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钻技术飞速发展——在全国金钻交流大会上的总结发言

金钻技术飞速发展——在全国金钻交流大会上的总结发言

一、金矿钻探技术进步很快——在全国金矿钻探交流会的总结发言(论文文献综述)

马越[1](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研究说明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侯琨[2](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认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乌云[3](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武晓媛[4](2019)在《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文中提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随一国工业演进发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手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营生”,是传统社会中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并依赖“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知识模式世代传承。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手工艺,它不仅满足了人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满足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良方”,满足着社会大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不同诉求,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有适度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观念控制的古代中国一直没有给予手工艺及手工艺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机器技术与设备随即而来,这对传统工艺的存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先进的机器技术刺激并促进手工技艺的改良革新,但同时又与手工艺争夺资源、抢占市场,展开激烈地竞争。就近代中国传统工艺整体发展情形言,后者成为主要趋势,机器的冲击甚至造成手工艺的全面崩溃。时至今日,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跻身现代工业国前列,并可同世界工业强国开展技术角逐,但仍无法扭转和改变手工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激烈地商业市场竞争中许多手工艺正急剧衰退甚至消亡。如何使传统工艺与工业化和谐共生,如何使传统工艺理性传承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成为一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议题。可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工艺”,或者说“传统工艺应如何应对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传统工艺在不同时代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在传统社会里手工艺是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而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因时代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日用的工艺品在近代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既是一项关于传统工艺的历史研究,也是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出路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即如何克服和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又如何保持和宏扬传统工艺的价值,立足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以“中国工业化早期的传统工艺发展策略”这一鲜有关注却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作为第一研究主题,以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源头发展策略进行考察,发现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国人就手工艺的出路问题曾提出过一系列的思想和行动方案,使“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工艺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下。在此基础上,厘清晚清民国工艺策略在整个手工艺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难点及创新之处,提出晚清民国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期应该如何思考和对待传统工艺的问题,并从源头策略上为手工艺寻找出路,以期获得一些新认识和新主张。第一章主要对工艺观念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步时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工艺”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一种结果。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重点对“工艺”一词在近代包含的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进行解读,揭示出技术转型期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同时界定了全文讨论的“传统工艺”范畴,列举了文中涉及的主要工艺门类,并以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释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自晚明起,资本主义萌芽在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工商业中萌生,致使封建统治者与工商业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封建政府开始全面抑制工商业发展,扩大对手工业的破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却采取了与钳制手工艺完全不同的态度,提倡并鼓励西方机器工艺发展,手工艺在封建政府的打压和近代机器技术冲击的双重阻滞下艰难生存。但它却并未被机器技术取代而失去社会技术主体的地位。所以,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技术资源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工艺发展策略大致沿着相同路径进行。首先由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商政界代表、经济学者以及工艺美术家等从思想层面探讨传统工艺的近代多元价值及其出路问题,对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超出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意义。而后在学者论证的前提下,再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且部分推行某些工艺策略,并且不同时期的工艺策略还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晚清时期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一切始于初探。社会中一批极具前瞻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以及文化的不同视角阐释了手工艺的新价值,开启了国人从思想层面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清政府积极配合,一改过去“薄手艺、贱百工”的态度和对手工艺的严格管控,从推行工艺教育、创办工艺局和征集手工艺品出洋参展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把零散、衰颓的传统工艺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重组,适应并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的最大特点则是继承延续。