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的示范方法

“超重”与“失重”的示范方法

一、“超重”、“失重”的演示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罗雅文[1](2017)在《LICC范式在物理教育硕士教学技能提升中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专业的听评课观察范式,LICC范式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ICC范式观察课堂教学情况,包括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与课堂文化(Culture)四个要素。规范了课堂观察的基本程序与关键环节。教育实习对物理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如何反应物理教育硕士在教学技能方面的提升就需要借助课堂观察的手段。本文旨在将课堂观察LICC范式引入物理课堂,为物理教育硕士实习期间教学技能的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依据。文章采用个案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进入成都石室中学对四川师范大学三名物理教育硕士在实习初、后期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通过LICC范式的量化分析,结合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多方评论为教学技能的提升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本文分为三章。先是对课堂观察、教学技能进行概念阐述,并对课堂观察在教学技能中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然后阐述本研究依据,接着以“教师教学”要素制定课堂观察量表,进入成都石室中学,观察、记录物理教育硕士在实习初、后期间的课堂教学情况,最后从授课情况、学生与指导教师评价对教学技能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与研究的不足。本文借助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量化分析,从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三个角度对四川师范大学三名物理教育硕士在实习期间的授课情况进行应用研究。通过本文的应用为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郑巧燕[2](2018)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以“教科版必修1”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部于2015年正式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这是继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特别是“核心素养”的提出,重在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正式将核心素养与各科教学具体联系在一起。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方面内容构成,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以上四个维度进行了五层水平划分,非常具体的表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梯度培养。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的重要手段。本课题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物理必修1演示实验教学,以期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阐述课题的相关理论依据,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等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结合物理必修1的演示实验教学内容,对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演示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第三部分:结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演示实验教学相关内容的课程标准,对必修1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系统分析;分别从5个方面,提出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11项实施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第四部分:基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策略,对必修1中“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物体质量的关系”、“超重与失重”中演示实验进行关联设计及教学实施,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反馈,得出结论。

弭宝国,王硕军[3](2006)在《对超重、失重演示实验的改进》文中指出对传统的超重、失重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弹簧秤的指针能静止在超重(或失重)的位置上,从而能准确地读出读数,提高演示效果.

李瑞国,杨进结[4](2020)在《制作超重和失重演示仪器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失重和超重是力学知识中的抽象物理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即便学生在生活中通过电梯、过山车等事物能够了解到超重和失重的感受,但却无法直观了解在这些状态下测量系数的变化.因此在这一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借助相关专业仪器来进行,而超重和失重演示仪器的制作和使用就成为了本次研究的重点.

蔡桂娥[5](2016)在《微小压强计式超重失重演示器》文中提出超重失重的演示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自制微小压强计式超重失重演示器,并用其演示超重失重现象,演示效果更明显。

沈磊[6](2014)在《打造美妙课堂——“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体会》文中提出超重、失重的关键是要理清物体受力和加速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物理课堂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引入视频,演示实验、学生探索实验则能够增强学生对这两个现象的理解,从而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穿插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曹贵章[7](2015)在《对“超重和失重”实验的演示》文中研究指明在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中,不论利用弹簧秤还是体重计演示超重、失重现象,其现象的可见度和稳定性都较差.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我们采用如下演示装置实验,效果很好.一、演示装如图1所示,用一个矿泉水瓶,在其底部开一个直径2cm的小孔(作通气和注水孔),把一块橡皮膜(最好选用避孕套)扎在瓶口上,橡皮膜宜扎的稍松弛些,在瓶内装入适量水后,橡皮膜成一个水球.实验时,通过观察水球的大小的变化来研究水的超重、失重现象.二、演示方法

张晴[8](2021)在《“超重和失重”演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文中认为新课程标准对"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活动建议要求"通过各种活动,例如乘坐电梯、到游乐场参与有关游乐活动等,体验失重与超重。"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探究其中蕴藏的物理规律,从而实现学生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应用,最终达到掌握和运用物理概念、规律、

