克纳对戏剧表演与生活、戏剧表演与仪式、东西方戏剧表演、戏剧表演与人类学的双向互动研究,一窥其表演理论的大致结构。过程重于结果的价值尺度是谢克纳衡量表演的第三个尺度,本节将主要从谢克纳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寻找论据,以揭示谢克纳表演理论的思维一个特点:即过程重于结果的价值尺度;同时也会对该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第三章,由于身体在戏剧表演尤其是后现代戏剧表演中的特殊性,所以选择身体作为切入点,对谢克纳的表演观进行理论观照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本文梳理了不同时期戏剧表演的身体观;其次,对谢克纳身体观的内容进行概括与比较,还分析了他的身体观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谢克纳的身体在戏剧和人类表演学中的呈现。

杜涛[2](2012)在《“此”与“彼”:后殖民视阈下的流散美国华人文学文化翻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翻译的定义范围被不断扩大,翻译和写作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提出了“文化翻译”的概念。他提出,文化翻译并不是具体指两种语言、文化间文本的转换,而是指一种独特的后殖民文学现象:写中有译。他提出,“文化翻译”中的“翻译”还涉及人在文化间迁徙的过程和状态。他明确称后殖民时代的移民是一种“翻译”现象。而流散文学正体现了后殖民理论中“文化翻译”的概念。伴随着“流散现象”的日益加剧,“流散写作”逐渐成为全球化时代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也造就了“流散文学”的蓬勃发展。我们在阅读流散作家的作品时,往往不难觉察作品中的矛盾对立:母国文化和所属国文化、“边缘”和“中心”、“自我”和“他者”。这种“此”和“彼”的对立是由流散者的双重文化特性决定的。对于“此”和“彼”的作用,不同时期的流散作家在不同的处境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20世纪中期以前东方主义影响下的去“彼”就“此”;20世纪中期以后寻求“自我”重构族裔身份以求抵抗;20世纪90年代以后超越“身份”视野寻求既“彼”又“此”的融合。本文以后殖民理论为依托,对流散美国华人文学中“此”和“彼”的角力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后殖民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第二章对流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文化翻译作了描述;第三章到第五章分阶段具体分析流散美国华人文学中“此”和“彼”的角力,并辅以具体文本分析;第六章总结了流散华人文学文化翻译研究的几点启示。

秦燕春[3](2020)在《“滋阴”,还是“扶阳”:易代之际的医风嬗变》文中提出王朝易代之际,社会文化往往同时发生剧烈转折,医学同样如此。本文不同程度涉及宋元、金元、元明、明清之际的医风嬗变问题,经由"扶阳"与"滋阴"两个脉络的交叠出现,展开针对"医道—治道"如何彼此"应象气化"的考察。二者之间的共振互摄不仅是理解中国医学发展史的别致管道,也爲我们理解中国思想史的变迁提供某种有趣而不乏深刻的借径。

刘禀诚,邱斌[4](2016)在《“此X非彼Y”类否定判断格式的考察》文中认为本文从格式类型及其相关格式的角度考察了"此X非彼Y"类否定判断格式,认为:主要格式类型有八种,"此/这"居首的占优势,这是因为语频效应、心理认知、可及性理论在起作用;"此X非彼Y"在现代汉语中重拾升势,主要是因为它是语境差异、语体交融的产物。

刘禀诚,王存斌[5](2016)在《成对指示代词构成的否定标题格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成对指示代词构成的否定标题格式具有如下特点:在类型选择的频率上,"此X非彼Y"最高,"这X不是那Y"其次,"那X不是这Y"最低。这能从风格一致原则、语频效应原则、不对称与标记论的角度得到理据阐释。在语体选择上,其倾向性是多适用于真相探究意味的科技语体和新闻语体,其交融性是语体间的关系相互交融而非严格对应。

成心漪[6](2012)在《“A非A”结构与模糊修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白居易的诗作《花非花》的朦胧意境引出模糊结构"A非A"式,并通过例子分析将"似A非A""此A非彼A"类的表达归入宽式"A非A"结构,进而分别从语形、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分析其模糊修辞性。

陈赟[7](2012)在《从“是非之知”到“莫若以明”:认识过程由“知”到“德”的升进——以《庄子·齐物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齐物论》设置了吾我作为两种认知主体的差异:在语法上"吾"为主格而"我"可为宾格,在意义上"我"是与天、地、物相对待的"主体",也是眼、耳、鼻、口各有所明而不能互通的知言"主体",而"吾"在内部则意味着官能的相互通达,在外部则意味着天籁与人籁的统和与沟通。从"我"达"吾"之路,是从认识上的是非彼此的构成返归"莫若以明"的清明状态,即以"明"接纳天机主导的运作过程。

张文丽[8](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叶广芩[9](2011)在《凤还巢》文中研究指明少小离家老大归,一个到了退休年龄的、渴望回"家"的老作家,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后却发现"此家非彼家"。