在“循序渐进”、“以工代赈”和“全面改良”工艺思想的指导下,北洋政府沿着清末“工艺新政”的路线,对晚清工艺策略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正。它主张的手工艺政策在整个近代中国工艺发展策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经过工商政学界和工艺美术界热烈讨论,官员和学者对手工艺的价值及其工业现代化的认识已非常深刻,进行了针对手工艺与工业化关系、手工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尝试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并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对中国手工艺事业作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经过三个时期演进,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倡导的工艺策略。这一时期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由政府主导转向由社会团体承担。“国济”作为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开始独立领导起全国的手工艺事业,提出了“建设性救济”的独特工艺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看,“国济”对手工艺的认识已接近了传统工艺问题的本质,强调了传统工艺的改进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问题,不只依赖于技术改良和革新,还需要组织、资金、人才、市场等不同社会要素的配合;从具体行动上看,“国济”建立了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创办了《手工艺》杂志,提供给国人工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它的组织下手工艺事业发展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增强了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感。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在总结晚清民国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路径和手工艺实际变化情形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手工艺策略没有取得实效的原因。结合当前国家传统产业和乡村建设发展主题,思考工艺振兴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5](2019)在《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文中提出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我国的探矿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70年来,通过几代探矿人的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目前我国地质钻探技术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在许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钻探技术、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从整个地质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维度上回顾我国探矿工程7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分别对这4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阐明了70年来探矿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为我国成为至今世界上唯一制造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展望了在深地探测、大洋钻探、极地钻探、水合物及干热岩等新型资源勘查、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钻探工程的发展前景。

郝美丽[6](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于赛晴[7](2019)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属北极开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美属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以及航运价值,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安全战略意义日益突出。19世纪中期,美国购入阿拉斯加后,并没有立刻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和实施切实有效的行政管理。19世纪末,美国在阿拉斯加及周边海域开始矿产资源勘探并寻找西北海上通道。进入20世纪三十年代后,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逐步深入,美国政府开始在阿拉斯加修建军事设施,并逐渐扩大矿产勘探规模。七八十年代,美国制定国家层面的北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北极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采、西北航道开发以及北极生物资源的管理等。美属北极地区开发取得成就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亦逐渐显现并日趋复杂,包括美国与加拿大围绕波弗特海界限及西北航道主权归属的争端、北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北极经济开发技术的复杂性以及非联合国海洋公约签署国带来的问题等。因而,美国在解决北极问题时,越来越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注意北极环境的保护,并关注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技术研发,从而进一步促进美属北极地区经济开发。

黄军利[8](2018)在《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位置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能够在煤矿事故发生后为矿工提供有效救援,该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矿业发达国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内,近年来避难硐室的研究和应用相继迅速展开,建设技术也日趋成熟,但在避难硐室系统性,尤其是避难硐室的选址及其优化研究方面尚显缺乏,从而致使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在煤矿灾害事故发生时,其应有的救援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动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救援成效的提升,本论文结合国内外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研究现状,从避难硐室建设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入手,构建了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子系统模型,揭示了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本论文基于灾变演化过程对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避难逃生路径下的热动力灾害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尤其对烟气蔓延规律与火区温度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灾区致害气体和能见度的时变特性进行了演化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研究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相对科学的、适合我国煤矿特色的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科学性评价系统和选址科学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该系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对选址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计算,以及对选址周围地质情况等影响因子量化处理,最终经系统模块化计算得出选址科学性评价总值,进而对标可得出选址的科学性等级。