李二喜,谭立志[9](2007)在《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数显超重、失重实验仪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喷泉法、链条法、斜面小车法等物体超重、失重的演示方法中存在的较大的加速度,超重、失重现象明显与加速度大演示时间短,教室里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来不及观察演示现象之间的矛盾,研制开发一种利用单片机把实验结果保留下来的非接触数显超重、失重实验仪。该实验仪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分光电门检测、数码管显示、按键等硬件电路模块。对该实验仪的系统硬件设计、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同时给出了单片机各口线作用定义及软件编程。实际应用表明,该实验仪具有全自动、操作简便、非接触、实验现象可靠、显示清晰明了的特点。

丁诗歌[10](2018)在《运用学生制作的微课开展高中物理参与式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化与改革,物理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的发挥。物理新课标也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教学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微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或教学资源,成为人们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又一大突破口。微课的迅速发展也说明了,当前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更加注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因此,为了寻求一种学生感兴趣并行之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笔者将微课与参与式教学进行了结合,提出了以运用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的微课开展学生参与教学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微课的特点和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为指导,从当前新课标对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角色的要求出发,结合调查与实践开展了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进行参与式教学的研究。首先从物理新课标对教学方式、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以及微课的发展对教学方式的影响展开,论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关于微课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创新点、预期的目标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理论依据支撑下,笔者提出了教师基于学生多样化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原则和流程以及微课与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其次,笔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将提出的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原则、流程以及与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思想与具体的物理教学相结合,完成了实践案例,并予以实践。最后,结合课堂教学实录对课堂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考试试题和针对性练习中相对应知识点的答题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开展参与式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并且吻合学生参与教学的要求,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平台,能够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共享意识。

二、“超重”、“失重”的演示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重”、“失重”的演示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LICC范式在物理教育硕士教学技能提升中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课堂观察LICC范式
        1.1.2 教学技能
        1.1.3 全日制教育硕士
    1.2 国内外课堂观察对教学技能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课堂观察对教学技能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课堂观察对教学技能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依据
        1.3.1 课堂观察LICC范式理念
        1.3.2 教学技能的依据
        1.3.3 教育实习的依据
    1.4 研究意义与方法
2 实习初、后期间教学技能提升情况
    2.1 课堂观察LICC量表制定
    2.2 实习初期教学技能情况
        2.2.1 实习初期研究对象教学技能观察情况
        2.2.2 实习初期研究对象教学技能情况分析
    2.3 实习后期教学技能情况
        2.3.1 实习后期研究对象教学技能观察情况
        2.3.2 实习后期研究对象教学技能情况分析
    2.4 实习初、后期间教学技能对比研究
3 总结与建议
    3.1 总结
    3.2 建议
    3.3 不足
    3.4 对本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以“教科版必修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1.2.2 “核心素养下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2 相关理论的概述与探讨
    2.1 核心素养及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2.1.2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2.2 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概述
        2.2.1 物理演示实验定义
        2.2.2 物理演示实验分类
        2.2.3 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及作用
    2.3 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要求
3 当前物理必修1演示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3.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3 调查结论
4 物理必修1演示实验教学内容研究
    4.1 高中物理必修1相关内容解读
    4.2 高中物理必修1演示实验相关内容分析
5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必修1演示实验教学策略
    5.1 构建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演示实验教学目标
    5.2 依据物理核心素养理念构建演示实验分类教学
    5.3 通过“实验创新”优化演示实验教学设计
    5.4 通过师生互动,促进“科学思维”的养成
    5.5 通过关联设计,促进学生框架学习习惯的养成
6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必修1演示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6.1 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的演示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6.1.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演示实验设计
        6.1.2 “超重与失重”演示实验设计
    6.3 物理核心素养下演示实验案例实施反馈
        6.3.1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6.3.2 问卷结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对超重、失重演示实验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的制作
    1.1 制作思路
    1.2 所需器材
        1) 长约60
        2) 厚约0.5
        3) 原长约15
        4) 长约2
        5) 厚度约为0.8
    1.3 制作方法
        1) 面板的制作
        2) 导轨的制作
        3) 挂钩的制作
        4) 弹簧和挂钩的装配
        5) 刻度的绘制
        6) 指针的制作
2 实验方法
    2.1 超重实验
    2.2 失重实验