苏杭[10](2021)在《从“彼是相因”到“道通为一”——《齐物论》哲学义旨发微》文中指出传统注家对"彼是相因"的理解,未能恰切地呈现《齐物论》的根本哲学形态。从《齐物论》的文本逻辑来看,"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从日常经验出发,将某物及其反面纳入到同一个关系序列中,且"是""彼"双方借由这一相互关系获得各自的规定性。但这一关系的本质是自身之"是"的外化,所实现的万物"为一"仅是一种假象。"道通为一"实际上是指"道"作为根本性之"是"暂寓于每一个物上,万物是作为"通一"展示自身的不同环节成立的;"通一"作为真正的世界形态,是万物"彼是相因"的前提与基础。

二、此“家”非彼“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此“家”非彼“家”(论文提纲范文)

(1)谢克纳表演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谢克纳生平与着述略述
    二、谢克纳表演理论研究述评
第一章 谢克纳表演理论发展历程
    第一节 环境戏剧
        一、环境:被激活的戏剧元素
        二、多重混合的戏剧拼盘
        三、对戏剧概念的扩大
    第二节 人类表演学
        一、疏离或延展:表演视角转型的原因初探
        二、行动/行为:人类表演学的内涵
    第三节 跨文化表演
        一、跨文化戏剧表演的内涵与评价尺度
        二、谢克纳跨文化表演的发展轨迹述评
第二章 谢克纳表演理论的核心架构
    第一节 非彼非此的中介状态
        一、概念的定义与翻译
        二、非彼非此中介状态的生成
        三、非彼非此中介状态下的表演观
    第二节 双向互动的结构方式
        一、戏剧表演与生活行为
        二、戏剧表演与仪式行为
        三、东西方戏剧表演的互动
    第三节 戏剧即一个过程
        一、“过程”思维在其表演理论中的展现
        二、“过程”思维的产生及评价
第三章 身体与表演:谢克纳的身体观
    第一节 戏剧表演身体观的演变
        一、古希腊的戏剧表演与身体
        二、二十世纪初的戏剧表演与身体
        三、阿尔托及其后的戏剧表演与身体
    第二节 谢克纳表演身体观研究
        一、谢克纳的表演身体观简述
        二、谢克纳的表演身体观溯源
        三、谢克纳表演身体观的影响及评价
    第三节 身体在戏剧、人类表演学中的呈现
        一、裸露的身体
        二、迷幻的身体
        三、日常身体与表演身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谢克纳生平及创作年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此”与“彼”:后殖民视阈下的流散美国华人文学文化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流散文学
        1.3.2 美国华人文学
        1.3.3 文化翻译
    1.4 后殖民理论及其他
        1.4.1 后殖民概念梳理
        1.4.2 后殖民文学
        1.4.3 东方主义简述
        1.4.4 新东方主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此”与“彼”:流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文化翻译
    2.1 “此”与“彼”的解读
        2.1.1 所属国与母国/所属国文化及母国文化
        2.1.2 边缘与中心
        2.1.3 自我与他者
    2.2 流散美国华人文学简述
        2.2.1 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
        2.2.2 美国华语文学主题的发展
    2.3 流散美国华人文学中“此”与“彼”的折射
        2.3.1 由“此”望“彼”:故国想象
        2.3.2 “中心”对“边缘”的控制:自我东方化
        2.3.3 “边缘”对“中心”的逆作用:抵抗
        2.3.4 “边缘”对“中心”的解构:去“他者化”和身份重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去“彼”就“此”:在东方主义影响下
    3.1 美国主流文化对华人形象的东方主义刻板化
        3.1.1 美国主流文化对华人的刻板化策略
        3.1.2 华人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刻板化形象
    3.2 流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自我东方化”
        3.2.1 “东方人参与了东方化”
        3.2.2 张爱玲的中英自译
    3.3 流散华人的自传写作
        3.3.1 自传之“重构自我”
        3.3.2 刘裔昌的《父与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彼”非“此”:在文化多元语境中
    4.1 寻求文化身份/认同
        4.1.1 “自我”的阐释
        4.1.2 “自我”的困境:美国特性和中国特性
    4.2 汤亭亭和《女勇士》
        4.2.1 对中国文化的“翻译”
        4.2.2 《女勇士》中“母亲”的他者化
    4.3 赵健秀的“亚裔感性”
        4.3.1 重塑华人男性形象
        4.3.2 中国文化观
        4.3.3 和汤亭亭之争
        4.3.4 身份认同:Chinaman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既“彼”又“此”:在多元文化语境中
    5.1 多元文化主义
    5.2 任碧莲的“身份”三部曲
        5.2.1 质疑“身份”
        5.2.2 重构“身份”
        5.2.3 超越“身份”
    5.3 严歌苓与《扶桑》
        5.3.1. 严歌苓的写作
        5.3.2 《扶桑》的“扶桑原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流散美国华人文学的发展趋势
    6.2 身份/文化认同
    6.3 流散美国华人文学的汉译
    6.4 本研究的回顾与后续设想
参考文献