此外,运用该研究成果参与和指导了兖州赵楼煤矿的避难硐室选址和优化建设,并将该评价系统扩展应用到对煤矿井下单个避难硐室建设质量量化评价以及井下避难硐室群规划方案的优化中,从而很好的解决了单个硐室的建设质量评价以及避难硐室群组建设的方案优化问题,在实践中得到了科学验证,效果良好。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基于灾变演化的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研究;第三部分是避难逃生路径下的热动力灾害演变特征;第四部分是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评价;第五部分是避难硐室选址在赵楼煤矿的实际应用;第六部分是结论。本研究成果能够帮助煤矿建设井下避难硐室时科学选址,从而有效提升灾难时硐室的救援效果,同时能够用于对已建避难硐室总体质量优劣的科学考评,也可用于对井下避难硐室群组建设方案的优化。此外,该成果还可用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对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建设的指导和优劣评价,为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刘珣[9](2018)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一直非常注重对东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俄国、苏联及俄罗斯三个不同的开发时期。本文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人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动因,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探寻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俄罗斯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预测,目的是进一步推进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探寻中俄合作新的突破点,夯实中俄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史做了系统的划分,即按照俄罗斯历史的三个阶段,把东部地区的开发史提炼为初步基础性开发、计划拓展性开发和战略选择性开发三个开发时期。尽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三个时期不同,但开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十分明显。相同点在于:不同时期东部地区开发的主体都是政府;不同时期的政府都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开发东部地区;鼓励移民、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政府的主要开发政策;不可否认由政府主导的开发促进了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而不同之处主要为开发诉求不同;开发政策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重点不同。当前,俄罗斯对东部地区开发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高点,东部地区的开发不仅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其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进而把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规律和特点,为创新中俄区域合作方式和领域提供依据。

郭晓亮[10](2018)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联大是抗战期间高等教育联大模式的典型代表,立足西北使高等教育由点扩展到面并不断向纵深推进。西北联大承袭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集四所工学院之大成,包括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战后未复员的北平大学工学院、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以及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这些历史悠久、素有渊源且特色突出的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资源汇入西北联大,使其工学院不仅成为规模最大的学院,而且通过四个阶段、两轮整合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在力求全面的学科建设上,还是在紧密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上,抑或在精英教育的办学特色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为此,运用期刊文献分析法、统计归纳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在全面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时间演进为主线,纵横结合、点面结合,探讨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来源、传承与发展,尤其是“二源兼济”“四源合流”的两轮整合过程,并以学科建设为线索对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优化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选择西北联大之辗转播迁、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两院院士对工程教育之回忆等视角,多维度地论述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自平津、扎根西北传承繁衍的过程及其历史贡献,从而挖掘出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科技品格和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以资今日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战时特殊阶段的典型代表,其传承与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特色突出,源于平津,滋育西北,繁衍全国。(2)继西北联大第一轮初步整合后,以国立西北工学院为载体实现了我国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区域,国立、私立两种体制,各具特色的四大工学院的第二轮整合,从而实现了我国战时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一次优化配置。(3)形成了73名教授副教授、208名教职员工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教授90%以上具有留学经历,培养出土木、矿冶、机械、电机、化工、纺织、水利、航空、工业管理九大学科2 222名毕业生,首开矿冶学科、北方工业管理学科、工科研究所和西北工科研究生教育之先河,水利、航空、纺织等学科亦在全国领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4)与西北工业实践密切结合,完善了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开拓了冶金物理化学等9个新兴工程技术学科,开展了安康砂金调查、佛坪县铁矿调查等十多次科学考察,成为第一轮西北大开发的先声,完成了“八惠渠”建设等数十项重大工程及发明创造,后继院校师生中走出魏寿昆、师昌绪、高景德等89位两院院士,将多个领域推进到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5)传承了北洋大学的国际办学起点,发展了精英教育模式,形成了以李仪祉“教育家眼界需注射于世界”和李书田“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等为代表的立足西北、融汇世界的高远抱负,丰富了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为世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战时教育模式提供了成功案例。