(4)制作超重和失重演示仪器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仪器设计思路
二、制作方法
    1.材料和器材
    2.制作方法
    3.演示仪器的工作模式
三、演示仪器的使用方法
    1.上升过程分析
    2.下降过程分析
    3.仪器的制作与实际作用

(5)微小压强计式超重失重演示器(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实验优缺点和影响因素
    1.1 优点
    1.2 缺点
    1.3 影响因素
2 实验改进
    2.1 器材
    2.2 制作
    2.3 演示操作
3 装置优点

(6)打造美妙课堂——“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过程
    1.1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1.2 经历过程, 学会方法
    1.3 分析论证, 理解概念
    1.4 练习总结, 深化学习
2 教学体会
    2.1 创设真实情景, 获取真实体验
    2.2 利用已有简易器材, 培养学生 设 计 实 验 和 观 察 实 验现象的能力
    2.3 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改进的思考

(9)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数显超重、失重实验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系统结构框图
    2.2 系统原理图
        2.2.1 单片机AT89C52与直流供电电路
        2.2.2 光电门检测电路
        2.2.3 显示电路与按键电路
3 基本工作原理
4 系统软件设计
5 实际应用效果及结论

(10)运用学生制作的微课开展高中物理参与式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预期目标
    1.6 研究方法
2 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依据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 多元智力理论
        2.1.3 “学习金字塔”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3 可行性分析
3 学生制作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3.1 微课教学设计原则
        3.1.1 微型化原则
        3.1.2 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3.1.3 实效性原则
        3.1.4 交互性原则
    3.2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教学设计
    3.3 学生制作微课的开发形式
4 基于学生多样化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原则和流程
    4.1 基于学生多样化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原则
        4.1.1 尊重学生差异,提高知识转化
        4.1.2 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参与式理念
        4.1.3 以教学目标为重心,强调内容重于形式
        4.1.4 尊重学生多样化思维,深化知识理解
    4.2 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流程
        4.2.1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选题
        4.2.2 学生讨论选题内容
        4.2.3 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时间安排
        4.2.4 指导学生制作微课视频
5 学生制作的微课与高中物理参与式教学的结合
    5.1 运用学生制作的微课开展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5.1.1 主体参与性
        5.1.2 互动性
        5.1.3 民主性
        5.1.4 合作性
    5.2 运用学生制作的微课开展参与式教学的原则
        5.2.1 “多样性”原则
        5.2.2 “主动性”原则
        5.2.3 “有效性”原则
6 运用学生制作的微课参与教学过程的实践
    6.1 实践设计
    6.2 实践策略
7 指导学生制作微课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超重失重测验题
附录2:自由落体测验题
附录3:牛顿第二定律测验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超重”、“失重”的演示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LICC范式在物理教育硕士教学技能提升中的个案研究[D]. 罗雅文.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以“教科版必修1”为例[D]. 郑巧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3]对超重、失重演示实验的改进[J]. 弭宝国,王硕军. 大学物理, 2006(05)
  • [4]制作超重和失重演示仪器的探究[J]. 李瑞国,杨进结.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20(12)
  • [5]微小压强计式超重失重演示器[J]. 蔡桂娥.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6(S2)
  • [6]打造美妙课堂——“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体会[J]. 沈磊. 物理教师, 2014(09)
  • [7]对“超重和失重”实验的演示[J]. 曹贵章.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15(02)
  • [8]“超重和失重”演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J]. 张晴.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1(08)
  • [9]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数显超重、失重实验仪的设计[J]. 李二喜,谭立志. 现代电子技术, 2007(15)
  • [10]运用学生制作的微课开展高中物理参与式教学的研究[D]. 丁诗歌.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超重”与“失重”的示范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