(4)“此X非彼Y”类否定判断格式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主要格式类型
    (一) 这X不是那Y
    (二) 这X非那Y
    (三) 此X非那Y
    (四) 此X不是那Y
    (五) 此X非彼Y
    (六) 此X不是彼Y
    (七) 彼X非此Y
    (八) 那X不是这Y
三、相关格式
    (一) 相关否定格式1:此X未必即 (未必就是) 彼Y
    (二) 相关否定格式2
        1.是 (此) X, 非彼Y可分为“是此X, 非彼Y”和“是X, 非彼Y”两种。“是”与“此”连在一起表示复指。
        2.此非彼 (也) 可视为“此X非彼Y”的浓缩。X、Y作为话题或信息出现于前后语境之中。
        3.此非彼Y (彼非此Y)
        4.此X非彼 (彼X非此) 这两个格式有时对举出现。
        5.此X非此Y
        6.此X非Y
        7.X非此Y可视为“彼X非此Y”的浓缩。例如:
        8.X不是此Y可视为“彼X不是此Y”的浓缩。
        9.X不是这Y可视为“那X不是这Y”的浓缩。
        10.X非Y (也)
    (三) “此X非彼Y”类否定判断格式的语境比较:标题语境与非标题语境
        1. 都可直接做某一句法成分, 如做宾语、定语和分句, 而标题语境的多以谓语、独句形式出现。
        2.非标题语境和标题语境下, 整个格式结构有时不是特别紧凑:主谓之间可停顿, 或者添加修饰语;非标题语境的更松散, 甚至可添加分句 (见波浪线) 。例如:
        3. 标题语境的否定格式往往为隐性应答句, 非标题语境的否定格式往往为显性应答句。[11]例如:
四、余论

(5)成对指示代词构成的否定标题格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类型选择
    (一)格式类型及其选择
        1. 这X不是那Y,例如:
        2. 这X非那Y,例如:
        3. 此X非那Y,例如:
        4. 此X不是那Y,例如:
        5. 此X非彼Y,例如:
        6. 此X不是彼Y有时直接浓缩为“此不是彼”,例如:
        7. 彼X非此Y,例如:
        8. 那X不是这Y,例如:
        9. 格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
    (二)格式类型选择之理据
        1. 风格一致原则与语频效应原则
        2. 不对称与标记论
二、基于语用义的语体选择
    (一)语用义
    (二)语体选择:倾向性与交融性
        1. 倾向性
        2. 交融性

(6)“A非A”结构与模糊修辞(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白居易诗《花非花》
二、“A非A”结构与模糊修辞
    (一) 语形上
    (二) 语义上
    (三) 语用上
        1. 辞格使用
        2. 修辞功能
三、结语

(7)从“是非之知”到“莫若以明”:认识过程由“知”到“德”的升进——以《庄子·齐物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吾与我:两种认知的主体
二、“成形”、“成心”与“我”的形构
三、认识之是非与时空之彼此的扬弃:从“知”到“明”的升进
四、天籁的开显

(8)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超常组合型
        (二) 想象联想型
        (三) 言外之意型
        (四) 动态变化型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异化译法
        二、归化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对等译法
        二、变通译法
        三、批注译法
        四、点义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引文献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10)从“彼是相因”到“道通为一”——《齐物论》哲学义旨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彼是”关系初现(2)
二、论“彼是相因”
三、“指马之喻”解
四、“混一”与“同体”
五、通一:“为一”的真正形态
六、通一之用:寓诸庸
七、余论

四、此“家”非彼“家”(论文参考文献)

  • [1]谢克纳表演理论研究[D]. 廖静. 武汉大学, 2015(07)
  • [2]“此”与“彼”:后殖民视阈下的流散美国华人文学文化翻译研究[D]. 杜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3]“滋阴”,还是“扶阳”:易代之际的医风嬗变[J]. 秦燕春. 中国文化, 2020(01)
  • [4]“此X非彼Y”类否定判断格式的考察[J]. 刘禀诚,邱斌. 萍乡学院学报, 2016(05)
  • [5]成对指示代词构成的否定标题格式分析[J]. 刘禀诚,王存斌.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7)
  • [6]“A非A”结构与模糊修辞[J]. 成心漪.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02)
  • [7]从“是非之知”到“莫若以明”:认识过程由“知”到“德”的升进——以《庄子·齐物论》为中心[J]. 陈赟. 天津社会科学, 2012(03)
  • [8]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9]凤还巢[J]. 叶广芩.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1(04)
  • [10]从“彼是相因”到“道通为一”——《齐物论》哲学义旨发微[J]. 苏杭. 哲学研究, 2021(02)

标签:;  ;  ;  ;  ;  

这个“家”不是另一个“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