研究结论认为:(1)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进行了两轮整合,即1931-09-18“九一八”事变后至1937-09-09西安临大建立前的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内迁阶段,1937-09-10西安临大建立起至1938-07-06工、农两院分立前的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整合阶段,1938-07-07东工、焦工汇入西工并由联大分立起至1945-08-14抗战胜利前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整合阶段,以及1945-08-15抗战胜利后至1949-09-30建国前的迁回复校与继续发展阶段。(2)西北联大传承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是近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布局的重要转折,使高等工程教育由沿海向内陆移布,由点扩展到面,由边缘向纵深推进,从而改变了原来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高等工程教育的局面,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充实与发展。(3)西北联大工程教育通过传承整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作出了多项重大科技贡献,保存和光大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文脉,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和双一流建设积累了教育基础和人力资本,实现了工程学术的优化提高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传承至今的优良科技传统。(4)兴学强国的联大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是西北联大工程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兴学强国精神在各后继院校间激荡、内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工程精神与科技品格,独特而丰富的战时工程教育思想使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学术的整合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使命感。虽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仍存在一定局限,但总体而言其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借鉴。

二、金矿钻探技术进步很快——在全国金矿钻探交流会的总结发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矿钻探技术进步很快——在全国金矿钻探交流会的总结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2.3.2 援华工作情况
    2.4 “圣保罗”的皈依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3.1.3 SCC编撰特色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3.2.4 SCC事业的扩张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5.2.1 跨文化比较法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本章小结
结论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3)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三)国际关系研究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四、基本史料
        (一)民国时期史料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一、友谊边境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边境轶事
        一、借境放牧
        二、越境事件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一、边疆移民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一、民兵组织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三、“净化边境”
        四、会晤站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二、中蒙对外贸易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研究现状
        0.2.1 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视角
        0.2.2 传统工艺技术史研究视角
        0.2.3 传统工艺艺术学研究视角
        0.2.4 传统工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工艺内涵界定和理论支撑
    1.1 工艺内涵的演变
        1.1.1 “工艺”词源考察
        1.1.2 “工艺”的新内涵
        1.1.3 本文讨论的工艺范畴
    1.2 工艺的分类
        1.2.1 分类依据
        1.2.2 主要门类
    1.3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1.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1.3.2 催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根基
        1.3.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关系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
    2.1 自晚明始封建政府对手工业的打压和盘剥
        2.1.1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扩大生产的钳制和打压
        2.1.2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者加重摊派和勒索
        2.1.3 手工业者反抗压榨与开明官吏求新求变
    2.2 清中叶后封建政府对机器技术的重视和提倡
        2.2.1 清政府鼓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动机
        2.2.2 全面推进机器工业发展:从军工到民用
    2.3 传统工艺在双重压力下艰难生存
第三章 晚清传统工艺发展策略酝酿形成
    3.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初探
        3.1.1 经济价值:用传统工艺增进通商贸易
        3.1.2 技术价值:用传统工艺补充机器技术促进生产与效率利用
        3.1.3 知识价值:用传统工艺沟通实学与实业
        3.1.4 社会角色价值:用传统工艺强化女性身份认同
        3.1.5 文化价值:用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
    3.2 清末“工艺新政”初步尝试
        3.2.1 推行工艺教育,革新传统工艺传承方式
        3.2.2 创办工艺局,改变传统工艺生产组织形式
        3.2.3 征集工艺品出洋参展,拓宽传播渠道
第四章 北洋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继承延续
    4.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调整
        4.1.1 “循序渐进”的工艺思想
        4.1.2 “以工代赈”的工艺主张
        4.1.3 “全面改良”的工艺思路
    4.2 相关工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2.1 开展工艺调查研究
        4.2.2 普设工艺传习机构
        4.2.3 鼓励购用手工国货
        4.2.4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4.2.5 确立保护奖禁制度
        4.2.6 普及推广工艺教育
        4.2.7 北洋工艺政策的不足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现代探索
    5.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深化
        5.1.1 工商政学界关于手工业多重价值的讨论
        5.1.2 手工艺价值探讨:工艺美术界的参与
    5.2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
        5.2.1 构建传统工艺复兴的政策体系
        5.2.2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
        5.2.3 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导的“手工艺运动”
    6.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主导力量转变
        6.1.1 先前的国内手工业团体
        6.1.2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
        6.1.3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想的形成
    6.2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升华
        6.2.1 召开成都手工艺集谈会
        6.2.2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路的集中展现
    6.3 “国济”振兴传统工艺行动方案
        6.3.1 建立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
        6.3.2 提供社会工艺思想交流平台—《手工艺》
    6.4 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手工艺运动
第七章 结论: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与借鉴
    7.1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
    7.2 传统工艺的实际变化情形
    7.3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
    7.4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借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矿工程创建起步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1.1 创建探矿工程队伍
    1.2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1.3 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工作
        1.3.1 科学研究工作
        1.3.2 科技情报工作
        1.3.2.1 创办专业杂志
        1.3.2.2 创建学术组织
        1.3.2.3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1.4 在引进的基础上研发国产钻探装备
    1.5 初步建立管理体系,建章立制
        1.5.1 操作规程
        1.5.2 管理办法
        1.5.3 定额
        1.5.4 技术标准
    1.6 小结
2 探矿工程技术稳步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2.1 以绳索取心为主体的多工艺钻探技术逐步完善
        2.1.1 以金刚石钻探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起步
        2.1.2 以绳索取心钻进为主的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成为地质岩心钻探主体
        2.1.3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2.1.4 受控定向钻进技术研究应用成果斐然
    2.2 以反循环为主体的多工艺空气钻探技术体系获推广应用
    2.3 以低密度为主体的护孔、堵漏、保矿技术体系形成
    2.4 以坑道机械化为主体的新奥法掘进技术体系得到推广应用
    2.5 水文水井钻探、高温地热钻井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2.6 地质钻探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2.7 地质勘查宏观协调和行业管理得到加强
    2.8 科研能力及国际交流得以加强
    2.9 小结
3 探矿工程扩大服务领域阶段(大致为20世纪最后15年)
    3.1 贯彻地矿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取得显着经济效益
    3.2 工程勘察钻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3.3 工程施工钻探技术与设备快速发展
        3.3.1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3.3.2 基坑支护与地基处理设备
        3.3.3 非开挖管线铺设技术与设备
        3.3.4 其他特殊工程
    3.4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初显神威
    3.5 坑探工程技术进步,服务领域拓宽
    3.6 对接井施工技术解决盐岩采矿技术难题
    3.7 建筑装修薄壁工程钻技术
    3.8 地质钻探技术稳中求进
    3.9 小结
4 钻探工程技术全面、深入发展,逐步进入世界一流的阶段(21世纪以来)
    4.1 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大变革
    4.2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深部钻探工程
    4.3 钻探工程在地热、铀矿等新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中一展身手
    4.4 页岩气勘探开发依托钻井技术进步取得突破
    4.5 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迈入世界领先水平
    4.6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4.6.1 前期准备工作
        4.6.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
        4.6.3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4.6.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4.6.5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
        4.6.6 极地钻探工程
    4.7 积极开展大洋钻探
    4.8 积极开展绿色勘查钻探技术研究
    4.9 探矿工程专业标准体系逐步成熟并完善
    4.10 钻探技术在矿山救援等特种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5 展望

(6)《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原文简介
        1.1.1 原文作者简介
        1.1.2 原文内容简介
        1.1.3 原文文本特点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4.1 功能语境理论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5.1 情景语境重构
        5.1.1 要素增减
        5.1.2 要素转换
        5.1.3 要素替代
        5.1.4 要素重组
    5.2 文化语境重构
        5.2.1 异化
        5.2.2 归化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属北极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早期美属北极地区探险与开发
    第一节 美属北极地区探险考察
        一、自然概况与早期历史
        二、美国北极早期探险考察
    第二节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深入及军事设施建设
        一、科学考察深入
        二、军事设施建设
        三、矿产资源勘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七八十年代美国北极政策及开发活动
    第一节 美国北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一、全面开发北极政策的制定
        二、北极政策的完善与充实
    第二节 美国北极资源开发活动
        一、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
        二、西北航道试航
        三、渔业资源管理
    第三节 开发北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美加在波弗特海及西北航道上存在争端
        二、极地基础设施不完善
        三、与国际海洋法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北极开发的结果与影响
    第一节 美国北极开发的结果
        一、减少美国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二、提高政府收入
    第二节 对美国后期北极活动的影响
        一、促使美国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加强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技术研发
        三、注重北极环境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位置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灾变演化的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研究
    2.1 避难硐室选址安全距离的正反演计算方法
    2.2 避难硐室位置选择
    2.3 避难硐室周边地质因素
    2.4 避难及救援路线因素
    2.5 投资成本因素
    2.6 人为因素
    2.7 其他因素
    2.8 避难硐室选址系统构建
    2.9 本章小结
3 避难逃生路径下的热动力灾害演变特征
    3.1 热动力灾害演变仿真方法及模型构建
    3.2 工作面运输巷胶带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
    3.3 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爆炸的数值模拟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评价
    4.1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评价方法
    4.2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影响因素权重分配方法
    4.3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影响耦合值的计算
    4.4 煤矿避难硐室选址级别的设立和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避难硐室选址在赵楼煤矿的实际应用
    5.1 赵楼煤矿矿井概况以及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状况
    5.2 赵楼煤矿避难硐室的实际应用
    5.3 赵楼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群选址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初步基础性开发
    第一节 俄国占领及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开发
    第三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及工业开发
    第四节 俄国在东部地区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五节 对俄国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计划拓展性开发
    第一节 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工业开发
    第三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
    第四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和交通基础设施开发
    第五节 对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对东部地区的战略选择性开发
    第一节 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
    第三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领导与协调专门机构分析
    第四节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
    第五节 对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中的国际合作
    第一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的动因
    第二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第三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第四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第五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10)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与西北联大之重要意义
        1.1.2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重要地位与目前研究的不足
        1.1.3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精神财富及其现实意义
        1.1.4 西北联大后继院校对相关研究的日渐重视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战时高等教育及高校内迁的研究
        1.2.2 关于西北联大及其工程教育源流院校的研究
        1.2.3 关于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的研究
        1.2.4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主要创新点
    1.6 行文说明
第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源:特色突出的四大工学院
    2.1 抗战期间高等教育大迁徙与西北联大概况
    2.2“良风所播,直迄今兹”:第一所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2.3“培养韧作人才,完成建设事业”:战后未复员的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
    2.4“沈阳设校,经始维艰”: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
    2.5“远仿欧美之成规,近应社会之需要”:中英合创的私立焦作工学院
第三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一轮整合:二源兼济“尽瘁此临时教育事业”
    3.1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来源与整合发展的四个阶段
    3.2 西安临大工学院之二源兼济:北洋与平工
        3.2.1 学科布局与师资队伍
        3.2.2 救亡教育与学术讲演
        3.2.3 立足西北与初步整合
    3.3 西北联大工学院之传承移布:“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
        3.3.1 行军秦岭移布陕南
        3.3.2 扎根城固并序连黉
        3.3.3 弦歌不辍播火西北
第四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第二轮整合:四源合流“奠定西北工程教育基础”
    4.1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考察视角
    4.2 特色突出、素有渊源的优质教育资源:“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
    4.3 兼容并纳的学科布局:“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
    4.4 通专并重、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学扎实学深透”“推广应用于工业”
    4.5 阵容严整、眼界开阔的师资力量:“知为先,行为重”
    4.6 目标式培养培植真才:“全部延聘,供不应求”
    4.7 强有力的行政保障:“责任綦重,筹思而力行”
第五章 西北联大之工程学术与社会服务:“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5.1 来之不易的图书与仪器设备:“经行千里,历时兼旬”
    5.2 注重学以致用:“使与学校课程相辅而进”
    5.3 作出重大科学贡献:“阐明自然界各种力量”“驾驭而利用之”
    5.4 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自力更生,复兴民族”
    5.5 立足地方推进社会服务:加紧“内地之建设与开发”“科学化之推行”
第六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播迁:以“经始维艰”之东北大学为例
    6.1 建校初衷与“九一八”后迁校北平
    6.2 迁校西安与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
    6.3 改为国立暂迁开封、归聚西安与学生护校运动
    6.4 再迁三台与战后复校沈阳、长春
    6.5 东北大学辗转播迁的历史原因
        6.5.1 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6.5.2 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
        6.5.3 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
        6.5.4 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
    6.6 小结
第七章 西北联大科技学术期刊:“科学之昌明与工业之进展,尤非赖此不为功”
    7.1 西北联大工科来源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7.1.1 国立北平大学
        7.1.2 国立北洋大学
        7.1.3 东北大学
        7.1.4 私立焦作工学院
    7.2 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及其子体院校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7.2.1《西安临大校刊》与《西北联大校刊》
        7.2.2 国立西北大学
        7.2.3 国立西北农学院
        7.2.4 国立西北医学院
        7.2.5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7.3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
        7.3.1 国立西北工学院主要科技学术期刊
        7.3.2 国立西北工学院月刊
        7.3.3 西工友声
        7.3.4 纺织通讯
        7.3.5 机工通讯
        7.3.6 办刊特点及科学传播
    7.4 小结——兼与西南联大期刊比较
第八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上)——工科教授之世界视野:“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
    8.1 西北联大工科教授留学简况
    8.2“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取人之长而不盲从,存己之长而有鉴别”的教育思想
    8.3“教者能熟习渊博,能揣度国情与时间”“训练脑筋之悟性,有推绎之能力”的教学方式
    8.4“冷静细密的头脑,平稳踏实的脚膀”“所以增加熟练,所以补专门教育与职业学校教育之不足”的培养目标
    8.5“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一观他人之现代文明,又焉敢不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怀
    8.6 小结
第九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中)——长校人李书田:“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
    9.1 救国抱负:“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
    9.2 战时教育:“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工程教育当“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设计创置并厘定运用之方”
    9.3 树志模式:“深厚的科学基础”“实际的工程技术”“组织与管理能力”“创业与刻苦的志气”“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兴趣”之“五端方针”
    9.4 精英教育:“重质不重量,教学谨严,风格独存”“北洋功课旧以森严闻世,望门墙者愈多,良风所播,直迄今兹”
    9.5 学科建设:“有大学之日,就有工程科系”,战时“学术救国之思潮,愈益发舒”
    9.6 播火西部:“教育事业,实国家民族灵魂之寄托”“仍本北洋过去重质不重量,‘实事求是’之精神,选拔优秀培植真才”
    9.7 小结
第十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思想(下)——工程教育代表人物:“嘉言之发抒,懿行之习现”
    10.1“民族性之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之造就”:胡庶华与战时教育
        10.1.1 战时与平时:“战时要有平时的镇静,平时要有战时的紧张”
        10.1.2 联大精神:“经长途之跋涉,受生活之辛苦”“正人心,厚风俗”.193
        10.1.3 国防与教育:“群策群力,实行全国总动员”“执挺可以制敌,投戈可以讲艺”
        10.1.4 小结
    10.2“有志气,抓机遇”“以为祖国培养英才为己任”:魏寿昆与科学救国
        10.2.1 辗转西北:“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10.2.2 严谨治学:“分辨是非,提纲携领”“互为因果,循环联系”
        10.2.3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责无旁贷”
        10.2.4 小结
第十一章 两院院士忆联大:“卧薪尝胆,分秒必争”“爱国是一种永不衰减的动力”
    11.1 西北联大及其主要工科后继院校两院院士概况
    11.2 联大学脉,传承西北:“坚持工程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动摇”
    11.3 联大校风,源远流长:“实事求是,贵在探索”
    11.4 爱国精神,化育学人:“无穷的爱国心、无穷的救亡图存思想”
    11.5 学科创新,砥柱中流:“创新是奋斗的核心,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1.6 小结
第十二章 西北联大工程教育之传承整合与联大精神:教育长征,薪火相传
    12.1“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传承中国最早的工程学术与高等工程教育
    12.2“尤负西北文化重责”:共享交流整合,由点及面形成西北高等工程教育基本格局
    12.3“集四大工程学府之精粹”:立足实际构建并完善学科体系,形成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
    12.4“治学严谨,驰誉海内”:秉承从严治学理念,形成勤奋求实学风
    12.5“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致力于工程技术救国,积极服务国家生产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金矿钻探技术进步很快——在全国金矿钻探交流会的总结发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4]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D]. 武晓媛. 山西大学, 2019(02)
  • [5]地质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回顾探矿工程事业70年[J]. 王达,赵国隆,左汝强,孙建华,周红军,张林霞,李艺.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09)
  • [6]《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属北极开发问题研究[D]. 于赛晴.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位置优化及应用研究[D]. 黄军利.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6)
  • [9]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D]. 刘珣.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10]西北联大工程教育源流研究[D]. 郭晓亮.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金钻技术飞速发展——在全国金钻交流大会上的总结发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